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城中学2014~2015年期2014中考作文范文英语出题人,作文题目

2014年中考作文命题发展变化与2015年中考作文备考策略
2014年中考作文命题发展变化与2015年中考作文备考策略
四川省特级教师、全国著名作文研究专家&&
为了2015年中考作文的备考策略更加科学有效,需要我们全面研究2014年全国中考作文命题的特点及变化,然后有针对性地思考2015年的命题发展趋势和备考策略。为此,笔者收集整理了2014年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安徽、河北、河南、福建、江苏、陕西、四川、福建、湖北、吉林、新疆等122个考区的不同类型的151个作文题目(其中有29个考区是“二选一”组合),并结合近年来不同考区较有代表性的若干作文题目进行了不同层面的研究。下面根据这些研究来谈谈明年的中考作文备考策略。
一、作文题型,有所变化
1.全命题作文,仍居榜首。在2014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目中,82个全命题作文占54.3%,与2013年相比,稍有下降,但仍然稳居首位,比半命题高出一倍多,可谓立于不败之地。我们都知道,全命题作文虽然是传统的作文命题形式,但确实是写作之本,更能考查考生的审题和构思行文的能力。估计往后的几年中,它还将稳居榜首,我们必须认真抓好命题作文的基础训练。
2.半命题作文,有所上升。在2014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中,40个半命题作文占26.5%,比去年的20%相比,有所上升,已占全命题的近一半。预计半命题作文还可能逐渐增加,因为半命题作文能够给考生再一次选择的机会,可以利于不同的考生发挥。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很好的命题形式,决不能轻视。特别要重视指导学生根据实际,从利于发挥来恰当补充题目上下功夫。其实,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就属于全命题作文了,但这个命题更适合考生的写作。
3.材料作文,略有上升。在2014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目中,21个材料作文占13.9%,与去年的10%相比,略有上升,已占半命题作文的一半。虽然中考的材料作文未像连续三年全国高考的材料作文成为主流,但略有上升也是在逐渐向高考接轨。或者说,高考的材料作文稳居榜首是一个明确的信号,这会对中考作文产生一定影响也是必然趋势。再说,从选拔高中新生来说,确实需要强化材料作文训练。换个角度说,如果考生能把材料作文写好,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也就不在话下了。当然,为什么中考作文的材料作文没能像高考一样成为主流呢?因为中考毕竟主要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考查和为高中选拔新生的“二合一”的考试。再说,从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来看,命题作文远比材料作文多,这是教材的要求,也符合初中的写作实际。更重要的是,学习作文首先得学会根据全命题和半命题来审题构思写作,然后才容易学习从材料中切入而作文。当然,不管怎么说,材料作文更能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很可能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只是怎样设计的问题。根据命题和阅卷实践,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初中生写材料作文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命题设计合理一些,加之平时的写作指导加强材料作文的指导,多数考生就可能逐渐掌握材料作文的写法。如今年四川眉山卷设计为以教材的现代诗歌为材料作文,比去年的漫画作文降低了难度,不少考生就敢于写材料作文了,而且还出现了不少的优秀考场作文。
4.话题作文,继续下降。在2014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目中,话题作文继续下降,9个话题作文仅占6.0%。曾一度风靡话题作文为什么会不断下降呢?因为随着课程改革和作文命题改革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话题作文虽然开放性较强,但太宽泛的命题弊端较多,人们形象地戏谑为“话题作文是个框,不管什么都可以往里头装”,这话虽然不尽科学,但也不无道理。当然,这毕竟是一种主要的作文命题形式,既然当初能一度占上风,也有它存在的道理,因此,也不可能就此而彻底封杀话题作文,只是如何再提高,或者说如何让话题作文命题更加科学的问题,如适当增加相应的限制,或者与材料作文结合等。由此可见,我们也不能因为话题作文所占比例较小而不管不顾,仍然要科学地训练,特别是结合材料作文来练习更好。如福建厦门的话题作文“岸”为,湖北十堰的话题作文为“做”,湖北襄阳的话题作文“点赞”和云南毕节的话题作文“味道”等很有创意,也很利于考生发挥的。
5.选题作文,基本持平。在2014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目中,21个选题作文与去年相比,基本持平,其比例为17.2%。从命题的全面性来说,选题作文可以让考生再一次选择,或者说两个题目互为补充,比如说其中一个题目偏重感性认识,另一个则可以偏重理性认识,这样可能适应不同情况的考生。可是,为什么选题作文的比例还不到五分之一呢?原因较复杂,也许与各地的考试指导思想有关,也可能与试卷的长度有关。但是,我们相信具有人文关怀的选题作文是会逐渐受欢迎的。
6.小作文加大作文,可能星火燎原。在2014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目中,北京、山西、内蒙古的呼和浩特、湖北恩施和浙江嘉兴设计为小作文加大作文的“一大一小”的形式(这个统计可能不周全),虽然这在全国各地中考作文中占的比例还很小,但可能会逐渐增多,甚至会成为主流,因为一旦语文中考总分提高,将一个作文题目改为一大一小的形式可能是首选,这也可能是受提高高考语文总分的影响吧。
二、不断创新,亮点纷呈
1.灵活命题,富有创意。在2014年全国的作文命题中,有不少题目富有创意,很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1)适合考生,有话可说。不少作文题目有意识地针对考生设计,确实让考生有话可说可写、有情可抒。如上海卷的“这里也有乐趣”、天津卷的“我心灵的甘露”、山东济宁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和山东威海的“快乐自己”,考生会在乐趣中快乐地写作;又如安徽卷的以“说说我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考生写自己往往是有话可说可写的;再如山东临沂的“那一段   的时光”和山东烟台的“  征服了我”等半命题作文很有针对性,考生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恰当补充而有情可抒。另外,像广东汕尾的“是我致胜的魔杖”这样具有现代意识的题目会让考生在自己喜欢的内容中写作。
(2)诗意画意,利于表达。这样的作文题目会给考生诗一般的意境和感觉,更利于表达。如河南的“你是我的太阳”、广东深圳的“快乐加减法”、福建莆田的“原来我从未被忽略”、广西桂林的“不一样的爱”、广西柳州的“一句话的力量”、四川绵阳的“就这样被美征服”湖北天门和仙桃的“美丽的绽放”、江苏南通的“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等。另外,河北的“这样的衣着”很有创意,更能让考生从“衣着”这个敏感而有兴趣的话题来展开。
(3)独词题目,多元思考。独词作文题目是命题者煞费苦心而设计的,这不仅在于题目简洁明了,更在于能引导考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开放性的思考,写出更有特色的好文章。除了前面所举的一字话题作文外,还有不少命题作文为一个词语,如北京的为“感恩”栏目写一段话,陕西的“答卷”、福州的“自律”、山东德州的“转身”、湖南邵阳的“承诺”、四川南充的“远方”等就是很有创意的独词作文题目。
(4)结合阅读,读写结合。虽然读写结合是不争的事实,在语文教学中也是必须的,但在中考作文命题中的体现多数是隐性的。今年出现了以中考题中的阅读材料结合的作文命题,这是明显的读写结合,不失为一种创新,也是一个信号,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究。如北京卷题目二就是较典型的读写结合作文题目:
《宜居城市》这篇文章,使你对宜居城市的生活和建设有了一定的了解。请你发挥想象,以你心目中的宜居城市为背景,以“宜居城市里的故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5)多形式的半命题。在2014年全国各地的半命题作文中,有多种补充形式。从数量来说,多数要求补充一个词语或短语,也有要求补充两个词语或短语的,如新疆的“&&&&
教会我&&&&&
”等。从补充的位置来说,或要求在题目的前面补充,如山东东营的“____的眼泪”、山东烟台的“   征服了我”和四川泸州的“_____不一样”等;或要求在题目的后面补充,如山东日照的“第一次   ”;或在要求在前后都补充的,如前所举的新疆的“&&&&
教会我&&&&&
”等。在半命题作文中,要求在题目的中间补充的要稍微复杂些,如广西南宁的“我的一次__的决定”和湖南益阳的“我与   有个约定”等就只要求补充一个词语或短语;而重庆的“为___画上___”、湖南永州的“因为   ,我更  ”等则要求补充两个词语或短语。虽然以上多形式的半命题似乎五彩缤纷,其实,只要能根据实际,灵活而准确地把握,就利于考生发挥了。
另外,有的半命题作文还结合人文关怀来设计,如湖南邵阳文题二先提示为:
茶能醉我不需酒,书能香我何需花。冰心曾说过:“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最大的快乐!”闻着书香,一路成长,被感动、被鼓舞,有欢笑、有哭泣……然后要求考生请以“一路书香一路&&&&&”作文,并加括号(歌、笑、痛、阳光、春风)为题写一篇文章。
2.关怀考生,形式多样。
(1)恰当引导,减少失误。在2014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考题绝大多数都有恰当的提示,给考生以人文关怀,让考生充分发挥,从而减少考生的失误。如湖南长沙卷提示考生:若选题目二“我们一起品味过的______(快乐/忧伤)”,须先从“快乐”“忧伤”两个词语中选择一个,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这样的提示能引导考生恰当选择而补充题目。又如贵州毕节卷题目二为半命题作文“____之间”,提示语为:“父母之间、儿女之间、同学之间、邻里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总有说不完的故事,理不清的情感,期待你来说说他们之间的故事”。显然,考生在紧张的考场上可以根据这个提示语恰当选材构思,顺利写作。再如四川眉山的命题作文提示为:“请用“语文是一首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讲述你或他人语文学习的故事,或倾述你对语文的种种情感,或谈谈你对语文的种种看法”,考生可以根据这个提示理解题目隐含的比喻义,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来把握,变难题为容易题。
(2)增加选择,更利于发挥。以增加选择机会利于不同考生充分发挥。在2014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考题中,除了近30个考区以材料作文给以考生选择机会外,还有的考题在命题中再以多种形式增加考生的选择机会,让不同考生可以根据实际,选择适合自己写作的内容写作,自然效果更好,这其实是非常实在的人文关怀。如湖北孝感的半命题作文“藏在____里的精彩”中提示为:可从“书本”“故事”“诗词”“竞争”“节目”等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又如广西南宁阅读所给材料后,完成《我的一次__的决定》填空,可填写如大胆、勇敢、明智、正确、遗憾等词。再如四川巴中卷命题作文为“我正十六岁”,但命题者考虑到有的考生并非恰好十六岁,故紧跟题目以括号补充,既“十五岁、十四岁……”,这样就可以适应不同年龄的考生写作。
(3)题目本身充分关怀。就充满对考生的关怀,如福建莆田中考作文题“原来我从未被忽略”本身就是对多数考生的有效鼓励,考生能根据这样充满人文关怀的题目而选择最佳材料作文。
3.巧妙引导,全面提高。
(1)引导考生关注语文,充分运用语文教材。不少作文题目直接或间接地取自语文教材,这是个极好的导向,值得我们高度重视!一是取材于语文教材,如四川眉山以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课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为材料作文,不但引导考生运用教材,还有意识地引导考生关注现代诗歌的读写,也是弥补了语文中考极少考查现代诗歌的缺陷。二是命题中直接要求考生写语文,如湖北随州命题作文“爱上语文”、四川眉山的“语文是一首诗”、湖南邵阳的“一路书香一路& ”和徐州“阅读曾让我感动”等。又如山西以“记一次语文活动的经历”为题目作文,并提示为:“三年的初中生活丰富多彩,马上就毕业了,在语文课中,我们开展过一些生动的活动,比如汉字大赛、演讲活动、作文比赛、戏剧表演,请你任意选择一次你认为有意义的活动记录下来,并写出自己的感受”。三是有的作文题目运用语文教材的内容为提示语,也是在引导考生重视语文教材。如成都卷以汪曾祺的《小小的鸭蛋》里面的一段话为导语,然后以“小小的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又如福州市命题作文“自律”的提示语为:自律就是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反省。自律能让我们克服情性、抵制诱惑、学会战胜自己。“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你在学习和生活中约束、管理、反省过自己了吗你在自律中获得怎样的感悟呢?请以“自律”为题,写一篇文章。再如广西南宁的半命题作文为“我的一次__的决定”,其提示语为:花木兰做了一个勇敢的决定,男扮女装替父从军,战场上杀敌立功,最后成为流芳百世的巾帼英雄。邓稼先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原子弹、氢弹原理进行突破并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成为中国的“两弹元勋”。
(2)引导考生关注生活和社会热点。《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2014年全国的多数作文命题大多直接或间接地引导考生密切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热点。如北京的命题作文“宜居城市里的故事”就较典型。又如湖南郴州的半命题作文“______风”与媒体的“家风”讨论密切相关,再如山东临沂的“那一段&&&
的时光”与媒体关注“时间到哪儿去了”相关。另外,四川雅安的命题作文“感动”,其实是引导考生从地震的灾后重建等社会热点来思考。
(3)引导开放思维。如广州的“迟了一分钟”、湖北黄石以“电话无人接听”和云南省的“如果有一天”等题目,可以引导考生开放思维,尽情地联想想象。又如湖北荆州的“换个角度看”和浙江温州的“走,到另一个地方去”等题目,巧妙地引导考生在引导考生换角度思考。再如湖南永州的“严厉的温柔”这个题目看似矛盾,其实很有意味。
(4)引导考生关注文化。如湖北孝感以孝感雕花剪纸艺术走向了世界来引导考生关注地域文化。
4.文体意识,有所强化。
在2014年全国中考作文中,不少题目以“自选文体”或“文体不限”,这可以让考生有文体的选择,具有开放性,但也可能让考生淡化文体,甚至写成四不像的文章。同时,也有的考题在合理中强化文体意识。一是明确文体,如四川资阳请以“校园友爱二、三事”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又如福建泉州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二是在命题中暗示文体,如湖南娄底卷的作文二题目“小议‘包容’”,其实就暗示了要求写成议论文。
5.灵活多样的材料作文。一般来说,材料作文多数是要求考生阅读一段或多段文字材料后自拟题目作文,在今年的材料作文中,出现了除此以外的多种形式的命题,这让中考作文命题更加灵活而丰富多彩。
(1)多形式的材料。一般来说,材料作文的材料是一段或两段文字材料,今年出现了以现代诗歌为材料的,这其中受高考以诗歌为材料的影响吧。如河南省以《土》这首短诗为材料作文,又如四川眉山以外国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为材料作文等。
(2)有情境的小作文。正如前面所说,在2014年的全国中考作文中,因中考总分的提高,“一大一小”的作文形式增多了,其中的小作文大致为两类情境作文,重点在于考查考生的根据材料构思的想象能力。一是明显的情境作文,如湖北恩施卷明确设计为情境作文,命题提供的情境为:时间——新莺啼早春,地点——十字路口,天气——蒙蒙春雨动春犁,人物——我,父母亲友……二是设计相关情境,如北京卷的小作文要求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校学生会准备出一期“献给母校”的专刊。主编邀请你以一个初三毕业生的名义为“感恩”栏目写一段话,向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帮助和关爱过你的人表示感谢。请你从班主任、任课教师、校医、保安、图书管理员中任选一个,表达感谢的心意。三是隐性的情境作文,如内蒙古呼和浩特的小作文是扩写,也属于情境作文,既提供了“校运会4&100米接力赛在雨中进行着,现场一片欢腾”的情境,然后要求提示有三:扩写;内容符合情境并运用恰当的描写方法;字数150字左右。
二、2015年中考作文命题的备考建议
1.以语文教材为本。
前些年,多数作文命题似乎与语文教材脱节,至少直接或间接与教材相关的题目不太多,加之现代文阅读也多数从教材外选材,结果导致不少人进入了一个“淡化语文教材”,甚至“轻视语文教材”的误区。为了从根本上加以解决,近年来,多数命题者都高度重视这个问题。自从北京市决定高考和中考增加30分后,必然会更加重视这一点。由此可以预测,未来的中考作文命题和备考都会高度重视教材的运用,正如前面所举的命题,可能直接取材于教材,更多的可能间接地运用教材内容。更重要的是,从知识和能力来说,只有通过实实在在的语文教材的学习和运用,才能系统而全面地提高读写能力。当然,我们也反对生搬硬套语文教材,只是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教材。
2.以扎实的知识能力为本。
不论怎样改革和创新,中考作文的主要任务一定是考查考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如我们常说的写作的审题、选材、构思和表达等。重点是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如阅读材料的能力、组织材料的能力、理解命题要求的能力等。相信未来的中考作文自然会从这些知识和能力来设计考题,因此,掌握写作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是基础的基础。从笔者在阅卷场上的调研来看,不少考生之所以成绩不高,总是在中等作文徘徊,主要原因就是只学习写作的皮毛,而缺少真正的写作知识和能力,特别是审题和构思没有过关,如四川的眉山卷的“语文是一首诗”就必须结合语文写,可有不少考生没有读懂题目要求,自然效果不佳。又如目前的中考作文主要有全命题、半命题、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这四大类,有同学就因为命题作文占的比例大而忽略其他作文形式,结果本来较容易写的看图作文都不会写,实在可惜!
3.以社会实践为本。
正如前面所说,2014年全国中考作文很重视引导考生关注生活和社会热点,这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从中考写作和阅卷实践来看,这也是考生能选择鲜活材料,写出灵动文章的好方法。因此,今年的语文教学和中考备考,要特别强化关注社会发展和社会热点,指导学生从广泛的社会中选择鲜活的多元的材料写作,如临近中考前的媒体的语文热、家风和时间讨论不就以不同形式进入中考作文题目吗?如果关注了这些热点,自然效果好得多。即使不以这些内容命题,如果考生有机地选择这些材料不也是好事情吗?
4.关注教育改革。
高考和中考的发展变化从某种意义来说,高考或直接或间接地会影响中考,这是不争的事实,或者说,我们的中考会向高考靠近或接轨。如2014年,全国绝大多数高考作文是材料作文,比例如此之高,不能不影响中考作文,可见我们不能不重视高考作文的影响,确实是要认真研究高考作文的发展。虽然,每个考区的中考作文似乎各自都比较稳定,但是,除了高考的影响,还必然受到全国各地中考的发展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从本省市的中考入手研究,进而研究全国各地的中考发展变化。虽然本文也力图这样做,但刚过中考,收集整理的资料还有限,因此还需要深入研究以便更充分、更科学地备考明年的中考。  
5.关注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新课标和新教材教育部于2011年正式印发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并已用于2013年的秋季开始使用在新课标指导下的新教材。因此,未来的中考作文命题必然会关注新课标和新教材,如新课标改原课标的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为“记叙性文章”“说明性文章”和“议论性文章”,这就值得我们思考研究。既然教材在修改,那么未来的中考作文命题也必然会根据新教材来设计,因此,我们不能不关注新教材的读写内容。如人教版的新教材在写作和综合性学习的编排上有较大的改动,这和原来的试用教材相比,有一个新的突破,因此我们更要学习和运用好新教材。
6.关注2014年的创新点。前面我们列举了2014年全国中考作文的诸多创新点,这自然会影响到明年的中考作文命题,其实这正是备考最佳策略。如根据几种命题形式的变化,我们不但要重视居榜首的全命题作文,也不能轻视半命题作文,更不能忽略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又如中考作文关注教材,关注生活和社会等,这既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要求,也是未来中考作文命题的一个方向,我们需要密切关注。
(原载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全国中考真卷优秀作文》)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当前所在位置:
2014年天津中考命题作文题目
2014年天津中考命题作文题目
甜甜同学:
你好!我是一个差生,没有资格谈什么战胜自己的经验,只想在这里和你说说我的苦恼,你不介意吧?
不知道为什么,进了初三就像人在梦中。整个初三如同一圈跑道,对面就是终点。别人都迈开大步跑着,自己说什么也迈不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越跑越远,是那样的可望而不可及。
忽然发现自己很空虚:电脑、武侠小说像鸦片一般填满了我的心,我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它们挥霍着我宝贵的时间,我发现作业题越来越难做:英语如同天书般的难啃,数学好像走进了迷宫,物理&&高中的校门正慢慢地向我关闭。梦中那散发着一种知识气息的大门,紧紧地关着,我的心也被夹碎了。
想从这梦中醒来,从这空虚之中解脱出来,如同盘古一样手执巨斧把混浊劈成两半。但发现我没有了力量:作业想破了头也做不出来,而小说、电脑如同毒蛇一般缠着我。毫无办法挣脱它们,惟有看着时间流过,从玩电脑的指缝间流过,从看小说的眼皮底下流过。2014年天津中考命题作文题目
爸爸常对我说初三是拼搏的一年,在这一年考上一个好高中,将来就好办了。并常用那句&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来激励我。可我却被游戏和侠客缠住了,动弹不得,大脑也让它们蚀空了。只好如眼前这般庸庸碌碌地活着,如同一具行尸走肉。
这就是我的初三&&一个噩梦,只能希望梦中的我能早些醒来,摆脱掉空虚的生活,找回真的自我。
可能是咱们还没到享受生活的时刻,不该这般过早的逃避拼搏;可能是课堂外的诱惑太多,我们意志太弱丢失了把握成长的钥匙;可能是家长望子成龙太切,望女成凤太急,不允许我们出现丝毫的偏差&&
我想说服我自己,我想让自己从梦中醒过来,去和同学一道看喷薄欲出的朝阳,因为我们都是初生的太阳。2014年天津中考命题作文题目
甜甜同学,谢谢你给了我这个机会。
一个关心你的同学
【天津中考作文抢先看】2014年菏泽中考英语出题错误,看你躺枪了吗?_鄄城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5,467贴子:
2014年菏泽中考英语出题错误,看你躺枪了吗?收藏
2014年菏泽中考英语错误:一、英语知识运用第一节
单项填空8.
Peoplewho eat a balanced diet should be ________ than those who only eat hamburgers.
B. cleverer
D. healthierD项当然对。B项又怎能排除?从事实本身讲,B项能讲得通,更何况它只是个猜测:should。没有绝对理由否认其他,认定唯一答案的单选,只会培养做题机器,束缚儿童思维,不利于其学习和未来,不利于社会.12.
“Learning from Lei Feng Day” is only two weeksfrom now. We need to ________ a plan about it.
A. comeup with
C. call up
D.set up上题是逻辑不严,本题干脆是语法不严谨。很明显AD两项都是正确的,虽然初中教材只学到了A。让人怀疑出题老师是教研太深入了而囿于其中,还是只有初中水平。 13.—When will you return the book to me?
—I’ll give it to you _________ I finishit.
C. as soon as
D.unless同上,语法不严谨,AD都对。Once有一个义项即as soon as,用法相同。14.—Look at the flowers Igave you last month. They are dying! ________ do you water them?
—Sorry, I forgot to waterthem.
A. How long
B. How often
C.How soon
D. How much同上,BD都可以。How much do you water them? 这样的例句在英语网站一搜一大堆。比如Bing,比如Yahoo。曾经听一位重点高中英语老师说“教什么就成了什么水平”。为什么?老师读书少,除了教科书和教参或教育类的书,几乎不读其他书!为什么?老师可能也有委屈:工作忙得要死,哪有时间读书?是啊,确实是个很重要的理由。再问什么这样?每个老师都明白:应试教育!它就是培养做题机器,而不是培养读书,更不是培养人。所以,应试教育害死人呐。不光是学生,还有老师都深受其害。怎么办?从古今中外广泛大胆地学习吸收先进经验,不要再扭扭捏捏,不要再顾虑太多,一切以大众未来、民族国家发展为重。回到中高考问题上,出题不能再闭门造车。要跳出考试大纲的圈子,从更高更深的角度看问题,从知识本身看问题。要有一线教研人员参与,但仅有他们还不够,还要广泛地借重外界力量,人多力量大,会从不同角度把题目打磨的更完美。
登录百度帐号我的游戏推荐游戏
后查看最近玩过的游戏
使用签名档&&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欢迎来到作文网!
|||||||||||||||
|||||||||||||||
当前位置: >>> 2014年成都中考作文题目:"小小的___"半命题作文
最新中考作文题目文章
热点中考作文题目文章
2014年成都中考作文题目:"小小的___"半命题作文
2014年成都中考作文题目:小小的___半命题作文
2014成都中考作文题目出炉,作文是半命题作文。
以汪曾祺的《小小的鸭蛋》里面的一段话,以《小小的&&》为题,写一篇作文。
编辑推荐:
2014各地中考题目:
历年中考作文题目:
注意本文有无分页。原文地址
与“2014年成都中考作文题目:"小小的___"半命题作文”相关的作文:
论 (点评可用QQ等账号登录,安全便捷)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4中考作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