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生木、火克18k金和铂金的区别什么属相对冲

[转载]易经基础知识&中
十、五行  &五行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是人们在生产和社会实践中,通过对自然现象长期的观察与体验,概括总结出来的对自然认知的理论,是我国古老哲学的基本范畴,在哲学、中医学、占卜学等领域都占有重要地位,也是解读《易经》的重要辅助学科。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五行学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的,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生、克、合、害等制化关系,致使宇宙万物的生成、发展、鼎盛、衰退、消亡以致循环往复、变化无穷。《左传》曰:“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即:水与火,是人们的生活资料,金、木、土是人们的生产资料,五行是人们所必须的物质资源。
  &1、五行的属性
  五行属性是指根据自然界物质相类性特点,将自然界形形色色多样多种事物分属归类到木、火、土、金、水五行基本物质要素上去。
  &木的属性:木代表树木等植物一类的物质。因树木具有向上、向空间升发的特性,树干粗大而直立向上,树干又生出众多枝桠,枝桠又生出众多枝叶向上、向周围空间延伸,越生越多,越发越细,从而形成枝繁叶茂、曲直不等、条理疏畅通达的“木”的形象。凡向上、向空间延伸特性的事物皆属木性,也就是说,木,代表这一类物质或事物。
  &火的属性:火具有炎热、光亮、动态向上的特性。《黄帝内经.素问》曰:“其性速,其用燔(音f&n)灼,其化蕃茂,其类火,其政明耀”。火具有附着性,火必须附着燃烧物才能燃烧,没有无名之火。凡发热、发光特性的物质皆属火,皆归类于火。
  &土的属性:土有滋养万物的功能,“万物土中生”。土具有藏水湿润的功能,湿郁之久,则雾雨霜露施布,而万物始化、始长、始成也。土具有在下承载的功能,具有柔顺可塑的特性,由土构成地。凡类似土的特性、功能的物质或事物,皆属土性,皆归类于土。
  &金的属性:金具有坚敛、清肃、收杀、平定之性。应秋燥之气,金气郁久之发,则天洁地明,风轻气澈,燥气以行。所谓秋风肃杀,黄叶飘零,雁鸣凄凄,天清地明,水落石出。凡属清凉干燥,枯萎、萧条,坚敛肃杀一类的物质或事物皆属金性,皆归类于金。
  &水的属性:水具有寒凉润下、沉静柔顺之性,具有顺势而下、被承载之性,具有一泻千里、不可回逆之性,具有被热蒸发为气、被冷凝结为冰之性。水具有滋养万物之能,具有灭火之能,具有清污之能,被裂变可提取氢气和氧气之能。《黄帝内经.素问》曰:“万物收藏无害,其气明,其性下,其化坚凝,其类水,其侯凝肃,其令寒冬”。凡类水之性的物质或事物皆属水性,皆归类于水。
  &五行是多种事物属性的符号,是论述事物相互联系、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的理论工具。天地万象、自然万物、人间万事以五行取类比象,皆可归属之。《黄帝内经.素问》曰:“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化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从自然到人体,无不可归属五行。
  &木:在季节上代表春,在方位上代表东,在生命或事物的发展上,代表始生,在气候上代表风,在颜色上代表青,在味道上代表酸,在时间上代表平旦(早晨),在五音上代表角(音ju&),在人体五脏上代表肝、在五腑上代表胆、在五官上代表目、在五体上代表筋、在五情上代表怒、在五志上代表魂、在五声上代表呼、在五变上代表握。
  &火:在季节上代表夏,在方位上代表南,在生命或事物的发展上代表成长,在气候上代表署,在颜色上代表赤,在味道上代表苦,在时间上代表日中(中午),在五音上代表徵(音zh&),在人体五脏上代表心、在五腑上代表小肠、在五官上代表舌、在五体上代表脉、在五情上代表喜、在五志上代表神、在五声上代表笑、在五变上代表扰。
  &土:在季节上代表长夏(约阴历四至八月),在方位上代表中(中央),在生命或事物发展上代表化(鼎盛时期),在气候上代表湿,在颜色上代表黄,在味道上代表甘,在时间上代表日酉(太阳西下),在五音上代表宫,在人体五脏上代表脾、在五腑上代表胃、在五官上代表口、在五体上代表肉、在五情上代表悲、在五志上代表意、在五声上代表歌、在五变上代表哕(音yuě)。
  &金:在季节上代表秋,在方位上代表西,在生命或事物发展上代表收(从鼎盛走向衰退),在气候上代表燥,在颜色上代表白,在味道上代表辛,在时间上代表日入(日暮),在五音上代表商,在人体五脏上代表肺、在五腑上代表大肠、在五官上代表鼻、在五体上代表皮、在五情上代表忧、在五志上代表魄、在五声上代表哭、在五变上代表咳。
  &水:在季节上代表冬,在方位上代表北,在生命或事物发展上代表藏(衰亡),在气候上代表寒,在颜色上代表黑,在味道上代表咸,在时间上代表夜半,在五音上代表羽,在人体五脏上代表肾、在五腑上代表膀胱、在五官上代表耳、在五体上代表骨、在五情上代表恐、在五志上代表志、在五声上代表呻、在五变上代表慄。
2、五行生克制化  &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是指事物间的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正常关系。张仲景曰:“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五制则亢而为害,必须生中有制,制中有生,才能运转不息,相反相成”。生克是维持事物阴阳协调平衡的重要机制,失去生克制约机制,事物则化害,人体则化病。
  &1)、五行相生  相生,就是五行之间相互资生助长关系,一行对另外一行有资助生养的作用。其相生关系如以上所列的五行顺序:木、火、土、金、水。
  &木生火,木性温暖,火伏其中,故木能生火。
  &火生土,木化为灰烬,灰即土也,故火能生土。
  &土生金,金属矿类居于土石之中,金来自土中,故土生金。
  &金生水,金属之类质地坚硬,不能吸收水分,遇潮湿水则结珠附着表面,故金能生水。
  &水生木,草木得水润泽才能生长,失水则会枯死,故水能生木。
  &2)、五行相克  相克,乃克制约束之意,一行对另一行有克服抑制作用,才能维持五行之间的相对平衡。五行相克的顺序为金、木、土、水、火。
  金克木,木为金所克,如锯、斧、凿、刨等皆为金,它们可以伐木,截、裁木头,故金能克木。
  &木克土,木生于土,木必须破土而出,立于地上,故木能克土。
  &土克水,土能筑坝拦截水,故土能克水。
  &水克火,水能灭火,故水能克火。
  &火克金,火能融化金属,故火能克金。
  在五行相生相克之间,均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真生假生、胜克与不胜克、表克实生、表生实克、吉克、凶克、阴克、阳克等复杂辨证关系。同类相合中也有吉、无咎、吝、凶等辨证关系。略述如下。
  &木,生我者水,我生者火;克我者金,我克者土。
  &火,生我者木,我生者土;克我者水,我克者金。
  &土,生我者火,我生者金;克我者木,我克者水。
  &金,生我者土,我生者水;克我者火,我克者木。
  &水,生我者金,我生者木;克我者土,我克者火。
  &木生火为真生,金克木为胜克(亦称全克),一般视为吉克,因为木不克不成才。如若上级对下级、上辈对下辈为金克木视为大吉克,表示上级对下级的栽培、父辈对子辈的教育。如若反之,你自己为金,你的上级为木,则表示你和上级的关系微妙,说明你的上级有瑕疵,你不能容忍,这种状态下的金克木则不为吉克。木克土为大吉克,表为木克土,实为土生木,无论什么状态下的木克土,对木都有利,对土无大害,因为土具有奉献精神。
  &火生土为真生,水克火为胜克;火克金为不胜克,因为火只能融化金,而不能把金化为灰烬。所谓“水克火灭,火克金缺”。
  &土生金为真生,土克水为胜克,即“土克水绝”;木克土为胜克,为吉克,即“土得木而达”。
  &金生水为假生,金生水只是水在金属表面附着,而水并非是金生出来的,所以,金生水虽为相生,但它的相生作用是有限的,不可作大吉而论;金克木为胜克,火克金为不胜克。
  &水生木为真生,水克火为胜克,土克水为胜克。
  除了胜克与不胜克、真生与假生之外,还要看阴阳。一般说,阳克阳为胜克,阳克阴为胜克,阴克阳或阴克阴为不胜克。如阴土克阳水为不胜克,虽为相克,但无咎;又如,阴水克阴火,也为不胜克,虽为不胜克,但却有咎,因为阴水阴火皆为阴暗不吉之物,胜克才为有利;再如,阳土克阴水,为胜克,虽为全克,但却是吉克,因为阴水乃为祸水,为消祸祛灾。
  &凡同一行相遇为合,合者也有吉凶之分,如金金相合,如是亲友父母的关系,则吉,如遇敌对一方金金相合则凶,意味刀兵相见,喻有争讼;木木相合为吉,与亲友木木相合,表示合作共事人缘相投,与敌木木相合,则表示化干戈为玉帛;水水相合为凶,水为坎,为险,二水向合则水多为患,水水相合者多为没有原则是非,如父母与子女为水水相合,多为父母对子女放任自流,管教无方。如阴水与阴水相合更为不吉;火火相合亦有吉凶之分,如与祖宗火火相合,则意味大吉,为光宗耀祖,夫妻火火相合,要看具体情况,如夫妻双方火气旺盛,则会有争讼冲突,如双方火气适中则相照光明,吉;土土相合为吉,无论与什么身份的对象土土相合,都为吉。
  &五行的相生、相克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即使是全克,也只是暂时的、局部的,而且也是变化的,不能以偏盖全,不能以局部对全局断性。所以大家在遇到某一方面相克时不要如临大敌、闷闷不乐,生克是化变的,化不利为有利,化干戈为玉帛也是五行学倡导的积极的一面。对五行相生、相克、相合的判断和应用,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既不能死搬硬套,又不能信口雌黄,准确地理解和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理论,需要对五行学说深刻的理解和全面的把握。
十一、天干  &天干即十天干,传说是我国古代黄帝时期大挠氏发明的,他通过测天观象总结出来的描述太阳运行周期的十个位序符号,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它实际上是对事物发展衰亡规律的揭示,它的用途很广,主要用于纪年、纪月、纪日、纪时和代表年、月、日、时阴阳气候的变化。干者,幹也,比喻草木幹立而枝叶分,以十干为骨幹来说明事物愈分愈细的变化发展规律。
  &1、天干的意义
  &甲:即物体的外壳,对物体内部的精气起保护作用为甲。如龟类动物外面的甲壳、昆虫外面的甲壳、植物种子的果核等外部的保护层,皆为甲。受动植物甲壳的启示,古代武士作战为保护身体不受伤害而穿的衣冠,称之为盔甲。《史记.律书》曰:“万物剖符甲而出也”。符甲即种子的外壳,生命的种子精气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剖符甲而出,故甲代表阳气始生,谓万物始生之意。所以,一切事物始初皆谓之“甲”,故甲代表元、代表第一位。
  &乙:《汉书.律历志》曰:“奋轧于乙”。在甲的基础上,种子幼芽虽剖甲而出,但萌芽尚未伸展,而呈屈曲轧抑成“乙”字之状。故乙代表事物发展的第二阶段,在顺序上列为第二位。
  &丙:《汉书.律历志》曰:“明炳于丙”,丙乃显著、茂盛之意。表示由乙屈曲的幼芽,明显出土成苗,逐渐向上发展之状态,说明阳气由内向外生发,表现为可见之物,标志着春阳之温向盛阳之夏转变。代表事物发展的第三阶段,在顺序上列为第三位。
  &丁:丁者,壮也。标志着出土幼苗已成长壮大,阳气壮盛可与阴气相衡。丁,也是对青壮年男性的称呼。标志事物正在成长壮大,并预示有好的发展前景。代表事物发展的第四阶段,在顺序上列为第四位。
  &戊(音w&):戊与茂同,表示阳气越发茂盛,繁荣壮实,标志事物发展趋向成熟,阳刚健硕。代表事物发展第五阶段,在顺序上列为第五位。
  &己:己,乃止而不进之意,标志事物发展已至鼎盛,果实成熟,进入收获季节。代表事物发展第六阶段,在顺序上列为第六位。
  &庚:庚与更同,表示事物发展至极而走向新的更变,植物已停止成长,进入阳消阴长时期,又复归到种子形态。标志事物周期性生命已经结束,代表事物发展的第七阶段,在顺序上列为第七位。
  &辛:辛与新同,表示生命的精气深藏于果实内核之中,等待适宜的气候孕育生命,标志新生事物的酝酿阶段,代表事物发展的第八阶段,在顺序上列为第八位。
  &壬(音r&n):壬与妊同,为妊娠、妊养之意。标志新一代生命开始孕育。代表事物发展的第九阶段,在顺序上列为第九位。
  &癸(音guǐ):癸与揆(音ku&)同,揆乃测量、揣度(音du&)、等待之意,等待新的一年春风化雨,新苗破土而出。代表新事物的起始阶段,在顺序上列为第十位。
  &从以上对天干的解义可以看出,十天干的顺序关系实际上是代表着事物由小到大、由少到壮、由壮到盛、由盛到衰、由衰到终、再由终复始的发展、循环往复的规律。
  &2、天干分阴阳
  &天干十个数分阳干和阴干,凡位处奇数的为阳干,位处偶数的为阴干。与一、三、五、七、九相对应的甲、丙、戊、庚、壬为阳干,属阳性;与二、四、六、八、十相对应的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属阴性。阳干为太过,阴干为不及,在天干纪年、纪月、纪日、纪时之中有太过之年、月、日、时和不及之岁、月、日、时之说,天干阴阳以平衡为宜,人的生辰八字干支如果阴阳过度失衡,在为人价值观、性格和行为举止上都会带有明显先天特征。
  &3、天干分五行
  &天干分五行,即天干分属五行。天干分属五行是按照天干的顺序而划分的。
  &甲乙二干同属木,甲为阳木,乙为阴木。
  &丙丁二干同属火,丙为阳火,丁为阴火。
  &戊己二干同属土,戊为阳土,己为阴土。
  &庚辛二干同属金,庚为阳金,辛为阴金。
  &壬癸二干同属水,壬为阳水,癸为阴水。
  &4、天干分方位
  &甲乙分属东方,即甲乙为东方木。
  &丙丁分属南方,即丙丁为南方火。
  &戊己分属中央,即戊己为中央土。
  &庚辛分属西方,即庚辛为西方金。
  &壬癸分属北方,即壬癸为北方水。
  &5、天干分五季
  &甲乙分属春季;丙丁分属夏季;戊己分属长夏之季;庚辛分属秋季;壬癸分属冬季。
  &6、天干化五行
  &十天干的化合是由二十八宿位于天体上的方位来决定的,天干化合是指以天干前五位分别与后五位阴阳相合后的五行属性。天干化合是判断八卦六爻是否好合的标志之一,对天干五行属性起补充、辅助作用。
  &甲己相合化土;乙庚相合化金;丙辛相合化水;丁壬相合化木;戊癸相合化火。大家可以看出,天干化五行后,分属五行是一种相生关系的顺序。
  &7、天干主人体各部位与脏腑
  主人体外部:甲为头,乙为肩,丙为额,丁为齿、舌,戊己为面,庚为筋,辛为胸,壬为胫,癸为足。
  主人体内部:甲主胆,乙主肝,丙主小肠,丁主心,戊主胃,己主脾,庚主大肠,辛主肺,壬主膀胱,癸主肾。
  阳干和阴干既有分工又是相互配合的,阳干主动,配六腑,阴干主静配五脏。
  &天干配脏腑歌: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
  &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
  &8、天干与六神配属
  甲乙为青龙,主喜庆之事;丙丁为朱雀,主是非口舌;戊为勾陈,主田土、牢狱之灾;己为腾蛇,主虚惊之事;庚辛为白虎,主血光丧服之事;壬癸为玄武,主匪盗暗昧之事。
十二、地支  &地支,又称十二地支,即十二太阴历。太阴历源于上古时期每月一次的祭祀活动,地支是上古人们用来描述月亮运行周期的十二个顺序符号: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地支与一年十二个月每个月相配,并代表这个月。地支通过对月象的变化与气候及大地万物兴衰消长相对应的关系,来揭示事物发展变化规律,其意义与天干等同。天干与地支配合使用领域广泛,尤其是用于我国纪年、纪月、纪日、纪时,自古以来沿用至今,一直未变。
  &1、地支的意义
  &子:子,籽之义。《汉书.律历志》曰:“孽萌于子”,为种子开始孽萌。
  &丑:丑,纽之义,即种子厄纽不能伸展,阳气仍藏于内,未能外发。
  &寅(音y&n):寅,演之义,指万物开始演化孕育。
  &卯(音mǎo):卯,冒之义,指万物破土而冒出地面。
  &辰(音ch&n):振之义,指万物振奋伸展。
  &巳(音s&):盛之义,指万物繁荣茂盛。
  &午:午,极之义,指万物已成长至极,停止生长而结出果实。
  &未:未,味之义,指万物的果实已接近成熟,已具滋味。
  &申:申,身之义,指万物果实已经成熟,成身定型。
  &酉(音yǒu):酉,夕阳西下之义,此时果实已经收获归仓。
  &戌(音xū):戌,灭之义,指万物一年的生长周期已经完结,种子已归土深藏。
  &亥(音h&i):亥,害之义,此时已进入冬令季节,种子为了保护生命的精气不受伤害,必须为核仁固上坚硬的果核。亦有解,亥,核之义。
  &2、地支与月建
  &月建,就是以十二地支分别所代表的气候特征,按阴阳消长的规律,把十二地支分别建立在十二个月之中。十二地支始于子,终于亥,按阴阳消长的规律,月建的顺序与前面所述的消息卦相同。
  十一月建子,即十一月为子月(以下以此类推),子水当令。十一月为复卦,一阳已至,种子已经接收到阳气信息,象征胎儿孕育于母亲腹中,代表阳气始生之象。从十一月开始,进入阳长阴消变化时期。
  十二月建丑,丑土当令。十二月为临卦,二阳已至,因四阴在上,阳气仍藏于内,未能外发,但种子已从萌芽生发为纽芽,只是未破果核。
  &正月建寅,寅木当令。正月为泰卦,三阳已至,春风解冻,蜇虫苏醒,萌芽开始破土而出。
  &二月建卯,卯木当令。二月为大壮卦,四阳已至,春暖花开,阳气旺盛,万物蓬勃生长。
  &三月建辰,辰土当令。三月为夬卦,五阳已至,阳气鼎盛,万物振作舒展,郁郁葱葱。
  &四月建巳,巳火当令。四月为乾卦,六阳全至,阳气盛极,万物躯干身姿已经长成,开始结籽。
  &五月建午,午火当令。五月为姤卦,从五月开始,进入阴长阳消变化时期。一阴已至,万物已停止生长,进入成熟期。
  &六月建未,未土当令。六月为遁卦,二阴已至,万物果实已经成熟,自然界动植物采取各种逃遁的方法避暑。
  &七月建申,申金当令。七月为否卦,三阴已至。因七月天地阴阳二气失之交汇,为夏秋交际之时,多有不测之变,故申,又有“贼害”之解,阳气渐衰,阴气渐盛,草木枯黄,止而不进,人在此时或有病灾。
  &八月建酉,酉金当令。八月为观卦,四阴已至,阳气继续消退,生物衰老,果实已收获,喻时为夕阳西下,喻人为衰老。
  &九月建戌,戌土当令。九月为剥卦,五阴已至,万物肃杀萧条,叶枯剥落,昆虫已将胎卵深固等待来年孵化,本体进入九月已经死亡。
  &十月建亥,亥水当令。十月为坤卦,六阴全至,阴气盛极,冬季已经来临,万物收藏入库,种子将生命之精气深藏于果核之内,待十一月一阳始发,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当令者主当月生杀大权,其他干支与其相生、相合为吉,相冲、相克为凶。
3、地支建时  &地支建时,是将十二地支分配到一昼夜二十四小时之中,以每两小时为一个时辰,一昼夜分化为十二个时辰。实际上,一昼夜是一年的缩影,一昼夜的阴阳变化与一年的阴阳变化相同。
  &子时:又称子夜,从夜十一时到凌晨一时(注意:夜零时之前为当日,零时之后为次日),一阳始生。
  &丑时:从凌晨一时到三时,二阳已至。
  &寅时:从凌晨三时到五时,三阳已至。
  &卯时:从凌晨五时到七时,四阳已至。
  &辰时:从上午七时到九时,五阳已至。
  &巳时:从上午九时到十一时,六阳全至。
  &午时:从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一时,一阴始生。
  &未时:从下午一时到三时,二阴已至。
  &申时:从下午三时到五时,三阴已至。
  &酉时:从下午五时到七时,四阴已至。
  &戌时:从下午七时到九时,五阴已至。
  &亥时:从下午九时到十一时,六阴全至。
  &4、地支分阴阳
  &地支阴阳属性按地支顺序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与一、三、五、七、九、十一分别对应的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与二、四、六、八、十、十二分别对应的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地支的阴阳属性,在自然界气候上说明过之或不及,在纪年、纪月、纪日、纪时上也说明年、月、日、时的过之或不及,地支在方方面面的应用中,总体显现为阴阳平衡为宜,过之或不及皆有缺憾。
  &5、地支分五行与方位
  &地支分五行是按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来划分的。正东方象征春天温和之气,与五行中木性相合。少阳见于寅,壮于卯,衰于辰,故早晨与上午的寅、卯、辰三时属木,方位为东方,司春,为春季;正南方象征夏天炎热之气,与五行中火性相合。太阳见于巳,壮于午,衰于未,故在上午和中午的巳、午、未三时属火,方位为南方,司夏,为夏季;正西方象征秋高气爽、收获季节的内敛之气,与五行中金性相合。少阴见于申,壮于酉,衰于戌,,故在下午的申、酉、戌三时属金,方位为西方,司秋,为秋季;正北方象征寒冷的严冬季节冷凝之气,与五行中水性相合。太阴见于亥,壮于子,衰于丑,故在夜晚的亥、子、丑三时属水,方位为北方,司冬,为冬季;四季中每季最后一个月辰、未、戌、丑、都接近下一季度,离边较远,离中较近,其方位为中央,其性为土。大家可能要问,辰、未、戌、丑不是已各有属性了吗,怎么又属土呢?如何确定这四支的属性呢?这里要看这四支原属性和天干属性,若辰与甲、丙、庚、壬相配,即甲辰、丙辰、庚辰、壬辰,因辰原属性为木,故辰与甲、丙、庚、壬相配,辰仍属木;如辰与戊相配,即戊辰,因戊属土,辰随戊属性,属土。也就是说,分在四季又同时归属中央的辰、未、戌、丑四支,只有在戊辰、戊戌、己丑、己未的情况下辰、未、戌、丑才属土。土因有敦厚润物之性,旺于四季,所以这四支土又称“四季土”或“四库土”。不过,在京房纳甲中辰、未、戌、丑皆定性为土。
  &6、地支化五行
  &地支合化五行又叫地支六合,是指在某一事物在具体时刻所处的年、月、日、时的地支中,哪些相遇可以合化为一种新的五行属性,它是对地支原属性的辅助和补充,是分析八卦六爻是否好合的标志之一。地支合化五行如下:
  &子与丑合化为土;寅与亥合化为木;卯与戌合化为火;辰与酉合化为金;巳与申合化为水;午为太阳,未为太阴,午与未合化为土。地支合化为阴阳合化,阴与阴、阳与阳不能合化。
  &地支合化歌:  &子丑化土寅亥木  &卯戌化火辰酉金  &巳申化水午未土  &午为太阳未太阴
7、地支与十二生肖  &生肖俗称属相,人们通常指年属相,实际年、月、日、时皆有属相。属相是象征所在地支之位时活动最活跃的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十二种动物。地支与生肖相配如下:
  &子配鼠,为子鼠。在夜半人静之时,老鼠开始活跃觅食。
  &丑配牛,为丑牛。牛在凌晨三时左右,需要进食,因天亮后牛要和人一起出行劳作,故古时在此时人有饲牛的习惯。
  &寅配虎,为寅虎。凌晨三到五时,虎开始活跃觅食。
  &卯配兔,为卯兔。卯时为日出时刻,各种动物夜眠已经醒来开始觅食,兔是生物链中处下端的动物,必须善于奔跑和躲藏才能生存,所以此时的兔活动最活跃,既为了觅食,也为了躲避。卯时也是人们起床开始劳作的时刻,故古时公人有点卯的制度,王公大臣为了早朝点卯,往往半夜就要起床,凌晨三时就要立在午门等候。
  &辰配龙,为辰龙。辰在年为三月,在日为上午七至九时,为阳气鼎盛的仲春之际,正是龙跃在天,行云播雨的时机。
  &巳配蛇,为巳蛇。巳时为上午九至十一时,蛇是冷血动物,只有在阳光照射提高自然温度时蛇才能灵敏活动,所以巳时为蛇最活跃的时刻。
  &午配马,为午马。马在午时时精力最旺盛。
  &未配羊,为未羊。羊在未时时精力最旺盛。
  &申配猴,为申猴。猴在申时时精力最旺盛。
  &酉配鸡,为酉鸡。鸡在此时已结伴回笼栖息。
  &戌配犬,为戌犬。戌时已是夜晚,犬是看家护院的动物,此时犬警惕性最高,为防小偷入室。
  &亥配猪,为亥猪。亥为深夜人静之时,猪为能食能睡吉祥之物,以猪代表静谧安祥。
  &八、地支主人体各部位与脏腑
  &地支主人体部位:子主耳,丑主肚,寅主手,卯主指,辰主肩、胸,巳主面、咽喉,午主眼,未主脊梁,申主经络,酉主精血,戌主命门、腿足,亥主头。
  &地支主人体脏腑:子主膀胱,丑未主脾,寅主胆,卯主肝,辰戌主胃,巳主心,午主小肠,申主大肠,酉主肺,亥主肾。
十三、甲子  &甲子是将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按顺序进行组合,其最小公倍数是60,即六十年为一周期。取天干第一位“甲”与地支第一位“子”相配起来即“甲子”。因天干与地支相配六十年“甲子”才出现一次,故甲子又称为“六十甲子”,或称“六十花甲”。我国古代是用干支六十甲子纪年的(现今仍然沿用),所以有六十年一轮回之说;六十甲子用于纪月则是五年一个轮回(一年十二个月);六十甲子用于纪日则是两个月一轮回(一个月三十天);六十甲子用于纪时则是五天一个轮回(一天十二个时辰)。甲子是用于纪年、月、日、时的符号,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丁卯时等等。干支相配,天干立而不动,地支轮流相配。
  &1、年甲子
  &年甲子即干支纪年法。因天干十位,地支十二位,天干与地支相配一轮之后,地支尚余下两支;这余下二支再与新一轮天干相配,天干配过两轮之后,地支则余下四支;余下四支再与第三轮天干相配,天干配过第三轮后,地支则余下六支;余下六支再与第四轮天干相配,天干配过第四轮后,余下地支八支;余下八支再与天干第五轮相配,天干配过第五轮后,余下地支十支;余下十支正好与天干第六轮相配,完成六十年大轮回。六十甲子具体相配排列如下: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从以上相配排列可以看出以下特点:
  &1)、天干立而不动,地支轮流与天干相配,这叫地配天,阴配阳,女配男,所以男为娶,女为嫁,男在家待女而来,女只有离开父母的家,到男家与男方相配才为自己的家。这是因为在奴隶和封建社会的农耕时代,人们主要靠体力劳动生存,而男人在体力上比女人具有明显的优势,女人依附男人生存是符合常理的。男婚女嫁之习也是依据天干地支相配原理形成的,因为天在上,地在下,天主干,地主支,男主外,女主内,符合天地常理。
  &2)、天干阳干和地支阳干相配,天干阴干与地支阴干相配。
  &3)、竖排从甲子到甲寅,甲共轮回六次,甲六次轮回又称“六甲”,完成一个甲子的六十年大轮回,这“六甲”又代表六十年。在我国古时候,五十为老,六十为终,人到六十而死,为长寿而终,则为白喜事。故有对已孕妇女称之谓“身怀六甲”,既有对孕妇体恤帮助之情,又有对孕妇腹中之子成人赞美之意。
  &4)、地支又代表该年的属相。
  干支纪年与公元纪年的关系:公元纪年的个位从1到0与天干的排列顺序为:甲为4、乙为5、丙为6、丁为7、戊为8、己为9、庚为0、辛为1、壬为2、癸为3。举例说明:1941年为辛年,1942年为壬年,1953年为癸年,1964年为甲年,2015年为乙年,2026年为丙年,2047年为丁年,2050年为庚年。以此类推,公元纪年的个位与天干的关系永远不变。
2、月甲子  &月甲子即干支纪月法。一年十二个月,五年合一甲子数60,故月甲子为五年一轮回。因地支与月建的规则是固定不变的,月甲子是在年甲子的基础上,按年上起月法,可得出月甲子的天干,天干与月建的地支相配,则完成了干支纪月法。
  &年上起月法的口诀为:  &甲己之年丙作首,&(甲己丙)  &乙庚之年戊为头,&(乙庚戊)  &丙辛庚寅丁壬壬,&(丙辛庚、丁壬壬)  &戊癸之年甲寅求。&(戊癸甲)  &“甲己之年丙作首”,就是在知道年甲子的基础上,年甲子的天干是“甲”或“己”时,月天干则从“丙”开始。举例:求甲寅年三月的月甲子,甲寅年的天干为“甲”,按“甲己之年丙作首”规则,甲寅年求月甲子从“丙”开始,先从十一月(子月)数到三月,要经过子、丑、寅、卯、辰五个月支,三月地支为辰,三月建辰,即三月为辰月,再从丙开始数五个月干:丙、丁、戊、己、庚,“庚”就是甲寅年三月的月干,因此,甲寅年三月的甲子为“庚辰”,即庚辰月。又如:求壬戌年七月的月甲子,壬戌年的天干为“壬”,按“丙辛庚寅丁壬壬”规则,壬戌年求月甲子从“壬”开始,先从十一月(子月)数到七月,要经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九个月支,这样知道壬戌年七月地支为申,七月建申,即七月为申月,再从壬开始数九个月干:壬、癸、甲、乙、丙、丁、戊、己、庚,“庚”就是壬戌年七月的月干,因此,壬戌年七月的月甲子为“庚申”,即庚申月。余依此类推。
  &需要注意的是月甲子的月是指二十四节气的月令,并非与阴历月份完全吻合,即正月代表从立春到惊蛰的三十天,如你的生日在阴历节气所在月,当月甲子为你的出生月甲子;如你的生日虽然在当月,但节气还在上月,那么上月的甲子为你出生月甲子;如你的生日在阴历当月,但节气已跨下月,那么,下月的甲子为你出生月甲子。如立春,往往在上年的十二月(腊月)二十八或二十九,如果你在立春时分前出生,腊月甲子是你的出生月甲子,如果你在立春时分后出生,你的出生月甲子为正月甲子,因为节气已经进入正月了。
  &3、日甲子
  &日甲子即干支纪日法。一个月30天,两个月合一甲子数60,故日甲子为两个月一轮回。因日甲子的“月上起日法”不得而知,建议大家在《万年历》中搜索了解。注意:在网上搜索《万年历》,建议大家点击《全球黄页万年历》,因有些《万年历》在月、日甲子的记载上有失准确。
  &4、时甲子
  &时甲子即干支纪时法。一天十二个时辰,五天合一甲子数60,故时甲子为五天一轮回。一昼夜十二个时辰地支是固定不变的,时甲子是在日甲子的基础上,按日上起时法规则确定天干,将天干与代表时辰的地支相配,则完成干支纪时法。
  &日上起时法的口诀为:  &甲己还为甲&(甲己甲)  &乙庚丙作初&(乙庚丙)  &丙辛从戊起&(丙辛戊)  &丁壬庚子居&(丁壬庚)  &戊癸壬子求&(戊癸壬)  &“甲己还为甲”,就是日干为甲的情况下,求当日某个时辰的时干从甲开始。举例:甲寅日求辰时时干,按“甲己还为甲”规则,甲寅日起时从甲开始,先从子时数到辰时,要经过子、丑、寅、卯、辰五个时支,再从甲往后数五个时干:甲、乙、丙、丁、戊,“戊”就是甲寅日辰时的时干。因此,甲寅日辰时的甲子为“戊辰”,即戊辰时。又如:求己卯日未时时干,按“甲己还为甲”规则,己卯日起时也是从甲开始,先从子时数到未时,要经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八个时支,再从甲开始往后数八个时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辛”就是己卯日未时的时干。因此,己卯日未时的甲子为“辛未”,即辛未时。再如:求癸亥日戌时的时干,按“戊癸壬子求”规则,癸日起时从壬开始,先从子时数到戌时,要经过十一个时支,再从壬往后数十一个时干:壬、癸、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壬”就是癸亥日戌时的时干,因此,癸亥日戌时的甲子为“壬戌”,即壬戌时。
十四、旬空、月破  &旬空:天干有十干,地支有十二支,天干与地支依次相配一轮后,地支尚余下两支不能相配,不能相配者为“空”。每旬十天,在此十天之外而不能相配的地支,谓“旬空”。六十甲子共有六旬,以甲打头,按十天干配地支六轮,形成六旬,即“六甲”。六甲分别为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从干支相配可以看出,第一轮从甲子开始相配,配到癸酉天干就配完了,但地支还余戌、亥两支不能相配,那么,甲子旬中戌、亥为“空”,只有等第二轮天干才能与之相配。第二轮从甲戌开始到癸未天干又配完了,这样余下申、酉两支不能相配,那么,甲戌旬中申、酉为“空”,只有等第三轮天干才能与之相配。以此类推,每一旬中都有两支为空。旬空大家可以从前面干支表中看出,也可以通过心算口推得知。为便于记忆,向大家推荐古人编出的《六甲空亡歌》:
  &甲子旬中戌亥空&甲寅旬中子丑空  &甲辰旬中寅卯空&甲午旬中辰巳空  &甲申旬中午未空&甲戌旬中申酉空  &一般来讲,在六爻分析推断中,忌神空则吉,用神空则凶;如遇四时生旺,则不作空论。如春月甲子旬问卦,戌、亥空。戌为土,土空则陷,是真空,不利;如春月甲申旬问卦,午、未空。午为火,春天火象,虽为空,实不空,因此不作空论。旬空吉凶要看具体情况而论,即使为真空,也不要如临大敌,只要避让真空(在真空之旬不要作为问卦之事),待时日转移,由空变实时再去作为,就会变空为有、逢凶化吉了。
  &月破:即月建相遇冲爻者为月破。月破是对月建而言的,月建在前文已作介绍,就是将十二地支分别建在一年十二个月之上,从十一月建子到十月建亥,十二地支建在月中又为当月“月令”,如,正月建寅,寅为正月月令。月建功能有三:一、月令主当月30天生杀大权;二、月令能助断六爻之盛衰,相生、相合则盛者更盛,相克相冲则衰者更衰;三、卦无用神者,月令可为用神(不必寻伏神),动而作原神者,为吉上加吉,动而作忌神者,为祸上加凶。月破指对月建相冲,十二地支,冲者有六,即:子午相冲、丑未相冲、寅申相冲、卯酉相冲、辰戌相冲、巳亥相冲,谓“六冲”,六冲均为相对而冲,隔六位而冲(见“六冲图”)。月建在东南西北方位相对的,谓对冲。如卯为东方木,酉为西方金,东、西对冲,金、木相克,故卯酉相冲。正月建寅,如果在用神之中遇到“申”,正月则为月破,即正月寅破申,以此类推,二月卯破酉,三月辰破戌,四月巳破亥,五月午破子,六月未破丑,七月申破寅,八月酉破卯,九月戌破辰,十月亥破巳,十一月子破午,十二月丑破未。可见,月建相冲用神是月破的主要含义,月破助断六爻吉凶也是看具体情况而论&。
十五、旺相死囚休  &旺、相、死、囚、休是指在断卦用神状态下五行在不同季节与用神的生克关系所显现的五种属性,依据五行在不同季节的属性,从而对断卦定性起辅助作用。确定旺、相、死、囚、休主要看季节当令五行,如,春季阳气上升,为少阳,木当令,故春季木旺;木能生火,则火为盛相,故春季火相;因木能克土,故春季土死(木虽克土,但实为土生木,故春季土死不当死论);春季木旺,木能侮金,木气旺,金气无力克木,故春季金囚(克和被克是相对的,如被克者旺盛强大,克者不胜则反被克,似被囚禁一样);水能生木,因木旺,不需要水来生养,而水得到休息,故春季水休。夏季阳气鼎盛,为老阳,夏季火当令,故夏季火旺;火能生土,故夏季土相;火能克金,故夏季金死;水能克火,因夏季火旺,水不胜克反被火克,故夏季水囚;木能生火,因夏季火气旺盛,不需要木来生火,故夏季木休。秋季开始阳消阴长,为少阴,秋季金当令,秋季金旺;金能生水,故秋季水相;金能克木,故秋季木死;火能克金,但秋季金旺,火不能胜克,反被金克,故秋季火囚;土能生金,因秋季金旺,不需要土来生金,故秋季土休。冬季阴气鼎盛,为老阴,冬季水当令,故冬季水旺;水能生木,故冬季木相;水能克火,故冬季火死;土能克水,因冬季水旺,土不胜克反被水克而囚,故冬季土囚;金能生水,因冬季水旺,不需要金来生水,故冬季金休。见《旺相死囚休》表:
  &季节&木&火&土&金&水  &春&旺&相&死&囚&休  &夏&休&旺&相&死&囚  &秋&死&囚&休&旺&相  &冬&相&死&囚&休&旺  &从以上大家可以看出旺、相、死、囚、休的规律:当令者旺,我生者相,我克者死,克我者囚,生我者休。一般说,在卦象中出现旺、相者吉,出现囚者吝,出现休者无咎,出现死者凶。当然,断卦要整体判断定论,单一方面不足以定论。
十六、浑天甲子(纳甲)  &将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分别纳入六爻之中,称之谓“浑天甲子”,又称“纳甲”。浑天甲子相对于前面的一些基础知识略显深奥,但细心去读是可以掌握的。
  &首先,确定八卦的五行属性,这在前文说过,即:乾、兑二宫属金,震、巽二宫属木,坤、艮二宫属土,离宫属火,坎宫属水;其次,确定地支在方位中的五行属性,这在前文也说过,即:东方寅、卯为木,南方巳、午为火,西方申、酉为金,北方子、亥为水,中央辰、戌、丑、未为土;然后,按照古人纳甲的口诀要求,将天干地支纳入六爻。《五行干支纳甲歌》如下:
  &乾金甲子外壬午,子寅辰,午申戌,
  &兑金丁巳外丁亥,巳卯丑,亥酉未。
  &震木庚子外庚午,子寅辰,午申戌,
  &巽木辛丑外辛未,丑亥酉,未巳卯。
  &坤土乙未外癸丑,未巳卯,丑亥酉,
  &艮土丙辰外丙戌,辰午申,戌子寅。
  &离火己卯外己酉,卯丑亥,酉未巳。
  &坎水戊寅外戊申,寅辰午,申戌子。
  &口诀中“乾金甲子外壬午,子寅辰,午申戌”,是指乾宫八卦(指京房的八宫排列法)在五行上皆属金,内卦三爻天干都是甲,内卦三爻地支分别为子、寅、辰,即初爻为甲子、二爻为甲寅、三爻为甲辰;外卦三爻天干都是壬,外卦三爻地支分别为午、申、戌,即四爻为壬午、五爻壬申、上爻为壬戌。其他各句口诀纳甲道理一样。
  &举例说明:  &1、乾宫遁卦&,我们以“、”代表阳爻,以“、、”代表阴爻。遁卦属乾宫,乾宫属金,那么遁卦属金。遁卦内卦为艮卦,按“艮土丙辰外丙戌,辰午申,戌子寅”口诀,遁卦内卦三爻天干为“丙”,地支分别为“辰、午、申”,即:初爻丙辰,二爻丙午,三爻丙申;遁卦外卦为乾卦,按“乾金甲子外壬午,子寅辰,午申戌”口诀,外卦三爻天干为“壬”,地支分别为“午、申、戌”,即:四爻壬午,五爻壬申,上爻壬戌。见遁卦干支排列图:
  &上爻&、&壬戌(戌为土,方位中)  &五爻&、&壬申(申为金,方位西)  &四爻&、&壬午(午为火,方位南)  &三爻&、&丙申(申为金,方位西)  &二爻&、、&丙午(午为火,方位南)  &初爻&、、&丙辰(辰为土,方位中)  &2、坤宫比卦&,坤宫属土,那么比卦属土。比卦内卦为坤卦,按“坤土乙未外癸丑,未巳卯,丑亥酉”口诀,比卦内卦三爻天干为“乙”,地支分别为“未、巳、卯”,即:初爻乙未,二爻乙巳,三爻乙卯;外卦为坎卦,按“坎水戊寅外戊申,寅辰午,申戌子”口诀,外卦三爻天干为“戊”,地支分别为“申、戌、子”,即:四爻戊申,五爻戊戌,上爻戊子。见比卦干支排列图:
  &上爻&、、&戊子(子为水,方位北)  &五爻&、&戊戌(戌为土,方位中)  &四爻&、、&戊申(申为金,方位西)  &三爻&、、&乙卯(卯为木,方位东)  &二爻&、、&乙巳(巳为火,方位南)  &初爻&、、&乙未(未为土,方位中)  &实际上,大家只要记住纳甲口诀的第一句就可以了,后面的地支六爻排位有其规律,遇阳支,则顺数,遇阴支,则倒数。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首先要看这一卦是哪一宫,然后看这一卦的内、外卦,再按纳甲口诀纳甲,就可以掌握纳甲基本技能了。
十七、十二地支化合、害、刑
  &1)、十二地支六合化局  六合:是指十二支在卦爻之内有六对相遇者为合。即:子丑合、寅亥合、卯戌合、辰酉合、巳申合、午未合。
  &六合之法各有不同:一、爻与日月合,静爻动爻与日月合者,是休囚之爻又得旺相;二、爻与爻合,谓之合好,如世爻与应爻俱动为合,有一爻不动不为合;三、爻动化合,爻动与动爻合者为动而逢合,合而绊之,难以行动;四、卦逢六合,即内外卦六爻自行结合,为吉;五、六冲变六合,先不好合,后变好合,先仇后友;六、合变合,原好合,后更好合,大吉。
  &依据卦爻分析推断的原则,古人一般认为:卦化合者吉,就是说,卦遇到化得合的格局,测名得名,测利得利,测婚必顺,测身则健,求谋如意。但要用神有生者宜,用神有克者无益。吉事逢之必喜,凶事逢之难结。
  &六合中的生克  &六合中有合中相生和合中相克之分:合中相生者有寅亥合,寅为木,亥为水,水木相生;辰酉合,辰为土,酉为金,土金相生;午未合,午为火,未为土,火土相生。此三合者为合中有生,古人认为,在卦中出现合中有生者,不管问夫妻还是人际关系,皆象征好合,且越来越好。合中相克者有子丑合,子为水,丑为土,水土相克;卯戌合,卯为木,戌为土,木土相克;巳申相克,巳为火,申为金,火金相克。合中有克者,主人际关系先亲后疏,先好后怀,先合后分。如夫妻、亲朋遇此化合格局多有破裂之象。
  &2)、十二地支三合化局  &三合化局:申子辰合化为水局;亥卯未合化为木局;寅午戌合化为火局;巳酉丑合化为金局。
  &辰戌丑未属中央土,按相生相克位而合局。申金生北方子之水,与辰土相合化为水局;亥水生东方卯木,与未土相合化为木局;寅木生南方午火,与戌土相合化为火局;巳火克西方酉金,与丑土相合化为金局。
  &化生局例:如:有人报出庚申年、乙酉月、甲辰日、甲子时生辰八字。可见,日支辰土克时支子水,日干甲木与月干乙木相合,时干甲木受年干庚金、年支申金、月支酉金之克,受克无生,凶象。但在年月日时上有申子辰合成的水局,加上月上酉金生水,水能生木,这样解救了甲木受克,遂化为生局,为吉。
  &化克局例:如:有人报出庚申年、戊子月、丙午日、丙辰时生辰八字,可见,此年、月、日、时中有申子辰合为水局,但其日干为丙火、日支为午火、时干为丙火,火气旺盛。水局克火,受克无救,此为死克,有克无生,凶上加凶。
  &3)、十二地支六害化局  &六害化局为:子未相害、丑午相害、寅巳相害、卯辰相害、申亥相害、酉戌相害。分别解述如下:
  &子未相害:子与丑合而未冲之,丑被未冲,子无合而被未害,故子未相害;丑午相害:子与丑合而午冲之,子被午冲,丑无合而被午害,故丑午相害;寅巳相害:寅与亥合而被巳冲之,亥被巳冲,寅无合而被巳害,故寅巳相害;卯辰相害:卯与戌合而辰冲之,戌被辰冲,卯无合而被辰害,故卯辰相害;申亥相害:亥与寅合而申冲之,寅被申冲,亥无合而被申害,故申亥相害;酉戌相害:酉与辰合而戌冲之,辰被戌冲,酉无合而被戌害,故酉戌相害。
  &古人认为,在卦爻中如出现相害者,预人害己或己害人,人害己须提防,己害人,不可为。
  &4)、十二地支三刑化局  &刑,伤害之义。恩生于害,害生于恩;三刑生于三合,如六害生于六合一样。标志没有永远的恩仇,没有永远的合害,事物都是相辅相成的,物极必反。正如俗语所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三刑要同时具备寅刑巳、巳刑申、申刑寅才称为三刑,不俱全不形成三刑;三子可刑一卯,一卯可刑三子,二卯一子或二子一卯不能相刑。见《三刑歌》:
  &三刑子卯无理分,寅巳申巳为无恩;
  &丑戌戌未未刑丑,辰午酉亥自刑身。
  &解释:子刑卯、卯刑子,为无理之刑;寅刑巳、巳刑申、申刑巳,为无恩之刑;丑刑戌、戌刑未、未刑丑,为恃势之刑;辰刑辰、午刑午、酉刑酉、亥刑亥,为自刑。
  &申子辰三合水局,寅卯辰三支受刑,申刑寅,子刑卯,辰刑辰;
  &寅午戌三合火局,巳午未三支受刑,寅刑巳,午刑午,戌刑未;
  &亥卯未三合木局,亥子丑三支受刑,亥刑亥,卯刑子,未刑丑;
  &巳酉丑三合金局,申酉戌三支受刑,巳刑申,酉刑酉,丑刑戌。
  &古人认为,相刑为相害之事主凶,主疾病伤害、牢狱之灾、祸起萧墙,凡夫妻、亲朋、同事中有相刑无解者,多有不测之祸。
十八、六亲排列  &六亲:指父母、子孙、妻财、兄弟、官鬼、自己(我)。将六亲排列在六爻之中,别称为“六亲”。其排列法,首先要确定所求之卦属哪一宫(指京房八宫排列法)的五行属性,如:乾宫和兑宫属金,那么乾、兑二宫八卦皆属金,即以“金”为我,然后按纳甲法排出该卦的纳甲排列图,再按六爻地支与“我”的生克关系,定出六亲排列。六亲的排列关系为:
  &生我者为父母  &我生者为子孙  &同我者为兄弟  &我克者为妻财  &克我者为官鬼  &以观卦&为例,观卦属乾宫,属金,即“金”为我。观卦内卦为坤卦,按“坤土乙未外癸丑,未巳卯,丑亥酉”口诀得知,内卦三爻天干为乙,地支分别为未、巳、卯,即:初爻乙未,二爻乙巳,三爻乙卯;外卦为巽卦,按“巽木辛丑外辛未,丑亥酉,未巳卯”口诀得知。观卦外卦三爻天干为辛,地支分别为未、巳、卯,即:四爻辛未,五爻辛巳,上爻辛卯。观卦纳甲排列图如下:
  &上爻&、&辛卯(卯为木,金克木)&妻财  &五爻&、&辛巳(巳为火,火克金)&官鬼  &四爻&、、&辛未(未为土,土生金)&父母  &三爻&、、&乙卯(卯为木,金克木)&妻财  &二爻&、、&乙巳(巳为火,火克金)&官鬼  &初爻&、、&乙未(未为土,土生金)&父母  &按六爻地支与“我”(金)的生克关系,观卦的六亲排列如上图。从观卦六亲排列可以看出,观卦六亲缺兄弟和子孙,这在后文用神中会解决此事。
  再以噬嗑卦&为例,噬嗑卦为巽宫卦,巽宫属木。噬嗑卦内卦为震卦,按“震木庚子外庚午,子寅辰,午申戌”口诀得知,内卦三爻天干为庚,地支分别为子、寅、辰,即:初爻庚子,二爻庚寅,三爻庚辰;噬嗑卦外卦为离卦,按“离火己卯外己酉,卯丑亥,酉未巳”口诀得知,外卦三爻天干为己,地支分别为酉、未、巳,即:四爻己酉,五爻己未,上爻己巳。噬嗑卦纳甲排列图如下:
  &上爻&、&己巳(巳为火,木生火)&子孙  &五爻&、、&己未(未为土,木克土)&妻财  &四爻&、&己酉(酉为金,金克木)&官鬼  &三爻&、、&庚辰(辰为土,木克土)&妻财  &二爻&、、&庚寅(寅为木,木木合)&兄弟  &初爻&、&庚子(子为水,水生木)&父母  &噬嗑卦“木”为我,与六爻地支的生克关系,六亲排列如上图。
  六亲不仅仅只含本意,每一亲还代表旁通之意,代表事物的范围如下:
  父母:代表父亲、母亲、祖辈、长辈、师长、城池、宅舍、屋宇、文章、文书、作品等等。
  &官鬼:代表仕途、功名、求官、官府、丈夫、男友、乱臣、盗贼、尸首等等。
  &兄弟:代表兄弟、姐妹、表兄妹、知己、朋党等等。
  &妻财:代表妻妾、嫂、弟媳、婢仆、财产、珠宝、货物等待。
  &子孙:代表子孙、儿女、外甥、学生、僧道、兵卒、良将等待。
十九、定世爻应爻  &世爻和应爻,是卦应用的基础,也是断卦的灵魂和指南。世爻和应爻必须安排在某一爻之上才能应用。断卦问事时,以世爻为自己,看其与其他因素的生克关系,休、囚、旺、相等等去说明问题;以应爻为他人他事,看其与世爻的生克关系等待,来判断对所问之事的成败吉凶的影响。
  &1、定世爻  &首先确定所得之卦属于哪一宫之卦,每一宫的本宫卦世位在六爻,即本宫卦的六爻为世爻。以乾卦为例,乾卦是乾宫的本宫卦,乾卦的世位在六爻。然后以上爻为头,定所求之卦的世位,每一爻代表该宫的一卦,由下初爻往上数,数至本卦之名者即“世爻”的位置。因每宫有八个卦,,数至六爻尚欠两卦无位,无位的第一卦下退到第四爻定世位(称此为“游魂卦”,前文已介绍),无位的第二卦下退到第三爻定世位(称此为“归魂卦”)。
  &2、定应爻  &在确定世爻的位置后,从世爻开始往上数,与世爻间隔两爻的那一爻即应爻。中间间隔的两爻称为“间爻”,间爻作用的口诀如下:
  &世应当中两间爻  &忌神发动莫相交  &原与用神当中用  &生世扶身事事高  &为了便于大家更好的掌握世爻、应爻的应用,将八六十四卦的世爻、应爻的对照表编辑如下:
  &六十四卦世爻、应爻对照表  
  &世爻&上&爻&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四&爻&三&爻  &应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初&爻&二&爻&初&爻&上&爻  &乾宫&乾&卦&姤&卦&遁&卦&否&卦&观&卦&剥&卦&晋&卦&大有卦  &兑宫&兑&卦&困&卦&萃&卦&咸&卦&蹇&卦&谦&卦&小过卦&归妹卦&  &离宫&离&卦&旅&卦&鼎&卦&未济卦&蒙&卦&涣&卦&讼&卦&同人卦  &震宫&震&卦&豫&卦&解&卦&恒&卦&升&卦&井&卦&大过卦&随&卦  &巽宫&巽&卦&小蓄卦&家人卦&益&卦无妄卦噬嗑卦&颐&卦&蛊&卦  &坎宫&坎&卦&节&卦&屯&卦&既济卦&革&卦&丰&卦&明夷卦&师&卦  &艮宫&艮&卦&贲&卦&大蓄卦&损&卦&睽&卦&履&卦&中孚卦&渐&卦  &坤宫&坤&卦&复&卦&临&卦&泰&卦大壮卦&夬&卦&需&卦&比&卦  &八宫&本宫&一世卦&二世卦&三世卦四世卦五世卦&游魂卦&归魂卦  &世爻、应爻在断卦实际中的应用关系口诀如下:
  &世应相生则吉  &世应相克则凶  &世应比合事却中  &做事谋望可用  &应动他人反变  &应空他人意难同  &世空世动我心慵  &只恐自家懒动
二十、定卦身
卦身是占卜问事之主,有卦身则问事有主见,无卦身则问事无头绪。卦身得生则吉,卦身受克事难成。一个卦可以出现有卦身,或一个卦有两个卦身,或卦身伏藏在本宫首卦之中,或全无卦身。定卦身的口诀如下:
   阴世则从午月起,阳世则从子月生;  
欲得识其卦中意,从初数到世方真。  解释:如果世爻是阴爻,则从卦的初爻开始起午,二爻起未,三爻起申,四爻起酉,五爻起戌,上爻起亥,一直数至世爻为止。如果初爻正好是“午火”持世爻,那么这一卦“午火”所在之爻即为卦身。当按顺序数到世爻位是什么地支,那么这个地支就是卦身。如:数到世爻位是“酉金”,那么“酉金”就是卦身,六爻中含“酉金”的那一爻就是卦身,如果六爻中有两个“酉金”,那么,这一卦就有两个卦身,如果六爻中没有“酉金”,那么这一卦就没有卦身。如果世爻是阳爻,则从初爻起子,二爻起丑,三爻起寅,四爻起卯,五爻起辰,上爻起巳,一直数至世爻为止。如果初爻是世爻,那么“子水”是卦身,在六爻中,是“子水”的那一爻就是卦身。如果从子按顺序数到世爻位是“卯木”,那么,“卯木”所在的爻就是卦身。如果没有“卯木”就没有卦身,或卦身“卯木”伏藏在本宫卦之中。
   因定卦身有些难懂,举例说明:  
例1:天风姤卦。姤卦为乾宫一世卦,属金。其世爻在初爻,应爻在四爻,纳甲后六亲及定卦身如下:
   上爻 、 戌土 父母(土生金)   五爻 、 申金
兄弟(金金合)   四爻 、 午火 官鬼(火克金) 应爻
卦身   三爻 、 酉金 兄弟(金金合)   二爻 、
亥水 子孙(金生水)   初爻 、、 丑土
父母(土生金)世爻  姤卦世爻在初爻,初爻、、是阴世,按“阴世则从午月起”口诀,从初爻起午,因世爻正好在初爻,就不需要再往上数了,“午火”就是姤卦的卦身,四爻是“午火”,那么四爻就是姤卦的卦身。
  例2:地泽临卦。临卦是坤宫二世卦,属土。其世爻在二爻,应爻在五爻,纳甲后六亲及定卦身如下:
   上爻 、、 酉金 子孙(土生金)   五爻 、、 亥水 妻财(土克水)
应爻   四爻 、、 丑土 兄弟(土土合)卦身   三爻
、、 丑土兄弟(土土合) 卦身   二爻 、卯木 官鬼(木克土)
世爻   初爻、 巳火
父母(火生土)  临卦世爻在二爻,二爻、为阳世,按“阳世则从子月生”口诀,从初爻起子,二爻起丑,因二爻是世爻,就不需要再往上数了,“丑土”即临卦的卦身。临卦三爻、四爻都是“丑土”,故三爻、四爻都是卦身,临卦有两个卦身。
  例3:天水讼卦。讼卦是离宫游魂卦,属火。其世爻在四爻,应爻在初爻。纳甲后六亲及定卦身如下:
   上爻 、 戌土 子孙(火生土)   五爻 、 申金
妻财(火克金)   四爻 、 午火 兄弟(火火合)
世爻   三爻 、、 午火兄弟(火火合)   二爻 、
辰土子孙(火生土)   初爻 、、 寅木父母(木生火) 应爻
卦身(伏藏“卯木”)  
讼卦世爻在四爻、阳世,按“阳世则从午月起”口诀,从初爻起午,二爻起未三爻起申,四爻起卯,因世爻在四爻,“卯木”是讼卦的卦身。但讼卦六爻中没有“卯木”,那么就从本宫离卦中寻找看有没有“卯木”?离卦的初爻正好是“卯木”,故“卯木”伏藏在讼卦的初爻下,伏神“卯木”就是讼卦的卦身。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和oa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