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堂1+1周末检阅2数学八年级上册73页

初二八年级作文--1+1≠2
& 正文初二八年级作文--1+1≠2已有.人查看过本文标签:八年级 初二 作文100%好评1+1=2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还有什么好说的。1+1=2,如果等于1或0等,就是错。中国的学生,哪一个不是处于紧张繁忙的学习之中,他们都忙于计算着比1+1=2难千倍的题。不少人认为:只要数理化好,这个学生就很优秀,不管这个学生的音体美有多差。【初二八年级作文--1+1≠2】。这就是所谓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学生被老师当着接受器,反复训练着:1+1=21+2=3……他们从小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为什么不让他们多一份思考与创新呢?这种呆板的灌输教育对他们有好处吗?我很欣赏美国的教育,我特别羡慕美国的孩子,他们可以把课堂当茶馆,甚至五六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几个,计算中国一二年级的数学题,还要扳手指,他们整天都在谈创造发明,做实验。美国学生回到家,可以在墙壁上乱涂乱画,家#from 本文来自 end#长看了反而高兴,还亲朋好友来参观.假如在中国,家长会暴跳如雷。美国学生自由散漫,有时间与空间去创造,他们永远自信,永远活泼,课堂热烈的讨论,深入的探究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的能力。【初二八年级作文--1+1≠2】文章出自,转载请保留此链接!。在中国,课堂上,只可以听见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义正词严的训斥。看下边是端正坐着,洗耳恭听的学生,死一般的沉寂,大家却一致赞赏:“老师多么认真,学生多么专心”。中国的学生勤奋刻苦,可没有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的学生自由散漫却培养出了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美国学生认为1+1可以不等于2。指导老师:张阳云评语: 此文语句通顺,多处照应,结构严谨。采用对比写法,将问题阐述得清楚明白。【初二八年级作文--1+1≠2】。算式为题目、结尾等,并附有新意,新颖独特。不过,内容还欠深入。初二八年级作文:看完本文,记得打分哦:很好收藏到文集马上分享给朋友:?知道苹果代表什么吗实用文章,深受网友追捧比较有用,值得网友借鉴没有价值,写作仍需努力作文相关文章:本类热门热门群组
需要初二八年级作文--1+1≠2有关文章,请加QQ群: 办公文秘1群
办公文秘2群
办公文秘3群
办公文秘4群
办公文秘5群
写作交流1群
写作交流2群
写作交流3群
中学生交流群
小学生交流群
教师交流1群
教师交流2群
48小时热门如果您在本站未找到您的医院信息您可以点击右侧“提交医院信息”按钮进行提交,我们工作人员会在三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核。
江山市须江医院
医院别名:江山市须江医院
医院性质:公立/综合医院
医院等级:未知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江山市心街42号
问:八年级科学期中试卷急急急急急!!!!!! by QSXQ21.北京时间日9时整,搭乘两名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的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由"神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神州六号”宇宙飞船进入轨道飞行时离地高度343Km,在太空飞行115小时32分,于 10月17日4时32分安全着陆。
(1)飞船在升空过程中依次经过了_______层、平流层和中间层,最后进入暖层。
(2)神六飞船飞行时,两名航天员多次透过舷窗向外观望,并用照相机对地球拍照。从太空中看地球,其表面呈白色的部分主要是______(选填“云层”或“冰雪”)。
2.两只手拿一张纸,让大半张纸自由下垂,在纸的上方沿水平方向吹一口气,则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实验说明:气体的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____.
3.在学完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后,小明还有点疑问,回家后小明做了一个实验:将少量的食盐溶解在凉开水中,静置一个小时后,小明用吸管分别尝了上层、中层和下层的溶液的味道,你觉得小明会感觉到___________(选填:“上层最咸”、“下层最咸”、“中层最咸”、“一样咸”),这个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情况中会使大气压变小的是( )
A:从高山顶下山的过程中 B:从赤道向北极运动过程中
C:从室内到室外的过程中 D:从一楼上升到九楼的过程中
5:干湿表可以用来测量( )
A:降雨量 B:相对湿度
C:温度 D:湿度
6:从地表到高空,大气层分布的次序正确的是()
A:对流层、平流层、暖层、中间层、外层
B:平流层、对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C: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D:外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
7: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的主要依据是()
A:距离地面的高度 B:气温的变化
C:湿度的变化 D:大气成分的变化
8:如果没有大气层,下列现象可能在地球上发生的是( )
① 地球上到处都是陨石坑
② 地球上的重力减小
③ 天空仍然是蔚蓝色
④ 生命都从地球上消失
A:① ② B:② ③
C:① ③ D:① ④
9: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是 ①溶液中含溶质多少②溶质性质③溶液中溶剂多少④溶剂性质⑤溶液是否饱和⑥是否搅拌⑦温度 A:全部
B:②③④⑤⑥
C:②④⑤⑦ D:②④⑦
10:有t ℃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下列操作能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的是 A:加入溶质固体 B:恒温蒸发溶剂
C:倒出部分溶液 D:降低温度
11:某同学用37%的浓盐酸配制一定质量5%的稀盐酸,在量取浓盐酸时,对量筒俯视读数(如下图,其他每步操作均按规范进行),结果他配得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 5%相比
A:偏高 B:偏低
C:不变 D:无法判断
12:在一定温度下,将足量下 列物 质混合并 充分振 荡, 其中 肯定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A:NaCl和水 B:Ca(OH)2和水
C:BaSO4和水 D:酒精和水
13:下列能造成水质污染的是 ()
① 工业“三废” ② 生活污水 ③ 天然森林的乱砍滥伐 ④ 滥用农药化肥 ⑤ 水生植物的繁殖 ⑥ 暴雨、洪水激增
A:① ② ③ B:① ② ④
C:③ ④ ⑤ D:④ ⑤ ⑥
14: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将它沿虚线截去一半,则将发生的变化是()
A:压力变小,压强不变; B:压力变小,压强变小;
C:压力变小,压强增大; D:无法判断。
15:有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装满了水,将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铁球和铝球分别放入三个杯中,使水溢出质量最多的是: A:铜球 B:铁球
C:铝球 D:不能确定
16:下列有关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中只要含有水汽就一定会出现降水
B:大气降水形式就是降雨
C:冰雹也是大气降水的一种形式
D:空中有云就会降水
17:如图所示,水中的大鱼和小鱼在争论,大鱼说:“我的体积大,排开水的体积大,受到的浮力大。”小鱼说:“我在深处,受到压强大,受到的浮力大。”则()
A:大鱼的说法正确
B:小鱼的说法正确
C:大鱼小鱼的说法都错误
D:大鱼小鱼的说法都正确
18: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意义是() A: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B: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且大气压很大
C:证明了大气压和哪些因素有关
D:证明马的力气很大
19:某同学在探究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时,取两只一样的透明茶杯,分别倒入半杯冷水和热水,然后在冷水和热水中逐渐加入蔗糖,并使之充分溶解,直到饱和。该同学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想研究溶解度与() A:溶剂质量的关系 B:搅拌的关系
C:温度的关系 D:大气压的关系
20:20℃时50g水中最多可溶解5gA物质,4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10gB物质,则A和B的溶解度相比() A:A>B B:B>A
C:A=B D:无法比较
21:如图所示,将一个普通的乒乓球轻轻放人漏斗中,用电吹风从管口向上吹,那么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球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大 B:球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
C:球不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大 D:球不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
你可以自己想办法! 200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科学期中测试试卷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吃完早餐后,小柯去洗杯子。这时,妈妈看见水龙头没关好,于是就告诉小柯地球上的水资源很缺乏,要节约用水,下列哪幅图为“节水徽记” (
2.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小柯同学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水是由氧和氢组成的一种物质
②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
③水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
④在实验室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B.① ② ③
C.② ③ ④
D.① ② ③ ④
3.自从公布了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后,小柯迷上了篆刻艺术。印模经过专用工具的钻、磨、刻等工艺后,可以让人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印模在加工过程中,以下科学量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4.下列各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5. 如果没有大气,以下的自然现象依然存在的是---------------------------- (
A. 火山喷发、岩浆滚滚
B.狂风暴雨、雷电交加
C. 森林茂密、草原广袤
D.碧海蓝天、白云朵朵
6.科学知识可以通过对自然的探究而获得。探究下列事实,其中为了增大压强是-(
A.鸭有面积较大的蹼足
B.火车铁轨要铺在枕木上
C.鞋子的底部有各种花纹
D. 啄木鸟有尖尖的喙
7.医院在体检抽血时普遍采用如图所示的真空采血管。使用时将导管一端的针头插入被检者的静脉,另一端的针头插入真空试管内,血液便会自动流入试管,此时血液是--------------------------------------------(
A.靠自身重力流入试管
B.被真空试管吸入试管
C.由血压压入试管
D.通过吸气把血液压入试管
8.现有M、N两物质在室温下的饱和溶液,升温后,M溶液有晶体析出,而N溶液还可以再溶解N晶体,则能正确表示M、N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 (
9.一个球,先后在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A、B、C和D中保持静止,情况如下图所示。四个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面的距离相同,容器底面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大的是---------------------------(
10.如右图所示为从不同高度处测得大气压值,由此
可知…………………………………………(
A.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增大
B.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C.大气压随高度增加先增大后减少
D.大气压与高度无关
11.室温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克氯化
钠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加入10克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加水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B.加水前可能是饱和溶液
C.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加水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12.周末小柯一家到泽雅游玩,途经泽雅水库。小柯发现水库的堤坝被修成梯形,如图9是水库大坝的截面图,水库大坝筑成下宽、上窄的形状,这样做主要是考虑--------(
B.水产生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C. 防止漏水
D.液体的压强随液体密度的增加而增大
13.用空心铁管做腿的凳子,它的每条腿下端均套上了塑料帽,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B. 减小硬度,保护地板
C.挪动时,减小噪音
D.减小摩擦
14.在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的氯化钠溶液50克的实验中,没有用到的实验仪器是(
15.下列词语都是用来描述天气的是 ----------------------------------
A.春花秋月,春夏秋冬
B.四季如春,风霜雪雨
C.风云雨雪,闪电雷鸣
D.雨过天晴,冬暖夏凉
16.下列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17.一个房间开着一扇窗,窗内有窗帘,如果窗户打开,外面有较大风平行于窗面吹过,窗帘将 -------------------------------------------------------------
A.往窗内飘
B.静止不动
C.往窗外飘
D.无法确定
18.20℃时,有两份饱和的氯化钠溶液,质量分别为200g和100g,在20℃下各蒸发掉11克水,析出的晶体的质量分别为a克和b克,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D.无法比较
19.如图所示,在木棍的下端粘一块橡皮泥,将它分别放入密度不同的A、B、C三种液体中,它竖直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则------(
A. 木棍受到的浮力相同,C液体的密度最大
B. 木棍受到的浮力相同,B液体密度最大
C.木棍在B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最大,C液体密度最大
D.木棍在C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最大,B液体密度最大
20.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并搅拌。在此过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与加入氯化钠质量(a)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20分)
21.小柯想了解水的一些性质?请你告诉他,纯水的密度为
千克/米3,表示的意义为▲
。右图是一个电解水的装置,仔细观察后判断, B中产生的气体是▲
,证明B中气体方法是▲
22.如图9所示,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匀速滑动,在木块前端离开桌面至一半移出桌面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 ▲
,木块对桌面的压强 ▲
。(均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且很大。一标准大气压的数值相当于▲_毫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24.一个鸡蛋沉在水中,往水中倒入一些浓盐水后,使鸡蛋悬浮在水中,这个过程中,鸡蛋所受的浮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再向水中到一些浓盐水,使鸡蛋漂浮在水面上,鸡蛋受到的浮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5.今年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升空后,经过A
、B平流层和C中间层,最后进入飞行轨道。
26. 小柯同学用三块相同的海绵和几块相同的砖做了一次实验,从中探索压强跟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最能说明压强跟受力面积关系的两个图是
; 最能说明压强跟压力关系的两个图是
27.地球上的水分布在▲
、陆地、空气和生物体内。其中占地球总水量96.53%的是
▲ 。占人体含量70%的物质是
28.右图为精制粗盐的示意图,回答:
(1)漏斗中的液面应
(填“高”或“低”)于滤纸边缘。
(2)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粗盐提纯时正确顺序是 (▲
A、溶解、蒸发、过滤
B、过滤、蒸发
C、溶解、过滤、冷却
D、溶解、过滤、蒸发、
三、实验与探究(每空2分,共26分)
29.小柯想帮妈妈洗衣服,发现家里的生物活性洗衣粉盒上印有以下资料,但部分内容模糊不清(图中空白处)。为了探究该洗衣粉的性质和用法,进行了有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⑴小柯建立的假设是洗衣粉的性质可能与 ▲ 有关。(1分)
⑵请将内容模糊不清处补上:
①使用▲ 效果最佳(填“冷水”、“温水”或“热水”).(1分)
②切勿用于▲ 以上的水.(1分)
⑶请将实验结果在右图中用连续的曲线画出。
⑷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0.为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部分同学提出如下猜想:猜想1: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猜想2:同一深度,方向不同,液体的压强可能不同。
猜想3: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1和猜想2,他们用压强计研究水内部的压强,得到数据如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深度(cm) 5 5 5 10 10 10 15 15 15
橡皮膜的方向 上 下 侧 上 下 侧 上 下 侧
压强计内液面
高度差(cm) 4.3 4.3 4.3 9.2 9.2 9.2 13.8 13.8 13.8
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
(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序号为___▲____的实验数据;
(2):比较序号为1、2、3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31.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结合相关知识,可以推得F浮=ρ液V排液g,从而看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有些爱思考的同学进一步提出,除上述两个因素外,浮力的大小是否还与别的什么因素有关?其中,一个比较具体的问题是: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形状有关?针对这个问题,若提供下列器材由你选择,你将选择哪些器材、怎样进行探究?
供选择器材有:弹簧测力计,三个大小、形状都不同的小石块,橡皮泥,烧杯、细线和水.
(1)你选择的器材是:弹簧测力计,橡皮泥,烧杯、细线和水.你选择橡皮泥而不选择小石块的原因是:
(2)你的探究方案(即实验步骤)是:
①用细线将橡皮泥吊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出橡皮泥重G ;
②将橡皮泥浸没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 ;
,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 ;
(3)你如何根据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获得的数据得出结论:
32.(1)在测定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b、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
c、在量筒内倒入一定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d.把石块全部浸入水中,记下水的体积V2
(2)石块密度的计算式是
______(用符号表示)。
(3)某同学在测食盐水密度时,将一杯食盐水分成四份,分别测得它们的体积和质量,见表格:
食盐水组别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质量/克 12 24 30.6 48
体积/M3 10 20 30 40
则该同学在测量时,数据有明显错误的一组是第
组,该同学测量的食盐水密度应该是 _ ▲
四、分析计算(33小题6分、34小题8分、共14分)
33.云南素有“动物王国”之称,特有的野牛(因其腿下部毛呈白色,俗称“白袜子”)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动物保护组织成员测量出野牛在水平沙地上站立时留下的一个脚印的面积为0.025m2(假设4只脚面积一样),质量为2吨(1吨=103千克),求:
(1)野牛对该沙地的压力为多少牛?
(2)野牛站立时对该沙地的压强为多少?(g取10N/kg)
34.已知t温度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40克,此温度下将A物质20克放入80克水中充分搅拌,求:
(1)此时所得溶液是否饱和?
(2)上述所得溶液中A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
(3) 若要把以上溶液配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溶液需要再加多少克水?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B C A D C B A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D A C D C C A B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20分)
、 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103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
22.不变、不变、变大.
23.马德堡、760
24. 变大、不变
26.甲丙、甲乙
27.海洋、海洋水 、水
28.低、引流、D
三、实验与探究(每空2分,共26分)
(2)① 温水、
70℃或80℃
(3)请将实验结果在右图中画出.(略,大致正确就给分)
该洗衣粉在50℃――60℃洗衣能力最好(其她答案合理均可给分)
30.(1)1、4、7或2、5、8或3、6、9.
(2)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1、⑴控制变量。(或橡皮泥形状可以改变但质量体积不变。等合理给分)
⑵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后将其浸入水中,
⑶若F1=F2,则G-F不变,说明物体所受浮力与物体的形状无关;(相反,若-----------.)
32.(2)m/V2-V1
(3)第3组
四、分析计算(33小题6分、34小题8分、共14分)
33. (1)2×104牛
(2)2×105帕
(公式、过程和结果各1分)
34. (1)不饱和
(2分,可以不计算)
(过程2分,结果1分) 八年级(上)科学期中试卷
考生须知: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共2张3页,有4大题37小题,答题卷1张。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近段时间,为切实做好秋冬季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我们应定时做好体温的测量工作。在测量体温时,体温计内水银的哪个量是保持不变的……………………………………(
2、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电解水属于化学变化
B、电解时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
C、电解时产生的氢气体积大于氧气体积
D、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3、下列有关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4、小科同学在校气象日活动中作了如下记录,其中属于描述气候特征的是………………(
A、夏季我市普遍高温
B、昨天我市气压较高
C、今天我市多云转阴
D、明天我市可能有雨
5、高空走钢丝是一项惊险的杂技运动,表演者通常穿一双底部柔软的鞋,这样做的好处是(
A、减小钢丝对脚的压强
B、为了减少钢丝对脚的支撑力
C、增加脚对钢丝的压力
D、为了增大脚对钢丝的压强
6、在炎热的夏天,小林从5℃的冰箱储藏室里拿出一杯底部有少量蔗糖晶体的a溶液,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发现晶体消失了,得到b溶液。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5℃时,a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室温下,b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b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a溶液
7、小明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下实验,获得下表数据:
序号 液体 深度(厘米) 橡皮膜方向 压强计液面高度差(厘米)
1 水 3 朝上 2.8
6 朝上 5.8
9 朝上 8.4
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明研究的问题是………………………………………………………(
A、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B、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C、液体压强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D、液体压强与气压的关系
8、下列名称中都有“水”字的物质,其中属于溶液的是………………………………(
9、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可以把大气层分为五层,由底层到高层的正确顺序是………………………………………………………………………………………………(
A、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B、外层→暖层→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
C、中间层→暖层→对流层→平流层→外层
D、对流层→平流层→暖层→中间层→外层
10、须江被称为“江山人的母亲河”。长期以来,江山市政府非常重视须江两岸污染的综合治理。下列是网民对治理污染的一些建议,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严禁在河边随意堆放生活垃圾
B、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到标准后再排放
C、坚决杜绝使用农药和化肥
D、严禁在河两岸新建化工、造纸等重污染工厂
11、有一长方形木块分别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方式漂浮在水面上,比较两种方式中木块所受浮力的大小,则是…………………………………………(
A、甲小于乙
B、甲等于乙
C、甲大于乙
D、无法确定
12、小明很喜欢看《动物世界》这一电视节目,动物的一些奇妙现象激发着他的灵感,他常把动物的行为和军事、交通工具进行类比。下列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鸟在空中展翅滑翔时不会坠落下来――飞机
B、鱼通过改变鱼鳔内的空气量在水中自由浮沉――潜水艇
C、骆驼用宽大的足在轻软的沙漠上行走自如――履带式坦克
D、蝙蝠通过发出和接受超声波确定猎物的方位――雷达
13、洗衣机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洗涤剂加水稀释后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B、洗涤后衣服上一定没有残留洗涤剂
C、洗涤后排出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洗涤时适当提高水温能加快洗衣粉溶解
14、右图表示一杯刚配制的饱和蔗糖溶液,要增加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下列操
作正确的是…………………………………………………………(
15、有一种被称作“跟屁虫”的辅助装备是游泳安全的保护神。
“跟屁虫”由一个气囊和腰带组成,两者之间由一根线连接。
正常游泳时,连接线是松驰的,气囊漂浮着,跟人如影相随。
在体力不支等情况下,可将气囊压入水中,防止人下沉,在
此情况下…………………………………(
A、人的重力减小了
B、人所受的浮力方向改变了
C、气囊排开水的体积变小了
D、气囊受到的浮力变大了
16、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撑一把雨伞行走在雨中,如图所示一阵大风吹来,
伞面可能被“吸”,严重变形。下列有关这一现象的叙述及其解释,正确的
是…………………………………………………………………
A、伞面被向下“吸”
B、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C、伞上方的空气流速等于下方
D、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17、正在紧张建设中的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跨世纪的重大工程之一。所谓南水北调,就是将水资源相对丰富的长江水调往严重缺水的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上述地区的缺水问题。从水循环的四个环节来分析,你认为是人类对哪个环节的干涉………………(
A、水分的蒸发
B、水汽输送
D、地表径流
18、在野外和灾区可用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为饮用水: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加热煮沸。以上处理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
A、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②④
19、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在t℃时,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将t℃时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其溶液中的溶
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10℃时,分别用100g的水配制a、b的饱和溶液所
需a的质量小于b的质量
20、4岁的小英耳朵有点痛,需要服用扑热息痛糖浆或滴剂(糖浆与滴剂的作用相同),而家里只有扑热息痛滴剂。对于一个4岁的儿童来说,服用糖浆的安全用量为6毫升(见下图)。则服用多少毫升的滴剂等于服用了6毫升用量的糖浆………………………………………(
二、简答题(本题有11小题27个空格,每空格1分,共27分)
21、说出下面科学量的意义:
(1)“铜的密度是8.9×103千克/米3 ”表示
(2)“放在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的压强为1500帕”表示
(3)“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表示 在
22、一块长方体橡皮,侧放于水平桌面上时,如图所示。若沿ab方向竖直向下切去一块,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
(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橡皮的密度
(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23、右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根据电解水装置中的现象,判断水
电解器所接电源的正负极,A点接___ ______极,产生的气体是
___ ____。
24、小明在学校操场上放风筝时,突然手中断了线的风筝向东南方向飘去。请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一下当时可能刮_ _______风。(填“风向”)
25、如图仪器名叫
,为提高其精确度,可在U形管内充灌密度较___ (“大”或“小”)
的液体。如图,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液体,A点向上的压强
是p1,向下压强是p2,B点向右的压强p3,则p1
p3 (填“>”、“<”或“=”)
26、寒假里,小明去海南岛旅游。广东湛江至海南海口段,小明乘坐的火车居然开上了照片所示的我国第一艘跨海火车渡船,以下是该船的有关资料: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知道该渡船自身质量为_
8_吨,满载后在海上航行时受到浮力是_
27、如图所示,三枚大头针插在水平台上,上放一枚硬币,紧贴硬币上表面
使劲吹气,发现硬币被抛起来了。这是因为流体的压强与
吹气使硬币上方空气的压强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8、日,在青岛附近的黄海海域,中国第一次举办多国海军检
阅活动,这也是中国海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阅兵。首先检受检阅的
“长征”6号核动力潜艇可潜入水下300米,“长征”
6号在接受检阅时与潜在深水处时相比,所受压强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当它
在海水中排开水的体积是7×103米3时,所受浮力
牛。(ρ海水=1.03×103千克/米3)
29、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2)20℃时,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可采用的方法有
(写出一种)。
(3)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
方法提纯甲。
(4)10℃时,将11g甲物质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
所得溶液刚好饱和,则此时甲的溶解度为
克;若将烧杯内物质升温到50℃(不考虑
水的蒸发),溶液中变化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溶剂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D.甲物质的溶解度
30、密度计是用来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测量时漂浮在被测液体中。如图所示,用同一支密度计分别测量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则密度计在两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大小F甲_________F乙,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
ρ乙(填“&”“&”“=”)
31、暑假,小雨和妈妈从衢州去西藏旅游。返程那天,小雨将已喝了半瓶的矿泉水盖儿拧紧,然后放在旅行箱中带上火车。回到家,小雨惊奇地发现塑料矿泉水瓶变瘪了,这是因为西藏地区比衢州地区的大气压____________(填“高”或“低”)。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10个空格,每空格2分,共20分)
32、小黎同学为了探究“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跟斜面倾斜程度的关
系”进行了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双面胶将一个200g的钩码固定在1m长
的塑料直尺中间,将直尺的一端固定在桌子的边缘,如图甲所示;②缓缓抬
起右端,让直尺与水平方向有一定的夹角,如图乙所示;③继续抬高右端,
增大直尺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如图丙所示。
(1)该实验中,小黎是通过
来判断物体对斜面压力的大小;
(2)分析三次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组别 三聚氰胺溶质
质量分数(%) 存活率(%)
1 清水 92.02
2 0.01 88.10
3 0.05 90.70
4 0.10 88.89
5 0.15 89.50
6 0.20 40.00
7 0.25 30.96
33、“部分乳制品添加三聚氰胺”事件曾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某科学兴趣小组认为“三聚氰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斑马鱼胚胎存活率越低”。为此,做了如下实验:收集一定量发育状况相似的健康斑马鱼受精卵,将其迅速放入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三聚氰胺溶液中进行斑马鱼胚胎发育培养,适时观察并获得右表数据。
(1)要配制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0.15%的
三聚氰胺溶液,需要三聚氰胺
(2)实验中,第
组为对照组。
(3)根据表中数据,请对该科学兴趣小组的
观点做出修正。
3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制作能够方便鉴别液体种类的仪器。他们猜测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液体的种类存在某种关系,并进行实验探究。实验时,该小组同学选用一个圆柱形的瓶子,内装不同质量的细沙,先后漂浮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并用仪器测出每一次实验时瓶和细沙的总质量及圆柱形的瓶子底部所处的深度h(已知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和ρ乙),如右下图所示。记录的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
实验序号 瓶和沙总质量(千克) 深度h(米)
4 0.2 0.07
5 0.4 0.14
6 0.6 0.21
实验序号 瓶和沙总质量(千克) 深度h(米)
1 0.2 0.09
2 0.4 0.18
3 0.6 0.27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结论:漂浮在同种液体中的圆柱形瓶子,它浸在液体中的深度与瓶和沙的总质量成
(2)分析比较实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ρ甲
ρ乙(填“<”、“>”或“=”)。
(3)实验序号1的这次实验,圆柱形瓶子所受的浮力为
牛(g取10 牛 /千克),若圆柱形瓶子的底部面积为0.002米2,则甲液体的密度为
千克/米3(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35、右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1 ℃时,分别将20克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加入到盛有100克水的两个烧杯中,恰好完全溶解,升温到t2 ℃时出现图2所示的现象。则t2 ℃时烧杯中甲物质溶液的质量是
四、计算题。(第1题7分,第2题6分,共13分)
36、为了给刚刚栽上的树苗浇水,同学们到市场上去购买水桶,结果他们发现了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水桶,经查看与测量得知,他们是用同种材料制成的,自身质量都是1 Kg ,容积都是15 L 。
(1)从科学的角度分析,选
(选填“甲”或“乙”)种水
桶比较好,选择的理由为
(2)某同学用选中的水桶提水,如果提水时手的受力面积为
1×10-3 m2水桶离开地面的高度为0.2 m ,那么他提起一满桶
水时,手受到的压强是多少帕?
37、某科学实验中需要配置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和5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请你根据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表,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氯化钠溶解度(克) 35.8 36.0 36.3 36.4 37.0 37.3 37.8
硝酸钾溶解度(克)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计算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在50℃,100克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多少溶质?
八年级(上)科学期中考试答题卷
考生须知: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共2张3页,有4大题37小题,答题卷1张。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简答题(本题有11小题27个空格,每空格1分,共27分)
(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23、__________, __________。
24、_________风(填“风向”)
(“大”或“小”),p1
p3(填“>”、“<”或“=”)
26、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填字母序号)
30、F甲_________F乙,
(填“&”“&”“=”)
31、____________(填“高”或“低”)。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10个空格,每空格2分,共20分)
ρ乙(填“<”、“>”或“=”)。
千克/米3(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四、计算题。(第1题7分,第2题6分,共13分)
36、为了给刚刚栽上的树苗浇水,同学们到市场上去购买水桶,结果他们发现了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水桶,经查看与测量得知,他们是用同种材料制成的,自身质量都是1 Kg ,容积都是15 L 。
(1)从科学的角度分析,选
(选填“甲”或“乙”)种水
桶比较好,选择的理由为
(2)某同学用选中的水桶提水,如果提水时手的受力面积为
1×10-3 m2水桶离开地面的高度为0.2 m ,那么他提起一满桶
水时,手受到的压强是多少帕?
37、某科学实验中需要配置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和5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请你根据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表,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氯化钠溶解度(克) 35.8 36.0 36.3 36.4 37.0 37.3 37.8
硝酸钾溶解度(克)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计算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在50℃,100克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多少溶质?
温馨提示:请认真审题,规范答题,答完后仔细检查审核,老师相信你一定有出色的表现!
2009年八年级(上)科学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考生须知: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共2张3页,有4大题37小题,答题卷1张。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简答题(本题有11小题27个空格,每空格1分,共27分)
21、(1)每立方米铜的质量是8.9×103千克。
每平方米的桌面上受到茶杯1500牛的压力。
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1.6克硝酸钾 。
23、___正极___, __氧气___
24、__西北__
液体内部压强
1.274×108牛
, 7.07×107牛
29、(1)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60克。
(2) 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
冷却热饱和溶液
30、F甲___=______F乙,
____&_____
31、____低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10个空格,每空格2分,共20分)
直尺的弯曲程度
斜面越倾斜,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越小
当三聚氰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低于0.15%时,斑马鱼胚胎存活率几乎不受影响。
34、(1) 正比
ρ乙(填“<”、“>”或“=”)。
千克/米3(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四、计算题。(第1题7分,第2题6分,共13分)
当提同样多的水时,由于甲水桶对手的受力面积大,因此对手的压强较小。
(2)1.568×105帕
37、 (1)24%
(2)27克 直接在地址栏打:八年级上(下)科学期中测试卷。就OK了。一般去百度文库或DOC里找比较好,因为里面有图片的,而且很多都是免费下载的。在这里找试卷时没有图片的,而且没那么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