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柳希的冷冷真名叫什么么

《何香凝() 三清图》
热门搜索: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 何香凝() 三清图
何香凝作品列表
RMB 20,000--50,000
RMB 350,000--400,000
RMB 无底价
RMB 无底价
拍卖关注点
热门拍卖艺术家
最新拍卖艺术家
何香凝() 三清图
编号   :0979
起拍价  :RMB 无底价
成交价  :5,750
画家   :
创作年代 :
尺寸   :70×30.5cm
作品类别 :
预展时间 :-
预展地点 :上海展览中心西二馆一层(南京西路1333号7号门)
拍卖时间 : 09:15:00
拍卖地点 :上海展览中心西二馆一层(南京西路1333号7号门)
拍卖卖场 :
拍卖会  :
拍卖公司 :
最新推荐作品
RMB 8,000--10,000
RMB 无底价
拍卖作品描述
设色金笺 镜片 款识:何香凝。 印鉴:何香凝(白) 70×30.5 cm. 约2.0平尺
何香凝简介
何香凝 女,原名瑞谏,又名谏,广东(今广州市芳村区)南海人。1897年与廖仲恺结婚。1903年夏东渡日本求学。9月与廖一起结识并多次拜访孙中山,决心献身民主革命,并受孙中山之托积极在留学生中进行活动。1905年8月经孙和黎仲实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此后数年,在东京目白女子大学及本乡女子美术学校学习,同时承担收发孙函件等后勤工作,并为孙领导的起义设计绘制过军旗等图案。其在东京寓所成为孙及同盟会骨干会员经常聚会的地方。黄花岗起义前夕回到广东。辛亥革命失败后与廖仲恺一直追随孙左右,进行讨袁与护法斗争。陈炯明叛乱时极为关心孙夫妇的安危,并全力营救廖脱险。随后,大力支持孙改组国民党,与廖一道成为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忠实拥护者和执行者。1924年8月担任国民党中央妇女部长后,积极开展妇女运动。1925年孙在北京病危时入京侍疾,是孙中山临终遗嘱的签证人之一。孙中山和廖仲恺相继去世后,继承他们的遗志,维护三大政策,努力推进国民革命运动。1926年1月当选为国民党“二大”中央执行委员。后代理妇女部长职,积极支持北伐战争。个人经历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与宋庆龄、毛泽东等通电讨伐蒋介石。1929年愤然与蒋介石决绝,后出国旅居欧洲。“九.一八”事变后回国从事抗日救亡斗争,任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常务委员等职。1937年在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上与宋庆龄等提出恢复孙中山手订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案,要求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共同抗战。抗战胜利后致力于爱国民主运动,反对蒋的独裁与内战政策。1946年参加发起成立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的筹备工作。1948年1月与李济深等在香港创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中央常务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名誉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等职。日在北京逝世。著作编为《双清文集》下卷。艺术作品何香凝,笔名双清楼主,于1911年毕业于女子美术大学。她与丈夫廖仲恺一起来日留学,在女子美大学习日本画,后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为革命的需要绘制和刺绣军旗、符号、告示和军用票图案等。辛亥革命后在广州受岭南派影响,作水墨山水画。1925年以后,为革命奔波斗争,一段时间无法作画。20年代末常画寒冬不谢的梅菊和百岁长青的松。在上海、香港举办画展。1929年去法国巴黎。“九·一八”和“一·二八”以后立即回国,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与柳亚子、经颐渊、陈树人等组成“寒之友社”,举办义卖展览,慰问前线抗日将士。1938年以后,迁居香港,支持宋庆龄建立的中国保卫大同盟,向海外华侨宣传抗战,并为八路军、新四军募捐筹款。这时期所作多为松梅菊,偶作山水,大都赠送或出售给华侨。香港沦陷后到桂林,以卖画为生。光复后重回香港。1949年以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务。作为中国革命的元老级人物,何香凝一直没有放下画笔,早期作品有浓厚的日本画风格,她以梅花和老虎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享誉海内外。她擅作花鸟,偶作山水,笔致圆浑细腻,色彩古艳雅逸,意态生动。擅长中国画。作品有《狮》、《梅花》、《高松图》等。作品《山水》表现的是深山农户人家的田园风光。远山几重,运笔草草,远处幡杆、屋顶隐约可见,近处小桥流水人家,宛若一幅世俗风情画。在这淡然的画面背后,隐藏着画家心理的不平。通过作画年代和题诗可推知,这幅画是画家个人心情的宣泄,也吐露出画家心中理想的生活家园。1979年于中国美术馆举办何香凝中国画遗作展览,1982年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于广州建立。出版有《何香凝画集》、《何香凝诗画辑》、《双清诗画集》等。何香凝与广州仲恺农校为纪念廖仲恺先生,何香凝于日在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议上提议设立仲恺公园和仲恺农工学校。后来因种种困难,仲恺公园设有建成。仲恺农工学校于日正式开学。仲恺农工学校,位于广东土敏土厂(水泥当时叫土敏土)旁边,广东土敏土厂建于1970年,是我国当时仅次于天津开平水泥厂的一家水泥厂。该厂至今依稀可见“财政部直辖广东土敏土厂”字样。1917年、1923年孙中山曾两度迁和广东土敏土厂,把该厂作为大元帅府,这两次廖仲恺都是担任财政部厂。因此,何香凝把仲恺农工学校的地址选在广东土敏土旁边,也就是孙中山大元帅府旁边。2003年,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的地址是广州东沙街18号,而仲恺农工学校(今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的地址是广州东沙街24号,两地仅相隔3米。一日,广州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廖仲恺在广州去世后,国共合作的广州国民政府,成立了纪念廖仲恺先生筹备委员会,何香凝为主任,委员当中有蒋介石、李济深、许崇清、陈树人、古应芬等人。日,何香凝在广州召开的“廖仲恺逝世纪念会”上说:“廖先生曾说中山路有无限之希望,又说中国蚕桑日渐退步,非提倡蚕桑不足以挽回利权。因此,我们现在发起在中山路建廖先生纪念公园及农工学校,所以留纪念,而发展农工,现在举行募捐,深望各同志努力匡助,以竟廖先生之志。”(1)学校用地问题,因广州中山路征地有困难,后经何香凝四处奔波,在广州土敏土厂旁边征得潮田旷地,作为仲恺农工学校用地。因廖仲恺先前担任过财政部长兼农民部长、工人部长等职,积极执行孙中山的扶助农工政策,被称为工农群众运动的保姆,何香凝因此把学校定名为仲恺农工学校。捐款支持仲恺农学校的有香港罢工委员会、国共合作建立的广州黄埔军校师生,广州、香港各界人士,胡文虎等海外侨胞以及广州以外的国内各界人士。日,仲恺农工学校正式开学。何香凝任校长、以后挂名校长达15年之久。何香凝当时的职务:1925年10月担任国民党广东省党部妇女部长,以后又担任民国党中央妇女部长。1926年1月,何香凝又担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仲恺农工学校曾聘请著名教育家许崇清为校董会董事长。国民党的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也曾经为仲恺农工学校的校舍题字。仲恺农工学校开学的时候,先设二个班,一班为三年制本科,一班为一年制实习科。20年代仲恺农工学校编印的《本校概览》介绍:1927年开学“决议先招蚕科二班,一班程度较浅,注重实验,毕业期限一年,名为实习科。以略识书算之农家子第为基本。所有衣食住宿概由政府供给,并月给津贴三元。使其毕业后,有相当技术能深入民间而领导(蚕种)改良工作&&(2)其次则招收高小毕业程度入学之蚕丝本科一班,自负学费,自备膳费。三年毕业。注重实验,而兼授以学理。管理务求完密,训练务求精严,冀养成勤慎耐劳、有真实常识之实业人才,供国家建设之用。“(3)二1927年4月,第一次国共合作走向失败,国共两党的斗争越来越激烈。这时何香凝在武汉参加国共合作的武汉国民政府。但南京、广州已开始清共,广州共产党人纷纷逃往武汉。武汉还维持着国共合作的局面,何香凝发表电声讨了在上海清共的蒋介石。何香凝在武汉打电报给国民党广州当局,决定辞去在广州当局的兼职,但又请求广州当局,不要因政治分歧而解散仲恺农工学校。电报上说:“国民党广州政治分会,广东政府诸委员证鉴:香凝现决辞政治分会及省政府委员职,特此电达。惟有所请求者,仲恺农学校经费望予维持。“(4)1927年7月武汉国民政府清共反共后,何香凝避居庐山,表示不参加当时政治,实则抱消极观望态度。1929年, 上海许多当时全国著名的书画家,为支持何香凝创办的仲恺农工学校的经费,慨然泼墨赞助,捐集了许多著名的书画,公开售卖,作为仲恺农工学校经费。何香凝携带自己的画作于1929年9月到南洋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义卖筹款。几个月间,在海外华侨的支持下,何香凝便向仲恺农工学校汇回避10万元大洋,学校用这笔款扩建了实验楼,建成了当时华南地区最大的蚕种冷藏库,以及添置了图书、仪器设备等。30年代,仲恺农工学校建成了机蚕丝工场。规模虽小,但有广东丝业界最先进缫丝机36台,每月生产优质蚕丝200多斤。从1927年起,15年内培养了一些抗病优良蚕种,其中包括“仲字1004号”、“仲字1006号”两蚕种,在珠江、长江流域的蚕区推广。抗日战争期间,广州仲恺农工学校搬迁至广东南海县西樵官山,以后又四次搬迁,在广东北部山区,度过艰苦岁月。三1946年,何香凝多次发表文章声援共产党,声讨蒋介石,何香凝的儿子廖承志也早已参加共产党当局关系紧张,广州仲恺农工学校也濒临破产边缘。30年代国民党曾把朱执信、廖仲恺并称为先烈;此时广州的执信中学声名很好,而广州仲恺农工学校则面临破产。1946年7月,何香凝在致国民党南京中央的信中说:仲恺农工学校,及专纪念仲恺先生设立于广州河南。十数年来,由香凝担任校长。自愧能力及经济支出绌薄弱,虽未能大有发展,而一切经营维持颇费苦心,历届学生多有造就。回忆二十余年创立之始,设立校董事会,由香凝亲自募捐,奔走于海外及国内戚友间,拙作画品卖得款项不少,由此奠定基础。本校产业、仪器、图书、什物等,皆自行购置,哲生、子文同志亦校重之一,当能洞悉情形。抗战期间辗转逃亡内地,香凝到曲江之时,以老衰多病未能担任该校长职务,遂改为省立学校,行政由政府管理。然而,本校之校董会因管理校产之故,并未解除其职责也。吾党先烈之纪念学校,岂止仲恺学校一间,而独贫贱仅留片瓦之仲恺学校则受摧毁。(5)从何香凝的信中看到,仲恺学校已濒临破产。以后,何香凝与国民党当局的矛盾越来越深,仲恺学校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仲恺农工学校又得到发展,改名仲恺农样。“文化大革命“中,又再度受到冲击,曾改名为实验农场。20世纪80年代初,仲恺农校骏马属国家重点中专学校。1984年,仲恺农校改为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纵观仲恺学校历史,广州仲恺农校比起广州执信中学来说,更多地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今天,广州执信中学和广州仲恺农业学院,都属于国家培养人材的学校。
拍卖作品图片追求理性与本真
已有 460 次阅读 18:55
|个人分类:|系统分类:|
《古罗马皇帝理性哲学家马可·奥勒留客观态度》(夏子华思想随笔系列之一。连载中)
“不写作投机的东西”;
“学会了避免辞藻华丽、构思精巧的写作”;
“学会了以朴素的风格写信”;
“不满足于表面的理解”……
&&&&&&& 这是马可·奥勒留《沉思录》中的话。一部《沉思录》闪发着异彩。他的心灵自我对白,从修养心性到社会活动,无不彰显尊贵的人性,无不凸显人格尊严和精神魅力。
&&&&&&& 置身时空,亘古永恒的惟有真实质朴,不可逃僻的则是万物运行规律。马可·奥勒留,其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作品记述了古罗马人言行及思想修养真谛。关于仪容习养的目的与意义,也不乏深刻的阐述。例如生死存亡的理解、直线持衡的要义、哲学富足的主旨等。达到豁达开朗境地,不可或缺借助仪容(即行为礼仪)进行苦练。苦探穷索的标的,且讲究单纯、净化、真善的重要性,这就必然界限与界定了仪容本身。
&&&& 写作活动,同肢体语言有所不同,但都深刻反映出一个人的灵魂与内心活动。不带功利目的,回归灵魂独白;不刻意修饰,体现率真、纯洁;不停留在表面现象,探寻事物根本;真实自然,毫不造作。
& 附:【马可o奥勒留生平年表
&& &&&&&& 出版社:】
&&&&马可o奥勒留生平年表&&&&公元121年4月26日,出生于罗马一个贵族家庭,取名马可o奥勒留o维勒斯(Marcus&&&&Aurelius&&&&Verus)。&&&&父亲阿尼厄斯o维勒斯(Annius&&&&Verus),母亲多米特o卡尔维娜(Domitia&&&&Calvilla),也叫露西娜(Lucilla)。其父亲一族曾是西班牙人,但早已定居罗马多年,并从维斯佩申皇帝(69~79年在位)那里获得了贵族身份。其母亲一族也是地位显赫的贵族,其外曾祖父卡提留斯o西维勒斯(Catilius&&&&Severus)曾两次担任执政官。&&&&但是,奥勒留尚在襁褓时其父就死于执政官任上,改由祖父阿尼厄斯o维勒斯(奥勒留的父亲与其祖父同名)抚养。其祖父曾三度担任罗马的执政官,最初是在多米提安(Domitian)皇帝时期,后来则是在公元121至126年间,即奥勒留刚生下来的5年。奥勒留虽然幼年丧父,但还是度过了一个相当幸福的童年。&&&&127年:6岁,获骑士衔。未上公共学校,而是由私聘教师指导受教。这样,直到成年,他在希腊文学和拉丁文学、修辞、法律、绘画、尤其是哲学方面都得到了在当时来说是最好的教育,这些老师主要有:&&&&戴奥吉纳图斯(Diognetus)据说是马可o奥勒留的启蒙老师,是一位画家也是一名斯多亚派的哲学家,他主要教授奥勒留绘画和哲学。&&&&朱利乌斯o拉斯蒂克斯(Junius&&&&Rusticus),斯多亚派哲学家,给予了奥勒留最深刻的私人引导,还教授法律,他一直是奥勒留的知己,后来在奥勒留的帝王生涯中扮演着帝师和智囊的双重角色,曾两次被奥勒留任命为执政官。&&&&阿珀洛尼厄斯(Apollonius&&&&of&&&&Chalcis)是一位严格的斯多亚派哲学家,他在奥勒留养父统治的年代被专门请到罗马,成为奥勒留的老师。&&&&克罗尼亚的塞克斯都(Sextus&&&&of&&&&Chaeronea),斯多亚派哲学家,希腊著名历史学家普卢塔克(Plutarch)的孙子(一说侄子),奥勒留经常聆听其演讲。&&&&亚历山大(Alexander),祖籍佛里吉亚(Phrygia),修辞学家,是奥勒留的希腊文文法教师。&&&&弗朗特(Fronto,&&&&M.&&&&Cornelius),是奥勒留和维勒斯(Lucius&&&&Verus)这两位未来的皇位继承人的共同老师,主要教授修辞学,著名演说家和书简作家,公元143年担任执政官,曾和奥勒留有大量的书信往来,并有传世。在老师中,他和拉斯蒂克斯是对奥勒留影响最大的两位。&&&&柏拉图学者亚历山大(Alexander&&&&the&&&&Platonic),也是修辞学家,大概于170年左右成为皇帝的秘书。&&&&克特勒斯(Cinna&&&&Catulus),一位斯多亚派哲学家。&&&&克劳迪厄斯o马克西默斯(Caudius&&&&Maximus),一位斯多亚派哲学家。&&&&沃伦修斯o麦西安努斯,一位杰出的罗马法学家,教授法律。&&&&奥勒留起初也曾像当时大多数罗马青年一样学习写诗,但后来放弃了文学,专心于斯多亚派哲学。当然,他也接受了贵族甚至王室继承人的训练,例如军事科学和指挥技艺。&&&&129年:8岁,为古罗马战神祭司。&&&&孩提时期,奥勒留就以其性格的真诚坦率得到了赫德里安皇帝(又译哈德良,117~138年在位)的好感。赫德里安皇帝在原先的继嗣柳希厄斯死后,选定马可o奥勒留的姑父安东尼o派厄斯为自己的继嗣,条件是派厄斯亦要收养马可o奥勒留和原先继嗣的儿子康茂德(Commodus,后易名为维勒斯)为养子。而安东尼o派厄斯又是奥勒留的姑夫。奥勒留的姑母安妮娅o盖利娜o福斯蒂娜(Annia&&&&Galeria&&&&Faustina)嫁给了安东尼o派厄斯。姑父无子,便以奥勒留为养子,改其名为Marcus&&&&Aurelius&&&&Antonius。这样,马可o奥勒留的全名就是马可o奥勒留o安东尼,由于其养父也叫安东尼,所以习惯上叫他“马可o奥勒留”。&&&&132年:11岁,自幼便学习过一种简单朴素的生活,这年更开始有意身着古代希腊与罗马哲学家们常穿的简陋的长袍,模仿他们的生活方式,艰苦自约,一度到了损害自己健康的地步。他体质夙弱,但勇气过人,成年后狩猎时擒杀野猪无惧色,但性不好斗,更不喜结派,轻易不现身于竞技场内。&&&&136年:15岁,与养父的另一养子康茂德的姐姐法比亚(Fabia)订婚。&&&&138年:17岁,与法比亚解除婚约,与姑母之女福斯蒂娜订婚。赫德里安皇帝去世,养父派厄斯继位为帝。&&&&安东尼o派厄斯皇帝(Antoninus&&&&Pius,生卒年86年~161年,138年~161年在位),和奥勒留在史上并称为“两安东尼”,是罗马帝国“五贤王”中的第四位,在其治下罗马帝国迎来了空前的繁荣。他可以说是对奥勒留一生影响最大的人。&&&&139年:18岁,奥勒留获得“恺撒”的称号,协助养父治理国家。&&&&140年:19岁,擢升为执政官。&&&&145年(一说146年):24岁,结婚。再次被推举为执政官。&&&&147年:26岁,生一女,后来总共生有13个儿女,但只有6人存活,其中5个儿子中只有一个即康茂德长大成人。&&&&担任护民官,并获得其他国家荣誉,被指定为皇帝的继承人。&&&&161年:40岁,养父安东尼皇帝去世,即帝位。之前曾第三次被推举为执政官。&&&&奥勒留即帝位后,邀请他养父的另一养子卢修斯o维勒斯(Lucius&&&&Verus)与他共理国事,这是罗马帝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两个皇帝共享皇权。卢修斯o维勒斯(生卒年为130~169年,161~169年在位)娶了奥勒留的女儿路西拉为妻,所以,奥勒留又是他的岳父。据说元老院曾要求奥勒留独自执掌朝政,但是奥勒留坚持要共同在位。而维勒斯据说是一个懒散知足的人,并不适于这一个位置。但是奥勒留容忍他,而维勒斯也有自知之明,对奥勒留的品格敬重有加。&&&&162年:41岁,其时帝国疆界横跨欧亚非三大洲,北抵英吉利海峡、莱茵河、黑海、高加索一线,南至北部非洲,东到阿拉伯沙漠。边境不宁,维勒斯统兵征讨东方的叛乱,据说主要是依靠他手下的将领而取得成功。与安息人的战争最终于公元165年结束,奥勒留与维勒斯于166年在东部为这次的胜利举行了凯旋仪式。而北方的马可曼尼人(Marcomanni)也发动叛乱。台伯河(Tiber)发生洪水灾害,库济库斯(Cyzicus)发生地震,国内疾病蔓延,奥勒留变卖珠宝以赈灾。&&&&166年:45岁,派遣使者经日南送来象牙犀角,并与中国建立通商关系。&&&&在安息战争之后从亚洲回来的罗马军队带回了瘟疫,意大利的许多村庄和城市沦为废墟,罗马城里也有近万人死亡。&&&&169年:48岁,维勒斯卒,此后独自治理国家。&&&&亲征平定北方叛乱。在与日尔曼人的战争中,奥勒留曾经在位于多瑙河畔的卡尔嫩图穆要塞住了三年,这期间他将马可曼尼人完全赶出了潘诺尼亚,并且在他们撤退到多瑙河时几乎将他们全部歼灭。&&&&174年:53岁,与日耳曼族作战,取得了针对夸迪部落的重大胜利。&&&&175年:54岁,骁勇善战的将领、东部诸省总督阿维第厄斯o卡希厄斯(Avidius&&&&Cassius)在叙利亚举兵反叛,自立为帝。不久叛军将领倒戈,卡希乌斯为部下所杀,奥勒留亲至东方,赦其遗族,据说还有意毁掉了一切有关叛乱的文件,以免牵连参与其中的人。另外,奥勒留曾经敕令过角斗士必须使用粗钝的剑进行角斗。&&&&行军途中,妻子福斯蒂娜皇后去世,使奥勒留陷入悲痛。有传言指皇后对丈夫不忠,但奥勒留称她“温顺、深情和朴实”。&&&&176年:55岁,从东方归,旋即赴日耳曼作战,所向皆克,但身体已衰。12月23日,与其子凯旋罗马。&&&&177年:其子康茂德获得“奥古斯都”的称号。&&&&一些基督徒因为坚持基督教信仰而在里昂被杀。据说奥勒留的诏书称,这些基督徒应该受到惩罚,但是如果他们放弃信仰,那么就应该得到释放,结果有些坚持信仰的基督徒被处死。当时,新兴的基督教徒与传统宗教的信仰者以及世俗的市民冲突激烈,狂热的群众常常发起攻击和迫害基督教徒,并要求帝国政府惩罚他们。这些骚乱深深地困扰着行省的总督们和皇帝本人。&&&&178年:士每拿(Smyrna)发生地震。&&&&179年:日耳曼部落在一场大战中被大败,但奥勒留在这次战役中也感染了传染病。&&&&180年3月17日:59岁,在位于下潘诺尼亚的多瑙河边的希尔米乌姆的军营中病逝。遗体或骨灰被运回罗马,在死后相当长一段时间,被人们像神一样崇敬。
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评论 ( 个评论)
今日关注 /8
  11月8日,由北海多家爱心企业和公益机构联合举办的“衣旧情深”爱心捐衣公益大行动火热举行。捐助现场,数百名爱心市民在志愿者的协助下,进行捐助物品的记录,他们有来自爱心企业的员工,有经营服装生意的个体商户,也有在家长带领下前来捐赠的孩子。
  中专生张鑫垚舍己救人身负重伤,然而因未成年,当地有关部门不予认定见义勇为称号。近日,发生在辽宁省葫芦岛市的一件好人好事在温暖人心的同时,也让很多人充满了遗憾。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昨天分组审议刑法修正案(九)草案,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金强在将“毒驾”纳入危险驾驶罪的基础上,还建议对“玩弄手机或其他手持终端的行为”进行规定,将此纳入危险驾驶罪范畴。
四川省邛崃市固驿镇公义村,修建的建筑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的“当代孝道文化博物馆”终于竣工,11月1日,这个全国唯一以传递仁孝为主题的博物馆将正式免费向公众开放。博物馆馆长廖林及其他530位当地村民和爱心企业自发捐资800余万元修建。
   随着反“四风”、改作风的深入,从严治党成为政治新常态,一些干部身上的“不适应症”日益明显。河北一名县委书记感叹:虽然坐了无数次飞机,但取消贵宾厅等细致服务后,比刚进城的农民还懵懂,订票、取票、换登机牌等,不问就不知道,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APEC就要到了,京冀进入特定时期,机关放假,张家口1日至13日实施单双号限行,保定的矿产企业及工地全部停产停工,廊坊涉气排污企业及工地停产限产……洒水车近日也“欢唱”不停。 蓝天献给APEC成京冀的首要任务。
“平时村里基本上看不到年轻人的身影。”江西省萍乡市职业种粮农民陈茂盛不无担忧地说,他已经55岁了,当前中老年人种田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现在的田好歹还有人种,再过十来年,等这些人老了、种不动了,谁来种田就真成为一个问题了。
  阿里巴巴集团12日零点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双十一全球网购狂欢交易额达到571亿元人民币,217个国家和地区的网民参与其中,总共产生了2.78亿个物流订单,刷新全球网上零售纪录。
光明网版权所有《山水立轴》
热门搜索: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 山水立轴
刘海粟作品列表
RMB 80,000--100,000
10,580,000
RMB 200,000--300,000
拍卖关注点
热门拍卖艺术家
最新拍卖艺术家
编号   :126
估价   :RMB 2,000
成交价  :--
画家   :
创作年代 :
尺寸   :97×47
作品类别 :
预展时间 : 09:00:00-
预展地点 :安徽省图书馆(合肥市芜湖路74号)
拍卖时间 :
拍卖地点 :安徽省图书馆(合肥市芜湖路74号)
拍卖卖场 :
拍卖会  :
拍卖公司 :
最新推荐作品
RMB 1,105,200--1,657,800
RMB 9,210,000--18,420,000
拍卖作品描述
刘海粟简介
刘海粟(年) ,原名盘,字季芳,号海翁。别署海翁、静远老人、存天阁主,堂号存天阁、艺海堂,江苏常州人。祖籍安徽凤阳,1896年3月生於江苏常州。擅长油画、国画、美术教育。自幼酷爱书画,十四岁到上海入周湘主持的背景画传习所学西洋画。1910年在乡里办图画传习所,1912年11月与乌始光、张 聿光在上海创办现代中国第一所美术学校“上海国画美术院“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前身)任校长。首创男女同校,采用人体模特儿和旅行写生,被责骂为“艺术叛 徒“,但得蔡元培等学者支持。1918年到北京大学讲学,并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1919年到日本考察美术教育,回国後创办天马会。1920 年10月赴日本出席帝国美术学院开幕大典,回国後著《米勒传》、《塞尚传》等介绍西洋艺术。1927年走日本,与日本画界人士交游。1929年赴法国、瑞 士,油画《森林》、《夜月》等应 邀展出於巴黎蒂拉裏沙龙。国画《九溪十八涧》获得国际展览会荣誉奖状。1931年在法国巴 黎 克莱蒙画堂举行个展,在上海、南京举办个展,编译《世界名画集》。1933年赴德国筹备展 出“中国现代绘画展览“。1929年遍访法国、义大利、瑞士、比利时等国考察美术,与毕卡索、马蒂斯等画家交游论艺。三年间作有三百馀件美术作品,作品入 选法国秋季沙龙与蒂勒黎沙龙,国画《九溪十八涧》获比利时独立百年纪念展览会荣誉奖,出版画册《海粟油画》。1931年在德国法兰克福大学 中国学院讲授中国绘画“六法论“,举办“刘氏国画展览会“。後又在巴黎克莱蒙画堂举办旅美画展,作品《卢森堡之雪》为法国亦特巴姆国家美术馆收藏。回国 後,在上海、南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後又先後应邀在德国、英国、印尼、新加坡等国举办画展。1938年应中华书局之约,写成八十万言的巨著《海粟丛书》六 卷。1940年主持中国 现代名画筹赈展览会,并在雅加达、吉隆玻 等 地展出。1947年在上海“中国艺苑“举行个展。1949年後历任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南京艺术学院院长、一级教授。1952年任华东艺专校长。1957年在上海美术馆举办“刘海粟油画国画展览会“,1979年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刘海粟美术作品展览“。1981年义大利 国家艺术学院聘任为院士,并颁赠金质奖章。1988年在上海美术馆举办“刘海粟十上黄山画展“。另有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在报刊上发表。七十馀年从事美术教育和创作,对中国画、油画、书法、诗词和艺术理论都有精深造诣,学贯中西、艺通古今,勇於探索,不断创新。国画创作博取传统精英而不泥 古,注重写生,师造化而又欺造化,擅山水、花鸟、走兽,喜作泼墨泼彩法。画风豪放奇肆,苍莽劲拔,醇厚朴茂,多彩多姿,卓然自成一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刘 海粟历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名誉院长、教授, 上海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英国剑桥国际传略中心授予“杰出成就奖“。义大利欧洲学院授予“欧洲棕榈金奖“。出版有《刘海粟画集》、《刘海粟油画选集》、《 刘海粟国画》、《学画真诠》等。生平刘 海粟出身於江苏常州的一个封建世家,天生具有叛逆的性格,有著诸多一鸣惊人的举动。十四岁时,刘海粟只身前往上海,于周湘创办的布景画传习所学习西洋绘 画,次年返乡,自办图画传习所,边教书边自学。1912年,17岁的刘海粟因不满封建包办婚姻,离家出走上海,与乌始光、张聿光等筹办上海图画美术院,并 取苏轼“渺沧海一粟“词意,改名“海粟“。模特儿事件刘海粟1914年在自己创办的上海美专破天荒地开设了人体写生课,最初 只聘到男孩为模特儿。1917年,上海美专成绩展览会,陈列人体习作,某女校校长看後谩骂:“刘海粟是艺术叛徒,教育界之蟊贼!“ 一时舆论界纷纷扬扬,群起而攻,刘海粟则乾脆以“艺术叛徒“自号自励,一如西方“野兽派“之先例。日,聘到女模陈晓君,裸体少女第一次 出现在画室。然而,世俗的议论却令刘海粟伤心,有人说:“上海出了三大文妖,一是提倡性知识的张竞生,二是唱毛毛雨的黎锦晖,三是提倡一丝不挂的刘海 粟。“更严重的是他听说江苏省教育会要禁止模特儿写生,日给江苏省教育会写了公开信,为模特儿申辩。上海市议员姜怀素读了刘海粟的信 後,在《申报》上写了呈请当局严惩刘海粟的文章,刘海粟立即写文章反驳。不料,上海总商会会长兼正俗社董事长朱葆三又向他发难了,在报纸上发表了给刘海粟 的公开信,骂刘海粟“禽兽不如“。上海美专学生人体写生一天夜裏,美专的画室被流氓捣毁了。孙传芳对刘海粟也甚为恼怒,当即 下了通缉刘海粟的密令,又电告上海交涉员许秋风和领事团,交涉封闭地处法租界的美专,缉拿刘海粟。急得刘海粟之师康有为一天三次去找他,劝他离开上海,他 坚守美专不离寸步。法国总领事认为刘海粟无罪,尽管许秋风一再交涉,并不逮捕刘海粟,领事馆为了让孙传芳下台阶,只好在报上登了一条消息,说孙传芳严令各 地禁止模特儿,前次刘海粟强辩,有犯尊严,业已自动停止模特儿。这个叫刘海粟的画家因为这一事件从此名扬天下。当年,刘大师因为在上海美专 开模特和人体画作之风,招致物议与威胁,曾发出“我反抗!我反抗!我们的学校绝不停办!我刘海粟为艺术而生,也愿为艺术而死!我宁死也要坚持真理,绝不为 威武所屈“的坚定誓言,表明自己艺术追求和不向世俗妥协的决心。除此之外,1918年刘海粟起草《野外写生团规则》,亲自带领学生到杭州西 湖写生,打破了关门画画的传统教学规范;1919年响应蔡元培之号召,在美专招收女生,开中国男女同校之先河。他在现代美术教育史上创造的数个“第一“, 至今仍有意义,而且这种意义早已超出美术史和教育史本身,从一个侧面展示出中国社会告别传统走向现代的曲折里程。恩师蔡元培刘海粟曾在写给蔡元培先生的一封信中写道:“尝自傲生平无师,惟公是我师矣,故敬仰之诚,无时或移“。他还多次对朋友说过“世无蔡元培,便无刘海粟。“他如此敬仰蔡元培,是因为他高举新兴美术大旗,在拓荒者道路上艰难地爬行前进的历程中,蔡元培给予了他激励和支持。1921 年深秋,刘海粟希望到北京去画些北国风光,也想面聆蔡先生的教诲,就给蔡先生写信。蔡就邀请他到北大画法研究会去讲学,给他定的讲题是《欧洲近代艺术思 潮》。为了去北京,刘海粟认真刻苦准备讲稿。12月14日,他乘三等火车北上,这是他首次进京,也是他首次见到蔡元培。蔡谦和博大的胸怀,对年轻人的关爱 信任,给了刘海粟深刻的印象。这次进京,使刘海粟结识了李大钊、许寿裳、经亨颐、胡适、梁启超、徐志摩、陈独秀。蔡把他安排在北京美专教师宿舍居住,又让 他有机会与蜚声北国画坛的姚茫父、陈师曾、李毅士、吴法鼎等建立了深厚的友情,讨论文艺思想,评说中外名作。他们陪他逛王府井、琉璃厂、荣宝斋,获得了石 涛那张《黄山图》。这期间,他每天外出写生,在北京画了《前门》、《长城》、《天坛》、《雍和宫》、《北海》、《古柏》等36幅画稿。蔡元培看了他的画 稿,很高兴,准备为他举办个展。但有人在他面前说刘海粟的坏话,讲他的画不行,蔡元培相信自己的目光,亲自撰写了《介绍画家刘海粟》一文,作为画展序言,并发表在《新社会报》和《东方杂志》上。蔡元培在这篇序言中写道:“&&刘君的艺术,是倾向後期印象主义。他专喜欢描写外光,他的艺术纯属 直观自然而来,忠实的把对於自然界的情感描写出来,很深刻地把个性表现出来,所以他画面上的线条裏,结构裏,都充满著自然的情感。他的个性是十分强烈,在 他的作品裏处处可以看得出。他对於色彩和线条都有强烈的表现,色彩上常用极反照的两种调子相互结构起来,线条也是很单纯很生动的样子,和那些细纤女性的技 巧主义,是完全不同的。他总是绝不修饰,绝不夸张,拿他的作品分析起来,处处又可以看出他总是自己走自己的路,自己抒发自己要抒发的情感。就可以知道他的 制作,不是受预定的约束的,所以刘君的艺术得来的成功,或者就在此。“刘海粟这时刚刚26岁,还是一个不为人知的青年画家,又是他的第一次 个展,蔡元培这样的大学者,如此理解他的艺术追求,如此为他的艺术观张帜,对他该是怎样鼓舞和激励啊!由於蔡先生的推荐,他的画展才得以取得很大的成功, 他作品的风格才能引起评论界的关注。还是因为蔡先生的推荐,享有盛名的北京高等师范也来请他去讲学。为解决他在北京生活的困难,蔡还向德国大夫克裏依博士 推荐了他的油画《西单牌楼》和《天坛》。这次北京之行,不但开阔了刘海粟的眼界,使他对自己的追求更加自信,更重要的是,为他未来的事业打下了基础。蔡 元培在刘海粟的人生艺术道路上,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刘海粟後来之所以能成为一代艺术宗师,中国新兴美术的奠基人,与蔡元培对他的支持和提携是分不开的,在刘海粟的人生关键时刻,他给予了坚定的支持。最重要的是他帮助海粟到欧洲考察艺术和促成了柏林中国画展。这两件事对刘海粟的艺术人生非常重要,可谓是转 折和升华。蔡还是刘海粟的艺术知音。在刘海粟的藏画中,有很多他的题跋。海粟终生感激他,蔡去世後,为了纪念他,刘海粟在美专设立了蔡孓民先生纪念奖学 金,建立了蔡孓民美术图书馆。欧游1929年2月,在蔡元培的帮助下,他以驻欧特约著作员的身份,到欧洲考察美术。这是他在 人生道路上的一大转捩点。在历时两年半的时间裏,刘海粟游历了义大利、德国、比利时、瑞士等国的名胜古迹,观赏了希腊罗马文艺复兴以後的杰作。旅欧期间刘 海粟在卢浮宫临摹塞尚、德拉克洛瓦、伦勃朗等名画,作油画风景、景物、人物写生近三百幅作品,年两次入选法国秋季沙龙。这对西方艺术家来说也是很高的门槛。而且他第一次入选秋季沙龙的作品《北京前门》,是他27岁时在国内画的。他仅仅凭藉对西方油画间接的资料瞭解,就能如 此到位地把握到其技巧和神韵,殊为难得。1931年3月,应德国佛兰克府大学中国学院的邀请演讲中国画学,并举办个人国画展览会。欧游期间,刘海粟曾与毕 卡索、马蒂斯等画家交游论艺。巴黎美术学院院长贝纳尔在巴黎克莱蒙画院为他举办了个人画展,展出他在法国、瑞士、比利时、义大利、德国所作的花四十幅,其 中《卢森堡之雪》为法国政府购藏于特亦巴尔国家美术馆。1932年10月回国後,刘海粟旅欧作品展览会,先後在上海、南京举行。展览16天,参观者达十万 馀人。1933年秋,刘海粟第二次赴欧,他先後在德国普鲁士美术院讲《中国画派之变迁》,在柏林大学东方语言学校讲《何谓气韵》,在汉堡美术院讲《中国画 家之思想与生活》、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讲《中国画之精神要素》、在杜塞尔多克美术院讲《中国画与诗书》等多次演讲,生动而广泛地将我国传统艺术特点向欧洲介 绍和宣传。两次旅欧,刘海粟的足迹遍及整个欧洲,获得了空前的声望和荣誉。这一段时间也是刘海粟个人风格形成的阶段。早在20世纪初,特别 是新文化运动中大量涌进的欧洲文化艺术,对刘海粟就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种影响随著他多次欧游考察而变得更为深刻。刘海粟二次旅欧考察,适逢欧洲绘画艺术跨 入20世纪以来思想活跃、风格多变和多种艺术形式并存的时期。他周游了义大利的罗马、佛罗伦斯、法国的巴黎、德国的柏林,以及比利时、英国等。他认真研究 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绘画风格和理论,还临幕了西方古典艺术的杰作,访问了欧洲现代美术潮流的代表人物。刘海粟一贯主张,艺术不可拿理智去分析, “制作艺术应当不受别人的支配,不受自然的限制,不受理智的束缚,不受金钱的役使;而应该是超越一切,表现画家自己的人格、个性、生命,这就是有生命的艺 术,是艺术之花,也是生命之花。“画家在作画之际,本著自己炽烈的情感去表现自己所感受到的自然物件,顺著自己的内心感受随笔写生,便是成功的艺术。刘 海粟不是一位循规蹈矩的画家,不是一位温文尔雅的画家,他的艺术血脉中,奔腾著的是“破坏“的血液,同时也是创造的血液。在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坛,刘海粟既 是一位伟大,更确切的说是自大的“破坏“者,同时又是一位自大的创造者。刘海粟早在二十世纪初碰上了东西方绘画思想交汇的机缘。一方面由於家庭环境,使他 受到较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薰陶,在个人气质上又具有比较强烈的个性; 另一方面又正站立在中国新文化运动思想浪潮冲击的正面,并有志於力挽中国绘画长期以来因袭摹仿的颓风。这样,在向西方文化艺术作探索、借鉴时,就不会那麼 容易被他们束缚个性的学院主义和自然主义所俘虏,也不会轻易被他们那种如实描绘的写实功夫所眩惑,他接触到了西方的不拘细节、自由奔放、新鲜泼辣的新兴绘 画,正好同他一直崇奉的石涛、八大所创新的画风相接近,就像磁石吸铁,一下子心心相印了。因此刘海粟很早就接受印象主义,後期印象主义以至野兽主义的影 响,不是由於标新立异,也没有与传统绘画完全断离,相反,对他来说,正好是同从石涛、八大以来的传统创新画派相衔接,并且也是同传统的文化精神相合拍的。总之,一切产生在一定的“因缘“之中:他在西方革新画派的艺术中找到了时代的新的色彩和声音,也瞥见了自己个性的折光和传统的投影。十上黄山刘 海粟一生最爱黄山,一生最重要的作品也多以黄山为题材,可以说黄山是海粟艺术的源泉,海粟给黄山增添了艺术内涵。从1918年第一次跋涉黄山到1988年 第十次登临黄岳,跨度达70年之久,几乎包括了刘海粟一生的艺术实践活动。单就70年来十上黄山的壮举,就破了历代画家的登临纪录。而他以黄山为题材创作 的作品,包括速写、素描、油画、国画,总量蔚为壮观。他在十次登临中体现出来的不断攀援、不断超越的品格精神,更可令人敬佩,引作启迪。从 1918年到全国解放,刘海粟在此时期共登临黄山五次,留下了相当数量的素描速写稿及油画写生、册页小品,篇幅相对较小,艺术面貌虽具个性但不强烈。这段 时间也正好契合了他艺术创作的前半期,特点是以西画为主,以研究油画为重,虽然也酷爱石涛及其艺术,但於中国画创作上尚未形成整体的、全面的、稳定而鲜明 的风格,应视作成长期。全国解放後,刘海粟於1954年第六次登临了黄山。这次黄山之行别有意义,当时巧遇山水大家李可染,而李可染此时正 进行自己艺术生涯中的一场革命,即通过写生活动,以“师造化“来改造中国画的形式、内容与笔墨体系,李可染一生的艺术成就正是奠基於这一时期。刘海粟对这 位昔日的学生,今天的同道所取得的成就十分推崇,常常结伴写生、畅论艺事。他在1988年所作《黑虎松》一画上题记道:“十上黄山画黑虎松并遇李可 染,1954年夏与可染同画黑虎松及西海,朝夕讨论,乐不可忘。今可染已自成风格,蔚然大家,松下忆之,匆匆三十四年矣。“从艺术面貌来看,刘李各不相 同;从气质而论,俩人也大相径庭。但以艺术创作的态度取向及对生活、对大自然的认识观论,俩人却是相当的一致。刘海粟六上黄山的50年代,正是新中国百废 待举,百业待兴,万众一心,力争上游的火热年代,他受新时代精神的感召鼓舞,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创造力积极、自觉地进行自己艺术的跃进,他一生艺术的重 要转变也正发生於这一时期,可视为发展期。刘海粟再上黄山是80年代了。1980年、1981年他七上、八上黄山,此时的他已是八十多岁的 老人了,他的艺术也在新时代裏迎来了新的春天。他创作了大量泼墨、泼彩黄山图,同样来自对景写生,与过去作品相比主观成份明显增多,注重精神描写与气韵的 表达;手法上以“骨法用笔“的中锋线条构建骨骼,用墨或彩泼洒晕染以助韵,兴会所作常常笔墨酣畅,气势夺人,可谓“墨气淋漓幛犹湿“、“笔所未到气已 吞“。此时作品已真正代表了他的艺术风格,可以说是他一生艺术实践与人生体验的自然结果--“人画俱老“、“瓜熟蒂落“。应为成熟期。1982 年刘海粟九上黄山,仍创作了大量的国画油画作品,艺术上进一步提升,可谓“渐老渐熟,愈老愈熟“。而作为创造者的刘海粟却从不服老,画中常题“年方八 七“,表示自己还年轻,正好用功。1988年7月,刘海粟第十次登上黄山,实现了他十上黄山的夙愿,也完成了他一生艺术探索的历程,攀登上了艺术的“天都 峰“。刘海粟在十上黄山的近二个月的时间裏,到处写生,作画不辍,每每被黄山瞬息万变的云海奇观所激动,他深情地说:“我爱黄山,画天都峰都画了好多年, 它变之又变,一天变几十次,无穷的变化&&我每次来,每次都有新的认识,有画不完的画。“黄山云海的奇幻变化给了刘海粟艺术的灵感,刘海粟以“不息的变 动“创造了无限的新黄山;十上黄山,每创新意,实现了艺术与思想境界的跃进并与自然浑沦为一片化机。刘海粟的创造精神与黄山的自然风貌相契合,已融为一 体。刘海粟从事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馀七十年,是我国艺术届誉满中外的杰出的前辈。他早在辛亥革命之前就开始艺术活动,1912年创办了上海 美术专门学校,并且在1914年在我国艺术教学上第一次提倡使用人体模特进行写生实习。这所美术学院的创立,是在我国传统绘画积二百年来因袭和衰疲之後, 而同时也是我国新文化启蒙运动开始澎湃的前夜,新艺术有了萌芽之际。所以它既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产物,也对新文化运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用刘海粟自己的 话来说,那就是“百数十年中,艺术届沉滞无丝毫变化,近数十年来西学东渐之潮流日甚,新思想之输入如火如荼,艺术上亦开始容纳外来情调&&国人稍知艺术教 育,然亦无何等开拓“的时候,在当时这样的趋势和背景下,“愿一面尽力发掘我国艺术史固有之宝藏,一面尽量吸收外来之新美术,所以转旋历史之机运,冀将来拓一新局面。“於是“我本我愿,于民国纪元乃创立美术 院。“当时他还只有17岁,上海美专的创立,其意义不仅是艺术上的,而且还在於它是当时新学与旧学之争的一环。刘海粟是我国最早的油画家之一,也是最具有 创新精神以及毁誉不计的勇气,犹如为人体模特斗争那样,作为油画家,他在艺术上更充分的表达了自己的面貌、个性和胆识。早在二十年代以前他 就接受西方现代新兴画派一特别是後期印象主义的塞尚、梵古的影响,并且矢力于油画民族化道路的开拓。长期以来他不屈不挠的在这方面实践探索而获得了丰硕的 成果。他的油画生气蓬勃,感情饱满,包含著作者对自然、对祖国河山、对生活的热爱,他的油画以雄肆豪放、浓丽沉厚的风格,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高度评价。刘 海粟一贯以来不著意於形式表面而注重主体对传统纯正语言的体悟与掌握,注意在大处著眼融会贯通,注重表现瞬间的主体情感的直觉流露,方才形成了其独特的“ 中国油画“的类型。他的“融合“形态是作为一个中、西绘画修养全面的画家在创作瞬间中自发地或即兴地在油画中融贯了国画的表现手法。刘海粟 对艺术的本质、内容与形式、艺术与表现、艺术的审美标准与审美价值等,都有深刻的论述。他所力主的艺术情感说、个性说和主观表现说,则是构成刘海粟绘画美 学的精髓,也是现代美学论坛上独具创新精神的理论。刘海粟深受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响,特别是石涛艺术思想的影响。近代中国美学思想对刘海粟也有一定的影响, 王国维在中国近代美学理论中首先提出境界说,指出艺术形象产生於“意与境浑“之时。梁启超则在肯定艺术中的情感作用时,著重分析了情感说的客观基础。以王 国维、梁启超为代表的近代美学新说,给刘海粟很大启迪。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激烈而动汤的时期,也是中国现代美术和美学理论 的摇篮时期。刘海粟就是在这伟大的历史潮流中,经受洗礼的艺术战士。他一面创办中国第一份《美术》杂志,一面开始绘画美学的理论研究工作。《美术》的创 刊,打开了中国人民眺望艺术世界的视窗。绘画理论研究之风蔚然而起。留学潮掀起之後,中国学生纷纷到日本、欧美留学,学习美术大都在美术学院进行,接受建 立在石膏和模特写生基础上的写实技法训练。刘海粟也不例外,他在教学上主张以学院的素描写实训练为基础。在现代的美术学校,甚至业馀美术学校的教学中,基 本上一直沿用写实的石膏和人体的素描作为造型基础训练。正如柯灵先生题词:“治白话文学史,不能无胡适、陈独秀;治新文学史,不能无鲁迅;治新电影史,不能无夏衍;治新美术史,不能无刘海粟。“刘海粟在美术教育道路上的探索,为後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美术思想差不多在整个20世纪,刘海粟先生以他的一生投身於中国美术教育事业的开拓和新美术运动的实践,为中华民族艺术的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综观他的一切艺术活动,都由他的美术思想所指引,现将主要三个方面分述於下。?一、刘海粟对美育目的的认识从 80多年来他为中国美术事业而奋斗的历史看,在动汤不安和极其恶劣的社会环境下,他之所以能始终掌握前进的方向和具有顽强的拼搏的力量,就是因为他有一个 非常明确的人生目标,这就是“美育救国“。蔡元培首倡“美育“,年轻的刘海粟深受其影响。早在1912年他17岁和乌始光、张聿光等创办“上海图画美术 院“时就有了这一十分牢固的办学指导思想。他曾说:“救国之道,当提倡美育,引国人以高尚纯洁之精神,感其天性之真美,此实为根本解决的问题。“他在成立 美术院的宣言中又特别指出:“在惨酷无情、乾燥枯寂的社会裏,宣传艺术的责任,艺术能救济民族烦苦,惊觉一般人的睡梦。“把美术的作用与国家的兴亡和人民 的觉醒以及自己的责任联系在一起。这正是一种强烈的与爱国主义相结合的美术思想,在当时的青年美术家中颇为突出。当然,“美育救国“并不能真正救中国,但 在这军阀混战、官僚横行、帝国主义列强迫逼的乱世下,广大中国人民苦难深重,一切有志青年都在找寻救国之方,而刘海粟坚定地走上了“美育救国“的道路,并 且义无反悔,这种精神值得大家敬佩。刘海粟走过的道路跟我们祖国一样,布满著荆棘和坎坷。民国初期为了确立模特儿在美术教育中的地位,他敢 於同封建势力、官僚和大军阀作坚决的斗争,并最後取得了胜利。在抗日战争爆发後,他去南洋为抗战筹赈,辗转印尼和新加坡进行义卖和宣传,他对在新加坡的华 桥青年说:“吾人论人格,不以人为标准,以气节为标准,不论何人,凡背叛民族,不爱国者,必须反对,气节乃中国人之传统精神!唯有气节者,能临大节而不可 夺。“要大家学习梅花,在大风雪中不变色。後来他在印尼被日寇捕获押回上海,险些丧命,大汉奸汪精卫要他当教育部长,被他一口拒绝。为了学校的生存,他与 日伪不断进行周旋,并指示在上海的师生“读书不忘爱国“,“不向伪教育部登记,不理会来文表格,不受节制,不参加集会,不领取配给米“,并以自己的房契作 押,贷款解决学校开支和学生生活。1948年5月,在上海学生“反美扶日“大游行时,美专进步同学被国民党特务所打被捕,他设法营救,并赶走了特务学生,卖掉自己的画给学生们开夥。一直到上海解放前夕,国民党匆忙撤退,好多人劝他离开上海,他考虑再三,还是听了周恩来总理的话坚决留下,为学校,为祖国的美 术教育事业继续奋斗。1952年院校调整,上海美专并入华东艺专,他把苦心经营40年的学校献给了国家,毫无怨言,并担任了华东艺专的校长。这之後,刘海 粟仍旧没有摆脱命运的羁绊,在反右期间因为他给学校领导提了意见被打成大右派,在文革中又因家中被抄出有关江青的旧报纸而成为现行反革命,但这一切的一切 并没有动摇他“美育救国“的信念。?二、刘海粟对美术范围的理解刘海粟对美术的理解与别人不同,他认为美术应 是广义的:美术不仅是绘画、雕塑和实用美术,还要包括工艺音乐和美术教育。他在1918年《致江苏省教育会所提倡美术意见书》中指出:“美术之为类,既繁 且广,美术之为学,亦至深至博。“後来又说:“美术可算是艺术科的总称,图画可以当作美术,音乐、工艺也是可以叫作美术的。“他把音乐列入美术,实际上是 在办学过程中把音乐归到美育范围中来,并称之谓“时间美术“,而把图画称作“平面美术“,雕塑和工艺称为“立体美术“。1918年学校设立师范科。1921年第二期暑期学校开始有音乐组和艺术教育内容,由於他对美术的广义理解,上海美专与其他美专不同的是设有音乐科、工艺(手工加艺术)和艺术教育 科。另外,刘海粟为了实行他要求的“民众的艺术化“和反对少数人“擅艺术的特权“以及提倡“人人得培养其艺术之感受力“的主张,并以“教育尤必归宿於实 用“,面向社会,使更多的学生适应社会需要,在学校首先实行男女同学兼收,废除考试制,采用成绩考查法、科目兼学、“相容并涵“的方针,如设绘音科、绘工 科、图音科、图工科等,在艺术教育科让学生兼学西画和国画。这样,既能使学生扩大艺术视野发挥综合艺术效应作用,又能适应就业选择以满足社会需要,而设立 艺术教育科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美术的种子更快地撒遍全国以达到他普及美术的目的。?三、刘海粟对美术实践的主张刘 海粟在他的美术实践中,一贵以“融合中西以创新“和“沟通传统,并迎合世界潮流“为准绳,这正是中国新美术运动发展的方向。在“五四“时期,当外来艺术浪 潮涌向中国时,他不主张“全盘西化“。而到了改革开放的80年代,当社会上刮起一股“中国画已经走到了尽头“的歪风时,他还是反对“全部西化“,并画了更 多的国画。他在《拭目待天葩》一文中说:“既要有历史眼光,纵览上下二千年的画论画迹,又要有囊括中外的世界眼光,凡属健康向上可以吸收的东西,都要拿过 来,经过冶炼升华,作我们民族艺术的血肉,对古人和外国人都要不亢不卑,冷静客观,要厚积薄发,游刃有馀,随心所欲不逾矩,达到自由和必然统一的境界。“ 他在自己的创作中,常以国画的眼光来看现实,因此他的油画又富有国画的内涵,突出的主题、明显的线条和近於国画笔墨的笔触,加上画景的诗意,使他的油画别 具一格。而他的国画,既有传统的章法和笔墨,又有西洋画的质感和空间感,特别是晚年的作品,色彩鲜丽,光荫交融,使中国画出现了新的突破。这一切正是他坚 持“融合中西以创新“,“发展东方固有艺术,研究西方艺术蕴奥,从创新中得到美的统一“的具体表现。在创作实践中,刘海粟又特别强调“客观 与主观的结合“和“主观表现和个性的发展“。在《谈造型艺术》一文中,他写道:“艺术的精神决不是在模仿自然,决不是仅仅在求得一片自然的形似,而是表现 自然的精神,也表现了艺术家的气质、情操与个性&&自然只不过供给艺术家以种种素材,要使这种种素材融合成一种新的生命,融合成一个完整的新世界,这便是 艺术家的高贵的自我创造!“在《艺术的革命观》中,他又说:“艺术是表现,不是涂脂抹粉,这点是我个人始终不能改变的主张。'表现'两个字,是自我的,不 是纯客观的,我对於我个人的生命、人格,完全在艺术裏表现出来,时代裏一切情节变化,接触到我的官感裏,有了感觉後,有意识,随即发生影响,要把这些意识 裏的东西表现出来,倘若看见什麼东西,随手画出来,还是那东西,只能叫'摄录',同照相一样,所以表现必得经过灵魂的酝酿,智力的综合,表现出来,成功一 种新境界,这才是表现。“刘海粟先生非常重视写生,在学校裏他引导学生进行各项写生活动来研究客观世界,静物、石膏像、人物和人体、风景和 工厂等几乎缺一不可,我们只要看当年他为实施人体写生所作的努力,就可知道他对写生的认真态度,早在1918年他就首创带领学生去杭州作旅行写生。一直到 1948年春,他还是和其他老师一起率高年级学生去杭州进行油画写生。1949年秋天,解放後的第一个学期,刘海粟先生亲自担任油画人体课教学,一次,他 为我改了一张男人体,用粗犷的笔触和跳跃的色彩使原来比较平板的画有了生气,仅从这寥寥几笔来看,便使我深深体会到写生不能照搬物件,而是要表现自己的感 受、思想和性格。这件事对我的启发很大,并且以後就指导著我的创作思想。刘海粟先生後来十上黄山去写生,画了大量的作品。但他的画并不是依样画瓢,和真实 风景一模一样,而是根据自己对千变万化的黄山景象,加上当时的感受而动笔作画的。1982年10月,他和南京艺术学院学生谈话时说:“我为什麼要九上黄山 呢?因为黄山是我的老师和朋友,我每上一次黄山,都有新的感受,生活是丰富多采的,自然界也是这样,黄山有永恒的美,但她有各种各样的变化,使我永远画不 尽,要知道学无止境,艺术无止境,每上一次黄山,就是跟大自然较量一次,也跟自己较量。我画黄山,每次都有那麼一点新意。“他又说过:“入了黄山,也要跳 出黄山。“他始终遵循著“客观与主观相结合“和“主观表现和个性发展“并重的美术创作原则。他的十上黄山的艺术实践,实际上已成为一种特殊的“黄山精 神“。这精神包含著师造化和不断创新,从他的黄山作品中,已经完全体现了这种从量到质的变化过程。刘海粟先生的美术思想,紧密地联系著他自 身的美术活动和做人品格。正像他自己所说:“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坎坷固然毁灭过人,也造就过很多强者,在严峻的岁月中,和人民同甘共苦,总会得到 课堂裏所学不到的真知识,个人幸福必须从属於整个民族的幸福,““生命的价值并不在於时间的长短,而在於是否利用了这有限的生命,去为自己的民族创造物质 与精神财富。“他顽强拼搏的一生完全体现了他的这一意愿。傅雷与刘海粟---- 张丛 张昊1927年12月 31日,19岁的傅雷怀著读书救国的强烈愿望,辞别寡母,乘法国邮船“昂达雷&力篷“号离开上海。次年2月3日,抵达马赛港。8月份,他考进巴黎大学,在 文科专攻文艺理论,同时到卢佛美术史学校和梭邦艺术讲座听课。在此期间,他结识了毕业於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画家刘抗。日,刘海粟、张韵士夫妇到达巴黎,刘抗介绍傅雷每天上午去帮他们补习法语,由於对艺术的共同爱好,傅雷与年长他12岁的刘海粟很快成为至交。他们偶尔光临散布巴黎各区的小电影院。尽管上映的片子都是大电影院放过的老片,由於价格便宜,购买电影票的人常会在售票处前排起很长的队伍,伸著脖子安静地等待,傅雷、刘海粟他们也在其中,但性急的傅雷经常因为等得不耐烦,离队跑开。傅 雷、刘海粟有时也会离开巴黎,到美丽的自然裏去寻找创作的灵感。一次,傅雷、刘海粟夫妇、刘抗等在蔼维扬会合,前往瑞士莱芒湖畔的避暑胜地圣扬乔而夫休 养。刘海粟一边走路,一边不停地把豔红的苹果摘下来往衣服口袋裏装。傅雷不由分说地给他照了相,还说:“这是阿尔卑斯山刘海粟偷苹果的纪念。“享受大自然 恩赐美景的同时,傅雷从房东家的一本旧历书上翻译下《圣扬乔而夫的传说》,发表在1930年出版的《华胥社文艺论集》,这是他最初发表的译作,刘海粟则以 奔腾的阿尔卑斯山瀑布为背景,创作了油画《流不尽的源泉》。这天晚上,傅雷对刘抗说了一句“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缘“,刘海粟听到这句诗,很有感 触。回到住处後,刘海粟通宵未眠,画下《莱芒湖的月色》,将他们畅谈时的美景永远保留下来。後来,他们又一起坐火车前往日内瓦。傅雷、刘海粟等一道参观了 加尔文纪念碑、日内瓦美术馆与历史博物院。一个月後,他们一起回到了巴黎。对这次避暑,傅雷念念不忘,30多年後写信给远在英伦的长子、著名音乐家傅聪 时,还屡屡提及。在法国留学期间,傅雷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恋爱。遇到和他一样锺爱艺术的巴黎女郎玛德琳後,内向的傅雷一下子坠入情网,狂热 地爱上了她。本来傅雷出国前已与远房表妹朱梅馥订婚,爱上玛德琳後,傅雷写信给老母亲,提出婚姻应该自主,要求与朱梅馥退婚。信写好後,傅雷给刘海粟看了 一下,请他帮忙寄回国。旁观者清的刘海粟觉得傅雷与玛德琳之间不会有什麼好的结局,又怕这封言辞激烈的信寄回国後,对老太太和朱梅馥造成伤害,就偷偷压了 下来。几个月後,性格上的差异导致傅雷与玛德琳分手,傅雷为这段感情的死亡而伤心,更为自己鲁莽地写信回国要求退婚对母亲和朱梅馥造成伤害而悔恨不已,痛 苦不堪中甚至想一死了之。刘海粟这时才告诉他那封信并没有寄回国,说话间把信还给了他,傅雷感动得泪流满面。1931年秋天,在法国呆了4 年的傅雷与刘海粟一起,乘坐“香楠沙“号轮船回国。傅雷到上海後,就暂时住在刘海粟家中。11月份,他和刘海粟一起编写《世界名画集》,为第2集撰写了题 为《刘海粟》的序文,该书後来由中华书局出版。以刘海粟当时在国内外的声誉,请傅雷撰写序文,这件事本身表明刘海粟对傅雷人格与学问的重视。当年冬天,傅 雷接受刘海粟的邀请,到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担任校办公室主任,同时教授美术史和法文。为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傅雷翻译了PaulGsell的《罗丹艺术 论》,油印後发给学生作课外参考读物。傅雷工作的认真负责,常受到刘海粟的称赞。1932年1月,傅雷与朱梅馥完婚,在上海吕班路201弄 53号有了属於自己的家。“一&二八“事变後,美专停课半年,傅雷向刘海粟辞职,由人介绍到刚成立的哈瓦那通讯社(法新社的前身)去担任笔头翻译。秋天美 专复课後,他返回美专,辞去办公室主任职务,一心教书,并和倪贻德合编学术刊物《艺术旬刊》。1933年9月,傅雷母亲去世,他辞去美专的职务。离开艺术 理论教学工作後,傅雷除了间断担任过一些社会工作,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书斋裏专心从事翻译工作,将法国文学介绍到中国,不过他的名片背面印著一行法 文:Critiqued'Art,即“美术批评家“,这表明他对美术批评的兴趣未减。傅雷性格桀骜不驯,秉性梗直而又疾恶如仇,希望朋友都 和他一样,待人真诚,对事认真,但刘海粟处於美专校长的位置上,要处理方方面面的各种关系,所作所为当然无法像他要求的那样。他们出现矛盾的起因是张弦的 待遇问题。张弦从法国回国後,一直在上海美专任教,薪水较低,生活困苦,傅雷与张弦情投意合,便为他打抱不平,认为做校长的刘海粟待人刻薄,“办学纯是商 店作风“,一气之下离开美专。1936年夏天,张弦因急性肠炎去世,傅雷认为张弦的死是受美专剥削所造成的,十分怨恨刘海粟。不久,在一次讨论举办张弦遗作展的会议上,傅雷与刘海粟发生激烈争执,大吵起来,从此他们绝交20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後,傅雷、刘海粟都投入到了火热的新社会中,遂恢复了友情。1976 年冬天,刘海粟的一个学生从旧货店买回一幅《长城八达岭》画,送给刘海粟,看著这幅画,刘海粟老泪纵横,这是解放後复交时刘海粟送给傅雷的,“文革“中小 偷从屋顶爬进封了门的傅雷住宅,偷出来卖到旧货店。画如今又回到刘海粟的手上,而傅雷却已和他分处两世了。1986年刘海粟重游巴黎,想起昔日和傅雷的交 游,不禁黯然神伤,他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傅雷译文集》第13卷中收集的《罗丹艺术论》作序时说:“想到漫长而又短促的一生中,有这样一位 好兄弟相濡以沫,实在幸运。“刘海粟与一生中的四任妻子新婚之时离家出走1911年年底,江南小城常州出了一件轰动四邻的事情:青云坊28号刘家钱庄的九公子季芳(即後来的刘海粟),娶妻丹阳林姓富商的千金林佳,新娘的陪嫁丰厚,多少人为之羡慕。但蜜月之中,16岁的新郎官不仅不肯同房,乾脆跑得不见了踪影。一时间,外界风言风语不绝於耳。父亲刘家凤除了乾著急,却也无计可施。他在心中是知道“症结“的:刘海粟喜欢著自己的表妹杨守玉。杨守玉的妈妈是刘海粟的舅妈,杨家也是常州的文人之家。杨守玉与刘海粟同年,只小6个多月。海粟小时候,常穿过古运河,到杨家和表妹嬉戏玩耍。在 父亲的敦促下,刘海粟被迫结婚。但这位16岁的新郎官还是离家出走,去找据说已到上海的表妹。可是,外表纤弱而生性倔强的杨守玉,其实并没有到上海;但林 佳的父亲却怒气冲冲赶来找刘海粟评理了。好在这位当过道台的富商是个通情达理的饱学之士,在瞭解事情的原委之後,留下了几十块银元,悄悄回去了。二度赴欧两个伴侣《披狐皮的女孩》是现在可以见到的刘海粟早期油画作品之一,完成於1919年。画中女子便是他的第二任妻子张韵士。说起张韵士,不能不提到刘海粟和学兄乌始光等人创办的“上海图画美术院“。1915年初春,上海图画美术院开始使用模特儿;这年8月,学校又决定招聘模特儿。启事张贴出去以後,在社会上引起了好奇。什麼叫“模特儿“?为什麼要画模特儿?连正在神州女校读书的张韵士也弄不明白。她前来看个究竟,恰巧与刘海粟不期而遇,由此两人从相识到相知。刘海粟很快就向张韵士表达了爱慕之意,这位籍贯宁波的17岁少女,找不出任何拒绝的理由。1929 年3月15日,在蔡元培先生的帮助下,刘海粟带著妻子张韵士和长子刘虎乘坐司克芬斯号抵达法国第一大港马赛,开始了他向往已久的旅欧生活。到1931年, 刘海粟夫妇回到上海时,带回了大批油画作品。这年秋季,“刘海粟欧游作品“先後在上海、南京、无锡展出,各界人士均给予高度评价。但张韵士敏感地发现,丈夫对另一个女人燃起了激情。这个女人叫成家和,当时是上海美专的学生会主席,办事果断而且善於交际。刘海粟认为,她“较之一般的女孩子,她是很美的,不仅她的容颜和体型,风度、神韵皆美“。张韵士发现刘海粟已深深地爱上成家和之後,没有吃惊,相反倒觉得是在预料之中,她主动提出分居。日,成家和带著刘海粟来到南京,拜望了父母。第二天,他们便举行了婚礼。当时,法国、荷兰、瑞士、捷克、西班牙等国争相邀请刘海粟夫妇前往举办展览。最让刘海粟高兴的是,在英国展览期间,在他40岁生日那天,成家和在伦敦为他生下了一个健康女婴。为了纪念这次画展成功,纪念这次英国之行,他特意为长女取名“英伦“。直到日,刘海粟与成家和带著女儿英伦,结束了第二次欧洲之行回到上海。应该说,这段时光也是他们俩感情最好、记忆最美的时候。抗战爆发後,刘海粟在南洋群岛举办画展,筹赈灾款,以尽报国的责任。刘海粟将南洋各地的卖画收入,全部寄给了中国红十字会,支援国内抗战。1943年5月,刘海粟被日本特务用飞机押送到了上海。这才发现,他的妻子成家和已经离家出走。原来,自他远赴南洋,刘海粟不仅没时间关怀家中的娇妻,连钱也没顾得上给成家和寄过一文。这加深了他们之间的裂痕。刘海粟痛苦地同意了成家和提出的离婚条件,他坦诚地祝愿成家和再婚後“永久享受幸福美满之生活“。宽容女性陪伴馀生早在南洋巡回举办“筹赈画展“期间,刘海粟收了一位女弟子,她就是成为刘海粟最後一任妻子的夏伊乔。刘海粟和成家和离异後,苦闷之馀,想起了远在印尼的夏伊乔。他便致电给夏,说明现状,希望夏来上海。他知道,年轻貌美的夏伊乔身边围绕著一批追求者,对自己的希望,并没太大的把握。可是,没过多久,他却接到了夏伊乔从上海华愚宾馆打来的电话,他真是喜出望外了。日,刘海粟与夏伊乔在上海外滩12号工商联谊会举办了婚礼。在刘海粟的情感世界裏,夏伊乔被他称为“恢复春天生机的人“,是“人间难得一知己“。刘 海粟在《老梅香馥自年年--谈我的爱情生活》中写道:“夏伊乔&&开诚相见,以诚相待,使我前妻的孩子刘虎、刘豹、英伦和刘麟得到了温暖。以後,伊乔也生 了三个孩子--儿子刘虬和女儿刘虹、刘蟾。更重要的,我不仅没有後顾之忧,有更多精力去奋斗,并且在我的艺术与生活道路上,有一个可以及时提醒我和我同甘 共苦的伴侣。“夏伊乔曾到香港去看望过刘海粟的前妻成家和,接济她,并帮她出主意如何培养女儿。当夏伊乔得知早年与刘海粟分居在外的张韵士生活不便、无人照顾时,主动把她接到家裏一起住,前後长达13个春秋。张韵士晚年因心脏病不能起床,夏伊乔总是喂她吃,带她看病,为她擦身洗脚,直到为她送终。刘海粟与徐悲鸿之恩怨刘 海粟与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两位巨匠,也有过一段师生情缘。但两人在上世纪30年代爆发的那场论战,回响十分深远,波及数十年後的中国画坛,以致影 响到各自的门人和亲属。周恩来总理为了化解两人之间的矛盾,促成新中国美术界的大团结,巧作工作,春风化雨,留下了一段佳话。师生情缘善始未善终1912年11月,刘海粟逃婚到上海,和盟兄乌始光创办上海图画美术学院。长刘海粟1岁的徐悲鸿,循著《申报》上的招生广告前来投考。1987 年7月25日,刘海粟在新加坡接受《明报》记者采访时,回忆起这段往事:“徐悲鸿和朱屺瞻、王济远同班,当时在校时,我很喜欢他,他家境虽贫穷,但却非常 刻苦用功,古文根底很好,文章也写得好。我们常常一道到郊外写生,我画油画,他跟著临摹,我画水彩,他也跟著画。如此维持了半年左右,有一天,他忽然不告 而别,一连三天没有音讯,实在令人担心。过後,才知道他到了上海首屈一指的哈同花园为其主管姬觉弥作人像画去了。他通过哈同花园主人,结识了不少当代文化 名流,也拜了康有为为师,进入蒋碧薇家,後又在蔡元培先生鼎力支持下,终如愿以偿地到法国深造。“论战波及画坛半个多世纪1927年,徐悲鸿留学回国,不久受聘于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同年,刘海粟赴欧洲留学,於1931年回到上海。日,上海市政府举办“刘海粟欧游作品展览会“,展出他欧游前後所作油画、卢浮宫临画、中国画共225幅。参 观展览的各阶层人士达11万多人次,轰动中外,也由此引发了中国画坛影响达半个多世纪的一场论战。导火线是曾今可发表在《新时代》上的那篇文章,文中有段 文字说:“刘海粟和徐悲鸿这对师生都因在走向艺术道路的初期,遇上了蔡元培这样爱才惜才的师长,他们的艺术道路才会如此辉煌,反之,将会是另一种样子。“悲 鸿认为该文是对他的侮辱,他立即在日《申报》上刊出了《启事》,称“今有曾某者为文,指吾为刘某之徒,不识刘某亦此野鸡学校中人否?鄙 人於此野鸡学校,固不认一切人为师也。“徐悲鸿还指责刘海粟“流氓西渡,唯学吹牛“。刘海粟被激怒了,他以同样形式回敬悲鸿,称徐悲鸿为“艺术绅士“,并 言“美专21年生徒遍海内外,影响所及,已成时代思潮,亦非一二人所能以爱恶生死之“。《申报》同时还刊登了曾今可的《启事》,称“今可认识徐悲鸿先生在认识刘海粟先生之前,彼此都是朋友,固无所厚薄。拙文中亦并无侮辱徐先生之意。此启。“11月19日,徐悲鸿再次在《申报》上刊出《启事》,轻蔑之语更甚:“绘画之事容有可为,先洗俗骨除骄气,亲有道用苦功,待汝十年。我不诬汝“。刘 海粟看了这第二通《启事》,咽不下这口气,又提笔与悲鸿对垒。这时,他收到两封信,一封是诗人梁宗岱从北京大学写来的,一封是蔡元培先生派人送来的。他先 看蔡元培的信,信中说,看了他和悲鸿在报上的笔墨官司,很不痛快,劝他不要和悲鸿一般见识。梁宗岱信中写道:“你的画已由摸索的进而为坚定的。而且在神气 满足的当儿,由力冲动与崇拜而为力的征服与实现了。“这两封信似两帖清凉剂,使刘海粟冷静下来:谩骂、攻讦、不承认,又算得了什麼?即使悲鸿不承认是我的 学生,即使他初来沪时未曾进过我的学校,但他毕竟是一个有才气又刻苦的艺术家,我们应该消除门户之见,携手共振中国的艺术。我一定要寻一个机会和他谈谈。总理关心刘、徐的团结1952年上海美专与苏州艺专合并为华东艺专,刘海粟出任校长。1953年夏天,周恩来邀请刘海粟去北京,并派人把他接到其住处。周 恩来亲切地说:“你在这项工作中为许多私立学校做出了好榜样,把你创办了几十年的上海美专贡献给了祖国,我代表政府感谢你!“总理又告诉海粟:“徐悲鸿先 生领导的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学也有很多创新的表现。“并详细作了介绍,说:“你们可以互相学习嘛。“海粟点点头:“是的。我很欣赏徐先生在美术教学上的洋为 中用和古为今用方针,他在培养美术人才上做出了卓越贡献,我很钦佩他&&“周总理露出了满意之色,说:“曾有人对我说,你和徐先生长期不在 一起,有所隔膜。我当时就严肃地说,不要相信外间传闻,刘先生徐先生都是艺术家,过去又有一段缘分,外间凭猜想是猜不透的。我们还要依靠他们两人团结合 作,把新中国的美术教育抓起来。“刘海粟连连应著:“对对对,由於我和悲鸿的艺术道路和生活环境不同,又长期不在一起,我们的关系疏远了,曾经有些误解, 那时,我们都年少气盛,的确有些意气用事,现在想来,很没意思。我非常希望悲鸿能捐弃前嫌,我们团结起来,南呼北应,为发展繁荣新中国的美术事业培养出更 多更好的人才。“周总理很高兴地说:“你的态度很好,我来做这个工作。“他们从晚上8点谈到淩晨1点多钟。海粟还未离京,周总理就召见了徐 悲鸿。徐悲鸿向他汇报了美术界对第二次全国文代会的筹备情况。周总理在美术界代表名单中没有看到刘海粟的名字,意识到徐刘之间的误解仍然存在。周总理没有 明说,只是把刘海粟对徐悲鸿的称赞转述给了徐悲鸿。徐悲鸿立即领会了,说:“总理,我知道你希望我们美术界团结,这也是我的意愿。可是团结不是一团和气, 是有原则的。我认为,画家的品德非常重要。“他说到这儿非常激动,“总理,我认为,任命美术院校领导应该考虑德才兼备的人!“总理已明白了他的所指是谁, 回答说:“徐先生,你的意见完全正确。我们在任命美术院校校长之前,就已作过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我希望你这个主席在促进画家间的瞭解和交流方面多做些工 作。对某些画家的经历,要作具体的调查研究,不能只凭道聼涂说而下结论,请你相信组织,我希望你们美术界加强团结合作,一切以有利於培养新中国的美术建设 人才为重。“徐悲鸿点了点头,谈起了国画的继承、借鉴和发展问题。他说:“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总理赞许道:“一切艺术都应随著时代发展,停滞了 就没有生命了。“一个月後的9月26日,刘海粟在上海得知徐悲鸿于第二次文代会期间突然病逝的消息,便诚挚地撰文悼念悲鸿,说他去得太早了,他的去世是中国美术界的一大损失。叶恭绰先生称他这篇文章有吴季子墓前挂剑深意。
拍卖作品图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冷冷真名叫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