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各位,哪里可以买到不带翻译的古书?比如像《易经》,《读论语孟子法》《孟子》《诗经》等的书。

用易经占卜,用硬币得出一挂,可是不知道对应哪一挂阿,比如说阳阴阴阴阴阳是哪一挂?_百度知道
用易经占卜,用硬币得出一挂,可是不知道对应哪一挂阿,比如说阳阴阴阴阴阳是哪一挂?
我有更好的答案
你说的好像是颐卦 大意是休养 自求口实 你用三个硬币来摇六次得出来更准确 以字为两个点 花为三个点 总数只有6 7 8 9 这样你起出来的卦象一目了然 是6的加一变7 是9的减1变8
这是山雷颐卦,挺好的一个卦象啊。
还有老阴老阳~~还要看你问什么事?
你这样哪知道
其他类似问题
占卜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突袭网 内容导航21201
突袭网 内容导航21201乐——2011年“论语一百”夏令营主题演讲
乐——2011年“论语一百”夏令营主题演讲
&主讲人:王财贵教授
&地点:北京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延庆八达岭校区)
&文字整理:陈桂林、邹丽丽、冯文举
(众鼓掌)本来,真的是不需要讲的,也是不可以讲的,理由是如此:第一个理由啊,是我们这个营队的性质,是不适合作演讲的。去年的“论语一百”要结营以前也是叫我作一场演讲,我开场白也就表示这个意思。在这种营队里边演讲,是不合规矩的,因为我们这个“论语一百”营队是以读为主,我们只是读而不讲。这个读而不讲是有道理的。第一个道理,如果没有读,只是讲,意义是不大的,等于白费力气了。不只是讲的人白费力气,听的人呢,也浪费你的时间。因为如果没有读,只是讲,效果是很少的,倒不如先读了之后,总是还有机会讲。人生非常漫长,我们只怕没有机会读,不怕没有机会听到人家讲。第二个理由呢,是读多了自然就有理解,自然就有领悟。有一些人领悟之后,基本上不需要再听人家讲。因为别人讲的,如果讲错了呢,那它会害了你;讲对了呢,那它跟你心里所想的一样,所以也不需要讲。因此啊,我们这个营队既然是以读为主,就不需要讲,而且不可以讲,讲是不合法的。但是我们主办的单位啊,一定要安排我讲,那其实像下午要安排孟老师讲读经的理论,那是符合我们营队的本质的。因为讲读经理论也是要证明,我们这样读书的方法是可行的,甚至是应该的。如果讲这样是合乎我们营队的精神的。
要我讲,讲什么呢?不是要我来讲读经的道理,因为读经的道理都已经发给各位有一些研习资料。我听说我们各位同学啊,因为读经读得很用功,所以,就没有时间、没有精神力气再来看我们的《经典教育与文化关怀文集》那一本书了。不过,我希望各位在营队结束之后,你有时间了,你想要对你这三十天为什么这么做,理解得更清楚,让你更能够认识到自己这三十天的价值,乃至于你会把这一种的读书方式推广到你身边的人、你们那个地方,造福一个地方的百姓。希望能够透过了解理论之后,你能够对自己有信心,而且你能够推广出去,那么你就要多读这些理论。因为理论都写在书上了,因此啊,主办单位就不让我再讲读经理论,要我所谓的讲学。讲学的意思啊,就是去讲一些书里面的道理。那我就跟他们说,这不合我们的营队精神,但是他们为了表示他们办事非常有能力,有多方面的活动,所以一定要我讲。因此啊,我就不得不讲。
那我讲些什么呢?因为去年呐,要我讲的时候,我也很为难,我就想,大家读的是《论语》,那我们就讲讲《论语》吧,虽然这是不对的。因为《论语》是不必讲的,尤其对各位,你已经读够一百遍了,更是不需要讲。你说不讲怎么了解呢?告诉各位,经典是不需要讲的,因为每个人都了解。(鼓掌)
为什么说每个人都了解呢?每个人都了解他自己的了解,叫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一个人只有了解它自己了解的之外,再也没有什么可了解的。那么如果他还不了解呢?就是要讲,或许有一些进步。但是这个进步不是本质的,也就是说不是核心的。它只是一个提醒,到最后还是要质疑、了解。那么这种了解我们特别称为叫做领悟,或者是悟入。有关于悟入,跟一般的知识又不大一样。一般的知识的了解它可以了解得很明白,而且呢,它可以说出来,说得很清楚。然后,它是客观的。一般的知识有客观的规则,这个客观的规则是可以拿出来让大家来认定的,所以知识的了解是确实的、客观的、可验证的。但是我们读经典,读所谓的圣贤之书,读所谓的智慧之学,如果说了解,它不同于知识的、明白的、清楚的、可说出来的、确定而可验证的,它不是的。它是一种主观的,一种默默之中的体会,这一种体会它是深刻的,它是高远的,它是很难用言语表达的,表达得不很清楚的。你如果听到别人表达,你不可以用客观的、确定的知识来衡量它。你要用你的心去体贴它,就好像那一个人用他的心去体贴圣人一样,去体贴天地一样。像这样子,就不同于一般的理解。
那么,不同于一般的理解,就很难说。所以古人讲学,大体上,不是按照一个字一个词来讲解,真正做学问的人,他也不是这样了解。如果这样了解,也只是初步的工夫。所以,我们推广读经,有很多人都问,就只有读吗?我说,对。那不管理解吗?我说,对。那不管理解,他读了有什么用呢?我说,你不管理解,其实你是理解的。我说理解的意思就是你是可以领悟的,而你领悟的才是真实的。不只是我们年纪已经长大的人——十三岁以上、二三十岁——不仅是长大的人可以理解,就是三岁五岁的小孩,他也可以理解,就是他也可以有所领悟。他领悟多少呢?就领悟他当时所能领悟的范围。所以我说,每个人读经,都有每个人的理解,就是这个意思。我有一个经验可以验证,可以证明我这样讲。
有一次我来北京,去参观幼稚园,那一个幼稚园号称他们也在读经,因为他们知道我的读经理论,知道幼稚园读经,那要我去参观。我去参观呢,他们领导带我到各个班去。其中有一个班,那一个老师心思特别灵敏,进去参观呢,孩子正在读经,我要出来的时候,这个老师就把我拉住,然后就跟小朋友说,“小朋友,我们请王爷爷给大家说说话,好不好?”她先斩后奏,这样子。(先生笑)她没有征求我的意见就跟小朋友说了,那我就很慌张,我说“不说了,不说了,不说了…”她说“没关系,说一说。”我说“我是来跟老师,跟家长说的,我不跟小朋友说的,我说了小朋友听不懂的。”她说“不要紧的,就跟他们讲几句,他们会很高兴。”结果就说,“小朋友,赶快拍手。”这样,那一拍手就不得不讲了。那所以我就问大家,“小朋友,你们读了什么书?”“《论语》”“你们读了多久了?”他们互相看一看,因为他们不知道读了多久了,他们不知道什么叫多久。这个老师就说,他们读了半个多学期了,读了三个多月了。“那读到哪里了呢?”他们就读到《雍也第六》啊、《述而第七》了,都已经很熟了。那我说,大家很了不起,这么小就读圣人的书。但是各位小朋友,你们读《论语》的时候,你们有没有读到君子啊、小人啊这些词语呢?他们说“有啊”。“那各位小朋友,你们喜欢君子呢?还是喜欢小人?”全部都说“君子”,都喜欢君子。我说“喜欢君子的举手”,每个人都举手;“喜欢小人的举手”,每个人都不举手。我问老师说,老师啊,你有没有跟他们讲什么叫君子,什么叫小人啊?老师说,没有啊,我没有讲啊!那我就跟老师说了,说“你看,小朋友都懂得读经”。她说,不只是懂得的,小朋友都懂得经典的道理。因为一个人如果喜欢君子,喜欢做君子,不喜欢自己做小人,这一个人对《论语》其实已经思过半矣(?)。其实读《论语》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向往君子,自己做一个君子,如此而已。(鼓掌)
所以说,谁懂谁不懂呢?难道一个大学教授、中学老师教学生读《论语》,难道他是一个字一个字这样解释,解释完了以后,让这些学生也会照着解,然后来考试,然后来评判你答的对不对,难道这样叫做了解吗?所以,学问不一样,对所谓的“了解”这个词语,它的意义就不一样。
&因此啊,我才说,大家读《论语》已经就够了,不需要有人来讲解。但是,是不是真的都不需要讲解呢?也不然。所以道理有好几种层次。我们刚才说智慧需要悟入,所以,你只要自己领悟就好,不需要你讲解。但是呢,刚才又说了,讲解或许可以带领你入门,或许可以来一个启发,让我们走的更顺。如果这样子的话,讲解还是需要的。不过讲解在现在这个时代里面啊,也不很需要。为什么?因为你要了解别人对这些经典的意见,你其实都可以去看书。因为古人他要得到一本书是很不容易的,有些贫穷人家的孩子要读书,他需要去借书来抄的。现在我们也发现,抄书也很有好处。其实,你如果真的读《论语》,你如果真的要理解论语,你要看《论语》的注解,看古人的注解。如果你把古人的注解都抄一遍、抄两遍,其实,那可能比用读的、用看的,可能效果还要好上五倍、十倍。所以古人抄书也没有浪费时间。但是我们现在,拿到书很容易的。所以现在如果你要了解《论语》呢,所谓的了解它的知识是很容易的。你如果要从古人的了解来启发你呢,来提升你呢,也是非常容易的。因此现在讲学的需要性就减弱了,大家都可以自己去求学问。所以古人千里求师、万里求艺,千里之外去追寻老师,这一种求学的精神是很可佩的,那我们现在其实可以不需要。就好像古人,乃至于是三五十年前的人,他如果要学西方的文化,往往他必须要到外国去留学。我认为,现在资讯那么发达,尤其有电脑、网络的时代,我们不大需要去留学了。我们就像老子所说的“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我们要有这种自信,就是人类所有的学问都是人类理性开发出来的成果,假如按照人类理性开发的,它就是没有时空限制的,它既不属于哪一个人,也不属于哪一个民族,它是全人类的;它不属于哪一个时代,它是永恒的、历久弥新的。所以,最后学问归宗于人类理性,开发为各种理性的表现。有的民族表现这一边,有的民族表现那一边,但是都是理性的表现。如果是理性的表现,一个有理性的人,可以说,一个人——因为人就是有理性的,才叫人——所以,一个人、或者说一个能够尊重他的理性、能够开发他的理性的人,原则上都会了解人类所有的学问,而不是要一定在某个时间、空间中去了解这个学问。所以你要了解美国、美国人的学问,不一定要到美国那个地方才可以了解美国的学问,因为它如果真的是学问,它一定从理性中出发。如果是假的学问呢,不从理性出发,而从感性出发,这你可能必须要到那个地方去,才比较好理解。其实你不需要,因为人类所有的感性,也是理性的副产品,它只是没有遵照理性而运作,它总之是总体人性当中的、范围之内的东西。
那么,我们说的理性是一个超越的,一个深刻的、内在的真实的人性。那么,外在的、接近于动物的那一种感性以下层次的,它其实也能够以理性来照查,来照见它,来检查它。所以如果有一些不是出于理性的、不是真正的学问,其实也不见得不能了解。因为每一个人的人性都是一样的,我们讲人性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刚才说的,超越的、核心的,这样了解人性;一种呢,是整体说的人性,那包含动物性,也都是人性。历来讲人性就有这两种说法,大部分的人都是整体说的,整体说的人性。那么整体说的人性,像告子,他就说“性无善恶”,你无所谓善、无所谓恶,因为这是天生的性,你有什么善恶呢?所以善恶它是后来产生的,被引导,被环境所影响的。那么有人就说,不是性无善恶,而是性是有善有恶。什么叫有善有恶?有人生来是偏向善的,他就是好胚子;有人生来就倾向恶的,他是坏胚子。那么这个好胚子呢,你处在坏的环境里面,他还是照常地好,永远地好。比如像舜,大舜,他有一个不慈爱的父母,又有一个不恭敬的弟弟,像这样恶劣的家庭环境中,舜还是一个孝顺而友爱的圣人。所以像舜,他应该是天生来就要做善人的,他天生来就是,他的性是善的,他要做圣人的。那么有些人呢,生下来就是恶的,就是一个好的环境他也是恶。比如说,尧不是圣人吗?听说尧的儿子丹朱,这个丹朱就是不孝子。你看,以尧为父亲,而且他还做了君王,居然还有一个这么不孝的孩子,可见他生来就是恶的、不行的。那像纣王,他身边有微子启、比干啊,有这么多的圣贤是他的叔父,而且还辅佐他,结果呢,纣王还是那么坏,可见,他是永远不能成好人的。这样,有性善,有性恶。还有呢,有人说那不善不恶的呢?又因此分成性三品说,有是善的,有是恶的,有是中间的,有三个品质,等等,有很多说法。这些说法就是全面地看人性。单单只有一个人,古今中外,人类有史以来啊,只有一个人说性是善的,这一个人叫做孟子。所以各位,以后你要好好地来尊敬我们这一个古圣先贤——孟子。你要知道他是全人类有史以来唯一一个提出“性善论”的人,其他的通通都是整体地来看人性。孟子呢,就单单只对于人性的善的地方来看人性。
&各位!你想一想,要说人性,到底是整体地看人性来说人性,说性无善恶、性可善可恶、性有善有恶、性有上中下三品,是这样子整体来看人性,这样子比较能够把握人性呢?还是像孟子,只从人性里面的最核心的地方,只有一点点那个地方来说这是人性。哪一种说人性才是真正的人性呢?所以,这里必须要有一种思考的能力,有人说人性,人性有那么多看法,那为什么就只看这一点点呢?那孟子就自己知道。孟子不是糊涂,他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只有那么一点点,这是人不同于禽兽的地方。那么既然只有这一点点人跟禽兽不一样,那我们既然要所人性,我们岂不是要从这一点点来说吗?所以各位,读书一定不可以太大意,也不可以道听途说,尤其是读圣贤的书,既然它号称为圣贤,而且千古以来都认为它是圣贤之书,你就不可以太过随便了。所以有人喜欢作翻案文章。翻案就是,古人说这样子,不是,我一定把你驳倒,你作其他的翻案文章是可以的,你如果对于圣贤的书,你敢作翻案文章,那我就告诉你了,你很可能不只是得罪圣贤,你是得罪天地,最危险的是,你得罪你自己的智慧。所以谁作圣贤的翻案文章,我们几乎就一起判定他,这一个人将来是,不是将来,这一个人现在是没有智慧的。没有智慧,早上朱高正先生说了,没有智慧,他可能要下地狱的。(鼓掌)
&再回过头来讲刚才的孟子。孟子只对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那一点几希来说人性,那一点几希就是刚才我们说的人性的超越性,人性的光明性,人性的最深刻的地方的本性。那么从这个地方说人性,其实就是从他是善的地方。为什么?因为从这一点超越性而开发出来的行为,我们就称为善。所以善的意义是根据这一点几希的光明来说的,是这一点几希的光明来规定善,而不是用善来说这一点几希的光明。所以,这一点几希的光明之性,本来是不可以说善,也不可以说恶的,它是善恶的标准。从这一点几希而发出来的,顺着它而发出来的,叫做善;违背它的,用其他的接近动物的性来演化它,来扭曲它,让它的真正的光明的性被蒙蔽了,或者是说被转弯了,所做的一切行为,我们就称为恶。说它的恶,就是不是善的意思。所以缺乏了善,不照善而行,叫做恶。所以,人间本来没有恶。因为它不从善而行,不从善而行就是不从它那一点几希之光明而行,这样叫做恶。所以孟子说人性善,是说我们如果从人可以为善的那一点几希的本质说性,那性是善的。用比较简单的话来讲,孟子是从人性善的地方说人性是善的。我再讲一遍,孟子是从人的性中的善的那一个地方而指出人性是善的。意思就是说,因为是人性善的,所以我说人性是善的,这一句话还有错吗?你为什么还会反对呢?所以前一阵子我有一个演讲叫做《为什么性善论是不能反驳的》。(鼓掌)
那么现在问题是,到底人有没有这个本性?问题在这里了。刚才说了,它是几希(?)的,我从人性可以为善的那一点上说人性是善的,其他不能为善的,甚至为恶的那些,我说都不是人性。所以把人性可以为恶的那全部的、所有的这些内容,全部剔除,最后只剩一个。最后只剩的那一点是人性,所以人性是善的。这叫做套套逻辑。就是同语重复,什么叫同语重复?就是一个词语讲两遍,一个意思讲两次。什么意思?这是什么?这是茶杯。我说茶杯就是茶杯,你还能反对吗?这叫同语重复。你是谁?我是我。你还能够反对吗?A是A,B是B,难道A就能够是B吗?A如果是B,那A跟B就没有区别,你就不能成一个A。所以A是A、B是B,这样叫做同语重复。我说人性善的,我从人性善的地方说人性是善的,这是同语重复。同语重复是永恒的真理,它是绝对的真理,是不能反对的真理。茶杯是茶杯,你还能反对吗?白色的茶杯是白的,你还能反对吗?叫做同语重复。那么这是从逻辑地说,所以孟子很具备逻辑的能力。
台湾有一位得诺贝尔奖的人,现在已经到大陆定居了,就是杨振宁博士。他自己说,他从小就表现了数学的兴趣,因为他父亲是一个数学教授,是当时很年轻的一个从美国留学回来的数学博士,那么这个数学博士有了这个孩子,这孩子从小就对数学有兴趣,因为他们家常常有朋友来,都在谈数学。这个孩子在旁边听,听也听不懂,然后他就自己去拿数学来演算。但是他父亲的数学书呢,大部分是外文,英文还有德文,他连看都看不懂,就去问他的父亲,说这本书讲什么意思啊?我看他的算式我好像会做,但是这个说明我看不懂。他父亲就骂他,说你这么小,你读这个书做什么?不要学,就永远不教他数学,甚至他连英语也不跟他讲。一直到十一岁的时候,暑假父亲就请老师了,请老师来教他,教他什么呢?教他读《孟子》,不是读数学啊!数学教授请家教来教孩子读《孟子》,他用两年的时间,这个老师把《孟子》教完,他《孟子》全部会背。他说,所以从十几岁之后,他一辈子受到《孟子》很大的影响,不仅是为人处世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就想到了孟子,甚至对于他的科学研究,他认为孟子的逻辑思维对他很有帮助,因为孟子所谓的好辩。
孟子的辩不是乱辩,孟子的辩是很合乎逻辑的原则的,是逻辑在语言中表现。所以语言本来就是逻辑,所以你的语言能力好,其实也就代表你的逻辑好。因此我们不要怕逻辑,不要怕数学,你只要训练你的思考的能力。而一个孩子在十二三岁之前,他的思考能力是表现在具体的事物当中,他通过具体的事物,其实就是透过、可以用语言来表达,因为他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他的逻辑。日常生活是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比如说,你口袋里面有五块钱,妈妈再给你十块钱,你总共有多少钱?这是可以用语言表达的。这一种表达,而你照着思考是具体的思考。假如你说五加十等于多少?这叫做抽象的思考。所以我们人类的思考是从小,由具体来渐渐达到抽象,乃至于不是五加十等于多少,而是A+B等于多少,X+Y等于多少,像这样越来越抽象越来越抽象,这个叫做抽象的思考能力,这个必须越长大以后才越能操作。而杨振宁他是小时候,他的父亲刚好暗合教育的道理,是让他在具体生活中不要提早去用这些数学公式来教他数学,杨振宁读《孟子》其实也等于在增进数学的能力。
我们如果知道孟子具备有很强大的的思考能力,而他又对于孔子之学、孔子之道,他又有深切的体认。因为孟子他一生,他说“乃所愿,则学孔子也。”他说他是不能及门,他不能够亲自授业孔子于孔子,他是私淑于孔子。所以孟子他自己认为他就是孔子的学生,他的一辈子的心愿就是要学孔子,就好像孔子一辈子的心愿要学周公一样。所以孟子他既有儒学深厚的、确定的一个领悟,他又有逻辑思辨的能力。像这一种人的书,你怎么可能还去找他毛病呢?所以假如没有学问,你没有德行,千千万万不要轻易去作圣人的翻案文章,去批评圣人。那么,近代的中国以批评圣人为高尚,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哀!从今以后,我们不是要迷信圣人,圣人也没有叫你迷信他,你要契会于圣人,“契”就是你跟他相契,“会”就是你去,你跟他思想相会、相合。“契会”就是你去悟入,去领悟圣人的心灵。我们读书最重要的态度就是这一种态度。因此,我们只是读、只是读、只是读……读多了,读久了,心中自有了解。而且读多读久了,他酝酿的能力强大了,它所产生的效能,它就越伸越广,乃至于到你需要的时候,它就能够归你所用,叫做“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假如没有很熟悉,没有很大量,没有很长久的酝酿,是不可能达到这个境界的。那么因此,各位,你现在开始读《论语》,早上朱高正先生也说了,这是初步,这是入门。但是你要知道,初步跟入门,就是你打基础,是最最重要的。
然后我再说的第二层次。早上说你要去了解,我对于所谓的理解有不同的说法。一般人的理解,像刚才说的,是知识型的。虽然知识型的不见得没有意义,因为它也可以提醒我们,但是你要读知识型的注解,你也要回归刚才说的那一种契会的态度来读注解。什么意思?读别的书,刚才说了,客观的、确定的了解,是属于知识的;主观的、混沌的,叫做涵容,而且是通达,这种不确定,这种所谓的混沌,这个主观的而混沌的了解,叫做领悟。两方面都可以做工夫。不过呢,在对于经典的诠释上,其实你要用你了解的确定的知识,让确定的知识来协助你混沌的悟入。要用这种心态来读注解。
今天大家听完早上的演讲之后,中午就有好几个人问我,说我们如果想要了解《论语》,我们应该怎么办?因为大家肯定读够一百遍了,很多人心里边就有一种变化,希望能够理解。我就跟他说了刚刚的话,第一点呢,你不需要那么求理解,你自有你的理解,这一种理解才是真实的。但是呢,假如你那个心很急,真的想要了解,也是代表好学。不过要端正心态,你要以悟入为主来求知识的了解,知识只是帮助。假如这个心态确定了,你就可以去看注解。那注解怎么看呢?我提供一个方法叫做“移注法”。怎么移注呢?古人有注解啊,我们可以拿到很多古人的注解,现在你如果要读《论语》,我建议第一本你所要通过的注解是朱熹的《四书集注》,就是《论语集注》。我推荐这一本,你可以当做第一本。当然,注解《论语》的学者很多,古今都有,但是,还是以这一本作为核心。为什么?因为所谓的“集注”,它是集合前人的所有注解。朱熹是一个很用功的人,他读书呢是巨细靡遗,他什么书都读的,乃至于道家的《参同契》他都读,甚至替《参同契》作注解,所以朱熹的学问是很大的。而朱熹做学问不止是博览群书,他也有很踏实的、很朴实的头脑,也就是说他能够整理资料,所以朱熹所整理出来的东西是相当可靠的,也可以说他能够取其精华。所以他读那么多书,他选择了他认为好的注解,他集合在一起,所以读朱熹的注解,你就等于读了从汉朝以来一直到朱熹这一千多年所有的注解了。所以朱熹在注解方面他是一个集大成者,没有人像他这么样的努力的。而且朱熹注“四书”是非常用心的,他几易其稿,也就是这一本注完了以后,他再检查,再重新改正。古人重新改正不是像现在我们那个电脑里面替换一下就好了,古人重新改正要重新写一遍,然后七易其稿,七次,作了七次,重新誊了七次。注解到他要死的那一天,他也在注解,所以《四书集注》是用了朱子毕生的工夫,你怎么可以不读这本书呢?那读这本书你的受益有多大,而且朱熹不止是集古人的注解,朱熹自己有想法,他也都附带在后面。所以等于是既有古人的,又有他的发明。因此啊,朱熹之后的所有的注释书,都一定要参考朱熹,以朱熹为核心。因此,我们把握到朱熹的注解,就把握到千古以来注解“四书”的核心。
那么,有的人非常反对朱熹,尤其是佛教徒。清朝人反对朱熹——不止反对朱熹,他是宋明理学全部反对的——那么清朝人当然有偏见。而近代以来呢,是有一些佛教门士反对朱熹,为什么反对朱熹呢?他是不大理性的,他反对朱熹,就叫人家不要看朱熹的注解,其实朱熹的注解并没有错,但是呢,因为朱熹平生啊,是辟佛老。所谓辟佛老就是,这个“辟”就像我们说开辟山门一样的辟,辟就是开,开就是隔开,隔开就是把你推开,所以推开佛教跟道家,这个叫辟佛老。
其实整个宋明儒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张,就叫恢复儒家为正统。因为当时啊,儒家不是正统,儒家的学问在汉朝的时候已经没落了,就是汉朝的时候,儒家的那种心性之学已经没落。汉朝也是注重儒家,但是汉朝是表现在政治上,表现在政治的使用,汉朝对于儒家的研究是表现在他们的所谓的经学。经生的经学是做专门的字词的注解。因为先秦典籍啊,经过秦始皇的焚烧,秦始皇焚烧的是焚烧百姓的书籍,国家的图书馆都还保留着。所以,真正地把典籍烧坏的,不是秦始皇,而是楚霸王项羽。项羽比刘邦晚一步进咸阳,本来他们约定,谁先进咸阳谁先当王,但是项羽的兵力比较强,所以刘邦虽然先进了咸阳,项羽还要进兵咸阳,刘邦只好退让,所以项羽的兵就进了咸阳。刘邦进咸阳的时候啊,这个萧何啊,萧何是一个很有见识的人,他到了咸阳城,到了皇宫里面啊,就收集天下的赋税的账册、人口的户籍,他收集这些资料,其他的就不管了,因为没有什么多余的时间、精神了,就要逃难。项羽进城以后啊,他就下令焚烧咸阳,咸阳城烧了三个月、大火不熄,把咸阳烧成一片焦土,当然宫殿全部烧掉,所有的书全部烧掉。所以,对中国古典经籍的破坏最大的不是秦始皇,很多人都说秦始皇“焚书坑儒”,他没有把书全部烧完,是项羽把书全部烧完。那么经过项羽这样烧书之后啊,天下没有书可以读了。
所以到了汉朝,努力地恢复经典,从各个地方搜集经典。因此啊,汉朝的学问大体都在注解经典上,对于儒家的真精神并没有继承的很好。像汉朝可以说是最大的儒者,最有代表性的儒者董仲舒,董仲舒就已经不了解孟子了。所以董仲舒说:天有阴阳二气,所以人有仁贪两性。所以,上天有阴阳二气,因此人也跟天一样,天人感应,所以人有仁德跟贪欲这两种人性。这样讲法就跟告子差不多了,都是在现实上看人生,从总体的人性看人生,他总体的人性,当然动物性是占比较多的,现实性占的是比较大的,所以从现实上看,当然可以说人有两种性质。你看董仲舒就已经不了解孟子,不能够继承孔孟的真传呐,何况其他的所谓的儒者呢?所以汉朝不是儒家的时代,他们是政治的时代,那么儒家不止是政治,而且儒家如果真的是表现为政治,是内圣而开外王,所以汉朝的外王好像做的轰轰烈烈,但是它不是从儒家的内圣所开出。现在我们说汉唐大时代,其实他都还不是儒家真正的理想,从汉朝以来,以后更不用说,以后都是一代不如一代。(鼓掌)
那么到了三国魏晋之后啊,道家思想兴盛。东汉时候佛教传到中国来,佛教也渐渐在民间流传,知识分子也渐渐学佛教。到了魏晋的时候,佛教已经相当兴盛了,但是魏晋基本上还是道家的时代。但是魏晋佛教一直兴盛,到了隋唐,佛教就成熟了,所以隋唐是佛教的时代。魏晋是道教时代,隋唐是佛教时代,整个都不是中国文化的主流。那么中国文化的主流如果说在儒家,那必须要等到宋朝,所以宋朝一直到明朝,就是回归儒家文化的时代,所以我们叫做宋明儒。那么到了清朝,那是我们民族文化衰落的时代,因为清朝是少数民族用军事恐怖统治。所以满清朝是中华文化急速没落败坏的两百多年,一直败坏到民国初年,乃至于败坏到今天。
那我们对于所谓的圣贤之教,我们现在既要继承,我们也要面对刚才所说的,朱熹他们乃至于整个宋明儒辟佛老的问题,这个就是所谓的儒家的第三期发展。儒家在中国历史上有三个时段的发展,各有特色。第一个时段就是先秦儒家,以孔孟为代表、荀子作辅佐,就是孔孟荀三家,这是先秦的大家。那么第二个时代,刚才说了是宋明儒家。你如果去看牟先生的书,专门讲儒家的书《心体与性体》,你就可以发现牟宗三先生用九个人来作为宋明两代儒家的代表,分别是周濂溪、张横渠、程明道、程伊川、胡五峰、陆象山、朱熹、王阳明,还有最后一个是刘蕺山。这九个人分为三个系统,所谓的心即理、性即理、心性合一这三个系统。详细的请大家去看牟宗三先生的《心体与性体》,这本书一定要看的,假如你想要了解所谓的儒家,了解宋明的儒学,或者说了解儒家在近代应该有的发展,你都要看这本书。(鼓掌)
那么儒家第三期的发展就是现代、当代,我们称为当代新儒家。那么,我们刚才说当代有一些佛教徒,他不赞成我们去看朱熹的书,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就是朱熹辟佛老,辟佛。其实不是朱熹辟佛老而已,所有宋明的理学家,也就是宋明时代的这些新儒家——当时叫做新儒家,我们现在叫做当代新儒家——那些新儒家们都辟佛老。为什么要辟佛老?他也是有原因的。所以,假如我们要了解古人,我们应该以刚才我所说的批判的态度,非常公正的态度。公正的态度要基于你有丰富的学问的基础上来做公正的判断,有的人学问并不够丰富,所谓丰富就是你要两面都清楚,所以你要判定应该不应该辟佛老,你一定要对儒家本身的学问非常透彻,你又要对佛家跟道家他们的学问也非常清楚,你全面都了解之后,你再用公正的心来作判断,这才叫做批判的精神。
那么,宋明理学家,老实说他们对于佛教、对于道家了解并不是很透彻的,但是他们对于儒家是真的非常的透彻,所以他们站在儒家的立场他要辟佛老,而这个辟佛老不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他这个立场也是有道理的,他这个立场叫做人伦日用,叫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叫做内圣外王。如果站在这种学问,儒家认为这个是人生学问的中流砥柱,如果站在这一个立场,他是可以辟佛老的,不管佛老他们有没有了解,总之非圣人之道,他就可以辟了。这种心态也不可以随便就否认,因为人生必定是要修身齐家的、要治国平天下的,必定是从内圣要发展为外王的,但是佛教跟道家他们没有这一套学问。现在我们可以打圆场,他们的学问不在这里发挥,我们这样子就可以了解,就可以跟宋明儒的观点不一样了。他们说凡是不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之道的学问,都不是圣人之道,叫做异端——它异于圣人之道,凡是异端都要辟。(此处似有缺失?)所以当代新儒家不辟佛老。
那当代新儒家不辟佛老,不过,有人反对读朱熹的书,我还是认为我们还是可以读朱熹的书。我读朱熹的书不是为了辟佛老,而是刚才说的,朱熹他的《四书集注》是真的可以作为我们的参考,至少作为初步的参考,作为入门的参考,乃至于它能作为你要永远地了解四书的重要的参考书。所以要从朱熹的《四书集注》读起,不需要因为有人告诉你不要读朱熹的书。像南怀瑾先生他就是不要读朱熹的书,其实他并不是从宗教的立场来说的,不是从辟佛老的立场来说的,不是因为你辟佛老、你反对我,我就反对你,他是从朱熹对于圣人之道并没有完全地悟入,他认为朱熹是太过端庄了,太过严肃了,他把儒家之道讲得太过拘谨了,他是从这个态度上来说不要读朱熹的书。那其实牟宗三先生对于朱熹,他也不是完全赞同的,他说朱熹啊,是“别子为宗”,他不是孔孟的正宗。谁是孔孟的正宗呢?陆王,陆象山、王阳明这一脉是孔孟的正宗,就是“心即理”这一脉。而朱熹呢,是跟着程伊川来的,叫做程朱。程朱他不是正宗,他是别宗,叫做别子为宗。因为牟先生有这个判法,所以今天早上朱高正先生就不喜欢牟宗三的学问,这些都是情势的作用了,不是义理上的。(鼓掌)
所以,请大家要看《论语》的注解,首先看朱熹的《四书集注》,当然,还有很多的书可以看。到最后,像牟先生所说的,朱熹的注解在大部分地方都是对的,都是好的,但是呢,在很重要的地方都注错了。不过,对于一个初学入门的人,你不要去太过管这些事,你要到达你知道哪些重要的地方是错的、你要能够达到这一个层次,那还很早。所以,你先不要顾虑这个问题,以后你如果真的是学问更进一步了,甚至像我所说的,你去看牟宗三先生的《心体与性体》,你去看这一本书,你就可以了解到底朱熹在哪些重要的地方注错了,或者说是注的不够,不可以说错,是不够。这个不够的意思啊就很难说,他就不能够体贴孔孟圣贤之心、圣贤之意,当然这个缺点也可以说是很大的。不过呢,对于所谓的读书来讲,能够从朱熹的注解当中,能够对每个字词都有确定的了解,已经就不错了。因为他的注解的时候不仅是给你知识,而且他还提醒哪些句子是很重要的,哪些句子是可以运用的,他还对于圣贤的气象多所赞叹,也可以提醒我们要在哪些地方特别的领会。
比如说,我举个例子,朱熹注“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你看朱熹的注解,就提到“此圣人见道之言也”,这是圣人见道之言呐!所以,孔子在那河边上说,这个水啊,就一直流啊一直流啊,白天晚上都不停地流啊。你说,这什么意思啊,我也能够这样。因为有很多文学家都这样子讲嘛,所以这一章本富有文学艺术之美。但是你如果把孔子看成是一个文学家、艺术家这样感叹,那你就不了解圣人了,这时候你就要看朱熹的注解啦,这是圣人见道之言,见道就是悟道,在这一个地方悟入了天地之道。叫做什么呢?叫做生生不息,叫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悟道之言也,所以就要讲出这一句话。或者说讲出这句话,是要提醒我们能够观天地的生物气象,也就是所谓的“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那所以我们看注解也是有用的,所以我就讲两个意思,第一个,你可以只是读经;第二点,你可以看注解或听人讲解,但是还是以读作为基础,你的看注解跟听人讲解还是以悟入来作为你的基本的方向。如果这样,你才真正地叫做在读经、在解经了。
那么刚才说了,你解经你可以作移注法,什么叫移注法呢?就是拿到一本注解,你读了原文,原文不懂的地方,包括字词的不懂以及整个意思的不懂,你可以去看注解,然后把注解的意思,你把它移到,就是你抄书,你抄到你的文本上,你抄到文本上了,你全部的都抄过一遍,于是你拿着这一本移注的书,你应该达到一个能力,就是看着这一本有移注的书,你就可以从头解到尾,没有一个字不认识的,没有一个词不了解的,这一种工夫就很了不起了。但是,它还不是你的学问,你还是要看了再看,所以再拿一本新白文本,这一本不要了,再拿一本新的白文本,再读,读到不懂的地方再移注,你第二遍的移注,可能你移的就比较少了,字就比较少了,第一本书是抄的密密麻麻的,第二本书就有很多空白了,因为你都会了。你全部再做过一次移注以后,拿这一本书来读,你都可以从头讲到尾,没有一个字没有一个词是不会讲的,这就更了不起了,因为你所移注的地方已经不多了,你还能够讲,第二本就全都记住了。然后再拿第三本,又拿新的书,再移注一次,如果你还有不了解的地方,再移注,移完了,你从头到尾就全部都能讲了。
各位!就是大学本科中文系的教授都不一定全部能讲,你现在只是小小的注解你就能讲,了不起了,已经是小专家了。(鼓掌)再拿一本新的,一直要换新的书,一直移注到你连一个字都不需要译注了,你整本书拿出来,随时拿出来要讲哪一章到哪一章、哪一句到哪一句,到这个地方叫做工夫。你就有了功力,这是非常容易的,这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将来我开书院,到书院来的学生,只不过也做这些工作,当做第一步。所以以后到书院读书的孩子,他们能够背诵中文二十万字,这二十万字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要自己能解;英文经典十万字,每一个字发音标准、每一个词语每一句话,都要能解。这样就奠定了读古今中外所有著作的能力,这样就可以培养成人才。假如你不到书院,你自己都可以做这个工夫,谁能自己做工夫,谁就能够增长自己生命的内涵,他就渐渐觉得人生的意义之广大,谁就能够为自己、为家庭,为整个国家民族尽一份心力,因为你就渐渐有学问。所以了解虽然简单,你千万不要急,在你还没有读过一百遍两百遍、原文还不熟之前,其实你做这一次,你的功夫下的要比较多,而且你的心态比较干枯、枯燥,你要咬紧牙根,你往往得不到读书的乐趣,你也比较不能够所谓融会贯通,有那一种豁然开朗的喜悦。假如你读了一百遍两百遍三百遍,你所有的文句都很熟了,你比较能够触类旁通,甚至以经解经,你对于古人的注解,你的了解也比较透彻,所以还是以读为主,你先不要急着讲解。
那今天我们说,本来是不需要讲解的,不过主办单位让我来讲,那去年讲了一场,既然大家读《论语》,所以去年讲的内容是《论语》。那《论语》从何讲起呢,那我们就从头讲,所以去年讲了《论语》一个字,这一个字就是《论语》打开的第一个字,叫什么?(听众答:学。)学!那今天让我来讲,要讲什么呢?我就想讲一个字,你知道我讲哪一个字吗?(听众七嘴八舌开始猜测。鼓掌)去年讲的那一个字是很重要的,但是这种重要是基础性的重要,虽然它是基础,它应该是最后的,它贯穿整个人生学问的历程——“学”。今年要讲的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字,不过这个字是比较难讲的,因为它不是最初的,它乃是最后的、最高的,那就是我们讲这个字——“乐”。
你看这个孔门弟子把孔子的一生,他的言行记录成《论语》。这个《论语》虽然没有,好像没有次序,有人说它有次序,基本上是没有什么一定次序的,但是这个编书的人啊,虽然在没有次序当中,他可能会以一开口啊,可能有一些特殊的这个意愿或情感,所以往往一开口,它都比较重要或者比较核心观念就列出来。这个去年我讲过了,我们读古书往往第一篇最重要,像读《庄子》第一篇叫“逍遥游”,读《老子》第一篇就是“道可道、非常道”,那么读《孟子》第一篇就是“孟子见梁惠王,王曰: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先生加重语气强调“利”、“仁义”)这个义利之辩,这个是孟子一辈子的重要政治主张,义利、王霸、夷夏,这三辩,义利之辩,王霸之辩,夷夏之辩。而它的基础,是人禽之辩,所以从人禽之辩,来说一般的做人义跟利的区别,在政治上就是王霸的区别。那《孟子》的第一篇,开篇就是义利之辩,所以第一篇就很重要。《荀子》第一篇叫“劝学”,因为荀子让人家好学,而这个劝学的“学”,也是从孔子的一生的行谊这个核心处着眼。
《论语》第一篇,朱子注解说:皆有务本之意,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第一篇的十六章都有基础的意思。所以读《论语》最重要的是把第一篇读完,它放在第一篇,有务本之意,本立就道生了。而第一篇的第一章可能也有意思,可能也是孔子的教育的核心思想,那么第一篇第一章的第一句话,叫做“学而时习之”,那么包括两方面,一个是“学”,一个是“习”,这个“时”是形容“习”的,是副词。所以学跟习这两个观念,而以学为首出,就是学作为代理,习是附带于学的。因此整部《论语》你可以浓缩为“学而第一”十六章,“学而第一”十六章可以浓缩为第一章,第一章可以浓缩为第一句话,第一句话可以浓缩为两个字,两个字可以浓缩为一个字,叫做什么?——“学”。所以知道学就通了整部《论语》了,通了整部《论语》就通了圣人之教了。所以去年就讲这个字。
那今年,我还是按照去年的习惯讲一个字,你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里分成三小段,每一小段都表示一个态度,都呈现一种境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个学而时习,就有一种态度,或者说你人生就呈现一种境界叫“悦”、这个境界。而这个所谓“悦”的境界啊,是孔子这样领悟的,他这样领悟之后,他教导弟子,他教导弟子不是规定弟子要“悦”,所以这一句话就用反问的语气表现,所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时候我就讲,这两句里面最重要的一个字是什么?大家当然不知道我在问什么意思?我就讲,最重要的一个字是“乎”这个字,为什么?因为这才是真正的在做教育。孔子如果说“学而时习之,说也!”这样断定,这个“也”是断定词,所以学而时习之是令人喜悦的,如果孔子这样讲,那就不是圣人了!他的教育方法就有一点错误了,就不合人性了!现在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如果一个人他学而时习之,不是一件令人喜悦的事吗?不是会产生喜悦的一种态度吗?不是会达到喜悦的境界吗?他在问你。所以读《论语》的时候,程子说要切己体察,弟子问要当做你今天在问,孔子答当做你亲耳听到,所以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每一个人都要问自己,如果学而时习之不是很喜悦吗?你怎么回答呢?你如果回答说,是的,学而时习之是令人喜悦的,那你可能就合乎圣人的教导了,你就了解孔子所说的“学”跟“习”的意思了。
各位,难到学跟习还要了解吗?你看看我们现在的学习,看看现在一般人的学习,如果学习而不能产生喜悦,那应该不是孔子的学习的内容了,也不是孔子的学习的方法了,所以假如不是孔子的学习内容跟方法,你就不是学圣贤之道了。因此你若用圣贤的方法学圣贤之道,你应该是可喜悦的,所以每一个人都要问自己了,假如没人问你,所以你要问自己。因此这个《论语》这一部书这个写作的人不知道是谁?有人说是有子跟曾子的学生,最主要是他们写的或他们编的,为什么?因为只有这两个人称为“子”,其他人都不称子,其他都称他们的字,甚至称他们的名,只称名、字,而不尊称为子。所以《论语》里面只有三个人称为子,一个是孔子,这个后面的有些孔子曰孔子曰,简称子曰,因为不必要再讲孔子了,孔子叫孔先生、孔先生,现在只有讲先生、先生…因为这个孔门只有一个老师,所以讲先生就知道是在讲孔子。那么还有另外一个人也称先生的,就是有子,所以说有若在《论语》里面称有子,叫做有先生,有老师这样说,可见这个编《论语》的是有子的学生。还有第三个人称子叫曾子,所以这个称曾先生,当然如果是孔子在叫曾子就“参乎”,那是孔子叫的,一般的时候都是曾子曰、曾子曰。有子、曾子这两个人称子,因此有人判定《论语》这本书是曾子跟有子的学生记载的,这一种判定是相当合理的。
而且这个很有意思,你读《论语》的第一章,既然是以孔子为核心,当然第一章一定是孔子的话,“子曰:学而时习之”,第二章就是有子了,啊,这个不是随便乱来的,这不能随便乱来的,这个一定有安排的,所以第二章就是有子,可见编《论语》的这些人啊,有子的学生是占了大部分,可以这样看。第三章呢,它不是曾子,假如第三章是曾子,会产生什么状况呢,就是曾子的地位比有子还小了,所以第三章还是子曰。让第四章的曾子曰,跟在子曰后面,所以有子跟曾子都跟在孔子后面,不是曾子跟着有子后面,因此曾子曰是第四章,以下就不用说了。那这不是巧合,这是有意的安排。
好了,我们现在回头讲,这个第一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提出一个境界,叫做“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提出“乐”;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愠就是悦乐,悦与乐才能够不愠,所以人不知而依然悦乐,不亦君子乎?所以要判定是不是君子,就是你的学问要达到某一种的境界,你才可以称为君子,什么境界呢?你可以说不愠,但是不愠为消极的说法,你不会闷闷不乐;积极的说法,就是悦乐。所以《论语》的第一章,固然叫我们要学、要习,要努力而(?)相交往,要能够“古之学者为己”,不要是为人,所以人不知而不愠,固然讲了这么多的内容,但是它呈现了一种人生的境界,叫做“悦乐的境界”。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孔门之学就是“悦乐之学”。(鼓掌)
各位,这一种认识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因为我们一般人,读《论语》,或是说从历史中了解孔子的生平,很多人会有不一样(别?)的印象。就像现代,在北大还有一个教授,他写了一本书《丧家狗》,他说孔子只不过是一条丧家之犬、一个失意的政客,他想谋求官职,一辈子周游列国,辛辛苦苦落得个丧家之犬……到现在还有人这样看。那我们如果不这样看,我们也认为儒家是一个有担当的人,他担当天下的重任,所谓的“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所以“士不可以不弘毅”,曾子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弘毅,是以仁为己任,是死而后已这种奋斗的精神,这也是我们了解儒家的一个门径,就是儒家的一种特色,就是奋斗的儒家。所以第一种是倒霉的儒家,一事无成的儒家。第二种特色呢,是有使命感的儒家,是奋斗的儒家。第三种呢?虽然困苦,但是安于困苦,安于乐道。他为什么能够安贫因为他们乐道,这也是我们了解儒家的一种门径,安贫乐道,“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他是随时无处不安稳,随时是安身立命,这也是我们了解儒家的一条路,儒家真有这种特色。
不过我们现在说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们又从另一个层次来了解儒家,这一个层次叫做悦乐的儒家,所以他不是倒霉的儒家。那不只是奋斗的儒家,甚至他也不只是安贫乐道、随遇而安的儒家,他是一个悦乐的儒家。王阳明曾经说,乐是心之本体,宋明儒不是讲心体、性体吗?心的本体,当然王阳明也曾经说,良知是心的本体,知是心的本体,但是知是知非的知,是心的本体,其实知应该是心的作用,但是体用不二,所以有其体就有其用,有其用就有其体,体用不二,本末如一,这是到王阳明的时候,哲理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才能够这样讲。所以知是心的本体,有本体就有知的作用,叫良知。现在转一个字,乐是心之本体,其实要讲心的本体,可以用很多话来讲,因为既然知是心之本体,按照孟子的四端之心,它是由仁义礼智信所发的心,或说从四端之心来体贴仁义礼智信。所以如果仁义礼智的智,这个知的能力,智是名词的说,知是动词的说,所以有其智你就有其知,所以知是心之本体,也可以说智是心之本体,既然智是心之本体,那么仁也可以说是心之本体,义也可以是心之本体,礼也可以说是心之本体,也可以说怵惕恻隐之心是心之本体,羞恶、辞让也是心之本体,知是知非也是心之本体。因为你可以从分项来说这个心的作用,你也可以从总体来说心的作用,那么都可以说,从作用说心的本体,这是刚才所的是一种哲学已经到了成熟的阶段,才这样说。
就好像王阳明说“知行合一”样,讲到知行合一那也是知行的判断到达的圆熟的阶段,什么叫圆熟?不圆熟的时候,知是知,行是行,到底是知比较易,还是行比较易?是知难行易呢?还是知易行难?王阳明就不讲知易行难,知难行易,他讲“知行合一”。怎么讲知行会合一呢?一般人都认为知是很容易的,行是比较难的,要知道孝顺、友爱是容易的,要行孝顺友爱是不容易的,所以从古以来就说知易行难。王阳明说“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呢?难道他不知道知易行难吗?所以王阳明对于知的规定是跟古人不一样的,你说知是易的、行是难的,这样讲也可以,为什么?因为人情世故上真的是知易行难。而王阳明所说的知不是人情世故上的知,它是你心灵的真知,你内在生命真实的知,不是一般泛泛地道听途说的知,也不是你倘来(?)一物突然感受到的知而已,这是真真切切的从人性跟仁发出来的知,这一种知必定带动了行,是一种良知就包含了良能,你知其中就有能,你非能不可,这一种知才是真切,所以“知之真切笃实处”就是行了,你非行不可。那么行的明觉省察处就知,你这个行也不是普通的行,你去做做试,不是。你是真真实实的在做,就是真真实实的了解你为什么这么做,你在做也就有了做的知,你已经知,你就非做不可,你这个知才叫做能行的知,那是能知的行,所以说知就是包含行,说行就是包含知,因为他说知是包含行的知,说行是包含知的行,所以知就是行,行就是知,叫做知行合一。(鼓掌)
如果用我们一般人对知跟行的了解,那王阳明的学说是有问题的,因为知行根本就不合一。所以我们才说,不可以随便去做圣贤的翻案文章,你没有能力做翻案文章,因为这些圣贤人物没有像我们这么笨,他连你所了解到的他都不了解、居然讲错了,你千万要小心,现在的中国人就是毫无学问,开口就乱讲,他根本没有读过书,根本不了解古人在说什么,他乱批评一通,这个习惯你们一定要改过。
那么我们再讲到本体,知是心的本体,也可以说行是心的本体,只要你了解透彻的时候,任何一个德行都可以当做本体来看,因为任何一个德行就可以深入到我们心性的核心,然后从心性核心来融汇在一起说,它就是整个心灵的本质。所以说乐是心之本体,这一句话也是有相当的深度的,为什么乐可以是心的本体呢?还有,为什么《论语》的第一章就提出“悦乐”这些观念呢,这是偶然的吗?不然。这个提到悦乐,这个悦这个字出现的不多,乐倒是在《论语》中经常出现。那所以本来我是应该讲悦,因为悦是比较根本的,所谓“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的“说”是心中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乐”是把你的喜悦表现在外,我们现在翻译成快乐,所以悦是隐藏在心中,乐是表现在外。那依照儒家的观念,在内的是为本,在外的是为用,所以悦乐这两个字本来应该以悦为本,所以我们应该讲悦。但是因为《论语》除了这一个地方讲悦之外就很少了,比如说“子说”,这个孔子说许多学生有各种的表现,“子说”那个“说”,有人说是错字,应该是“子曰”,那么不管了,反正悦提到比较少。
孟子曾说弟子对于孔子啊,是心悦而诚服,这里讲到悦;孟子又讲“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这里讲悦,不过,讲乐还是比较多。这个时候的乐虽然是表现在外,但是他必定是以内心的悦为标准,要不然,如果没有内心的悦而表现外在的乐,那叫做巧言令色。那所以悦乐两个字可以和在一起讲,当然也可以分开来讲,分开来讲是悦为本,乐为末。但是和在一起讲悦就是乐,乐就是悦。当这样的时候,我们就以乐包含着悦,本来悦是可以包含乐的,这样我们反过来乐包含悦,因为《论语》里面常讲乐,那我们称为悦乐传统。悦乐这两个词语它是表现为心灵的一种情境,我们叫做境界,而这种境界啊,是高明的境界,它是一种结果。那么所以我们今天讲这一个题目啊是不大应该的,因为这是一种境界,甚至一种最后的境界。比如说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你就读书来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你做人来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乐是最高的境界。但是我们为什么要讲这一个字呢,一方面是因为《论语》第一章有这样的观念,二方面呢,我们也必须要了解这个传统。虽然这个传统一般人比较不说,刚才说过我们了解儒家,都从儒家的艰苦奋斗、安贫乐道这里说起,讲到安贫乐道里面有乐了。但是我们今天要讲乐,比安贫乐道还要更进一步,我们要讲“乐是心之本体”这个意思。
周濂溪曾经教导二程兄弟。二程兄弟年轻的时候,曾经去拜访周濂溪,那么周濂溪他的生命非常的畅达舒坦,所谓的光风霁月。那么周濂溪他的学问境界也很高,就从乐这个地方来看,他有乐的这种表现,比如说他是“绿满窗前草不除”啊,他的生活是非常的雅致的,那么也可以说非常的坦然的。绿满窗前草不除,春天来了,田间的草长高了,甚至长超过了窗子,或说从窗口望去,一片的草地,草都长高了,但是他不去除草,叫绿满窗前草不除。有人问其故,为什么这个草不去剪一剪呢,把草除掉呢?他说“与自家生意一般”啊,他说这些草啊跟我自己心中的生意一样,这个生意,什么意思呢?就是生物的生生不息之意。春天来了,草长了,他可以从草在长这个现象啊,能够观出天地生物的气象。周濂溪也喜欢看鸡雏,刚刚孵出来的小鸡,鹅黄鹅黄的,这么小它就会跑来跑去,叽叽地叫,非常地可爱,也充满生机。周濂溪就从天地的生物,就是生长万物、生生不息来观一种气象,这种气象跟自己的心灵是应和的,是跟自己的生意是一般、一样。你看这一种的人生的境界,在这里我们就可以体会出一种境界,这种境界也可以称之为悦乐,你也可以称为潇洒,古人叫做光风霁月——光风就是天空一片地开阔,清风徐来;霁月就是或许是刚下过雨,然后乌云散了,月亮浮现出来。——作一种人格的形容,光风霁月,非常地洒脱,这个洒脱里面就含了一种悦乐的情操。
那么周濂溪是这样的人,二程兄弟去拜访他的时候,周濂溪就教他们做一种工夫,叫做寻孔颜乐处:你去追寻,你去寻找,孔颜就是孔子跟颜回的乐处,他们乐在什么地方?各位,你《论语》读完马上就可以想到一些章节讲孔子跟颜回的乐趣。一般人,刚才我们说了,读《论语》往往会想到孔子是一个丧家之犬,是“厄于陈蔡”、“君子固穷”,他非常地坚忍不拔,“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知其不可而为”的这种大的担当,我们常会想到这些形象。一提到颜回呢,一般人当然马上想到“不迁怒,不贰过”,然后又想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又想到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困苦当中,“居陋巷”,又想到颜回早死,好像是一个很悲切的一个生命,很努力甚至痛苦的生命,我们一般人讲如此。但是周濂溪说要寻孔颜乐处,这回我们马上会想到别的章句。孔子的乐有哪些章句呢?有两处可以代表。“哀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一章,再还有一章“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是孔子自己讲他的乐。至于颜回的乐在哪里呢?就刚才那一句,你不要只注重上半段,所谓“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叫孔颜乐处。(鼓掌)
周濂溪要二程兄弟去寻孔颜乐处,去寻找孔颜乐在什么地方,那么有这种教导,当然周濂溪他的人格有这种倾向,甚至有这种境界,对于他们兄弟有这种教导。所以程明道他说,自从见了周茂叔——周茂叔就是周濂溪,他的字茂叔——说见了周茂叔之后,吟风弄月而归,有吾与点也之意啊。说自从我们去周濂溪那边请教之后,我们回家啊,是吟风弄月——晚风习习,他们在风中吟诗;弄月,在月光中赏月——这样子一路地走回家。有吾与点也之意,有一种吾与点也,这个“吾与点也”就是孔子问诸弟子的志向,大家都讲完了,然后曾点在最后讲,曾点的志向是什么呢?“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有吾与点也之意,他领悟到了这一章的意思,或者是有这一章的心境。这个“吾与点也之意”,牟宗三先生称这叫曾点传统,所以悦乐传统可以用曾点传统来作代表。
那么这个悦乐,我们如果用“乐”这个字来统括,而刚才所说的孔子,“哀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路没有回答,子路在这个地方还算很精细啊。我们说子路啊,常常是率尔而对曰,孔子问诸弟子的时候,都是子路先说。但是这个时候哀公问孔子于子路,这个问题就不一样了,问的问题是什么呢,让子路没话讲了,就不回答了?他问孔子,他问,请问你们老师是何等样的人物啊?子路不对,子路居然不回答。各位,子路为什么不回答?子路不是很喜欢表现的一个人吗?他为什么不回答?他不能回答,他不敢回答,因为他尊重老师,而且他知道自己并没有完全了解老师,不能把握老师的学问要领,所以他就不敢回答。这才是真正的尊敬老师,这才是真正的了解老师,了不起的子路啊!他这个时候如果回答的话,那就不像样了,所以子路不对。各位,你要知道孔子门徒啊,对孔子的敬重,几乎是不敢赞一词,对于老师不敢说一句话。那这个时候子路就不回答了,后来呢,他就跟孔子讲,说今天国君啊,跟我问你们老师是何等样的人物,我想了想居然我答不出来。请问老师,你自己想一想,你是什么样的人物呢?所以孔子说“女奚不曰”,那你怎么不这样回答呢?这不是很容易回答的吗?你就这样说嘛,说什么啊,“其为人也”,就是我们老师的为人哪,“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他是发愤而忘食,废寝忘食啊,“乐以忘忧”,他没有忧愁,他从早到晚、一年到头都是悦乐的,“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个乐啊,乐到不知道他年纪已经老了。我每看到这句话我都很惭愧,因为我天天对着镜子看看我这个朝如青丝暮成雪呀!(众笑。鼓掌)哎呀我就感叹自己啊,垂垂老矣啊!读到这一句我就非常惭愧,应该来学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而且呢,孔子这样讲“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先生加重语气重读“云尔”)这两个字最快乐啊,“云尔”就是如此罢了,就是这样子而已啦,还有什么特别的呢!所以孔子对于自己的认定,对自己的评价是如此。
各位,孔子说如此而已,你把这一章好好再体会,这叫“如此而已”吗?(鼓掌)哪一个人能够发愤忘食啊?哪一个人能够乐以忘忧啊?哪一个人能够不知老之将至啊?所以啊,圣人之言就是如此地平易,但是如此地自然,又如此地真实。他平易之中又如此地艰难,不容易啊!所以古人体会的很好,圣人之言平易而圆满。这么平易又这么圆满,表面上看来很平易,但其实很神奇。另外一章说“饭疏食饮水”,饭就是当动词用,吃。疏食,非常的简陋。食是食物或者是米饭,就是很粗糙的米饭,去吃很粗糙的米饭;而喝呢,也喝的白水,“饭疏食饮水”就是过很清淡的生活了。“曲肱而枕之”,甚至睡觉的时候啊,连枕头都没有,是代表家居非常地简朴,生活非常地简陋,家居非常地朴素,“曲肱而枕之”,但是呢,“乐亦在其中矣”,曲肱而乐。接下去就讲“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为什么接了这句话呢?他可以来反证上一句话。“不义而富且贵”,假如以不义来求富、得到富,来求贵、得到贵,以不义的手段来得到富贵,“于我如浮云”,这种富贵啊,对我来讲像天上的浮云一样,“浮云”就是一点重量都没有,在我的人生的向往当中,它一点分量也没有,就是说我不屑一顾。他为什么?不是因为“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才是乐啊,是因为所作所为都合于仁义之道,因此而乐。所以一般人说,那我去过贫苦的生活我也会乐,告诉你,不见得,贫苦不一定是乐的条件。假如说富贵不是乐的条件,为什么富贵不是乐的条件?他为什么不去追求富贵?不是不追求富贵,而是不义之富且贵不值得追求。那么现在为什么他能够“乐亦在其中”呢?可见他所作所为合乎义,所以义才是乐的条件。
那么,就渐渐讲到之所以乐的一种理由了,接下去我们再讲颜回。“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这样子才是孔子所说的“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在这种人不堪其忧的生活条件当中,“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以此来说回是有贤德的。那么,有贤德不是因为他“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而是在这个条件中,这个困苦的条件中,他还不改其乐。所以,他的贤是由于他的乐,他为什么乐?刚才说,我们可以想到孔子另外讲颜回的,所谓“不迁怒,不贰过”、“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又讲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所以我们如果把这些文句连起来看,我们知道回之所以乐,是因为从仁而行;刚才我们说,孔子之所以“乐亦在其中矣”,是从义而行,合起来就是仁义,总之是从仁义而行而可乐,不是因为贫穷而可乐。
所以“寻孔颜乐处”,你要在那里寻孔颜乐处呢?孔颜乐处从何而来呢?那么依照文句我们就可以看到,孔颜的乐处,他的背景是疏食、饮水,是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在这种背景当中而可乐。不是因为这种背景而可乐,所以我们一般人说安贫乐道,一定要好好了解,不是因为贫穷而乐,也不是只有在贫穷中才能表现乐,应该是纵使在贫困之中,依然是可乐的,这样才叫做悦乐的精神。(鼓掌)所以一般人很多时候都会误解——假如你去学儒家,从儒家而行,那你可能就是一个贫贱的,要过贫贱的生活,他要你安贫乐道,好像一定要在贫贱中才能够表现你的坚忍不拔的精神,才是儒家,尤其是孔子、颜回都说在穷困的条件下,他都还能够乐。所以总和这些看法,往往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儒家就是不追求富贵的,甚至儒家是反对富贵的,所以我们如果学儒家,经济就不发达。因此有人怪罪中国经济不发达就是因为我们新儒家,那么有人说要学儒家就要批判他,他可能这一辈子要过贫贱的生活,各位,不是这样了解的。
&所以我们不止是要追寻孔颜他是悦乐的生命,我们还要追寻他之所以悦乐的原因。后来程伊川作了一篇文章,叫做《颜子所乐何事》(按:似为《颜子所好何学论》),就是颜回他到到底还有什么快乐?他悦乐在什么地方?他的文章说“颜子所独好者,何学也?”,就是颜回他独自所喜好的,是哪一种学问呢?“亦求至乎圣人而已”啊!(按:原文为:学以至圣人之道也。)他的心呢,就一心要追求圣人的学问,这是他的所好。那他的所好是如此,所好,他的达到好的全部的境界就是乐,所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再进一步就是乐之者。所以所好的既然非常地真实、全面,就是以此为乐。那么颜回以什么为乐呢?以他“求至乎圣人之道”为乐。那么什么叫“求至乎圣人之道”呢?他先要好而求圣人之道,他如何求到圣人之道呢?当然是达到他的好,达到他的好就是乐,所以乐圣人之道。那么是真的是乐圣人之道吗?其实讲到乐道也不是。所以伊川说,说颜回乐道,也不是,(按:原文为:使颜子而乐道,不为颜子矣。)因为乐道还有一个对象,我要乐那个道,我要追求这个道,不是追求道而乐,也不是到达了道而乐,而是本心就是乐。这个本心、本愿即时(?)就是乐,所以叫做乐是心之本体,而不是去追求到某个境界它才是乐。
各位啊!这里就是乐是你的对象呢,还是你的本质?讲到(假设?)最后是,乐是你的本质,人的心本来就是乐的,假如你不乐,是你违背了你的本心。所以我们可以层层往上看,我们一般人为人处事而有烦恼,而有忧愁,孔子说“仁者不忧”啦,那么你有忧愁就不是仁呐!所以,人的心本来就应该是乐的,为什么人的心本来是乐的?人的心本来就是天地之心,你的心本来就是广大、高明,孔子说“君子坦荡荡”,以此而乐。而你的心是一种上进的,因为你现实的人生不够完满,所以你有上进的愿望。你这个上进的愿望是你本来的愿望,所以你就发愤忘食,你当下就乐以忘忧。所以,假如从你的原来的本心处,那人心就是天心,天心是广大高明,你就无所谓的忧愁,仁者无忧,就达到这个境界,不忧的正面讲就是悦乐。再来就是你在做工夫的历程当中,你依照你的本心而做工夫,不是要达到什么目的而做工夫,你是“古之学者为己”而做工夫,不是“今之学者为人”而做工夫,乃至于你不是为了达到某一种的境界而做工夫,是本来就要这样做工夫,在做工夫的同时是诚诚恳恳,这当下也是你回归本心,当下也是悦乐。所以,本来就是对的,你以本来的心而精进你自己,也是悦乐。所以,你随时都在悦乐之中,假如有一丝一毫不悦乐,你就违背了你的本心,你就不是真正的圣人之道。所以,我们才引用王阳明说的“乐是心之本体”。
王阳明还有一个义子王艮,他作了一首歌,叫做《乐学歌》。这个《乐学歌》很简单,就几句,很有意思。他说“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私欲一萌时,良知便自觉。知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最后几句,最有名了“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呜呼!天下之乐,何如此学?天下之学,何如此乐?”(鼓掌)
好,我们把最后几句再讲一遍,我念一遍大家跟着念一遍,他说——前面几句比较难一点,不要紧,我们从前面读——“人心本自乐”(教授念、众念),“自将私欲缚”(教授念、众念)。人心本来就是乐的,自己把私欲,你的私人的欲望,你的私心的欲望来挡住了你的心,所以“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私欲一萌时”,私欲一萌发的时候,来,“私欲一萌时”(教授念、众念),“良知便自觉”(教授念、众念)。知觉便消除(教授念、众念),人心依旧乐(教授念、众念),乐是乐此学(教授念、众念),学是学此乐(教授念、众念)。不乐不是学(教授念、众念),不学不是乐(教授念、众念)。呜呼!(教授念、众念)天下之乐,何如此学(教授念、众念),天下之学,何如此乐(教授念、众念)。叫做《乐学歌》。(鼓掌)
&所以这里就点出来“乐是心之本体”的意义以及为什么我们能够乐,因为我们回归本体。回归本体是什么意思?刚才我们说,“颜渊三月不违仁”,不违仁是乐的条件,也就是说我回归于仁就能够乐。孔子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那从道义而行,他就是乐在其中矣。所以道义是乐的条件,因道义而乐。还有孔子精进的生命,发愤忘食,他才能够乐以忘忧,所以精进是乐的条件,因为精进而乐。现在王阳明他讲良知学,他用良知来解释乐,他的弟子王艮就说,“人心本自乐”,就是乐是心的本体,所以“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但是人往往感觉到人生不快乐啊,为什么呢?因为你用私欲来挡住你的心了,你自私了,你不从良知而做人了,所以活该!“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私欲一萌时”,你的私欲一萌动的时候,私欲一萌发的时候,“良知便自觉”,良知就马上察觉了、知道了。“知觉便消除”,你如果能够从良知这里用功,就把那个私欲啊,消除了。“人心依旧乐”,人心就回归到乐的本体、乐的本质,所以人心就会乐。那么“乐是乐此学”,你乐什么呢?乐一种学问。乐什么学问?乐良知之学。良知是什么学问?仁义之道。所以你乐良知之学,乐仁义之道。那么所以“乐是乐此学”,这个叫做乐圣人之学。“学是学此乐”,你要学什么呢?你要学圣人之道,圣人之道怎么表现呢?表现你的乐,表现你心的本体,表现你心的仁德,表现你心的精进,所以学你要学这种乐。所以“乐是学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你假如不乐的话,你的学可能就错误了,不是真正的圣人之学,所以“不乐不是学”。不学,你如果不学圣人之道的话呢,你不是乐,你就永远得不到人生之大乐,不能够得到所谓的悦乐。你所有的快乐可能都是虚假的,或者是暂时的,苦中作乐。所以真正的乐只有从良知而行,从仁义而行。所以“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呜呼!天下之乐,何如此学?”所以天下的乐就没有比这种学问更可乐的啦!“天下之学,何如此乐”,天下最重要的学问就没有比这个乐更重要的学问啦!所以“乐是心之本体”,乐是我们学问的标准,哪一个人而不乐,一刻不乐,你就一刻不是仁,你就一刻不是真正地在做人,你就一刻不是圣人之道。(鼓掌)
各位,这一种学问我们说不好讲,为什么?因为恐怕工夫不到的时候啊,你只有讲乐啊,有些时候会流于肤浅的快乐主义。所以刚才我们才从他的依据,他的基础的地方一直强调因何而乐。如果没有这个基础,没有通达于良知,没有通达于圣人之道,甚至没有通达于天地之心,你这个乐不是真正的乐。那你如果通达于圣贤之道,通达于天地之心,其实为人就非常地简单,非常地顺畅,我们又可以提出另外一个字来说。“诚”——你为人诚恳,你念兹在兹,你认为这是人生的本质,你从理而行、从良知而行,那么,天下你就没有难事。今天下午也说了,古人说“未能动人,皆因自己诚意不够”,你不只是自己能够自得其乐,因为你心安理得,而且你还能够动人。假如你在为人处事方面还有所障碍、不乐,那都是因为自己的诚意不够。所以你诚意一够,你就也是依照你心之本体而行,你行到哪里,就是你的最大的努力,你行到哪里,你就尽到了你的本分,叫“尽义而后知命”。你尽了你的道义,你就知道限制在哪里,因为现实上总是有很多的限制的,不能够让你随时都可喜可乐。但是不能随时可喜可乐,岂不是我们悦乐的情况会减低了吗?不是。你“尽义而后知命”,在知命的地方你当然还有所忧,因为天地的事不能够做尽,所以你的忧患是无穷无尽的。所以孟子说“忧以终身”,你的忧患是终身的忧患,你一刻不能够离开忧患,你治国平天下、你的明明德要止于至善,亲民要止于至善,那是永远做不完的工夫,你当然是忧患是随时都在的,这叫“忧以终身”。但是呢,你既尽了你的义,你尽义的时候,你尽了一步的义,你的命就可以稳固(?),你的义刚好跟你的命贴合,这个时候,孟子说“乐以终身”。
&所以,乐不只是幼稚的快乐之意,它背后有一种非常深沉的忧患意识,而这个忧患是天地的不足,不是人生的不足,不过人生可以赞天地的化育。当你赞天地化育的时候,你尽你的本分,那么天地的这个限制永远还在,但是你尽一分它就退一分,所以你尽了义,你就知道这个界限在哪里,叫做尽义知命。当你尽义的时候,你与天地的造化几乎可以互相地契合,这个时候就是你与天地同在。这个时候你一方面受到天地的限制,一方面你在协助天地的造化,叫做赞天地之化育。这个时候,这个乐是很庄严的,因为它与忧是同在,叫“忧以终身,乐以终身”,这个也就是《易经》所说的“乾以易知,坤以简能”,乾坤之道是非常简易的。只要你诚恳,你一生为人处事你就没有障碍,但是,障碍又随时都在的。因此,你简易里面要知道险阻。所以,乾之道是“恒易以知险”,坤之道是“恒简以知阻”。你一方面简易,一方面又有危险跟阻碍,所以两方面都说,你为人非常地坦荡大方,非常地简洁明快,你在这里就非常地舒坦,“君子坦荡荡”。但是,你从另外一方面看,人生又有非常多的艰难,这个艰难与你的坦荡同时俱在,这样子你的坦荡才是真的坦荡,你才能够面对着艰难而运转这些艰难,这样子你就能够与天地同在,这才是真正的悦乐的内涵。
今天呢,我们只能够做一个引子,先把它引出来,它有这几个层次。那么刚才说,这是人生的境界,这是成熟的果位,所以这不是一下子就能够达到的,不是一下子就能够说明清楚的。现在我们只要读经,一直读经、一直读经……读到我们的心情非常地宁静,内心有一种义理的感受而能够渐渐地体贴文化的高明,心中有一种志向,已经就可乐了。从这个地方慢慢地前进,能够向往于圣贤之道,能够以仁为己任,能够君子坦荡荡,这样子我们的生命就能够发现它是非常地艰苦(困?),但是它又非常地坦然。这样子,人生就表现了一种庄严的美感,这个就是我们最可乐的地方,就是最深层的乐。那我们引用了一些文章,我们希望各位从这些文章里面,你能得到人生的庄严之美,能够得到人生的坦荡之乐。
&我今天就先讲到这里,谢谢各位!(热烈鼓掌)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读论语孟子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