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马选多大年纪退团的马?

智慧的感悟
&&&&&&&&&&&&&&&&
/ 智慧的感悟 
点诸问题有所创见。80 年代至 90 年代初,他主编《苏联当代文学概观》和作为曹靖华教授的助手筹划编撰大型的《俄苏文学史》三卷本统编教材。前 者对苏联当代文学作了系统深入的考察和研究,涉及苏联当代文艺思想潮和 流派的斗争,当代作家的创作和新一代作家特点、创作思想和艺术方法的变 化以及苏联文学的嬗变。该书填补了国内高校教材的空白。后者系我国学者 自己编写的第一部规模宏大、系统完整的俄苏文学通史,充分体现了 80 年 代我国俄苏文学教学和研究的最新成果,其中先期出版的第一卷《俄国文学 史》于 1992 年荣获国家级全国高校优秀教材特等奖。第三卷全面评析当代 文学时,还辟专门章节评介 15 个加盟共和国的民族文学,使之具有充分意 义上的“苏联”文学史,也是我国目前唯一有这种内容的教材。这里都凝结 了他潜心研究的成果。  80 年代以来,李明滨开始从事中苏比较文学方向的研究,多次赴前苏联 实地考察,掌握大量资料,写出我国第一部综合介绍《中国文学在俄苏》的 专著,该书评介俄国和苏联时期对中国文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资料相当丰 富,得到国内同行的好评,并受到国际著名汉学期刊《通报》的赞许。随后 他又写出《中国文化在俄罗斯》和《中国与俄苏文化交流志》,成为中俄文 化关系的系列著作。他多年治学的体会是: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注意广博 与精专结合,要勤奋刻苦,会珍惜时间。主要著作有:《欧洲文学史》(杨周翰主编,合著、统稿)、《外国文学简编》(朱维之主编,合著、编委)、《外国文学史》(朱维之主编,合著、编委)、《苏联概况》(主编)、《苏联当代文学概观》(主编)、《俄苏文学史》三卷本(曹靖华主编,合著、副主编)、《中国文学在俄苏》、《中国文化在俄罗斯》、《中国与俄苏文化交流志》等。塞万提斯与《堂吉诃德》沈石岩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和他的著作,特别是他的 代表作《堂吉诃德》。大家知道,今年 1997 年正是塞万提斯诞生 450 周年, 今天我们在这里探讨他的作品,权作对这位被狄更斯、福楼拜和托尔斯泰等 誉为“现代小说之父”的伟大作家的又一种纪念形式。米格尔·德·塞万提斯于 1547 年 10 月 9 日——相当于我国明朝的嘉靖26 年——出生于马德里附近的阿尔卡拉德埃纳雷斯镇的一个破落贵族家庭 里,其父是个终身穷困潦倒的外科医生,为了养家糊口曾先后在巴利阿多里 德、马德里、塞维利亚等地行医。塞万提斯从小就随父亲过着颠沛流离的生 活。看样子他仅上过中学,在他的短篇小说《狗的对话》里谈到他的这段学 习生涯,可以说,是自学成才。1564 年举家迁至塞维利亚,他得以有机会经 常光顾“帕索”剧种创始人洛佩·德·鲁埃达的“小剧场”(注:‘帕索’ 系西班牙的一种民间短剧)。塞万提斯从青年时期起就受到戏剧的熏陶。1568 年他撰写了一首十四行诗、一首三重唱哀歌以及几首八音节诗,被他的老师 洛佩斯·德·奥约斯选进由他负责编选的、为悼念费利佩二世的亡妻伊萨贝 尔而著的诗集中。以上就是塞万提斯的童年时代。 年是塞万提斯的青年时代。1569 年,由于塞万提斯打架斗殴伤人,被警方通缉,12 月他逃离西班牙。1661 年 1 月,塞万提斯成了罗 马红衣主教胡利奥·阿克夸维瓦的一名侍从,从而有机会游遍了佛罗伦萨、 威尼斯、米兰和那布勒斯等地。这一时期塞万提斯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初 次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他撰写了几首赞美罗马的诗篇,同时开始构思创作 田园牧歌体小说。当时他只有 22 岁。由于不习惯主教宫廷里的虚伪礼节和 阿谀奉承的习气以及别的年轻侍从又看不起他这个土里土气的书呆子,遂于1570 年 6 月参加了驻扎在意大利的西班牙军队。1571 年 10 月 7 日,虽然米格尔发着高烧,却不顾舰长让他卧病在床的命令,毅然冲上战舰的甲板参加 了抗击土耳其军队的勒班多大海战。他英勇地冲上敌舰与敌人展开搏斗,尽 管身负 3 处重伤,一直坚持到胜利,致使左臂残废,此后获得“勒班多独臂 人”的称号。1572 年,塞万提斯伤愈后重返军队,三年后,1575 年,与其 弟罗德里戈(也是西班牙士兵)一道请假回西班牙探亲,随身携带着统帅和 总督的保荐信回国。他们乘坐的船行驶到马赛海面时,突然遇到土耳其海盗 船的袭击,塞万提斯兄弟俩被俘。海盗们看到这两封信后,误认为这是个大 人物,以为奇货可居,因此索取巨额赎金。塞万提斯的家人无法凑到这么多 钱,只好于 1577 年赎回罗德里戈。而塞万提斯从此就开始了他在阿尔及利 亚的五年俘囚生活。五年之中,塞万提斯多次策划逃离,但均告失败,每次 事败后,塞万提斯主动出来承担责任,这种无视严刑拷打的勇气得到难友和 当地西班牙商人的尊敬,奴隶主们对他也畏惧三分,他们叫嚷道:“只要把这个残废的西班牙俘虏看牢,整个阿尔及尔的安全就有了保障。”1580 年,在两位好心神父的帮助下,米格尔终于回到了西班牙。回国以后,他才知道 家庭已经陷入赤贫状况,于是又不得不回到军队继续服役,以上是塞万提斯 一生中的第二阶段——国外冒险阶段。  第三个阶段——初步尝试文学创作并遭到失败的阶段。1583 年,塞万提 斯看到自己因手残而无法得到晋升的机会,故返回马德里,四处求职未成, 开始决定以写作为生。1584 年底,塞万提斯和一位崇拜他的经历而又喜欢阅 读骑士小说的姑娘结了婚。婚后,塞万提斯不想依靠妻子的陪嫁过活,就重 新返回马德里,从事他所喜欢的文学创作,就与他的妻子分居了。1584 年至1586 年塞万提斯创作的作品留下的悲剧只有《被围困的努曼西亚》。该剧描 述了古代西班牙的努曼西亚人英勇抗击罗马侵略军的故事。罗马军队围困努 曼西亚城长达 14 年之久,然而全城居民在漫长的抗战年代里,无一人投降, 最后他们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烧掉了城里的所有财物,集体自杀,只有一 个小孩因藏在大桶里而存活下来。罗马军队的将领俘获了这个孩子,并命令 他把努曼西亚城城门的钥匙亲手交给罗马军队的主帅(根据罗马人的惯例, 攻取一座城池之后,必须由当地的一个居民将该城的城门钥匙交给战胜方, 才算取得胜利)。小孩从罗马人手中拿到钥匙后,登上城楼,跳了下去,努 曼西亚城的最后一位公民就是以这种方式体现了他们的这种宁死不屈的崇 高精神。1808 年法国拿破仑的军队入侵西班牙,并围困萨拉戈萨等城池,在 年西班牙内战期间,在德意法西斯纵容下,敌视共和国的西班牙军队围困了马德里城。在这两次民族危机中,在上述被围困城池都上演过塞 万提斯的悲剧《被围困的努曼西亚》,以此来鼓舞西班牙人民的英勇斗志。 在这个时期,塞万提斯还写了二三十个剧本,但演出后反映平平,这些 剧本也没能收集出版。1585 年,塞万提斯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歌颂爱情的田园 牧歌小说《伽拉苔亚》,同时他又根据自己在阿尔及尔的经历写了《阿尔及 尔的交易》一剧,反映了俘虏们在恶劣的环境下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慨和爱国 精神。但这时,被人们誉为西班牙“天才的凤凰”的戏剧家洛佩·德·维加 活跃在西班牙的舞台上,观众们更喜欢看他的作品,在这种情况下,塞万提 斯不得不终止创作,只好在 1587 年到塞维利亚从事军队的征粮员(军需官)工作。   年为塞万提斯一生中的第四个阶段,即为生存而奋斗的阶 段。作为一名军需官,四处征收粮草,塞万提斯得罪了地方豪绅,特别是教 会,被诬陷“未经上级批准私自出售三百梅迪达的小麦”而被关进狱中。获 释后,经朋友介绍,到西班牙南部城市格拉纳达作税收员。但不幸的是,塞 万提斯将收缴的税款存在一家私人银行,银行破产,经理携款潜逃,塞万提 斯又一次因无法上缴税款而被捕入狱。据后来塞万提斯回忆,创作《堂吉诃 德》,这部传世的不朽之作的最初念头就是他在塞维利亚蹲监狱时产生的, 因为在他担任征粮员和税收官的这 15 年里,走遍了西班牙南部的城市和乡  村,见识了社会上各个阶层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既看到了许多美好的事情,也亲眼目睹了大量的丑恶现象,这些东西对他的思想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深刻 影响。结合他自身的经历觉得非常有必要编成故事讲述出来。1605 年,在塞 万提斯 58 岁时,《堂吉诃德》上集出版了,受到热烈欢迎。当年就再版了 六次,并被译成好几种欧洲文字出版。当塞万提斯继续撰写下集时,1614 年 竟有人化名抢先出版《堂吉诃德》下部。这部内容低劣并对塞万提斯进行人 身攻击的伪作却得到教会、报刊检查官批准出版。塞万提斯十分气愤,加快 了写作速度,于 1615 年出版了《堂吉诃德》下集,又获得成功。虽说他过 去出版了一部受人欢迎的作品,但作家的生活仍然十分贫困,并还屡遭不幸(如,因涉嫌杀人而被捕入狱,因女儿的陪嫁问题被控诉,法院催逼偿还所 欠的税款,几位亲人不幸相继离世:弟弟战死沙场,守寡的姐姐病逝等), 但是这位作家仍然以坚强的意志坚持文学创作。他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 在下面是酒馆,上面是妓院的吵吵嚷嚷的环境中写下了这部传世之作。除了 前期的《被围困的努曼西亚》、田园牧歌小说《伽拉苔亚》外,在
年的创作高峰期期间,还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警世典范小说集》(1613), 反映爱情与风俗的《八出幕间短剧和八出喜剧》。此外还有歌颂忠贞的爱情 和骑士理想的小说《贝雪莱斯和塞西斯蒙达历险记》(于作者死后的 1617 年出版)。塞万提斯几经创作上的失败,终于在 58 岁时发表了他的传世之 作《堂吉诃德》上卷。但他临终前的生活,与以前别无二致,尽管他的名字 受到敬重,他的作品在欧洲各国首都得到赞扬,他却依旧是个穷诗人。1616 年,对文学界来说,是一个悲惨的年头,在这一年里,更具体地说,在同年 同月同日,即 1616 年 4 月 23 日世界文坛上的两颗光彩照人的彗星陨落,莎 士比亚死于斯特拉夫城的农舍里,塞万提斯也在马德里的破旧寓所与世长 辞。在塞万提斯逝世前四天,1616 年 4 月 19 日,为《贝雪莱斯和塞西斯蒙 达历险记》写完了献词后才封笔,在他逝世前的
年,这短短的 近三年里,他拖着病弱之躯,紧张从事文学创作,笔耕不止,写就了《警世 典范小说集》、《帕尔纳索斯之旅》、《八出幕间短剧和八出喜剧》、《堂 吉诃德》下卷以及《贝雪莱斯和塞西斯蒙达历险记》等五部作品(其数量占 中文版八卷本的《塞万提斯全集》的一多半以上)。真可以说,塞万提斯有 一个硕果累累、光彩照人的、达到天才之巅的晚年,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 一生中酸甜苦辣的生活积淀,犹如汹涌澎湃的黄河之水从天而降,全部倾泻 在稿子上,这就叫作瓜熟蒂落。  现在介绍《堂吉诃德》。在本书的第二章堂吉诃德吟唱了这么一首诗歌: 从来女眷们款待骑士,/但哪像这次如此殷勤。/他们在款待堂吉诃德,/他 刚从家乡到达此地。/公主照看着他的坐骑,/他本人则由小姐服侍。这首诗 歌就是大名鼎鼎的堂吉诃德出游时,在一家小客栈对着他遇到的两位姑娘吟 唱的。这是他在模仿他所读过的旧武侠小说里的派头,需要时要通报大名。 仓促之际,只好从他读过的、记载朗萨洛特武功的古谣典里套用了一首,正  如他自己所说,此诗“酷似眼下的情景”。如果我们将原诗与它对比一下,不难发现,堂吉诃德将原诗里的主人公,欧洲中世纪传说中的圆桌骑士朗萨 洛特的名字换成了他自己。而且吉诃德的这个名字还是他第一次出游前不久 才取定了的名字。  这位吉诃德先生就是闻名遐迩的、古代第一的“骑士迷”,看骑士小说 入了迷的人。他是西班牙拉曼查地区小乡村的一个老式乡绅。他有一份不大 不小的田产:“他吃的大锅杂烩里常放的是牛肉(意思是说羊肉比牛肉贵, 没有条件经常食用羊肉):晚餐几乎顿顿是葱头拌肉末,星期六羊蹄羊骨(为 了纪念 1212 年西班牙人击败摩尔人,明文规定,周六禁止动荤,但是动物 的下水、蹄子、骨头例外,据说这个禁令一直维待到 18 世纪),星期五只 吃扁豆(礼拜五是耶稣受难日,为天主戒斋),星期日添上一道鸽子肉,这 样就花去了他收入的四分之三。”他本人大约五十岁左右,生的“一表堂堂”, 脸上无肉,骨瘦如柴,喜欢闻鸡起舞,热衷于打猎,他的真名可就难以深入 地考察了。有人叫他吉哈达,也有人称他为盖萨达,不过根据我们这位作者 的最后意见,他认为,这位主人公应该叫吉哈达,而不是盖萨达。因为这个 名字不但与他出游前几天为自己起的雅号‘吉诃德’十分接近而且其含义与 他那“身材精瘦,面貌清癯”的尊容比较相符。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堂吉诃 德读骑士小说上了瘾,猎也不打了,家务也不管了,没昼没夜的读骑士小说。 书中那些荒诞人物、事件不分昼夜地缠绕在他的脑海里,他的眼前不断出现 骑士、恶霸、仕女、名媛、毒龙猛兽以及决斗等,总而言之,一句话,所有 骑士小说里的世界统统变成堂吉诃德现实生活中的东西了,他收罗所有的骑 士小说,不论是抄本还是孤本,凡是能够弄到手的,他不惜任何代价都要搞 到,就这样,他那有限的家产几乎被他折腾光了。但是堂吉诃德走火入魔的表现还不仅如此,他还认为他自己也是个无双的骑士,而这万恶的社会正等待他去除暴诛乱,自然他也意识到自己还没有 受到正式的“骑士”封号。这反而使他更加急于外出包打天下,以便实现他 那行侠仗义、除暴安良的壮举,这样以来也许从什么大公爵那里讨到了正式 封号。第一件事,他先把祖上留下的、布满绣迹和霉斑的一副盔甲找了出来, 精心擦拭之后,发现只有顶盔,还缺少一件顶顶要紧的东西,因为那副盔甲 还缺一个保护头面的全盔。好在吉诃德先生有的是办法,他利用硬纸板做了 一套面具装在头盔下面,这就成了一具完整的头盔了。但他还多少有些放心 不下,他要试试这副加工的头盔是否结实,他便仗剑砍去。糟了,费了他整 整一周时间作成的东西竟如此的不牢。他不喜欢这么不经砍的面具,于是决 定再重新作一个,这次格外小心,他在硬纸板的里面衬上几条铁条。作成之 后,装在盔顶上,他很有理由自信,这次是坚固得很,并且也无需用剑去试 验了。  盔甲置办齐全后,吉诃德先生要干的事情,就是看他的“宝马”。他家 中这匹马的骨头根根突出就像西班牙硬币的边角那样。他自认为,这匹马应  该比他在骑士小说中看到的亚历山大大帝的骏马“布塞法罗”,比熙德的胯下坐骑“巴别卡”要好上多少倍。他用了四天的时间给他的马选取名字。这 四天功夫的一大半也许是花在自问自答上了。像他那样绝世无双的“骑士” 胯下的坐骑要是没有个特别的名字,那不就太岂有此理了吗?对,一定得有 个名字,而且还得是个响当当的名字,这名儿应该表示那匹马在主人得到‘骑 士’封号之前就已经是一匹不同寻常的马了。他想出了无数的名字,挑来挑 去,自己发问,自行回答,终于取定了,杨绛先生取其谐音将它译为“驽骍 难得”,因为以我们这位主人公之意,认为此马“从前是匹瘦马”(即西文 原意)但今非昔比,自从堂吉诃德使用了它之后,便是一匹非凡的马匹了。 马儿是有了名字,但是马的主人也得有个新的名字,这也是件让吉诃德先生 颇费心计的事。足足花了他八天的时间才确定下来,叫吉诃德。作者塞万提 斯认为,这位乡绅的本名叫吉哈诺(有瘦长脸之意),但是这位先生觉得瘦 长脸太俗气,于是稍一改动几个字母,就变成吉诃德了。其实这样的事在中 国古代文学作品里有例可寻,《水浒传》里有个高太尉,原来是个踢踺子球 出身的泼皮,由于他的球踢得好,人们就叫他高球。后来他发迹之后,觉得 这个‘球’字不雅,于是就改为‘俅’。此外,熟读骑士小说的吉诃德先生 还知道,大名鼎鼎的骑士阿马迪斯的名字后面还拖个地名“高拉”,从而全 名叫阿马迪斯·德·高拉,于 是吉诃德先生也给自己的名字后面加上个地名, 叫作堂吉诃德·德·拉曼却。这位热爱本乡本土的吉诃德先生觉得这个雅号, 不仅清清楚楚地指明了他的出身籍贯,而且家乡也会因为他的功成名就而变 得名垂青史。还有一件事更让堂吉诃德放心不下,吉诃德先生知道,凡是“骑 士”都有个“意中人”,一位仕女,美人,以便将自己这颗火热的心和侠胆 义举奉献给美人。没有意中人的骑士,就好比一棵树没有叶子,不结果子, 犹如一个缺乏灵魂的躯壳。吉诃德先生以心问心地说道:要是我打败了一个 巨人,我不能叫他到我意中人跟前匍匐着听候美人的发落,就像骑士小说里 描述的那样,那岂不是天大的笑话吗?不行,我一定得有个意中人,我崇拜 的“名媛淑女”,“心的归宿”。巧的很,吉诃德先生就有一个现成的意中 人,就住在附近的、一位长相一般的农村姑娘,吉诃德先生曾为了她,弄得 神魂颠倒,自然对方一点都不知道竟会有人把她当作天仙般的崇拜。这个姑 娘名叫阿勒东萨·罗伦索。吉诃德先生也要为这个意中人起个新名。这个名 字既要像个公主的芳名,又得跟自己的雅号相般配。于是他就确定为颇有贵 族气质的杜尔西内亚,然后再拖上一个表示这位女士籍贯的尾巴,“德尔·托 博索”。吉诃德先生觉得这个名字既鲜艳,又别致,还铿锵入耳。准备就绪 之后,吉诃德先生认为时机成熟,并且认为他若再不出去“行侠”,换句话 说,再不把自己奉献给这个等待救援的世界,那简直是一种罪过了。于是在 热得要命的七月的一天早上,东方还没发白的时候,吉诃德先生非常秘密地 绑扎妥当,骑上自己的那匹“宝马”驽骍难得上路,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出游。吉诃德先生总共三次出游冒险。本书上集叙述了他的第一、第二次出游,下集讲述吉诃德先生的第三次出游经历。第一次是单枪匹马,受伤而归。后两次他找了本村的一个穷苦农民桑乔作为侍从,一同出游。被骑士小说迷 了心窍的堂吉诃德以为到处都是妖魔鬼怪和行凶歹徒,他把风车当巨人,把 旅店当城堡,把羊群当军队,把磨坊当监狱,还把酒囊当成巨人头,干了一 桩桩荒唐可笑的事情,其结果是他那锄强扶弱、救危济困的理想化为泡影, 自己也被打得遍体鳞伤。直到临终前他才从自己疯狂的幻想中醒悟过来,用 自己的遗嘱对骑士小说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如果他侄女未来的丈夫也是 爱好骑士小说的人,那么她将被剥夺财产继承权。  我们知道骑士文学是歌颂骑士制度的产物。盛行于十二三世纪的西欧。 西欧分成许多小国,国王下面的许多大小贵族都有自己的封地,贵族下面还 有小贵族,他们也有自己的领地。这些封建领主都有自己的武士,又称作骑 士。而西班牙十五六世纪流行的描写游侠骑士的小说,称之为骑士小说,它 是在西班牙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的。在西班牙中世纪反抗来自北非的 摩尔人统治的、收复失地的解放斗争中涌现出了一个骑士小贵族的特殊集 团,他们成为光复失地运动的主力军。虽然西班牙的骑士制度已经瓦解,但 骑士小说仍然盛行,尤其在 1492 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即现在的拉丁 美洲以后,激起了新的冒险热潮。这时西班牙人人人觉得生逢吉时,个个磨 拳擦掌,跃跃欲试,企图去西印度群岛,即拉丁美洲,一显身手(塞万提斯 亦曾有过这种打算)。西班牙王室为了占据更大的殖民地,攫取更多的金银 财宝,正需要这种业已过时的骑士精神。尽管作为维系封建关系的骑士制度 瓦解了,但封建精神的枷锁依然禁锢着人们的思想。西班牙复兴后,称霸于 欧美亚非四个大洲,成为最早的殖民大国,自称日不落的国家。这种骑士就 成为西班牙人理想中的英雄。反映在文学创作上,就是骑士小说的盛行。尽 管骑士小说并不是从西班牙本土兴起的,它的前身来自英国的骑士故事和法 国北部的英雄史诗。但它与史诗不同之处在于后者的主人公有崇高的目的, 为祖国或宗教而献身,而骑士小说的主人公则只为个人事业孤军奋战,有时 则纯粹为了冒险;史诗的情节是依据真实的历史和地理环境叙述,而骑士小 说的故事则是在纯属臆造的境界中展开;在史诗中,妇女居次要地位,主人 公几乎与爱情隔绝,而骑士小说的主人公则为美人赴汤蹈火;史诗中的英雄 形象常常是粗犷豪放,而骑士小说的英雄往往是温文尔雅。  骑士小说的主题反映封建骑士阶层的生活理想:即为爱情、荣誉或宗教 而显示出的冒险游侠精神。西班牙的民族自信心,十字军的冒险精神,虔诚 的宗教信念,在骑士小说中均有突出的反映。小说中的主人公游侠骑士,往 往被写成见义勇为,锄强扶弱,英勇善战,举世无敌。而这一切出生入死建 功立业的动力均来源于爱情,故事情节不外乎是:为取得贵夫人的欢心,骑 士历尽神奇的各种惊险遭遇,赢得骑士最高荣誉之后,凯旋而归,成为国君、 领主或朝廷里的显赫人物,然后分封他的朋友和侍从,并与一贵妇人或一远 方公主成亲。这时,一切宿敌,包括那些善于施用魔法妖术的敌人,均被扫  荡殆尽。  西班牙最早的骑士小说在 1321 年左右出现,但具有本国特色的骑士文 学形成高潮,则是 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当时最为流行的骑士小说有《阿马 迪斯·德·高拉》(1508)、《埃斯普兰迪安的英雄业绩》(1510)、《希 腊的堂利苏阿尔特》(1514)、《帕尔梅林·德·奥利瓦》(1511)、《骑 士西法尔》(1512)等。  反对宗教改革的工具,西班牙耶稣会创始人圣伊格纳西奥·德·洛约拉 在其作品中不止一次地谈到“耶稣的最初的骑士事业”,当时也出现不少小 说,将耶稣、天使、圣徒的事迹也作为游侠骑士来描写,如佩德罗·埃尔南 德斯·德·比利温布拉莱斯的《太阳骑士》(1552)。据统计,从 1508 至1550 年间,几乎平均每年有一部新的骑士小说问世,共出版了 60 余部。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无人不读骑士小说,可 见其流行之广。骑士小说行文冗长,叙事繁复,语言拖沓,人物的性格和外 貌雷同,中心思想与内容大同小异,艺术价值不高。随着骑士制度的衰落, 骑士小说也就逐渐销声匿迹了。塞万提斯写《堂吉诃德》的初衷是“让世人厌恶荒诞的骑士小说”、“把骑士小说的那一套扫除干净”,看来,作者的直接目的达到了。从塞万提斯 为骑士小说迷画的这幅疯疯癫癫的漫画像中读者看到阅读后所产生的恶 果,但作为一部名垂青史的杰作还有着更为久远的深层含义,不管创作之初 作者是否意识到这点。更为深层的含义是塞万提斯是将吉诃德先生作为英雄 来歌颂的。从他那一桩桩模仿骑士的癫狂之举中,人们可以看到堂吉诃德从 良好愿望出发,立志铲除人间的恶魔,他反对压迫、锄强扶弱,充满了无私 无畏的精神。这时塞万提斯笔下的骑士已经不是中世纪的那种为美人而献身 的武士了,而是具有文艺复兴时期新思想的勇敢的战士,在他头脑清醒时, 显示出他那渊博的学问,是一个才智横溢的人物。他发表的有关美德、自由、 民主、人的意志的言论,对子女教育的看法(他认为父母对子女所选学的学 科不应用强制的手段去制约,而应根据子女的才能而决定),对诗歌、翻译 的独到见解(他认为,诗歌被公认为具有讽刺、抨击社会上一切弊端的功 能),都是那么有条有理,振振有词,当他谈武艺、论天文地理、强调保卫 祖国的正义战争的重要意义时,讲得那么头头是道,见识卓越。在桑乔被派 出担任海岛总督时,临别前塞万提斯要求桑乔正确认识自己,要求他以美德 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生活要简朴,工作要勤奋,姿势要端正,不得沉溺于 女色等,所有这些都反映出堂吉诃德对理想具有坚定不移的信念。这一信念 可以视为投向当时封建社会的匕首。正如俄国评论家别林斯基所评论的那 样:“他是热情的人道主义者,是个学识渊博的真正智者。”尽管他的愿望 是好的,有着美好的理想,但是这种不顾实际的幻想,总是过高估计自己的 力量,往往是事与愿违,屡屡失败。他搭救了牧羊少年,但他走后却使得这 位少年吃了更大的苦头,难怪后来这位少年再次见到他时,请求堂吉诃德答应他,当他再有困难时千万不要再来救他,可以说,他既害了别人也讽刺了自己。这种理想脱离现实,一味蛮干,不注意方式、方法的人物典型也是塞 万提斯精心塑造的,从而后来堂吉诃德就成为理论脱离实际的代名词。堂吉 诃德身上的矛盾而复杂的性格,反映了塞万提斯思想上的矛盾,即理想与现 实的矛盾。这么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才华横溢的塞万提斯却为社会所不容, 受伤致残,被俘受辱不说,还多次蒙冤被关进牢房,还得承受家庭的种种矛 盾与接二连三的不幸遭遇的袭击。面对如此艰难困苦的境地,塞万提斯从来 没有被吓倒过。但他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愿望、抱负,却在他的文学创 作里一一得以实现,为后人留下了一部“在欧洲所有一切文学著名作品中, 把严肃和滑稽、悲剧性和喜剧性、生活中的琐屑、庸俗和伟大、美丽,如此 水乳交融般地结合在一起,这样的范例仅见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别 林斯基语)的传世之作。  小说中的另一个人物仆人桑乔·潘沙与堂吉诃德相辅相成,是主人的对 照,彼此交映生辉。塞万提斯通过桑乔这个人物概括了 16 世纪西班牙农民 固有的特点:稳健、冷静、实事求是,具有较正确的判断力。就是说,他是 人民精神的体现者。而另一方面,社会环境对他产生影响,使他没有理想, 缺乏热情,有时还显得有些贪婪、狡猾。但他往往在堂吉诃德沉醉于虚幻的 狂想、认不清现实的时候,能说出清醒的、合情合理的话来,以纠正塞万提 斯的错误,指出真理所在。这是桑乔所起的作用。桑乔的庸俗之处,在于认 为人生最大的目的是为获得物质上的享受,过上舒适的生活,最最让他烦恼 的是跟主人到处冒险的时候,没有口福可享。但是桑乔的性格并不是一成不 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堂吉诃德的精神感染了他,明知跟着这个疯主人不 会捞到实惠,可他仍然一片忠心,不肯背离主人而去。在下集里,桑乔的性 格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当他担任海岛总督时,秉公办事,为官清廉, 为百姓作了不少好事。这段体现桑乔聪明才智和管理才能的描写也反映了塞 万提斯的人文主义思想。这个人物塑造的也很深刻。主仆二人不论外表还是 性格、出身都形成鲜明的对比,一高一矮,一瘦一胖,就连坐骑也不一样: 一匹瘦马,一头胖驴。主仆二人处处形成对照,两个人游历过程中,堂吉诃 德具有深不可测的骑士道理想,而且还经常神志颠倒,而桑乔则那么清醒, 讲究实效。因此,两个人是相辅相成,也是相接相连的人物,写得妙趣横生。 全书的冲突就是在这个一智一愚的两人对话里发展起来的。人物的鲜明个性 和思想感情都是通过对话和行动充分体现出来的。所以德国诗人海涅认为, 堂吉诃德和桑乔合起来才是这部小说的真正主人公,并巧妙地将一对对互相 矛盾的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小说的层次更加丰富,人物性格更为突出,同时 也使小说的哲理性更加深邃。对西班牙语国家的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如1982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就可以看到《堂 吉诃德》一书的影子。从《堂吉诃德》一书的结构来看,全书分为主要情节,即堂吉诃德和桑乔的几次冒险故事,桑乔当海岛总督处理政务的故事以及这两个主人公和理发师等人物出场、讲述的故事,这是本书的核心部分。此外还有诸多的插入 故事,即次要情节,尽管这些故事不是为了了解主体故事必不可少的篇幅, 但是它的人物有时还与主体故事相交叉。这些次要情节,即指由不同人物讲 述的插入故事,它们有维德马上尉讲述的被俘经历、有十四个长短不一、情 节各异的故事以及一篇与主要情节毫无瓜葛的、由神父当众朗读的一份拾到 的手稿《一个具有好奇心的鲁莽汉子故事》。塞万提斯在上述故事中根据每 个故事的不同内容,分别地将过去业已存在的文学叙述传统模式,如摩尔人 小说、田园牧歌体小说、意大利式小说、言情小说、骑士小说等手法运用进 去。总之,塞万提斯以堂吉诃德和桑乔的冒险出游为主线,写成一部有连贯 性和系统性的、结构严谨情节动人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三次出游的前因后 果都有详细的交代,下集里堂吉诃德在公爵府第作客以及桑乔出任总督的那 几章,作者采用了相互交替的手法,轮流描写在不同场合里发生的故事,例如 45、47、49、51 等章是关于桑乔的故事,而 46、48、50、52 等章则是讲 述堂吉诃德的活动。这样一方面兼顾到同时展开的情节,另外一方面吸引读 者注意这对并行的情节。这也是《堂吉诃德》结构的另一特色。尽管作者将 主次要故事巧妙地揉和在一起,但纵观全书也有某些纰漏,如有些细节前后 矛盾甚至遗漏,上集过多地穿插次要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主要情节的 发展。《堂吉诃德》的出版取得巨大成绩,作者在世时,已经出版了 16 次。在他逝世后的 300 多年里,在国外翻译出版了 1000 次,影响很大,成为世 界文学宝库里的一部不朽的名著。这部闪烁着人文主义思想光辉的小说《堂 吉诃德》人物的复杂个性引发出不同时代的不同理解,真是仁者见仁,智者 见智。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一代又一代读者对堂吉诃德的理想及对其形象 的剖析与进一步的联想,这个人物形象变得更加鲜明、生动、光彩照人。因 为不同的读者从人物复杂的特性上各取所需,找到自己的或别人的影子。中国人民通过自己的知识界,对塞万提斯这位作家,特别是对他的名著《堂吉诃德》并不陌生,早在 1922 年林纾(林琴南)先生用文言文首次译 出《堂吉诃德》,中文版定名为《魔侠传》。到了三十年代,傅东华先生开 始从英译本转译《堂吉诃德》上卷,具体地讲,从 1935 年 6 月到 1936 年 4 月在郑振铎先生主编的《世界文库》上连载 12 期,即《堂吉诃德》上卷 52 章里的前 33 章。直到 1939 年他才将后面的 19 章补译出来,这时《堂吉诃 德》上卷的单行本方出版问世。1947 年,这个版本出版了第三版。解放以后,1950 年、1954 年商务印书馆和作家出版社将傅译《堂吉诃德》上卷本又分 别再版了一次。直到 1959 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方出版了傅东华先生从英译本 转译的《堂吉诃德》的全译本。著名作家、翻译家杨绛先生花了多年心血直 接从西班牙文译出《堂吉诃德》上下两卷集,于 1978 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此后,在改正错误或不足之处的基础上于 1987 年修订本再版。到了1995 年在我国又出版了 4 部从西班牙文直译的新译本,他们的语言文字、译笔风格各有千秋。这是我国翻译园地里的百花齐放、繁荣昌盛的表现。 我们刚才说到,早在本世纪初,我国就已经有了《魔侠传》译本,其实与其他国家相比,并不算早,仅与我们的邻邦日本相比,我们都是东方的文 化大国,都遇到与西方语言有着共同的语言、文化差异,但是日本早在 19 世纪就已经有了《堂吉诃德》的日文译本,1927 年,即《魔侠传》出版五年 后,又出版了第二个日文译本,至于西方的德国、法国、英国、荷兰等国在《堂吉诃德》出版不久的 17 世纪,不仅在很短时间里翻译介绍了这部作品, 甚至有的国家《堂吉诃德》的译文版本竟多达十多种甚至二十多种。  1955 年我国响应世界和平理事会的号召,在北京举办了“世界名著《草 叶集》出版一百周年、《堂吉诃德》出版三百五十周年纪念大会”,著名学 者、专家还在各大报刊发表了介绍评论文章,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股塞万提 斯热。但是从出版书籍角度上看,当时仅有两家出版社出版了塞万提斯的作 品,即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 年出版的傅东华的、从英文转译的《堂吉诃德》 全译本和上海新文艺出版社 1958 年出版的祝融先生翻译的《惩恶扬善故事 集》。这部《惩恶扬善故事集》,实际上是 1997 年出版的《塞万提斯全集》 中文版里的第五卷,由 13 个短篇小说组成的《警世典范小说集》的选译本。 在塞万提斯的著作中,《警世典范小说集》占据着重要地位,它被看作是《堂 吉诃德》一书的补遗。换句话说,如果塞万提斯没有写出《堂吉诃德》,他 仅凭《警世典范小说集》一书就可以跻身于著名作家的行列。而祝融的从其 他语种转译的《惩恶扬善故事集》,这个版本的遗憾之处主要在于译者从 13 个短篇小说里,仅仅选择了五个短篇,难以让读者看到如此重要作品的全 貌。改革开放后,1982 年 4 月在北京大学召开了纪念塞万提斯逝世 366 周年 的学术报告会,会后十位西班牙语国家驻华大使在校园内种植了一棵白皮 松,命名为“智慧之树——塞万提斯之树”,它成为中国和西班牙语国家之 间的文化交流的佐证。目前这棵树与 1986 年 10 月安放在北大校园内的、马 德里市政当局送给北京市人民的塞万提斯青铜塑像相毗邻,树与塑像,现在 成为北大校园内过往行人驻足观望、流连忘返的校园景点之一。所有这些都 扩大了塞万提斯在中国的知名度。塞万提斯对翻译有他自己的看法,在《堂吉诃德》第二卷的第 62 章里,他借助堂吉诃德之口说:“任何两种语言之间的互译,都好比是反面观赏弗 兰德斯挂毯,图案倒是都能看见,可是被乱七八糟的线头弄得模糊不清,不 像正面那么平整光滑??当然我不是说干翻译这一行有什么不好??”。塞 万提斯的这段话,一方面证明翻译工作的艰辛所在,同时也是对那些滥译、 乱译者的抨击。在《堂吉诃德》上卷的第 6 章里,塞万提斯就抨击了西班牙 人,赫罗尼莫·乌列阿上尉翻译的《疯狂的罗兰》,指责他使原诗的“韵味 大为减色”,认为他是在“自找挨骂”。但塞万提斯并不是对翻译工作蔑视、 否认翻译工作,将它一棍子打死,对好的译作他也是大加赞扬的,书中他还提到另外两个译本的译者,他认为“他们精美的文笔简直使得译文和原著难以区分”。在《堂吉诃德》下集的献词中有这么一段话:“四面八方都催我 把自己的堂吉诃德拿出来。最急切的莫过于中国的大皇帝了。一个月以前, 他用中文给我写了封信,亲自派人送来,要我,更确切地说是恳求我给他捎 去一本《堂吉诃德》,因为他想建立一所卡斯蒂利亚语学校,打算用《堂吉 诃德的故事》当课本。同时还聘请我当校长。”固然这些都是塞万提斯的戏 言,尽管由于中国大皇帝忘记让使臣捎去来华的路费以及当时身体欠佳的塞 万提斯也无意出国,也就无法协助中国培养西班牙语人才。但是 1997 年《塞 万提斯全集》中文版八卷本的问世,标志着我国解放后自己培养出来的这支 西班牙语文学翻译队伍业已成熟,并以翻译出版他的全部著作方式纪念了这 位未能成行来华出任“校长”一职的、塞万提斯 450 周年诞辰。作者简介:  沈石岩,1933 年出生,浙江绍兴人。1957 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德 西法文系西班牙语专业。 年曾在古巴哈瓦那大学文学院进修西班 牙语国家文学。在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从事西班牙语、西班牙文学等教 学工作至今。现兼任全国西班牙、葡萄牙、拉丁美洲文学研究会会长。1997 年被葡萄牙总统沈拜奥授予大绅士勋章。主要译著有:佩雷斯·加尔多斯的《马利亚内拉》《静思姑娘》(合译) 阿斯图利亚斯的《危地马拉的周末》 埃切加赖的《伟大的牵线人》 拜巴尔的《树》 帕斯的《超现实主义》厄尔南德斯的《人民的风将我托起》等此外,还参与数种大型文学工具书、教科书的编撰工作。《物种起源》——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 张昀  一百多年来,没有任何一个自然科学理论像达尔文的进化理论那样面对 着那么多的批评者和反对者,经历过那么长久的激烈争论,遭到那么多的攻 击、误解和歪曲,受到如此悬殊的褒贬,造成如此深广的影响。它最初被看 作是反宗教的“邪说”而受到猛烈攻击,而近来又被某些人说成是“某种信 仰,不是科学”而备受排挤。他被许多人许多次地宣判“死亡”,或“即将 崩溃”。它被一些人误解,被一些别有用心者歪曲、滥用。无怪乎卓越的遗 传学家缪勒(H.J.Muller)和古生物学家辛普孙(G.Simpson)在《物种起 源》问世 100 周年(1959)之际不约而同地用同样的标题分别写了纪念文章: “一百年来没有人了解达尔文,这实在是够了。”(“One handredyears without Darwin enough”)再没有比批判一个影响深远的伟大理论并宣布它已被批倒,更能造成轰动效应了。文革期间,据说姚文元声称要“批判”爱因斯坦“相对论”,周 培源先生说“要批判‘相对论’就要首先弄懂它!”周培源说得对,在决定接受或反对、批评或修正一个理论之前应当弄懂它,仔细读一读原著,而且要用历史的观点分析它、理解它。其实,达尔文 的理论并不像“相对论”那样难懂,但要真正弄懂它必需有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不存偏见,二是具备综合的生物学和地质学的知识。我们在用 20 世纪90 年代的知识去理解 130 年前的《物种起源》时还要换一种眼光,即历史的眼光,否则我们就看不到它的有珍贵价值的东西。例如,由于受当时生物发 展水平的限制,达尔文对“自然选择”原理的阐述是肤浅的,甚至包含着逻 辑上的错误。直到 20 世纪 30-40 年代,自然选择原理才被学者们用现代遗 传学和生物学其它领域的知识重新解释,并逐渐被生物学界多数人所接受。 但它仍然不断受到批评。而且近 20 多年来,批评愈来愈多,出现了那么多 据认为可以取代达尔文理论的新理论。但达尔文理论似乎是“除不掉的东 西”。一些新的理论并没有取代它,却只是对它做了修正或补充,使它的内 容更完善和丰富了。达尔文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我们今天的某些人喜欢用今天的尺度和挑剔的眼光评价历史人物和在 某个历史时期产生的理论学说。评价一个 130 多年前的自然科学的理论最好 是回到上个世纪的历史中去,今天的人常常忽略了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所 以迈尔(Mayr)说:“只有历史学家才能评价达尔文的先锋作用。”在达尔  文以前,西方传统思想所认识的自然是一个有目的地设计和创造出来的,并由上帝制定的法则所主宰的、协调有序的、合理安排的、完善美妙的、永恒 不变的世界。  假如站在河边,你眼前的水中有一块光滑的鹅卵石,水流从它表面流 过,它为什么会有这样光滑的表面和卵圆的形状呢?因为它的阻力最大的部 分,突出的棱角和粗糙的表面已被水流长年地磨蚀,这是稍有常识的人都可 以用物理学知识解释的。然而那河流中的鱼的光滑体表和流线形的躯体,却 不能用物理学来解释了。而且更何况它用于激动前进的胸鳍,用于保持平衡 和控制方向的背鳍和尾鳍,驱动它们的肌肉,提供肌肉所需营养和氧气的血 管、心脏,以及交换气体的鳃,获得营养的消化及排泄系统以及协调控制整 个机体行为的脑和神经,繁殖后代的生殖器官,更不用说记载遗传信息的细 胞内的分子结构了。这条鱼的每一个器官的结构都适合于行施某种特定的功 能,许多器官合理地组合起来成为这条活生生的鱼。这时你可以把你手上的 表拿来和它比较,钟表的每一个零件都是为一定的功能而设计制造的,各零 件合理地组装成一个可以走动并指示时间的精巧机器。鱼和钟表的共同点就 在于此:它们都是合乎目的设计的“创造物”。然而表是钟表制造者设计创 造的,而无比复杂精致的鱼又是谁设计创造的呢?于是柏利(Paley)从钟 表制造者引出了上帝,那是万能上帝或某种超物质的智能力量。这世界不仅 有鱼而且有各种复杂的生命,它们是如此协调合理地安排在不同的环境中, 上帝一个个地设计创造了它们,让它们能够活着,鱼被安排在水中,并有水 草和其它食物,鸟被安排在空中,耗子被安排在洞中,猫被安排来吃掉过多 的耗子,花草树木五谷菜蔬被安排供人类欣赏和食用。而这些一旦被创造和 安排好了,就永不变了,否则秩序就打乱。1859 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为我们描绘了另一个新世界,这个世界没有设计、没有预先的目的,没有上帝的创造,生命是通过变异、遗传,不利变 异的淘汰,有利变异的保存这样漫长的演变历史而产生的,而且这种演变是 无止境的不可预期的,这个世界充满竞争,有绝灭、有新生。这是一个变化、 发展的精彩有趣的深奥莫测的世界。这是达尔文带给我们的新世界,一个有 历史的有未来的世界,令科学家兴奋并为探索它而献身的世界。中世纪以来 自然科学束缚于神学,屈从于神学。布鲁诺、哥白尼、布丰、拉马克,他们 都曾向西方传统思想挑战。伽利略和布丰在传统思想的大厦前低头了。拉马 克狠狠地撞击了这座大厦,但他相信动物内在的精神力量控制着进化方向, 又给传统思想留下很大的存在余地。  达尔文以前的先驱者们没能把西方传统思想大厦摧垮。达尔文却做到 了:他的《物种起源》列举了大量事实来证明下面的论点:  ①自然界生物的复杂的美妙的适应构造和相对完善的适应功能主要是 变异(生物本性)和自然选择的结果,没有超自然的超物质的因素,没有上 帝的创造。  ②生物的进化无预先决定的方向。  ③人类是自然界的成员,人的精神智慧也是进化的产物,是第二性的。 达尔文动摇了西方传统思想的基础,“整个大厦垮了下来”。从而真正 使自然科学脱离了神学,就像迈尔所说的,达尔文发起并完成了一场思想革 命,1859 年《物种起源》问世之日是自然科学与神学离婚,宣告独立之日!《物种起源》成为近代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哲学上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斗争了多少年,但唯物主义似乎从来没有在西方思想领域中占过上风。达尔 文不是哲学家,但他不动声色地摧毁了唯心主义的基础。  我们看看它的唯物主义“彻底”到什么程度。《物种起源》把上帝从自 然界中驱逐出去了,但人类始终是进化论最敏感的禁区。假如达尔文证明人 类也是从低等的动物演变而来,那么有损于人类“尊严”的观点无疑会触犯 “众怒”。但是达尔文一旦走到这一步就不会回头了,在《物种起源》中他 指出人类与其它动物之间的相似性,例如人的手与蝙蝠的翅、海豚的鳍、马 的腿在骨骼结构上的相似,暗示人类与动物的共祖关系。他在《物种起源》 再版中很小心地提示“人类的起源和历史也将由此得到启示”。1871 年发表 了《人类由来》一书(《The Desent of Man》)明确地论证了人类与灵长 目动物的亲缘关系。今天我们很难体会达尔文做到这一点是多么困难,多么需要勇气。在当时甚至支持达尔文观点的著名学者都相信人处于特殊地位。甚至与达尔文同 时提出自然选择说的华来士一旦触及人类就走向了“唯灵论”。当达尔文证 明人类的精神与智慧是第二性的,唯心主义就再无藏身之所了。达尔文带给我们的是彻底唯物的发展的新世界观,无怪乎马克思与恩格斯非常重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马克思写信给恩格斯说“这是一本包含 了我们观点的自然历史基础的书”;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演说时说“就像达 尔文发现了有机物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这里 要说明的,马克思发现的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古尔德(1977)说达尔文深知自己的学说代表的唯物主义,和当时的社会对唯物主义的恐惧,所以才将《物种起源》的发表推迟了整整二十年!达尔文其人和《物种起源》问世的前后  无论是达尔文的支持者或反对者都承论,达尔文在 130 多年前发表的《物 种起源》是自然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近来达尔文成为科学史研究的热门人 物之一。为什么达尔文能够发起这场自然科学中最引人注目的革命,并取得 成功呢?这要归因于下面几个条件:  ①自文艺复兴到 19 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人类 对自然界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②18-19 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带动了全球自然资源考察,达尔文本人参加了小猎犬号军舰的五年之久的环球考察,大大扩展了眼界,触发了达尔文的灵感。并为他的著作提供极丰富极重要的事实依据。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绪论一开头就说“当我在‘小猎犬号’皇家军舰上充当自然学者时,我曾深深地被栖息在南美洲的生物分布的一些事实以及 该洲现存生物和古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的一些事实所打动”。  ③达尔文以前的进化论的先驱们提供了新思想、新观念。对于达尔文受 他的前辈学者多大影响这一点有两种极端相反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达尔文是“摘桃派”,“布丰种树,老达尔文(达尔文的 祖父)和拉马克浇水,达尔文说‘这果子熟了’,便摘下来放进自己衣兜里。” 这是并不真正了解达尔文学说的人的议论。  另一种观点认为达尔文是由于谦虚才在《物种起源》前言中列举出 30 多个前辈的名字,实际上达尔文在提出其理论时并没有受他们多大影响,这 是不客观的。④达尔文个人的素质。 为一个伟人做传时,往往都说他从小就如何与众不同,聪明过人,勤奋好学,同时又受到家庭学校的良好影响和教育等等。其实并非完全如此。达尔文在回忆录中首先指出自己的缺陷: “我没有敏捷的理解力,也缺乏机智。” “记忆广泛但模糊不清。” 然而若是没有一些与众不同的长处,那也是不真实的: “我具有能看出容易被一般人忽略的事物的本领。” “我观察和收集事物之勤奋无以复加。”“我热爱自然科学始终坚定不移,兴趣始终旺盛不衰,我一生唯一的乐趣就是研究。” 家庭和学校的影响对一个伟人起了多少决定作用很难说。达尔文的祖父,艾拉斯姆·达尔文是一个进化论先躯者,达尔文传记作者们说达尔文如何深受其影响,似乎达尔文的进化观点是祖传的。其实不然,达尔文直到离 开剑桥大学到“小猎犬号”考察结束之前,一直是一个自然神学论者。直到1886 年 10 月,结束全球旅行之时,才发现“旧约全书明显伪造世界历史??”,“最后终于完全不信神了”。学校教育对达尔文也没有产生多大 影响。他在中学成绩不佳,父亲令他提前退学。后来父亲送他进爱丁堡大学 学医,学了两年,除了化学课外,他觉得大学的课程枯燥乏味难以忍受。父 亲又送他去剑桥神学院,希望他将来当牧师。“在剑桥度过了三年光阴?? 也如同在爱丁堡大学和中学时代一样,仍旧完全白白浪费了”。要是家庭和 学校对他毫无有利的影响那他也就是一个浪荡公子了。他祖父虽然没有教给 他进化观点,但他却使达尔文养成了爱好自然、好搜集、好观察的性格。在 剑桥,达尔文虽然没有学好神学课却结识了像亨斯洛等一些学识渊博的教 授。他在上学期间参加的各种活动所学到的知识使他在 22 岁离开剑桥时已经具备了作为一个自然学者必需的条件。试想若没有生物学、地质学、地理学的知识,那五年的环球观察能有多少收获呢? 最后一条未必不是他事业成功的主要的条件之一,那就是达尔文父亲给他留下一笔巨额遗产,使他一生“不需谋生觅食”而专心致志于研究自然了。 科学史家说:假如达尔文不是出身于名门望族,他就不会有机会登上“小 猎犬号”去陪伴船长和参加环球旅行。假如达尔文生在穷人家里,他可能到处求职谋生、养家糊口,谈不上研究了。果真如此,科学史就要改写了。 达尔文生于 1809 年 2 月 12 日,Shrewsbury,死于 1882 年 4 月 19 日,享年 73 岁。  1836 年 10 月结束环球考察,整理资料,放弃神学观,形成了演化论观 点,1838 年 10 月受马尔萨斯人口论启发,形成了自然选择理论,1844 年写 成了 200 多页的笔记,1858 年与华来士同时在林奈学会上发表自然选择的进 化理论。1859 年《物种起源》正式问世。其间有一些不解之谜,如达尔文为 何从 1838 年理论的初步形成到 1858 年在林奈学会上发表耽误 20 年之久! 其中原因就留给自然科学史去研究吧!《物种起源》写了些什么  《物种起源》的全名是《通过自然选择或生存斗争中有利变种的保存的 物种起源》。从达尔文时代的西方思想观念的情势来看,达尔文必须做到两件事才能使他的学说站住脚,即①首先要用大量确凿的事实证明自然界的进化是真实 的现象,真实的过程;②提出一个能解释进化原因或进化机制的理论,这个 理论排除任何超物质的因素,并能解释生物界的复杂结构和机能适应性的起 源,物种的起源,以及其它的生物现象的因果关系。全书的核心正是后者, 也就是自然选择理论。达尔文之前已经有一些学者提出了物种变异传衍和进化的观点。承认物种变异是比较容易达到的认识,但要解释生物适应的起源和进化的原因并非 易事。在达尔文之前的进化学者的最常见的解释是环境的影响作用。例如布 丰认为气候能改变生物的特性,寒冷造成毛皮增厚、脂肪积累等适应性变 异。拉马克则认为习性改变、器官作用的强度引起适应性变异,但对于复杂 的生物结构、机能的适应性的产生简单地归因于环境直接作用和器官使用强 度,则不合理。例如前面说的那条鱼,环境如何直接作用于鱼体而造成鱼的 全身覆盖光滑的鳞和流线型体型呢?尾鳍和胸鳍经常活动而背鳍并不活 动,并未看到前者的过分发达和后者的消失退化。我们看看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原理在《物种起源》中说些什么。 达尔文在绪论中说,只要客观地观察自然界,并经过思考,任何学者都会得出结论:物种不是被独立个别地创造出来,并被特意分别安排在各种环境中的。但这样的认识还是不够的,还需要解释生物的各种适应特征的获得的过程和这种适应性演变的原因。而了解适应特征获得过程的途径之一就是 观察家养动、植物的变异和品种培养过程。因而第一章就是“在家养状况下 的变异”。这一章分析了大量事实之后得出两个重要结论:a.家养动、植物 中有大量的变异存在,其中很大部分是可遗传的变异;b.人类经过连续的选 择而积累符合自己需要的变异,并培育出新品种。此外,达尔文与布丰、拉 马克不同,他强调生物本性在决定变异性质上比环境条件更重要,他用可燃 物与火花做比喻;环境只是起点燃的作用,而火焰的特征(变异)取决于燃 料性质。接着第二章达尔文把目光转向主要的研究对象——自然界,论述在 自然状况下的变异。他一方面指出自然界物种内大量变异的存在同时又指出 从物种个体间的差异到变种间差异,再到物种呈现连续变异形式。  这是达尔文的变异一词的用法不严格,因为那时还没有表型与基因型概 念之区分。  第三章生存斗争,开始进入实质问题,这是在阐述自然选择原理前的重 要的前奏。“生存斗争”也是后来引起争论误解最多的概念。首先达尔文声明,生存斗争这个名词是当作广义和比喻的意义用的,他解释说“其意义包含这一生物对别一生物的依存关系??个体生命的保持以 及它们能否成功地遗留后代”。这里不仅仅指生物之间直接的斗争,如两支 饿犬为争夺食物而斗争,也包括生物与环境之间的斗争。例如一株树每年产 生一亿粒种子,但只有 10 粒能生存长大。这里并不一定在种子或幼苗之间 斗争,落在干旱不毛之地的种子,不能抵抗恶劣环境的幼苗的夭折也是生存 斗争的结果。假如幼苗因过分密集而死亡,其中也有因空间或营养的争夺, 另一方面也可能因传染病、虫害或寄生生物而部分死亡。既有幼苗间斗争, 也有幼苗与病虫害的斗争。达尔文引用马尔萨斯的生物数量“按几何比率增加”来描述生物界的繁殖过剩现象。实际上,繁殖过剩只是指生物的繁殖的潜力或高繁殖率的倾 向;在自然界里很少真正发生过繁殖过剩现象,因此达尔文注意到了抑制繁 殖过剩的某些生态因素。繁殖率大小是一个生态学特征。达尔文注意到自然 界物种间、物种与环境间复杂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物种的个体数 量:如果一处地方有多数猫科动物,首先通过鼠,再通过蜂的居间作用就可 以决定那地区内某些花的多少!猫→鼠→土蜂→虫媒花植物 第四章自然选择,即最适者生存,是全书理论的核心。什么是自然选择呢?用达尔文的原话说:“发生变异的个体由于它们在和其它个体以及生活 的物理条件之间的复杂关系中处于有利地位,这些变异就会保存下来,并一 般地会传给后代,后代也就有了较好的生存机会。”“我把每一个有利的微 小变异被保存下来的这一原理称为‘自然选择’,以表明它与人工选择的关 系。”选择一词是从育种家选择有利于人的变异个体做为繁殖亲本而不断改良品种的过程,即人工选择借用而来。自然选择中的“自然”表明选择的主 体存在于自然界复杂的关系之中。  达尔文采用了斯宾塞的说法“最适者生存”(The survival ofthe fittest)。这成了后来攻击自然选择说的靶子和曲解利用自然选择说的口 号。从第一章到第四章,是全书最重要的部分,概况起来就是下面三条:①一切生物都变异;其中一部分变异是可遗传的;  ②一切生物有繁殖过剩的倾向,即产生后代个体的数目远大于可能或实 际生存的个体数目;  ③有利变异的个体具有较好的生存和繁育后代的机会,因而有利变异能 世代保存、积累。  第四章是全书的精髓,除了阐述自然界原理外,达尔文还提出了下面一 些重要的概念。性选择:它解释了与性或有性生殖相关的特征(如雄兽的相对强壮的身躯和特殊的争斗器官,雄鸟的美丽羽毛或悦耳鸣声)的起源。 性状分歧:与拉马克只承认纵向进化不同,达尔文还强调横向进化,解释了生物多样性的产生。而且和拉马克学说不同者,进化谱系是一株有无数分枝的树。 进化不等于进步:拉马克强调生物的由低等级向高等级定向地演变,进化意味着体制的进步。达尔文指出,虽然自然选择导致生物对各种环境条件的适应性的改进,“这样改进必然导致全世界大多数生物体制逐渐进步”(结 构与机能复杂化、完善化)。但他又指出,自然选择只是导致生物对其所生 存的环境条件的适应,“最适者生存”中的最适者不一定都是体制复杂的, 进化也包含体制的简化或退化,如寄生生物消化和器官及神经系统的退化。 “低等简单的类型如能很好适应其生存条件,也能长久生存下去。”用今天 的生态学观点来看,在生态系统之内的物种进化既保存复杂、高级类型,也 保存简单、原始类型,正如商业竞争中虽然高技术的大集团公司及超级市场 常常是优胜者,但原始的个体商贩和小杂货铺也有生存余地。第五章变异的法则,从今天来看内容大多过时,可以忽略,第六、七、八三章主要讨论了有关学说难点和对学说的异议,以及对他的学说有利和不 利的事实证据。  其中最有趣的是达尔文总是强调渐变和中间过渡类型的存在或可能存 在来排除其学说中的主要难点,例如极端完善和复杂的器官的产生。因此, 达尔文强调渐变这一点不奇怪,因为其主要的论敌是特创论。假如像眼睛这 样复杂完善的器官不是通过许多一步一步逐渐演变改进而达到如此精巧的 程度,另一种可能就是突然产生,而突然产生就只能是超物质因素或上帝设 计和创造了。  达尔文小心谨慎地反驳“特创论”,不给“上帝”留下存在的余地。“我们知道望远镜是由人的最高智慧经过长久努力而完成的,我们自然会推论眼 睛也是由一种多少类似的过程而被创造出来。但这种推论不是太过分了吗? 我们有什么理由可以假定‘造物主’也以人类一般的智慧工作?”“倘使能 证明有任何复杂器官不是经过无数、连续的轻微变异而形成,那么我们学说 就要完全破产。但我还没有发现这种情形。”“他们相信许多生物构造被创造出来是为了美,使人或‘造物主’喜欢‘?’这种观点如果被证明是正确的,我的学说就完全无效了。” 如果美的东西全然是为了供人欣赏而被创造出来,则在人类出现之前,地面上的生物比不上人类出现之后的生物美丽。达尔文问道:“难道始新世 美丽的贝壳和二叠纪精致的鹦鹉螺化石是为了许多年之后才出现的人类可 以在室内欣赏它们才被创造出来的吗?”大自然有美也有丑恶: 蜂王以其残忍的本能弄死她的女儿们——自然界既有“崇高的”母爱,也有令人憎恶的母恨!  树瘿蝇在进行孤雌生殖时,在幼虫阶段就提前生殖,虫体内长满了小蛆 虫,这样大逆不孝的小蛆虫,直接消耗吸收母亲身体组织,待它们长大时母 亲躯体被吃空。如此丑恶本性难道是仁慈的上帝赋予它们的吗?当然也有甘愿将躯体奉献给情人的螳螂,这也并非值得赞美为“爱情至上”的美德,而只是为了繁衍后代而已。达尔文说:“母爱与母恨(幸而后 者很少)对于自然选择的坚定原则都是一样的。”达尔文在排解他的学说难点时一再过分地强调渐变,否认飞跃,这是避免被特创论者驳倒。他在后面的几章中把生物界的不连续性归因于“中间类 型易于绝灭”和“地质记录不全”,这成为后来批评者的靶子。《物种起源》的内容极其丰富,它的基本原理成为现代生物学的基础。我们不想过多地追述和评价 130 年来各种批评者对这本书中的错误和缺陷的 批评。那不是我的任务。我只想把这本书放到 130 年前的历史中去和读者们 一起来理解它、欣赏它。这不是达尔文的错  当达尔文将其进化学说用于解释人类起源时,产生了两个结果:一是导 致人类学(Anthropology)的建立,人类本身被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二是 用进化生物学观点解释人类社会现象的社会生物学(Social Biology)的 建立。他没有料到后来社会达尔文主义和社会生物学竟引起如此广泛的社会 影响。  达尔文采用了斯宾塞的“生存斗争”、“最适者生存”来注释其“自然 选择”原理,为后来他的学说被自称为社会达尔文主义者歪曲、滥用而伏下  潜因。尽管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强调“生存斗争”一词是在广义和比喻意义上使用的,仍然被抱有不同政治目的和持不同政治观点的人所利用,或 是为各种社会丑恶现象辩解,或作为某种政治制度、某种教义、某种社会理 想的科学依据。学者们与伪学者们、战争狂热者与和平主义者、种族主义者 与泛爱主义者都卷入到社会生物学的争论之中。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曾兴盛 一时,反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也兴盛起来。  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个人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从“生存斗争”法则找到理 论依据;战争狂热分子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找到依据;种族主义者为其种族 清洗找到藉口;维护贵族制度为欧洲残存的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辩护时引用 了达尔文;民主主义者为否定贵族等级制也引用达尔文。他们说:“不育、 智力缺陷、早夭以致家庭绝灭乃是王室和贵族特权阶层家庭的共同命运。” 因为达尔文说,隔离会造成种群退化。社会达尔文主义和早期的社会生物学 受到伦理学的严厉批判,其恶名声主要因为早期进化理论的概念含混不清, 大多数社会学者对生物进化学也一知半解。与“生存斗争”唱反调的是以克 鲁泡特金为首的“互助论”者,他列举大量事实证明生物界普遍存在“互助” 而不是“斗争”。早期的优生论也受到道德的谴责,因为像改良动、植物品种那样来改良人种是违反伦理道德的。直到最近,我们仍能听到或读到一些反对自然选择 说的学者们从道德感情上批判“生存斗争”和“最适者生存”的言论和文章。 我想,感情不能替代科学理智。达尔文也不应对滥用他的学说负责,尽 管他借用了社会学家马尔萨斯、斯宾塞的含混的和口号式的概念“生存斗 争、最适者生存”,但他从未将他的“自然选择”原理应用到生物学范畴以外。修正与发展  我们常常把那些对某个学说进行修正的人称为修正主义者,其实任何理 论学说,如果它基本上是正确的,随着时代前进它必定显示出缺陷、不足甚 至某些错误,对它进行修正和补充是不可避免的,而误解、歪曲、滥用不能 说是修正,多数情况下修正是进步、是发展。前面说过,达尔文理论的两个 主要部分之一,即物种是变异、分歧和进化改变的概念很快被当时的学者接 受,但自然选择说却一直被拒之于科学门外。除了自然选择的表述本身包含 了某些逻辑上的错误之外,最致命的一点是当时自然选择说没有以真正的遗 传理论作为基础,实际上是两脚悬空的(攻击达尔文自然选择说的人很多, 但很少人注意到这一点)。当时关于遗传有两个无根据的观点,一是混合遗 传概念(blending inheritance),二是拉马克提出的后天获得性遗传说。 达尔文接受了这两个对它的学说很不利的观点。弗来明·简金(Fleeming Jenkin)指出了达尔文的要害:假如遗传物质是可连续的、可混合的,那么  个体的任何有利变异将因有性生殖过程而逐代稀释(直到消失)而不能积累。  但达尔文和当时的反对自然选择说的人不知奥地利的教士孟德尔已经 在《物种起源》发表后不久就发现了能够“拯救”自然选择理论的粒子遗传 规律。可惜直到 20 世纪初,孟德尔遗传理论才被“重新发现”,虽然 20 世 纪初期孟德尔遗传理论已被广泛接受,自然选择说还没有翻身,恰恰相反, 那时早期的孟德尔遗传学派反对自然选择说,而遗传学家们(De Vriec 和 Willian Bateson)大力主张通过“大突变”跳跃式进化。当时应用统计学 方法分析研究微小变异在种群内分布,发现进化单位是通过整个种群而不是 种群内的个别突变个体,因而他们转向注意研究达尔文说的连续微小变异。1918 年 R.A.Fisher 首先做到了第一步的综合,即用孟德尔粒子遗传理论, 结合生物统计方法研究种群内的连续的变异,从而将生物统计学方法与粒子 遗传理论相结合。接着费歇尔(R.A.Fisher)、霍尔丹(J.B.S.Haldare)、 莱特(S.Wright)分别独立地在 20—30 年代做了第二步综合,即用粒子遗 传理论重新解释自然选择。30—40 年代杜布占斯基进一步研究种群遗传学 时,把孟德尔理论与自然选择紧密结合起来。从此自然选择理论就建立在现 代的经过检验的遗传学理论基础之上了。40 年代,迈尔(E.Mayr)将地理隔 离因素、种群遗传学理论及自然选择原理综合在一起解释种群形式,从而驳 倒了“大突变论”。分类学家(J.Huxley)把种群概念和自然选择理论应用 于系统学,古生物学家(G.Simpson)将上述的新理论用于古生物学,驳倒 了直道进化说。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修正和多次综合,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说可以说是改头换面了,先是被称为新达尔文主义,后来多称为综合论,即综合的进化学 说,其核心仍是自然选择原理,但和达尔文原先阐述的理论相比已有很大修 正和发展。例如,进化的基本单位不是个体而是种群,衡量适应程度不是“生 存”与“死亡”,而是基因传递的机会。关于“替代”的理论  任何科学理论都有其局限性。一个新理论出现时往往有强调或夸大其普 遍重要性而忽略其局限性的倾向。所以某个新理论常常被说成是革命性地 “替代”了某个旧理论,通俗点说新理论打倒了旧理论。70—80 年代我们的 国际交流开始通畅之际,外面的某些新理论被介绍进来,我们常常耳闻:“达 尔文进化论过时了、不行了,现在有新理论了。”一个科学假设或理论由于 后来科学进展而被否定或替代也是有的,但一个理论的合理部分被重新解 释、修正补充而得到发展和丰富更是常有的,因而不能轻易地相信真的发生 了“革命”。60 年代以来,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积累了大量新资料。1968 年日本遗传学家木村资生根据不同物种同源蛋白质分子序列的比较总结出“分子进化中性理论”,大意是在分子层次上的进化改变不是由自然选择驱动、控制的, 而是一个选择中性的(无利也无害的)突变的随机固定过程。后来在研究核 酸序列时获得了更多的证据。对 DNA 结构的研究发现它的分子中包含很大部 分的不编码的区域,其上的改变一般没有表型效应(中性的),在分子层次 上的随机演变早先被说成是与自然选择说对立的“非达尔文式进化模式”; 但木村本人最近一再强调他的理论只适用于解释生物大分子的进化改变,而 不能解释表型层次上适应进化,后者仍需自然选择说来解释。  70 年代以来,古生物学家在研究地质历史时期大规模的物种灭绝现象 后,提出了大规模的环境灾害引起大量物种突发的、随机的灭亡的理论。被 称之为“新灾变论”。某些学者以此反对自然选择说,认为进化是随机过程, 是“命运”决定的,无所谓“适应”或“不适应”。例如,许靖华先生主张 用“幸者生存”替代“适者生存”。“幸者生存”很好地表达了新灾变论的 观点。我本人也是研究古生物的,我看不出“新灾变论”可以替代自然选择说或替代综合论的前景。虽然灾变假说可以解释大的时空尺度上的进化事件(正如分子进化中性论解释分子层次的进化现象一样),只是构成大的进化 理论中的一个局部。不能想象“幸者生存”如何解释诸如眼睛的复杂构造和 蚂蚁的本能的起源。对达尔文的渐变进化的批评是完全有道理的,正如前面提到的达尔文之所以多次强调“逐渐地”“连续的”进化过程,那可能是他针对论敌特创论, 而造成主观上忽视突发的、不连续的进化现象的倾向。达尔文关于种间竞争 引起的绝灭(一些学者称之为物种选择),也缺少古生物证据,新灾变论对 此提出批评是有道理的,我不想为达尔文辩护。但要考虑历史因素。我有保 留地赞同古尔德的“间断平衡”说,即进化速率并非总是匀速的。但古尔德 本人并不以此否定达尔文。相反,在和他的一次谈话中,我知道他是以达尔 文自然选择说的忠实的捍卫者自居的。结论是:当生物学向微观和宏观层次深入发展时,会不断有新的现象、新的事实、新的规律被发现,并有相应的新理论的提出。正像本世纪 20 年 代以来的多次综合一样,进化理论正面临着从新事实和新理论中找到统一的 基础,达到另一轮新的综合。综合论将更加综合!
成为本站VIP会员,
若未注册,请点击 成为本站会员.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电子书均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
                                   
蓝田玉PDF文档网致力于建设中国最大的PDF格式电子书的收集和下载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棕瓶 多大年纪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