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1994剩余 。

急求英文欢迎稿,欢迎外宾的,回答的好追加悬赏(剩余时间1天)
急求英文欢迎稿,欢迎外宾的,回答的好追加悬赏(剩余时间1天)
中文大概意思是: 我们学校一直热心与国内外著名学府的文化交流.对这次与贵校的交流活动也非常重视.我们尽我们所能让你们度过愉快的一周.我们还安排了联谊舞会,以便中国与比利时同时更加亲密的交流.希望在这短暂的两天里我们能够建立深厚的友谊,成为一生的朋友!我们学校的同学非常开朗活泼热情好客充满活力.我们精心安排了很多有趣的活动来向你们展示有中国特色的一些工艺美食戏曲等等.你们将看到现场制作的苏州刺绣,听到苏州评弹,吃到中国的手工水饺,如果感兴趣的话你们还可以自己动手制作. (PS:本人是学校学生会主席 后天有比利时某大学人来进行文化交流,学校要求我致欢迎词,能力有限,希望各位大虾帮帮忙,能翻译的尽量多帮忙翻译些,万分感谢,好的追加悬赏分拉!!!!!分数不多全给你了!!!)
Our school is always keen to communicate with famous uiversities home and abroad,and we also think highly of this communicating activity with your shcool.We will try our best to have you spend a happy week here.And we arrange a communicating dancing party to give the Chinese and Belgian collegues a chance to have a closer communication,hoping that we can develop great friendship during the two short days and become friends for a life time!The students in our school are very open-minded,warm-hearted,hospitable,and full of energe.We especially arrange lots of interesting activities to show you some of the Chinese-style handicraft articles,food and traditional opera etc.Then you can watch the making of Suzhou embrodery,listen to the Suzhou traditional opera,and have a taste of Chinese dumplings made by hands.What's more,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them,you can even try to make some of them by yourselves!
Thank you and over.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外语领域专家[4回答]手机内存剩余145m为什么安装不了20多m的东西。。提示说空间以满_ _手机问题_刷机专家(卓大师)
手机内存剩余145m为什么安装不了20多m的东西。。提示说空间以满
ppc0010问于
o 系统(2.3.4
) o Root权限(已获取)
你刷机了吧。。。。
热心网友()回答于
0个赞同 o 0个反对
使用空间才8m
ppc0010回答于
0个赞同 o 0个反对
不是说要全部塞满才是满
『Fg亂がお誅の殇』回答于
0个赞同 o 0个反对
因为手机系统需要左转空间所以它有个限制
高调回答于
0个赞同 o 0个反对
专家简介:原卓大师,专注刷机领域,业内元老级应用。
专家宣言:让您一键轻松解决刷机烦恼!
版本:5.3.0.0大小:16.8MB
版本:2.7.0大小:2.84MB
大师简介:业内最强ROOT软件,轻松ROOT。
大师宣言:让您一键轻松解决ROOT烦恼!
版本:2.7.0.0大小:11.58MB
版本:3.1.5大小:6.5MB
大师简介:免ROOT直接安装字体,个性化定制手机。
大师宣言:万千字体,想换就换!
版本:3.9.0大小:5.2MB
相关解决问题列表
(C) 2007 - 2014
北京耘升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帮助与支持
关注卓大师官方微信
获取最新潮刷机资讯
还没有卓大师的账号?
或使用其他帐号登录:个人认为其实马克思 的很多概念完全是19世纪的产物,非常针砭当时的时弊,但是当时到现在生产模式有极大地变化。我觉得还是民主社会主义会更符合对现代社会的理解。为什么这么说呢,请看下面一段:雇佣工人生产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的劳动所需要的时间就是必要劳动时间;雇佣工人超出为自己生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以外,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所需要的时间就是剩余劳动时间。因此,指出:“工人在生产劳动力日价值……的工作日部分内,只是生产资本家已经支付的劳动力价值的等价物,就是说,只是用新创造的价值来补偿预付的的价值,所以,这种价值的生产只是表现为。因此,把进行这种再生产的工作日部分称为必要劳动时间”,之所以是必要的,“是因为它不以他的劳动的社会形式为转移”,“是因为工人的经常存在是它们的基础。”“工人超出必要劳动的界限做工的时间,虽然耗费工人的劳动,耗费劳动力,但并不为工人形成任何价值。这段时间形成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以从无生有的全部魅力引诱着资本家。把工作日的这部分称为剩余劳动时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卷第243页)。这段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马克思认为,资本家只会给工人发能活命的工资(必要劳动),而由于抢着干活的人很多,劳动者只能接受这种低工资,而资本家为了多赚钱,就让工人尽可能地加班,多创造剩余价值(可以勉强理解为:老板省的加班费——》利润),这就叫剥削。这和19世纪的现状十分吻合,劳动力过量供应,缺乏替代就业机会,工人缺乏争取自己权力的组织——》工资可以压在温饱线水平。但这和现在的状况不符,比如广东的生产工人现在工资元包吃住,满足基本生活后剩1000元不成问题。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现在劳动力并不是无限量供应,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工会。在发达国家,资本家不仅不是让工人尽可能地加班,相反还有类似GOOGLE、FACEBOOK之类的创新型企业提供更有弹性的工作环境。当然也有些极端的人会认为这些都是假仁假义,提供资本的人不应该得到任何收益,一切收益应该归于劳动者。不过当初苏联尽管用上了当时最好的经济规划程序,还是造成大量资源错配的计划经济,他们大概是不知道的对吧?我不否认资本主义有深刻的内在矛盾,比如资本这个词,面对现在“资本”越来越多地以虚拟和不稳定的形式存在现状(专利、技术成果、品牌价值等等,比如诺基亚的净资产大部分是商誉:goodwill),也越来越难解释。传统的西方经济学的基础,其实也已经不太适合这个时代了。然而进步的方向,不应该是倒退回19世纪去寻找,而应该是建立一个21世纪的经济学的基础才对,
在西方古典经济学中,经济学家试图把生产过程归结为不同要素之间的互动。 威廉·佩第在《赋税论》中将生产过程的要素分为“劳动”和“土地”两个部分。而其后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则在《国富论》中把生产要素归结为“劳动”,“土地”和“资本”三个部分。后来马歇尔又在他的著名著作《经济学原理》中认为“组织”也是一个生产要素。其后又随着时代发展,“技术”和”信息“和前面提到的四要素组合起来,成为生产过程的六要素。
而在马克思看来,西方经济学把”劳动“和其它生产要素并列起来是错误的。在生产过程当中,只有”劳动“才产生价值,而其它生产要素不过是在生产过程中与”劳动“相配合的东西而已,所以不会产生价值。这是马克思提出”剩余价值“理论的关键假设。基于这个假设,马克思所认为的”剩余价值“就是”商品价值“减去工人的”劳动价值“,而这部分”剩余价值“则是被狡猾的资本家占去了。
那么,到底在生产过程当中,除”劳动“外的生产要素到底有没有价值呢?
其中一个反对意见来自经济学中的奥地利学派。他们认为,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家在提供其它生产要素的时候需要承担风险(当商品价格波动时,商品价值有可能低于“劳动价值”,此时马克思所说的“剩余价值”为负),而工人不需要承担这种风险。所以资本家获取利润正是对于他们承担风险的一种补偿。
另外一种反驳来源于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科斯。在科斯的成名作《企业的性质》当中,虽然科斯没有提到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但是他的论述逻辑完全可以用来反驳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如果其他生产要素毫无价值,那为什么工人要甘心接受资本家的剥削呢?他们完全可以单凭自己那唯一有价值的“劳动”去完成生产过程,去占据所有的“剩余价值”,那么市场就不需要有所谓的企业存在了。
工人为什么愿意进入企业,而不是独自劳动?科斯提出是因为市场交易本身存在制度成本。例如信息成本(如何获知市场需求信息,市场价格走向),谈判成本(与上游下游的企业进行协商,签订合同),行政干预成本(政府出台的各种法律法规对于企业生产的限制)。而资本家,或者说企业的所有人正是承担这些制度成本的人。也即是需要他们付出劳动,才使企业能够运作下去。
假如工人独自生产而不是加入企业,制度成本便转移到工人头上。不仅生产过程需要他们的“劳动”,还要付出应付制度的“劳动”:和其它人商量获得原材料,知道自己的商品在哪里能够卖出高价,了解法律对于生产的规定和政府的政策信息。这些制度成本将大大降低工人劳动的效率。而这正是为什么现代社会主要以企业作为生产单位,而不是家庭小作坊作为生产单位的原因。
综上,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忽视了资本家,或者说企业所有人要承担的生产风险,为制度成本付出的劳动。所以他认为生产要素中只有”劳动“有价值,而其他要素没有价值,我认为是毫不合理的。
对待剩余价值理论需要站在三个大视角去看:1,哲学的视角,2,经济学的视角,3,社会学的视角。首先我要说一句,在这三套学科系统里,马教都已经被刷到边缘得不能再边缘的角落了,觉得情感上不能接受的朋友们,维持自己认知失调的代价就是让自己远离学术界主流与前沿,被后世之人用我们看前清遗老的眼神看待。马教理论首先是一整套哲学系统,以《德意志意识形态》、《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文著为思想核心,用一棵大树做比喻,马教哲学就是树干,至于阶级斗争、剩余价值、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什么的,都只是这棵大树上生发的枝芽,单纯的觉得某棵枝芽不好看,而不去想这是整棵树的DNA的问题,是不妥当的。如果你只有高中水平的哲学基础或者脑子里满是马教对哲学的划分方法,那你首先得承认这样一点:自己对哲学是百分百的门外汉,对于哲学,自己懂个既拔。马教划分哲学武断的拿了一个主客观、唯物唯心的二维坐标系把所有哲学都归入其中,它自己这么玩没问题,你跟着信就上当了。当代哲学的划分方法一般是分成英美哲学与欧陆哲学,而两者往上追溯的渊源是16~17世纪的岛国经验主义与欧陆理性主义,这是哲学界划分哲学的主流方法。而马教自己的哲学,明明白白透着的是一股理性主义的味道。区分这些哲学,我比较喜欢的维度设定是五个,信仰,理性,情感,意志,逻辑。以信仰为中心者如经院哲学,以理性为中心者如康德黑格尔,以情感为中心者如休谟斯密,以意志为中心者如叔本华尼采,以逻辑为中心者如罗素弗雷格。在知识相关问题上,欧陆哲学明显的偏理性主义,而英美哲学则妥妥的是逻辑主义。我不知道读者中有没有是工科僧主张创造知识应具有可证伪性同时又坚持认为马教是宇宙真理的,如果你是这样的人,那么恭喜你,在你完全不了解自己在说些什么东西的情况下,你成功的精分啦~!理性和逻辑的区别在哪里?前者一直在希冀证明自己所提出的理论确确实实是宇宙真理,比如笛卡尔寻求确定知识的起点,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里万物万事的辩证统一,胡塞尔的意向性的自为自在,而马克思当真放到哲学史里来考量,其实也就是个欧陆系统中夹在黑格尔和胡塞尔之间的小人物。而逻辑又怎样和理性不同呢?它是“约定的”,它不会声称自己是真理,但可以宣称自己是某种公设,也可以是比较奇特的假设。理性和逻辑都会采用观察、归纳、演绎、归谬等方法说明自己的观点,但逻辑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一切都是预设而非永真的,逻辑绝不会告诉你“A是B”,它只会说,“我们设A是B”,然后得到自己的结论,而理性?它绝不会那么谦卑,它狂妄得紧。理性用做模型的方法“发现真理”,而逻辑用做模型的方法做模型。当现象符合模型的预测的时候,理性自豪的宣称这证明了他们发现了真理,而逻辑只会说在目前经验下可接受此假设(这就是说,也不排斥接受其他假设的可能性)。而当现象不符合模型的时候,理性则采取两种手段耍赖,一种是给自己的理论里加防火墙,比如马教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密度等理论就是典型的防火墙理论;另一种则是宣称自己是一种信仰或一种视角,而信仰/视角无高低贵贱,企图让自己臣服于其他理论是现代性对异己力量的打压;如果某个理性主义的狂热信奉团体突然掌握政权了,那么消灭一切反对自己理论的新的经验资料也是可能的,他们能干又为什么不呢。至于逻辑是怎么做的?简简单单的承认自己错了或者不完备,添加几条假设修改几条假设或者推翻原假设,又不是三观被毁,又何必像理性那样傲娇?当我说逻辑的时候,我实际上是在说英美的逻辑实证主义、逻辑实用主义等多种哲学流派,它们都诞生于20世纪之后,相比马教那可前沿得紧。它们又继承了英美的高贵血统,这血统高贵在哪?高贵在,在笛卡尔我思故我在或者马克思世界是实践的时候,英美哲学界终于找准了这世界上唯一确定的知识:“我不知道”。上帝存在还是不存在?“我不知道。”世界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我不知道。”我们是否可以知道?“我不知道”。——在承认了对一切确定的答案的诚恳的不知之后,走休谟道路的哲学家们获得了空前的自由,因为他们不知道任何“正确答案”,所以他们可以假设任何事却无需信仰这些假设,他们做任何理论都无需惧怕它们是错的,因为它们永远不可能是“对的”——鬼知道谁会是“对的”。所以,如果你在看马教的书的时候,如果能明显的感到一种对那种独断语气的反感,没错,这反感和你遇到各种算命先生时的那种反感一模一样,劳资都特么不知道天命所归你个长着大胡子的负分男屌丝就知道了?“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这种鬼话的独断劲是不逊于“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都是有血有肉有脑有眼的人,劳资都不敢说自己知道的东西,你知道个既拔!说完了理性主义传统的问题,我接着说说黑格尔。马克思哲学其实是黑格尔系统的一种基于老马自己生活经历和认知的推导,黑格尔哲学有一个奇妙的用处,那就是由于辩证法的存在,它能帮任何人神奇且妥善的处理认知失调问题。它是如何做到的呢?改变逻辑律。经典逻辑有著名的三个基本律:同一律,A是A,无矛盾律,A不是非A,排中律,不是A就是非A。而黑格尔的辩证逻辑则把无矛盾律和排中律以一条新的逻辑律替换掉了,什么律呢?A包含非A,著名的“否定之否定”,“矛盾的普遍存在”。需要注意的是,黑格尔是以理性主义的方式而非逻辑主义的方式把普遍矛盾律替换进来的,也就是说,他不会认为他的普遍矛盾律是一种新的“约定”,而会认为那是宇宙的真理。由于替换掉了无矛盾律,所以黑格尔哲学是不可能被驳倒的,因为用以驳倒它的工具,逻辑矛盾消失了,于是黑格尔哲学的奇特魅力就出来了,这厮能把什么东西都说圆。而且加上普遍联系律之后,黑格尔哲学成了一种万用基座。任何拿它当基座的理论都有了解释世界的能力,管你是耶教还是马教?反正是否定之否定,没人能逃过被否定又复起的命运,你也是对的我也是对的你也是错的我也是错的,Nothing last forever, but everything.马克思自己的哲学相比黑格尔增修得并不多,比较独特的就是实践论,和刨除笛卡尔成分的胡塞尔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老马偷偷想表达的是劳动decide艾瑞thing的这样一种思想,但如果按老式逻辑律肯定就得回答啥decide劳动啊,这时候黑格尔就派上用场了,实践决定意识,意识能动的支持实践,普遍联系不可分割,(我才不会让你们发现我偷偷的运用语词灌输了我的劳动决定论的本义呢)。实践这发明为啥够狠?它逃脱了休谟诘难,偷偷躲开了事实与价值之辩。对这个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关注伦理学,反正大义就是,马教的哲学体系里是没有善和应然的。至于,有些人可能特别关注唯心vs唯物的本体论大决战,对这些人我想说,你们懂个既拔。——————————————现在说说经济学。上面有几个朋友批马教的时候,都采取了“A不是马教说的B,而是C”这样一种手法,我首先得说,语词误用归哲学管,古典经济学和奥教经济学自己都一屁股鸡毛,就别来诘难马教了。从经济学角度论述马教当然得先看看逻辑实证主义的主流经济学是怎么说事的,假设-演绎-向上还原/向下还原。所谓向上还原是对于假设还原到更简单可信的假设或以经验实证假设的合理性,向下还原则是看理论的预测结果和实际结果差距如何。所以拿经济学虐马教,首先得把马教从理性主义格式调整成逻辑实证主义模型。也就是说,“剥削存不存在”,“剩余价值存不存在”这个不是经济学虐马教的下手点,这属于语词问题,归哲学管,要虐马教,得看马教的模型是否存在这些问题:1,假设是否合理;2,假设是否具有完备性,或者说是否忽视了某些明显会影响推论过程的起点;3,推论过程是否合理;4,结论是否具有可证实性,可证伪性,并且还未被证伪。先来谈谈第3点,马教和奥教还有古典经济学一样,都是文本演绎,文本演绎就是综合判断,综合判断每一步都要预设或进行经验验证才行,这就使得它的论证力度先天的打了折扣。怎么办?用数理演绎啊,用重言式啊。你不学数理经济学你赖谁。然后回到第1点,马教的理论除了拿剩余价值论证剥削应该放到社会学之外,经济学部分基本抄的李嘉图和马尔萨斯的,所以其核心假设其实就是劳动价值论。奥教批马教一般会跟你扯家常用一堆例子说什么价值不是劳动而是效用,商品经济下那些例子通俗易懂,但老马是个负分男屌丝,他出身于公用林地飞速被占屌丝农民被迫进城的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的日耳曼大农村时代,他和恩格斯是一对儿啊,他是受啊,他必须圣母心啊。他死命的同情那些农民,自然是从自然经济下农民的角度思考问题,在那种角度下,什么商品都是自产自用,他能不觉得价值就是劳动么。你什么东西都是买的,你能不觉得价值就是效用么。但这么扯来扯去之前,不管你是马教还是奥教,劳烦你先想一下,价值这玩意真存在么?对经济学真的有意义么?价值源于斯密那本国富论,斯密是个伟大的伦理学家,但其经济学贡献在我看来更多是自由贸易理论和开启了价值讨论。斯密认为上下波动的价格中间存在“自然价值”,价格波动都围绕着这个自然价值,然后就bilibili去论证自然价值由劳动工资地租利息共同决定了。但斯密认为存在它就存在了啊?两颗星球围绕某一中心做同心圆运动,存在的是万有引力还是同心圆圆点?当星球数量涨到三颗之后还有同心圆圆点么?把一个均值、一个偶然的值视作一个实在、一个必然是斯密理论的硬伤,这个理论在当时最大的意义也就是让人以为他们发现了价格波动的规律,价格理论在1890被彻底翻新成供需决定论,而这个随口臆造出的“价值”,却在后世掀起了滔天巨浪。现代主流经济学始于马歇尔于1890年创建的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就很聪明的避开了价值讨论,直接说价格,在定义里就只说价格-量而不谈Value,从此将经济学引上了一条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A不是B而是C”,“你滚蛋A不是B也不是C而是D”这种超LOW的讨论从此一去不复返。至于第2点,完备性的最典型例子就是欧式几何是对的但你不能说非欧几何是错的,就像萨缪尔森的解释可能是对的但你也不能说弗里德曼的解释就是错的,你的基设之上,必然可构造平行于你的理论的不可证伪的句子。此处最好笑的就是如果按照黑格尔的哲学,价值可以同时是劳动、效用、信仰、愿望、棒棒糖、Q币,毕竟A包含非A,没有排中律了劳动价值论也不存在不能和别的价值论共处的理由了,你是“一切”你自然就完备了,但马克思就是不干,非玩劳动价值,非玩劳动价值,结果只好活生生的把完备性扔一边了。现实生活中是否有什么理论真的是完备的很难说,有句话叫“哥不完,最已阵”,即“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最强理论已在阵中”。第4点被讨论烂了,所以我想说的是它的作用对象,具体怎么作用你们自己讨论好了。马教政治经济学逻辑实证化后还算得上经济学问题的就是资本家追求社会平均利润率必然导致失业这一点,这点是可以被这条讨论的,它显然不可证伪。【你们都知道不可证伪不是什么好话对吧?】此外,还可以从两方面来看这个理论,其一,解释失业的理论太TM多了。庇古有,凯恩斯有,萨缪尔森有,弗里德曼有,奥派也有,单觉得马克思能预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出现的,要么是读书少,要么脑袋被门挤过。其二,这个理论中间采用的行为模型是“资本家追求社会平均利润率”(#第二步#),当然首先一个前提是利润率高的行业会涌入资本自动把利润率打下来(#第一步#),第一步那里想得太天真了,好像资本的抽逃玩的是T+0而且不存在任何转换成本一般。而且利润率也不是一个不变的数值,这种同行业利润率相同的想像和“价值”一样是一种偏实在论的设想,猪肉在中国很有利润率对吧,你去沙特试试看。产业的生命周期理论(一种管理学上通过归纳得出的理论)也和马克思的想像悖逆,资本的数量和行业的利润率可能更大程度上是相互独立的。至于第二步,对资本家的投资行为的模型设计要考虑的东西很多,老马这里想像的因子只是投资回报率,没考虑市场供需、不确定性、对策论、世代交叠、理性预期、前景理论(行为经济学)等等等等,远远落后于经济学今天的发展了。————————————最后说说社会学,相对于他在经济学和哲学中的尴尬位置,马克思被认为是一个伟大的社会学家,这伟大不在于他的理论是对的,而在于很有方法论意义,毕竟社会学家80%的时间都在创造自己的方法论,20%的时间用在排斥别人的方法论。马克思的阶级论被认为是一种结构主义的社会学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将一个人际关系体/一个共同体/一个集体/一堆人视作一个整体,如果是视作机器,那每个人都是机器的一个零件,要发挥好自己的功能。如果是视作有机体,那每个人都是有机体的一个细胞,要和其他细胞携手共创生命的大和谐。其实套博弈论可以很好地说明这种结构主义的荒诞,集体决策的不可能直接拿囚徒困境说明一下就好了。但社会学比较排斥经济学这边的理论,所以我们还是看看社会学内部的学说演进吧。一般认为,在布迪厄之前,社会学理论讨论中存在两个二元对立,一个是结构与能动作用的对立,另一个是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的对立。如果人是零件细胞,那人就不具有自由的能动性,这是第一种对立。如果阶级/民族/国家/利益集团/宗教/性别/星座确实如所设想的在行为,但我们分析每个个体行为却往往必须采用方法论个人主义的手段才能合理,这是第二种对立。作为最早的结构主义社会学,马教两条全沾。每个工人都是无产阶级的一分子,那么工人的能动性便只能按无产阶级的阶级目标来使用。每个汉人都是汉民族的一分子,那么汉人的能动性便只能按汉民族的民族目标来使用。如果每个女人都是女性的一分子,那么女人的能动性便只能按女性的性别目标来使用。而当我们具体分析每个工人、汉人、女人的时候,他们只是他们自己罢了,大家都是投机者,没有谁意识上先天服务于某一群体,更多是在待价而沽。布迪厄的创新在于他使用了场域和惯习两个新概念。棋盘上是各种各样的人,而原先的结构体概念是对这些人不同的圈选,这些圈选本身毫无意义,有意义的是这些人彼此之间的关系。一个站在中朝边界线的脱北者只是简简单单游过了一条江,而这个边境线的概念则是在国际关系这个场域的所有参与者之间形成的意识上的创设,那条江并不比钱塘江有什么实质上的特殊之处,而只特殊在处于这个场域的人的意识中。一个初到地球的外星人才不会在乎国境线不国境线的,但Clark Kent会在乎——他已经建立这种惯习了。橄榄球比赛中,场地的每一条线,运动员的每一个动作在无知的旁观者看来都只是莫名的艺术创作和姿态奇怪的扭曲,而在观众眼中却是充满了技巧与力量的团队比赛。大力神杯比赛中,马拉多纳在任何角落都完全有用手碰球的自由,但他极少这样做,是他自己的惯习,别人的惯习以及在这个场域中人与人的关系决定了他会这么做。只要他不想干了,抓着球丢裁判也未尝不可。存在的是这些个人,他们的惯习,他们在特定情境所处的场域,以及场域中别人的惯习,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至于结构性实体?见鬼去吧。你去做你的无产阶级,我只是我自己。阶级不存在是马克思社会理论的一个攻击点,此外就是唯经济论。同样是假设结构性实体,马克思将经济因素视作了唯一的权力依据,而完全忽视了存在其他的符号暴力。一个教皇可以对教徒颐指气使,并不因为他雇佣了这个教徒。而富二代不敢招惹黑社会,也不是因为彼此之间有生产资料和劳动的什么关系。在经济关系之外,人和人处于众多的场域之中,每个场域都有自己的权力形式,经济绝不是唯一的一个,也没有理由被认为是具有决定性的一个。已建成的共产主义社会中出现的官僚与屁民的差异,就是新的权力形式。而所谓新民主主义社会早期,工人和资本家仍处于雇佣关系中,但解雇现象却要谨慎得多,就是被叠加了新的场域的权力关系的体现。一个诚恳的想弄清社会问题的社会学家,绝不应只看到一种权力形式,而傲娇的无视其他权力形式。马克思有他的时代局限,但这个时代的马教徒还这样做,心理脆弱一定要维持认知协调占多数了。刨除劳动价值关系这个场域,类似剩余价值-剥削的理论我们可以套到很多场域上。主教是不是教区教徒越多越虔诚越被上帝所欢喜?这是不是剩余信仰-剥削?射手是不是助攻越多越好进球数越多?这是不是剩余助攻-剥削?这样的理论可以无限的做,但千万要注意的是,里边不能夹什么好什么坏的价值判断,要加,请注意,那是伦理学课题。此外,它们都只是看待世界的一种方式,能不能这么看,这么看符不符合实际,都要单独讨论。至于是不是只能这么看,我放心大胆的回答你们:不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请回答1994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