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小学2012 2013-2013小生初考试总分排名

小升初文学常识练习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4页免费6页免费3页免费31页免费9页免费 6页免费12页免费6页免费12页免费4页2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2页免费3页免费5页免费5页免费21页1下载券
小升初文学常识练习题|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小升初作文】小学生作文辅导
这是写作文首先要做好的事,否则,就会直接导致“文不对题”,“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怎样才能审好题呢?根据通常的作文题目的形式来看,一般可分为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两大类。对命题作文的审题,就是要审查给定的文章题目确定的具体要求,审清文题意图,明晰题外要求,确定“题眼”。通过审题,明确作文的内容范围、时间范围、数量范围、人称范围、处所范围等。不能超出给定的范围。对材料作文的审题,主要要从两个方面去把握:一是与材料的思想内容要“形影不离”,二是与作文形式的要求“丝丝入扣”。
1.命题作文
我们先重点谈一下关于命题作文的审题,要注意做好哪些事情。
确定内容范围
有的题目,对写作内容做出规定。所以,审题时,要确定题目规定的内容范围:记人的,要记什么人;叙事的,要叙什么事;写景的,要写什么景;状物的,要状什么物,等等。
童年,是一方没有莠草、污秽的净土,是一片无遮无拦明朗的天空。这里流淌的纯真与甜美,总会使人产生难以忘怀的回忆。
记得我4岁那年,迷信的奶奶告诉我:“要是剪掉了胳膊上的毛,会变成疯子。”
幼稚而好奇的我听了以后,半信半疑,手痒痒的,老是想试试看,但又怕家人和亲戚为我担心。可是没试,就老是惦记着,越惦记,就越是想试。
于是,我准备马上试。我拿出那可怕的剪刀,用颤抖的右手慢慢地靠近左手胳膊上的一根毫毛。刚要剪,我又停了下来。心想:“我要是真的变成一个疯子,会不会像老鼠过街一样人人喊打?爸爸、妈妈和奶奶会不会不再疼爱这个傻孩子了?”我越想越害怕。我犹豫了许久,才把胳膊上的毛剪掉了。一剪完,我什么都不顾地钻进被窝里,不知不觉就睡着了。醒来时,我发现,我还是原来的我,一个正常的小女孩。于是,我不顾一切,高兴地蹦到奶奶身边,撒娇地说:“奶奶呀,奶奶!我今天剪了胳膊上的一根毫毛,可没变成疯子啊!”奶奶听了以后,笑了笑,摸着我的小脑袋,没说什么。
这件童年趣事已留在我记忆的闸门里。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懂得了:凡事要相信科学,不能相信迷信。
①小作者通过回忆的方式,记述了剪胳膊毛的故事。这件事既是童年发生的,又十分有趣,符合文题要求。
②事情的过程交代得很清楚,人物心理描写生动、逼真。
③结尾点明从中懂得的道理,深化了文章主题。
确定时间范围
有的题目,从时间上规定了写作范围。因此,作文必须是反映规定时间范围内的事。
当老师不在的时候
“丁零——”,早读课的铃声响起来了,但老师却迟迟没来上课。作为值日班长的我,焦急地朝老师来的方向望着。
& & 忽然,走廊上传来“咯咯咯”
急促的脚步声,接着是一声响亮的“报告!”我回头一看,原来是语文老师的邻居张清同学。只见她脸涨得通红,上气不接下气地说:“糟了,语文老师她——病了——不能来上课了。”我听了,心里像乱麻似的。这可怎么办呢?同学们也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来,班里“沸腾”
我的大脑飞快地运转着:“现在老师不在,该怎么办才好?今天我是值日班长,应该管好班级。现在……对,就这样!”
于是,我清清嗓子,快步走上讲台,大声说,“现在请同学们安静!” 大家立刻停止了讲话,全班
55双眼睛齐刷刷地望着我。我像小老师一样站在讲台上指挥着大家。“小芬,你来领读!”“第几课?”“17课。”
于是,同学们便大声地开始了早读,顿时,教室里书声朗朗。
虽然班上暂时安定下来了,但我仍然万分焦急。因为早读课后,就是早操课了,没有老师带队,我怕同学们会乱。时间马上要到了,我急得直跺脚。老师怎么还不来呀!铃声响了,我只好硬着头皮对大家说:“同学们,今天老师没来,早操课由我带队,希望大家有秩序地上好这堂课。”“是!”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尽管如此,我仍放心不下,生怕出什么乱子。但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同学们遵守纪律,队伍整齐,动作一致,比老师在时还要好呢!我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当我把队伍带回教室时,发现老师已经在等我们了。老师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我也从心底里感到高兴。
①扣题准确,时间范围是“当老师不在的时候”。
②条理清晰,清楚地叙述了老师不在时“我”大胆、妥当地处理了两件事——早读和上早操。
③叙述得当,人物心理活动和事情经过真实、自然。
确定数量范围
有的作文题目,对选材的数量做出规定。审题时必须注意,不能超范围选题。选材多了,不但没功,反而有错。
发生在考试后的一件事
期中考试结束了,孟老师让我和中队长李海霞在办公室里批数学卷子。翻出自己的卷子,对着标准答案一道道批下去,最后总分一加,98分。我心里甜滋滋的。可是一想,自己做的卷子自己批改,别人知道了一定会说这说那。于是,我请李海霞给我复查一下。李海霞看了一遍说:“没错,是98分。看来你是全班第一了,真不简单!”我说:“还没批完,也许还有比我答得更好的呢!”
可心里却暗自高兴了。哼,要不是第一名,我这数学课代表可怎么当呢?
我一边哼着歌一边继续批改,忽然发现有一张卷子得了99分。一看名字,是语文课代表李世华!我真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李世华语文比我好,可数学每次都比不上我,这次怎么爬到我头上了?我瞪大眼睛,对着标准答案,重新逐道题进行检查,连一个小数点也不放过。可是实在找不到能再扣分的地方。我心里暗暗想着:一个数学课代表,平时成绩总是全班第一,这次竟考不过语文课代表,太丢丑了。今后老师和同学们又会怎样看待我呢?想到这里,我心一横,在一条答案上扣了2分,将李世华的总分改为97分。我心想,就是不让你超过我!
这件事做完后,不知怎的,我心里总是忐忑不安,脸上发烧,头上直冒冷汗,握笔的手也颤抖起来。李海霞仍在专心致志地批改着。我探过头去,只见她在一个潦草的数字上打了一个鲜红的“&”。我说:“你批得太严了,这个数字是对的,就是没有写清楚。”说着,我翻开卷子一看,原来是李海霞的。
这时,我感到自己的脸烧得更厉害了,两眼不敢正视李海霞,怕她发现我的狼狈相。我赶快把李世华的卷子翻出来,把97分改成99分。然后我舒畅地松了一口气,心上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①这篇作文的题目规定了要写考试后的“一件事”,因此,作者只选择了一件事来写。
②事情经过写得绘声绘色,足以反映作者由“虚荣” 到改变“虚荣” 的心理过程,语言表达真实、生动。
确定人称范围
有的作文题目对写作的人称做了规定,审题时要依照要求确定人称范围,明确是写自己的还是写别人的,该用第一人称的,就绝对不能用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
“倒霉,真倒霉!”新学期刚开始,班主任老师就把一个学习很差的男生调到我旁边,与我同桌。当时我真生气,因为他什么也不会,所以我很讨厌他,时刻都想离他远远的。
他的名字叫毛宏伟,长得圆头圆脑,看上去傻乎乎的。每天早上我来到学校,这个“讨厌鬼’就已经在座位上了。他看见我来了,就笑眯眯地说:“吴瑶,你来了!”
可是,我却不领情,总是狠狠地瞪他一眼。很多次,我都把擦完墨水的废纸扔到他的桌子里,他从不说什么,只是憨厚地冲我一笑,把废纸扔到垃圾箱里。于是,我假装看不见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就站起来,故意使劲朝他那边挤,经常把他挤到地上,摔个“屁股开花”。但他还是不在意地微微一笑,然后从地上爬起来。
上周三,第三节课下课时,有个同学叫我给他讲解一道题。当我讲完题向座位走去时,老师已经在发家庭作业本了。我们的桌子上放着一好一坏两个本子,毛宏伟正坐在座位上。我本想跑过去抢那个好本子但又怕同学嘲笑我,所以只好自认倒霉,心想:像他这样讨厌鬼,一定会把好本子抢去的。可是情形却恰恰相反,毛宏伟的举动令我大吃一惊,只见他毫不犹豫地把那个被撕了个大口子的“烂”本子拿了过去写好自己的名字,又把那个完好无损的本子放在我的桌上。多么令人吃惊的一个举动啊!他的行为令我惭愧,使我的心怦怦直跳。要知道,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它包含着一种真挚的感情,体现着一种高尚的品质。
我的同桌啊,他真的令我刮目相看!和他相比,我显得那么渺小。虽然他在考试卷上不能获得理想的成绩,在作文选里不能发表优秀的文章,但是,我从他的行为中看到他有闪光的心灵。
①文中“我是我,他是他”,人称用法准确,合乎文题要求。
②用“我”和“他”的对比,突出表现“我”的私心和“他”的可贵之处。很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确定处所范围
有的题目规定了处所范围。这就要求我们在审题时必须依照文题要求,把握住事情发生的地点,不能把应在操场上发生的事搞到野外去。
厨房里的歌舞晚会
一天晚上,我在床上睡觉。突然,厨房里“丁东丁东”的声音把我吵醒了。我穿好衣服,悄悄来到厨房门口,把门开了一条小缝。透过门缝,我看见锅子、筷子、勺子、碗儿在开一个盛大的歌舞晚会。想不到导演竟是锅子先生,更想不到的是桌子竞成了这个盛大晚会的舞台。
“现在,晚会正式开始”,主持人勺子小姐说,“首先,由筷子小姐和碗儿先生表演舞蹈——探戈舞。”
那一对儿真是跳得好极了。他们抬头挺胸,精神百倍,跳得真像样儿,得到了观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
勺子小姐来到台前,做了个漂亮的亮相,又说:“下面,请杯子先生给大家讲故事。”杯子先生讲得活灵活现,不愧为“故事大王”。
“接下来,是锅子先生和铲子小妹的厨艺表演!”主持人说。锅子和铲子是最好的厨艺兄妹,他们做了红烧肉、绿青菜等给观众品尝。品尝完美味的菜肴之后,主持人说:“让我们在歌声中散会吧!”
这时,夜已深了,我也该回去睡觉了。真没想到,厨房里的小精灵们这么多才多艺。
①这是一篇拟人童话,有很强的趣味性。可见“梦”也能变成作文的!
②作者通过童话情趣来启发想象,愉悦心灵,好!
③“处所”集中又合理。“厨房”就是剧场,“锅、碗、勺” 等就是演员;这些“演员”在“厨房”里演戏才是最适合的。
确定“题眼”
“题眼”就是作文题目中的关键词,它是作文标题意思的核心,是作文要反映的具体内容的重点所在。
学习、做事都要抓住关键,这个道理用在作文上,就是要抓住“题眼”这个关键。
每年春节,爸爸都得咬牙到理发厅去“慷慨”一把。今年春节又快到了,妈妈赌气买回了全套理发用具,准备“自力更生”了。
爸爸回来了,我和妈妈一唱一和,对他“软硬兼施”:从外面理发价格的昂贵,说到每节约一分钱对家庭经济腾飞的重要性。我们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终于战胜了爸爸。我和妈妈把他按到椅子上,爸爸抬起头叹了口气:“好吧,豁出去了!”颇有些英勇赴难的气概。
在妈妈剪刀的“咔咔”声中,爸爸的头发眼看着被一圈一圈地剪下来。这时,妈妈说:“你这是背头,太不时兴了,改‘偏分’吧!”“行啊!”爸爸表示同意。一会儿,妈妈又自语:“再不然改‘板寸’?”爸爸一脸的无奈,苦笑着说:“无所谓,不就是一个秃瓢嘛!”
“剪完了!”妈妈一声吆喝。我一看爸爸的头型,噗!刚喝进嘴里的水一下喷了出来,我蹲在地上笑得喘不过气来。爸爸的头上就像扣了一块西瓜皮,还扣歪了。爸爸边照镜子,边无比珍惜地抚摩那已经少得可怜的头发,戏谑地说:“这一来,让我领导发型新潮流了。”妈妈在一旁嘟囔:“是剪子不太好用,再说和剪羊毛也不是一个劲儿。”我忍住笑,赶忙圆场:“好了好了,开业大吉,第一位顾客免费……”
①习作写的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妈妈给爸爸理发,但表现了和睦家庭的欢乐气氛。
②“趣”表现在:爸爸“英勇赴难” 的气概、对秃瓢头型的无奈以及朴实诙谐的语言。这些,都源自小作者对日常生活的仔细观察。
③通过本文可以领悟到:只要仔细观察、用心体会,从日常生活许多普普通通的事情中,都能提炼出有“趣” 的事来。
确定比喻意义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方法。这种修辞方法有助于形象地说明问题。我们平时见到的作文题中,有很多运用了这种修辞方法。因此,弄清文题的喻意,就显得非常重要。例如,文题“难忘的一幕”,其中的“一幕”本该是指舞台上的演出。但它具有比喻意义,可以用来说明生活中的一瞥、一个镜头、一个场面等。因此,在作文前,必须先确定好它的比喻意义,以增加文章的内涵。
难忘的一幕
那是去年的事了。一个星期天的中午,奶奶带我上街去玩,回家的时候,我们在人民南路公共汽车站等车。
“啪”的一声,一位叔叔吐了口痰。浓浓的痰丝挂在路边的花坛上,大家看了都觉得很不顺眼。这时,走来一位值勤的老奶奶,她说:“小伙子,你违反了城市卫生管理规定,请把你吐的痰擦干净,还要罚款5元。”那个叔叔脖子一歪,说:“谁吐痰了?你看见我吐痰了?”老奶奶耐心地说:“大家都看见了!”那位叔叔却怎么也不承认,还和老奶奶吵了起来。忽然,吵声停住了,我顺着大家的目光望去,只见一位小男孩正用一张纸仔细地擦着痰迹。他大约四五岁,脸蛋红扑扑的,穿着草绿色的军装,腰上还别了一支玩具小手枪。人们都愣住了。小男孩擦完后,穿过慢车道,把纸丢进果皮箱里。然后,他走到老奶奶面前,一字一顿地说:“老奶奶,我没有钱,我把这支枪给你行吗?”
老奶奶抚摩着他的头说:“乖孩子,你又没有吐痰,为什么要你的玩具枪呢?” 小男孩说:“是我爸爸吐了痰,我替他交钱。”
那个叔叔的脸“刷”地一下红了,急忙从西服口袋里掏出五元钱,塞到老奶奶手里,转身拉着小男孩匆匆离去,消失在人群中……
①小作者在作文中反映的这“一幕”,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真实的镜头,是在一个特定的场合发生的一件使人可气、又令人深思的事,把握住了文题的喻意,很好。
②在这“一幕”里,反映了一个“父子交锋”的场面——粗俗的爸爸在童心如水的孩子面前无地自容,紧凑、生动,揭示了问题,使这“一幕”,显得有内容、有价值。
2.材料作文
以上我们谈的是关于命题作文的审题,希望小朋友们能够很好地把握。在此,我们再简要谈一下关于材料作文的审题。对材料作文的审题,主要把握两方面。我把它们总结为两种方法。
1)“形影形不离” 法
这种方法,要求习作的中心与材料的思想内容做到“形影不离”。例如,对一篇记叙文的改写、扩写、缩写、补写、续写、仿写等,都要弄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这六要素,以及材料的中心思想。只有如此,才能写好一篇合乎要求的文章。
& & 扩写《囫囵吞枣》
有个年轻人买了一堆水果,有梨也有枣,坐在路边吃。有个老头看见了,说:“小伙子,梨可不能多吃,这东西对牙齿虽然有好处,可是吃多了会伤脾。”
& & 年轻人问:“那么枣呢?”
老头说:“枣倒是补脾的,可惜伤牙齿,也不能多吃。”
年轻人想了想说:“那好办,我吃梨光用牙齿嚼,不咽到肚子里;那枣吗,我就整个吞下去,不用牙齿嚼它。”
这是一个水果丰收的季节。熙熙攘攘的集市上,有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紫里透红的葡萄,灯笼似的柿子……商贩们在大声吆喝。叫卖着,热闹极了。
有个年轻人从集市口进来,他穿着一身青色长袍,头上挽着一个发髻,一张瓜子脸上镶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鼻梁高高的,在鼻子下有张不大的嘴。这年轻人手中提着一个布袋子,走路时一摇一摆的。他左挑右选,在一个梨摊上买了二斤梨;看看另一个摊上的枣也不错,又买了几斤枣。买完后,他便坐在路边的树底下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不一会儿,他就吃掉了一斤梨和一半儿枣。这时,从远处走过来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古铜色的脸上爬满了皱纹,眼睛深深陷进眼眶里。他捋了捋白胡子,问年轻人:“小伙子,吃什么呢?”年轻人抬起头望了望他,笑眯眯地说:“老人家,我在吃梨和枣。味道真不错,您也来尝尝?”“噢,小伙子,我不吃。不过我可要提醒你,梨可不能多吃呀,这东西虽然对牙齿有好处,但吃多了会伤脾的!”老人诚恳地劝道。
& & 年轻人迷惑不解,又问:“梨伤脾,那么枣呢?”
老头沉思了一会儿,对他说:“枣虽不伤脾,但也不能多吃,它伤牙齿呢!”
年轻人想了想说:“老人家,那好办。我吃梨可以用牙齿嚼,不用咽下去,这样就不会伤脾;枣吗,我可以整个吞下去,不用牙齿去嚼它。这样,既不会伤脾也不会伤牙齿。”
老人连连摆手说:“使不得,使不得,水果可不是这么个吃法。万事总有个规律,如果照你说的做,弄不好会吃出毛病来的。”
①原文不到200字,这篇扩写文500多字,约是原文的三倍。
②作者根据原文的内容,想象了当时的环境和两个人的外貌、语言、神态,描述生动、具体。
③习作在突出原文中心的同时,做到了前后一致,可谓“形影不离”。
2)“丝丝入扣” 法
这种方法,要求习作处处体现文题对作文形式的要求,做到“丝丝入扣”。材料作文中,有的要求把原材料改变文体,有的要求改变人称,有的要求改变记叙的顺序,等等。审题时,要注意作文要求的每一个细节,必须“丝丝入扣”,全部吻合,否则很容易犯跑题的毛病。
& & 改写《赠汪伦》
& &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今天,天气格外晴朗,蓝蓝的天空上飘着一朵朵白云,太阳高挂在天空,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
昨晚,我和好友汪伦饮酒唱歌,促膝谈到深夜。要知道,我们可是多年的至交啊!但泾县不是我久留之地,我定于今天辞行。为此,我已于前一天订好了船,并再三嘱咐汪伦不要来送我,以免伤感。
我上了船,刚要开船,忽然听到岸上传来有节奏的歌声。我回过头一看,只见汪伦正站在桃花潭边,为我放歌送行。啊,昨天晚上不是说好不让他送我吗?汪伦对我的情谊,真是比桃花潭的水还深哪!
我眼含热泪,挥手向汪伦告别。唉,今日离别,不知我俩何时再能相见。
①习作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将原诗改写成了一篇完整的记叙文。
②改写后的文章主题与原诗吻合,可谓“丝丝入扣”。
③通过合理的想象丰富原诗内容,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主题,明确文章所要反映的中心思想。文章立意,应该有提炼生活的基础,要努力把生活中某些根本性的东西反映出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努力做到正确、集中、新颖、深刻。
立意正确是作文的根本要求。我们常听说某某的文章很有思想性,这主要是取决于作者创作立意的深刻性。一般说来,我们作文的立意都应该是积极、健康的,力求反映生活中的本质内容,要有一定的社会普遍性。也就是说,文章的主题,应该是大家能够认可或是积极倡导的。
小时候,我家的门常被人敲错,因为对面住着一位处长。爸爸为了避免开门时的尴尬,便在门上安了个“猫眼”。猫眼虽小,却令我领略了形形色色的众生相。
晚上,经常有人提着大包小包的礼物,敲响对面处长家的门;而他却探出个头,先看看客人的礼品,再向左溜一眼,压低了嗓门,说一声“进来吧”之后,门便关上了。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他家搬走了。
过了不久,我偶尔在楼梯口撞见一个五十多岁的人,古铜色的皮肤,矮矮的个子,嘴角有颗豆大的黑痣。爸爸告诉我,他就是我们的新邻居,也是个处长。
到了晚上,对面依旧响着敲门声。我好奇地对着猫眼窥探,只见客人提着大包礼品来找那位新搬来的处长。处长彬彬有礼地打开门,热情地接待他们。客人告别时,他的大嗓门又惊动了我——只见他一边热情地相送,一边严肃地跟客人说着什么。奇怪的是,客人手里仍然提着进门时的礼品,显得尴尬地走了。
平时,我常到他家去玩。他家很大,却没有几件像样的家具。我奇怪地问:“您家怎么一点也不漂亮?”他看着我笑了笑:“这样不挺好吗?”我把头一偏说:“这有点不像您家,从前那个处长家可漂亮了!为什么人家送来的礼物您不要?”我一边说,一边用手比画着。“孩子,人好比是一个天平,良心这头轻了,利益那边自然重了!”他摇了摇头,长叹一声:“愁城易破金作马,世道可行酒为兵。不行,不行啊……”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老处长也退休了,可是他家门口还是挺热闹的:有来探望他的,也有来感谢他的。春节的时候,还有一位客人在他家门口贴了一副对联:“骥伏千里为民乐,清秀廉政照汗青”。而此刻的老处长,还是像往常一样热情地待人,爽朗地笑着。
每当我走出家门,都会不由自主地凝视着这副对联。我慢慢地理解了对联的含义,了解了老处长的为人。俗话说:“门缝里瞧人,把人看扁了。”可是猫眼虽小,我却看到了老处长高大的形象。我相信像老处长这样的人,正是我们社会和时代所需要的好人、好榜样!
①文章中心思想正确、积极健康,主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②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作者以批评的眼光写了前一个有腐败倾向的处长,又以赞美的眼光写了后一位拒腐蚀的处长,爱憎分明,立意深刻。
③通过“猫眼”看世界,选材新颖,构思巧妙。
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思想,突出一个主题。就像我们平时说话,不能同时表达两个意思;否则,就会让别人听得糊涂,摸不着头脑。一篇作文,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几件事;可以写一个人,也可以写几个人,但表达的意思主要是一个,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立意集中,就是要把中心思想突出;越突出,文章就越有感染力。
妈妈,您错怪我了
三年前,我父母由于家庭纠纷而离婚了,法院将我判给了妈妈。不久,妈妈和一个海员结合了。从此,我失去了父爱。
在离开生父家时,生父送给我一张他的照片和十元钱。我珍藏着照片和钱。每当我想念父亲时,就拿出照片看看。每次看照片,我都会泪流满面。由于对生父的怀念,我对继父产生了一种憎恨的情感。虽然继父对我很好,每次远航回来,总要带一些衣服、玩具送给我。可我从不穿他送给我的衣服,从不玩他送的玩具,也不叫他一声“爸爸”。我的行为引起了妈妈的不满。
一次,继父给我从国外买来一架钢琴,把它当做生日礼物送给了我,让我继续学习弹钢琴。生日那天,继父还请了许多亲戚朋友为我办了两桌酒席表示庆贺。晚会上,妈妈当着大家的面对我说:“静静,叫爸爸。”我低着头,一声不响。妈妈又重复了几遍,我还是不吭声。妈妈变了脸,因为我使她在客人面前丢了面子。
从那以后,妈妈再也没给我笑脸,不是找茬子驾我,就是挖苦我,要我滚到生父那里去。有时我哭了,她还会打我。继父在家时,他却耐心地劝妈妈,要她好好地待我。以后,继父每次远航返沪,还是带一些礼物送给我。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我和继父的感情日益融洽。每次,他一回到家,我都会亲亲热热叫他一声“爸爸”。我和妈妈的感情却渐渐地疏远,那是因为在感情上,妈妈错怪了我。
妈妈,您可知道,当时我的心灵经受着多么大的痛苦?我多么希望您能体谅我!可是,您……
①习作叙事较多,却十分真切地道出了“我”因父母离婚而带来的心灵深处的痛苦,这是文章的主题。
②很成功地写出了“我”的经历——“我”为什么被妈妈错怪的经过。期间,对妈妈的感情由“亲”到“疏”,对继父的感情由“恨”到“爱”——两个人,两件事,两种情感,对比表达的却是一个很鲜明的中心意思。
立意要新,强调的是文章主题要有特色;有特色,就不同于大众化的东西。在平时,我们听别人讲些新鲜事,感到挺吸引人,或感到挺有意思。立意新跟这是同样的道理。写文章不能总是老调重弹,写人家早就写过的东西,说人家早就说过的话。这跟没有意思的“学舌”有啥不同呢?所以,必须努力求新,积极地去写“人人心中有而笔下无”的东西。这样,你的文章才能标新立异,受人欢迎。其实,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写文章追求立意新颖,不是什么难题。
一次及时的家访
只听说葫芦僧断葫芦案,没听说过父母官断糊涂案吧!这也是像菜籽掉进针孔里一样凑巧的事。
一天,老师布置了一篇题为《放学以后》的作文。回到家,我坐在写字台前,搜遍了脑海的每一个角落,也无一点材料可取,急得我抓耳挠腮。这时,突然“喵”的一声,从窗外跳进一只猫来。顿时,我像导演发现了一个明星,高兴得穷追猛打。谁料,“演员”不但没逮着,还引发了一场“糊涂官司”。
原来,爸爸早已在门外守候多时,这精彩的一幕,一览无余地摄入他的“监视器”里。爸爸不容分说地把我“押”到客厅。爸爸坐在太师椅上,先是嘿嘿嘿地发出一阵冷笑,然后猛一拍桌子……吓得我大气都不敢出。
“怎么啦?好端端的过什么堂啊?”妈妈闻讯从厨房里赶来,充当起我的“辩护律师”。我赶紧提起申诉:“小人婧婧正在排演一篇《逗猫》的作文,‘法官’指控我贪玩,实属冤枉!”我施了一招调皮术,想缓和一下紧张气氛。不料,爸爸大喝一声:“狡辩!”驳回了我的“上诉”。见这一招失灵,我便蠕动着嘴巴,像鱼吸水一样,采用了一副敢怒不敢言的神态以示抗议。妈妈瞪了爸爸一眼,说:“得以理服人哪!不要吓唬孩子。”
在“律师”的提议下,爸爸改变了策略,对我采取了感化式的“软攻”:“你这淘气丫头,腾出工夫让你写作文,还要变着法儿贪玩!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每天一放下书包就得拾柴割草、钓虾,补贴家用。半个月一篇作文,早就在干活的时候提炼好材料、吃饭时想好‘谱儿’了。这‘理’顺了,文章也就自然成了。当年我的两篇作文《斗蛇》和《掏鸟蛋》,还得过县级比赛一等奖呢!”
“讲得好!讲得好!”啊,柯老师来家访了!我和妈妈急忙把老师让进屋。柯老师笑眯眯地接过妈妈递过的茶,呷了一口说:“今天,我本想通过《放学以后》这篇作文,了解一些减负后的情况。不想,同学们还在‘穿新鞋,走老路’:有的在闭门造车,有的还在《作文选》里兜圈圈,撞着这一家还在‘开庭’,倒也别开生面!”说得爸爸不好意思地笑起来。
老师呷了一口茶又说:“作文素材来源于生活。现在,优越的生活环境,几乎掐断了学生的生‘材’之道……”一席话,说得妈妈点头称是,爸爸目瞪口呆……
①立意新。一件不大不小、有头有尾的平常家事,反映了减负和作文的主题,令人刮目相看。
②构思巧。因写作文节外生枝,引出糊涂案,最后由老师出场了断,情节曲折,结构谨严。
③趣味性强。人物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和法律名词的引用,幽默诙谐,引人发笑,缓和了故事的紧张气氛。
立意深刻是写作追求的目标。我们所说的立意要深刻,就是要努力使文章反映思想深层次的东西,揭示深层次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当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要有扎实的社会生活作基础,要以深入的生活思考为前提。所以,深入生活,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极其重要。面对作文题目或材料,要有尽可能深刻的文章立意,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把眼前的要求与实际生活中的思考和问题对上号,找到好的结合点,并按照形式要求,把体悟到的生活哲理、现实问题揭示出来。这样,文章才有“分量”,才有影响,才耐人寻味。
三个荷包蛋
& & 我喜欢吃荷包蛋。
一天,妈妈做了两碗面条,一个碗里卧着一个荷包蛋,另一个碗里没有。妈妈问:“儿子,你选那一碗?”我立刻说:“我选有鸡蛋的那碗。”可是,正当我津津有味地吃着鸡蛋面的时候,妈妈却在另一个碗里挑出了两个荷包蛋——原来这两个荷包蛋藏在面条下面!这时,妈妈对我说:“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
第二天,妈妈又做了两碗面条,和昨天一样,一个碗里卧着一个荷包蛋,另一个碗里没有荷包蛋。我接受上次的教训,选了那个没有鸡蛋的碗,心想:“面条下面肯定藏着两个荷包蛋。”我用筷子找了半天,结果却一个荷包蛋也没有!我抬头一看,妈妈正吃着鸡蛋,冲我笑呢。之后,妈妈边吃边说:“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吃亏。”
第三天,妈妈又做了两碗面条,还是一个碗里卧着一个荷包蛋,另一个碗里没有。这次我学乖了,说:“妈妈,你先挑吧。”妈妈端了那个有鸡蛋的碗,我只好端起另一碗吃起来。吃着吃着,我发现面条下面藏着两个荷包蛋,我高兴得跳了起来。这时,妈妈说:“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往往不会亏待他。”
这三个荷包蛋的故事,我已牢牢地记在心里。同学们,你记住了吗?
①真实地再现生活。习作真实叙述了三次吃面条加荷包蛋的故事,谁读了,眼前都会浮现小作者和妈妈津津有味地吃面条加荷包蛋的情景,以及“我”想吃荷包蛋又没如愿的尴尬相。
②深刻地悟出道理。文章通过小事情说出了大道理:人做事不要图便宜,“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往往不会亏待他”。这是本文的灵魂所在。
拟定文章题目,是写作文之前首先要确定好的事,就像我们在开始做一件事之前,要先“拿定主意”一样。文章题目能反映出写作的出发点和动机。通过文章题目,读者可以基本认清文章要表达的主题和主要内容。文章的拟题,要高度精练地概括出文章的核心内容,既要准确,又要力求生动,这样才能引人注意,激起读者的兴趣。
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文章拟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写作时,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就是根据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进行拟题。它不仅要概括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而且要帮助读者抓住文章的纲,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雷锋”来到运动场
学校十三届田径运动会结束了。在总结会上,老师和同学们纷纷赞扬一位不知名的“雷锋”。
事情是这样的:在运动会期间,我班的一个同学呕吐了,吐出来的净是一些难闻的脏东西。不知是谁,一声不响地把这些脏东西扫干净了。
我是班上负责登记好人好事的,老师要我把这件事情调查清楚。我找了很多同学,他们都说:“不知道。”唉!这都怪我不负责任,当时只顾自己看比赛去了,没留心观察周围发生的事情。现在,该怎么办呢?我只得继续去打听。我召集了一些小伙伴,让他们给我提供一点线索。有个同学说:“可能是小芹同学做的,她在运动会期间,多次把自己的鞋借给别人穿,有助人为乐的好精神,肯定是她。”
我一听,可乐了!心想:一定是她!便立即高兴地跑去问她。她愣住了,说:“我可没做这件事。”我失望了。
又有一个同学给我出了一个主意,他说:“说不定是周正华同学干的,她经常帮助同学拿衣服,收拾东西。”我一想,对呀!好像是她,一定是她!我高兴得蹦了起来,赶忙跑去问她。可她摇摇头说;“这件事不是我做的。”
& & “你别谦虚了,我可找得好苦哇!”
& & 可她连连摆手,十分诚恳地说:“真不是我做的。”
望着她那认真的样子,我又失望了。没办法,我只得问老师了。老师说:“运动场上处处有‘雷锋’。这件事一定是‘雷锋’做的。”“雷锋”真的来到了我们的运动场吗?我仔细地、久久地思索着老师的话。忽然,我心里一亮,脑子开了窍。对了!自从学校开展“学雷锋,创三好”活动以来。涌现了好多不知名的“活雷锋”。我也不再去东奔西走空费神了。我知道,再找也是白搭的,倒不如用这些时间,去向这些“雷锋”学习,也去当个“雷锋”吧!
①主题明确,材料集中,语言描写有特色。
②作者通过自己去调查好人好事的过程,反映出运动场上处处有“雷锋” 的精神面貌。
③以“雷锋”来到运动场为题,准确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如果文章以叙事为主,那么,可以把记叙的主要事件拟定为题目这样的好处是能够成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 & 最近,我家发生了一场竞选厨师的“争斗”。
我家厨师的“宝座”一直是婆婆的。提起婆婆来,她的烹饪技术在附近还小有名气呢。但近年来连续发生的几件事,动摇了婆婆在厨房,的“统治”
有一次,妈妈买了一袋“活力28”洗衣粉,叫弟弟放在厨房里,哪知粗心的弟弟把洗衣粉和一袋大米粉放在一起了。开饭时间到了,婆婆高兴地叫我们:“快来吃我做的粉蒸鲜鱼!”馋嘴的弟弟飞跑过来,拿起筷子就是一口,却又立刻吐了出来,只见他又是皱眉又是耸肩,嚷道:“哎呀呀!怎么又苦又涩?婆婆急了,忙说:“怎么会呢?怎么会呢?”她边说边尝了一口,也感到尴尬。“哎呀,婆婆把洗衣粉当成大米粉了。”弟弟在厨房里大声说。妈妈说道:“这也难怪,婆婆不识字呀。”
一天,爸爸把崭新的高压锅拿进厨房,让婆婆试着烧烧。婆婆听说高压锅又省事,煮的饭又松软,就欣然同意了。哪知煮饭时,由于盖子没拧紧,火烧得正旺时,蒸汽从锅盖四周冲出。弟弟在门口目睹了这一场面,转身跑到客厅报道特大新闻:“嘿,真棒,我家也能发射飞船了。只可惜没飞出大气层就失事坠毁了!”这事发生以后,婆婆再也不愿用高压锅烧饭了。连爸爸还想添个什么电冰箱、电烤箱的,也只得作罢,怕再闹出什么更大的“乱子”来。
在一次午餐时,妈妈说:“婆婆老了,应该放下锅铲退休了。我懂得一些烹调技术,厨师由我兼任好了!”正当妈妈扬扬得意时,爸爸冷不防说:“我看厨师应由我来兼。婆婆老了,你厂里又忙,怎么分得开身呢?再说,我懂得一点电器技术,厨房电气化,我可以从我们家搞个试验嘛!”“你呀,别争积极,家庭厨师理所当然是由我当的。再说,你要上职大,工作、学习也够你忙的!”
于是,一场激烈的争论开始了,相持不下。淘气的弟弟眨了眨眼睛,高声说道;“不要争,不要争,举手表决。”看来别无良策,我也赞成弟弟的主意。于是弟弟神气地站在椅子上,俨然是一个公正的会议主席,嚷道:“赞成妈妈当厨师的举手。”话音未落,他便先举起了手。我故意大声说:“两票!妈妈落选了,爸爸当选!”他急着问:“为什么?”我笑着说:“五人选举,赞成妈妈的只两票呀!”弟弟气恼地说:“不算!不算!”妈妈疼爱地搂过弟弟说:“我们没输,他们也只有两票,因为婆婆只赞成自己当厨师。”选举的结果是婆婆被革了职。
现在,我家的厨师由爸爸妈妈共同担当,一个主管烹调,一个主管设备的电气化。婆婆也没闲着,她成了我们宿舍大楼的义务清洁员。
①习作描述了一场在家庭中发生的竞选厨师的“争斗”事件。面对厨房设备的电气化,不识字的婆婆被“革职”,爸爸妈妈共同当选为家庭厨师。
②“选厨师”这一题目,概括了事件的主要内容,也反映了大众生活水平、生活档次的新变化。
③记叙要素齐全,情节生动,描写具体。
按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范围来拟题,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大家都知道,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缺一不可。以文章题目点明事情发生或结局的时间,自然、简单、明了。但需要注意的是,确定时间型的题目,不是要生硬地交代时间,把题目拟成“早晨”、“中午”、“晚上”,而是要尽量体现感情色彩。
说到走夜路,大家恐怕会闻之变色。可前不久,我亲自走了一趟夜路,并且从此增加了走夜路的勇气。我不再害怕了。
记得那是前几个月的一个晚上,妈妈忽然旧病复发,而且相当严重。当时只有我和年幼的妹妹在家。怎么办呢?我最后决定亲自去医院请大夫,妹妹在家照料妈妈。于是我拿上电筒急忙出了门。
这时候已是夜里11点多钟了。夜静得出奇,到处黑漆漆的,阵阵夜风把树梢吹得“呼呼”直响。黑神的魔爪把远处的山头变成了斗大的眼睛,死死地盯着我,像要把我吞吃了一样。路旁参差的树影也像人似的张牙舞爪。我害怕极了,后悔不该一个人出门,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
刚走出家门不远,只听见路边的茅草丛里“唧”的一声。哇!什么东西?我的心紧紧地收缩了一下,吓得我全身发抖,大气都不敢出。好大一阵子,我才战战兢兢地走过去,用电筒一照,嗨!不过是只老鼠而已!我慢慢地松了口气。
为了给自己壮胆,我边走边唱起歌儿来。其实心里害怕得很,歌也唱得跑了调。
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平时望而生畏的“鬼打坪”。听大人们说,这“鬼打坪”到处是荒坟冷墓,常常闹鬼。夜里可以看见点点“鬼火”飘忽,听到几声凄惨惨的“鬼”叫。想到这些,我忽然记起故事书里所描绘的鬼来:高大的身影,长长的头发,白森森的獠牙,青面绿眼……我不敢再往下想,一颗咚咚直跳的心紧张得快要蹦出来了。突然,坟地里传来“呱呱…”的叫声,我听了顿时毛骨悚然,浑身像筛糠似地抖起来。
三十六计,溜为上策。我立刻撒开两腿没命地往前跑。还没跑几步,一不留神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扑通”一声我重重地摔了一跤。我感觉到手掌下软绵绵的,一团东西在蠕动。一股凉意从脚底直窜脑门。是什么?松开手一看,原来是只可恶的山耗子。这时只听“扑腾”一声,一只鸟从刚才怪叫的地方飞了出来。唉!这家伙……真让人哭笑不得。
哎呀!妈妈还病着呢!我急忙爬起来继续赶路,边走边想刚才发生的令人惊悸不已的事,看来只是自己吓自己罢了,世上哪有什么鬼怪。
我这么想着,胆儿就大了。于是我哼着歌儿,飞快地向医院跑去。
①习作以“走夜路”为题,点明了事情发生的时间,概括了文章内容。
②文中,小作者写了其他同学不常写的许多具体事物:呼呼叫的夜风,远处的山头,张牙舞爪的树影,唧唧叫的田鼠……表达了自已走夜路的紧张心理,真实而具体。
③小作者通过走夜路增加了勇气,为妈妈做了一件有益的事,并懂得了世间没有鬼的道理。
同时间型拟题的道理一样,在许多时候,我们还可以按事件发生的地点来拟题,直接地明确事情发生的处所和范围。
那是一个阴沉沉的傍晚,天下着瓢泼大雨。我与俞婕站在学校门口的过廊里,双手不时接着从天而降的雨滴戏耍着,眼睛又不时地望着过往的行人,盼望着自己的爸爸妈妈快些出现在眼前。
“爸爸!”一阵响亮的叫喊声,俞婕甩了甩手中的水滴向迎面走来的父亲叫道。望着俞婕爸爸和女儿亲热的样儿,我觉得自己好没意思,低头不语。
& & “俞婕,她是你的同学?”俞婕爸爸问。
“是啊。”俞婕答道,“她就是我的好朋友李晶呀!”一边说还一边把我拉到她身边。
& & 我轻轻叫了声:“叔叔。”
& & 叔叔望了望外面“哗哗”
的大雨,又看了看我那无精打采的样子,关心地问道:“怎么,你家没人来接你?”我支支吾吾,他微微朝我一笑:“给你!”叔叔递给我一把伞。
“这,这不成!”我忙推辞,“这样你们太不方便了。”
“什么不成?都是好朋友嘛!你再‘不听话’,俞婕爸爸可不高兴了。”说完,随手把伞往我手上一搁,转身拉起俞婕,合撑一把伞走下阶梯,我也赶紧快走几步。
我们一同走在回家的路上。一路上,叔叔询问着我们的学习情况。来到拐弯处,一家饮食店出现在我们眼前,我一下子感觉到肚子已唱起了“空城计”。
“李晶,饿吗?”嗬!我真佩服叔叔的记忆力,一会儿工夫就把我的名字记住了。
“我……不……饿。”我谢绝道,径直撑着伞低头往前走。
忽然,一只拿着一块香喷喷、热乎乎的烧饼的手在我面前停住了:“给,李晶。”俞婕甜甜地说道,“爸爸买的。”我此时真是激动极了。
我接过烧饼,与他们父女告别,独自沿着马路往家走。雨还在下着,冷冷的。手中的烧饼热乎乎的,一直热到我的心窝里。
①习作标题明确了事情发生的环境,简洁明了。
②通过对话塑造人物形象、展开情节。
③注意人物的心理描写。
叙事状物的文章,往往以物件的名称拟题比较合适,简洁而明朗。说明文大多需要这类拟题,这样显得目的明确,直截了当。
我的小台灯
前年,我过生日那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架小台灯,我一直把它放在我的桌上,它已经成为我的好朋友了。
小台灯灯架上装着一只白炽灯泡,灯罩内里是银白色的。外壳是粉红色的,特别引人注目。灯座像个小山丘,中间一根很灵活的活动杆,支撑着似一轮圆月的灯罩,形状如同高速公路两旁的路灯。灯座上面,安有一个可以旋转的开关。我在灯光下看书、做作业时,灯光可以调亮一点;灯光刺眼时也可以调暗一些。
台灯底座上的主边,站着一个造型别致的“小男孩”。他黄色的头发下面,有一对小得只有芝麻大小的眼睛。两只敏锐的耳朵,随时都在专心地倾听着周围的声音。小男孩张着嘴,像在对我不停地说话。他胸前戴着一束绿色的胸花,身上披着一件黑色的衣衫,活像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在时时教诲着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快快成才。
每当我放学回家,扭开电视机开关看电视时,小台灯就会忽地变严肃了,好像在说:“别忘了做作业哦!”我只好悄悄地关上电视机,进屋做作业了。每当爸爸、妈妈还没下班,我感到孤独时,小台灯又好像在说:“还有我在这里呢!”我又高兴起来。每当我做作业遇到困难时,小台灯上面的“小男孩”又会瞪着小眼睛在鼓励我:“别灰心,加把劲!”使我攻克了一个个难关。
小台灯伴随着我渐渐长大,激励着我在学习上不断奋发。
& & 我爱我的小台灯!
①小作者的写作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把自已的小台灯介绍给大家,拟题比较合适。
②习作抓住台灯外形等方面的特征,比较完整地写出了台灯的特点。
③通过介绍台灯日常发挥的作用,表达出了自己对小台灯的喜爱之情。
以记人为主的作文,可以用人物的名称或特定称谓来拟题。这样的拟题,虽然不直接涉及中心内容,但人们一看到这样的题目,马上就能感受到文章所要描述的主要人物或主要对象。
可怜的王奶奶
她走了,默默地走了,带着无限的悲愤,带着累累的伤痕,走得那样无声无息,走得那么凄凉……
我认识王奶奶,完全是出于偶然,而我的心里,却因此多了几分内疚。那一回,我和几个小“把戏”在路上玩,忽然看到一个老太婆正费力地弓着腰,在肮脏的垃圾桶里找着什么,垃圾桶里好脏好臭,她竞全然不知。“哈哈哈!”我们几个忍不住笑了起来,一边笑一边向那个老太婆扔石头,还大声喊道:“老太婆,刨渣箩,刨出一团大粪蛋。”石头雨点般地砸在老婆婆身上。那老婆婆只是颤抖抖地直起腰,转过身来默默地看着我们,眼眶里竟盈满了泪水。我忽然惊呆了:那是一个何等可怜的老太婆啊!她,七十来岁,头发乱蓬蓬的似鸡窝。满脸的沟壑纵横交错,似乎早已没有了肉,只剩下一张没有血色的、黄中带黑斑的皮,紧贴在凸起的颧骨上,眼睛被眼皮裹着,只透出一线微光,发直、发愣,眼角还残留着泪水粘下的尘埃。那背上的背篓,与她枯瘦的身材是那么的不相称,以至两腿在寒风中直打哆嗦……这一刻,我忽然害怕了,后退着,后退着,转身跑了……
我回家便向妈妈问起老奶奶的事,妈妈说她姓王,叫什么可不知道。后来爷爷才告诉我,那王奶奶的一生异常不幸。小时候因家乡遭水灾,她被卖到这里来当童养媳,小小年纪就饱尝了人间辛酸。好不容易盼到解放,谁知丈夫又得了急病,没钱医治,早早过世了,她又当爹又当娘,含辛茹苦,把四个儿女拉扯大。为了挣钱,她什么活都干,寒冬腊月在河里洗衣服,炎炎夏季在暴日下砸石子……这是多么崇高的母亲啊!然而儿女们长大了,却一脚将她踢开了,原因仅仅是怕她白吃饭。
这时,我忽然为昔日的行为后悔了,我的行为,不是在王奶奶破碎的心上又重重地划上了刀吗?
王奶奶完全靠自己的劳动维持生计、支撑生命。她每天天不亮就爬起来,到城里的每个垃圾桶里去“寻宝”。用同样脏的手在臭气熏天的垃圾堆里刨来刨去,捡出几个值点钱的东西——几张废纸、几个破罐、几块铁皮……一切能换钱的东西,都是她寻找的对象。中午回家,草草地扒两口冷饭,下牛便将这些废品拿到收购站去卖,以此换来一点点钱,然后再买一个馒头、一碗稀饭……她就是这样聊度残生,仿佛她的存在与世人无关。听爷爷说,那次爷爷送她一块月饼,她是那样珍惜,放在手里端详了好久,才放进嘴里慢慢地嚼起来,一点一点地咽下去。
& & 不知怎的,她流泪了……
她一生大概只高兴过一回,那次是她的小女儿要来看她了。她好兴奋,把脸洗了又洗,把手擦了又擦,把碗抹了又抹,生平第一次买回了肉,坐在门口喜滋滋地望着,望着……那是小女儿上学时常走的路哇!
今天,她又要从这条路回来了……等啊等啊,然而等来的小女儿却只在门口呆了两分钟便走了。王奶奶流泪了。
这几天听大人们都在窃窃私语:“王妈死了,唉,那儿女也真缺德。”
我的头便“轰”地炸了,一个劲儿地跑向那曾是王奶奶艰苦度日的破烂小屋。王奶奶仍旧是那样毫无表情地躺着,只有往常那眯缝的眼睛睁得大大的,仿佛要看什么,要说什么。我呆呆地站着,任凭泪水涌出,心底愤然喊出王奶奶的吼声:“人们啊,都来谴责那不孝的儿女吧;法律啊,惩罚那不讲美德、不尊敬长辈、不孝父母的披着人皮的野兽吧!”
①“可怜的王奶奶”,这个题目既指出了文章的中心人物,又暗示了描述对象的不幸,可谓一箭双雕。
②倒叙、插叙方法运用得当,“我”的情感变化真实、自然。
③强烈谴责不孝儿女,爱憎分明,主题具有现实性。
有时,根据写作的内容,以提出问题的形式进行拟题,不仅有针对性,而且引人注目。这不失为一种好的拟题方法。
班长应得多少分
宋雪梅担任我们班的班长已经一年了。她是班主任陈老师的得力助手,平时班上的黑板报由她主办,特棒。她把我们班的活动、学习等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她的学习成绩也是名列前茅。评比会上,同学们都给她打了满分,只有我很为难。那么,就让我讲两件有关她的事,看她到底应得多少分。
有一天下了课,陈老师拿着一张报纸,脸上洋溢着笑容,走进教室,向我们扬扬手说:“好消息!宋雪梅同学参加《小学生报》举办的片段描写竞赛获了奖,这是她的荣誉证书和稿费!”说完,就让宋雪梅上讲台拿证书和稿费。宋雪梅的脸色异常激动,她爱不释手地摸着证书,一整天都乐呵呵的。此后每当同学夸奖她时,她总是谦虚地说:“这还得感谢陈老师,没有她,哪儿有我今天的成绩呢!”
看到这儿,你一定会说:“打一百分吧!”别忙,再听听这件事。
一个星期一的上午,我突然看见龚弘跟宋雪梅争吵起来,那架势不像在讨论学习。我好奇地走过去,通过她俩的争吵和旁人的解释,我才弄明白事情的经过:早上宋雪梅和龚弘一起去买烧饼,宋雪梅拿了一个。那时人多,卖烧饼的只收了龚弘的钱。龚弘跟宋雪梅向学校走去,宋雪梅边走边悄悄地跟龚弘说:“喂,我拿了个烧饼没给钱,替我保密!”龚弘不但不保密,还当着同学的面叫宋雪梅还钱,于是就吵起来了。
& & 朋友,你说说宋雪梅到底应得多少分?
①习作以疑问句拟题,既切合文章的内容,又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②叙事详略得当,注意运用多方面描写刻画人物。
③题目、开头、结尾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极为紧凑。
拟题时,恰当地运用比喻、双关、夸张等修辞方式,常常会起到非同一般的作用。因为这样能间接地暗示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又能使文题醒目形象。
& & 7时20分 沙坑边
横竿升到了1.1米,刘寒玉跑到竿前用力一跳,右腿过竿了,可左腿一弯又把竿碰掉了,唉!张老师刚才给他说过好几次了,可他就是做不好,我心里真着急。张老师还是笑眯眯地说:“来,你看好,我是怎样跳的。”说完,他紧闭着嘴,跑到了竿前,脚用力一蹬,右腿高高一跨,一侧身,左腿自然地画了一个弧形,稳稳地过竿了。他站在沙坑里,气喘吁吁,望了望刘寒玉,似乎在说:明白了吗?刘寒玉会意地点了点头,我望着张老师那明显起伏的胸膛,心头一紧:老师呀,别忘了,您是一个心脏病患者呀!
& & 11时 讲台边
张老师检查我们课文朗读,有三个同学出现了读音不准、结结巴巴的现象,不用问,昨天没认真预习。张老师脸沉了下来,手使劲摁在讲台上,大声说:“你们怎么预习的?这么大了,老靠家长和老师督促吗?”班上顿时鸦雀无声。过了一会儿,张老师苦笑了一下,自言自语道:“我说不发火了,又忍不住了……”接着,他压低嗓门,语重心长地说:“预习就是培养你们独立阅读能力,将来能脱离老师这个拐棍,自己学习。连书都不认真读,怎么能准确分析一篇文章呢?你们都大了,自己考虑吧……”课继续进行着,可我却思绪万千,张老师是急是忧呢?
& & 11时45分 校门口
这一周,是我们班值日。今天,风可真大,吹得人睁不开眼。张老师和我们一起查路队,二(3)班的路队走得不齐,张老师上前把路队拦住,重新给他们整好队,教育他们要走好,然后送他们走出校门。12点了,张老师对我们几个说:“你们去食堂打饭吧,要不,饭凉了怎么吃啊!剩下的几个班由我来查吧!”我心头一热,看了看张老师被风吹乱的头发,发现已经有几根银丝了。
& & 17时 教室里
放学后,张老师坐在椅子上,参加我们班《小牛犊》报的第三次组稿会。主编黄昱安排了这期小报的内容,小记者们在交换采访情况,编写的同学在研究如何安排版面。张老师听着,看着,他笑了,笑得是那么甜。散会时,黄昱征求老师的意见,张老师笑笑说:“我同意你们的安排,看来你们的创造精神还真不错!”
随后,他仿佛想起了什么,神秘地一笑,说:“今晚有福尔摩斯探案的故事,可别忘了看呀!” 同学们笑着散去。
& & 20时 老师家
我带着作文去请教张老师。一进屋,闻到一股浓郁的中药味,那一定是为刚出院的师母熬的。一张小圆桌,被大姐姐和小妹妹占着,她们正在做作业。沙发扶手上,放着一叠作业本。张老师见我来了,忙让我坐在沙发上,为我倒了杯橘子汁。我有点后悔,干吗来凑热闹呢?张老师看了作文,跟我谈了许久,临走时我劝老师早点休息,他笑了笑说:“习惯了,没什么。”
回家的路上,我想了很多很多,这就是我的老师一天的工作,他就是这样度过了20几个春秋!我突然想起在老师那间小屋墙上,挂着一幅中堂,上面写着两个刚劲有力的大字:“琢玉”。我似乎明白了,我的老师是在用心血雕琢着一块块美玉,他是雕塑人类灵魂的艺术家啊!
①习作以“琢玉”为题,比喻张老师为培养下一代呕心沥血,不辞辛劳,精心雕琢一块块美玉,构思精妙。
②围绕中心选材。按时间顺序,小作者先后写了张老师在沙坑边指导同学跳高、在讲台边检查同学朗读、在校门口查路队、在教室里参加班报的组稿会等几件事。通过一天的活动,真实地再现了一个带病坚持工作的老园丁的形象。四、选材
选材,就是选择材料。无论作什么文章,对所需材料进行选择是非常必要的。就像盖房子,一定要事先充分地考虑好该用什么木材、什么石头、什么型号的水泥、什么材质的砖等等。同时,还要精心地计算好对各种材料的用量是多少,少了盖不成房子;多了浪费,没有用处。另外,所选材料还要适当得体,有助于表现房子的结构功能和形象效果。
如果不顾一切地随意用料,最后盖成一座类似火车皮一样的黑房子,尽管结实,但肯定不会有人喜欢。同样道理,作文之前进行精心选材,目的是既能说明问题,又要生动引人爱读。
所以,作文之前,面对众多可用的材料,要适当地做出取舍,留下生动有特色、有代表性的,去除一般的;要通过对重要的、生动的材料的有效组合,实现作文的目的,即用“经济”的手段,深刻地表达主题。
& & 作文选材,应围绕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1.选熟悉的材料
熟悉的材料,就是作者本人知道得很清楚,又有很深感受的材料。
材料熟悉,才能得以充分运用,驾轻就熟,使你得心应手。如果情况不熟,实质内容不清,怎么说给人家听呢?这样的材料,即使生硬地拿来用在你的文章里,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一一会显得机械、不连贯。这个问题容易理解,大家当然不愿那么做。
人见人爱的“酷哥”
要说人见人爱,那莫过于我的弟弟了。不见得?嗨!请听我慢慢给你道来。
先说他的名字,大名扬雷,乳名狗蛋,自号“酷哥”。大名固然响当当,乳名却似乎太“损”了点儿,每次人们取笑他时,他便无奈地耸一耸肩:“唉,三公公太不给面子啦!”值得庆幸的是小模样儿还不赖,请看:圆圆的脸庞上嵌着一对虎里虎气的眼睛,看上去是那样的神气,鸟黑的眼球在眼眶里骨碌碌地转着,是那样的机灵。高高的鼻梁下面长着一张肉嘟嘟的小嘴,两个深深的酒窝印在那活泼可爱的小面孔上。这可是弟弟炫耀自己的一张王牌,请听他的口头禅吧:“刘德华,谁呀?和我比可差远啦!”
弟弟非常顽皮,常常自编歌曲:“我的好哥哥,放学回到家,学习了一天多么辛苦呀!哥哥、哥哥你快坐下,请喝一杯茶,让我亲亲你吧……”往往这个时候,我就得弯下腰接受他“深情一吻”,惹得全家人哈哈大笑。别人都说他是个小“笑星”,真是一点也没错。
弟弟很喜欢动物,对每一个动物都好奇,他就像一个专家一样经常一痴迷地进行着他的“研究工作”。小动物们可就惨了。记得有一回,弟弟突发奇想,把家里小猫的胡须给剪掉了。妈妈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爸爸的胡子不是经常理吗?”弄得妈妈哭笑不得。还有一次,他看见鸭子在水里自由地游来游去,马上来了灵感。他把邻居家的小鸡捉来扔进水里,嘴里还念念有词;“小鸡呀小鸡,到水里去捉鱼吃吧,鱼可比虫子好吃多啦!”
结果可想而知了——小鸡成了弟弟研究的“牺牲品”。弟弟为此难过了好久。从此,弟弟好像懂事了很多,他仍然喜欢小动物,但只是远远地观察,不再动手搞“实验”
弟弟还有一大嗜好——画画。一有空,他就要大显身手。只见他备好纸和笔,把手搓一搓,歪着头想一想,就开始挥笔作画了。弟弟一笔一画地画完一只老虎,兴致勃勃地拿给我看,我故意气他:“哈哈,这哪儿像什么老虎,简直就是病猫嘛!”被我这一笑,弟弟的脸刷地红了。
我本以为他会扔掉铅笔,跑到一边去,可是没想到弟弟又换了一张纸,重新作画。这下轮到我脸红了。我赶忙凑过去,像老师一样指导他。看他那股子认真劲儿,真让人佩服。现在弟弟上小学了,就好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每天回到家里,他总要把在学校的见闻绘声绘色地讲一番。当然全家人就得当一回“忠实听众”
了,至于我,更是难逃“厄运”,唉!
这就是弟弟的故事,怎么样,他是不是你心中的“酷哥”?
①选人即选材,自称“酷哥” 的弟弟是作者最熟悉的,写起来自然得心应手。
②从长相到性情、爱好,作者通过具体、生动的描述一一道来,突出了弟弟“人见人爱”这个中心。
③习作首尾呼应,结构严整。
2.选真实的材料
所谓材料真实,是指选择和运用的材料符合实际,绝不是胡编乱造的。
选取的材料要真实,不是强调实录生活现象,像录像机一样原封不动地把某个生活片段搬到作文里来——这恰恰是我们在作文时要努力克服的毛病。因为生活现象本身是纷繁复杂的,有些现象是无意义的,不适合写进作文里;有些现象虽然能反映一定的问题,但不够典型,不能反映生活的本质。另外,有些材料就某一部分来看是真实的,但不一定能反映整体的真实性。所以,对众多的材料,我们要通过剪裁,进行适当的取舍。
需要说明的是,不一定非得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才算是真实的材料。那些间接获得的材料,只要我们做一番辨伪存真的工作,都是可以选用的。
俗话说。人有三急。可这急也该急得是时候,要不,那才真叫急死人。我就碰到过这么一回。
星期二的语文课刚上课不久,我突然觉得有点要小便的意思。开始还没什么,可不一会儿,那种冲动越来越强烈。“怎么办呢?”我不停地在问自己,开始坐立不安。看看周围的同学,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课;望望老师,老师正讲得津津有味,谁也没有注意我。“向老师请假去小便?
& & 可一个女孩子在全班同学面前说要小便多难为情呀!
老师同意还好说,如果不同意就丢死脸了。”我两手按着肚子,一边轻轻地扭动着身子,一边用一种乞求的目光望着老师,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心里不停地嘀咕着:“老师,求求你,看看我吧?”可老师仍在有滋有味地讲着,瞅也没瞅我一眼。我不禁发起牢骚:“老师今天是怎么了,讲这么长时间也不停下来休息一下,真是的。”
这时,小便的欲望更加强烈,简直憋不住了。顾不得那么多了,我腾出右手,贴着发烫的脸颊,慢慢地向上举。可老师好像专门跟我作对似的,偏偏在这关键的时候转身到黑板上写字去了。我恨自己刚才没有把手举快一点,举高一点,心里不停地给自己鼓劲:“忍住,一定要忍住!”
同时也在默默祈祷着时间能过得快一点,早一点儿下课,早一点儿结束这份折磨,老师讲的内容我一点也听不进去。
哎呀,小便急得更厉害,看来是熬不下去了。我不得不高高地举起手。这一次老师终于发现我了,并向我走了过来。
“桑梦怡,你的反应真快,第一个举手。好,你来说说看。”
什么?回答问题?什么问题?原来老师把我当做回答问题的积极分子了,还当着这么多同学的面表扬我,这不是出我的洋相吗?我很尴尬,哭笑不得。一阵更加强烈的内急容不得我多想,我站起来说了一句:“我要小便。”
“对!这个音可以组‘小便’这个词,但以后只要说词就行了,不要……”
“老师,是我自己要小便!”我急忙打断老师的话。老师先是一愣,继而大声地笑了起来,随后教室里哄堂大笑。老师示意我去,还说:“下不为例哟。”在笑声中我快步跑出教室,向厕所奔去,我相信我当时的样子一定很难堪。
& & 后来,每每想起这件事,我总会偷偷地脸红。
①选材真实。选真实的事例,写真实的感受。
②措写出色。从感觉内急到终于举起手,其间的心理描写极为生动、真实,连我们都在为作者着急。
③构思巧妙。“我”举手是为了请假,老师错认为“我”要回答问题,可谓“急上加急,情节安排巧妙。另外,文题只用一个“急”字,便高度概括了文章中心,精练得当。
3.选典型的材料
典型,就是有代表性。通过典型材料,能够实现以点带面的表达效果。平时.班级要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工厂、机关要评选劳动模范等先进人物代表。这些,都是从普通人中选出有代表性的人物来,突出典型的作用。典型,就是榜样,榜样才更有说服力。典型材料选择运用得好,在表现中心思想上就能发挥以一当十的效果,即一兵一卒,能反映千军万马;一山一水,能展现巨幅画卷。
& & “外婆!”我欢叫着跑进院子。“谁呀?”
外婆从屋子里走出来,“哎呀,是我的外孙女呀,你放暑假了!”外婆喜得不知如何是好,两只手在围裙上搓了又搓。“好孩子,让外婆仔细瞧瞧!啊,两年不见,又长高了。哦,你快进屋去打开电扇凉快凉快,我去给你烧好吃的。”说着她就到厨房里去了。
中午的菜好丰盛啊!瞧,桌上是蛋的天下。什么青椒炒鸡蛋、油煎荷包蛋,还有蛋面、蛋糕、蛋汤……我看着这些,简直呆住了,迷惑不解地问:“外婆,你哪来这么多的鸡蛋呀?”外婆只是神秘地笑了笑,说:“你只顾吃吧,鸡蛋有的。”
吃完饭,我在过道里无意掀开一只篷盖,啊,满满一箩筐蛋。我拿起这个看看,又拿起那个摸摸,真叫人爱不释手。嘿嘿,这个最大,一定是个双黄蛋。可是这么多的蛋又是从哪儿来的呢?我刚想张口问外婆,屋后传来一阵鸡叫声:“咯咯哒……”“对!”我一拍脑门儿,飞奔到屋后。
呀!真叫我大吃一惊。屋后的院子真够大的!原来的破牛棚,现在成了外婆的养鸡场。并排十几个鸡窝里都有鸡在生蛋。院子里,公鸡、母鸡、白的、黑的、花的……真使我眼花缭乱。我正看得出神,外婆来了。她手端一畚箕稻谷,对我说:“我给鸡喂食。”接着,便“咯咯咯”地呼唤起鸡群来。鸡听见这熟悉的声音,一窝蜂似地拥来。外婆从畚箕里抓了一大把谷子,向鸡群撒去。这下可好看了,那些鸡争先恐后地拥挤着,抢着吃谷子。看看这些争食的馋鬼,我问外婆:“有多少只呀?”
外婆朝鸡群努了努嘴,说:“你自己数吧!”我便一、二、三、四地数起来,但是鸡跑过来,又跑过去,我横数竖数,怎么也数不清。
& & “外婆,数不清,你告诉我吧!”
“你自己数吧!什么时候数清了,什么时候回家去。”
& & 我随口答应:“好!”
在外婆家度过的一个星期里,我一有空就跑到院子里去数鸡。有时候从大鸡数到小鸡,有时候从小鸡数到大鸡,但是一直没有数清。
妈妈要我回家的日子快要到了。我决心在临走前把鸡数清楚。于是我在回家的那天,起了个大早,走进院子,把鸡窝的门开得只容许一只鸡出来。放一只,数一只。“……一百零一,一百零—……”我数着数着,冷不防一只可恶的大公鸡伸出头来狠狠地啄了一下我的手。我惊叫一声,连忙缩回把着窝门的手。这只大公鸡张开翅膀乘机挤出窝门。窝里的鸡也一拥而出,怎么也数不清了。
正当我干瞪眼没招的时候,外婆来了。她问我:“数清了吗?”
& & “数清了!”我撒了个谎。
& & “多少只?”外婆问。
“我也不告诉你!”说完,我偷偷地看了外婆一眼,心想告诉外婆没有数清,她还不笑我!
& & “真是个机灵鬼。” 外婆笑着说。
& & 听了外婆的话,我暗暗得意。
离别外婆的时候,外婆要我带三只小公鸡和一篮子鸡蛋回家,还说:“拿得动再多带几只!”我连连摇头:“够了,够了!”路上,我拎着鸡蛋,看着篮子里的小公鸡,心里乐滋滋的……真没想到,连我这个城里人,也尝到了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甜头。
①习作通过数鸡这件平常小事,反映了我国农村经济得到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②小作者几次数鸡都数不清,突出的就是一个“多” 字,自然而然地暗示了一个“变”字。
③文章的选材,具有很好的典型意义。
4.选新颖的材料
张嘴都说一样的话,没多少人爱听,因为重复多了,感觉就没有意思。像听故事一样,每天听一段新的,那才好,老是讲“小猫钓鱼”,没有新鲜感,当然不会吸引人。文章选材求新颖,也是同样的道理。吃人家嚼过的馍,怎么会香呢?因此,作文,要力求选择那些具有时代感、别人未曾发掘的材料。新的,才永远是最受欢迎的。
爷爷“出嫁”
嘘,朋友,告诉你一个消息:“我爷爷要出嫁罗!你可要暂时保住这个秘密。”“啥?你爷爷也要出嫁?真新鲜,我可不信!”你别这样过早下结论,不管你信不信,这可是真的,请耐心等等,让我来个四两棉花两把弓——细弹(谈)细弹(谈)。
我爷爷嘛,今年的岁数正好七九六十三。他可是我们这方圆几十里闻名的老中医。退休后,不知啥时候起,他竟脱去白大褂,换上西装,系上领带,外加一副变色老花镜,好一派学者风度。妈妈不知在爷爷耳边嘀咕多少遍:“爸爸,您老已这么大年纪了,还做‘老来俏’呀!”说归说,可谁也阻挡不了爷爷的打扮。他常说:“这叫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你们看,我爷爷真够“新潮”啦!
近来一段时间,爷爷经常早出晚归。妈妈犯了疑:难道爸他老人家着了哪门子邪?她不好追问,只好叫我暗中“跟踪”。可爷爷每次发现我这个“尾巴”
时,总是用“糖衣炮弹”打发了我。管他呢,反正咱嘴不吃亏就行。每次妈妈要我汇报“侦察情况”
时,我总是支支吾吾,得过且过。不用说,那自然挨了妈妈不少的批评。
为了顺利完成任务,我想出了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一次,我接受了爷爷的“礼物”后,正儿八经“跟踪”起来。跟呀跟呀,我好不容易才看见他向村外的小树林走去。他是去练气功,还是打太极拳?是去欣赏大自然的风光,还是……我左看右看,忽然,从远处闪出一个影子。
& & 啊!是个女的。他俩越走越近,手挽手地坐了下来。
晚上,爷爷刚一回到家,妈妈就冲着爷爷嚷开了:“爸,你说我们哪点对你不好,你偏要在外边找个……都这么大年纪了,不怕人家笑话。”没想到爷爷面色未改,心平气和地说:“怎的?就兴小伙子自由恋爱,不许我们老人结婚。”嗬!爷爷满嘴新词儿。停了一会儿,爷爷郑重宣布:“我要和东庄王大妈结婚。”
爷爷的话招来了妈妈的极力反对,可爷爷认准的理是不容改变的。“我不仅要结婚,还要‘嫁’到她家去,她家虽穷,可我有医术,能帮她一把。我想,通过我们的双手,借助改革开放的春风,我们的小日子会过得红火的。”
“爷爷要出嫁了”,这消息像长上了翅膀似的,很快地传遍了整个村庄。大伙纷纷来祝贺。爸爸想操办一番,可爷爷摆摆手,说要破旧俗,树新风,婚事新办,一切从简。真拿他没办法。结婚当天,爷爷打扮一新,还烫上了卷发。爷爷叫我帮着搬“嫁妆”,你猜是什么?净是些医学、致富方面的书。到了王奶奶家,爷爷和奶奶一边招呼客人,一边分糖敬烟。闹洞房了,大伙儿要爷爷和奶奶跳舞,他们俩倒好,也不谦让,随着音乐的节奏跳起了老年迪斯科。我正暗暗纳闷:爷爷和奶奶啥时也学会了这个?爷爷仿佛看透了我的心思,半开玩笑地说:“孩子听着,这叫紧跟时代的节奏。哈哈哈!”爽朗的笑声传遍了“洞房”的每一个角落……
①新颖的题材,深刻的立意,使本文不同于其他习作。
②结构严谨,构思巧妙。习作以一种很幽默、俏皮的语气(倒叙方式)开头,接着从爷爷爱穿着打扮的变化写起,叙述了“我”“跟踪”爷爷,探出他早出晚归的原因及爷爷宣布“出嫁”
的经过,情节安排特别,读来引人入胜。
③选材具有时代感,主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5.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中心(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是确定材料取舍的根本依据。以上提到的选材要熟悉、真实、典型、新颖等,只有在围绕中心的基础上才能成立。脱离了中心,与中心无关的选材,不仅不会起到好的作用,反而会冲淡文章主题,把作文搞得杂乱无章,不知所云。
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的基本做法是:对选择的每一个材料,都要与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一对照,凡是能较好表现中心思想意思的就保留,与中心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就舍弃。一般说来,记人文章的选材要能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记事文章的选材要能揭示事情的意义,写景状物文章的选材要能体现景和物的特点。
妈妈的小花招
妈妈是一个很聪明很聪明的人,她对我使过许多小花招。而我是一个很笨很笨的傻小子,经常上了妈妈的当。
& & 这些都是我后来慢慢体会,慢慢发现的。
记得有一年冬天,气温已降到0摄氏度以下。我放学回家,妈妈来接我,她看见我手上没戴手套,就问:“你的手套呢?”我小声地说:“丢了!”妈妈说:“以后注意点,不要老丢东西就行了。来,把我的戴上吧!”说着就把她的手套套在我的手上。我说:“妈妈,还是你戴吧,因为你骑车要握车把的。”妈妈说:“我骑车用力,不冷,你戴上吧。”
我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用手扶着后座,心里感到很奇怪:“大人就是大人,一点也不怕冷啊!”到家时,我才发现妈妈的手冻得连开门的钥匙都拿不好了。原来,妈妈不是不怕冷,而是为了我在忍着刀割般的寒冷呢!
还有一次,我正在做语文作业,其中要解释“排山倒海”这个成语的意思,我不会做,就去问妈妈。妈妈正在厨房做饭,她看了我一眼说:“哎呀,我只知道这是个成语,具体意思我也说不明白,你赶快去查完了告诉我,做我一回小老师吧。”我当时就对妈妈嗤之以鼻:“哼,这都不会,原来还当过中学语文老师呢!”我查完了以后,得意地对妈妈说:“听好了,‘排山倒海’的意思是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来势凶猛,力量强大,不可阻挡。”妈妈居然还对我非常客气:“这样吧,妈妈拜你为师,以后你还学到了什么成语或好词语,都教我一遍,好吗?因为妈妈也想多学点。”“没问题!”我向妈妈拍着胸脯保证道。谁不想当老师呀。从此以后,我就经常拿当天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考妈妈,妈妈也经常向我讨教。妈妈不会时还真着急,学会之后还真快乐。后来,我发现妈妈的样子越来越夸张,我终于心里明白了——原来妈妈在假装不
会呢!但我觉得挺好玩的,也不点破它,仍然认真地“教”她,一直“教”会为止。
我这个人高兴时,就爱把我的房间、房间里的书桌、书包收拾得整整齐齐,不高兴时,那书桌、床上、书包里就非常乱,妈妈经常对我说的一句话就是:“去,把你那狗窝收拾利落!”
虽然气势汹汹,但效果不佳。终于有一天,妈妈以前所未有的好态度对我说:“胡笑涵,跟你商量一件事儿,怎么样?”
“行,别说一件,就是一百件也行啊,我就愿意你们跟我商量事。”我高兴地说。
“我知道你在学校里是卫生委员,而且工作老得到老师的表扬,那咱家里也由你来担任卫生委员。妈妈和爸爸做你的组员,咱们相互监督——谁的房间不整齐,谁的书桌不利落,由你来给评分,一周一总结。怎么样?”妈妈还挺谦虚。
& & “行啊,我终于有机会管管你们了!”
从此,我把房间和书桌收拾得整整齐齐,用抹布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因为我要做好自己的卫生,才有资格管他们呀。他们可有两双眼睛盯着我呢。时间一长,从妈妈那得意的笑容中,我看出了,我这个傻小子又上当了。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也不知妈妈对我使过多少这样的小花招了,也许今天就有,只不过我目前还没有发现而已。不过,我不想去识破它。
因为我特别喜欢上妈妈的当,这样会使我越来越聪明。
①围绕中心选材。习作围绕妈妈善耍花招的特点,记述了“我”和妈妈之间发生的三件事,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特别的母爱。
②选材角度新颖、别致,描写生动、具体,情节饶有趣味。
③欲扬先抑,首尾照应,构思独特。五、结 构
结构,就是文章的框架。前面我们谈过怎样选材、但怎样把精心选好的材料利用好、合理地发挥它们各自的作用,就看你文章的结构——框架怎么搭了。这同样好比盖房子一样,必须把砖石、木料等都合理地派上用场,按照科学、有序的方式组合,才能盖好房子。反过来讲,如果需要你向人家介绍一下房子的结构情况,你也得按着一定的次序一一介绍。我们学过《人民英雄纪念碑》这篇文章,可以领悟到作者是如何安排说明次序的。同样,讲一件事,说一个人,都要言之有序。这个次序所体现的,就是文章结构问题。
其实,文章的结构问题很简单.很容易理解,做好也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文章结构合理的关键,主要在材料组合的“次序”上——安排材料次序合理,条理才清楚。安排材料的次序,主要取决于时间、空间。
事件发展情况的变化和各类材料的不同性质。下面,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来学习掌握合理体现文章结构的方法。
1.以时间推移为序
以时间推移为序安排材料,就是按时间的推移来安排叙述的层次。先发生的先写,后发生的后写。
美国教授来我家
今年大年夜的前一天(农历腊月二十九),是我难忘的日子。这天,美国教授布鲁斯来我家做客。
布鲁斯教授原来在加拿大一所大学教书,现在南京大学任教。我的伯伯张子清也在南大工作,他俩是好朋友。去年,伯伯去美国时,布鲁斯教授特地用车接伯伯到他农村的家里去做客。今年春节,布鲁斯教授回访伯伯,路过金坛,便到我家来做客。
中午11时,布鲁斯教授在伯伯的陪同下来到我家。他穿着中国式的蓝色棉大衣和蓝中山装,个子比我爸爸高出半头。高高的鼻梁,淡蓝的眼睛,一头黄发,笑客满面,和蔼可亲。我爸爸是个工人,那天,他异常兴奋,快步迎上去用英语说:“您好!我们全家热烈欢迎您!”并将全家人—一介绍给他认识。布鲁斯教授热情地和我们—一握手,用中国话一再说:“谢谢,谢谢!”还学着中国话叫我和妹妹的名字,又问我和妹妹念几年级了。妹妹用稚气的童音一字一顿地说:“我一上一幼一儿
一园。”爷爷请布鲁斯坐下,当布鲁斯教授听说爷爷是个中医时,便连声赞扬中国医术的高明。爸爸递上了烟,布鲁斯教授高兴地说:“大前门!”妈妈泡了中国名茶——龙井茶,我捧出巧克力酒糖,“唤!酒糖!我拿这一块。”他挑了一块,饶有兴味地吃起来。妹妹高兴得又跳又唱。看着妹妹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神态,布鲁斯教授禁不住哈哈大笑,给妹妹拍了一张又一张照片。
吃午饭了,爸爸向客人敬了家乡的茵陈酒。布鲁斯教授品尝着美酒,津津有味地吃着鲜美的菜肴。他特别喜欢吃妈妈做的松花蛋,还夹了一块放在小碟子里,说:“我的夫人也最喜欢吃松花蛋了,这一块是给她吃的。”布鲁斯对奶奶自制的咸肉十分赞赏,问这是怎样制成的。奶奶说是放了花椒、八角、桂皮等香料和盐制成的。他好奇地闻了闻香料。桌子上放着糖醋爆鱼、拔丝橘子、五香花生米……菜这么丰盛,他不由得竖起大拇指称赞:“中国菜好,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这样可口的菜在美国是吃不到的。”他还高兴地介绍美国人吃菜的情况,那里每天吃菜是以一个品种为主。筵席上,布鲁斯教授吃着花生米,向我提了一个问题:“花生是不是从印度引进的?”我回答他:“不是的。花生的老家在中国。根据我国广西已发现的力10万年前的花生的化石,完全可以证实这一点!”他称赞我懂得的知识多。饭后,布鲁斯教授拿出美国巧克力,给我和妹妹一人一袋。我拿出珍藏的日记本请他签名留念,他欣然提笔在扉页上用中英文字端正地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下午2时40分,布鲁斯教授要走了,他紧紧地拉着我和妹妹的手道别。爸爸说:“再见!欢迎您再来我家做客!”布鲁斯教授风趣地说:“我们会见面的!美国见!”妹妹也用平时跟爸爸学会的英语说:“Good-bye!Bye-bye!”爸爸最后代表全家祝愿他身体健康,新春愉快!他也用学会的中国话大声说:“谢谢!谢谢!祝你们全家幸福!”走出老远了,他还不时地回头向我们全家招手。
布鲁斯教授在我家做客,虽然只有短短的三个小时,却在我心中留下了极为美好的印象,因为我们为中美人民的友谊尽了一份心。
①习作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叙述的。先写美国教授来我家,再写我家接待美国教授,最后写全家人和美国教授告别。
②叙事时间清楚:“中午11时”,布鲁斯教授来我家——吃午饭,全家盛情款待布鲁斯教授;饭后,布鲁斯教授给我和妹妹礼品;“下午2时40分’,布鲁斯教授与全家人告别。
& & ③全文叙述流畅,条理清晰。
2.以空间变换为序
按事物在空间的位置来安排材料,如由上到下、由前到后、由左到右、由外到内等等。
唐山抗震纪念碑
& & 下午,我和爸爸一起瞻仰了唐山抗震纪念碑。
& & 唐山抗震纪念碑于 1986年7月
28日落成,是唐山市人民政府为纪念唐山地震10周年而建立的。纪念碑位于市中心广场。它的正前方是繁华的新华道,西边是唐山抗震纪念馆,东边是新华书店,后边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大钊先生的名字命名的公园——大钊公园。从远处看,纪念碑像两把利剑直插云霄,大有“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英雄气势。碑身上有一块不锈钢的巨匾,上面镌有胡耀邦同志题写的“唐山抗震纪念碑”7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拾阶而上,来到纪念碑的近处,主碑是由四根梯形的独立巨柱组成。碑的四周为花岗岩浮雕,主体的上端像四只伸向天空中的臂膀,显示着英勇的唐山人民不怕困难、战天斗地的气概。主碑的下部有8块花岗岩浮雕围成的正方体,象征着全国四面八方对唐山人民的支援。碑座的四方踏步均为四段,每段7步,共28步,意为“七·二八”。
走近浮雕,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地震时的悲惨景象。凝视浮雕,仿佛一下子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了1976年7月
28日凌晨3时42分——天摇地动,一座繁华的百年工业城市顷刻间夷为平地;父母失去了孩子,孩子失去了爹娘……24万同胞遇难,16万多人伤残。
转向东面,浮雕再现了军民一心抗震救灾的动人场面。看,解放军来了,医疗队来了,一批批伤员运往全国各地,救灾物资源源不断运到灾区。刚刚失去亲人的人们,擦掉眼泪,化悲痛为力量,和人民子弟兵一起,谱写了抗灾自救的动人乐章。
来到南面,看到的是重建唐山的场面:一片片废墟被清除了,一栋栋楼房盖起来了,一条条道路修好了。一座崭新的城市已初具规模……最后,我来到了西面,一座新城展现在世人的眼前,彻底粉碎了西方某些国家人士“唐山在中国版图上消失了”的胡言。
伫立在纪念碑前,环视远方,那繁华的市容,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眼前这一切,都为新唐山增添了无限的光彩,使人真切地感受到:这座城市已经从震后的废墟中崛起,以它崭新的姿容屹立在冀东大地上。
当我走下台阶,离开纪念碑的时候,再一次回首凝视纪念碑,我的心情非常沉重。我默默地向在抗震救灾中牺牲的勇士们致敬,向在震中遇难的24万同胞默哀……
①按空间顺序组织材料。具体为:由远一近,由整体一局部,由北面一东面一南面一西面,由近一远。这种方法,使文章层次清晰,结构完整。
②通过环境描写和相关介绍,丰富文章内容,加深立意。
& & ③在绘景状物中抒发感情。
3.以事件发展为序
以事件发展过程为序,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过程进行叙述,以此组织安排材料。
小巷遇到大黄狗
& & 星期天,上完超前英语,我和杨诗惠一起回家。
我们走到天桥底下那条路时,决定绕个大弯儿回去。正是因为这个决定,我们迈出了历险行程的第一步。我们正向前走,杨诗惠突然停住了,她指着一条小巷子对我说:“我一个朋友告诉我这条巷子里有个牢房,我俩进去看看好吗?”出于好
奇,我便答应了。
但是,我们一直走到小巷的尽头,也不见什么牢房,便往回走。我们有点沮丧,一抬头,见前面是下坡,突发奇想——冲下坡!杨诗惠和我做好准备,“冲啊!”我们俩像两支冲天炮,飞快地往下冲,一口气冲出了小巷。“哎哟”,幸亏有面墙挡着,不然我们可刹不住“车”了!这时,我回头一看,不好,一只黑耳朵的大黄狗从前面另一条坡上向我们直冲过来!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我一溜烟儿跑到街对面。狗正凶巴巴地盯着我,我便不敢跑了。就这样,狗在中间,我和杨诗惠一人待在一边。过了一会儿。见狗还不离去,我俩就不停地使眼色,拳头摆得紧紧的,手心直冒汗,全身肌肉进入紧张状态。此刻,旁边没有一个人,十分安静,我俩像两根石柱一动不动,俩人的心跳几乎都听得见。
在这种安静的环境里,空气几乎凝住,让人喘不过气,实在很难受。我们和大黄狗僵持了一阵儿,大黄狗见我俩不动,便躺下了。我们开始慢慢移动步子,一步,两步,三步……跑!我俩往前猛冲,不好,那只该死的大黄狗又追上来了!我俩又立定了。真糟糕,又是一边一个,不用说,“历史”在重演。这回,大黄狗和我们足足僵持了十几分钟,然后,大黄狗又悠闲地走到一旁趴下了。我们又移动,这时,杨诗惠的书包刮了一下墙,发出一阵声音。狗耳朵最灵,猛一抬头,又把我们吓出一身冷汗。狗见没什么,又躺下。这时,我们不顾一切地向前冲去,拐了一个弯儿又一个弯儿,俩人跑得气喘吁吁,抬头一看,耶!胜利啦!我们终于摆脱了狗的‘魔掌”,重获“自由”啦!我们又一转弯,看到一所空空的大房子,墙上写着“南天门”、“鬼门关”一类东西。这回,可把胆小的杨诗惠吓得差点儿失了魂。要不是硬被她拉走,我还差点儿来个刺激的“鬼屋探险”呢!
拐弯抹角走了好久,我有点疑惑了,问杨诗惠:“你说你走过这条路,是直通劳动广场的,怎么还没到呀?”她的回答可真让我大吃了一惊:“那还是我5岁时走的哩,怎么能记得那么清楚啊!”这下,我们真有点儿急了。难道迷路啦?管他,乱走一通吧!我们又乱撞一气,看到那边车水马龙,走,过去。嘿!没想到、倒让我们撞着了,真的到了劳动广场。我俩又是欢呼,又是拥抱,高兴得不得了。
这时,我无意中蹦出一句:“下次我们去鬼屋吧!”杨诗惠笑着说:“我可再不敢了!”我俩高兴得笑成一团。
①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材料。事情的起因是“我们”决定去小巷看牢房,经过是意外遇到大黄狗并两次相持,结果是费尽周折侥幸逃脱。这样安排材料,事情的来龙去脉显得十分清楚。
& & ②情节曲折,引人入胜;描写生动、紧张而有趣。
③结尾特别,以调笑缓和气氛,为回味前面的紧张历险增添了“作料”。
4.以材料性质为序
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适合用时间的推移、空间的变换或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安排,比如介绍天体、高山、大海等等。但是,我们可以按材料的性质,把它们分成多个类别,依次描绘说明,这就是以材料的性质为序安排材料。
扬子鳄是我国的特产动物,已濒临灭绝。我国已经把它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扬子鳄又叫“中华鳄”,这名字提响亮的。它还叫“土龙”、“猪婆龙”,这两个名字倒很俗气。
成年的扬子鳄有两米多长,像条大蜥蜴,怪吓人的。它的嘴巴老大老大的,一张开就露出许多闪着寒光的锥形的牙,令人不寒而栗。扬子鳄腹部是灰白色的,背部长满了大鳞片,有的是暗褐色,有的呈深绿色。它浮在水面上就像一根朽木,趴在水边晒太阳,又像一块长满青苔的长石头。扬子鳄四肢粗壮有力,趾间有蹼,不但可以在水里游,还可以在陆地上快速行走。它的尾巴可长了,大约占了身体的一半!扬子鳄是水陆两栖动物,主要生活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沼泽地里。它可贪吃啦!鱼虾、河蚌、田螺它都爱吃。有时候,它觉得这些腻嘴了,还会爬上岸去偷农家的禽畜换换口味,有时甚至把庄稼弄得一塌糊涂,弄得村民们哭笑不得。到了10月份,这个顽皮虫就成了瞌睡虫,一睡就长达半年之久。到了第二年的初夏,才懒洋洋地爬出洞穴找吃的。雌扬子鳄休养了两三个月后,就开始传宗接代了。它们慢吞吞地爬上岸,找一块向阳的地方,扒一个沙坑开始产卵。别看扬子鳄块头挺大,卵却只有鸭蛋大小。让人奇怪的是在扬子鳄一次产的二十几枚卵中,有一大半是雌性的。当然孵出来的小扬子鳄也是雌的多,雄的少。
扬子鳄在我们地球上存在的年代非常久远,两亿年前的中生代地球就是它和恐龙等爬行动物的天下。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体形庞大的爬行动物灭绝了,扬子鳄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但由于人类的大量捕杀,扬子鳄的数量逐渐减少。今天,我国野生扬子鳄数量不到五百只,在安徽的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豢养数量也不过四千多只。在扬子鳄身上残留着恐龙等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真可谓是“活化石”,它有助于科学家研究两亿年前地球上生物的情况。
让我们行动起来,把这“活化石”永远存留在我们这个地球上吧!
①习作以材料性质为序,从形态、习性、进化几方面介绍了扬子鳄,层次清楚,结构完整。
& & ②介绍的知识准确、丰富,开阔了读者视野。
& & ③号召人们树立生态保护意识,立意深刻。
来源互联网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2 2013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