明天早晨女儿的老师要不要求家长们集合家访,要不要给老师带点礼物?万一别的家长都带着自己没有带又感觉不好

& 教师节或老师家访,家长们会送礼吗
注册时间:-
教师节或老师家访,家长们会送礼吗
一般开学后的一两周,幼儿园的老师会来家访一次
加上马上又要教师节了,家长们要送什么礼吗
本来我也不想送,但问了孩子班上的一些家长,及身边的朋友都会送点小礼物
比如:电影票,月饼票,巧克力,润喉糖等一些小礼物!
像送红包,购物卡这种大礼的倒比较少,我也不赞成。教师节给老师们送张贺卡加上两张电影票,感谢她们的幸苦付出,这点倒可以接受!
家长们都进来说说,你们教师节或家访日时,会给老师们送礼吗
注册时间:-
一人一盒月饼吧,今年刚好两节在一起
注册时间:-
正纠结着呢,送OR不送?
注册时间:-
儿子明天上幼儿园,每个幼儿园的老师都会家访吗?
注册时间:-
儿子班上有四个老师呢,要是来会不会一起来,那不是要准备四份。
注册时间:-
大礼没必要送,送电影票表表心意就好了。不要助长这些不良风气
注册时间:-
我们家的那幼儿园是每学期开学时会家访一次,了解小孩的性格,在家情况等!班上老师加保育员都会来,要送,当然三个/四个老师都要送呢[多多娘](&14:22:31)儿子明天上幼儿园,每个幼儿园的老师都会家访吗?
注册时间:-
注册时间:-
不用送什么大礼吧就是一点小心意,月饼什么的
& 教师节或老师家访,家长们会送礼吗
请输入链接网址:
请输入链接文字:
@您关注的人,我们会通知他来围观,每次只能@3个人我的关注
电话:(新房业务) (二手房业务) (生活论坛业务) (家居装修业务) (客服) 传真:
深圳市易图资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请勿转载 | ICP备案号:老师上门家访我家隐私会泄露?|家长|幼儿园_凤凰资讯
老师上门家访我家隐私会泄露?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微信都这么普及了,传统家访还有必要吗?有事,网上聊,可不可以?”越秀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长对记者说,“我平生最怕跟老师交谈,会紧张得满头都是汗。我的一个同事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好,怕孩子因此被人瞧不起,为了拒绝家访,找了种种理由,至今也没请老师进家门。”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还有一些家长不太希望老师去家里访问,原因是担心“隐私外泄”。
原标题:老师上门家访我家隐私会泄露?文/羊城晚报记者 刘云“还有一周就要开学了,小一新生陆续迎来家访,家长是否要给老师准备红包啊?”开学前夕,家访成为学校和学生家庭联系的重要方式之一,不少市民表示欢迎,也有不少家长心存疑虑,除了“红包”问题,他们还担心老师上门家访会泄露自家财产、婚姻状况等隐私。家长:要不要给家访老师“红包”? 开学在即,正是幼儿园、小学和初一、高一新生老师家访的时段。有市民在网上表示:“老师家访,我们该欢迎还是不该欢迎?”很多家长一边期待能通过家访给老师留下好印象,一边又在纠结如何接待老师,更有家长纠结是否要送红包给老师。“马上就要中秋节了,你说老师来了,该不该送上一些节日礼物呢?”家住越秀区的卫小姐说,“送礼的学生,老师不一定能记住;没送的,老师一定会记住。”类似卫小姐,支持“送礼”的家长不少,一个学生的妈妈就说:“现在就是这风气,不给吧,怕别的家长都给了老师礼物,自己没做到位,可能会影响到孩子。老师不收礼物,是老师素质好;老师收了礼物,家长也没意见。只要不当着孩子的面给老师礼物,就行了。”已经接待老师上门家访的云女士认为:“送老师卡是少不了的,最好是两张及以上。”对于家访,记者发现广州市教育局并没有硬性规定,但部分幼儿园及小学都要求班主任对新生100%进行家访,其他班主任则按照班级学生数1/3的比例进行家访。昨天,羊城晚报记者对50位家长进行了随机调查,问题包括:面对传统家访,你的心情如何?你会怎样接待老师?结果显示,52.5%的受访者对家访充满期待,“只要是对孩子有帮助的事,我都支持”,19.8%的家长则表示抗拒,原因是小时候经历过家访带来“家罚”的“不愉快经历”。对于如何接待老师的方法,61.6%的受访家长表示,会特别准备一些糕点、水果招待老师;37%的家长表示会让孩子做一点特别的礼物(如DIY的手工作品等)送给老师。对于要不要给家访教师送“红包”的问题,79%的家长都避实就虚,小学新生家长林女士表示,虽然大家在家长群里讨论过,但她本人认为贸然给“红包”可能适得其反。老师:家访最大优势是双向深入交流“微信都这么普及了,传统家访还有必要吗?有事,网上聊,可不可以?”越秀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长对记者说,“我平生最怕跟老师交谈,会紧张得满头都是汗。我的一个同事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好,怕孩子因此被人瞧不起,为了拒绝家访,找了种种理由,至今也没请老师进家门。”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还有一些家长不太希望老师去家里访问,原因是担心“隐私外泄”。“虽然是网络时代,校讯通、微信等成为教师和家长交流的新方式,但任何通讯手段都不能替代面对面的交流,家访便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个性情况,对症下药。”越秀区农林下路小学黄老师说,她留意到一位同学的心理状态不佳,通过家访,她得知其父母的感情出了问题,已经影响到孩子,但其父母却未察觉。黄老师专门带了心理老师再次登门家访,帮助父母化解矛盾。黄老师认为,家访是为了了解孩子及其家庭情况,她最在意的是家庭氛围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影响,“家访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双向深入交流,无法面对面交流的通讯方法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探索:尝试“换地家访”“集体面访”对于传统家访遭遇 “隐私”问题,不少老师表示,会充分尊重家长意愿,探索一些有新意的家访形式。广州市基础教育系统名校长、越秀区东山培正小学校长张淑华表示,家长的顾虑,也是老师的顾虑,对于家长的 “难言之隐”,老师应掌握好家访艺术。如果不是新接手的班级,除了坚持传统登门家访,考虑到家长的实际需要,老师也可尝试“换地家访”、“集体面访”的新招。比如,不方便去家里的,可把家访地点改在家长单位。又如,可根据学生的住址,将几个家庭分成一组,集中在某个孩子家中或公园碰头。“孩子们在一旁玩增进友谊,家长们可与老师群聊或个别沟通,氛围轻松活泼,还可分享彼此的育儿妙招。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1/09 08:22
01/09 08:21
01/09 08:23
01/09 08:20
01/09 08:23
01/09 09:30
01/09 09:32
01/09 09:32
01/09 09:46
01/09 09:34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1/09 08:18
01/09 09:46
01/09 08:18
01/09 08:19
01/09 08:18
01/09 00:43
01/08 09:33
01/09 00:43
01/09 00:43
01/09 00:43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619397
播放数:706987
播放数:765955
播放数:242960
48小时点击排行老师来家访要不要送礼?杭州不少家长患上焦虑症
通过二维码转到手机观看
拍下二维码,视频随身看
用手机或平板摄像头拍下右侧的二维码* ,可以带走视频继续观看,也可以分享给你的联系人。
*需二维码识别软件支持。
核心提示:
“老师要来家访了,我们该怎么办准备?她会问一些什么问题?要不要送礼啊……”从8月中下旬开始,杭城不少幼儿园、中小学老师开始集中对新生进行家访。第一次见孩子的班主任,该如何应对,家长们都没有经验。一种“家访焦虑症”正在新生家长群中蔓延。
老师来家访要不要送礼?杭州不少家长患上焦虑症
老师来家访该如何准备?会问些什么?要不要送礼?
其实把孩子最真实一面展现就可以了
“老师要来家访了,我们该怎么办准备?她会问一些什么问题?要不要送礼啊……”从8月中下旬开始,杭城不少幼儿园、中小学老师开始集中对新生进行家访。第一次见孩子的班主任,该如何应对,家长们都没有经验。一种“家访焦虑症”正在新生家长群中蔓延。
家长患上了“家访焦虑症”
准备半天老师只吃了两颗葡萄
章女士的孩子9月就要上幼儿园了,前段时间接到老师电话说近期要来家访,可没说是哪天,说来了会再通知。“到底是哪天啊,搞得我和老公都挺紧张的。”
上周五6点左右,章女士一家三口正在吃饭,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幼儿园老师打来的,说现在就来家访,再过半个小时到。“半个小时,太突然了。”全家赶紧“兵分三路”:婆婆在家收拾碗筷,老公整理客厅,章女士下楼去买了些水果,还顺道买了新果盘来盛放。
“准备工作”刚就绪,“贵客”就登门了。30分钟的交流时间里,两位老师了解了孩子的行为习惯,会不会自己吃饭、上厕所,以及叮嘱了孩子入园后的注意事项。整个过程,老师连水都没喝,还是章女士为了让女儿“表现”下,老师才吃了女儿递过来的两颗葡萄。“不知道,第一次见面有没有给老师留下好印象。”章女士有些担忧。
李女士也为“家访”的事焦虑不已。孩子要上小学一年级了,班主任第一次家访,不知道会问些什么问题,就怕自己回答不好,影响班主任的第一印象。“要不要准备超市卡呀,也许第一次见面就送不太好,但怕别的家长都送啊。”李女士很纠结。
弱点不用藏着掖着
坦诚相告老师才能针对性教学
“家长的心情我们理解,但真不用紧张。”舟山路幼儿园赵小春老师说,其实家访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了解下孩子的第一手信息,然后再混个“脸熟”。
赵老师说,有次去家访,孩子见了老师很胆怯,一直抱着爸爸的脖子不肯下来。这时赵老师就和小家伙套起了近乎:“呀,你的玩具好多呀,你最喜欢哪样?”小女生一听玩具,眼睛都亮了:“我最喜欢这个大娃娃,会唱歌哦。”这一来一回,师生俩就熟悉了。“家访也是一次‘破冰之旅’,现在和孩子熟悉了,等开园了孩子在陌生环境中能找到熟悉的人,能更好地适应。”赵老师说。
拱宸桥小学的王水清老师这学期教新一年级,8月份她也走访了不少新生家庭,过程中她发现了一个现象:不少家长为了给老师留下好印象,总是极力地展现孩子的优点,而一些薄弱项却是藏着掖着。
比如有一次家访,家长准备得很充分,把孩子幼儿园获过的奖状拿出来给老师看。而在交流的过程中,孩子在边上的沙发上上蹿下跳,家长提醒了还是没有收敛。“这个孩子很优秀,但是在自控力上稍显不足,家长在介绍孩子情况时也没提到这点。”王老师说,每次和家长交流时,她都会问有没有特别需要老师帮助的地方,但也许是怕暴露孩子的薄弱点,家长们说的都不多。“家访并不是提前给孩子打分评等级、下定论,我们只是想提前了解孩子的一些长处与不足,这样在开学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所以也真心希望家长能坦诚相告。”
家访无需做特别准备
送礼是对老师工作的不信任
针对新生家长的“家访恐惧症”,我们采访了多位幼儿园、小学的一线教师,他们就家长最关心的3问题,专门提供了一份攻略。
1.家长要准备些什么?
“不需做任何准备。”老师们对于这个问题意见很一致。其实老师家访,不是来看“展览”的,这也是不少老师只提前半个小时通知家访的原因,因为精心准备的展示只会让老师对孩子的认识产生偏差。所以对于家长们来说,放松心态,把孩子以及家庭最自然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就可以了。
2.家访时老师会问些什么?
老师家访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了解学生的个性和习惯,以便在今后的教学管理中更有针对性。所以问题不外乎孩子的饮食习惯(是否过敏、挑食等)、身体状况(有无特殊疾病)、家庭状况(孩子和谁比较亲,今后上下学谁接送)、行为习惯(是否有特殊嗜好)等。
3.是否要给老师送礼?
不要送。关注班里的每个孩子是老师的本职工作,也是老师应具备的职业品质。若送礼,只会扰乱教育的公平公正,这样的举动也会让老师觉得这是对其工作的不信任,同时也会让家长和老师间变得尴尬。(编辑 董玲巧)
了解更多资讯,请点击
特别说明:新闻爆料请致电9
了解更多资讯,请点击
舟山新城惠民桥村一大片违建厂房已存在超过10年
核心提示:
“老师要来家访了,我们该怎么办准备?她会问一些什么问题?要不要送礼啊……”从8月中下旬开始,杭城不少幼儿园、中小学老师开始集中对新生进行家访。第一次见孩子的班主任,该如何应对,家长们都没有经验。一种“家访焦虑症”正在新生家长群中蔓延。
中国好声音
浙江手机台客户端东营市第一中学
   当前栏目:日常办公
全国优秀教师师德特别报道
发表日期: 14:21:11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大力弘扬优秀教师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的高尚道德,展现新时期人民教师的精神风貌,推动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不断深入,动员和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为教育事业作出新的贡献,中国教育报从日开始,开设“全国优秀教师师德特别报道”专栏,陆续刊发了优秀教师群体典型报道《“学生安危比我生命更重要”——记重庆开县抢险抗灾保护学生优秀教师群体》、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退休教师霍懋征、江西省永修县柘林镇黄岭小学太阳山教学点教师邹有云、上海市尚文中学教师黄静华、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塘溪乡五马垄小学教师盘振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的先进事迹。现集中下载,供教职工学习。
“学生安危比我生命更重要”
——记重庆开县抢险抗灾保护学生优秀教师群体
  日晚,重庆市开县境内突发特大井喷事故,富含硫化氢的有毒气体喷涌而出,5平方公里内10万人口面临死亡的威胁。
  突如其来的灾难让人措手不及。沉沉黑夜中,灾区学校532名教师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挥下,成功地将9所中小学的3420名寄宿学生带出毒气的包围圈。
  相距不到一年,日,重庆市开县境内遭遇200年一遇的特大洪灾,9479名师生被洪水围困。为救出如处孤岛的学生,教师们竭尽全力,团结奋战,舍生忘死,成功保护了学生的生命安全。在“12·23”井喷和“9·4”洪灾两次震惊国内外的特大灾难中,开县教育系统住校师生“无一失踪、无一伤亡”。
  这个奋战在平凡岗位上的教师群体,以他们无私无畏的精神与灾难顽强搏击,谱写出一曲感天动地的赞歌。历史不会忘记在灾难中升华的人性光辉,一次次与死神的抗争,让我们真切感受到生命在危难关头所呈现的脆弱与坚强,也让我们对丹心师魂,无私奉献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许,真正的英雄都是平凡的,当我们再次走近这个英雄的教师群体时,他们的泪水欢笑,苦乐惆怅,一个个故事冲撞着心灵、牵动着泪珠。
  “一个都不能少”
  镜头回放:日晚,重庆市开县高桥镇发生了天然气特大井喷事故,释放出含有高浓度的剧毒气体硫化氢。在与井喷现场直线距离仅500米的高桥镇初级中学,1000多名学生完成了一天的学习后,进入了甜蜜的梦乡,这时他们并不知道危险正向他们袭来。硫化氢,剧毒气体,初闻时一股刺鼻的臭鸡蛋味,如果人暴露在0.98至1.26克/立方米的浓度下,只需15分钟,就会导致昏迷,呼吸麻痹,随即死亡。这次井喷事故喷出的气体中,硫化氢含量高达120克/立方米,是致人死亡浓度的120倍!
  井喷发出的声响惊醒了高桥初中校长邓廷祥,在朦胧中,邓校长意识到事态的严重。随着井喷的消息不断传来,学校意识到危险的临近。为了全校1000多名学生的生命安全,学校决定唤醒全校学生集合,立刻转移。在集合的同时,学校启动了在非典时期形成的安全应急预案,成立了临时转移指挥小组,由校长任总指挥,各班学生实行班主任负责制,科任教师紧密配合,同时成立负责安全、食品补给、信息联络及救护的四个小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当晚10时25分,距离井喷发生后仅半个小时,全校50多名教职员工和1020名学生沿着崎岖的山路开始了冬夜大“逃亡”。行进过程中为保证学生安全,所有的教师一律跟着学生队伍行进,随时掌握学生的情况。班主任步行,课任教师跟着队伍用摩托车灯照明,学生们手拉着手,两人一组靠右行,教师们走在队伍的左侧,用身体挡住来往逃难的车辆和人群。
  邓廷祥说:“如果是不顾学生的安危,有很多老师都有摩托车,带上自己的孩子家属要跑很快,也不用这样劳累地走路,但是这不允许,我们必须首先保证学生的安全,这应该说也是苛刻的,但是这是特殊时候的纪律要求。”
  教师这个神圣的称谓,在漫漫的山路上得到了真实的体现。尚未出发前,灾区各学校就接到县教委下达的“五个不”命令——在转移过程中,要确保学生不亡、不伤、不病、不冷、不饿。平时,这些要求对每个教师都是最基本的,但在逃生路上,却成了最苛刻的。在那个没有月光的寒冷冬夜,高桥初中的50多名教职工翻山越岭,声嘶力竭。脚磨破了、手擦伤了,还要牵着学生走、背着学生爬。他们历时15个小时,辗转三个地方,徒步山路20多公里,从始至终,没有一名学生走丢、走散,将学生全部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生死都与学生在一起
  镜头回放:洪灾过去很长时间,开县中学体育教师李海兵还是一看到水就恶心,甚至连水都不愿再喝一口。曾经在洪水中奋力搏击18个小时,被称为“抗洪英雄”的他,脑子里深深地刻下了洪水的汹涌无情,但作为亲历灾难的当事人,他真的不愿再去触到它:
  日凌晨,一场20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将孕育一代名将刘伯承元帅的百年老校——开县中学陷入一片汪洋之中。学校门前的大街形成的一股巨大洪流冲毁了学校的围墙,齐腰深的水迅猛地扑向校园,也冲进了住在校内平房李海兵的家,顾不上整理家中财物的他,匆匆将妻女交待给邻居之后,就投入了学校的抗洪抢险战斗中。
  此时通讯已经中断,400多名寄宿学生被洪水围困在两幢宿舍楼上,校长赵永清急切需要与县里领导取得联系。凭借自己识水性,体力好,李海兵自告奋勇担起了联络员的任务。在大雨滂沱的黑夜里,洪水从上游冲来的木头、家具、牲畜,黑黝黝地朝他飘流而来。他左躲右闪,连蹿带游,费尽气力,结果还是未能找到救兵,只好逆水游回学校。
  在分析了形势后,赵永清果断地决定“自救”。6点30分,在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帮助下,300多名男生全部转移到了比较安全的男生宿舍三楼。但就在这时候,女生宿舍楼上传来了惊恐的呼救声。女生宿舍楼里没有学校的教师,这幢老房子,被水淹后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垮塌。
  此时学校大门外的洪水已达两米深,且有两条洪流形成交汇,湍急的漩涡使得校外的营救人员根本无法靠近。此时此刻,保持稳定,保持有序,消除恐慌,是全部学生安全的前提。此时此刻,学生们生的希望,需要教师一起去实现;死的威胁,离不开教师的遮挡。“先游过去,稳定学生情绪!”情急之下,赵永清和电工杜晓跃入了水中,奋力游到了女生宿舍二楼,破窗进入。
  看到老师来了,学生们心里踏实了。在焦急的等待中,水位越涨越高,救援人员一直没有音讯,女生宿舍成了一座江心孤岛。然而,整幢大楼却没有一声哭泣,在老师的鼓励和安慰下,100多名女孩坐在教室里,静静地等待。然而此时的赵校长并没有想到,当他陪学生共渡难关的时候,他80岁高龄的父母正处在紧邻河边的家中,最后是被武警官兵接走,才得以脱险。事后每次一想到这里,赵校长就忍不住泪流满面。
  下午7点,洪峰逐渐过去,水位降到1米深。已在水里泡了十几个小时、数不清自己在校内校外洪水中游了多少趟、救了多少人的李海兵又和同事们扎起木筏,5名学生一筏地转移起被困师生,直至开县中学107名女生和323名男生一个不少地安全转移。此时,已经是晚上9点多钟。整整18个小时的奋战使李海兵浑身瘫软,而苦心经营多年的家却被洪水洗劫一空……
  师爱在危难中升华
  镜头回放:在全力抢救受灾群众的过程中,无数名党员干部教师面对死神不胆怯、不退缩,他们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抢夺生命,用实际行动演绎了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
  在井喷事故中,高桥中学的千名师生安然脱险,所有的人都不会忘记第一个打电话通知消息的本校老师———谭世明。在这场灾难中他和他的父母、奶奶、堂弟、堂妹,一家老少总共8口人同时遇难。
  24岁的高桥镇初级中学代课教师谭世明,家住事发现场附近。他是完全能够逃脱的,但他没有选择自己逃命。从谭世明向学校打出的第一个报警电话到他和学校的最后一次联系,人们只知道在最危险的地区他呆的时间超过了7个小时。在这段时间里他一直骑着摩托车,奔跑在崎岖的山路上,一遍一遍挨家挨户地叫醒熟睡的父老乡亲,通知更多的住家师生和村民撤离。在那个惊心动魄的深夜里,我们不知道谭世明以怎样焦急的心情,在毒气的包围中、在漆黑的乡村道路上奔走呼号。
  剧毒的硫化氢气体,初闻时刺鼻,几分钟之后嗅觉麻痹,再闻不到刺鼻的气味,而麻痹往往会让人们放松警惕。就在谭世明将乡亲们唤起撤离后,返回家中再去救护亲人时,他倒下了。倒在家门外的谭世明,一手拿着毛巾捂着鼻子,一手拿着手机,而他的手机在十分钟之内,曾拨出过17个报警电话,还有一个没拨完的电话号码。除高桥镇初级中学,这些电话还挽救了全村100多人的生命!事后,被他通知转移的村民廖谋艾声泪俱下:“我家里有15个人,我们能活下来都是他喊来的,他叫第一次时我们还当做无所谓,他又来喊第二次我们才跑的,喊第一次在十点钟以前,但喊第二次是两点过后了。没有谭老师,哪有我们一家的性命!”
  谭世明的妹妹谭海英是谭家唯一的幸存者。那晚,在高桥镇初级中学读书的她跟着学校转移而幸免于难。谭海英的文具盒里有一张哥哥的黑白照片,没有一张与哥哥的合影成为她这辈子心中最大的遗憾。
  灾后重现勃勃生机
  灾难过去之后,留给活着的人的是无法释怀的伤痛。开县井喷事故发生以后,那些因为跟随学校转移而幸免于难却失去亲人的学生,成了老师心头最大的牵挂。仅高桥镇初级中学就留下了12个孤儿和5个单亲家庭的孩子。读初中的张吉兴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面对父母双亡的事实,每一件细小的事情都可能引起他痛苦的回忆,甚至在英语课本上只要出现“父母”的单词,他都感到十分难过,学习成绩也一落再落。这时班主任符美权敏锐地发现了孩子的变化,一次次的谈心、补课,由于感到被关怀的温暖,张吉兴也慢慢敞开了他封闭的心灵。
  在井喷事故中,开县教委组织搞好灾区学校抢险救灾,紧急动员包括教委机关在内的47所学校(单位),组织3040名干部和教职工,参加灾民安置工作。学校成了最大和最好的灾民安置地,县政府共设立了15个安置点,接纳灾民4万多人,其中有13个设在学校,接纳灾民7615名,占了全县灾民的1/5。教育系统组织全县师生募捐,号召全县广大教职员工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为受灾师生和群众捐款捐物,共收到各类捐资33.7万元、棉被2000余床、衣物30000多件,是县内捐资最多的单位。
  在“9·4”洪灾过去两个月后,学校被打扫干净的教室早已成为学生温暖的家,只有在山间电线杆和树顶上悬挂的茅草和居民家外墙上触目惊心的红字“洪水至此”的痕迹上,还依稀可以想像当时洪水肆虐的情形。为了不影响受灾地区的学生上课,开县县委、县政府把学校复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统筹安排、周密部署。针对受灾学校多的实际,组织6个复课工作组,认真开展了危房排除、清淤消毒、环境整治、课本调运等工作,帮助学校尽快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
  9月6日,滔滔的洪水肆虐咆哮一天之后渐渐平息下来,劫后余生的凄凉景象牵动着开县汉丰中学每一个人的心。为了让全校2500多名学生早日重返校园,学校组织发动教职工开展抗灾自救。老师们用自己的双手清除教室里的淤泥,清理着满是稀泥的课本,清扫着一片狼藉的校园,不叫一声苦,没有一声怨。为让仓促转移的学生财产不受损失,校内清淤和环境秩序恢复全由教职工负责,结果130多名教职工一齐动手,在校园除淤泥、洗课桌、扫垃圾、完善设备,并由班主任带队与科任教师一道,包干清理自己的教室,整整4天4夜,没用一名外面的临时工。学生返校后,发现自己放在寝室的衣物、放在书本中的钱,一样不少,一点不差。
  灾后十天,全县遭受“9·4”特大洪灾的168所受灾学校师生全面恢复上课,两万余名受灾师生重新平平安安地踏进了熟悉的校园,举行了复课后具有特殊意义的首次升旗仪式,五星红旗又一次在校园内冉冉升起。
《中国教育报》日第1版
①霍懋征:用爱成就事业
  在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中霍懋征这个名字的知晓度相当高。从已经退休的一代,到如今正在一线起着中坚作用的中年,再到刚跨进这个行列不久的新人,霍懋征老师热爱小学教育事业、以崇高师德育人的事迹和精神,始终是大家前行的一个标杆。
  今年年初,国务院领导同志指出,“霍懋征老师的模范事迹,充分说明高学历人才从事基础教育有深远意义。”
  霍懋征老师的事业,是用爱成就的。
  上篇:真爱
  没有对这个职业的真爱,她不可能作出这种选择
  “小学教师”,是霍懋征老师心目中最圣洁的职业。不然,她不会在大学教师和小学教师中毅然选择了后者,更不会在这样一个“点”上一干就是60年!
  1943年,霍懋征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她有机会可以留在学校里任教,但22岁的她作出了自己重大的、也是为当时和后来很多人难以理解的人生选择:去当小学教师!
  她有理由,而且很简单:因为喜欢孩子。当然,在这个理由的背后是有思想根源做支持的。今天的霍懋征老师回忆起当年的职业取向时说:“我无疑是受了我的家庭尤其是我妈妈的影响。当时的传统观念是‘家有二斗粮,不当小孩儿王’,我也不能不顾及这样的社会评价。但我最终走进小学校园,确实是我深思熟虑后的理性选择。”她敬佩当中学教师的妈妈的职业风采,她有爱孩子的天性,她还有一个近乎天真的想法:作为一名师范大学的毕业生,要看看启蒙教育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要做一个比妈妈更成功的老师”!
  这是一种“逆向”的选择。虽然她得到了妈妈和做中学教师的爱人的支持,但周围的误解和冷语也间或传来:“高材生还来当小学教师,未必是高才吧”……不管别人说什么,霍懋征就是铁定了心,而且这些刺痛了她的话还给了她一种动力:非要干好才行!
  后来,尤其是霍懋征取得成绩后,不断有机会可以让她离开小学教师的岗位,给她以更大的发展空间。但霍老师一直都没有为之所动,始终把自己标定在最初的选择上。仅此一点,就足以令人敬佩。我们用“矢志不渝”来形容、用“真爱”来解释,也许最为恰切。
  真爱才能真干,真干才有成功
  60年的小学教师生涯,写满了霍懋征的真情付出。既然为了爱孩子而选择,在从事这个职业——事业的漫长过程中,霍老师用自己全部的爱去干,对教育、教学的艺术孜孜以求,将爱付诸实践。
  半个多世纪以来,霍老师不但接受了共和国历次教育改革的实验任务,而且交出了一份份闪光的答卷:在前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她学习了凯洛夫的教学理论,实验和推广了凯洛夫的五段教学法;她参加了五级分制的试行和经验推广;她进行了从注音字母到汉语拼音方案教学的过渡实验,总结推广了汉语拼音教学法;她为五年一贯制的小学学制改革编写教材,进行试教,并推广过教学经验;她带领教研组的老师们创立并推广了语文讲读法和读讲法的教学模式;她探索和总结了数学一题多解和学生作业无错题的宝贵经验;她提出了“数量要多,速度要快,质量要高,负担要轻”的教改目标,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益趟出一条新路……
  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霍老师因为心中有爱,教育的特色就体现为坚持从正面鼓励孩子们进步。比如有一年,霍老师接了个“差班”。第一堂上课的铃声响后,只见教室的门半开着,学生们一个个侧身而入。霍老师走到门口,抬起头,伸手从门上取下了一把笤帚。她走上讲台,微笑着说:“这是谁的主意?这个同学很聪明。如果他以后能把这种聪明用在学习上,一定是个好学生。”然后又亲切地“告诉”孩子们:“你们知道老师是怎么发现门上有‘鬼’的吗?我是从大家进门的姿势里发现的,这就叫善于观察。”在学生们一阵惊讶之后,霍老师又说:“其实,现在我已经观察出来是谁干的了,他现在一定很后悔。”
  当天下午,那个同学找到老师,承认了错误。所以霍老师常说,“小学老师是孩子们的蒙师。要让蒙童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老师的任务就是要为孩子们治愚启蒙,教他们逐渐学会不犯错误。”
  勤奋而充满探求精神的不断努力,为这位小学教师带来了巨大的荣誉与动力:1956年,霍懋征就成为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国宝”的共和国首批特级教师;1961年,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上,她又跨入了我国“当代百位教育家”的行列,薄一波称她为“一代师表”。
  真爱无边
  爱的教育是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感情付出和行为实践。霍老师工作的年代,很长时间是以阶级出身来划分人的,能做到一视同仁,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去教育每一个学生很不容易,尤其在霍老师任教的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一所高干子弟和普通市民孩子兼收的学校。几十年中,霍老师做班主任,绝无偏爱和歧视。无论是对国家领导人的子女,还是对普通老百姓甚至“右派分子”、资本家的孩子,从不偏袒。
  爱心加真心,使霍老师一直慈母般地呵护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60年中,她带的学生没有一个掉队。
  连续留级两次又分外淘气的小永快要被学校送工读学校了。霍老师主动找校长要来这个孩子,并跟班里同学约法三章:不许揭他的短,要关心他;不许给他脸色看,要跟他交朋友;不许嫌弃他,要跟他一起玩儿。霍老师自己做了三件事:第一,用其长;第二,助其困;第三,励其志。结果小永进步很快,也为同学们所接纳。“文革”开始后,“红五类”出身的他当上了红卫兵,而霍老师却被打成了“反动学术权威”,被看押了起来。但几乎每次批斗会只要小永在场,他就会暗中保护他的霍老师。更令霍老师感动的是10年之后的唐山大地震时,震后的第二天上午,霍老师正在屋里收拾东西,突然耳边传来小永的声音:“霍老师,我叫了两个朋友给您搭防震棚来了!”就在不久前,霍老师接到了小永的电话,多年没联系的他头句话便是“娘啊,娘啊,我可找到您了。”
  这就是老师的爱播下的种子、开出的花啊!霍老师常常说:“我们的教育不可能使每个学生都成为专家学者、部长司长,可我们应该把学生都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好工人、好农民、好公民。”她一直就是这样做的。
  下篇:珍爱
  56岁开始的新辉煌
  小学教师的岗位,是霍懋征一生的珍爱。这些年,她当过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当过中国教育学会和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的常务理事,当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当过民进中央常委,还曾经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连任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委,但是,她始终是一位勤奋事职的小学教师——一位顶风冒雨骑着自行车上下班、也骑着自行车去人民大会堂参加会议的普通老师。
  1978年,经历过“文革”风暴的霍懋征在56岁的时候又回到了北京第二实验小学,重新拿起了最珍爱的教科书。年龄大了,身体各处不断地出毛病,但一概被她“忽略不计”。她不休息,不治疗,衣袋里装着救心丸、病假条,要抢回耽误了的时间。
  为了不脱离教学一线,霍老师担任了副校长的工作。校长考虑到霍老师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建议她兼一个班的数学课。因为这是她的本行,轻车熟路,不至过分劳累。可霍老师坚持兼任语文课,因为她认为语文是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和塑造灵魂的主要课程。她选择了有挑战性的教学改革:找出自己几十年来积累的材料,给每一课都配上两三篇内容或体裁相近的诗文,开始了艰难的实验……那一学期,她整整讲了95篇诗文,比教材设定的多了71篇!而这种“大剂量”的组合教学都是在45分钟里完成的,学生课后的作业从不超过半小时。她的这一改革进行了两轮,以学生优异的成绩显示了成效。从此,她上课的时候,教室里常常坐满了听课的客人。
  没有句号,只有永远的明天
  珍爱越来越少的时间,珍爱渐离渐远的实践,霍老师退下来后依然不休息,反而不断给自己加码:古稀之年,她的徒弟遍布本校、本市、外地,大家共同丰富着霍老师的教育思想和实践;80岁的时候,她还自己组团远赴甘肃、青海、广西等西部地区扶贫支教。在她的床头、案头,摞着厚厚的教育刊物、教育论著和待审读的教材。她天天从早忙到晚,在学,在做,在研究,在交流,忙得连午觉都不睡,“因为舍不得时间”。
  在霍老师的眼中,人生只有3天——昨天、今天和明天。她说,昨天需要总结和反思;今天需要创造;明天需要憧憬。3天中,最重要的是今天。把握了今天,明天就更有希望了。所以,霍老师非常珍视今天,每天都在为“明天”而工作。
  最让霍老师珍爱的,是她付出真爱教育成才的学生们。那一次过生日的情景,在霍老师头脑里一直保持着清晰的记忆:三十几个50多岁的学生和老师聚在一块儿,拿童年的趣事说笑。一个学生上前说:“霍老师,我小时候咬过您的手,您现在还疼吗?今天,我向您认错来了。”说着,便双膝跪地给霍老师磕了3个头。霍老师连忙扶起他说:“你看你,都当了国家干部了,还是个小淘气!”这时,老班长,已经退休的一位银行女干部拿着儿时的声调“命令”大家掏出手绢儿,伸出双手,让老师检查卫生。那情景让霍老师沉醉了:岁月虽然使当年的孩子们双手变大变粗了,但他们每人的指甲却仍像儿时一样,铰得秃秃的,小手绢儿依然按照老师当年的教导洗得干干净净。“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孩子们就是这样带着童年的印记长大了。霍老师心中感到无限的欣慰:自己当初的选择没有错!自己真爱一生、一生珍爱这个事业太值得了!(霍懋征课题组提供材料 本报记者 苏婷整理)
《中国教育报》日第1版
② 邹有云:30年守候太阳山
  □为了让山里的孩子有学上,他主动走进大山深处
  □他一人身兼校长、教师、管理员、炊事员,从未放松自己一天
  □他像太阳一样,把温暖的光芒洒进每个学生心底
  来到江西省永修县柘林镇黄岭村的太阳山,才知道邹有云老师每天教书育人的难。记者沿着邹有云每天从家到教学点的路,上高山下陡坡、钻密林过小桥走了一趟,已是气喘吁吁,大冬天里淌汗。当地老乡告诉我们,这条路还是今年刚刚拓宽的,也就是说30年来,邹有云每天往返跋涉的,是比这还要崎岖险峻得多的羊肠小道。
  办学篇:走进大山
  村支书吕承勇告诉记者,黄岭村地广人稀,分散着12个自然村落。全村有土地960多亩,山林28000亩,柘林湖水面6000亩。“如果不是邹老师在太阳山办教学点,学生从最远的村子到黄岭村小学读书,要翻几座大山,走上十几里路。年幼的小孩子根本就无法上学。”
  自从30年前柘林湖水库蓄水,茫茫水面阻隔了村与村间的交通,在太阳山办个教学点,解决太阳山、雷头山、杨家山3个自然村的孩子就学问题,就被提上了县教育局和乡、村领导的议事日程。可是派谁去呢?外面的教师,没人愿意来;本村一时又找不到能胜任教学的。这时候,家住雷头山、毕业于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云山分校的邹有云站出来“揭榜”了。
  当时邹有云已经在黄岭村小学任教,书教得很好。教师王隆波说:“我刚来时不懂得怎样备课、上课,邹老师手把手地教我。后来他去了太阳山,与我们的业务联络也未间断,我们时常一起探讨教学上的问题。”人际关系不错,学校条件也相对优越,为啥要放弃这个已经有了良好开端的事业,自告奋勇跑到太阳山那间破败简陋的房子里去办学呢?
  邹有云讲出了当年撞击着他心扉、影响了他一生命运的两个故事:
  杨家山的孩子每天上学,要先坐20分钟的竹排,登陆后再走十几里山路。那天他眼看着一副竹排在快靠岸时因为孩子们争着往一边挤而翻沉,几个孩子一齐落水,幸好当时有个大人在,五六个孩子都挂在这个大人身上,涉水艰难上岸。目睹了这惊险一幕,邹有云着实为这些上学的孩子捏了一把汗。也因为路上太艰险,这一带有许多适龄儿童没有上学。
  有一次,邹有云正在家吃饭,听见河边一位洗衣裳的妇女,正呵斥她的女儿:“叫你去读书,为什么又不去!”女儿说不想去,只见这名妇女一把抱起孩子,威胁地喊道:“如果你不去上学,我现在就淹死你!”女儿哭喊挣扎着,扑腾的双脚在水面溅起了高高的水花。她喊的是:“淹死我也不去上学!”邹老师认出来,那女孩叫丁小琴,刚上一年级。一天往返三十来里崎岖山路,大人走一趟尚且不容易,她这样小小年纪,又怎么吃得消呢?难怪她“打死也不读”了。
  还有一次童年的惨痛记忆,邹有云很少对人提起:自己儿时的一个伙伴、同班同学,就是因为过河被溺,惊吓过度,救上岸来没几天就死了。
  就是为了这些山里孩子,邹有云下定了上太阳山办教学点的决心。这一上山,就是30年。
  劝学篇:“再穷也不能耽误了孩子”
  教学点办起来了,邹有云就翻山越岭、挨家挨户动员村民送子女读书。他总是先讲让孩子读书的重要性——不管将来做什么,没有文化是会吃亏的,就是当农民也要认得农药配方啊。现在不让孩子读书,将来孩子大了是要怪你们的。然后他再给村民吃定心丸:“书杂费不够,我先垫着,几时有了再还,你们把孩子送来就行了。”这样的苦心和努力,终于让教学点的学生数从12个增加到40几个,使山里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达到了100%。
  后来村民们看到读书的孩子有了出息,长了见识,走出了大山,比别人多挣了钱等,就不再需要动员,自己就把孩子早早送来了。有的甚至给孩子虚报岁数。“有个孩子我一看就不到年龄,个子小小的,我跟他父亲要户口本看,他推说户口本没在家,拿出去办事了。等读了半年我发现了,他父亲也只是笑笑而已。”
  “学生来报名,我从不问他们交钱的事,只要娃儿肯读就好。一般开学初都是我先把学费、书费垫上,谁家有了钱就还,有的时间隔久了,也就记不得了。”至今还有800多元的垫费没有归还,他也从不张嘴讨要,那些记不起来的,就更不用说了。有个学生读到学期末也没交一分钱学费,但直到这个学生工作了,邹老师都没跟他提这件事。
  来之前就听说了这样一个故事:当年有个家住学校旁边的8岁小女孩,常常抱着弟弟或妹妹,在教室外走来走去。她从窗口羡慕地看着别的孩子在里面听邹老师讲课,心里充满渴望。就是窗外这一双圆圆的大眼睛,让邹有云心里总是放不下。他几次走访这个女孩的家,苦口婆心地说明女孩读书同样重要,并承诺垫付学费,终于说服了女孩的父母让她来学校读书。20余年后,当这个叫余先云的女子站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几乎找不到当年那个羞怯的小女孩的影子。剪着齐耳短发、容貌姣好的她青春焕发,落落大方。面对记者,余先云的一双大眼睛里流露出对恩师的感激之情。她说,小时候家住学校旁,天天看人家读书,十分羡慕。但自己要带弟弟妹妹,家里不让读。“邹老师到我家去了几次,做我父母的工作,说再穷也不能耽误了孩子,这样我才得以进入小学。”初中毕业后余先云考入九江卫校,毕业分回永修县九合乡政府管计生工作兼会计,月工资千把元,并在县城建立了幸福的小家庭,两个月前她刚生下儿子。“如果没有邹老师,就没有今天的我。”余先云说,“我时常回太阳山看老师,结婚以后还带着爱人一起去过。我跟爱人说,这位就是我的启蒙老师。”
  教学篇:探求复式教学奥妙
  太阳山教学点是山区典型的“一师一校”,邹有云一个人身兼校长、教师、管理员、炊事员、保姆、维修工多项工作,每天来不来上课,上多少课,并没有人监督他,然而他从未因此放松自己一天。永修县教育局局长程茂印告诉我们,30年里,邹有云只请过一天假,那是去年老母亲病重,邹有云除了早起晚归教书、摸着黑再干自家田里农活之外,中午还要赶回家照料老母亲和双目失明的老父亲吃饭。从家到学校这8里的山路,一天往常赶两趟,现在要赶四趟,体力精力消耗过大,一天晚上他一阵头晕,栽倒在地昏迷过去。苏醒过来才发现,自己满手是血,原来是摔倒时把眼眶磕破了,这才不得不到医院包扎了一下,缝了好几针。此外他从未因个人或家里的事情请过一天假。
  程局长介绍,别的复式教学班一般是二级复式,而邹有云是一至四年级的四级复式,而且是全县办得最优秀最成功的复式班。他开齐了每个年级的所有课程,包括音、体、美,4个年级将近30门课,学生最多时达47名。班上小学生的成绩,几门主课总在全乡保持在前三名。在培养孩子们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方面,邹有云也摸索出了一套经验。
  邹有云自己则说:“我知道要教好学生,光有激情是不够的,更需要潜心钻研教学方法。复式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为此我长期不懈地积累经验,探求其中奥妙。在教学中,我注意发挥小助手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还摸索出了一套以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他着重在“备时间、备教具、备线路”上下功夫,在学科的穿插、学生座位的编排上,课堂动静照应、教学内容转换衔接上,都事先周密策划安排。像思品、社会、自然等学科就采用动静搭配的方式教学,音、体、美则采用上大课的形式。永修县教育局曾组织全县复式教学教师到太阳山教学点参观、听示范课,去年暑期他又应邀在全县复式教学培训班上介绍了教学经验。
  30年来,从太阳山教学点走出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到山外学校就读,他们大都受到所在学校和教师的好评,其中已经有20多个学生迈进了大中专学校的门槛。
  精神篇:在太阳山上托起“小太阳”
  村民们爱把邹有云比作“在太阳山上托起小太阳”的人。而邹有云和他的教学点就像太阳一样把光芒洒进每个学生的心底。
  与学校住“门对门”的学生家长王春喜,每天亲眼目睹邹老师是如何对待学生们的:“小孩子上厕所他领着去,孩子年纪小裤子系不好,他就耐心地帮他们一个个把裤子系好。中午孩子们带饭来,他一份份地热好,招呼他们吃饭。哪个孩子没有饭,他就把自己的饭匀给学生吃。每逢河里涨水,早晨他就在河边守着,一个个把孩子背过河来,下午放学又一个个背过去。看见邹老师这样照顾学生,我们当家长的真是没话好讲,心里好感动。”
  另一位家长余复道说:“30年来,邹老师每天带着村里几个小孩子一起翻山越岭,走十几里路上学,孩子跟着他,我们家长都放心。1983年我爱人得肝炎,要到县里治疗,大女儿要照顾弟妹,有几天没去上学,邹老师三番五次来我家做工作,直到女儿又回学校读书。如果要我们说,像邹老师这样的老师,国家教育事业离不了,太阳山的父老乡亲也离不了。”
  30年里,邹有云为太阳山上的“小太阳”们作出了很多牺牲:自己几次放弃了深圳等地高收入的机会,还把妻子周泽香“拖下水”——在教学点当一名不领工资的“助教”;为医治小女儿的骨髓炎,家里欠下了6万多元的债务,至今家里连一台电视机都没有……去年小女儿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南昌大学应用化学系,今年儿子又被江西财经大学录取,在喜悦的同时,每年一万多元的学费又压在了这个经济拮据家庭的头上。好在亲戚和村民们都伸出了援助的手,今年的学费总算是解决了。
  “还准备在太阳山一直坚持下去吗?”对于记者这样的提问,邹有云的回答肯定而坦然:“只要这个教学点不撤,只要还有一个孩子读书,我就会坚持下去。”对于未来生活,他也表示乐观:“两个孩子都说了,将来他们毕业工作了,家里的欠债由他们来还。这就是儿女对我继续在这里教学的支持。我现在没有后顾之忧了,按照60岁退休算,还可以再教十年。”
  邹有云,一个普通的山村教师,共和国一千多万教师中的一员。而对太阳山一带的村民和学童来说,他就是太阳山的太阳。
《中国教育报》日第1版
③ 黄静华:读懂学生,科学地爱学生
  “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种换位思考使她的教育产生最大的效果
  “一个不落”地走进每位学生的家庭进行家访,是她33年来始终坚持的“土办法”
  她的成功靠的是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创造性运用各种载体育德的能力
  一场主题班会正在初一(2)班教室里热烈地展开。班会的主题是“报春晖”,背景音乐不间断地播放着歌曲《妈妈的吻》,班主任黄静华给学生讲起了自己母亲的故事。在她的引导下,学生们也陷入了回忆:“楼下发生火灾,爸爸硬推着让我先走,我死死地和爸爸抱在一起”、“妈妈每月为我的学习和生活花费了近千元,自己却舍不得花一分钱”……想起父母的点点滴滴,黄静华和学生们都哭了。
  这样的班会课每周都有一节,怎么上最有效?德育特级教师、上海市尚文中学的黄静华的方法是,以情感感染情感,用体验激发共鸣,让触动转为行动。
  教育是爱的事业,但不是浅薄的儿女情长;教师要科学地爱学生,而不是盲目的感情堆砌。黄静华深深懂得,燃烧的红烛,并不是走向毁灭,而是在被点燃的同时,实现着人生价值的升华。
  “每个孩子都很聪明,都有上进心和创造欲”
  在学校,黄静华最受孩子们欢迎,走到哪儿都有学生上前来很亲昵地聊上几句;这些天上海天气转冷,上晨会课时黄静华常会帮学生暖手,学生也会帮老师泡好热茶;黄静华每天很晚离校,班上就会有学生带点心给她吃……
  “黄老师爱每一个孩子,所以每一个孩子都爱她”,“徒弟”汪洁老师告诉记者,父母下岗的女孩发现黄静华悄悄代付了牛奶费;迷恋武侠小说的男孩会收到黄静华赠订的《奥秘》和《飞碟探索》;沉迷网络的孩子会在网上“巧遇”黄静华并聊起如何健康上网的话题……
  1972年,20岁出头的黄静华从安徽农场调任尚文中学当教师,当时她的想法很朴素:“在我学生时代遇到过许多好老师,我长大后也要做个像我的老师那样的好教师,让学生像我一样感受幸福。”这最初的愿望成了她以后33年的动力。33年的班主任工作令黄静华有这样的体会,只要学生意识到教师是真心爱护他、关心他并为他操心时,那么无论是耐心的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评,学生都会乐意接受,这就是“亲其师,信其道”。相反,如果班主任没有取得学生的信任,那么即使教育目标正确,教育方法科学,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黄静华始终记着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这种换位思考式的情感体验使她对学生少了苛求,多了宽容;少了埋怨,多了理解;少了指责,多了尊重,并努力创设着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使他们一步步走向成功。
  小陈生活在一个离异家庭,失去母爱的童年使他变得较为自私,同学们都不愿意和他做朋友。一次黄静华跟他开玩笑:“你为什么老想着自己呢?”他坦然地说:“别人都有妈妈的关心,我没有,只能自己关心自己了。”黄静华没有责怪孩子,而是摸了摸孩子的头。
  小陈过生日了。黄静华送来了一本影集,希望能留下他茁壮成长的身影。孩子的眼眶湿润了。此时,黄静华又鼓励他写入团申请,让他加入了“雏鹰假日小队”。在小队长期为孤老郑奶奶服务的过程中,小陈变了,他懂得了只有在付出爱的过程中,才能更深地体会爱。这样,小陈不仅成为小队的积极分子,而且和许多同学交上了朋友。
  爱孩子,就要调动起孩子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在黄静华看来,学生有四个需要值得每个教师关注:学生有依恋的需要,一个眼神,一个赞许都会带给他们极大的满足;学生有求乐的需要,可以通过兴趣特长的培养,让他们切身体会到教师的爱;学生有求德的需要,教师要恪守职业道德以取信于每一个学生;学生有被尊重的需要。润物无声,施爱有道,黄静华用“假如我是孩子”思考诠释了爱的内涵。
  “让孩子更好地发展,这是家长和教师共同的愿望”
  刚刚接手初中预备班时,黄静华收到过一封匿名家长信:“我的孩子在小学里很不讨老师喜欢,所以我费尽心思,试图通过自己的教育来改变老师对他的态度。可是慢慢地我也和孩子一样开始害怕老师了。孩子犯一点小错误,老师一个电话就把我叫去,让我和孩子站在一起听训斥,真不是滋味。听孩子说,其他同学和家长也都有同样的境遇,我真希望这种状况能有所改变,通过相互尊重,共同为孩子的发展负责。”
  这封信让黄静华辗转反侧,心潮起伏。她给自己定下了与家长交往的“四要四不”原则:要主动与家长联系沟通,要认真倾听家长意见,要设法让家长看到孩子的每一点进步,要争取家长积极参与学校和班级的活动;不随便请家长来校,不以教训的口吻与家长谈话,不拒绝家长的合理要求,不将教师的责任推到家长身上。
  不管时代怎样发展,沟通如何便捷,“一个不落”地走进每位学生的家庭进行家访,是黄静华33年来始终坚持的“土办法”。33年,500多位学生中,接受家访最少的不下10次,最多的达到三四十次,也吃过无数次的“闭门羹”,但黄静华从没有放弃。
  小蒋的学习成绩很差,而且每天放学总慢慢腾腾地不愿意回家。经过数次交谈,黄静华发现,原来小蒋父母成天在狭小的房间里打麻将,从不过问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不良的家庭环境使小蒋集中不起精神投入学习。黄静华与小蒋约定,每天陪他回家,和他一起做作业,有不懂的就问老师。小蒋开心极了。
  第一次推开小蒋的家门,黄静华惊讶了:十几平方米的屋子中间摆放着一张麻将桌,父母和邻居埋头“筑长城”,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烟味。父母见老师来了,抬了抬眼没吭声。黄静华简单地整理了屋子,腾出一块学习的空间,和小蒋一起做起了作业。一天、两天、三天,家长无动于衷,黄静华坚持不懈。
  整整一个月过去了,家长终于坐不住了。那天,黄静华和小蒋推开房门,屋里窗明几净,麻将桌换成写字桌,还放上了一堆书和学习用品。父母走过来,紧紧握住黄静华的手说:“黄老师,让您费心了,我们真对不起您,也对不住孩子,以后我们再不打麻将了。”黄静华会心地笑了,她说:“今天我是来告诉你们好消息的,小蒋在船模比赛中得了第二名,现在成绩也上去了。”
  为了与家长同心协力地关注孩子的成长,黄静华向每一位家长公开了她的所有电话,并承诺只要有需要随叫随到。在此基础上,她很快组建了班级家长委员会,在她看来,树立一个好家长的形象,比一堂家教理论课更能打动家长的心。因为家长与家长之间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推出好家长典型能给更多的家长树立榜样。
  “把爱事业与爱学生相结合才是个好教师”
  “学生们不只是渴望我们的呵护,更需要我们给予他们前行的力量。对学生、对事业的热爱,不能只表现为勤勤恳恳、埋头苦干,而且还应体现在进行创造性的劳动上。”如何智慧育人?如何开发学生的潜能?是黄静华思考最多的问题。
  从黄静华的语文教学到她全部的教育活动,可以不时地看到她尽其所能让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处于最佳状态。“无私奉献不是黄静华的全部,她的成功靠的是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创造性运用各种载体育德的能力,这是师德更为丰富的内涵。”黄浦区德育室主任毛裕介这样评价。
  1996年,一支“忘年交”志愿者服务队在黄静华的班上成立了。队员们坚持每星期六上午到敬老院为爷爷奶奶献爱心。春暖花开,他们搀扶着爷爷奶奶漫步公园小径;九九重阳,他们陪伴爷爷奶奶游览南浦大桥、杨浦大桥,感受上海的变化;新春佳节,他们送去自己精心编织的围巾和帽子表达心意。
  在黄静华的引导下,学生们还把这种体验式实践活动与班级科研活动结合起来。针对上海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现状,在为敬老院服务的同时,他们进行了《社会化养老和居家养老之比较研究》的探究型课题研究。从确立研究主题,制定研究计划,到信息获取、筛选和处理,问卷调查设计,调查对象确定,都由学生自主、独立地进行。创造性的德育内容、途径和方法,使全班学生懂得了奉献,学会了做人。黄静华所带的班级屡屡被评为上海市优秀雏鹰中队、上海市百佳快乐中队、上海市金爱心集体。
  黄静华坚信着马卡连柯的一段名言:“假如你的工作、学问和成绩都非常出色,那你尽管放心:学生们全会站在你的一边,决不会背弃你。”
  几十年来,黄静华和学生一样,都拥有一个台灯下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黄静华完成了本科的学业和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在这个世界里,黄静华学前辈的经验,“啃”教育理论,根据学生的需求不断调整教育教学目标;在这个世界里,黄静华跨出学科门槛,拜学生为师,去追求新的知识、技能:学电脑、学上网、学溜冰……每一次她总是坦诚地把自己参加进修、参加考试的情况告诉学生,并和学生一起开展师生竞赛,比一比谁的学习成绩好!正是这份努力,当她在近50岁的年纪以高分通过大学外语考试时,所有的学生都为她欢呼。
  黄静华常说:我要在学生心里写一本很难写却很美的书。她的确做到了,她的执著,她的热忱,她的智慧,早已把全家融化,把家长凝聚。黄静华87岁的母亲能清楚地说出班里每一个孩子的名字;开家长会时,家长们都会围着黄静华为班级发展献计献策。
  有人做过“试验”,问黄静华班里的学生“喜欢黄老师的请举手”,孩子们刷刷地全部举起了手。又问“喜欢黄老师的理由是什么”,一个男孩子站起来:“就是喜欢,没有理由。”没有理由,也许就是最好的理由。
《中国教育报》日第1版
④盘振玉:一人撑起瑶家小学
 22年前,16岁的她把上高中、上大学的梦埋在心底,从大瑶山走上讲台
  她是山乡学生的贴心人,她是村民致富的领路人
  留下一个盘振玉,换来的是十个、百个瑶族孩子走出大山
  五马垅,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塘溪乡一个偏僻的瑶族村,距离郴州城东50余公里。蒙蒙细雨中,吉普车在狭窄山路上艰难地颠簸了近两个小时,除了山中弥漫的浓雾,我们没见到迎面过来的一辆汽车、一个行人。停车之后,又沿着田埂、小径向上攀爬了几百米,才来到海拔1300米的五马垅小学。
  22年前,16岁的瑶家妹子盘振玉为了大瑶山的孩子有学上,把高中录取通知书揣在兜里,把上高中、上大学的梦埋在心底,从这里走上了讲台。22年的时光,盘振玉独自一人撑起了一所瑶家小学。
  来到教室外,就听见盘振玉用瑶语和普通话交替授课,在教她的复式班。先是四年级的课,讲授课文《江总书记来我家》,她启发4个四年级学生用“关怀”和“关心”分别造句子,让他们区分和掌握这两个近义词的用法,接着教两个一年级学生学习了6个生词。
  家长:把孩子交给盘老师,我们最放心
  教室里坐着的9个孩子最大的9岁,最小的那个5岁,就是学前班的赵志豪。前年他母亲死于车祸,父亲赵见财今秋外出打工。开学前一天,小志豪70岁的爷爷赵乙春与赵见财一起带着志豪来到学校。赵乙春对盘振玉说:“我这个孙子就交给你了。他太小,要辛苦你了。我是怕他爸爸走后他在家里受委屈,才送到学校来的。我知道只要到了盘老师身边,孩子就会变乖。我儿子小时也是在你身边长大的,有你这样的好老师,是他们爷俩的福分。孩子交给你,我们最放心。”
  像赵志豪这样每天与盘振玉同住、同吃的学生,五马垅现在有四五个。其他学生每天中午也是在盘老师这里吃饭。一下课,盘振玉就来到教室与办公室之间那个十来平方米的隔间里,为学生煮饭炒菜,学生只带米来,蔬菜、油都是老师自备。晚上除了备课、批改作业,还要为学生洗衣服、盖被子,招呼小孩子起来大小便……
  盘振玉对这一切早已习以为常,22年她都是这么过来的。在学校与她同住的孩子,最多时有十几个,都是家住得比较远,翻山越岭上学有困难的。
  教室楼上就是盘老师和学生的寝室,5张床的铺盖叠得整整齐齐。楼下的厨房兼食堂里,厨柜上不仅摆着干净的厨具、饭盒,还码放着晒干的金银花、鱼腥草、车前草等十几味草药。
  “从五马垅到乡里30多公里,往返一趟就得一天。学生有个头痛、感冒,莫说送乡卫生院很困难,就是送得去,常常也怕路上耽搁。所以我常向郎中学点医护知识,特别是学一些土方子。学生有点小毛病,就用土办法给他们治好。如今,不少瑶胞有了小病,还向我讨土方子、讨土药。”盘振玉这样解释。
  学生:许多回忆都慢慢淡忘了,唯独对盘老师的记忆刀砍不去,火烧不掉
  今年23岁的盘振芬,在卫校毕业后取得执业证,跟当医师的丈夫在外地开了个诊所。她在写给盘振玉的信里说:“我有许多回忆都慢慢淡忘了,唯独对您的一些回忆终身难忘,刀砍不去,火烧不掉。”
  盘振芬家住五马垅的上坪垅组,离五马垅小学4公里,上学要爬一座山,还要过一条河。为了安全,入学第一天盘振芬就跟组里其他小朋友一样,住在了学校。她回忆当时的情景说,第一天,她到晚上哭着不肯去睡觉。盘老师便抱着、哄着,直到自己在老师怀里睡着了,老师才轻轻将自己放在了床上。“第二天一大早,我睁开眼睛一看,躺在自己身边的盘老师正望着自己笑。这一下让我心里踏实了。”小学4年,她就是这样与盘老师吃在一起、住在一起,慢慢变得离不开盘老师了。后来上了高小、初中、中专,直至现在参加工作了,盘老师仍然在她心里占据着重要位置。
  和她一样,五马垅村的青少年不管是在读学生,还是已离开母校或在外做工、做事的人,都将看着自己长大的盘老师当作知心人,大事小事,甚至不愿或不敢与父母、与其他亲人讲的事,都对盘振玉讲。
  盘亚玉升初中后当了班长,她不知道该如何做工作,便在星期天来向盘老师讨教;廖红梅上军校了,来信请盘老师帮着出主意,自己该如何在“周末开心园”展示自己;一个大姑娘最近谈恋爱了,非逼着对象一起看盘老师,原来她已经“串通”了盘老师,要老师帮助“把把关”。她悄悄对盘振玉说:“你不点头,我就不嫁给他。”
  “很多事其实我也拿不准,但师生间的这种互相信赖,增添了我的智慧和勇气。我督促自己多学习党的政策,多了解农村市场经济形势,收集各种渠道的信息,尽量帮助他们少走弯路。”盘振玉说。
  村干部:盘老师教我们靠知识改变命运
  五马垅村党支部书记廖良福告诉记者,全村64户,现在有13辆汽车,12辆摩托车,开车的清一色是盘振玉的学生。大家碰在一起,都说多亏听盘老师的话,上了中学,今天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本领。
  盘振玉不仅在学校向学生讲科学知识,在课外也经常向村民宣传科学技术知识。她与丈夫经常带头使用新品种、新技术。现在五马垅村群众养成了一个习惯,凡是盘振玉家里干的事,大家都学着干。
  第一个装微型发电机,第一个买电视机,第一个买手机,第一个在家里装无线电话……盘振玉的“第一”村里人还能数出不少。许多青年学她的样,如今全村已有了36部手机,4部无线电话,使这个瑶村与外界信息的沟通大大加快了。
  看到因为交通不便影响了经济发展,盘振玉几次找乡里、区里领导要求为村里修公路。作为县政协委员,她还专门写了修公路的议案。区里筹资130多万元,但还不够,盘振玉又协助村支部组织大家出义务工。“开始村民都不愿意,我就让学生去说服他们的父母,说修路是给我们自己做好事。”从1998年修路开始,她双休日就不回家,上工地劳动。村里群众看到她捐了200元钱又献义务工,也就跟着干上了。2000年,路修好了,马上就有了效益:过去村民背一两根竹子走上20公里出山,才卖2元钱一根,通公路后有人开车进山收竹子,村民们只要把竹子砍倒背到路边,就能卖上5元一根的好价钱。
  丈夫:与盘振玉一道建设瑶山
  “恋爱时我就向盘振玉承诺:与她一道建设瑶山。为了这个承诺,我们都作出了牺牲。”盘振玉的丈夫黄由富也是五马垅村人,但两家相距10公里。他初中毕业后就在村里任团支部书记,1984年年初被招聘为乡干部,到乡林业管理站工作。也就在这个时候他和盘振玉相识、恋爱了。1986年1月,他们结婚了。从此,与他们甜蜜爱情一直相伴的就是奉献和牺牲。
  1986年,黄由富由乡林管站调到了条件更好、待遇更高的乡变电所,月工资增到100多元,又取得了中专学历,乡里打算要他担任乡团委书记。乡领导跟学区负责人打了招呼,将盘振玉也安排到乡变电所旁的和平小学工作。
  新婚的盘振玉听说能够夫妻一起下山安家,心里很高兴。可安排上山替她的人选时,却怎么也落实不下来。后来学区只好决定轮流派年轻人上山,一人干一年。盘振玉听说后,难受极了。她向当时任村党支部书记、当地人尊称“瑶王”的父亲盘贵云汇报。父亲听了很快表态:“那你就别下山了,就在这里把孩子们教好!”于是她到变电所与丈夫商量。黄由富沉默了好一阵,才点了头。盘振玉找到乡领导说:“我个人下山事小,让几十个孩子学好事大。没有适合的人,就还是让我留在山上吧!”
  1987年6月,儿子出生,夫妻分居两地,困难更多了。下山的话题又一次提起,而且得到了组织上的正式通知。但这回的调动也再一次因为没有合适的人接替无果而终。盘振玉毫无怨言,继续奔波来往于学校和自己的小家之间。黄由富心疼妻子,当他每次回家发现妻子一天天消瘦时,终于下决心辞掉了乡干部工作,回到妻子身边,成了一名村里的护林员。
  他们的小家离学校10公里,黄由富住在家,盘振玉陪学生住在学校。遇有大雨大风大雪,黄由富常常是整夜都睡不着觉。有几次山洪暴发,他都是立刻赶到学校去。日那天,半夜下雨,而且越下越大,大雨伴着狂风,好像整个大山都在吼叫。黄由富一夜坐到天蒙蒙亮,不顾雨没停就往学校赶。果然,狂风暴雨将学校屋顶掀掉了一小半,盘振玉一个人正在收拾残局。这时黄由富已当上村主任,盘振玉见他来了便半嗔半怒:“好在昨晚一下大雨我就将6名寄宿生转移到附近群众家里,学生安全没出问题。如果真出了问题,我看你怎么交差。”黄由富连忙要全身淋得透湿的妻子去休息,自己组织村民盖屋脊、修排水沟……
  盘振玉自己说:扎根瑶山是我自己的选择,留下我一个,可以换十个、百个瑶族孩子走出大山。
  记者问盘振玉:“22年里,你有几次准备走出大山,是什么原因让你又留下来?”盘振玉回答:“我们夫妻俩都有机会走出去,也已经攒了钱准备在郴州买房子。但我走了,这里的孩子就没人教了。回来我一个,可以换十个、一百个瑶族孩子走出大山,我回来得有价值。”
《中国教育报》日第1版
⑤林崇德:培养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他在近40年的教育生涯中,培养了6位博士后,51位博士
  □他创建了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系统框架,提出了思维(认知)的结构观,揭示了儿童发展的脑机制
  □他率先在国内提出通过参与科研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其实验点遍布全国26个省市
  林崇德,一个让北京师范大学骄傲的名字。他以自己近40年的教育生涯,诠释了师德中的师业、师爱、师严、师表的全部含义。
  1960年5月,上海市上海中学的一名毕业生,把所有大学入学志愿表上的志愿都填上“师范”二字。
  44年过去,这名当年对教师职业痴迷的学生,如今已经成为国内心理学界和教育界响当当的人物,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慈父、严师和最值得信赖的长者。
  师业——
  “无论是作为中学教师还是大学教师,我都不仅仅把教师的工作理解为授业解惑,更自觉地把它看成是教书育人并为之终身奋斗的目标。”
  场景一:在恩师朱智贤的培养下,林崇德开始了艰苦的研究历程:早在大学上学期间,每到寒暑假,他上午去精神病院当实习大夫,下午就跑到实验小学当义务辅导员。从此,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中发现儿童智力和思维品质发展的问题。
  刚开始在北师大学习心理学的时候,学术界对心理学还不认同,认为心理学是“舶来品”,值得那么花费精力在国内搞吗?
  林崇德受朱智贤的启发,翻开西方的心理学理论,发现除了引用皮亚杰的学术成就外,都是某国自己的研究成果,而我们有什么在心理学研究方面为之骄傲的成果呢?林崇德从此萌发了要建立属于中国独有的心理学研究体系的想法。
  自1978年以来,林崇德教授基于自己的思维理论,一直坚持把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作为促进其智能发展的突破口,抓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实验班,至今已在全国26个省市建立了3000多个实验点。
  1985年5月,林崇德协助朱智贤教授白手起家创建了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并在1985年到1999年长期担任所长职务,经过近20年的艰苦创业,研究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已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声望的发展心理学研究单位。
  于近日公布的2004年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结果表明,以林崇德为学术委员会主任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所属的心理学一级学科名列全国第一。
  师爱——
  “大中小学教师都要有爱的教育。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师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却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
  场景二:1994年,一位来华讲学的佐治亚大学教授邀请林崇德偕夫人去美国讲学,答应提供往返机票,还付给一笔相当可观的美金。林崇德提出换博士生俞国良出国一年,将提供给他们夫妇两人的费用转给这位博士生,那位美国教授临走时说了一句肺腑之言:“有孔夫子思想的中国教师,这样对待学生,我深为感动,我回国后必须办成此事,若办不成,也对不起这样的中国教师。”
  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爱在细微中”一直是林崇德处理与学生关系时的自我要求。
  作为一名研究心理学的教授,林崇德一直努力用心理学的科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博士研究生都是成年人,按理,带成年学生应该轻松一些。但了解研究生教育的人都知道,导师们在这些大男大女身上投入的精力和时间,绝不亚于中小学教师对待未成年的孩子们。
  北京师范大学方晓义教授1987年刚考上林崇德的研究生时,还是一名不太懂事的“大孩子”。老师让他去寄信,没一会儿他回来说,“林老师再写一封信吧!”老师问:“信呢?”他说:“被风刮跑了”;让他去买东西,他回来说:“天太热,找回的钱买雪糕吃了”;1990年暑假,林崇德把他留在了身边,可是单位没有留人的指标,林崇德就把他的档案存放在北京师范大学幼儿园。
  正是由于林崇德给予学生这种近似于父爱的师爱,通过情感的沟通与互动,言传身教,更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潜能,使他们在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挑起重任,全身心地投入到各自的研究领域中。今天的方晓义已成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光每年科研经费就达12万至16万美金。
  师爱牵游子,“爱的教育”能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崇高的师德融在一起。从1986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林崇德先后送出16个研究生出国联合培养或做访问学者,有15个学生按时回国。原国家教委有些干部感到不解,当时2/3的留学人员都不回国,为什么林老师的学生回国率那么高?他们问这些学生为何要放弃国外优越的科研、生活条件,学生们的回答是:“我们是冲着林老师回来的。”
  2002年,在美国攻读第二博士学位的林崇德的学生辛涛,让其怀孕临产的妻子回国生孩子。周围人都觉得很奇怪:别人千方百计要把孩子生在美国成为美国籍的孩子,你为什么却要把老婆孩子带回国?
  回答是:“不回来对不起老师对我们的信任。”
  林崇德常对学生说:“论年龄,我是你们的父辈,我在内心也把你们当我的孩子,你们有什么困难一定要告诉我。”
  当年林崇德送出国的学生、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所长申继亮教授称林崇德为“不是父而胜于父”。林崇德的弟子、日本早稻田大学客员教授张日昇博士说:“我每年要回国七八次,因为我的根在中国,林老师是孕育这‘根’的土壤。”林崇德的研究生们就是在这种深厚的师生情中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回到他的身边与他并肩前行。
  师严——
  “严在当严处。爱而不严不是真正的爱,‘严’是培养一流人才的基本保证。”
  场景三:一名林崇德的博士生将一篇博士论文交给林崇德,在预答辩之前,这名学生发现论文已经来来回回改了五六次,哪怕是参考文献出处及卷期号标注不清,篇名、书名的标点符号使用上的不规范等细节问题都一一不放过。几次改下来,这名学生就知道了什么是规范,什么是严谨。
  林崇德最大的希望就是学生超过自己,要敢于“培养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他认为,不想超过老师的学生不是好学生,不想让学生超过自己的教师不是好教师。
  为了培养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林崇德在招生环节上严格把关:最出名的是他的“五个不招”:
  面试时没有创新火花和创新品质的不招;没有“成名成家”成就动机的学生不招;考前没有任何学术成果的不招;不勤奋刻苦、跟他人不能合作的人不招;有才无德的不招。
  这“五个不招”吓跑了那些想在文凭上蒙混过关的学生,招来了一批在学术上和道德上都严格要求自己的良才。
  正是因为林崇德对每一名学生都严格要求,对每篇博士论文都全程参与,和学生们一起选择资料、确立框架、分析数据。这种辛苦付出得到的回报是:学生中有两人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他培养的学生身上都体现出业务过硬、具有较高的管理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具有创造财富和价值的能力等三个特点。
  哈尼族的李庆安是林崇德的博士生,他眼中的林老师对学生在学术上的要求很高:古人顾炎武的“博证,贵创,致用”就是林崇德对他们要求最多的几点。“博证”就是广征博引,尽可能地去接受国际心理学界最新的信息;“贵创”就是贵在创新,体现在指导学生进行论文选题的时候,没有创新的东西往往会被林崇德“否”掉;“致用”就是学术研究要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因为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林崇德先后主持了近10项从单科的教学实验到整体教学改革实验研究的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课题就是明证。
  有人曾经对林崇德说,您真是名师出高徒啊。林崇德总是笑着说,这哪里是名师出高徒,分明是高徒捧师名。
  林崇德的弟子、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董奇博士创建了脑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出了老师没有做成的学科建设方面的大事,然而董奇却说:“我们这些林老师的弟子做出的成果,都是林老师的成果。”
  师表——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分子获得工资外收入的途径和机会多了。但是,作为教师,我在处理这些问题时,一定要坚持一条原则,即‘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切不可利用职权之便赚取不义之财、不法之财。”
  场景四:一年冬天,北京下着大雪,几位外校的同行带着礼物来北师大宿舍看林崇德。林崇德对这些同行说:“你非要给我送礼,那就连家门也不要进了。”结果几位同行就在林崇德家楼下的自行车棚里畅谈了半个多小时的学科建设,直到林崇德的儿子跑到楼下来给其送大衣。临别前,林崇德也没忘嘱咐这几位老兄把带来的礼物拿走。
  教师是阳光下最伟大的职业,为了当好导师,林崇德深感律己的重要性。律己是什么?在他看来,就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师风。
  由于在学术界的影响,有很多院校邀请他去讲学。无论去哪儿讲课,林崇德都会在领取课酬时问上一句:“你们给我上过个人所得税了吗?”如果还没有,他一定自己主动上缴。
  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的林崇德,曾经担任宁波市教委教育科研课题的学术顾问,多次回去讲课,但每次都不要酬金,不住宾馆,不去旅游。当地报纸因此专门报道了这位“三不”教授的事迹。
  为人师表,不仅表现在廉洁从教上,还体现在尊重师长上。作为已故心理学前辈朱智贤的弟子,从1978年到1991年朱老谢世,13年中林崇德对先生的照顾无微不至。只要不出差,林崇德必定每天去一趟导师家。有一年林崇德到美国讲学,走后不久,朱老胸腔积水,师母杨敏苦不堪言。林崇德闻讯,立刻提前回国照顾老师。
  林崇德先后协助朱老主持了两项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主编了两部大型工具书;又和朱老一起撰写《思维发展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史》两部专著。朱老逝世后,他长期主持修订了朱老传世著作《儿童心理学》,将朱老过去的学术思想系统化。朱老逝世后的10年里,他几经努力,全力操持,终于为恩师出版了《朱智贤全集》。在林崇德的心中,尊师重教是年轻一代教师师德中的大德。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林崇德用他的言行,展现了一名智者渊博的学识,一名长者对学生的无尽爱意,一名仁者对晚辈的宽厚,一名学者对学术的无限追求。
  《中国教育报》日第1版
阅读:1191
东营市第一中学 地址:东营市东三路165号
电话:(招生咨询)
(办公室)  E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要不要舞蹈教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