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马河化工研究院在明年有不有农村旧房改造补贴的指标

&>>&&>>&&>>&告别30年筒子楼 重庆江北区危旧房改造启动
告别30年筒子楼 重庆江北区危旧房改造启动
<<上一页&&1&&&&
  沈大娘要搬进小区了她居住的大石坝九村筒子楼,如今已纳入江北区危旧房改造
  8月4日,重庆骄阳似火,江北区大石坝九村76&4号2楼一套狭窄的老居民房内,人一走进去,就像蒸桑拿。
  屋里,65岁的沈光华正忙着整理行李搬家,虽然热得大汗淋漓,但她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因为居住的九村片区危旧房改造,沈光华与丈夫选择了现房安置,明年夫妻俩就将搬进石马河宏帆曦城小区,住上梦想已久的小区房。
  住筒子楼
  最多时挤住婆孙5人
  大石坝九村有688户人家至今仍住在上世纪60年代修建的砖瓦房内,楼道内漆黑一片,走出楼外面是嘈杂的地摊市场。随着城市的变化,他们居住的低矮灰色砖瓦楼与附近的高楼大厦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沈光华的家在76&4号楼2楼左侧,跨进屋门一眼便能望尽屋内所有房门。不到60平方米的房间内,两间狭窄的小卧室放1.2米的单人床,摆一个衣柜都显得有些挤,厕所则是整层楼居民共用。30年前,沈光华一家人搬到这里居住,5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人最多的时候,挤住着他们婆孙三代5个人。一到夏天,屋里热得让人受不了,一家人吃完晚饭后就用水把地板浇湿,人跑到外面散步,直到九十点钟才回家睡觉。
  因为家里只有二室一厅,待到儿子和女儿慢慢长大,开始上小学读书时,为了不妨碍孩子们学习,沈光华和丈夫将两间小卧室让给了孩子们,老两口则当起了&厅长&。回想起当年一家四口挤在这建筑面积只有5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沈光华有些感叹,&从娃儿们上小学开始直到上大学到外地工作,他们一在家,我们老两口儿晚上就把沙发床板放下来,当床睡,白天把沙发床折上去当沙发。&
  &屋里没厕所,女儿晚上出门上厕所都怕,非要拉着我陪她去。&沈光华笑着说。
& 相关阅读
<<上一页&&1&&&&
以上网友评论只代表&亿房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房网观点
二手房租房
大家都在看
大家都在谈
│ Copyright & .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亿房公司 版权所有重庆赶集 &
江北 石马河 半城中央 联排别墅 带宏帆8中入学指标
满五年南北通透学区房配套齐全
联系方式:
您所使用的浏览器不支持免费电话,请使用2345加速浏览器,即刻开始享受免费通话!
房屋产权:商品房
建筑面积:237.00㎡
房屋类型:普通住宅
建筑结构:其他
装修程度:毛坯
土地使用年限:70年
房源描述:
欢迎浏览昊东房产李明桂的网上店铺&&&&&&&&&&&&&&&&&&&&&&&&&&&&&
诚信待人:因为专注所以专业我相信只有适合您的才是最好的&&&&&&&&&&&&&&&&&&&&&&&&&&&&&&&&&&&&&&&&&&&&&&&&&&&&&&&&&&&&&&&&&&&&&&&&&&&&&&&&&&&&&&&
房屋介绍:半城中央5室2厅1厨3卫,建面237㎡,赠送面积多,带车库,花园,享受着城市的安静,小区环境优美周边配套齐全,出入方便,门口公交站,超市、银行、商业街、学校等等!
此房屋产权清晰,无纠纷,证在手,随时过户!交易方便!接受商贷!
&&&&&&&生活配套齐全,中百超市、永辉超市、冉家坝沃尔玛、SM广场、新世纪超市。重庆字水中学、大川小学、玉带山小学、大龙山轻轨站、市中医院出门多路公交 127、640、615、208等。双碑大桥引桥,轻轨环线在建中&&&&&&&&&&&&&&&&&&&&&&&&&&&&&&&&&&&&&&& &&&&&24小时服务热线小李竭诚为你服务&&&&&&&&&&&&&&&&&&&&&&&&&&&&&&&&&&&&&&
温馨提示:凭本人身份证免费看房。
本人承诺:房屋照片都是实地看房所照,绝对真实有效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赶集网上看到的,谢谢!
地址:石马河宏帆路8号
本月均价:元/㎡
环比上月: ↓1%
本楼盘价格走势
本商圈价格走势
本区县价格走势
本市价格走势
重庆 - 江北 - 石马河宏帆路8号
1室 - 64㎡ - 毛坯41.5万 1室 - 50㎡ - 毛坯34万 1室 - 57㎡ - 简单装修27万 1室 - 53㎡ - 毛坯38万 1室 - 50㎡ - 毛坯32万 1室 - 52㎡ - 精装修45万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刊登内容,均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本站用户。本站不保证所有信息、文本、图形、视频、链接及其它项目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故仅供用户参照使用。
星级经纪人
重庆广积粮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江北 - 石马河 - 半城中央重庆江北之史记(江北区简史)
&向作者致礼!
我不知道作者是谁,但能将这些线索理出来本身就是一大贡献,功德无量。尽管有的地方还值得商榷,但功不可没。正因为如此,此文可以说是江北的史记。
江北文化要发展,理清这些线索是非常必要的。喜欢的,就看看吧。
奔腾的长江与嘉陵江交汇于山城重庆,在嘉陵江的两岸分别形成了朝天门和江北城。江北城与渝中半岛一样,历来就是重庆历史上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
江北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二、三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巴民就在江北北岸生活、繁衍。公元前11世纪,即系巴国属地。秦灭巴国后,“仪城江州”建江州府,为重庆筑城之始,而最初的江州城即位于江北城附近,面积约一平方公里。《华阳国志·巴志》记载:东汉23年,江北城就为当时巴郡下辖的江州县治的驻地,建有北府城。一度为巴郡治所在地。1913年明代重庆府巴县设立江北镇,正式改名为江北城。清乾隆十九年,即公元1754年,江北镇改由重庆府直辖,重庆府同知衙门迁移至江北城弋阳观下,从此建置江北厅。为江北厅驻地。民国时期,江北厅改为江北县,沿袭晚清旧制,江北城设有:上石梁、宝盖、弋阳、金沙四厢,1921年划入重庆市。
1913年(民国2年)江北厅改为江北县,沿袭晚清制,江北城设上石梁、宝盖、弋阳、金沙等4个厢,属江北县城区。1921年划入重庆市,4个厢改为第十五、十六、十八、十九4五区区公署驻地。1939年,设四方井、木关街、体仁堂、米亭子4个镇,隶属重庆市第九区,米亭子为重庆市第九区区公署驻地。1944年废镇扩保,重庆市第九区区公署改为重庆市第九区区公所,驻米亭子,辖21个保。
1954年建立木关街、米亭子、体仁堂3个街道办事处。1957改建为木关街、米亭子两个街道办事处。1958年木关街、米亭子两个街道和刘家台街道小部分、三洞桥街道大部分合并成立米亭子街道人民委员员。1962年又将三洞桥街道所属地段划出,改称为米亭子街道办事处。1964年再将刘家台街道所属地段划出。1966年更名江北城街道办事处。1968年成立江北城街道革命委员会,1978年恢复为江北城街道办事处。
江北城历来是重庆江山形胜之地。据《江北厅志》记载:江北城“左观音梁绵亘江中,右岸石壁陡立,迤俪江岸,夹束江水,宛然迥然。”城区地处嘉陵江汇入长江口的北岸,东临长江与南岸区隔江相望,南以嘉陵江与市中区为界,西接刘家台、北邻观音桥和三洞桥,从永平门向东呈单面坡向长江边倾斜。
现存江北城基本格局源自清代,清代江北古城的街道肌理依山就势形成三条主要的横街。民国时期,在江北城加筑外城,增加两座城门,形成双城结构,增加了适应机动车交通的路网系统,加强了内城和外城之间各功能区之间的联络和临江的交通联系。
江北城以丘陵山地为主,解放前,水路交通比较发达,陆路交通落后。城区建设由江边逐步向内陆发展扩大。以江北城文星门为起点的三条古道是连接外地的主要通道。城区内除正街为较宽的石板路外,多为狭窄的梯道,遇雨难行。抗战后江北城区建设渐趋繁荣。至1949年,江北城、溉澜溪、刘家台、三洞桥、唐家沱等地区已形成城镇街巷、村段道路200多条。解放后,历年进行整修扩建。解放后城市建设逐步由沿江地区向北部发展,建设重点由东部的江北城向观音桥地区转移。
江北城的商业,历史悠久。早在东汉年间,巴郡邵治江北嘴一带的商业已初具规模。唐、宋以来,随着航运交通的日益发展,逐渐形成过往船舶停靠、货物中转的集散地。明、清先后建置江北镇、江北厅和民国初年江北县的治所都在江北旧城。江北城一时“商号遍地”,商贾云集,万商瞻目。每年枯水季节,沿江码头棚房林立,交易频繁,形成闹市。1891年,重庆开埠后,江北城港口成为重庆重要的对外通商口岸。食盐、粮食、土陶、木材等交易品充街塞巷。岸上最繁华时,从三洞桥到打渔湾共有6000余家商家。民国初年,军阀割据,战祸连年,百业不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人口猛增,促使商业一度繁荣。以江北城为中心,上至三台、香国寺,下至溉澜溪、寸滩,成为食盐、粮食、土陶、木材、竹器、铁器、水果等行业的主要市场,商贩云集,购销活跃。抗战胜利后,因受内战影响,致使生产下降,货币贬值,物价飞涨,市场萧条,商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解放后,重庆港务局以梁沱为中心,设立江北港务作业区,修建码头、货场、桥梁、公路等,成为重庆市进出口物资的主要中转站之一。先后整修五江路、勤俭路、红会路、江北正街等和上、下横街等主要街道并建嘉陵江客运索道。水陆交通通畅,为地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时序流转,岁月沧桑。随着历史的沿革,陆路运输的发展,水路枢纽逐渐衰落。曾几何时,码头的集市、商店散了,长满青苔的石墙、幽幽的城门、古栈道留下的石坑及城里精雕细刻的门匾向人们述说着古城的兴衰。
进入21世纪,随着黄花园大桥的通车,江北城发展的良机到了。2002年6月,市政府作出了对江北城溉澜溪片区实行土地整治储备的决定,江北城6万多居民群众盼来了拆迁的喜讯。江北城再次一跃而为具有极大发展前景的地区。江北城的发展将迎来又一次鼎盛时期,未来的江北城将成为重庆新城市形象的代表和标志性区域。
2002年7月26日《关于加快江北城规划建设的议案》获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江北城的建设被正式提上日程。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拆迁的江北城和溉澜溪片区共计土地面积7500亩,涉及拆迁人数近7万人,其中居民3、5万人,农转非人口1万人,涉及企业300余家,社会单位50余家。这是我市建国以来在主城区进行的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拆迁。
2003年8月重庆中央商务区规划方案,获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中央商务区选择在解放碑-江北城-弹子石构成的“金三角”地区。中央商务区的核缘部分包括江北城边缘区域、解放碑朝天门地区和弹子石地区。江北城CBD地形呈半岛状,谢家沟、中山林,登康公司以东区域为中央商务区核心区域,江北城的边缘将成为中央商务区的核缘区域。
未来的江北城将定位于商贸、文化、会展、旅游、观光,以建设山水园林为重点。打造成重庆行政中心、科技信息中心和文化娱乐中心。
&规划的“记忆之城”方案延续古城格局与肌理,保留古迹与历史遗存,发掘历史文化内涵并赋予新的活力要素,老城墙、古城门、明玉珍墓历史遗迹将全部保留,江北嘴两岸将建城墙公园,下横街将建民族博物馆和民居酒吧。一条中央大道直通中央商务区,科技馆、大剧院、视觉艺术中心、体育健身中心等一大批标志性建筑星落棋布。结合滨江路、江水、河滩等资源优势,使中央商务核心区融入更多绿色和人文理念。一座历史与未来之城将拔地而起。
重庆CBD的确立,为江北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江北城的开发,开辟了江北城发展的新天地,揭开了江北城发展的新篇章。
历千载而不衰,从容吐纳万物,化育生机。
重庆江北城不论是过去的辉煌历程,还是今天的日新月异,都在重庆及江北区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为世人所关注凝眸。
今天的江北城以其古老的历史,辉煌的文化内涵,正日益凸显其巨大的凝聚力和辐射力,展现其气度恢宏、激情飞扬的魅力!
第一编:沧桑古城
一、悠久的古码头文化:
(一)码头及古渡
江北码头以斜坡式、浮式、自然岸坡的简易码头为主,各主要码头有下河引道与行道和马路相通。1949年后,沿江随着经济建设的开展,修建了众多的缆车码头、钢趸码头和重力式码头。现代运输工具使码头能力空前提高,下河引道的修建是解放后码头面貌改观的一大因素。
江北城位于长江、嘉陵江环绕交汇,码头也就成了江北城人生活的重要场地。航行长江的船只因受长江主流水势的影响,河水向北回流,因此出川的粮船和盐船都要到江北城打渔湾一带避风浪。石墙下的巨石也就成了船只停靠的码头。打渔湾、江北嘴等地曾经是热闹非凡的地方。出渝的盐船都要在此停靠,终日在江上漂泊的船工纷纷上岸,岸上兴盛一时。明、清年间,两江沿岸码头十多处,沟通西南重镇重庆与各地的经济联系,商旅络绎不绝,成为热闹的集市和场所。解放前码头唐家沱、寸滩、江北城、刘家台、香国寺、董家溪、猫儿石、石门、桂花园等几乎全是岸坡,大多是木船简易码头。
每到枯水季节,岸上自然形成了一座江岸市场。江水上涨,市场一哄而散。水涨而散,水枯而聚,这种随江水变化而消长的市场方式,可以追溯到明朝。
重庆开埠后开始修建轮船码头;1921年,重庆新商埠工程局修建杨家溪至打渔湾轮船近一公里长,两丈高的堤坝码头。1928年觐阳门码头开工,修筑码头平台两个,石梯路60米。20年代陆续修建杨家溪、汇川门、木关沱、江北嘴等码头。
码头运输有挑运、抬轿、抬埋(拢杠);放骑、驮运等运输形式;运输工具有:轿子、遛遛
马、鸡公车、板架车、、独轮车、板架车牛马车、绞车、梭槽、缆车、轨道车、堕车、带式
输送带、管道、吊车拖拉机、机动三轮车、S195型柴油车、货运汽车、小型火车等。
江北两江环抱,自古行旅赖木船渡江,古代至开埠前,水上交通以木船为主,清代嘉庆年间,江北北岸已有木船渡口20多个,古渡分资渡和义渡。其中鲁班渡、宝盖渡、莺花渡、罗伽渡、鄢花渡、沙湾渡、蛤蟆渡、溉澜溪渡等有名的渡口,兴盛一时。
轮渡兴起后,逐渐被取代,70年代后,江北城已没有木船渡口。
(二)古道及古桥
清末至民国初年,连接江北城的只有一条沿江石板大路,江北区沟通临近县镇的古道,多以江北城为中心向东、西北三方辐射,它不仅是江北城也是当时重庆市通往各地的主要道路。主要有:
江长路——起于江北城止于长寿沙溪场,是通往下川东去湖广的干道。
江邻路——起于江北城,止于邻水县界的方家沟。
江合路——起于江北城,止于合川县草街子。
其他有江邻东路、江邻西路、江合北路、兴隆路等,行旅驮马不绝于道。
江北城有溪流近十条,大都由北至南注入嘉陵江和长江。古桥大多为明清和民国时期所建。
通顺桥:清道光年间建,处刘家台码头附近,石拱桥,50年代因修路被填。
大板桥:清同治年间建,位于刘家台与简家台交界处,为石拱桥,解放前夕被炸毁。
兴隆桥:清嘉靖年间建,位于聚贤岩与水府宫交界处,是两座石板桥,系拱型石板平桥,因修路被拆。
(三)公路铁路及运输
公路——民国10年(1921年),新商埠工程局修筑江北打渔湾至东升门堤岸马路一华里,为重庆修马路之始,1940年,江北城开辟太平巷以减少日机空袭,辟15米宽正马路11条、太平巷10米宽8条,江北城道路有所改观,成为江北城现代交通的雏形。1952年修建的五江路,起于五里店,止于江北城下横街,通觐阳门、梁沱等码头。路宽6——11米,全长4、45公里,起于五里店,止于江北城下横街口,通往梁沱等码头,是江北区解放后修筑的第一条公路。后多次改建加宽。1972年建成五江支路(皂通路),从五江路皂角岭处分支,经黄泥村至简家台,上行至新登口下行至聚贤岩。
铁路——民国10年(1921年)杨森任重庆督办,为扩充市政建设,划江北城为新商业区,成立新商埠工程局修建沿江码头,年底开工修建由三洞桥至东升门一段轻便工程铁路,次年四月建成通车7
客车运输——古代陆路运输工具主要为轿子、遛遛马及鸡公车、板架车等。自汉代以来为城乡普遍使用。1962年,四川省汽车运输公司在江北城下横街建立了江北汽车运输站,当时只有几辆客车经营长途业务。1964年重庆市公交公司开设江北城至观音桥的客车线路,这是江北城开设的第一班公交客车。
轮渡——1938年,在四川省建设厅的支持下,创办重庆轮渡有限公司,首开储奇门至海棠溪航线,当年7月,开辟朝天门至江北嘴航线,朝江线年客运量约45、5万人次。自创办以来,先后通向江北区境内的航线有12条。
(四)[纤夫纤道]
川江险恶,逆水行舟用大纤系船,以人力牵动,叫拉纤。过去,纤夫肩负重纤,屈伏蛇行于江岸乱世杂草丛中,或危崖峭壁之上,所行道路叫纤道。嘉陵江河段纤道线路是从江北嘴起经江北碛坝、红沙碛、棺材石乱石河滩,至中恕坨抛河至石们沿北岸庙溪嘴上行至石马河抛河,过磁器口再抛河沿北岸上行至梁坨,再抛河。洪水期间,则一直沿纤到道位置较高的的北岸上行。现纤道多已堵塞或开发。
二、古城门城墙见证城市兴旺
(一)城门城墙
重庆城门有“九开十闭”之说,指重庆的十七座城门,它们大多集中在渝中半岛。
清嘉庆年间,江北城筑四门土城,清道光十年(1835)开始修八门石城。518331835清咸丰十年,又新筑新城共为十门石城。1927
城门是江北城的门户,代表着曾经的繁华、威严和财富。城门并没有多大的实际功效,只不过当时的江北城是重庆经济商贸交通繁华之地,为显示其富有和威严而修筑。
&长满青苔的石墙由一块块方正的条石组成,没有沟缝,象是一块块自然摆上去的彼此之间没有粘连,但从石墙身躯上长成的黄桷树却用自己粗壮的根将这些条石牢牢地勾嵌在一起,透出历史的清幽。
保定门——保定门取永保平安之意,紧靠江北城下横街,是江北城水路的门户,从码头登上长长的石阶穿过保定门就算进了城。城门厚约3至4米,宽约2至3米,门洞两侧有几百米的城墙拱卫。从码头向上望,城门高大威严,从城门内望出去,浩浩嘉陵江从眼前飘过。宽阔无比。
问津门——紧靠打渔湾取渔人问津之意,后形成问津门街。问津门宽约2米,建在斜坡上,门洞内有阶梯,爬坡上坎的山城特色尤为突出。依山就势,显得巧妙而精致。站在问津门城门口,凉爽的江风扑面而来。
东升门——东升门取太阳东升之意,门向东方,紧靠三道腰门,后形成东升门街。东升门平坦而厚实,门洞幽深,作为通道过路,东升门通风又挡太阳,特别适合路人小憩歇脚,成为他们天然的纳凉之地。
(二)城市格局
据《江北府志》记载:现存江北城基本格局源自清代,城廓1010丈,外开八门。八门中,觐阳门、镇安门、和文星门为重檐城楼,主要公共建筑江北府厅和文庙居中,现存江北公园分别是其后花园,清代江北古城的街道肌理依山就势形成三条主要的横街,三条横街处于不同的标高,服务两侧的自然台地。城中形成垂直于滨江地带的步行台阶系统。
民国时期,在江北城加筑外城,增加两座城门,形成双城结构,主要格局沿袭旧制,内有江北公园,外有中山林。基本沿袭原有的街道肌理,增加了适应机动车交通的路网系统,加强了内城和外城之间各功能区之间的联络和临江的交通联系。
(三)市政建设
江北城地势北高南低,城市排水沿坡走向,形成自然排水,民国时期,江北区唯有江北城有一条下水道,即水沟街流域,但因无人管理年久失修,不能正常排水,江北城污水、雨水均顺其自然流入两江。解放后,开始对排污设施进行整治和修建。1952年至1956年,江北城共建7条排污流域,总长8、63公里城市排污系统基本形成。
城市环卫,在民国时期,江北城有少数“清道夫”清扫城区主要街道,由重庆市警察局第九区分局主管,民国37年(1948年),江北城、三洞桥、五里店一带共有120余条,由38名清道夫负责清扫。1950年,江北城的清洁员由重庆市卫生局接管,建立江北城清洁队,1956年交重庆市清洁大队,更名为江北区清洁队。
江北城自建城以来,先后建江北老城和江北新城。以传统的竹木捆绑、穿斗夹层、茅棚、吊角楼等建筑形式为主,在寺庙殿式房屋建筑上有了发展。重庆开埠后,出现了西式房屋建筑。解放后以干打垒、砖混房屋为主。
1908年,重庆成立电灯公司,使重庆成为四川第一个使用电灯的城市。3019363019401949
江北城虽有两江环抱,但在旧时,饮水既不清洁又很困难。挑水夫从江边挑水供人们饮用。著名国画大师徐悲鸿当年在目睹了重庆的挑水夫后曾画下他的传世之作“巴人汲水图”,并题诗曰:“忍看巴人惯挑担,汲登百丈路迢迢。盘中粒粒皆辛苦,辛苦还添血泪熬。”
三、繁荣的码头贸易
江北城居于两江交汇口的北岸,。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从东汉建城以来,江北城就是水陆交通的枢纽,航运、手工、商业服务业非常发达,成为农副土特产品的集散中心。人口稠密,商业繁华,一直是重庆的重要港口。近代江北城辖区内长江、嘉陵江上行船航线南来北往的船只日夜穿梭于两江,带来了丝织品、土陶器和药材等商品,1940年,江北城辖区内长江上行船航线共有6条,有木船234艘;嘉陵江上行航船航线有7条,有木船169艘,日夜穿梭两江。经常停靠在梁沱、木关沱、杨家溪、打渔湾等一带港口、下行宜昌、汉口的“打广”木船竟达1000只多。岷江、沱江、涪江等河系的成千的木船经常也停泊在打渔湾、木关沱、江北嘴一带。年运量达100-300万吨之多。为木船运输业和修造木船业配套而经营的船蓬厂、桡具厂、篙杆厂、竹器厂、木材厂、铁器厂和堆栈遍布江岸。
清朝“重庆厘金局”1894年验卡记载,经常停靠在江北梁沱,驶往长江中下游武汉、宜昌等地的木船在千艘以上。通往川东、川北的船只,主要停泊在打渔湾、木关沱、水府宫一带,在较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业主纷纷开设饭馆、酒店、茶社、旅栈及生活日用品、农用工具的店铺,形成集市。到1950年全区商业网点5863个,商户5839家,主要分布在以江北城为主的沿江码头、渡口地区。
江岸集市贸易市场是码头商业的重要原始形态。明、清年间,地处两江汇合处北岸的江北城,交通便利,两岸古渡纵横,沟通西南重镇重庆与各地的经济联系,商旅络绎不绝,为市场形成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明、清以来商业贸易已具有相当规模。各业市场相继出现,如米亭子的粮食市场,三洞桥、兴隆街的竹器市场和铁器市场,江北嘴的水果市场,木关沱的食盐、糖烟副食等类商品及饮食服务行业,充街塞店,形成闹市。。
城内集市贸易以街为市,或在场镇附近划地按商品分类进行露天交易。集市通常逢三天一场开集,全天开场交易,逢场天,四乡居民、远近商贩云集场区买卖商品,闲场天,生意较为清淡。
江北城内市场有:建于清代的文昌街市场、米亭子小市场、三洞桥市场、寸滩市场和溉澜溪市场,民国时期,又在刘家台、新胜村、红土地、黎明街、胜利村金沙顺城街、水市口等,解放初,在江北城建立畜牧、油脂市场,第二年,合并改称江北交易市场。60年代设立上横街市场和水口子市场。
自清乾隆年间起,在江北厅署内建仓库64间,成为官粮储运之始。粮食座商开业较早的有打渔湾的义永生米店,1914年刘家台新开杨记米店,1928年江北城内的协记儡房及施美洋行在水府宫投资兴办的施美油场。至抗战前期,计有米粮坐商、经纪商、贩运商、机制面粉、土磨粮房、炼油房等百余家。
江北城饮食服务业包括饮食、理发、旅社、浴室、照相、洗染、茶馆和饮料制造等行业。多集中开设在以江北城为中心的两江沿岸码头、渡口和乡场。解放后,成立重庆市饮食服务公司江北区管委会,进行公私合营改造。
1903年,重庆市成立总商会,熟菜业在江北城已有该业会员,历经发展,江北城内有“怡园”、“集香村”、“蜀霞”等中高档饭店,而地处码头通道、经营大众菜的“便宜坊饭店”尤为兴隆。抗战期间,江北城的“蜀霞餐厅”在同行业中首屈一指。同时,杨水溪的“高豆花馆”独具一格,包席馆主李氏提丝发糕、小市场的肉汤圆远近闻名。公私合营后,江北城开辟了闻名的小吃一条街。
源于江北城码头的重庆火锅,历史悠久,从当年江北码头船工们自创的陶炉煮汤料烹制毛肚等无人问津的牛下水开始,到小贩们担着挑子沿街叫卖的“水八块”简易火锅,直至被宰房街马氏兄弟于民国十五年正式拉入饭店,逐渐成为重庆主食之一。历经了“抗战”、“文革”等历史时期的演变,经由“脸盆火锅”、“镶火锅”等品类的变进,历经百年而逐渐形成今日历史。
沿江码头历来“鸡毛客栈”较多,古有“侥夫馆”,是两江船工长期聚集的地方。城内客栈遍地,且有的兼营茶馆,有码头帮会的社团茶馆、有商贾洽谈生意的同业茶馆、有师生课余活动的学生茶社,有文人荟萃的文化茶社,有市民休闲结友的市人茶馆。解放前江北城内还开设有一家“新中浴室”。
四、纷杂的码头行帮与宗教
(一)民间帮派
江北城是重要的集散地,行业众多,人口稠密,沿江码头船帮繁多,由于经常要进行各种土特产或盐巴、粮食、等货物的交易,以水系为名的有“顺江帮”、“横江帮”,以装货为名的有“炭帮”、“石灰帮”,以船型种类的有“驳船帮”、“艄船帮”,以运输为名的有“边江帮”、“揽载帮”等。
当时各行帮以江北城为中心,均有自己的帮会,如商帮、盐帮、粮帮、糖帮、铁作帮、水木帮、泥水帮、驮运帮、药材帮、布匹帮、杂货帮等组织。行帮组织严密,人多势众,地盘分明。各行帮都有供奉之神,并以其祀日举行盛大帮会,方圆不过1平方公里的江北城就有大小寺庙20余座。民国时期,不少帮会更名为“同业公会”,解放初期,民主改革,行帮、同业公会均被解散。
(二)宗教概况
宗教传入江北城较早。明正德七年(1512年),江北旧城修建弋阳观,明崇祯元年(1628年)江北城建水府宫。佛教以净土宗和禅宗为主,道教有正一、龙门两派,江北城有佛道庙观12处,其中大多是明清、民国时所建,解放后,多数庙庵因活动减少加之房屋年久失修,大多被拆毁或移作它用,仅三洞桥地区的万天宫得存。1981年,万天宫作危房拆除。
清咸丰四年(1854年),天主教教士李方济在江北城购民房作教堂,名“博经堂”,为常年礼拜堂。1927年,法国教士尚维善在江北米亭子修建“圣女德胁撒经堂”。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基督教会——美国卫理公会在江北城正街164号建成福音堂,作为江北城基督教活动的中心场所。1920年前后,组建“达德社”,继而开办“民众小学”。
民国3年(1914年),穆斯林教徒捐资在弋阳观赠送的一块空地上建起伊斯兰教清真寺。到1949年,城内的寺庙、教堂已有20余处。
清光绪年间,江北城内曾发生过三次震惊国内的“江北教案”。
五、完整的教育体系
清代江北城的教育机构有试院、书院、私塾、义学和学堂。迨至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江北厅高等小学堂成立,方始有现代意义的学校教育出现。至民国24年(1935年)江北城有公办小学5所,县立小学2所,私立小学6所,抗战期间,有各类学校50来所。
学宫(红会医院)——又称文庙,是士子入学拜奠先师孔子的地方。江北城文庙建于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以崇圣祠宅扩充建成。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同知福珠朗阿又予培修,宣统元年(1909年)升为大祀,又增大规模。主管学官称训导,主持教务,每月朔望率在庠诸生来学宫拜奠先师,娴熟礼仪。民国时期祀典废革。此处改为平民医院。
试院(江北职中)——试院是科举时生员应试的考场。清代通例,县试五场合格者送府试。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江北厅修建文昌宫,设考棚,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另选桂花街隙地修建,规模较前宏大。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改为江北厅高等小学堂。
书院——清末书院多为地方官办,学业以考课为主,以《四书》《五经》为内容,书院定期考课,无定期的修业年限,生员来源为已发蒙的私塾生员经地方考试录取者,也有已得功名继续求仕者。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创建嘉陵书院地址在江北城内桂花街。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由地方人士在廖家台东坡创建三台书院。
义学——义学是塾馆的一种,多为社团、行帮和宗祠出资开设,为贫苦子弟免费入学。江北厅分里设义学,仁、礼、义三里共设37处,有记载的有:道光六年(1826年)设于江北城常家巷的入德义学,道光九年(1829年)设于江北城辕右悯恻善堂内的就正义学,道光十四年(1834年)设于江北城金沙厢的辅仁义学。还有设于廖家台的三台义学等。
蒙养院——其宗旨为对蒙童“发育其身体,渐起其心知,┄┄习于善良之规范”。清宣统二年,1910年,江北城宾兴女子小学开设两个幼稚班,三年后,实施壬子学制,改称幼稚园。
学校——1903年,江北城桂花巷嘉陵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1910年,江北厅官立中学堂在桂花巷开学,民国初年改为江北县立中学堂。1906年,江北县立小学堂开办,高小设在桂花街,初小在文昌宫内。1910年,开办宾兴女子小学校,校址在江北城毗卢寺。1916年,民间创办私立平儿小学,1919年创办私立治平小学,后陆续开设初中、高中等。
六、重要的工业及邮政电信
(一)码头工业
江北城是重庆重要工业区之一,历史悠久,早在清代便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手工业工场。清同治六年(1867),甘巨伯等人集资白银50两,在廖家台首创无曲酒和大渝中酒厂。清光绪十四年(1888),熊汉臣在沙湾河街兴办区境第一家棉织手工业工场,即协兴布厂。
1890年重庆辟为通商口岸,民族工业逐渐发展,又兴办了一批工业企业。清光绪十八年(1892),朱元海在溉澜溪兴办丰裕火柴厂。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留日归国学生何鹿蒿在简家台创办鹿蒿玻璃厂。1928年实业家卢作孚在青草坝创办了民生机器厂。1932年,廉禄臣等在刘家台创办四川珐琅厂。与此时,木船修造、日用五金和木器制造等手工业也有一定发展。
1937年抗战爆发,大批沿海工业企业内迁江北城,一批新兴工业相继投产,工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抗战胜利后,大批企业随复原东迁,江北城工业随之衰退
(二)邮政电信
邮政:1886年,重庆电报局成立,1897年,重庆邮电局成立;1912年重庆开始使用电话。至30年代中期,重庆地区的乡村电话无论是拥有数量、线路长度、使用频率、网状况均在西南地区名列前茅。由于较早掌握了电讯这一近代技术手段,重庆作为民国时期四川通讯中心城市的地位也逐渐形成。
历代王朝设邮、驿、塘、铺传递官方文书。1737年,江北城溉澜溪片区设有底铺(江北城东)、头塘铺(溉澜溪)和唐家沱水铺等官办通信机构。1920年,江北城设邮寄代办所,1923年,在江北城横街设邮政支局。
1914年,是时重庆警察厅内(穆家祠堂)设25门磁石式交换机一台作为联络各城门关卡之用。1927年,重庆市政厅为与方便与江北市政厅办事处的通讯联系,在江北城穆家祠堂设立电话交换所。1938年,在江北城设立第一台公用电话为公众服务。1954年江北城至黑石子和上横街分别架设20对和200对架空电缆。
1886年西南第一所电报局即重庆电报局成立。1913年江北正街开通话传电报。1928年重庆无线电台创立,后迁至江北弋阳观。1934年重庆实行邮电业务兼营,确定太平门及江北邮电部门兼办电报业务。
七、丰富的文化娱乐
秦汉以降,江北城多系坟冢之地,一些散居农民的经济、文化长期不发达。至清、民国时期,民间文艺活动一般为传统节俗祭典、庆贺及自娱形式。流传已久的有元宵火龙、川戏玩友、小河锣鼓、端阳龙舟、杂耍魔术等。民间曲艺艺人主要活动在江北城、溉澜溪等码头及寺庙土台等临时演出之地。
(一)川戏“玩友”
(潮音寺楼)
打玩友俗称“打围鼓”,是川剧爱好者用铜锣伴奏并伴唱的一种民间清唱。江北城中,打玩友兴盛一时,一般聚集三五人或十余人在茶馆或场坝“坐唱”。演唱内容一般为传统剧目,唱腔有高腔、灯调、弹戏、胡琴等。江北城潮音寺戏楼是重庆最早的戏楼之一,建于清乾隆初年。民国时期,一般在茶园、戏院演出,江北城有十余戏台。江北城“益普科社”是重庆最早的川戏班子,其他有影响的还有“群香川戏班”、“群声川剧团”等。
(二)小河锣鼓
小河锣鼓在江北城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其表演主要以民间乐器——吹奏乐器(唢呐、笛子),弦乐器(高胡、二胡),打击乐器(盆鼓、钹、包锣、马锣等)等吹奏主旋律。其曲牌复杂,乐器繁多,主要为婚、丧、生、寿人家服务。
江北城每年农历正月初九—十五有玩龙灯的传统。民国时,玩火龙一般由各码头“袍哥”筹组,须由“大爷”掌龙头,另配以执行牌打锣鼓,多则百来人,少则数十人。“火龙”系竹编骨架与麻布扎成。当玩龙者表演时,烟花开放,爆竹齐鸣,只见一人以炭火勺取铁水浇洒,一人以木板蘸打铁水,相互巧妙配合,从而形成夜空火龙腾跃之景观。
(四)端阳龙舟
民国时期,江北城端阳赛龙舟热闹非凡,主要在沿江河段举行,一般由当地士绅、帮会头面人物主持。解放后,还在江北城觐阳沙嘴至朝天门,南岸弹子石举行过。“文化大革命”中,江北城两条船被作为“四旧物证”销毁。此后,赛龙舟活动未再举行。
(五)杂耍魔术
(六)电影院
(王兴发木匠院子、曦光电影院、江北剧场)
1917年(民国6年),在江北城下横街王兴发木匠院子放映无声电影后,至民国18年(1929年)江北城建成第一座电影院,即在江北城衙门口原女监狱内开办的“曦光电影院”,当时为重庆6家电影院之一。1934年,该院因片源缺乏和经营惨淡而倒闭。此后,武昌行营政训处、国民政府军政部等放映单位的电影放映一般都在保定门外河坝等地露天电影场。解放后,在江北城正街建成规模较大、设备较好、近千座的的江北剧场。
(七)图书阅览(福音堂)
1922年,江北城达德社(即福音堂)内创建“第一书报社”,是江北公共图书阅览的开始。以后又增设“第二书报社”。1933年12月31日,于江北城文庙设县立图书馆,将一、二社并入,开辟成人、儿童、两部阅览室,收藏有万有文库、四库全书、二十四史等大部典籍,总藏书2万多册。1938年,并入县立教育馆,后因日机轰炸,图书馆被毁无存。抗战时期,江北城福音堂设“战时书报供应所江北图书馆”,馆藏多为大众通俗读物。
七、历史文化遗迹举要
“灵石”题刻:在江北嘴和朝天门之间的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一片礁石上,逢罕见枯水季节才显现。石上有汉代以来的历次水文题刻是中国最早的枯水记录。其题刻集篆、隶、楷行各体书法,为重庆市一大奇观。
金沙火井:江北厅志称为“渝北十景”。即天然气矿苗,位于江北城汇川门和觐阳门之间河道沙滩上,据记载:“火井,一甲城外金沙厢,水涸时桩下二三尺,有气上出以火引之即燃。
偏将军印章:在嘉陵江北岸水府宫聚贤岩下河滩出土。现为重庆市自然博物馆收藏,系国家一级文物。印章为正方形龟纽金印,镌刻阳文篆书“偏将军印章”5字,分3行排列,连纽高2厘米,长宽各2、4厘米,重108、95克,是东汉至三国时期的珍贵遗物。
明玉珍睿陵:位于江北城上横街保盖山上。明玉珍是元末农民起义将领,1357年(元至政十七年)率军入川,攻克重庆、成都等地,1361年(元至政二十一年)控制全川,称陇蜀王。1363年,明玉珍在重庆称帝,建国号大夏,年号天统,定都重庆。传二世。在位期间,推行较宽松的政治制度和赋税制度,使四川在经济和人口上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三年后明玉珍去世,又三年,大夏国为朱元璋所灭。其墓为长方形竖穴石坑墓,无墓道,椁为香榧木,棺为柏木,椁前竖有“明玉珍墓志铭”《玄宫之碑》记载其兴亡的历史,共1004字,为四川地方史和元末农民战争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出土文物中还有各种明代丝织品,对研究当时经济、文化、和纺织工艺发展具有很高的价值。
& 151116674
1641886400281939·八”妇女节时,著名妇女运动领导人邓颖超、史良和沈兹九等来此作过抗日
江北公园:1927年,重庆著名实业家唐建章,时任江北县建设局长,在江北城筹建公司,江北公园被正式提上建设的议事日程,在明朝留下的文庙后街和江北县政府后花园基础上扩建。占地约3、17公顷。公园分上下两园,地处江北旧城撑花街两处,由小型隧道将两园连成一片,园内有楼、台、亭、阁、石山等景观,古树名花、荷池喷泉、轩榭亭台点缀其间。最富盛名的是假山“迷园”,俗称“八阵图”,分旱八阵和水八阵,曲径通幽。另有弈园、茶亭、相馆、餐厅和体育场等,为当时重庆市公园之冠。《重庆市一览》记载了当时盛况:“入院内,洋槐扶疏,夹道欢迎,左建画声馆,右为喷水池,池中叠石为假山,有奇峰,植树其上,再进为妇孺运动场、网球场、篮球场;东南隅为动物园,其中植花颇富,睿池蓄水,有假山矗立水中,森如石笋……宜游者之津津乐道也”。此园抗战以后渐遭破坏,日益凋敝。80年代部分重修,建园中园——寸苑。
文峰塔:位于江北北岸塔子山上,海拔293、5米,峰顶屹立一座七级文峰古塔。第一次建塔时间不详,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在原基上重建。清代头塘文峰塔,被《江北厅志》、《江北县志稿》及古今文人墨客视为“渝州一景”,得“文笔摩霄”的盛名。此塔为七级六面,高26、64米,砖石间砖木砌成,每砖均烧有“文峰塔、戊子岁“字样,塔各层仅开一窗,朝向有别,作螺旋状排列,可谓一奇。
邓家院石刻:在江北城水口市口32号。此院已大部分被拆毁,仅剩佣人住的一楼一底,建造时间不详。其侧石门上方镶嵌有一幅近1平方米的石雕画,画面有数处城门、城墙、山石、树木、房舍和动物,是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透视法相结合的构图。其刀法精湛,层次分明,立体感强,栩栩如生。
中山林:1929667
19301934391942
八、滨江歌谣与传说
永远的“灵石”
在江北嘴与朝天门交汇的地方,有一块礁石,上面刻有自汉代以来的水文题刻,在嘉陵江枯水季节便会显露出来。古人认为,冬天长江和嘉陵江的水位回落到一定的位置,第二年就一定会是风调雨顺的丰收年,于是,人们就用“刻石记事”的方式,在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的一块礁石上,用详尽的文字记录着每一年的水文情况,这一行为从汉代一直延续到清代。这就是“灵石”。上面不仅刻满了水文,还刻有各种各样表示丰收的动物图案。刻水文的文字最初是篆书,后来是行书,“灵石”边还有文人骚客的题诗,十分精美。但如今,随着三峡大坝的建成,长江水位的升高,“灵石”还会出现吗?
一灯照三台
据说鲁班曾打制了一盏石灯台,叫徒弟赵小二(也叫赵巧儿)在天亮前送给东海龙王。赵小二星夜兼程,至江北适中村,疲倦而卧,当鸡叫时,才知误了时辰,一急,竟在石板上跺出两个脚印,约四尺长,此地故名“脚板沟”。赵小二急行至沙湾青崖脚下,天已大亮,只好把石灯台放在河边,于是这里生出一个美丽的名字——灯台石。民间亦有谚语曰:赵小二送灯台——一去不回来。其石状如灯台,人站在石台上能看到刘家台、廖家台、简家台。自有灯台石后,刘、廖、简三户人家便开始兴旺起来。故三台就是由三姓人的发迹而得名。
民国18年,有人以灯台石不利航行为名,曾把灯台石打来卖钱,说也奇怪,一打灯台石,刘、廖、简三台同时起火,并烧个精光,从此衰败。
结缘拱北桥
三洞桥原名“拱北桥”,位于江北城文星门下,取“众星环绕拱卫北辰”之意。清道光前现三洞桥一带是一片荒郊野地,只有一条小路通行,是江北城通往邻近州县的必经之路。文星门下有一条湍急的小溪直奔长江。枯水季节,人们从溪中条石上通过,遇春雨夏洪涨水,只能沿溪上绕数里过溪。溪底尽是淤泥,稍有不慎,便有深陷淤泥窒息之险。
一云游化缘和尚路过此地,立志化缘造桥,以铁链穿锁骨沿街化缘,不日石桥落成,病重的和尚在桥上求人命名石桥,只见一紫衣老者漫步而上,唱到:“高僧链锁骨,立志造石桥,桥成僧涅般,文星点拱北。”和尚瞑目圆寂,众人将和尚遗体葬于溪旁江南山,名为“和尚坟”。
拱北桥建成后,桥通路顺,此地日渐有人家村落。因拱北桥是一座三孔桥,日久便惯称“三洞桥”。
链锁蛤蟆口
江北梁沱观音梁南端内侧地名叫“蛤蟆口”。这里枯水为陡坡,涨水成急流,是上行木船必经之险途。
相传古时此处有千年成精的蛤蟆妖怪镇守,吞船吃人,兴风作浪,为祸人间。百姓集体祈祷上天捉拿蛤蟆妖。须臾,天上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大雨倾盆而下。当雨过天晴后,一条崭新乌亮的铁锁链锁在蛤蟆口上。这时一阵“文星抛铁链,锁住蛤蟆口”过滩号子传来。从此过往木船只要用蒿干钩住链条,就能顺利通过逆水滩。
石滩飞活鲤
江北城区域除“川江号子”“滑竿报路歌”等耳熟能详的歌谣之外,其中最为广泛流传的是:
&“挠夫歌”。挠夫(船工)终日在江上漂泊,背井离乡挣扎在死亡线上,岸边有歇脚住宿找活的行会—“挠夫馆”。“挠夫歌”反映挠夫真实的生活状况:
日饮长江水,夜宿沙滩中。
妻守有夫之寡,夫伏无罪之法。
吃的是鬼魂之饭,穿的是疤上重疤。
病了听天由命,死了江河喂鱼虾。
只为生活把船拉,抛下妻儿离了家,
茫茫长江流不尽,全是泪水混泥沙。
第二编:时代变革篇
解放后,重庆港务局以梁沱为中心,设立江北港务作业区,修建码头、货场、桥梁、公路等,成为重庆市进出口物资的主要中转站之一。先后整修五江路、勤俭路、红会路、江北正街等和上、下横街等主要街道并建嘉陵江客运索道。水陆交通通畅,为地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1949年后,沿江随着经济建设的开展,修建了众多的缆车码头、钢趸码头和重力式码头。现代运输工具使码头能力空前提高,下河引道的修建是解放后码头面貌改观的一大因素。
195619581966197819854385656649
嘉陵江索道——1982年1月1日中国第一条城市跨江客运索道——嘉陵江索道历时两年建成通车。这条从江北城金沙街至渝中区沧白路的索道全长740米,车厢最大容量46人,最大牵引速度6、5米秒。是中国第一条客运跨江索道。当时,索道日客流量最大达到25400人次,从索道建成到九十年代,日平均客流量为12000人次。随着时间的推移,江北区道路交通力度的加大,黄花园大桥等的建成通车,如今嘉陵江索道风光不再。
解放后,重庆港务局以梁沱为中心,设立江北港务作业区,修建码头、货场、桥梁、公路等,成为重庆市进出口物资的主要中转站之一。先后整修五江路、勤俭路、红会路、江北正街等和上、下横街等主要街道并建嘉陵江客运索道。水陆交通通畅,为地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解放后,江北沿江工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已形成
19771983661985
19987610-15———“”
19662001340048%6250070%200266929
20003403(6276)
3321(5765)57.6%
70%20.723%1.662%
2500612.3%
10———20021225“”
23641622746107243815407672775870404800014000022000014
2-3107200530
153931545599.6%1054669%489531%150734458
(三)江北城第一爆]
2003年10月12日上午9:50分,重庆市主城区最大规模的爆破——江北城三栋标志性江景高楼爆破成功实施。至此,我市中央商务核心区建设拉开序幕。
此次爆破的拆除的三栋大楼位于江北城下横街和江正街其中一号楼高18层,东侧二号楼高16层,三号楼高9层。南距嘉陵江25米左右,西侧离立交桥和嘉陵江索道仅12米,北距居民楼约20米。此次爆破拆除的面积达3万平方米,创下了我市主城区历次爆破规模之最。三栋大楼共钻孔2、8万个,使用雷管3、1万个,填埋炸药1000公斤。工程量超过了主城区任何一次爆破,施工难度和技术要求也属国内罕见。此次爆破与重庆市主城区历次爆破相比,开创了三项记录:我市最高楼层(18层且一次性爆破高楼多);我市最大规模的一次高楼爆破(3万平方米);我市技术难度最大一次高楼爆破(剪力墙桶式结构)。此外由于大楼周围遍布居民住宅和为保护清代古城墙,使得爆破只能沿长江边方向倒塌,大大增加了爆破的难度。
对于这段向东延伸的清代古城墙古城墙,采取了四大措施予以保护:给古城墙围上竹笆;将二号楼原向正东倒塌改为向东偏南方向倒塌;在城墙的底部垫上护渣;倒塌方向填土以减小震动。
整个爆破时间持续10多秒.重庆大剧院和重庆科技馆两大重点工程随之将在这里动工。
六、组织实施建设机构
(一)江北城拆迁建设指挥部
2002年10月21日,成立江北城拆迁建设指挥部。根据重庆市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03——3)精神,成立了江北城动拆迁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协调领导小组在重庆市江北城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负责江北城拆迁工作日常重大问题的协调和处理。指挥部为江北城动拆迁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的具体办事机构,全权代表江北区委、区政府和协调领导小组负责江北城动拆迁的具体日常工作。
(二)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
全面负责江北城拆迁和建设的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是筹集城建资金、管理城市基础设施国有资产、参与城市建设经营的国有独资企业。2002年6月重庆市政府明确城投公司的战略定位为:重庆市城市建设筹融资的总渠道;主城区路桥建设的总帐户;城建资金筹措所须土地的总储备。公司成立以来,累计融资100多亿元,投资重庆市重点市政公用项目50多个。近年来,公司通过资产重组、资本运作、控股、参股等方式,组建了重庆城投路桥管理有限公司、重庆城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重庆市城市建设土地储备整治中心等二级单位,控股渝开发等3个公司,参股重庆市万州江南新区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等3个公司。初步建成能进行自我补偿和发展,适应城市建设可持续性发展需求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渠道投融资体制。
(三)重庆市城市建设土地储备整治中心
&2002年12月,根据市编委《关于同意设立重庆市城市建设土地储备整治中心的批复》(渝编[2002]94号)文件精神正式组建重庆市城市建设土地储备整治中心。
其宗旨和主要职责任务是:为优化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服务;负责授权范围内土地收购、储备、整治等具体工作。
土地储备整治中心为市城投公司管理的处级事业单位,中心下设一室三部,即办公室、财务处、拆迁安置部、土地征用整治部。
两面临江,。地处嘉陵江汇入长江口的北岸,东临长江与南岸区隔江相望,南以嘉陵江与市中区为界,西接刘家台、北邻观音桥和三洞桥,从永平门向东呈单面坡向长江边倾斜。南边由于嘉陵江长期切割和侵蚀坡度较大;北边谢家沟一带受河水长期冲蚀形成悬岩陡坡。尤其是江北嘴地带具有很高的景观价值,基地中为浅丘地貌,山丘台地走势清晰,有利于建筑群落依山就势的组织,基地中形成两条大型冲沟深入内部,与山丘台地紧密咬合,并将基地分为两部分。片区内植被条件良好,尤其在冲沟河谷地带植被密集,片区中江北公园以及街道绿化也具有相当的保留价值。
江北城滨水岸线丰富,沿长江以自然岸线为主,沿嘉陵江在建造滨江路时已进行了部分堤坝处理,形成人工岸线。有三条主要的景观视廊在基地核心地带交会,与城市周边景观相互辉映,溢彩生辉。
CBD20556026446.2%559.8%8114.5%488.6%11720.9%CBD
未来的江北城将定位于商贸、文化、会展、旅游、观光,以建设山水园林为重点。打造成重庆行政中心、科技信息中心和文化娱乐中心。其重点为重庆市中央商务核心区。
20037国内外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方案“记忆之城”拔得头筹
“记忆之城”方案
& “记忆”和“未来”是两大核心主题,有2000年历史的江北城老城墙、古城门、明玉珍墓将全部保留,江北嘴两岸将建城墙公园,下横街将建民族博物馆和民居酒吧。一条中央大道直通中央商务区,由三栋高达200多米的金融贸易中心楼群构成。散列其中的科技馆、大剧院、视觉艺术中心、体育健身中心等星落棋布,嘉陵江上的一块巨大礁石改造成观音梁休闲港。未来交通有天上的索道,地下的地铁网,水上还有嘉陵江上的两座大桥,地上是宽阔的中央大道。方案利用江北城地理位置特点,结合滨江路、江水、河滩等资源优势,给中央商务核心区融入更多绿色和人文理念。其中科技馆、歌剧院、涉外商务区、摩天大楼等一大批标志性建筑将拔地而起。
记忆之城延续古城格局与肌理,保留古迹与历史遗存,发掘历史文化内涵并赋予新的活力要素,以混合使用为主要概念,安排院落式办公机构、商业服务、休闲娱乐、服务咨询以及住宅等设施。未来之城充分体现集约高效的土地使用效率,展现现代商务办公区繁荣向上的形态特征。集中安排商务写字楼、金融办公机构以及酒店、购物中心和住宅等混合使用设施。
&四、快捷的交通網絡規划
為突出中央商務區的中心性和輻射能力,重慶市將在江北城、解放碑、彈子石這個“金三角”之間建立快捷的現代化交通網絡。其中江北城的規划有輕軌4號線,由彈子石、五里店、火車站連接而成。紅旗河溝、五里店、解放碑組成輕軌6號線。兩條線路預計2006年通車。目前,一座壯觀的大佛寺大橋已建成,朝天門大橋正在修建中,將在2006年通車。按照規划,江北的6條干道之一的五童路,作為重慶的迎賓大道,跨越兩江三區,直接通向江北國際機場。
步道、水路、鐵路、航空的交通也在建設中。步行交通:各個重要公共建筑、綠地、開敞空間之間設置全天候的人行通道,并規划在朝天門和江北嘴之間新建一條人行過江隧道。水上交通:寸灘集裝箱碼頭、游艇碼頭在2006年建成。鐵路運輸:新建的龍頭寺火車站將于2006年投入使用。航空運輸:重慶江北國際機場擴建完成。
江北城的内部道路交通系统采用“十字加环”的结构。规划道路分为五级,片区北侧和西侧的城市快速道,片区中部的十字交叉的城市主干道,红线宽度32——40米;滨江路与内部环路为次干道,红线宽度20——28米;区内支路划分街坊,红线宽度15米;区内小路主要为古城的滨江路,红线宽度6米。在片区主要出入口设计互通式立体交叉。片区内部结合地形条件在主要交叉口处设计简易立交。
五、重庆科技馆
(一)重庆科技馆规划方案:
重庆科技馆选址在江北嘴原江北公园和衙署所在地,位于江北城规划中的记忆之城和现代之城的汇接地带,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江北城商务功能区中具有标志性和号召力的大型建筑。用地规模60亩,总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工程概算:4亿元,预计工期:2004年底动工,2007年开馆.
科技馆广泛采用多媒体虚拟技术、机器人技术、高科技声电及数码影视技术等手段,在配置丰富科普基础知识内容的同时,重点展示信息、通讯、航空、军工、生物、医药、环保材料、能源、机械、交通等领域高新技术发展状况及趋势。馆内设有重庆科技展厅、宇宙剧院和立体巨幕影院、互动性科技娱乐厅。
& 重庆科技馆设计立意新颖、展品主题生动鲜明、高新技术含量大、现代化气息浓厚、受众参与程度高、体现和适应重庆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特点、深受群众喜爱,体现新兴直辖市形象和气度的现代化一流省级科技馆,建设成为集科普展教、休闲娱乐和旅游景观功能于一体的重庆市标志性建筑。(二)科技馆建筑设计应征方案
2004315AS7
1号方案:以“山、水、人”作为设计元素,主楼由一个三角锥体与一个圆球体组合构成,简单而略带夸张的形体较符合标志性建筑应具备简洁有力、个性鲜明的特点和要点。利用建筑的“山之颠峰”构筑观景平台,使重庆特有的“山、水、城”风貌尽收眼底,使建筑在具备科普教育的功能的基础上,成为一道靓丽的观景胜地
强调“科技
生态”的概念,“以自然为重点,以人为中心、以科学为主题”为设计原则,将“水是生命的起源,而江北城是重庆的发源地”,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将水的主题贯穿于设计的始终。以“一条景观轴、三个关键点”为中心。
&3号方案:以“探寻”为科技馆、公园及视觉走廊的共同主题,以环境观念为设计的出发点,建筑形体逻辑化地在一个整体上形成问号和感叹号的结合体。以科技馆及其辅助用房作为场地中的功能和景观的核心,带动公园和城市景观视觉走廊,形成完整区域的标志。
尽力延伸城市传统,将城市现有的脉络、地形的变化和山城组织设计出前卫的公共机构,刻意与单一庞大科学展览馆背道而驰,并以一串相连的不定型开场空间与建筑相互交错构成一个完美的科学空间。
强调现代感和科学性,反映行业特色与地方特色;注重环境质量及内涵的设计观念,注重人们活动的多样性和资源共享,让建筑边缘与建筑内部“撞击”出不同的对话点。运用竹林步道、自由草坡、自由林带等多种元素,形成融合、统一、协调的环境。
6号方案:以“科技方舟”为主题,建筑造型随山势而错落有致,注重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外观强调了科技馆的特征性及古代中国对宇宙的“天圆地方”判断的回忆和点评。球体空间满足各功能布局的要求。张扬了科技馆的具有标志性塔楼——一弧满张的帆。
7号方案:主题以质朴的石材构成,其间穿插一组玻璃幕墙,两种材质完美的结合,宛如天水映射下的绵绵群山,外观酷似水晶球体的环幕电影位于建筑轴线上,以科技和人类由来为表现主题。
(三)应征方案确定
2004526AS7
2004628~297
六、重庆大剧院
2005年开建的重庆市大剧院位于长江、嘉陵江汇合处的江北嘴城市商务中心区核心空间范围内,即现在的江北正街与下横街围合的区域。与渝中半岛以及绿色山体为背景的南岸弹子石地区隔江相望、和谐共生,并通过其高雅大气的艺术表现力和强烈时代特征,成为重庆的一大标志性建筑。
(一)重庆大剧院应征方案
作为重庆市规划的十大公益设施之一,市政府2003年10月举办了重庆大剧院建设设计方案征集活动。根据市文化局提出的基础设计要求,重庆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委托市规划设计院,编制出设计任务书,初步勾勒出重庆大剧院的宏伟轮廓。按照市文化局的要求,大剧院由一个1800座的大剧场,一个800座的中型剧场(音乐厅),一个多功能排练厅及其它附属设施组成。全部采用先进的可升降平移舞台机械和舒适的观演设施,可以接待世界一流的文艺团体演出。按照国家级剧院的标准精心打造。在征集活动中,有多家国内及法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外知名设计单位参加,设计要求主要针对建筑外观及功能设施,在宏观上要求汇集当代世界建筑艺术与科学技术,并成为推动重庆与世界交流的重要场所。
重庆大剧院有包括“孤帆远影”、“流水不腐”、“江门朝天开”、“川壑在我心”、“江北有鸟其名为凤”五种备选方案。
“流水不腐”——重点体现了流动、飘逸的建筑理念,往前延伸的顶层仿佛一对伸开的翅膀,欲飞向两江的交汇点。依托在平台,表达快节奏、动感强的城市主题。建筑物原址上历史悠久的教堂、城墙、城门都按原样加以保存,并且把教堂包含在建筑群的一个花篮网状钢立柱当中。
“江门朝天开”——把歌剧院理解成城市的门楼,整个建筑建在半岛的最尖处,横跨于中央主轴之上。山河、城市衬托起轻盈的主体建筑,整个建筑分成两个部分用长廊连接,剧场前部是一个园林式的公共广场,而且对教堂、城墙等历史文物的保护体现了尊重历史、力求现代的设计概念。
“川壑在我心”——着力表现渝州大地的特殊地形地貌。四分之一圆的外部造型、弧形的建筑群连接、梯田状的层次,三个建筑、三个剧场由玻璃幕墙连接,整个建筑群落就像三颗晶莹的鹅卵石撒在一段碧水之上,形成了对周围乃至重庆地理环境的呼应,表现了建筑回归自然的本性。
最终得以入选的则是“孤帆远影”,这是一个抽象地表现“船”的主题的方案,整个大剧院是一艘“玻璃时空船”,表示从过去驶向未来。建筑具有强烈的个性和清晰的肌理,有巨大的可识别性。建筑物表面选用的是一种浅绿色的有机玻璃。整个建筑在这个用玉石玻璃制成的外壳笼罩之下,可以在任何光线和天气条件下呈现出朦胧的艺术美。中选方案在专家评审、市民投票中,均获票最高。
作为重庆市标志性建筑,大剧院设计建筑高度为60多米,并以两个剧场为中心,并配以餐饮、休息、交际场所。剧院将采用先进的舞台机械和舒适的观演设施,使其满足大型歌舞剧、综艺、戏剧、交响乐、室内乐演出的需要,具备接待国际表演艺术团体的能力。
2005619(CBD)
CBD“”“”
9.9153641800800300
CBD———“”
八、江北城开发建设计划
重大设施的陆续实施:江北城拆迁工作已经开展,总面积122万平方米,计划在半年内完成,规划中的两江隧道与朝天门大桥的付诸实施,将进一步改善江北城的交通条件。
近期项目的逐步落实:规划首期确定了两点一线一带工程。大剧院、科技馆、都市舞台以及江北嘴滨江绿化带的建设指日可待。
滚动开发的总体构想:江北城的开发建设结合基础设施的投入步骤对江北城进行分期开发实施策略,可以分为多个开发步骤,由内向外逐步展开。首期开发以近期项目启动,尽快形成规模,提高地段的整体环境和投资吸引力;二期开发嘉陵江沿江地带和北部长江沿江地段。该阶段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应该积极进行城市开放空间的建设,包括大型公益设施、休闲谷地以及滨水观光游乐区,以获得进一步开发的环境基础;三期开发主要集中在内部的高强度开发地段,完成江北城的整体建设,进一步优化土地使用功能,积极完善各种配套设施,形成片区良好的总体形象。
江北城的建设在近期建设项目的实施带动下,全面配套和不断提高的态势,逐步展现在人们面前。
翻阅历史,我们为江北古城的历史而兴叹,我们为江北古城的衰落而嗟伤。我们前辈们穿越巴山蜀水,迁居于斯。一代代人不断克服艰难险阻,创造了丰富的江北城文化。是我们开发建设江北城的宝藏。
如今,江北古城将要翻开新的历史篇章,江北古城将旧貌换新颜。一个绚丽夺目的新江北城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我们有理由相信:多年以后,当我们的后代重新踏上这片热土,他们会延续自己先辈创造的历史和文化并发扬光大,展现出光辉灿烂的美好未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旧房改造补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