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很多建筑柏林墙倒塌25周年的梦

13路的梦:雨季多地频发路面坍塌
新证据证实古玛雅历法末日为日
这些已经有1300年历史的石板,是在危地马拉的拉科罗纳考古遗址发现的。上面记录了玛雅长计历中的13个白克顿周期的结束时间。玛雅历法中采用的长计历开始时间为公元前3114年,以大约394年的周期标记时间,一个394年称为一个白克顿周期。玛雅人把13当做是非常神圣的数字,而在长计历中,第13个白克顿周期的结束正是2012年的12月21号,一直甚嚣尘上的世界末日将在2012年到来的说法也由此而来。此外,纪念碑上的题字描述了在一次大败之后,拉科罗纳附近的玛雅城邦卡拉克穆尔的统治者前来慰问的情形。纪念碑上的文字还预言说,这位统治者的血统将会一直延续……
新发现的古玛雅人石板,揭示了玛雅历法的“终结日期”。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二个证实古玛雅历法终结日期的象形文字证据
在拉科罗纳考古遗址被掠夺者丢弃的石板上,考古学家发现了象形文字
北京时间7月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危地马拉的拉科罗纳考古遗址的一个石梯上,考古学家发现了一系列象形文字。经过对这些象形文字进行研究,考古学家证实古玛雅历法的“末日(终结日期)”为日。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二个证实古玛雅历法终结日期的象形文字证据。
  世界各地的新世纪教派将这一日期理解为潜在的世界末日。在美国,防爆掩体的销量呈上升趋势。在法国,很多末日信徒纷纷前往一个村落避难。在互联网上,古玛雅人留下的刻有象形文字的石板引发一系列阴谋论。一些人认为地球将被一个黑洞吞噬,遭到小行星撞击或者被古代的天神摧毁。
  此次发现的象形文字年代可追溯到1300年前,是几十年来发现的最重要的象形文字之一。绝大多数象形文字雕刻在掠夺者丢弃的一块石板上,内容主要与玛雅人的政治史有关,但也在一段讲述国王归来的段落中提到终结日期。此次考古发掘领导人、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大卫-斯图亚特表示:“这是玛雅王朝的一个政治动荡时期,国王被迫暗示称一个较大的历法周期将于2012年结束。”
  很多西方人认为,这个终结日期就是世界末日。不过,很多玛雅人后裔并不持这种观点。此次发现的象形文字并没有提到世界末日,反而提到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始。玛雅长历从公元前3113年开始,5125年后结束。末日信徒们认为结束的这一天就是世界末日。
  美国宇航局表示:“2012年世界末日的出现源自于行星‘尼比鲁’。据说,这颗行星由闪族人发现,将与地球发生相撞。相关寓言与古玛雅人其中一个历法的结束联系在一起,结束日期为2012年冬至。”拉科罗纳考古遗址挖掘工作的副负责人马尔塞鲁-卡努图表示:“这段问题讲述的是古代政治历史,而不是有关未来的预言。”
危地马拉的玛雅神庙。研究人员在墙壁上发现了独特的图画,其中一幅描绘了站成一排的男子,身穿黑衣,此外还有大量潦草的数字,很多运算与玛雅历法有关
 在拉科罗纳考古遗址发现的古玛雅人象形文字,年代可追溯到1300年前,是几十年来发现的最重要的象形文字
美国杜兰大学中美洲研究所的马尔塞鲁-卡努图,正在分析在危地马拉的拉科罗纳考古遗址发现的象形文字
 自2008年以来,卡努图便与危地马拉山谷大学的托马斯-巴里恩托斯在拉科罗纳考古遗址领导发掘工作。这一考古遗址此前曾遭到掠夺者破坏。巴里恩托斯表示:“2011年,我们意识到一座独特建筑的掠夺者丢弃了一些带有雕刻图案的石板,因为它们严重遭到侵蚀,无法在文物黑市上出手。在对这些石板进行分析时,我们得出了重大发现,但我们也意识到,因为掠夺者的破坏,我们也错过了一些重大发现。”
  卡努图和巴里恩托斯发现的象形文字长度在危地马拉创历史之最。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中美洲研究中心的斯图亚特指出,这些象形文字刻在石梯上,记录了拉科罗纳200年的历史。1997年,考古人员首次对这一地区进行勘察,斯图亚特便是其中之一。
  绝大多数象形文字刻在掠夺者丢弃的石板上,记录了古玛雅人的政治历史,但也在有关国王归来的章节中提到“终结日期”。5月,考古学家破解了石板上的象形文字。斯图亚特表示他们在一节刻有56个象形文字的石梯上发现了提到2012年终结日期的内容。
  根据这段文字的内容,公元696年,当时的玛雅最高统治者——卡拉克穆尔的尤克努姆-伊察克-卡赫克(Yuknoom
K'ahk')代表皇室造访拉科罗纳。几个月前的公元695年,他被老对手蒂卡尔击败。考古学家一度认为卡赫克在这场战争中死亡,但根据这段文字,他在战败后造访盟友,减轻战败后的恐惧感。斯图亚特说:“这是玛雅王朝一个非常动荡的时期,这位统治者被迫暗示称一个较大的历法周期将于2012年结束。”也就是说,这段记载并非与末日有关,而是统治者为了加强统治的一种手段。卡努图说:“面临危机时,古玛雅人利用历法实现政治稳定性,而不是预测世界末日。”
蝗虫肆虐长沙白箬铺
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发生6.3级地震深度179公里
7月6日电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消息,北京时间6日上午10时28分,南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附近海域发生里氏6.3级地震,震源深度179公里
美国连遇各种极端天气 气象学家称因气候变暖
7月5日电据美国《星岛日报》4日报道,气象学家称,美国近几周的天气向人展示了全球气候变暖的景象:炙人的热浪、猛烈的野火、残酷的干旱、汹涌的洪水以及强有力的风暴。
  气象学家1988年以来就警告,气候变迁会带来更多热浪、干旱、突如其来的暴雨、更多大范围的野火及更恶劣的风暴,而今天的美国正经历这些。今年迄今为止,美国已有210万亩土地遭到野火焚烧;上周末时逾1.13亿美国人处于极度高温警报地区,2/3的地区在经历干旱;6月早些时候,洪水还袭击了明尼苏达和佛罗里达州。
  亚利桑那大学的地球科学和大气科学教授欧维帕克说,“这就是全球变暖在地区和个体层面的表现。多余的热能增加了更猛烈的高温、干旱、风暴和野火的可能性。”就在3月,曾赢得诺贝尔奖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表特别报告,警告极端天气状况,该报告的首席作者、斯坦福大学的菲尔德表示,他们在报告中提到的极端天气现在就在袭击美国。
  而这种极端天气模式并非从过去一、两周才开始。美国刚刚过去的这个春季和冬季也是最温暖和最少雪的,科学家说,这也为夏季极端天气的到来做了铺垫。1月1日以来,美国已创下了逾4万个高温记录。上个世纪,美国的高温和低温记录持平,而本世纪前10年高温与低温记录的比例为2:1,今年更达到7:1。一些计算机模型预测,到本世纪中叶将会达到20:1。
  不过也有人持反对意见。阿拉巴马大学的克瑞斯蒂就认为,这些不过是正常的自然现象。而且目前的极端天气仅仅出现在美国,欧洲、亚洲和非洲并没有类似灾难
美国东部风暴已致26人死近70万用户未恢复供电
 7月5日电综合美国媒体报道,美国东部地区6月29日晚上遭受罕见强风暴袭击,并导致大面积停电。截至7月4日,死亡人数已经上升到26人,并仍有近70万用户未恢复供电。
  截至当地时间4日夜间,在美国东部受此次风暴影响的11个州,仍有69.9万用户没有恢复供电,不过比星期一(2日)晚间的180万户大大下降。由于一户住宅被视为一位客户,因此受停电影响的实际人数要比用户数高的多。
  目前电力部门已经恢复首都华盛顿特区与马里兰州两个郊区90%受影响地区的电力供应。马里兰州中部仍有约7.8万户没有恢复供电。
  4日上午,西弗吉尼亚州约30万用户仍未恢复供电。到当地时间4日晚上,这个数字可能将下降到23.8万。
  当地时间6月29日晚,一场罕见的热带风暴以最高风速每小时130公里的速度,席卷美国东部地区,并迅速影响到中西部地区,暴风雨一度导致400万居民和商户大面积停电。
  风暴天气又赶上热浪同时来袭,停电地区无法使用空调。当局担心,由于高温天气持续,发电机被大量使用,释放出在封闭空间构成危险的气味,死亡人数可能将继续上升
多地频发路面坍塌
城市地下开发被质疑速度过快
长时间暴雨冲刷重庆高速路面突现沉降
长沙湘江大道突塌陷巨坑“吞”汽车致1人死
 中央电视台《新闻1+1》栏目日播出《城市,地下有漏洞?!》,以下是文字实录:
  (导视)
  新闻:
  今天凌晨长沙市紧靠湘江大地的湘江路中段的路面突然发生了塌陷。
  解说:
  直径约六米,深度也达六米,一辆行驶的轿车被瞬间吞没。
  《潇湘晨报》记者:
  路新修也没有多久,大约使用了、三四年吧。
  解说:
  一个突然出现的大坑,一场一死三伤的惨剧,这是意外吗?
  长沙、北京、上海、西安、杭州、合肥,还有鞍山、广州、沈阳,好好的马路为什么会突然坍塌?
  记者:
  当时好多有关部门,跟他打电话,他就是推辞,说这事不归他们处理。
  解说:
  在我们繁华的城市地下到底怎么了?《新闻1+1》今日关注:“城市,地下有漏洞?!”。
  主持人 董倩:
  晚上好,欢迎您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当我们形容一个人从一种紧张然后恢复到一种平静和踏实状态,往往会用这样的形容词,就好像一块石头落了地一样。“地”自古以来被我们认为最让人安心、踏实、放松的一种支撑,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现在不仅有地上城下,我们也渐渐有了更多的地下城市,要知道如果地下城市的工夫做得不足、做得不细的话,那么地面上的人们的这种心态有可能从放松恢复到一种紧张的状态。今天凌晨就在湖南长沙,在马路上就出现了一次地面塌陷。
  解说:
  今天途径长沙市湘江中路南湖路口的车辆和行人需要绕行,何时恢复正常还不得而知。对长沙市民来说这应该算比较特殊的出行信息,如果能提前21个小时,就会避免一场悲剧。
  记者:
  凌晨零时30分许,一辆宝马车沿着长沙湘江大道由北往南行驶,在行驶到保利国际广场这楼盘前面停止。
  吴洁 当事人:
  我们四个人发现前面有一个大坑,然后在我们发现的时候,踩刹车已经来不及了。很大很大一个坑,我们就掉下去了。
  解说:
  据目击者说,当时一声巨响后,眼看着一辆正在行驶的轿车瞬间就消失不见,掉进一个深不见底的大坑。事故发生时,已经过了午夜12点,好在这一路段车辆并不算多,突发的险情威胁到的不仅仅是这一辆途径此处的轿车。
  《潇湘晨报》记者:
  确实是一个很倒霉的事情,宝马车确实很不幸,因为在它后面有一台本田车,跟在宝马车后面七八十米,宝马车掉到坑里的时候,他马上打方向绕了这个坑。
  消防队员:
  人不要站过去,不要站过去,慢点,慢点。
  《潇湘晨报》记者:
  五六米深,直径长有七米,里面是中空的,像一个大的圆球一样。
  吴洁:
  我们掉下去以后脑袋一片漆黑,等我醒过来的时候,消防车已经过来了。
  解说:
  由于塌陷面积较大,救援车辆无法靠近事故现场,为防止地面发生二次塌陷,消防和医护人员也只能利用拉梯进入大坑,实施救援。
  消防人员:
  翻过来,翻过来,翻他的脚,翻他的腿。不要扯,不要扯了。好好好,担架,担架,担架拿过来。
  解说:
  半个小时的紧张救援,三名从车里爬出的被困人员,被迅速送往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而因为重伤,姜云喜(音)却被卡在车内,被消防员救出时已经死亡。
  《潇湘晨报》记者:
  我们赶到现场的时候,他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头部出血。
  吴洁:
  在长沙开车都没有安全感了,让人很不放心
  字幕提示:
  今日凌晨
  湖南省长沙市紧靠湘江大堤的湘江路中段突然发生坍塌
  造成一辆轿车坠落
  车内四人
  一人死亡
  三人受伤
  主持人:
  今年在长沙发生的这个地面塌陷的事故真的是很好地解释了这个成语“接二连三”。
  我们先来看一下,前两起发生的长沙市的地面塌陷事故,一个是发生在今年的5月12日,这是长沙市南湖路永宏佳园的正门,路面就突然塌陷,形成了一个大坑,这张图片是另外一个角度拍摄的。第二起是发生在三天之后5月15日,在城区的一个道路上出现了一个大坑,塌陷处最长是十几米。这是另外一个角度。
  再就是这次,我们不妨再仔细看一下,今天凌晨发生的这次塌陷事故,发生在长沙市湘江中路南湖路口保利国际广场的附近,这个塌陷的情况,直径大约是6米,深大概是6米,一辆宝马轿车坠入坑中,事故造成一死三伤,目前处理情况,伤者被紧急送往附近的省医院紧急救治,交警对湘江大道路段实行全封闭,殷家冲路口实行了交通管制。
  我们就会问,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接二连三发生这几起的地面塌陷事故呢?我们不把目光仅仅放在长沙。其实看最近一段时间发生的地面塌陷事故,根据新华社采访有关专家的报道,大概有这样的两个原因:自然原因和人文原因,自然的因素多为主因,而现在人为的因素也日趋凸显,自然原因是因为地表岩还有土地,受到地下岩溶发育的影响,向下陷落而成,这是自然。那么人为的原因是因为地下水的超采、不合理的开矿,还有工程建设。
  我们来看一下这次事故。有报道说,在这次事故发生的现场周围不远处有一个市政工程在施工。市政工程和地面塌陷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联系,有待调查,我们也不好妄言。
  但是我们看从前两次再加上这次,事故发生之后对于现场的处理都非常干净利索,但是人们最关注的还是这次事故中的那位死者,到底有谁为他的生命的丧失而负责?总不能死得不明不白,而且再有这些受伤的人在医院中的这些医疗费用,到底由谁付?从以往发生的几次地面塌陷事故的处理结果来看,我们发现,而且有一种担心,就是找到这个事故的具体负责任的人真的不容易。
  资料:
  事发时附近的监控探头拍下了画面,整个绿化带就这么突然往下塌陷。
  解说:
  这不是电影大片,更不是电脑特技,2009年12月,这样的场景就真实地发生在浙江温州的一个居民小区,护栏逐渐扭曲变形,保安见状快速撤离,只用了20秒,一个长30多米、宽10多米、深5米的大坑就此形成,而塌陷也让小区停放的八辆车仿佛坐上了升降机,所幸的是没有人员伤亡,但是经历这一切,小区的居民谁不害怕。
  小区业主:
  万一整栋楼哪便塌下来,对大家的安全不好,人命关天的事情。
  解说:
  事实上发生在温州的这次塌陷并非个例,近年来在很多城市,塌陷似乎在越来越多的出现,而且突如其来、猝不及防。
  今年5月,抚州人行道上,毫无预兆,突然的塌陷,让19岁的女孩小张掉入渗坑,多处受伤,事发之后想为自己讨个说法的小张,却又陷入了另一个大坑,投诉无门,所涉及的道路、排水、电力等部门纷纷认定自己没有责任。报道此事的《海峡都市报》也发出了,谁来调查,谁是责任方的疑问?
  无独有偶,今年4月1日,北京的杨女士同样在人行道上遭遇横祸,突遇路面坍塌,落入一个热力管线泄漏所形成的热水坑,造成全身99%面积被烫伤。最终在抢救了八天之后身亡,就在这起备受各界关注的事件中,责任方的认定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热力集团、物业公司和开发商一度因此而争执不休。
  张传东 北京热力集团宣传部:
  这条管线产权单位不是我们集团,也就是这个管道是归谁谁来管,也就是属于产权单位来进行管理。
  记者:
  我们能知道这个产权单位是谁吗?
  张传东:
  现在我不太好肯定这个产权单位具体是哪一个,我想可能应该跟跟物业,或者是开发商有关系的。
  解说:
  事发之后,物业公司和开发商也各有自己的想法。
  甘浩 《新京报》记者:
  物业和开发商认为这个责任应该是热力集团来负,因为它属于支线管岛,支线管道不属于开发商和物业的管理范围。之前开发商和物业跟北京热力集团签定了一个热力管道的维护合约,但是这个合约在2005年到期之后没有再续约,这个也是导致第三方责任产权,包括平时的维护、巡检,这个责任不太清晰的一个原因。
  解说:
  一边是极其惨烈的悲剧,一边是争论不休的责任方,一直到事故发生后第12天,有关部门才有了一个处理结果。
  日新闻:
  北京市西城区4·1事故调查组正式通报,坠热水坑女子死亡是一起生产安全责任事故,随后北京市公安机关调查取证情况,对北京东方大洋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市热力集团输配分公司的三名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刑事拘留。安检部门将依法对事故责任单位和事故责任单位法定代表人进行行政处罚。
  主持人:
  地下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到底会涉及到多少部门呢?我们不妨看一下,直接相关的机构都有哪些,国土资源、电力、建设、电信、城市规划、公用、民防、抗震、公安消防、水电、绿化、环保、水利防洪、文物保护、国防等等,我们这里只是列出来了15个单位。那么都在管的结果有一种可能,就是谁都不去管,可能谁都不会愿意管。
  管理的部门有这么多,他们依据的法律和条例都有什么呢?我们不妨看一下,《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城市规划法》、《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人民防空法》、《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和《建筑法》,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地方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制定的一些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的条例,如果把这些条条框框、上上下下的法律都汇总起来的话,真不知道在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到底应当遵循的是哪些法律。
  接下来,我们就连线一位专家,他是来自同济大学地下空间研究中心的束昱教授,我们听听专家是怎么看这个问题。
  束教授,您好,刚才我们通过介绍看到了,有很多的部门要依据很多的法律在进行城市地下空间的建设,您给我们介绍一下现在主要依据的法律是哪些?
  束昱 同济大学地下空间研究中心教授:
  你好。我们城市地下空间的开放利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进入了高潮,那么相关的法规,在规划方面主要是依据城乡规划法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主持人:
  您说的这两条法律,刚才我恰恰都没有提及到。
  束昱:
  在防灾方面,刚刚已经提到了《人民防空法》,在地下空间的综合管理方面,有建设部的1997年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2001年修订了,那么在权属的管理方面,有2007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在遇到突发灾害的情况下,有2006年国家颁布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办法》。因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涉及的环节很多,涉及的管理部门很多,相对的有交叉、有缺位,所以一旦遇到突发事件,有的时候很难有一个综合的管理部门、权威的管理部门可以去管。
  主持人:
  打断您一下,您刚才介绍这么多在不同的情况下、不同的部门要依据不同的法律,而一旦遇到危机情况,反而不知道有哪个部门要依据什么东西处理,您觉得这是一种正常的情况,还是这是一种不管职能部门,还是依据的法律法规,现在之间有一些东西没有打通,是哪种情况?
  束昱:
  关键是有法以后的一个管理的系统机制问题,上海市2006年的时候,曾经建立了一个地下空间综合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是在市政府秘书处副秘书长的直接负责下,把上海市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十几个委办局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共同协调、决策的这么一个平台,而且还设立一个专门的日常事务的管理办公室,所以这样有一些交叉的问题,法律上没有涉及到问题,还有缺位问题,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和综合管理办公室来进行快速的应对。
  主持人:
  这个可以把它机制化、固定化下来吗?
  束昱:
  这个在上海已经固定了,通过“十一五”的试检,现在不仅在市里面有地下空间综合管理联席会议的平台,已经落实到各个区。
  主持人:
  我们特别希望您给我们解释这么一种现象?因为现在在不少城市,生活在城市里面的人都会发现,自己每天走过的路,经常像拉锁一样,今天拉开了,明天合上了,过两天又拉开了,又合上了,有的人觉得这是管理部门职能重叠,另外是不是职能重叠导致效率低下,很多人有这种疑问,是这样吗?您给我们解释一下。
  束昱:
  拉链马路是中国的一个特色,关键是城市的4快速发展以后,要铺设很多的管线,今天是煤气,明天是电力,后天有可能是通讯,因为我们这个地方缺乏一个综合协调的管理法规、管理平台,解决这种问题在国外,像日本的话,1964年颁布了《共同沟法》,把拉链马路的问题通过法律进行解决,使管线共沟化,这样有可能建立杜绝马路开挖的一种现象。
  主持人:
  谢谢您,稍候有更多的问题请教您。现在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其实地下城市所要担负的功能是越来越多、越来越重,那么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有哪些问题是我们现在必须要注意到,并且加以预防呢?
  解说:
  当地面无法满足发展时,很多城市就会将目光投入地下。以上海为例,目前又增加了一个“第一”,那就是“中国第一地下之城”。数据显示,在这座繁华都市的地下,开发面积已经达到了五千万平方米,居全国之首,而其地铁网络也以426公里的规模,排名全国第一、世界第二。
  记者:
  一般国外达到这种规模大概需要多少年?
  束昱:
  这个规模最起码是50年以上
  城市地下开发是趋势,但是我们担心的是速度。
  束昱:
  上海的地下空间发展大概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0年之前的人民防空工程的发展阶段;
  第二阶段,从1990年到2002年,上海的地铁从探索和快速发展的阶段,关键是带动了地铁的沿线地下空间开发;
  第三阶段,世博的筹办阶段,2003年到2010年,这个时期上海的建设是地下空间的超常规快速发展时期;
  第四阶段,世博会以后,进入“十二五”开始,上海的几个新城都编制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划,在功能上面突出交通、突出市政。
  解说:
  地铁、车库、地下道路、公共服务设施、防灾工程,还有变电站、地下水库、地下垃圾处理设施,地下污水处理设施,速度迅猛地开放,给地面带来的是管理难题。
  束昱:
  由于求速度,那么就要大开挖,肯定会影响城市的交通环境和城市的居住生活,甚至在建设过程当中还会发生一些工程事故。这是负面影响。上海在这个过程中引发了争论,上海要不要这样快速的发展。
  解说:
  目前上海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规,以应对地下空间开发导致的种种管理难题。
  束昱:
  2006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就颁布了《上海市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用地审批和房地产登记试行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和设施的物权要进行登记,这个就是国内最早的一部关于地下空间权属管理的一个地方性的归纳。2006年,它还创建了一个地下空间综合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组成一个共同议事的一个平台,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负责日常的事务,承担着各自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管理相关的职能。
  解说:
  或许对于全国所有正在大力开发地下的城市来说,各种各样坍塌事故的出现是提醒,上海的做法是借鉴。
  主持人:
  地陷事故似乎比以往更加频繁的发生,这样一来,人们自然关心,地下城市空间的扩张是不是有点过于快速?另外,它安全吗?谁能保证我们安全?
  继续连线束昱教授,您觉得目前我们国家大城市地下城市的开发,速度是超常还是正常?
  束昱:
  应该速度是超常的,因为我们的建设在超常规的发展,因为我们要赶超、要补课,特别是地铁的建设加速了城市沿线,特别是车站地区高强度开发和地下空间的开发,城市的住宅建筑的建设加速了地下车库的建设,所以这个速度应该快。
  主持人:
  束教授,您觉得这种像补课一样的超常建设速度,在质量上能不能保障?另外刚才通过短片介绍,近期发生一系列的地面塌陷事故,跟这种超常的发展有没有关系?
  束昱:
  应该说有一定的关系,尽管我们在大城市,像上海这样的城市,对重要的地下空间开发,从风险管理预控、现场检测、远程监控,来控制建设过程当中可能发生的灾害,进行预控,但是在一些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这种现场的监控、风险的管控,这方面的力度还不强。
  主持人:
  刚才您也介绍了,现在是超常的速度,而且跟地陷事故有一定的关系,接下来人们自然关心,这种地下城市空间的扩张,到底安全系数有多大?
  束昱:
  从目前我们国家的现有技术来说,在浅层地下空间的开发,我们把它理解15米以下还是处于浅层,中国目前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大部分是在15米左右,这方面的技术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现场管理。因为现场管理涉及到安全,风险的管控,如果没有风险很好的管控,这个很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主持人:
  另外,人们特别关心,发展的速度快,地底下15米浅层空间,要有一个顿一顿、歇一歇、停一停的过程,这么快是否破坏了这个停的过程?
  束昱:
  因为我们现在的速度相比于国外的高速发展时期也差不多,日本60年代建设速度也很快,比如说日本的地下空间开发,道路下面已经开发到50米左右的地下空间,目前上海最深是开发到30米,建筑下面大概是三层左右,还不到20米,这样的一个深度范围还是问题不大的。
  主持人:
  好的,谢谢束教授给我们介绍这么多的知识。
  我们说地上的城市是城市的面子,地下的城市是里子,居家过日子,老百姓都知道,里子有的时候比面子还要重要。我们也相信城管理者这个道理比普通百姓要理解得更深刻。
  好,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感谢您的收看,再见
世界经济下行形势严峻美联储提高对失业率预测
经济下行 形势严峻
  上周末公布的中国官方制造业PMI为50.2,低于上月的50.4,创7个月新低。周一公布的6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降至48.2,低于5月份的48.4。
  中国煤炭钢铁铁矿石棉花等商品的积压和跌价,也充分说明了经济下行压力巨大。A股市场半年来几乎平盘,中国已经降息降准扩大利率浮动区间,现在再次降准的期待也越来越高。
  6月欧元区制造业PMI为45.1,与5月持平,目前仍处于2009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时,欧元区5月失业率升至11.1%,再度创下历史新高。
  上周五欧元对美元曾暴涨1.8%,本周一则下跌0.6%至1.2587。十年期德国国债收益率下降2个基点至1.57%,美国国债收益率降1个基点至1.63%,显示市场避险情绪依然浓厚。
  摩根士丹利称,因为市场利率较低,同时避险需求存在,中长期内仍然看涨黄金价格。如果欧元因欧盟峰会结果而走强,同时美联储为刺激经济而采取更多非常规政策,那么短期内仍将看好黄金价格。
  截至3日北京时间21∶09,国际黄金报1616.3美元/盎司。
  货币政策被迫放松
  2012年,在强大的经济放缓阴影下,已经有巴西、印度、俄罗斯、越南和菲律宾等新兴经济体降息;澳大利亚央行6月5日也宣布,下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3.50%,这是该行连续第二个月降息。
  在欧元区首脑达成协议缓解西班牙和意大利的融资压力后,欧洲央行成为投资者新的关注焦点。本周四,欧洲央行将宣布其最新的利率。澳大利亚及英国央行也将分别召开议息会议。分析师预计,良好的经济基本面将有助于澳大利亚央行维稳,而英国央行则会扩大其量化宽松政策(QE)的规模。
  历史说明,货币政策对于遏制通货膨胀或经济过热有效,对于遏制通货收缩或经济衰退却无能为力或至少是收效甚微。
  值得一提的是,标准普尔、惠誉和穆迪正遭到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ESMA)的调查。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ESMA主席史蒂芬·迈耶尔称,该机构正调查上述三大机构评估银行的方法是否足够严谨和透明,预计该调查将于年底完成。迈耶尔表示,大规模调降评级,比如穆迪上个月改变15家全球型银行的评级,“令人担心它们是否拥有充分的分析资源。”
  美国难逃欧洲影响
  美商务部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经季节因素调整后的5月新屋销售较上月增长7.6%,新屋销售年率为36.9万户,为2010年4月来的最高位,当时购房者税收优惠刺激了房屋销售。
  但是美国还是难逃欧洲影响,周一美股收盘,房屋建筑类股指数下滑1.6%。当日,美三大股指跌幅均超过1%。
  美联储下调了对经济增长的预期,同时提高对失业率的预测。美联储官员预期,今年全球经济增幅将在1.9%至2.4%,较4月发布的预期调低0.5个百分点,美联储还预计明年的经济增幅将小于3%。美联储的官员表示,到2014年年底失业率将达到7%,甚至更高。同时美元升值也不利企业出口。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对美国工业界的调查报告称,活动指数已从5月份的53.5大幅降至6月份的49.7,这是自2009年年中经济衰退结束以来的最低位,美国制造业活动出现3年来首次收缩
星际尘埃两年半内“突然”消失科学家不解
 7月5日电据外媒5日报道,一个奇怪的太空现象让天文学家陷入茫然,在距离地球450光年的地方,一团非常巨大的环绕一颗恒星旋转的环状星际尘埃群,在两年半的时间里竟“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据报道,25年来,天文学家一直在观察这个代号为“TYC 8241
2652”的恒星。如今,他们通过天文望远镜证实,在该恒星周围旋转的尘埃几乎全部消失。然而对于这一现象,科学家倍感费解。
  主任研究员本·扎克曼说,如此多的星际尘埃围绕着一颗年轻的恒星旋转,这种情况与太阳系的类地行星非常相似。他表示,“此前,我们一直认为这些尘埃会逐渐演变为行星并一直围绕该恒星运转。”现在,天文学家不知道这些星际尘埃从何而来,也不知道如今它们又是因何而消失。
  据悉,这颗恒星仅有1000万年的历史,与地球46亿年的历史相比,它还颇为“年轻”。
新疆温宿县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7月6日电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北京时间日4时46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发生里氏3.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西藏谢通门县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7公里
7月4日电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北京时间日3时11分,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谢通门县发生里氏4.2级地震,震源深度7公里
云南宁蒗与四川木里盐源三县交界发生3.0级地震
 7月4日电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日23时13分,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盐源县交界发生里氏3.0级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
德国南部阿尔卑斯山冰川融化加剧未来或消失
 7月5日电据“中央社”5日报道,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环境厅指出,在德国境内的阿尔卑斯山脉高山冰川融化问题严重。由于全球变暖的影响,多数在南德地区的高山冰川可能在未来20到30年之间消失。
  阿尔卑斯的冰川是巴伐利亚州最吸引游客的景观之一。全球气候变迁可能使这个地区的5条冰川在逐年升高的气温下融化消失。
  巴伐利亚州环境厅的数据显示,这个地区在过去150年气温升高了大约2℃,远高于全球的平均值。1820年至今,巴伐利亚州的冰川面积由4平方公里降至0.7平方公里。
  如果气温持续升高、冰川继续融化,到了2020年,除了在德国楚格峰(Zugspitze)北面背阳地区的冰川还可能存在,这个地带的冰川多数可能完全融化
专家称柬埔寨儿童致命怪病可能是混合病症
 世界卫生组织驻柬埔寨公共卫生专家5日对新华社记者说,目前柬埔寨儿童中出现的致命怪病可能是几种已知疾病的混合病症,包括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等,具体病因尚在调查中。
  世界卫生组织驻柬埔寨公共卫生专家尼马·阿斯加里说,这种致命疾病目前只在7岁以下儿童中出现,首都金边的一家儿童医院最早于今年4月发现并上报疫情,在所有62名患者中已有61名死亡。病人家属及与患者有接触的医务人员中还没有发现被感染病例。
  柬卫生大臣曼本亨4日说,卫生部与世卫组织官员已成立工作小组,对这一未知儿童疾病展开调查,以明确病因及传播途径。
  世卫组织也于4日公布疫情通报说,这是一种重症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发病初期高烧,接着出现呼吸系统症状,一些患者还伴有神经系统症状,随后发展为急性呼吸衰竭。目前,已知病例多出现在柬埔寨南部,尚未发现集中暴发迹象
四川什邡群体性事件续:所有受伤人员获及时治疗
 今日凌晨1时许,四川省什邡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针对宏达钼铜项目群体性事件,在人民网官方微博“什邡发布V”上发布了《什邡市政府新闻办通告(二)》,称目前,所有受伤人员均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多数伤员经治疗已离开医院。(记者袁悦)
  通告全文如下:
  什邡市政府新闻办通告(二)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宏达钼铜项目群体事件中受伤群众、民警和机关工作人员的医治工作,要求相关医疗机构安排专门力量,落实保障措施,积极开展治疗。目前,所有受伤人员均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多数伤员经治疗已离开医院。
天津蓟县火灾事故10名遇难者身份确认
天津市蓟县“6.30”火灾事故发生后,市、县有关部门积极组织开展医疗救治工作。蓟县人民医院开辟绿色通道,天津市医疗专家救援队会同当地医护人员全力以赴救治伤员。日前,16名受伤人员已有9人出院,其余7人继续接受治疗,病情平稳。
  6月30日16时许,天津蓟县县城莱德商厦发生一起火灾事故,事故共造成10人死亡、16人受伤。目前,通过技术手段,10名遇难者的身份已经确认,其中,9名为商厦工作人员,1名为顾客。事故中无人员失踪
阿富汗首都液化气站爆炸致8人死亡83人受伤
 阿富汗官员5日说,阿首都喀布尔东部一个工业园区的液化气站4日发生爆炸引发大火,导致8人死亡,另有83人受伤。
  阿富汗公共卫生部发言人加尔加告诉新华社记者,伤者中有20人被严重烧伤,目前仍未脱离生命危险,死亡人数可能会进一步上升。
  北约领导的驻阿富汗国际安全援助部队5日发表声明说,在此次事故救援中,北约驻阿联军也派出了消防车和医疗人员参与救援。
  此次事故被认为是喀布尔近年来最严重的火灾之一。大火中,多座建筑以及附近居民房屋被毁。据警方透露,爆炸可能是电线短路引起。
  这也是喀布尔一周内发生的第二起火灾,稍早前喀布尔一个市场里由于液化气罐发生爆炸引发大火,导致3人死亡,28人受伤
英国泽西岛巨大煤气罐着火数千人连夜撤离
 据英国《每日邮报》7月4日报道,当地时间5日凌晨12点30分左右,英国泽西岛圣赫利尔市(St
Helier)一个位于滕内尔街(Tunnell Street)的巨大后备煤气罐突发起火,数千人被迫连夜撤离家园。
  当地消防员目前正努力控制火情,并呼吁当地民众避开起火区。泽西警察局女发言人称,他们正努力处理火灾和气体泄漏事故,并承认有爆炸危险。警方称,在泽西消防局的控制之下,大火将会继续燃烧,这样可以避免气体集聚造成爆炸
物理学家霍金认为“穿越”不可能信外星人存在
 “穿越时空”一直是不少人津津乐道的话题。“穿越”在现实生活中究竟能否成真?英国知名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精心安排一次时间旅行者宴会后认定,“穿越”不可能。
  邀请“穿越者”
  英国《每日邮报》3日报道,霍金日设下宴席,等待时间旅行者光临。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上的一段视频显示,霍金在一间布置了气球、香槟和美食的房间里等待,房间里挂着大大的标语,上书“欢迎时间旅行者”(如图)。
  为防止一些不速之客在宴会前收到消息,冒充时间旅行者前来“捣乱”,霍金在宴会举办前没有向任何人发出邀请。宴会结束后,他才发出请帖,邀请有“穿越”能力的人士赴宴。
  请帖上写着:“诚挚邀请你参加时间旅行者的宴会。宴会由斯蒂芬·霍金教授举办。”请帖上不但写明宴会的举办地点为英国剑桥大学冈维尔与凯斯学院,还贴心地标明了经纬度。
  霍金认为,如果有未来人看到这份请帖并能“穿越”回过去,那么他在那次宴会上就会见到货真价实的“时间旅行者”。
  霍金最后空等一场。科技网站“科技艺术”援引霍金的话报道:“我用实验证明,时间旅行不可能。”
  相信外星人
  霍金说:“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来看,的确存在弯曲时空、回到过去的可能性。但是,令时空弯曲可能引发一种能量摧毁(时空旅行所用的)飞船甚至时空。”
  霍金虽然不相信时间旅行,却相信外星人存在。他曾在美国探索频道系列纪录片《跟随斯蒂芬·霍金进入宇宙》中说,宇宙中存在超过1000亿个星系,每个星系至少包含大量星球。仅仅基于这一数字就几乎可以断定外星生命存在。
  在霍金看来,外星生命极可能以微生物或初级生物的形式存在,但不能排除存在能威胁人类的智能生物
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明显近三年处于历史高位
 7月4日电据海洋局网站消息,国家海洋局日前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2011年中国海平面公报》,公报指出,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1980年至2011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2.7毫米/年,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明显,近三年海平面处于历史高位。
  公报称,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1980年至2011年,中国沿海海平面总体上升了约85毫米。其中,渤海西南部、黄海南部和海南东部沿海上升较快,均超过100毫米;辽东湾西部、东海南部和北部湾沿海上升较缓,均低于80毫米。
  公报显示,2011年,中国沿海海平面比常年(该公报将年的平均海平面定位常年平均海平面,简称常年)偏高69毫米;与2010年相比,总体偏高2毫米。海平面的变化呈现南北升、中间降的区域特征,渤海和南海沿海海平面上升15毫米,黄海和东海下降10毫米。
  公报说,受气候变化及其它因素的影响,2011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区域特征和时间特征明显,与2010年相比,海平面的变化呈现南北升、中间降的特征。其中,海南和广东沿海海平面明显偏高,上海、浙江和广西沿海海平面明显偏低。
  公报说,受海面气压和大气环流等因素的影响,2011年,渤黄海沿海1月份和台湾海峡以北沿海3月份海平面较常年同期明显偏低;南海沿海9月份和黄海沿海11月份海平面较常年同期显著偏高,局部区域达近30年同期最高值。
  公报指出,2011年,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累积效应作用等因素影响下,辽宁、河北和山东等省的部分沿海地区海岸侵蚀、海水入侵与土壤盐渍化等灾害较为严重,长江口和珠江口咸潮入侵时间提前,高海平面加剧了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沿海地区风暴潮的影响,给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公报指出,中国沿岸以淤泥质和砂质平原海岸为主,近岸地区的地面高程大多在5米以下,在沿海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地下水超采利用,大型建筑物对松软土质的压实作用,导致沿海地面沉降,提高了海平面相对上升幅度,增大了易淹低地面积。预计到2050年,全国约有8.7万平方千米的地区存在受到海平面上升影响的风险,沿海各级政府应充分考虑其影响。
  公报指出,未来中国沿海海平面将继续上升,依据海平面变化预测结果和现有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预计2050年,中国沿海将有1317个乡镇级居民点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影响,约占全国的3.0%,占沿海省的10.0%;受影响的铁路长度约2134千米,约占全国铁路总里程的2.0%,占沿海省的8.0%;受影响的公路长度约22796千米,约占全国公路总里程的1.0%,占沿海省的2.0%;受影响的内陆水域面积6537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受影响的河流总长度约为43400千米。
  公报强调,为保证中国沿海地区的可持续性发展,有效减缓海平面上升的影响,海洋局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应对:
  一是对全国沿海地区进行海平面上升脆弱区划,在编制和实施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中考虑海平面上升影响,为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撑。
  二是开展海平面变化影响专题评估,进一步明确海平面上升影响的重点区域,研究影响机制、发展趋势和应对举措,为沿海地区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三是研究海平面变化对沿海地区城市空间拓展、市政建设、产业园区规划以及核电站等沿海重大工程的影响,将海平面上升应对措施作为环评和海域审批的重要内容之一。
  四是全面掌握沿海地区地质特点,加强沿海地区的地面沉降监测和管理,合理规划沿海发展布局,控制地面建筑物高度,减缓低地易淹面积的扩大趋势,降低海平面上升风险。
  五是围填海土地的地面松软,易发生地面沉降;围填海边岸面对大海,缺乏滩涂缓冲,直接受台风、风暴潮和巨浪等海洋灾害的冲击,是海平面上升的严重脆弱区。建议对围填海土地开展海平面上升影响评估,定期监测区域地面高程变化,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六是在海平面上升和人类趋海活动加剧大背景下,滨海生态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在保存相对较好的自然岸段和重要生态保护区海岸的滨海地区,合理布局,预留滨海生态系统后退空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七是在长江和珠江等入海河流的枯水季,尤其是天文大潮期,密切监视海平面和径流量变化,采取相应措施,减小咸潮入侵的影响
中国沿海气温和海温近30年来均呈上升趋势
7月4日电据国家海洋局网站消息,国家海洋局日前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2011年中国海平面公报》,公报指出,中国沿海气温和海温近30年来均呈上升趋势,升速分别为0.04℃/年和0.02℃/年。
  公报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水膨胀、极地冰盖和陆源冰川融化是引起全球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区域海平面变化还受局地海温、海流、风、气温、气压和降水等水文气象要素的影响。年,中国沿海气温和海温均呈上升趋势,升速分别为0.04℃/年和0.02℃/年;气压呈下降趋势,变化速率为-0.03百帕/年。同期,中国沿海平均海平面上升速率为2.7毫米/年。
  2011年,中国沿海平均气温为16.8℃,较常年偏高0.1℃,较2010年偏低0.1℃;平均海温为17.9℃,较常年和2010年分别偏低0.3℃和0.4℃;平均气压为1012.9百帕,较常年偏低0.1百帕,较2010年偏高0.6百帕。同期,中国沿海海平面比常年偏高69毫米,比2010年偏高2毫米。
  2011年,渤黄海沿海1月份和台湾海峡以北沿海3月份海平面较常年同期明显偏低;南海沿海9月份和黄海沿海11月份海平面较常年同期显著偏高,局部区域达近30年来同期最高值。海温、气温、气压、风和降水等是引起上述特征的重要原因。
  2011年1月,渤黄海沿海气温和海温较常年同期分别偏低2.2℃和1.2℃,气压较常年同期偏高3.0hPa,造成我国渤黄海1月份海平面明显偏低,较常年同期偏低约20毫米。
  2011年3月,台湾海峡以北沿海为西南风距平区,多为离岸风,沿岸减水较大,平均海温较常年同期偏低0.3℃,平均气压较常年同期偏高1.6百帕,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海平面较常年同期明显偏低48毫米。
  2011年9月,珠江口至海南岛东部沿海气压较常年同期偏低2.2百帕,气温与海温分别较常年同期偏高0.2℃和0.1℃;距平风场为向岸方向,有利于海水堆积;同时在该海域发生了强降水过程,清澜站的月降水量为551毫米,最大日降水达199毫米。9月,珠江口至海南岛东部沿海平均海平面达30年来最高值,比常年同期高近200毫米。
  2011年11月,黄海沿海平均气压较常年同期偏低1.5百帕,平均气温和平均海温较常年同期分别偏高2.6℃和1.8℃;黄海为偏东风距平区,有利于海水向岸堆积。11月,黄海沿海平均海平面较常年同期偏高近180毫米,达近30年最高
新疆吐鲁番43℃高温下进行地震救援拉动演练
乌鲁木齐7月4日电(孙亭文李周威)7月3日至4日,新疆吐鲁番支队和吐鲁番地震局联合开展地震救援跨区域实战拉动联合演练。来自吐鲁番市、鄯善县、托克逊县地震救援队员参加演练,吐鲁番地区应急办成员单位全程观摩。
  据悉,3日18时30分拉动演练正式开始,此次演练模拟吐鲁番地区发生6.8级地震,地震造成位于火焰山下的吐鲁番国家新能源示范区部分建筑物倒塌,有人员被困于倒塌的建筑物内。接到命令后,指挥部立即启动《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预案》,各地震救援分队立即按照指挥部要求携带装备,火速向集结点集结,到达指定地点后,司令部对救援人员及携行装备器材进行逐个点验。之后,各个突击队携带所有装备向14.5公里外的指定救援点徒步集结,当日最高气温达43℃,官兵们每人的背负重量都超过20公斤,给大家的体能及意志力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到达指定地点后,立即开展现场通信、搭建帐篷、现场搜索生命迹象、紧急避险、夜间应急照明保障和野外宿营等科目演练,在现场搜索生命迹象训练中,首先由搜救犬分队进入楼层进行搜寻,发现生命迹象立即通知官兵利用装备器材进行营救。在营救中,地震监测分队突然发出余震信号,官兵们迅速从大楼中撤出进行紧急避险。整个拉动演练过程中,各部门分工明确,指挥员部署科学合理,调度、信息反馈及时,各队密切配合,协同作战,达到了预期效果,有效地检验了支队地震救援队快速及携行装备能力。
  此次拉动演练按照跨区域救援72小时自我保障要求,为每名队员配备与消防人员着装相匹配的制式背囊,配足救援队自我保障物资,同时支队协调改制了一辆战勤保障车,能满足15人的现场会议和20人的晚间住宿,确保抵达灾区后既能自行解决吃、住等基本保障问题,又能实现第一时间展开搜救工作。
  据吐鲁番消防支队介绍,通过实地演练,进一步提高了全地区地震救援队跨区集结、装备携行、实战作业、通讯保障等能力,全面扎实做好重特大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准备工作。此外,演练期间,吐鲁番地区消防支队支队长李东做了“地震救援及装备讲座”,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紧急救援能力概况,讲述了我国专业救援队伍从无到有,从弱小到成长的发展历程。并列举了国内外大地震救援实例,尤其是“5.12”汶川大地震专业救援事例,阐述了现代紧急救援的先进理念和新知识,拓宽了消防官兵的地震救援视野和思路。
  据悉,吐鲁番地区位于新疆中部,地处天山东部山间盆地。受南北天山地震带影响,历史上有多次强震发生,同时地区具有发生破坏性地震的构造条件
杭州今夏最高温首破37℃ 网传已成第二火炉
杭州今夏最高气温昨首次突破37℃ 
  网传杭州成为第二火炉城市,没有科学依据
  副高携手烈日,在昨天,让杭州的最高气温首次突破37℃——37.1℃,你Hold住了吗?
  烈日下,很多人都低头匆忙赶路,说压根不敢直视阳光,否则晕眩的炎热感,会在汗水中涌动。
  江南盛夏,很有种炙烤一切的霸气,在凤凰卫视气象站评出的中国新四大火炉中,杭州仅排在福州之后,名列第二。
  杭州环顾四周,发现长江中下游的兄弟城市,都像包子一样被蒸着,可上海都连着4天高调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了,自己咋还是高温报告呢?
  杭州最高气温刷新,达到37.1℃
  热到极致,估计大家脑子里,马上蹦出“新疆”二字。
  的确,昨天新疆托尔逊、吐鲁番地区,气温飚上了40℃。
  浙江不甘示弱,34个县市最高气温超过37℃,5个县市热气腾腾一溜儿翻过了39℃,仙居的39.7℃、文成的39.4℃、丽水的39.4℃,直逼新疆。
  杭州也以37.1℃的气温,刷新了今年自己的纪录。
  高温的脚步挡不住,湿度又齐刷刷超过50%,生活在又闷又热的钢筋水泥中,觉不觉得自己像蒸笼里的包子?
  就算“天气预报”口口声声说,夜间或午后有雷阵雨,那又怎样?
  “包子”们蒸了一整天,都快被蒸熟了,锅盖上抖下来的那一点点水,怎么能让“包子”们觉得凉快呢?
  这样的天儿,极易中暑,在中央气象台发布的中暑中招地,济南、上海、杭州、长沙、福州,一个不落。
  没有最热,只有更热。
  浙江高温预警以38℃为准
  当最高气温突破35℃时,中央气象台早早发布了高温蓝色预警,上海气象台也拉响了高温黄色预警。
  浙江呢?
  除了昨天超过38℃的几个地方气象台,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如宁波、文成、余姚、鄞州、镇海。省气象台和杭州市气象台,依旧是发布高温报告。
  有人开玩笑说,其他省市发送高温预警的最低标准,都是35℃,浙江偏偏以38℃为准,35℃仅是高温报告的级别,难道是浙江人民特别耐热吗?
  虽然,在中国气象局16号令《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中规定,35℃为高温黄色预警信号,38℃为高温橙色预警信号,40℃为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但是,2008年的《浙江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于传播规定》,已经把高温黄色预警信号去掉。
  也就是说,在浙江,高温预警信号只有两种,橙色和红色。
  在全省大部分地区尚未达到38℃时,省气象台发布的,还只是高温报告。
  杭州“荣升火炉第二”?权当娱乐吧
  副高有个规律,就是活动周期,强势也罢弱势也罢,通常都在两周左右。也就是说,咱们的酷热既然开场了,这一热至少要热上两周才肯歇口气。
  未来10天,江南持续高温,尤其是浙江,38℃遍地开花是迟早的事儿。今年杭州的盛夏,以后起之秀的后浪气势,将诸多先热的省市,拍死在沙滩上。
  微博上,杭州风头正健——气象迷们根据2000年以来夏季高温天数特别是平均最低气温、体感温度、橙色高温天数等,统计出了新世纪中国7大火炉城市:重庆、杭州、南昌、长沙、武汉、上海(特指中心城区)、福州。
  凤凰卫视气象站也评比出了中国新的四大火炉:福州、杭州、重庆、长沙。
  杭州“荣升火炉第二”传到省气象台,专家们听了也乐呵:“就当个娱乐吧”。
  因为火炉城市,各地气象部门,从来没评选过。都是一些市民自己给自己的城市封的,不同的评比方式参考点都不同,没法统一。
  倒是近些年,长江中下游的城市,气温大趋势的确都在往上升。
  所以,不管杭州在所谓火炉城市中排名如何浮动,大家权当娱乐,漫漫苦夏,注意防暑,各自珍重
多地受高温晴热“烤”验 防暑降温管理办法出台
7月5日电综合消息,中国多地近期出现高温晴热天气,各地纷纷拉响高温预警。高温“炙烤”下,劳动者的防暑降温等健康权利备受关注。在此背景下,中国官方日前出台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对高温天气下室外露天作业时限及劳动者高温津贴等均做出明确规定,为高温劳动保护制度保障起到积极作用。
  浙江现大范围晴热高温 多地拉响高温预警
  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浙江省出现大范围晴热高温天气,多地已经拉响了高温橙色预警。7月4日,杭州市气象台预报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月6至10号,杭州的高温天气将有所缓和。
  据了解,浙江省出现大范围的35℃以上的高温天气已有4天。而7月3日,该省共有34个县市最高气温超过37℃,5个县市最高气温超过了39℃。最高气温排名前三位的县市分别为:仙居39.7℃、文成39.4℃、丽水39.4℃。
  “6至10号,杭州的高温天气将有所缓和。”杭州市气象台的预报员告诉记者,根据气象资料分析,7月6号开始,副热带高压将有所减弱,同时北方的弱冷空气也将渗透,杭州会出现局部的雷阵雨天气,气温也会有所降低。
  高温热浪“烤”验广东 50市县拉响警报
  在副热带高压影响下,广东省4日迎来了入夏以来的又一波高温热浪。据广东省气象局统计,当天,广东省内包括广州、清远、梅州在内的50个市县拉响了黄色高温警报,其中梅州市梅县录得最高气温36.3℃。
  气象部门监测显示,4日,广东省内气温较日前有所上升,其中南部最高气温31至33℃,另有23个市县最高气温超过35℃,其中梅县录得最高气温36.3℃。上午9时40分,广州市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热辣辣的阳光使得广州市民纷纷躲进商场等室内场所“叹空调”,而在广州最繁华的商业步行街北京路上,不少甜品冷饮店里已“人满为患”。
  气象部门预计,受副高脊南侧的偏南气流影响,7月5日至6日广东省内会出现少量雷阵雨,最高气温将有所下降,但7日以后降水趋于减弱,高温又将袭来。
  广东省气象专家表示,预计今年7月至9月期间,广东省内月平均高温天数为20至25天,比常年的14.9天偏多,期间甚至可能会出现40℃的高温天气。
  上海连发高温“黄牌” “炙烤”仍将持续
  4日下午,上海最高气温攀上36.9℃,上海气象部门再度发布高温预警,这已经是申城连续第5天处在高温黄牌“警告”之下,而气象部门预计,这样的“炙烤”至少还要持续5天。
  当天上海结束梅雨季节,正式跨入“炎炎”盛夏。滚滚热浪一早袭来,骄阳炙烤下,整个城市“热”情四射。上海中心气象台上午10时20分就发布高温黄色预警,提醒各机构和市民注意防暑降温。到下午14时,高温黄色预警升级为“橙色预警”。
  市民戏称,上海进入了“烧烤模式”,连上海市政府官方微博“上海发布”也调侃称当下申城为“东方火焰山”。
  福建“高烧”难退 未来一周仍维持晴热天气
  受大陆副热带高压影响,连日来,福建省全境出现高温酷暑天气。4日,福建省再度发出高温橙色预警。而福建省气象台称,未来一周福建省高烧难退,仍将继续维持晴热天气。
  当日,全省大部地区午后极端最高气温35℃,闽中腹地部分县市超过37℃,其中内陆地区的沙县、连江、尤溪、闽侯、闽清和福安共6个县(市)超过38℃,以尤溪39.3℃最高。
  此轮高温仍将继续,福建省气象台4日称,根据大气环流分析,未来一周福建省仍维持晴热天气。中北部大部分县市极端最高气温可达35~37℃,闽中腹地的部分县市(闽江流域沿岸)可达37~38℃,局部38℃以上;南部地区极端最高气温34~36℃。
  值得一提的是,5~6日福建省南部的部分县市午后有阵雨或雷阵雨,7~10日各地市局部县市午后可能出现热雷雨,或将缓解高温,带来些许清凉。
  江西最高温超40℃ 40余县市区发高温预警
  近日江西各地烈日当空,江西省气象台于4日发布今年首个高温橙色预警。截至4日18时,江西局部最高温度已超过40℃,全省有40余个县市区发布高温预警信号。
  据江西省气象局最新气象资料,截至4日16时,江西全省平均气温36.3℃;另据气象部门中尺度加密自动气象站观测,广丰县五都镇最高气温达41.3℃。
  在连续两日发布高温黄色预警后,江西省气象台于4日16时34分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晴热高温天气还将持续,5日全省日最高气温为36~37℃,其中中北部局部将达38~39℃。
  防暑降温管理办法出台 40℃以上停止露天作业
  近年来,由于夏季高温天气导致从事户外作业的劳动者中暑甚至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给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损害,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日前,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对1960年公布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进行修订,制定了《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与暂行办法相比,这份新办法明确,高温天气是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当日发布的预报气温,调整作业时间,但因人身财产安全和公众利益需要紧急处理的除外。
  新办法对于高温天气下作业的温度界限划定更加明晰。新办法规定,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
  对于温度上下限,办法明确,所称“以上”摄氏度(℃)包含本数,“以下”不包含本数。即最高气温达到40℃,就应当停止室外露天作业。
  此外,办法规定在高温天气来临之前,用人单位应当对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期间从事室外露天作业及温度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
未来三天江南大部持续35℃以上高温
 7月4日电据中央气象台消息,4~5日,四川南部和盆地、陕西东南部、黄淮、江汉中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局部地区有大暴雨(100~20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并伴有短时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4日起,华北平原高温天气缓解,4~6日,江南大部、华南东部等地维持35℃以上高温天气,江南中东部的部分地区可达37~38℃。
  一、重要天气
  1.四川盆地黄淮等地有大到暴雨
  4~5日,四川南部和盆地、陕西东南部、黄淮、江汉中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局部地区有大暴雨(100~20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并伴有短时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2.西北地区东部华北等地有雷阵雨天气
  4~5日,华北、东北地区等地有阵雨或雷阵雨,局地有大雨,5~6日,甘肃、青海等地有阵雨或雷阵雨,局地大雨,上述部分地区并伴有雷雨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3、江南大部持续高温天气
  4日起,华北平原高温天气缓解,4~6日,江南大部、华南东部等地维持35℃以上高温天气,江南中东部的部分地区可达37~38℃。
  二、未来三天具体预报
  4日08时至5日08时,陕西东南部、四川南部和盆地中东部、湖北西部、河南大部、苏皖北部、山东大部、天津东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四川盆地东北部、陕西东南部、河南东北部、山东西南部等地的局部地区有大暴雨(100~200毫米),河北东部和南部、天津南部、山东和江苏中北部等地局地将有雷雨大风或冰雹天气。
  5日08时至6日08时,西藏东部、青海东部、四川南部和盆地东北部、江汉北部、江淮北部、黄淮大部、河北北部、辽宁南部、广东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其中,苏皖北部、山东南部和东部及河北北部、西藏东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雨,山东半岛南部局地有大暴雨(100~14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还将有雷雨大风或冰雹天气。
  6日08时至7日08时,西藏东南部、云南西部和南部、西北地区东部、四川北部、黄淮南部、江淮东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其中,江苏北部局地有暴雨,上述部分地区还将有雷雨大风或冰雹天气
中国北方高温4日起将缓解 南方地区仍将持续
7月4日电据气象局网站消息,刚进入7月份,“高烧”天气再次发威,袭击中国多个地区,部分省市甚至创下了今年以来的最高气温纪录,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表示,今日起,随着北方降雨的到来,华北地区的高温将有所缓解,而南方地区的高温天气还将持续。
  气象监测数据显示,7月1日,北京南郊观象台最高气温冲至35.3摄氏度,成为今夏第三个高温日;湖南出现了今年以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一次高温天气过程,2日全省41个气象站点均出现了37℃以上的高温酷热天气;浙江省大部地区晴热高温天气蔓延,除沿海各岛屿及杭州西部地区外,几乎所有地区最高气温均在高温线上;同时,进入7月以来,河北省中南部大部地区最高气温均在35℃以上,炎热天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为此河北省气象台先后7次发布高温黄色、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此次高温天气跨越南北,势头凶猛,我国多个省份遭受高温考验。孙军介绍,从6月28起,南方地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就开始出现了高温天气,主要集中在湖北东部南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上海、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而北方一带的高温天气主要从7月1日开始,北京、天津,河北中南、山东北部、河南北部、山西南部等地区温度集中在35摄氏度到37摄氏度之间,部分地区甚至达38摄氏度及以上。从6月30日18时起,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高温蓝色预警,提醒防范应对。
  为何会出现如此大范围的高温天气?孙军解释,目前由于我国南方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北方地区受高压脊控制,因此在高气压控制之下,天空状况好,天气晴朗。加上太阳辐射强,地面增温快,所以人体感觉异常炎热。
  孙军表示,随着今天北方一轮降雨过程的到来,华北地区高温将结束。而南方地区由于仍在高气压控制之下,高温天气将持续,温度仍基本保持在35摄氏度到37摄氏度之间,局部地区可达38摄氏度或以上。
  孙军提醒,目前黄淮中北部一带地区降水量少,河南北部和山东大部旱情持续,而后期北方降雨有可能增多,局地雨量较大。因此,旱区在抗旱的同时,要注意预防局地强降雨可能带来的城市内涝和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高温蓝色预警发布:江西新疆局地气温可达38℃
 7月5日电中央气象台5日6时继续发布高温蓝色预警:预计,今天白天,江淮西部、江南大部、华南北部、新疆吐鲁番盆地和南疆盆地西部、内蒙古西部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苏皖南部、江西中部、浙江大部、福建中北部、新疆吐鲁番盆地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7~38℃。
  防御指南:
  1、尽量避免午后高温时段的户外活动,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有关部门应注意防范因用电量过高,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设备负载大而引发火灾;
  3、户外或者高温条件下的作业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4、注意作息时间,保证睡眠,必要时准备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温药品;
  5、媒体应加强防暑降温保健知识的宣传,各相关部门落实防暑降温保障措施
高温蓝色预警发布:江苏福建局地气温可达38℃
 7月6日电&&
中央气象台6日10时继续发布高温蓝色预警,预计,6日下午,江淮西南部、江南大部、四川东南部、重庆西部和北部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江苏南部、湖南东部、江西中部和西北部、浙江大部、福建中部、四川东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7~38℃。
  中央气象台提醒,尽量避免午后高温时段的户外活动,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有关部门应注意防范因用电量过高,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设备负载大而引发火灾;户外或者高温条件下的作业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重庆遭持续暴雨袭击致34万余人受灾
 记者从重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获悉,3日以来,重庆长江沿线及其以北地区相继普降暴雨或大暴雨,致使部分区县不同程度受灾。6日,今年以来最大洪峰将通过重庆主城区,重庆各级政府目前已启动应急预案全力应对。
  从3日凌晨开始,重庆出现明显降水,城口、开县、潼南、铜梁、大足、合川等12个区县近300个雨量站达50—99.9毫米,城口、开县、巫山、潼南、合川等9个区县150多个乡镇超过100毫米,最大雨量出现在城口沿河,累计降雨超过170毫米。
  受上游来水和本地强降雨影响,重庆长江、嘉陵江及东北部、西部部分中小河流出现较大幅度的涨水过程。据水文部门监测,今年入汛以来最大洪峰6日通过重庆主城区,预计长江寸滩站6日14时将出现超警戒水位0.5米左右的洪峰,嘉陵江将出现接近警戒水位洪峰。
  截至记者发稿时,在本轮降雨中,重庆万州、渝北、巴南、合川、南川、大足、潼南、铜梁、璧山、梁平、开县、云阳、奉节、巫山、巫溪等15个区县160多个乡镇的34万余人受灾。目前灾情还在进一步统计核实中。
  为应对灾情,重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已组成11个工作组,分赴潼南、铜梁、合川、北碚、万州、江北、沙坪坝等防洪重点区县指导防范工作,并及时将预警信息传递至成员单位、相关区县和受洪水威胁群众,加大了对相关区县及水利工程防汛值守情况的抽查力度。
  在本轮暴雨中影响较大的重庆潼南县已启动防汛应急处置黄色响应,并成立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紧急组织干部及抢险队伍1000余人,县武装部、水务等单位成立8个抢险小组,深入全县73座中小型水库、沿河重点镇街和重要水利设施查看险情,及时处理具体灾情。
  为保证近期暴雨受灾群众正常生活,恢复因暴雨灾害造成的农业损失,重庆市政府已紧急下拨600万元救灾资金、1800多床棉被和250顶帐篷。这些资金、物品将发放到受灾较重的潼南等区县
广西沿海迎大潮期
四川多地发生洪涝灾害倒塌房屋万余间
  2日至4日,四川省出现今年首场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并造成多地发生洪涝灾害。据初步统计,3日20时至4日22时,全省46县(市)249万人受灾,因灾转移3万余人,死亡2人失踪1人,倒塌房屋1万余间。
  据四川省气象局介绍,2日至4日,四川出现了今年首场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广元、南充、达州等9市大部、凉山州中北部及雅安、宜宾等市的部分地方出现暴雨,部分地方降了大暴雨。据2日7时至5日7时雨量监测统计,全省100毫米以上的467站,250毫米以上的11站。5日上午,凉山、攀枝花降雨强度减弱,省内其他地区降雨已基本停止。
  强降雨造成四川多地出现洪涝灾害。记者5日下午从四川省防汛办获悉,降雨过程中,大英县金元乡关嘴水库(小二型)发生洪水翻坝,蓬安县徐家镇康家沟水库(小二型)出现滑坡险情,当地迅速组织抢险,并转移受威胁群众,关嘴水库的险情被及时排除,康家沟水库的险情已得到有效控制。达州市遭受严重洪涝灾害,其中万源城区三分之二地带已严重受淹,多处道路断道。
  据初步统计,3日20时至4日22时,全省有达州、南充、广元、凉山共12个市(州)46县(市)706个乡镇249万人受灾,因灾转移3.03万人,死亡2人失踪1人;倒塌房屋1.06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83.21千公顷;损坏水库2座,损坏堤防105处95.56公里。详细灾情正在进一步统计核实中。
  针对当前出现的险情、灾情,四川省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及时对有关地区防范工作进行了针对性安排部署;派出工作组紧急赶赴灾区,指导抢险救灾工作;加强与气象、水文等部门会商,及时将会商结果通报相关地区,要求各地做好各项防御准备,全力组织抢险救灾
雷雨天气夜袭北京城
四川遇暴雨洪灾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启动
  据四川省民政厅报告,6月29日以来的暴雨洪涝灾害已造成达州、南充、巴中等20市(自治州)89个县(区、市)460.7万人受灾,13人死亡,1人失踪,紧急转移安置和需紧急生活救助24.9万人,倒塌或严重损坏房屋3.7万间,一般损坏房屋3.8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25.7千公顷,其中绝收25.4千公顷。
  四川省减灾委、民政厅已将响应等级提升为三级,派出3个工作组赶赴灾区指导工作
暴雨夜袭石家庄市民惊呼“看见海”
安徽连续强降雨致122万人受灾9人死亡
 安徽省民政厅5日发布消息称,10余天来的连续强降雨已导致安徽122.7万人受灾,其中紧急转移安置1042人,因灾死亡9人。
  自6月25日以来,强降雨从南至北掠过安徽全省。25日至28日,皖南、皖西有39个县降雨量超过100毫米,其中6个县达200毫米以上,造成17个县、区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29日以来,皖中、皖北地区先后遭遇雷雨大风,造成农田大面积积水和风雹灾害。
  截至目前统计,安徽全省已有122.7万人受灾,倒塌房屋781间,农作物受灾面积82.4千公顷。紧急转移安置1042人,9人因灾死亡,其中2人死于洪水,6人死于雷击,1人因大风触电死亡。
  灾害发生之后,安徽各级民政部门紧急查灾、救灾,省财政安排救灾应急资金160万元,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强降雨携4000多次雷闪袭天津 6日起气温回升
 昨日(4日)凌晨,不少(天津)市民被轰隆作响的雷电声惊醒,向窗外望去,倾盆大雨突然来袭。气象监测显示,这次雷阵雨除蓟县、宝坻外,其他地区均有不同程度降雨。昨晚10时许,本市再次出现雷阵雨。气象专家表示,预计今日凌晨至上午,本市还会有雷阵雨,但降雨强度不会比昨日凌晨强。
  三发雷电黄色预警
  西青大寺降下暴雨
  刚刚经历了今夏创纪录的37.9℃高温后,昨天凌晨,津城7月首场降雨就迫不及待地降临,阵阵雷声让不少市民从睡梦中惊醒。
  昨天凌晨2时,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未来12小时内,天津大部分地区有雷阵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和短时大风。随后,伴随着电闪雷鸣,本市自西向东开始降雨。其中,市区降雨集中在凌晨3时至5时,仅一小时降雨量就达26.8毫米,达大雨等级。
  上午10时29分,市气象台再发雷电黄色预警信号,未来3小时内,天津中南部地区及武清将出现雷阵雨天气。市区于10时40分左右突然降雨,但降雨仅持续了20分钟左右就宣告结束。
  据统计,昨天凌晨至傍晚,全市区县中仅蓟县、宝坻没有降雨。最大降雨量出现在大港,为40.6毫米,津南降雨量37.2毫米、市区降雨量为28.4毫米,同为大雨等级;北辰降雨量22.3毫米、武清降雨量18.5毫米、东丽和塘沽降雨量分别为17.4毫米和17.3毫米,属于中雨等级;而西青、宁河、静海和汉沽降雨量分别为8.8毫米、7.3毫米、3.2毫米和1.7毫米,属小雨等级。
  此外,这次降雨局地性较强,其中西青大寺局地降雨量达71.3毫米,达暴雨程度,而市区的福方里、珠江里、容和里局地降雨量均超40毫米。随着降雨云系的离开,昨天12时33分,黄色雷电预警解除。不过昨日20时27分,市气象台再一次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未来12小时内,天津地区将有雷阵雨。昨日21:45左右,本市开始陆续降雨。
  7月首场雨“突袭”
  雷电闪击超4000次
  “不是预报没有雨吗?怎么凌晨下这么大的雨,而且雷声这么大?”对于昨日凌晨的降雨,不少市民提出疑问。气象专家表示,之前的确没有考虑昨日凌晨会降雨,由于偏北路径冷空气来得比较突然,加之前天温度高,冷暖结合充分,且水汽条件足够,因此雨来得有些突然。
  7月首场降雨如此迫不及待地降临,降雨同时,雷闪也比较频繁。据市气象局防雷中心负责人介绍,据统计,昨日本市总共出现雷电闪击超4000次,主要集中在市区、武清、静海、汉沽和宁河这5个地方。
  今日最高温28℃
  明日起气温回升
  受降雨影响,昨天本市日最高气温只有29.8℃,与前天37.9℃相比,骤降8.1℃,但由于空气湿度指数高达61%至91%,因此仍感觉闷热。
  根据最新气象监测分析,今天凌晨至上午,本市以雷阵雨为主,下午阴转多云,东北风3-4级,最高气温28℃,最低气温21℃,空气湿度指数较高。明天,降雨系统移出本市,气温明显回升,津城以多云转晴为主,东南风2-3级,最高气温31℃,最低气温23℃。气象专家表示,明天至本周末,津城气温呈回升趋势,日最高温将升至31℃至33℃。预计下周一前后,津城或再迎一次明显降雨天气,降雨量达中等强度
重庆潼南迎入汛来最大洪峰 近8千人紧急转移
四川多地暴雨致灾害频发 考验政府官员应对能力
成都7月5日电(高寒)近期,四川多地普降暴雨,频频引发洪水、泥石流、塌方等自然灾害,致使道路、通信、电力等频繁中断,群众伤亡和财产损失事件时有发生,地方各级政府在疲于抗灾救灾的同时,也考验着各级官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2日,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发布信息称,根据四川省气象台此前发布的气象预报,达州、巴中、广元、凉山、广安、雅安、阿坝、遂宁等13个市州可能诱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信息还提醒上述地区有关单位及群众按地质灾害易发区防灾预案加强地质灾害预防工作,特别是沟口、泥石流堆积扇及施工工地等应加强预防,采取避让措施,做好巡查排查、监测预防工作,遇较强降雨时,要提前组织地质灾害隐患点、地质灾害高易发地段受威胁人员果断避让至安全地带,转临灾避险为主动避让,掌握防灾工作主动权。
  不过,预警信息并不能阻止因暴雨带来的洪水肆掠和泥石流、塌方等次生地质灾害袭击。
  难以抵挡的洪水
  4日,四川达州万源市因暴雨袭击,致包(头)茂(名)高速公路万源段、210国道及襄渝铁路出川方向中断;城区进水、停电等。
  当地市民告诉媒体,万源已成一座孤岛。
  当日下午,万源市政府应急办发布首次汛情公告,称该市境内普降大雨,城区水位已超过保证水位,请市民密切关注雨情水情,特别是临河乡镇,要做好防大汛的各项准备工作,该撤离的必须撤离,确保生命财产安全。
  该市应急办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市所有乡镇受灾,18个乡镇街道被淹,城区三分之二进水,房屋垮塌间,严重损毁间,由于塌方,40个乡镇无法通行,30.9万人受灾,12.87万人被紧急疏散转移安置,直接经济损失达10.95亿元。
  此前有媒体报道,自6月30日以来,四川达州宣汉、万源等地持续强降雨,暴雨导致该市境内发生多起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截至4日18时,该市7个县(市、区)188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受灾人口122.15万人,紧急转移安置14.49万人,因灾死亡3人。
  据了解,近几年,达州境内因暴雨致乡镇及城区频繁遭受洪涝灾害袭击,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巨大。
  与达州接壤的广安市,6月30日到7月1日,遭遇两次强降雨天气,致43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受灾人口69780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456人,3个场镇街道进水被淹,3个养殖场430余头育肥猪被洪水冲走,直接经济损失达3150万元。
  一年前,受渠江上游地区普降暴雨影响,广安发生自1847年以来最大洪水。洪涝灾害已造成该区24个乡镇成为重灾区,46万名群众受灾,6.52万间民房受损,41公里路面冲毁,46座桥梁损毁,电力、通讯设施212处受损,所幸无人员伤亡。
  据了解,3日20时至4日22时,四川发生连续强降雨过程,致该省达州、遂宁、雅安、广元、阿坝、凉山等12个市(州)发生洪涝灾害,46个县(市)706个乡镇249万人受灾,因灾转移3.03万人,塌房屋1.06万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2亿元人民币。
  次生灾害防不胜防
  由于暴雨袭击,4日,四川省S302线达州万源境内、S208线凉山州金阳县、S212线凉山普格县、S212线宁南县白水河、S208线甘洛、国道G210线万源境内等因泥石流、塌方等因素致多处国、省干线发生断道。目前有关单位、部门正在开展道路抢通工作。
  2日晚至3日,四川凉山、雅安地区普降大到暴雨,雅西高速汉源至石棉区间因暴雨引发泥石流,道路双向封闭,目前已恢复单幅双向通行。此次暴雨导致凉山、雅安两地部分乡镇发生泥石流,导致民房被毁,据了解,仅雅安汉源因泥石流损坏农房307户1514间,倒塌农房40户145间,紧急转移安置1540人,造成5.3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3亿多元。因村民及时发现险情,此次泥石流未造成人员伤亡。
  稍早前,凉山宁南白鹤滩遭遇强降雨,尽管当地政府部门发出预警,并及时排查险情,转移群众,但由于次生地质灾害的突发性,仍导致“6·28”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白鹤滩电站施工人员7人遇难,33人失踪。
  据了解,5月份进入汛期以来,四川经历了6次较明显的降雨过程,已发生83处地质灾害。据相关部门分析,6月下旬以来,地质灾害呈现群发、多发的态势,强降雨是诱发地质灾害的直接原因,川西和川南地区是地灾发生的主要区域,而在建工程和工矿企业所在地发生灾害的数量在上升。进入主汛期后,地质灾害仍将保持频发、易发、高发和多发的态势,攀西、甘孜州南部和地震灾区是需要重点防范的区域。
  针对目前自然灾害频发现象,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批示,“全省各地都要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切实抓好值班值勤预报预警,及时转移可能受灾的群众和各类施工人员,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四川省省长蒋巨峰也批示,“对全省面上的山洪地灾隐患区要再一次检查落实监测、防范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日,在四川省汛期地质灾害防治会商会上,四川省常务副省长魏宏强调,要立即启动对地质灾害隐患的24小时监测;抓紧开展一次包括在建的水利、水电、矿山和交通等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地质灾害全面排查,特别是对施工、居住和生活区的隐患必须立即排查,抓紧整治,存在重大隐患整治不力的要依法责令停工;继续加强地质灾害防灾演练和宣传,落实好主动避让和预防避让。
  有媒体评论人士认为,当前频发的自然灾害,尤其是山洪、泥石流这类破坏性极大的灾害,多发偏远山区,考验着各级政府防灾减灾抗灾的执政能力,也考验着各级官员处理灾害的应对、应变能力
四川达州洪峰过境城区变汪洋
四川暴雨持续雅西高速10万方泥石流堆积物成威胁
 雅西高速2日晚首次因泥石流中断,雅西高速交警二、三大队在汉源北、石棉两处实施临时交通管制,双向车辆向108国道分流。昨日,雅西高速交警配合雅西高速公司、交通执法以及汉源县当地相关部门,进行雅西高速路面清淤、排险和预警工作。
  高速中断两头站点分流
  道路中断后,交警分别在雅西高速汉源北和石棉对两个方向的车辆强制分流。西昌往成都方向车辆,在石棉分流;成都往西昌方向车辆,在汉源分流。在未管控路段,包括货车在内的车辆均正常通行。
  雅西高速交警二大队大队长王涛介绍,昨日雅西高速中断后,成都至西昌方向车流量与平日相差不大。
  巨石阻路重型吊车排障
  随泥石流滚落至高速路面的,有一块四五吨重的大石头。“泥石流堆积带宽约两三百米,最深处约75厘米。”王涛说,天亮后,这块四五吨重的大石块,成为清障工作的最大拦路虎。
  下午3时许,抢通清淤工作冒雨进行。抢通部门调来了一辆50吨的重型吊车,将挡路巨石吊开,暂时放置于高速公路应急停车带。
  暴雨持续险情尚未解除
  昨日下午4时,雅西高速中断抢通前方召开了一个临时碰头会,协商下一步抢通、预警防范以及临时交通管制等工作。
  王涛说,在中断处路段上方,预计还有10余万立方的泥石流堆积物。因此,路面清淤只是当下工作的一部分,高速公路各部门将研究如何防范连续暴雨下这10余万立方堆积物带来的威胁
四川渠县水位上涨近18米 8万余人紧急转移
暴雨袭击山洪断路四川万源城区进水停电成孤岛
万源7月4日电(刘忠俊靳廷江)4日下午15时,记者从四川万源市委办公室获悉,由于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山洪暴发导致途经该市的包茂高速公路、210国道以及襄渝铁路出川方向中断。
  万源市民赵小姐在电话称,万源城区已经进水,城区刚刚已开始停电,万源市已成为一座孤岛。由贵阳开往北京西、途经万源的k508次列车受阻,已在宣汉车站停车2个小时有余。
  据悉,受暴雨影响,万源已烧坏一台主要变压器,造成城区三分之一已停电。目前,当地供电部门正在冒雨全力抢修。目前,万源通往重庆距离城区约13公里处一座过境桥梁,随时将被洪冲断,当地政府第一时间已将此路两头封闭。
  4日下午,四川万源市政府应急办发布首次汛情公告,提醒民众做好防大汛准备。
  公告称,万源市境内普降大雨,城区水位已超过保证水位,请市民密切关注雨情水情,特别是临河乡镇,要做好防大汛的各项准备工作,该撤离的必须撤离,确保生命财产安全
四川万源暴雨致30万人受灾 洪水进城淹没街道
印尼巴厘岛附近海域8名外国潜水者失踪
 印度尼西亚巴厘省搜救中心官员6日证实,8名德国和法国籍游客5日下午在巴厘岛附近海域潜水时失踪。
  当地搜救中心负责人马德威达纳通过电话告知,有12名游客于当地时间下午15时45分左右结伴参加潜水,一小时后当地潜水服务公司发现只有4名游客返回,立刻报警求救。搜救人员随即在事发海域展开搜救,但尚未有任何进展。据了解,失踪者包括6名法国籍和2名德国籍游客。
  据马德威达纳介绍,由于事发海域海浪高达3米,搜救工作被迫暂时停止。6日清晨4时,当地搜救队伍将与潜水公司联合继续执行搜救任务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梦见房屋倒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