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一定温度后氧气瓶 瓶内温度可以变为 ,甚至变为

当前位置:
>>>氧气瓶的容积是40L,其中氧气的压强是130atm,规定瓶内氧气压强降..
氧气瓶的容积是40L,其中氧气的压强是130atm,规定瓶内氧气压强降到10atm时就要重新充氧,有一个车间,每天需要用1atm的氧气400L,这瓶氧气能用几天?假定温度不变。
题型:计算题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解:下面用图示的方框图表示思路由V1→V2:P1V1=P2V2,由(V2-V1)→V3:P2(V2-V1)=p3V3,则(天)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氧气瓶的容积是40L,其中氧气的压强是130atm,规定瓶内氧气压强降..”主要考查你对&&玻意耳定律(等温定律)&&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玻意耳定律(等温定律)
玻意耳定律:
1.概念: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其压强与体积变化时的关系,叫做气体的等温变化2.规律: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它的压强跟体积成反比—— 玻意耳定律3.公式:4.图像: 图线为双曲线,同一气体的两条等温线比较,双曲线顶点离坐标原点远的温度高,即图线为过原点的直线,同一气体比较,斜率()大的温度高,即。5.条件:m一定,p不太大,T不太低6.微观解释: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分子的总数是一定的,在温度保持不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保持不变,气体的体积减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气体的密度就增大到原来的几倍,因此压强就增大到原来的几倍,反之亦然,所以气体的压强与体积成反比。液柱移动问题的求解方法:
液柱移动问题的分析方法 (1)假设推理法:根据题设条件,假设发生某种特殊的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运用相应的物理规律及有关知识进行严谨的推理,得出正确的答案。巧用假设推理法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简捷解题。 (2)温度不变情况下的液柱移动问题的特点是: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其他题设条件,从而引起封闭气体液柱的移动,或液面的升降,或气体体积的增减。解决这类问题通常假设液柱不移动,或液面不升降,或气体体积不变,然后从假设出发,运用玻意耳定律等有关知识进行推论,求得正确答案。 (3)用液柱或活塞隔开两部分气体,当气体温度变化时,液柱或活塞是否移动?如何移动? 此类问题的特点是:气体的状态参量p、V、T都发生了变化,直接判断液柱或活塞的移动方向比较困难,通常先进行气体状态的假设,然后应用查理定律可以简单地求解:其一般思路为: ①先假设液柱或活塞不发生移动,两部分气体均做等容变化: ②对两部分气体分别应用查理定律的分比形式,求出每部分气体压强的变化量△p,并加以比较。a.如果液柱两端的横截面积相等,且△p均大于零,意味着两部分气体的压强均增大,则液柱向△p值较小的一方移动;若△p均小于零,意味着两部分气体的压强均减小,则液柱向压强减小量较大的一方(即|△p|较大的一方)移动;若△p相等,则液柱不移动。 b.如果液柱两端的横截面积不相等,则应考虑液柱两端的受力变化(△pS)。,若△p均大于零,则液往向△pS较小的一方移动;若△p均小于零,则液桂向|△pS|值较大的一方移动;若△p等于零,则液柱不移动。
发现相似题
与“氧气瓶的容积是40L,其中氧气的压强是130atm,规定瓶内氧气压强降..”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43901121407344884369936117148127090Ⅰ.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H<0(1)6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是____.(2)据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用文字表达);10min到15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填写编号).A.加了催化剂B.缩小容器体积C.降低温度D.增加SO3的物质的量(3)下列是某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硫酸工业的原料气是二氧化硫、氧气及大量的氮气,根据下列两幅图表,解读正确的选项是____(填写字母序号)A.SO2浓度高大,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反而会增加B.生成规模大,气体用量多,生产成本就越低C.SO2转化率越大,生产成本越低D.适量加入催化剂,可大大提高SO2的转化率Ⅱ.水煤气(主要成分:CO、H2)是重要燃料和化工原料,可用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炭层制得.己知:C(s)+H2O(g)?CO(g)+H2(g)△H=+131.3kJomol-1C(s)+1/2O2(g)=CO(g)△H=-110.5kJomol-1CO(g)+1/2O2(g)=CO2(g)△H=-283.0kJomol-1H2(g)+1/2O2(g)=H2O(g)△H=-241.8kJomol-1H2(g)+1/2O2(g)=H2O(l)△H=-285.8kJomol-1(1)由CO、H2在一定条件下可获得汽油的替代品--甲醇,甲醇的燃烧热为-726.5kJ/mol,试写出由CO、H2生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2)甲醇-NaOH溶液-空气燃料电池已广泛的应用,试写出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乐乐题库
& 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知识点 & “Ⅰ.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习题详情
246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8.6%
Ⅰ.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H<0(1)6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是15~20min和25~30min&.(2)据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增加了O2的量&(用文字表达);10min到15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AB&(填写编号).A.加了催化剂&&&B.缩小容器体积&&&C.降低温度&&&D.增加SO3的物质的量(3)下列是某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硫酸工业的原料气是二氧化硫、氧气及大量的氮气,根据下列两幅图表,解读正确的选项是AB&(填写字母序号)A.SO2浓度高大,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反而会增加B.生成规模大,气体用量多,生产成本就越低C.SO2转化率越大,生产成本越低D.适量加入催化剂,可大大提高SO2的转化率Ⅱ.水煤气&(主要成分:CO、H2&)&是重要燃料和化工原料,可用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炭层制得.己知:C(s)+H2O(g)?CO(g)+H2&(g)△H=+131.3kJomol-1C(s)+12O2(g)=CO(g)△H=-110.5kJomol-1CO(g)+12O2(g)=CO2(g)△H=-283.0kJomol-1H2&(g)+12O2&(g)=H2O(g)△H=-241.8kJomol-1H2&(g)+12O2&(g)=H2O(l)△H=-285.8kJomol-1(1)由CO、H2在一定条件下可获得汽油的替代品--甲醇,甲醇的燃烧热为-726.5kJ/mol,试写出由CO、H2生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CO(g)+2H2(g)=CH3OH(l)△H=-128.1kJomol-1&.(2)甲醇-NaOH溶液-空气燃料电池已广泛的应用,试写出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CH3OH-6e+8OH-=CO32-+6H2O&.
本题难度:较难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Ⅰ.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H<0(1)6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反应处于平衡...”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Ⅰ、(1)当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2)反应进行至20min时,氧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二氧化硫的减少,三氧化硫的增加;10min到15min的时间段,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二氧化硫和氧气的量减小,三氧化硫的量增加;(3)根据图中的内容以及催化剂的作用来回答;Ⅱ、(1)根据燃烧热的概念以及盖斯定律来回答;(2)在燃料电池中,负极发生的是燃料失电子的氧化反应.
解:Ⅰ.(1)根据图象所示信息,15~20min和25~30min,各组分的浓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答案为:15~20min和25~30min;(2)根据图象所示信息,反应进行至20min时,氧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二氧化硫的减少,三氧化硫的增加,可以推断是增加了O2的量,10min到15min的时间段,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可以是加了催化剂或者是增大压强,或缩小容器体积,故答案为:增加了O2的量;AB;(3)A、根据图1可以看出SO2浓度越大,生产成本会增加,故A正确;B.根据图1可以看出:气体用量多,生产成本就越低,故B正确;C.根据图1可以看出:SO2转化率越大,生产成本越高,故C错误;D.适量加入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不会提高SO2的转化率,故D错误.故选:AB;II.(1)根据甲醇燃烧热的含义,得出:CH4O(l)+32O2=CO2(g)+H2O(l),△H=-726.5kJ/mol,所以a、CO2(g)+H2O(l)=CH4O(l)+32O2,△Ha=726.5kJ/mol,b、2H2&(g)+O2&(g)=2H2O&(l)△Hb=-571.6kJomol-1,c、CO(g)+1/2O2(g)=CO2&(g)△Hc=-283.0kJomol-1,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反应CO(g)+2H2(g)=CH3OH(l)可以看成是a、b、c的和,所以该反应的焓变△H=△Ha+△Hb+△Hc=-128.1&kJomol-1,所以CO(g)+2H2(g)=-CH3OH(l)△H=-128.1&kJomol-1,故答案为:CO(g)+2H2(g)=-CH3OH(l)△H=-128.1&kJomol-1;(2)在燃料电池中,负极发生的是燃料甲醇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在碱性环境下,即CH3OH-6e+8OH-=CO32-+6H2O,故答案为:CH3OH-6e+8OH-=CO32-+6H2O.
本题考查学生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限度以及热化学的有关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较大.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Ⅰ.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H<0(1)6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反...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Ⅰ.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H<0(1)6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反应处于平衡...”主要考察你对“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与“Ⅰ.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H<0(1)6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反应处于平衡...”相似的题目:
Ⅰ:用纯净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请回答:(1)实验过程如图1所示,分析判断:&&&&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快,&&&&段收集的二氧化碳气体最多.(2)为了减缓上述反应的速率,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你认为可行的是&&&&A.蒸馏水&&&&&&B.氯化钠固体&&&&&&&&C.氯化钠溶液&&&&&&&&&&D.浓盐酸Ⅱ: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1)由图2中的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反应开始至2min时&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3)5min后Z的生成速率比5min后Z的消耗速率&&&&(大、小、相等).
两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均充入1mol&X和1mol&Y,分别在300℃和500℃下发生如下反应:X(g)+Y(g)3Z(g),得到Z的含量随时间t变化的a,b两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在t3时刻改变了某一实验条件,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曲线a是500℃时的图象正反应是吸热反应t3时刻可能是增大了压强t3时刻可能是降低了温度
某温度时,在3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反应开始至2min末,X的反应速率为&&&&;(3)该反应是由&&&&开始进行的.(?正反应?逆反应?正逆反应同时.)
“Ⅰ.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电镀废液中Cr2O72-可通过下列反应转化成铬黄(PbCrO4):Cr2O72-(aq)+2Pb2+(aq)+H2O(l)?2PbCrO4(s)+2H+(aq)△H<0该反应达平衡后,改变横坐标表示的反应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
2(2010o山东)硫一碘循环分解水制氢主要涉及下列反应:ⅠSO2+2H2O+I2═H2SO4+2HIⅡ2HIH2+I2Ⅲ2H2SO4═2SO2+O2+2H2O(1)分析上述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反应Ⅲ易在常温下进行b.反应Ⅰ中SO2氧化性比HI强c.循环过程中需补充H2Od.循环过程中产生1mol&O2的同时产生1mol&H2(2)一定温度下,向1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HI(g),发生反应Ⅱ,H2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0~2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HI)=&&&&.该温度下,H2(g)+I2(g)2HI(g)的平衡常数K=&&&&.相同温度下,若开始加入HI(g)的物质的量是原来的2倍,则&&&&是原来的2倍.a.平衡常数&&&&b.HI的平衡浓度&&&&c.达到平衡的时间&&&&d.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3)实验室用Zn和稀硫酸制取H2,反应时溶液中水的电离平衡&&&&移动(填“向左”“向右”或者“不”);若加入少量下列试剂中的&&&&,产生H2的速率将增大.a.NaNO3 b.CuSO4&&&&&&c.Na2SO4&&&&&&&&&d.NaHSO3(4)以H2为燃料可制成氢氧燃料电池.已知&&2H2(g)+O2(g)═2H2O(I)△H=-572KJ.mol-1某氢氧燃料电池释放228.8KJ电能时,生成1mol液态水,该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为&&&&.
3T℃时在2L密闭容器中使X(g)与Y(g)发生反应生成Z(g).反应过程中X、Y、Z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1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Y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右图表示反应X(g)4Y(g)+Z(g),△H<0,在某温度时X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
2T℃时在2L密闭容器中使X(g)与Y(g)发生反应生成Z(g).反应过程中X、Y、Z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1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Y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3(2014o东城区模拟)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在温度500℃时发生反应:CO2(g)+3H2(g)&催化剂&&CH3OH(g)+H2O(g)△H<0.CH3OH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Ⅰ.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H<0(1)6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是____.(2)据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用文字表达);10min到15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填写编号).A.加了催化剂B.缩小容器体积C.降低温度D.增加SO3的物质的量(3)下列是某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硫酸工业的原料气是二氧化硫、氧气及大量的氮气,根据下列两幅图表,解读正确的选项是____(填写字母序号)A.SO2浓度高大,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反而会增加B.生成规模大,气体用量多,生产成本就越低C.SO2转化率越大,生产成本越低D.适量加入催化剂,可大大提高SO2的转化率Ⅱ.水煤气(主要成分:CO、H2)是重要燃料和化工原料,可用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炭层制得.己知:C(s)+H2O(g)?CO(g)+H2(g)△H=+131.3kJomol-1C(s)+1/2O2(g)=CO(g)△H=-110.5kJomol-1CO(g)+1/2O2(g)=CO2(g)△H=-283.0kJomol-1H2(g)+1/2O2(g)=H2O(g)△H=-241.8kJomol-1H2(g)+1/2O2(g)=H2O(l)△H=-285.8kJomol-1(1)由CO、H2在一定条件下可获得汽油的替代品--甲醇,甲醇的燃烧热为-726.5kJ/mol,试写出由CO、H2生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2)甲醇-NaOH溶液-空气燃料电池已广泛的应用,试写出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Ⅰ.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H<0(1)6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是____.(2)据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用文字表达);10min到15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填写编号).A.加了催化剂B.缩小容器体积C.降低温度D.增加SO3的物质的量(3)下列是某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硫酸工业的原料气是二氧化硫、氧气及大量的氮气,根据下列两幅图表,解读正确的选项是____(填写字母序号)A.SO2浓度高大,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反而会增加B.生成规模大,气体用量多,生产成本就越低C.SO2转化率越大,生产成本越低D.适量加入催化剂,可大大提高SO2的转化率Ⅱ.水煤气(主要成分:CO、H2)是重要燃料和化工原料,可用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炭层制得.己知:C(s)+H2O(g)?CO(g)+H2(g)△H=+131.3kJomol-1C(s)+1/2O2(g)=CO(g)△H=-110.5kJomol-1CO(g)+1/2O2(g)=CO2(g)△H=-283.0kJomol-1H2(g)+1/2O2(g)=H2O(g)△H=-241.8kJomol-1H2(g)+1/2O2(g)=H2O(l)△H=-285.8kJomol-1(1)由CO、H2在一定条件下可获得汽油的替代品--甲醇,甲醇的燃烧热为-726.5kJ/mol,试写出由CO、H2生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2)甲醇-NaOH溶液-空气燃料电池已广泛的应用,试写出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相似的习题。将氧气降温到一定温度,氧气变成淡蓝色液体,再降温又变成雪花状固体是什么变化或性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将氧气降温到一定温度,氧气变成淡蓝色液体,再降温又变成雪花状固体是什么变化或性
将氧气降温到一定温度,氧气变成淡蓝色液体,再降温又变成雪花状固体是什么变化或性
并不涉及化学变化,只是物理变化而已.所谓的淡蓝色
雪花状固体都是其物理性质.
氧气如果固化的花一定也是白色的。气体几乎都是没有什么颜色的。
物理变化,物质物理状态的变化
气体→液体→固体
物理变化,从气态到液态再到固态,物质本身没有改变物质A~G有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其中A为某金属矿的主要成分,经过一系列反应可得到B和C.单质C可与E的浓溶液发生反应,G为砖红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E____、G____;(2)利用电解可提纯C物质,在该电解反应中阳极物质是____,阴极物质是____,电解质溶液是____;(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4)将0.23molB和0.11mol氧气放入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①,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得到0.12molD,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若温度不变,再加入0.50mol氧气后重新达到平衡,则B的平衡浓度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氧气的转化率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D的体积分数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乐乐题库
& 无机物的推断知识点 & “物质A~G有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习题详情
12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0.0%
物质A~G有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其中A为某金属矿的主要成分,经过一系列反应可得到B和C.单质C可与E的浓溶液发生反应,G为砖红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SO2&、EH2SO4&、GCu2O&;(2)利用电解可提纯C物质,在该电解反应中阳极物质是粗铜&,阴极物质是精铜&,电解质溶液是CuSO4溶液&;(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Cu+2H2SO4(浓)&&△&&&CuSO4+SO2↑+H2O&.(4)将0.23mol&B和0.11mol氧气放入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①,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得到0.12mol&D,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23.8L/mol&.若温度不变,再加入0.50mol氧气后重新达到平衡,则B的平衡浓度减小&(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氧气的转化率降低&(填“升高”、“不变”或“降低”),D的体积分数减小&(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本题难度:较难
题型:填空题&|&来源:2010-江西
分析与解答
习题“物质A~G有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其中A为某金属矿的主要成分,经过一系列反应可得到B和C.单质C可与E的浓溶液发生反应,G为砖红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G为砖红色沉淀”是本题的突破口,应为Cu2O,因此此题可以用逆向推断的方法做,转化关系中,F生成G的反应是醛基的检验,所以,F为CuSO4;从B→D→E,可推断为NO→NO2→HNO3或SO2→SO3 →H2SO4等.因为B→D的转化需用催化剂,可判定B为SO2,D为SO3,E为H2SO4,A应为Cu2S,反应②为浓硫酸和铜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 &&△&&&CuSO4+SO2↑+2H2O,从平衡移动的角度计算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进而计算化学平衡常数以及判断各物质的浓度的变化.
解:(1)“G为砖红色沉淀”是本题的突破口,应为Cu2O,因此此题可以用逆向推断的方法做.不难看出,F生成G的反应是醛基的检验,所以,F为CuSO4;从B→D→E,可推断为NO→NO2→HNO3或SO2→SO3 →H2SO4等.因为B→D的转化需用催化剂,可判定B为SO2,D为SO3,E为H2SO4,A应为Cu2S,C为Cu;故答案为:SO2;H2SO4;Cu2O;(2)利用电解可提纯Cu,依据电极精练铜的原理分析,粗铜做阳极,精铜做阴极,含铜离子的溶液做电解质溶液,故答案为:粗铜;精铜;硫酸铜溶液;(3)反应②为浓硫酸和铜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故答案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 (4)依据化学方程式:&&& &&&&&&&&&& &&&&&&&&&&&& & 2SO2+O2&催化剂△& &2SO3起始c(mol/L)&&&&&&&&&&& &0.23&&&&& 0.11&&&&&&&&& 0转化c(mol/L)&&&&&&&&&&& &0.12&&&&& 0.06&&&&&&& 0.12第一次 平衡&c(mol/L)&&&&0.11&&&&& 0.05&&&&&&&&&0.12可以求得:K=c2(SO3)c(O2)c2(SO2)=0.1220.05×0.112=23.8(l/mol)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0.50 mol O2后,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平衡右移,SO2的物质的量减少,浓度减小,体积分数减小,O2本身的转化率降低.设此时转化xmol/L的 O2,&&&&&&&&&&&&&&&&&&&&&&& &&2SO2+O2&催化剂△&& 2SO3起始&(mol/L)&&&&&& &&0.11&&& 0.05+0.50&&&&&&&&0.12转化 (mol/L)&&&&&&&& &2x&&&&&&&&&x&&&&&&&&&&&&& 2x第二次平衡 (mol/L)& 0.11-2x&&&&0.55-x&&&&&&&0.12+2x第一次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为:0.120.11+0.05+0.12=0.429,只要注意到可逆反应中任意物质的浓度不可能为零的特点,x的最大极限值为0.055 mol/L,所以第二次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最大为:0.12+2x0.11-x+0.55-x+0.12+2x=0.320,显然,体积分数减小了.故答案为:23.8L/mol;减小;降低;减小.
本题考查了物质转化关系和物质性质的应用,掌握化学平衡的计算应用和变化判断方法.本题考查较为综合,题目难度较大,注意根据物质的特殊颜色推断物质的可能性,用逆推的方法进行推断,把握常见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物质A~G有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其中A为某金属矿的主要成分,经过一系列反应可得到B和C.单质C可与E的浓溶液发生反应,G为砖红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物质A~G有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其中A为某金属矿的主要成分,经过一系列反应可得到B和C.单质C可与E的浓溶液发生反应,G为砖红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主要考察你对“无机物的推断”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无机物的推断
与“物质A~G有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其中A为某金属矿的主要成分,经过一系列反应可得到B和C.单质C可与E的浓溶液发生反应,G为砖红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相似的题目:
下列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不符合“”(“→”表示一步反应)的是(  )甲HCl 乙Cl2 丙HClO甲Al(OH)3 乙NaAlO2 丙Al2O3甲CH2=CH2 乙CH3CH2I 丙CH3CH2OH甲NH2CH2COOH 乙NH2CH2CONHCH2COOH 丙H2N[CH2CONHCH2 ]n COOH
非金属单质A,经如下图所示的过程转化为含氧酸D,已知D为常见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A在常温下为固体,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①D的化学式是&&&&②在工业生产中B气体的大量排放被雨水吸收后形成了&&&&而污染了环境(2)若A在常温下为气体,C是红棕色气体①A和C的化学式分别是:A&&&&C&&&&②D的浓溶液在常温下可与铜反应并生成C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甲、乙、丙、丁4种化合物均含有2种或3种元素,分子中均含18个电子.甲是气态氢化物,在水中分步电离出两种阴离子.下列推断合理的是&&&&某钠盐溶液含甲电离出的阴离子,则该溶液显碱性,只能与酸反应乙和甲中同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则乙中含有化合价为-1的元素丙与氧气的摩尔质量相同,则丙一定仅由两种元素组成丁中含有第二周期ⅣA族元素,则丁一定是甲烷的同系物
“物质A~G有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甲、乙、丙、丁四种易学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2+、Mg2+、H+、OH-、Cl-、HCO3-、SO42-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②0.1mol/L乙溶液中c(H+)>0.1mol/L;③向丙容器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2(2009o江苏)下列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
&a&b&c&A&Al&AlCl3&Al(OH)3&B&HNO3&NO&NO2&C&Si&SiO2&H2SiO3&D&CH2=CH2&CH3CH2OH&CH3CHO&
3有一种白色粉末由等质量的两种物质混合而成,分别取适量该白色粉末置于三支试管中进行实验.(1)逐滴加入6moloL-1盐酸,同时不断振荡试管,有气泡产生,反应结束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2)加热试管中的白色粉末,试管口有水滴凝结(3)逐滴加入6moloL-1硫酸,同时不断振荡试管,有气泡产生,反应结束后试管中还有白色不溶物下列混合物中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是(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2009o北京)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中学常见无机物A、B、C、D、E、X&存在如在右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2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仅含一种金属元素.A和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B、C和E在周期表中相邻,且C、E同主族.B、C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D的原子核外电子数,A和C可形成两种常见的化合物甲和乙(相对分子质量甲<乙).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的电子式为&&&&;写出乙的一种用途&&&&.(2)用某种废弃的金属易拉罐与A、C、D组成的化合物溶液反应,所产生的气体可充填气球,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该种气球存在的隐患是&&&&.(3)向A、B、C三种元素组成的某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已知该盐溶液常温下呈酸性,则0.1moloL-1该盐溶液中浓度最大的离子为&&&&(写离子符号).(4)写出C和D形成的化合物与EC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5)经检测,某固体粉末中仅含C和D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固体粉末的成分&&&&.
3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部分生成物省略.C、D是由X、Y、Z中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在周期表中X的原子半径最小,Y、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D为无色非可燃性气体,G为黄绿色单质气体,J、M为金属,I有漂白作用,反应①常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的化学式&&&&,C的电子式&&&&.(2)比较Y与Z的原子半径大小:&&&&>&&&&(填写元素符号).(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举出该反应的一个应用实例&&&&.(4)已知F溶于稀硝酸,溶液变成蓝色,放出无色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研究表明:气体D在一定条件下可被还原为晶莹透明的晶体N,其结构中原子的排列为正四面体,请写出N及其2种同素异形体的名称&&&&、&&&&、&&&&.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物质A~G有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其中A为某金属矿的主要成分,经过一系列反应可得到B和C.单质C可与E的浓溶液发生反应,G为砖红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E____、G____;(2)利用电解可提纯C物质,在该电解反应中阳极物质是____,阴极物质是____,电解质溶液是____;(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4)将0.23molB和0.11mol氧气放入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①,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得到0.12molD,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若温度不变,再加入0.50mol氧气后重新达到平衡,则B的平衡浓度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氧气的转化率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D的体积分数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物质A~G有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其中A为某金属矿的主要成分,经过一系列反应可得到B和C.单质C可与E的浓溶液发生反应,G为砖红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E____、G____;(2)利用电解可提纯C物质,在该电解反应中阳极物质是____,阴极物质是____,电解质溶液是____;(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4)将0.23molB和0.11mol氧气放入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①,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得到0.12molD,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若温度不变,再加入0.50mol氧气后重新达到平衡,则B的平衡浓度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氧气的转化率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D的体积分数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氧气液化温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