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没有一个叫蔡元及的小孩正在东涌网小学读五<1>班

浪漫杜鹃——吉安吴建红小学语文工作室
当前位置:&&&
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上传: 温艳红 &&&&更新时间: 13:01:45
一、 活动选题背景
(一)活动目的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课外阅读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近年来,无从论从小学的语文新教材的改变,还是在初中学生的语文课外必读的教材中,都不难发现学生学的知识不单只限于语文书本上的知识,课外阅读的资料到处可见。因为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乃至于整个学科学习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活动目标及设计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小组合作学习、与人交流分享的乐趣。
2、培养学生科学合理安排课外阅读时间,养成自觉进行课外阅读的习惯。
(三)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活动,让学生发现并了解课外阅读的作用,经历活动的探究过程,学会科学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
2、通过小组间的合作、调查、收集课外阅读资料、整理、分析材料的一系列活动,锻炼学生的自觉阅读、快乐阅读的习惯。
(四)知识与技能
1、自主调查、搜集资料,汇总制作统计图及条形统计表,分析数据,指导我们科学地安排生活的能力。
2、通过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自觉进行课外阅读的能力。
(五)课型设计
&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主题活动课程共分为四个单元,活动时间为2008年3月至8月,共计10课时。
第一单元:开题活动。课堂2课时(主题生成课、开题活动课),课余1周。
第二单元:实践活动。课堂4课时(方法指导课、探究实验课、专题研讨课、中期交流课),课余4周。
第三单元:交流评价活动:课堂2课时,(交流评价课、成果设计课),课余2周。
第四单元:成果展示活动:课堂2课时(成果展示课、结题报告课),课余1周。
二、 活动过程:
第一单元 开题活动课
一、活动目标:
1、 教会学生小组分工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 指导学生运用访问、调查、网络搜索等方法获得信息,了解课外阅读知识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过程:
二、提出问题:
1.课外阅读的用途与作用?
2.引入:吸引着我们去探索、去了解课外阅读的知识与利用。
方法指导:围绕活动的展开,进行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并作适时的方法指导,教会学生注意小组分工合作,调查前设计好调查表,注意设计好调查问题等等。
三、确立主题:
1.请你们说说课外阅读在我们生活中有那些用处?(教师作适当板书)
2.课外阅读有那些好的方法?讨论.(教师作适当板书)
3.启发学生归纳整理,把研究活动分为几个小组:如&课外阅读方法组、课外阅读倡议组、课外阅读创意组、课外阅读从我做起组&&&
4.你们能将根据这些研究项目内容,为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主题名称吗?(如&课外阅读从我做起"&&)
四、制定计划:
1.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研究兴趣,组合成研究小组,选定组长
2.引导学生合作制定活动计划(包括制定活动内容、目的、准备、分工及研究方法、步骤、预期成果)
五、交流提升:
1.引导学生介绍小组的研究计划,评价研究计划;(重点评价研究的主题、目的、采用的方法)
2.引导学生掌握研究的途径及方法。
3.总结:课外阅读是知识之源,我们通过这节课,将课外阅读知识的内容分成了小组,希望同学们能通过各种途径,解决我们想了解的问题,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也希望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促进同学们的合作能力的提高。调查活动过程要注意安全,活动中遇到任何问题可请教老师和家长。
第二单元实践活动课
一、活动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主动了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觉阅读的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集资料,了解课外阅读的作用、课外阅读的途径、合理利用等方面的内容;
2.学习写研究过程记录活动过程。
三)、知识与技能
1. 培养收集、整理、运用资料等能力。
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
一、活动实施:(学生课余开展)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搜集资料、图片、观察记录、拍摄照片、采访稿等资料。
1. 各小组活动内容包括:
(1)课外阅读方法组(课外阅读的各种途径,合理利用)
(2)课外阅读倡议组(课外阅读是我们当之无愧的责任与义务)
(3)课外阅读创意组(自已心得体会和思想创意)
(4)课外阅读从我做起组(课外阅读,共同行动)
2.活动方法:网络搜集、书籍搜集、调查搜集、采访了解
3.活动步骤:
(1)搜集资料;(2)整理资料;
活动指导:(随机开展)
(1)关注学生活动过程中的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2)检查指导学生写活动记录。
(3)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争取得到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指导各小组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准备班内交流评价。(随机开展)
现学生在搜集资料时分工不太明确,资料搜集片面,可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开展小组内的交流,教师作适当的指导。
第三单元交流评价活动
专题讨论课
一、活动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及生命的热爱,懂得课外阅读。
二)、过程与方法
小组互评,主要从活动的质量、收获等方面评价,教师进行激励评价。
三)、知识与技能
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课外阅读的基本特征,感知课外阅读对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过程:
回顾导入:
1、 教师展示各小组的活动照片,引导学生回忆前期工作。
2、各小组进行讨论交流,推举合适的同学进行交流。
交流评价:
1、 导入:经过前期的大量工作,大家都积累了很多资料,我们现在根据各小组的开展情况交流、汇报,我们会评选出&优秀小组&&优秀队员&。
2、 各小组成员在调查活动过程中将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展示。并邀请其他小组参与评价,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一起寻找改善的途径。
3、评选出&优秀小组&、&优秀队员&、&优秀讲解员&
收获与困惑:
1、谈谈自己的亲身体验、收获与体会。
2、教师补充、小结:穿插在学生交流之中,扩充学生的视野,指出学生进一步行动的方向。
意义建构:
1.教师小结,肯定同学的成绩和表现,强化收获,形成建构。
2.给出意见和建议,鼓励学生进一步修改并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把成果表现出来,下节课进行展示。
第四单元成果展示活动
活动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课外阅读&,确立&爱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的强烈意识,并落实于行动中。
二)、过程与方法
再次交流,评价体验,升化认识。
三)、知识与技能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调查能力、处理信息能力。
活动过程:
小组总结撰写研究报告:
1、小组归纳、整理,撰写校园课外阅读调查报告。
2、编写课外阅读的手抄报、宣传画。
小组分别汇报展示成果:
1、各小组将成果整理后到课室展示角展示。各小组介绍研究成果。(成果的形式、制作方法、成果特色等)
2、评选&优秀作品&,&优秀讲解员&
畅谈收获、提升活动:
1、 通过这次活动,有哪些环节印象较深刻?有什么收获与感受?
2、 写好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
自评互评,相互促进:
1、开展自评与互评活动。
2、各小组评选一名&课外阅读&小标兵。
活动总结:
为了加强同学们对课外阅读的认识,增强课外阅读的责任感、使命感,我们全体同学开展了&课外阅读我能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在调查、讨论的过程中知道生活中课外阅读是多么严重,课外阅读是多么的匮乏,明白珍惜身边的每一个课外阅读机会的重要性。
师生活动成果展示。
附件一: 东涌镇第二小学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方案
东涌镇第二小学语文组
一、 活动目的
为了提高我校学生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特组织对我校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活动。结合广州市开展&书香羊城&全民阅读系列活动,特制定我校小学生读书节活动。
二、 活动开展的要求
1)每班设一个读书角,有书箩,要求学生为自己班捐书。(尽量数量越多越好,吸引学生,设管理员,加强管理。)
2)各年级各班安排
一年级:A、每班一本剪报(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搜集资料,编辑)B、每班一本图文集(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搜集材料,编辑。)每月最后一周周五下午第三节各班进行猜谜语和讲故事比赛。
二年级:A、字词卡一个学生做4张(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制作)。每月最后一周周五下午第三节2、3班查字典比赛,1、4班诗歌比赛。
三年级:A、每班每个学生制作书签,贴成一本(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搜集资料,编辑)。B、每班每学生一个词语积累本(每日都坚持进行)。每月最后一周周五下午第三节各班进行&书香班级&主题班会。
四年级:A、每班每人一本读书笔记(每天坚持)。B、积累优美句段,制作成一本册,每班一本,(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搜集资料,编辑)。C、:每月最后一周周五下午第三节各班进行课本剧,佩头饰(1、4班)。每月最后一周周五下午第三节进行诗歌朗诵比赛(2、3班)。
五年级:A、每班每人一本读书笔记(每天坚持)。B、每班出4本作文书,每本20页(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搜集资料,编辑)。C、每月最后一周周五下午第三节进行:上网阅读(电脑室,四个班轮流)。
六年级:A、每班每人一本读书笔记(每天坚持)。B、每班出4本作文册,每本20页(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搜集资料,编辑)。C、制作手抄报。(每月最后一周周五下午第三节进行)
3)图书馆开放时间安排。每班按要求进行。
下午放学后
下午放学后
4) 每周安排周四下午第三节为课外阅读时间。进行各种阅读的训练和制作。
5) 全校各班开展&每天一诗&诵读活动,朗诵区要求小学阶段70首古诗。
6) 三至六年级各班开展&我和父母同读一本书&或&我与老师同读一本书&或&我和同桌同读一本书&或&书缘&&书香人生路&征文活动。(按具体通知上交征文,每班一篇。)
7) 三至六年级开展&我与书的故事&征文活动。(按具体通知上交征文,每班一篇。)
附件二:学生征文作品。
我和书的故事
&&书是的朋友
东涌镇第二小学 六(4)班 黄文杰 指导教师:黄焕连
我读了近十年的书,读了成百上千本书。每一本书都是我的好朋友。
我特别爱读课外书或从没看过的书。但每逢我再读以前读过的书时,我总会有一种和老朋友久别重逢的感觉,也总会发现新的东西。正如书里面所说的:&当你把书当成朋友的时候,它会帮你一辈子;当你把书当成敌人的时候,你是不会读懂它的。&
记得我看的第一本书是一本漫画书,那时我只看图画,不看文字。这本书有些情节会逗得我哈哈大笑,就这样,我喜欢上书了。到了小学三年级,我开始看童话书了。《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都是我的最爱。五年了,我又喜欢上小说了。萧红的《呼兰河传》,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一本你喜欢的书就是你的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是的,书是我一生中最好的朋友。
我和书的故事
&&忘不了那本书
东涌镇第二小学 六(2)班 麦启霖 指导教师:黄俊锋
当大量的书和大量知识涌进我脑子的时候,我总不忘我看的第一本书,那是我与书结交的一段曲折的经历。
我第一次接触课外读物,总有那么一种感受:我与书没缘!因为我总觉得那漫漫的字寂寂呆在那里,显得一无是处,似乎在等着什么。我那时看书,总是在睡不着才拿出来读,读着便睡着在书桌上。有一次,我又睡得不香了,我又拿出书来看,但这次我没睡着,反而和书结下了不解之情:我越读越精神,渐渐有了兴趣、好奇、感受,使我一直看到凌晨,文字像宝石般闪耀。从此,我无法割舍读书带来的知识、欢乐。有空时,我求知若渴,狼吞虎咽地品尝我的&小肥羊&。一本又一本的书经我的眼输入大脑。渐渐地书中的文字在我眼中生动活泼,高兴时欢歌劲舞,悲伤时嚎啕大哭。
书籍,直把我的心拉到另一个境界,使我陶醉。直至如今,我接触的第一本课外书,我总忘不了。
我和书的故事
      &&&书香&
东涌镇第二小学 六(2)班 谈如凤 指导教师:黄俊锋
书,每个人都有很多本,但你们是否记得,你第一次阅读的书。我有一本散发着书香的书,也是我第一次阅读的书。
五岁,还享受着被父母&搂在怀里&的我,却羡慕邻居的女孩可以读上书本。娇气的我赖着妈妈、爸爸带我去买书。&爸爸带你去买。&爸爸的眼神充满着希望地看着我。
早晨,我随着爸爸去书店挑书。看着一排排应接不暇的书,爸爸不慌不忙地挑了一本《小学生》的书。回家路上,突然乌云从四面八方汇聚拢来。不一会儿,雨点就&叭叭&地打在地上奏起摇滚乐。天地间形成了一张严密的雨网,街上的人群纷纷逃散。我和爸爸在人群中奔跑,到家了,爸爸的头发湿淋淋的,凌乱不堪,脚上的旧皮鞋沾满泥浆,灰色的夹克也被雨淋湿了,我不禁笑了。爸爸慈祥地看着我,连忙拉开夹克的拉链,把放在里面的那本书递给我,一股潮乎乎的温热的汗味迎面扑来,但这是&书香&。
如今,我看这本书时,还会闻到带着体温的&书香&。
         我和书的故事
       --书就是我的第二个&爷爷&
东涌镇第二小学 六(2)班 陈梓杰 指导教师:黄俊锋
脚下的黄叶被卷地的风旋转起来,脸上偶尔就被凛烈的寒风打在脸上,不禁回忆起往事。
小时候,爸妈常不在家,日夜上班,爷爷家就是我每天必到的地方。一次放学回家,我拿起电视摇控,转换着频道地看着电视,爷爷在一旁辛苦捂住口不间断地咳嗽,艰难地对我说:&小孩子不要整天看电视,应该多看书。&我默不作声,继续看电视,只是敷衍地把书打开,瞟了几下。
我又一次放学回家,但在开门的一刹那,空气好像凝聚了,很少回家的妈妈用哭红的双眼望我,沙哑地对我说:&儿子,爷爷快要去世了,你去看看他吧,快!&她像疯了。我顿时空虚无感,不顾一切跑到爷爷身边。爷爷用最后一口气对我说:&孙子,要多看书,长知识,不要像爷爷,当个农民。&说完,他紧闭双眼,谁的眼泪不夺眶而出?&爷爷,我看书,我看,你别走,你别丢下孙子!&但爷爷一动不动了。
每当书拿在手上,有一种伤感,但又有一种依依不舍的情感。书,它就是我的第二个&爷爷&。
      我和小霖同读一本书
东涌镇第二小学 六(2)班 陈梓杰 指导教师:黄俊锋
如果要数与我同读一本书的人,那就是小霖;如果要数我和他同读过的书,就要数《中国寓言故事》。
这是一本没有图画,读起来枯燥,只有整页整页的字,茫茫一片,令人望而却步。但是这又是一本语句优美,让置身于其中的书。
每当我和小霖拿起这本书时,都会陶醉之中。每一个寓言故事都言出有理,句句都教导我们生活上的困难如何解决。每当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总会不由自主地想:有时间真想看这本书第二次,第三次。每多看一次,里面的故事就会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这是我们共同的感受。
一个人不能缺少书,对于我们来说,书已是不能缺少的一部分。我们以后将继续探索其他书中更有趣,更神秘的地方,让我们读尽天下书,识遍天&字&。
我和爸爸同读一本书
东涌镇第二小学 六(2)班 谈如凤 指导教师:黄俊锋
在我心中,爸爸就像一本有问有答的书。我一有不懂的问题就请教爸爸,但爸爸的知识从哪儿来的呢?答案是书!
傍晚睡着了,口干了,就想起来喝水,无意中看见爸爸在灯下看书。&爸,这么晚了,还在看书?&我随意地问了一句。&女儿,来,爸教你怎么看书。&爸爸微笑地说着。&看书还用教吗?&我嘟着嘴走过去。这是一本名为《檐雨声声》的书,让我认识&真正&的书。&一种空灵而清脆的声响,从&邃远&的天籁飘来。&这句话好像有灵魂似的。&燃起一支玉烛,柔各曼妙的烛光摇曳,竟是如此美仑美奂;啜一口青茶,温润清淡的茶香叫我如痴如醉。&这句话非常优美,奇妙的是还能把人带入情景,心头一醉。爸爸一边介绍一指给我看,我被书中句子深深地吸引着。
与爸爸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我不只收获了书上的知识,还感受到了爸爸对的那份爱与关怀。
三:教学活动反思
一、学生的收获:
我们小组将活动人员分成两个小组,第一小组经图书馆管理员同意进入图书馆查阅,第二小组自由到新华书店搜集资料。我和麦梓铉、冯子劲在学校图书馆搜集好的书,然后到学校对面的新华书店搜集有关精彩的课外读物。然后把搜集到的好书和资料进行整理,分类。然后把搜集到的好书进行阅读,读完后就每人按书来赏析、交流和积累好词好句,写读书笔记。
                        -―――陈梓杰 
  我们小组先搜集一些故事,然后再整理资料,再举办一个故事会。小组内每一个人自己动手编一个小故事,然后再评出哪几个比较优秀,就把它们编的故事放在一起,做成一本小故事。这次活动我收获到:一个小学生应该从多个方面来读各种各样的书,才能收获到全面的知识。
                        -----------王皖粤   
二、家长的感受:
我的小孩在参加课外阅读的时候,能够很主动地阅读课外书,而且兴趣也很浓,孩子的成绩也进步也很快。同时也希望学校能够多举办这些活动,能够多方面地培养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陈梓杰妈妈
养成孩子的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养成学生的阅读习惯对于孩子来说是影响一生。感谢学校能多举办这些实践活动,教育好下一代。
                           &&王皖粤爸爸                      
三、指导老师的体会:
活动开展以来,首先从意识上引起了广大学生的重视,改变大部分学生的阅读观念,正确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活动达到了开始阶段定下的目标,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兴趣大增,开始形成积极参与课外阅读活动的习惯。最珍贵的是从各种活动的开展中搜集了很多珍贵、原始的资料,也形成了一批花不少师生心血的成果和作品。各种活动资料内容真实、丰富,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同时也在每个学生的心中植下了&让书为我领跑&的种子。我班的课外阅读活动得到了全班学生的大力支持、通力合作和积极参与,使我班课外阅读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路漫漫其修远兮,其上下求索&,我班的课外阅读活动还处于开始阶段,有很多做得不够的地方,希望在以后实践中吸取更多的经验,在不停的尝试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一个教师的学习报告汇编之五(月)
吉林省白城一中
尹钟祥《学习报告》汇编(五)
高中“整合”大赛一瞥
——参加全国高中信息技术与课程
整合优质课决赛的学习报告
吉林省白城一中/尹钟祥
“全国高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决赛,于—26日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笔者和我校两位参赛老师与会,观看了几十“说课”,观摩了几节优秀“展示课”,参加了“全国重点高中校长论坛”,感觉颇有收获,简要报告如下。
一.说课的亮点与问题
此次赛事由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和东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东北师大、吉林省教育厅等多位领导与专家与会并讲话。与会的600多位代表参来自全国25个省市,其中参赛选手430多人,高中校长70多人。决赛科目,除体育外,几乎囊括了其它所有学科。竞赛共分五组同时进行,每人限定8—10分钟的时间。说课时,真是一个接一个,如行云流水。24日当天,各组都是连续作战,有的竟然到晚上10点多钟。此次活动堪称规模大,档次高,讲求效率。
笔者主要听语文课,三天里总共听了足有几十位老师的说课。会议要求参赛教师要“开门见山”,结合屏幕演示精要说课、答辩。90多位老师的说课篇章,涉及古今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专题知识,还有作文指导与讲评等多个方面。多数老师说的是如何运用多媒体的演示功能,也有几位介绍的是在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经历。从老师们的演示课件和说课中,不难看出,信息技术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也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勇于“整合”研究的教师。笔者所听许多节课都是很精彩的,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很好,教学设计很完美,不仅信息含量大,而且图文声情并茂,为学生所喜闻乐见,虽然尚属初露端倪,但已堪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变革的一种十分有益的尝试。
当然,也有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笔者感觉有以下三点值得一提。一是教学设计的问题。有的为了突出“整合”而片面追求音像效果,搞得热热闹闹,弄得喧宾夺主,“荒了自家的地”,效果适得其反。记得一位老师讲《林黛玉进贾府》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很是复杂的贾府建筑平面图,将林黛玉进贾府的路线细细展示开来,明显需要不短的时间。专家评委刘茂森教授随即发问:“用了这个图,在一节课中还能否完成教学计划?”诸如此类的情况正如东北师大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院长钟绍春教授,在大会上批评的,“有的课在挖空心思要变成多媒体课,很累,不好”,他因此强调,好的整合课要回答出“为什么要引进信息技术,在哪里引入和如何引入”三个问题。二是备课问题。主要表现是有些老师的说课不得要领,把握不住说课的重点,就像写作文有点跑题似的。会议主持者不得不多次提醒,要围绕“整合”来说课。而一些老师在限定的时间内,仿佛硬是在有意地“王顾左右而言他”,就是不能痛快地说出“到底是用了多媒体的什么功能,解决了本课的什么困难?”三是“网络”问题。有些老师介绍了尝试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情况,大会还推出了两节网络环境下语文教学的展示课。据笔者观察与思考,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在理论上是有价值的,但是在具体的操作方面,尚有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学生在可以“随心所欲”的电脑前的自控力的培养,也是一个不可小觑的问题。
二.专家的讲话启人心智
专家们在会上的讲话如高屋建瓴。
东北师大校长史宁中教授:高中课改的考试是个难题,10个选修课,就先考四个吧。我们的教育在学生自己动手能力方面欠缺。经验很重要,要让学生自己动手积累经验。多媒体课件仅供教师用还不够,要让学生能用的,才能达到目的。
东北师大附中校长孙鹤娟教授:信息技术文化视野下的新课程建构,是学校内涵问题。人不能被信息技术异化,展示卖弄技术是教师地位的走失。课程也不能被信息技术异化。
东北师大党委副书记柳海民教授:第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的学生?一是偏向演绎思维而忽略了归纳思维的发展。中国孩子很少有经验,积累很少,偏向演绎思维。如写作文先讲方法,是结论模式,便于评分。八股文就利于评分。杨振宁说,他在中国学到了演绎思维,在美国学到了归纳思维。二是信息传达方式尚未实现转换,还停留在知识层次上。经验、知识、智慧,三个层次中主要是知识的教育,靠书本传授,是结果的教育,只是继承没有发展。应走向智慧的教育,创新过程的教育。在太空中,油笔写不出水来,美国研究解决了,是知识的运用;而俄罗斯人用铅笔,是智慧,相形见绌。我国还停留在传授知识的层面上,要既学知识,又发展智慧,知行统一,脑体结合,避免纸上谈兵。三是“应试”向“素质”的转变尚未实现。第二个问题,怎么能培养出创新人才?一是将课程体系与目标的“双基”改为“四基”,加上基本的“学科教学主线思想”和“活动经验”,书要越读越薄;将“双能”改成“四能”,加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二是将单向思维改成双向思维,演绎思维和归纳思维。三是应试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上海市教研室王厥轩主任:第一,我国高中教育是“一长三弱”。“一长”是,我国高中生双基扎实,各国给予极高评价。一“弱”是,知识面狭窄。应该是举一反三,却在举三反一。二“弱”是,缺少自己支配的时间与空间。超女低俗文化的冲击很大,梦想一夜成名;也让“一课一练”给打垮了。三“弱”是,软的方面也差。自信、好奇、责任心、事业心等情感态度价值观应该是重要的突破口。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升学,外国是为了变成社会人。第二,突破的可能性。一是从硬的方面转向软的方面的建设。加大经费投入,首先要用在教师身上,待遇不高,不是学历问题,要有效地培训,校本教研。其次用在课程建设上。再次是考核考试制度上。二是要聚焦课改,要靠课堂决定一切。对继承与创新有清醒的认识,青年教师要继承优良传统。第三,是信息技术整合。有提升的一面,直观性、激发兴趣、互动、情加景,有助于提高质量;另一方面,目前还是低水平的,没进入课程层次,有片面性,形式主义蛮多的,表现得很热闹,其实质学到了什么?有的语文老师不写字了,怎么行呢?第四,高考、中考要与课程改革融合起来才行,这是最难突破的问题。在评价领域,外国是各个学科是平等的,我国则是语数外是一等的,理化生是二等的……
三.校长的忧虑与呼吁
在校长论坛上,一位浙江的校长介绍了本省会考与高考的情况。他说,省里的会考要增加为十二门。有两个提法值得注意,一是“要减少高考人数”,二是“向中考看齐”。从某种程度上说,人民的满意就是高考。我理解,新课程就是教与学方式的改变。此次活动仅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只要高考不考信息技术,我们就不能将其排在重要地位。建议,应改“高考指挥棒”为“高招指挥棒”。
(原载白城一中《教科信息》日总297期)
中小学教师如何搞科研?
——参加“教育科研与学校发展”
全国学术研讨会学习报告
吉林省白城一中/尹钟祥
学校教育科研应如何定位?中小学教师该怎样搞科研?这是两个曾令许多校长、老师颇感困惑的问题。—10日,“教育科研与学校发展”全国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市举行,笔者受盖雁校长委托,按照全国教育规划办下发会议通知要求赴会。此次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上海市教育科学院普通教育研究所承办,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局协办。中央教科所和上海市普教科研领域的许多知名学者专家与会并发表讲话,吸引了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的校长、教师和研究人员400余人参加,可谓全国普教科研界的一次盛会。会议进行了专题报告、经验介绍、专家学术报告,现场观摩及分组讨论等一系列活动。正如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词所说,“中国的教育科研很大力量在中小学”,这次会议关于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信息量十分丰富,而且会议形式灵活多样,观点认识有碰撞,学术气氛浓厚。笔者的感觉是视野有所开阔,受益匪浅,尤其是对“中小学如何搞科研”这个曾经困惑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理解,现谨围绕这一问题,简要报告如下。
国家课题组的研究报告:
什么是学校教育科研?
潘国青,《发达地区中小学学校教育科研持续发展研究》课题组负责人,在大会上,就这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作了研究报告。他综合所调查全国部分省市学校的科研现状与问题指出:发达地区中小学科研发展态势良好,一批中青年脱颖而出,成为骨干教师,群众性教育科研态势基本形成而且发展良好,涌现了一批优秀成果,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了办学水平;但是区域之间差距显著,有些地方重视不够,力度不大,科研工作和科研经费是喜忧参半,发展很不平衡,一些地方存在着形式主义,急功近利“追风赶时髦一窝蜂”,科研与教研、研究与实践“两张皮”,和缺乏动力机制等现象。之后,他提出了对学校教育科研涵义的新认识。他说,所谓学校教育科研,就是“以中小学教师为主体,以学校教育现象为对象,运用科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遵循和探索教育规律的创造性认识活动”。学校教育科研的定位与价值取向应该是,提高教师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办学水平,促进学校发展;产生教育科研成果,促进教育科研事业发展。现在教育科研应该以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的价值取向。他呼吁,要探索适合学校教育科研的研究方法,突破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方法瓶颈。
上海建平中学:
模块教学中的教育科研
1月9日下午,大会安排与会者分别参观了上海市七所中小学,进行了现场观摩和交流,1月10日上午,七个小组的代表在大会作了现场研讨情况汇报。
笔者参加了高中组的活动,用半天的时间参观考察了这所声名显赫的建平中学。在建平中学新校区,副校长杨俊峰致词说,建平中学原来的经验是以文化建设推进学校建设,今天是以内涵发展为主,围绕模块教学推动教师培训。学校教科所郑朝晖主任介绍了该校“以科研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经验,与会者分别听了语文的“戏剧模块课《在柏林》”、数学的“数学大师模块《坐标法与机械化思想简介》”、英语的“英语模块《Crossing
Cultures》”、地理的“人口问题与人口政策”等教学研讨课,之后,在主会场,上课的主讲教师围绕“课改、科研与个人成长”为题作了简短汇报,最后,与会者和建平中学的领导老师举行了圆桌论坛。
郑朝晖主任介绍说,该校的课程文化包括组织文化、课程文化、管理文化和环境文化。具体措施是实行教研、课改、师训紧密结合三位一体,能够使三者相互推动,提高效率。依靠课改引发教研,教研推动课改;教研带动师训,师训提升教研;师训启发课改,课改激活课堂,课堂引领师训。有集体研讨的制度,主要是在每学期开学初,组织全体教师研讨学校倡导的教学理念和重要的教育改革措施,集思广益,同时也是作了宣传和组织准备工作。还利用沙龙这种民间形式开展交流活动,进行教师之间的相互教育与培训。有深入备课组的制度,实行专家引领,项目化管理。他说,有外语专家来作报告,要深入到备课组,听课、说课、评课。著名语文教育专家陈钟梁老师就专门蹲在语文组。学校的校长们都兼课,都重视教研组活动,当工作有冲突时,其它的推掉,要以参加教研组活动为主。他介绍说,注重备课组内部的交流,关注每一节课的改进,通过专业引领,备课组研讨和个人反思,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专业意识,并通过每一次教育活动,将学校的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学校的科研不在于是否申请了某项国家课题。
在论坛会上,与会者与建平中学的领导和老师作了对话交流。建平中学对模块教学以及软硬两手抓,将科研与高考有机结合等问题的解读,还有赠与大家的《建平学报》等资料,都给与会者很深刻的印象。
会议研讨及“上海共识”:
中小学及教师应该如何搞科研?
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曼教授在会上作了专题报告,题为“关注心灵成长的德育——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思想与扎根学校的科研”。她的报告专业性很强,运用了大屏幕演示技术,内容很是丰富,对我们中小学校更好地开展德育科研工作,很具现实指导意义,其中有一点给笔者很深的印象,就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科研“扎根学校”。
很多与会代表发言都提到,如何让教师亲近教育科研,愉快地走教育科研这条道路,是学校教育科研面临的普遍性问题。
江苏省海安县教育局柳夕浪副局长在大会上发言说,研究因视角不同而有所不同。他以国外教育科研情况为例说,教育科研队伍应该由两部分人员组成,一部分是专门人员,一部分是业余人员。他们所从事的研究也有区别,专业人员从学术专业的视角出发,而非专业人员从非正规研究入手,二者相辅相成,值得我们研究与思考。他说,中小学教师的科研,主要是业余研究,要对教师的研究予以应有的尊重,何为好的研究?原生态的研究。
全国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曾天山教授认为,本次研讨会对学校教育科研形成了上海印象,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即“上海共识”。他对“中小学教育科研”归纳了共有如下若干条:
⒈是教育科研大家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和专业研究机构不可能替代,是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特色,应该继续发展壮大,改革创新。⒉有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校为本,以现场为本,以行动与反思为主。⒊应融入学校特色化,教师专业化和学生个性化发展之中。⒋应该有层次,有工作层面的研究,有专题的研究,有课题的研究,小、精、实、新的研究是我们应该提倡的研究。⒌重大课题,重大活动和重要名师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多年普及应该有所提高,光讲普及无提高,是不科学。⒍应以提高自我,发现规律为目的。⒎带课题研究,带课题工作,带课题管理。⒏低起步、有后劲,依托名师,形成团队合作。⒐重点下移,要把重心放到教育教学第一线。⒑需要创新科研文化,提倡怀疑精神、反思和行动精神。⒒形成特色与品牌。⒓以个人为基础,小组为关键,学校为提高的三级发展模式。⒔应教研、科研、德研一体化。⒕应促进研、训、教一体化。⒖讲创新、讲规范、讲个性。有规范的训练才能达到创造的境界。⒗应强调合作攻关、大学与中小学平等合作,学会借用外脑,研究自己的问题。⒘要讲生态,讲宽容,讲理解,各得其所,各有其用,营造学校教育科研和谐生态。⒙与学校发展得良性循环,讲投入,也要讲产出,讲效益。⒚要解决体制、机制问题。传统的教研制度具有中国特色,是非常有效的。在现实情境下,应该继承和创新。
(原载白城一中《教科信息》日总301期)
样本校任重而道远
——参加省高中新课程实验
样本校研讨会学习报告
吉林省白城一中/尹钟祥
吉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工作研讨会于5月30日在长春举行。省教育厅基教处副处长江雁秋公布了省新课程实验专家组名单,宣布了省关于确立样本校的通知。省教育学院张德利副院长解读相关文件及样本校研究课题立项等问题。省教育学院原院长常家忠作了报告。邓友平处长主持会议并做工作安排报告。为作为样本校的代表,笔者参加了此次会议,现将简要报告如下。
课改与新生特点
张德利副院长说,从2001年开始,我国的新课改是在义务教育段从点到面逐渐推开的。2001年以县市区为单位设立了38个实验区。我省在2002年就由2个增加到16个,2003年48个,2004年全省进入实验。高中课改是以省为单位的,2004年开始,4个省;2005年江苏,2006年又进入4个省;2007年,已经是规划性质了,不是你想不想进的问题了。我省设立四个培训基地,分通识、学科、教材三个层次,学科培训主体在师大。教材是人教社教材。全员培训从七月份开始。校本教研在样本校开始进行,以专业引领,课题研究,集体攻关形式出现。此次下发的《教学指导意见》有重要作用,是学科教学和选修课的指南,是讨论稿,《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也还是征求意见稿。样本校要在新课程进行中起示范作用。
邓友平在部署工作安排时强调说,我省今年初中毕业生是经历了新课程的毕业生,所以今年的中考叫“学业考试”,这批学生恰好又将进入高中新课程,就是说,今年的新生不同于往年。
五个应注意的问题
常家忠教授说,没什么准备,如鲁迅所说“忽然想到”地说几句。我省义务教育段课改中的几个问题,是否有“前车”的作用,值得借鉴之处?
一是对德育忽视十分明显。根本无说法。
二是无管理方式改革的成熟经验。一线校长经验缺位。失误的原因是无样本校。校长应成为样本。
三是教学评价问题。总是吵吵,总是无成果。发展性评价,综合性评价研究滞后。要多探索,多积累。
四是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相对缺乏。通识培训重要,但是效果不佳。学科培训也是如此。只是听“大课”的专家报告是不行的,要连续、及时,重视实践。要首推第一线的实践培训。“人还没有病就请大夫,这是不对的。”培训要体现在教学行为上,强调实践性。要抓住校本培训与教研。
五是教师对新理念发“懵”。大学教授作报告,“言必称希腊”,讲得教师是一头雾水。不要形式主义、形而上学的东西。给老师们引起的误会是大面积、彻底否定传统教育。中国的教育体系不能从外国搬来,应旧貌换新颜,不能提倡这个就否定另一个。要认真总结建国以来的经验,要在这个基础上,适当吸收外国的课程论与方法论,不能简单地移植。什么“零批评”、“回归生活”等,是不可以的。
高中课改的难度要大大超过义务教育段。语文的选修课有的是大学研究的课题,很难的。
样本校的职责
邓友平在部署工作安排时说,我省是十分慎重的,充分认识到高中开展新课程的难度之大。全省统一进入,涉及到高考问题,关系重大。要密切关注今年已经实验三年的四个省的高考。我省自4月13日启动以来,倒计时安排工作。政府行为,强化保证,整合力量。样本校在2007年招收新生时,要考虑到条件,要能适应新课程对教室的要求,适应“走班”的要求。新课程启动后,要深入系统思考,以点带面,紧紧抓住样本校,陆续出台七个配套方案。高考方案在开学后能拿出个初步意见,其余会考方案等在开学前下发完毕。样本校不是评优选模,是样本研究,是基本工作学校,有示范引领的作用,有带动辐射的作用。要开展实验研究,专家强化指导,学校配合,课题立项有经费保障,有成绩要奖励。样本校工作机制问题,专家组成员要拿项目,样本校要承担项目。实行项目管理样本校,一是研讨交流,二是现场观摩,三是校校之间的交流。制度层面的规范,质量检测很重要。十个研究项目是当务之急,很具体。各校要参照下发的《指南》选好课题,6月15日之前完成选项工作。
十项研究课题
会议下发了《吉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研究项目选题指南(首批)》,所列十个研究项目的具体内容如下和要求。
一.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学校教学管理研究
研究目的:研制与新课程实验相适应的常规教学管理规范。
研究内容:教学常规管理的指导思想,现代教学观与管理观,教学常规管理内容,教学常规管理机制,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学效率的监测与评估,科学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研究方法:经验总结,文本研究,实验法,教育统计与分析
二.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质量监测与跟踪研究
研究目的: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研究内容:质量监测体系的框架,质量监测体系机制,质量监控常规研究,质量监测的信息处理,教学质量报告制度。
研究方法:教育测量,教育统计,实验法,文献法。
三.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的实施研究
研究目的:立足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以基础的、宽泛的、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技术内容为载体,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研究内容:
1.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专职教师的配置与培训。
2.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软、硬件资源的配置与研究。
3.初中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与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衔接的研究。
4.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研究。
5.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手脑并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的研究。
6.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中增进学生的文化理解,提高学生交流和表达的能力的研究。
7.通用技术课程的评价。
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教育测量,教育统计,实验法,访谈法。
四.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实施与管理研究
研究目的:从关注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入手,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在理论上,能够为综合实践活动多样化实施提供理论支持。在实践上,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实施,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培育学校的特色文化。
研究内容:
1.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如何设计与指导研究性学习。
3.如何组织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4.如何组织设计教学资源。
如何按指导纲要的要求完成教学。
6.如何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评价。
研究方法:教育测验法,行动研究,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
五.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研究目的:研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研究内容:指导思想,内容与要求,组织实施,评价信息的处理,结果与应用,保障机制。
研究方法:实验法,测验法,观察法,文献法。
六.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学分制管理研究
研究目的:研制普通高中学分制管理机制。
研究内容:学分管理机制,学分管理办法,学分结构,学分计算,学分管理与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关系。
研究方法:测验法,实验法,文献法。
七.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研究目的:研制高中校本教研管理方案,建构有效校本教研管理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研究内容:校本教研机制,校本教研内容,校本教研绩效评估体系,教师专业发展监测与管理。
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教育统计分析,文献法,比较法。
八.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网络体系研究
研究目的:研制普通高中网络体系的构成模式及运行方式,为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资源,传达教学信息,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充分利用现有的和开发的网络资源,整合到高中各学科课程教学中去。
研究内容:学校的数据库、局域网、因特网等资源的管理与建设,高中各学科网络资源的开发建设研究,高中校园网络课程资源的运行模式研究,校际网络资源的交流与共享机制研究。
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文献法,调查法,统计法,制作开发,教育统计法。
九.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学科课程模块的实施与评价研究
研究目的:建立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体系,使学生具有必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其中所体现思想方法,具有比较开阔的视野。探索可供操作的高中学科模块教学的模式,建立一种新的教学评价体系,全面综合地评价学生的索质与能力,促进学生学习发展。
研究内容:高中学科模块教学目标与内容的设计研究,高中学科棋块教学课堂过程研究,高中学科模块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高中学科模块教学的评估与反馈研究。
研究方法:文献法,调查法,个案法,行动研究法,教育统计法。
十.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研究目的:打破对课程资源及其开发问题的认识误区,进一步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为研究性学习课程、任意选修课程、技术课程、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新兴课程领域及新的课程形态提供补充;积极挖掘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的利用价值,不断促进学校和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和实践能力。
研究内容:高中课程资源的调查、开发与规划,课程资源的属性与分类研究,高中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的理论研究,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案例分析,学科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综合实践活动与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农材中小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管理与评估研究,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协调和共享机制研究。
研究方法:文献综述、行动研究、调查法、比较法、实验法、案例法。
(原载白城一中《教科信息》日总306期)
开创校本教研新空间
——2007年上半年教育科研工作回顾
吉林省白城一中/尹钟祥
2007年上半年,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成绩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将高中新课程的思想与物质准备落在实处。
⒈正式启动迎接新课程工作。校长组织召开了有主分三校中层以上干部参加的启动动大会;部署落实具体分工,并已经完成《白城市第一中学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
⒉承担省样本校实验研究课题。经认真研究确立了新课程实验样本校实验项目《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并完成课题论证。
⒊认真组织新课程学习研讨。校长、分管副校长,和教科所、教务处、继续教育部的负责干部参加了省组织的“通识教育培训”,并获得学习证书。已经组织了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等学科的专题研讨活动。
⒋营造迎接新课程的氛围。充分利用学校自办《教科信息》周报宣传国家和省市政府关于高中新课程的文件精神,发表外出接受培训老师所写学习报告;在学校网站上,增设高中新课程专题栏目,转发国家及省市的相关文件、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及解读材料和首批进入新课程省区的高考方案等信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大小会议活动,宣传迎接新课程。
二.两项省级课题启动运行良好。我们启动了我校承担的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普通高中学校教学管理中的教师评价研究》。这项课题仍然是我校的教育科研主导课题。开学以来,我校继续执行“十五”期间研制的《白城一中教育科研管理及成果奖励办法》,继续实行紧密结合本校实际的课题研究思路,“十五”向“十一五”的过渡平稳。我校论文《学校管理中的教师发展性评价》在《现代教育导报》日第580期发表,《被誉为领头雁的校长——盖雁》在《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第1期发表,《发展中的普通教育评价》为《河北教育(综合版)》2007年2期发表。同时,我们还如期启动了我校承担的另一项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校办写作学习报在普通高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论证》。此项课题的研究平台《写作学习报》,仍然坚持校内免费发行,按期上传学校网站和省教科院主办的“现代教育科学”网站的“白城一中专栏”,现已出版发行14期,又有一些师生作品为报刊采用,发展态势良好,促进着语文学科教学改革的开展。论文《顺应形势迎接挑战》在《语文教学研究》2007年第1期发表,《作文话题要鲜活》、《》、《》等为《语文学习报(高中教师版)》登载。
三.校本教研有新起色。
⒈教科研结合我校实际。针对学校“新学期、新举措、新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对学校管理的评价,孙金秀老师在《教科信息》上的《叫停自习课看班引发的思考》,反响良好。其它经验如《三封书信释心结》、《班级文化建设二三事》、《作文话题要鲜活》、《帮学生“心理自救”》,与学生对话的《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等文章,紧密结合我校常规教育教学,见诸《教科信息》,并且上传学校网站,体现了校本教研的方向。
⒉关注高考、教辅资料的编制等项研究初露端倪。本学期,我校承办了全市高考考纲解读研讨会,我校有九个学科的老师做了各个学科的中心发言人,他们中的一些“预测”已在《白城教育》和我校《教科信息》发表。今年高考期间,有五位老师取全国语文卷Ⅰ的作文题目《摔了一跤》写了“下水作文”,以及其它老师探讨高考命题特点与走向的《振聋发聩的“出事了”——我看2007年全国卷作文&摔了一跤&》和《我看高考文言文阅读命题》等陆续在《写作学习报》和《教科信息》上发表,有的已经得到《语文学习报(高中教师版)》等报刊的录用通知。继我校侯树生老师主编出版高中政治学科学习导读资料之后,近年来,我校语文教师已陆续有多人参加了此项活动,在语文学习报等报刊上发表高中语文学习导读及与教材同步训练资料等多篇,今年得以继续,仅上半年就又发表《古代汉语语法简介及同步训练》等四十余篇。这些标志着我校的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出现了令人欣喜的新空间,一支注重研究的教师队伍正在悄然兴起。
⒊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拉开序幕。课堂教学是新课程的主战场,向每一节课要质量,仍然是一项极具研究价值的课题。我们过去重视对优质课堂教学的实录研究,语文组的几位年轻老师写的名师课堂教学实录在我校《教科信息》发表后,曾先后为《语文学习报(高中教师版)》录用。今年,王佳老师赴省城听课后,在《教科信息》上发表了7600多字的东北师大附中孙立权老师的一节写作课堂教学实录,一些非语文组的老师读后都感到收获颇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校部分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配以我校教师的点评文章如《孔雀东南飞》教案及点评,也开始见诸《语文学习报(高中教师版)》等报刊,这些务实的探讨将对促进我校课堂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不无裨益。
四.参加全国和省市的教师竞赛成绩优异。王佳和任东涌老师分别在全国高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中获得语文一等奖和物理二等奖。孙月、张春华老师在吉林省第一届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设计与展示评比活动中,获综合素质一等奖。孙月老师经全国生物教学研究会东北片区生物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研究活动评选,跻身东北片区“百名名师”行列。同时,《白城教育》第1、2两期均发表有我校教师论文,此外,还有几十份论文、教案、课件等在市教育学院、市教育学会等组织的评选中获奖。
&&&&&&&&&&&
(原载白城一中《教科信息》日总309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lt g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