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做不下去了,怎么做? 本人高数视频教程很差啊……

无法理解高等数学怎么办?
匿名不能邀请呢,要不来关注的同学们帮我邀请一些大牛来作答?说来也好笑,我从国内某top5高校理工科毕业多年,一直苦恼于高等数学学不好【毕业以后从事的事情跟高数尚未发生半点关系。。。我就是单纯奇怪一下这个事情】。自我感觉问题在于我对于高数里的东西无法做出直观的想象。厚颜无耻地说一句,高中物理我学得非常轻松而且成绩非常好,基本就是翻一遍书考试就接近满分【高考物理部分满分】,我感觉我能把书上的理论公式转变为动画片一样的场景,做题时字面的意思会自动形象化地镶嵌到那些动画片里面出现在我脑子里,就像放电影似的。但是高数就不行了,我努力多时也没法把那些公式定理形象化理解,貌似只能死记硬背。所以直接导致大学物理、电磁场电磁波等科目成绩也相当一般。是不是我的脑子学到高中就是极限了?直说也无妨,因为我发现我现在干的这活其实学到初中就能做了,赚的貌似也还可以。。。囧。。。==============我举个栗子==========最近知乎上一个很火的文章:我前面都能看懂,但是到了欧拉公式这儿就不懂了。我想不出e的iπ次是怎样形成的,后面就理解不了了。。。
按票数排序
110 个回答
题主不必沮丧,因为像题主这种情况,我也有所感受。不仅你我有所感受,很多更优秀的人都有这种感受,不仅“TOP 5”的理工科学生有感受,“TOP 2”的理工科学生也有很多有这种感受,甚至我认识的一些的同学,他们也有这种感受。 ——————————先来讲一下我自己的故事吧。高中数学物理我学得很轻松,我高中的数学课本直到高考都没翻过,物理课本也就随便翻了一下,因为觉得课本内容实在太简单。整个高中的数学,可能只要自学几周就能学会了。但进入大学后,我突然发现,高等数学的一些内容,我无法完全理解。这个发现曾经让我感到很恐慌,因为进大学以前,几乎没有能难住我的数学知识点,几乎每一个知识点,我都可以把它剥开,追溯其根源,然后顿时感到数学的知识框架是非常清晰的。即使是不会做的竞赛题,看了解答以后也基本能明白这道题的思路。但是高等数学并不是这样。在高等数学的课本里,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字眼:“容易验证” “易知” “证明略” “有直观的结论”。在高中,看到这样的字眼,往往意味着这个证明真的很简单;但是在高等数学的课本里,这样的字眼却有另一番含义——证明有时很不简单,但是证明的过程并不影响后面的结论,所以你可以不知道。渐渐地,我接受了这样的结论:高等数学的一些东西,课本上之所以不告诉你,是因为追根溯源太复杂;一个非数学专业的理工科学生,要完全系统地理解高等数学,是极为困难的;有些结论,其实你真的不用知道为什么,拿来用就可以了;当然,一开始这么想的时候,我很不甘心,见到自己无法完全理解的东西,总想追根溯源一下,但是自从学了数理方程,我完全放弃了这个念头——因为太TM深奥和不直观了。——————————回到题主的问题。私以为,题主之所以会感到困惑,是因为高等数学和初等数学在学习的模式上有很大的区别,但题主却没有完成这种思维上的转变。(而且,一个可能的情况是,高中数学学得越轻松,大学里就越难完成这样的转变。相反,一个高中数学学得有些迷糊的人,可能更早理解了这种新的学习模式,反而能更快地接受它)学习数学,其实就像建造高楼一样,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就像一座大楼的地基和上层建筑。初等数学,内容不多,我们也有充足的时间学,因此我们学习的,是它的体系,就像给高楼打地基一样,地基的每一部分都有一定的重要性,地基牢固了,上层建筑才能造得好。高等数学,内容很多,一般人也没有精力学完,因此我们学习的,是它的架构,就像高楼的上层建筑,很多时候,只要承重墙的位置摆放得不离谱,建筑长得稀奇古怪也没关系。这么学习是合理的,因为,几百年来人类在高等数学上贡献的智慧结晶,岂能被吾等小辈在几百课时的时间里完全理解!我们这些理工狗学习高数的真正目的,是在工作中使用它,用得好,用得溜就行,管它是怎么来的!所以啊,我的建议是:定理不会证明?没关系!只要知道定理的出处和用处就可以了(所谓的“框架”)。必要的话,死记硬背也无妨。不要有任何愧疚感,很多你眼里的学霸,他们也是这么做的。知识无法理解?没关系!不要放弃,假设自己已经看懂,把结论抄下来,带着结论去学接下来的知识,你会发现,其实很多看起来很深奥的东西,其实并没有那么深奥,你也只不过在整个体系的一两处不太理解罢了。也许,当你学得更多时,你会发现,你无法理解的那个地方,根本就无足轻重。承认自己有不会的东西,会让自己会得更多呢。(笑)
很有可能是学习的时候有几部分基础没有打好。尤其是只知道公式,不知道推导过程.这在中国学生当中是非常普遍的。比方说有次在国外上课的时候,老师问同学,为什么X^2的导数是2X。我好几个中国同学都不知道怎么解释,只说是因为公式。课后我和老师讨论。他说这其实是很不应该的,尤其是往下学习的时候,你不懂公式推导的思维方式是学不下去的。特别是在统计,运筹领域。电学就更不用说了,没数学就没电学了。在这里推荐本书,有中文版,可以很好的帮助你梳理一下数学思维。
从高中到大学,思维方式变化最大的就是数学,因为你第一次接触真正有别于加减乘除运算的东西。我的感觉是,如果你真正接纳了那些的思维方式,那么高数也可以非常图像化。具体怎么图像,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谓接纳那些思维方式,就是要通过一些已经熟知的东西去理解那些新的概念是怎么来的。你可以通过读数学史,或者有些教材也会提供,或者简单的可以通过自己思考。思考这些的目的就是让这个新的概念和相关的思维方式真正扎根于你的大脑,做到可以随时调用。比如你最后举的那个例子,要理解e^iπ怎么来的,你得先接受“解析沿拓”的思想,就是用级数来定义一个函数,并且把级数的定义域在复平面上尽可能扩展。相似地,你要理解为什么所有正整数求和可以等于-1/12。开始的时候,你不需要知道里面细节,重要的是你接受这个思路,认为这种思路是“可行的”,进而认为它是“自然的”。你可以思考,如果不用级数来定义一个函数,还有什么别的方法吗?为了做到这一点,你应该从熟悉而简单的开始,你知道怎么定义一个数的正整数次方,那是通过乘法来定义的;接着定义非正整数次乘方,那是通过扩展a^x * a^y = a^(x+y)这个规律得来的;接着定义分数次乘方,那是通过扩展(a^x)^y = a^(x*y)这个规律得来的;那么既然有理数次乘方都可以定义,为什么无理数不行呢?因为任何无理数都是有理数数列的极限啊(所以这里你又需要接受极限的概念和思维方式),于是你通过极限定义了实数次乘方。确实这么定义了,可是具体计算的时候难道每次得找一个有理数数列?于是你发现,级数是很容易扩展到实数域的(因为级数里的运算都是加减乘除,都是在实数域有良好定义的),如果你把诸如乘方运算写成级数,那么级数的极限就是乘方运算的极限,所以无理数次的乘方运算就变成了自变量为无理数的级数,这两种思路是等价的,而级数更是有了可计算性。这个时候,你应该要接受用级数定义指数函数这种思路,虽然它比起“极限”来说并不直观,但因为它们是等价的,所以你必须承认它(数学需要直观,但是它的内在逻辑并不一定是直观的,这取决于人的认知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前几次拓展你都已经完全接受以至于不会去想它是怎么来的了,而事实上它们和最初的定义已经有了相当的拓展,只是你也许没有注意到;但是拓展到级数这一次你也许会犯迷糊,所以在最后一步——拓展到复数域的时候,你就完全lost了,因为这次已经丧失了“取极限”这个动机(复数不是实数数列的极限,因为实数是完备的,这也是你思维上需要可以快速反应出来的一个事实哦,如果做不到,那就说明你对于实数这个概念的思考方式还没有跟上),单纯的依赖级数来定义函数,你可能会觉得莫名奇妙,在这个拓展的链条里面,有的步骤你没有完全接受就跳过了,那就是“依赖级数”的“合法性”和“必要性”,以至于后面的拓展你会更加confused。你也许还会涉及到矩阵次方,即a^M,M是个矩阵,同样通过级数定义,你还是会晕。如果你接受了这样一个通过级数来拓展定义域的思维,事实上不用你去验证这个复级数算出来是多少(你也可以试一试,这个例子不难,很容易得到欧拉公式),你就很容易接受e^iπ=-1这样一个事实,或者正整数求和=-1/12这样的事实,你知道,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只不过你还没去证明,既然大家都承认,肯定是有大神证明过的,我就可以放心的使用。到了这个境界就够了,对于非数学系专业的人,高数能够学到这种程度,即你可以对其结论抱有自然的接纳态度,那么你就已经可以很顺畅地学习高数了。(数学系的要求会很不一样,但我觉得对于入门者这样也够了)再给你举个例子,矩阵乘法、矩阵行列式、矩阵相似变换。这几个是线性代数里的核心概念,但是很多高数学的不好的,只会背定义被推倒背公式;重要的其实是你的思维怎样从你熟知的地方怎样一步一步进入线性代数的思维,只有做好了这一步,才能真正学得得心应手。我看过一篇曾经很火的文章,里面有提到线性代数这些概念的理解问题(当然还有很多别的,都还挺值得看)里面把这些基本概念和你学之前熟知的东西联系地很不错,是大部分教材都疏漏了的一块重要知识。
个人观点:1. 所谓“高等数学”其实只是一个迷惑人的名字而已,它一点也不“高等”,“高等数学”指的只是二元(某些教材也包括多元?)微积分的一个分支而已。2. 数学一般的分类大体上包括了“代数”(algebra)和“分析”(analysis)两大部分,每个部分可以有上百个分支。典型的“代数”例子,线性代数;“代数”可以大致理解为对数学“实体”的研究,如群、矩阵、环、整数、拓扑空间等;典型的“分析”例子:微积分;“分析”可以大致理解为对物理“实体”的抽象化研究,如微分方程、差分方程等。数学的分支由来一般是:我们发现了一种物理现象,然后用数学语言尝试描述(建立“分析”),然后在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定义一些数学“实体”,这些“实体”脱离了物理的范畴以后,在独立的数学范畴中被研究出神奇的数学性质(建立“代数”)。3. 针对楼主的问题,高等数学只是微积分的另外一种说法,它属于“分析”的范围。建议参考对应的物理现象进行学习:例如:微分可以认为是一种将“位移与时间的对应关系”转换成“速度与时间的对应关系”的一种操作;对线性函数的积分可以认为是“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行了一个轨迹,计算磁场对该粒子做的功”,这个“轨迹”就是那个线性函数;等等。。。请与物理系的同学交流,你会发现很多之前理解不能的东西瞬间豁然开朗。例如:复分析。“虚数的单位“i”到底TMD是个神马?”请在电磁学、电动力学、电子工程中找答案。4. 以上仅针对“分析”类的数学分支,请勿具象化地想像“代数”类的数学实体!例如:矩阵。把一堆数字用大框框罩住只是为了简便而已,这个不是矩阵的重点。例如:群。那几条群的定义只是为了限定研究对象的范围,从而引出一些概念,用来解释为神马“1 + 1 = 2”。5. 学习数学请勿急躁:大学之前的数学的特点是:概念、定理、定义很容易理解,但是题目可以千变万化难地想死。但是!大学数学难点就是概念、定理、定义这些,基本上你把这些融会贯通后考试不是A+也是A-,真真正正的学什么考什么,没有需要小聪明或者刷题的必要。真正的知识从来都不是看一遍就理解的东西,而是一遍一遍地在思考、揣摩、尝试中发现。举个亲身经历:学“点集拓扑”的时候看一个定义基本就是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等真正理解后发现书中的定理以及书后的习题都是顺水推舟的推论;考试的时候根本不用背定义和定理,它们在你千百遍的思考和推敲后已经成为了自然而然的东西。再举个听说的例子:数学的博士生们都是花一两个星期读一两页某个论文,然后小组讨论。为什么效率“这么低”?因为数学的本质就是抽象的、难以理解的、需要反复思考的。
我觉着不管是信号与系统还是信息论或者通信原理等等号称挂人无数的难课程,以及题主表示不解的高数,之所以让大多数人学的一头雾水,都是因为大家从小到大的数学老师都比较忽视代数这一块内容仅仅以大学阶段为例,要是能把线性空间的概念讲清楚了,不管是傅里叶变换,余弦变换,拉普拉斯变换,z变换等等让人头大的,让人画图都画不明白的奇怪东西,就都有了一个简单的解释:不过是在线性空间里面找了一组“好算”的正交基罢了。比如让题主无比苦恼的欧拉公式等等,如果老师把域的理论讲清了,这不过就是个复数域跟实数域的问题罢了。所以,推荐广大被信号系统、信息论、数字信号处理等等所谓神课折磨的同学,把你的线性代数课本翻出来看一看就解决问题了,推荐本线代书:
不要想象成直观的三维或者二维图形,要用数学手段去想象。曾经的形式化的尝试告诉我们没有必要想象成一个空间直觉。准备的说,数学某种程度上更像是语法,通过特定的规则进行展开和缩减如果仅仅局限于直观的三维或者四维结构,而没有对于抽象的感觉,那么学起来一定很痛苦。以及推荐
我觉得很多人都没搞明白高数,没挂科也是因为考前刷题了,之所以这么难明白,我猜想(只是猜想!!!)我们的教材有问题,应该说是对数学发展的历史不了解,要透彻理解一个问题,先要明白它的根源!知道它最初是干嘛的,怎么会出现,为什么发明它(数学定理),知道前因,才能更好的明白后面的结果,对吧!我们的教材都不这样,都是直接从极限开始,然后顺带举些例子,我觉得最坑的就是线性代数,当年学的时候,他娘的就是不讲为毛要发明这个玩意儿,害我还以为这玩意儿高深莫测,学到后面就知道了,就解多元一次方程组的,然后有各种方法,定理,学起来就轻松很多,对定理的理解也就容易了!高数还没有超出普通人的想象!
考次研就好了。。。
我来说说关于
理论的另一个角度的理解。初中的时候,我很喜欢数学,拿着一本家里的六十年代的高等数学书一直在看。是的,就是那种任何数学题都要扯到工人、革命、主义的那种书。我记得翻开关于导数的前两页,就是一直看不懂。看不懂我楞看,看了两周,还是没看懂。怒了,直接跳过去,结果一看后面的,看懂了,然后前面两页的也懂了。确实,在高等数学里,很多东西都会被省略,而且是横向穿插的,就和我上面的例子一样,前面没懂一看后面反而懂了。实际上在之后我们学习各种复杂的知识的时候,我们学习的方式不应该是线性的,而应该是硬着头皮,以最快的方式建立一个感性模糊框架。你应该去迅速搭好骨架,再去增加血肉;而非摆一块骨头,贴一块皮肤,甚至还要这个部位已经自己感到完美满意了才好。究其原因在于高等数学的各种理论已经不是有限联系甚至相互独立的了,可能几个东西需要一齐才能理解,其复杂度也是呈指数上升的。此外,硬着头皮上还有(伪科学预警,科学人士退散)一个功能:让你的大脑快速不停地接触新鲜刺激,保持很高的engagement。的确刚开始的时候甚至会导致你很困,但过了这个阶段你就能进入心流状态,并保持很高的效率。
反对排名第一的答案。我大学刚学物理学和数学时也很吃力,直到大四的时候才打通任督二脉:学无止境是真的,但是不要神化你认为困难的知识。科学,数学,都是追求简单清晰的,逻辑链条就像一个个台阶,让你完全可以拾级而上。如果迈不上去,那是也许你的学习途径(教材,讲解,理解方式)台阶高度不适合你的思考节奏,用1cm的台阶,100cm的台阶,都可以登上这座大楼,问题是如果你的腿适合10cm,就不要用太高或太矮的台阶。还有很大可能,是你的深度练习不够。一门数学课是一个逻辑体系,而如果每次你运用书里的知识都要把这座楼登一遍的话,那就要累趴了,现实表现状态就是遗忘,学了好像懂了,之后又不懂了。逻辑链条一旦第一次掌握,就要参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进行及时的回溯。我不仅仅在说复习,这里有关键的意义。数学中的深度练习,就是你一遍遍回溯逻辑链条(手算推导,或者脑海中推导),来达到你可以用一闪念就遍历这个链条,这时你才可以轻松的谈论它,运用它。总结说,就是“理解台阶”,和"深度练习"。
非请自来。我只是一个某财经类大学的财经类学生,但是想讲几句。题主不存在理解问题,至于出现问题原因,部分与教育的模式有关。部分与对自身不信任而没有通读课本有关。犹如我,所受教育更多是直接输入而不是由思考所得。面对很多问题,难以想象一些规定的合理之处。很多时候,我感觉自己是缺乏史学的教育。其实高等数学这一体系的形成,与教学的顺序并不一致。极限的定义迟于微积分部分,也就是说微积分实际上初期是一种没有根基的理论。题主提到的一些物理与数学的脱节,确实是很对的。题主不妨推算,高中物理中的牛顿三定律以及派生的有关运动的公式,没有一个不可以通过微积分推倒,而那时你却不具备相关知识。所以我推荐你阅读数学史<数学,确定性的丧失>,重新理解这段路程。并且不要对自己有所怀疑,很多事太匆忙,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明白那数字后的点点滴滴。至于欧拉公式,找到一本同济大学的高等数学下册,在无穷级数部分便有简单而清晰的描述。将E^x在复平面展开,就能得出e^ix与sin,cos的关系。我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看到e^ipi+1=0时的震惊与欣喜。
我不是数学专业的,只是一个像matrix67那样的数学爱好者。意见仅供参考。[理解的意义]很多同学谈到不用理解,我这里想介绍一种相反的方法,打桩法(彻底理解法)。我的记忆力很差,记不住任何不能理解的东西。所以,我一直坚持彻底理解。成果大概是:大学里面的一门数学课,在我脑子里差不多就是半页纸的概念。没有刻意去背,但是怎么也忘不掉。带着这半页纸,基本上可以把书重新写出来。同时,对于这些概念,我不是记住,而是有感情。真的有感情,因为数学从来不无聊。以线性代数为例。我看到了一个蔚为壮观的模式。首先,从物理的角度,这个世界上充满了线性变换、线性关系。微分是线性变换,这就是为什么线性代数可以用来解微分方程组。几何操作经常是线性变换,这就是为什么3d图形学经常用线性代数。物理中经常有线性关系,如牛顿定理、胡克定理、电阻上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为什么到处都是线性关系?因为物理中大量的概念都是可以叠加的,如电流、电压、重量、压力,两股电流输入,一股电流输出,则输出为输入之和。而为什么物理概念可以叠加?其本质是守恒性。为什么经常有比例关系?这个我没有好的答案,我只是虔诚的信仰这个世界是简单的,因为简单,所以美。其次,从使用的角度,只要你发现笔下的公式中包含了向量的线性组合、线性方程组、坐标变换、线性变换,不管它们是怎么来的,有没有物理意义你都可以迅速链接到线性代数这个强大的工具箱,大量使用矩阵、行列式、秩、特征向量等概念。最后,你使用线性代数的理论刷刷刷的往后推,得到一个结果。然后你往往可以享受最美妙的部分:理解结果的几何意义。这是因为线性代数链接上了几何。[什么是理解]所谓理解一个概念,就是把这个概念和已有概念建立联系。你对已有概念越熟悉,这个联系越强,你就会觉得自己越理解。楼主谈到中学的每个概念在脑子里都能画出来。这是一种最直观的理解,即把概念和生活体验建立关系。能在中学时代做到这点的同学,基本上都是好学生了。高等数学的麻烦在于:已有概念不是生活体验,而是另外一些数学概念。概念间的联系不是视觉联系,而是逻辑联系。所以,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基础数学概念,后续概念也就没法理解了。同时,如果不牢牢地把握住逻辑,企图用直观来把握,就会觉得,书上说什么就是什么,我就记住把。反正我不理解。(我不是说直觉不重要,你可以从直觉出发,把这个直觉落实到严格证明,或者先看懂了严格证明,再反向去感觉直觉是什么。随着数学学习的深入,更多的直觉是来自于这后一条路。无论如何,如果忽略证明,只关心直觉,脑子就会乱成一锅粥)。我们现在以欧拉公式为例。首先,我们通过对实数域函数的分析,得到了e^x, cos(x), sin(x)的泰勒级数形式。然后,我们通过对复数域的分析,得出了i^2 = -1。然后,我们假设泰勒级数公式在复数域也成立。e^(iy)
=1+iy-y^2/2!-iy^3/3!+y^4/4!+iy^5/5!-y^6/6!-.....
=(1-y^2/2!+y^4/4!-y^6/6!+.....)
+i(y-y^3/3!+y^5/5!-....)
由于 cosy = 1-y^2/2!+y^4/4!-y^6/6!+.....,
siny = y-y^3/3!+y^5/5!-....所以e^(iy) = (cosy+isiny)这个证明是不严格的,真正严格的证明方法需要重新定义复数域上的cosz和sinz函数。但是这个证明充分说明了什么叫数学意义上的理解,那就是一点直觉+一点证明。在复数域上最初我们只定义了加法和乘法。我们从直觉上甚至没法想象e^(iy)是什么,但是,既然大家都是数,我们直觉上认为(或者从美学的角度认为),如果实数域上的泰勒公式在复数域上也成立,那是很漂亮的。基于这个直觉,加上一点点证明,我们就知道怎么定义e^(iy)了。数学家们也是这样定义出高维空间中的超平面的,他们觉得超平面这样定义是美的,且与现有的平面性质吻合。不使用逻辑推导,我们根本看不到超平面。[打桩法]在介绍欧拉公式的证明的时候,我们其实已经初窥打桩法的门径了。也就是,想要理解未知概念(欧拉公式),首先找到自己认同的已知概念(实数域中的泰勒级数),然后建立两者间的联系。现在我系统的介绍一下怎么用打桩法来学习。一本书来了,找到你最有感觉的概念,学习之,即打下一棵桩。不一定非要按顺序读书。采取几个行动:看目录,找有感觉的桩。或者随机的翻开一页,读完,然后问自己这一大段到底想讲什么。既然作者不是笨蛋,他一定想讲些东西。打下几根桩后,你还可以问自己,我现在读的东西和现有的几根桩有什么关系?打桩没有任何约束。一本书上看什么都行,有图画就看看图画,有题目就看看题目。这都行。但凡能帮助你打桩产生感情的内容都可以读。但是桩打到一定程度,脑子里攒了一堆乱七八糟的直觉后,基本上整本书到处都是桩,到处都是你的卧底。这时候你就可以追逐严密性了。看清楚概念。然后看定理,其实概念的桩打牢了,大部分定理都能够自己证明出来。慢慢的就把这本书给啃了。为什么非要自己搞懂定理的证明?因为有的时候你以为你看懂了定理,但是你根本没看懂。逼着自己证明,你才会知道这个定理到底在讲什么。还有一个原因是:定理讲的是概念之间的联系,可以帮你复习概念的定义。同时如果你看不懂一个定理的证明,很可能是你对概念的内涵没有理清楚。很多时候概念的定义就那么几个字,但真是意味深远,一字不可更易。定理得证明不用背,你真的看懂了,就会发现好几个定理的证明其实是同一个技巧,而你自己会不知不觉地把技巧上升为一个概念。你根本就忘不掉这个概念。如果一个技巧只在一处用到,那说明它根本就不重要,干脆忘掉好了。一定要反复理清概念、定理之间的联系。读书的时候,很多概念、定理第一眼看过去觉得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吗,然后就跳过去了。下一次又看到的时候,因为对于整本书的理解加深了,再看一遍,真有“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感觉,往往不起眼的一句话,串起好几个零散的概念。当然,有些内容如果一直到最后都孤零零的,和别的概念没什么关系,那很可能是这本书的重点不在这里,所以在这边的讨论很薄弱。干脆放弃也没关系。以我自己学习线性代数的过程为例,解释一下打桩法的心理变化:一、第一遍学的时候,我问自己“线性代数到底在鬼扯什么”?我回答不了。但是听说线性代数和解析几何有关系。我就去学了一本解析几何。有一半内容是中学已经学过的,所以还学得下去。学完了之后,发现书上好几处用到行列式,我就把行列式学了。二、解析几何讲坐标变换的时候,会讲过渡矩阵和矩阵乘法,所以我把线性代数的这两部分也学了。顺便理解了方阵可逆等价于对应的行列式不等于0。因为基于“行列式”和“矩阵”这两个概念,我能够理解“可逆”这个概念。矩阵的初等变换、秩什么的我不理解,所以算了。三、研究线性方程组。高斯消元法和中学学过的解方程很想,所以学了。然后我突然意识到高斯消元法就是矩阵的初等变换,也还是行列式的初等变换,所以基于“高斯消元法”和“行列式的初等变换”这两个我有感情的概念,把矩阵初等变换给学了。四、高斯消元法得出系数矩阵A的秩等于n的时候,线性方程组只有非零解。我对于线性方程组的求解还是有兴趣的,因为经常用到。既然有这么个定理,逼上梁山,把秩给学了吧。真学起来,才发现秩的性质是基于行列式这个我有感情的概念定义的,我自己认为秩其实就是行列式=0这个概念的一个推广。所以学起来轻松愉快。五、接下来是用向量空间的概念定义线性方程组的解结构。这个我以前觉得是吃饱了撑的,既然已经有了高斯消元法,问题都解决了,你还多此一举干什么。可是我学了解析几何啊,我现在知道向量空间就是空间、平面、支线这些概念了。所以我就觉得向量空间这个概念很酷阿。六、说句老实话,我觉得向量空间和向量组没有什么区别阿,光看定义根本不觉得封闭性是个多么了不起的概念。可是读完了线性方程组的解结构才知道,如果线性方程组的解结构不是一个向量空间,而是一个到处漏风的向量组,那么解结构就不能表达成向量的线性组合,一点都不漂亮。这就是为什么读定理真的可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概念里面就是“封闭性”这三个字,到定理里面用起来才知道它其实是屠龙刀。七、我原来一直觉得“线性空间”和“向量空间”这两项内容简直是同义反复。我就问自己,为什么作者非要写两遍。后来结合解析几何,才意识到几何空间就是一个线性空间,几何空间坐标化了之后才是向量空间。而且学完线性代数后,重新去看解析几何的定理,简直焕然一新。当年辛辛苦苦证明的定理,现在就是一句话“我们一般理解的几何空间就是一个三维线性空间。”感觉爽透了。八、在学线性空间之前,我一直喜欢做标量运算,喜欢把矩阵拆成元素来玩。因为我对于矩阵的理解还是停留在线性方程组里面的一个个系数。但是线性运算等于矩阵这个定理一出来,我彻底的被震撼了。矩阵不是一个一个的元素,它就是它自己:线性运算。矩阵的意义,就是我们有了超能力,过去我们只能看一个个标量,现在我们可以把这一堆标量构成的矩阵看成一个整体,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来操作。然后就有了矩阵的相似对角化、正交对角化、SVD分解之类的东西。好吧,这几个东西就是我书上的最后两章,我一口气读完了。上面说的是一个极简版的历程,真实的心理历程,是几百个“为什么”、“胡扯”、“跳过去”、“这几个东西有什么关系”这样的问题串起来的,可是这样读完这本书后,所有的概念都活了,我看世界的眼光彻底变了。[打桩法的其他用途]其实打桩法不只可以用于数学,也可以用于任何书籍,包括文科类书籍和小说。读文科的书籍,经常读完了,只有一些印象深刻的地方留了下来。什么地方深刻?耸人听闻的地方深刻,符合自己原有观念的地方深刻。这样读还不如不读。因为你只是不断的在强化自己,或者记住一些耸人听闻(往往不对)的八卦。你的思想高度还是停留在原地。如果用打桩法追求彻底理解,读完之后,你就会知道:这本书的脉络是什么。可以怎么应用于生活中。哪些地方与我的生活体验一致,哪些地方相违背。哪里有逻辑,哪里没有逻辑。读完一本书,你的思想就直接被提升到接近作者的高度,这才是读书。此外,打桩法其实也是一个解题方法。我们解数学题的时候,这里试一下,不行,就换一种方法再试。最后的方法,往往是之前几个不成功的方法(桩)的组合。人生也是如此。理解人生没有捷径。做自己热爱的事情,认真地去做,有一天,你会发现Dots will be connected。那时候你才恍然大悟:哦,原来这就是我的人生。我的人生不是第一个点,也不是第二个点,而是所有这些连接起来的点。[扩展阅读] 学习数学,其实走到概念这一层并没有到头。你还可以问,为什么概念需要这样定义?其实是为了符合人的直觉和有用。数学家想着,我需要定义一个概念,这个概念需要具有什么样的性质(不需要证明,就像物理学家觉得这个世界应该是守恒的一样),因为只有这些性质会让我开心而且有用。你也可以尝试着自己定义概念,不过一定要有用、直观、优美,与现有理论能够有一定联系哦。此外,有的时候,经过一连串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暂时没有直观的理解。就好像通过逻辑我们可以定义出高维空间中的平面、球,但是我们看不见。你是否敢相信逻辑的力量?定义概念与相信逻辑的力量,这两者在牛津通识读本的《数学》一书中讲的非常透彻,大家可以读读。译者是一个很帅的小伙子。看完这本书后,你就会意识到,当读完一本书后,你心中也就没有这本书了。因为这本书所讲的全部内容,都可以基于你自己的生活体验和逻辑完全推出来。数学从来都是一种壮观的模式,像崇山峻岭一样巍峨,像大海一样广阔,可是只有懂得它的人才能看见。欣赏美的最好方法是实实在在的去读数学书,但是为了给你鼓点劲,可以读读《数学的语言:化无形为可见》。最后,关于打桩法(理解式学习),我的论述实在是微不足道。推荐西西河的这篇文章
学法律呗,还能怎么办?——
说真的,无法理解是因为想太多了。如果按照前面答主的说法,搞清来龙去脉自然是很有必要而且让自己更容易理解很多公式定理怎么来的。但如果你不是学数学的就不用太深究各个定理公式怎么来的。只需要会用就行。我以前也是比很多人都清楚很多公式怎么来的。理解和想通了就会觉得,不就那么回事吗。一步一步变得复杂。并不是一下变得复杂。但又有什么用呢。考试又不考,用也用不了。又不能回到几百年前发明公式。如果你的高数只是一个工具。理解不了就当做本来就应该那个样子的。不要问为什么。“为什么”交给数学家解决。你只需要做题然后习惯数学的思维方式后就不会觉得难了。实在有些基本的东西理解不了你就想想这东西最初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而产生的最终就都明白了。如果定理证明之类的,记住就行,不用管他。除非你确实需要。
我觉得这本书不错:
推荐下北大的《数学分析新讲》吧一切不从实数系,极限开始讲的高数都是耍流氓(比如某同济高数,极限讲了几页纸,能理解才怪了。)
我的学习感觉和题主的差不多,对于我来说,如果不能形象化,就会比较影响我的理解。而这个形象化的过程,就是建立概念的内在印象。不过我想说的是,形象化不单单只有放动画片一个模式。我提供一下我的两个思路,第一个就是研究高数的历史。如果你了解了一个学科的历史,就算是一些抽象化的东西,也会有一个形象化的内在印象在脑子中。第二个是,记一些生动的高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就是用来解决一些现实的问题。也可以提供一个内在印象。最后附上一个我对于高数的理解。只写了个开头。
说到高等数学,就会想到微积分,说到微积分,就会想到微分和积分,理所当然的会认为高等数学的核心就是微分和积分。这没错,在高等数学微积分运算和物理解题中,无非都是微分和积分的运用,可以说微分和积分就有如四则运算一般,是高等数学的核心。但是在物理解题中,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特别是对初学者来说,那就是不会微分,不会微元,以求物体体积为例,虽然大家都知道先写出dv,再进行积分,但dv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却没有个谱。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大家只会微分积分的运算,却不知道微分和积分是怎么来的。很多人可能能完成复杂的积分运算,但在对微积分的理解上,依然停留在中世纪的水平上:微分就是无限小,积分就是将无限个无限小加起来。脑海中对于微积分的概念模糊、直观而不准确。而这是与现代数学的严谨性与精确性相违背的。高等数学不仅是一个强而有力的工具,关键在于高等数学中蕴含的思想,那是经过了数百年数学家孜孜不倦的对于严谨性和逻辑性追求的最终结果。如果将这些思想忽略而直接运用高等数学这一工具,无疑是让原始人掌握火箭大炮,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无法彻底发挥其作用。
那么什么是微分和积分的基础?每本高等数学都是按照从基础到高阶的顺序排列内容的,鲜有例外。第一章都是极限,因此显而易见,极限便是微分和积分的基础,也是现代微积分的基础。现代微积分和牛顿-莱布尼茨提出的微积分的决定性差别也在于此。微积分的运算方法创立已久,从牛顿-莱布尼茨时代便已有了微积分学详尽的运算方法,和凭借此对实际物理问题的解答。但当时的微积分的基础是薄弱而不可靠的,当时的数学家都无法回答什么是无穷小,什么是无穷大,缺乏对此的精确定义。数学是极其讲究逻辑性的科目,往往一条基本定理的推翻,就意味着整个理论乃至整个数学体系的崩溃,比如欧几里得平行定理再重新设定后,推导出了非欧几里得几何。所以之后几个世纪的数学家们都致力于将找到微积分的基础的严密定义。
有人可能要说,这无穷小和无穷大,为什么要定义?准确的说,要定义什么?要是我能回答怎么定义这个问题,我就成神了。所以不要对我期望太高。但是我倒可以回答为什么要定义这个问题。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让大家对“无限分割”和“全部加起来”这两个词有印象。在高中物理竞赛课上,我们常常可以听到物理老师说,要求这个物体质量,先将它“无限分割”,得到一个很小很小的一小块,写出质量表达式,然后再将它们“全部加起来”。当时我对这段话是非常痛恨的,因为在微元过程中总有些量莫名其妙的因为是“很小很小”而消失了,最不爽的一次是听高中物理老师李刚的一次讲课,讨论缠住桩上的绳子的受力,上一段两个“很小很小”的量还是不能相等的,下一段就成了可以相等而抵消为零,当时我很白痴的问为什么可以相等,李刚老师的回答是相等就可以抵消了,一瞬间我连死的心都有了。
有些扯远了。为什么要定义,因为直观上对这两个无穷的感觉出错了,所以要定义。
古希腊有个叫芝诺的人,他提出了一个芝诺悖论,大概意思就是一直乌龟和一个飞毛腿比赛,乌龟在飞毛腿前一百米,飞毛腿要追乌龟,无疑飞毛腿的速度是很快的,假设他为11米一秒,乌龟为一米一秒,根据数学可以算出10秒后飞毛腿追上乌龟,但是,芝诺提出,飞毛腿追不上乌龟,推理如下:当飞毛腿跑了原有差距的一半50米时,乌龟往前走了一小段,假设为10米,(和前面的数据对不上就别太认真了),当飞毛腿再追上一半时,乌龟又往前走了一点,这样周而复始,飞毛腿要追上无限个一半,花去无限个一半的时间,却永远也追不上乌龟。
马克思理论中对这个悖论的解释是没考虑时间的连续性,静止的看待了问题,等于没说。
关键在于,每个一半的时间,T1,T2,T3,…………Tn…………,有无限个无穷小,人们直觉的认为这个悖论对,就在于认为无限个无穷小之和为无穷大,但事实证明,这无限个无穷小的和,为十秒。自此,人们认识到直观认识与客观出现了差距,认识出现了问题。自此,人们认识的了,极限这个概念的模糊存在。要将无限这个概念,彻底的从微积分中清除出去,人们终于认识到了这一点,而此的产物,就是极限。用极限来当做微积分的基础,而不是无限和无穷这些直观模糊的概念,建立起完整、严谨的现代微积分理论。
怎么定义极限,相信大家对极限的定义都觉得十分坑爹,没错,极限的定义是极其坑爹。非常的别扭。具体定义因为我写的时候没联网的原因,就不写了,自己看书。但是大家肯定对于“任意给定”和“总存在”这两个词有印象,一开始最搞不懂的地方也在这里:任意给定,怎么给?总存在,怎么算总存在,难道要我一个个看过去?并且这似乎和数学说一是一,说二是二的感觉或者用心理学术语说是心理表象恰好相反。而这也是极限定义的精妙之处。理解了这个定义,你将对微积分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量子力学中有这么一种观点,无法观察的量就当它不存在。比喻的说,如果有条龙,隐形无质量,没有温度没有磁场,任何仪器都无法观察到,那它就是不存在的。以此为分点,量子力学中分出认为龙不存在的概率论一派和认为龙存在的隐函数经典理论一派。后者认为就是有些我们无法测量出的隐变量导致了量子力学中得不确定性。在此介绍这些东西,就是为了引出一个概念:观察。
再说一下心理学,心理学中,很多的定义,不是解释本质的定义,比如人是动物,而是操作性定义,又叫做操作定义,就是指用对一个概念进行测定的程序来对这个概念下定义。这是美国物理学家布里奇曼提出的。具体的说,比如对意识下定义,意识就是人对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察觉。用察觉这个程序来定义意识,这就是操作定义。这似乎是一个很耍无赖的举动,但这符合人的认知过程。比如你认为什么是坏人,就是总干坏事。你用了干坏事来定义坏人这个定义。
而极限的定义过程综合了上述两个理论之妙,操作:任意给定。观察:总存在。这就是极限的定义。然后具体的推导过程,就是数学技巧了,包括用极限定义来求一些函数或数列极限,这都是技巧问题,略过不说。现在再用通俗的话解释一遍极限的定义:当你随便给个数a,你都能看到函数或数列跟另外一个数b的差小于a,那不是极限还是什么?就像你不管那次去总看到你的男友或女友和另外一个异性抱在一起,不是他们有奸情还是什么???!!!
打了这么久的字,挺累的。这是我自己的理解,或者说是我对极限定义的一个隐喻。我用这个隐喻来解释我对极限的理解,关键就是记住极限的定义全文。隐喻是帮助我们理解理论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认知心理学中,所有的认知理模型其实都是一个个隐喻,帮助我们理解不同的概念,构建研究框架,用隐喻来解释概念。数学是纯粹的抽象理论,因此更要记住概念全文,但不妨也可以用隐喻的方法来记住,但运用时要切记要完全按照定义来用。这是我用两个小时写的,手头没有充足资料,不免有错误之处,更因为鄙人水平有限,如有对其他学科的错误理解之处,谅解,也恳请指出错误,我仅有的几个优点就是愿意承认错误,因为我太差了………………
谢邀。 本人本科是学数学的,非大牛。我认为任何普通人只要肯下功夫都可以学好高等数学,并且不需要特殊的学习技巧和方法。高等数学并不包括数论,抽象代数,拓扑这些较为抽象的数学。高数大多数时候其实是尝试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简化成数学公式加以用数学方法进行计算。题主原来的学习方法就很好,概括一下,我认为的好的学习数学的方法是:试图将抽象的数学公式还原成具体的例子在例子中加以应用后然后理解数学中的概念和定理。除此之外,数学重在思考,数学需要反复。反复就某个相关内容做习题会更好的理解这部分内容。很多时候最大的问题就是你觉得书上的定理和定义你都看懂了但是题目在你面前你就是不会。这就是因为你对定义和定理的理解还太浅显流于表面,做相应的习题可以帮助你反复深入的思考这些定义和定理从而真正理解了定理和定义的意义所在。刷习题的意义就在于让你对相应的内容反复思考。总结一下,数学最考验人的是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这种能力和天赋有关但并不是由天赋决定,普通人通过训练是完全可以有很好的数学感觉的。只要专注于这两方面的强化就能学好数学。
题主强调的是理解,而理解的条件是将还未了解的东西和我们已经了解的东西建立起联系,而且,理解需要付出努力。从题主的物理学习情况来看,题主擅长事实情景和一级理论(个人理解,可以把理论进行分级,由事实直接得到的理论为一级理论,由一级理论进一步推理出来的是二级理论,以此类推),这级理论是最容易与事实联系的,也是最容易理解的,工科里面,热力学模型,大学物理,电工电子技术一类的应用学科一般理论不会超过三级。但是数学不一样,数学几乎是纯抽象的,很难追溯到其事实源头了,所以我们无法再依赖于事实来理解数学公式。所以我们必须把对数学的理解建立在基础概念和公理之上,高中数学每进行新的一章几乎就会先解释一些基础概念,一般都是很容易理解的,而且由概念出发的理论层次不算太多。倒是高等数学,一开始的邻域,极限就很难完全理解,再由此往上推导其他理论自然越来越纠结,而且整体也不是那么系统化了,越是高端的数学领域就越是不完善不成熟的,这也是一部分原因。建议题主在基础概念上多脑补一下,一层一层地来。
我觉得其实高中和大学的知识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高中好不能保证大学也好,因为两个阶段思维方式不一样了。真心赞那个提到史学教育的答主,说得极有道理。菲赫金哥尔茨的《数学分析教程》(教程还是原理记不清了)里总会附上一段数学史。我觉得史学就是帮你理解每部分知识的来龙去脉,还是很有读的必要的。另外我觉得,如果实在理解不了,可以尝试先死记硬背下来,然后慢慢在实践中不断应用,实践出真知。我们小的时候背古诗和古文也是这个过程。毕竟我们不是伽罗瓦那种天才,顿悟做不到就只好退而求其次,追求渐悟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帅高数老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