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数学题题送下面的数字字母汉字回家0258acfe国王由元

rocky wong,hey you
可以當面吐糟的是萌 只能背後議論的是 蠢
《毛澤東、斯大林與朝鮮戰爭》
用通俗的话讲,伏特加就是家庭鸡尾酒中的白搭。因为其无色无味的特性,所以和很多果汁配在一起都不会突兀,尤其适合女孩子。经常在KTV和夜店看到的伏特加加橙汁,在鸡尾酒中其实叫螺丝刀。如果配西柚汁,就变成了咸狗(之所以叫咸狗,是因为鸡尾酒中会在杯口做一圈盐边)。如果加葡萄柚和蔓越莓,就是流行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的经典鸡尾酒海风了。曾经有一句话:这世上大概没有比沙滩上晒太阳,和西瓜汁和海风鸡尾酒更舒服的了吧。在家做鸡尾酒,图的是随性,所以并不强调伏特加的比例和标准配方,自己喝着舒服就好。&br&
如果是夏天,倒是很推荐vodka配上soda或者tonic 汤力水,者就变成了vodka soda和vodka tonic,加片前者推荐加黄柠檬,后者推荐青柠檬,都是清爽之选。&br&
如果你口味偏重,在番茄汁里加点儿伏特加,厨房里辣椒仔,黑胡椒,芹菜汁加点,就是一顿酒鬼的午餐——血腥玛丽了。甚至加点啤酒,打个生鸡蛋,都能做成一杯狂放的早餐。&br&&img src=&/dc6e3fde5af03017eaed8d3be655c01c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7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dc6e3fde5af03017eaed8d3be655c01c_r.jpg&&&br&&br&NO 2
gin 金酒。最被人熟知的,就是gin tonic了。这是作为酒保的我,最欢喜的鸡尾酒。请让我多写几笔。&br&&br&&p&
三颗圆润剔透的冰块,透明高杯蒙上一层水汽,乍看像一杯气泡水叫着,而一角柠檬显得格外亮眼可爱。杜松子清香,汤力水微苦,和冰块和气泡一起带来的刺激爽快几乎没有人会拒绝,尤其
是在一个炎热的夏日午后。在全世界的大多数酒谱中,gin tonic是当之无愧的“先来一杯”。&/p&&p&有人说gin tonic是最简单的一杯酒,倒一倒,搅一搅,完毕。事实上,任何一个有职业情怀的调酒师,都会严阵以待每一杯gin tonic吧。最简单才是最复杂。金酒的选用自不必说,一定要没有气泡的大粒老冰,一定要够冰的杯子和汤力水,要最大限度的保证气泡不流失,要既能保证金酒的香味被打开,又不能因为搅拌过度而让调酒被稀释,柠檬的使用也有种种细节,甚至到杯子的选用都不能小觑——要搞砸一杯金汤力倒是很简单,一瓶常温下的汤力水足矣。而对于调酒师来说,做出一杯中规中矩的金汤力并不难,如何在配方已经不能再简单的基础上刻上自己的特色才是真正考验。于是就有了用hendricks这个制作中加入加利亚玫瑰和小黄瓜成分的金酒做金汤力时,装饰也跟着变成了黄瓜;也有了如果你要喝辛辣一些的金汤力,就用古典杯代替柯林杯这样的做法;有的调酒师最后成品时会不合常理的不加吸管;有的还会悄悄地加几滴campari(意大利苦酒);有的调酒师选择最后一步再放冰块,有的甚至用苦精和苏打水来代替汤力水——丧心病狂的调酒师们啊。最终,汤力水的清苦和金酒的杜松子香完美平衡,冰块和柠檬贡献了冰爽刺激的口感,这才是gin,tonic&/p&&br&&p&
gin在六大基酒中,最有自己的独特芳香,本身的复杂性也并不逊色威士忌和白兰地。和柠檬,糖水,干姜水,苏打水,汤力水可以搭配出各种不同的饮料。&/p&&img src=&/dd39a99da83c51ac7e3f3_b.jpg& data-rawwidth=&2408& data-rawheight=&34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08& data-original=&/dd39a99da83c51ac7e3f3_r.jpg&&
从低档的哥顿金酒,到必富达,蓝宝金,再到添加利系列,亨利爵士金,猴王,也都是英国金酒,再具体些是属伦敦干金这个系列,所谓“干”并不是真的干,而是口感上偏向不甜。&br&
hendricks最大也是最奇妙的特色便是与黄瓜的结合,这件事延伸到调酒中,则变成黄瓜以装饰,材料的形式呈现出来,变成酒的一部分。如果你用hendricks做金汤力,那么,切记柠檬!&br&&img src=&/f715bf750d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f715bf750d_r.jpg&&&br&&p&======================去做酒了,未完待续==============================&/p&&p&NO 3 &/p&&p&
whisky&coke 几乎和gin tonic,vodka tonic 成为外国人民在酒吧点击率最高的几款酒——是的,就是这么“不讲究”。技法再纯熟,品质再完美,哪怕做足里子面子,也大概未必赶得上一众人手举威士忌可乐看场嬉笑怒骂的球赛。家常的内涵我猜想也并不是追求调酒的技艺而更应多些信手拈来的乐趣。所以朗姆酒和普通的威士忌都可以配上可乐,挤点青柠汁进去也是不错的选择。&/p&&p&&img src=&/cb028f0e591a89a29efe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cb028f0e591a89a29efe_r.jpg&&朗姆酒,市面上能看到的摩根船长,百加得,哈瓦那都可以。品质相差无多。&/p&&p&威士忌,入门级威士忌并不需要单一麦芽(纯饮即可),类似黑方,百龄坛,芝华士之类的兑和威士忌足够了,当然还有我个人中意的burbon,比如四玫瑰。&/p&&br&&p&
上面介绍的几类酒都是base 即鸡尾酒中所谓的基酒。在基酒的基础上和各种不同的水果,果汁,其他基酒,其他利口酒搭配幻化出千万种鸡尾酒。但我各人偏爱简单明朗,并不推崇长岛冰茶式包含了至少七种材料的鸡尾酒。从上面的介绍中应该可见一斑。再者说毕竟是在家的做法,不用复杂,追求正经调酒还是去酒吧更快些。&/p&&p&
也正是这个原因,我并没有介绍鸡尾酒三种做法中的另外两种:shake和stir,而是lay,简单来说就是几种材料依次倒入杯中后搅拌即可。一是前两者需要专门的调酒工具和技巧,其次若要调出好口味,这两种方式对技巧的要求也并不是只做到样子就能把握的。&/p&&br&&p&=========================================================&/p&&p&微信订阅号 deepdrink (食酒) 欢迎大家关注撒&/p&&img src=&/b1fede80a189df680fdcc3_b.jpg& data-rawwidth=&430& data-rawheight=&4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0& data-original=&/b1fede80a189df680fdcc3_r.jpg&&
NO 1 伏特加 用通俗的话讲,伏特加就是家庭鸡尾酒中的白搭。因为其无色无味的特性,所以和很多果汁配在一起都不会突兀,尤其适合女孩子。经常在KTV和夜店看到的伏特加加橙汁,在鸡尾酒中其实叫螺丝刀。如果配西柚汁,就变成了咸狗(之所以叫咸狗,是因为鸡…
谢邀。&br&&br&其实想知道答案的话,最简单的方法是:自己买一瓶来试试。&br&&br&我的舌头代替不了其他人的,我只能在这里尽力地陈述,希望能对提问人有帮助。&br&&br&獭祭的产品线算是挺丰富的,其中最主流的是獭祭50、獭祭三割九分、獭祭二割三分这三款纯米大吟酿,以及基于这三款酒所衍生的以各种特殊工艺酿制的酒,比如发泡酒(清酒的起泡酒)、温酒(专门用于温热饮用)、生酒(没经加热杀菌即装瓶)、无滤过(装瓶前不过滤,在酒中保留了更多风味)、远心分离(以离心力将酒液与酒粕分离的高级技术)等。&br&&br&另一个虽要说明的是,獭祭清酒是典型的新式日本清酒,它香气和口味并重,果香丰富,大部分需要在低温下饮用,而且需要以白葡萄酒杯饮用,这样才能更好地感受它的香气。&br&&br&这里说说我喝过的獭祭,首先是常规产品:&br&&br&(1) 獭祭o纯米大吟酿o50&br&&img src=&/b2bdc2de25d4d9e88b48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1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b2bdc2de25d4d9e88b48_r.jpg&&&br&獭祭的入门级产品,需要冷饮(10~15摄氏度较佳)。酿酒米经过精细的研磨,精米步合为50%。有着清新的哈密瓜香气,淡淡的梨子味道,余韵夹杂了少许苦味和酒精呛味。简单易饮。如果因为平时在国内料理店喝了太多温饮的垃圾清酒,那这一款獭祭的入门酒就能让你了解什么是好酒了。&br&&br&注:清酒的酒米在酿酒前都需要研磨,以尽量减少米粒外层的蛋白质、维生素、脂肪,仅留下米心的淀粉,精米步合这个数字表示米粒经过研磨后剩下的部分占原米粒的重量。数字不高于70%才能称为“本酿造”;不高于60%才能称为“吟酿”;不高于50%才能成为最高级的大吟酿。&br&&br&&br&(2) 獭祭o纯米大吟酿o磨き三割九分&br&&img src=&/b88c92e37dba6a5608bc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b88c92e37dba6a5608bc_r.jpg&&精米步合为39%的纯米大吟酿,同样需要冷饮。哈密瓜和香瓜类香气更浓郁,入口感觉圆润丰满,水果味丰富,而且有少许的辛辣感作为平衡。美中不足的是,仍然有一些酒精的呛味约隐约现。&br&&br&&br&(3) 獭祭o纯米大吟酿o磨き二割三分&br&&img src=&/abc70abdecec97_b.jpg& data-rawwidth=&131& data-rawheight=&4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31&&精米步合23%,真是惊人的浪费——做这一瓶二割三分酒的米,足够别人做两瓶普通的纯米大吟酿了。就是这款酒让獭祭名动江湖,它一度占据了日本最低精米步合宝座很长的时间。&br&温度方面,毫无疑问必须冷饮。至于风味,优雅的水果芳香,哈密瓜、水蜜桃、梨子、荔枝、青柠、柚子的复杂芳香,还有芒果干和杏脯般的味道,有少许酸度和微苦让酒体更平衡,余韵很悠长,一直齿颊留香。但是,鸡蛋里挑骨头,还是有一点该死的酒精呛味。&br&&br&&br&接下来,是一些不那么常规的产品:&br&(4) 獭祭o发泡浊酒o50&br&&img src=&/1a7a41c18a97dec74895cf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1a7a41c18a97dec74895cf_r.jpg&&清酒的起泡酒一般都比较低级,以普通米酿造,也不会精磨得太厉害,甚至大都没到本酿造的标准,甚至有很多是人工将二氧化碳注入瓶中。&br&但獭祭的发泡酒,也是纯米大吟酿级别的,精米步合50%,而且采用香槟式的瓶中二次发酵得到气泡,所以气泡会有力而持久,口感是酸甜平衡的,还有水果和米的香味,瓶中残留着的少许米渣和酵母渣也让它别有风味——这就是清酒中的香槟。&br&獭祭还有三割九分和二割三分的起泡酒,但都是限量生产的,后者甚至只在每年的圣诞节前才有少量发售,至今还没有机会尝试。这个愿望恐怕得到日本去才能实现了。&br&&br&&br&(5) 獭祭o温酒o50&br&&img src=&/68f7cd8e086eacda8ae7fbb_b.jpg& data-rawwidth=&675& data-rawheight=&9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5& data-original=&/68f7cd8e086eacda8ae7fbb_r.jpg&&吟酿级别以上的清酒绝大部分都是冷饮的,但獭祭独辟蹊径,做出了温饮的纯米大吟酿,我推荐把它温到35~40摄氏度饮用,口感很温润,浓浓的水果和干果味道,喝着很舒服。同时我也试过将其冰到10多度饮用,风味可以说不逊色于温饮的时候,甚至不逊色于常规的三割九分,惊艳。&br&&br&&br&(6) 獭祭o磨き三割九分o远心分离o纯米大吟酿&br&&img src=&/cd7ec44eddeaf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br&这是我至今尝到过的、最好的獭祭。远心分离技术目前全日本应该只有獭祭在使用。一般清酒在酿造完毕以后,会将酒醪(发酵完毕的酒粕、酵母、酒液的混合物)装入布袋中,再通过机器压榨,将酒液分离出来。但酿酒师们相信机器压榨会或多或少地破坏酒的分子结构,影响酒香。所以用来做顶级产品的那几桶酒在装进布袋以后会吊在高处,任由酒在不受外力的影响下,一滴一滴地落下,慢慢收集起来。以这种方式生产的清酒称为“雫”,或者“龟口取”,或者“袋吊”,是最高级的酿酒技术。当酒袋再也滴不出清酒以后,便会拿去另外压榨一次,这时压出来的酒跟之前滴出来的雫酒完全不可比,只能丢弃,或者拿去混入低端的普通酒中卖。&br&至于远心分离,其目的和雫酒一样,避免压榨;不过操作方式大相径庭,需要把酒袋放入远心分离机中,在高速旋转中将酒液从酒醪中分离出来。据说同样分量的酒醪,远心分离可以比雫酒多分离出5%左右的酒液(这一点未经求证)。&br&这款三割九分的远心分离与常规版的三割九分相比,胜出太多;比起常规版的二割三分,也有不少优势。首先是在冷饮下毫无任何酒精呛味,然后是更馥郁的水果香气和扎实的酒体,余韵也更悠长有力。&br&獭祭的二割三分也有远心分离的版本,只是市面上流通太少了,没有进入大陆,在香港大概就每年有两百瓶左右的配额,一到货即被高档日料店哄抢而光;价钱也被炒作得过分。所以我至今无缘一试。以三割九分远心分离的表现,没理由不对二割三分的远心分离充满期待。&br&&br&============下面是文不对题的分割线=============&br&&br&提问者只是想了解獭祭的味道,所以上面的部分我已经回答完毕,下面则是自己想写的,介绍一下獭祭这个清酒品牌。&br&&br&生产獭祭的酒厂“旭酒造”位于日本本岛最西端的山口县,平均气温偏高,论气候,不如寒冷的东北部那么适合酿造优质清酒;论酒米的质和量,不如兵库、新潟这些产米大县;论酿造用水的品质,又没有伏见、滩这些传统的优质水源;再加上地处西南边陲,在过去,酒也很难运到东京、大阪这些大都市以博取名声。&br&&br&因此,在很长的时间里,人们的印象都是:“山口县产不了好清酒。”&br&&br&旭酒造的现任社长樱井博志在1984年开始从家族手里接过酒厂,那正是清酒开始呈现下滑趋势的时代——从1975年到2010年,全日本的清酒消费量下降了近70%,全国的清酒厂由3000多家锐减为1500多家。&br&&br&樱井敏锐地认识到那些为了方便买醉而大量生产、勾兑出来的低端清酒的市场必然会锐减,只有高品质的清酒才有生存空间,于是毅然停掉了酒厂中有200多年历史的“旭富士”普通清酒,转而探索高档的纯米大吟酿,生产出了精米步合为50%和45%的大吟酿。&br&&br&为了进军东京市场,樱井博志开始着手制作精米步合数最低的大吟酿。1990年时市场流通的酒中精米步合最低数字为27%,因此,樱井一开始就冲着25%去了。但在米研磨到25%时,樱井听说已经有酒厂推出了精米步合24%的纯米大吟酿,于是赶忙通知负责精米的同事,将米磨到23%。在当时,整个研磨过程花费了整整七天。&br&&br&而并不是磨出了足够精细的米就可以做出优质的清酒了,如果以23%的最低精米步合酿出了一般的大吟酿,那就是笑话无疑。所以樱井和酿酒师团队的精耕细作也是獭祭成功的原因,但因为酿酒技术是各个酒厂的商业机密,因此也就没办法再详尽介绍。&br&&br&“獭祭o纯米大吟酿o磨き二割三分”这款酒一进入东京市场,即引起震动,超低的精米步合和在彼时还不多见的优雅果香型风格,都是极大的卖点。自此以后,獭祭的销量便一直逆势上扬。它是新时代的日本清酒的引领者之一,过去日本酒重口味不重香气、重米味不重果味、重入口不重余韵的缺陷,今日正在慢慢改进——而獭祭正是最早作出改变的品牌之一。&br&&br&&br&有几个事实可以让你迅速了解獭祭:&br&1 该品牌的所有产品皆为纯米大吟酿。(在日本极为少有)&br&2 全量使用“酒米之王”山田锦来酿酒。(据我所知绝无仅有)&br&3 在全日本最顶尖的山田锦产区兵库县,米田会分成B、A、特A这些等级,特A级米田的米通常被本地酒厂包圆了,外地酒厂必须产出非常优质的清酒并得到米农的认可,才有可能在兵库县买到特A级山田锦。而獭祭就是能买到兵库特A山田锦的、极少数的品牌之一。&br&4 并非所有以23%精米步合的酒米酿出的酒都可以制作“獭祭o纯米大吟酿o磨き二割三分”,如果樱井认为该桶酒的品质配不上二割三分,可能就会拿去做三割九分。同理,如果有一桶39%精米步合的酒被发现品质未如理想,就会拿去做50纯米大吟酿。如果50纯米大吟酿的品质未如理想呢?无级可降了,因此会用来生产獭祭清酒蛋糕。对的,他们还生产蛋糕,有2%酒精含量,而且也是紧俏货品,常常断货,吃后别开车。&br&5 喝獭祭不能用传统小清酒杯,一定要用白葡萄酒杯,这样才能更好地感受它的香味。冰过的酒杯更佳。&br&6 獭祭目前在内地、香港、台湾均有代理商,在内地流通的产品无论数量和品种都较少(因为税高所以卖价太高);在港台较多,常规产品有零售,但远心分离系列的只有少数日本料理店才有。&br&7 因为现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是山口县人,所以獭祭现在也常常成为日本政府宴请的官方用酒。安倍请奥巴马喝过两次獭祭了。&br&8 二割三分以23%的精米步合占据最低精米步合宝座很长一段时间,但现在已经被超越了,我自己就喝到过19%的,也见过9%和8%的。相信疯狂的日本人很快能磨出5%以下的奢侈品吧?&br&9
&a data-hash=&c7ff8aac241d5b9d23d7bff& href=&/people/c7ff8aac241d5b9d23d7bff&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c7ff8aac241d5b9d23d7bff&&@左少卿&/a& 在评论中提醒我,獭祭在EVA中出现过。不错,它是葛城里美的爱酒。&br&&img src=&/cbc98c15eceafca19d19ab9d934655cd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3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cbc98c15eceafca19d19ab9d934655cd_r.jpg&&&br&&br&&br&&br&&b&利益相关声明:&br&笔者与獭祭在内地和香港的代理商均为朋友关系。但到目前为止笔者所饮的所有獭祭清酒均为自费购买。&/b&
谢邀。其实想知道答案的话,最简单的方法是:自己买一瓶来试试。我的舌头代替不了其他人的,我只能在这里尽力地陈述,希望能对提问人有帮助。獭祭的产品线算是挺丰富的,其中最主流的是獭祭50、獭祭三割九分、獭祭二割三分这三款纯米大吟酿,以及基于这三款…
&p&题主还在读书,年纪轻轻就这么有生活品位,是件好事。对于这样有前途的好青年,当然要帮一把。&/p&&p&&br&预算方面,入门的话300一瓶勉强够用,我向来推荐人买能负担的最好(贵)的酒来入门,好酒凝聚了酿酒人更好的技术和经验,让你迅速了解某个酒种的精妙之处。不是说便宜货一定没有好货,但一分钱一分货在大部分时候都是成立的,你一个还没摸到门道的人更是很难在便宜货堆里淘到好东西。所以不要浪费时间和金钱在太便宜的酒上,life is too short to have bad drinks.&/p&&br&&p&另外,如果真的非要买很便宜的酒,那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9bedb2b1a3c660c9f0264fd59faa975a& data-hash=&9bedb2b1a3c660c9f0264fd59faa975a& data-tip=&p$b$9bedb2b1a3c660c9f0264fd59faa975a&&@李峰&/a& 兄在&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100 元以下的价位有什么好喝的酒?&/a& 里面已经介绍过不少了,大部分我都尝试过,在你预算只有100多的时候,这些都是好选择,但说实话,平时我是很少拿那些酒来净饮的。你最好把预算提高到400,这样离你的底线300并不差太远,选择却一下子丰富起来。平时做做家教,周末打打零工,赚点酒钱并不难,这是为了提高生活品味而做的投资,会很值得。&/p&&p&&br&假如题主入门就奔着深色烈酒而来,我觉得有几种酒可供你入门:单一麦芽威士忌(苏格兰或日本)、调和威士忌、干邑、雅文邑。其余的诸如波本威士忌、黑麦威士忌、其它地区的陈年白兰地、陈年朗姆酒、陈年龙舌兰之类的,各有特色,但并不适合作入门酒。伏特加、白朗姆、白龙舌兰、白谷物酒这些,没有经过橡木桶陈年,也不适合你用来做入门级的品鉴。&br&&/p&&br&&p&&br&&strong&单一麦芽&/strong&&/p&&p&你的第一瓶单一麦芽永远不要买泥煤味的,或许你喝了十几种威士忌以后喜欢上这种味道,但很少入门者对它一见钟情。所以瓶子上带着&Islay&、“Peat”之类的字眼的酒,先不要碰,从清淡型的开始比较保险。&/p&&br&&p&The Singleton of Dufftown 12 YO(苏格登达夫镇12年单一麦芽)&/p&&img src=&/b4386feda2952bac5ab2d11d7f76727e_b.jpg& data-rawheight=&900& data-rawwidth=&6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5& data-original=&/b4386feda2952bac5ab2d11d7f76727e_r.jpg&&&br&&p&很多老酒饕认为这款酒的风味太淡。但对于入门者来说,这却相当完美,清淡的鲜花、水果、坚果、香草味,容易入口。这个品牌在国内基本不做宣传,但销量相当高,据洋酒公司内部的人说,因为中国饮家本来就喜欢它的味道,再大做宣传的话同一集团里其他单一麦芽威士忌就难卖了。同品牌还有一款The Singleton of GlenOrd 12 YO,是另一个蒸馏厂生产的,个人感觉不如Dufftown的那么适合入门。(两款都是320左右。)&/p&&br&&br&&br&&p&Glen Moray Classic(格兰莫雷经典单一麦芽)&/p&&img src=&/da1f7e384b319ba9b2e42e4e636abc8b_b.jpg& data-rawheight=&625& data-rawwidth=&20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9&&&br&&p&Glen Moray以前有款8年的单一麦芽做得相当不错,后来停产了,以无年份的Classic来代替。来自Speyside的Glen Moray同样以味道清淡著称,而且清淡而不单调,还是有着丰富的韵味的。在单一麦芽并不流行的年代,Glen Moray是调和威士忌商最喜欢的麦芽基酒之一。这款Classic只卖180左右,是我见过最便宜的单一麦芽之一了。如果你预算多一点,可以花400多买Glen Moray的12年,你不会后悔的。&/p&&br&&br&&br&&p&The Glenlivet 12 YO(格兰威特12年单一麦芽)&/p&&img src=&/cfe79caab24a906a5c48bd4e_b.jpg& data-rawheight=&430& data-rawwidth=&4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0& data-original=&/cfe79caab24a906a5c48bd4e_r.jpg&&&p&我在&a href=&/huangshansake/& class=&internal&&《纸牌屋》里的酒经 - 酒未来 - 知乎专栏&/a& 中介绍过这款酒。&/p&&p&在Glenfiddich、Macallan、Glenmorangie这些大厂之中要挑一个的话,我还是会挑The Glenlivet。在几个大厂的基础产品中,The Glenlivet的12年平衡性最佳。(300以内)&/p&&br&&br&&br&&p&Hakushu 12 YO(白州12年单一麦芽)&/p&&img src=&/df4cb723e5a4cfa_b.jpg& data-rawheight=&300& data-rawwidth=&6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0& data-original=&/df4cb723e5a4cfa_r.jpg&&&p&是我的心头好,国内行货零售价在330以上(水货稍便宜一些)。很多老酒饕说它很一般,但我独爱它那很清新的香气,宛如早晨的森林一般,淡而不简单,余韵稍欠。我参观过白州蒸馏厂,酒厂还是用苏格兰传统的直火加热来蒸馏威士忌,成本高,但据说这样蒸馏出来的生命之水香气更丰富,成就了白州的特色。&/p&&br&&br&&br&&p&&strong&调和威士忌&/strong&&/p&&p&当年正是因为单一麦芽威士忌味道太强烈浓郁有个性,不受大众欢迎,酒厂才想办法用很淡的谷物威士忌与麦芽威士忌调和,造出受大众欢迎的好风味。调和威士忌可以选择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9bedb2b1a3c660c9f0264fd59faa975a& data-hash=&9bedb2b1a3c660c9f0264fd59faa975a& data-tip=&p$b$9bedb2b1a3c660c9f0264fd59faa975a&&@李峰&/a& 兄在100原买酒帖子里提到的Famous Grouse和三得利老威士忌都不错,100元左右有交易。&/p&&img src=&/160a020bdeb3dffb1ec862ce_b.jpg& data-rawheight=&360& data-rawwidth=&27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0&&&p&(友情提示,这种瓶型像土雷的威士忌据说销售状况并不好,估计要淘汰换代了,要买得快。PS:我很郁闷,我喜欢的酒都被停产了,先是强尼走路绿牌,然后是这个。)但他推荐的强尼走路红牌我是持保留意见的,不如上面那两款;坊间流行、知乎也有不少人推荐的的强尼走路黑牌我也不推荐,价格是可以,但烟熏味太强,平衡不够,不是我认可的入门酒。&/p&&br&&p&我这里再补充两瓶:&/p&&br&&p&尊美醇爱尔兰威士忌(Jameson)&/p&&img src=&/ce04bc8db4edcaf54a33a7_b.jpg& data-rawheight=&446& data-rawwidth=&26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4&&&br&&p&130元左右的货,大厂出品,不过不失。三次蒸馏,同样是我喜欢的清淡风格,不过只是单纯的淡了,没有那种既清淡又丰富的感觉,感觉可以大口喝。如果你喝过上面我推荐的四款单一麦芽,也就没必要再用这个入门了。但想从调和威士忌起步的话,这个是不错的选择。&/p&&br&&br&&br&&p&Chivas 12 YO(芝华士12年)&/p&&img src=&/f6c2c88f94740fef5a7a_b.jpg& data-rawheight=&350& data-rawwidth=&3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0&&&p&国人喜欢在夜店喝这个,兑上绿茶,味道棒棒哒!但是它真的可以净饮,也可以帮你做一些入门的品鉴训练了。对于预算不高的入门者来说,它也是一个选项,比上面的Jameson常见一些。&/p&&br&&br&&br&&p&&strong&干邑&/strong&&/p&&p&干邑有80%的产量都是由四大家族(轩尼诗、马爹利、人头马、拿破仑)贡献的,先说它们。以题主的预算只能买VSOP了,轩尼诗和马爹利的VSOP相对贵,你倒是可以选择这个:&/p&&br&&p&Remy Martin VSOP(人头马干邑VSOP)&/p&&p&&img src=&/2a027f32dd9_b.jpg& data-rawheight=&485& data-rawwidth=&33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2&&只用干邑区里最适合陈年的大、小香槟区的生命之水调配的VSOP,也是一款符合”特优香槟干邑“资质的产品,味道尚可,酒体平衡,价格合理。虽然也常见于各种夜店嗨场,山寨货林立,但没有前面提到的两大家族碰到山寨货的几率高。&/p&&br&&br&&br&&p&Courvoisier VSOP(拿破仑干邑VSOP)&/p&&img src=&/3bc8f52f7adace42dacaac68c2ad48b7_b.jpg& data-rawheight=&368& data-rawwidth=&6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8& data-original=&/3bc8f52f7adace42dacaac68c2ad48b7_r.jpg&&&p&也是相当有诚意的作品,用了大香槟区、小香槟区、边缘区、优质林区四个地区的生命之水调配,姜饼、梅子、紫罗兰的气息相当明显。价格在题主预算范围之内。&/p&&br&&p&其它干邑小品牌其实有一些性价比比上述两款更高的酒。但是在国内没有全国性的代理商,通常只在一两个省份甚至城市售卖,难以找到产品,先不做推荐了,有碰到比较容易买的我再补充。&/p&&br&&br&&br&&p&&strong&雅文邑&/strong&&/p&&p&雅文邑被誉为”白兰地世界中的艾雷岛“,和干邑相比个性强很多,因为只经过一次蒸馏,酒体中残留的风味物质非常多,经过陈酿以后与橡木桶赋予的味道香融合,整体的风格非常强烈,但又没有泥煤威士忌那种突出且不易为初学者接受的消毒药水味。因此我认为这也是可以用来入门的深色烈酒,很帮助饮者去学会辨识风味。&/p&&p&雅文邑酒中,可以多留意带有Bas-Armagnac字样的单品,因为它是雅文邑公认品质最好的一个子产区。另外,雅文邑的售价和干邑的差不多,只会低一点,以题主的预算,估计也只能喝VSOP,那还需要留意葡萄品种中有Folle Blanche字样的酒,因为Folle Blanche是雅文邑法定品种中最适合在年轻时饮用的,花香非常明显,值得一试。&/p&&p&雅文邑的酒庄产量都很小,最大、最商业化的是Chabot,但这个酒厂进中国的产品全部根据中国市场追捧的味道重新调配过,已经有点干邑化了,个人觉得有点可惜,因为其常规产品的风格和特色更明显一些。&/p&&br&&p&所以我推荐这个:&/p&&p&Tariquet VSOP Bas-Armagnac(塔希克VSOP雅文邑)&/p&&img src=&/99f98b330fe96ca4f7485_b.jpg& data-rawheight=&300& data-rawwidth=&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p&我是在今年的雅文邑学院里喝到这款酒的,从低年份的VSOP到高年份的Hors D'age皆尽精彩,而且很善于表现花香,是个非常优秀的酒厂,在上海有代理。这款VSOP大概卖350多,值得推荐。&/p&&br&&br&&br&&p&Chateau Laubade Blanche(朗巴德白雅文邑)&/p&&img src=&/b7cebfde5ce0fce_b.jpg& data-rawheight=&500& data-rawwidth=&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b7cebfde5ce0fce_r.jpg&&&p&在这个回答中我唯一推荐的一款白色烈酒。Blache Armagnac是近年来雅文邑产区新增的一个法定AOC,是100%不经陈年的白色蒸馏烈酒,原料则是雅文邑产区的法定葡萄。和其它白色烈酒的区别有两个:一,它经过一次蒸馏后酒精含量只在55%左右,酒中残留的风味物质非常多,风格突出,比伏特加之类的白色烈酒有更多风味;二,每年不同酒庄生产的白雅文邑要先取样送往雅文邑行业管理局,又烈酒专家团进行一次盲品测试,只有在新鲜度、复杂度、花果香气均达到标准的,才批准装瓶出售;不达标的,则不允许出售,也不允许重回橡木桶进行陈酿,只能倒掉,或者廉价卖给产区外的烈酒生产商了。在此严酷的条件下,只有最有实力的酒厂才敢去生产白雅文邑,而且产量必然不大;经过烈酒专家的筛选,品质达到标准,可以放心。它可以用来调酒,也可以净饮。&/p&&br&&p&今晚要赶飞机,整个下午都在写这个,先写这么多了,有机会再补充一些。&/p&
题主还在读书,年纪轻轻就这么有生活品位,是件好事。对于这样有前途的好青年,当然要帮一把。预算方面,入门的话300一瓶勉强够用,我向来推荐人买能负担的最好(贵)的酒来入门,好酒凝聚了酿酒人更好的技术和经验,让你迅速了解某个酒种的精妙之处。不是…
( 烈酒篇完 有空继续写别的酒)&br&&br&日拱一卒,永不弃坑。写完这个回答我就回老家结婚TAT&br&&br&填这么大的坑需要大家的爱和支持TAT&br&&br&如果你觉得本文有点意思,麻烦关注下微醺之美公众号,人越多我肯定越勤快:3&br&&br&另外本文介绍的酒都可以在淘宝网上买到,请大家自辩真假。请别让我推荐网店了,负不起责任。&br&&img src=&/fdcd5a9dbfc272bd86142cd6_b.jpg& data-rawwidth=&200& data-rawheight=&2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0&&----------------------------------&br&&br&&b&《100元内喝啥酒》&/b&&br&&br&谢邀。&br&&br&我常常跟人说,喝酒的时候,你应该相信自己的直觉,少听“专家”的忽悠。如果一个酒你觉得不好喝,是因为你确实没喝到好喝的酒。&br&&br&你觉得啤酒难喝?对的,青岛也好,燕京也好,确实谈不上好喝。你觉得葡萄酒难喝?对的,长城也罢,张裕也罢,确实就是那么难喝。&br&&br&相信我,喝到真正好喝的酒时,哪怕你个人这一款风味不是特感冒,只要你说话比较客观,你都会承认,它绝对是款不错的酒,虽然它不是你的那杯茶。&br&&br&一百块以内有真正好喝的酒吗?当然有,而且还不少。&br&&br&不过在我开始介绍这些百元以下的好酒的时候,我想我们首先需要达成一个共识,即&b&何为好?&/b&&br&&br&有些热情的知友在本题下分享了很多他们的经验和推荐,但他们定义的“好酒”,很多都是“初学者的口味偏好”“地域性的口味偏好”“带上了乡愁和记忆的偏好”,也就是说,都不大客观。&br&&br&当然咯,口味这么私人的东西,很难真正的客观起来。尽管如此,我依然希望能通过个人的一点努力,尽力为大家推荐一些或者&b&符合大众喜好&/b&、或者&b&业内公认好评&/b&、和“&b&即使你不喜欢,你也会承认它不错&/b&”的酒款。而且这篇回答里介绍到的酒款还会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b&能让你方便的在网上买到&/b&。&br&&br&大概会分为烈酒,利口酒,啤酒,和葡萄酒(红酒,白酒,起泡酒,甜酒)篇。&br&&br&&br&&br&&b&一.烈酒&/b&&br&&br&烈酒篇里,我们要说的当然是世界六大烈酒(五大基酒加白兰地),也就是说,这几个大类的酒,已经能基本满足你的日常生活、客户交流、浪漫暧昧、补充酒精的需求了。&br&&br&&br&&b&1.Gin(金酒)&/b&&br&&br&100块以内的知名金酒,有Gordons哥顿金酒、Bombay Sapphire孟买蓝宝石金酒、Beefeater必富达金酒、和Tanqueray添加利金酒。&br&&br&在这里面,性价比最高的、业内调酒师公认的最好的酒,是添加利。&br&&br&&img src=&/ec4ad18bea75e7268bf8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4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ec4ad18bea75e7268bf8_r.jpg&&&br&你去鸡尾酒吧点一杯dry martini(干马提尼),如果他们用的基酒是哥顿,你就知道它是个非常普通的酒吧。如果他们用了添加利,你大概能知道,这家店的调酒师或者老板,也许是个对自己的店有要求的人。&br&&br&Mad Men(广告狂人)里,Don Drapper的前同事,客户总监Duck。戒酒之后又被勾起酒瘾,打电话成箱订购的,就是添加利金酒。&br&&br&我记得他好像还跟办公室里的人说过,“你要来一瓶吗?这可是好酒。”&br&&br&&img src=&/457e48a700a62253fcc29_b.jpg& data-rawwidth=&526& data-rawheight=&3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6& data-original=&/457e48a700a62253fcc29_r.jpg&&&br&&br&&b&2.Vodka(伏特加)&/b&&br&&br&无色无味的伏特加好喝吗?&br&&br&当然有它的妙处。&br&&br&正像我在&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伏特加酒好喝在哪里?&/a&里说过的,“总有些时候,你累的不想好好的把玩一杯威士忌白兰地,只想快速的喝那么一杯,或者为了微醺,或者为了补充酒精。这时候,冻的粘稠的酒体从酒瓶里倒出来,带着一丝酿造原料的清香,一口气喝下一shot,用喉咙和胃去感受那点儿芬芳的伏特加,突然就变的友好多了。况且因为它的纯净、没有个性,你反而能在任何时候享用它。不管是鲜榨的西瓜汁,还是冬天的热咖啡,还是冰冻的鲜牛奶,你都能把这玩意儿倒进去,不会有任何良心的谴责,压根不用思索是否糟蹋了酿酒师的那片深情。”&br&&br&&img src=&/18cf9b3da2f9d8f119ca05a237f23e4e_b.jpg& data-rawwidth=&597& data-rawheight=&3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7& data-original=&/18cf9b3da2f9d8f119ca05a237f23e4e_r.jpg&&&br&不同的伏特加之间确实有区别吗?&br&&br&当然有,我曾经同时喝下十几种不同品牌的伏特加,每一款,都有自己的特色。&br&&br&100块以内的知名伏特加,有Absolut绝对伏特加,Smirnoff斯米诺红牌伏特加,Skyy蓝天伏特加。&br&&br&一般来说,买回来随便喝喝兑兑饮料,skyy就能满足需求。便宜,四五十块钱,瓶子也好看讨姑娘喜欢,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br&&br&但如果你真的要追求酒的质量,那必须是斯米诺伏特加了。&br&&br&斯米诺比绝对伏特加要好很多,这也是调酒师业内的共识。&br&&br&&img src=&/fae0dbf0c7db3_b.jpg& data-rawwidth=&620& data-rawheight=&3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0& data-original=&/fae0dbf0c7db3_r.jpg&&(没找到布鲁斯南喝伏特加的电影截图,放上另一位詹姆士邦德好了)&br&&br&布鲁斯南扮演的007里,邦德经常一个人在酒店房间里,一shot一shot的纯饮冰镇过的斯米诺,淡然等待未知的危险来临。&br&&br&如果你愿意超出预算二三十块钱,那就可以买到斯米诺黑牌伏特加了。它的质量,相比一些高端奢侈伏特加品牌,也不会差多少。&br&&br&&a data-hash=&2dfc9eff7542eb& href=&/people/2dfc9eff7542eb&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葛巾& data-tip=&p$b$2dfc9eff7542eb&&@葛巾&/a& 曾在我介绍screwdriver(螺丝起子,一种用伏特加调制的鸡尾酒)的专栏文章下告诉我,当年和爱人初识,他想为她点上一杯screwdriver时,她直接让酒保拿上了一整瓶斯米诺黑牌。&br&&br&真是真真正正的好气概,真真正正的好品味。&br&&br&(让答主怒吼一句,&b&伏特加一定要丢到冷冻室里冰镇过再喝才最美妙&/b&!)&br&&br&&br&&b&3.Tequila(龙舌兰)&/b&&br&&br&Tequila本来是一种很没品很便宜的酒,口感大概就像我国多年前的小作坊土烧酒。又烈,又粗,又暴躁。&br&&br&每个国家每个行业都会有些懂营销懂包装的人才,墨西哥的酒水行业也不例外。最近几十年,在以Patron培恩、Don Julio唐胡里奥为首的一些高端龙舌兰品牌的酒厂的努力下,龙舌兰已经摆脱了廉价酒的印象,成为了美国暴发户们的最爱,价格也是贵的吓人。&br&&br&&img src=&/cdeccf6fe6ec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cdeccf6fe6ec_r.jpg&&&br&龙舌兰的问题呢,就是好的龙舌兰吧,虽然值得单独小口品饮,却动辄几百上千,同等价位下,获得的体验没有威士忌和白兰地那么高。而一般的龙舌兰呢,依然还是很烂,香气不丰富、口感也很粗糙,只适合拿来调调鸡尾酒,和在酒吧里一shot一shot的跟人血拼。&br&&br&所以100元以下,随便买买Jose Cuervo豪帅金/银快活、或者Olmeca奥美佳就好。&br&&br&对了,关于龙舌兰有两个小知识要告诉大家。&br&&br&一个是龙舌兰的英文其实不是Tequila,而是Mezcal。严格上来讲,只有Tequila镇出厂的Mezcal,才能叫Tequila。跟干邑是白兰地但白兰地不是干邑,香槟是起泡酒但起泡酒不是香槟一样。&br&&br&一个是由于美国暴发户的奇特审美,龙舌兰可能是最喜欢在酒瓶上做文章的酒。各种千奇百怪的瓶子造型都是它们的,在一堆骷髅头啦、金字塔啦里面,&b&最屌的莫过于Asombroso,有图有真相。&/b&&br&&br&&img src=&/62f7cda054aa163bd4dac52b1c5fe860_b.jpg& data-rawwidth=&765& data-rawheight=&4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5& data-original=&/62f7cda054aa163bd4dac52b1c5fe860_r.jpg&&&br&&br&&b&4.Rum(朗姆酒)&/b&&br&&br&“我的Daiquiri在Floridita,我的Mojito在Bodeguita”。 &br&&br&海明威的这句话,基本成了古巴旅游和古巴朗姆酒最好的广告词。&br&&br&Daiquiri也好,Mojito也罢,对于这些清爽酸甜的热带鸡尾酒而言,朗姆酒(甘蔗酒)永远是不可或缺的存在。&br&&br&&img src=&/ee07dee60ea7d78f42ac441ffeeb0028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ee07dee60ea7d78f42ac441ffeeb0028_r.jpg&&&br&提到朗姆酒,总会让人条件反射的想起充满热带风情的古巴。炎热的街头,藏在阴凉处的小咖啡馆,Buena Vista Social Club的音乐,配上粗粗的雪茄,当然,还有手中那杯Mojito(一种用rum调制的鸡尾酒)。 &br&&br&将薄荷叶和柠檬捣出汁,再倒入糖浆和朗姆酒,加上一大堆碎冰,最后用苏打水补足剩余,你就能得到这杯透心凉心飞扬噢不倍儿爽的夏日良饮。&br&&br&一百块以内的知名朗姆酒品牌,大家可能只听说过Bacardi百加得。但是我在这儿要推荐的,是Havana club哈瓦那俱乐部,一个真正产于古巴的知名朗姆酒品牌。&br&&br&&img src=&/ef445b1cb40b383e5148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ef445b1cb40b383e5148_r.jpg&&&br&哪怕是最基础款的白哈瓦那,都因在白橡木桶中的短暂熟成,脱去了新酒的燥性。闻起来有和波本whisky类似的蜜糖香味,还有清新的甘蔗和白葡萄酒香。含一小口,酸酸甜甜,待到舌头灼热,咽下,仍是清甜的甘蔗和柠檬味道。&br&&br&如此品质,竟然只要70块钱,真令人难以置信。&br&&br&&p&(PS.请不要跟我提百加得151这样没有逼格的朗姆酒。你已经不是男孩子了,不需要靠酒精来证明自己有多man,对不对?)&/p&&br&&br&&b&5.Brandy(白兰地)&/b&&br&&br&&img src=&/674a449bf5a9ea4e07a797616aae2031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674a449bf5a9ea4e07a797616aae2031_r.jpg&&&br&&p&前段时间刚看过一个行业报告,说法国人民内部消耗的白兰地,大多都是vsop,最贵的xo级别,反而全卖给亚洲人民。在银座的纸醉金迷中,在广东人民的大排档桌上,一瓶瓶的被消耗掉了。&br&&br&看完报告,一股“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br&&br&咱中国人民开始喝啥,啥肯定就贵。&br&&br&100元以下的白兰地?别想了。&/p&&br&&img src=&/bac714d24fbbd0f34a592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bac714d24fbbd0f34a592_r.jpg&&&br&&p&玩笑话说完,讲点正经的。&br&&br&法国的白兰地,尤其是干邑和雅文邑,在世界哪儿都算贵价饮品。你说法国人会炒作文化也好,因为懒导致人工贵也好,反正白兰地就是比其他烈酒贵了一大截。&br&&br&100元以内,相比选择淘宝网上的各种莫名其妙不靠谱的“法国XO级白兰地”,选择西班牙大厂的白兰地明显更靠谱。&br&&br&但西班牙白兰地的风格和法国白兰地差别不少。相信很多朋友想尝试的白兰地都是“正统”的法国风,所以这儿我就不推荐具体的厂牌了。&br&&br&多花点预算,从干邑和雅文邑地区的VSOP开始喝起吧。 &/p&&br&&br&&p&&b&6.Whisky(威士忌)&/b&&/p&&br&&p&有一个很有名的说法,叫三四十岁的男人喝威士忌,五六十岁的男人喝白兰地。&br&&br&这句话其实并不是说白兰地比威士忌更有内涵,需要你拥有更多的阅历才懂得欣赏。恰恰相反,是因为威士忌比白兰地多了更多的口味,你可以在一杯威士忌里体会到花果、香料、坚果、烟熏、烘烤、甚至泥煤、消毒水的味道。只有正当壮年的男性,才有勇气和自信去接纳和包容更多的重口味。人到了老年,反而就跟孩子一样,只喜欢一些甜嘴又温和的东西啦。&br&&br&正因为威士忌拥有如此多的口味和可能性,所以即使是只为大家推荐100元以下的威士忌,我们也不得不把它分为几类分别推荐。&br&&/p&&br&&p&&b&6.1 Scotch苏格兰威士忌&/b&&br&&br&100块以内的苏格兰威士忌,值得推荐的有Johnnie Walker尊尼沃克的red label红方(红牌),和Famous Grouse威雀&/p&&br&&img src=&/55aa328ae62ce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6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55aa328ae62ce_r.jpg&&&br&&p&&b&6.1.1 Johnnie Walker 尊尼沃克&/b&&br&&br&尊尼沃克(约翰走路)这个牌子应该算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威士忌品牌了,实际上它也是全球最畅销的威士忌品牌。&br&&br&很多人都喜欢它。古龙成名之前喝不起白兰地XO,每次拿到稿费,就换成书和Johnnie Walker Black Label,回来和兄弟们畅饮。&br&&br&村上春树也爱它。在《海边的卡夫卡》里,他干脆把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就取名为尊尼沃克。&br&&br&很多威士忌爱好者喝了一点Single Malt,就瞧不起Blend Whisky了。蓝方和黑方都入不了他们的眼,更别提不到100块的红方了。&br&&br&但我还是想在这儿推荐一下红方。它有着最基本的苏格兰威士忌口味,而且价格便宜,随处都能买到。&br&&br&你可以纯饮它,加水,加冰块,混入苏打水,牙疼时止疼,轻感冒时当药。。。无论你怎么喝它,都可以无拘无束,just keep walking(这句话也是该厂的广告词)。&br&&br&广告狂人里,主人公Don在产室门口焦急的等待消息时,和他同样在等待自己妻子消息的一名狱警,摸出了偷偷带进来的一瓶红方与他分享。不同阶级不同地位不同生活方式的两个男人,好像一下子成了可以敞开心扉无所不谈的兄弟,在他们喝这瓶威士忌的时候。&/p&&br&&img src=&/9c912f66aee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7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9c912f66aee_r.jpg&&&br&&p&&b&6.1.2 Famous Grouse 威雀&/b&&br&&br&威雀的价位和尊尼沃克红方差不多,两者都具备了苏格兰威士忌的特色花果香,威雀的烟熏味道,会比红方更重一点。&br&&br&正如我之前所说,最好的白兰地都卖到了亚洲,法国人喝的最多的反而是VSOP一样。英国人美国人平日里喝的最多的威士忌,也是这些便宜的红方和威雀。只有亚洲人,才在平日里大喝12年15年18年,并且毫不犹豫的把它们跟绿茶混在一起。&br&&br&如果你跟他们提红方和威雀,就等着接受这些夜店和酒吧达人的嘲笑吧。&br&&br&我真心觉得这点挺不好的,你觉得呢?&br&&br&&b&6.1.3 李峰的私房鸡尾酒&/b&&br&&br&在这儿悄悄的告诉大家一个私房鸡尾酒秘方。&br&&br&拿一个干净没带水的Highball杯(就是大家用来喝牛奶的那种长长的圆柱形的杯子)或者古典威士忌杯,用柠檬片在杯口抹一圈让杯口沾湿,接着把杯口在沾满盐的白纸上转一圈,让杯口均匀的带上一圈盐霜。&br&&br&然后在杯内放满冰块,加入三分之一的红方或者威雀,用七喜补足杯内剩余部分。最后将那块柠檬片丢进去。&/p&&br&&img src=&/a3bf738f7f5e44f3170cf_b.jpg& data-rawwidth=&615& data-rawheight=&4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5& data-original=&/a3bf738f7f5e44f3170cf_r.jpg&&&br&&p&只要你控制好了威士忌和七喜的比例,你就会发现,普通的红方和威雀,竟然能变得这么好喝!&br&&br&第一口全是花果香和柠檬的讨喜甜味,接着你就能慢慢感觉到那股迷人的烟熏味道因为气泡的原因得到了最大激活,而杯口的那一点点盐霜,则在增添了咸味的同时,让这些花果香和烟熏味变得更加深沉繁复,让余味更显悠长。&br&&br&一杯好的鸡尾酒,真心有化普通为神奇的力量。&/p&&br&&br&&p&&b&6.2 Bourbon 波本威士忌&/b&&/p&&br&&p&&b&6.2.1 聊聊波本的格调&/b&&/p&&br&&p&Bourbon波本威士忌起源于美国,和优雅花果香的Scotch不同,它的香味更奔放、更甜美,有非常重的香草、烘烤和其他橡木桶带来的气味。&/p&&br&&p&法律规定波本威士忌至少要用占原料比例50%以上的玉米酿造,用全新且经过重火烘烤(这就是波本为何会有那么浓的香草味道)的美国白橡木桶陈年。但陈年多久没有时间限制,因此相对Scotch,波本会略显得暴烈和粗糙一些。&/p&&br&&p&所以欧美文学作品里,绅士往往喝Scotch,汉子往往喝Bourbon。&/p&&br&&p&但正如我在《当我们讨论品酒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里所说,真正的善于装腔者,会游刃有余于大俗和大雅之间,用大雅击败小雅,用大俗击败大雅。&/p&&br&&p&这个道理放在波本这儿同样适用。正因为大家都觉得Scotch比Bourbon更有格调,那么逼格高的人,有时候也会在附庸风雅的人面前毫不在意的大喝波本威士忌。&/p&&br&&p&美国的硬汉派推理作家深谙此中道理。他们希望自己塑造的文学角色比谁都硬汉比谁都粗鲁,但又希望他比谁都温情比谁绅士,要表现这一点,波本威士忌真是最好的道具。在劳伦斯布洛克著名作品马修系列的《酒店关门之后》一书里,主人公马修与酒吧里的女人就好好谈论过波本的格调问题。&/p&&br&&img src=&/1650c17aca242d5ce021e1_b.jpg& data-rawwidth=&533& data-rawheight=&3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3& data-original=&/1650c17aca242d5ce021e1_r.jpg&&&br&&p&“波本的格调不高。”她说,“你知道我意思吧?”&/p&&p&“我倒觉得这是绅士喜欢的口味。”&/p&&p&“绅士到这种酒吧里,就是想放浪一下。苏格兰威士忌适合那些穿西装、打领带的家伙跟幼儿园的小朋友。波本是那些想释放兽性、想偶尔调皮一下的大男孩喝的。波本要在酷热的夏天,而且不在乎汗流浃背的时候喝。”&/p&&br&&p&是的,布洛克把热爱苏格兰威士忌的人,都视作是假惺惺和虚伪的人,而波本才是真正人性化的选择。虽然在那些完全不能接受威士忌的人看来,波本喝起来像油漆,苏格兰威士忌像药——又有什么差别呢?&/p&&br&&p&&b&6.2.2 值得推荐的波本&/b&&/p&&br&&p&100块以内的知名波本,有Jim Beam占边、Four Roses四玫瑰、和Wild Turkey野火鸡。&/p&&br&&p&如果你只是用波本做威士忌可乐喝,那么最便宜的占边就好。它简单直接,香草香气扑鼻,但酒体单薄,层次简单。&/p&&br&&p&村上春树早期的青春三部曲,主人公或者还在读书,或者刚刚大学毕业开始创业和工作。也就是说,都很年轻,都什么钱。这个时候,占边自然是最好的选择。&/p&&br&&img src=&/cd7fb96f894c8aff6358cc32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cd7fb96f894c8aff6358cc32_r.jpg&&&br&&p&所以在《且听风吟》里,“那天晚上,老鼠一滴啤酒也没喝。这绝不是什么好预兆,相反的,他连续不停喝了五杯JimBeam加冰块。”&/p&&br&&p&在《1973年的弹子球》里,“我和我的朋友在由涩谷往南平台之间的坡道上租了一间大厦中的房子,开了一家以翻译为业的办公室。资金是由朋友的父亲出的,不过说起来也算不上什么惊人的金额,除了房子押金之外,只买了三张钢制办公桌、十几本字典、电话,和半打波本威士忌而已。”&/p&&br&&p&但如果你想至少能纯饮把玩一下波本,就选四玫瑰和野火鸡吧。&/p&&br&&p&我一般称它们野汉子酒:)&/p&&br&&br&&p&&b&6.3 日本威士忌&/b&&/p&&br&&img src=&/a474c0d9c678b6c87c87_b.jpg& data-rawwidth=&489& data-rawheight=&4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9& data-original=&/a474c0d9c678b6c87c87_r.jpg&&&br&&p&你可以不喜欢日本这个国家,但你不得不承认,日本人真是做什么,像什么。&br&&br&刚开始喝威士忌的时候,我也跟很多人一样,迷信苏格兰,轻视波本和爱尔兰,至于日本威士忌,那是什么东西?&br&&br&后来喝到了日本的单一麦芽威士忌,觉得它还真不错,很有苏格兰斯佩赛地区的风范。不过考虑到日本的人工和物价,产品的价格不可能低下来,好像很没有性价比的样子。&br&&br&再后来吧,在艾莱地区的重海风重泥煤重口味单一麦芽里泡久了,偶然中又喝了几次日本威士忌。结果发现它的清新的花果香里还沁着苏格兰威士忌完全没有的清甜,舒服的花果香,几乎感觉不到的酒精刺鼻感,这是喝Scotch完全不可能有的体验。说实话,喝惯了重口味的single malt,再回过头来喝喝日本威士忌,真如吃零嘴一样有种甜嘴又甜心的快感。&/p&&br&&img src=&/662d13ecb4cc2f31c1b8001_b.jpg& data-rawwidth=&680& data-rawheight=&5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0& data-original=&/662d13ecb4cc2f31c1b8001_r.jpg&&&br&&p&到了这个时候,我就从一个威士忌原教旨主义者,变成了一个温和的世界好酒爱好者,也会经常给人推荐日本威士忌啦。&br&&br&之前说了,日本的威士忌,相比Scotch而言,性价比不是太好。所以100块以内的日本威士忌,勉强只有三得利的角瓶一款,但是这款酒普普通通,在日本和各地的日式居酒屋,基本都是拿来兑果汁兑苏打兑水一块喝的,所以我个人并不推荐。&br&&br&如果你真要尝试日本威士忌,我建议你稍微加一点预算,用一百五十块左右的价格,买一瓶Suntory Old whisky 三得利老牌威士忌。&br&&br&它的香气丰富,回味悠长,有迷人的坚果味道,酒精和香气的融合度也处理的非常好,不会有同等价位的scotch(比如之前推荐过的尊尼沃克黑方)的酒精刺鼻感。我个人觉得,算是日本威士忌里难得的具有性价比的一款了。&br&&br&最后推荐一个三得利老牌的电视广告视频,个人觉得是我目前为止看过的最好的酒类电视广告了。&/p&&br&&p&&a href=&/production-8604.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produ&/span&&span class=&invisible&&ction-8604.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p&&br&(《百元以内喝啥酒》烈酒篇 完)&br&&br&&p&-----------------------------------------------------------------&br&&br&&/p&&p&对了,也许你会想支持下我的微醺之美?如果你之前关注过,相信你已经能知道很多酒类问题的答案了:)&br&&br&&/p&&p&【微醺之美】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weixunzhimei&br&主讲烈酒鸡尾酒和葡萄酒,偶尔讲讲酒吧餐厅 。深入挖掘饮酒文化和趣味,不发弱智的介绍文营销文。欢迎关注。&br&&/p&&img src=&/9c0cab63cde0a7a569cd_b.jpg& data-rawwidth=&200& data-rawheight=&2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0&&
( 烈酒篇完 有空继续写别的酒)日拱一卒,永不弃坑。写完这个回答我就回老家结婚TAT填这么大的坑需要大家的爱和支持TAT如果你觉得本文有点意思,麻烦关注下微醺之美公众号,人越多我肯定越勤快:3另外本文介绍的酒都可以在淘宝网上买到,请大家自辩…
谢邀。这个邀请我忽略过很多次了,看来不回答一下你们不会放过我了。&br&&br&&br&&b&首先你要熟悉给锅加热的两大原则:&/b&&br&&b&1.越厚重的锅能保存的热量越多,加热也越均匀&/b&&br&&b&2.灶和锅的大小要相称&/b&&br&&b&&b&====================================&/b&&br&&br&&br&你需要一个中式炒锅&/b&,这个是你所有锅中最基本的一个。铸铁材质,国内国外到处能买到,很便宜。选这种锅不需要太在意牌子,只要关注大小——如果你的灶大你就买个大的,如果灶小就买个小的。大锅小灶和小锅大灶都没意思。学好颠勺,这个锅你可以用来做很多东西。&br&这种锅和其它铸铁材料的锅一样,买回来后用猪油或者其它动物脂肪season,之后就会越用越好用。&br&&img src=&/512a87cb7c7abf702eab286a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512a87cb7c7abf702eab286a_r.jpg&&&br&&br&&b&然后你需要一个不沾平底锅&/b&,大小材质牌子什么都不太重要,这个锅是用来备用的。比如你只是要煎一个鸡蛋,那动到其它的大锅浪费燃料浪费清洗时间。我建议你买个便宜的就好了,反正是备用的。&br&&img src=&/aaadf657a636757eed32332c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aaadf657a636757eed32332c_r.jpg&&&br&&b&然后你需要一个大汤锅&/b&。这个锅的原则和前面的中式炒锅一样,尺寸要和灶的大小配套。买不锈钢的或者不沾的都行,反正主要用来熬汤,就算不是不粘锅一般也粘不起来。&br&&img src=&/ebc305c2eaba5a0f73bc2d6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ebc305c2eaba5a0f73bc2d6_r.jpg&&&br&&br&&br&&b&然后你需要一个小奶锅&/b&。这个小奶锅用来熬酱汁、热奶等等。新手我一般不建议用不锈钢锅,因为火候控制不好容易粘,但是奶锅是例外,因为你用奶锅做的那些东西一般水分充足,不容易粘。&br&&br&&img src=&/9f0ae77e7a89ceaeb0530cf9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4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9f0ae77e7a89ceaeb0530cf9_r.jpg&&&br&&br&&b&接着你需要一个铸铁锅&/b&,带槽的最好。这个东西用来煎东西吃,材质不多解释,用铸铁的。&br&&img src=&/a4ebc8bfe98fa788b1e48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br&&br&&br&其实有了以上五个,基本就够了,如果你还要再加的话:&br&&b&1.蒸锅:&/b&评论里&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ash=&4d0bb0dffa70cc& href=&/people/4d0bb0dffa70cc& data-tip=&p$b$4d0bb0dffa70cc&&@meyome&/a& 提醒要加个蒸锅,确实。蒸锅的话蒸菜机、金属蒸锅/架、竹/木蒸笼都可以。&br&&br&&br&&b&2.高压锅&/b&:不解释,好东西,谁用谁知道&br&&br&&br&&b&3.铁板烧的铁板:&/b&做铁板烧用,铸铁材料,还可以直接当牛排什么的盘子用,高大洋。&br&&br&&b&4.以de Buyer为代表的生铁锅:&/b&号称含铁97%以上。其实用起来和不锈钢的也差不多,还特别容易生锈(真的,新的有些都是有锈迹需要你买回去自己处理的)。但是牌子摆在那里,绝对高大洋,炒完菜不用装盘,直接整个锅上桌一放就行。&br&&img src=&/0017bceea050adcb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0017bceea050adcb_r.jpg&&&br&&br&&br&&br&&b&5.铜锅:&/b&铜锅的优点是非常漂亮,外形美观颜色诱人,秒杀其它所有锅,而且因为是铜 的,所以导热也秒杀其它所有锅,同样属于不需要装盘可以直接上桌的东西。缺点是完全没有性价比,而且新买的时候亮亮的很好看,烧着烧着黑了就不好看了。至于优异的导热性么,其实和不锈钢锅和铸铁锅比起来优势不是那么明显,原因请参考最开始的给锅加热的两大原则。&br&&img src=&/f2c1ae4bf7d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f2c1ae4bf7d_r.jpg&&&br&&br&&br&&b&6.以LC和Staub为代表的铸铁珐琅锅&/b&:优点和铜锅一样,缺点和铜锅也一样。好看是好看,但是性价比低,预算充足可以买,预算不足又真的需要一个dutch oven的话买没有珐琅层的铸铁dutch oven就好了,省下来的钱买点好看的盘子什么的比珐琅锅好看。&br&&br&&b&7.再接着就是些比较奇特的,比如韩国石锅&/b&什么的了,这个看各人需要吧,需要什么买什么。&br&&br&&b&8.再接着就是商用级别厨具了&/b&,商用级别厨具的特点是耐操、厚实、易清洗,通常比家用的大,比如一米高的mixer啊,一米直径的大锅啊,80厘米的平底锅啊,这里就不展开了。&br&&br&&br&&br&&br&&b&这个列表仅供参考,不需要完全照搬,你做菜做够一定时间就会明白自己的需求了,多逛逛厨具店和厨具批发市场,尤其是厨具批发市场,多看看商用级别的厨具是什么样的,眼界才会广,才会明白自己需要什么。&/b&如果只是逛百货公司的话容易一冲动花钱买好看不实用的厨具。&br&&br&&br&&br&&br&&br&&br&&b&&u&买锅的顺序:买锅不需要一次性买齐,按照我这个表里面的顺序一个一个买就好了。&/u&&/b&&br&&br&&br&&br&&br&&br&&b&最重要的,是你用锅,不是锅用你,工具是你手的延伸,不要让工具限制你的创造力。&/b&
谢邀。这个邀请我忽略过很多次了,看来不回答一下你们不会放过我了。首先你要熟悉给锅加热的两大原则:1.越厚重的锅能保存的热量越多,加热也越均匀2.灶和锅的大小要相称====================================你需要一个中式炒锅,这个是你所有锅中最基本的…
不是你变狭隘了,你只是过得不开心。&br&&br&打个比方:困的时候别人说话大声都是缺点;穷的时候女朋友要个新手机都是太物质;累的时候让你去洗碗都是冒犯;不自信的时候开玩笑说你短小精悍都想打架;不开心的时候会感觉整个世界面目可憎。&br&&br&开心的时候不会顾那么多,遇上傻逼也觉得世界真丰富多彩啊,真有意思!痛快的时候被人扇了一巴掌也不觉得多疼,谁让我这么爽,报应啊!&br&&br&挣钱泡妞游世界,练功劈叉买豹纹,怎么痛快怎么来,尽量别把邪火怪别人头上。实在不开心,就跟人家好好说说,不长眼色抽丫的,别憋着。&br&&br&好好生活,爱自己,别瞎想。
不是你变狭隘了,你只是过得不开心。打个比方:困的时候别人说话大声都是缺点;穷的时候女朋友要个新手机都是太物质;累的时候让你去洗碗都是冒犯;不自信的时候开玩笑说你短小精悍都想打架;不开心的时候会感觉整个世界面目可憎。开心的时候不会顾那么多,…
没人说大姚吗?那我说吧,2009年季后赛第二轮火箭对湖人第一战,第四节姚明被科比顶伤腿部,一瘸一拐被队医搀扶回到更衣室,火箭球迷包括电视机前的中国球迷都叹一口气,此时火箭领先湖人6分,要知道湖人当时的实力是高出火箭一头的,而且坐镇主场,这是极好的优势,球队没有麦蒂,姚明的下场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还记得当时镜头扫了一下火箭众将,一个个迷茫不知所措的表情,当时我们同学都在网吧里看球,一层楼100多台电脑80.90台都是CCTV5的画面,这种空前而绝后的场面可惜没拍下来,当时网吧里最多的声音就是:&草泥马,科比!&,可是屏幕画面转到球员通道,姚明跟队医说着什么,停在那里,还活动了下腿部,看队医的口型应该是NONONO的,但是姚明执意往回走,于是就出现了姚明的&王者归来&,这次归来大大的提升了火箭队的士气,最终随着姚明归来后的一记中投扩大了比分优势,火箭最后战胜了湖人拿下了系列赛首胜。虽然最终姚明还是因伤报销了赛季,没有打完整个系列赛,虽然最终火箭3:4还是被湖人淘汰,虽然这一次胜利还是没能阻止那年的湖人夺冠,但是这是我看NBA以来觉得最伟大的一天,那天比赛结束,整个网吧都是欢呼声,老板也是球迷,或者准确说是姚蜜,给每个人发了一张早市卡,我爸还给我发了短信说庆贺火箭战胜湖人,当时他正在家陪我90多岁的爷爷看完比赛,我想这样的画面是历史性的,以后很难再有这样的历史时刻出现。相比较科比81分,麦迪35秒13分,姚明的回归可能没有他们这么难创造,但是当时的姚明就是中国人看球的原因。可能中国人是世界上最爱面子的民族,而姚明这次恰恰就给国人长了脸!&br&以下是视频截图:&br&&img src=&/87c504fbaa74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6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87c504fbaa74_r.jpg&&1.科比进攻顶到了姚明的小腿。&br&&img src=&/72beddae2a6d7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6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72beddae2a6d7_r.jpg&&2.受伤倒地,表情极为痛苦!&br&&img src=&/899dfc2d4d715d73384f5dec0f23c226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6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899dfc2d4d715d73384f5dec0f23c226_r.jpg&&3.队医搀扶着回更衣室。&br&&img src=&/50e5f3ee0ad636aba3e95c92fb81453e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6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50e5f3ee0ad636aba3e95c92fb81453e_r.jpg&&4.在球员通道姚明告诉队医自己可以坚持,队医一直强调不行!&br&&img src=&/cf8bb9fd9a33ebb49eaa5ad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6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cf8bb9fd9a33ebb49eaa5ad_r.jpg&&5.一再坚持下,姚明王者归来!&br&&img src=&/3b11d108fa54dce7ac54e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6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3b11d108fa54dce7ac54e_r.jpg&&6.并且命中了扩大比分中投!&br&&img src=&/3566cc8be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6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3566cc8be_r.jpg&&7.眼神充满了斗志!
没人说大姚吗?那我说吧,2009年季后赛第二轮火箭对湖人第一战,第四节姚明被科比顶伤腿部,一瘸一拐被队医搀扶回到更衣室,火箭球迷包括电视机前的中国球迷都叹一口气,此时火箭领先湖人6分,要知道湖人当时的实力是高出火箭一头的,而且坐镇主场,这是极…
总共大概有30多块硬盘,每块1T到2T,基本都是电影和美剧,按4.5G一个片子算,怎么也有5000多部电影了吧……(最近两三年没怎么买新硬盘了,在优化原先的)&br&只要我觉得有点价值的电影,就都留着。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想重看呢。&br&&br&好,按我收的蓝光原盘来列一下吧(其实基本都是大俗片,明后天继续补充):&br&《指环王》三部曲!不用说了吧,几乎每年都可以拿出来重温一次,再次体味荡气回肠的故事,和那种宏大、优美、奇崛的电影感觉。&br&《谍影重重》三部曲。紧凑、精彩、写实、冷峻,非常棒的间谍电影,值得一看再看,尤其第二部我简直百看不厌!&br&《大河恋》:画面优美,故事舒缓有味道,既有生活感悟也有幽默和浪漫,让你能净下心来。&br&《洛奇恐怖秀》:华丽、诡异的cult电影经典,好看好听,性感风骚,怪趣味十足。&br&《虎胆龙威》三部曲:《Friends》里罗斯他们本来想租《虎胆龙威2》来看,结果误借了刚看完的第一部,于是他们又看了一遍,就当它是《虎胆龙威2》了!很适合休假没事时再拿出来看。&br&《断背山》:我太喜欢李安这部电影的摄影、音乐和节奏,当年片子刚出来时,我就一晚上连续看了两遍!&br&《黑客帝国》三部曲:可以没事挑些片段来看,比如第二部的追车戏,第三部的锡安防御战等等,第一部当然值得完整重看的。&br&《终结者》前两部:尤其第二部,百看不厌!台词都能背出来了。&br&《银翼杀手》:每次看都会沉浸到一种虚无、梦幻般的情景当中去,像在做一个奇怪的,永远不会醒的梦。&br&《浪人》:光追车戏就值得反复看了。&br&《盗火线》:信不信,一场抢银行的枪战戏我看过不下30遍!开头那段劫车的戏也很棒,尤其时节奏。&br&《生活多美好》:每到节日都可以再看一遍,看得你心里暖暖的电影。&br&几部皮克斯的动画大作,都很值得收藏和反复看。&br&《几近成名》:青少年与摇滚乐的故事,有笑有泪,有音乐和爱情。里面的很多歌都非常好听。还有菲利普·西摩·哈夫曼那段经典的“我们不酷”的台词。&br&《巨蟒与圣杯》、《人生七部曲》、《万世魔星》等:每次看都能让你狂笑不止的电影,能强烈抵消你的FML感觉。&br&《卡萨布兰卡》:亨佛莱·鲍嘉与英格丽·褒曼的完美组合,光褒曼完美的侧脸我就看不够,再加上那首让人感慨无限的《时光飞逝》……&br&《罗马假日》:又是一部永远看不够的老片子,赫本剪短发一段简直美得要人命。结尾的“by all means rome”又伤感得要人命。&br&《生死时速》:也是值得反复看的动作片经典,桑德拉布洛克和小基努都青涩得要紧。&br&《勇闯夺命岛》:就不用说了吧,光汉斯季默的配乐就值得重温。另外片中饰演肖恩·康纳利女儿的女演员非常漂亮,尤其是眼睛。&br&《天国王朝》:我非常喜欢,特别是配乐部分。结尾的一场大战以及前面的一场遭遇战也极其精彩。&br&《杀死比尔》:有几场戏我也会反复反复看的——青木屋88狂人战、乌玛瑟曼与刘玉玲雪地决战、乌玛瑟曼与达里尔汉娜木屋遭遇战、乌玛瑟曼与黑人女匕首战……那种仪式般的美感非常带劲!&br&《夺宝奇兵》三部曲:每次看都能看出新意,有些地方每次看都笑到不行,比如哈里森·福特那句“No Ticket!”;还有琼斯和他老爸都被女人欺骗那段……其故事、场景设计到现在看都一点不过时。&br&《桃色公寓》:比利·怀尔德这部片子简直是写屌丝最好的电影啊!男女主角的感情非常细腻真挚,毫不做作。生活的快乐与悲苦都被自然地展现出来。&br&《怒海争锋》、《悬崖下的午餐》:彼得·威尔也是我很喜欢的导演,《怒海争锋》既有海上争霸的大气战争场面,也有探索科学的有趣段落以及人们之间感情的细腻描写,同时这片子还是测试音响效果的经典蓝光碟!《悬崖下的午餐》则非常奇异、神秘,有种莫名吸引人的原始之美和原始的恐惧感。&br&《公主新娘》:我最喜欢的奇幻电影,几乎没有之一(指环王系列勉强能媲美)。男女主角都美得惊人(当时叫罗宾·莱特·潘,现在的罗宾·莱特是我女神之一)。有巨人、有魔法、有爱情、有比剑、有谜语……《犯罪心理》男主角老头在本片中就特别帅,尤其是那段关于复仇的台词!&br&《七武士》:本来也想写小林正树的《剖腹》来着,不过那个太惨了,常看会比较难受——尽管《剖腹》这片子我极其喜欢。还是《七武士》反复看比较过瘾,最后一段村庄攻防战简直是调度的神作!&br&《虎!虎!虎!》:最棒的海战电影甚至是军事题材电影之一,场景阔大,线索众多,既表现了日本的无耻,又把双方都作为严肃的军人来对待。各种斗智斗勇和各种意外。看下来真有波澜壮阔,历史弄人的感觉。三船敏郎在片中帅呆了,饰演南云忠一的也非常有感觉!&br&《加勒比海盗》系列:其实我只保留了第一部的蓝光原盘,其配乐就非常棒了,故事和角色也很有趣。后面几部略显一般,没有超越前作,对我来说是可留可不留的。&br&《星球大战》老三部曲:真正的星战迷,念兹在兹的肯定还是老版三部曲。我最喜欢的还是卢卡斯的恩师执导的第二部《帝国反击战》。不过新三部曲作为试机碟没事倒是也可以一看,毕竟这是比较早期的用到数字摄影机拍摄的电影,画质比同时的一般电影清晰锐利不少。&br&&br&还可以按导演来列一下,有些导演的片子我是完全舍不得删的——&br&首先是库布里克,反正他的片子不太多,每部我都很喜欢,觉得值得收藏。不过像《闪灵》这种实在难以有勇气时常翻出来看看,隔个5年8年看一遍还行。《发条橙》也是同理。不过《奇爱博士》《洛丽塔》《2001》《巴里林登》《全金属外壳》这种就可以没事经常翻出来看看了。&br&&br&希区柯克也是我非常喜欢的导演,他的片子太多,目前我还差几部没看完——主要是有些比较老的片子,比如1930年的《谋杀》看了两三次没看完。有些片子意思也不是特别大,不过其经典还是很多,看起来很有意思,而且对后人的影响实在太大。近年来他的片子基本都出蓝光了,很值得收藏。&br&&br&比利·怀尔德也是我的心水导演之一,雅俗共赏,故事有趣,微言大义,带着对世情的讽刺。除了上面提到的《桃色公寓》,还有《热情似火》《控方证人》《战地军魂》《龙凤配》《日落大道》《双重赔偿》等我都非常喜欢!&br&&br&弗兰克·卡普拉我也极喜欢!前面已经说过,每次看《生活多美好》心里都暖暖的。他的片子非常有趣,极其理想主义,充满热情,即使有点说教也让人能接受。《一夜风流》《浮生若梦》《袁将军的苦茶》,特别是《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和《迪兹先生进城》是我看一次感动一次片子。&br&&br&霍华德·霍克斯是我非常欣赏的另一位导演,不过他的片子我大概只看了三分之二不到,看过的基本都很喜欢:《育婴奇谭》《女友星期五》《夜长梦多》《逃亡》《赤胆屠龙》《绅士爱美人》等等。其中《赤胆屠龙》是昆汀列入自己Top10的片子,也是我最喜欢的西部片之一。&br&&br&山姆·佩金法!我太喜欢他的《日落黄沙》了!《亡命大煞星》这种也超爱看。还有《稻草狗》《铁十字勋章》《牛郎血泪美人恩》《惊天动地抢人头》等等。&br&&br&约翰·休斯,极喜欢他的青春片《早餐俱乐部》,还有《春天不是读书天》,每次看后者心情都特别愉快!《飞机、火车、汽车》也非常好玩,《人在囧途》基本就是拷贝的此片。《十六只蜡烛》和《街头俏妞》也很有趣。&br&&br&&br&&b&说明一下:&/b&&br&很多人可能不清楚,可以用DOS命令来把硬盘的文件甚至树状目录结构都写进TXT文档或EXCEL表格,格式如下——&br&如果你要列出D盘目录的内容,输入如下(先进入DOS状态,具体方式为win系统左下角开始菜单,在“搜索程序和文件”中键入command)&br&DIR d:/s &hdtv.txt&br&如果要输入EXCEL文件,则用&br&DIR d:/s &hdtv.xls&br&如果要把整个硬盘的树状目录结构都写入文本文件&br&d:\tree &hdtv.txt&br&&br&另外,之所以极少有华语电影,是因为华语电影鲜有好的蓝光版,比如《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等等都没有好版本,包括周星驰的一些老点的片子。最近香港台湾老片出了不少蓝光,值得收藏。
总共大概有30多块硬盘,每块1T到2T,基本都是电影和美剧,按4.5G一个片子算,怎么也有5000多部电影了吧……(最近两三年没怎么买新硬盘了,在优化原先的)只要我觉得有点价值的电影,就都留着。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想重看呢。好,按我收的蓝光原盘来列一下吧(…
我上司(应该是前上司了)学佛,没事捧本佛经念。&br&&br&有次我向他请教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问题,支支吾吾半天没说出来所以然。&br&&br&末了对我说,其实我看你也算修得小成,不算大成,转而开始讨论如何改进我工作上的问题。&br&&br&成不成的我不知道,自己才疏学浅,只算对宗教的东西好奇,会去看,会去读,会去想,并不执迷偏信。我会看佛教典籍,但也读圣经。&br&&br&后来一次偶然听到他同他几个老友谈佛学,恍然大悟,他口中的佛学和我脑海中的佛学不是一种东西嘛,他的佛学是为了成就生意的便利工具,而我在了解的佛学是我不知道的、我所畏惧的知识。&br&&br&于是我再没找他谈过佛学的东西。除了工作上的事,再无其他主动找他交流的东西,&b&道不同不相为谋不是吗。&/b&&br&&br&我有个情商不怎么高的朋友,年少多金,女友换的极频,自诩情场高手,极受女孩子欢迎。嘴巴毒,春风得意时会对他人的情感世界品头论足,包括对我的情感,我的婚姻。春风不得意的时候会跑来和我探讨他和女孩子们的感情,受不得批评,我说你这么对待感情不行,批评了几次,他挂不住脸,大吵了几架,最后爆发时同我在某机场大打出手。&br&&br&朋友能玩到大打出手也是真朋友了,以我的德行,根本懒得对任何人的情感主动提出任何建议,也不会给自己添这种无端之乱,还真就是因为太关心朋友身份的他,才说了几次实话。&br&&br&后来和解,条约是彼此不再干涉对方的情感生活,&b&哪怕是朋友之间,任何交流也要有个度。&/b&&br&&br&我有个同事,每周会去买彩票,非常热衷彩票事业,反而不怎么关心自己技艺的提高,有几次我想对他说不要把人生希望寄托在这种事上啊,想想算了,切忌交浅言深。&br&&br&公司聚餐,有几个同事会直接用调羹捞汤,不是捞到碗里,是直接放到嘴里。别人捞过的汤我从不喝,于是我成了一个“从不喝汤的人”,但我不会解释,如果解释了,我就从一个不喝汤的人变成了一个他人口中的矫情货,完全可以预料到,相比之下还是不喝汤的人好听点,&b&穷则独善其身。&/b&&br&&br&我通过某个主攻国内市场的社交APP认识了一位加拿大当汉语老师的朋友,她对APP上的每个人都极其友善,发表的每个言论都充满善意。来过中国几次,但从未发表过对大陆的负面看法。聪明如她,甚至会在国庆日发张天安门广场照问候大陆的朋友们国庆快乐。&br&&br&直到前些日子她同我私下交流了对东西方宗教的看法,她认为中国人的宗教是势利的,中国人去拜佛烧香、敬献不过是对神的行贿,通过这种行贿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中国的神不关心百姓的苦难,他们都满肚肥肠笑眯眯的坐在那里,甚至他们要住在深山老林里,让信徒去“看望”;而基督教是亲民的,教堂在城市中央,基督教中的神代人受苦。&br&&br&我花了不少时间对她解释,佛教是怎样的一个宗教,佛祖也会舍身喂虎,以身燃灯等等。&br&&br&我明白她的这些误解来自于她的片面观察,因为她没有深入了解佛教,更因为目前的大陆就是展现了这么一种状态————暴戾、功利。&br&&br&我和她认识了有一年多,否则她根本不会愿意对大陆人发表自己对东西方宗教的真实看法————哪怕是片面的看法。&br&&br&更多的,因为她清楚私下里对我发表观点不会受到暴戾的回击,两个人可以心平气和的抛却自己的身份、国籍、自我的主观想法作纯讨论。如果是公开发表看法,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br&&br&&img src=&/c70a4f7d38fb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7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c70a4f7d38fb_r.jpg&&&br&大多数时候我都尽量保持友善的状态,对每个人,不是因为我真的友善,只是因为:&br&&br&&b&不想给自己添麻烦。&/b&&br&&br&我不能保证自己的每个观点都是对的,但我清楚自己的很多观点在公开场合发表无疑是给自己找麻烦,不如换个私人场合同三五好友交流。&br&&br&我清楚他人的暴戾之气,一言不合既上升到人身攻击,一言不合已不再探讨问题的本质而是转到细枝末节追究、赌气夺胜负。把自己放到这么一种交流环境无非是种浪费时间的行为,&b&可闭嘴之后,在他人看来既是独来独往。&/b&&br&&br&交流并无胜负可言,任何意识、文化交流带上了功利性就已经失去了交流的目的。不如敬而远之。&br&&br&快放过那些独来独往的人吧,他们既尊重你,也尊重自己。他们更可能只是懒得浪费时间,不想给自己添麻烦而已。
我上司(应该是前上司了)学佛,没事捧本佛经念。有次我向他请教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问题,支支吾吾半天没说出来所以然。末了对我说,其实我看你也算修得小成,不算大成,转而开始讨论如何改进我工作上的问题。成不成的我不知道,自己才疏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中数学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