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钱太后三岁半活了多少岁

回到明朝当皇后_分节阅读_4 -在线阅读 - 书包网手机版 在线阅读 - 书包网手机版
回到明朝当皇后_4 分节阅读
字体:大中小
关灯 加入书签
r/> 凌若辰这次却不理他,只是拿着千里镜四下里张望,待他连喊了几次,都有些不耐烦了的时候,才猛然惊醒,急忙低下头来说道:“小钱将军,这蒙古人经常叩关吗?会逮着一个关口一直猛攻吗?”
钱钦一怔,没明白她的意思,随口答道:“这些鞑子每年秋天都好来这么一手,或是强攻边关,或是杀入辽东,都是为了抢些过冬的粮食和衣物,一般都是找些小关口突破,能打就打,打不了就换个地方,很常见的。”
凌若辰放下千里镜,望着他,得意地一笑,终于有机会在这个精明能干的古人面前卖弄一下了,“你拿这千里镜看看,他们这次叩关玩的是不是有些奇怪啊?”
钱钦疑惑地看了她一眼,这个古怪的女人能懂什么,随手接过千里镜看了一会,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糟糕,石将军他们怕是要中计了!”
“你也看出来了啊!”凌若辰兴冲冲地指着那边说道:“那些个蒙古人围着城门咋咋呼呼了半天,都没实质性动作,拿大刀砍城门,简直是笑话,那个草上飞那么狡猾,一定有诡计。所以我就多看了一会,正好看到刚才射我们的那群弓箭手,居然藏回那树林中去了,看那边的动静,只怕人数远比外面的要多,就等着石将军他们这样的援兵赶去,这个兵法上叫什么来着?”
钱钦瞪了她一眼,没好气地说道:“若不是你拿走了石将军的千里镜,他怎么会发现不了鞑子的诡计?只不过鞑子如此大费周折来这小小的喜峰口叩关,到底是为了什么呢?这里距离汉儿庄和熊窝口都很近,三关互为助援,又有蓟州镇做后盾,他们怎么可能攻破呢?以前就算是入关抢掠,也都是从密云和磨刀峪进攻的。真是奇怪了!”
凌若辰笑眯眯地说道:“我虽然不懂什么军事兵法,不过正巧前一阵子看过部电视——呃,是大戏,说的就是围点打援,你们这三关之外,都是一马平川,辽阔草原,他们这么围关佯攻,只怕就是等你们的援兵,像我们之前一样,只要一进入他们的射程之内,蒙古铁骑一出,在这片草原上,只怕还没有他们的对手吧?”
“电视?围点打援?”钱钦的脸色发青,虽然三十六计有围魏救赵抛砖引玉声东击西就是没这个围点打援一说,但他自幼就跟着老爹在沙场厮混,自然一听就明白了她的意思,看看三关外白马川开阔的平原,那些隐藏在丛林战的蒙古骑兵,三关来的援军,简直就是送上门去的猪羊。
这些个蒙古人,什么时候也会玩起兵法来了?
第六章 地雷
新书冲榜,请多多收藏、推荐,谢谢
——————————————————————————————
第六章地雷
凌若辰倒也不是幸灾乐祸,只是打小电视看了不少,这真刀真枪的战斗还是第一次见,之前被两个精明的古人打击得差点丧失了身为现代穿越者的自豪感和优越感,这会终于有机会发挥了,自然免不了有点小小的得意。
钱钦也不是战场上的初哥了,一想通了此役的关键,立刻吩咐几个精明的亲兵拿包袱布包裹马蹄,轻骑便装,赶往两关来援的必经之路,拦住来援的明军,自个则带了其余的士兵和换了军装的凌若辰,一路直朝石亨追去。
所幸追出不远,就看到了石亨一部已然停下,小心地在前方探测侦查。看到钱钦一行回来,石亨有些意外,驱马过来,不见那辆载着凌若辰的马车,忍不住问道:“凌姑娘呢?你们怎么回来了?”
钱钦叹口气,指指身边那匹马上死抓着缰绳紧张得快要堕马的小兵,又把千里镜递给了他,“凌姑娘看到些情况,怕这些鞑子们叩关别有居心,所以赶来提醒将军。”
“原来如此,”石亨这才认出凌若辰来,忍不住一笑,接过千里镜说道:“真是多谢二位了。还好我军中有个曾经在火器营做过工匠的百户,发觉前面有些不妥,所以停下来打探下情况。”
钱钦看着前面几个小兵正匍匐在地上缓慢潜行,也不知在做些什么,不禁有些疑惑,“我们看到的是前面那片小树林里有瓦剌人的弓箭手埋伏,距离此处还有三四里,都是平川草原,怎么可能再埋伏的有人呢?”
石亨皱起了眉头,叹息了一声,还没开口,就听到凌若辰嗤笑一声,“埋伏不了人,就不兴有别的埋伏或机关了吗?”
他眼睛一亮,转向凌若辰,“说来听听。”
凌若辰对上他明亮的眸子,微微有些脸红,忍不住揉了下自己的耳垂,不好意思地说道:“我胡乱猜的,也不知道对不对。”
“说吧,别吊人胃口了。”钱钦这次没敢再小看她了,不知道这个不遵守礼数满脑子奇思怪想的女人到底从哪里来的,虽然动不动说出些稀奇古怪的词语来,但她能看破瓦剌人的计谋就很不简单了,只是不知这一次,她是瞎蒙还是真的知道什么了呢。
凌若辰不满地看了他一眼,这个家伙,从来就没正眼看过她,也不知哪得罪了他,瞧不起她,她就要说出个一二三来震震他!
“说就说!我虽然不知道这些瓦剌人到底设了什么埋伏,但是知道,你们卫所关卡兵都是步兵居多,如果贸然来援,遇上那些个骑兵就要吃大苦头了,就算来得主要是骑兵,可人家埋伏半天了,搞不好挖可陷马坑设个绊马索弄点铁蒺藜什么的,被这么高的草丛一挡,什么马都过不去了。要是放在我们那里,还有地雷这么的,才叫厉害呢!”
“就是地雷?”石亨惊讶地望着她,“你怎么知道的?”
“呃?”凌若辰比他还要惊讶,“你——你——你是说前面有地雷?”
石亨点点头,“不过他们用的是前朝的那种伏地冲天雷,若是不动机关就不会轻易爆炸,我们人少还可以避免,若是真的来了援军,只怕就要中计了。”
凌若辰这才松了口气,“原来还是要人引爆的地雷,吓死我了,还以为是一踩就会爆的那种呢!”
石亨越发惊讶地望着她,“你怎么知道的,这是火器局尚在研究的新型地雷,尚未推广到军中,凌姑娘又是从何得知的呢?”
“我哪里知道你们在研究什么啊!”凌若辰差点想把自个舌头咬掉,卖弄吧,还好这两位都不是什么坏人,否则穿到什么锦衣卫或者东厂西厂特务耳朵里,自个就成奸细了,只得喏喏地胡乱搪塞道:“我的家乡本不在中原,在东海几千里之外的一个国家,那里已经有这种地雷了,我有个亲戚在火器局,所以听他说起过。”
“哦!”石亨这才恍然大悟,对她更是刮目相看,“原来姑娘并非中原人,这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想不到重洋之外竟然早就有此物了,回头等到了京城,我带姑娘去火器局,正好可以跟秦大人一起参详一下。不过眼下这些鞑子弄来的伏地冲天雷,若是不清除掉,只怕会留有后患,不知姑娘有没有什么高见呢?”
凌若辰一听他主动说起回京之后带她去火器局,说不定就能见到那个设计了这么多新式火器的人,穿越者啊穿越者,还正好姓秦,十之八九就是她家秦翰了,那个兴奋啊,毫不犹豫地就拍着小胸脯说道:“石将军请放心,我虽然没什么高见,但也看过不少战争片——呃,大戏,大戏!这九月秋高气爽,草木干燥,对付瓦剌人,关键就是对付他们的战马,蒙古人没了马,等于老鹰没了翅膀。既然他们学我们汉人用地雷,我们何不将计就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石亨喃喃地重复了一遍,眼睛越发的明亮起来,冲着她抱拳一揖,“多谢姑娘提点,在下知道该怎么做了!”
凌若辰脸上微微一红,若是真要让她说什么兵法战阵,指挥战斗,那她连纸上谈兵的赵括都不如,幸好面前这两位都是从小在沙场上长大之人,她不过拿以前在电视上看过的东西稍加提点,他们就立刻知道该怎么做。
虽然石亨和钱钦随行军士不过百余人,但大多都是跟随多年的亲兵,指挥起来甚是如意,只一会功夫,就做好了全套准备。
石亨从千里镜里已经看到来援的两关明军都已停止前进,等着自己这边的消息,便拔出长剑来,直指向瓦剌伏兵的树林,长啸一声,“准备,杀!——”
“嗖!——”
一支火箭射向了天空,炸开满天烟花,喜峰口关卡上下的汉蒙官兵均是一怔,同时停止了攻击。
第七章 绞索
新书打榜,请多多收藏+推荐,谢谢
——————————————————————————————
哈铭受命领军埋伏在这片小树林的时候,原本就是极不情愿的。
他是个堂堂正正的瓦剌武士,不能去冲锋陷阵已经很委屈,还要做这潜伏暗算的事情,更加的憋屈。所以当他看到明军的火箭升空时,第一感觉不是害怕,而是兴奋,兴奋得热血上涌,恨不得立刻上马,用他手里的大刀砍下那些明军的头颅,看那溅出的血花,远胜过这天上的烟花。
只是他一起身上马,看到的场面,却和他想象的完全不同了。
那些原本在军师的计划中,会遭遇到他们箭阵和地雷阵招呼的明军,根本没有出现。
出现的,只是寥寥几个明军的士兵,单独分散开来,骑着快马,从四面八方朝喜峰口冲去。他们人数又少,又极为分散,哈铭一怔之下,并未下令放箭,一转眼间,那些人已朝着他们飞驰而来。
最奇怪的,是他们之间,虽然相隔很远,但像是还有什么东西相连,所过之处,成片的长草先是伏倒,再有无数草叶枯枝不知被什么东西甩的飞溅起来,搅得整个草原到处都是尘土碎草,滚滚翻腾,形成了一道绿色的草浪,呼啸着朝他们袭来。
哈铭依旧不明白这些明军在做什么,这么分散稀少的兵力,如此打法,简直跟送死一般,更何况,再向前一点,就是他们布下的伏地冲天雷区。
“雷区!”哈铭一下子瞪大了眼睛,终于发现不对。
那些明军飞驰的快马之间,竟然用绊马索连成了一道长长的绳网,上面隔不远就挂着些树枝树杈和扎营用的铁钩,所以跑过之处,都会带起满地的草叶泥土。
若是在普通草原上也就罢了,可是到了雷区,那铁钩树杈一下子就将绊雷勾和导引杆从地上拉了出来,然后那两个牵绳的明军全力一甩,刚刚从地下勾出的地雷,就如同长了翅膀一般,直朝着那片树林飞去。
哈铭惊恐地望着那些从天而降的东西,这玩意曾经杀伤了他无数的战友,成为他记忆中的噩梦,这次国师让他们来使用这些玩意,他还以能够就此摆脱这个噩梦,却没想到,这东西就如同养不熟的恶狼,终于还是反噬回来了。
地雷如飞鸟般落入了小树林,刹时炸开,树林里人号马嘶,绿色的枝叶和血花同时绽放,比之前的烟花还要凄艳。
“天!这地雷的威力居然这么大!”
凌若辰第一次看到骑兵出击,石亨亲随的那几个轻骑兵身手果然了得,简直比马术杂技表演还要精彩,一时看得太过兴奋,爆炸声响起,她差点就一头从马背上栽下来。一听石亨说起伏地冲天雷,她就想起,这种引爆雷其实很像手榴弹,拉了引线之后,还有个延缓期,记得看过个搞笑的老片子里,还有拿手榴弹玩击鼓传花的,所以她灵机一动,就提了个小小的建议,以彼之雷还施彼身。
只是连她自己都没想到,出来的效果,竟然会这么惊人。
真实的爆炸,远胜过电影院里的声光效果。
她的一个小小创意,竟然也能左右一场战斗的胜负。
石亨和钱钦,爆炸声一响,就已经冲上前去了,虽然不过区区百人,却如同猛虎下山,在那些已经被地雷炸得六神无主的瓦剌兵中来回冲杀,当真如切瓜砍菜,势不可挡明代后宫风云:十三陵里的“地下斗争”
 来源: 
来源:作者:责任编辑:李超
  明十三陵皇妃墓分布图
  文华门外的哭声
  这一天在四年后来到。因为一个女人的死。
  这个女人是钱太后。按理说,她应该被葬入裕陵,与英宗合葬。但是,偏偏有人不同意。
  钱太后是明英宗于正统七年(1442年)册立的皇后。“土木堡之变”中,英宗被瓦剌俘虏,钱皇后不仅倾尽自己宫中的私财,想方设法营救英宗,而且每晚都“哀泣于天”,久而久之,竟哭坏了一只眼睛。或许是感于钱氏的一片真情,英宗病危时留下遗命:“皇后他日寿终,宜合葬。此言俱要遵行,毋违。”一旁的大学士李贤将这番话记录下来,成为了白纸黑字的证据。
  遗憾的是,钱皇后并没有给英宗留下子嗣。英宗生前所立的皇太子,是周贵妃的儿子朱见深。英宗去世后,朱见深即位,是为明宪宗,年号“成化”。新皇帝一上台,便马上把自己的母亲周氏尊为皇太后,却绝口不提钱氏。好在大学士李贤、彭时等人据理力争,他才勉强答应“两宫并尊”。
  无夫无子的钱太后,整日里悲悲切切,孤苦伶仃。但即便如此,还是招致了周太后的嫉恨。
  因为,让她食不安稳夜不能寐的事是:一旦钱太后死了,英宗生前的“合葬”旨意就会变成现实。而在英宗之前,太祖的孝陵、成祖的长陵、仁宗的献陵、宣宗的景陵,都是“一帝一后”合葬。这样一来,永伴先帝长眠的,将只能是钱太后,别无他人。纵使周氏生前春风满面,死后也将永远低钱氏一头。她怎么可能容忍这样的结局?
  果不其然,成化四年(1468年)六月,钱太后逝世,周太后明确反对将她葬入裕陵,并授意宪宗“别卜葬地”。如此一来,孝顺的宪宗陷入了两难之境:他既不敢违背母亲的意志,又不敢违背父皇的遗愿。在进退维谷间,他先后召见了彭时、商辂、刘定之等重臣,得到的意见很明确——应该马上将钱太后“合葬裕陵”!然而,宪宗依然犹豫不决,又召集群臣廷议。在吏部尚书、礼部尚书的主持下,近百名大臣廷议的结论,仍然是力主合葬。此后,又有多名大臣先后上疏进谏,宪宗不但不予采纳,反而下旨,有意选择其他地点埋葬钱太后。万般无奈之下,朝中百官只得“哭谏文华门”。
  那是极为骇人的一幕:文华门外,百官痛哭,震天撼地。跪在地上的老少爷们儿,狠命地磕着响头,此起彼伏,状如捣蒜,以致血和汗都混在一起,染红了紫禁城的地面。
  明朝历史上,百官拜伏于宫门前据理抗争的事先后发生过十余次,文华门哭谏首开其端。官员从巳时(上午9到11点)一直哭到申时(下午3点到5点),皇帝才终于妥协,同意将刚刚过世的钱太后葬入裕陵,与先帝合葬。
  得到皇帝的承诺,跪了一天的官员们心满意足地离开了。或许,他们真的以为只要圣上一点头,便万事大吉。但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却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
[责任编辑:李超]
一周图片排行榜
光明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八岁太后好邪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