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局中局磨千百万次会行成什么

您现在的位置: >>
[藏品编号:2497623]& 千百万年前的古化石--002
买家承担运费:平邮:8元 &快递:10元 &
品相:全品是否包退:承诺货物包退
上传日期:销售状态:已售
藏品年代:不清楚所在地:黑龙江哈尔滨市
收藏次数:2次浏览次数:次
联系卖家: 古讯通
古币:&&&&&&
古币等级:
卖家信誉值:
卖家好评率:
实名认证:
藏品尺寸/规格:长20.厘米.宽6厘米
如铁硬.如石重.保存完好.品相如图.(重350克)
卖家推荐的藏品
参考价:3200元
参考价:1200元
参考价:260元
参考价:380元
卖家最新上传的店铺藏品
参考价:799元
参考价:50元
参考价:60元
参考价:26元
参考价:26元
参考价:280元
汇款方式(中华古玩网指定汇款账户)
帐号:开户名:上海乐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番禺路支行帐号:1 开户名:梅群
开户行:中国招商银行上海市延安支行帐号:08 2006开户名:梅群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卢湾支行帐号:94 开户名:梅群
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第二营业部帐号:开户名:梅群
开户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上海市安顺路储蓄所帐号:5092552开户名:梅群
服务热线:&&E-mail:&&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页面执行时间:0.047秒 10:30:51[转载]玉器材料之美浅谈
 在艺术品中,其材料本身即具美质的,莫过于玉。将玉视为天下至美之材的观念,是构筑中国玉文化的物质基矗玉,质地细腻,折光柔和,颜色鲜艳,声音美妙。玉之美,是天然的美、永恒的美。
  当代人所称的“玉”,是几种特定、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包括和田玉、翡翠、岫玉、南阳玉等,玉器就是用这些美石雕琢而成的器物。古人是这样解释玉的:“石之美,有五德者。”“石之美”是玉的自然属性,“有五德者”是指人们借物寓意,将玉石所具有的光泽温和、内外一致、声音清脆、质地坚韧、柔中有刚,五种品质与人应具备的仁、义、智、勇、洁五种品德相比附,是玉的社会属性。
  可见,玉之所以能成为今人眼中的美石,是因为它符合人们心中的审美标准,这个标准的形成正是基于中华民族对于玉石美丽特征的认识。中华民族的祖先从石器时代起,就长期与石打交道,在对玉和石进行千百万次的对比、鉴别之后,对玉的特征有了明确的认识,最终将质地优于石凝结天地精华的各种玉从石中选择了出来。
  玉具有这些美的特征:玉质美。玉料粒度细致,质地细腻,坚硬缜密,有“坚缜细腻”之美;玉料滋润光莹,柔和且有光泽,有“温润而泽”之美;玉料杂质较少,有的甚至达到无瑕的程度,有“美玉无瑕”之美。玉料的玉质之美给人的感受是凝重、温润和纯洁。
  玉性美。玉料硬度高、韧度强,具有很强的耐磨性,且不易破碎。玉料光透柔和,多呈半透明状,能够充分彰显玉朦胧的阴柔之美。玉料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受酸碱的侵蚀,能够保存千万年而不朽。玉料物理性质独特,导热率低,故对冷热变化表现为惰性,适于佩戴和把玩。玉色美。玉料由于含有不同的元素,故呈现出五彩斑斓的颜色。玉之美最直观的形态便是玉石的颜色。古人将玉的颜色描述为“黄如蒸栗,白如截脂,黑如纯漆”。另外,玉料的表皮也有许多美丽的颜色,如秋梨皮、虎皮等。不同的玉色可以表现不同的美感。玉音美。玉料质地细密,敲之声音远播。玉磬的声音即悠扬悦耳、清越绵长,“玉振金声”就是对玉音美的最好诠释。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伪造的学者,伪造的专家,伪造的教授,一个靠说谎维持的政府,还有什么不是伪造的
1&张光斗院士校长支持建三门峡大坝,唯黄万里反对
2 伪造的英雄--雷锋,邱少云,董存瑞,草原英雄小姐妹,还有红军渡铁索桥
3 谁是真的大师
何祚庥院士取得宇宙级科学研究新突破:通过量子力学论证了江同志三个代表的理论
艾晓明大师被退休、被边缘化
<font COLOR="#13-06-23 09:46:02&&[举报]
苏联解体变为俄罗斯
我们的教科书说这不是社会主义失败
初中生诡异的对我说:你懂的!
=============
1&张光斗院士校长支持建三门峡大坝,唯黄万里反对
人民网消息;&:中共优秀党员,两院院士,清华大学原副校长张光斗同志,于日13时42分逝世。张光斗曾为黄河和长江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提供技术指导。张光斗为我国江河治理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建立了卓越功绩。其品德风范山高水长,令人景仰。
:当年张光斗支持建三门峡大坝,唯黄万里反对,结果潼关以上渭南地区几被淹没,百姓沦为鱼鳖。前一段央视记者采访张,张说:"我当年就不赞成修三门峡坝,但是他们不听。”黄的儿子看后,说:“我仿佛看到跪着的秦桧突然从岳王庙前站起来喊道:当年我要直捣黄龙府,但岳飞不干。”
===========
2伪造的英雄
原文地址:作者:
(1)雷锋:1963年以来,雷锋一直是中共从上到下刻意塑造的典型。在中共制造的所有“英雄”中,雷锋是最历久不衰的一个。雷锋死于1962年,他当时是汽车兵,死前是个班长。8月15日上午,他与助手乔安山出车回来后,准备把车开去清洗。因为抄小路,雷锋下车指挥乔安山倒车,汽车拐弯时撞断了营房前面一根柞木杆子,倒下来的木杆正好砸在雷锋的头上,将他砸死。这本是一桩开车意外事故,雷锋最多也只能算因公死亡,有什么可学习的?可那正是三年饿死几千万人之后,中共要转移人民痛苦的记忆,于是就立一个“为民牺牲的好青年”,消费民众的同情心。为此,中共炮制出大量文字、歌曲和照片,在全国,主要是青少年中掀起学雷锋高潮。试想,既然做了好事不留名,那么为何要留那么多照片作为证据,而且记在日记里?这其实很假,做好事还要拍照片,这不是宣传是什么!
(2)王杰:1965年,又出了一个王杰,其是济南军区一个坦克师工兵班的班长。一次在地雷实爆演习时,他违规用一个炸药包代替地雷作示范,在摆弄时拉火管冒出火花,燃着了导火索,王杰被炸死,周围的十多个民兵受重伤。王杰由于违规操作导致死亡,而中共又吹嘘他“在大家还没有弄清是怎么回事的时候”扑向炸药包,“保卫了民兵和干部”,接踵而来的又是一系列宣传:《王杰日记》和《王杰专辑》;歌曲有《王杰,我们的好榜样》、《愿把青春献人民》、《王杰的枪我们扛》、《王杰小唱》……
(3)邱少云:邱少云在战斗前被烧死,他随身携带的武器(如手榴弹、爆破筒等)在燃烧过程中为什么没有爆炸?埋伏的地点离敌人那么近(只有六十多米),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半个多小时,居高临下的敌人大白天为什么没能发现目标?而且,在烈火焚身之际,再坚强的人也无法承受,这是经过科学验证的,是人的精神意志力根本无法承受的,会本能的呻吟、挣扎。如果谁有疑问,可以自己尝试一下,看你能否挺住!合理的理由只能是燃烧弹直接命中要害,在燃火之前邱少云已经死亡!而且,邱少云并非共产党老兵,1926年,邱少云出生于少云镇(原关溅乡)。先是在川军刘义的18团服役。1949年12月,解放军入川,1949年12月的成都战役后,川军瓦解。邱少云被补进了当时的人民解放军第10军29师87团9连。一年后,29师入朝作战。这期间,邱少云当过16个月国民党兵。邱少云是1952年10月12日上午牺牲的,时年26岁,很难想象一个年仅26岁、参加共产党军队仅仅三年的年轻人会有如此逆天的毅力和抵抗力!
(4)黄继光:美国的重机枪连续扫射产生的威力,别说是一个人,就是一辆轿车,也会被打飞!即使黄继光真的神勇,迎着弹雨扑上去了,但再强的肌肉组织也不可能挡住重机枪子弹扫射所产生的巨大冲力!再看小学课本四年级下册如何记述:“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一样射过来。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在的光亮中闪闪发光。轰!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黄继光晕倒了。战士们赶紧冲上去,不料才冲到半路,敌人的又叫起来,战士们被压在上。天快亮了,的时间马上到了。指导员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堵住了敌人的枪口。“这不是赤裸裸的扯谎是什么?!!!要是真的能堵住枪眼,那么黄继光就不是血肉之躯,是金刚不坏!还是那句话,谁若有疑问,自己试试!!!
(5)董存瑞:1955年电影《董存瑞》的导演郭维在2006年7月出版的《大众电影》第8期发表了署名沙丹的文章《〈董存瑞〉:“真实”创造的经典》的访问记,84岁的郭维在文章中强调:“没有人亲眼看见董存瑞托起炸药包的情景。这完全是事后根据一些蛛丝马迹推测出来的。当时董存瑞没有带架子,桥柱上也不能放炸药。”几天后,8月19日,在央视电视专题片《电影传奇——董存瑞》中,接受访问的郭维证明“董存瑞的英勇献身”是事后推测出来的:“以后怎么知道、确定他(董存瑞)是托着炸药包炸的呢?最后有人建议挖这个桥底下。结果最后挖到一定深度的时候,挖出一个袜底来,就是董存瑞媳妇给董存瑞缝的。班里的同志都知道,这是董存瑞的袜底。这么确定这是董存瑞……”郭维的爆料引起董存瑞生前战友和亲属的强烈不满,并且提出诉讼。
(6)草原英雄小姐妹:《草原英雄小姐妹》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故事。故事说,1964年2月9日,蒙古族女孩龙梅(11岁)和玉荣(8岁)利用假日自告奋勇为生产队放羊。中午,暴风雪来临,为了不使生产队遭受损失,姐妹俩始终追赶着羊群,直至晕倒在雪地里。因为严重冻伤,两人都做了不同程度的截肢。因为这个英勇事迹,她们被誉为“草原英雄小姐妹”。之后,这两姐妹的事迹被中共极力宣传。然而真实的故事是:1964年2月9日,牧羊人吴添喜去喝酒,把羊群交给女儿龙梅和玉荣照看。突然起了暴风雪,小女孩失去方向感,盲目地跟着羊群乱走了70多公里。2月10日上午11时左右,牧民哈斯朝禄和他9岁的儿子那仁满都拉看见了羊群,并发现了龙梅。他把龙梅救到白云鄂博火车站的扳道房交给扳道工王福臣,然后呼叫其他铁路工人一起到山里救出了已经休克的玉荣。两姐妹被送到矿区医院抢救,由于严重冻伤,龙梅失去左拇趾,玉荣右膝以下、左踝以下被截肢。
文章表示,王福臣得到了极高的荣誉,而第一个发现并抢救龙梅、玉荣的哈斯朝禄不但没有得到表扬,后来还不断被批斗,只因为耿直的他得罪了领导,被定为“反动份子”、“内控右派”。2006年3月,有电视台记者和当年那个9岁男孩那仁满都拉一起回到达茂旗草原,对当事人作了采访。年过70的王福臣终于承认第一个发现龙梅的人是哈斯朝禄。对于当年他顶替哈斯朝禄受表彰,他说没有办法,人们不准他说出真情,他必须保护自己。
前苏联教育部在1988年6月宣布取消该学期的中学历史课程的考试。叶利钦说过:“我们不能再让虚假的历史再占据孩子们的头脑了!”
博主说:是的,我们宁愿无知,也不愿被欺骗!!!
==================
谁是真的大师(
艾晓明,中山大学中文系退休教授,
在中国有多少象艾晓明这样的大师被退休、被边缘化。
何祚庥院士:
何祚庥院士取得宇宙级科学研究新突破:通过量子力学论证了江同志三个代表的理论。
现在中国不知道有多少象何祚庥一样脑筋活,思维快得大“学者”头上罩着“大师”耀眼的光环,位居决定中国科技发展方向的“专家”、“学者”、“主任委员”要职的大师。
难怪中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如此之高,教育部很抓教学质量很有成效!
难怪出国读书的人越来愈多!
4&& 两个附录
================
保卫灵魂自由的姿态
——读吉林艺术学院女教师卢雪松给该校刘书记的信
时间:2005年7月24日
作者:艾晓明(中山大学教授)
来源:世纪学堂
在“世纪中国”的“世纪学堂”上,我读到吉林艺术学院戏剧文学教研室女教师卢雪松给学校书记的一封信,她因为在课堂上及课后与学生探讨独立电影作者胡杰拍摄的纪录片《寻找林昭的灵魂》,被学生积极分子告发,随即被学校予以停课处罚。
这封信被其他网站转载时标题都是《一位大学女教师在被停课处罚后写给校书记的信》,这是一个相当消极的表述,它把作者置于一个被动的、无权者的、情非得已的位置。在某种意义上,作者确实陷入相当不利的局势,被停课的后果是什么?处罚会不会从此记入档案?她会不会从此失去教职?失去教职后对她会有什么影响?这对一个1996年才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又意味着什么?
但是,我在她的信中看到还远远不仅是这些,我看到饱满的内心力量,舒展的价值观和对领导长辈的信任。这是自由的姿态、积极的姿态,因此我摘录她的话作为标题,将此文转发在我们网站上。这句话的原文如此:“在大多数人平庸地选择了苟且时,我选择了让灵魂自由地站起来”。
一个自在站立的姿态,一个自由灵魂的姿态,面对这样的年轻人,我迫切地期待看到,作者所尊敬的刘书记,将如何欢迎和拥抱如此健康和美好的姿态,该校那些修习美术、戏剧和电影的年轻学生,该如何庆祝与这样的灵魂的幸运相遇。
时值21世纪,林昭不幸遇害将近四十周年。她的灵魂如今正在我们浸透苦难的国土发芽,它势必要在年轻的心灵中绽放花朵。正是她的不屈不挠、她的遗世独立,构成了她的灵魂那种难以抗拒的美感,这种精神的魅力,当年的囚牢都没有能够锁闭,今天难道还有什么人可以阻止它的成长和壮大呢?
这就是我在卢雪松老师的信中看到的第一点。
我同时也还想到——
假如在1957年,一封学生的告发信,足以让卢雪松和林昭一样被打成右派、像热爱林昭的甘粹或者张春元一样被放逐、被监禁,不知在什么穷乡僻壤度过“地狱般的二十二年”。
假如在1966年,这封信、再加上这封信引发的连锁反应,可能连打右派的过程都不必要,学生挥动皮带、板凳,可以像北师大女附中的那些优秀女学生一样,把她们曾经敬爱的女校长活活打死。
但是今天这个因果链断了,它遇到了灵魂的屏障:
这个三十出头的女教师,她堪称林昭的同行,都是学中文、教传媒的嘛;这个叫做卢雪松的女教师欣然告诉领导说:我的良知如此召唤,我的灵魂选择站立。
在站着的灵魂面前,我好奇的是,让卢老师停课反省的领导,难道真的愿意看到卢老师从此泯灭良知、唯唯诺诺、变成甘粹养的那只笼中八哥吗?那位告发卢老师的学生积极分子,难道你期待的艺术殿堂就是这样的一只鸟笼,由豢养你的人提到公园里,重复那些年华老去者不知所云的“电冰箱……”车轱辘歌吗?我的天啊,你的艺术生涯如此开始,真是歪打正着的尤奈斯库之《犀牛》版。
《寻找林昭的灵魂》,也许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片子,无论是普通观众还是专家学者,对这部片子都可以有、并且实际上也的确是有各种不同意见。它也许不适合在卢老师的课堂上放映,假如它和卢老师讲授的中国电影课程内容没有关联,或者卢老师能够找到更深刻地呈现五六十年代中国社会生活的纪录作品,或者比这部作品更具代表性的独立影人的社会历史题材纪录作品。但选择什么样的作品来讲授,这样的争议不应该由行政处罚的方式来解决,而应该通过学术争鸣、通过专家意见。即使是专家争鸣,也不能由哪一个专家说了算,而应该推动持续的争鸣和讨论。即使这部片子必须批判,我们也要先看了再说;并且,最恶劣的教学莫过于老师在哪里批判,根本不让学生看是个什么东西。就算文革时我们批判《天鹅湖》,一些上级领导不也常常应群众要求反复放映,让大家再批判一遍吗?
我感到幸运的是,在我所任教的中山大学,曾经反复播放过《寻找林昭的灵魂》这部片子。2004年三八节前后,我们曾在广州校区和珠海校区连续举行“妇女和其他边缘人群——胡杰纪录片影展”,
两个校区超过五百师生观看了《寻找林昭的灵魂》这部影片,并激发了热烈的讨论。《南方都市报》有关文化教育栏目的记者对这次影展作了相关报导,此后,在广东美术馆、深圳何香凝美术馆、佛山图书馆先后有一千多观众观看了这部影片。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广州大学中的北大校友、林昭生前好友,知名的学者专家,包括中国科学院的院士接受了纪录片作者胡杰的采访,这些采访后来被补充到这部片子的修改版里。纪录片在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放映,有陈方正、龙应台等著名教授学者出席,影片播放后,全场静默,散场后观众依然与作者久久讨论。
在我任教的中文系,这部片子也是我们比较文学的研究生课程、本科比较文学课程和全校性公选课“妇女、性别与文化再现”的影像观摩资料。我们连续两年专门用上课的时间播放这部片子,并邀请胡杰先生亲自前来,与学生共同切磋讨论。2005年4月,在中山大学的小礼堂,由著名近代史研究专家袁伟时主持,大约五百多人在这里再次观看了林昭纪录片并且与作者交流。正是这个地方,孙中山先生曾在此演讲,并发表名言:“学生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
在我们“中山大学性别教育论坛”的网页上,有“林昭纪念专辑”。一位研究生高泓在文章中写道:“林昭在前,我们怎能不无数次无数次地反思,反思我们自己。或许我还没有活到可以体会深刻的年龄,但在偶尔之时,我也会摊开自己的双手,思忖一下,自己的手上是否也留有林昭的血痕。”一位本科同学杨昊鸥辑录了林昭生平资料,他写道:“我在整理这个资料之前抱着侥幸心理在网上又进行了一次查找,终于找到了一个林昭纪念网页,制作很粗糙,访者却是极多(
一时间,泪流满面……但愿有一天,人人都能够知道:在这片古老而龌龊土地上,曾经有个叫林昭的英雄不屈地站立过;而她站立的姿势,将成为这个民族不朽的图腾。”
《寻找林昭的灵魂》这部纪录片,打破了历史的禁区。在此之后,一些主流电视台也开始追踪有关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历史故事。2004年8月11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冰点对这部片子的完成和作者胡杰作了整版报导。有一个小道消息是这样,今年春天矿难频发,引起中央领导高度关注,为了解矿工生活状况,高层领导人找来胡杰拍摄青海矿工生存状况的纪录片《远山》观看。假如这是造谣的话,我希望有人能够与党和国家领导人核对事实。假如这不是造谣,怎能不说是民族之幸运、独立制片影像运动之幸运。因为,如果国家政策制定者能够有更多渠道了解民生疾苦,老百姓是不是就能少受罪?国家领导人都看此人之纪录片,艺术学校的学生却要闭目塞听,这就怪了。
我还有一些切身体会,想和卢老师和刘书记分享。我在高校任教也有二十多年,从来没有被学生告过,但此纪录被今年的一封信打破。这封信署名全体同学,后来被证明全体同学的绝大部分不知此事。站在全年级同学面前,我说过一番话:你们对老师有意见,何必不当面讨论。意见与意见的交流是平等的,你有批评的权力,自然,我也有反驳的权力。我们无需互相说服,可以任歧义相生、教学相长。但是你去对领导说些不实之词,这是对我尊严的冒犯。我不能容忍的是剥夺我的尊严,让我没有尊严地站在课堂上。想想如若别人这样对待你,你的感受是怎样。
当时,我很想对那位写匿名信的同学说几句话,但我怕说重了,伤害了他,所以忍了又忍,没有说出口。我当时想说的是:
文革时你还没有出生,你从哪里学会了这种动用权力来制裁老师的做法?
你可以拒绝我讲授的知识和观点,但是,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和你想法不同、意见不一样?你将来如何与这样的人相处?难道你永远要投靠权力控制他人的思想吗?
假如你成功地让所有人想法和你一样,你有什么必要到学校追求知识、探索真理?须知,世界上惟一之真理乃无穷之差异,古希腊以来激励无数哲人去思考的正是对这种不同、差异的求知热情,什么时候学术是由权力来裁断的?
假如同学知道你有此恶习,你将失去朋友;假如同事知道,会对你另眼相看;假如领导明智,你可能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假如领导不明智,你的幼稚会受到鼓励,你心生邪念而不自知。
而你最大的损失可能是,再难有人生幸福之体验。你将没有机会说: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因为你的内心被自私、不负责任甚至是仇恨所驱动,你不懂得爱,以让他人被权力束缚为乐。
我没有陷入太多的麻烦是因为,在大师陈寅恪实践其“独立之精神与自由之思想”的校园,我有幸与这样的领导共事。他们处变不惊,游刃有余地接受了投诉,系总支书记和系主任从广州亲赴珠海调查,组织学生干部座谈会,听取种种意见,并鼓励大家继续批评讨论,且没有对我的教学做任何行政干预。
而卢老师的经验证明,不负责任的投诉确实是可以造成更大麻烦的,甚至可以剥夺一位教师的工作权利。
我愿意相信,卢雪松老师所在的学校,卢老师所敬重的刘书记与我们书记主任一样,是有独立头脑和独立判断的长者,是愿意以亲身努力让年轻而自由的灵魂生长的榜样。在下一位教师因放映《寻找林昭的灵魂》而引起争议时,不至于有人会援引此例说,吉林艺术学院曾因此对某位教师停课处罚,请你以此为鉴。现在国内各大院校都希望把自己的学校办成世界一流大学,以本人在美洲、欧洲、亚洲若干入流和不入流的大学游访的经验,没有那所大学会让一位学生的意见来左右教师的讲授甚至这位教师的职位。如果一位学生的告发就能让教师下岗,我不知道这个学校是理性治校还是无理性治校。
《寻找林昭的灵魂》引发公开论战意义深远,而卢老师今天的说理如同林昭当年的抗争一样,在书写我们民族高等教育的历史纪录。在主流的教育体制内,如何让独立的知识和艺术赢得合法性,如何让我们本土的历史和经验进入批判性思考的视野,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状。正如卢老师信中所说,没有法令禁止她所做的事情,但我们都知道,她的困难更是来自人们不明言的禁忌,没有那种力量的支持,学生的幼稚也不能成事。
那种力量是什么呢?是今天社会中流行的虚伪、麻木和冷漠,是当下无信仰、无价值、无承担的道德危机禁止她做有创意的教学;说禁止其实都轻了,实质是制裁和扼杀。由于过去思想专制的阴影,人们、尤其是领导者对独立而有创意的事物心怀恐惧,这也不难理解。但中国还有老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难道因为自己怕,就宁愿后世所有人都委委曲曲了此一生吗?尤其危险的是,如果我们把裁判学术是非的权力交给根本没有完成高等教育的学生手上,任他们以无知狭隘的眼界评断学术、任其迎合权力的欲望发展,这会给在青年中鼓励什么样的道德风气,且把什么样的人才交给社会?难道要让他们在挥霍了家庭和社会的资源后,再去建造新的思想牢笼危害人类吗?难道中国人在上一个世纪经历的浩劫还不足以让我们谨慎戒惕吗?
我要向卢雪松老师表示我衷心的敬意,我希望她知道,今天有很多中国人像她一样有理想,知难而进。在中国广东的汕头,一片绿水青山处,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干部、汕头市原市长彭启安十多年来跋山涉水、集资一千多万,把那里变成了墓碑林立、高塔向天、警钟长鸣的墓园,这就是中国大地上第一座大规模公开祭奠文革遇害者的“文革博物馆”。我记得在采访彭市长时他说的一句话:中国人太苦了。这种不希望中国太苦的人,就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他们在书写今天中国的历史。
最后我还想说几句个人的话,卢雪松老师,假如你是一位学士,希望你来报考我们比较文学专业的硕士;假如你是一位硕士,希望你来报考我们的博士。假如你是一位博士,希望你来申请我们中山大学比较文学专业的教职,我们需要你的加盟,并为有你这样的教师而自豪。尽管我的权力不足以决定这一切,但我愿意说出我的心里话,表示对你的支持。
2005年7月23日
丘岳首:真话与自由——读艾晓明《保卫灵魂自由的姿态》有感·冯崇义
后极权社会中国知识人能否活出真情性,能否保有灵魂自由的姿态。读完艾晓明《保卫灵魂自由的姿态》一文,相信你会在心里说:虽然不易,但能!
笔者接触许多体制内学人和官人,多为利益和懒性所累,任由屁股决定脑袋,有意无意与窒息人气的制度“共谋”,圆融中才与智早已“沤烂”,官腔中真情性荡然无存。象艾晓明这样在体制内位置上坚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者的确不多。
艾晓明先前为被强暴夺去年轻生命的黄静申冤,后又与一些女性学人结盟保护妇女权益,到今日挺身为遭刁小密告的青年教师说公道话,默默的从小处着手工作,肩扛着知识人的道义责任。
胡适和孙中山都曾劝戒青年学子“要做大事,不做大官”,“艾晓明”们做的既是小事,也是大事,在细微处与庞大的旧制度力量对峙的大事。
遭人告密-停职-检查,这看似随处可发生的小事情,艾晓明却由此引伸出教育如何育人,落后制度如何败坏人的心智和扼杀人的才智,人如何能保有灵魂自由的姿态、制度如何保护人的“独立之精神”和“自由之思想”等等这些大学问、大问题,去逼迫不管是为民的或为官的每一个人不得不认真思考。
卢雪松给刘书记坦诚的信,艾晓明精诚的论说,都再次证明了“民智已开,官智未启”的事实。更多的平头百姓和无官学人正愈来愈自觉的少说假话多说真话,让脑袋长在自己的脖子上而不被屁股决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挑战权力和蒙昧,让“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去占据更大面积的公共空间。
正是这种民智在催开官智,遂有系校领导对“艾晓明”们的辩说保护,遂有“刘亚洲”们开始敢言军人忌讳之言,遂有“彭启安”们智建“文革纪念馆”``````
自由源于自尊自重自觉自立,而自由秩序的建立更有赖于对极权的反抗。反抗不一定轰轰烈烈,天翻地覆,反抗可以是群体的,也可以是个人的;可以是大声的,也可以是无声的:可以在任何时候、地点、事件上。
灵魂自由的姿态,肢体的一举一动都可以表达出真话、真情性,也只有说出真话、活出真情性,人才能活得自由。众志成城,众人对自由的追求与实践,终将使自由在中国成为制度变为实在,就象那些幸运得多的民族几个世纪以来的历史和我们的左邻右舍近年来的变化所显示的那样。
一位大学女教师在被停课处罚后写给校书记的信(转)
以下是一位大学女教师在被停课处罚后写给校书记的信,转自孔夫子旧书网:
--------------------------------------------------------------------
我是吉林艺术学院戏剧文学教研室的一名年轻教师。因在课堂上及课后与同学探讨《寻找林昭的灵魂》等历史文化问题,被学生中的积极分子告发,故而被学校停课了。认真做人,我无悔。但
若顺从我不认同的东西,则对不住自己的人格。停课后,我给我校书记写过数封信,以下是第三封。
---------------------------------------------------
尊敬的刘某某书记:
我是戏剧学院教师卢雪松。上次与您的短暂谈话,让我深切感受到在您的权位和角色背后的,您真实可敬的人性与良知。我完全能理解,在转型社会,权位与角色的规定性常常会更严厉地压抑、扭曲和损害个人内心真实的理性与情感,这对一个学文学出身、有科研经历的领导者来说,是多么无奈甚至痛苦。但我坚持以一个真实的个人,一个中文人,艺术工作者的身份与您面对。
在我眼中,您同样是如此。我必须将您看作一个可敬的长者,而不是一个岗位,一个角色。我认为这样的交流才承诺和守护了一份真实。
我199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随即来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我只是一个企盼社会进步、政策开明、文化昌荣的年轻公民,我对政治没有任何兴趣。在工作岗位上,我深深感到学生们创造力的萎缩、责任感的丧失与人文关怀的缺位。我能够理解,在一个填鸭与灌输的教育传统中,在一个迷恋整齐划一、恐惧活泼生动的文化环境中,一个年轻人的成长与发展是多么困难的事情。我所能做的,就只有承担启蒙的责任,锻炼清醒的心智,激发创造的激情。我相信,一个优秀的艺术工作者必是一个真实的人,清醒的人,坚定的人;一个对未来有理想、对现实有反省、对社会有责任的人。
我所承担的《中国电影史》和《传播学》课程,对教学内容,授课方式和辅助手段都作了精心安排。我认为我的教学实践应该会有益于学生们完整地认知百年文化艺术的兴衰史,清醒地洞察当下文化环境的幽微,明确一个艺术工作者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我认为,对于真实的历史与现实,要敢于面对,这是良知;要作出自己独到的判断和抉择,这是智慧。因此,我在课堂上充分尊重同学们的个人观点,只要言之有据,持之成理,我都给予肯定评价。因为我相信教育不是灌输和愚弄,而是师生共同的探索,共同的成长。经过数年实践,我亲身见证了同学们能力的提升、思维的解放和性灵的绽放。对我的努力初见成效,我很欣慰。
我认为今日中国社会的道德危机更多缘自于虚伪、麻木和冷漠,这与百年来的文化异变有关。我们更愿意说那些我们内心并不相信的话,通过"表态"换取安全;我们更愿意在别人的苦难面前闭上自己的眼睛,因为否则就可能轮到自己;我们不信任别人,别人常常意味着一个庞大而无形的巨网的一个网结;我们不相信自己,不相信自己能够有勇气和智慧听从内心召唤,堂堂正正做人。这也应该是一个七八千年流光溢彩的堂堂艺术大国为什么百年来艺术萎顿的原因。一个艺术人,虚伪、麻木和冷漠怎能不损害他的真性情?进一步说,那面具背后的恐惧与仇恨怎能不损害他的真性情?我不能忍受这种状态在自己身上继续,更不能忍受再这样伤害我的学生们。我要尽自己的努力,和我的学生们一道,探索回归真实之路。这就是我的艺术自救的种种努力的真实动因。
从小我就一直有做教师的梦想,这个梦想源于我强烈的要与他人共同分享自由与真诚的渴望。我坚信如心理学所言,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善良、正直、美好的"儿童"(Inner
Child),他可能被忽略,可能被掩蔽,可能被丢弃,但越是如此,他就越有呈现自身的渴望。在我的课堂上,我看到了,学生们那习惯于对别人掩藏的心灵之眼闪耀出光辉,没有了听得太多的假话、套话,他们想自由地思想、自由地交流,他们想知道真相。说我的课堂有"倾向性",所谓的"倾向性"如何界定?我根本无心去触及某些人所敏感的政治问题,我认为作为一个人,尤其是一个艺术人、文化人,政治问题何足挂齿?但思想无疆界,在探求真理的路上政治又怎配在其中指手划脚?如果说我有"倾向性",那么我倾向的只是"自由"、"正义"、"美"与"善"。如果这种倾向性触动到了谁,那也是因为它首先干预了真理的正常传播。
我想问的是,难道在中国,我们的历史与现实真的是不容批评,不容置疑,不容反思的吗?我们的青年学生们,以及我们自己,真的就没有资格对其有所反思?否则就是违反了纪律,就必须要受到停课的处分吗?分院领导谈到纪录片《寻找林昭的灵魂》,认为此材料存在"思想问题"。
《寻找林昭的灵魂》是这两年电影界和学术界讨论的热点,也是我授课中的一个亮点、一个重点。在我看来,烈士林昭,一个思想家、一个勇士、一个自由之魂,她的尘封多年的惨烈故事,本就应该是值得一个民族为之纪念、为之动容的。它的多年尘封与重见天日,更是一个教师、特别是一个讲《传播学》的教师绝对不应当错过的话题。
前不久看到《中国新闻周刊》刊登了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院院长张鸣教授的一篇文章,其中就直截了当地说:"我们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长期以来一直都没有统一的规范和准则。总是有人以意识形态上正确,来遮掩自己学术上的随意和武断,甚至以这种武断来评判他人,以学界法官自居。"我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所谓"学界法官"就出现在我身边,并"随意和武断"地主宰了我的命运。
我当然清楚地意识到,在一个弥漫着"乡愿"气息和由习惯力量支配的环境中,坚持真实的存在与言说,我是有危险的。但我更清楚,因为我的小心谨慎与理性平和,这种危险并不是来源于任何
法律、法规、规章与规定。恰恰相反,危险来自于触动了长期统御和奴役我们的的潜规则。
是那些莫名其妙的潜规则使宪法和法律对我的教学科研的权利的保护成为了难以落实的东西。按我对宪政精神的粗浅理解,法不明令禁止者皆为允许。允许我什么?允许我在自己的岗位上,对我的学生、我的事业、我的祖国献上自己真实的爱。我是一个有分寸感的人,我在课堂上使用的材料都是国内公开出版的,涉及互联网的内容都是在国内ICP登记的网站上下载的,观摩影片都是
曾在国内各大高校名师课堂上广泛观摩的。我的教案整理成论文后,已在国内公开发表。排除强加给我的那些无法核实、无凭无据的不实之词不谈,我的言行都是负责任的和问心无愧的。我对我在教学科研中回归真实的探索及其后果负全部责任,这同时也包括,如果因为潜规则的理由而对我作出不公正的对待和伤害,我只有奋起遵行内心良知的召唤,用申诉和抗议来保卫真实。只有如此,才能对得起我的初衷。
我在教学和科研岗位上的努力,虽在这一聘期()内经历休产假,并未因之而停止。迄今除承担课程外,两年内已公开发表5篇学术论文,合著1部专著,并获多项奖励。我所取得的成绩是源自于我对学术研究的强烈兴趣与执著追求。我认为,知人善任,选贤与能,您和各位领导的责任和义务。我希望能够继续被聘为教师,早日回到我热爱的讲台。我自认为,我的能力和状态都更适合于专事教学科研,对琐细的程序性和事务性工作恐难以胜任。如果因莫须有的原因而将我"转岗",我无法接受,并会继续申诉直至结果令人满意为止。我也保留向每一个艺院师生当面陈述以及公诸社会舆论的权利。请您体谅,这并非完全由于我个人,而是出自我对一个真正公正、和谐、生机勃勃的吉林艺术学院所肩负的责任。一个人的命运,常常是所有人命运的缩影。对于我们共同的生活,我责无旁贷。
尊敬的刘书记,以上是我敞开心扉,向您汇报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出于良知与我做人的准则,在大多数人平庸地选择了苟且时,我选择了让灵魂自由地站起来。无疑这是一种冒险,但灵魂安宁,我无悔。或许我成为了您的一个难题,我很理解您在这一岗位上的压力与无奈。但我更相信,从本质上,您更是一位中文人,一位艺术工作者,一位可敬的长者,真实、正直、值得信赖。出于信任,我写信给您,向您求助。我相信您对青年教师会给予爱护与保护,我相信您的开明会与我们时代的开明相称。
从1996年到1998年底,我和我先生(公木教授学术助手)一起,在公木教授指导下从事学术研究
和资料整理工作,与先师朝夕相处,得以亲聆先师教诲。先师晚年常教育我们"学术自由心态"的重要。记得先师曾以《百年潮》上的几篇回忆毛泽东的文章为例,告诉我们了解历史真相对于评价人物与事件的重要性。先师激动地说:"如果那时人们就能知道真相,就不会盲目崇拜领袖;如果人们能自发地抵制错误的东西,多少悲剧就不会发生!"言犹在耳。
等您的答复。
此致敬礼!
原文地址:作者:
原文地址:作者:
清一题记:
有人说,中国大陆的教育想要培养大师的可能性,是无限地接近于零。
首先是教育的指导方针根本就不是培养大师,而是培养低级打工仔;
其次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根本就是违背了教育规律,不可能出现大师。以提高考试成绩为目标的教育,根本违背了教育的基本原则,只会压抑人性。
第三是教育的内容,完全就是混乱无序的思维和拼凑的垃圾。我们的教育,教材等根本就没有什么真正的培养目标,不懂得思维教育,不懂得价值观的建构。最恐怖的是:连最基本的知识体系都是错误的。因此,这些教材根本就不可能培养什么人才。
中国的教科书里面,可以说错误百出。孩子们带着这些错误的知识,走入一生的愚昧无知和自大,狂妄以及思维混乱和无知。
如果这些错误是有意的,人为的;那么,是什么人,什么组织,在别有用心地用这些东西毒害我们孩子的心灵?
如果这些错误是无心的“失误”,那么,人民花钱养起来的教育官员们,这些到处去“监管教育”的官员们,怎么会让这些垃圾到处流行,危害我们下一代的?是谁授权让这些无知,愚蠢,不懂教育的人,来编写这些教材,编写教学大纲的?
我看到网上一篇知情者的文章说教材是如何编辑出来的:是某些水平不高又拥有“教材编辑权”的人,通过层层发包,找人胡乱拼凑,乱搞出来的垃圾产品,并不是大家猜测的“国家统一意志”的体现。这些弱智教材的出笼,是不受群众约束和监督的教育官员们权力滥用的结果。参考点击:
我在武汉大学的时候,就“编写”出版过三本教科书。一本【广告学】,一本【证劵投资学】,还有一本【哲学】,毒害了上万名武大学生。在此向武汉大学的学生们道歉,虽然我没有写一个字,但是名字被“主编”们“照顾”,列入了编写者中(我是“被编辑”的)。仅仅因为“主编”要把这些教科书拿给教师们所教的学生们“消化”出去。除了强迫上课的学生购买外,这些乱编出来的烂书,根本就不会有人购买。编写这些教材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高教学水平”,仅仅是教师们要获得“科研成果”好提职称。这些教师对自己编写的内容可以说根本就不懂,连自己学都没有学过,更没有亲身实践过。都是天下文章一大抄,东抄抄,西编编的乱七八糟的内容。你不学还好,真学起来,就真的不会懂了。不懂没关系,可偏偏还自以为懂了。比如对于国内广告专业毕业的学生,我一个广告公司的老总朋友的评价就是“还不如找一个根本不懂广告的人来干更好”,这就是“中国教材的笑话”。
难道“上面的领导”不知道我们教科书上的诸多错误吗?好像不是。
学者徐友渔先生1986年到英国牛津大学留学,中国大使馆发给留学人员一本书时说,“你们以前学习的历史不完全代表真实的历史,许多历史上发生的事实你们都不知道,但是现在国门打开了,如果你们和外国人说话,是会闹大笑话的”。这件事让他很受震动,印象极深。领导们为了怕这些努力学习了教材的中国学生在外国人面前丢丑,只好拿出了真实的历史书让他们“改变态度”。但是,为什么就不怕我们的国民在国内丢丑呢?很多国内的群体性事件,不就是这样的混乱价值观教育出来的愤青吗?现在出国的小留学生们,领导好像也不关心“重新教育”问题了,弄得我们的国民在外面到处丢丑,这像样吗?
下面转载一些网友收集的资料;我不能保证下面引用资料的准确性,如有疑惑,请自己查询相关资料。这些资料,仅仅指出了教材中的“硬伤”,体现在“知识层次”的错误。教材中更主要的伤,是因为缺乏思维方式,缺乏价值观教育,导致我们的学生普遍“没有脑子”的结果。这种“错误”,我们一般人都看不出来了。
为什么狮子馆把“国家统一教材和教学大纲”列为“本馆一级禁书”?首先因为这是“尊重教育局的特权和霸权”,其次,家长们都不愿意用这些垃圾把自己的孩子变愚蠢,宁肯让孩子“不学无术”。
爱迪生救妈妈颠倒时代的手术
课文:爱迪生的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医生苦于房内只有几盏油灯,无法进行手术。刚满7岁的爱迪生,利用镜子的反光原理,让医生在明亮的反光下,为妈妈成功进行了手术。
疑问:医学史上对于阑尾炎手术的最早论述是在1886年,而爱迪生生于1847年。也就是说,爱迪生7岁时,不会有阑尾炎手术。一位有着20多年经验的外科医生说,油灯反射属于“有影灯”,这样的条件根本无法进行阑尾炎手术。
陈毅探母别有用心的孝心
课文:陈毅元帅的母亲生病了,他赶回故乡探望。陈毅看见母亲换下的衣服还没洗,就打来一盆水,一边洗衣服,一边和母亲拉家常。母亲说:“你也五十多岁了,还替娘洗衣服。”陈毅说:“娘,快别这么说。从小到大,你不知道替我洗了多少次衣服。今天,我给你洗洗衣服,是应该的呀!”
疑问:陈毅生于1901年,“五十多岁”时的探母事件,应发生在年间。按《陈毅年谱》记载,陈毅曾于日回到故乡四川省乐至县复兴场张安井村,看望了幺叔、幺婶、侄儿等亲属,却独独缺了“母亲”。《陈毅年谱》中1963年2月下旬出现了空白。即便陈毅探母真的发生在了这一时段,那至少也是在他60多岁的时候,而并非“五十多岁”。
地震中的父与子水深火热的美国人
课文:1989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的儿子的学校。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已变成一片废墟……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一层楼的左后角,便疾步走到那里。
疑问:事实上是1989年,美国洛杉矶没有发生地震。在号,美国洛杉矶的确发生了地震了——6.6级的地震造成62人死亡,9000多人受伤,但是地震的时间是当地时间凌晨4点31分,凌晨的学校里面怎么会有学生呢?
黄继光打不死的未来战士
课文: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疑问:美军在朝鲜使用的M1918A2轻机枪,弹丸初速为853.4米/秒。高速枪弹遭遇人体骤然减速时,造成比弹丸直径大许多倍的严重破坏。当子弹穿过人体而去时,弹道周围组织又将刚刚吸收的动能向体内猛烈扩散,造成类似“爆炸”般的效应,使人体内瞬间爆出一个比弹丸直径大十几倍的伤腔。一颗子弹即足以打烂一个拳头大小的区域,黄继光不可能“举起右臂”,子弹从离心脏十几厘米远的地方通过,心脏也可能在瞬间伤腔出现时遭到强烈挤压而破裂甚至被捣烂。
邱少云革命精神战无不胜
课文: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疑问:国外某研究机构把疼痛划分为十级,灼烧排位很靠前,正常人根本无法长时间忍受,叫喊和移动是自然反应,那时候已经不是大脑说了算的了。邱少云根本不可能半个钟头一动不动活活的被火烧死,只有一种可能,就是邱少云在身上起火前或者起火后不久就当场牺牲了,美军的燃烧弹燃烧的是他的遗体而不是活体,人死后是不存在什么“顽强的革命精神和坚强革命意志”的。
乌鸦反哺新格林童话乌鸦的道德绑架
课文:一只老乌鸦把两只小乌鸦带大,自己费尽了体力,老了。再也飞不动了,两只小乌鸦也长大了,但是小乌鸦没有忘记母亲的养育之恩。小乌鸦见到妈妈飞不动了,无法捉食吃,小乌鸦就捉来虫子给母亲吃。
疑问:这种传说至今为止除《本草纲目》中提及以外,暂无任何其他证据出现。同时,包括《本草纲目》在内,都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这种乌鸦反哺现象的普遍存在,以及这种行为的科学解释方法。生物学上已经证明了,乌鸦没有这种习性。将鸟类的这种行为模式解释为报答母恩,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道德绑架模式。
不愿长大的小姑娘当崇高被恶意秒杀
《不愿长大的小姑娘》课文:小姑娘的爸爸妈妈每天上班,天不亮就出门了,星期日也经常不在家。妈妈说:“爸爸是司机,妈妈是送奶员,工作离不开身呀!”
不知不觉,小姑娘长成了一个高个子的漂亮姑娘。她微笑着想:长大的感觉也不错!
原著《不肯长大的小泰莱莎》:一天,爆发了战争。小泰莱莎的父亲被抽去当了兵,再也没有回来……奶奶说,“国王派他去打仗,现在战争结束了,国王打胜了,但我们却遭受了无可挽救的损失,你的爸爸死了。”
她越缩越小,直至缩到一个中等身材姑娘那么大小了,并且还成了村里最漂亮的一名姑娘。……一个最普通的人,只要他敢于同恶人作斗争,就能成为一名巨人。
长城砖一个影响几代人的笑话
课文:一位宇航员神采飞扬地说,“我在宇宙飞船上,从天外观察我们的星球,用肉眼辨认出两个工程:一个是荷兰的围海大堤,另一个就是中国的万里长城!”
疑问:平均宽度不足10米、狭窄而不规则的长城,在20公里外就很难分辨,如果说能从月球上看到长城,相当于在2688米外看到一根头发丝,这显然是不可能的。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大气层、云层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照此推理,宇航员在太空绝不可能看到长城。
草帽计贺龙的跨越时空之旅
课文:红军长征期间,贺龙用计谋,不费一枪一弹,使敌人自相残杀的故事。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贺龙带领一支红军队伍,由湘西向贵州进发,蒋介石的白军……派飞机在天上跟踪轰炸、扫射。那时,正是炎夏,地上的草木都被晒得枯焦了;指战员们虽然人人头上戴了一顶草帽,仍然热得汗流浃背。……”
疑问:查阅历史资料得知,1934年的“炎夏”,贺龙和夏曦领导的红三军还没有开始长征,而是在湘黔川交界地区游击战。红军长征始于日,此时的贺龙,并不在江西中央苏区。当“长征”、“飞机”、“从湘西向贵州”,这些条件都可以满足了,已经是
11月了,并非“炎夏”。没了炎夏,草帽计怎么可能实现呢?
华盛顿砍樱桃树的故事华盛顿不可战胜樱桃树不发一语
课文:幼年华盛顿砍倒了家里的一棵樱桃树,向父亲承认错误,并得到了原谅。它以“诚实品德最为可贵”为重点,意图教会小学生们要知错就改。
疑问:有考古学家发现,华盛顿童年所住的房屋位于弗吉尼亚州的拉帕汉诺克河边的陡壁上,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里曾种植过樱桃树。
科盲写出的科普课文:
大约200万年前的一天……一群大象,在一头老年公象的带领下,扑踏扑踏地从远处走来了。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疑问:现存的大象,不论是非洲象还是亚洲象,象群都是以母象为首领的。作者有什么根据认为200万年前的剑齿象是以公象为首领的?
口技荷塘月色统统化身“太监”
《口技》语文课文版:妇人惊觉欠身,既而儿醒,大啼。
《口技》原版:妇人惊觉欠身,摇其夫语猥亵事,初不甚应,妇摇之不止,则二人语渐染,床又从中嘎嘎,既而儿醒,大啼。
《荷塘月色》被删掉的文字:“像刚出浴的美人”,采莲的少女荡舟出湖原本不是“载歌载舞”而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
《红楼梦》节选《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里说到冯渊是同性恋“酷爱男风,不喜女色,这也是前身冤孽”,在中被删去。
斑羚飞渡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课文:人追杀羚羊群,把羚羊群逼到了悬崖边上,悬崖离对面的距离超出了小羚羊所能跳过去的极限,羚羊王把鹿群分成年老的和年轻的两拨。年老的羚羊和小羚羊先后向对面跃去,当小羚羊到了极限即将下坠时候,在老羚羊背上一蹬,老羚羊坠入悬崖,而小羚羊安然到达对面。
疑问:课文描写的“斑羚飞渡”简直是一种绝技。这种绝技需要斑羚时间选择得高度精确、跳跃幅度控制得高度准确、跳跃技巧掌握得高度娴熟、对接时机衔接得高度吻合。而且羚羊还表现出一种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高度的团结协作和“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开辟一条生存的道路”的献身精神。
如果平日没有千百万次的训练,不似杂技演员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肯定不会创造奇迹。这样高难度的特技,斑羚们是什么时候、是怎样训练出来的呢?
:课本上说小蝌蚪找妈妈,事实上小蝌蚪根本就不会去找妈妈!
课本说,在旧中国,连火柴、水泥、铁钉都生产不了。事实上,1879年就有了佛山巧明火柴厂,1906年有了唐山启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江南造船厂1919年就已经造出万吨轮,1919年,福建船政局制造了我国第一批飞机。
计划生育的理由和真正的历史原因:中国的人口政策,最初是放任,由于农业合作化的结果,农民吃不饱,当时农村等分配粮食的政策等主要按人口来,家里孩子多就有优势;结果大家就拼命生。同时,上面觉得第三次世界大战早晚会发生,人口多一点,对应付战争有利,因此鼓励生育。后来战争总也不来,人口压力太大,吃饭问题解决不了,马上急刹车,采取越来越严厉的政策限制,导致现在中国人口结构的严重畸形;政策执行需要机构,计生委系统越来越庞大,形成特殊利益集团。
教科书关于三年自然灾害的说法: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其实查气象资料就知道,从这三年,根本没有什么全国性的灾害,只有局部地区有灾,这属于正常情况。又说苏联逼债,其实苏联并没有逼债,而且还要援助中国,但中国不肯,不仅不要援助,还继续往外卖粮食,援助别国。1960年是中国饿死人最多的一年,也是外卖粮食的高峰。
教科书对义和团的颂扬:许多人以为拳匪(官称义和团)虽然行为过火,但毕竟是为了反对外来力量。他们不知道,拳匪除了初期杀了一些传教士,攻打使馆时杀了几个使馆卫兵以外,主要糟蹋的是中国人!繁华的前门商业街被一火焚之,无数中国人只因为沾了一点洋东西就被杀。趁机报复他人,杀人放火的,是当时拳匪的主流。
历史教科书告诉我们,清朝向英国大量出口丝绸和茶叶,却对英国的工业产品没有需求,这让英国大为恼怒,于是向中国输入鸦片,并在随后挑起战争,这完全是扯淡。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出版于1776年,19世纪中叶的欧洲是萨伊庸俗经济学的天下,欧洲各国政府早就不将出超作为贸易目标了,当时棉花和绵纺品(而不是鸦片)才是中国的主要进口商品。后来国人不进口鸦片了,原因是大量自己种植。“南泥湾”就是重要的鸦片种植地区,是当时重要的军费来源。
地道战如雷贯耳,日本鬼子闻风丧胆!等一等,这不过是课本和电影的神话。真实的地道战也许只是村民们包括八路军被日本鬼子堵在地道里用毒气熏,我读过一则史料,仅一个村子就被这种方法杀害了800多人。请参考真实的历史回忆录:
关于【地雷战】。如果你有条件,到教科书宣传地雷战的地方走走,这根本是一个意淫故事,包括吕梁沂蒙都没有地雷战的故事,日本军志,国军军志都没有这记录。自动地雷的制造十分复杂,土地雷的制造只能炸死自己。当地寺志记录土地雷爆炸,把自己村民和小孩炸死外,其它就没有下文。张思德在延安原来就是土地雷技术员,也由于缺少硝,改行做烧制鸦片技术员。B*
林则徐一直认为英国人如果不喝茶的话就会大便不通而死,他有一个美国医生伯驾,但却拒绝和对方见面,一直采用远程治疗。伯驾为了让林则徐知道世界有多大,曾想赠送林地球仪、地理书和地图册,谁知林却要求伯驾先填写“送礼请愿书”,伯驾一怒之下便作罢。
课本里面的谎言:蒋介石下令不许抗日:日,纽约东北同乡会会长徐松林等8人访张学良时问,蒋介石是否下过手谕令张不抵抗,张回答:是我们东北军自己选择不抵抗的。我当时判断日本人不会占领全中国,我没认清他们的侵略意图,所以尽量避免刺激日本人,不给他们扩大战事的藉口。我下的指令,与蒋无关。
【白毛女】的故事:
黄世仁与杨白劳自小结拜兄弟,杨继承父业,后欠下巨额赌债无力偿还,黄借给他大洋1000元,并收留其未成年的女儿喜儿。无脸见人的杨外出躲债,误喝卤水身亡。黄厚葬了杨----。中国的现实主义就是这样的货色,所谓“真理”,只是他们意识形态掌控之下的“正理”。
《半夜鸡叫》主人公周扒皮的原型是周春富,本是辽宁一个普通的地主家庭,祖上闯关东到东北,辛勤劳苦积攒下一点家业。周春富待人温厚,和佃农的关系很好。小说发表后,有人说老周不是那样。高玉宝说:“文学创作的需要嘛。咱们这儿没有,不代表全国其它地方没有。”这个王八蛋怎么不说周春富被他一篇小说害得家破人亡。
【焦裕禄的故事】&
62年6月到兰考工作,兰考没有度过饥饿期,泛黄区满目疮痍。他用毒辣手段继续搞阶级斗争,用恐怖行政手段强压人民对当局不满。不顾实际提出将兰考本已破坏殆尽的生态继续折腾。到兰考实际不到一年;64年5月就死去。宣传焦裕禄完全是上层路线争权需要,他对兰考根本没有也不可能会带来改变。66年配合文革运动前奏一起出笼焦裕禄精神榜样。
中小学教材里的张衡地动仪其实只是个模型,不是东汉古董。闫涛:“这个‘古董’是上世纪
50年代才造出来的。在上级有关精神指示下,王振铎根据古书描写的196个字,结合英国科学家的地震理论,设计并发明了这个张衡地动仪。由于选进了教材,国人都以为是东汉货色……”
课本里说华盛顿把他爸的樱桃砍了,虽然怕挨骂挨打,但还是承认了错误,结果华盛顿的爸爸不仅没有惩罚他,还夸他诚实。事实上,华盛顿他爹华盛顿从来没种过樱桃树。
洋人强迫中国的治外法权由来。中国古代,故意杀人和过失杀人一样处死。1821年,一名叫泰拉洛瓦的美国水手从船上丢下一只坛子,砸中一个舢板上的女人,使她落水而死。为能在广州继续做生意,美国商人把这名水手交给了中国司法部门。没想到按照中国法律,他很快就被绞死了。这一事例导致治外法权制度的产生。费正清《观察中国》,从另一个视角来解读的治外法权。
第一版黄继光堵抢眼:“他已经扑到敌人的工事上,并用身体堵住了一个正在发射的敌人的枪眼……这时敌人的火力点上另外两挺机枪又叫起来,正在这个紧急的时候,黄继光伸出了一只手臂,把一颗手雷塞进敌人的火力点里……”人民日报也觉得这个故事编得太离谱了,简直把黄写成了超级赛亚人,是不是真的哦?是真的就太好笑了!这样写都有人相信吗
:年幼时,课本上告诉我自己生活在最幸福的国度。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饥寒交迫、水深火热之中,包括美国人民和台湾人民。所以从小立志要好好学习,长大后要成为栋梁之才,要去解放全人类。
课本上痛骂袁世凯。没告诉学生的是袁让清王朝和平终结,即便在袁皇帝四面楚歌,风雨摇摆的时候,也没有降低其货币袁大头的成色,北洋时期也是中国最自由的时期,工商业亦有大发展。
我在学政治经济学的时候,教科书上这样说:资本主义是寄生的、腐朽的、垂死的。社会主义制度无比优越。我当时是这样认为的,但现在看来,不是这样的。
课文《纪念白求恩》第一句"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来到中国。"其实白求恩享年四十九岁。:
中国是一个负责的大国!这不是一个错误,这是一个笑话.
四川军阀刘湘,书里就是一个老和红军过不去的地方军阀,其实他也是一个积极抗日的将领,他带兵出川,最后客死异乡,临终还留下了“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的誓言。中央军大将薛岳,教科书里是个被红军各种戏耍的草包将军,殊不知其在抗战的时候力保长沙多次打败鬼子,被日本人尊称为长沙之虎
飞夺泸定桥,1984年邓小平在会见撒切尔夫人的时候,亲口说的,不是事实,只是艺术创作,说是需要用这样的故事来鼓励人民。
刘文彩原是卖酒小贩,靠官商身份发财,回到故乡修桥补路,兴办中学,调解纠纷。为了征地修学校几乎散尽大半家产。一农民10亩地在被征之列,刘就用自己的地去换,但手里最小只有20亩地契,刘索性就把多出的10亩送给他,没想到解放后,该农民却被打成地主被镇压了。
我也说一个,《包身工》里面的芦柴棒那摩温,和我们胡同里的一个当年在纱厂工作的老太太聊,她说那些是不对的,他工作过3个纱厂,老板娘待人可好了,那摩温还负责给他们煮茶洗衣服。
小学的语文课本,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结果后来才知道,他们是被投毒的。以前总以为,我们的神秘武器只要出来一亮相,米国就怕了,结果才知道,我国连个轴承都造不好,别说发动机了。
雷锋同志都是大家熟悉的人吧!有没有人注意到他在那个时代照了多少张照片?有没有人统计下那个时期伟大的领袖毛泽东照过多少张照片?有没有人了解那个时候照个照片得难度?
在网上搜索“教科书里面的谎言”,就可以看到大量的资料和信息。请参考一下这些公开发表出来的文章,看看愚弄我们孩子的“教育部门”干了些什么事情,应该有人出来为此谢罪!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董局中局3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