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两个独体字组成一个形声字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独体字、合体字?_百度知道
什么是独体字、合体字?
提问者采纳
独体字是以笔画为直接单位构成的汉字,它是一个囫囵的整体,切分不开。独体的象形字和表意字是构成合体字的基础。合体字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个字组成的汉字。合体字有两种。一种是从组合的两个成分上来显示字义。汉字分独体、合体两种结构。一提起汉字结构,总离不开“六书”之说。所谓“六书”,就是前人分析汉字结构所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清代以后,一般人解释“六书”的名称大致采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的说法:“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声, 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前四种为造字之法,而“转注”与“假借”不能产生新字,是用字之法,和汉字的结构不发生联系。象形字和指事字都是独体字,为整体结构。如:日、月、山、水、木、本、上、下等。“州”字,甲骨文和金文都是三条曲线,表示波涛汹涌的流水,中间的小圆圈或小黑点,表示水中的一块陆地。《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洲”字,就指雎鸠在河中栖息繁衍之地。“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上”、“下”这两个字都属于纯符号指事字,在甲骨文中都先画一横线,再在线上或线下加一点儿,横线以上的“点儿”就表示这是上面,横线以下的“点儿”就表示这是下面。还有在象形基础上再加指事符号的指事字,如“甘”字,在甲骨文里就写成口中加一点,表示在舌尖上感到甜味的地方。合体字的构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合体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比较复杂、抽象的概念,这就是会意字。例如“休”字,取“人依树而息”之意;“尖”字,上“小”下“大”为“尖”。另一类合体字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表示字的意义,另一部分表示字的读音,这就是形声字。例如,用“与建筑物或居处有关”的“广”做形旁,可组成:庵、庭、庙、库、庐、府、庄、庇、座等意义相关,属于同一类事物的字;用“力”做声旁,可组成“荔、历、坜、苈、呖、枥、雳”等读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字。了解汉字的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字的音、形、义。
其他类似问题
独体字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关于象形字、指示字、会意字和形声字
有趣的会意字1
小朋友,我们学习的汉字中,有许多字是由两个或几个汉字组成的,有趣的是它的意思就是这几个汉字意思的组合,这样的汉字有个名字──会意字。让我们一起认识下面几个会意字,看它们是不是很有趣。
出:出去一看,山外有山。
明:日月齐照,大放光明。
尖:上小下大,形似山尖。
休:一人倚树,立足休息。
采:手在树上,采摘东西。
林:乔木丛生,成为树林。
众:三人团结,众志成城。
艳:色彩丰富,鲜艳美丽。
尘:小土为尘,尘土飞扬。
灾:室中失火,酿成火灾。
裕:有衣有谷,富裕之家。
苗:田间长草,植物幼苗。
掰:用手分物,掰为两截。
泪:眼睛流水,泪水汪汪。
功:出工有力,就会成功。
歪:不端不正,东倒西歪。
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组合在一起,产生一个具有新意义的字。下面举一些例字,让大家读一读,想一想。
尖,上小下大,形成尖形;尘,细小的土形成尘埃;劣,少出力,偷工造成劣品;夯,大力,打地基、筑堤坝夯土都要用大力气。这些字的字义一想便知,很有道理。
吠,犬叫;咩,羊叫;鸣,鸟叫。用“口”与不同的动物组合,以表示它们的叫声,多么巧妙。
岩,山石;嵩,山高;岐,山的分支;岚,山风、山雾。用“山”与不同的字组合,构成不同意义的字。
仙,山中隐居的人;佃,田中耕作的人;休,靠着树歇息的人;伐,拿斧头砍树的人;戎,扛着武器守卫边疆的人。用“人”与其他字组合,构成字义比较抽象的字。
信,人言,一个人说话要讲诚信,不骗人;诬,巫言,巫婆说的话都是骗人的,怎么能相信呢?这些字都含有做人的道德规范。
最有趣的要推“忐忑”二字了,心上上下下,表示心神不定的意思,正像俗话所说:心里像十五只吊桶七上八下的。
同学们已经认得不少字了,请你们也找出几个会意字来,让大家会意会意。
有趣的会意字2
汉字有四种造字方法。一是象形,画出实物的形状,如“人”字和“木”字。二是指事,少数指事字只用符号,如“一”字和“五”字。多数指事字是在象形字上加符号,如“本”字,是在“木”字下边加上符号“-”表示“根”的意思;“刃”字,是在“刀”字上加一个“、”,表示刀“刃”的意思。三是会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指事字合成一个新的意思。四是形声,由“形旁”“声旁”构成。如木材的“材”,“木”是形旁,表示这个字和“木”字有关;“才”是声旁,表示这个字的读音。汉字大多数是形声字。会意字比形声字少,但比象形字、指事字多。
会意字十分有趣。比如,“家”字上边的“宀”是屋子,下边的“豕”是猪,古时候人们家中大都养猪,所以就用“宀”下有“豕”表示“家”。“看”字是把手搭在目(眼睛)的上边,向远处望。“明”字由“日”和“月”组成,表示明亮。“好”字本来是“美”的意思,由“女”“子”组成。“男”由“田”“力”组成,表示男人,因为过去男人主要在田里劳动。“休”由“人”“木”组成,一个人靠着树,表示休息。另外,还有“不”“正”组成“歪”字,“小”“土”组成“尘”字,“两”“人”组成“俩”字,等等。
有一些会意字是用相同的字组成的。如林、森、晶、双、多、炎、品。两个“木”组成“林”字,表示树林;三个“木”组成“森”字,表示树多。“从”字是一个人跟着另一个人向前走,表示跟从。“晶”由三个“日”组成,和“明”一样,都表示明亮。
从字形上了解会意字的意思,很像猜字谜。下边三个会意字表示什么意思,请你猜一猜:众、仨、苗。
有趣的会意字
双木并生为林&
三人相聚为众 &江边落鸟为鸿
两人相随为从&
两手分物为掰&
日光照耀为晃
上小下大为尖&
八刀相割为分&
山中峡谷为峪
日月同辉为明&
色彩丰富为艳&
天下益虫为蚕
众认不好为孬&
不端不正为歪&
用刀裁衣为初
土中生火为灶&
草长田上为苗&
鸟口发声为鸣
眼睛流水为泪&
眼皮下垂为睡&
小小灰土为尘
土里藏物为埋&
以火烧林为焚&
日日向上为昌
形声字,真好记。音形义,有联系,声旁帮着读字音,形旁帮着表字义。学习形声字,辨认要仔细。
多种方法识记生字,除了形声字记忆法,还有字串学习法,比较法,编口诀,编字谜等。只要能帮助自己读准字音,记牢字形,就是好方法。
“象形‘日、月、山、水、火’,
指示‘上、下、刃、本、末’。”
会意字较难掌握,把一些常见的会意字编成口诀,就容易记住了:
“森、林、逐、牧,明、旦、好、休。
从、众、采、苗,信、集、炎、秋。
尖、尘、拿、笔,磊、楞、莫、步。
歪、看、即、武,凭、男、既、斗。”
形声字占汉字的83%以上,形旁表意,声旁表音。举例时押韵,便于记忆:
“左形右声‘深、情、谊,’右形左声‘领、飘、期’。
上形下声‘霜、晨、雾,’下形上声‘想、架、梨’。
内形外声‘问、辩、闻,’外形内声‘裹、园、闺。’“
在识记生字字形方面,也可以为一些形声字编口诀,如“脏”字可以说成“月字旁,庄字边,脏脏,弄脏的脏”。这种方法不仅识记了字形,还知道了生词,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噪、澡、躁、燥、操
师:为了方便记忆,我们给这组形声字编编识记口诀好吗?
师、生:有水可洗澡,伸手做早操,张口出噪音,易燃真干燥,跺脚好烦躁。
浅谈低年级字形识记的指导
[作者] 安徽省无为县汪文华沈菊英
字形教学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难点,教会学生识记字形的方法是字形教学的关键。指导学生识记字形,应根据儿童掌握字形的认知特点,按照汉字的构成规律进行,使学生变机械识字为意义识字。
一、借助图画或实物识记象形字,在字形变化上指导
低年级学生的识记,明显地偏重于对具体形象的认知材料的识记。如,刚入学儿童学习“口”字时,往往想到嘴;学习“一、二、三”时,常联系到所摆的小棒。象形字及指事字、会意字中的象形符号,由于经过长期的演变,已较多地失去了象形的因素,更加抽象了,有的偏旁部首在笔形上有几种不同的形式,如“人”有“亻、人、人”等形状,学生不易识记。这些变化都使得低年级学生无法把字的外形或字中所含的象形部件,与图画或实物的形态对应起来。因此,教师的指导应放在形态的变化上。
例如,教学“伞”字,先让学生观察一把伞,再说伞的组成,然后启发学生说出,人字头像伞布,下面的点、撇和一横像伞骨架,中间一竖像伞把。
二、以熟字助新字的识记,在指事字、会意字与象形字的联系上指导
汉字的指事字、会意字都包含了象形符号。教学时,根据这一规律要引导学生联系熟字,指导学生借助表象、组合去识记新形。如“刃”字,让学生知道刀口上加一点,指出刀刃的部位;“看”字,上面是手,下面是目,教师指导学生“用手遮目而看”来识记字形(可以配以动作)。
三、利用结构分析识记形声字,在部件组合上指导
小学生掌握字形的心理过程是一种分析和综合的过程。汉字大部分是合体字,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形声字。小学生对于形声字中结构复杂、笔划较多的字较难识记。教师在教学形声字时,既要指导学生联系已学的象形字、指事字去识记形旁,又要帮助学生分析形声字,了解部件的位置关系及部件间的组合情况,从而在组合中识记字形。这个过程把识记的字作为学生思维和活动的对象,增强了学生识记的兴趣,有利于提高识记的效果。
形声字一般包括左右、上下、内外三种结构关系。教学时,引导学生把字分成两个部分——声旁和形旁,指导学生学会把字义和字形的结构部件联系起来分析、识记。如,分析“话”的字形,启发学生说出:说话就是发言,所以左边是个“言”字旁(讠);说话要用舌头,所以右边是个“舌”。
有的还要把形声字分成三个(或以上)部件去分析,并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创造意义识记的条件。如把“躲”分成“身、几、木”三部分,用“一个人把身体藏在几棵树后”去识记。
四、通过字形分辨识记形近字,在对比和联想上指导
小学生掌握字形,一般先整体认知。他们对字形的外部轮廓的认知比较明显,而对字形的内部结构,个别笔划的认识比较模糊,常出现“人”、“入”不分,“凤”写作“风”、“够”写作“g&u@②”等错误。因此,教师要设法突出字的方位差异和细微区别,组织学生分辨字形:一采用对比法,二采用联想法。
形声字中有许多字声旁相同、形旁不同,学生容易写错。教师除用彩笔突出形旁差异外,可采用情境联想的方法帮助学生识记。如教学“渴、喝”时,可以这样指导学生比较:人口渴了想喝水,所以“渴”字是三点水旁;喝水要用口,所以“喝”字是口字旁。
有些形近字区别细微,教师还可采用口诀联想的方法帮助学生识记。如教学“已”时用下句口诀:“堵巳不堵己,半堵才念已”;教学“力”时用口诀:“刀子出头,力、力、力”。
用联想法帮助学生识记字形,有时用到以下几种方法。①形意结合联想,如教学“尘”,联想到细小的土,“小”和“土”合成“尘”。②形声结合联想,如教学“饱”,联想到声旁“包”和形旁“
”(食字旁)。③形物结合联想,如教学“笔”,教师可先出示一支毛笔,让学生说说毛笔的结构——上面是竹笔杆,下面是笔毛,指导学生识记“笔”——上面竹字头,下面是“毛”字。
趣味记生字
传统的识字教学往往采用了加偏旁、减偏旁、换偏旁和熟字加减部件等方法引导学生记忆汉字。可是以上种种方法,存在着让学生机械记忆汉字的弊端。这样记字缺乏趣味性,难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我在教学中尝试了以下三种趣味识字教学法,既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收到了速度快、效果好的效果。
一、猜谜语
猜谜语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中国汉字,很多都可成为一则谜语,寓教于乐,不失为一种好的识字法,采用编谜语和猜谜语的方式来记忆一些象形字和形声字十分有效课堂上让一部分学生编字谜,一部分学生来猜,然后交换角色进行,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也提高了分析能力。如:一字十一笔,无横又无直,学生问孔子,孔子说无味---淡。会少离多---禽。再如,像
“获现、晶、众”等字,学生编的谜语生动有趣。其中有学生编道:“获”,草丛中爬着两只狗。
“现”,主见少一点。“晶”,七十二小时。“众”,三人行。
二、编故事
汉字传承着丰富的中华文化,每个汉字似乎都有着一个优美的故事,每一个方块字,都散发着奇妙多姿的形象之美,都含有丰富深刻的内涵。因此,教学中放手让学生编故事识字,学生不仅记得快,记得牢,还能增强其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比如:学生学习下列汉字时,就编出了如下的故事:一个人走路走累了,正好看到路边有棵树,他就靠在树上休息一下,这个字是“休”。“闻”,有人听到门外有动静,他把耳朵贴在门上听一听。
“笨”,一个人把竹子种在本子上,真是笨;竹子下面的木都用绳子绑起来就笨了。“团”,人才坐在屋里做事情,真团结;人才被小记者团团围住做采访。“蠢”,两个懒虫在春天里睡大觉真是蠢。不难看出,学生在编故事识字的过程中,思维得到了训练,想象力得到了提高。如果人人编的故事都不同,更能体现学生的个性。
三、记口诀
汉字大部分都是形声字和会意字,这些字好读,好记,易理解。但也有一些字笔画繁多,难写难记。比如
“攀、碧、赢、羸”等,这样的字,学生一看就怕,如果让他们按照字的构成编口诀,便能化难为易。下面是学生识字时编的口诀:“攀”----两木两交叉,大人手在下。“碧”----王老太、白老太,坐在石上来聊天。“赢”----“亡口月贝凡”。学生拆字编口诀的过程正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他们把难字拆编成简单明了的一句话后就十分好记。像这么难学的字,学生边念口诀边记忆,把字的组成部分再现于脑中,能在短时间内记住难字的读音和字形。可见,编口诀识字是识记难字的好办法。
这样,学生通过猜谜语、编故事和记口诀熟悉了字的形状特点和字的含义,记起字来特别快。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略谈独体字的再界定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形声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