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氢三氧化二铝化学式氢和氧气的配平

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中氢和氧原子数目的简便方法--《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89年03期
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中氢和氧原子数目的简便方法
【摘要】:正水溶液中有含氧物质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如附表)在用氧化数法配平反应方程式时,配平的难点往往出现在氧化数未变化的某些原子数目的配平上,尤其是氢和氧原子数的配平。下面介绍一种配平氢和氧原子数的简易方法,为了便于叙述,我们称它为“氧观察”法。
用氧观察法配平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可分为两步:一、只写出与氧化剂和还原剂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并用氧化数法使反应前后有关元素氧化数的总变化量相等;二、观察离子反应式,看哪一端氧原子数多,在多氧端加H~+或H_2O,以使反应式两端氢及氧原子数相等。
【关键词】:
【正文快照】:
水溶液中有含氧物质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如附表)在用氧化数法配平反应方程式时,配平的难点往往出现在氧化数未变化的某些原子数目的配乎上,尤其是氢和氧原子数的配平。下面介绍一种配平氢和氧原子数的简易方法,为了便于叙述,o;我们称它为“氧观察”法。
用氧观察法配平一个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上海市第五十一中学化学教研组;[J];化学教学;1980年03期
J.B王德孝;;[J];世界科学;1980年03期
刘树祥;;[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2期
;[J];化学教学;1981年01期
曹筱麟;[J];化学教学;1981年02期
王来祥;[J];化学教学;1981年03期
孙计春,穆玉新;[J];化学教学;1981年03期
谢建康;[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01期
严宣申;[J];化学教育;1981年02期
顾新贤;;[J];化学教育;198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仲谋;王英鉴;;[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吴卫东;罗江山;张占文;黄勇;;[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8)[C];1998年
陈耿雄;彭丰林;朱岗昆;;[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索玉成;;[A];199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张凤;马瑞平;穆祥明;;[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沈长寿;资民筠;王英鉴;徐寄遥;;[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三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谭文峰;刘凡;刘桂秋;李学垣;贺纪正;;[A];土壤化学与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术讨论会会议指南与论文摘要集[C];2001年
刘胜利;陈征;郭舜之;;[A];第九届全国发光学术会议摘要集[C];2001年
周静;陈文;徐庆;顾少轩;;[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邓鸿模;虞锦岚;张军;李保忠;唐成美;;[A];静电基础理论应用技术研究[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李锡岩;[N];大众科技报;2000年
本报驻罗马记者
刘儒庭;[N];经济参考报;2000年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
王庚辰;[N];人民日报;2000年
青言;[N];上海科技报;2000年
;[N];中国教育报;2001年
黄德揆;[N];中国化工报;2002年
闻扬扬;[N];中国矿业报;2002年
张可;[N];山东科技报;2002年
睿颖;[N];山西科技报;2002年
;[N];云南科技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汤艳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贾玲玲;[D];复旦大学;2003年
徐土根;[D];浙江大学;2005年
王应红;[D];四川大学;2005年
吴婧;[D];湖南大学;2005年
王鸿;[D];吉林大学;2006年
涂清云;[D];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
应学农;[D];南京大学;2002年
边为民;[D];东北大学;1997年
王若曦;[D];山东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莉;[D];河北大学;2001年
王瑾;[D];四川大学;2002年
吴建华;[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朱志立;[D];郑州大学;2003年
范春华;[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张克华;[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魏海英;[D];河北大学;2002年
李艳华;[D];吉林大学;2004年
段家铁;[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钱璟;[D];河北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化学式方程的书写,如何配平?每个步骤是什么来的?急用,多给点方法,最好配上习题和答案。下列问题补充_百度知道
化学式方程的书写,如何配平?每个步骤是什么来的?急用,多给点方法,最好配上习题和答案。下列问题补充
还有初三上学期的所有化学式的配平整理一下急用~~答得好给加分
提问者采纳
(一)最小公倍数法这种方法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例如,KClO3→KCl+O2↑在这个反应式中右边氧原子个数为2,左边是3,则最小公倍数为6,因此KClO3前系数应配2,O2前配3,式子变为:2KClO3→KCl+3O2↑,由于左边钾原子和氯原子数变为2个,则KCl前应配系数2,短线改为等号,标明条件即:2KClO3==2KCl+3O2↑[编辑本段](二)奇偶配平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例如:C2H2+O2→CO2+H2O,此方程式配平从先出现次数最多的氧原子配起。O2内有2个氧原子,无论化学式前系数为几,氧原子总数应为偶数。故右边H2O的系数应配2(若推出其它的分子系数出现分数则可配4),由此推知C2H2前2,式子变为:2C2H2+O2→CO2+2H2O,由此可知CO2前系数应为4,最后配单质O2为5,把短线改为等号,写明条件即可:2C2H2+5O2==4CO2+2H2O[编辑本段](三)观察法配平有时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式的系数,例如:Fe+H2O——Fe3O4+H2,Fe3O4化学式较复杂,显然,Fe3O4中Fe来源于单质Fe,O来自于H2O,则Fe前配3,H2O前配4,则式子为:3Fe+4H2O=Fe3O4+H2由此推出H2系数为4,写明条件,短线改为等号即可:3Fe+4H2O==Fe3O4+4H2【注】本词条的化学方程式中,未加粗体的为下脚标. 本实验中H2O必须是气态,所以H2不上标.(四)归一法: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 做法:选择化学方程式中组成最复杂的化学式,设它的系数为1,再依次推断。 第一步:设NH3的系数为1 1NH3+O2——NO+H2O 第二步:反应中的N原子和H原子分别转移到NO和H2O中,由 第三步:由右端氧原子总数推O2系数[编辑本段](五)利用配平诗集配平这部分诗包括六首小诗,前五首向你介绍了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五种配平方法,第六首诗告诉你在实际配平过程中,如何灵活巧妙地运用这五种方法。如果你能记住并理解这六首小诗,那么你就可以自豪地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我不会配平……”歧化反应的简捷配平法三种价态先标记,两者相减第三系。若有约数需约简,悠然观察便配齐。说明:1、歧化反应又称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在歧化反应中,同一种元素的一部分原子(或离子)被氧化,另一部分原子(或离子)被还原。如:KCIO3 → KCIO4+KCIS+KOH → K2S+K2SO3+H2O2、这首诗介绍的是歧化反应的一种简捷配平方法。用该方法配平,简捷准确,速度可谓神速!解释:1、三种价态先标记:意思是说歧化反应简捷配平法的第一部是首先标记清楚反应式中不同物质分子中发生歧化反应的元素的化合价。如:S0+KOH → K2S-2+K2S+4O3+H2O2、两者相减第三系:意思是说任意两个化合价的变化值(绝对值),即为第三者的系数。3、若有约数需约简:意思是说由第二步得到的三个系数若有公约数,则需要约分后再加到反应式中去。根据诗意的要求分析如下:在S和K2S中,S0 →S-2,化合价变化值为∣0-(-2)∣= 2,所以K2SO3前的系数为2。在S和K2SO3中,S0→S+4,化合价变化值为∣0-4∣= 4,所以K2S前的系数为4。在K2S和K2SO3中,S-2→S+4,化合价变化值为∣(-2)-4∣= 6,所以S前的系数为6。又因为2、4、6有公约数2,所以约简为1、2、3,将约简后的系数代入反应式得:3S+KOH → 2K2S+K2SO3+H2O4、悠然观察便配齐:意思是说将约简后的系数代入反应式后,悠然自在地观察一下就可以配平。观察可知:右边为6个K,所以KOH前应加6,加6后左边为6个H,所以H2O前应加3,于是得到配平后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S+6KOH = 2K2S+K2SO3+3H2O说明:说时迟,那时快,只要将这种方法掌握后,在“实战”时,仅需几秒钟便可完成配平过程。所以说“神速”是不过分的。双水解反应简捷配平法谁弱选谁切记清,添加系数电荷等。反应式中常加水,质量守恒即配平。说明:双水解反应,是指由一种强酸弱碱盐与另一种强碱弱酸盐作用,由于相互促进,从而使水解反应进行到底的反应。如:AI2(SO4)3和Na2CO3反应。该法的特点是可以直接写系数,可在瞬间完成配平过程。解释:1、谁弱选谁切记清:“谁弱选谁”的意思是说,在两种盐中要选择弱碱对应的金属离子(如AI3+是弱碱AI(OH)3对应的金属阳离子;NH4+离子是特例)和弱酸对应的酸根阴离子(如CO32-是弱酸H2CO3对应的酸根阴离子)作为添加系数(配平)的对象。2、添加系数电何等:意思是说在选择出的对象前添加一定的系数,使弱碱对应的金属阳离子(或NH4+)的电荷数与弱酸对应的酸根阴离子的电荷数相等。3、反应式中常加水,质量守恒即配平:意思是说在两种盐的前面加上适当的系数后,为了使质量守恒,常在反应式中加上n•H2O。举例:写出AI2(SO4)3和Na2CO3两种溶液混合,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诗意的要求分析如下:⑴、根据水解原理首先写出水解产物:AI2(SO4)3+Na2CO3 —— AI(OH)3↓+CO2↑+Na2SO4 ⑵、因为要“谁弱选谁”,所以应选AI3+和CO32-。⑶、添加系数电荷等,因为AI3+带3个正电荷,而在AI2(SO4)3中有2个AI3+,所以有6个正电荷;CO32-带2个负电荷,要使“电荷等”,则必须在CO32-前加系数3,于是得到:AI2(SO4)3+3Na2CO3 —— 2AI(OH)3↓+3CO2↑+3Na2SO4 ⑷、“反应式中常加水”。因为生成物中有6个H,所以应在反应物中加上“3H2O”。这样就得到了配平好了的双水解反应方程式:AI2(SO4)3+3Na2CO3+3H2O = 2AI(OH)3↓+3CO2↑+3Na2SO4 奇数配偶法出现最多寻奇数,再将奇数变为偶。观察配平道理简,二四不行再求六。说明:这首诗介绍了用奇数配偶法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步骤。该法的优点是能适应于各种类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而且简捷、迅速,可直接加系数。对一些有机物(特别是碳氢化合物)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显得特别有效。但该法不适合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比较复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在这种情况下,若用此法常常很麻烦。解释:1、出现最多寻奇数,再将奇数变为偶:这两句说的是奇数配偶法的第一步。“出现最多寻奇数”的意思是说在反应式中寻找在反应前后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然后在此基础上寻找其中原子个数是奇数的一项;“再将奇数变为偶”的意思是说在找到的奇数前乘上一个偶数(一般是在分子前面加最小的偶数2)。2、观察配平道理简,二四不行再求六:意思是说将奇数变为偶数以后即可观察配平,如果配不平,再依次试较大的偶数4,4若不行再用6,……例一:请配平反应式:Cu+HNO3(浓) —— Cu(NO3)2+NO2↑+H2O根据诗意的要求分析如下:在该反应式中,Cu在反应前后出现了2次,H出现了2次,N出现了3次,O出现了4次。显而易见,氧是反应前后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而且生成物H2O中的个数为1,是奇数,故应在H2O的前面加系数2,使奇数变为偶数:Cu+HNO3(浓) —— Cu(NO3)2+NO2↑+2H2O在H2O的前面加上2后,右边有4个H,所以应在HNO3前面加上4,左边加4后有4个N,而右边有3个N,所以应在NO2前面加上2,于是得配平了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例二:请配平反应式:C2H6 +O2 —— CO2 +H2O分析:观察得知氧是前后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故在H2O前加系数2,观察后不平,然后换4,但还是不行,再换6。观察配平如下:2C2H6+7O2 = 4CO2+6H2O氧化还原反应交叉配平法升价降价各相加,价变总数约后叉。氧化还原未参与,配平不要忘记它。氧化还原分子内,从右着手莫惧怕。叉后前后出奇偶,奇变偶后再交叉。说明:这首诗介绍了用交叉配平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步骤和应用该法时应注意的问题。对于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用该法配平则比较方便。解释:1、升价降价各相加:这句的意思是介绍了交叉配平法的第一步,即:首先表明升价元素和降价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将升降价数各自分别相加,这样就得出了升价元素化合价的价变总数和降价元素化合价的价变总数。举例:请用交叉配平法配平如下反应式:FeS2+O2 —— SO2+Fe2O3根据诗意的要求先表明升价元素和降价元素的化合价,于是得到:Fe+2S2-1+O20 —— S+4O2-2+Fe2+3O3-2根据诗意的要求再算出升价元素和降价元素的价变总数。Fe2+→Fe3+化合价升高数为1,S-1→S+4化合价升高数为5,又因为FeS2中有2个S,所以S的升价总数为5×2=10,故升价元素(Fe和S)的价变总数为1+10=11;O0→O-2化合价降低数为2,因O2含2个O,所以降价元素O的价变总数为2×2=4。于是得到下式:11 4FeS2 + O2 —— SO2 + Fe2O32、价变总数约后叉:意思是说得出的升价元素化合价的价变总数和降价元素化合价的价变总数后,若二者有公约数,则需约简后再交叉(如二者是6和9,则约简为2和3)。言外之意,若二者为互质数,则直接交叉即可。在这个例子中,11和4是互质数,故可以直接交叉,于是得到下式:11 44FeS2 + 11O2 —— SO2 + Fe2O3左右观察配平可得到答案:4FeS2+11O2 = 8SO2+2Fe2O33、氧化还原未参与,配平不要忘记它:意思是说若有的反应物仅部分参加了氧化还原反应,一部分未参加氧化还原反应,那么应将交叉系数再加上没有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的分子个数,这样才是该物质分子前的系数。举例:请用交叉配平法配平下列反应式:Mg+HNO3 —— Mg(NO3)2+NH4NO3+H2O根据诗意的要求分析如下:Mg的价变总数为2,N的价变总数为8,约简后为1和4,故Mg前系数是4已是无疑的,而HNO3前的系数似乎应该是1,但观察生成物中有9分子的HNO3没有参加反应,故HNO3前的系数不是1,而是1+9=10。于是可得到如下配平好了的反应方程式:4Mg+10HNO3 = 4Mg(NO3)2+NH4NO3+3H2O4、氧化还原分子内,从右着手莫惧怕:意思是说若是分子内氧化还原反应,则应该从生成物着手交叉配平。举例:请用交叉配平法配平下列反应式:NH4NO3 —— N2+O2+H2O根据诗意分析如下:一看便知这是一个典型的分子内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应从生成物着手交叉。N0→N-3化合价降低数-3,是N0→N+5化合价升高数是5,故N的价变总数应是∣5 + (-3) ∣ = 2,O0→O-2化合价的价变总数为4,化简交叉后。观察配平得:2NH4NO3 = 2N2+O2+4H2O5、叉后前后出奇偶,奇变偶后再交叉:意思是说若交叉系数后某原子反应前后的个数出现了一奇一偶现象,则需将奇数(乘以2)变为偶数。举例:请用交叉配平法配平下列反应式:FeS+KMnO4+H2SO4 —— K2SO4+MnSO4+Fe2(SO4)3+H2O+S↓根据诗意的要求分析如下:Fe和S的化合价升高总数为3(奇数),Mn的化合价降低总数为5,所以交叉系数是3和5,但Fe2(SO4)3中有2个Fe(偶数),K2SO4中有2个K(偶数),故应将3和5分别乘以2,变为偶数6和10,即6和10就是实际应该交叉的系数。由此得出:10FeS+6KMnO4+24H2SO4 = 3K2SO4+6MnSO4+5Fe2(SO4)3+24H2O+10S↓说明:交叉配平法在解释的时候似乎“较复杂”,但实际配平过程中,仅仅靠大脑瞬间的思维就完成了,所以只要把这首诗真正理解了,那么在实际配平中就会达到瞬间完成的效果。万能配平法英文字母表示数,质电守恒方程组。某项为一解方程,若有分数去分母。说明:这首诗介绍的是万能配平法的步骤。该方法的优点是:该法名副其实——万能!用它可以配平任何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如果你把这种方法熟练掌握了,那么你就可以自豪地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我不会配平。”;该法的弱点是:对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比较多的化学方程式,用该法则配平速度受到影响。但也不是绝对的,因为其速度的快慢决定于你解多元一次方程组的能力,如果解方程组的技巧掌握的较好,那么用万能配平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速度也就很理想了。解释:1、英文字母表示数:“数”指需要配平的分子系数。这句的意思是说万能配平法的第一步是用英文字母表示各分子式前的系数。举例:请用万能配平法配平下列反应式:Cu+HNO3(浓) —— Cu(NO3)2+NO2↑+H2O根据诗意的要求用英文字母表示各分子前的系数,于是得到如下反应方程式:A•Cu+B•HNO3(浓) —— C•Cu(NO3)2+D•NO2↑+E•H2O……①2、质电守恒方程组:该法的第二步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列多元一次方程组(若不是离子方程式,则仅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即可)。根据诗意的要求列出下列方程组:A = CB = 2EB = 2C + D3B = 6C + 2D + E3、某项为一解方程:意思是说该法的第三步是令方程组中某个未知数为“1”,然后解方程组。根据诗意的要求,我们令B = 1,代入方程组得下列方程组:A = C1 = 2E1 = 2C + D3 = 6C + 2D + E解之得:A=1/4,C=1/4,D=1/2,E=1/2将A、B、C、D、E的数值代入反应方程式①得:1/4Cu+HNO3(浓) —— 1/4Cu(NO3)2+1/2NO2↑+1/2H2O……②说明:在实际配平过程中,到底该令那一项为“1”,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解方程组简便为准。一般是令分子式比较复杂的一项的系数为“1”。4、若有分数去分母:意思是说该法的第四步是将第三部解方程组得到的方程组的解代入化学反应方程式中,若有的系数是分数,则要在化学反应方程式两边同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从而各分母被去掉,使分数变为整数。根据诗意的要求将方程②两边同乘以4得:Cu+4HNO3(浓) = Cu(NO3)2+2NO2↑+2H2O配平决策歌迅速观察定类型,歧化水解首先用。能否奇偶再交叉,四法技穷有万能。说明:这首诗阐述了在实际配平时如何正确运用笔者介绍的这五种配平方法。解释:1、迅速观察定类型:意思是说在看到试题后,第一步是首先观察一下是属于哪一类型的反应式。2、歧化水解首先用:意思是说若是岐化反应则首先用《歧化反应简捷配平法》,若是双水解反应则首先用《双水解反应简捷配平法》。3、能否奇偶再交叉:意思是说既不是歧化反应,也不是双水解反应,那么再看一下反应物和生成物多少,若少则用《奇数配偶法》,若较多则用《交叉配平法》。4、四法技穷有万能:意思是说若遇到万一的情况,即用前四种方法都解决不了,则拿出最后的绝招——《万能配平法》。为了便于同学们掌握上述五种配平法,现提供如下几个练习题:⑴、将FeCI3和Na2S两种溶液混合会产生什么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并配平。提示:用《双水解简捷配平法》。⑵、配平下列反应式:KCIO3 —— KCIO4+KCIC2H2+O2 —— CO2+H2OZn+HNO3 —— Zn(NO3)2+NH4NO3+H2OH2S+HNO3 —— S+NO+H2O提示:各种方法都用一下,并比较对于某个具体的反应式用哪种方法较简便。(六)设‘N’配平设反应式中包含元素最多的物质的个数为N,再一个个推导,即可配平。例如:配平方程式KCIO3 —— KCIO4+KCI设KCIO4系数为N ,则KCIO3之系数为4N/3,KCl系数为N/3.最后左右乘3,配出(4N)KClO3--------(3N)KClO4+(N)KCl→4KClO3----------3KClO4+KCl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9、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 + CO2 高温 2CO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 H2O === H2CO3 12、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3、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O 14、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 Cl2点燃 2NaCl 分解反应 15、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MnO2 2H2O+ O2↑ 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1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9、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 高温 CaO + CO2↑ 置换反应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1、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 + H2SO4 == ZnSO4 + H2↑ 22、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 H2↑ 23、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5、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26、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 + C 高温 H2 + CO 27、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其他 28、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29、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30、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3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33、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 + CO2 ==== CaCO3 ↓+ H2O 34、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2NaOH + CO2 ==== Na2CO3 + H2O 35、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6、碳酸钠与浓盐酸反应(泡沫灭火器的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一.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 2CuO + H2O + CO2↑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 + 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0.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1.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 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 3Fe + 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26.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7.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29.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31.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3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33.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35.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 36.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3)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 水 37.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8.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39.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40.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41
提问者评价
非常感谢,我已经给你加了财富值,回答的完美,perfect!很感谢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的位置: &
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中氢和氧原子数目的简便方法
摘 要: &正&水溶液中有含氧物质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如附表)在用氧化数法配平反应方程式时,配平的难点往往出现在氧化数未变化的某些原子数目的配平上,尤其是氢和氧原子数的配平。下面介绍一种配平氢和氧原子数的简易方法,为了便于叙述,我们称它为“氧观察”法。
用氧观察法配平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可分为两步:一、只写出与氧化剂和还原剂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并用氧化数法使反应前后有关元素氧化数的总变化量相等;二、观察离子反应式,看哪一端氧原子数多,在多氧端加H+或H2O,以使反应式两端氢及氧原子数相等。
优质期刊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氧疗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