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ad垂直bc于点dx6/5=4/3xb=c÷5/9=d÷3/2,且A、B、c、D不为零。把A、B、c、D、从

(x-3)6=ax6+bx5+cx4+dx3+ex2+fx+g (其中数字为x的次数) 求a+b+c+d+e+f+g=? a-b+c-d+e-f+g=?_百度知道
(x-3)6=ax6+bx5+cx4+dx3+ex2+fx+g (其中数字为x的次数) 求a+b+c+d+e+f+g=? a-b+c-d+e-f+g=?
-a+b-c+d-e+f-g=?b+d+f=?-a-c-e-g=?g=?
提问者采纳
x=1则a+b+c+d+e+f+g=(1-3)^6=64x=-1则a-b+c-d+e-f+g=(-1-3)^6=4096-a+b-c+d-e+f-g=-(a-b+c-d+e-f+g)=-4096a+b+c+d+e+f+g=64a-b+c-d+e-f+g=4096相减2(b+d+f)=-4032b+d+f=-2016-a-c-e-g=(-a+b-c+d-e+f-g)-(b+d+f)=-2080x=0g=(0-3)^6=729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x=0-18=gx=1(1)-12=a+b+c+d+e+f+gx=-1(2)-24=a-b+c-d+e-f+g-a+b-c+d-e+f-g=-(2)=24b+d+f={(1)-(2)}/2=6-a-c-e-g=24-6=18g=-18
当x=1的时候,显然满足方程(x-3)6=ax6+bx5+cx4+dx3+ex2+fx+g ,所以a+b+c+d+e+f+g=(1-3)^6=64,当x=-1的时候,显然也满足方程(x-3)6=ax6+bx5+cx4+dx3+ex2+fx+g ,所以a-b+c-d+e-f+g=(-1-3)^6=4096 -a+b-c+d-e+f-g=-(a-b+c-d+e-f+g)=-40962b+2d+2f=a+b+c+d+e+f+g+(-a+b-c+d-e+f-g)=64-,b+d+f=-2016-a-c-e-g=-a+b-c+d-e+f-g-(b+d+f)=-=-2080当x=0的时候,显然满足方程(x-3)6=ax6+bx5+cx4+dx3+ex2+fx+g ,所以g=(0-3)^6=729
用代入特殊值的办法求,比如令X=3带进去就可以求出g的值,令X=4就可以求出a+b+c+d+e+f+g 以此类推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_百度知道
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
不用下载的,最好是题目,网业也行!
不用下载的,最好是题目,网业也行!(要附答案,没有答案的不行哦!) 不好意思,大家讲的我都有了,乏耽尺肥侔堵踌瑟穿鸡有别的吗?谢谢!
提问者采纳
《次北固山下》阅读题 阅读诗歌,完成习题。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是_________朝诗人王湾的代表作,体例上属于_________诗,内容上属_________之作。 2.解释加点词语。 次北固山下 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客路青山下 客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乡书何处达 乡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把依次每五字看做一句,诗中哪两句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人对旅途的感觉是顺利的,还是不顺利的?从诗中哪个地方可以表现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残夜将尽未尽之时遥望东海,一轮红日正在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这写出怎样的生活哲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汉代苏武陷落于匈奴,被迫在漠北牧羊,让南飞的大雁把书信带回故国,后来人们用“鸿雁传书”或“归雁”代指书信或信使,诗人的家书是从哪里寄向哪里?是向哪个方向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翻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唐 律 思乡 2.停泊 旅途 家信 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4.顺利。从3、4句可见 5.新的东西是挡不住的,人应对生活乐观,积极向上 6.从固山往洛阳寄,向北方寄 7.略 《观沧海》阅读题 阅读古诗,完成习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人观沧海的地点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都写了哪些事物?分别从哪两个方面来写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诗人想像的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谈你对曹操这个人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碣石,在现在河北昌黎县的海边。 2.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 从静态事物写到动态事物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这是开放题,允许有不同的意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天净沙•秋思》阅读题 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习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天净沙”是__________,“秋思”是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被誉为__________。 2.小令共写了几种事物?具体指哪几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曲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晚景图。 B.第二句用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衬,更显出环境的幽静。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5.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用具有特点的景物写秋,描绘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 B.景与情结合,表现了天涯游子的悲凉感情。 C.“夕阳”、“天涯”交代了时间地点。“断肠人”今夜宿谁家?在“小桥流水人家”。 D.读者是随着秋思满腹的主人公的脚步、视线、思绪进入这幅画卷的。 6.请你举出一两首表现思乡的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词牌名 题目 秋思之祖 2.十种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3.断肠人在天涯。 4.D 5.C 6.这是开放题。示例:①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②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只要符合思乡的诗,即可) 童趣•检测题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字注音。 强( ) 唳( ) 怡( ) 壑( ) 2.用加字法或换字法解释加粗的词。 ①张目________ ②项为之强________ ③素帐________ ④私拟作________ ⑤土砾________ ⑥凹者为壑________ ⑦果如鹤唳________ ⑧鞭数十________ 3.指出“以”这个词在下列语境中的意思。 (1)以丛草为林( ) (2)徐喷以烟(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故时有物处之趣。 译文: (2)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译文: 5.解释下列成语并造句。 (1)明察秋毫—— (2)怡然自得—— (3)庞然大物—— 二、阅读理解 (一)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6.这两段文字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 7.在这两段中,作者写了哪些趣事,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8.作者为什么“怡然称快”,用原文回答。 9.作者为什么“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用自己的话回答。 10.仔细阅读上面第一段,将其分层,并归纳层意。 第一层: 层义: 第二层: 层义: 参考答案 一、1.ji1ng l@ y0 h82.①睁开②僵硬③白色④比⑤碎石⑥山谷⑦鸣叫⑧用鞭打3.(1)把,拿(2)用4.(1)所以经常有超脱于世外的乐趣。(2)把草丛当做森林,把虫蚁当做野兽,把土块碎石凸起者当做山丘,凹陷者当做山谷。5.(1)比喻观察极细致入微。秋毫指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2)自己感到和悦愉快。(3)十分巨大的样子。(造句略) 二、6.《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清 文学家 沈复7.观察惩治蚊子;受到虾蟆惊吓反过来驱打它。8.“又留蚊于素帐中……果如鹤唳云端。”9.因它惊吓“我”,又破坏了“我”观虫斗的兴致。10.第一句。通过想像观察蚊子。第二句。用烟在素帐中戏弄蚊子。 2、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瞬间shun 忍俊不禁jin 痴想chi B、 自省xing 传不习乎chuan 迂回yu C、倔强jue 诱惑you 迸溅bing D、雏形chu 奢望she 扒窃pa 3、下面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心翼翼 庞然大物 卒然长逝 B、玲珑惕透 头晕目眩 抖擞精神 C、问心无槐 盘虬卧龙 肃然起敬 D、灰心丧气 返老还童 巴山夜雨 4、根据拼音写出汉字。(6分) 清lie zhu 蓄 洗zhuo 蹂lin gu 负 lin 峋 5、圈出句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内改正。(4分) ①又像有一千个喝醉了酒的诗人在云头朗颂。( ) ②理想如珍珠,一颗辍连着一颗。( ) ③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悠愁而又快乐的树。( ) ④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决得是奇迹。( ) 6、选词填空。(3分) ①我一直 于世界的优美之中,乏耽尺肥侔堵踌瑟穿鸡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 的远景。 A、迷醉 崭新 B、沉醉 宏伟 C、沉醉 崭新 ②神圣的事业 痛苦的, ,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A、总是 但是 B、虽然是 但是 C、尽管 可是 ③月的阴晴圆缺 各具风韵, 险象迭生, 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A、不在 反而 勾起 B、不再 反倒 勾起 C、不再 反倒 引起 7、课文默写。(20分) ⑵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 , , 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⑶绿树村边合, 。(《过故人庄》) ⑷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则》) ⑸《观沧海》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 ; , 。 ⑹“ 。”是《天净沙•秋思》的点旨句。 ⑻ ,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⑼子曰:“其恕乎! , 。(《&论语&十则》) ⑽ ,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龟虽寿》) ⑾曲径通幽处, 。 ,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 ⑿潮平两岸阔, 。(《次北固山下》) 文言文复习要点 一、给下列字注音 唳( )砾( )愠( )罔( )殆( )诲( )凋( ) 冥( )甍( )垣( )亘( )睥( )睨( )黯( ) 倏( )骤( )拟( )遽( )堕( )髀( )跛( ) 二、文学常识: 1、《童趣》选自《 》,作者 , 代 家。 2、《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孔子,名 ,字 , 时鲁国人,我国古代著名的 家, 家。 3、《山市》作者 ,字 ,别号 ,世称 , 代 家。其代表作品是《 》,此书题目的意思是 , 这是一部 集。郭沫若对此书的评价是 (用对联表述)。山市现象相当于人们常说的 。 4、《世说新语》是 朝的 组织人编写的,这是六朝 小说的代表作。 5、《智子疑邻》选自《 》,作者 是 末期的著名 家。 6、《塞翁失马》选自《 》,作者是 (朝)的 。 三、解释重点字词的意思: 1、果大亡其财( ) 驱之别院( ) 而内自省也( ) 徐喷以烟( )差可拟( ) 松柏之后凋也( ) 项为之强( ) 相顾惊疑( ) 怡然称快( ) 果如鹤唳( )元方入门不顾( )人不知而不愠( ) 诲女知之乎( )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怠( ) 恒不一见( ) 始悟为山市( )士不可以不弘毅( ) 盖一癞蛤蟆( ) 或凭或立( )人烟市肆( )( ) 下车引之( )差可拟( ) 不筑( ) 方出神( ) 死而后已( ) 己所不欲( )居然城郭矣( ) 胡人大入塞( ) 往来屑屑( )未若柳絮( )因风起( ) 太丘舍去( )人皆吊之( )此何遽不为福乎( ) 无何、未几、既而、俄而 ( )逾时、( )倏忽( ) 余忆童稚时( ) 吾日三省( ) 诲女知之乎( ) 君与家君期日中( )( ) 尊君在不( ) 四、特殊字词 1、 通假字 诲女知之乎 ( ) 通( ) 义为( ) 项为之强 ( ) 通( ) 义为( ) 不亦说乎 ( ) 通( ) 义为( ) 是知也 ( ) 通( ) 义为( ) 一切无有 ( ) 通( ) 义为( ) 裁如星点 ( ) 通( ) 尊君在不 ( ) 通( ) 2、 古今异义 唯危楼一座 古义: 今义: ;必将有盗 古义: 今义: 与友期行 古义: 今义: ;居十日 古义: 今义: 相委而去 古义: 今义; ;去后乃至 古义: 今义: 死者十九 古义: 今义: ;讲论文义 古义: 今义: 与儿女讲论:古义: 今义: ; 是知也: 古义: 今义: 直接霄汉 古义: 今义: 3、 一词多义 其邻人之父( ) 必将有盗( ) 层层指数( ) 父子相保 ( ) 其马将胡( ) 鞭之数十( ) 或千或百 ( ) 大亡其财( ) 去后乃至( ) 或凭或立 ( ) 亡而入胡( ) 家祭勿忘告乃翁 ( ) 其邻人之父( ) 有善术者( ) 温故而知新( ) 其恕乎 ( ) 其不善者而改之( ) 学而不思则罔( ) 独以跛之故( ) 松柏之后凋也( ) 项为之强( ) 以丛草为林( ) 见藐小之物( ) 为人谋而不忠乎( ) 徐喷以烟( ) 人皆吊之 ( ) 而二虫尽为所吞( ) 可以为师矣( ) 昴首观之( ) 始悟为山市( ) 然后知松柏 ( ) 故又名鬼市云( ) 以虫蚁为兽( ) 公欣然曰( ) 邻人之父亦云( ) 可以为师矣( ) 不以为然( ) 与朋友交而不信( ) 故时有物外之趣( ) 然数年恒不见( ) 则是无信( ) 独以跛之故( ) 4、 词的活用 温故而知新( ) 天雨墙坏( ) 鞭数十( ) 智子疑邻( ) 吾日三省吾身( ) 窗扉皆洞开( ) 传不习乎( ) 家富良马( ) 五、请补充下列句中省略成分 1、神定,( )捉蛤蟆,鞭( )数十,驱之( )别院。 2、 一日,( )见二虫斗( )草间。 3、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 )楼上。 4、过中( )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 )乃至。 六、译句:注意文言翻译时语序的调整和省略成份的补充。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于空中 2、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或凭或立,不一状。 6、然数年恒不一见。 7、未若柳絮因风起。 8、此何遽不为福乎? 9、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参考资料: 《次北固山下》阅读题 阅读诗歌,完成习题。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是_________朝诗人王湾的代表作,体例上属于_________诗,内容上属_________之作。 2.解释加点词语。 次北固山下 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客路青山下 客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乡书何处达 乡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把依次每五字看做一句,诗中哪两句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人对旅途的感觉是顺利的,还是不顺利的?从诗中哪个地方可以表现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残夜将尽未尽之时遥望东海,一轮红日正在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这写出怎样的生活哲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汉代苏武陷落于匈奴,被迫在漠北牧羊,让南飞的大雁把书信带回故国,后来人们用“鸿雁传书”或“归雁”代指书信或信使,诗人的家书是从哪里寄向哪里?是向哪个方向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翻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唐 律 思乡 2.停泊 旅途 家信 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4.顺利。从3、4句可见 5.新的东西是挡不住的,人应对生活乐观,积极向上 6.从固山往洛阳寄,向北方寄 7.略 《观沧海》阅读题 阅读古诗,完成习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人观沧海的地点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都写了哪些事物?分别从哪两个方面来写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诗人想像的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谈你对曹操这个人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碣石,在现在河北昌黎县的海边。 2.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 从静态事物写到动态事物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这是开放题,允许有不同的意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天净沙•秋思》阅读题 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习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天净沙”是__________,“秋思”是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被誉为__________。 2.小令共写了几种事物?具体指哪几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曲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晚景图。 B.第二句用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衬,更显出环境的幽静。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5.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用具有特点的景物写秋,描绘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 B.景与情结合,表现了天涯游子的悲凉感情。 C.“夕阳”、“天涯”交代了时间地点。“断肠人”今夜宿谁家?在“小桥流水人家”。 D.读者是随着秋思满腹的主人公的脚步、视线、思绪进入这幅画卷的。 6.请你举出一两首表现思乡的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词牌名 题目 秋思之祖 2.十种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3.断肠人在天涯。 4.D 5.C 6.这是开放题。示例:①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②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只要符合思乡的诗,即可) 童趣•检测题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字注音。 强( ) 唳( ) 怡( ) 壑( ) 2.用加字法或换字法解释加粗的词。 ①张目________ ②项为之强________ ③素帐________ ④私拟作________ ⑤土砾________ ⑥凹者为壑________ ⑦果如鹤唳________ ⑧鞭数十________ 3.指出“以”这个词在下列语境中的意思。 (1)以丛草为林( ) (2)徐喷以烟(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故时有物处之趣。 译文: (2)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译文: 5.解释下列成语并造句。 (1)明察秋毫—— (2)怡然自得—— (3)庞然大物—— 二、阅读理解 (一)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6.这两段文字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 7.在这两段中,作者写了哪些趣事,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8.作者为什么“怡然称快”,用原文回答。 9.作者为什么“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用自己的话回答。 10.仔细阅读上面第一段,将其分层,并归纳层意。 第一层: 层义: 第二层: 层义: 参考答案 一、1.ji1ng l@ y0 h82.①睁开②僵硬③白色④比⑤碎石⑥山谷⑦鸣叫⑧用鞭打3.(1)把,拿(2)用4.(1)所以经常有超脱于世外的乐趣。(2)把草丛当做森林,把虫蚁当做野兽,把土块碎石凸起者当做山丘,凹陷者当做山谷。5.(1)比喻观察极细致入微。秋毫指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2)自己感到和悦愉快。(3)十分巨大的样子。(造句略) 二、6.《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清 文学家 沈复7.观察惩治蚊子;受到虾蟆惊吓反过来驱打它。8.“又留蚊于素帐中……果如鹤唳云端。”9.因它惊吓“我”,又破坏了“我”观虫斗的兴致。10.第一句。通过想像观察蚊子。第二句。用烟在素帐中戏弄蚊子。 2、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瞬间shun 忍俊不禁jin 痴想chi B、 自省xing 传不习乎chuan 迂回yu C、倔强jue 诱惑you 迸溅bing D、雏形chu 奢望she 扒窃pa 3、下面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心翼翼 庞然大物 卒然长逝 B、玲珑惕透 头晕目眩 抖擞精神 C、问心无槐 盘虬卧龙 肃然起敬 D、灰心丧气 返老还童 巴山夜雨 4、根据拼音写出汉字。(6分) 清lie zhu 蓄 洗zhuo 蹂lin gu 负 lin 峋 5、圈出句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内改正。(4分) ①又像有一千个喝醉了酒的诗人在云头朗颂。( ) ②理想如珍珠,一颗辍连着一颗。( ) ③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悠愁而又快乐的树。( ) ④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决得是奇迹。( ) 6、选词填空。(3分) ①我一直 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 的远景。 A、迷醉 崭新 B、沉醉 宏伟 C、沉醉 崭新 ②神圣的事业 痛苦的, ,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A、总是 但是 B、虽然是 但是 C、尽管 可是 ③月的阴晴圆缺 各具风韵, 险象迭生, 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A、不在 反而 勾起 B、不再 反倒 勾起 C、不再 反倒 引起 7、课文默写。(20分) ⑵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 , , 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⑶绿树村边合, 。(《过故人庄》) ⑷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则》) ⑸《观沧海》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 ; , 。 ⑹“ 。”是《天净沙•秋思》的点旨句。 ⑻ ,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⑼子曰:“其恕乎! , 。(《&论语&十则》) ⑽ ,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龟虽寿》) ⑾曲径通幽处, 。 ,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 ⑿潮平两岸阔, 。(《次北固山下》)
其他类似问题
期末复习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 (检测时间:100分钟 检测总分: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分数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6分) 1.用汉语拼音给汉字注音,从小就学会了,你这学期肯定又有进步,试试看!(4分) (1)贪婪( ) (2)莴苣( )( )(3)干涸( ) (4)倔强( )( )(5)栖( )息 (6)哭泣( ) 2.在所给的横线上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2分) (1)玷污 笼罩 忍俊不禁 (2)诀别 辜负 小心翼翼 (3)堕落 厄运 津津乐道 (4)嘹亮 盛名 害人听闻 3.解释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4分) (1)获益匪浅: (2)慧心未泯: (3)花枝招展: (4)温故知新: 4.结合句意解释加点词语。(4分) (1)这也真够滑稽,但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滑稽: (安徒生《皇帝的新装》) (2)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响晴: (老舍《济南的冬天》) (3)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烘托: (朱自清《春》) (4)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 虐杀: (鲁迅《风筝》) 5.写出下列各句的意思。(2分) (1)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十则》) 6.填空及默写。(共10分) (1)明月别枝惊鹊, 。 , 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2)树木丛生, 。 ,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3)客路青山外, 。 ,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4)孤山寺北贾亭西, 。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6)问渠哪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7)《论语十则》中论述个人修养的名句是:(只写一句)“ , 。” (8)《春》的作者是 ,文中写花竞相开放的语句是: , , , 。 (9)《世说新语》是 朝 组织编写的。选文《咏雪》中东晋才女谢道韫的一句咏雪词:“ ”被广为传诵。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7-11题(17分) 童趣 ①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 )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夏蚊成雷,私拟( )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 ),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 )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 )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③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 )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④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7.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将答案填入文中括号。(4分) 8.按照出现的顺序抄出文章中的两个成语,按要求解释。(5分) (1)成语 在文章中的意思是 在白话文中的意思是 。 (2)成语 意思是 9.作者在第(2)、(3)、(4)段中记述了哪些“藐小之物”?(2分)答: 。 10.第三段中作者描写“物外之趣”的句子是 。(2分) 11.翻译划线的句子。(4分) (1)郭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吐。 。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18题。(16分) 风筝 (1)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2)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3)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4)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5)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枣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6)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啊。”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 (7)“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8)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12.“我”对风筝十分厌恶,又哪两种具体表现?(2分) 答: 。 13.从小兄弟自己制作精美风筝一事看,小兄弟具有怎样的可贵素质?(2分) 答: 。 14.联系上下文看,“精神的虐杀”具体指代的内容是什么?(2分) 答: 。 15.第五段中“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生”的含义是什么?(2分) 答: 。 16.“我”极力企求小兄弟的宽恕,而小兄弟却“什么也记不得了”。这一组对比有什么作用?(2分) 答: 。 17.文章结尾说,“我的心只得沉重着”。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 答: 。 18.当“我”得到完全的胜利,傲然走出,“留她绝望地站在小屋里”时,小兄弟有什么表现?请展开想象,用100字左右描述出当时的情景。(2分) 答: 。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9-23题。(11分) 不要脚的朋友 老皮匠的眼皮垂下来了,一双木头脚立刻从他拿着的鞋子里跳出来。它想找一个新主人,不像老皮匠那样,总是把它关在鞋子里,要能够常常带它到街上去蹦蹦跳跳的。 它看见一条蛇睡在草堆里,木头脚在它的周围走了两圈,看了又看,这家伙的身体倒是挺长的,可惜没有脚。木头脚可乐了,它想:“请它做我的主人吧。” 等蛇醒来,它就问:“没有脚的朋友,你要不要脚?”“脚?”蛇说,“我从来没有想到要脚。” “难道你不想走路吗?”木头脚很失望。 蛇把它的长身子向左右摆动,长肚子一伸一缩,身子就向前走了。 木头脚很奇怪地问:“没有脚你怎么能走路的?” “因为我有着比脚更好的‘脚’哩!在我的肚子底下,有许许多多鳞片,它们会动,会像小脚一样地推着我在地上爬。”蛇说时很快地又在草地上爬了一圈,然后向着正在发呆的木头脚说:“木先生,谢谢你的好意,我不想要什么脚了,因为我的鳞片,能够帮助我走路的。” “你们要不要脚?”木头脚一边继续向前走,一边高叫着,它很像一个贩子。 小鸡从鸡棚里走出来看它,黄狗从狗窝里奔出来看它,它们都是有脚的,要木头脚做什么呢?木头脚很失望地看了它们一眼,再向前走,高叫着:“你们要不要脚?” 它看见泥土上有一条蚯蚓躺着。 “可怜的东西!”木头脚想,“它是多么需要两只脚啊!” 木头脚很快地走过去说:“蚯蚓弟弟!我给你送脚来了。” “……” 木头脚再喊得响一点:“蚯蚓弟弟,你要不要脚?” 木头脚为了想使它听见自己的话,就更走近一步,哪知它仍是理也不理,原来蚯蚓不但是个聋子,而且是个瞎子哩! 木头脚于是踢踢蚯蚓的头,又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没有脚的蚯蚓在泥土上爬动了,而且爬得很快,像溜冰一样。木头脚想看看它是不是穿着溜冰鞋?就把蚯蚓夹住,仔细地看它贴在地面上的肚子,没有脚,没有溜冰鞋,只看见几丛硬毛。 “算了吧!用硬毛当作脚的朋友!我才不希罕你呢!” 木头脚恨恨地朝前走,又高叫着:“谁要脚啊?” “是什么脚呀?”一个细小的声音在河里响。 木头脚立刻有了新的希望,它要去碰碰运气,走近河边去。 “哦!你是一双木头脚!”小鱼浮起在水面上说。 “是的,我是一对可怜的木头脚,你愿意做我的主人吗?” “哦!”小鱼吐了两个水泡说,“我是用不到脚的呀。”“又是一个不要脚的朋友!倒霉——那么你是怎么走路的?” 小鱼摇动着肚子旁边的鳍,摆摆尾巴,在水里兜了一个圈子,说:“我不是像一只小船吗?尾巴是我的舵,鳍是我的桨,划着,划着,小船开了。你想小船要不要脚呢?” 木头脚懂得小鱼的意思了,它又难过又疲倦,走到大树底下,哭得很伤心:“世界上为什么有那么多不要脚的朋友啊。这样看来,我永远找不到一个好主人了!” 它的话被正在晒太阳的乌龟听见了,它抬起了头,爬到大树底下,把头和脚缩进壳里,说道:“你想找一个主人,那么容易!” 木头脚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它惊奇地问:“你要脚?” 乌龟从壳里伸出脚来,使木头脚抽了一口冷气,乌龟接下去说:“有一个木头人,他烤火的时候,不留心把两只脚烧掉了,他很悲哀地呆在家里,不能走路,他多么希望有一双新的木头脚呀,希望你去,因为你们都姓木,还是自家人哩!” “天哪!我的运气来了。” 木头脚实在很疲倦,好心的乌龟就驮着它去。 一路走去,木头脚想,当我遇见可爱的新主人时,第一要讲故事给他听,我的故事是这样开始的:“老皮匠的眼皮垂下来了……” 19.这段文字的体裁是 ,其主要特点是: 。(2分) 20.这篇知识性的故事告诉你哪几点知识?轻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3分) 答: 。 21.木头脚向蛇、蚯蚓、鱼几次问要不要脚,而对鸡、狗,并不问它们要不要脚,只是失望地看了他们一眼,为什么?(2分) 答: 。 22.故时的最后,乌龟为木头脚介绍了个新主人,并且说:“你们都姓木,还是自家人哩!” 这句话的潜在意思是什么?(2分) 答: 。 23.读完此文后,你得到哪些启示?(2分) 答: 。 三、作文(30分) 不知不觉中,一个学期已经过去。回想开学初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上了中学,我们结识了许多老师、同学、我们学到了许多知识、技能,我们沟过了许多欢乐、难忘的时光。请以‘上了中学以后’为题写一篇作文,字数在500字以上,要写出真实感。 期末测试卷参考答案: 1.lán wō jù hé jué jiàng qī qì 2.决改诀 害改骇 3.非,不 灭 迎风摆动 知道、了解 4.(动作语言)引人发笑 (天空)晴朗无云 衬托 残暴的伤害 5.这怎么就不是福呢?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6.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水面初平云脚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 似曾相识燕归来 为有源头活水来 吾日三省吾身 朱自清 桃树 杏树 梨树 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南朝 刘义庆 未若柳絮因风起 7.观察 比做 想 抬 同“僵”僵硬 慢慢 把 山谷 8.(略) 9.蚊虫 丛草 土砾 草丛间争斗的小虫 10.以从草为林 以虫蚊为兽 以土砾凸者为丘 凹者为壑 神游其中 怡然自得 11.(略) 12.一是认为小兄弟看放风筝是可笑可鄙的,而是踏扁小兄弟做的风筝。 13.有丰富的想象力,较强的动手能力。 14.扼杀儿童喜欢游戏的天性,将小兄弟做的风筝折断踏扁。 15.一指脸上条纹的形状县嗯条纹的形状像“生”的字形,二指生活的艰辛体现在了他的脸上。 16.表现我想不过又无法不过的内疚。 17.儿童的心一旦被伤害,是很难补救的。 18.略,符合情境即可。 19.童话 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幻想来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教育。 20.(略) 21.鸡狗都长着能看到的脚。 22.每种动物乏耽尺肥侔堵踌瑟穿鸡都有适宜生存的条件和本领,木头脚的归宿应在相应的木制品中。 23.略,能扣紧主体,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资料:看看有没有用 2007年七年级数学期中试卷 (本卷满分100分 ,完卷时间90分钟) 姓名: 成绩: 一、 填空(本大题共有15题,每题2分,满分30分) 1、如图:在数轴上与A点的距离等于5的数为 。 2、用四舍五入法把3.1415926精确到千分位是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302400,应记为 ,近似数3.0× 精确到 位。 3、已知圆的周长为50,用含π的代数式表示圆的半径,应是 。 4、铅笔每支m元,小明用10元钱买了n支铅笔后,还剩下 元。 5、当a=-2时,代数式 的值等于 。 6、代数式2x3y2+3x2y-1是 次 项式。 7、如果4amb2与 abn是同类项,那么m+n= 。 8、把多项式3x3y- xy3+x2y2+y4按字母x的升幂排列是 。 9、如果∣x-2∣=1,那么∣x-1∣= 。 10、计算:(a-1)-(3a2-2a+1) = 。 11、用计算器计算(保留3个有效数字): = 。 12、“24点游戏”:用下面这组数凑成24点(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2,6,7,8.算式 。 13、计算:(-2a)3 = 。 14、计算:(x2+ x-1)•(-2x)= 。 15、观察规律并计算:(2+1)(22+1)(24+1)(28+1)= 。(不能用计算器,结果中保留幂的形式) 二、选择(本大题共有4题,每题2分,满分8分)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不是代数式 (B) 是单项式 (C) 的一次项系数是1 (D)1是单项式 17、下列合并同类项正确的是…………………( ) (A)2a+3a=5 (B)2a-3a=-a (C)2a+3b=5ab (D)3a-2b=ab 18、下面一组按规律排列的数:1,2,4,8,16,……,第2002个数应是( ) A、 B、 -1 C、 D、以上答案不对 19、如果知道a与b互为相反数,且x与y互为倒数,那么代数式 |a + b| - 2xy的值为( ) A. 0 B.-2 C.-1 D.无法确定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4题,每题6分,满分24分) 20、计算:x+ +5 21、求值:(x+2)(x-2)(x2+4)-(x2-2)2 ,其中x=- 22、已知a是最小的正整数,试求下列代数式的值:(每小题4分,共12分) (1) (2) ; (3)由(1)、(2)你有什么发现或想法? 23、已知:A=2x2-x+1,A-2B = x-1,求B 四、应用题(本大题共有5题,24、25每题7分,26、27、28每题8分,满分38分) 24、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b,正方形DEFG的边长为a 求:(1)梯形ADGF的面积 (2)三角形AEF的面积 (3)三角形AFC的面积 25、已知(如图):用四块底为b、高为a、斜边为c的直角三角形 拼成一个正方形,求图形中央的小正方形的面积,你不难找到 解法(1)小正方形的面积= 解法(2)小正方形的面积= 由解法(1)、(2),可以得到a、b、c的关系为: 26、已知:我市出租车收费标准如下:乘车里程不超过五公里的一律收费5元;乘车里程超过5公里的,除了收费5元外超过部分按每公里1.2元计费. (1)如果有人乘计程车行驶了x公里(x&5),那么他应付多少车费?(列代数式)(4分) (2)某游客乘出租车从兴化到沙沟,付了车费41元,试估算从兴化到沙沟大约有多少公里?(4分) 27、第一小队与第二小队队员搞联欢活动,第一小队有m人,第二小队比第一小队多2人。如果两个小队中的每个队员分别向对方小队的每个人赠送一件礼物。 求:(1)所有队员赠送的礼物总数。(用m的代数式表示) (2)当m=10时,赠送礼物的总数为多少件? 28、某商品1998年比1997年涨价5%,1999年又比1998年涨价10%,2000年比1999年降价12%。那么2000年与1997年相比是涨价还是降价?涨价或降价的百分比是多少? 2006年第一学期初一年级期中考试 数学试卷答案 一、1、 2、10-mn 3、-5 4、-1,2 5、五,三 6、3 7、3x3y+x2y2- xy3 +y4 8、0,2 9、-3a2+3a-2 10、-a6 11、-x8 12、-8a3 13、-2x3-x2+2x 14、4b2-a2 15、216-1 二、16、D 17、B 18、B 19、D 三、20、原式= x+ +5 (1’) = x+ +5 (1’) = x+ +5 (1’) = x+4x-3y+5 (1’) = 5x-3y+5 (2’) 21、原式=(x2-4)(x2+4)-(x4-4x2+4) (1’) = x4-16-x4+4x2-4 (1’) = 4x2-20 (1’) 当x = 时,原式的值= 4×( )2-20 (1’) = 4× -20 (1’) =-19 (1’) 22、解:原式=x2-2x+1+x2-9+x2-4x+3 (1’) =3x2-6x-5 (1’) =3(x2-2x)-5 (2’) (或者由x2-2x=2得3x2-6x=6代入也可) =3×2-5 (1’) =1 (1’) 23、解: A-2B = x-1 2B = A-(x-1) (1’) 2B = 2x2-x+1-(x-1) (1’) 2B = 2x2-x+1-x+1 (1’) 2B = 2x2-2x+2 (1’) B = x2-x+1 (2’) 24、解:(1) (2’) (2) (2’) (3) + - - = (3’) 25、解:(1)C2 = C 2-2ab (3’) (2)(b-a)2或者b 2-2ab+a 2 (3’) (3)C 2= a 2+b 2 (1’) 26、解:(25)2 = a2 (1’) a = 32 (1’) 210 = 22b (1’) b = 5 (1’) 原式=( a)2- ( b) 2-( a2+ ab+ b2) (1’) = a2- b2- a2- ab- b2 (1’) =- ab- b2 (1’) 当a = 32,b = 5时,原式的值= - ×32×5- ×52 = -18 (1’) 若直接代入:(8+1)(8-1)-(8+1)2 = -18也可以。 27、解(1):第一小队送给第二小队共(m+2)•m件 (2’) 第二小队送给第一小队共m•(m+2)件 (2’) 两队共赠送2m•(m+2)件 (2’) (2):当m = 2×102+4×10=240 件 (2’) 28、设:1997年商品价格为x元 (1’) 1998年商品价格为(1+5%)x元 (1’) 1999年商品价格为(1+5%)(1+10%)x元 (1’) 2000年商品价格为(1+5%)(1+10%)(1-12%)x元=1.0164x元 (2’) =0.% (2’) 思想品德试卷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重庆79中学初一年级(上)数学半期试题注意:考试时间90分钟,1、2、3班学生要求做所有的题目,满分120分。
其余班级可以不做带的 ** 题目,若正确做出可将其得分计为附加分,正题满分100分, 填空(每空3分,共30分)(1、2、3班全做,其余班只做前10题)1、a与b的和的平方,用代数式表示为
。2、-1的倒数是
。3、澳门人口43万,90%居住在半岛上,半岛面积7平方千米,试估计半岛上平均每平方
万人。(保留2个有效数字)4、如果整式5Xm+ nY2和 –4X3mYm可以合并,则∣m - n∣=
.5、计算 1×│- │÷1=
。6、-xk+1-4xk-2xk+1+5xk+3xk+1=
。(合并同类项)7、当x=-1时,代数式2x2y+(5xy2-3x2y)+(6x+x2y-5xy2)-x2的值是
。8、多项式x2y-xyz+x3y-6y4按X的降幂排列后从左到右第二项的系数是
。9、多项式a2-b4+2a2b2-a4=a2 -(
).10、如果长方形的一条边等于3m+2n ,另一条边比它小m - n ,这个长方形周 长为
。11、(**)已知:当x= -3时,代数式ax6+bx4+cx2+2x-1的值为1988, 那么当x=3时该代数式的值为
。12、(**)一家三口(父.母.女儿)准备参加一个旅游团外出旅游,甲旅行社告知:“父母 买全票,女儿半价优惠。”,乙旅行社告知:“家庭旅游按团体计价,即每人均按全价 的80% 收费。”假定两个旅行社每人的原票价相同均为p元,该家人从中选择了较便
宜的一家旅游团参加了这次旅游,这样他们这次旅游付出
元的旅游团费。 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2、3班全做,其余的只做13到20题。)13、1是(
) A 最小的整数
B最小的正数
C 最小的自然数
D 最小的有理数14、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2不是单项式
B –a表示负数
C 的系数是3
D x+ +1不是多项式15、下列各题合并同类项,结果正确的是(
A 4xy-3xy=1
B –5a2b-3a2b=2a2b
C 3a2+2a2=5a2
D 2x3+3x3=5x616、一个多项式与2x2-3xy-y2的差是x2+xy+y2,则这个多项式是(
) A 3x2-2xy
B x2-4xy-2y2
C –x2+4xy+7y2
D 3x2-2xy-2y2 17、多项式x5y2+2x4y3-3x2y2-4xy是(
) A按x的升幂排列
B按x的降幂排列
C按y的升幂排列
D按y的降幂排列18、要使多项式3x2-2(5+x-2x2)+mx2化简后不含x的二次项,则m的取值应是(
D –719、五个连续奇数中最大的一个数是a,那么其余四个数的和是(
D 4a+2020、如果A是六次多项式,B也是六次多项式,则A+B一定是(
) A 12次多项式
B 六次多项式
C 次数不低于六次的多项式
D 次数不高于六次的多项式21、(**)有一个人从甲地出发以7千米/时的速度到达乙地,又立即以9千米/时的速度 返回甲地,则此人在往返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千米/时。 {提示:平均速度=走过的总路程÷总时间} A 8
D 22、(**)如图,已知半圆的半径为R,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B 2R2 -(2R2 - πR2 )
(第22题图)计算下列各题(每题5分,共15分)(全体都做)23、 -22 -(-1)2001×(- )÷+(-3)224、[3×(- )2 –2 2× 0.25] [(2-3)×-(-1)2÷(-3)]+25、(5x2 -3y2)+[-(x2-2xy-y2)+(5x2-2xy-3y2)]先化简再求值(每题7分,共14分)(全体都做)26、2m-{7n+[4m-7n-2(m-2n-3m)]-3m}
(其中 m=-3 , n=2 )27、已知:A=3b2 -2a2+5ab, B=4ab-2b2-a2
, 其中a=, b= -
求 (2A+B)-(5B-A)的值。列方程解应用题(本题共8分)(要求全体都做,不列方程解答不给分)28、满满一桶油连桶共重7.2千克,用掉了三分之二的油之后,连桶共重3千克,试求该桶最
多能装多少千克油?解答题(本题共9分)(1、2、3班全做,其余班可不做30题)29、已知, x+y= -4 ,试计算多项式: (x+y)+4(x-y)-3(x-y) - (x+y)-x+y的值.(4分) 如果又知xy&0 且|x-3|=4
试求代数式(x+y)-y+(x-y)-y+(-x+y)-y+(-x-y)-y的值.(5分)30、(**)(本题8分)已知:我市计程车收费标准如下:乘车里程不超过五公里的一律收费5元;乘车里程超
过5公里的,除了收费5元外超过部分按每公里1.2元计费(超过部分不足一公里
的路程按一公里算)如果有人乘计程车行驶了x公里(x&5),那么他应付多少车费?(列代数式)(2分)某游客乘计程车从江北机场到解放碑,付了车费53元,试估算从江北机场到解放碑大约有多少公里?
(3分)某日一计程车司机共接待乘客20人,共收费148元,且每位乘客乘车里程都不超过10公里,试求当日乘车里程不超过5公里的乘客最多可能有多少人?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已知圆的直径为d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