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mol/L亚硝酸钠溶液pH为7.68求亚硝酸钠碳酸氢根水解常数数

亚硝酸钠价格-食品商务网产品专题
食品商务网 ->
亚硝酸钠价格产品专题
亚硝酸钠价格相关知识
亚硝酸钠(NaNO2),,是亚硝酸根离子与钠离子化和生成的无机盐。亚硝酸钠易潮解,易溶于水和液氨,其水溶液呈碱性,其pH约为9,微溶于乙醇、甲醇、乙醚等有机溶剂。亚硝酸钠有咸味,又是被用来制造假食盐。亚硝酸钠暴露于空气中会与氧气反应生成硝酸钠。若加热到320℃以上则分解,生成氧气、氧化氮和氧化钠。接触有机物易燃烧爆炸。由于其具有咸味且价钱便宜,常在非法食品制作时用作食盐的不合理替代品,因为亚硝酸钠有毒,含有工业盐的食品对人体危害很大,有致癌性。
亚硝酸钠是工业用盐,它是一种白色不透明晶体,形状很像食盐。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可使血液中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运输氧的能力而引起组织缺氧性损害。亚硝酸盐不仅是致癌物质,而且摄入0.2-0.5g即可引起食物中毒,3g可致死。而亚硝酸盐是食品添加剂的一种,起着色、防腐作用,广泛用于熟肉类、灌肠类和罐头等动物性食品。鉴于亚硝酸盐对肉类腌制具有多种有益的功能,现在世界各国仍允许用它来腌制肉类,但用量严加限制。
中文名称:亚硝酸钠
中文别名:亚钠;亚硝酸钠(食品级)
英文名称:Sodium nitrite
英文别名:Sodium nitrite,food grade
CAS:76 32-00-0[1]
分子式:NNaO2
分子量:68.995
上下游产品
上游原料:氨水、烧碱、碳酸钠、硝酸
下游产品:硫酸钠、氧化亚氮、2,3-二氯苯甲醛、4,4'-二氨基二苯醚、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吡唑蒽酮、2,3-丁二酮、2-氟三氟甲苯、3-氟三氟甲苯、4-氟三氟甲苯、一硝基甲烷、盐酸羟胺、叠氮化钠、2-氰基苯甲肟、2,2,3,3-四甲基环丙烷羧酸
性状:白色至浅黄色粒状、棒状或粉末。有吸湿性。加热至320℃以上分解。在空气中慢慢氧化为硝酸钠。遇弱酸分解放出棕色三氧化二氮气体。溶于1.5份冷水、0.6份沸水,微溶于乙醇。水溶液呈碱性,pH约9。相对密度2.17。熔点271℃。有氧化性,与有机物接触能燃烧和爆炸,并放出有毒和刺激性的过氧化氮和氧化氮的气体。中等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180mg/kg。
储存:密封阴凉干燥保存。
用途:色层分析。点滴分析用以定汞、钾和氯酸盐。重氮化试剂。亚硝化试剂。土壤分析。肝功能试验中测定血清胆红素。
安全措施:贮于阴凉干燥处,远离火种、热源切忌与食用化学品、还原剂、金属粉末等共储混运注意个体防护,严禁身体直接接触灭火:雾状水、砂土。
摩尔质量 69.00 g/mol
外观: 白色或微带淡黄色斜方晶系结晶或粉末
密度: 2.2 g/cm3 (固)
熔点: 270&C
沸点: 320&C&
溶解度: 82 g/100 ml (20 &C)
结构:晶体结构 三方
危险性MSDS: External MSDS、EU分类 氧化剂 (O)、有毒 (T)、对环境有害 (N)
标准词: R8, R25, R36, R37, R38, R50、S26, S36, S45, S61
闪点: 不可燃
相关化学品:
其他阴离子 硝酸钠
其他阳离子 亚硝酸钾、亚硝酸铵
白色至淡黄色粒状结晶或粉末,无味,易潮解,有毒,微溶于醇及乙醚,水溶液呈碱性,PH值约为9。相对密度(水=1g/cm3):2.17g/cm3;熔点:271℃;沸点320℃(分解)。
属强氧化剂又有还原性,在空气中会逐渐氧化,表面则变为硝酸钠,也能被氧化剂所氧化;遇弱酸分解放出棕色二氧化氮气体;与有机物、还原剂接触能引起爆炸或燃烧,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的氧化氮气体;遇强氧化剂也能被氧化,特别是铵盐,如与硝酸铵、过硫酸铵等在常温下,即能互相作用产生高热,引起可燃物燃烧。
属于胺类,为白色或微黄色斜方晶体,易溶于水和液氨中,微溶于甲醇、乙醇、乙醚,吸湿性强,用于织物染色的媒染剂;丝绸、亚麻的漂白剂,金属热处理剂;钢材缓蚀剂;氰化物中毒的解毒剂,实验室分析试剂,在肉类制品加工中用作发色剂、防微生物剂,防腐剂。密度2.168g/cm3,熔点271℃,于320℃分解。吸湿,易溶于水,水溶液稳定,表现碱性反应,可从空气中吸收氧气,并形成硝酸钠。亚硝酸钠有毒,有传言说亚硝酸钠是致癌物质,但事实上亚硝酸钠并不是致癌物质,致癌的是亚硝酸钠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的亚硝胺,在亚硝酸钠分子中,氮的化合价是+3。是一种中间化合态,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例如在酸性溶液中能将KI氧化成单质碘:
这个反应可以定量地进行,可用于测定亚硝酸盐。亚硝酸钠大量用在染料工业和有机合成中,常用于制备偶氮染料、氧化氮、药物、防锈剂以及印染、漂白、香肠加工等方面,因为它有毒,使用时必须注意。亚硝酸钠的热稳定性高,可用高温热还原法备。
作用与危害
丝绸、亚麻的漂白剂,金属热处理剂;钢材缓蚀剂;氰化物中毒的解毒剂,实验室分析试剂,在肉类制品加工中用作发色剂、防微生物剂,防腐剂。在漂白、电镀和金属处理等方面有应用,被称为工业盐。
能使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对氰化物的解毒过程与亚甲蓝相同,但作用较亚甲蓝强。适用于氰化物中毒的解救。
由于其具有咸味且价钱便宜,常在非法食品制作时用作食盐的不合理替代品,因为亚硝酸钠有毒,含有工业盐的食品对人体危害很大。
危险性类别
健康危害: 毒作用为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周围血管;形成高铁血红蛋白。急性中毒表现为全身无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胸部紧迫感以及呼吸困难;检查见皮肤粘膜明显紫绀。严重者血压下降、昏迷、死亡。接触工人手、足部皮肤可发生损害。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
Pb(粉)+NaNO3=PbO+NaNO2
产物PbO不溶于水,将反应后混合物溶于热水中,过滤、重结晶,得到白色晶状的亚硝酸钠。
氧化还原性
(NO2)-中的N为+3价,所以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在酸性介质中:HNO2/NO=0.99V,有较强的氧化能力。
2(NO2)-+2I-+4H+==2NO+I2+2H2O
2NO2-+2H+=NO+NO2+H2O
与很弱的草酸,乙酸均可反应。
因在酸中有NO+存在,易得电子成NO,故很容易将I-氧化。这是亚硝酸和稀硝酸的区别反应。硝酸盐的酸性溶液,不能将I-氧化,是由于上述动力学原因所至。遇强氧化剂时,也有还原性。
5(NO2)-+2(MnO4)-+6H+====5(NO3)-+(Mn)2++3H2O
在无氧化剂和还原剂时,易歧化。
亚硝酸钠SodiumNitrite也作为食品的增色剂,用于肉类食品。但是由于其致癌性,不允许超标。
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盐,虽然和食盐氯化钠很像,但有毒,不能食用。亚硝酸钠有较强毒性,人食用0.2克到0.5克就可能出现中毒症状,如果一次性误食3克,就可能造成死亡。亚硝酸钠中毒的特征表现为紫绀,症状体征有头痛、头晕、乏力、胸闷、气短、心悸、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唇、指甲及全身皮肤、黏膜紫绀等,甚至抽搐、昏迷,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
亚硝酸钠被广泛用于腌肉。
若出现髙铁血红蛋白的紫绀,可用亚甲基蓝使髙铁血红蛋白还原。 误食亚硝酸钠会中毒的原因是人体中血红蛋白所含的铁是亚铁,它能跟氧结合随着血液循环,将氧输送到身体各部。当误食亚硝酸钠后,在血液中发生了化学反应,使血红蛋白转变成三价铁的血红蛋白。三价铁的血红蛋白不能携带氧,因此造成人体缺氧中毒。因此,误食亚硝酸钠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很大。
区别亚硝酸钠和食盐,可以把样品放入碘化钾的硫酸溶液中,再加淀粉。如果显蓝色就证明该样品是亚硝酸钠。人体中血红蛋白所含的铁是亚铁,它能跟氧结合随着血液循环,将氧输送到身体各部。当误食亚硝酸钠后,在血液中发生了化学反应,使血红蛋白转变成三价铁的血红蛋白。三价铁的血红蛋白不能携带氧,因此造成人体缺氧中毒。按GB1907国标生产作为食品添加剂,按GB2760规定量添加,肉食中最大使用量是0.15g/kg,肉食中亚硝酸钠残留量在罐头中不得超过0.05g/kg;肉制品不得超过0.03g/㎏。
世界食品卫生科学委员会1992年发布的人体安全摄入亚硝酸钠的标准为0~0.1㎎/㎏体重;若换算成亚硝酸盐,其标准为0~4.2㎎/60千克体重,按此标准使用和食用,对人体不会造成危害。亚硝酸钠有毒,过量食入的毒副作用是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周围血管,形成高铁血红蛋白。急性中毒表现为全身无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胸部紧迫感以及呼吸困难;检查见皮肤粘膜明显紫绀。严重者血压下降,昏迷、死亡。
另外亚硝酸钠在人体内也会生成致癌物质。新腌制的泡菜中也含有亚硝酸钠(所以泡菜最好在淹制后的15天以后食用,当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逐渐降低)。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必要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有害燃烧产物: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雾状水、砂土。
亚硝酸钠宜放在低温、干燥、通风库房内。门窗严密,防止日光直晒。可与硝酸铵以外的其它硝酸盐同库存放,但与有机物、易燃物、还原剂隔离存放,并隔绝火源。
包装方法: 两层塑料袋或一层塑料袋外麻袋、塑料编织袋、乳胶布袋;塑料袋外复合塑料编织袋(聚丙烯三合一袋、聚乙烯三合一袋、聚丙烯二合一袋、聚乙烯二合一袋);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入库验收:主要检查包装有无破漏,封口严密有效,有无雨淋、受潮等。
堆码苫垫:货垛应垫高15-30cm。垛高不超过2.5m,保持货垛牢固安全,垛距80-90cm,墙距30-50cm。
在库检查:保管员除每日班前班后对库房、货垛进行安全检查外,还应每3个月对所管物品进行一次质量检查,并做好记录。
温湿度管理:炎热季节严格控制温度,库房可采取密封库的办法,尽量保持库内干燥,干燥季节可自然通风。库内温度在30℃以下,相对湿度在75%以下。
安全作业:作业人员必须穿工作服,戴手套;操作中必须轻搬轻放,严禁摩擦摔、扔、撞击、滚动;各项验收检查操作一律不得在库内进行,应到指定地点进行。
保管期限:二年。
运输注意事项: 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时单独装运,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严禁与酸类、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等并车混运。运输时车速不宜过快,不得强行超车。运输车辆装卸前后,均应彻底清扫、洗净,严禁混入有机物、易燃物等杂质。
亚硝酸钠处理剂是白色或灰白色粉末状结晶,无毒、无臭不挥发、不易燃、易溶于水,呈中性。
处理剂与亚硝酸钠在强碱性介质中发生反应,使有害的亚硝酸根分解为氮气而释出,因而不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用处理剂处理亚硝酸钠能使废液中的亚硝酸根离子浓度降低到10ppm以下,完全可以达到排放的标准要求。使用本处理剂处理速度快,设施简单,操作方便。
使用方法:将本处理剂与氢氧化钠按重量比为1:0.45-0.50分别称取后,先将称取的氢氧化钠配成40%的水溶液,然后将称取的处理剂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使其完溶解,最后再将待处理的含亚硝酸钠的废液徐徐加入到配好的处理剂中,边加边搅拌,加完后再继续反应十分钟即可排放。
使用剂量:按废液中折纯亚硝酸钠每吨需要1.50-1.80吨处理剂。
使用范围:本处理剂可处理各种含亚硝根离子的废液。
包装和贮存:本处理剂用带内衬的纺织袋包装,包装重量为25kg和50kg两种。
本处理剂在贮存过程中保持干燥,并存放在阴凉通风环境中。
运输:本处理剂应在干燥和阴凉通风条件下运输。
一、 测定方法
重氮化偶合分光光度法
二、 方法依据
《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
三、 测定范围
1. 本法用重氮化偶合分光光度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的亚硝酸盐氮。
2. 本法适用于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亚硝酸盐氮的含量。
3. 水中三氯胺产生红色干扰。铁,铅等离子可能产生沉淀,引起干扰。铜离子起催化作用,可分解重氮盐使结果偏低,有色离子干扰,也不应存在。
4. 本法最低检测质量为0.05&g亚硝酸盐氮,若取50mL水样,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001mg/L。
四、测定原理
在pH1.7以下,水中亚硝酸盐与氮基苯磺酰胺重氮化,再与盐酸N-(1萘)-乙二胺产生偶合反应。生成紫红色的偶氮染料。比色定量。
1.氢氧化铝悬浊液
称取125g硫酸铝钾[KAl(SO4)2.12H2O]或硫酸铝铵[NH4Al(SO4)2.12H2O]溶于1000mL纯水中。加热至60oc,缓缓加入55mL氨水(&20=0.88g/mL)。使氢氧化铝沉淀完全。充分搅拌后静置,弃取上清液。用纯水反复洗涤沉淀,至倾出上清液中不含氯离子(用硝酸银溶液试验)。然后加入300mL纯水成悬浊液,适应前振摇均匀。
2.对氨基苯磺酰胺溶液:(10g/L)
3.盐酸N-(1萘)-乙二胺溶液(1.09g/L)
4.亚硝酸盐氮标准储备液[&(NO2-_N)=50&g/mL]:
称取0.2463g在玻璃干燥器内放置24h的亚硝酸钠(NaNO2),溶于纯水中,并定容至1000mL。每升加2mL氯仿保存。
5.亚硝酸盐氮标准使用液[&(NO2-_N)=0.1&g/mL]:
取10.00mL标准储备液于容量瓶中,用纯水定容至500mL。再从中吸取10mL,用纯水于容量瓶中定容至100mL。
具塞比色管50mL、分光光度计
七.分析步骤
1.若水样中浑浊度或色度过大,可先取100mL,加入2mL氢氧化铝悬浮液,搅拌后静置数分钟,过滤。
2.先将水样或处理后的水样用酸或碱调进中性,取50mL置于比色管中。
3.另取50mL比色管配制标准浓度系列。其中空白与最低检测限必须配制。其他系列视检测的具体情况而定。
4.向水样及标准系列中分别加入1mL对氨基苯磺酰胺溶液。摇匀后放置2-8min,加入1.0mL盐酸N-(1萘)-乙二胺溶液。立即混匀。
5.于540nm波长下,用1 cm比色皿,以纯水作参比,在10min-2hr内测定吸光度。如含量低于4mg/L,改用3cm比色皿。
6.绘制标准曲线。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水样中亚硝酸盐氮的含量。
&(NO2&&N)=m/V
式中:&(NO2&&N)----水样中亚硝酸盐氢的质量浓度,㎎/L
m----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样品中亚硝酸盐氢的质量,㎎
v----水样体积,mL
标准液体积 0 2 4 6 8 10 12 14 20
亚硝酸根含量C 0 0.32 0.64 0.96 0.6
吸光度 A 0 0.022 0.043 0.068 0.095 0.124 0.147 0.171 0.241
1.食品中的亚硝酸盐(以NaNO2计):
NaNO2(5.00ug/mL)量(mL):0 1.00 2.00 3.00 4.00 5.00 10.00
吸光度A:0.000 0.031 0.061 0.092 0.122 0.151 0.306
2.矿泉水的亚硝酸盐(以NO2-计):
NO2-(0.330ug/mL)量(mL):0 0.50 1.00 2.50 5.00 7.50 10.00 12.50
吸光度A:0.000 0.010 0.021 0.054 0.110 0.164 0.224 0.275
行业生产标准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亚硝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 sodium nitrite
技术说明书编码: 597
分子式: NaNO2
分子量: 69.0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亚硝酸钠 &99.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毒作用为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周围血管;形成高铁血红蛋白。急性中毒表现为全身无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胸部紧迫感以及呼吸困难;检查见皮肤粘膜明显紫绀。严重者血压下降、昏迷、死亡。接触工人手、足部皮肤可发生损害。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无机氧化剂。与有机物、可燃物的混合物能燃烧和爆炸,并放出有毒和刺激性的氧化氮气体。与铵盐、可燃物粉末或氰化物的混合物会爆炸。加热或遇酸能产生剧毒的氮氧化物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 0.1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必要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含量:工业级 、试剂级均为: 一级&99.0%;二级&98.0%。
外观与性状: 白色或淡黄色细结晶,无臭,略有咸味,易潮解。
熔点(℃): 271
沸点(℃): 320(分解)
相对密度(水=1): 2.17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意义
临界压力(MPa): 无意义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
引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上限%(V/V): 无意义
爆炸下限%(V/V): 无意义
溶解性: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甲醇、乙醚。
主要用途: 用于染料、医药等的制造,也用于有机合成。
其它理化性质: 320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禁配物: 强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强酸。
避免接触的条件: 空气。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85 mg/kg(大鼠经口)
LC50:无资料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在地下水中有蓄积作用。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处置方法: 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或与厂商或制造商联系,确定处置方法。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51525
UN编号: 1500
包装类别: O53
包装方法: 两层塑料袋或一层塑料袋外麻袋、塑料编织袋、乳胶布袋;塑料袋外复合塑料编织袋(聚丙烯三合一袋、聚乙烯三合一袋、聚丙烯二合一袋、聚乙烯二合一袋);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运输注意事项: 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时单独装运,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严禁与酸类、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等并车混运。运输时车速不宜过快,不得强行超车。运输车辆装卸前后,均应彻底清扫、洗净,严禁混入有机物、易燃物等杂质。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5.1 类氧化剂。
亚硝酸钠产品推荐
亚硝酸钠产品报价
公司信息品牌规格型号报价报价日期
百盈25/110元/公斤国产25kg/袋7.5元/公斤24元/公斤金添1kg/袋 (GB)6.5元/公斤98.53150元/吨天津福晨6500元/吨
·日  庭审现场  泸州首例公开宣判的食品安全入刑案  腌制肉品卖相不好,非法“加料”提高卖相。昨日上午,泸县法院对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公开审理,并对庭审进行微博图文直播,这是泸州首例公开宣判的食品安全入刑案。庭审后,对被告人刘某因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六千元。卖相不好  给牛肉“非法”加料  昨日...·日庭审现场    泸州首例公开宣判的食品安全入刑案    腌制肉品卖相不好,非法“加料”提高卖相。昨日上午,泸县法院对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公开审理,并对庭审进行微博图文直播,这是泸州首例公开宣判的食品安全入刑案。庭审后,对被告人刘某因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六千元。卖...·日  为了让自己生产的猪头肉半成品看起来更红润有卖相,一名经营户竟在生产过程中违规添加工业亚硝酸钠。近日,扬中市检察院依法批捕了一名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犯罪嫌疑人曹某。  曹某系四川人,在扬中销售猪头肉多年。以前他专门销售生猪头肉,今年来大部分销售者均将猪头肉煮成半熟的半成品出售。曹某为了让自己的猪头肉更好卖,也开始煮...·日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亚硝酸钠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日落复审产业损害肯定性终裁,对原产于德国的亚硝酸钠作出反倾销日落复审产业损害肯定性终裁,若取消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在合理的、可预见的期间内,涉案产品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的实质性损害将会继续或再度发生。在该裁决中,6名委员均投肯定票。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日    新华网华盛顿1月16日电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16日作出日落复审裁定,继续对从中国进口的非可锻性铸铁管件征收反倾销税,对从中国进口的亚硝酸钠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当天发表声明说,该委员会认为取消针对上述从中国进口产品的贸易制裁措施,可能导致在可预见的时间内再度对美国...·日  西南晚报11月11日讯:袁某因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领刑6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  自2012年11月起,袁某在未取得经营执照的情况下,在户县余下制造加工卤肉制品。在煮肉过程中,明知亚硝酸钠有毒,仍向肉中大量添加,并销往户县多个乡镇。今年袁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共生产销售肉制品300余公斤,销售额约12000元。后经检测,其制作的卤鸭翅、卤鸭肠、...·日日,印度对进口亚硝酸钠作出保障措施终裁:在整个调查期,亚硝酸钠的进口量激增,且进口量的激增对国内产业造成了严重损害或损害威胁,因此建议采取1年零三个月的保障措施,其中第一年的保障措施税率为30%(从价税),第二年(仅3个月)为28%(从价税)。涉案产品海关编码为13年4月,印度对进口亚硝酸钠进行保障措施立案调查。印度...·日   近日,陕西捣毁一处有毒卤肉制品作坊。警方查获了50公斤亚硝酸钠和部分松香、胭脂红等禁止在食品中使用的工业原料及添加剂。胭脂红给人增加食欲。亚硝酸钠是致癌物,一次摄入0.2克至0.5克就可以引起中毒,摄入3克就可致人死亡。·日昨日,正在服刑的陈某后悔不已:今年8月,为了使自己做的&空心麻圆&颜色更光亮些,他将&亚硝酸钠&掺入原料米粉中,结果导致25名食客中毒,不仅赔了9.3万余元的医药费,还因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获刑一年,罚款1万元。&空心麻圆&放倒25名食客今年8月23日,武昌、洪山等地的医院先后接诊了25名中毒患者。一时间竟有如此...·日店主和店员分别被判二年和二年半,罚款2000元据中国食品网了解,吃完早餐后,13市民被毒翻。原来,为让猪肉口感更好及能长时间保鲜,早餐店主在腌制早餐食材时,添加了亚硝酸盐。昨日,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以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东莞东城周屋路一原味汤粉王店店主杨某彬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2000元。杨某彬原系东莞市东城区周屋路原味汤粉...
相关公司推荐
海化鸢都进口/国产红星富鑫远海化润德杭州龙山虎跃 振兴益
热门产品专题
只需三步实现电子商务
15秒速度注册,享受更多机会
您想直接发布商机,请进入商务中心
发布商机,等待审核
发布商机,享受更多机会
您想直接发布商机,请进入商务中心
上级生效,为您推广
让您的产品火起来
让我们来帮您
排名更靠前,推广效果翻倍!
服务热线:8普通化学实验指导书 - 天天文档-文档下载中心
普通化学实验指导书
DOC/Microsoft Word
《普通化学实验》指导书Experiments in General Chemistry 湖北民族学院化环学院一,课程实验的地位,作用和目的普通化学实验是普通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独立操作,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开拓创新,撰写报告等各方面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另外,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实验结果分析与归纳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 通过实验进行基本操作的训练和仪器的正确使用.如加热方法,沉淀的分离和洗涤.容量瓶,移液管和滴定管,蒸发皿,分析天平,pH计,分光光度计等的正确使用,能掌握一些数据测定方法并会数据处理,不仅能进行一些理论验证实验,还能进行综合应用和设计性实验.二,课程实验成绩评定1.考核方式:考查;2.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比例:20%;3.实验成绩的构成与评分标准:考勤,实验态度,纪律占20%,预习占20%,实验报告记录占60%,每次实验按评分标准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记分;4.实习课无故缺席一次,扣除其全部实验成绩,缺席两次取消其考试资格.三,课程实验要求如表序号项目名称实验课时内容提要教学要求了解观察,熟悉,掌握,熟练掌握及运用等实验类别实验方式适用专业备注1化学反应摩尔焓变的测定2用简易量热计装置测量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产生的热,温度用温度计测量了解反应热测量的一般原理,学习温度计的使用,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验证学生独立完成应用化学,化工工艺,环境科学选作4个实验,学时不超过8学时2化学反应速率与活化能—数据表达与处理2以过二硫酸铵和碘化钾作为反应对象,单一改变一种反应物浓度;浓度不变改变温度.了解浓度,温度,催化剂对速率的影响,培养科学处理数据的习惯验证学生独立完成同上3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pH计的使用2在一定温度,用pH计测定不同浓度的醋酸的pH,计算电离度和电离常数.学会pH计的使用.了解电离平衡常数的测定方法验证学生独立完成同上4电离平衡2同离子效应.缓冲溶液的配制及缓冲作用.盐类的水解及其影响水解平衡的因素.了解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其移动.缓冲溶液的性质,盐类的水解,同离子效应.验证学生独立完成同上5溶解平衡2沉淀的生成和溶解,分步沉淀,沉淀的转化.深入理解难溶电解质的多相离子平衡,熟练溶度积规则,学习离心分离的方法.验证学生独立完成同上6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平衡2通过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比较不同氧化剂的氧化能力了解铜锌原电池的结构,加深能斯特方程的理解,熟悉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势的关系验证学生独立完成同上7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模型2在CAI室完成杂化类型的辨识,以及观看部分晶体的空间构型和金属晶体的密堆积构型掌握部分无机化合物无机离子的杂化方式及空间构型,了解部分晶体的空间构型和金属晶体的密堆积构型.验证教师多媒体演示,学生独立完成同上8碘盐的制备与检验4粗盐提纯.食盐加碘和碘盐与粗盐成分比较.含碘浓度的测定.掌握重结晶的操作,了解食盐的成分及生产步骤.综合性教师多媒体演示,学生独立完成同上选作2个实验,学时不超过8学时9含铬废水的处理4含铬废水中CrⅥ的测定和含铬废水的处理.处理后水质的检验.了解化学还原法处理含铬工业废水的原理和方法.学习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和检验废水中铬的含量.综合性教师多媒体演示,学生独立完成同上10日常食品的质量检测4测定葡萄糖含量,鉴别掺假奶和掺假蜂蜜.区分亚硝酸钠与食盐.了解葡萄糖含量的测定和掺假牛奶,蜂蜜的鉴别方法.区分亚硝酸钠与食盐.综合性教师多媒体演示,学生独立完成同上11常见阴,阳离子的分离和鉴定4分离,鉴定阳离子.鉴定阴离子.掌握常见阳离子,阴离子的基本性质,了解阳离子,阴离子的分离方法和鉴定方法.综合性教师多媒体演示,学生独立完成同上12氧化铜矿制备硫酸铜4设计由氧化铜矿制备CuSO4·5H2O的合理方案.设计粗晶和产品中Cu2+的测定方法和微量铁的检定方法.根据设计方案实施实验.了解硫酸铜的生产,巩固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方法和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和操作的能力设计性学生独立完成同上选作1个实验,学时不超过4学时13设计从海带中分离和鉴定碘4设计从海带内分离和鉴定碘的实验方案.根据设计方案实施实验.巩固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方法和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和操作的能力.设计性学生独立完成同上14硫酸亚铁铵的制备4用金属铁屑和硫酸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反应,用结晶的方法制定一定纯度的硫酸亚铁铵熟悉无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了解物质检验的方法设计性学生独立完成同上 实验一,化学反应摩尔焓变的测定——温度计与秒表的使用【实验目的】测定过氧化氢稀溶液的分解热,了解测定反应热效应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学习温度计,秒表的使用和简单的作图方法.过氧化氢浓溶液在温度高于150℃或混入具有催化活性的Fe2+,Cr3+,…等一些多变价的金属离子时,就会发生爆炸性分解:但在常温和无催化活性杂质存在情况下,过氧化氢相当稳定.对于过氧化氢稀溶液来说,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均不会引起爆炸性分解.本实验以二氧化锰为催化剂,用保温杯式简易量热计测定其稀溶液的催化分解反应热效应.保温杯式简易量热计由量热计装置普通保温杯,分刻度为0.1℃的温度计及杯内所盛的溶液或溶剂通常是水溶液或水组成,如图1-1所示.在一般的测定实验中,溶液的浓度很稀,因此溶液的比热容Caq近似地等于溶剂的比热容Csolv,并且溶液的质量maq近似地等于溶剂的质量msolv.量热计的热容C可由下式表示:C = Caq·maq+Cp≈Csolv·msolv+Cp其中Cp:量热计装置包括保温杯,温度计等部件的热容.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使量热计的温度升高.要测量量热计吸收的热量必须先测定量热计的热容C.在本实验中采用稀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因此C = 其中为水的质量热容,等于4.184J·g-1·K-1;为水的质量;在室温附近,水的密度约等于1.00kg·L-1,因此,其中表示水的体积.而量热计装置的热容可用下述方法测得:往盛有质量为m的水温度为T1的量热计装置中,迅速加入相同质量的热水温度为T2,测得混合后的水温为T3,则热水失热 = 冷水得热 = 量热计装置得热 =T3-T1Cp根据热量平衡得到严格地说,简易量热计并非绝热体系.因此,在测量温度变化时会碰到下述问题,即当冷水温度正在上升时,体系和环境已发生了热量交换,这就使人们不能观测到最大的温度变化.这一误差,可用外推作图法予以消除,即根据实验所测得的数据,以温度对时间作图,在所得各点间作一最佳直线AB,延长BA与纵轴相交于C,C点所表示的温度就是体系上升的最高温度如图1-2所示.如果量热计的隔热性能好,在温度升高到最高点时,数分钟内温度并不下降,那么可不用外推作图法.应当指出的是,由于过氧化氢分解时,有氧气放出,所以本实验的反应热H,不仅包括体系内能的变化,还应包括体系对环境所作的膨胀功,但因后者所占的比例很小,在近似测量中,通常可忽略不计.【实验用品】仪器:温度计两支0~50℃,分刻度0.1℃和量程100℃普通温度计,保温杯,量筒,烧杯,研钵,秒表固体药品:二氧化锰液体药品:H2O20.3%材料:泡沫塑料塞,吸水纸【实验内容】一,测定量热计装置热容Cp按图1-1装配好保温杯式简易量热计装置.保温杯盖可用泡沫塑料或软木塞.杯盖上的小孔要稍比温度计直径大一些,为了不使温度计接触杯底,在温度计底端套一橡皮圈.用量筒量取50mL的蒸馏水,把它倒入干净的保温杯中,盖好塞子,用双手握住保温杯进行摇动注意尽可能不使液体溅到塞子上,几分钟后用精密温度计观测温度,若连续3min温度不变,记下温度T1.再量取50mL蒸馏水,倒入100mL烧杯中,把此烧杯置于温度高于室温20℃的热水溶中,放置10~15min后,用精密温度计准确读出热水温度T2为了节省时间,在其它准备工作之前就把蒸馏水置于热水浴中,用100℃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绝不能高于50℃,迅速将此热水倒入保温杯中,盖好塞子,以上述同样的方法摇动保温杯.在倒热水的同时,按动秒表,每10s记录一次温度.记录三次后,隔20s记录一次,直到体系温度不再变化或等速下降为止.记录混合后的最高温度T3,倒尽保温杯中的水,把保温杯洗净并用吸水纸擦干待用.二,测定过氧化氢稀溶液的分解热取100mL已知准确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它倒入保温杯中,塞好塞子,缓缓摇动保温杯,用精密温度计观测温度3min,当溶液温度不变时,记下温度T1.迅速加入0.5g研细过的二氧化锰粉末,塞好塞子后,立即摇动保温杯,以使二氧化锰粉末悬浮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在加入二氧化锰的同时,按动秒表,每隔10s记录一次温度.当温度升高到最高点时,记下此时的温度T2,以后每隔20s钟记录一次温度.在相当一段时间例如3min内若温度保持不变,T2即可视为该反应达到的最高温度,否则就需用外推法求出反应的最高温度.应当指出的是,由于过氧化氢的不稳定性,因此其溶液浓度的标定,应在本实验前不久进行.此外,无论在量热计热溶的测定中,还是在过氧化氢分解热的测定中,保温杯摇动的节奏要始终保持一致.三,数据记录和处理1.量热计装置热容Cp的计算冷水温度T1K热水温度T2K冷热水混合后温度T3K冷热水的质量mg水的质量热容量热计装置热容CpJ·K-12.分解热的计算由于H2O2稀水溶液的密度和比热容近似地与水的相等,因此过氧化氢分解热实验值与理论值的相对百分误差应该在±10%以内.反应前温度T1K反应后温度T2KTKH2O2溶液体积VmL量热计吸收的总热量QJ分解热HkJ·mol-1与理论值比较百分误差%【实验注意事项】1.测定前,应对分刻度为0.1℃的精密温度计进行读数练习,要求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准确估读至0.01℃.2.用精密温度计与保温杯安装量热计时,温度计水银球应接近保温杯底,但不能接触保温杯底,从而保证实验中摇动保温杯时,水银球浸没在液体中.3.为防止过氧化氢催化分解时二氧化锰沉入杯底,使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溶液不能充分接触,反应速率慢而造成热量散失,必须对反应液体进行适当的摇动以使二氧化锰悬浮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同时,为了防止摇动过猛造成液体外溢,可在实验测定前将100mL水倒入保温杯中,不加盖进行摇动试验,观察摇动时水在保温杯中能较好的转动同时又不会外溢,记住该摇动的节奏,在后面实验中保持这种节奏.4.为保证二氧化锰悬浮在过氧化氢溶液中,使二者充分接触,以提高反应速度,尽量缩短达到最高温度的时间,以减少热量损失,因此要取用二氧化锰细粉.5.量热计,烧杯,量筒,温度计等在使用前应清洗干净并用滤纸擦干待用.6.100mL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保温杯后,摇动保温杯并观察温度3分钟,当温度不变时,记下读数作为起始温度T1.加入二氧化锰时,即按动秒表,按要求测温.7.作t-T图时,适当选择坐标原点和单位,以提高作图的准确性.本实验的改进:实验二,化学反应速率与活化能——数据表达与处理[实验目的]了解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测定过二硫酸铵与碘化钾的反应速率,并计算反应级数,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的活化能.在水溶液中过二硫酸铵和碘化钾发生如下反应:NH42S2O8+3KI===NH42SO4+K2SO4+KI3S2O82-+3I-===2SO42-+I-3 1其反应的微分速率方程可表示为式中v是在此条件下反应的瞬时速率.若,是起始浓度,则v表示初速率v0.k是反应速率常数,m与n之和是反应级数.实验能测定的速率是在一段时间间隔t内反应的平均速率.如果在t时间内浓度的改变为,则平均速率近似地用平均速率代替初速率:为了能够测出反应在t时间内浓度的改变值,需要在混合NH42S2O8和KI溶液的同时,加入一定体积已知浓度的Na2S2O3溶液和淀粉溶液,这样在反应1进行的同时还进行下面的反应: 2这个反应进行得非常快,几乎瞬间完成,而反应1比反应2慢得多.因此,由反应1生成的立即与反应,生成无色的和I-.所以在反应的开始阶段看不到碘与淀粉反应而显示的特有蓝色.但是一当Na2S2O3耗尽,反应1继续生成的就与淀粉反应而呈现出特有的蓝色.由于从反应开始到蓝色出现标志着全部耗尽,所以从反应开始到出现蓝色这段时间t里,浓度的改变实际上就是Na2S2O3的起始浓度.再从反应式1和2可以看出,减少的量为减少量的一半,所以在t时间内减少的量可以从下式求得实验中,通过改变反应物和I-的初始浓度,测定消耗等量的的物质的量浓度所需要的不同的时间间隔t,计算得到反应物不同初始浓度的初速率,进而确定该反应的微分速率方程和反应速率常数.[实验用品]仪器:烧杯,大试管,量筒,秒表,温度计液体药品:NH42S2O80.20mol·L-1,KI0.20mol·L-1,Na2S2O30.010mol·L-1,KNO30.20mol·L-1,NH42SO40.20mol·L-1,CuNO320.02mol·L-1,淀粉溶液0.2%材料:冰[实验内容]一,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室温条件下进行表2-1中编号Ⅰ的实验.用量筒分别量取20.0mL 0.20mol·L-1KI溶液,80mL 0.010mol·L-1Na2S2O3溶液和2.0mL0.2%淀粉溶液,全部加入烧杯中,混合均匀.然后用另一量筒取20.0mL 0.20mol·L-1NH42S2O8溶液,迅速倒入上述混合液中,同时启动秒表,并不断搅动,仔细观察.当溶液刚出现蓝色时,立即按停秒表,记录反应时间和室温.用同样方法按照表2-1的用量进行编号Ⅱ,Ⅲ,Ⅳ,Ⅴ.表2-1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室温 实 验 编 号ⅠⅡⅢⅣⅤ试剂用量mL0.20mol·L-1NH42S2O820.010.05.020.020.00.20mol·L-1KI20.020.020.010.05.00.010mol·L-1Na2S2O38.08.08.08.08.00.4%淀粉溶液2.02.02.02.02.00.20mol·L-1KNO300010.015.00.20mol·L-1NH42SO4010.015.000混合液中反应物的起始浓度mol·L-1NH42S2O8KINa2S2O3反应时间tsS2O2-8的浓度变化cs2O82-mol·L-1反应速率vmol·L-1·s-1 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按表2-1实验Ⅳ中的药品用量,将装有碘化钾,硫代硫酸钠,硝酸钾和淀粉混合溶液的烧杯和装有过二硫酸铵溶液的小烧杯,放入冰水浴中冷却,待它们温度冷却到低于室温10℃时,将过二硫酸铵溶液迅速加到碘化钾等混合溶液中,同时计时并不断搅动,当溶液刚出现蓝色时,记录反应时间.此实验编号记为Ⅵ.同样方法在热水浴中进行高于室温10℃的实验.此实验编号记为Ⅶ.将此两次实验数据Ⅵ,Ⅶ和实验Ⅳ的数据记入表2-2中进行比较.表2-2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 验 编 号ⅥⅣⅦ反应温度t℃反应时间ts反应速率vmol·L-1·s-1三,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按表2-1实验Ⅳ的用量,把碘化钾,硫代硫酸钠,硝酸钾和淀粉溶液加到150mL烧杯中,再加入2滴0.02mol·L-1CuNO32溶液,搅匀,然后迅速加入过二硫酸铵溶液,搅动,记时.将此实验的反应速率与表2-1中实验Ⅳ的反应速率定性地进行比较可得到什么结论.四,数据处理1.反应级数和反应速率常数的计算将反应速率表示式两边取对数:当不变时即实验Ⅰ,Ⅱ,Ⅲ,以lgv对作图,可得一直线,斜率即为m.同理,当不变时即实验Ⅰ,Ⅳ,Ⅴ,以lgv对作图,可求得n,此反应的级数则为m+n.将求得的m和n代入即可求得反应速率常数k.将数据填入下表.实 验 编 号ⅠⅡⅢⅣⅤlgvmn反应速率常数kmol·-1·L·s-12.反应活化能的计算反应速率常数k与反应温度T一般有以下关系: 式中Ea为反应的活化能,R为摩尔气体常数,T为热力学温度.测出不同温度时的k值,以lgk对作图,可得一直线,由直线斜率可求得反应的活化能Ea.将数据填入下表.实 验 编 号室温的平均反应速率常数mol-1·L·s-1ⅦⅣ反应速率常数kmol-1·L·s-1lgk反应活化能EakJ·mol-1本实验活化能测定值的误差不超过10%文献值:51.8kJ·mol-1.[实验注意事项]1.本实验为两人一组进行实验,两人要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对溶液的量取,混合,搅拌,观察现象,计时都要仔细.2.取用KI,Na2S2O3,淀粉溶液,KNO3,NH42SO4溶液的量筒与取用NH42S2O8的量筒一定要分开,以避免溶液在混合前就已发生反应.3.搅拌用玻棒在每次测定前应清洗干净,并用滤纸擦干备用.4.反应后溶液刚出现蓝色时,应立即停表.于对第Ⅲ组和第Ⅴ组实验,因S2O82-或I-浓度小,刚出现蓝色时颜色很浅,更应仔细观察.5.进行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若用一支温度计进行测温,在测定KI,Na2S2O3,淀粉溶液,KNO3等混合溶液后,温度计必须清洗干净,用滤纸擦干后,才能测定装NH42S2O8溶液的小烧杯的温度.6.在KI,Na2S2O3,淀粉等混合溶液中加入NH42S2O8时,应迅速全部加入.7.本实验中, 反应的溶液因S2O32-消耗完毕立即变蓝,而实验所用S2O32-的量又特别小,因此取用Na2S2O3溶液时一定要特别准确,最好用吸量管进行取液.8.取用KI溶液时,应观察溶液为无色透明溶液.若溶液出现浅黄色,则有I2析出,该溶液不能使用.实验三,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pH计的使用【实验目的】测定醋酸的电离度和电离常数.进一步掌握滴定原理,滴定操作及正确判断滴定终点.学习使用pH计.醋酸CH3COOH或HAc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以下电离平衡:其平衡关系式为 c为HAc的起始浓度,[H+],[Ac-],[HAc]分别为H+,Ac-,HAc的平衡浓度,为电离度,Ki为电离平衡常数.在纯的HAc溶液中,[H+] = [Ac-] = ca
[HAc] = c1-a,则
当a5%时,c-[H+]≈c,故根据以上关系,通过测定已知浓度的HAc溶液的pH,就知道其[H+],从而可以计算该HAc溶液的电离度和平衡常数.【实验用品】仪器:碱式滴定管,吸量管10mL,移液管25mL,锥形瓶50mL,烧杯50mL,pH计液体药品:HAc0.20mol·L-1,0.2mol·L-1,NaOH标准溶液,酚酞指示剂【实验内容】一,醋酸溶液浓度的测定以酚酞为指示剂,用已知浓度的NaOH标准溶液标定HAc的准确浓度,把结果填入下表.滴 定 序 号ⅠⅡⅢNaOH溶液的浓度mol·L-1HAc溶液的用量mLNaOH溶液的用量mLHAc溶液的浓度mol·L-1测定值平均值二,配制不同浓度的HAc溶液用移液管和吸量管分别取25.00mL,5.00mL,2.50mL已测得准确浓度的HAc溶液,把它们分别加入三个50mL容量瓶中,再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并计算出这三个容量瓶中HAc溶液的准确浓度.三,测定醋酸溶液的pH,计算醋酸的电离度和电离平衡常数把以上四种不同浓度的HAc溶液分别加入四只洁净干燥的50mL烧杯中,按由稀到浓的次序在pH计上分别测定它们的pH,并记录数据和室温.计算电离度和电离平衡常数,并将有关数据填入下表中.温度 ℃溶液编号pH电离平衡常数K测定值平均值1234本实验测定的K在1.0×10-5~2.0×10-5范围内合格25℃的文献值为1.76×10-5【实验注意事项】1.在对酸度计的定位完成后,不能再动定位调节旋纽,否则应重新定位.2.在对标准醋酸溶液进行取液前,应看清移液管或吸量管上是否有"B"的标记,有"B"的,则应将移液管尖嘴的液体吹入容量瓶,无"B"的则不可用外力使尖嘴处的液体流出,因为移液管的容积不包括尖嘴处残留的液体.3.盛装不同浓度的四只小烧杯应清洗洁净并用滤纸擦干待用.4.测定醋酸溶液前应将复合电极用蒸馏水清洗并用滤纸将玻璃表面水分吸干.5.测定醋酸溶液的pH时应按由稀到浓的顺序进行测定,以避免可能残留在电极上的浓酸对稀酸pH产生影响造成误差.注:pH计Delta 320-S pH计使用方法:显示屏及控制键 选择pH,mV或温度方式. 在pH方式下启动校准程序;在温度方式下启动温度输入程序. 接通关闭显示器,关闭时将pH计设置在备用状态.
在pH方式和mV方式下启动样品测定过程,再按一次该键时锁定当前值.在温度方式下,读数键作为输入温度值时各位间的切换键. 2,使用方法:1温度的输入每次测定溶液的pH前先看一下温度,如果温度设定值与样品温度不同的话,务必输入新的溶液的温度值. 2温度的读数和输入: 按一次模式进入温度方式,显示屏即有"℃"图样显示,同时显示屏将显示最近一次输入的温度值,小数点闪烁.如果要输入新的温度值,则按一下标准,此时首先是温度值的十位数从0开始闪烁,每隔一段时间加"1".当十位数到达所要的数值时,按一下读数,这时十位数固定不变,个位数开始闪烁,并且累加.当个位数到达所要的数值时,按一下读数,十位数和个位数均保持不变,小数点后十分位开始在"0"和"5"之间变化.当到达需要数值时按读数,温度值将固定,且小数点停止闪烁,此时温度值已被读入pH计.完成温度输入后,按模式回到pH或mV方式.注意:在温度输入后,但在未退出温度方式前想改变温度设定值,只需按一下读数使小数点闪烁,然后按校准,照上述步骤重新输入温度值.在温度输入过程中,若想重新输入温度,按校准,然后按上述步骤重新输入温度值.320-S pH计在关机后将仍保留此温度值. 3测定pH值在样品测定前进行常规校准,并检查当前温度值,确定是否要输入新的温度值.测定pH值:将电极放入样品中并按读数,启动测定过程,小数点会闪烁.显示屏同时显示数字式及模拟式pH值.模拟式尺度从1~7或7~14.超出或不足显示范围的数值由箭头表示.将显示静止在终点数值上,按读数,小数点停闪.启动一个新的测定过程,再按读数. 4设置校准溶液组:要获得最精确的pH值,你必须周期性的校准电极.有3组校准缓冲液供选择每组有3种不同pH值的校准液:组1b=1:pH4.00 7.00 10.00组2b=2:pH4.01 7.00 9.21组3b=3:pH4.01 6.86 9.18按下列步骤选择缓冲液:1按开关关闭显示器.2按模式并保持,再按开关.松开模式显示屏显示b=3或当前的设定值3按校准显示b=1,或b=24按读数选择合适的组别,即使遇上断电320-S pH计也仍保留此设置.注意:1. 所选择组别必须与所使用的缓冲液相一致;2. 当你进入设置校准溶液组菜单后,你以前的电极校正数据及所选择的校正溶液组已改为出厂设置,因此在进行样品测量前,须重新进行校准溶液组的设置及电极校正. 5校准pH电极:首先测出缓冲液的温度,并进入温度方式输入当前缓冲液的温度.一点校准:将电极放入第一个缓冲液并按校准;320-S pH计在校准时自动判定终点,当到达终点时相应的缓冲液指示器显示,要人工定义终点,按读数;要回到样品测定方式,按读数.两点校准:继续第二点校准操作,按校准;将电极放入第二种缓冲液并按上述步骤操作,当显示静止后电极斜率值简要显示.要回到样品测定方式,按读数. 6测定mV值按下列步骤测定某一样品的mV绝对值.将电极放入样品并按读数启动测定过程;显示屏显示该样品的mV绝对值.要将显示静止在终点值上,按读数;要启动一个新的测定过程,按读数. 7图表记录仪pH-输出值同显示值,并且每pH单位大约相当于60mV.此数值随电极斜率的变化而变化;mV-输出值同显示值,即当显示在-mV间变化,输出值也随之在此范围内变化.实验四,电离平衡【实验目的】加强对电离平衡,同离子效应理论的理解;掌握缓冲溶液的原理与其配制方法;掌握盐类水解反应并会用平衡移动的原理解释实验现象;复习指示剂及pH试纸的使用方法.【实验原理】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弱酸或弱碱在水中部分电离,AB=A++B-.温度,弱电解质浓度cAB及水溶液中的A+,B-离子浓度等因素可以影响其电离平衡的移动.电离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可以使平衡向离解方向移动;而增大A+,B-离子浓度则使平衡向生成AB的方向移动,这种影响被称为同离子效应.利用同离子效应可以使弱电解质电离度减小,也能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减小.2,缓冲溶液弱酸,弱碱及其盐可以组成缓冲溶液,缓冲溶液的特点是能抵御少量外来酸碱而保持pH值不变.其对应的计算公式为:pH=pKa+lgc盐c酸 pOH=pKb+lgc盐c碱当C盐C酸或者C盐C碱的比例为0.1~10之间时,溶液才具有比较大的缓冲作用,所以在配置缓冲溶液时,选择的弱电解质K值和缓冲溶液的pH值的关系要控制在:pH=pKa pOH=pKb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大量的外来酸碱会破环其缓冲能力.3,盐类水解盐类会因为水解而显出酸碱性,强碱弱酸盐呈碱性,强酸弱碱盐呈酸性,弱酸弱碱盐的酸碱性则由其正负离子各自所对应的弱碱,弱酸的Kb,Ka值的相对大小决定,例如NH4Ac呈中性KaKb,而NH42S则呈碱性Ka KSP 有沉淀生成
Qi = KSP 饱和溶液
KSP 溶液不饱和或沉淀溶解 从溶度积规则得知:若要生成某一难溶电解质的沉淀,就需设法增大它的某种离子的浓度,使其离子浓度以其系数为指数的乘积Qi离子积大于它的KSP ;反之,要使沉淀溶解,就要设法降低它的某种离子浓度,使其离子积Qi小于KSP . 若溶液中的几种离子都能与加入的某种试剂沉淀剂反应生成沉淀,当逐滴加入沉淀剂时出现各离子依先后次序沉淀的现象,称为分步沉淀.分步沉淀的次序为:需要沉淀剂浓度较小的难溶电解质先析出沉淀,需要沉淀剂浓度较大的后析出沉淀.在含有一种难溶电解质沉淀的溶液中,加入某种试剂,使其转化为另一种难溶电解质沉淀的过程叫沉淀的转化.沉淀转化的方向为:溶解度较大的难溶电解质沉淀转化为溶解度较小的难溶电解质沉淀.【仪器与试剂】 仪器:试管,离心试管,离心机,试管夹,酒精灯. 试剂:2mol·L-1 HCl, H2S饱和溶液,2mol·L-1氨水,2mol·L-l NaOH, 0.1mol·L-1AgNO3,0.1mol·L-1K2Cr04,0.1mol·L-1NaCl,0.01mol·L-1CaCl2, lmol·L-1 CaCl2,0.1mol·L-1Na2S,0.1mol·L-1PbNO32,0.01mol·L-l Na2CO3,0.1mol·L-1MgCl2,2mol·L-1NHCl,0.1mol·L-1MnS04,0.1mol·L-1 FeCl3,0.1mol·L-1NiCl2,0.1mol·L-1 KBr ,2mol·L-1Na2S203,广泛pH试纸.【实验内容】 一, 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① a 取两只试管各加入5mL去离子水,然后分别滴入1滴0.01mol·L-1CaCl2溶液,1滴0.01mol·L-1 Na2CO3溶液,并摇匀;然后将两试管中的溶液混合,观察有无沉淀生成. b 往离心试管中加人lmL 0.1mol·L-1CaCl2溶液和lmL 0.1mol·L-1 Na2CO3溶液,振荡试管,观察沉淀的生成.用离心机离心分离后,将上层清液注入另一试管中,在遗留的沉淀中加入2mol·L-1 HCl溶液,观察沉淀的溶解.向清液中滴加0.01mol·L-1CaCl2溶液数滴,观察沉淀的生成.解释上述现象,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② 取两只试管各加入5滴0.1mol·L-1MnSO4溶液,然后分别滴加H2S饱和溶液或0.1mol·L-1Na2S 溶液,观察哪只试管有沉淀生成 在有沉淀的试管中加入2~3滴 2 mol·L-1 HCl溶液,观察现象,用溶度积规则解释之. ③ 取两只试管各加入lmL 0.1 mol·L-1MgCl2溶液,然后分别滴入数滴2 mol·L-1 氨水,至产生沉淀为止;再往其中一只试管中滴加2mol·L-1NH4Cl溶液,至沉淀消失为止;向其中另一只试管中滴加2mol·L-1 HCl溶液,至沉淀消失为止.用平衡移动的观点解释现象. 二, 分步沉淀 ① 在离心试管中加入3mL去离子水,然后滴入1滴0.1 mol·L-1 NaCl溶液和6滴0.1mol·L-1 K2CrO4溶液,摇匀后,再边振荡边滴入3滴0.1 mol·L-1AgNO3溶液,观察白色沉淀的生成;然后离心分离,再往清液中滴加AgNO3溶液,至生成砖红色沉淀为止.解释上述实验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 ② 在试管中加入3mL 0.1mol·L-1 FeCl3,3mL 0.1mol·L-1 NiCl2溶液摇匀.利用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方法分离Fe3+和Ni2+,先算出应控制的pH值范围;然后写出控制酸度的方法,分离和验证分离效果的实验步骤;再进行实验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三, 沉淀的转化 在离心试管中加入5滴AgNO3溶液和5滴K2CrO4溶液,振荡试管,观察沉淀颜色.离心分离,弃去清液,往沉淀上滴加NaCl溶液,边加边振荡直到砖红色沉淀消失,白色沉淀生成为止.解释现象,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四, 沉淀—配位平衡在试管中加入10滴0.1 mol·L-1AgN03溶液,滴入1滴0.1mol·L-1NaCl溶液,观察白色沉淀的生成,然后滴人数滴2mol·L-1氨水至白色沉淀溶解;再向试管中滴加0.1mol·L-1 KBr溶液,至沉淀生成,然后滴人数滴2mol·L-1Na2S203至沉淀溶解.解释上述实验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思考题】 1 离心分离操作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2 在分步沉淀中溶度积小的难溶电解质一定先沉淀析出吗 试举例说明.3 分析溶解度与溶度积定义的异同点,推导出溶解度与溶度积的换算公式.注 离心机的使用方法在实验过程中,欲使沉淀与母液分开,有过滤和离心两种方法.在下述情况下,使用离心方法较为合适.a. 沉淀有粘性;b. 沉淀颗粒小,容易透过滤纸;c. 沉淀量多而疏散;d. 沉淀量少,需要定量测定;e. 母液量很少,分离时应减少损失;f. 沉淀和母液必须迅速分离开;g. 母液粘稠;h. 一般胶体溶液;离心机是利用离心力对混合物溶液进行分离和沉淀的一种专用仪器.电动离心机通常分为大,中,小3种类型.在此只介绍生物化学实验室使用的小型台式或落地式电动离心机. 1. 使用方法:1使用前应先检查变速旋钮是否在"O"处.2离心时先将待离心的物质转移到大小合适的离心管内,盛量占管的23体积,以免溢出.将此离心管放入外套管内.3将一对外套管连同离心管放在台秤上平衡,如不平衡,可用小吸管调整离心管内容物的量或向离心管与外套间加入平衡用水.每次离心操作,都必须严格遵守平衡要求,否则将会损坏离心机部件,甚至造成严重事故,应十分警惕.4将以上两个平衡好的套管,按对称位置放到离心机中,盖严离心机盖,并把不用的离心套管取出.5开动时,先开电门,然后慢慢拨动变速旋钮,使速度逐渐加快,对落地式离心机,可从转速表上液柱的下降得知转速大小.停止时,先将旋钮拨到"O",不继续使用时,拔下插头.待离心机自动停止后,才能打开离心机盖并取出样品,绝对不能用手阻止离心机转动.6用完后,将套管中的橡皮垫洗净,保管好.冲洗外套管,倒立放置使其干燥. 2. 注意事项:1离心过程中,若听到特殊响声,表明离心管可能破碎,应立即停止离心.如果管已破碎,将玻璃渣冲洗干净玻璃渣不能倒入下水道,然后换管按上述操作重新离心.若管未破碎,也需要重新平衡后再离心.2有机溶剂和酚等会腐蚀金属套管,若有渗漏现象,必须及时擦干净漏出的溶液,并更换套管.3避免连续使用时间过长.一般大离心机用40min休息20或30min,台式小离心机使用40min休息10min.4电源电压与离心机所需的电压一致.接地后才能通电使用.5应不定期检查离心机内电动机的电刷与整流子磨损情况,严重时更换电刷或轴承.实验六,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平衡【实验目的】学会装配原电池.掌握电极的本性,电对的氧化型或还原型物质的浓度,介质的酸度等因素对电极电势,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产物,速率的影响.通过实验了解化学电池电动势.【实验用品】仪器:试管离心,10mL,烧杯100mL,250mL,伏特计或酸度计,表面皿,U形管固体药品:琼脂,氟化铵液体药品:HCl浓,HNO32mol·L-1,浓,HAc6mol·L-1,H2SO41mol·L-1,NaOH6mol·L-1,40%,NH3·H2O浓,ZnSO41mol·L-1,CuSO40.01mol·L-1,1mol·L-1,KI0.1mol·L-1,KBr0.1mol·L-1,FeCl30.1mol·L-1,Fe2SO430.1mol·L-1,FeSO41mol·L-1,H2O23%,KIO30.1mol·L-1,溴水,碘水0.1mol·L-1,氯水饱和,KCI饱和,CCl4,酚酞指示剂,淀粉溶液0.4%材料:电极锌片,铜片,回形针,红色石蕊试纸或酚酞试纸,导线,砂纸,滤纸【实验内容】一,氧化还原反应和电极电势1在试管中加入0.5mL 0.1mol·L-1KI溶液和2滴0.1mol·L-1FeCl3溶液,摇匀后加入0.5mL CCl4,充分振荡,观察CCl4层颜色有无变化.2用0.1mol·L-1KBr溶液代替KI溶液进行同样实验,观察现象.3往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滴碘水,溴水,然后加入约0.5mL 0.1mol·L-1FeSO4溶液,摇匀后,注入0.5mL CCl4,充分振荡,观察CCl4层有无变化.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定性地比较Br2Br-,I2I-和Fe3+Fe2+三个电对的电极电势.二,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1往一只小烧杯中加入约30mL 1mol·L-1ZnSO4溶液,在其中插入锌片;往另一只小烧杯中加入约30mL 1mol·L-1CuSO4溶液,在其中插入铜片.用盐桥将二烧杯相连,组成一个原电池.用导线将锌片和铜片分别与伏特计或酸度计的负极和正极相接,测量两极之间的电压图6.1.图6.1 铜锌原电池组成示意图在CuSO4溶液中注入浓氨水至生成的沉淀溶解为止,形成深蓝色的溶液:测量电压,观察有何变化.再于ZnSO4溶液中加入浓氨水至生成的沉淀完全溶液为止: 测量电压,观察又有什么变化.利用Nernst方程式来解释实验现象.2自行设计并测定下列浓差电池电动势,将实验值与计算值比较.Cu|CuSO40.01mol·L-1||CuSO41mol·L-1|Cu在浓差电池的两极各连一个回形针,然后在表面皿上放一小块滤纸,滴加1mol·L-1Na2SO4溶液,使滤纸完全湿润,再加入酚酞2滴.将两极的回形针压在纸上,使其相距约1mm,稍等片刻,观察所压处,哪一端出现红色.三,酸度和浓度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1.酸度的影响1在3支均盛有0.5mL 0.1mol·L-1Na2SO3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0.5mL 1mol·L-1H2SO4溶液及0.5mL蒸馏水和0.5mL 6mol·L-1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再各滴入2滴0.01mol·L-1KMnO4溶液,观察颜色的变化有何不同,写出反应式.2在试管中加入0.5mL 0.1mol·L-1KI溶液和2滴0.1mol·L-1KIO3溶液,再加几滴淀粉溶液,混合后观察溶液颜色有无变化.然后加2~3滴1mol·L-1H2SO4溶液酸化混合液,观察有什么变化,最后滴加2~3滴6mol·L-1NaOH使混合液显碱性,又有什么变化.写出有关反应式.2.浓度的影响1往盛有H2O,CCl4和0.1mol·L-1Fe2SO43各0.5mL的试管中加入0.5mL 0.1mol·L-1KI溶液,振荡后观察CCl4层的颜色.2往盛有CCl4,1mol·L-1FeSO4和0.1mol·L-1Fe2SO43各0.5mL的试管中,加入0.5mL 0.1mol·L-1KI溶液,振荡后观察CCl4层的颜色.与上一实验中CCl4层颜色有何区别 3在实验1的试管中,加入少许NH4F固体,振荡,观察CCl4层颜色的变化.说明浓度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四,酸度对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影响在两支各盛0.5mL 0.1mol·L-1KBr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0.5mL 1mol·L-1H2SO4和6mol·L-1HAc溶液,然后各加入2滴0.01mol·L-1KMnO4溶液,观察2支试管中紫红色褪去的速度.分别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五,氧化数居中的物质的氧化还原性1在试管中加入0.5mL 0.1mol·L-1KI和2~3滴1mol·L-1H2SO4,再加入1~2滴3% H2O2,观察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2在试管中加入2滴0.01mol·L-1KMNO4溶液,再加入3滴1mol·L-1H2SO4溶液,摇匀后滴加2滴3% H2O2,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实验注意事项]1.在Fe3+与I-反应生成I2后加入CCl4的实验中,为使I2由水溶液尽快地转移至CCl4中,应充分振荡.2.上述实验中,CCl4的量不能少加,否则上层水溶液中I2产生的棕黄色映入下层CCl4后溶液呈红色或桃红色,而非I2在CCl4中应显出的紫红色.3.在进行原电池的电动势的测定前,应将电极锌片,铜片用砂纸擦干净,以免增大电阻.由于是多组同学同用一支盐桥,故应固定盐桥两端,使一端始终插入CuSO4溶液第二次及以后使用时该端琼脂呈CuSO4的蓝色,另一端插入ZnSO4溶液该端琼脂仍呈琼脂的乳白色.在测定浓差电池电动势时,两极俱应使用铜电极,并另用一支新的盐桥进行实验.4.在进行MnO4-与SO32-的反应时,在中性或弱酸,弱碱性溶液中,应仔细观察反应后液体的情况,最好用白纸衬底,因MnO4-紫红色褪去后刚生成的棕黄色的MnO2沉淀,既少又小并悬浮在液体中,不仔细观察则会错认为无沉淀生成.也可在反应试管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试管底部沉降的沉淀.在强碱溶液中,反应生成绿色的MnO42-溶液.实验七,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模型【实验目的】 1熟悉部分无机化合物无机离子的杂化方式及空间构型 2了解部分晶体的空间构型; 3了解金属晶体的密堆积构型.【实验提要】本实验通过擦CAI课件教学,加深对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理论的理解及其空间构型的认识. 部分无机化合物无机离子的中心原子以某种特定的杂化方式与其他原子成键,得到一固定的空间构型. 晶体依其晶格结点上不同类型的粒子,可分为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四种基本类型. 离子晶体的空间构型上要由其正,负离子的半径比r+r-确定.金属晶体中常见有三种紧密堆积方式.【实验要求】 在CAI室观看:1spn,dmspn或spndm 杂化与成键,得到一固定的空间构型;2部分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及过渡型晶体的空间构型.【实验内容】填表表7.1 分子或离子的杂化及其空间构型物质杂化方式杂化轨道数杂化轨道间夹角空间构型BeCl2BCl3CH4CH3ClNH3H2O[CuNH34]2+[FeF6]3-表7.2 晶体的空间构型物质晶体类型晶格结点上的粒子粒子间的作用力空间构型CsClNaCl立方ZnS石墨干冰金刚石表7.3金属晶体的密堆积物质配位数空间利用率实例面心立方堆积体心立方堆积密集六方堆积【思考题】 1 BCl3分子与NH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否相同 试用杂化理论解释之. 2影响离子晶体的晶格能的因素有哪些
3简述简单AB型离子晶体的空间结构特征.实验八,碘盐的制备与检验【实验目的】1学习重结晶的操作;2复习抽滤的操作;3了解"食盐"的成分及生产步骤【实验原理】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说的"食盐"均为碘盐.碘是人体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对人体的大脑发育,身体成长和新陈代谢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碘盐的制备,其实质是粗盐重结晶提纯,加入含碘活性成分的过程. 重结晶是提纯固体的重要方法.即将被提纯物质完全溶解在适当溶剂中,过滤,使不溶的杂质与液相分离.再通过加热蒸发液相使其浓缩后冷却手段使被提纯物质达到过饱和而重新结晶析出,而液相中杂质因未饱和而仍然留在液相中,从而达到提纯的目的.经多次重结晶,可以得到纯度在99.9%以上的晶体.母液的多少,晶体的大小以及结晶的次数决定着产物的纯度. 碘盐中碘的活性成分主要是KIO3或KI.因为KIO3具有化学性质稳定,常温下不挥发,不分解,不潮解,活性效果好,口感舒适,易生产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KIO3为无臭,无味,无色的晶体,溶于水,含碘量为59.3%.由于KIO3加热超过560℃时开始分解,且在酸性介质中氧化性较强,遇到食品中某些还原性物质,如Fe2+,C2O42-,易被还原为单质碘,所以应注意其生产条件.纯KIO3晶体是有毒的,但微量60mgkg足有益而无害的.【仪器与试剂】仪器:台称,烧杯,抽滤装置,蒸发皿,电炉,电热板,坩埚,玻棒,试管,点滴板;试剂:粗盐,无水乙醇,合碘200mg·mL-1的标准KIO3溶液称取KIO30.0676g,溶于200mL的去离子水中,市售碘盐,碘检测液〔将800mL 1%淀粉指示剂,8mL85%的H3PO4利14g KSCN混合, 1%淀粉指示剂,85%的H3PO4,KSCN晶体,0.1mol·L-1BaCl2,铬黑T,饱和NH42C2O4.【实验内容】 1粗盐提纯重结晶用台秤称取粗盐15g,放人烧杯中,加入 50 mL去离子水,加热,使粗盐全部溶解后迅速抽滤.将滤液转入另一干净烧怀,继续加热,使溶液浓缩至25mL左右,要注意搅拌,以防烧杯底结垢.稍加冷却后再次抽滤,把所得自制精盐用玻棒转入蒸发皿,放列电热板上烘干,冷却后称重,计算产率.2食盐加碘用台秤称取自制精盐5 g,放人一干燥,洁净的坩埚中,逐滴加入1mL含碘200mg·mL-1的标准KIO3溶液,在加入3mL无水乙醇并搅拌均匀后,点燃酒精,待酒精燃尽并冷却后,即得加碘食盐.3碘盐与母液成分比较 同取0.5g自制碘盐与粗盐,加入10mL人离子水,搅拌配成碘盐液与母液.各取1mL碘盐液与母液取三次入试管,进行以下检验,比较重结晶前后晶体成分的不同.① Ca2+离子的检验 在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滴饱和NH42C2O4,观察白色CaC2O4沉淀产生的多少,从而判断碘盐液与母液Ca2+含量的不同.② Mg2+离子的检验 在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2滴饱和氨水和1滴铬黑T指示剂,观察溶液变红的程度,从而判断碘盐液与母液Mg2+含量的不同.③ SO42-离子的检验 自行设计方案,通过实验判断碘盐液与母液SO42-离子含量的不同.4含碘浓度的测定①标淮色板的制备取10 g精盐5份,分别加入标准碘溶液0.5,1.0,1.5,2.0,2.5mL,低温烘干.再各取1g成品,放入点滴扳5格中.分别加入2滴检测液,做成标准色板,合碘量分别为10,20,30,40,50mg·mL-1.②含碘量的测定分别各取1g自制精盐,自制碘盐和市售碘盐,放人点滴板3格中.分别加入2滴碘检测液,与教师做好的标准色板相比较,估计三者台碘量注意点滴板孔径孔深要与教师的一致.计算自制碘盐的理论含碘量,与实测值相比较,分析其差距产生的原因.【思考题】1食盐重结晶过程中,为什么要不断搅拌 可否让溶液完全蒸干 2简述抽滤操作过程及其注意事项.3 精盐加碘后,能否直接在酒精灯上蒸干 温度要控制在什么范围内 4炒菜时放盐,能否直接加在沸油中
实验九,含铬废水的处理【实验目的】1了解化学还原法处理含铬工业废水的原理和方法;2学习用分光光度法或目视比色法测定和检验废水中铬的含量.【实验原理】铬是毒性较高的元素之一.铬污染主要来源于电镀,制革及印染等工业废水的排放.以Cr2O72-或CrO42-形式的CrⅥ和CrⅢ存在.由于CrⅥ的毒性比CrⅢ大得多,还是一种致癌物质,因此,含Cr废水处理的基本原则是先将CrⅥ还原为CrⅢ,然后将其除去.对含铬废水处理的方法有离子交换法,电解法,化学还原法等.本实验采用铁氧体化学还原法.所谓铁氧体是指具有磁性的Fe3O4中的Fe2+,Fe3+离子,部分地被与其离子半径相近的其他+2价或+3价金属离子如Cr3+,Mn2+等所取代而形成的以铁为主体的复合型氧化物.可用MxFe3-xO4表示,以Cr3+为例,可写成CrxFe3-xO4.铁氧体法处理含铬废水的基本原理就是使废水中的Cr2O72-或CrO42-在酸性条件下与过量还原剂FeSO4作用生成Cr3+和Fe3+,其反应为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HCrO4-+3Fe2++7H+→Cr3++3Fe3++4H2O反应结束后加入适量碱液,调节溶液pH值并适当控制温度,加少量H2O2或通入空气搅拌,将溶液中过量的Fe2+部分氧化为Fe3+,得到比例适度的Cr3+,Fe2+和Fe3+并转化为沉定:Fe3++3OH-→FeOH3↓Fe2++2OH-→FeOH2↓Cr3++3OH-→CrOH3↓当形成的FeOH2和FeOH3的量的比例为1:2左右时,可生成类似于Fe3O4·xH2O的磁性氧化物铁氧体,其组成可写成,其中部分Fe3+,可被Cr3+取代形成的复合氧化物,即使Cr3+成为铁氧体的组成部分而沉淀下来.沉淀物经脱水等处理后,即可得到组成符合铁氧体组成的复合物.铁氧体法处理含铬废水效果好,投资少,简单易行,沉渣量少且稳定,含铬铁氧体是一种磁性材料,可用于电子工业,既保护了环境,又利用了废物.为检查废水处理的结果,常采用比色法分析水中的铬含量.其原理为:CrⅥ在酸性介质中与二苯基碳酰二肼图9.1反应生成紫红色配合物,该配合物溶于水,其溶液颜色对光的吸收程度与CrⅥ的含量成正比.只要把样品溶液的颜色与标准系列的颜色比较目视比较或用分光光度计测出此溶液的吸光度,就能确定样品中CrⅥ的含量.图9.1 二苯基碳酰二肼如果水中有CrⅢ,可在碱性条件下用KMnO4将CrⅢ氧化为CrⅥ,然后再测定.为防止溶液中Fe2+,Fe3+及Hg22+,Hg2+等的干扰,可加入适量的H3PO4消除.【仪器与试剂】仪器:分光光度计,比色管25mL,10支,比色管架,台式天平公用,酒精灯,三角架,石棉铁丝网,碱式和酸式滴定管25mL各1,容量瓶50mL,量筒10mL,50mL,烧杯400mL,250mL,滤纸,磁铁,温度计100℃试剂:3mol·L-1H2SO4,硫-磷混酸[15%H2SO4+15%H3PO4+70%H2O体积比]6mol·L-1NaOH,3%NaOH,10%FeSO4·7H2O,10.0mg·L-1K2Cr2O7标准溶液,0.05mol·L-1NH4FeSO42标准溶液,3%H2O2,1%二苯胺磺酸钠,0.1%二苯基碳酰二肼溶液,pH试纸,含铬废水可自配:1.6gK2Cr2O7溶于1000mL自来水中.【实验内容】一,含铬废水中CrⅥ的测定用移液管移取25.00mL含铬废水于锥形瓶中,依次加入10mL H2SO4-H3PO4混酸和30mL蒸馏水,滴加4滴二苯胺磺酸钠指示剂并摇匀.用标准NH42FeSO42溶液滴定至溶液刚由红色变为绿色为止,记录滴定剂耗用体积,平行测定2份,求出废水中Cr2O72-的浓度.二,含铬废水的处理1.取100mL含铬废水于250mL烧杯中,在不断搅拌下滴加3mol·L-1H2SO4调整至pH约为1,然后加入10%的FeSO4的溶液,直至溶液颜色由浅蓝色变为亮绿色为什么 为止.2.往烧杯中继续滴加6mol·L-1NaOH溶液,调节pH = 8~9,然后将溶液加热至70℃左右,在不断搅拌下滴加6~10滴3%的H2O2,充分搅拌后冷却静置,使Fe2+,Fe3+,Cr3+的氢氧化物沉淀沉降.3.用倾泻法将上层清液转入另一烧杯中以备测定残余CrⅢ.沉淀用蒸馏水洗涤数次,以除去Na+,K+,SO42-等离子,然后将其转移到蒸发皿中,用小火加热,并不时搅拌沉淀蒸发至干.待冷却后,将沉淀物均匀地摊在干净白纸上,另用纸将磁铁裹住,与沉淀物接触,检查沉淀物的磁性.三,处理后水质的检验1.配制CrⅥ溶液标准系列和制作工作曲线 用酸式滴定管分别准确放取K2Cr2O7标准溶液0.00,1.00,2.00,3.00,4.00,5.00mL分别注入50mL容量瓶中并编号,用洗瓶冲洗瓶口内壁,加入20mL蒸馏水,10滴硫-磷混酸和3mL 0.1%二苯基碳酰二肼溶液,最后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观察各溶液显色情况,此时瓶中含CrⅥ量分别为0.000,0.200,0.400,0.600,0.800,1.00mg·L-1.采用1cm比色皿,在540nm处,以空白1号作参比,用721分光光度计测定各瓶溶液吸光度A,以CrⅥ含量为横坐标,A为纵坐标作图,即得到工作曲线.2.处理后水中CrⅥ含量的检验 将本实验2③中的上层清液若有悬浮物应过滤取10mL 2份于两个50mL容量瓶中编号7,8,以下操作同3①,测出处理后水样的吸光度值,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相应的CrⅥ的浓度,然后求出处理后水中残留CrⅥ的含量,确定是否达到国家工业废水的排放标准0.5mg·L-1.【实验注意事项】在含铬废水的处理实验中,pH的调整一定要控制好,否则将影响铁氧体的组成和CrⅥ的还原.H2SO4浓:H3PO4浓:H2O=15:15:70体积比将重铬酸钾分析纯在100~120℃的烘箱中干燥2h.准确称取0.1410g,使溶于少量去离子水中,将溶液全部移入500 m1容量瓶内,用去离子水稀释到刻度,摇匀.然后将该溶液再稀释10倍准确.该溶液每升+6价铬的含量为10.0 mg,即10.0 ppm.H2O2溶液最好是新配制的,并贮存于棕色瓶中.二苯基碳酰二肼溶液的配制:称取0.1g二苯基碳酰二肼,加入50mL 95%乙醇溶液.待溶解后,再加入200Ml l0%体积H2SO4溶液,摇勺.二二苯基碳酰二肼不很稳定,见光容易变质,应贮存于棕色瓶不用时,置于冰箱中.该溶液应为无色.若溶液已显微红色,则不应再使用.所以该试剂最好随配随用. 若无工业含铬废水,则可配制一定范围浓度的K2Cr2O7溶液代替之.本实验可称取1.4~1.5g K2Cr2O7溶于l000mL去离子水中,作为含铬废水.实验十,日常食品的质量检测【实验目的】1了解葡萄糖含量的测定;2了解掺假牛奶,蜂蜜的鉴别方法;3了解一些食品中有害元素的鉴定.【实验提要】 1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次碘酸钠NaIO可定量地把葡萄糖C6H12O6氧化为葡萄糖酸C6H12O7.在酸性条件下,过量的次碘酸钠会变成单质碘I2而析出.因此,只要用硫代硫酸钠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碘,就可计算出葡萄糖的含量.次碘酸钠可用碘与氢氧化钠作用生成.其主要反应为:2掺假食品的鉴别①牛奶中掺豆浆的检查牛奶是—种营养丰富,老少皆宜的食品.正常牛奶为白色或浅黄色均匀胶状液体,无沉淀,无凝块,无杂质,具有轻微的甜味和香味,其成分如下:表10.1 牛奶成分成分水脂肪蛋白质酪蛋白乳糖白蛋白灰分含量%87.353.753.403.004.750.400.75 如果在牛奶中掺入了豆浆,尽管此时牛奶的密度,蛋白质含量变化不大,可能仍在正常范围内,但由于含约25%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棉籽糖,水苏糖,蔗糖,阿拉伯半乳聚糖等,它们遇碘后显乌绿色,所以利用这种变化可定性地检查牛奶中是否掺有豆浆.②掺蔗糖蜂蜜的鉴定 蜂蜜是入们喜爱的营养保健食品,正常蜂蜜的密度约为1.401~1.433gmL,主要成分中葡萄糖和果糖约65%~81%,蔗糖约8%,水约16%~25%,糊精,非糖物质,矿物质和有机酸等约5%,此外还含有少量酵素,芳香物质,维生素及花粉粒等.因所采花粉不同,其成分也有一定差异.人为地在蜂蜜中掺入价廉熬成糖浆的蔗糖,外观上也会出现一些变化.一般这种掺糖蜂蜜色泽比较鲜艳,大多呈浅黄色,味谈,回味短,且糖浆味较浓.用化学方法可鉴别蜂蜜是否掺蔗糖,方法是取样品加水搅拌,如果有混浊或沉淀再加AgNO31%,若有絮状物产生,即为掺蔗糖蜂蜜.③亚硝酸钠与食盐的区别 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白色或浅黄色晶体或粉末,有咸味,很像食盐,如果用亚硝酸钠当食盐使用制做腌腊食品和卤食品是十分有危害的.如果误食0.3~0.5g亚硝酸钠就会中毒,食后10min就会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呕吐,腹痛,紫绀,呼吸困难,甚至抽搐,错迷,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亚硝酸钠不仅有毒,而且还是致癌物,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利用NaNO2在酸性条件下氧化KI生成单质碘的反应:单质碘遇淀粉显蓝色,就可以把亚硝酸钠与食盐区别开.3食品中的微量有害元素的鉴定①油条中微量铝的鉴定油条油饼是大多数人经常食用的大众化食品.为了使油条松脆可口,揉制油条面剂时,每500g面粉约需加入10g明矾[KAlSO42·12H2O]和若干苏打Na2CO3,在高温油炸过程中,明矾和苏打发生以下反应:由于CO2大量产生,使油条面剂体积迅速膨胀,并在表面形成一层松脆的皮膜,非常好吃.但是,近年来医学界研究发现,吃进入体内的铝对健康危害很大,能引起痴呆,骨痛,贫血,甲状腺功能降低,胃液分泌减少等多种疾病.摄人过量的铝还会影响人体对磷的吸收和能量代谢,降低生物酶的活性.而且铝不仅能引起神经细胞的死亡,还能损害心脏.当铝进入人体后,可形成牢固的,难以消化的配位化合物,使其毒性增加.因此,人们要警惕从油饼食物中摄人过量的铝.取小块油饼切碎后经灼烧成灰,用6mol·L-1HN03浸取,浸取液加巯基乙酸溶液,混匀后,加铝试剂缓冲液,加热观察到持征的红色溶液生成,样品中即含有铝.②皮蛋中铅的鉴定 皮蛋是一种具有特殊风味的食品,但往往受铅的污染. 而铅及其化合物具有较大毒性,在人体内还有积累作用,会引起慢性中毒.在一定条件下,铅离子能与双硫腙形成一种红色化合物:由于双硫腙是—种广泛配位剂,用它测定Pb2+离子时,必须考虑其他金属离子的干扰作用,通过控制溶液的酸度和加入掩蔽剂可加以消除.用氨水调节试液pH值到9左右,此时Pb2+与双硫腙形成红色配合物;加盐酸经胺还原Fe3+,并用柠檬酸胺掩蔽Fe2+,Sn2+,Cd2+,Cu2+等,用CHCl3萃取后,铅的双硫腙配合物萃取入CHCl3中,干扰离子则留在水溶液中.【仪器与试剂】仪器:容量瓶100mL,移液管1 mL,25mL,酸式滴定管,锥形瓶,试管,坩埚,电炉,高温电炉马弗炉,水浴恒温箱,组织捣碎机,蒸发皿,烘箱,布氏漏斗,抽滤瓶,研体,筛40目,锥形瓶50 mL,酒精灯,H2S发生器.试剂:表10.2 实验所用试剂试剂名浓度试剂名浓度试剂名浓度试剂名浓度HCl2mol·L-1NaCl固体巯基乙酸0.8%CHCl3NaOH0.2mol·L-1食盐水浓KI0.1 mol·L-1PbAc20.1 mol·L-1Na2S2O30.05 mol·L-1标准溶液H2SO42 mol·L-1铝试剂缓冲液K2Cr2O70.02 mol·L-1I20.05 mol·L-1H2SO4浓柠檬酸铵20%H2O230%淀粉溶液0.5%HNO36 mol·L-1盐酸羟胺20%K252O82%碘水HNO3l mol·L-1双硫腙CHCl3溶液0.002%KSCN20%AgNO31%HCl6 mol·L-1氨水1:1Na2S2O325%NaNO2固体HCl1 mol·L-1KOH10 mol·L-1碘酒KMn04固体Na2SO3固体铅白[2PbCO3·PbOH2]酒精碘固体漂白粉固体H2S缓冲溶液pH=4.74正常牛奶,掺豆浆牛奶,掺蔗糖蜂蜜,加明矾的油条,松花蛋.【实验内容】葡萄糖含量的测定量取1.0mL的5%葡萄糖注射液于100mL容量瓶并用去离子水稀释到刻度,摇匀后移取25.0mL于锥形瓶中,准确加入现标定的I2标淮溶液25.0mL,然后慢慢滴加0.02 mol·L-1 NaOH,边加边摇,直至溶液呈淡黄色注意加碱的速度不能太快,否则生成的NaIO来不及氧化葡萄糖而使测定结果偏低.用表面皿盖好锥形瓶放置10~15min,然后加HCl使呈酸性,立即用Na2S2O3标难溶液滴定,呈浅黄色时加入2m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溶液蓝色刚好消失即为终点,记录读数并计算葡萄糖含量.掺假食品的鉴别牛奶中掺豆浆的检查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正常牛奶和掺豆浆牛奶各2mL,再加入2~3滴碘水,混匀后观察两支试管中颜色的不同变化.正常牛奶显橙黄色,而掺豆浆牛奶则显乌绿色.②掺蔗糖蜂蜜的鉴定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掺糖蜂蜜样品约1mL,再加水约4mL,振荡搅拌,如有混浊或沉淀,再滴加2滴1%AgNO3,若有絮状物产生就证明此蜂蜜中掺有蔗糖.③亚硝酸钠与食盐的区别 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NaNO2固体和NaCl固体,再加入2 mol·L-1 H2SO4和0.1 mol·L-1 KI,观察两支试管中不同的实验现象,再用新配制的淀粉溶液鉴别.3食品中的微量有害元素的鉴定①油条中微量铝的鉴定取一小块油条切碎放入坩埚内,在电炉上低温炭化,待浓烟散尽,放入高温炉炉温约500℃中灰化,到坩埚内物质呈白色灰状时,停止加热.冷却后加入约2mL 6 mol·L-1 HNO3,在水浴上加热蒸发至干,把所得产物加水溶解.用一支试管取约2mL所得溶液,加5滴0.8%巯基乙酸溶液,摇匀后,加约1mL铝试剂枚红三羧酸铵缓冲溶液,再摇匀,并放人热水浴中加热.观察到生成红色溶液,即证明样品中含有铝.②皮蛋中铅的鉴定取一个松花蛋剥去蛋壳后,放入高速组织捣碎机中,按2:1的蛋水比加水,捣成匀浆.把所有匀浆倒入蒸发皿中,先在水浴上蒸发至干,然后放在电炉上小心炭化至无烟后,移入高温炉内,在约550℃灰化至呈白色灰烬.取出冷却后,加1:1 HNO3溶解所得灰分.取所得样品溶液约2mL,加入2mLl%HNO3,2mL 20%柠檬酸铵和1 mL20%盐酸羟胺,用1:1氨水调节溶液pH≈9,再加入5mL双硫腙溶液,剧烈摇动约1min,静置分层后,观察有机溶剂CHCl3层中红色配合物的生成.【思考题】1碘量法测定葡萄糖含量的主要误差有哪些 应怎样避免 2正常牛奶与掺豆浆牛奶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如何鉴别 3如何区别正常蜂蜜与掺糖烽蜜 4认识亚硝酸钠当食盐使用的危害,利用它们哪些不同的化学性质加以区别 5指出铝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如何鉴定食品中合有的铝 6用什么方法鉴定食物中少量有害元素铅的存在 实验十一,常见阴,阳离子的分离和鉴定【实验目的】1掌握常见阳离子,阴离子的基本性质;2 了解常见阳离子,阴离子的分离方法;3了解常见阳离子,阴离子的鉴定方法.【实验概要】一般在鉴定溶液中的某种离子时,常根据被鉴定离子在水溶液中与试剂离子反应,是否生成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如:沉淀的生成或溶解;溶液颜色的改变;有气体产生等.的新化合物,来确定被鉴定离子存在与否.本实验就是根据常见阳离子,阴离子的性质,探讨其分离,鉴定的简便方法. 本实验分离,鉴定的阳离子均能与NaOH反应生成氢氧化物沉淀,根据它们生成氢氧化物沉淀所需的pH值不同的原理,可通过控制pH值的大小来将其分离开,然后再利用各离子的特性逐一签定.反应方程式如下:在pH=10的溶液中,Mg2+与铬黑T的反应为:HIn2- 蓝色+ Mg2+ = MgIn- 红色+ H+本实验鉴定的阴离子为常见离子,可采用其典型的特征反应进行鉴定.Hg2+ + 2I- = HgI2红色HgI2 + 2I- = [HgI4]2-无色【仪器与试剂】 仪器:试管,离心试管,离心机.试剂浓度试剂浓度试剂浓度HCl2mol·L-1ZnSO40.1mol·L-1HgCl20.1mol·L-1NaOH2mol·L-1CrCl30.1mol·L-1CuCl20.1mol·L-1NH3·H2O6mol·L-1MnSO40.1mol·L-1K4[FeCN6]0.1mol·L-1MgCl20.1mol·L-1BaCl20.1mol·L-1Na2S0.1mol·L-1Fe2SO430.1mol·L-1AgNO30.1mol·L-1Na2SO40.1mol·L-1NaCl0.1mol·L-1KI0.1mol·L-1H2O23%二苯硫腙溶液1~2mg二苯硫腙溶于100mLCCl4中,铬黑T溶液,NaBiO3晶体.【实验内容】阳离子的分离,鉴定将5mL Mg2+,Fe3+,Zn2+的混合溶液先在试管中加入3mL去离子水,然后依次加入10滴0.1mol·L-1 MgCl2,0.1mol·L-1 Fe2SO43,0.1mol·L-1 ZnSO4溶液,注入试管1中,参照以下步骤进行分离和鉴定.Mg2+,Fe3+,Zn2+的分离a.在混合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到混合液中产生沉淀,并使其pH=4时止,然后离心分离.把上清液移到另一试管2中;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二遍后,记为沉淀1,留待下面分析. b.往试管2的上清液中继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到溶液中产生沉淀,并使其pH=8时止,把上清液移到另一试管3中;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二遍后,记为沉淀2,留待下面分析.Mg2+,Fe3+,Zn2+的鉴定a. Fe3+的鉴定 取沉淀1加入去离子水及几滴盐酸,振荡试管使沉淀溶解.然后加入K4[FeCN6]溶液,如有深蓝色沉淀,证明有Fe3+. b.Zn2+的鉴定 取沉淀2加入去离子水及几滴NaOH溶液,振荡试管使沉淀溶解.然后滴人5滴二苯硫腙溶液,并在水浴上加热,如试管中水相呈粉红色,证明有Zn2+.c.Mg2+的鉴定 取试管3中的上清液1mL滴加NaOH溶液,使其pH=10,然后加入2滴铬黑T溶液,如溶液呈红色,证明有Mg2+.③ Cr3+,Mn2+的鉴定教师配制含有Cr3+离子的待测液1和含有Mn2+离子的待测液2Cr3+的鉴定 先在试管中滴入10滴待测液1,滴加2mol·L-1NaOH溶液至沉淀消失为止;再滴人3%H2O2溶液,然后在水浴中加热至溶液颜色转变为黄色;再滴入5滴AgNO3溶液,有砖红色沉淀者,证明有Cr3+. Mn2+的鉴定 先在试管中滴人10滴待测液2,滴人1滴2mol·L-1 HCl溶液,然后加入少量NaBiO3晶体,溶液颜色转变为紫红色者,证明有Mn2+.阴离子的鉴定SO42-的鉴定取待测液2mL,加入几滴BaCl2,观察现象.如有白色沉淀,证明有SO42-存在.Cl-的鉴定取待测液2mL,加入几滴AgNO3,观察现象.如有白色沉淀,然后加入氨水沉淀能溶解,证明有Ag+存在.I-的鉴定取1 mL HgCl2溶液,逐滴加入待测液,观察现象.如先有红色沉淀,后沉淀又溶解,证明有I-存在.S2-的鉴定取待测液2mL,加入几滴CuCl2,观察现象.如有黑色沉淀,证明有S2-存在.【思考题】1已知S2-,SO42-阴离子混合液,如何分离和鉴定 2若溶液中存在有Cl-,I-,如何分离和鉴定 3 Cr3+,Mn2+离子能否用与NaOH反应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方法分离
实验十二,氧化铜矿制备硫酸铜设计型实验要求:本实验为设计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盐类的水解常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