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叫写一篇作文,我偷懒,抄袭了网上的作文结果发现同桌的你作文竟然和我抄的一模一

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找到一个歇脚的角落&这是家&&
这首歌,被重新翻唱,还有一首歌是最珍贵的角落,但是网上找不到。过了这辈子最重要、最感动、最忙碌的20周岁生日。真的很感谢我所有的朋友们,我爱你们。
我的歌声里
没有一点点防备
  也没有一丝顾虑   你就这样出现在我的世界里   带给我惊喜情不自已   可是你偏又这样   在我不知不觉中悄悄的消失   从我的世界里没有音讯   剩下的只是回忆
56音乐下午茶 第73期【享心情】唱起这首歌你会想起谁
好像 所有的事 都已渐渐的回到原点 一件一件的
回到最好的位置上
【纪念】从小到大,我的那些老师们(下)
高中的三年,是我观念转变的三年。在高中的三年我遇见了那些千奇百怪个性迥异的老师们。从此,老师这个形象再也不是心中那个十全十美的形象了。
高中时遇到的第一个老师是教化学的班主任杨老师。这个老师,我真的不能一句话把她概括出来----实际上,每一个人都是无法一句话概括的。
高中我进的是加强B班。有人说B班是个神奇的班级。B班的学生好学,又不失活跃。这是往好听了说。当然,往不好听了说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妈妈说,根据&十名效应&得出的推论,成绩在B班水平的学生,将来最有发展----他们当过差生,所以失败的时候不会失去斗志,他们当过好学生,所以不会被胜利冲昏头脑。他们对自己的定位最准--这相当于掌握了人生的第一大智慧。中庸是一种境界,妈妈这样说。
妈妈说的对不对,这需要时间的检验,也需要我来亲自证实。
不过,在那所分数至上的学校里,老师可不信什么&十名效应&这种鬼话,他们甚至不关心学生以后会发展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才,他们只在乎学生在三年后的高考中取得多高的分数----意味着给学校带来多高的利润。
这就是我那所高中的背景。我对这所高中没啥好感,但对这里的老师感觉却很复杂。
首先是杨老师。她给我们第一印象就是:说话这么温柔的一个老师,怎么能管住我们这一群要学习有智商,要捣蛋无限嚣张的孩子们?
不过,军训的第二天,老杨就把我们给吓一跳。军训谁最受罪? 个头矮小的。这是我多少次军训总结出来的一个公理。对,不失定理。因为这个似乎不可证明。
身高只有1.60米的我自然是站在最后一排的后面。我 还记得又一次踏步走训练,教官让我们踏了大概15分钟,后来越踏越萎靡。这时候老杨出场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嗷&的一嗓子,把我们吓个半死。她让前三 排的同学都停下来,后排的听她指挥。我们一边踏,一边喊1,2,3,4,我就记得她在我们踏步的时候还没闲着,一边踏一边骂,跟泼妇骂街的感觉一模一样。
隐约记得,那次大概踏了半个小时才停下来。
好不容易混到上课。高中,你懂得,不是那么好混的。快乐渐渐少了,烦恼渐渐多了。我最喜欢的科目是数学,我痴迷于稀奇古怪的数学定理的证明。不过高一的时候物理考试是我的一大软肋。对于班主任的这科,化学,我倒是没啥感觉。
但是嘛,化学毕竟是班主任的科目,你无论喜不喜欢都要学好。
老杨这人,批评学生的时候跟那骂街的泼妇有一拼,批评学生的时候语言一点都没有条理,让人顿生反感。但是在课堂上,她可是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我觉得老杨的讲课不像是讲课,倒像是在表演。讲台瞬间变成了舞台,屋内屋外充满了欢快的气氛(山寨鲁迅的写法?)
老杨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不知道从哪弄来的一套帮助记忆的顺口溜。直到现在我还会记住几个。
&依靠四条共价键,碳氢得以紧相连,形状像个四面体,碳在中心把家安&&点火就着脾气大,受热见光易卤化,隔绝空气加高温,千度以上就分家&----甲烷化学这东西,就怕叨咕。试想,经常有一个声音每天在你耳边不厌其烦地说着各种内容,你还怕化学学不好吗?&碱石灰和醋酸钠,混合均匀把热加,试管倾斜口低下,验纯点燃放爆炸&-----制备甲烷
制备乙烯的时候说过啥来着?&硫酸酒精三比一,加热升温一百七!&有机物咋命名来着?&选主链,定某烷,编碳位,定支链,取代基,写在前,注位置,短线连,合并算,不同基,简在前。&
诸如此类,等等等等。
毫无疑问,老杨在教学上,绝对是一等一的。她讲的课才是真正做到了生动形象。
但是,在班级的管理方面,她却是个十足的菜鸟。说的好听点,不懂教育。
老杨批学生时总骂人。而且骂得是千奇百怪,&狗头喷血&。但是,没有一句能服人。对比以前的老张,我不难发现,老张批我的时候,句句在理,给我骂得毫无反驳的理由。但是老杨批我的时候,每句话我都能顶撞一下。
这就是区别,教育跟撒气的区别!
值得提出的是,老杨的爆发,经常在每次月考完的一个星期。发作时间大概有四天左右。这四天里谁也不敢惹老杨,这时候老杨的脾气一爆发,就像冬眠醒来的眼镜蛇&&剧毒无比。一个月的火气全发到你一个人的身上,你的感觉肯定挺爽。
后来,大概是在高三的时候,有些人爆发了。他们彻底爆发了。高三时,基本上是&成绩为王,谁都不怕谁&
所以,好学生的逆反心理更加严重有一回晚自习。当时应看晚自习的老师有事,请了假。结果换了一个陌生老师看晚自习。应该是化学组的老师。
当时那个老师上晚自习接电话,搞得我们很不爽。
后来,某同学终于爆发了。
&你上外面接电话行不行?&老师向他走了过去。&你再说一遍?&&请你到外面接电话!&&学你的习,你还管上老师了!&老师气呼呼地向讲台走去。不过,没等她走几步呢,后面传来一句话,只有一个字,声音不大,但对于我们来说,却像核弹爆炸一样令人惊悚。&操!&老师转过身,&你再说一遍?&&草!&&泥!&&马!&&你给我等着!&
第二天,那老师找到老杨告状了。当时还没赶上老杨的周期性脾气爆发点。但是,你能想得到,老杨的脾气被全面点燃。
具体做了什么,我就不一一例举。值得一提的是,那个同学。很意外,被老师拉到外面后,把老师给批了一顿。注意不是&被&,是&把&!即使是现在过了叛逆期的我,依然觉得当时他做得很对。
其实,我们要注意的有这样几点:对于这样的老师,如果你能骂得过她,学习又好,她一般不会也不敢动你。如果你学习好,但骂不过她,注意不要惹到她,否则后果很严重。一旦骂战开始,就不会有平局。
这个同学最后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的拳头专业。
另外一次发生在我身边&&我的同桌。他在当时是个诗人,歌唱家,作家。语文学的无限牛逼。不过,既然是诗人,骨子里就一定有些诗人狂傲不羁的气质。这是往好了说。在老师的眼里,他就是个异类。性格直爽,上课,自习经常说话。
说话说得多了,自然惹到老师。所以,在一个下午自习的时候,老杨抓到他上自习说话了。结果直接把他连滚带爬的踢了出去。
在外面,不知道老杨都说了些什么,反正整个走廊都能听到老杨泼妇骂街似的声音,惨不忍睹。过来几分钟,老杨回到屋里。做出了一件让我下辈子都无法忘记的事情:把他的书撒了一地,桌子拽了出来,直接扔到了走廊里。
根据冲量定理,他的桌子已经是体无完肤了。而他也被请回家了。大概两三天以后,他的家长找到了学校,直接到校长办公室,跟老杨发生了一场激烈的骂战。我佩服他的家长,真心佩服。但实际上,换是我的妈妈,肯定也会摆出同归于尽的架势&&反正孩子都不能上学了,最坏的情况也就是不能上学,你还怕个啥。跟校方打起来甚至动用炸药都不足为奇。(我高中时玩炸药玩的很欢)
再后来,他继续上学。再后来,他也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
老师不都是完美的。这是我在高中三年学会的一条最重要的规律。
高中三年,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有我们的数学老师&&老赖。老赖的确是实验中学的一朵奇葩。在实验中学能找出几个老杨,却永远找不出第二个老赖。
像其他的老师一样,老赖一开始给我的印象并不好。这源于一次&海伦公式&事件。
老师刚刚讲坐标系中点的距离的求法时,在课堂上讲了一道题。&已知三角形三个顶点的坐标,求三角形面积&方法嘛,有的是。不过,那种非主流的办法,或许只有我这种有着一点火星非正常基因的人类才能想得到。&老师,这题用海伦公式&众人哗然。&海伦公式是啥呀?&我听到有人在下面小声议论。老师还是要圆场的。所以另找了一个同学用正统的方法回答了这个问题。
不过,海伦公式的事情,还没有结束。中午回到学校,睡得懒洋洋的几个同学问我:&才哥(我外号&&),到底啥是海伦公式?&
于是,我在黑板上写出了一串。但是事态的发展远比我想象的糟糕。同学们在黑板上写出了一系列&海&字开头的名词,连海天酱油都上去了(囧)。我本来以为会有人跟我讨论问题。没想到我成了嘲笑的对象。
从那时我明白了,不可能有人跟我讨论。因为在他们的眼里,我是孔乙己。
说跑偏了。再说老赖。似乎老赖也知道了海伦事件。所以,以后每一次遇到海伦公式时,我都尽量回避。那时候我挺讨厌老赖。
不过,老赖无论是教学还是教育,都搞得不错。他的言论总是发人深省,虽然经常以搞笑的形式说出来。&&数学是人类思维艺术的体操! &&&&时间浪费了不再回来,留下的只是悔恨。&&讲数列时,老赖给我们公布了一条锦囊妙计:&&锦囊妙计只有三个字:看通项!&&& 思维的广泛性、敏捷性、深刻性,准确性是学理科的人所具备的四条基本特性 && 实验中学,百强中学,鬼哭狼又嚎! &那个管灯要与它的平面保持垂直状态,内积得零!
老赖讲课讲得很清晰,但是讲题简直经常出bug。有些时候本来用三行式子就能解决的问题,他非要写与一黑板又一黑板。
那时候我经常在老师写完一黑板的式子后,直接两句话就解决了问题。
直到后来上了大学,听了强哥讲的高等数学以后,我才知道我错在哪里:高考强调通法,科研还是强调通法,机械化证明才是正道。技巧只能解决一个问题,不能解决一类问题。我当时过分强调的却是技巧&&除了那些数学竞赛外,谁也不会用到。
直到现在我才意识到,老赖的智慧要等到成熟以后才能慢慢体会。姜还是老的辣。
老赖有些地方让我很反感。比如,即使在平时上课时,也经常性的提几句&高考&。其实现在看来,这是一种比较错误的教学方式。高中的老师不能离开高考。但对学生说出的话,要有节制。老师自己必须把高考研究透,但不能在课堂上天天把高考挂嘴边。
高中的数学,我虽然考试分数很好,但我的学习方法彻头彻尾是错的。高中时我一直梦想去参加数学竞赛,然后给自己的高考加一些筹码。----事实告诉我,这是坑爹的做法。
先说,数学竞赛的都讲些什么。那时候的数学竞赛(估计现在也一样),第一讲平面几何,第二讲数论,第三有一些拔高的函数题。基本上就这三大块。当然了,组合数学也有涉及。微积分是没有的。
老赖对数学竞赛的看法是:&你们B班的,别抱太大期望,当然,有俩人除外&(其中一个就是我)。
我现在明白了,数学竞赛,不仅不要抱太大期望,更不应该走火入魔。研究这些难题适可而止。老赖当时最有名的一句话是:&难题不要死抠,简单题做准是真本事!&实际上是在打击我们对数学竞赛的所谓&热情&。
顺 便提一句,我特别反感当年14班的那个教数学竞赛的数学老师。是谁我不能说。记得有很多次,她直接把原本应该对全校公开的数学竞赛的课程,只对14班讲。 最起码的平等教育都不能保证,你在那开神马玩笑?!14班是A班,是尖子班,是全校的佼佼者,我们都是SB,都是没能耐的人,都是BUG。这是实验中学惯 有的思维和逻辑。-----而我一定要用我的今天和明天来证伪实验中学的智障思维。
老赖也讲过一节课的竞赛。讲的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方法:分情况讨论。实际上,这个&分情况讨论法&,不止是在考试中,就是在科研中也是相当重要的方法!
&如果科研是一桌菜,那么按部就班的做事情就相当于米饭,合理的假设和大胆的创新就是肉和蔬菜,花哨的技巧只能充当饭后的甜点,可有可无。&
老赖只讲最基本最通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办法。花哨的技巧和华丽的变换他从不强调,很少提到。他是个很讲究踏实做事的人。
老赖还经常强调:&题要做到最后算出结果&。那个时候我也十分认同这个观点,到了现在,我更加体会到这句话有多重要:用纸和笔老老实实地把书上的公式都推导一遍,要比做多少讨论都强百倍!不信你就试试。读书如此,科研亦如此。
老赖这三年,还培养了我一种大多数人都不可能具备的能力----讲课!
那时候我是数学课代表。而高中的特点是:物理难,化学烦,数学题,做不完。每次的数学作业都特别多。老师自然讲不过来,所以只好留给科代表了。其实科代表有四个人,我是唯一的男生。但是我喜欢上黑板出出洋相,所以嘛,我就总是给大家讲题。
讲得多了,自然讲出经验来。比如说,跟同学的眼神交流,语言互动,还有讲课的语流语速的轻重缓急的控制等等-----技巧可以跟声乐有一拼。高中时代我讲题无数,最成功的一次是讲《平面向量》老师额外布置的作业题。
当 时我在黑板上用了清一色的平面向量法,证明了三角形垂心和外心的一个性质,并用它证出了三角形的垂心外心重心共线的结论----并告诉大家,这个东西叫做 Euler线。最后讲起劲了,直接用平面向量法证了九点圆定理。虽然我不知道他们听没听懂,但是我记得讲完以后,台下掌声雷动。
对于一个做科研的人,不仅要把结论做出来,而且必须要清晰地讲出来。没这点本事,以后怎么在学术圈里混?!
可以概括地这样说:小学的老师,教你做人,初中的老师,教你处事,优秀的高中老师,教你做学问。很幸运,我遇到了很多这样的老师。
日下午,我终于离开了这个地狱般的高中,但我真的很不舍得陪伴我们三年的老师们。至此,我在辽宁那个小城的生活也到此结束了,然后便是毕业的各奔东西。
还是送上一首歌,给教过我的高中老师们:
《阳光总在风雨后》很熟悉的歌曲,很感动很励志。
阳光总在风雨后人生路上甜苦和喜忧愿意与你分担所有难免曾经跌倒和等候要勇敢的抬头谁愿藏躲在避风的港口宁有波涛汹涌的自由愿是你心中灯塔的守候在迷雾中让你看透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珍惜所有的感动每一份希望在你手中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风风雨雨都接受我一直会在你的左右人生路上甜苦和喜忧愿意与你分担所有难免曾经跌倒和等候要勇敢的抬头谁愿藏躲在避风的港口宁有波涛汹涌的自由愿是你心中灯塔的守候在迷雾中让你看透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珍惜所有的感动每一份希望在你手中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风风雨雨都接受我一直会在你的左右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珍惜所有的感动每一份希望在你手中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风风雨雨都接受我一直会在你的左右风风雨雨都接受我一直会在你的左右
【纪念】从小到大,我的那些老师们(上篇)
我的那些老师们前几天看到实验中学评出教学百花奖,其中就有我的初中老师。这使得我突然开始回忆起我从小到大遇到的那些老师们了。迷迷糊糊的长了20年了,想想自己过去遇到的那些老师们,心里也有说不尽的感激。
我对老师的记忆,大概是从幼儿园开始。没上过小班,我中班的老师姓什么我已经忘记了。但是总体感觉那个老师很不错,除了中午睡觉时她总是拿针头吓唬不睡觉的同学外。实际上,老师给我们的不仅是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一些尺子,我们用它来衡量善恶美丑。
幼儿园时学猪脑速算,嗯,是的那时候的我就像一头猪。练习打算盘,有个比赛看谁打得快。好像是从0开始一直加2,加到100。我当时胡乱拨了一通,看时机成熟了就举了手。
后来老师很诧异我怎么打的这么快。于是计时间让我再打了一遍。结果不用说,露馅了。这件事印象特别深刻,老师给了我第一把尺子:做事必须诚实。大家得出结果都是100,但有的时候结果并不代表一切!
后来上了学前班。学前班其实是我最不想提起的一段时间。因为那个时候我经常挨批,女生欺负我,男生也瞧不起我。但我不知道为什么。学前班的老师姓陈,名字我也记得,但是我真的不记得她有多好。那时候老师教大家折纸。我每一次都不会折,回到家里妈妈教我,我还是不会。折纸这东西考验的是对空间的感觉和记忆力还有强大的动手能力。尽管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空间想象力不错,甚至能想象出四维的欧氏空间,记忆力也很强大,动手能力简直是极品,可是我对折纸总是有种恐惧,从那时到现在。
除了折纸,还有在田字格里写工整的数字,把每个数字抄10遍等等。这些我没一个能做得很好。那时候,我真的不知道我在干些什么。
上小学了。小学的班主任一般是不换的。我清晰地记得,我像一只小猫儿似的被妈妈领到学校校长室里,领我走的老师姓吴,于是,我认识了我的启蒙老师。
有人说小学老师都挺黑的,可我并不这样认为,至少我的老师不是那样。上了小学以后,老师家长都把我定位成了一个好孩子。好孩子是什么标准呢?学习好,纪律好,卫生好。现在我倒是认为,传统意义上的好孩子,就是胆小的孩子。
班主任老师教的科目一般是数学和语文。明显这两科是最重要的。我无法评论老师讲得怎么样&&因为小学的老师重点并不是在教书,而是在于育人。讲课和教育不是一回事。
有一次,大概是四年级,我在上语文课的时候琢磨数学问题。当时的我在怀疑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的这个结论。我怀疑这个结论的正确性,于是画了很多三角形,用量角器去测量内角和。老师发现我在溜号,让我站起来,我一站起来就说了一句:老师,三角形的内角和不等于180度啊!
于是正在讲语文课的老师停下来,让我上黑板说说我的新发现。于是我在黑板上把我的&量角实验&给大家演示了。奇怪,为什么在黑板上就等于180度?后来我很狼狈地下去了。
吴老师告诉我,遇到问题提出质疑是好的,不过你也要勤于思考,多问个为什么。做实验也要重复多次,才能保证正确性。
很朴素的道理,深刻的印象。老师并没有批评我在语文课上玩量角器,而是就问题本身给我以启发。这,才是懂教育的老师啊!
后来我终于明白了,我的结论才是对的&&在球面上的三角形,内角和真的不等于180度!恰好我的桌子是个不合格产品,做出的实验,肯定会有偏差。
小学的时候老师们都鼓励我们当科学家&&因为这是个神圣,高尚,让人尊敬的职业。他们把握着万物运行的法则,他们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但是,最后成为科学家的人总是凤毛麟角。多少人怀揣着科学家的梦想,却缺少科学家必备的素质:大胆怀疑,谨慎证明,小学老师教给我的这八个字,我会一直记着。
小学的课里我最喜欢的是自然课。因为自然课上有许多好玩的实验。但是我不喜欢自然课的笔记。也许抄笔记对别人来说不意味着什么,可对我来说,每次抄笔记都是。灾难。我的字写得歪歪扭扭,经常出格,导致总是被罚重新抄笔记。三年级,有一节课是〈水〉。我问老师:水是由什么组成的?&水是水分子组成的&&那水分子呢是什么组成的?&&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为什么不是两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原子?&&你去查下百科全书吧,这个问题上课讲不了&百科全书上也没有我想要的内容。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给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解释什么是化合价,什么是原子的杂化轨道,简直太困难了。不过,如果我来上自然课,我会把我知道的都告诉他,而不是一句上课讲不了就敷衍了事。因为对孩子来说,好奇心比什么都珍贵!
让我印象很深的小学老师里,还有一位教社会课的老师。她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讲课方式:再也不用抄笔记了。出个耳朵听就可以。当时上课的内容主要是一些历史类的东西。她总是像说评书一样给我们讲历史故事,当然,还有一些历史的评论。我觉得这个老师很了不起&&至少,敢于打破陈规的人,都是值得称赞的!
一转眼,小学毕业了。毕业那天,很多女生都哭了。我们都舍不得陪伴我们5年的恩师。至此,我只想写一段歌词来表达我的感情。
头顶一个天 脚踏一方土 风雨中你昂起头 冰雪压不服好大一棵树 任你狂风呼绿叶中留下多少故事 有乐也有苦欢乐你不笑 痛苦你不哭 撒给大地多少绿荫 那是爱的祝福风是你的歌 云是你脚步 无论白天和黑夜 都为人类造福好大一棵树 绿色的祝福 你的胸怀在蓝天 深情藏沃土
小学时写了多少名叫〈我的老师〉的作文。但是直到走过了童年的时光,我才发现有一群好的启蒙老师,是多么幸福。
转眼间,到了上初中的年纪。感觉初中的时光是我最难以忘怀的日子,是最无忧无虑的日子,是最快乐和幸福的日子。
到实验初中报到的那一天,我就认识了我初中的班主任张老师。我被分到了初一四班。第一堂课上,记得老师说的最经典的一句话就是:&我们的班级号排到了第四,但你们记住,四班永远都是第一!&
初中一开始,当然少不了的是军训。军训本来就是我的软肋。在队伍里面笑嘻嘻地跟同学侃大山,于是被老师抓住了。老师还说我走路顺拐,跑步难看的要死。可以说军训的时候我对张老师一点好印象都没有。感觉她很暴力,还常常误解人。回家的路上,我一边骑车一边哭。(这是从小到大为数不多的几件让我哭的很委屈的事情之一)我不像那些女生那样动不动就哭,但被误解的滋味确实不好受。
不过,妈妈一直告诉我,张老师是初中部很难得的以为老师。当初为了挤进她的班级,许多学生的家长不惜一切代价,找人,送礼,拉关系,全都有了。我们班当初的人数是多少?说出来肯定让人恐怖:一百单八将。其中这个局那个局的局长副局长的儿子女儿,以及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老师的孩子们,很多都在我们班。当初麻麻告诉我:想在这个混乱的班级里有一席之地,必须自强。
你没有一个当老师的妈妈,更没有一个当局长的爸爸,所以你必须凭自己的实力来说话!
张老师是教数学的。她讲课并没有多么&生动形象&&深入浅出&,但是给人一种朴素和踏实的感觉。张老师对我们的要求非常严格。比如说证明几何题的时候,她不允许我写出&易证&&可证&这些字眼。如果出现,一律撕毁。
近乎苛刻的要求培养了我对任何问题的证明都不松懈的精神。即使是今天,学习量子力学中动量算符的引入,我必须亲手证明一遍,而且绝对不允许出现逻辑上和数学上的漏洞。每一门功课都是如此。
老张一般不批评人,但她批评人的时候,毫不手软。记得有一次冬天,我班的一个同学上课捣乱,被语文老师罚站到外面去了。后来不知道怎么的,可能是心情很差想发泄,就一脚踹到暖气管子上了。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全班同学一起出动,拖布条扫一起上,干啥?抗洪啊!暖气管漏水跟黄河决口似的!
等我们抗洪完毕,张老师把那个同学叫到讲台上。老师说了什么我已经记不清楚了,大概就是因为你连累了全班同学,两节自习课都没上。张老师做了一件轰动全班的事情:扇嘴巴子,把那个同学从讲台这头扇到讲台那头,再扇回来。
事后我才明白过来,教育局领导的孩子也敢打,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其实这也是我最佩服张老师的一点:不管是谁家的孩子,只要犯了错误就要批!领导的孩子更应该杀杀威风。我一直在想:如果是我,我敢吗? 我不怕被扣奖金吗? 我不知道我怕不怕,张老师她一定怕。但是为了整理好这个混乱的班级,扣多少奖金无所谓!
对学生公平,一视同仁。这就是张老师。不管你是哪个高官的孩子,到了我这里,都是初一四班的学生!
在这个拼爹的时代,还有多少像张老师这样为人正义的老师?我常常这样想。在这个拼爹的时代,我能不能也像张老师那样为人正义?恐怕很难做到。
在初中的时候,尤其是我们这样的大班,调座位问题始终是很惹人关心的一件事。朦胧中记得,在某一次调换座位以后,我就被永久地固定在了第一排。当时的情况是,前排坐着的,都是些实验中学老师的孩子。至于我为什么能被固定到第一排,我也想不通,到现在也没想通。(这个有时间我得问问张老师去)这样在第一排坐了整整一年。
这一年恰恰是我进步最大的一年。初二的时候,我经常偷看老师判初三学长的卷子。然后经常抄几道几何证明题拿来做做。做完了以后给老师看。我记得这个是老张大规模地表扬我,理由是:有钻研精神。好像在小学的时候老师也这样说过我。反正不是坏话。从那时起,我的数学成绩进步飞快。
老师在每一次月考之后都会组织给同学发奖。什么奖项都有。假期里积极参加扫雪的,有奖品拿;暖气管漏水时积极抢险的,有奖品拿;月考单科成绩前五名,有奖品拿;月考进步很大的,有奖品拿。张老师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学生,不仅学习要好,还要关心班级,热心公益。此所谓&先做人,再做学问&。
转眼间,到了初三。由于各种不知名的原因,我们再也不能坐在第一排了。取而代之,老师制定了一条新的规矩:每次月考的前八名,坐在前两排中间,每人单独一张桌子。谁学习好谁就有这样的待遇。我很有幸地考了个第八名,所以加入了&八强&的行列。于是,初中我就这样坐了三年的前排。前两年,是老师的一个疏忽让我固定在第一排,最后一年是我的努力让我争取到光明正大的前排座位。
张老师对我们证明几何题的要求最严。有一次在证明题里面,我偷懒,写了一句&易证&,被老师发现了,老师让我重新证明。
&你看起来很容易证明,别人不那么想,判卷老师也不那么想。想把一件事证明清楚,就要写出所有具体的步骤,这是对读者负责。&
昨天在图书馆做《量子力学》的笔记,才知道什么叫一丝不苟的态度。曾谨言先生的书,从来不会写一句&易证&!大师就是不一样。我十分庆幸张老师对我们的要求是如此的高,像是在要求一位科学大师一样。
初中的老师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有一位教物理的包老师。
我认识包老师是在课后补课班里。初一结束了,假期去了那个补课班,请的老师正是即将教我们物理课的包老师。
包老师是迄今为止最让我感到诧异和震惊的老师。因为她惩罚学生的方式是打手板。但她总是能把学生收拾的服服帖帖,而且让学生都喜欢她的课,包括她的暴力方式。这实在是让人佩服。
初二的物理,第一章是《声现象》,我们都觉得物理特别好学,只要背背概念就能考的不错。但是同学们的感觉究竟是错了。讲到第二章《光现象》时,老师要求我们去做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于是,许多人不是丢了辅助线就是忘记加上光的传播方向。然后嘛,自然是要挨板子的。
包老师的与众不同之处不在这里。那时在我们看来,包老师更像一个喜欢卖萌的神经病患者。有一回,下课了,她在走廊里看到我们班的一个学生,就拦住了。
&你先别走,回答几个问题&&......&&光线反射的基本规律是什么?&&......忘了&&伸出手来,打板子!&&......&&pia!&
想想这同学也挺倒霉的,而且倒霉到家了,走在路上就莫名其妙地挨了顿揍。
但实际上,包老师上课非常精彩!记得那时候上课老师都是给我们一边演示实验一边说明现象的。课上得生动幽默,学生们听得起劲,我记得讲《光现象》之前,老师提问我们:想在这章中学会什么东西。于是老师就选了一竖排的人,挨个儿说。
&光是怎样传播的&&后面--的&&光的速度有多大&&后面--的&&光的颜色是怎么来的&&很好,后面--的&&光的折射定律&&好,后面的继续&............&老师,光是由什么组成的&不知谁说了一句&光子&
&错了,以后到高中我们会学到,光是有波粒二象性的。它既像声波一样的运动传播,又像喷水枪里喷出来的水,有一定的质量&&光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目前无解。用不同的方法去观测,就会有不同的本质。&本质&这东西不是唯一的&
包老师第一次颠覆了我的世界观。她告诉我,在微观的世界里,连本质都是相对的!包老师头一次激发了我对物理如此强烈的兴趣。她出众的地方不在于给我们讲明白多少道习题,而在于给我们多少对物理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了兴趣,再好的老师也白扯。
正因为如此,我才选择了物理专业这条不归路。
包老师上课时经常拽一些经典语录什么的出来。&你会发现物理学家是多么的伟大!&&人体安全电压是36v,这是多少先烈们以身试法得出的血的结论!&&你们认为物理实验是有趣的,是因为你们做的都是先人设计好的实验&&动手之前请先动脑&.......
包老师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她培养的目标不是一群中考或高考物理满分的&尖子&。她要培养出的,是一些卓越的,能改变世界留名青史的科学家!
实验中学里这样的老师也就一两个,让我碰上了,可谓是人品爆发。
初中毕业的时候,我们没哭。不是因为我们和老师同学的感情不深,而是我们已经经历过一次分别了。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每个人都奔着自己的目标,马不停蹄地前进。
我还是想用歌词来表达我对初中这段时光的感情。那里有在科学上启蒙我的包老师,为人正派,严格要求的张老师,激情四射与众不同的崔老师.....
湖水是你的眼神梦想满天星辰心情是一个传说亘古不变地等候成长是一扇树叶的门童年有一群亲爱的人春天是一段路程沧海桑田的拥有
那些我爱的人那些离逝的风那些永远的誓言一遍 一遍那些爱我的人那些沉淀的泪那些永远的誓言一遍 一遍
湖水是你的眼神梦想满天星辰心情是一个传说亘古不变地等候成长是一扇树叶的 门童年有一群亲爱的 人春天是一段路程沧海桑田的拥有
那些我爱的人那些离逝的风那些永远的誓言一遍 一遍那些爱我的人那些沉淀的泪那些永远的誓言一遍 一遍
我们都曾有过一张天真而忧伤的脸手握阳光我们望着遥远轻轻的一天天一年又一年长大间我们是否还会再唱起心愿轻轻的一天天一年又一年长大间我们是否还会再唱起心愿长大间我们是否还会再唱起心愿&
感觉现在熬夜 熬死 也不会有人管的
当我唱起这首歌
谈恋爱 从来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不要轻易尝试 只会遍体鳞伤 珍爱生命 远离爱情
当灾难来临的时候 我们所有人都来不及全身而退
到底什么是喜欢呢?
但我们清楚的知道幸福是什么样 应该如何选择 那是我们的幸运
六一咯 喵们 开心吧!
而且还有流量咯 多开心 多开心!
光阴的故事 (广播主打曲)
沧海一声笑
雪之梦(Snowdreams)
雪的梦幻舞转
零落在半空中
无意到我窗前
落在我眉间
借着月光许下一个心愿
回忆模糊视线
思绪像断了线
你 我间的地平线
不见你的脸
长亭古道早已是雪连天
屋檐星光点点
三百六十五天
雪的梦幻来到
人生只如初见
让海蓝的思念
无边无际蔓延
话说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个星系
我能够知道,当短发有节奏忽左忽右有若响尾蛇有力的摆尾,击打在额头上疼痛的快意,那是即将世界末日里最后一对情侣决绝而深情的亲吻,那是不复昨日的冲破一切的神的击鼓。
我能够知道,当气流透过每一个轮子的空隙发出的响亮的笛声,好比初生的婴儿张开眼看世界时的第一声啼哭,那便是希望了。
诗云:我把你的名字念上一千遍,就会念成轮回一千年的诺言;我把你的容颜看上一千遍,就会看成最永恒的预言。我想,那些诺言那些预言,都无法成为我们永久的不必偿赎的未来,只有掌握在自己手上的才是能够确定的无法失去的东西。只有脚下这双鞋才能把你走过的路一寸一寸丈量,我看着它带领我前进的路线,不论是初学时的跌跌撞撞还是熟练之后的一往无前,还是现在这样完全托付给它的用生命去信任,每一步都是我成长的痕迹,是曲是直,是值或是不值,是疼痛还是欢喜,这一路走来,我的每一次滑翔,每一次突破,每一次超越自己的极限虐待自己的身体只为了寻找到另一个自我,一个完全属于自我的自我,对,我们离经叛道,我们循规蹈矩,我们桀骜不驯,我们温柔乖巧,我们是希望,我们悲壮,无论哪一样的自己,都是我想要的,我走过的每一步都不会后悔。而未来的路将去何方,我不知道,但我相信,我和我脚下的这双鞋会送给未来的自己最好的礼物。
&到时,我会笑着对自己说,你好。
&如果你想我的时候,你身边的风就是我&依稀记得红极一时的野蛮女友里那个张牙舞爪的女警察在顶楼舒张开整个的身体拥抱风的样子,她所有的一切,身体以及灵魂都献祭给狂傲的风神。我想倘或这天上人间当真有着女神也不若如此吧。那个场景真像一场神圣而遥远的祭祀。
我喜欢风,因为风自由,也因为自由,所以才孤独,而我却欣赏甚至病态的向往这种自由。自小便被家里保护得严严实实的,在别的孩子都拿着树枝儿依依呀呀追打的时候我在背书,在别的孩子闪着亮晶晶的眼从方便面拿出数码宝贝的卡片时我依然在背书,在男孩子们讨论着用青春期男子特有的有力的大手一把扣篮的时候我依然在背书我前半生时间用来寻找自由,而我想我的后半生也许将会一直找下去。这个世界现实得容不下一丝的美好,在这个牢笼一样的锅盖里,我不知道天与地的区别,我不知道宇宙与太阳的区别,我不知道存在与消失的区别,因为这对我已经毫无意义,我不知道鬼祟的风之子神龙一般略过无际的麦田的时候是否会得意地吹出少年的口哨,我不知道风流的风之子在挑起少女额间的长发时是不是会俏皮的撇起嘴角我知道的只是别人知道的,我知道的只是别人想知道就知道的。我想拥有只属于我的东西。
而我知道轮滑将会带领我找寻我失去已久的东西。当我踩在一排轮子上的时候我能够感觉到我的身体离开了污浊的大地,拥抱在自由的风里。
现在的拥有的那些,有没有哪一样,是你曾经的梦
当我像个孩子一样怀着满满的希冀穿上我的轮滑鞋的时候,我觉得那就是梦想起飞的时刻。
小时候,总爱拿着自己的小板凳蹲在电视机前面等着五点半档的动画片,那个时候身穿红色的肚兜,扎着两个冲天的童子髻,手持混天绫,脚踏风火轮的样子,真是帅气极了,那个时候那个孩子就是小小的我心里大大的英雄,而风火轮比起关公的赤兔马来不知神气多少倍。可以踏着那样的工具,惩恶扬善,锄强扶弱是我所有的梦想。
当我脱下也许注定了一生都将生长在脚上的白色布鞋,踏入这个梦幻一样的城市的时候,我知道我的一生还很遥远不知哪里是尽头,但我知道我的未来从现在开始。也许未来还很坎坷,一条未知或者已知的路总要有人去走或者还会有人去走,不是你,就是我,而我不能失败。所以,总要踏上征途的,如果注定无法逃避,那么现在就勇敢地面对吧。
看见花一样的少男少女踏着轮子飞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几乎以为是多年以前那个像彼得潘一样永远不会长大的小哪吒穿越重重的时光来到我身边,告诉我,我就在你身边,从未离去,现在是你出场的时刻了,来吧,带着你的梦想。我借你的一双翅膀,终究是用来飞翔。那一双轮滑鞋给了我继续走下去的动力,让我想起曾经的梦想,原来有些事情不是无能为力只是我们忘记了,如果你有什么东西还能记得的话,那么请牢牢记住它,因为你自己的心知道,失去它好比生命,所以,每当我穿着它滑翔过一条条街道,每当我穿越过一波一波人群,每当我跌倒了重又站起,每当我流的泪再次风干,我总会感恩这样无限的接近与飞翔的运动,让我感觉自己就像生长在轮子上的精灵。
站长在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同桌的作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