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5日早上8点40胜利油田中央电视台招聘2014二套著名幼教专家卢勤老师主讲的教育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2700|回复: 13
2012第28个教师节获突出贡献奖老师事迹录
一直以来就有个心愿,想把今年教师节获突出贡献奖的老师们的先进事迹在这儿帖出来,终于可以实现了.: }# f# s) r, x& z
抱歉,一忙起来就没有时间了,8天长假,总算有两天属于我自己了.呵呵.# L( ?$ l2 A+ s
终于可以享受休息时间了.& A* ?& g% u, V2 {4 q* D" {
现在终于可以把突出贡献奖的老师的事迹帖出来了.
让大家久等了.8 V$ x/ y* B& V% a2 W8 [0 }
' q' h+ ~" ~& Z2 [3 M8 o! s0 P
立足芭茅草粘贴工艺的探索研究创建学校美术教育特色& && && && && && && && && &&&三拱桥中学教师:龙义文& && & 三拱桥中学是一所苗区农村学校,我在这里从事美术教育教学工作已经十多年了。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积累了一些相当宝贵的经验,感受颇深,受益匪浅,前后由我自己承头研究创作的芭茅草粘贴工艺,即是我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总结探索的结果。& &&&芭茅草粘贴画它是一种民间工艺,是在其他粘贴画基础之上创新诞生的。其创作的材料可就地取用,作品的效果独具特色,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冲击和心灵上的震撼。自去年春季开始,学校确立坚定以“靠质量求生存,凭特色谋发展”的办学理念,大力支持鼓励学校特色教育的创新。在这种良好的环境下,本人就着手认真研究探索芭茅草粘贴工艺,怎样把它融入到美术教学的课堂里面,来作为一种校本课程的开发。在没有任何经验借鉴和样本的参考之下,边教学边摸索,经历了许多的挫折和困难,但我没有妥协放弃,反而更坚定“不成功不罢休”的信念,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今天芭茅草粘贴工艺已初见成效,逐渐成为我校乃至全县初中美术教育的一个新亮点。现在我将作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这一粘贴工艺情况简单作个汇报,并以此能够希望得到大家的建议和指正,使我在以后的发展中提升更快。一:芭茅草粘贴工艺与学校美术教育整合的培养目标& && &芭茅草粘贴工艺的开发首先是怎样更好的融入到学校美术教育,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的美术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美术教育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涵盖的面也越来越深入本土。芭茅草粘贴工艺的开发,旨在提高学生的基本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热爱本地区、本民族文化的情感,形成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从而推动农村学校美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达到传承和保护的目的。二:领导的重视与支持,给了我施展的空间和时间& && &随着学校教育转型的不断成熟,“科研兴校、品牌强校”这一理念逐渐成为各校发展的主导方向,也是顺应这种时代教育潮流各学校建设的一个中心内容。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之下,现任校长刘发斌自到三拱桥中学上任后,就着力谋求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出路,探讨适应我校现代教育的模式,求真务实,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聪明才智,展现自身优势。另外,还成立了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校长亲自牵头,精干教师参与,形成了学校特色创建的一个有力团体,并把它纳入学校主要工作的范畴,按计划逐步实施。三:抓住机遇、不懈努力,使芭茅草粘贴工艺的开发渗入到学校的美术教育当中& &&&1:充分挖掘利用本地区美术资源,发展芭茅草工艺创作,不断壮大规模,使芭茅草粘贴工艺真正走入课堂。三拱桥是纯苗族地区,民俗氛围浓厚,民族特色鲜明,如:服饰、生产生活用具、建筑、习俗等等,无一不体现这一鲜明特征,因此在开发的过程当中就要充分享用这些难得的资源,在工艺创作中加以体现出来,并融入到美术课堂教学当中,在学生中深入开展,即让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得到培养,又能使学生更广泛深入认识本民族本地区的文化,从而达到传承与保护的目的。& &&&2:芭茅草粘贴工艺在农村美术教育开展的几个优势(1):芭茅草粘贴画易学易懂,经济实惠,材料可就地取用,不给家庭添加任何负担。非常适合在农村学校中开展和推广。(2):芭茅草粘贴作品用材独特、视觉感受新颖、人们喜闻乐见,发展前景广阔。(3):丰富多彩的民间民俗为芭茅草粘贴工艺提供了良好的素材。(4)本土人的学习和创作,可以水到渠成,得心应手。& && & 3:通过不断的实践,在操作中逐步走向成熟,把芭茅草粘贴工艺打造成一种工艺品牌,在学校美术教育中完善成为校本教材在课堂中深入推广,形成专门的教学生产基地。四:芭茅草粘贴工艺开发以来所取得的一些成就作为学校美术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尽管时间很短,才有一年多是,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了很多的困难,技术上得到很大的突破改进,到目前为止,粘贴工艺作品已经突破进入第三代,实实在在的迈出了一大步。& &&&1:目前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效日趋明显,初步走向成熟,学生参与的面越来越广,全校上下已形成共识,发展态势喜人。& &&&2:在几次的校外成果展览上,广泛得到外界的一致好评,在日的全州中小学教学研讨观摩会上,我校的这一成果展,引起州级领导和专家们的格外关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今年的4月29日“全县中小学千人书画现场大赛”中,代表我校艺体成果展出的芭茅草粘贴工艺作品,吸引了广大师生瞩目观看,得到上级部门领导和专家们的高度赞赏,对我校艺体工作,课程开发研究所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同时我校派出的六个学生现场芭茅草粘贴制作表演,给人耳目一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成为这次大赛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3:学生参赛所取的成绩也是骄人的,2011年凤凰第一届“中小学书画现场大赛”中,我校5个工艺制作参赛选手,一举获得4个一等奖和1个二等奖的好成绩。之后又参加的全州中小学美术比赛中,夺得3个一等奖和1个二等奖,我本人也荣获州级“优秀美术指导教师”称号。& &&&4:课题《芭茅草粘贴画与农村学校美术教育的整合研究》已申评为州级课题正在实施,这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进程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五:课程开发还有待于突破和完善,离目标有一定的距离芭茅草粘贴工艺作为学校美术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它是一个很系统的学术工程,要求的科学性,严密性很高。开发的最终目的是能有效的在学校美术教育中付诸实施,达到培养的效果。所以要求全民参与,共同实施,分项完成,但由于学校的一些条件很受到限制,在开发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如资金,设备、场地、工艺创作的方法研究和突破等,多少限制了课程开发的进程。& && & 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在不断进步的,教育创新和科研兴校乃是教育发展的走向,作为在学校教育工作的一名教师,应该勇于承担责任,挑起担子,积极参与到教育教学的改革当中去。在以后的工作里,我会更加把我的精力投入到课程的开发,刻苦创新,攻关突破,让三拱桥中学的美术教育更具有特色和魅力。# _) `3 c' m9 c/ d
1 s2 I* P4 C) v% c( i" @. @
5 X7 A+ u, \+ _/ W( Q! |0 i$ y* F
$ J1 w/ B6 W0 @( s! N2 M" c
本帖最后由 凤非凡鸟 于
10:28 编辑 # H5 a3 |0 @# t# T# \! q
) P1 ?- \2 o" V( d, `3 Y
三尺讲台写春秋——记两林学区优秀村小教师& &石青松
/ x$ O& z: y9 e6 @4 h3 I" z8 @
& && & “以事业为重,用心灵育人”是两林学区小学校教师石青松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真实写照。石青松同志1974年参加工作,在教学一线已工作了近四十个年头,担任班主任近四十个年头里,他脚踏实地,默默工作,甘于奉献,无怨无悔。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起,他就立下了“当圆丁培育百花,做黄牛无私奉献”的誓言,为自己定下了“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工作准则。近四十年来,几乎每所村小都留下他的足迹,他热爱学生,胜过爱自己的孩子,工作他耐心细致,他不断思索教育学生的方法,他对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从思想上、感情上关怀帮助学生,从学业上悉心指导,循循善诱,关心学生的各方面发展。在三尺讲台上,他用全部的深情和爱心浇灌着稚嫩的幼苗,用满腔的热血谱写着自己的人生乐章。用爱的和弦,奏出美的乐章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而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用深厚的爱心浇灌他们的心田。石青松认为“爱心是伟大的,是教师的天赋,是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钥匙。”   学生唐江标,父母离异后,跟母亲一同生活。因为缺少双亲的关爱,行为离群,经常迟到、旷课,常因一点小事就向同学大打出手。看到这一切,石老师没有因他违犯纪律而训斥、挖苦他,而是以父亲般的爱心关心他、爱护他。在一个秋风萧瑟的早晨,他在教室里见到唐江标只穿了一件薄薄的衬衣,小脸冻得煞白,不停地哆嗦,石青松感到一阵揪心的痛。他急忙脱下一件自己的衣服给唐江标穿上。这个倔强的孩子轻轻说了声:“我不冷。”了解到因为母亲昨晚没回家,孩子没能进家门,在邻居家借宿一夜时,王老师又领唐江标去吃饭。父母的漠视、老师的关爱,使得这个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泪水夺眶而出。   面对这个可怜的孩子,石老师感觉到仅仅是给他买饭、谈心、补课还是不够的,最关键的是要让他有一个温暖的家。他想方设法联系唐江标的爸爸、妈妈,要求他们关心这个孩子,给孩子应有的爱。在石老师的劝说下,唐江标住进了疼爱他的姨妈家。得到了温暖的唐江标从此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性格开朗活泼起来,能严格要求自己了,学习也努力了。 近四十个春秋,石青松老师已记不清自己帮了多少孩子。在他的书包里,时常备有感冒、发烧、消炎之类的小药片,学生有啥头疼感冒之类的常见病,他总是及时地送去几片药。遇到学生在校突发疾病,他总是热情关怀,亲送医院治疗,垫付医药费……要想培育出合格的人才,首先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 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嘲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时刻警醒着他,无论学生是一方美玉还是一株小草,他都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尽心尽力去雕琢,他相信每一块璞玉经过精心地雕琢都会成为艺术珍品,每一株小草经过汗水的浇灌都会成长为参天大树。2003年,他调入凉井小学,接手凉井小学的负责人及四年级的班主任。该小学在本乡村小学是有名的“棘手”小学,学生成绩较差,大多数学生厌学好斗。石青松老师认为:一所小学的好坏,关键在于负责人,一个好的班级好坏,关键在于班主任。他一到任,就主动走近学生,与学生交朋友。学生唐晓冰在学校拉帮结伙、打架斗殴,欺负小同学,其母每次谈起他时都是痛心不已。为此,石青松老师多次找唐晓冰谈心,并任命他担任学校篮球队长。课余时间他和唐晓冰一起打球,平时一起玩,把文化补课贯穿交流中,适时表扬小亮,慢慢地,这个“不学无术”的楞小子,学习兴趣与日俱增,还主动地请文老师给他开小灶。一年后,唐晓冰同学的成绩跃居全年级第一名,全校成绩也由倒数第一升至全乡第二。石青松老师不论是在担任村小负责人,还是当一名普通老师,都特别注意协调教师之间的关系。他对学生充满着爱,对工作充满热情,对同志更是无微不至。在他身上无处不体现集体主义思想的完美,凡和他搭班的老师都有同样的感受,即轻松又愉快;他费尽心思,想尽办法,总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哪一位教师生活有困难他都能亲临问寒问暖;只要同志工作遇到问题他都能亲临指导;年轻教师犯了错误他是耐心细致做工作,总是让其心悦诚服,从不粗暴简单处理。同龄教师把他当老大哥,年轻教师把他当可敬的长辈。 默默奉献,燃烧生命现今社会物欲横流,许多老师不安于现状,都在为拉关系为调动工作而忙碌,他却几次放弃调动的机会,甘愿在最艰苦的村小,扎根农村教育,默默的奉献一生。他总是克服家庭的种种困难,心中装着学生,装着教学。多年来,在工作中尽量不请假已成了他的习惯,在学校里默默工作也成了他的习惯。2005年的一天,石老师听说儿子要带女朋友回家,他才猛然发现,儿子不知什么时候已长大成人。他的内心感到一阵无名的酸楚,这些年来自己对儿子的关心实在太少了。他带着对家人的无限愧疚,满怀欢喜地回到了家,等到儿子领着女友到家时,当看到他家的景象后,女孩的脸一下变得阴沉了起来,接着便逃也似的走了。这时他才留意到自己的家已和别人的相差太远了。祖辈留下的三间泥房已是满目疮痍,家里更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儿子的女友吹了,面对父亲的责骂,妻子的絮叨,儿子的埋怨,他一言不发。是啊,凭他微薄的工资,又时常接济有困难的学生,他已经无能为力了。他带着对家人的无限愧疚,又无言地踏上了自己的征程…… “教书育人是我人生最有意义的事业,我能从中享受乐趣;从学生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中,我能找到了这种乐趣;”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么做的。虽说他教书育人不求回报,但他认为自己得到了幸福和乐趣。他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平凡而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纯的天地,给学生描绘出了最美的春天。老当益壮,甘做人梯石青松老师虽然已到不惑之年,仍壮心不已。从不居功自傲,为人不嫉妒。工作从不拈轻怕重,不计个人得失。2008年,他又一次被派到板井小学,板井小学是目前两林学区条件最差的一所小学,学校因年久失修,已变得破败不堪,墙壁不能挡风,瓦片遮不住雨。几块破木板,一张破木床就是老师的住处。教室里凹凸不平,上课时晴天满身尘土,雨天通风漏雨,污水满地,师生们都是两脚泥巴。年轻老师们都不想去那里,当校长找到他,向他说明情况时,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于是,一个老人每天走十几里山路,风雨无阻。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作为一名教师,在思想上、行动上,尤其是在教学工作上,必须与时俱进,他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因此,他除了平时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教育理论、业务杂志,做读书笔记外,还克服年龄大的困难,积极参加集中继续教育学习。他又克服困难参加了专科的自修学习,于2004取得专科文凭。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高科技时代,不学电脑将会成为新的“文盲”。所以,他又陆续参加了信息技术的初级、高级培训。由于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加上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新颖性,他的课堂教学深受师生欢迎。从教近四十年以来,他自己都记不清获得了多少荣誉,有多少学生已经成为国家的栋梁,唯独不忘的是年轻时立下的“献身农村教育事业”的誓言,始终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尊重领导,团结同事,敬业奉献,勇挑重担,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在小小的三尺讲台上认真地实践着生命历程。
( }9 r& L3 h# E) W' I
' H- H0 h6 s/ `7 `% W
7 u2 z# z: o% \
凤凰县七彩幼儿园园长陈时莲先进事迹材料 陈时莲,日出生于湖南省凤凰县阿拉营镇天星村一个农民家庭。1986年7月,陈时莲小学毕业,。1988年8月,,踏进了初中的大门——凤凰县第一民族中学。1992年8月,她考入长沙达益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幼师专业学习,此时的她,就暗暗下定决心,自己要办一个幼儿园,一个像模像样的幼儿园。日,在湖南省十大边贸市场之首的阿拉镇,创办七彩幼儿园,现在,凤凰县阿拉镇七彩幼儿园蓬勃发展,七彩幼儿园园长成绩斐然。 一、坚持打铁还需自身硬,不断开拓幼教新领域陈时莲坚持“走出去”,要走就走远点,走到国家幼教的最前沿,一步到位。日至日,陈时莲参加了湖南省幼教师资培训中心举办的第一届幼儿园园长培训班,取得园长证,这是凤凰县民办幼儿园的第一张园长证。日——日,陈时莲在同一月二进长沙,参加湖南省幼教师资培训中心举办的第14期幼儿园园长培训班,受益匪浅。日——日,到国家会议中心参加了“学习型幼教&&第二届园长世纪论坛& &新纲要&&新思维&&新征程”,听取了台湾幼儿园经营专家、资深经营讲师,美国康柯迪亚大学硕士、台湾捷飞教育集团董事长柯威《21世纪幼教管理者的危机与转机》,家庭教育专家卢勤《倾听孩子的心声》,中国教育文化研究中心首席教授王继华的《园所文化与园所品牌创建》,台湾知名幼教专家、创办台湾十余所直营幼儿园林梅芳《如何带领80后的幼教团队》,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学前教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卓娅《试论民间音乐舞蹈的游戏精神》,深受启发和感悟,收获甚多。日至日,参加了由学习型幼教举办的“学习型幼教&&亲子园教学活动设计与课程实施策略高级研修班”,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日——12月8日,参加了“国培计划——园长高级研修北京师范大学班”,被评为优秀学员。日——12日,参加了由学习型幼教组委会举办的保教结合与幼儿和谐发展高级研修班,学习了幼儿后勤及安全管理、幼儿园后勤团队高效执行力打造、幼儿园保育员队伍建设与管理、幼儿健康与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急救、幼儿突发事故的预防与急救五大专题,加强了对幼儿园所保教工作的有效管理,强化了保教意识,加强了幼儿园所后勤保教工作的有效管理,确保园所稳步发展,陈时莲为推动凤凰幼教事业做出了一定贡献。 二、真心实意在办园,成绩发展——快、大、多 一奇——快日,陈时莲合伙租屋开办幼儿园。2008年9月,其中一方撤股。2008年11月,第三方退出幼儿园。2008年11月,陈时莲独自办园,这种结局快得出奇,这是陈时莲事先预料到的而又无法预料到的。日,陈时莲三方与主人签订租屋合同,合伙举办幼儿园。日,陈时莲购买主人3层楼房。2009年春节前后15天,加第四层。日,购置与幼儿园相连的一块460平方米地基,作为扩园基地。日——日,建成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6层高的新园,仅耗时8个月。自办园到新园建成,,仅用了3年6个月,创造了建园“快速”奇迹——从租屋到购买再到加层最后到购置地基扩建新园。
二奇——大陈时莲办园中,投入大。日,租屋办园,租金90240元。08年9月,开园筹资20万元。日,加第四层,投入108000元。日,购置460平方米地基,240080元。日,承包幼儿园,175000元。日,接手本镇阳光宝贝幼儿园,转让费88000元。日,由于“人多地少”,租民房18670元。日——2012年元旦,投资239万元,扩建新园。自2008年到2012年6月,总共投资3611870元人民币。自2008年到2012年6月,共创固定资产870万元。 三奇——多陈时莲办园生源多、稳定。日,陈时莲创办七彩幼儿园,确定了“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培好习惯,精彩一生,服务世界”的办园理念,开园时,幼儿184人,创造了凤凰县民办幼儿园开园史上人数奇迹,2009年2月,幼儿增到246人,办园以来,由于她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培好习惯、精彩一生、服务世界”的办园理念, 2010年2月,幼儿急增到453人,2011年3月,幼儿猛增到621人,成为凤凰县幼儿人数,幼儿园个数、教师人数、班级个数、园车数量最多的幼儿园。现在,七彩幼儿园有幼儿643人,17个教学班,46个教职工,是目前凤凰县最大、最多、最好的幼儿园之一。七彩幼儿园园长,陈时莲,带领七彩人,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培好习惯、精彩一生、服务世界”的办园理念,始终以“今天不走,明天要跑”为园训,始终把“一切为了孩子健康成长,一切为了家长放心满意”为办园宗旨,始终吹响“温和而严格”的教风和“游戏”的学风,始终以“服务社会、服务家长、服务幼儿”量身每一个细节,始终树立“安全大如天,生命高于一切”的安全意识,始终做到“只有爱才能真正征服人心”的保生信条,始终以“学习别人,总结自己”为学习途径,不断提升、完善自我,始终以“服务别人等于服务自己”进行自勉,始终把握“珍惜身边的每一位过客”为交往原则,碰到困难,始终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大”,“上帝关了一扇门,同时也打开了一扇窗”来激发自己,面对荣誉,始终以“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夸奖”来激励自己,2010年七彩幼儿园被评为县级优秀幼儿园。2011年10月,被中国未来研究会教育分会、中国教育电视台点燃希望栏目组和中国教育家大会组委会评为“2011十佳早期教育机构”。七彩幼儿园声誉斐然。& && & 陈时莲是凤凰县妇女的杰出代表,凤凰县幼儿园园长的办园典范,凤凰幼儿教师队伍的学习楷模,湘西自治州优秀幼儿教育工作者。她在自身成长,壮大自己,发展幼教工作中,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使凤凰幼教事业得到了跳跃式的发展。七彩幼儿园园长——陈时莲,决心做到:七彩、七彩,多姿多彩;七彩、七彩,无限精彩;七彩、七彩,永放光彩;七彩、七彩,齐声喝彩。在未来的工作中,为阿拉人成就梦想,为凤凰幼教献一份力,为国家幼教事业奉献一生。
' C4 K+ U: U4 C
终生从事村小教育,无怨无悔守望成长——凤凰县水打田学区教师唐序元推荐材料 唐序元,男,中共党员,中师学历,1959年12月出生,1978年8月参加工作,从教以来始终在凤凰县水打田学区吊岩小学任教,至今已有34个春秋。他用扎根农村教育的坚定信念和突出的教育教学能力,点燃了乡村学生的希望之火和村小教育的发展之光。一、讲奉献,无怨无悔为教育唐序元同志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坚定扎根农村教育信念,一心一意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30多年来,他能够顾全大局,服从学区领导安排;能够不计个人得失,勇挑工作重担;能够乐于助人,始终与同事和谐相处。为了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为了顾及学生前途,唐序元同志默默无闻地付出了许多许多……有人半埋怨半开玩笑地说:“他是个只知道整天忙工作的人。”日,唐序元同志母亲病重,他没有及时请假守护母亲,直到中午12点18分母亲去世,仍没能看到母亲最后一眼,临终之际未能给母亲送终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痛!也许有人说他是“不孝之子”,但他不担误学生上课、不影响学生正常学习,舍了小家为了大家,因此他依旧认为“公事比家事更重要”。正因为他一如既往地热爱教育、关心孩子,在漫长地从教生涯中,他的表现得到了领导、家长和学生的一致认可,并多次被评为县、乡两级优秀先进个人、优秀党员、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师。二、讲业务,精益求精重质量唐序元同志30多年来长期任教三、四、五年级语文和数学,已经具有了扎实的教学功底,但是为了上好每一堂课,他仍然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因材施教”的原则,不仅认真备教材,更备每一个学生实际;为了提高业务能力,他订阅与教学相关的报刊杂志,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近十年来,唐序元同志所任教的语文学科及格率达95%以上、数学学科及格率达98%以上、年巩固率达到了100%;学区文艺汇演吊岩小学多次荣获二等奖、学区运动会全体总分多次名列第二名、学区年终评估综合得分也多次位居第二名。三、讲师德,为人师表育人才唐序元同志一直担任班主任,管理学生注重“严”和“爱”——以“严”来促使学生进步,提高学生能力;用“爱”来呵护学生健康成长,教会学生做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唐序元同志很注重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他经常说:“老师就是学生父母,学生的困难就是老师的困难。我们要切实关心关爱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铺好发展之路,绝不放弃一个学生。”品学兼优的李美玲同学三姐妹正读一、二、三年级时,祖父、父亲相继病故,欠下很多债务,面临辍学困境。获悉情况后,唐序元同志不仅主动给她们买学习用品,而且每期每人捐学杂费100元。四、讲党性,率先垂范促发展唐序元同志自日担任吊岩小学校长后,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不断加快学校发展步伐。学校是1978年修建的砖木石灰结构房子,而且没有教学设备。唐序元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通过多方努力筹集,给学校添置了风琴、幻灯机、地球仪、34寸彩电、功放机、DVD、电视接收机、音箱、优育用品等教学设备。为使校产不受损失,放假时他把这些设备全部挑、抬回家,开学后又全部搬回学校。正因为他连续三十年的精心保管,加上有计划地添置,教学设备只有增加,没有减少,达到了“花少钱多办事”的良好效果。除此之外,唐序元同志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大力加强学校硬件建设,几年时间教室地面硬化了、墙壁粉刷了、电灯安装了……如今学校面貌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最让他记忆犹新的是新建校舍工程,由于地基下沉,教室墙面出现约5厘米的裂缝。身为一校之长,唐序元同志一方面积极向各级领导反映危房情况;另一方面不怕阻碍和委屈,亲自去找县政府分管教育的副县长。在分管农业的副县长田小平到当地视察山体滑坡情况时,唐序元同志抓住机遇,适时汇报学校危房情况,最终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2004年元月5日,县政府、县民政局、县计生局、县开发办等单位主要领导深入吊岩小学定夺新修学校之事,确定了由中石化扶建吊岩小学。在修建学校过程中,原计划修建四间教室、两间办公室共需资金18万元,由于经费不足,实际只帮助投入13.2万元,临时决定减去二楼一间教师宿舍和楼梯堡。唐序元同志与村干部协商无果后,积极与林老板协商达成免去1.8万元的协议,使原计划项目得以顺利实施。新建校舍峻工后,林老板来校取剩下的3万元修建款,唐序元同志从学校大局出发、从师生利益角度考虑,立即贷款及时付清了所欠余额。学校教学楼虽然修建好了,学校操场却还是一年要打4次除草剂的草场。为了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娱乐活动场地,唐序元同志积极争取、主动汇报,最后得到了县教育局局长段跃进的大力支持。2011年8月,不仅完成操场水泥硬化工程,而且接通了自来水、绿化了操场……日,局长段跃进、副局长韩翅飞在原学区校长杨战明陪同下,深入吊岩小学检查工作时指出:现在吊岩小学已是一所合格村小了。多年来,正是在唐序元同志的组织和引领下,吊岩小学校容校貌得到了彻底改变,并影响和带动了周边村小的发展。在村小逐渐边缘化和村小教育低迷徘徊的今天,唐序元同志用实际行动构筑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用扎根村小的敬业精神与促进村小发展的信念筑起了一座优秀教师的丰碑。他是一个守望者,忠实地守望他的村小,守望这所村小的发展;同时他又是一个领路人,永不疲倦地引领着教师、引领着学生、引领着村小教育飞得更高更远。
倾听生命的拔节——在教育中幸福成长凤凰县廖家桥小学& && & 滕武军 & & 他是一个善思者,立志成为“会思考的芦苇”,成为“美丽的思想云朵”,思考始终如一地如影随形;他是一个善行者,从教17年以来,一直以率真、痴迷与投入行走在农村教育教学与科研路上;他在指导学生读写领域出了成绩,在课堂自由开放方面探索出了新路。他——滕武军,廖家桥小学教师,凤凰县数学学科带头人,一个追梦者,正用自己的爱与智慧“画笔”为山村孩子的未来描绘着多彩蓝图,他践行的“快乐课堂”氤氲着馨香。& && &&&倾听花开的声音——教魂在大爱中铸就& & & & 谈起教育,滕武军感慨地说:“我对教育和教师,小时候是充满期待,现在是一种感恩,以后更是一份留恋。”& & 滕武军出生在凤凰县的一个小山村里,吃苦耐劳、自食其力的父母深深在影响了他,“用知识改变家乡命运”他的心田播下了当教师的种子。& & 1993年9月,怀揣着教师梦的滕武军考入吉首民族师范学校,立志当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的他在如饥似渴地学着教育专业知识的同时,钢琴、歌唱、书法、演讲、舞蹈等特长学习比赛都有他活跃的身姿,学校的各种大型活动留下了他主持的身影。& & 毕业后,他回到了家乡凤凰,在都里乡拉毫村小学任教,这是一个纯苗族的村寨,四间土胚房教室,2位家住邻村的老教师,118名学生。在同去的另一教师的叫苦和埋怨声里,滕武军兴奋地开始了自己的教师人生。他决心把自己全部的青春奉献给这三尺讲台,他满足于给孩子们上课时的那种感觉,陶醉于孩子们求知的眼神里,他快乐地与孩子们一起唱歌、跳舞、绘画、做游戏;他给孩子们讲故事,讲山外的世界;他悉心地向孩子们请教着自己不懂的苗语。一年后他任教的班级及科目,由全学区同年级倒数一跃为第一名。学生的喜爱,同事的赞誉,让他深深地觉得教师人生是自己幸福的归宿。昱年9月,滕武军调入现凤凰八一爱民学校。& & 滕武军说,做一个老师不难,难的是做一个社会认可、家长信任、学生肯定的好老师却并非难事,只要用诚挚去关爱每一个学生,用心灵去呵护他们的成长。每个孩子都会发出灿烂的笑声。一个好老师要善于对孩子们的每一个举动、每一种情绪悉心体会、准确把握。要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孩子,相信只要春天到了,每一个孩子会和百花一样,在无限的春光里开出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 为此,他不知牺牲了多少休息时间,放弃了多少个节假日。他狠抓后进学生的思想和学习,对个别的特殊学生甚至采取“粘人战术”带回家进行辅导。记得有个叫杨浪的男孩,父母离异,从小和贫困的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由于缺乏亲情和约束。刚到班级时,眼神呆滞,性格比较内向、孤僻,课间自己趴在位子上不与同学交流。他无心学习,又常常和人打架。任课教师都拿他头疼。从此,滕老师的心里就多了一份牵挂。他成了杨浪家的“常客”,给他辅导作业,为他购买学习用品,请他到自己家里,和他谈心,给他做好吃的饭菜,并要求全班同学关心帮助他,和他一起玩、一起游戏……。天冷了,其他同学都穿上了厚衣服,可他仍然是那身单薄的旧衣服,于是滕老师拿来侄儿的衣服为他穿上。半学期过去了,由最初的抵制到后来的慢慢接受,杨浪心中的寒冰终于滕老师那份炽热的爱融化了,他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变得爱与同学交往了,脸上的笑容多了,成绩也进步了。一个寒冬早上,空中飞着点点雪花,早早来到学校的滕武军,习惯性地走进教室看看,发现一个男孩低着头使劲地吹着炭火,走近一看,原来是杨浪同学,原来他早早地来到学校,是想为同学和老师生火暖手,看着他那满是炭灰的手和脸,滕老师的泪水再也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对班上众多家境贫困和学习困难的留守儿童,滕武军更是像慈父呵护襁褓中的婴儿一样耐心照顾他们:两天两夜不合眼照顾生病而父母又不家的刘成同学,并垫付医药费,为贫困的周德龙垫付学费、为杨森买文具、雨天为淋湿的学生烘烤衣服……& & 爱人者,人恒爱之。当孩子生病时,他上门探望;当孩子过生日时,他送上祝福;当孩子成功时,他送上小奖品;失意时,他送上轻轻的问候,柔柔的抚摸……在孩子们一次次的泪光里,他收获到了很多……渐渐地,他和孩子们成了知心朋友。他知道:这是真情付出得到的回报!“是鹰总会搏击长空,是爱总会让人感动。”& & 就这样,滕武军所教的每一个班级,他采用科学恰当的方法,循循善诱,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他所任教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有非常强的凝聚力;学生健康向上、乐观自信。在每年的期末检测中。所任教的班级及科目成绩,均名列全学区同年级前列,被评为“优秀班级”,他本人连续被评为“优秀班主任”。根据班级管理经验所写的争先创优学习心得《衣带渐宽终不悔&&甘洒热血育英才》,在第六届全国中小学教师论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 & 静听生命的拔节——专业在智慧中成长 & & 谈起自己专业成长,滕武军深有感慨:在学校里,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是啊,现在的学生接触面越来越广,个性起来越强,尤其是农村学校,留守儿童越来越多,教育的难度也就越来越大了。教育管理需要严格、爱心,但是他认为更重要的应该是教育的智慧;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而这个成长必定充满生命拔节时的痛苦蜕变。& & 凭着自己的扎实教学基础、扎实的磨练积累,和与时俱进的业务钻研,在教学中,滕武军努力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才华,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形成了课堂气氛活跃、点拨启发精当、逻辑层次清楚、作风朴实干练的独特教学风格。作为学校教研组长,他带领全组的老师踏实工作,刻苦钻研,积极探索研究数学教学的高效途径和方法,开展课题研究、组建兴趣小组、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他每年都要承担全校性公开示范教学和州县校的教科研课题。业余时间他利用计算机基础较好的优势,努力学习、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课件大师”、“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等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多年来致力于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 & 2010年4月,自治州举行数学同课异教比赛,先由学校报名预赛、片区赛,再到县里、州里。参加赛课,似乎是一种机遇,但并不是每个老师都愿意去“吃螃蟹”。因为在边远的农村学校,“同课异教”还的一个新名词。滕武军毫不犹豫地报了名,“都有哪么多荣誉了,还需要参加这样的比赛吗?”同事朋友的关心,暗示。滕武军付之一笑,投入到紧张的准备当中,查阅资料,制作课件,着力深入研究对教材的把握、对教学细节的预设,对课堂生成的处理,精心设计有自己特色的课堂。为了实现课堂教学与课件、板书的完完美结合,他每天在黑板上练习几十遍,为了练好课堂语言表达,他在赛前的长假,七天没有下楼出门,妻子和女儿成了他忠实的听众,镜子和椅子成了他有灵性的学生。他的课取得了片区、县里第一名,将代表凤凰县去州里比赛。“这样的一个农村教师能代表凤凰去州里比赛吗?以前可都是城区的教师去呀!”质疑随之而来。但是,成功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在州里的泸溪赛场,作为唯一的一名边远农村教师,他的课博得了评委一致好评,获得了大赛一等奖。评委们认为,在他的那一堂课里,师生生命处于和谐、自然的共振之中,教师出色地引领学生感悟数学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心灵受到洗礼。& & 赛课的成功,让滕武军体验到了成长的快乐,他开始在成长的道路上“迅跑”。他所制作的课件《分数加减法》获省教育课件大赛一等奖,所写的论文《析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发表在2010年12期《时代教育》杂志中。2010年9月,凤凰县设立学科带头人岗位,全县几千教师,名额只有那么几个,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滕武军却脱颖而出,毫无争议地当选为县数学学科带头人,以一个农村教师的身份成为凤凰数学学科的“领头雁”。湘西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辽阔的农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如何将数学教学融入到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去,联系生活、贴近生活,找准每个知识的“切入点”,让学生熟知的生活知识进入到数学课堂中来,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起到知识的唤醒,在熟知的生活中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如何为学生提供熟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他们在解决问题中感知和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这样,如何让学生对数学有亲切感,让数学课堂就变得生动、活泼、有趣;让每一个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体验到快乐,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诱发学生内在的知识潜能,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因此,如何发挥农村优势构建快乐高效课堂又成了他研究的课题……在这些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滕武军老师取的了很多优异的成绩。他在这些年的工作当中一直担任六年级的教学工作,并且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教学中,在2009年的六年级毕业检测中,我廖家桥小学数学学科取的了全县综合评比排名第二名,该同志所担任的班级数学学科在同年级中评比获得第一名;2010年中,他所担任的四年级数学学科在全县调考中,廖家桥学区获得全县第二名。该同志所担任的班级又获得全学区第一名。在2011年中,他担任五年级的教学工作,在全学区的综合评比中该同志所担任的班级学科获得全学区第一名。并且该班级的巩固率每年都达到百分之百,曾在2009年度、2010年度、2011年度中连续三年被学区评为优秀班集体,该同志也在教师节表彰中被评为“特殊贡献”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他独创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对多媒体的运用,使教学有了深度,学生的学习有了兴趣,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既得到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他对多媒体的运用在学校进行了教学推广,得到了学校所有老师的认可,并且自己在运用的过程中进行了实践,在2010年全县小学数学多媒体“同课异教”竞赛中,他的一堂《三角形的特性》得到了全县老师的认可,获得全县一等奖;并且代表凤凰县参加了全州的小学数学多媒体“同课异教”竞赛活动,他又以一堂《最小公倍数》,在全州的赛课活动中独占鳌头,获得全州一等奖。他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后,把自己的经验在学校其他老师中进行推广,并且指导其他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运用,在2012年中,小学科学“同课异教”中,他指导本校滕凤老师,在全县竞赛中,他所指导的滕凤老师获得全县一等奖。该同志谦虚谨慎、积极好学,要求进步,积极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在2010年全州教师网络说课竞赛中,获得全州一等奖;在全省小学数学多媒体课件竞赛中,他所制作的课件和教学设计分别获得全省两个二等奖。正因为他在教学方面的执着和追求,在教育改革中的创新,在2011中,凤凰县首届学科带头人评选中,他以优异的成绩和表现被评为凤凰县数学学科带头人,这既是对他的表彰也是对他在教育教学中所作的贡献的一种肯定。总之,在这个“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时代,教师如何确立自己的思维方向和行走方向?如何获得教师幸福感?我们需要一种沉潜的心态,一种执着的坚守,如一位“把酒话桑麻”农夫,没有凌空蹈虚,没有装腔作势,没有哗众取宠,浮华汰尽,留下的只有质朴与深刻。滕武军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在教育中幸福成长,无私的贡献着自己的青春与热血的人。教师的幸福就是静听“花开”的声音,享受生命的拔节。滕武军老师就是这样一个在教育这片土壤上辛勤耕耘的人,默默奉献的人。
本帖最后由 凤非凡鸟 于
11:02 编辑 4 [0 x8 X6 H&&[' W8 _6 P
! q' p# H1 l* p- R& }- `& s
+ o) ^1 ~0 `3 K7 l
探索适合民族地区农村高中的教育教学之路& && && && &&&----记凤凰县华鑫中学朱继华副校长" `0 w% x, X5 }
# J8 r&&b&&v& t8 I, w
* l1 q1 o3 v0 C: T; Z& ]! K( c
" R5 a% G&&R$ j4 ]/ D* V
& && & 凤凰——是孕育了“沈从文”“黄永玉”两位大师的地方。2006年春,怀着崇敬的心情,与俞校长一行十三人从浙江来到凤凰县廖家桥,开始了湘西教育之旅。华鑫中学地处农村,95%以上都是农村学生,民办高中在民族地区的农村如何发展?民族地区农家子弟如何通过农村高中走向成功?六年来的思考与探索使我们认识到:只有坚定不移地服务好民族地区农村孩子,才是实现民族地区农村高中与学生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一、培养人格健全、学科扎实、有竞争力的农村学生。农村孩子的特点是:刻苦、坚忍、好学;但缺点也很明显:知识面狭窄、语言表达能力差、胆怯,甚至有些自私、孤僻、偏激。但这些孩子同样肩负着家庭的重托,承载着通过努力,考取大学,改变家族命运的希望。农村的孩子由于家庭、环境等先天因素的影响,使他们一开始就处在不利的起跑线上。如何克服自身条件的不足,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具有城市孩子的视野和竞争力?如何帮助他们完善主流价值观念,和谐地融入社会、提升他们的处世能力呢?在学校开办之初,定下了几条要求:1、全方位、多途径健全学生的人格现代心理学认为:人格健全是人格的生理、心理、道德、社会要素完美的统一、平衡、协调,使人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有责任感和创造力,努力为自己的未来而奋斗。根据这种理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着力践行:第一: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第二:在阅读中汲取营养。高一阶段,利用课余时间讲读《论语》,提升孩子们的古文修养,也从中汲取中国文化的精华。第三:尊重学生,激发潜能。要求 “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从最后一位学生抓起”。第四:用行动感化学生。要求老师细心呵护。学校规定:学生生病住院,班主任、政教处要派人陪护,星期天休息,只要有一个学生在校,学校食堂就要做饭。对家庭困难的学生,力争他们不因学费而辍学,学校尽力减免学费,甚至允许部分欠费学生大学毕业或工作后再交。2、循序渐进,帮助学生克服薄弱学科,扫清学习障碍,提升竞争力每年的新生入学,学校都要进行初、高中衔接教育,并且重点突出英语、数学、物理的衔接。英语是民族地区农村学生的最大短板,也是最怕的学科,农村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条件,接触英语时间晚;乡村英语教师专业技能相对薄弱;少数民族语言切换种类多。综上因素,学校确定英语为主攻方向,着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高中入学后从最基础再教,让学生找到学习英语的路子,还聘任了美籍教授Conie为英语教学顾问,定期来我校讲学,并指导我校英语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英语学习。这些措施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让学英语变得不再可怕。从高考成绩看,英语基础好的同学可以过130分,基础弱的也能达90分以上,这样就缩短了与本省东部学校的差距。3、养成教育,促进素质提升农村孩子生性比较“野”,不太懂“规矩”。如何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呢?从作业与考试、自修等来抓习惯的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才是有效推进教学的保障。作业首先抓书写,书写规范高考有加分,当然这个加分不是直接体现在数字来表达的,而是体现在整张试卷的质量上的,高考网上阅卷对书写规范要求很高,从平时作业抓起,直到高三都不放松,应该说对每一位同学都是有利的。二、培养敬业、奉献、团结、竞争的农村教师队伍要让农村学生接受高素质的教育,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农村教育最缺的就是高素质教师。提出“诚信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的理念。学校提供平台,能者上,不论资排辈,充分尊重教师的个人才能。经过六年的努力,已建成一支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推行全员聘任制,以师德与绩效来考核所有的教师与员工,打破以资格论工资,所有人的工资都是结构制,能者多得,优者多得,让人人都有很好的工作态度,有敬业、奉献精神,如对“希望生”的学科补差从不收取费用。同时所有人都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在年级组和学科组里倡导竞争意识,每位老师都要带好自己任教的班级和学科,突出自己的管理与教学能力;但更多推行团队意识,在突出个人学科,更重要做好学科组、年级组的协调,如课节的调整,个别学科上教学时间的倾斜等,因为高考的成功需要各学科都优秀,需要这种团队间的合作才有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也就是这种团队精神才赢得质量。加大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与管理能力。与全国著名高校合作,派出短期培训,如英语老师阶段性到江西师大再学习,在今年先后派出二批老师到北京大学做短期学习,效果非常好。同时鼓励教师参加网易公开课中的世界名牌大学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的长期学习,体验世界名牌大学教师的教学,使工作在农村中学不会与外界脱轨,让自己能终生接受良好的学习,同时使教师自身具备较强的竞争能力,以适应现代教学与管理的需要。三、构建精细化的管理模式,提升农村中学的管理效能精细化管理是注重管理过程和管理细节,实施精确计划、精确决策、精确控制、精确考核的一种科学管理模式。是实现农村教育优质化的有力措施,提倡“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常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常”的精神。追求每一个领域、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环节的卓越。1.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构建自觉地行为引领 。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可以使学校管理由粗变细,由细变精,避免“粗放型”管理带来的弊端,对保障学校政令畅通,促进学校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此,学校制订并完善了学校的规章制度,编写了《华鑫中学教学过程评价》、《华鑫中学教师岗位职责》等,根本目的就是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人本化。在对学生的管理上,学校要求全体学生从细微之处人手,规范自己的行为,做文明守纪的学生; 对管理者提出要有服务、责任意识,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不因事小而不为,而是处处要把小事做好,校长室对各层次管理者建立考核制度,以制度说话,打破人情网,制度考核结果作为下一学年度是否聘任的重要依据。通过制度构建起一种自觉地工作,自觉地改进管理方法的机制。
 2.实行激励性的考核评价,加强工作过程的监控 。没有激励性考核制度的工作就像一潭死水,不会有生机与活力,不利于工作的开展与创新。学校先后制订了《华鑫中学年度绩效奖金评定方案》等相关激励制度,“靠精细创造公平,靠公平激发活力”。华鑫中学向业绩倾斜,向正气倾斜,让业务精湛、师德高尚、成绩突出的教师干得气顺,让年轻有为、积极上进的教师有施展的空间,使“有作为就有地位”的意识深入人心。正如曾今在我校工作过的黄卫老师所说的,华鑫为每个人提供舞台,都有公平的标杆评价,虽然工作要求很高,但对青年教师的个人成长是非常有利的,也许终生受惠。 有制度更需要管理的监督,作为主管教学的领导必须做到细看、细听、细查,细看:具体就是仔细看教师的工作态度与热情,看学生的课堂反应;细听:随时推门听课,听课堂教学过程;细查:查教师备课本、教师用的教辅资料、试卷编写、学生作业、考试反馈记录等,抓好了过程就可以达到预期的结果。
3.追求创新,但突出内涵,淡化形式。在教育正在追求突变的时期,社会、学生、家长都在追求高效,高质量,推动学校就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其实教育不需要跟风逐浪,不需要太多的花样翻新,需要的是一种扎实的坚持。学校精细化管理强调求“精”求“细”,以达到“不管自理、无为而治”的最高境界。精细化管理要守住平常心,做好小事情,累积大成功。教师时刻牢记“内涵比形式更重要”!从全国各地来看都注重推出课堂教学形式的改变,那只是形式上的变革,我校更多强调学生、老师双向的进步与突破,把过程与结果紧密结合。通过六年的努力与实践,学校由当时的6个高中教学班,180名学生,发展到现在的22个教学班,1200名学生。教学质量年年提高,年高考实现了清华、北大“两连冠”,2012年的高考再创历史新高,重本达32人,二本50人,三本99人,本科上线率达70%,而理科高三(1)班,一个班重本达22人,刷新了凤凰高中教育的历史,成为到目前为止凤凰最“牛”的班级。办好“优质的农村教育”,为更多民族地区的农村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行走在探索的路上,衷心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也渴望得到更多的关怀与支持,使华鑫能够为民族地区的农村教育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8 j/ `# k1 D- B3 S- g7 n
用心育人,用心工作& && && &----记华鑫中学黄子涛老师2 S( Y4 f% K) a. O' p1 x. \
黄子涛,男,现年35岁,1999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学一级语文教师.2007年夏,感谢华鑫给我机会,我来到凤凰;感谢华鑫给我信任,2007年至今,一直担任高三毕业班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先后担任语文教研组长和高三年级组长等职务---不知不觉我在凤凰教育这片热土上已耕耘了五年。这五年,付出很多,收获更多.一、良心教书。我是一位普通的中学语文教师,大学毕业后,就树立一个想法:当教师就当优秀教师。教师这个职业是比较清淡的,教书发不了财,虽然不能说只谈奉献,但如果没有奉献精神,不凭良心教书是绝对不行的,所以没有一定的修养是做不长久的,也做不优秀的。同时我深知:教师担负培养下一代青少年的重任。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情操和道德品质都会对青少年产生重要影响,因为在青少年眼里,教师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和仿效的榜样,是最有知识、最有教养、品德高尚的人。师德是学生的先导。因此,我十分注重自身的思想教育和师德修养,不断学习,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品德高尚的有良心的教师。平时和同事聊天时,我总是说,不管怎么样,要对得起学生,教师本来就是良心活,平时生活中难免有一些不如意的事,也不能影响自己给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我们俞校长经常开会时跟我们说“人做事,天在看”,平时在教学上下了多少功夫自己最清楚,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所以必须首先要具有高尚的思想水平和道德情操,以身作则,以自身的榜样去感染、熏陶学生。学生的眼睛是最亮的,当学生知道老师用良心在教书时,他也会很自觉地用良心去读书,因为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回报老师,回报父母,毕业后,离开学校,走上社会,他也会把良心当做自己在社会上生存的基本法则。我记得2009届刘成同学,这个学生是在社会上打了一段时间工才回到学校的,沾染了一些不好的社会习气,思想也不像一般的学生那么单纯,平时对老师对学生都比较冷淡,他到学校来是因为打工感觉没有文化打工又没有地位又辛苦,想要考个大学摆脱生活困境。我通过平时作文及周记了解到他在打工期间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委屈,也受了一些不公平的待遇,他甚至片面地认为,这个社会好人没好报,自私的人多,思想比较偏激。但是这个学生很珍惜在学校的读书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读书很刻苦,但是因为学习生涯中的一段空白,学习很吃力,我开始关注他及他的学习,平时在课堂外上看到他,也笑着跟他打招呼,主动询问他的学习情况,平时我的课上完后,有时也会走到他的课桌边问他上课的知识听懂了没有,考试结束后,找他分析考卷的得失。刚开始,他有点不适应,不习惯有人主动接近他,关心他,表现较冷淡,好像我有所图。但是渐渐地,我感觉到我真诚的关心,只是希望他能好好学习,好好成长的良苦用心,慢慢地开始接纳我,接纳同学,融入了这个班集体。后来他考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虽是专科,但是他认为人生有了新的起点,他很高兴,节假日都会给我发短信,在QQ上留言问候我。我也很心慰。& & 其实这样的学生我在华鑫五年遇到很多,我不图名不图利,只是希望通过自己点滴的行为去关注每一个学生,对待每一个学生,他的人生就会从此不同。其实,我们并不需要做多少,但是却能改变学生的一辈子。学生的人生观就在我们微不足道的工作中慢慢地端正了,正确了。走上了社会,就像我跟学生经常说的,这是一个好人。老师,就应在自己教学中用自己良心正义的阳光照亮学生那些不易觉察的角落,让他感觉到人生的一些美好。我也是我做班主任工作践行的准则。& & 在华鑫有很多这样的老师,用良心教学,用良心做事,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在华鑫前几年成绩还不是很突出时,但是学生和家长还是愿意相信华鑫的原因之一吧。二、尽心教书。& & 在平时和同事聊天和高三年级组开会时,我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王进喜的名言“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教师生涯中总是要面对不断的挑战,你不可能年年都遇上基础好,成绩好的学生.当你面对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时,没有一股拼劲是不行的.从自己的语文教学中这样的经历有很多。& & 2012届高三,文理重点班的语文都是我教,这两个班都有几个重点生语文拖了后腿。如文班科的向玉竹同学,该同学其它科目都很好,只有语文处于90--100分的水平,这样的语文水平肯定会拖她整体的成绩的后腿,而学校文科班的力量本来就相对较弱,这样的学生可不能放弃,要当作重点来培养。这样,补差的任务,从开学的时候就落在我的头上,说实话,当时我的压力很不小。这又是一个挑战,语文其实不好补。但是就像我说的,“没有条件也要上”,现实摆在面前,没有其它办法。在分析了几次向玉竹同学的几次试卷后,我找到她的问题所在,有针对地定时定量给她利用课外的时间补课,终于,她的成绩有了提高,在2012年高考中,在语文试卷偏难的情况下,她考出了118分的好成绩,名列全县前列。最终的成绩虽然让人心慰,但是这过程的煎熬只有我自己清楚,如在3月7-8号怀化第一次联考,她的成绩一百分也没有上,包括其它几个重点学生。我沉默不语,心里压力很大,连夜反复分析她及其它几个人的试卷,不分析出实实在在的问题不放手,分析自己在补差过程中的得失,及时调整自己接下来的补课策略。& & 高三的压力在于问题解决的迫切性,容不得你喘气,容不得你舔舐伤口,马上就要解决它。没有百折不挠的勇气是不行的!没有一股拼劲是不行的!你不尽心去做,或者带着侥幸的心理,这个考点可能有不会考,或者今年高考题可能比较简单,考好点,这是不可能的。在华鑫高三这五年,每一届高三的学生经历了高三一年后,成长了很多。我个人也感觉进步得不少,抗压能力更是提高了不少。这也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吧。& & 但是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学虽说要尽心,但心从哪里来,从力中来,力就是我们教学的水平。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水从哪里来?朱熹在《观书有感》中有两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活水就是自己从不满足现状的刻苦钻研,不断提高的教学的素质。从教十几年来,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用现代科学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努力探索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当作自己进步的园地,到网上找教学视频,比如新东方官方网站,学习名师的课堂教学手段。活学活用,因材施教,应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来。不断地摸索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比如,作文课要上其实是很枯燥的事,条条框框很多,我就尝试着学小学时的看图作文,把你看到的写下来,把你看到之后想到的写下来。我到网上下载打印一些有寓意的图画,人与人的,人与景的,景与景的,网络上一张传播很广的让人看了很温暖的清扫马路间隙的爷爷和放学归来的孙女坐在街头鼻吻的图,我就打印下来,让学生看着写了一次作文,这样,无形的亲情也就转化成了有形的图片,让学生心中有所观,有所想,有所悟,很明显这样的作文比纯命题作文效果要好很多。同时每次上语文课之前,我都会精心地准备上课的内容,上完课后,进行小结,看看自己在教学中的得失,在下节课有所改进。慢慢地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教学。我上课是比较风趣的,不古板,有时也会运用一些网络流行语,记得讲评试卷时,我评那些默写写了错别字的同学,“伤不起”啊;学生进步了,成绩上去了,我说要“hold”住啊。学生上我的课其实较轻松。& & 但是上课本身却是很严肃的事,来不得半点玩笑,风趣只是手段,目的改善学生学知识的过程,最终学到知识,课前计划的教学内容要一折不扣地落实到课堂中去,落实到学生大脑中去,落实到学生试卷的分数上去。所以,我本着一个上课的原则,我不但要让学生知道我讲了什么,而且,我还要让学生知道我为什么要进这些内容,为什么要这样讲。课堂结束前一两分钟,我还会提个别同学的问,这节课我讲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 & 这就是所谓的寓教于乐吧。独木不成林。我一个人努力是微小的,团队的力量才是不可限量的。朱校长在开会时,总是说,华鑫是一个团队,没有团队,没有团队合作的精神,什么也做不成。强调无论是在同学科上的“传、帮、带”,还是所在的一个年级组都要合作。近几年,这种团队精神在华鑫越来越发扬光大了。在做语文教研组长的时候,我也尝试用自己的课堂和其它的语文老师探讨。语文老师之间相互交流,不断进步。在华鑫,我经常向易驰老师等语文老师学习,比个人闭门造车要进步得更快。我很感觉很幸运能向我们华鑫这些来自五湖四海教学能手学习,一起成长。在这近两年担任高三年级组长期间,学校给予了我充分的信任。我也以身作则,尽心教学,做其它老师的榜样,如高三周考,我一个三个教学班,我尽快一个人独立完成阅卷,做到不拖,这样能做到尽快周考成绩分析会。以前的同事教生物的潘明伦老师说:我是华鑫的铁人。其实,我不是铁打的,只是希望带好高三的头。平时开会聊天时,总是带给老师信心,考得不好时,总是说,再苦再难的08、09年都过来了,现在还怕什么呢?作为年级组长,我要成为这样的标杆。正是这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校高考一年比一年进步,2012年是真正意义上的量到质的突变,虽本科上线率近几年都达70%,但重本人数还是少,今年突破30个,也实现了重本由“零售”到“批发”的转变。尽力去做属于自己的一份事业,必将收获更多!& & 这些年,走过来,不容易。县里学校也给了我荣誉:县优秀班主任,县优秀教师等。我将再接再厉,让凤凰华鑫的教学经历为自己的教学生涯抹上更多的色彩。最后,我想用一首诗来表达我愿继续坚守在华鑫和在凤凰教育这片热土上耕耘的心愿:从来没有人/像我一样/不怕冷地/滞留在小镇寂寥的街口/那失魂落魄的小鸟/和不知名的花儿/早已逃离现场/只有我还要在这里痴痴地等。等待华鑫更好地成绩,等待凤凰教育更美好的明天!我会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 f5 V" x) Q+ F+ ?8 }5 b
' M! F* H* x7 b4 H
&&a' D7 l/ K+ B0 i
9 L1 s+ @; b$ B& i+ w0 M' Y
0 D- h1 x9 Q0 d- g
; h3 U7 @- i' ]- X+ N
扎根大山&&放飞希望
——记腊尔山学区石树勋老师先进事迹; R4 s8 ~* g3 b
: v2 q' k. p. _* g
&&b' y5 A' d/ G' ^: _# Q3 k&&m
他23年坚守大山,圆无数山娃梦想;他潜心教改,科研兴校;他创办校刊,引领师生成长……——&&题&&记这是腊尔山台地石树勋老师23年教学生涯的真实写照。石树勋,小学语文高级教师。1990年毕业于吉首民师。现任腊尔山学区教科室主任,学区刊物——《台地教育》主编,凤凰县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给我一个支点,让我撑起一片蓝天。”这是石树勋老师的座右铭。在生活上,在工作中,他总能找到最佳支点,铸就人生一次次的辉煌。2006年他被评为“凤凰县十佳德育工作者”;2007——2008年他连续两年被评为“县优秀教师”,受县人民政府“嘉奖”;2007——2009年他连续三年毕业统考语文合格率达98 %以上,名列学区第一名,全县第三名;他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州级一等奖;2006年他主持的课题《现代远程教育&&改变教师培训方式&&提高教师素质》荣获州一等奖,省三等奖。学校被州教育局评为“优秀课题单位”;2009年指导龙俊甲的美术课《面具变变变》获州二等奖,省三等奖:2010年被评为“县学科优秀教师”,并立“县三等功”,2010——2011年学校连续两年被县教育局评为“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他本人被评为“科研兴教标兵”。2011年他主持的课题《现代教育在民族地区的实践研究》获省优胜奖。同时指导吴云芝的作文获教育部“光辉的旗帜”征文二等奖。坚守大山& & 放飞希望1990年7月中师毕业,他被分配到腊尔山完小任教,这是许多毕业生求之不得的好事,可他却主动请求到最偏远的苏马河村小去任教。面对他的诚恳与执着,学校领导只好同意了。到村小,他又要求教成绩最差的一个班,他认为差班有潜力可挖。工作一开展,他就完全干开了。首先,他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补习拼音,查字典,写话,学写日记。然后,他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他提倡幽默教学,寓教于乐。他进行“开放式作文教学研究”,提倡作文要“写真人,叙真事,抒真情”。让学生在活动中作文,玩中写,写中玩。这样学生便有物可写了,克服恐惧心理,降低作文难度。学生由怕写、不会写到爱写、会写、写好,为苗族学生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当年全学区语文教师到苏马河小学听了他的“活动作文”教学研讨课,得到大家的认可,并在学区推广。功夫不负有心人,辛勤的付出得到了回报,期末县统考,该班成绩名列全学区第一。为了发挥他的潜能作用,学区领导动员了三次才把他调进了完小。腊尔山台地偏僻落后,经济发展较滞后。许多农民为了生计,长年在外打工,留下了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父母。腊尔山学区90%以上的学生为留守儿童,难管难教,任性十足,令老师倍感头痛。由于条件艰苦,经济落后,许多教师托关系纷纷调下城,或调往经济发达的汉区工作,他却无动于衷。2000年,在城里工作的一位亲戚帮他调进城里。他说:“个个都调走了,父母走了,老师也走了,大山里的孩子怎么办?我是大山的儿子,我得留下来,我要永远做大山的守巢人!”结果却被他婉言谢绝了。石老师留了下来,守护着这片贫瘠的土地,守望着大山的孩子。学生病了,他给取药喂饭;学生有心事,他便谈心安慰;学生衣服破了,他帮缝缝补补;学生冷了,他帮烧火取暖;学生有困难,他便解囊相助……他在为学生筑爱巢,温暖每一颗童心。开学初他便为每个学生建立小档案,了解家庭情况,以便采取教育措施。对于家庭困难者,便为其联系救助款,或先为其垫付生活费。20多年来无偿为学生垫付药费、生活费达4520元。这样该班学生总能以最快的速度报好名。收得来,留得住,学生巩固率100%。这样孩子学得安心,家长也放心,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许多学生家长纷纷要求送孩子到他的班上就读。“我能!我行!我最棒!”这是石老师班上最流行的三句话。在他的眼中每个学生都是可以成才的。他注重培养学生特长,因材施教,让学生自由地发展。2003年9月,品学兼优的龙明先被分配到他班就读。龙明先家庭非常贫困,父亲是个酒鬼。整天乱醉如泥,不理家事,孩子的学习从不过问,书费不交,生活费不给。龙明先哭着说:“石老师我不想读了,”他语重心长地说:“有什么困难老师会帮你解决,只管安心读书就行了!”他为龙明先申请救助款,给其生活费,一直到小学毕业。龙明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县一中,他一直跟踪联系救助,直到高中毕业。2010年龙明先考取清华大学,捧着通知书去看望他。龙明先流着泪说:“石老师,是你圆了我的清华梦,你的恩情我永世不忘!”母亲跪着说:“石老师,你是我们的大恩人,是你挽回这个清华生”石老师只是淡然一笑:“这是我应该做的!”受他救助的还有龙吉利、吴永红等许多贫困生现已大学毕业,在深圳、广州等大城市工作。家长感激地说:“无论有什么困难,只要找到石老师他总能想办法帮你解决。只要将孩子交到他手里就放心了。”他不让一个学生失学,坚守大山,放飞孩子梦想!课改先锋& & 科研兴校石老师治学严谨,乐于钻研。他深知: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不光要有一桶水,而应有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河。每年都要花500多元钱订阅《人民教育》《湖南教育》《小学语文教师》等教学杂志,购买魏书生、于永正等教育名家的专著。每天坚持读书、看报,以充实自己,不断更新知识。2001年魏书生来凤凰作报告,自费200多元去听报告。经常上网与专家对话交流,学习制作课件。厚积薄发,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注重培养能力,发挥特长,幽默教学,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好,所任班级语文合格率达95%以上,经常名列学区前茅。主动上示范课引领教师成长。创造了“激趣导入——口头创作——范文引路——个性表达”作文教学四步曲。目前已在学区推广,深受广大师生欢迎。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在县级以上多次获奖。他撰写的《让表演走进课堂,放飞童心》获省一等奖,《可爱的错误》发表在《思维的碰撞》一书中,《双向互动,放飞童心》获全国一等奖。作为学区教科室主任,他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带领广大教师走上了“科研兴教”之路。传统的教研,就是一个学期组织全体教师听一、两堂优秀教师的公开(示范)课,大家坐下来评评课而已。上课者只不过是“演员”上台表演一番罢了,这样的课华而不实,参与面小,广大教师得不到锻炼,教研工作流于形式,毫无意义。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他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他要求教研组先定大课题,教师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自定小课题进行研究。期末时上交课题研究总结论文。采用了“分散研究——集中讨论——总结汇报”的教研工作思路。整个学区形成了以中心完小为中心的教研网络。形成了“人人有课题,个个搞教研”良好局面。此外他还实行“推门听课制”,开放课堂,为广大教师提供学习交流平台。你想听谁的课都可以,无所顾忌。课间总能看到老师们互相交流、探讨的身影,大家各抒已见,教研气氛空前轻松、热烈。同时组织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参加远程教育培训,参加省培、国培计划,合格率达100%。通过各种教研和培训,教师的教学经验越来越丰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2009年腊尔山学区获全县综合评比第五名。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每个学年都要举行 “教学大比武”“教学经验交流会”和 “说课比赛”等教研活动,让老师们施展本事,展现自我教学风采。不仅在学校里互学,还带出去学,更请进来学。邀请多位州、县语文教育专家来校讲学,给老师们充电。为了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2011年开展《怎样进行课题研究》《怎样听课评课》《如何构建高效课堂》等形式多样的业务培训活动。亲自担任主讲,倍受广大教师欢迎,教师受益匪浅。前来指导教师培训讲座的县教研室主任隆爱菊感慨地说:“腊尔山虽偏僻边远,但他们的教研教改已走在了全县的前列,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广。”在石老师的带领下,广大教师的科研水平得到了提升,进一步推动了学区的教研教改进程,教研成果喜报频传。2006年12月主持的课题《现代远程教育 ,改变教师培训方式 , 提高教师素质》荣获州一等奖、省三等奖。学校被州教育局评为“优秀课题单位”。2009年承担国家级课题《民间美术引进课堂》在全国影响很大,美术教师龙俊甲被评为州劳摸。年学校连续3年被州教育局评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先进单位”。2011年主持的课题《孩子良好习惯养成与家庭指导的研究》省立项,2011年主持的课题《现代教育在民族地区的实践研究》获省优胜奖。2011年在凤凰县“千个小课题”评比中我学区获得了7个一等奖,7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2010——2011年学校连续两年被县教育局评为“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学校被州教育局评为“教师继续教育先进单位”;无私奉献& & 甘为人梯石老师为人忠厚、乐于助人,工作踏实,勇于创新。深受学生爱戴,倍受领导赞赏,在群众中有良好的口碑。作为一位主抓教研工作的领导,他常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他的带领下,全体教师对教研有全新的认识,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铆足了劲“向教研要质量,科研上水平”。积极指导青年教师备课、上课,撰写教学论文。记得有一次周六晚上,他正和小儿子坐在沙发上看《新闻联播》正想好好地休息一下,享受天伦之乐。没想到一阵敲门声把他惊醒了。龙俊甲气喘吁吁地说:“石老师,帮改一篇论文,明天要交到州里。”他二话没说,就和俊甲到电脑室去修改论文。一干就是12点,当他回来时儿子却在沙发上睡着了。儿子额头发烫,正发高烧。他连忙背起儿子往医院赶,打针、吃药、输液。妻子回来赶到医院,抱着孩子痛哭指责他:“你整天只知道工作,孩子的死活都不管了,天底下哪有你这样的父亲?”他低着头,无言以对。象这样的事又何止一次呢?每次龙俊甲要参加赛课,都要他来帮修改教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反复试教,连周末也不得休息,要等比赛结束了,他才放心。他对教育情有独钟,他不打牌、不赌博,唯一的爱好就是看书、写论文。下班回家,他总是拿着一叠稿纸,不停地勾画,那是他在帮老师修改论文。为此,经常出现把饭烧焦,儿子放学没饭吃,哭着吃方便面去上课。弄得儿子营养不良,得了胃病。有一次,妻子大发脾气说:“你还要不要这个家,儿子有个三长两短,我和你没完!以后再拿论文回家,我就把它撕烂!”此刻他滴下了愧疚的泪。可是,当他看见老师的论文获奖了,又感到无比的欣慰。石老师是一个不称职的丈夫、一位不称职的父亲,但他却是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在石树勋主任的指导下,许多教师不断成长了。2007年龙俊甲的论文《我的小泥人》荣获全国基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青年教师吴吉芝、吴荣刚、龙林峰等教师的论文荣获湖南省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优秀成果二等奖。同时他精心设计并积极指导石绍文、龙林峰、龙云姐、隆海江等教师参加全州组织的教师风采教学比武中分别获得一、二等奖。2009年指导龙俊甲的美术课《面具变变变》荣获州二等奖,省三等奖。指导欧菊、黄元丽、龙文树等老师的赛课多次获奖。在他精心的指导下,一批批青年教师已成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骨干教师,有的已经调下城,有的成为了学校领导。龙海秀成长为凤凰县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龙俊甲从一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州美术学科带头人”和“州劳模”。而今石老师仍是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仍在六年级当把关教师,可他却无怨无悔,乐在其中。他说:“看到老师们成长了,这是我今生最大幸福!”隆俊甲感激地说:“是石老师让我学会了上课,是石老师让我学会写论文,我能有今天的成就完全是石老师的功劳!”“待到山花浪漫时,他在丛中笑”,这正是石老师甘为人梯精神的真实写照。创办校刊& & 引领成长为了让老师有一个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平台,石树勋老师带领老师们创办了《台地教育》期刊,至今已走过了十多个年头。由幼稚走向成熟,不知凝聚石老师的多少心血……记得创刊之初,2002年元月,石老师冒着严寒下乡组稿,动员老师们写教学经验总结。开始老师们不理解,不支持。有的老师便说不会写,有的却冷嘲热讽:“出什么风头,好好教你的书就行了,编这破书干嘛?”甚至连他的好朋友也劝说:“现在教育杂志多如牛毛,谁还有心事看你这土杂志?我看你还是别费劲了吧?”他却笑着说:“可那是人家的,很多东西都是大城市的,对我们不太实用,我想编一本属于我们自己的土杂志。”石老师对他们的说法不屑一顾,始终坚持不放弃。一次找不到稿件,二次登门拜访,老师们终于被感动了。一位老教师感慨地说:“石老师,我佩服你了,你是成大事之人,以后你不必来找,我会随时为你撰稿!”在老教师的带动下,许多教师纷纷主动为《台地教育》撰稿。交上来的稿件,还须一字一句地审,编辑、排版任务又繁重,工作量很大。加上当时没有电脑,只能用蜡纸在钢板上一字一字地刻写,用油印机一张一张地印刷,然后再一本一本地装订,经常加班到通宵达旦,弄得双手磨起血泡,满身油墨。为此常常受到妻子责骂:“以后你在印《台地教育》,我就不帮你洗衣服了!”石老师只是淡淡一笑。经过石老师的不懈努力和艰辛付出,第一期《台地教育》终于问世了。作为《台地教育》的主编,十多年来,石老师一直坚持每学期出版一期,一学年出版两期,默默地为广大教师服务。将全学区教师的课题总结、论文、教学心得、优秀教案刊登于此,丰富了教师们的教育教学经验,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刊物的栏目不断地完善,内容更加充实,更为实用,成为最受老师们欢迎的一本杂志。《台地教育》为教师搭设交流平台,施展才华,拓展发展空间,促使广大教师不断成长。也使许多教师爱上了写作,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120多篇教师论文分别获得国家级、省级、州级奖励。青年教师龙燕的论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发表于2009年12月的《小学时代》杂志上。青年教师龙海秀、吴荣刚、吴吉芝等十多位教师的论文也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许多中青年教师正在成长为专家型、学者型教师。2010年省督查组领导来我校进行合格校检查,当他们翻开《台地教育》时,大为惊叹:“我们走过这么多所学校,从没见过这么好的校刊,这是合格学校的标志,这是山区教育的希望!”“雄关漫漫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对取得的成绩,石老师没有踯步,他仍然一如既往,不断追求卓越,努力创造辉煌。23年的执着坚守,放飞孩子梦想。潜心教研教改,引领山村教师快乐成长,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为山村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犹如一株美丽的山茶,吸取大山之灵气,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绿满苗疆,爱撒人间。
腊尔山学区& && && & & & 2012年5月& && && &
1 _, }9 B8 E: f7 ~" I&&L
大山深处的垦荒者——记凤凰县茶田学区和平小学曾令忠老师
曾令忠,男,1962年出生,凤凰县茶田镇和平村人。生在和平,住在和平,教在和平,一教就是27年,问君何能尔,心里只有你——教育。一水绕廓,梯田成畦,在这巍巍青山之脚,悠悠绿水之傍,便是曾老师所深爱的——和平小学。在这大山深处若无坚守,留守儿童们的心灵和精神将如废弃的田地、大山一样,漫眼荒芜,曾老师就是这拓荒者。扎根大山,心怀教育曾令忠老师,85年参加工作,在这讲台上站了27个年头,在这27年的风风雨雨里,曾老师一直坚持在和平这个边远小山村。和平村是湖南与贵州两省交界地,又是凤凰县和麻阳县两县之交,是茶田镇最偏远的一个村,往返车程近5小时之多。但距离挡不住热情,闭塞但不沉闷,艰苦但不痛苦。多少个可以离开的机会,多少句亲朋好友的劝说,曾老师都婉言谢绝了,他说:“我生于斯,长于斯。这山里的水喝惯了,我喜欢这儿。”曾老师的话语感动了同事们,也感动了他自己。在工作中,他用行动实践着这个赤子诺言。2003年,学校操场上的一根木制红旗杆歪斜了,看到它红旗那苍白不堪,旗杆那弱不禁风的样,作为党员的他背着双手,若有所思的走了。第三天,老师们一早来校发现那醒目的鲜红色国旗飘扬在笔直的钢管之巅,这时只见曾老师带着汗水的笑脸上多了一份敬畏和放心。学校的学生98%是留守儿童,为了给孩子们好点的学习环境,把这年久失修的教室、校园“返老还童”,曾老师每时每刻都在想方设法,利用自己的双手和微薄之力,举一返三的开展着工作。学校的房子新了,曾老师的衣服旧了;学校的围墙高了,校园安全了,曾老师的身体让人担心了;学生们唱歌的声音亮了,而曾老师的声音却嘶哑了。一进校园,那迎风招展的红旗,向人们召示着一种“红”的精神。曾老师就是这么一个“严重”的红心情结的人。难怪他说:“国旗是国家的象征,他插在哪,哪就是党员的阵地。”青山有情,绿水有意,红心飘扬,人间有爱——美妙的师爱。坚守大山,无怨无悔俗话有云:山好水好人更好。在巍巍群山之中,蕴藏着钟灵毓秀之气,和平正是这么一个地方。在茶田镇有句俗话:和平人嗓子好,成绩好,恰(吃)的做的。和平人具有朴素的性格。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和平处于边远山区,对文化的热衷决不处于“边远”,这得益于一大批教育工作者,曾老师就是典型代表。曾老师教育学生:和平是偏远,正因为偏远我们才得以安心学习,我们得以壮大勇气和毅力,我们得以拼搏和进取。这一番话成了和平小学老师们的座佑铭,也成了和平小学的校训。曾老师常说:人贵知足。我们的小学叫和平小学,不能辱其名才是。曾老师的办公室里摆满了《半月谈》、《人民日报》、《湖南教育报》……,在读报之余,曾老师每有心得便随笔写下,每有感触便进行反思。在面对物欲狂流的冲击,曾老师用思想的的力量来做抵抗。平和的心态决定了人的价值取向,上帝见了也只能默认,这不是禁欲,而是达观的信念。山里人有不屈的脾气,渔家人有破浪的水性。这是他的办公室里挂着他自己亲手挥毫泼墨的一副对联。时代呼唤着孩子们去创造世界,在这样一个地图上没有一滴水大的村落里,曾老师却能听到世界的声音。其貌不扬的他,是个璞真的汉子,他就是普通党员中的一员,就是普通人民老师中的一个,就是平凡农民中的一份子,还是这大山的所有留守孩子们的“父亲”。学生大部分姓曾,曾老师把他们都看成自己的孩子,甚至对待他们比对待自己的孩子还要好,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比对自己的孩子还要体贴入微,关怀倍至。为了这些山村孩子,曾令忠老师舍小家顾大家,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全部的爱都献给了农村那些天真质朴的孩子们。曾老师的儿子从小身体弱,经常上医院,一次高烧,当曾老师赶到村医家看到孩子非常痛苦的神态,一种负疚感让他心酸,他觉得自己的心在滴血,他问孩子:“身体好点了吗?”孩子委屈地说:“你在,我不怕了。”望着懂事的孩子他说不出话来。他对儿子和妻子常怀有一种愧疚感,虽然曾老师不是一位好父亲,但他却是一位好老师,只要一提到自己的学生,他的脸上总是洋溢着自豪的微笑,看得出他沉浸在学生成长进步的喜悦之中。由于全心扑在学校,家里栽秧打谷曾令忠经常都顾不上。春耕时节,别人的田里秧苗满田,可他家的田却还在“睡懒觉”。面对妻子的偶尔唠叨,外人的嘲讽,他说,耽误庄稼是一年,耽误学生可是一辈子啊!老村长和村医常对到校视察的学区领导说:“像曾老师这样的老师在我们村里教书,是我们和平村的福祉,孩子们离不开曾老师,我们离不开曾老师。”每当听到赞美之言时,他总严肃地说:“孩子们很需要我,我必须尽起这份责任。”由于工作出色,在第25个教师节上,曾老师荣获凤凰县“边远山区特殊贡献奖”。在第26个教师节上,又被县教育局评为“优秀村小教师”。耕耘大山,阔然达观“与学生在一起,仿佛自己又回到了童年。”这是曾老师笑脸常露时说的一句话。有的老师总说,教了一届,又老一年。而曾老师却说:“教了一届又来一届,和年轻的心又来一次碰撞,此乃人生幸事。”所以,他总能有快乐火花。而这些孩子们在曾老师的人格魅力中也得到了熏陶。现读高一的学生曾勋南,和初三刚毕业的学生邓丽萍就是在曾老师的启蒙下成长的,他们在每年初中期末考中是全校第一,被保送到县高级中学。看到这些学生不断进步的成绩,曾老师笑了。和平,是每次学区领导家访贫困优秀生最多的村,每当家访这些学生时,总要去听取曾老师的建议,然后再在思想和生活上进行家访,因为学区领导知道:曾老师既是这些孩子们的老师,又是这些孩子们的“父亲”。在人生的选择和思想动态上,曾老师非常关心他们,理解他们,他们也是最信任曾老师的。如今学生少了,学校冷清了,曾老师也老了,但曾老师却是热情洋溢。他常说:我现在找到带博士生的感觉了。一个教十几个学生,单独辅导的机会多了,组织活动的机会了,教育的场地宽了,教学资料丰富了……众所周知,村小的老师的边教边务农,但谁能劳逸结合,谁就能体验到别样的人生乐趣。大文豪陶潜不是“采菊东篱”吗?苏轼不是东坡垦荒吗?终生从教,不负人民春蚕到死丝方尽。作为一名教师,他甘愿碌碌匆匆,且有为于社会,辛勤耕耘,桃李满园。曾老师是忙碌的,他的一天从家到校。他首先是一名教师,教好书,育好人,是本职。其次他是一名农民,带着一颗悲天悯人的心,奉献着。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有两个星期是学生作业和学习最差的,就是春耕和秋收。农村的孩子不比城里孩子,他们除了作业还有农活在家等着。曾老师抓住这个契机对学生们进行思想教育。上午上两节课后,学生深入田间地头,体验劳作的艰辛与快乐。第二天组织学生交流感受,这种亲身的感受也许是学生终生难忘的,孩子们更懂得了礼貌,懂得了关心和爱护家人了。杨文琴是曾老师带过的一个文静内向的女孩,他发现劳动加上歌声,干活更有力气,在曾老师的教育和熏陶下,杨文琴同学成了班里的小歌手,她那水润的歌声,承载着她对生活的热爱,对山寨水乡的赞美。现在就读湖师大的她是曾老师的骄傲,是和平的小宋祖英。为了未来,他驻扎在边远阵地。在陆陆续续走出校园学生们,走上高一级学府时,在老师一批一批前赴后继走出去时,曾令忠不是心灰意冷,而是更坚定了“战斗”到底的决心。因为这是孩子们的未来,不能没有引导,不能丢掉这个阵地。谁来“填空”?我愿意!二十七年了,曾老师一路走来,青丝已变花白。唯一不变的,是他的心愿:希望和平村乡亲们的子女多学点知识。岁月不老,青山依旧,人生几何?27年,几乎就是精彩人生的全部了。他带的班级学习成绩,年年排在全学区前列。曾令忠老师的付出得到学校和社会的肯定。岁月荏苒,转眼26年过去了,昔日小苗长成了今日的绿荫,曾老师的悉心教导、谆谆教诲,碌碌服务为和平打开着一扇窗,让阳光照亮 每一个孩子。桃李无言,下自成溪。“我是党员,我是教师,我无怨无悔地快乐从教。”曾老师的心里只有你——教育。他默默地做着一名山村教师,做着一份他爱着的工作,做着一个农村教育的留守者、垦荒者。
8 Y! `; i# r9 U, i& n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电视台生活2014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