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上有角 身上有点状字体花纹 脚细细的是什么动物

小班活动设计:找朋友
您现在的位置:&&>>&&>>& >>
>> 浏览文章
小班活动设计:找朋友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
小班活动设计:找朋友
小班:找朋友
设计思路:
&&&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喜欢动物是们的天性,在孩子们带来的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少小动物的玩具。在动物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对身边的小动物也越来越喜欢,愿意主动亲近它们,愿意倾听关于小动物的。在本次活动中,我有意识的选择了幼儿较为熟悉动物,它们分别有几种不同的特征,能够让幼儿在比较的过程中进行分类。另外运用找朋友的情节,给与孩子在寻找动物朋友的过程中体验快乐。
&&& 活动分为共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引出动物角色,观察特征,初步认识各种动物;第二环节在帮助老师找朋友的过程中观察动物的细节特点进行分类;第三环节让幼儿尝试听指令进行,和动物交朋友。
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故事中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1.能按规则进行游戏,体验与动物做朋友的乐趣。
活动准备:小动物图片若干、线索提示、小蛇玩偶
活动过程:
一、观察动物,引出问题
1、今天我们要去动物园参观,说说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
2、(出示小动物)这里有好多小动物, 这些动物你们都认识吗?
看一看它们长得有什么不一样?
3、小结:这些动物长得不太一样,有的身上有花纹,有的没有;有的动物有尾巴,有的没有;还有的头上长着角。
二、通过线索,找出好朋友
1、在这些动物里面有一个是陈老师最要好的朋友,请你们来猜一猜,找一找。它的第一个秘密是:身上有花纹。
1)哪些动物身上是有花纹的?
2)看,这群动物有花纹,那群动物没有花纹,我的好朋友可能藏在哪群动物里呢?
2、第二个秘密:它的身后有尾巴。
1)它可能藏在哪堆动物中?
2)没有尾巴的动物离开后,还剩下几个动物?
3、第三个秘密:它的头上没有角。
哪些动物不是我最最要好的朋友?为什么?(因为它们头上长角)
4、最后我们来听一个谜语,猜一猜到底谁是我最好的朋友:
没有手也没有脚,细细长长像绳子,冬天里爱睡大觉。
你知道哪个动物是国王了吗?
5、小结:原来身上有花纹、长着尾巴、而且头上没有角、会冬眠的蛇才是我最要好的朋友。今年是蛇年,小金蛇来跟大家打招呼啦!
三、和动物做游戏
1、真厉害!你们成功地找到了和我最要好的动物朋友,动物们也想和你们交朋友。不过听清楚哦,它们想先和这些孩子交朋友。
1)我先和弟弟们做朋友,快快过来拉拉小蛇的尾巴。
2)下面我想请梳辫子的妹妹和我做朋友。如果觉得是你的话,那就快上来吧!
&& 上来的都是梳辫子的女孩吗?
2、你们真聪明!小动物们要送一些礼物给你们,快快贴上五角星,去找更多的朋友吧!
相关幼教资料:
上一篇:下一篇:
最新幼教资料
推荐幼教资料手机扫描二维码,把小组装进口袋
第三方登录:哺乳动物 - 老论坛转移区 -
读书社区 - 超星网
- Powered by Discuz!
猫科Felidae
猫科Felidae是猫性类中分布最广且是唯一现代可见于新大陆的一科,其中包括一些人们最熟悉,最引人注目的动物。猫科是食肉目中肉食性最强的一科,是高超的猎手,其中大型成员往往是各地的顶级食肉动物。多数猫科动物善于隐蔽,用伏击的方式捕猎,身上常有花斑,可以与环境融为一体。而现在多数猫科动物却因为这些美丽的花斑而被人捕捉用来制作高档时装,加上栖息地破坏等其它原因,使猫科动物受到严重威胁。而猫科动物最为重要的食肉动物特别是顶级食肉动物,其数量的减少给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猫科动物起源于类似猎猫类的原始类型,猎猫类形态和性类似现在的猫科动物而较原始,以前作为猫科动物的一个亚科,现在则多作为独立的猎猫科Nimravidae。猎猫科大体占据和猫科类似的生态地位,比较多样化,多数犬齿比较发达,其中有些成员如始剑虎Eusmilus等发展出了类似剑齿虎的发达的上犬齿,是当时厚皮动物的主要捕食者。真正的猫科诞生后向着两个方向发展,一只上犬齿逐渐延长,另一支犬齿趋于变小而身体比较灵活。上犬齿逐渐延长的这一只被归入剑齿虎亚科Machairodontinae,其中以晚期的剑齿虎Smilodon(右图)为代表。剑齿虎大概是所以史前哺乳动物中最引人注目的,体型巨大,上犬齿特别发达,可能以厚皮动物为食,并随着厚皮动物的减少而消失。犬齿趋于变小的猫科动物又可以分成三支,一般分成三个亚科。
猎豹亚科Acinonychinae是向着快速奔跑的路栖动物发展的一支,是奔跑速度最快的动物。猎豹现存仅猎豹Acinonys jubatus(左图)一种,主要分布于非洲,也见于印度和中近东地区,其中印度的猎豹已经灭绝,其它地区的猎豹也处于濒危状态。猎豹的爪子不能伸缩,而起到跑鞋的作用,这在现存的猫科动物中是独一无二的。猎豹的奔跑速度虽快,却不能坚持很长时间,因此虽然速度要超过其它所有动物,但却不是每次都能捕到猎物。在津巴布韦发现一些花纹特殊的猎豹(右图),曾被定为新种或新的亚种,后认定只是个体变异。
猫亚科Felinae包括现存猫科的绝大多数种类,分布广泛。猫亚科成员一般科均置于猫属Felis,也有人将其分成几个不同的属,多数成员为中等体型,又统称为小型猫类,但有些种类如美洲狮Felis concolor体型较大,美洲狮也是分布跨纬度最多的猫科动物,从北美北部到南美南部都能见到。小型猫类与大型猫类的主要区别不在于体型,而是小型猫类不发出吼叫声。猫亚科成员无论体型大小,均擅长爬树,其中有些种类是在树上捕猎的高手,如美洲的长尾虎猫Felis wiedii(右图),其习性类似一些树栖的灵猫科成员,也有些成员比较常在地面活动,擅长奔跑和跳跃,如非洲的薮猫Felis seval,体型颇似小型的猎豹。猫亚科中人们最熟悉的当属家猫Felis sivestris,被人们带到世界各地。家猫的野性强于多数家畜,逃逸后常能野化,这些野化的家猫常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未野化的家猫野可能对小型动物造成一定的威胁。家猫的祖先是野猫Felis sivestris,分布于欧洲、非洲、亚洲中部、南部和西部,我国可见于西北地区。
美洲狮Felis concolor
薮猫Felis seval
野猫Felis sivestris
豹亚科Pantheriinae成员又统称大型猫类,可以发出吼声,包括新猫属Neofelis和豹属Panthera,除了一种分布于美洲外,其余均限于亚洲和非洲,特别是亚洲。新猫属仅包括云豹Neofelis nebulosa(左上)一种,分布于我国南方和东南亚一带。云豹是体型最小的大型猫类,比小型猫类中体型较大的成员还要小些,也有人将云豹归入小型猫类。云豹也是现存比较原始的猫科动物,其犬齿比较发达,其犬齿的比例是现存猫科动物中最大的。云豹是树栖性动物,生活于森林地带,爬树技术非常高。豹属即5种“大猫”,每种可自成一个亚属,都是人们熟悉的大型食肉动物,是最强有力的捕食者。狮子Panthera leo(右图)有“百兽之王”之称,不仅体型大,而且合作捕猎,是顶级食肉动物,也是猫科动物种唯一群居的成员。狮子分布于除了热带雨林地区以外的非洲各地一起南亚和中近东地区,现在除了印度的吉尔以外亚洲其它地方的狮子均已经消失,北非也不再有野生的狮子。虎Panthera tigris(左下)是比狮子更强壮的肉食动物,其中包括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可能也是现存最凶猛的肉食动物。虎分布于亚洲东部、南部和西部,从寒冷的北方森林到热带雨林均能见到。现在西亚和很多地区的虎已经消失,其它地区的虎也均处于濒危状态。豹Panthera pardus是豹亚科中分布最广泛,数量最多的一种,分布于亚洲和非洲的广大地区,适应从寒温带到热带的不同气候以及从森林到草原的不同生存环境。豹体型略小,比较隐蔽,是伪装捕猎的高手,善于爬树,能将猎物拉上树储存起来。豹是非洲数量最多的大型食肉动物,但是仍然受到一定的威胁,而在亚洲一些地区豹则比较珍稀甚至濒于灭绝。雪豹Panthera uncia分布局限于亚洲的高原和高山地区,是仅有的分布于高海拔地区的大型猫科动物。雪豹外形似豹而猫较长,尾巴也长,是高山上的顶级捕食者。美洲虎或称美洲豹Panthera onca是美洲仅有的大型猫科动物,体型介于虎和豹之间,花纹似豹而斑点较大,环形斑中还出现黑点。美洲虎是拉丁美洲体型最大,最凶猛的食肉动物,适应从热带森林到比较开阔地带的多种不同生存环境,现在比较稀有。
鳍脚亚目Pinnipedia
鳍脚亚目Pinnipedia或鳍脚目是水栖性的食肉动物,牙齿和陆栖的食肉动物相似,但是成鳍状,身体纺锤型,非常适于游泳。鳍脚类平时生活在水中,在水中觅食,但是需要在陆地上繁殖,也在陆地上休息。鳍脚类通常在繁殖期成大群云集在岸边,为一雄多雌制,雄兽长体型比雌兽大数倍。鳍脚类身上有厚的脂肪层或者毛皮来抵御海水的寒冷,而人们常为了获得脂肪和毛皮而对其大量捕杀,而鳍脚类在繁殖期云集在岸边的习性也使其容易遭到捕杀,因此现在不少种类均处于濒危状态,有些种类可能已经灭绝。鳍脚类现存有三个科,这三个科可以归于两大类,海狮科Otariidae和海象科Odobenidae又称耳海豹类,有小的外耳壳,肺活量大,氧气多储存于肺中,游泳时主要靠前肢推动,在陆地行走时后肢向前折叠,靠四肢行走,可能起源于熊类;海豹科Phocidae又称无耳海豹类,无外耳,肺活量小,氧气多储存于血液中,适合深潜,游泳时主要用后肢推动,在陆地行走时后肢不能向前折叠,需要靠身体蠕动来行走,比较笨拙,可能起源于鼬类。鳍脚类主要以鱼类、甲壳类和软体动物为食,但豹海豹和某些海狮等也捕食海鸟或其它海兽。
海狮科Otariidae
海狮科Otariidae包括5种海狮和8~9种海狗,二者外形大体相似,海狮通常体型略大,而海狗毛皮质量极好,又称毛皮海狮或者毛皮海豹。海狮科成员体型比较修长,四肢长而有力,在水中非常灵活迅速,在水中追逐鱼类或其它动物,但不擅长深潜。海狮科成员在陆地行走也比较灵活,是鳍脚类中在陆地上最灵活的。海狮科成员智力水平非常高,加上在陆地上比较灵活,一些种类常被海洋馆驯化用于演出。5种海狮每种自成一属,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南部和北部,在南部的种类可进入绕过大陆最南端进入印度洋和大西洋。其中北海狮Eumetopias jubatus又称斯氏海狮,雄兽体重可达一吨,是体型最大的海狮,分布于被太平洋,是分布最北的海狮;加州海狮Zalophus californianus又称海驴,主要分布于太平洋东北部加利福尼亚一带,过去也曾出现在日本海域,体型较小,常被驯化演出;南美海狮Otaria byronia体型中等,分布于南美洲南部海域;澳洲海狮Neophoca cinerea又称灰海狮,头后为灰白色,分布于澳大利亚南部海域;新西兰海狮Phocarctos hookeri又称胡氏海狮,分布于新西兰南部的奥克兰群岛。海狗分为南北两个属,北海狗仅海狗Callorhinus ursinus一种,又称海熊、腽肭兽,分布于北太平洋沿岸,其毛皮质量佳,我国称为海龙皮,而雄兽的生殖器我国作为中药,称海狗肾或腽肭脐,因此海狗受到大量的捕捉,处于濒危。南海狗属Arctocephalus种类较多,分布也比较广泛,最北到达赤道附近的加拉帕哥斯群岛,最南到达南极和亚南极地区,在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南部沿海都能见到。
澳洲海狮Neophoca cinerea&&
澳洲[南非]海狗Arctocephalus pusillus driferus&&
海象科Odobenidae
海象科Odobenidae仅包括海象Odobenus rosmarus一种,是特产于北冰洋海域的海兽,因犬齿发达似象牙而的名。海象体型巨大,雄性体重超过一吨,虽和海狮一样可以用鳍状肢在陆地行走,但是远不如海狮类灵活。海象的皮下脂肪极厚,可以在抵御极地海水的寒冷,其皮肤在水中和陆地上显示出不同的颜色。海象主要用獠牙在海底挖掘甲壳类和软体动物为是,有时也吃鱼类、植物甚至其它海兽。
海象Odobenus rosmarus
海豹科Phocidae
海豹科Phocidae成员身体肥胖,皮下脂肪后,颈粗头圆,后肢和尾连在一起,永远向后,在陆地上只能借助身体的蠕动而匍匐先进,非常笨拙,但是在水下则相当灵活,且善于深潜,可以潜入数百米的深处。海豹科成员大体可以分成北方和南方两各类群,二者可分置于海豹亚科Phocinae和僧海豹亚科Monachinae,海豹亚科分布基本限于北半球,而僧海豹亚科出了南半球以外,在北半球的南部也能见到。北方海豹体型通常较小,体长多不超过2米,主要集中于北冰洋海域,在北温带各个海域也能见到。北方海豹中人们最熟悉的是分布于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斑海豹(港海豹)Phoca vitulina和大齿斑海豹Phoca Phoca largha(右上),后者可见于我国黄渤海一带。北方海豹中比较特殊的是贝加尔海豹Phoca (Pusa) sibirica,分布于贝加尔湖,是仅有的淡水海豹,其究竟如何到达那里尚不得而知。另外一种分布于湖泊中的海豹是分布于世界最大的咸水湖里海中的里海海豹Phoca (Pusa) caspica,可能是里海尚未成为湖泊时来到这里的。南方海豹体型通常较大,其中体型最大的南象海豹Mirounga angustirostris(左上)雄性体重可达3吨左右,是鳍脚类也是食肉类中体型最大的成员。南象海豹分布于南极和亚南极一带,另有一种北象海豹Mirounga leonina分布于北美洲西海岸,和南象海豹分布区相差甚远,但二者非常相似。象海豹不仅体型巨大,而且有可以伸缩的鼻子,与象颇有些类似,象海豹有时候也称海象,容易和海象科的海象混淆。南方海豹中分布于北半球的成员还有几种僧海豹Monachus,包括地中海僧海豹Monachus monachus(左下)、夏威夷僧海豹Monachus schauinslandi和加勒比僧海豹(西印度僧海豹)Monachus tropicalis三种,是适应温暖海域的海豹,如今数量已经非常稀少,其中加勒比僧海豹已经灭绝。南方海豹中最特殊的是南温带至南极海域的豹海豹Hydrurga leptonyx(右下),豹海豹是仅有的以温血动物为主食的海豹,嘴很大,游泳迅速,捕食各种海鸟和其它海兽。豹海豹与其它海豹不同,主要用前肢来划水,而不是用后肢。食蟹海豹Lobodon carcinophagus是豹海豹的近亲,二者的体型和分布范围均相似,但习性相差较远。食蟹海豹并非食蟹,而是以南方海域大量出现的磷虾为食,磷虾为南方海域的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食蟹海豹也是数量最多的海豹之一。
鲸目Cetacea
鲸目Cetacea包括鲸和海豚,是所有哺乳动物中最适应水栖生活的一支,外形和鱼相似,已经完全不能在陆地上生活,其中包括一些地球上最大的动物,而多数则是中等体型。现存的鲸目成员均前肢成鳍状,后肢完全退化,尾端有水平的尾鳍,北部常有垂直的背鳍,鼻孔移到头顶。鲸目起源较早,始新世的械齿鲸Basilosaurus(右图)已经是体型巨大,完全适应海洋生活的动物了,其半水栖性的祖先则要追溯到更早的时代。鲸目可能起源于类似中兽类的祖先,和偶蹄类也又比较近的亲缘关系,但是无论从体型还是习性等多方面看,二者均相差甚远。现存的鲸目可以分成齿鲸亚目Odontoceti和须鲸亚目Mysticeti,早期的类型则可归入古鲸亚目Archaeoceti,在古鲸亚目之前,还有一些更原始的两栖性的鲸类,如巴基斯坦鲸Pakicetus,显示出很多和中兽类的相似处。古鲸亚目口中有齿,后肢有一定残余,早已灭绝;齿鲸亚目包括多数现生鲸类,晚世新世就已出现,口中有齿,只有一个鼻孔;须鲸亚目口中无齿而有特化的鲸须,有两个鼻孔,体型多较大,并包括世界上体型最大的动物。鲸目成员特别是一些大型成员由于经济价值高而受到广泛捕猎,导致处于濒危,现在捕鲸活动虽然已经受到国际上的禁止,少数国家仍然以各种名义来捕捉。此外环境的破坏也是鲸目成员数量减少的原因,特别是生活于淡水中的成员,有些处于灭绝的边缘。
齿鲸亚目Odontoceti
齿鲸亚目Odontoceti口中或多或少均具有牙齿,头骨左右不对称,只有一个鼻孔。齿鲸亚目种类比较多,多数成员体型比较小,也有少量种类体型很大。齿鲸亚目不少成员分布比较局限,不少种类限于沿海地区,也有些限于远洋或者河流中,但是也有一些为世界性分布,可以出现于多种水域。齿鲸亚目得分科有一定的不同意见,大体可以分成海豚、喙鲸和抹香鲸三个差异比较大的类群,每个类群下分一至多科。
河豚科Platanistidae
河豚科Platanistidae又称淡水豚科,是主要生活于淡水水域的鲸类,隔离分布于亚洲和南美洲的几处不同的水域。河豚科出现比较早,是比较原始的鲸类,现存有四个属,亚洲和南美洲各有两属,每属1~2种,不同属的成员有一定差异,分至不同的亚科,也有人将其分成几个不同的科。河豚科成员动作灵活,头部有较强的转向能力,喙比较长,是捕鱼的高手。亚洲的河豚科成员的包括我国长江流域的白鳍豚(白暨豚)Lipotes vexillifer(左图)和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的印度河豚Platanista indi和恒河豚Platanista gangetica,其中印度河豚和恒河豚常并为一种,它们的分布区恰好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其生存受到了巨大的威胁,濒于灭绝,其中白鳍豚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即告灭绝。美洲的河豚科成员包括分布于南美洲北部河流中的亚马孙河豚Inia geoffrensis(右图),马德拉河豚Inia boliviensis和分布于南美洲南部拉普拉塔河口和附近海域的拉普拉塔河豚Pontoporia blainvillei。亚马孙河豚是河豚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外形与白鳍豚接近,分布于亚马孙河流域、奥利诺科河流域及南美洲北部的其它一些河流中,由于生活于人迹罕至的热带雨林的河流中,数量尚比较多,是现存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河豚。亚马孙河豚会进入水淹森林中,虽然身躯较大,却可以灵活的在树木中穿梭。马德拉河豚与亚马孙河豚比较接近,常归入同一种,分布于玻利维亚的马德拉河。拉普拉塔河豚是河豚中偏向海洋中生活的种类,体型较小,数量可能较多。
海豚科Delphinidae
海豚科Delphinidae是鲸目中种类最多也是人们最熟悉的一科,其成员的体型和习性有一定的差异,可以分成几个不同的亚科,也有人分出不同的科。海豚科成员多数体型较小,包括体型最小的鲸类,以鱼或软体动物为食,也有些体型较大,可以捕食其它海兽。海豚科从外形上可以区分称长喙、短喙和无喙的,背上多数有背鳍,也有少数无背鳍。海豚科成员以在热带沿海最为丰富,但是其它各海域也能见到,有些则可深入河流中。海豚科中最著名的成员当属宽吻海豚Tursiops truncatus,即常在海洋馆进行表演的海豚。宽吻海豚分布广泛,各大海洋的沿海和远洋均有分布,不同成员彼此有一定区别,有人将其分成几个不同的种类,其中有些宽吻海豚体型较大,是体型最大的有喙海豚。海豚科另一个著名的成员是逆戟鲸Orcinus orca,逆戟鲸又称虎鲸、杀人鲸,是海豚科体型最大的种类,也是所有海兽中最凶猛的。逆戟鲸和宽吻海豚一样分布广泛,也被用来驯化表演,逆戟鲸中不同的群体食性不很相同,除了著名的以其它海兽为食的种群外,还有一些以鱼和乌贼等为食。海豚科中进入淡水生活的成员以亚马孙白海豚Sotalia fluviatilis为代表。亚马孙白海豚体型很小,是最小的长喙海豚,外形似较小型的亚马孙河豚,但是更喜欢比较开阔的水域,不象亚马孙河豚那样会进入水淹森林中。
宽吻海豚Tursiops truncatus
亚马孙白海豚Sotalia fluviatilis
逆戟鲸Orcinus orca
鼠海豚科Phocaenidae
鼠海豚科Phocaenidae与海豚科非常相似,但是体型较小,无喙,类似海豚科中无喙的小型成员。鼠海豚科种类较少,分布于不及海豚科广泛,多分布于沿海地区,有些可以进入河流。鼠海豚科仅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分布于我国境内。江豚在我国可见于长江中下游的河湖中以及沿海各地,在国外可沿印度洋一直到达南非。江豚体型很小,是我国最小的鲸类,没有背鳍。
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一角鲸科Monodontidae
一角鲸科Monodontidae包括一角鲸(独角鲸)Monodon monoceros和白鲸Delphinapterus leucas,是分布于北冰洋及附近海域的鲸类。一角鲸科成员背鳍小或者消失,颈部比较灵活,这一特征和伊河豚(短吻海豚)Orcaella brevirostris比较相似,因此有时伊河豚也归入此科。一角鲸最显著的特征是雄鲸有一颗象前伸的长牙,看似独角,其功能尚不明确。有时雌鲸也会有长牙,雄鲸偶尔也会有两颗长牙。白鲸分布范围与一角鲸大体类似,体色潜,能发出丰富的声音。伊河豚外形酷似小型的白鲸,但是分布范围和白鲸相差甚远,分布于亚洲南部到大洋洲北部的海域,并可进入河流中,我国可见与南海海域。
伊河豚Orcaella brevirostris
一角鲸Monodon monoceros
白鲸Delphinapterus leucas
喙鲸科Hyperoodontidae
喙鲸科Hyperoodontidae是适应深海生活的鲸类,平常很难见到,有些种类人们尚未见到活体,而在最近仍然能纪录到新的种类。喙鲸科有较长的喙,外形似超大型的海豚,而牙齿通常比较退化,多数种类仅在下颌有一对较大的牙齿,也有些种类牙齿很多。喙鲸科主要分布于温带到热带的各大海域,在深海中捕捉乌贼等为食,人们对其所知甚少,其中布氏长喙鲸Mesoplodon densirostris等少数种类可见于我国台湾等地沿海。
布氏长喙鲸Mesoplodon densirostris
抹香鲸科Physeteridae
抹香鲸科Physeteridae是外形比较独特的鲸类,头部巨大,下颌却比较小,仅下颌有牙齿,显得不对称,以能产龙涎香而得名。抹香鲸科是适应深海生活的鲸类,分布于北冰洋以外的各大海域,主要食乌贼。抹香鲸科包括体型巨大的抹香鲸Physeter catodon和体型较小的小抹香鲸Kogia breviceps和倭抹香鲸Kogiasimus三种,其中前者可归入抹香鲸亚科Physeterinae,后两者可归入小抹香鲸亚科Kogiinae。抹香鲸体长可达18米,体重超过50吨,是体型最大的齿鲸,头部可占身体的1/3,没有背鳍,潜水能力极强,是潜水最深,潜水时间最长的哺乳动物。小抹香鲸和倭抹香鲸体型小,其中小抹香鲸体长3.4米,而倭抹香鲸体长仅2.7米,和宽吻海豚大体接近,头部没有抹香鲸的比例那样大,吻部较尖,两腮处有沟,看起来似鱼鳃,有背鳍。
倭抹香鲸Kogiasimus
抹香鲸Physeter catodon
须鲸亚目Mysticeti
须鲸亚目Mysticeti的种类出生后就没有牙齿,下颌大于上颌,口内有成分为角蛋白的鲸须,滤食浮游生物,有一对鼻孔。须鲸亚目出现比较晚,起源于早期有齿的鲸类,由于适应以数量巨大的浮游生物为食而失去了牙齿。须鲸亚目成员多体型较大,包括现存体型最大的动物,经济价值高,曾被广泛捕捉,现生种类多分布较广,但是由于捕鲸业的原因,数量比较少。须鲸亚目现存有三个科。
露脊鲸科Balaenidae
露脊鲸科Balaenidae因多数成员没有背鳍而得名。露脊鲸科包括3~4种,多体型较大,身体肥胖,行动较迟缓,口裂弯曲,须板极长。黑露脊鲸Eubalaena glacialis又称黑真鲸,分布于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海域,是唯一分布于我国的露脊鲸,由于体型大且性较慢,在历史上曾经是捕鲸业的重点,因此也得到了真鲸的名称。黑露脊鲸现存数量已经非常稀少,面临灭绝的危险。南露脊鲸Eubalaena australis(左图)常被归入黑露脊鲸,与黑露脊鲸非常相似,但是分布区域相差很远,分布于南太平洋和南大西洋,数量多于黑露脊鲸,但仍然属于珍稀物种。北极露脊鲸Balaena mysticetus又称弓背鲸,比黑露脊鲸更长,可超过20米,但是要略瘦些。北极露脊鲸分布于北冰洋和临近海域,数量较稀少。小露脊鲸Caperea marginata是须鲸亚目中体型最小的成员,体长仅6.5米,体重仅4.5吨。小露脊鲸体型与其它露脊鲸有一定区别,身体较瘦,有背鳍,口裂比较直,介于露脊鲸和须鲸之间。小露脊鲸分布于澳新海域和南美洲与非洲的南部海域。
灰鲸科Eschrichtiidae
灰鲸科Eschrichtiidae仅灰鲸Eschrichtius robustus一种,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海域,有长距离迁徙的习性,从北部海遇南迁至我国黄海、南海一带或加利福尼亚、墨西哥一带越冬。灰鲸为中等体型的须鲸,身长约15米,游泳速度较慢,曾经被广泛捕捉,很早以前就成为了濒危物种,后受到保护,在北美洲现在是观鲸的重点。
灰鲸Eschrichtius robustus
须鲸科Balaenopteridae
须鲸科Balaenopteridae是须鲸亚目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也是最著名的一科。须鲸科身体较长而比较瘦,游泳速度较快,须板短,而喉部喉很多密集的长褶。须鲸科最著名的种类当属蓝鲸(蓝鳁鲸,剃刀鲸)Balaenoptera musculus,蓝鲸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动物,体长可超过30米,体重可达150吨,而最重的纪录可超过200吨,而通常个体要小些,尤其是由于捕鲸活动,大型的个体更加少见。蓝鲸分布几乎遍及世界各大海域,在富有浮游生物的寒冷海域数量要多于热带海域,过去蓝鲸曾经被广泛捕捉,现在已经非常罕见。须鲸科体型最小的成员是小须鲸(小鳁鲸)Balaenoptera acutorostrata,体长不到10米,体重仅9吨,是须鲸亚目中除了小露脊鲸以外体型最小的成员。小须鲸在世界各大洋均能见到,是数量最多的须鲸,但是也是目前非法捕鲸的主要目标,受到一定的威胁。须鲸科中另外一个著名的种类是座头鲸(驼背鲸,大翅鲸)Megaptera novaeangliae,座头鲸为中等体型的须鲸,与其它须鲸不同,前肢非常长,可达5米。座头鲸分布广泛,各大海洋均能见到,有迁徙习性,是目前人们研究的最透彻的须鲸。座头鲸社会性强,集体合作捕食,发出丰富的声音用于联络,现在也是观鲸的重点。
次有蹄类Subungulata
现存的海牛目Sirenia、蹄兔目Hyracoidea和长鼻目Proboscidea是三个外形和习性均差异较大的类群,但是这三者却有比较近的亲缘关系,有一些共同特征,如无论体型大小,妊娠期均较长。这几目的早期代表多发现于埃及,可能起源于早期非洲特别是埃及的共同祖先,并且也主要以非洲为演化中心,它们被统称为次有蹄类,或称非洲有蹄类。次有蹄类是处于灭绝趋势的动物,在史前时期远比现在繁盛,现存各目在史前均有较多的成员,而现存各目均种类较少。次有蹄类还包括重脚目Embrithopoda(左图)和索齿目Desmostylia两个已经灭绝的目。重脚目发现于埃及,体型似犀牛,但头上的角并排生长,前面是一对大角,后面有一对小角。重脚目生存的历史很短,种类少,分布也较局限。索齿目的分布和其它次有蹄类不同,不分布于非洲而分布于北太平洋沿岸,其中在日本发现的较多。索齿目体型略似河马,可能为半水栖性,生存的历史较长,但是化石不多,人们对其了解甚少。
--------------------------------------------------------------------------------
--------------------------------------------------------------------------------
海牛目Sirenia
海牛目Sirenia是仅有的适应海洋生活的植食性动物,也是仅次于鲸目最适应水栖生活的动物,和鲸类一样,前肢变成鳍状,没有后支,有尾鳍,不能上岸,但有短颈,尚保留退化的骨盆,鼻孔虽然上移,但尚未象鲸类一样移到头顶。海牛目体型肥胖,有很厚的脂肪层,脑不发达,行动比较迟缓。海牛目出现得很早,早在始新世晚期的原始类型便于现存种类差别不是很大。海牛目现存有儒艮科Dudongidae和海牛科Manatidae两个科,前者分布于印度-太平洋水域,现存种类少而化石种类较多,后者分布于大西洋水域,现存种类略多而化石种类较少。
儒艮科Dudongidae
儒艮科Dudongidae是生活于印度-太平洋水域的海牛类,其尾鳍为似鲸类的叉型,对水的盐分要求较高而对水温要求略低。儒艮科现存仅儒艮Dugong dugon一种,分布较广泛,从非洲东海岸直到西太平洋一带都能见到,北可到琉求群岛和我国广东省、台湾省海域,南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南部。过去还曾有另一种大儒艮Hydrodamalis stelleri,又称斯氏海牛、无齿海牛,原分布于白令海,是仅有的分布于寒冷水域的海牛,体型巨大,已于1854年被捕杀灭绝。
儒艮Dugong dugon
海牛科Manatida
海牛科Manatida是生活于大西洋水域的海牛类,其尾鳍为特殊的铲型,仅生活于温暖水域,但是可以进入淡水。海牛科现存有3种,北美海牛Trichechus manatus又称加勒比海牛、西印度海牛、佛罗里达海牛,分布于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沿岸,但有时可进入淡水水域,在美国佛罗里达可见于大沼泽地。南美海牛Trichechus inunguis又称亚马孙海牛,分布于亚马孙河和奥利诺科河流域,是淡水海牛。西非海牛Trichechus senegalensis分布于西非海岸、河流以及乍得湖等湖泊中,是对淡水和海水均比较适应的海牛。
南美海牛Trichechus inunguis
--------------------------------------------------------------------------------
--------------------------------------------------------------------------------
蹄兔目Hyracoidea
蹄兔目Hyracoidea因现存成员体型略似兔而有蹄而得名。蹄兔目现存成员局限于非洲和邻近的中东地区,种类不多,但是史前曾经比较繁盛,体型和现代成员有较大区别,分布也比现在广泛。蹄兔目在史前曾经是非洲比较重要的有蹄类,始新世晚期和渐新世早期埃及的动物群中占有很大比例,有些体型较大,甚至可大如犀牛,除非洲之外,在欧洲和我国一些地区也发现过化石。现存的蹄兔仅蹄兔科Procaviidae,均是体型似兔的小型动物。
蹄兔科Procaviidae
蹄兔科Procaviidae是蹄兔目现存的唯一代表,体型似兔,脚上有蹄,脚掌有特殊附着力,适合爬树或在岩石上攀登。蹄兔为树栖性或地栖性,食植物或昆虫,背上有用于驱敌的腺体。蹄兔科有3个现存的属,蹄兔属Procavia仅蹄兔Procavia capensis一种,分布广泛,分布几乎遍及非洲各地,也见于中东地区,是现存唯一可见于非洲以外的蹄兔。蹄兔无尾,腺体周围的毛为黑色,常出现在岩石地区。异蹄兔属(岩蹄兔属)Heterohyrax有3~6种,分布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主要生活于多岩石的山区,无尾,习性接近蹄兔,但腺体周围的毛为黄色或白色。树蹄兔属Dendrohyrax有3种,分布于非洲北部以外的非洲各地,生活于树上,偶尔也在地面取食,有短尾,腺体附近的毛白色。
蹄兔Procavia capensis
黄斑蹄兔Heterohyrax brucei
南非树蹄兔Dendrohyrax arboreus
--------------------------------------------------------------------------------
--------------------------------------------------------------------------------
长鼻目Proboscidea
长鼻目Proboscidea即象类,因上唇和鼻延长形成灵活的象鼻而得名,其它的特征有门齿发达形成象牙,体型较大,包括现存陆地上体型最大的动物。长鼻目是现存种类不多,但是史前曾经特别繁盛,无论是现存类型还是史前类型,均有包括大家最熟悉的动物。最早的可靠的长鼻目成员是在始新世晚期和渐新世早期生活于埃及的始祖象(莫湖兽)Moeritherium(左上),始祖象体型似猪,象河马一样半水栖性,其象鼻和象牙处于萌芽状态。在亚洲还有更古老的长鼻目祖先类型被发现,但是化石不很完整,不很确定。始祖象比较特化出现的年代也较晚,可能不是其它象类的祖先类型。在渐新世早期的埃及,已经有更进步的原始的乳齿象类生存。乳齿象是长鼻目进化的主干,种类繁多,也包括现代象类的祖先类型。在渐新世早期之后长鼻目的化石有了一段空白时期,直到中新世开始时才再度出现,这时的长鼻目已经种类非常繁多,其分布也不再局限于非洲,在后期甚至在大洋洲以外的世界各地都能见到,后来迅速衰落,而现在则只局限于非洲和亚洲南部。中新世最繁盛的长鼻目是乳齿象类,乳齿象又分为长颌乳齿象和短颌乳齿象。长颌乳齿象一般归入嵌齿象科Gomphotheriidae,其种类繁多,形态多样,其中最基本的类型是嵌齿象Gomphotherium(右上),嵌齿象吻部较长,象鼻较短,上下颌均有象牙,上下镶嵌。短颌乳齿象一般归入乳齿象科Mammutidae,种类较少,但是分布广泛,生存时间也较长,其中最著名的是美洲乳齿象Mammut或Mastodon,其外形与猛犸象有点类似,在早期曾经和猛犸象混淆,但二者亲缘关系较远。美洲乳齿象和猛犸象一样在人类到到美洲以后才灭绝。长鼻目中还有一个很特殊的恐象类Deinotherium(左下),与其它象类不同,上颌没有象牙而下颌有向下弯曲的象牙。恐象类分布局限于旧大陆,自中新世出现时就已经相当特化,后来一直到灭绝时都没有太大的变化。现存的象类属于真象类,归于象科Elephantidae,可能在中新世起源于非洲的嵌齿象类。真象类体型巨大,头骨短而高,上门齿非常发达,而下门齿消失,臼齿大且上下颌均只有一对,磨损后更换,臼齿上齿脊密集,并在进步类型进化成齿板,根据臼齿又分成较原始的脊齿型真象和进步的板齿型真象两大类。脊齿型真象包括早期的剑棱齿象(脊棱齿象)和后期的剑齿象(脊齿象),剑棱齿象是最早的真象类,在中新世中晚期就已出现,剑齿象比较繁盛,包括一些著名的古象,也是我国南方更新世动物群的代表性动物。板齿型真象包括现存的非洲象、亚洲象以及已经灭绝的猛犸象和古菱齿象等。真猛犸Mammuthus primigenius(右下)即著名的长毛象,不仅是最著名的真象类,也是所有史前哺乳动物中最著名的成员之一,生活于北方的寒冷地区,身披厚重的毛发,牙齿强烈弯曲。真猛犸灭绝的时间比较晚,有非常完整的处于冰冻状态的化石发现。猛犸象中其它的种类并非均有长毛,也并非分布于寒冷地区。猛犸象与现在的非洲象和亚洲象非常接近,尤其是于亚洲象的亲缘关系更加接近。
象科Elephantidae
象科Elephantidae是长鼻目现存的唯一代表,仅包括非洲象Loxodonta africana和亚洲象Elephas maximus。非洲象分布比较广泛,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大部分地区都能见到,适应各种不同的生存环境,在草原、森林甚至山区和半荒漠均能见到,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力和改造能力,是非洲原野上最具影响力的动物之一。非洲象耳朵较大,象牙长,雌雄均有外露的象牙,鼻尖有两个突起,躯干的最高点在肩上。由于非洲象生存于不同的生存环境中,体型彼此有一定的差异,有人将森林中的类型单分出森林象Loxodonta cyclotis,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典型的非洲象体型大,是陆地上现存体型最大的动物,象牙长而向前伸出,森林象体型小,象牙短而向下。过去在非洲森林中还发现过体型更小的倭象,现在认为是森林象的未成熟个体。亚洲象耳朵比较小,大约只有非洲象的1/3,只有雄性有外露的象牙,且象牙较短,鼻尖有一个突起,头大且头顶有两个隆起,躯干的最高点在背上。亚洲象分布狭窄,现生活于南亚和东南亚的雨林和季雨林中,数量比较少,在我国仅见于云南南部和西南部,仅有数百头。
非洲象Loxodonta africana
森林象Loxodonta cyclotis
亚洲象Elephas maximus
--------------------------------------------------------------------------------
--------------------------------------------------------------------------------
管齿目Tubulidentata
管齿目Tubulidentata是特产于非洲的一个小目,虽然趾端无蹄而具发达的爪,却和有蹄类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可能起源于踝节类这样的古有蹄类,但和非洲其它的有蹄类关系较远。管齿目的牙齿自中央髓腔发出多数平型管状延长部,咀嚼面上呈现多角型小管的集合体。管齿目现存仅一种,化石类型也不多,均可归入土豚科Orycteropodidae。
土豚科Orycteropodidae
土豚科Orycteropodidae现存仅土豚Orycteropus afer一种,是体型独特的食蚁动物。土豚身体肥胖,口鼻部长,耳长似驴耳,听觉敏锐,舌长而具有粘液,四肢粗壮,有强大锐利的爪,可以挖开蚁穴,用可伸缩的舌舔食白蚁。土豚分布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广大地区,多栖息于稀树草原地带,居住在洞穴中,夜间出来活动。
奇蹄目Perissodactyla
奇蹄目Perissodactyla因趾数多为单数,第三趾最发达而得名。奇蹄目成员胃简单,不具备偶蹄目部分成员那样多室的胃,但盲肠大而呈囊状,协助消化植物纤维。奇蹄目是处于衰退状态的有蹄类,现存种类不多,且多数种类数量稀少,但是在史前时期曾经是最繁盛的有蹄类,化石非常丰富。其进化历史可以说是所有脊椎动物中研究的最透彻的。现存的奇蹄目只有马、貘和犀三类,可归入马型亚目Hippomorpha和角型亚目(貘型亚目、犀型亚目)Ceratomorpha,在史前时期每个亚目都有较多成员,其外还有已经灭绝的爪兽亚目Ancylopoda。
马型亚目Hippomorpha
马型亚目Hippomorpha包括马类和已经灭绝的雷兽等一些史前类型,可分成马超科Equoidea、雷兽超科Brontotherioidea等几个超科。雷兽超科是个生存历史比较短暂而进化迅速的类群,包括雷兽科Brontotheriidae,或者将早期的类型设为兰布达兽科Lambdotheriidae。最早的雷兽是北美洲始新世早期的兰布达兽Lambdotherium,大小似犬,外形与始马很接近,其后雷兽的体型迅速增大,到渐新世的成员体型比现代的犀牛还大。晚期的雷兽(左图)头上常有一对并排的角,稍早的成员这对角只是突起,后期一些成员的角很大,角在基部相连,形成叉型。雷兽在渐新世达到进化顶峰时忽然灭绝。马超科包括马科Equidae,或者将早期类型单设古兽马科Palaeotheriidae,是进化过程研究的最透彻的一个类群,常作为动物进化的典范。最早的马类以始新世早期的始马(始祖马)Hyracotherium为代表,接近于奇蹄目的原始类型,与其它奇蹄目成员的早期类型基本相似,体小如狐或犬,前肢4趾,后肢3趾,牙齿不特化,为低冠丘状齿,食嫩叶。早期类型的马还有原古马Propalaeotherium(右图)、古兽马Palaeotherium等,均分布于北美洲和欧亚大陆。其后的类型进化主干在北美洲,而不同阶段有些成员也进入欧亚大陆和非洲等地。较进步的马类是森林三趾马类,前肢只有3趾,比古兽马类进步,但是牙齿仍然为低冠,食嫩叶。这一阶段的马可追溯到始新世北美洲的山马Orohippus和后马Epihippus,到渐新世的中马Mesohippus和细马Miohippus已经大小如羊。这一阶段的晚期类型被统称为安期马,其中有些成员体型很大,如巨马Megahippus体型已接近现代的马。安期马类在中新世初期到达了欧亚大陆,并于中新世晚期灭绝,我国的中华马Sinohippus是其最晚的代表。中新世北美洲的另一支三趾马齿冠开始增高,可以食草,被称为草原三趾马。这一类的早期代表是副马Parahippus,体型和中马类似,其后是草原古马Merychippus,体型较大,3趾中的两趾较小,只用1趾着地。草原古马演化出非常多样的类群,这些类群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保持着三趾马的进化方向,另一类向着单趾的真马方向进化。三趾马方向以三趾马Hipparion为代表,在中新世后期进入欧亚大陆和非洲,在上新世非常繁盛,成为了欧亚大陆和非洲动物群的主要组成。北美的上新马Pliohippus和恐马Dinohippus是早期的一趾马,恐马演化成了真马(马属)Equus,真马是现存唯一的马,在出现后不久就从北美洲进入欧亚大陆、非洲和南美洲,是更新世各地的主要马类,但是更新世结束时,美洲的所有马类均告灭绝,北美洲这个马的演化中心不再有马类,直到欧洲人将马再次带到美洲。
马科Equidae
马科Equidae是现存奇蹄目中种类数量最多,分布最广,人们最熟悉的一科,全部成员均可归入马属Equus,分布限于欧亚大陆和非洲。家马Equus caballus是现存数量最多的奇蹄目成员,与人类的关系密切。家马是欧洲野马或称泰盘野马的后代,二者学名相同,欧洲野马已于1876年灭绝,此名就单指家马。1881年人们又发现了另外一种野马,称为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或蒙古野马,也简称野马。普氏野马可能也是家马的祖先之一,有人认为和家马属于同一种。现有的普氏野马都是早期捕捉到的几批野马的后代,此后很长时间野外没有确切的野马的纪录,恐怕野生的已经灭绝。非洲野驴Equus asinus是家驴的祖先,二者列为同一种,非洲野驴分布于非洲东北部的干旱地区,目前数量已经非常稀少,但是家驴却被人带到世界各地,因为适应力强,有些再次野化。亚洲野驴Equus hemionus是亚洲仅有的野生马类,体型介于驴和马之间,分布于亚洲的开阔地带,有数亚种,多数处于濒危状态,其中青藏高原的野驴常被单列为西藏野驴Equus kiang,数量相对较多,印度和波斯的亚种有时也被单列为波斯野驴Equus onager。普通斑马Equus burchellii是奇蹄目中现存唯一野生数量比较多的种类,分布于非洲东部到南部之间的广大开阔地区,是非洲原野的象征性物种,亚种较多,其花纹有一定区别。南非曾经有一种拟斑马或称斑驴Equus quagga(左图)和普通斑马外形比较相似,但花纹区别较大,身上仅部分地方有条纹。拟斑马已于1883年灭绝,新的研究表明拟斑马可能只是普通斑马的一个色型。山斑马Equus zebra是最早被命名的斑马,也是现存体型最小的野生马类,分布于非洲南部和西南部的山区,数量稀少。细纹斑马Equus grevyi是现存体型最大的野生马类,条纹细而密集,分布于非洲东北部,处于濒危状态。
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马驹)
西藏野驴Equus kiang
普通斑马Equus burchellii
爪兽亚目Ancylopoda
爪兽亚目Ancylopoda是一个已经完全灭绝的类群,其生存的历史比较长,从始新世就已出现,在渐新世末期分成了适应草原生活和丛林生活的两各类群,一直到人类出现才灭绝,早期进化速度相对较快,而后期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在其整个进化史中一直没有非常繁盛过。爪兽的体型大体似马,但是腿长而脚短,前肢长于后肢,趾端不具蹄而具爪,可能用爪挖掘植物的根为食。我国境内早期类型和晚期类型的爪兽均有发现。
角型亚目Ceratomorpha
角型亚目Ceratomorpha包括貘总科Tapiroidea、犀总科Rhinocerotoidea及一些较原始早期类型。这两个总科现存均只有1科为代表,而史前则各有一些其它的科。角型亚目的早期类型体型较小,与始祖马有些相似,并拥有一些貘和犀的共同特征,如貘犀Hyrachyus到底和貘还是和犀的亲缘关系更近尚有争议。貘总科成员进化速度较慢,现在类型仍保持前肢4趾后肢3趾等原始特征。貘总科除了貘科以外,还有脊齿貘科Lophialetidae和戴氏貘科Deperetellidae等已经灭绝的科,这些类群的化石我国均有发现且较常见,其中貘科虽然我国没有现存代表,但是更新世时却是我国南方动物群的重要构成,巨貘Megatapirus是我国的特产,除了体型大以外和现代的貘没有什么区别。犀总科的化石特别丰富,可是说是史前最繁盛最多样的有蹄类之一,除了一些不明确的早期类型外,可以归入跑犀科Hyracodontidae(左上)、两栖犀科Amynodontidae(右上)和犀科Rhinocerotidae三个科。跑犀科是原始的类型,出现于始新世中期,繁盛于渐新世,而后逐渐消失。跑犀体型较小,四肢长,善于奔跑,前肢4趾,后肢3趾,比较原始。两栖犀科体型大而笨重,四肢短,有类似貘的鼻骨结构,獠牙似野猪,其习性似河马或貘。两栖犀出现于始新世末期,到渐新世末期灭绝,生存历史虽然短,但是曾经非常繁盛,分布遍及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很多地区。犀科出现于始新世晚期,是非常多样化的一个类群,所有有角的犀牛均属此类,也有些类型无角,有角的类型中有些有独角,有些为前后的双角,有些为左右并排的双角,体型习性也各不相同,这些类型被分入不同的亚科或族。史前的犀中最著名的是巨犀亚科Indricotheriinae(左下)的成员,巨犀分布于印巴地区和蒙古高原,是陆地上出现过的体型最大的哺乳动物,体型似肥大的长颈鹿,颈和腿均长,头上无角,肩高可达5米,体重相当于较大的恐龙。也有人将巨犀亚科移入跑犀科。其它无角的犀牛主要属于无角犀亚科Aceratheriinae,主要的代表有我国的大唇犀Chilotherium,是我国上新世非常繁盛的一类动物。有左右并列的一对角的成员归入对角犀亚科(并角犀亚科)Diceratheriinae,它们在鼻骨两侧各有一个小角,主要生活于中新世。较晚期的犀牛归入犀亚科Rhinocerotinae,可分成犀族Rhinoceratini、双角犀族Dicerorhinini、非洲犀族Dicerotini和板齿犀族Elasmotheriini,其中除了板齿犀外均有现存代表,也有人将这些族归为不同的亚科。犀族又称真犀族,有一个鼻角,身体皮肤似甲胄,分布于亚洲南部和东南部,史前可见于我国南方,现存两种。双角犀族和非洲犀族在鼻和额上均有一个角,也有人将二者归为一类。双角犀族身上有毛,历史上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北方,是欧亚大陆北方常见的动物,其中以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itatis(右下)最著名,披毛犀和真猛犸生活于同时代,是冰期北方的代表动物,和真猛犸一样较晚才灭绝。双角犀族现存种类则见于东南亚山区。非洲犀族即现存的黑犀、白犀及少数史前种类,身上无毛,分布限于非洲。板齿犀族是大型的独角犀牛,体型似象,是仅次于巨犀的最大型犀牛,分布于欧亚大陆北部。板齿犀虽然和真犀一样为独角,但是角不在鼻上而在额上,齿冠极高,适应食用粗糙的硬草。板齿犀生活于更新世,灭绝的时间并不长。
貘科Tapiridae
貘科Tapiridae是现存最原始的奇蹄目,保持前肢4趾后肢3趾等原始特征。貘体型似猪,有可以伸缩的短鼻,善于游泳和潜水。貘科现存仅貘属Tapirus的4个种,分别分布于东南亚和拉丁美洲两地。马来貘Tapirus indicus分布于东南亚从缅甸、泰国南部经马来半岛到苏门达腊岛,体型较大,身体黑白两色,易于辨认。美洲的三种貘均体色比较单一,体型多小于马来貘。中美貘Tapirus bairdii分布于墨西哥到哥伦比亚之间,体型较大,是拉丁美洲现存体型最大的陆生动物。南美貘Tapirus terrestris分布于南美洲广大地区,外形接近中美貘而略小,是现存貘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山貘Tapirus pinchaque分布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北部,体型小,毛长而略卷曲,比较适应山区的寒冷环境。亚洲和美洲的貘虽然成貘体色有较大区别,幼貘却比较相似,身上均有花斑。
马来貘Tapirus indicus& &
南美貘Tapirus terrestris幼貘
犀科Rhinocerotidae
犀科Rhinocerotidae是一个繁盛的古老类群的孑遗,现存仅5种,其中非洲2种,亚洲3种,均数量稀少,为现代濒危动物的代表。犀牛体型粗壮,有一个或两个角,是强有力的武器,在自然界没有天敌,但是犀牛却因为犀牛角的装饰和药用价值而被大量捕捉,使犀牛处于灭绝的边缘。白犀Ceratotheriu simum是现存体型最大的犀牛,也是体型仅次于象、体重仅次于象和河马的最大陆生动物。白犀最显著的特征是吻部比较方,头向下,吻部贴近地面,主要食草。白犀分布于非洲南部和东北部,其中南部的白犀曾经一度濒于灭绝,后经保护而有所回升,现存数千头,是数量最多的犀牛,北方的白犀则仍处于濒危状态,仅存数十头。黑犀Diceros bicornis体型小于白犀,吻部尖且能伸缩卷曲,头抬起,以树叶为食。黑犀分布较广泛,原本是数量最多的犀牛,但目前也是偷猎的重点,数量处于锐减之中。印度犀Rhinoceros unicornis又称大独角犀,有一个鼻角,身上的皮肤似甲胄,体型较大,是仅次于白犀的大型犀牛。印度犀现分布于印度北部和尼泊尔等地,虽然数量不多,仅千余头,但仍是目前亚洲数量最多的犀牛。爪哇犀Rhinoceros sondaicus又称小独角犀,外形和印度犀很接近,但是体型略小,仅雄性有角。爪哇犀原分布于东南亚广大地区,现在仅存于爪哇岛极西部和越南一处森林中,总数不过几十头,且无人工饲养,是现存最珍贵的动物之一。苏门犀Dicerorhinus sumatrensis是现存体型最小和唯一披毛的犀牛,和爪哇犀一样原分布于东南亚的广大地区,现在分布较零星,但尚比爪哇犀分布广泛,数量也略多,现存数百头。
偶蹄目Artiodactyla
偶蹄目Artiodactyla是最进步最成功的有蹄类,也是唯一在现代仍然繁盛的有蹄类。偶蹄目因蹄多为双数,且第三、四趾同等发育,共同支持体重而的名。偶蹄目在始新世就已出现,可能与肉食性的鲸类和中兽类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偶蹄目在出现早期虽然有些较成功的类群,但总体上不是很繁盛的类群,但是在新第三纪以后地位日趋显著,到现代则占据了压倒性的绝对优势,无论种类、数量还是分布上,均远远超过现存其它的有蹄类。偶蹄目现存和化石种类均多,分类也因此有些混乱,传统上偶蹄目可以分成猪形亚目Suiformes、胼足亚目Tylopoda和反刍亚目Ruminantia三个亚目。
猪形亚目Suiformes
猪形亚目Suiformes是相对比较原始的偶蹄目,颊齿为典型的丘状齿,犬齿发达,多杂食性,胃单室,不反刍。猪形亚目传统上分为古齿兽下目Paleodonta、猪下目Suina和弯齿兽下目Ancodonta,其中古齿兽下目是一些早期的不反刍的偶蹄类,在早期曾经比较繁盛,已经全部灭绝,其中有些成员地位有一定争议。猪下目和弯齿兽下目均有现存代表,现存种类虽然不多,但有些种类比较繁盛,属于现存最常见的大型动物之列。古齿兽下目有较多的科,包括最原始的偶蹄类,其中有些科地位尚不确定,而最著名的则是豨科Entelodontidae(左图),豨又称巨猪,面似疣猪,体大如牛,四肢较长,可能以食腐肉为主,食性较杂,在渐新世时比较繁盛。猪下目包括现存的猪科Suidae、西猯科Tayassu和几个已经灭绝的科,是一些体格粗壮的杂食动物。弯齿兽下目包括现存的河马科Hippopotamidae和已经灭绝的炭兽科Anthracotheriidae等,炭兽科种类较多,我国化石较丰富;河马科的分类地位不很确定,可能和炭兽有一定亲缘关系,现存仅分布于非洲,史前时期在欧亚大陆也能见到。
猪科Suidae
猪科Suidae是分布于旧大陆的猪型动物,是猪形亚目中现存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科。猪科吻部长,形成猪鼻,嗅觉极发达,犬齿发达,雄性上犬齿外露并向上弯曲,形成獠牙,每足4趾,仅中间2趾着地。猪科是现存偶蹄目中食性最杂的一类,适应力强,可生活于多种生存环境中。猪科最著名最成功的种类当属野猪或家猪Sus scrofa,野猪即是家猪的祖先,二者为同一种,学名相同。猪科成员集中分布于非洲和亚洲热带地区,只有野猪在欧亚大陆和非洲北部的广大地区都能见到。野猪在很早以前就驯化成了家畜,但是现存野生种群仍然很繁盛,是驯化称家畜的野生动物中唯一野生种群仍然繁盛的物种,也是现存欧亚大陆最常见的大型野生动物之一。野猪适应力极强,繁殖迅速,可以食用遇到的各种食物,体格强壮獠牙发达且成群活动,可以抵御任何食肉动物,少有天敌,而现在大型食肉动物日趋濒危,野猪更是几乎没有了天敌。家猪虽然性情上与野猪相差较大,但是一旦逃逸到野外,仍然能或多或少的恢复野性,在澳洲等地野化的家猪成功的在野外繁盛起来。非洲的疣猪Phacochoerus aethiopicus和河猪Potamochoerus porcus(右图)也是非常成功的动物,可见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其中河猪还出现于马达加斯加岛,是岛上现存唯一的野生有蹄类,河猪体色变化较大,从鲜艳的红棕色到较暗淡的颜色都有。猪科除了野猪这样比较繁盛的物种外,也有一些分布局限的珍稀物种,如鹿豚Babyrousa babyrussa(左上)仅分布于苏腊威西岛,上獠牙并非从口中伸出而从鼻骨上伸出,主要起装饰作用;倭猪Porcula salvanius(左下)仅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东段和中段,体型非常小,体重仅10公斤,是体型最小的野猪,数量稀少,非常神秘。
西猯科Tayassu
西猯科Tayassu是分布于新大陆的猪型动物,外形和习性和猪科非常相似,但是二者亲缘关系并非似外表那样接近。西猯科体型通常比猪科小,后肢只有3趾,虽为杂食性,但比猪科更适应植物性食物,胃比猪科复杂,獠牙向下而非向上弯曲,是强有力的攻击性武器,除去獠牙外,还有臭腺可用于驱敌。西猯科现存有3种,西猯Tayassu tajacu(右图)又称颈锁猯,麝猯,体型较小,颈部有白环,分布广泛,是西猯科最常见的种类,分布于从美国西南部到中南美洲的广大地区,从森林到半荒漠地区都能见到。白唇猯Tayassu pecari分布于墨西哥南部到阿根廷北部一带,体型较大,成大群活动,战斗力强,几乎没有动物敢于招惹它们。草原猯Catagonus wagneri分布于南美洲查科草原,原本认为是已经灭绝的动物,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在查科草原重新发现,是美洲最后发现的大型动物,也是西猯科最珍贵的种类。草原猯尾较长,而其它两种猯均尾极短。
河马科Hippopotamidae
河马科Hippopotamidae现存仅2种,分布限于非洲,史前也可见于欧亚大陆。河马科成员体型肥壮,四肢短小,嘴特大,犬齿发达,半水栖性。现存河马中人们较熟悉的是河马Hippopotamus amphibius(左图),分布于热带非洲的河流和湖泊中,体型巨大,是陆地上除了象以外最重的动物。河马以嘴大为特征,口中的下犬齿长可达60厘米,眼、耳、鼻在一个平面上,在水中时可以只露出眼、耳、鼻。河马是植食性动物,食水中和陆地上的植物,但性情凶猛,雄性河马经常争斗,也会攻击其它动物,河马伤人的数量比其它任何非洲大型动物都多。河马食量大且在水中排大量粪便,对非洲的河流环境有很大影响,有河马的河流和到比较疏通,鱼等水生动物也比较丰富。另一种河马是分布于西非热带雨林中的倭河马Choeropsis liberiensis(右图),看起来似小型的河马,而腿相对较长,嘴较小,眼、耳、鼻不完全在一个平面上,较多在陆地上活动而对水栖生活的适应不及河马。倭河马体型比河马小很多,体重不及河马的1/10。
胼足亚目Tylopoda
胼足亚目Tylopoda包括现存的骆驼科Camelidae、史前的剑齿兽科Xiphodontidae以及一些分类地位尚不明确的早期偶蹄目。胼足亚目因足底有胼胝状肉垫而得名,胃有3室,为反刍动物。剑齿兽科是始新世中期到渐新世早期生活于欧洲的原始动物,很不繁盛。骆驼科于始新世起源于北美,长时间局限于北美,在北美形成了非常多样化的类群,约在上新世开始进入亚洲、非洲和南美洲,而现在北美洲的骆驼已经灭绝,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却保留了下来,现存的骆驼多被驯化为家畜。
骆驼科Camelidae
骆驼科Camelidae是胼足亚目现存唯一的代表,可分成两个类群,二者科分别置于骆驼族Camelini和羊驼族Lamini。骆驼族是从北美洲进入亚洲和非洲的一支的后代,体型大,有驼峰,适应沙漠生活。骆驼族现存有2~3种,即单峰驼Camelus dromedarius,双峰驼Camelus bactrianus和野骆驼Camelus ferus(左上)。单峰驼因有一个驼峰而得名,分布于中东和北非,现存仅有家畜,野生的早已灭绝,但是有些再次被野化,如引入澳大利亚的单峰驼现在在澳洲沙漠中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野生种群。双峰驼和野骆驼分别指家畜和野生的双峰驼,有两个驼峰,分布于亚洲中部,双峰驼和野骆驼之间有一定区别,野骆驼驼峰较小,毛较短,四肢则较长,数量非常稀少。双峰驼和野骆驼的关系有一定争议,有人认为野骆驼实际上是野化的双峰驼,不是独立的物种,更多人认为野骆驼是现存为以真正的野生骆驼族成员,并且是双峰驼的祖先,可立为独立的物种或者独立的亚种。羊驼族是从北美洲进入南美洲的一支的后代,体型较小,无驼峰,分布于安第斯山区和南美洲南部的草原、半荒漠地区,有2个野生种和两个家畜种。原驼Lama guanicoe(右图)四肢和颈修长,善于奔跑,分布于南美洲南部广大地区,是现存数量最多的野生驼类。骆马Vicugna vicugna(左下)四肢和颈修长颇似原驼,但体型小很多,肩高仅90厘米,是现存骆驼科体型最小的成员。骆马分布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中部,毛长质优,现数量稀少。驼羊Lama glama是南美洲的家畜,体格粗壮,是美洲体型最大的驼类,常用来驮运东西。羊驼Lama pacos也是南美洲的家畜,和驼羊比较相似,但身体较瘦弱,而毛很长,毛质好,可制作高级毛织物。
反刍亚目Ruminantia
反刍亚目Ruminantia因胃具有多室,有反刍能力而得名,对植食性高度适应,是最进步和最繁盛的有蹄类。反刍亚目从始新世开始出现,在中新世时开始繁盛,逐渐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有蹄类。反刍亚目可分为原始的鼷鹿下目Tragulina和进步的有角下目Pecora。鼷鹿下目是原始的反刍类,不很繁盛,包括最早的反刍类,早期的成员与现在的鼷鹿非常相似,但尾较长。鼷鹿和骆驼一样胃仅3室,反刍能力尚不完善,体型均小,无角。有角下目是进步的反刍类,种类数量多,分布广泛,早期类型接近鼷鹿,进步的类型比较特化。有角下目胃有4室,具有完善的反刍能力,多数种类头上有角,不同类群角的形式不同。
鼷鹿下目Tragulina
鼷鹿下目Tragulina是原始的反刍类,从出现时起到现在变化不大。鼷鹿体型小,无角,犬齿发达而外露,臼齿具新月型齿尖,早期类型有长尾,后期类型尾短,四肢纤细,前肢短而后肢长。鼷鹿下目史前有多个科,但均不十分繁盛,现存仅鼷鹿科Tragulidae一科,分布于亚洲和非洲的热带森林中。
斑鼷鹿Tragulus meminna
鼷鹿科Tragulidae
鼷鹿科Tragulidae是鼷鹿下目现存的唯一代表,也是现存最原始的反刍类,与反刍类最早的代表区别不大。鼷鹿科现存4种,其中亚洲3种,非洲1种,均为热带的林栖动物,夜行性,性格谨慎胆小,善于隐蔽,动作敏捷,奔跑时似兔般跳跃。小鼷鹿Tragulus javanicus是我国仅有的一种鼷鹿,分布于我国云南南部,国外可见于东南亚各地。小鼷鹿体型小,体长约50厘米,体重仅2.5~4.5公斤,是偶蹄目中体型最小的成员之一。亚洲另外的两种鼷鹿是分布于东南亚的大鼷鹿Tragulus napu和分布于印度南部和斯里兰卡的斑鼷鹿Tragulus meminna。非洲产的鼷鹿为水鼷鹿Hyemoschus aquaticus,分布于非洲中西部的热带雨林中,可以爬树。
有角下目Pecora
有角下目Pecora是胃有4室,具有完善的反刍能力的反刍动物,种类繁多,多数种类头上有角而犬齿退化。有角下目大体上可以分成鹿总科Cervoidea、长颈鹿总科Giraffoidea和牛总科Bovioidea。其中鹿总科相对比较原始,有些成员有每年更换的角,新长出的角覆盖有皮肤,有些成员无角而有发达的犬齿。鹿总科包括鹿科Cervisae,也有人将其中较原始的类群列为单独的科。长颈鹿总科和鹿总科有一定联系,角小而覆盖有皮肤,不更换。长颈鹿总科含长颈鹿科Giraffidae以及一至数个史前的科。牛总科是进步的有角类,又称洞角类,角由骨心和角鞘构成,分成叉角羚科Antilocapridae和牛科Bovidae,其中叉角羚科的角不脱落但角鞘每年脱落,牛科角的骨心和角鞘终生生长,均不脱落。
鹿科Cervisae
鹿科Cervisae是比较原始的有角类,种类较多,分布广泛,遍及大洋洲和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世界各地,其中以亚洲东部、南部和东南部最为丰富,而美洲是其第二个分布中心。鹿科可以分成麝亚科Moschinae、麂亚科Muntiacinae、鹿亚科Cervinae、空齿鹿亚科Odocoileinae和已经灭绝的古鹿亚科Palaeomerycinae,其中麝亚科和古鹿亚科是有角类最原始的成员,二者也常各自成为一个独立的科,而空齿鹿亚科的獐族Hydropotini特征比较特殊,常成为独立的亚科。我国是鹿科种类最多的国家,鹿科也是我国有蹄类的最大一科,其中不少种为我国特产。
麝亚科Moschinae是现存最原始的鹿类,与鼷鹿非常接近,看起来好似体型大一些的鼷鹿,和鼷鹿一样无角而有发达的獠牙,后肢明显长于前肢,善于跳跃,且有时可爬上树木。麝又称香獐,因雄性脐部和生殖器之间有香囊,可以分泌和储存麝香而著称,也因此被人饲养或捕猎。麝可分成1或4种,以我国为分布中心,最北可到达西伯利亚南部,向南到达缅甸,向西到达尼泊尔和我国西藏。
藏麝(喜马拉雅麝)Moschus chrysogaster
麂亚科Muntiacinae是小型的鹿类,有小型的角,同时也有獠牙,角内弯,不分叉或仅分一小叉,史前还有些分叉较复杂的种类。麂亚科现存有麂属Muntiacus和毛冠鹿属Elaphodus,分布限于我国南部到东南亚一带。毛冠鹿属Elaphodus仅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一种,又称青麂,除了可见于缅甸北部外,基本为我国南部的特产。麂属分布较广,种类略多,近年还有新种被发现,其中毛额黄麂(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和小黄麂(消麂)Muntiacus reevesii等为我国特产。
毛额黄麂Muntiacus crinifrons
鹿亚科Cervinae是大型的鹿类,雄性有分叉的角,雌性无角,幼鹿身上多有花斑,有些种类花斑在成年后消失,有些种类则终生保留。鹿亚科包括一些著名的史前动物,其中大角鹿属Megaloceros以角特别巨大而著称,角间距可达3.7米,重几乎达到50公斤。大角鹿约在一万多年前灭绝,但也可能在某些地方延续到公元前500年左右。现存的鹿科仅有4属,其中麋鹿属Elaphurus是我国特产,角分叉比较复杂,现存仅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右图)一种,又称四不象鹿,野生早已灭绝,而史前时期的化石较丰富。黇鹿属Dama角侧扁,现存两种,分别分布于南欧和两伊地区。花鹿属Axis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原本不知道我国也产,后来发现豚鹿Axis porcinus也分布于我国云南南部,但现在豚鹿有可能在我国境内已经消失。鹿属Cervus是鹿亚科最大的一属,分布基本限于亚洲东部、南部和东南部,但是赤鹿Cervus elaphus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广大地区和非洲西北部地中海沿岸。赤鹿分布广泛,不同成员有一些区别,过去也曾分成不同的种类。我国东北和北美洲的赤鹿体型较大,又称马鹿Cervus canadensis,其中北美洲的马鹿是现存体型第二大的鹿。鹿属中我国最著名的种类是梅花鹿Cervus nippon和白唇鹿Cervus albirostris,其中梅花鹿以产珍贵的鹿茸而闻名,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现在野生的梅花鹿非常稀少,有些亚种野生者可能已经灭绝;白唇鹿是我国青藏高原的特产,也是世界上唯一的高原鹿类,比较珍贵。
梅花鹿Cervus nippon幼鹿
黇鹿Dama dama
加拿大马鹿Cervus canadensis
空齿鹿亚科是非常多样化的一个类群,包括体型即包括体型最大的鹿,也包括体型最小的鹿,即包括唯一雌雄均有角的鹿,也包括雌雄均无角的鹿,即包括分布最北的鹿,也包括分布最南的鹿,这些成员差异较大,被分成几个不同的族。空齿鹿亚科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美洲,是南美洲仅有的有角类,在欧亚大陆也有分布。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北部的驼鹿Alces alces是现存体型最大的鹿,肩高近2米,体中几乎和牛相当,角大而扁。南美洲南部的普度鹿Pudu pudu是体型最小的鹿,肩高不到40厘米,仅略大于鼷鹿,也是分布最南的鹿之一。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北部的驯鹿Rangifer tarandus是唯一雌雄均有角的鹿,也是分布最北的鹿,可生活于北极苔原地带,其中北美洲的驯鹿有时列为单独的种类。驼鹿和驯鹿我国均仅见于东北部分地区,数量稀少,其中驯鹿为半野生。主要分布于我国的獐Hydropotes inermis是除了原始的麝以外,唯一没有角而有獠牙的鹿,由于比较独特,也被置于单独的亚科。獐又称河麂,分布基本限于我国南方,而朝鲜北部及邻近的我国辽宁边境地区也能见到。
驼鹿Alces alces
驯鹿Rangifer tarandus
獐Hydropotes inermis
长颈鹿科Giraffidae
长颈鹿科Giraffidae是偶蹄目中最独特的一类,牙齿为原始的低冠类型,不能以草为主食,只能以树叶为主食,舌头较长,可以用于取食,头上有短角,角上被有毛的皮肤覆盖。长颈鹿科现存仅分布于非洲,有2种,而史前分布较广泛,可以分成古麟亚科(古长颈鹿亚科,古羚亚科)Palaeotraginae、长颈鹿亚科Giraffinae和西洼兽亚科Sivatheriinae。古麟亚科是长颈鹿科的原始类型,体型较小,四肢和颈均较短,生活于森林中,史前时期分布较广泛,我国也能见到。古麟亚科至今仍有一个代表生存,即霍加披Okapia johnstoni(右图),分布于非洲刚果东部的热带雨林中,保持着很多原始特征。长颈鹿亚科是生存于稀树草原地带的长颈鹿,由于稀树草原的树木多为伞型,树叶集中在上层,长颈鹿进化出较长的颈和四肢,可以吃到树叶。长颈鹿亚科现存仅长颈鹿Giraffa camelopardalis(左图)一种,广布于非洲的稀树草原地带,是现存身材最高的动物,也是人们最熟悉的非洲动物之一。西洼兽亚科是比较特化的长颈鹿,体型较粗壮,角大而扁,现在已经全部灭绝。
叉角羚科Antilocapridae
叉角羚科Antilocapridae是北美洲特有的有蹄类,其起源介于牛科和鹿科之间,角也介于二者之间,似牛角分为骨心和角鞘,雌雄均有角,角不脱落,但是角却象鹿角那样分叉,角鞘则每年脱落。叉角羚科在史前时期是北美洲非常繁盛的有蹄类,种类繁多,现在仅存叉角羚Antilocapra americana一种,原本数量较多,后被大量捕杀,受到保护后则又有所恢复。叉角羚分布于北美洲西部的开阔地带,北起加拿大南部,南到墨西哥北部,擅长奔跑,是美洲奔跑速度最快的动物。
牛科Bovidae
牛科Bovidae是有蹄类中最成功最进步的一科,包括现存半数的有蹄类。牛科多雌雄均有角,骨心和角鞘终生生长,门齿和犬齿均退化,反刍功能完善。牛科种类繁多,其科以下的分类争议也多,可以分成多个亚科和族。牛科并非起源于非洲,但是现在在非洲却最为繁盛,其中有些亚科是非洲所特有,有些虽非非洲所特有,但是在非洲的种类最丰富。在非洲之外,亚洲牛科的种类也较丰富,欧洲和北美洲也有少数,而南美洲和大洋洲没有原产的牛科动物。牛科除了牛亚科的牛族统称为牛,羊亚科的羊族统称为羊外,其它多统称为羚羊。
牛亚科Bovinae是分布比较广泛的亚科,也是仅有的可见于非洲和亚洲之外的两个亚科之一,但是分布中心还是在非洲和亚洲南部,其中亚洲东南亚最近还有新种被发现。牛亚科多体型较粗壮,其中包括有角类中体型最大的成员,不善于奔跑。牛亚科可分成牛族Bovini、蓝牛羚族Boselaphini和薮羚族Tragelaphini。牛族包括现存有6个属,其中多种驯化成了家畜。牛属Bos是牛族最大的一属,野生种类分布现局限于亚洲南部、东南部一带,北到青藏高原、南到爪哇,其中牦牛Bos mutus生活于青藏高原,其它现存牛属成员除了家畜外均生活于热带森林和林地。水牛属Bubalus仅水牛Bubalus bubalis,也有人分出不同的种,已经被驯化成家畜,另有少数种群生活与南亚和东南亚的少数地区。水牛属史前曾经到达我国北方地区。倭水牛属Anoa是牛族中体型最小的成员,有3种,分别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和菲律宾的民都洛岛,数量稀少。非洲野牛属Syncerus仅非洲野牛(非洲野水牛)Syncerus caffer,分布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稀树草原和森林地带,是非洲仅有的牛属动物,也有人将热带雨林中的分出单独的赤水牛(刚果野牛)Syncerus nanus,二者外形和习性均有一定差别。野牛属Bison是唯一分布非洲和亚洲以外的牛亚科成员,包括美洲野牛Bison bison和欧洲野牛Bison bonasus两种,欧洲野牛数量稀少,现处于半野生状态,美洲野牛曾经是美洲数量最多的大型动物,但一度几乎被捕杀殆尽,经过保护得到了恢复。蓝牛羚族现为南亚的特产,有蓝牛羚Boselaphus tragocamelus和四角羚羊Tetracerus quadricornis两种,蓝牛羚是亚洲体型最大的羚羊,四角羚羊则是唯一有四个角的羚羊。薮羚族使非洲的特产,其中德氏大羚羊Taurotragus derbianus世界上最大的羚羊,体型和牛相当,紫羚羊Boocercus euryceros则是最大与最漂亮的森林羚羊。
赤水牛Syncerus nanus
四角羚羊Tetracerus quadricornis
紫羚羊Boocercus euryceros
霓羚亚科Cephalophinae是非洲的特产,主要为适应森林生活的小型羚羊,性格谨慎胆小,遇到危险便钻入树丛中。有些霓羚身上有美丽的花纹。
斑纹霓羚Cephalophus zebra
白长角羚Oryx dammah
驴羚Kobus leche
马羚亚科Hippotraginae是大型羚羊,主要产于非洲,少数可见于中东,史前则分布较广。马羚亚科又科分为马羚族Hippotragini和苇羚族Reduncini,马羚族体型大而略似马,角长,有些种类适应干旱地区生活,其中阿拉伯长角羚Oryx oryx分布于阿拉伯半岛和伊拉克一带的荒漠中,是马羚亚科唯一分布于亚洲的成员。苇羚族多分布于多水地区,有些种类水性很好,如水羚Kobus ellipsiprymnus和驴羚Kobus leche。苇羚族有时单成立一个亚科。
绢羚亚科Alcelaphinae是善于奔跑的大型羚羊,特产于非洲,角弯曲似牛角,体格健壮。绢羚亚科中最著名的当属黑斑牛羚Connochaetes taurinus,又称角马,广布于非洲东非和南非各地,是非洲原野上最常见的大型动物之一,常出现于电视上,有随着季节迁徙的习性。而南非的白尾牛羚Connochaetes gnou则野生的已经灭绝,只有一些处于半野生状态的保存了下来。绢羚亚科有时作为族并入马羚亚科。
白尾牛羚Connochaetes gnou
跳羚Antidorcas marsupialis
羚羊亚科Antilopinae是中小型的羚羊,又可分成羚羊族Antilopini和新小羚族Neotragini,二者也常分别作为独立的亚科。羚羊族主要分布于非洲,其中跳羚Antidorcas marsupialis和汤氏瞪羚Gezella thomsoni等属于非洲最常见的羚羊之一,和黑斑牛羚一样可以结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兽群。羚羊族有部分成员分布于亚洲,其中我国有原羚属Procapra的3种以及鹅喉羚Gezella subgutturosa。新小羚族是一些体型非常小的羚羊,其中倭新小羚(王羚)Neotragus pygmaeus是体型最小的羚羊,也是体型最小的偶蹄类之一。新小羚族除了体型极外,多眼睛较大,角细小,特产于非洲。
桑岛新小羚Neotragus moschatus
藏羚羊Pantholops hodgsonii
金毛羚牛Budorcas taxicolor bedfordi
台湾鬣羚Capricornis crispus swinhoei
羊亚科Caprinae是牛科分布最广,成员最复杂的一个亚科,成员之间体型和习性相差较大,可以分成几个不同的族,其分法有一定的争议。羊亚科成员多生活于高原山地,其分布中心是亚洲腹地,在欧洲和北美也能见到,而在牛科最丰富的非洲则只见于北部地区。高鼻羚羊族Saigini成员有膨大的鼻子,适合快速奔跑,有人将其归入羚羊亚科。高鼻羚羊族包括分布于中亚的高鼻羚羊Saiga tatarica和分布于青藏高原的藏羚羊Pantholops hodgsonii,二者均可结成媲美非洲的大型羚羊群,但前者因为羚羊角的药用价值而被捕捉,在我国境内已经灭绝,后者因为产高质量的羊绒而被捕杀,日趋濒危。羊牛族Ovibovini成员的体格粗壮似牛,毛长而适应寒冷生活,现存两种,麝牛Ovibos moschatus分布于北极地区,是分布最北的有蹄类,羚牛Budorcas taxicolor又称扭角羚,分布于我国西南山地和邻近国家的山地。羊羚族(臆羚族、斑羚族)Rupicaprini(Naemorhedini)体型略似羚,多生活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山地,如鬣羚Capricornis sumatraensis又称苏门羚,是我国南方和东南亚山地较常见的大型动物,斑羚Naemorhedus goral在我国分布广泛,在北京郊区也能见到。羊羚族有两种分布于亚洲以外,其中臆羚Rupicapra rupicapra分布于欧洲和近东地区,雪羊Oreamnos americanus分布于北美洲西北部,也有人将这两种亚洲以外的羊羚类归入羊族。羊族Caprini有4属,均是一些非常适应山地生活的动物。绵羊属Ovis是分布最广的羊,在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山地都能见到,以角大而成螺旋形为特征,其中家畜绵羊Ovis aries因出产羊毛而被广泛饲养,亚洲中西部的赤盘羊Ovis orientalis可能是家畜绵羊的野生祖先,我国产的盘羊Ovis ammon(左图)则是绵羊属体型最大的一种。山羊属Capra以嘴下有须为特征,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的山地,另有西敏羊Capra walie分布于非洲埃塞俄比亚的西敏,是非洲仅有的两种野羊之一,数量非常稀少。西敏羊常被当作是羊Capra ibex(右图)的亚种,羊又称北山羊,分布广泛,我国西北也能见到。家畜山羊Capra hircus比绵羊更能忍受恶劣的环境,被传播到世界各地,其祖先可能是中近东一带的野山羊Capra aegagrus。非洲的另一种亚羊是蛮羊Ammotragus lervia,是蛮羊属的唯一代表,分布于北非,雄羊颈下有长须。有两属野羊是亚洲的特产,岩羊属Pseudois有2种,岩羊Pseudois nayaur分布于我国西南部和西北南部及中亚一些山地,倭岩羊Pseudois schaeferi是较新承认的种,特产于我国西南。塔尔羊属Hemitragus有3种,雄性身披长毛,分布于南亚和西南亚的山地,其中喜马拉雅塔尔羊Hemitragus jemlahicus也见于我国西藏最南部。
把图片也配上就更好了。
要理解什么是人,什么是社会,是需要先溯向动物的。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色有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