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蛋公鸡的饲料需多少蛋白质饲料

鸡儿长得快,全靠激素带?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鸡儿长得快,全靠激素带?
为什么现在肉鸡只养40多天就能吃了?肉鸡的饲料中添加了激素吗?肉鸡都是靠激素吗?
当亲戚朋友向您问起肯德基“蜈蚣鸡”的真假时,您一定能迅速地给出答案。但是如果他们接着问,“现在的肉鸡长得这么快,是用激素催起来的吗?”您也许就会犹豫一下了。没错,许多人提起规模化养殖的商品肉鸡时总是把它和激素联系在一起,似乎使用激素成了这些肉鸡的“默认属性”,或者至少是“普遍配置”。其实这种想法是一个极大的误区,养殖户其实没有必要对鸡使用激素。
激素并非常规添加剂
首先,在肉鸡饲料中添加激素并非许多人想象中的行业常规,而是不折不扣的违法行为。我们翻翻《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和《兽药管理条例》,里面都明文规定有“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激素类药品”,违反者将受到处罚。因此,认为那些养殖场每天都在大批大批地用激素喂鸡,那不免有些冤枉了。
听到这儿那位撇嘴了,以前的鸡从孵出来到杀,最起码也要养上半年;而现在的鸡四十来天就能出笼(也叫出栏,指长到可以宰杀的重量),还比土鸡更重。“不用激素,鸡怎么可能长这么快?是不是肉鸡产业中的潜规则?” 还真别说,商品肉鸡不用激素就能长得这么快。
肉鸡“疯长”正常吗?
肉鸡40多天出笼,在世界上属于正常水平。目前世界商品肉鸡大部分在42-48日龄出栏,最常见的是在45日龄左右。让我们用数据说话,看一下70余年来世界范围内肉鸡生长性能稳步变迁的过程:
图表数据来源:楼梦良《家禽育种》《国外畜禽生产新技术》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而到了21世纪,肉鸡的生产性能还在不断上升。以我国为例,2005年修订的《商品肉鸡生产技术规程》规定肉鸡在6周龄(42天)的体重指标为2420克,这在行业内部是人尽皆知的常识,只是大多数消费者不了解它们本该长得这么快。
商品肉鸡的先天优势
古代务农者只有一些朴素的遗传学观念,他们对畜禽品种选育主要着重于对体质、外貌的选择,今天可称之为“表型观察法”。我们今天津津乐道的一些传统品种比如三黄鸡(黄皮、黄羽、黄胫),都是经过数千年艰辛的选育才得到的。
随着遗传学的发展,育种学家开始将遗传学理论与技术应用到育种实践中,让人工选择起主导作用,选择指标和选择手段都多了起来,选育的效率才飞速提高。可以说,今天的肉鸡能拥有如此高的生产性能,良种选育工作居功至伟。
在我国,这种良种肉鸡通称为“快大型鸡”,在80年代才被逐渐引进并端上人们的餐桌。通常采取的肉鸡育种路线是,第一代引进良种,第二代作为父母代进行选育,第三代才作为商品鸡来生产。
选育工作每年都会有新的进展。一些育种公司甚至公开表示,他们的育种计划可以保持让每羽肉鸡的40日龄重每年增加55克。当然,在封闭的优良种群内进行选育,某个性状的改进迟早会达到一个极限——但是经过半个世纪以来的高强度选育,肉鸡主要生产性状仍没有出现这种迹象。
后天呵护也要到位
土鸡长得慢并不仅仅是因为品种原因,饲养方式也限制了它的成长。许多人喜欢土鸡的玲珑小巧,殊不知浓缩的不一定是精华,它也可能是营养不良。
众所周知,商品肉鸡吃的都是饲料。这些饲料可不是随便找点玉米面白菜丁拌拌就得了,它对原料选取、成分配比、制造工艺、饲喂方案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对不同的周龄都要饲喂对应的饲料,以保证营养充分且平衡。比如,对刚开始吃食的雏鸡,要用营养全面,颗粒大小适中的“开食料”,使其适应蛋壳外面的新环境;开食后要降低能量和蛋白质供应,重点保证鸡群体格健康;最后才会能提供高能高蛋白饲料,提高其增重速度。(一般人最多也就能做到一天三顿算算卡路里而已,所以说商品化肉鸡吃得比人还细致并不夸张。)
在饲养管理上,过去那种“撒一把米自个儿吃去”的养鸡方式也成为了老黄历。光照、温度、湿度这些指标都以周龄、日龄、时段为单位逐级设置管理方案,精确控制环境,保证鸡活得舒服。再看看散养的土鸡,生个蛋阴了天蛋被冻死了没人管;生个病不去治匆匆杀掉食用。但这些负面因素在集约化饲养的环境中都能得到较好的控制,在良好的环境中长大,再加上前面所说的品种优势,肉鸡自然长得快,没必要用激素来催熟。
一些消费者认为,肉鸡口感和味道不如土鸡,也是饲料中添加了激素的缘故。确实,肉鸡的肌间脂肪和某些风味物质沉积较少,因此不如土鸡肉细腻味鲜,但那也是因为品种改良和高速生长,根本原因是现在人们对鸡肉的需求量太高。并且,味道好并不代表营养更丰富,也不代表土鸡含有什么特殊的营养成分甚至药效。
随便喂激素,肉鸡hold不住
综上所述,有如此高效的生长性能,激素已经变得没有必要了。许多实验也显示添加乙烯雌酚等激素物质并不能对鸡产生什么神奇的催熟效果,甚至会对鸡的心血管、肝脏等机能产生副作用,很容易造成死亡。 如今绝大部分养殖者也持这一观点。肉鸡本来就是敏感脆弱、容易死亡的动物,给集约化养殖的集群饲喂同一种含激素饲料很容易出现大批鸡同时死亡的惨状;更不用提激素价格不菲,饲喂、注射、皮下包埋等操作起来也很麻烦。
2010年底,中国畜牧业协会抽检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农贸批发市场、连锁超市和餐厅的鸡肉,对32种激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均未检出。
不过,小规模养殖场由于养殖经验和法律意识欠缺,也不能排除添加了激素的可能,更可能的是购买了不法饲料厂吹捧的违规饲料或添加剂。这些都是违规行为,其鸡肉产品流入市场的渠道通常也不规范。至于一些新闻中描述的未成年人因为多吃了鸡肉而出现肥胖和性早熟的案例,性早熟并不是吃几斤鸡肉就能做到的,更不能简单归结为吃了鸡肉这个单一因素,还要从饮食习惯、环境等多角度进行分析。
参考资料:
[4]楼梦良《家禽育种》,《国外畜禽生产新技术》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5]《商品肉鸡生产技术规程》GBT
了解更多:
你可能感兴趣
引用 的话:不加激素?反正我不信。封闭环境、密集饲养、快速出笼能有好东西?。。。这不就是传说中科普的最大“敌人”么……不管你有多少文献资料,讲得多么通俗易懂,“反正我不信”……
显示所有评论
全部评论(264)
乳品专业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
养殖肉鸡是不是也限制肉鸡活动范围以促进快速增重呢?肉鸡不如土鸡好吃,是不是因为肉鸡运动量太少?
我记得以前看过农广天地养奶牛,有个装置可以强迫奶牛进食。肉鸡没土鸡好吃,也许一定程度是人吃厌肉鸡了,吃土鸡换换口味,感觉不错。另外土鸡真是什么都吃啊,放养在垃圾桶旁边也叫土鸡
克???那个表格是不是写错了。。。
爱吃鸡肉,但不是不敢多吃 ,现在好了,放心了
引用草垛的回应:我记得以前看过农广天地养奶牛,有个装置可以强迫奶牛进食。肉鸡没土鸡好吃,也许一定程度是人吃厌肉鸡了,吃土鸡换换口味,感觉不错。另外土鸡真是什么都吃啊,放养在垃圾桶旁边也叫土鸡经常看到臭河沟子和公路边养出来的牛羊。。。。
网页,你忘了XXXXX诺夫司机的三季鸡么~
问几个问题:1、喂食激素有没有明显效果?如果有,就肯定有人违法添加。2、如果鸡肉中含激素,煮熟后能否对人体起作用?
蜈蚣鸡是什么?
表格写错了。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博士
俺也是酱紫想滴,运动量少,肌肉不发达,韧性欠佳哎
引用少个螺丝的回应:养殖肉鸡是不是也限制肉鸡活动范围以促进快速增重呢?肉鸡不如土鸡好吃,是不是因为肉鸡运动量太少?
7800克,15斤多。。。是1800吧?。。。。
不是说又是断喙,又是光照,又是限制活动的吗,还有各种药物~~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博士
一只鸡背上有n对翅膀。。。引用ribonhito的回应:蜈蚣鸡是什么?
果壳爱宠站编辑
引用挑战者300的回应:克???那个表格是不是写错了。。。美利达党?
畜牧学硕士
引用挑战者300的回应:克???那个表格是不是写错了。。。抱歉,是1800g,正在联系修改……
引用挑战者300的回应:克???那个表格是不是写错了。。。我也吓到了。。。7800克的鸡。。。
C#程序设计师
我看的没错啊..难道不同人看到的还不一样?引用暗号的回应:抱歉,是1800g,正在联系修改……
遗传学硕士、铁杆科幻迷
本文作者关于多翅膀鸡的谣言粉碎贴在此:
其实我听说鸡肉最大的问题是各种和大量的抗生素。。。
引用Gone的回应:其实我听说鸡肉最大的问题是各种和大量的抗生素。。。其实像洛克沙生这类抗生素是允许添加的,因为科学表明不会给人带来问题。
引用者的回应:本文作者关于多翅膀鸡的谣言粉碎贴在此:+1
记得在法国的超市买东西一只烤鸡的价格和长成的天数成正比啊悲催的我每次都只能买60天长大,5.99欧的90天和120天的都买不起...
不过,肉鸡,真难吃、真恶心……
转nasdaq在另一个帖子里发的网址……
引用fml的回应:问几个问题:1、喂食激素有没有明显效果?如果有,就肯定有人违法添加。2、如果鸡肉中含激素,煮熟后能否对人体起作用?传说中的性激素一般是类固醇激素,环戊烷多氢菲之类以及衍生物,有甾核很难被破坏,绝对对人体有作用,你可以选择不吃“认为”含激素的鸡肉。
问下有长的比别的乌龟快的激素龟是啥回事?
乳品专业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
引用鸢尾藤的回应:记得在法国的超市买东西一只烤鸡的价格和长成的天数成正比啊悲催的我每次都只能买60天长大,5.99欧的90天和120天的都买不起...同样一直悲催地买最便宜的。。。
乳品专业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
引用回归自然的回应:问下有长的比别的乌龟快的激素龟是啥回事?激龟忍者传??
但是现在的鸡的脂肪含量比过去高多了,而且口味确实是没有过去好了。
显示所有评论
(C)2013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鸡的营养需要--新农村
您所在的位置:
鸡的营养需要
中国养殖信息网& 18:26:49&点击次数:5164&录入:李清
能量进食量与平衡饲粮
&&& 鸡的营养需要和其它家畜是一样的,应包括一天中维持的需要、生长增重的需要和 产蛋需要。所需的营养素包括42种。按鸡的体重、体重的增减与产蛋重来计算鸡对 营养素的需是最为合理的。但是鸡都是大群饲养的,体重也有差异,并且时常有增 重和减重的变化。因此按每只鸡的体重和它的变化来供给营养素根本是不可能的。 所以鸡在多数情况下,都是用自由采食的方式,任其按各自的食欲采食饲料,这是 与放养于庭院,任其自由拣食虫蝇青草,回鸡舍后面采食些谷粒、糠麸类饲料的道 理是一样的。只是放养受到庭院中食饵数的限制,所获得的营养素不能尽量满足家 禽营养的需要,现代饲养技术是要考虑到鸡所需营养素,无论是质量和数量都能够 从饲粮中得到充分的满足。自由采食的饲养方式,是任鸡自己采食到足够数量的饲 料。鸡是为“能”而吃的,对高能量的饲粮它采食到够它需要能量时,它就不再进 食了,对低能量饲料,它采食就多一些,以满足它对能量的需要。在定的范围内, 鸡是能采食到相应的能量的,但是低能量饲料,含纤维多,体积也大,适口差,受 到胃容积的限制,在能量方面达不到所要求的量,对较劣的饲粮甚至在重量方面也 不到采食高能量饲料的重量。所以在能量进食方面有高低的差异,人为地限制了一 个理想能量需要。由于饲粮的粗精,鸡本能地有一个摄取量。这个摄取量在一定的 范围内差异是太大的。
&&& 由于鸡在采食能量方面有自行调节进食量的本能,所以饲粮中能量与蛋白质、氨基 酸能量与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的比例关系是十分重要的。任何其它的营养元 素的代谢都需要相应的能量。能量不足时蛋白质就脱氨供作能量用,能量过多就在 体内蓄积脂肪,对生产不利。
&&& 能量进食量还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如以22℃为准,每升高1℃, 每公斤体重能量 需要减少1.33Kcal代谢能。每降低1℃,增加1.33Kcal代谢能。
&&& 鸡的体重不同需要能量也不同,例如1.5kg的鸡在20℃时,平均日产蛋42g需采食能 量268kcal代谢能,而体重为1.8kg的母鸡则需要292kcal代谢能,平均每增加 100g 体重多需求代谢能8Kca1。这也说明轻型的来航鸡产同样多的鸡蛋, 需要的能量要 少,所以目前选种是向轻型鸡方向发展。
&&& 能量进食的需要在不同的体重与温度的变化是不同的,但是蛋白质,矿物质、微量 元素的需要则不随能量进食量不同而转移。所以在气温升高时,饲粮的蛋白与矿物 质水平要相应提高,虽然采食量减少了,但每日采食到的蛋白质与矿物质没有改变, 仍能满足生长与产蛋的营养需要。在气温降低时,鸡需要能量多些,采食量也多些, 则应降低饲粮蛋白质与钙、磷、食盐水平,以免采食过多造成蛋白质与钙、磷的浪 费。轻体型的母鸡,由于能量需要减少,进食饲粮也少些,但是需要的蛋白质与钙、 磷则不减少,所以饲粮蛋白水平与钙磷水平要适当增高。
&&& 在气温不同时,能量的需要因气温的升高而减少,维生素的需要量却因气温的增高 而成倍增加,以适应高温应激的需要,温度过低时维生素同样需要增加,这是和蛋 白质与矿物质不同的。
后备鸡的营养需要
&&& (一)阶段饲养、一贯制饲养与限制饲养后备鸡是指雏鸡从出壳培育到开始产蛋的 这一阶段,通常只有约20周的时间,它的营养需要前后期有明显的不同。
&&&&公鸡与母鸡体成分生长的规律是不同的,公鸡身体的水分含量基本没有改变,都在 66%~67%之间;而后备母鸡却从69?5%降到56.5%,水分少了就意味着干物质 增多了。公鸡体蛋白在13周龄时几乎是恒定在22%左右,到18周龄略有增加,到成 年后提高到28.4%,而母鸡的体蛋白前期都在22%~23%,在15周龄时略有降低, 到22周龄时则降到14.4%,与公鸡走了一个相反的方向,体脂肪则是在10 周龄后 开始增加,公鸡增加得少一些,从4周龄时体脂从3.6%增加到25周龄时的9?5%: 而母鸡则自5.6%增加到22周龄的25.1%, 母鸡沉积体脂肪的潜力远比公鸡大。 灰分与钙的含量,公鸡到成年时都略有增加,而母鸡到成年时则有减少。体组织含 能量都略有增加,公鸡增加很少,从1. 56kcal/g增到1.86kcal/g,而母鸡增 加很多,从1.49kcal/g增到3.07kcal/g,增加了一倍多,这是由于母鸡体组织干 物质与体脂肪增加很多的原因所致。
&&& 根据体组织组成成分的变化,公鸡的饲养可以采用一贯制,即一个固定的配方一直 饲养成年。母鸡体组织的变化前期以蛋白质与矿物质占饲粮中的水平要高,这样才 能满足它体分增长的需要,后期身体的干物质增高了,脂肪增加4倍多, 所含能量 增加很多,所以要能量多一些、蛋白质低一些的饲料饲养。加上鸡的相对生长是初 期快、后期慢,例如出壳母雏平均重只有33g,2周龄时达到100g,增加了两倍,饲 粮用于生长的部分比用于维持的分大,饲料效率高。所以都利用这个时期吃得多、 增长快、饲料效率高有利时机,使雏鸡8周龄时体重达到550克左右,在12~14周龄 时鸡的体重才达到850g,两周采食饲料约1000g,增重120g,为其原来体重的12%。 这时采食的饲料主要用于维持生命,用于生长的部就相对少了。生长阶段的鸡,如 体重为1kg,每日采食180Kcal净能,维持净能需要120Kca1,长需要60Kca1,维持 需要占67%,生产只占33%。如果增重多,例如在生产前期,生长速决,体重小, 用于维持就少,用于增重的比例就多。在生长后期,体重大,需要的维持净就多, 比例大,用于增重的净能比例就小。这是任鸡自由采食所需能量所显示的规律,也 一些人为的偏移,由于后备鸡是培育作为产蛋的目的,不能使它过肥,过肥就要影 响产蛋,不能让它性成熟过早,过早产蛋要影响终身产蛋性能。所以有必要在培育 后备鸡的后期,采狼制饲养,以达到控制性成熟、不使过肥的目的。
&&& 限制饲养有三种方法,一种是限制采食量,使其采食量仅及自由采食量时的80%或 70%,股蛋鸡限制在80%,肉用种鸡限制在70%,因为肉用种鸡更易于贮积脂肪。 第二种方法是低饲粮的蛋白质水平, NRC 的饲养标准就是按照这个原则制订的, 它将14周龄前饲粮蛋白水平从15%降到14周龄后的13%。使鸡采食量降低,蛋白质 的供给也不足以快速生长。第三方法是降低蛋白质的质量,使其氨基酸不够平衡, 即将饲料中鱼粉及部分豆饼的成份改血粉与羽毛粉,饲粮中蛋白质虽仍达到15%, 但质量低劣不足以维持正常生长。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现在广泛采用的,如隔 日饲养法,将两天的限额集中在一天饲喂,使强鸡、呜都有充分采食机会,鸡群体 重均匀。第二种方法已经在饲粮营养标准中体现了。第三种方法对蛋白质饲料的利 用是一种浪费,不值得效法。所以多采用降低蛋白质水平的第二种方法。经验证明 采取限制饲养的制度,即使在20周龄时达不到标准体重而延迟开产期,但以后一年 的产蛋性能仍将会是很理想的。
&&& (二)能量、蛋白质与矿物质需要量 我国于1984年颁布了产蛋鸡的饲养标准,它 包括代谢能,粗蛋白质、必需氨基酸、钙、磷、食盐、微量元素、维生素在每公斤 饲粮的含量或百分数。由于其中的氨基酸、矿物质元素及维生素是借用NRC 标准( 1977)年版换算的,因此根据NRC(1984)年版修改。表9--4 为我国生长后备鸡饲 养标准,微量元素与维生素另列于表9--5。
表9--4蛋用型后备鸡词养标准(代谢能、粗蛋白质、氨基酸、钙、磷及食盐)
15--20周龄
代谢能Mcal/Kg
蛋氨酸+胱氨酸
&&& 表中所列代谢能为2.85Mcal/kg,乃根据玉米豆饼饲粮的代谢能水平, 如用适量 鱼粉则可达到2.9,如加入20%糠麸则只能达到2.65。由于饲料品种繁多, 饲养 标准不能规定在一个固定的代谢能水平上,可以在2.6~2.9Mcal/kg的范围内变 动,其它营养素亦随饲粮能量的高低而按比例变动。所以在氨基酸与矿物质上除了 列出在代谢能为2.85Mcal/kg时的百分率外,还有一列以每兆卡含有的克数, 使 饲粮的能量与其它养分达到平衡。事实上饲养标准是每日应该供给的各种营养素的 标准,由于鸡品种多,有重型、中型、轻型,还有生长阶段,不同需要的养分都有 差别,再者,鸡的生长阶段要求的养分也很不同,表示起来十分麻烦。不如根据各 生长阶段任其自由采食以取得每日所需之能量与其它养分更为方便,因为鸡有自行 调节进食量、获得每日的能量需要的本能。我们所推荐的饲养标准实际上是饲粮营 养标准,这是用以配制平衡饲粮的标准,也是饲料厂用以指导生产配合饲料的依据。
&&& (三)微量元素与维生素的需要量
&&& 1.微量元素需要量 在饲粮中应该考虑添加的微量元素有:铁、铜。锌、锰、 碘 和硒,它们在一般饲料中或多或少都含有。但是由于饲料的情况复杂,或许是与其 它化合物结合不易被吸收利用,所以利用率的变异也很大。为此,根据经验,对某 些元素作部分补充,例如铁,一般只按1/2的量添加,其它的元素则按需要量从预 混料中补加,饲料中的含量不论多少,也不管其利用率如何,都只作为安全量处埋。 钾和镁都很重要,在饲料中的含量足够雏鸡的需要,实践上也很少出现缺乏症,所 以不考虑补加。表95是生长鸡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和预混料的配方。
&&& 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在三个生长阶段的浓度是递减的,但是递减的幅度不大,所以预 混料内数值以最高量来选用。添加剂实际是按0~6周的需要量计算的。表内数字是 每公斤饲料要求加入各种饲料级化工原料的毫克数,即每吨饲料应加入的克数,即 每吨总共加672.68g。铁的需要最按1/2计算。 。
&&&& 2.维生素的需要量 维生素需要添加的有13种,由于肠道有合成维生素k的功能, 只要不服用抗菌药物时,都不必考虑添加维生素k。 胆碱不是一种必需的维生素, 它的不足可以由多余的蛋氨酸转变得到。它对脂溶性维生素有拮抗作用,所以一般 预混料中都没有考虑。脂溶性维生素在生长鸡的整个生长阶段都是一样的浓度,B 组维生素大多是初期需要量高,越来越少,大约降1/3~1/2的量。
&&& 维生素预混料是根据0~6周的需要量来计算的在脂溶性维生素方面提高了一倍,这 是因为脂溶性维生素易于被氧化破坏,在应激的情况下这类维生素需量大些。这个 维生素预混料配方不能与产蛋鸡的维生素预混料共用,蛋用鸡的维生素A 与维生素 D3的需要量要比生长鸡高出一倍以上
&&& (四)采食量问题 生长鸡的饲粮要求能量与其它各类营养素有一个合适的比例, 这是平衡饲粮的特点,但是单有合理的营养素配比还不能获得良好的生产性能,例 如在10周龄时生长鸡每天要进食53g饲料,153Mal代谢能,8g蛋白质。 若是每天只 能喂给40g,比维持需要只多5g,那每天的增重只有极微少, 因为维持生命就需要 35g。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按顿喂鸡的鸡场,一方面不清楚鸡的平均体重, 另一方面 是喂多少心中无数。这样就不能充分发挥鸡生长的潜力。因此,只有采用干粉料或 颗粒料自由采食的方式才能避免。所以在饲养上,一方面应该注意配合合理配比的 饲粮,另一方面要注意它的采食量,才能达到合理饲养的目的。
产蛋鸡的营养需要
&&& (一)能量的需要 产蛋鸡的能量需要包括维持的需要,体重增长的需要和产蛋多 少的需要。北京农业大学进行过一千多只白来航鸡有个体记录的试验,记录了鸡的 体重、采食量、包括采食能量、蛋白质和每种必需氨基酸的数据,经过分析,可以 得下列公式:
&&& ME=118.26w0.75十2.46E士6.06w
&&&& 式中ME为每日代谢能的需要量(kcal)&&& 118.26w0.75为每公斤代谢体重维持需要118.26kcal代谢能 2.46E为每克蛋需要2.46Kcal代谢能 6.06w为每克增或减重需要增减6.06kcal代谢能 例如:鸡开产时平均体重若为1.5g,开产后平均日产蛋40g 需要供给代谢能为: ME=118.26*1.337+2.46*40+6.06X1=260kcal; 式中1.357为1.5(0.75),即1.5g鸡的代谢体重,40为E即每日产蛋量。 又如体重为1.8kg的鸡每日产蛋40g需要每日供给代谢能 ME=118.26*1.554+2.46*40=282kcal 式中1.554为1.8(0.75),40为E即每日产蛋量
&&& 由上面的计算中得知蛋鸡每日产蛋40g,体重为1.5kg的鸡每日需要代谢能260kca1, 维持需要160.5kcal(118.26*1.375),产蛋40g需要98.4kcal(2.46*40)。 如果 不计算增重,用于维持占63.54%,用于产蛋的能量占36.46%;体重1.8kg的鸡, 用于维持的能量占65.13%,用于产蛋的能量占34.87%,这就是说,如果产的蛋 的重量相同,产蛋量也相同,体重小的鸡由于维持需要少,所以利用饲料的效率要 高一些。因此,现代养鸡业中趋向于选用体型轻而产蛋性能相同的鸡。
&&& (二)蛋白质的需要 蛋白质不是一个十分确切的指标,如果氨基酸组成符合于营 养需要的蛋白质,其需要量就少,否则,需要量就要高。日本有一个计算蛋白质需 要量的公式可供参考。
&&& 粗蛋白质需要(g〕=(1.1*体重+0.12*日蛋重)/0.8*0.6
&&&& 此处1.1为1kg体重的代谢蛋白质,0.12为每克蛋中蛋白质的含量,分母中0.8 为饲 料蛋白质的消化率,0.6为饲料中消化蛋白质的利用率(即生物学价值)。
&&& 据此公式计算1.5kg的母鸡,日产蛋40g时蛋白质的需要量为: 1.1*1.5+0.12*40/(0.8*0.8)=13.44g。如果体重为1.8kg的母鸡日产蛋40g 1.1*1.8+0.12*40/(0.8*0.6)=14.13kg
&&& 根据计算,1.5kg的鸡日产蛋需要13.44g蛋白质,如果按每kg含代谢能2.85Mca1 的 饲粮喂鸡,大约采食91.23g,则应含有13.44g蛋白质,其计算可如下式:
&&& (13.44/91.23)*100=14.73%
&&& 饲粮蛋白质水平应为14.73%。目前美国NRc饲养标准,产蛋鸡饲料蛋白水平为 15 %,说明按日本这个公式计算,还是比较接近的,同时也应当说明,其蛋白质的质 量应高,也就是说氨基酸应是比较平衡的。
&&& (三)蛋氨酸与胱氨酸、赖氨酸需要量 蛋白质的营养实质是氨基酸的营养,蛋鸡 的饲粮中第一限制氨基酸是蛋氨酸,第二限制氨基酸是赖氨酸,胱氨酸不足要增加 蛋氨酸的需要量,因为在体内只有蛋氨酸能转化为胱氨酸,所以要一同考虑。其它 的氨基酸在一般常用的玉米、豆饼、棉籽饼、花生饼、菜籽饼和鱼粉配合的饲粮中 只有过多而没有不足的,可以不考虑。
&&&& 根据北京农业大学畜牧系试验资料的析因分析,对产蛋量与体重的变化所建立的公 式,3种基酸的需要量分别是:
&&& 蛋氨酸需要量(g/日 )=0.00071E十0.211W 胱氨酸需要量(g/日)=0.000339E+0.101W 赖氨酸需要量(g/日)=0.000753E+0.422W 式中E为日产蛋量(g),w为母鸡体重(kg)。 据以上3个公式计算体重为1.5kg的母鸡,平均日产蛋40g需要的3种氨基酸的。 数量蛋氨酸=0..211X1.5=0.345g 胱氨酸=0.+0.101X1.5=0.165g; 赖氨酸=0.+0.422X1.5=0.663g 蛋氨酸345mg 胱氨酸165mg 赖氨酸663mg 这个数值与NRC饲养标准中,1.8kg体重母鸡、日产蛋重39g(60*65%产蛋率) ,需要蛋氨酸十胱氨氨酸550mg,赖氨酸660mg相近似。
&&& (四)矿物质的需要量 产蛋鸡需要的钙比生长鸡多出3~4倍,因为它除了维持本 身的要以外,还要形成蛋壳,蛋壳的成分主要是碳酸钙,蛋壳含钙39%以上。经过 对512只产蛋鸡全年产蛋抽样测定的结果,列于表9.7。
&&&& 表9-7中,蛋壳重是烘干后的重量。平均57.6平均的鸡蛋,蛋壳重5.18g,平均占 蛋重9%。如按蛋壳中含钙39%计算,一个鸡蛋的蛋壳中含钙5.18*39%=2.02g, 产蛋鸡对饲中钙的利用率平均只有50.8%,要生产一个57.6g 的鸡蛋就需要在饲 粮中供给钙2.02%/50.8%=3?98g。如果全年平均产蛋率为70%, 则平均每天应 供给钙3.98%*70%=2.79g这是蛋壳中的钙,如果包括蛋黄与蛋清中含有微量的 钙和每天母鸡维持需要的钙,约需3g左右。假设1.5kg体重的产蛋鸡采食代谢能为 2.75Mcal/kg的饲粮,每天需要采食95g,则饲粮中钙的水平应为3.16%。 这是 最低的水平。我国现在将含2.75Mcal/kg代谢能的饲粮要求钙的水平为3,3 %是 合理的。
&&& 上表中随着鸡的日龄增长蛋重是逐渐增加的,蛋壳的重量也略有增加,但跟不上蛋 重的增长。所以蛋壳占鸡蛋的百分数是逐月下降,蛋壳的厚度是越来越薄,蛋壳的 质量电就越来越差。
产蛋鸡饲粮中钙的水平比生长鸡高4~5倍,比公鸡和停产的母鸡也高4倍, 所以一 定要将产蛋母鸡和生长鸡分开饲养。对于公母鸡在一笼共同饲养,要将饲粮中钙的 水平降到1.5%以下,另外补给粒状的石灰石或蜗壳,任由母鸡需要时自行采食, 这就避免了公鸡采食过多钙。采食粒状石灰石或蝈壳,对母鸡蛋壳质量也有帮助。 母鸡采食粒状钙后肌胃中消化较慢,可以在蛋壳形成期间源源供给钙到血液中去, 补充了甲状旁腺自骨胳中动员钙补充血液中的不足。 鸡 蛋的矿物质元素含量综合如下:一个58g重的鸡蛋含钙2.0g,磷0.115g,硫 0 . 114g,氯0.088g,钠0.073g,钾0.067g镁0.027g,铁1.1mg,铜0.067mg, 在 蛋黄中含锰百万分之一至四。
&&& 产蛋鸡磷的需要量与生长鸡大致差不多。近年对于磷的需要量没有什么改变,但是 表示的形式有所不同,英国ARC仍沿用过去的“有效磷”。不论生长鸡、 后备鸡、 产蛋鸡和种鸡都是0.5%的水平。美国NRC则改为总磷,雏鸡要求高些,达到 0.7 %,后备鸡限量时降到0.5%,产蛋鸡则一律为0.6%。在说明中则要求总磷的30 %必需来自无机磷,以保证有效磷的供给更能得到保证。
&&& 笼养来航鸡存在一个蛋壳质量的问题,还有笼养鸡疲劳综合症的问题,这些都是属 于钙磷代谢上的问题,至今未有得到完全的解决。当卵进入子宫以后,蛋白内壳膜 与外壳膜已经形成。当渗入足够的子宫液后,蛋壳开始缓缓沉积,以后逐渐加快, 这时需要的钙是很多的。血液中的钙源源供应到子宫,如果此时食糜已消化殆尽, 血钙就降低,此时甲状旁腺就要从骨胳中动员钙进入血管以形成蛋壳,在骨胳中贮 存的钙是与磷有一定比例的,动员钙到血液中来,磷也随着进入血液中,蛋壳形成 时需要的钙远远多于磷,所以血液中磷的浓度急剧增加,磷的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时 就要限制这种动员钙的功能。所以能够沉积到子宫内的钙有限度的,当蛋重增大时, 蛋壳就会过薄而易于破损。
&&& 除了钙以外,磷和钠的水平也很有关系,磷的含量增加超过最高产蛋量的需要时, 蛋的比重就会下降。加喂碳酸钠对蛋壳的品质有好的效果。以上所说蛋壳质量从钙、 磷及钠所获得的提高都与磷的代谢有关系。喂高磷饲粮的鸡血磷升高,但补加碳酸 氢钠后血磷含量则明显下降。高血磷降低了从骨胳中动用钙的能力。补加了钠,降 低了血磷含量,则从骨胳中动员的钙就多了。
&&& 在配合饲料时,将蛤蛎粉粒代替石粉或碳酸钙对蛋壳质量有帮助。基原因是蛤蛎粉 内含有钠,可以帮助降低血磷含量。此外粒状的蛤蛎粉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速度慢 一些,即使是夜间消化道内还能源源有钙被吸收到血液中,从而提高了血钙的浓度, 减轻了完全由骨骼中动员钙的依赖的程度。笼养鸡疲劳症是骨软症的一种表现,也 属于钙与磷的问题。在按照饲养标准供给矿物质的产蛋鸡,即每日给钙3.3~3 . 5g,磷0.6g,0.37g食盐也不能完全避免发生这种现象。
&&& NRC和我国都没有公鸡的饲养标准,用母鸡料喂公鸡,钙的量大多, 在公母鸡同栏 舍饲养时应该将钙的含量降低到1. 5%左右。另外给粒状蛤蛎粉或石粉,任由母鸡 自由选食,可以获得满意的饲养效果。公雏比母雏生长快,蛋白要求稍高些(表9 -3),生长后期对能量要求比母鸡多,相当于大鸡产蛋时的需要量, 所以用母鸡 料喂公鸡。当母鸡采取限量时公鸡则采食过量,于是发胖并出现脚疾而降低繁殖性 能,终被淘汰。 Mcoaniei制定了繁殖季节的两套日粮“二元饲养制度”,母鸡喂 规定的日粮,给公鸡低能量低蛋白与低钙日粮,如表9.8。
&&& 采用公母鸡分开饲养方法,将母鸡的饲槽加一个喂食栅状罩,栅栏的距离为4.1cm, 使母鸡可以采食到饲料而公鸡则不能吃到。公鸡则用专门的料筒饲喂公鸡料。
&&& (五)维生素需要量 产蛋鸡的维生素需要量大致和生长鸡差不多,但脂溶性维生 素需要量比生长鸡多1.5~2.5倍,B组维生素则与生长鸡需要量差不多。 种用母 鸡的核黄素、吡哆醇和叶酸需要量都比产蛋鸡高 50%,泛酸的需要量为产蛋鸡的5 倍。这是由于这些维生素不但应满足母鸡产蛋的需要,而且还应足够的数量贮存于 鸡蛋内,以待孵化时胚胎发育的需要和育雏初期的需要。
&&& (六)我国产蛋鸡的饲粮营养标准 1984年我国制订了产蛋鸡的饲养标准,该标准 的氨基酸、钙、磷、微量元素及维生素需要量都是参考美国NRC I977年版换算的, 以后又根据1984出版NRC标准又作了修改。前文说到体重1. 5kg 的蛋鸡需要每日 供给260kca1代谢能,而8Kg体重的产蛋鸡则需要282kcal代谢能,其它蛋白质、钙、 磷与氨基酸都相应增加,这养鸡工作者采用时增加困难。现在都以饲粮营养标准来 表示,即每公斤饲粮含有各种营养素数量或百分数,轻型鸡或中型鸡、重型鸡可以 采食用一种饲粮,由于每日采食数量不同就分别得到不同的各种营养素,饲粮的能 量是各种营养素的载体,高能量饲粮含有高水平的白质、矿物质与氨基酸,从而使 各种营养素之间达到平衡。 我国的饲粮营养标准除了列出公斤含有代谢能 2 . 75Mcal/kg和其它营养素的百分率之外,还列出了2.6~2.9Mca1/kg范围每兆卡 应含有各种营养素的克数。产蛋鸡采食代谢能2.6~2.9Mca1/kg的饲粮可以采食 到需要的能量,同时也采食到所需要的蛋白质、氨基酸和矿物质需要的量,每公斤 饲粮含代能在2?6Mcal以下纤维素多,体积大,可能就采食到所需的能量了,不过 按这个比例计算配饲料,也可以获得平衡的饲粮。表9.9为产蛋鸡饲粮营养需要量。
&&& 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如表9一10所示。 可以看出种母鸡的需要量比产蛋鸡略高一些, 与生长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量比较,则锰的需要量略低一些,锌的需要量高一些,配 合成一个生长与种母鸡都适用的配方,对生产上有很大的方便。
表9--9 产蛋鸡饲粮营养标准(蛋白质、能量、矿物质)
65%--80%
代谢能Mcal/kg
蛋氨酸+胱氨酸
资料个源:家禽营养需要(1984) NRC/NAS制订
表9--10 产蛋鸡微量元素器要量及预混料配方mg/kg
预混料配方
FeSO4.7H2O
CuSO4.5H2O
MnSO4.5H2O
ZnSO4.7H2O
Na2SeO3亚硒酸钠
摘自?家禽营养需要(1984) NRC/NAS,USA
微量元素锌可以采用氧化锌(ZnO),含锌80%;氧化锰(MnO)含锰77%, ZnCl2 含Zn48%;MnCl2含Mn27.8%。
维生素的需要量如表9一11所示,产蛋需要维生素A与k远比生长鸡多。 每公斤饲粮 中应含有维生素A4000国际单位,维生素D3500国际单位。种母鸡对维生素民核黄素、 泛酸、吡哆醇和叶酸都比产蛋鸡多。这是为了给种蛋多贮备些维生素,准备在孵化 与育雏时的需要。
四、肉用仔鸡的营养需要
&&& 这里只讨论肉用仔鸡的营养需要,肉用种鸡的后备鸡培育可参照蛋用后备鸡的培育 办法,但更应注意到后期限制饲养,防止过肥和早产的问题。肉用种鸡的营养需要 可参考产蛋种母鸡的资料。肉用种鸡更应注意防止过肥。因为肉用种母鸡产蛋垦少 于来航鸡,所以在产蛋高峰以后,如果产蛋量降低大多,可按是否经济上核算而加 以淘汰。肉用种鸡产蛋高峰时产蛋率亦可达到80%以上。
(一)能量的需要 肉用仔鸡是一种快速生长的家禽,生长快,6 周龄时体重就可 以达到上1.8kg以上,所以即使是饲养7周龄也是按其需要分三阶段饲养。为了使它 生长快,所以都采用能量高蛋白的饲粮,自由采食,以充分发挥它的生长强度。肉 用仔鸡的饲养标准都介绍用公斤3.2Mcal代谢能的饲粮,这样高能量的饲粮用玉米、 豆饼和鱼粉也配不出来,必需补加油脂。
公母鸡的生长速度是不同的,公鸡比母鸡约早一周上市,所以有些规模鸡场都将公 母鸡分群饲养,便于管理,鸡长势一致体重均匀,符合商品要求。
(二)肉用仔鸡饲粮营养标准
1.能量、蛋白质与矿物质的营养标准
与产蛋鸡一样,肉用仔鸡分三阶段饲养,饲粮能量在2.9~3.2Mcal的范围,甚至 更低一些也可以,,主要看饲料资源的优劣所决定,肉仔鸡生长快速,高能量高蛋 白饲粮生长快些,饲料效率可以提高,反之生长慢些,效率低些,一切都依条件可 能与饲养成本来决定。本饲粮标准列出代谢能为3Mcal/kg的营养标准, 其它则以 每兆卡代谢能所含克数来表示。鸡无论进食高能量或低能量饲粮都有根据其能量的 需要和饲粮的适口性来调节其进食量, 使之尽量获得大致的营养素。 每公斤含 3Mcal代谢能的饲粮在0~3周时,需要采用玉米、豆粕和少量鱼粉,3~6周或6周以 上饲粮,用玉米、豆粕即可。代谢能3Mcal/kg以上的饲粮则需要采用玉米、豆粕。 鱼粉和动植物油脂才能达到。为了帮助仔鸡采食方便,肉仔鸡饲料都要尽可能制成 大小适宜的颗粒,以促进采食量、减少浪费。
2.微量元素需要量及预混料配方
肉仔鸡微量元素需要量在生长的三个阶段都是一样的,所以有一个预混料就能适用 于整个生长期。
3. 维生素需要是与预混料配方维生素需要量及多种维生素配方与生长鸡的需要量 大致相同,可以参照生长鸡的维生素需要是及预混料配方。在肉鸡生产上许多人认 为肉鸡生长迅速,都要加大维生素的供给,往往比推荐的需要量多30%~50 %。
微量元素与维料的总量是很少的,前者约在每吨600~10009,多维也只是100g不容 易混匀,所以要将之加入载体及稀释剂使它达到10kg,在1 吨配合饲料中才均匀分 配。抗菌素、防霉剂、抗氧化剂、色素、香料、抗球虫药物等用量也是很微少的, 一般都是预混到这10kg的预混料内,以期均匀分。
(三)肉用鸡种母鸡的饲料标准 肉用种母鸡年产蛋150~190枚,遗传特点易于肥 胖、下利于产蛋,因止在饲养上往往要采取限制饲养的措施。肉用种母鸡的饲养标 准所含营养水平比产蛋母鸡低。
肉用种鸡在后备鸡培育与产蛋阶段都要采取限制饲养措施,以控制体重。所以要参 考个品种的典型标准体重安排饲养规程,控制进食量,以期获得成功的饲养效果。
饲料营养标准的安全量
&&& 饲料公司在生产配合饲料时为维持信誉,必需十分重视产品的质量。用户往往在发 现上蛋率下降,生长缓慢,羽毛退色或失去光泽等情况时,首先想到的是饲料质量 问题。饲料厂虽然严格执行质量控制,但是每天班产80~240吨配套饲料, 原料的 数量很大、而原料的来源众多,品种也多,难免有采样不均,有遗漏之处。同一名 称的饲料变异也很大,例如玉米含蛋白质在7?5%~9.5%之间,含赖氨酸0.2% ~0.26%之间,而玉米往往占配合饲料的60%~70%, 对饲料的营养水平影响很 大。一般饲料厂没有测定赖氨酸与蛋氨酸的设备与技术力量,完全按照饲料成份表 与饲粮营养需要标准来计算,即使计算得很精确也可能有氨基酸含量达不到标准的 时候。如被质检部门查处后判为不合格产品,会影响公司声誉。因此常常采用一些 保险的办法,在饲料成分表中选用较低的数值,而对饲料标准则增加10%的安全量 来计算饲料配方,这样既保证了配合饲料的生产性能,又免遭质检部门判为劣质产 品,反正费用都加在成本上,由用户负担。
&&& 家禽育种公司向畜牧业提供有竞争力的商品化产蛋鸡与肉用仔鸡,为了证明该品种 的生产潜力,要求饲养在良好的环境、满足供应生长或产蛋所需的营养素。因此给 用户一个较高的饲粮营养推荐标准,蛋白质与必需氨基酸的水平超过NRC 营养需要 10%~20%,以保证充分发挥这些商品鸡的生产性能,而这个标准经大量用户采用, 反映都是很好的。
&&& 育种公司提供的饲料标准,生长鸡与产蛋鸡的安全裕量为10%~K%左右。而& TH& 肉仔鸡的饲料标准,如按公母平均值看,氨基酸的数值只高3%~4/。这些较高的 标准除了有保证发挥其商品鸡的生产性能之外,还有本公司科研部门的研究心得, 或是值得重视的已发表研究论文中的发现以及品种的不断选育提高要求有较高的养 分供应。
&&& NRC标准是几十年来科学研究的总结, 历届家禽专业委员会的专家们大量搜集全球 的研究报告,加以分析取舍,使之成为今日动物营养最权威的营养标准,并不断修 改补充使之日益完请。北京农业大学曾用生长后备鸡、产蛋鸡和生长育肥猪进行过 按NRC标准。高于标准10%与低与标准10%的对比试验。 结果证明低于标准组生产 性能明显低,虽然饲料单价较廉,但每公斤产品的成本并不有利。高于标准的组生 产性能与NRC组无明显差异,饲料转换率也相差不多, 但每公斤产品要求的代谢能 相同,要求的蛋白质要多一些。这说明超过标准的安全裕量只是一个保险系数,可 能有部分是浪费的。
&&& 我国作为一个蛋白质资源贫乏的国家,必须合理利用宝贵的蛋白质饲料资源。因此, 如果在确定饲料配方的时候多考虑一些各方面的因素,将安全量订在一个较实际的 水平上,就能够更好地发挥有限的蛋白质与氨基酸的作用。
微生物技术应用订阅号
本栏目相关内容阅读
中国养殖信息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蛋白质饲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