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横向的"秋"字.上面有几片枯叶车站落下,猜一个成语

欢迎来到中华文化交流网!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汉字听写大会&难度升级 几近第一场难度的三倍
10:13&&|&&
发布者: &&|&&
查看: 223&&|&&
评论: 0&&|&&来自: 凤凰文化
摘要: 昨晚,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复赛第二场的角逐难度再升级。如果以场外百名成人书写团的零正确率字汇数量做指标,难度几近第一场的三倍。全场53个词,17个词,成人书写正确率为零。最终,河北省沧州市第十四中学的 ...
&&&&&& 昨晚,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复赛第二场的角逐难度再升级。如果以场外百名成人书写团的零正确率字汇数量做指标,难度几近第一场的三倍。全场53个词,17个词,成人书写正确率为零。最终,河北省沧州市第十四中学的韩嘉训最终胜出,带领河北队冲入半决赛。首次单独组队参赛的香港队全军覆没。
&&&&&&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二季的前两期节目的难度较之去年可谓是跃升,拥有大学语文水平的普通中国公民能在全场50余词中正确书写10个已是不易,甚至,很多词如果不翻查词典,几乎很少在日常书面用语中见到。第二场比赛难度再升级后,网上言论已经从佩服小选手“神技”转向质疑这样的听写节目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即便有价值,也应该限定在常用易错字的范围里,而不该用冷僻字词为难学生。
&&&&&& 对此,记者采访了节目总导演关正文,难度何时适可而止?“问题是谁在说难。”关正文反问记者,“很多字词仅有14岁的学生选手写起来很轻松,成人却已经难到崩溃。这只能说明我们成人的母语知识结构有缺陷。我们的母语价值观长期被局限在简单、常用、讲求效率的单一层面上,忽略了表意的细致、语词的丰富和美感营造的价值取向。”
&&&&&& 社科院语言所所长刘丹青同意关正文的,他表示:“语言分为有限语码和细分语码。过于强调了常用有限语码,就会让体现生动表意功能的细分语码萎缩,语言的生命力也会因此衰微。”
&&&&&& “对书写在古籍中的文字有排斥,这是过去轻视传统的惯性思维使然。”关正文说:“这些指手画脚的人说起传承文明就喊博大精深,说起母语字词就喊简单实用,连基本逻辑都不通。这样的母语价值观让我们失去的不光是接近过去经典的普遍能力。语言是思考的工具,语词量小了,连思考能力、想象能力都会下降。我们当然担心观众看到这么多陌生的词汇会转身离开,去寻找更轻松的消遣。但我们更相信,学习才是观众收看汉字大会的真正价值。”
&&&&&& 原本,《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创意初衷来自键盘时代更容易发生的提笔忘字现象。但第一季节目制作完成后,关正文领悟到,如果仅仅限于对提笔忘字现象的提醒,那么节目的价值就是有限的。所以,今年节目的目标直接指向了复活那些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希望人们通过增加文字和语词知识,更加接近传统经典,并从中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价值观。
&&&&&& 事实上,那些成人书写零正确率的生僻词并非埋在故纸堆里的无用之物,节目组提供的例句多出自鲁迅、郭沫若、茅盾、沈从文、巴金等大师的名篇,比如鲁迅的《坟》是人尽皆知的名篇,但其中的“由昉”却无人能懂,这或许说明,我们现代人的语言文字能力和学习热情的下降速度是以往被严重忽视的,《汉字听写大会》只是一个提醒,引人反思。
&&&&&& 现场实录高手不怕难怕心理紧张
&&&&&& 昨天的比赛再次上演高手栽在常见字上的剧情。河北队被认为心理素质最好的选手高凡舒是在河北省赛中经常被派出打头阵的选手,因为紧张没听清楚考官的题目,错误书写“聆训”。在甘肃省赛中以一己之力独斗六名对手,带领兰州市五十六中进入省赛决赛,被甘肃队寄予厚望的孙文清写错“挑衅”一词,首次出场就抱憾离场,爆出了开赛阶段的最大冷门。她的队友朱静雯也倒在了“弄粉调朱”上。香港代表队的头号种子,在东莞市中学生汉字听写大会个人冠军的叶诗盈一时疏忽,写错了“川壅必溃”中的“川”字,令人惋惜。香港队薛泽楠栽在了音译外来词“赛璐珞”上情有可原,但最后仅剩的一名选手王泽琪本来写对了“缛礼”,却在最后一刻改错,另香港队全军覆没。
&&&&&& 赛点时刻在上海队的吴旭与河北队的韩嘉训之间展开,历经五轮的巅峰对决完全变成了个人表演。“丛脞”、“恝然”、“觳觫”、“醵资”、“鞭挝”五个词,两人都很轻松地正确书写,而成人听写体验团没有一个人写对。性的是,吴旭写错“耕耰”,韩嘉训也十分“默契”地紧随其后写错“奎蹄”,令人紧张之余,不禁莞尔。
&&&&&& 最终,吴旭在“鞭挝”一词出现了失误,韩嘉训把握住机会,正确书写出“健翮”一词赢得比赛,带领河北队进入半决赛(上图)。吴旭和韩嘉训两位风度翩翩的优秀少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吴旭始终面带微笑,彬彬有礼,书写行云流水;韩嘉训脸上则永远挂着憨憨的笑容,信心满满,胸有成竹。赛后,两人惺惺相惜,互相鞠躬,竖起大拇指称赞对方。
&&&&&& 关联阅读
&&&&&& 《挑战文化名人》策动草根考教授
&&&&&& 会有专家甘愿上电视,迎战草根逆袭这样跌面儿的事儿吗?昨晚江西卫视一档文化节目《挑战文化名人》首播赚足眼球。《百家讲坛》讲师蒙曼接受草根挑战,一时被问语塞。节目总导演贺军介绍,策划这档节目的思路是带大众一起探一探中国文化名人的实底儿。
&&&&&& 继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之后,以“电视”为核心概念的节目迅速进入人们视野,电视国学清晰地折射出,当下国人困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迷失的窘境下。《挑战文化名人》是一档季播节目,每星期日21时15分,预计12至15期,希望在暑期掀起文化热。节目形态极具创意——“草根逆袭文化名人”,每期节目采用三关“车轮战”,四位草根选手在一分钟快问快答之后逐一与名人面对面展开“逆袭战”,胜出者再组团向名人发起最终“大决战”。题库涉及中国文学、中国、民俗文化、中华礼仪、中医学、戏曲、中国、汉字、科技文化、神话传说等众多领域。
&&&&&& “床前明月光”这句三岁小童学语即诵的李白名句成为一道考题,问的是床指的是什么?A、李的睡床;B、放墨宝的书案;C、井台上的围栏。这道题没有难到参与挑战的蒙曼,也没难倒挑战选手、15岁上大学的仓库管理员李钒。但当正确答案公布后,恐怕观众都惊到了,节目中公布对“床”的正确解释是“C”。
&&&&&& 现场观众很疑惑地与导演组探讨,“我怎么记得小学时听语文课的印象是,床就是床呢?现今脑海里,关于这首诗的配图仍有‘床’的画面。”有此疑惑的不是少数观众。《辞海》里明确注释,床是“井上围栏”。李白此诗作于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现在的湖北安陆。把“有井水处”称为故乡。而蒙曼在《百家讲坛》里也曾讲过,“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其中“床”,也不是卧榻的意思,而作“井栏”解。
&&&&&& 虽然蒙曼老师在《挑战文化名人》大部分考题中连续闯关,不过她也在首战中栽了小跟头。最后环节,节目放出几道关于中医题,蒙曼连续在两题败下阵来,甚至在“中医学中被称为‘胃之关’的是指哪个器官”这道题上被草根选手逆袭,惊险一刻,蒙曼在最后10余秒追赶上选手,挽回颜面。
&&&&&& 在古代,有学问的人除了是学者,大多也是中医,可惜现今的不识中医,蒙曼教授深感惭愧。她坦言:“我爷爷就是一名中医,我真丢脸,但是我不会!”
&&&&&& 蒙曼表示,“《挑战文化名人》首先是一种文化传承,而且它撼动了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有些东西是不能挑战的。迎战的名人可能是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形象、一定地位。但是普通老百姓、小学生可以去撼动他,这也是正能量的,没有什么是作为绝对权威存在的,没有标杆是不可撼动的。我们撼动标杆的同时,也在推动文化。我们常讲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认为师者之道就是权威之道,而别人说的就都不对,可这对社会健康成长是不对的。被撼动的人也在成长……”
&&&&&& 接下来的节目,阿忆、纪连海等名家将勇敢迎接草根挑战。
&&&&&& 动态发布
&&&&&& 全民开始行动
&&&&&& 焐热冰封汉字
&&&&&& 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宣布启动“全民焐热冰封汉字行动”。活动将每周精选推出一个节目中出现的“冰封词汇”,通过电视、报纸和网络广泛传播,激发全民学习和分享,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真正活起来。
&&&&&& 全民焐热冰封汉字行动的目标是完成一次参与人数庞大的集体狂欢。主办方介绍,参与这个活动几乎是零门槛,“我们通过微博、微信发布,你只要转发了,就是在升温。我们通过输入法发布,你只要敲击了,就是在激活。你可以用它造句,让它更广泛地流传。每个人的举手之劳,一个冰封在古籍里的文字就会重新拥有生命的体温。哪怕你只是看一眼这些词汇,都是在参与焐热。”同时,大数据的自动采集通过互联网进行。转发微信、关注微博、用搜狗输入法输入核心词,都会直接改变词汇的温度。在节目中将公布阶段性的升温成果。
&&&&&& 新闻词解
&&&&&& “葳蕤”(wēi ruí)
&&&&&& 第一期节目中的这个词成为首个邀请全民焐热的冰封汉字词汇。其词义为草木茂盛,枝叶下垂的样子。形容羽毛繁复华美,或者华美、艳丽的样子。也能形容女孩的柔弱,还是一种首饰的名称。
&&&&&&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现在就试着用葳蕤来形容一个女孩,长发如瀑,妆容华美,神态婉约,该是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关正文说:“邀请全民焐热的词汇经过了反复斟酌。我们希望入选词汇在母语历史的多个时期都有使用,而且还可能在今天仍有实用价值。”
&&&&&& 而在昨晚的比赛中出现的53个词,有17个词令场下观众傻了眼,比如——
&&&&&& 燠热yù rè&&& 词义闷热。
&&&&&& 由昉yóu fǎng&&& 指发端、起始。
&&&&&& 飐滟zhǎn yàn&&& 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
&&&&&& 搴芳qiān fāng&&& 指采摘花草。
&&&&&& 唼喋shà zhá&&& 形容成群的鱼、水鸟等吃东西的声音。
&&&&&& 奎蹄kuí tí&&&& 两条大腿之间的空间。比喻狭小的地方。
&&&&&& 恝然jiá rán&&& 冷漠不在意的样子。
&&&&&& 觳觫hú sù&&& 因恐惧而发抖。
上一篇:下一篇:
&&&Powered by
京公网安备80 |  |  | 
资讯 INFORMATION
风水 FENG SHUI
易学 YI XUE
您的当前位置: >
周易正读之三十六:&颐&卦注释
文章来源:中国风水罗盘 发布时间: 编辑:佚名
27、颐(原文)&&(卦辞):& &&&: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爻辞):&&上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 & & & 六五: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六四: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 & & & & & & & (译文)(卦辞)& & :对于国家财政问题,能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能够有一个完满的结局。首先观察我们的财政需求有多大,然后自己寻求解决这个需求的办法。(爻辞):& &初九(&&):放弃你们先辈们灵龟般节省的生活方式,再观察一下我们自己现在铺张浪费的生活方式,如果以此来管理国家,将会造成灾难性的结局。& && && && && && &&&六二(&&):为了增加财政储备,而废除国家过去遵循的法则,向贫困者征收税赋,将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六三(&&):如果以减除对人才的供养来达到收支平衡,要认识到这种做法可能会造成的不良后果。因为不供养就是放弃人才,而等到你有了供养条件再来招贤纳士时就晚了,因此这种行为不会带来安宁和利益。六四(&&):勤俭节约、加强战备就能有一个完满的结局。如老虎般对敌人保持高度的警惕,做好随时抗击侵略者的准备,就不会有过错。六五(&&):不依照现行的税收政策办,而是企图减少征收额度,这种愿望是良好的。但减少正常的征收就必然会减少国家财政储备,当大的天灾人祸降临时,也就不可能有足够的力量来克服。 上九(&&):遵循正常的财政管理体制,并不断地勉励自己,就会有一个完满的结局。有利于克服任何艰难险阻。 (注释):颐卦卦辞:“& &: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颐卦卦画。由大过卦卦画“&&”演变而来。经过了六个变化过程,即由大过卦变为初九爻的夬卦“&&”;再变为六二爻的革卦“&&”;六三爻的随卦“&&”;六四爻的屯卦“&&”;六五爻的复卦“&&”;上九爻的颐卦“&&”。颐卦卦画是颐卦完成六爻变化后的上九爻爻形。颐卦卦象为“&&”,形状象张开的大嘴,故取名为颐。“颐”:《尔雅·释诂下》:“颐,养也。”颐字字形像口边凸起的肌肉,本义指颊、腮,或者口腔。噬嗑卦象辞说:“颐中有物曰噬嗑。”即是说口中有物就叫噬嗑。颐是人饮食的起点,是提供人身体养分的进口处,所以颐又引申为养。这里是用来象征国家的财政需求。上一卦为大畜卦,大畜卦取义为培养人才,换句话说就是养了许多的参谋、精英、行政人员。国家既要供养王室成员,又要供养军队,再加上这一帮精英队伍,负担是十分沉重的,要供他们的吃、穿、用,还要给他们发红包拿回去养家糊口,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在大畜卦后接颐卦,探讨供养问题,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财政问题。财政收支如何平衡,历来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古今中外的国家领导人,没有不为此头疼的。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国家、社会、集体、个人,成天忙忙碌碌,大都以此有关,颐卦讨论的也就是这个让大大小小的管家婆们头疼的问题。“观”:观的本义当为如雚一般审视。引申为仔细看、观察、观赏、示人等。“实”:實的简体字。本义为屋内食物充满。引申为富裕、物资、器物、满、果实、真诚、诚意等义。“颐,贞吉。”:对于财政的支出,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能有一个完满的结局。“观颐”:观察腮帮子,看这个口腔有多大,能吃多少粮。这是比喻财政的需要,搞清了财政的支出情况才好进行规划,量体裁衣。“自求口实”:自己寻求解决口粮的办法。这可不是说王宫里断了粮,没有饭吃,让王子们端着金碗去要饭。这是作者给受教者出的一个题目,也是一个比喻,相当于说:你们自己考虑一下,看我们应如何解决国家财政问题?如何供养这么多人?以此,颐卦卦辞可译为:“对于国家财政问题,能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能够有一个完满的结局。首先观察我们的财政需求有多大,然后自己寻求解决这个需求的办法。”《周易》的这一卦之前都是作者在滔滔不绝地讲,王子们只管听,而这一卦,作者突然改变了教育方法,他不直接讲了,而是提出一个问题,让王子们自己去思索,改填鸭式教学法为启发式教学法。初九爻爻辞:“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舍”:放弃。“尔”: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灵”:靈的简体字。《说文·玉部》:“灵,巫也,以玉事神。”《说文·灵部》:“灵,神灵也。”《广韵·青韵》:“灵,神也。”“灵,宠也。”《广雅·释言》:“灵,福也。”《玉篇·玉部》:“灵,佑也。”灵的本义较为复杂,古人一般作神灵、福佑、灵验等义,这里作灵验之义用。“龟”:一种爬行纲龟科动物。“朵”:《说文》:“朵,树木垂朵朵也。”段玉裁注:“凡枝叶花实之垂者皆曰朵朵,今人但谓一华为一朵。”《广雅·果韵》:“朵,木上垂也。”朵字的本义为树木枝叶花实下垂貌。初九爻爻辞字面大意为:“放弃你灵验的乌龟,观看我鼓起的腮帮,有危险。”这是什么意思呢?从字面上我们依然看不明白。要搞清其含义,需要首先搞清两个问题:一是“灵龟”和“朵颐”的含义;二是“你”“我”分别指谁。“朵颐”与“灵龟”对举,说明两者之间应当具有某种关联。我们来看两者之间有些什么关联。“朵颐”就是如花朵、果实一般鼓起的腮帮子。鼓起的腮帮子是因为口中含了东西,是大吃大喝时,口里被塞得过多时的形象,是一口吃半只鸡腿又噎不下去时的形状。“灵龟”就是有灵性的乌龟。丑陋的乌龟为什么被称为灵龟呢?原因很多,主要有三条:一是乌龟的形状是上圆下方,以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相吻合;二是龟甲曾被商人用于占卜,现在的甲骨文就是古人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占卜文字,其中以龟甲为主;三是龟以龙、凤、麒麟被选为二十八星宿的象,每七宿为一象,称为四象,分别象征东、南、西、北四方和春、夏、秋、冬四季。龟是北方七宿的象,称为北方玄武七宿。二十八星宿一年在空中运行一周,十分规律,所以古人将其称为灵物。《礼记·礼运》说:“麟、凤、龟、龙,谓之四灵。”就是指其星象的准确和灵验。乌龟以上三个有关灵字的特性与鼓起的腮帮子都没有什么关联,但乌龟的本性中却有另外一点与之有关,那就是它的生命力特别强,它可以长时间不吃东西仍然存活,这也是它能够成为恐龙时代遗留动物的主要原因。它的这个特点正可以与“朵颐”相对比,或者说“灵龟”与“朵颐”的对举正是为了比较两者对食物的需要。颐卦“观颐,自求口实”的卦辞有两层含义:一是观察所需;二是寻找解决办法。从卦辞“自求”二字可知这是布置给王子们的作业,是让他们自己思索的问题。这里“舍尔灵龟,观我朵颐”的爻辞就是“观颐”,就是王子们在作者的引导下观察国家财政的需要和支出情况,他虽然是作者所写,但却是从王子们的视角帮他们回答问题。因此,这句爻辞中的 “我”应当是指王子们自己,而“尔”当是指作者所代表的前辈们。以此,初九爻爻辞可译为:“放弃你们先辈们灵龟般节省的生活方式,再观察一下我们自己现在铺张浪费的生活方式,如果以此来管理国家,将会造成灾难性的结局。”有如我们现在的家长看不惯自己的孩子们大手大脚,更看不惯这些毛头小子们对家长们生活方式的不屑一顾一样,作者明显地有些反感王子们的消费观,所以这里是在骂王子们,是在说你们这些个败家子啊,老子们艰苦奋斗的作风被你们忘得一干二净,一点也没有继承,成天就这样大吃大喝地消费怎么行啊,如果以后掌权了,治国时也如此铺张,就会有麻烦了。这段爻辞就是这个意思。就财政管理而言,一是开源,二是节流。二者做好了,收支就可以平衡,甚至有所节余,这管家婆就好当。这两者不可偏废而且首先要从节流做起,就如先要堵口子,再才能放水注塘一样。卦辞“观颐”放在“自求口实”之前也是这个意思,先要确定谨慎的财政政策,确定艰苦朴素的生活标准,再去开源,寻找财路。这一爻就是讲节流。《尚书·君奭》说:“在我后嗣子孙,大弗克恭上下,遏佚前人光在家,不知天命不易,天难谌,乃其坠命,弗克经历。嗣前人,恭明德,在今。”这是周公与召公的一段对话,大意是说我们现在的子孙们,上不能敬天,下不能顺民,前人的光辉得不到发扬,他们不知道周族现在所得到的江山不容易,这样子下去,就会失去现有的地位。从现在开始就应当继承前人的美德。这段话与此爻辞的口气有些类似,所不同的是这段话所指的范围更广,而不仅仅是针对财政问题。初九爻象为“&&”,夬卦卦象。夬就是分决的意思,故有此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之辞。六二爻爻辞:“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颠”:同顚。本义为头顶,引申为泛指物体的顶部、本、始等义。“拂”:拂字从手,从弗。弗字的本义是矫正箭矢,因此,拂字有过击、擦拭、除去、拨出等义。这里用放弃义。“经”:本义为织布机上的纵线,引申为南北向的道路、经过、度量、义理、法则、常久、治理、正常、经过等义。这里用法则义,指经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勤俭节约的财经政策。“于”:介词,相当于“在”,表示时间和地点。“丘”:丘陵山区。“征”:《说文》:“征,正行也。”征的本义就是正确的行为,引申为征伐、夺取、赋税等义。这里用赋税之义。“颠颐”:仅吃上面的,而保留下面的就是颠颐。据说犹太人非常节省,一般只使用自己收入的三分之一,正是这种理财观念,使他们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富有的群体,这种理财观念就是“颠颐”。上一爻王子们被骂了一顿,骂他们“朵颐”,太铺张浪费。在作者看来,财经政策一定要留有余地,以备战备荒。所以王子们在这一爻说,我们满足你们留有余地的要求行不行,“颠颐”就是说我们只消费一部分,留下你们所要求留下的财富。这当然好啊,六四爻爻辞说“颠颐,吉。”就是对这种理财观念的肯定。“拂经”:去除过去的法则。王子们虽然答应“颠颐”,但并不想按先辈们的理财方式来办,他们自以为比先辈们的办法更多,能使生活过得更好,他们要创新,所以说“拂经”,要放弃先辈们遵循的法则。“于丘颐征”:在丘陵地区征收税赋。这就是他们的创新,他们认为,我们可以在不改变自己生活方式的前提下来备战备荒,那就是扩大税源。周族的税收来源主要是农业和商业,其中农业税收又主要依赖井田制的规定。在坤卦中,我们讨论过井田制,“直、方、大”是井田制的标准,周族的井田制是以肥沃的平原土地及其相配套的水利设施为基础的,或者说在古代生产条件落后的情况下,只有井田制下的农民才能够获取较为丰富的收入,才具备纳税的条件,而山区就不一样了。山区居民以游牧为主,即使有少量的田地,也只能望天收,相对于实行井田制农业区的居民而言,要贫困得多,所以山区的居民一般是不纳税或者少纳税的,而王子们为了在不改变自己生活状态的情况下“颠颐”,就想了这么一个办法来交卷。“于丘颐征”可以视为一种比喻,比喻对不应当征税的对象征税。“凶”:将产生灾难性后果。作者对王子们的创新提出了明确的警告。王子们提出的这个方案实际上就是一个增收不节支的方法,是一个输水又不堵漏的方法。这种方法难道前辈们想不到吗?前辈们做不到吗?都不是的,是他们不愿意做,因为那样做的话就会使贫穷者难于生存,就会因此而失去民心的支持,所以作者下了“凶”的断语。《礼记·檀弓下》中有一则成语故事:孔子有一天从泰山旁边经过,见一个妇人在墓前哭得十分凄凉,就让他的学生上前打听原由,妇人告诉他:以前我的公公被山中老虎咬死了,后来丈夫也被老虎咬死,现在我的儿子又被老虎咬死,所以悲痛。孔子听后,有些奇怪地问他:既然这里的环境不好,你们为什么不搬到山外去住呢?妇人回答说:“无苛政”,因为这里没有山外那些沉重的赋税和徭役。孔子对自己的学生们叹息到:你们要记住,苛刻的政治制度比吃人的老虎还凶猛啊。从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在孔子的时代,山中依然“无苛政”,可见这应当是周朝的一项基本国策,所以,作者在此对王子们“于丘颐政”的馊主意下了“凶”的判断。六二爻爻辞大意为:“为了增加财政储备,而废除国家过去遵循的法则,向贫困者征收税赋,将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六二爻的“凶”是因为“于丘颐征”而“凶”,而不是因为“颠颐”而凶。“颠颐”本身是很好的,六四爻“颠颐,吉”的爻辞说得很清楚,而且还以“虎视眈眈,其欲逐逐”的爻辞解释了为什么“吉”。所以,“颠颐”的吉与凶关键看我们是以什么为手段来做到。六二爻爻象为“&&”,革卦卦象。革的本义是剥皮,引申为革命、剥削等义。“拂经”是革命。“于丘颐征”是剥削。故有此爻辞。六三爻爻辞:“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拂颐”:废除供给制度。在上一爻里,作者这个老师否定了“于丘颐征”的方案,王子们于是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就是这个“拂颐”。既然不同意我们采用增收的方案,那么我们节支好了,我们把朝廷供养统统减裁掉。“贞凶”:要认识到这样做将造成的不良后果。作者又给王子打了一个零分,否定了其想法。为什么呢?因为你太刻薄了,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那来这么好的事。你切断供给,别人立即走人。而“十年勿用,无攸利。”:当条件具备后再招贤纳士,不会有安宁和利益。“十年”不是指时间,而是条件完备,准备成熟的意思(参屯卦六二爻注释)。“勿用”不是不用,是招摇聚众的旗帜的意思。现在人才上门来了你以财力不够为由不养,等你条件都成熟后,人家早就另攀高枝,那里再去找合适的。人才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机会来了就得赶紧抓住,勒紧裤带也要养。以此,六三爻爻辞可译为:“如果以减除对人才的供养来达到收支平衡,要认识到这种做法可能会造成的不良后果。因为不供养就是放弃人才,而等到你有了供养条件再来招贤纳士时就晚了,因此这种行为不会带来安宁和利益。”这说的实际上是对平时不烧香,却想临时抱佛脚行为的否定。六三爻爻象为“&&”,随卦卦象。随就是跟随,随遇而安不可取,故有此爻辞。六四爻爻辞:“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眈:《说文》:“眈,视近而志远。”《集韵·感韵》:“眈,虎视也。”眈眈的本义为老虎看物时的那种警惕、威严、深邃的目光,引申为目光深远。“颠颐”:颠颐就是只吃顶上的部分而保留下面的大部分,就是保持充足的储备。“吉”:将有一个完满的结局。为什么呢?“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我们只有象老虎一样保持高度的警惕,随时准备去与敌人战斗,才不会有过错。这就是“颠颐”的目的。这段爻辞与毛主席所说的“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道理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毛主席是在作战备动员,偏向其鼓动性,而作者是在教育王子们,写得更为形象。目的不讲清,就没有节约的动力,目的清楚了,就可以在忧患意识的推动下主动节约备战。古今战争的一个共同点是在很大程度上拼经济,拼实力。穷国是打不起战的,只有在平时就备战备荒,作好了战争准备的人才会成为最后的赢家。以此,六四爻爻辞可译为:“勤俭节约、加强战备就能有一个完满的结局。如老虎般对敌人保持高度的警惕,做好随时抗击侵略者的准备,就不会有过错。”六四爻爻象为“&&”,屯卦卦象。屯就是囤积的意思,故有此爻辞。六五爻爻辞:“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居”:《说文》:“居,蹲也。”段玉裁注:“凡今人蹲踞字,古只作居。”居的本义为蹲下,后引申为居所、居住、坐、止等义。这里用其本义。“拂经”:不按现行征税规律办。“居”:本义为蹲下。蹲下比站着高,这里是比喻少征税收。这个学生很顽皮,老师让他“自求口实”,他提出了“于丘颐征”“拂颐”的方法都被否定了,他想将老师一军,就提出了“拂经,居”的观点。老师你说“于丘颐征”这种扩大增税范围的事不能干,那么我来减税,少征税行不行?与现代的年青人一样,这是一个喜欢标新立异的王子,总想改一改祖宗定下的规矩,你说东,我就要向西,我偏要找一点岔子不可。“拂经,居”就是成心找岔。“贞吉”:具有这种认识就能够有一个完满的结局。作者首先肯定了学生的想法,但马上又说:“不可涉大川。”这样做不能够克服大的艰难险阻。“涉大川”就是过大河。古代没有现代的大船,过大河是一项风险很大的事,激流、险滩、狂风都有可能将人打入水底,所以“涉大川”是很困难的,这个词在《周易》中一般是比喻大的困难,如战争、洪水、旱灾、蝗虫等等。“不可”不是不可以,是不可能。因为你税收太少,抗击这些风险的紧急储备就不够,小灾小难还可以将就,而面对大灾大难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六五爻爻辞大意为:“不依照现行的税收政策办,而是企图减少征收额度,这种愿望是良好的。但减少正常的征收就必然会减少国家财政储备,当大的天灾人祸降临时,也就不可能有足够的力量来克服。”六五爻爻象为“&&”,复卦卦象。复就是恢复的意思,秩序被打乱时,需要复原,故有此爻辞。上九爻爻辞:“由颐,厉,吉。利涉大川。”“由”:《集韵·尤韵》:“由,困也。”“由,经也。”《广雅·释诂一》:“由,行也。”《方言》卷十三:“由,式也。”《小尔雅·广诂》:“由,用也。”《方言》卷六:“由,辅也。”由字从田,象井田之间的沟渠及道路,为了与田字区别,故中间出头,以指明专指田间沟渠或道路,故田字本义应为田间沟渠或道路。沟渠是水行的之路,供排灌之用,而道路是人及车行的途径,故由字又引申为原因、因缘、法式、经由、践履、遵从、遵照、用等义。这里用遵照之义。上九爻爻辞大意为:“遵循正常的财政管理体制,并不断地勉励自己,就会有一个完满的结局。有利于克服任何艰难险阻。”前几爻的“拂经,于丘颐征”“拂经,居”“拂颐”等方法都被作者否定,什么才是最好的呢?只有这“由颐”,遵循现行的制度才是最好的制度。作者反面说一说,又正面说一说,反复启法王子,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他们能够接受现行的制度,不要随便更改。这句话相当于说要按既定的方针办,除非作者本人就是现行制度的当事人,否则他不应该如此自信。“由颐”并不是无条件地“吉”,而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励”,不断磨练自己。为什么有这个条件呢?因为你既不能“于丘颐征”地乱收费,又不能“拂颐”地取消供给,还要“颠颐”以保持较大的储备,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委屈自己,只能是戒除“朵颐”的铺张浪费的生活方式,而学习祖先勤俭节约的“灵龟”的生活方式,这就是“厉”,现代话叫做励精图治,这也就是“吉”的条件。上九爻爻象为“&&”,上下两阳爻象田界,中间四阴爻象八块规规矩矩的井田,故有“由颐”的爻辞。在颐卦卦爻辞中,虽然没有讲明现有的财政制度是什么样制度,但从其否定的爻辞及这一爻象中可以看出,井田制的税收制度应当是作者所提倡导的制度。
相关热读:
·   09:09
·   08:54
·   08:39
·   08:24
·   08:09
(请您在发表言论时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文明上网,健康言论。)
排行榜 HOT
《周易》中的太极、阴阳及阴阳变化图...
注解:蝴蝶效应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
互体之说溯源自《左传》,实《周易》古...
内容提要: 庚,甲骨文、金文所象者,是...
一、夬卦卦辞主语君子小人辨: 扬于王庭...
南宋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著...
一、玉玦的历史: 玉玦的历史非常悠久,...
《易经》的思想方法是从宏观到微观的长...
·中国风水罗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或本公司合法利益的行为
  中国风水罗盘网是引领风水易学文化潮流,专注最新易堂动态,聚焦术数奇门文化,传承千年风水易学知识的新概念门户。中国风水罗盘网是中国最大的易学传媒之一...
联系地址:中国·福建 Fujian China 福州市
手机/Mob:
新浪微博:
Copyright &
中国风水罗盘网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眼镜蛇枯叶螳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