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迷藏儿歌捉迷藏春夏秋冬四个娃娃

《捉迷藏》教案_新作网
《捉迷藏》教案
作者:王连虹
教学目的:1、学习歌曲《捉迷藏》;2、熟悉3拍子节奏,强调三拍子“强弱弱”的律动感。控制节奏 型“Ⅹ?ⅩⅩⅩ”和“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Ⅹ-ⅩⅩ”(重、难点);3、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加深对四季各自特点的了解;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略)(二)、导入课题: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个礼物,大家猜猜是什么呢?放映课件一(春、夏、秋、冬四季图)提问:同窗们,有谁可以告知大家我们现在看到的有些什么呢?他们分别在告知着我们一个什么故事啊?(引导生结合图讲述四季特色)2、那你们说他们会不会有一天碰到一块来呢?对了,他们永远也不会碰到一块,就象四个调皮的小娃娃在玩游戏,在捉迷藏呢!你们想知道他们是怎么捉迷藏的吗?让我们一起来听首歌吧!(三)、进入课题:1、放映课件二(捉迷藏谱例),播放歌曲。2、教唱歌曲。3、学习三拍子:  a、请同窗起来打拍子并给予改正;b、强调三拍子“强弱弱”的律动感;c、学习:Ⅹ?ⅩⅩⅩ”和“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Ⅹ-ⅩⅩ”(连音线);d、在唱歌的同时做三拍子拍手游戏;4、分组演唱:如男生唱女生与师一起舞;最后合唱;(四)、总结课题:1、同窗们,你们知道春夏秋冬四个娃娃他们各自都有着什么不相同的特点吗? (放映课件三)2、你们心目中的春夏秋冬都是什么样子的呢? (请同窗作画)3、播放歌曲,同窗们在歌声中画画,停滞课题。
《云房子》教案
作者:陌上花开
《云房子》教案教学目的:   (1)精确、流利有情绪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雨后天空俏丽的景象,体会小鸟们的欢乐,培育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命的情绪。培育爱察看、爱想象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引入美:  1、(多媒体演示雨过后天空飘浮云朵)小朋友们,刚刚下了一场雨,太阳公公还来不及把云全收回去,有一些就留在天上了。你们看,这些云朵俏丽吗?  谁能夸夸这些俏丽的云朵?  示:天上的云可真俏丽呀!它们有的(),有的(),还有的()。  2、正在这时,一群小鸟飞了过来。听,小鸟们叽叽喳喳的叫在说什么呢?(多媒体演示:小鸟边飞边说:“哇,这么多白云!我们来造云房子。”)谁来做做这群可爱的小鸟?――读  (老师听出来了,真是一只可爱的小鸟!是呀,这么多白云,多好看哪!小鸟们看到这么多白云,多开心呀!我们一起做做这群可爱的小鸟,开心肠读读这句话――齐读)  3、小朋友,想去参观一下小鸟们造的云房子吗?好,就请小朋友们跟老师一块儿到《云房子》里去做客吧。――板书:云房子  二、感受美  1、那小鸟们都造了哪些云房子呢?想知道吗?请小朋友赶快打开书,读读课文的第二小节,找一找小鸟都造了哪些云房子?找到以后,把你最喜欢的云房子多读几遍。  2、交换:谁来告知大家,小鸟们造了哪些云房子呀?  ――学生发言,交换。  3、(多媒体示第二小节)老师也找到了这些云房子,谁愿意给大家读读你最喜欢的云房子?  ①指名读,评议。(第一个由教师评,其他挑两个由学生评)  “有很高的大楼房”:老师听出来了,这楼房真大,真高啊!  “有很宽的大礼堂”,(知道“礼堂”派什么用吗?可以让很多很多人一起开会、举行典礼的地方):这礼堂真宽真大,可以让很多人在里面开会呢!  “有的象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你感到大冬瓜可爱吗?听出来了,这大冬瓜傻傻地横着,真的挺可爱的。(1)听出来了,这朵云傻傻的,真可爱!  “有的象花儿那样美美地开着”(花儿开的多美呀!,小朋友再读得美一点,轻一点。)(2)老师好象看见了这朵云,像盛开的鲜花,美极了!  “也有一点点小的,小得只可以住进一只小麻雀”:(3)呦,这可是最小号的。老师感到这云房子可真够小的,稍微大一点、胖一点的麻雀都住不进。  ②这些云房子真可爱、真俏丽、真有趣呀!谁能把这些云房子连起来读读?――老师也很想来读,把机遇让给老师吧!――还有谁想来读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齐读。  4、这些小鸟真能干,这么快就把云房子造好了(多媒体演示:云房子造好的情况)小朋友看,这些就是小鸟造的云房子,你们感到怎么样?谁来夸夸小鸟造的云房子?――(多媒体示填空)  5、这些云房子的样子可真多,你能用一个词语把这么多的样子全说进去吗?(各式各样、各种各样、千姿百态……)  6、看到这些各种各样、俏丽可爱的云房子(板书:各种各样),小鸟是怎样的心情?谁来读读这段话,让老师感觉到小鸟们开心极了?  你读的很好,老师感到你这只小鸟也很开心。老师看到这位小朋友的脸上那开心的笑容了呢!谁再当一回小鸟,把快乐的感觉读出来呢?我们一起来读。  能加上动作来读一读吗?(――师引:小鸟们开心极了,它们……)――生做动作  7、小鸟们开心极了,在云房子里飞来飞去,互相说着“叽叽喳喳叽叽喳”。请小朋友们一起来做小翻译,猜猜它们说的是什么?(小组讨论)(学生施展想象)  8、多媒体出示第四小节:谁来把小鸟的欢乐读出来呢?  9、老师听出来了,真是一群快乐的小鸟!它们玩得真开心呀!忽然,呼啦啦吹来了一阵风。小朋友细心看,发生什么事啦?(多媒体演示云变小、不见了。出示:咦?云房子变小了,云房子不见了。云房子哪儿去啦?)谁愿意帮小鸟配音?(板书:变小了、不见了)  你们感到奇怪吗?(奇怪)对呀小鸟也感到很奇怪。谁来读好这句话呢?  三、追求美  1、过渡:没有了,没有了,天空慢慢转晴了。你们瞧,太阳出来了。(电脑演示)出示:笑眯眯的太阳水汪汪的蓝天。  2、谁愿意读读这两个词语?(指名读)  3、夸夸他哪儿读的好?  领导读好这两个词组:笑眯眯的太阳(做动作);水汪汪的蓝天,(读轻一点)  可能情况:如果读好的话:你的表情真可爱,能加上一点动作吗?  读的不好的话:来听老师读一遍,(师范读,加动作)你们感到老师读的怎样?  4、雨后的天空真美,欢乐的小鸟们纵情玩耍,自由飞翔,真开心啊!  5、让我们一起把最后一小节美美地读好。  6、小结:小鸟们在飘满白云的天空的快乐的玩耍,游戏,他们多开心呀!小鸟们感到有白云的天空是那么的俏丽、有趣。现在看到笑眯眯的太阳公公和水汪汪的蓝天,他们又感到这雨过天晴的天空也是那么的俏丽。小朋友,喜欢云房子这篇课文吗?让我们拿起书,再来把这篇课文美美地读一遍,好吗?――朗读全文  7、总结: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小鸟们造的云房子,真美!小朋友想不想自己也来造造云房子啊?拿起你手中的笔,把你想造的云房子,画下来,好吗?(师配乐)  板书设计:               22 云房子           各种各样――变小了――不见了
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认识钟表》08.11
作者: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组
认识钟表主备人宋秋艳复备人徐静教学内容:《责任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1、92页,练习十六第1~3题。剖析教材: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产奠定了基础。本节课中,学生对时针、分针的整体认识有些不习惯。所以教学难点应放在通过察看时针和分针来断定所表现的时刻。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私生活实际学会看整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培育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照时间的良好习惯。剖析学生:钟表在日常生活中都经常接触,时间的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学生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照必定的时间来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就感知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而且一年级的学生在学前教育时,就初步认识了钟面,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也并不陌生。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要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接洽起来,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课标》的精力,从导入到实践活动全部环节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接洽在一起。而且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奇、好玩、好动的天性,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察看、动手、比较等一系列的活动,创设协调的学习气氛,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使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纵情的跳跃,个性得到纵情的张扬,逐渐感受到数学学科的趣味性、生活性和挑战性,达到教学的目的。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钟面,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2.培育学生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遵照时间的生活和学习习惯。3.培育学生的察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难点:认识钟面,学会看整时。教具筹备:多媒体课件、实物钟、钟面模型。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屏幕上出示主题图。师:“同窗们说一说,小东什么时候?在做什么?”(小东早上7时起床)师:“你是从哪里知道时间的?” 让学生认识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钟表,并及时教育学生怎样知识的?”早上按时起床,上学才不会迟到。师:“今天老师就和同窗们一起来认识钟表。”(出示课题)二、自主探究1.认识钟面。(1)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个钟,现在同窗们细心察看,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把察看的成果说给小组的小朋友听。”(2)学生反馈交换成果。指几位同窗上台演示,引导学生说出钟面上一共的12个数,有三根长短不同的指针。(3)边出示课件,边小结:通过同窗们的察看,我们发现了钟面上一共有12个数,3根针。又短又粗的──时针;较长的──分针;还有又细又长的──秒针。3.认识整时。(1)屏幕上再次出示主题图。师:“刚才同窗们都说小东是早上7时起床的,同窗们看一看图上的钟面,为什么钟面上表现的是“7时”呢?你还从哪里知道“7时”的?”领导学生察看7时钟面上的分针分别指向几,建立7时的概念;同时,让学生认识7时在电子表中的表现方法。(2)师:“小东是7时起床的,那么同窗们猜一猜小东上午上第一节课的时间是几时?”师:“你能在钟面拨出8时吗?拨给同组的同窗看,并说说你是怎样拨的?”并叫两名学生上台演示。出示电子表,让学生认识8时在电子表中的表现方法,并写法:先写8,再点两个圆点,最后在圆点的后面写上两个0。(3)用同样的方法教学3时和6时。(4)引导学生察看8时、3时、6时,分组讨论:这三个钟面的分针和时针分别所指的数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学生反馈讨论成果。学生可能答复:8时的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8;3时的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3;6时的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6。学生也可能答复: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从1到12的任何一个数,指向几就是几时。(5)教师小结:在钟面上,当分针指向12的时候,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三、课间活动(看动画,听音乐)要求:看看动画中的钟所表现的时间是几时?并把它说出来。四、反馈练习1.拨钟游戏。(1)教师拨钟,学生说时间;或教师说时间,学生拨钟。(指名学生上台拨)(2)小组活动:一个同窗说时间,另一个同窗拨钟。2.《快乐的一天》师:“现在老师要带同窗们去看看,小东是怎样过快乐的一天的。”屏幕上出示课本92页插图。(1)师:“看第一幅图,小东什么时候?在做什么?并写出时间的两种表现方法。”师:“过1小时后是几时?小东在做什么?你能写出时间的两种表现方法吗?其余的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2)小组间说说:小东是怎样过快乐的一天的?(3)指几名学生说一说小东是怎样过快乐的一天的,并说出是什么时候?(如7时,是什么时候的7时。)(3)这样的一天必定会有很多收获的。那么你们的一天又是怎么部署的呢?同组的学生说说,然后指名说说。并教育学生要合理部署时间,养成良好的作习习惯。五、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我们一起认识了表现整时的时间,并学会了表现整时的时候,有两种表现方法,你学会了吗?)六、实践利用1.找朋友练习(练习十六第1题)。教师先阐明标题的要求,后学生独立完成,最后集体订正。2.创设情景:(边问边演示)(1)老师中午12时吃饭,过一个小时要午休,你知道老师是几时候午休吗?(2)老师晚上7时吃饭,过三个小时要睡觉,你知道老师是什么时候睡觉吗?3.完成课本第94页练习十六第3题。明确标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春夏秋冬四个娃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