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 h(jw)焦半径公式推导导

谁帮我把初中物理各种公式,和各个字母代表的意思帮我整理完整一下 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教科书_百度知道
谁帮我把初中物理各种公式,和各个字母代表的意思帮我整理完整一下 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教科书
提问者采纳
♥ 物理中考复习---物理公式♥: 速度公式:v=s/t 公式变形:
t=s/v平均速度:
v=s总/t总例:已知前一半路程的速度V1,后一半路程的速度V2,全程的平均速度为:(设路程为2S,则)V=S总/t总=(S1+S2)/(t1+t2)=2S/(t1+t2)=2S/(S/V1+S/V2)=2V1V2/(V1+V2)例:已知前一半时间的速度V1 ,后一半时间的速 度为V2全程的平均速度为:(设总时间为2t ,则)V=S总/t总=(S1+S2)/(t1+t2)=(V1t+V2t)/2t=(V1+V2)/2♥: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 公式变形:
m=G/♥: 合力公式: F = F1 + F2
(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F =F1 - F2
(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如果F1&F2则合力F的方向与F1的方向相同。物理量
单位ρ——密度
g/cm3m——质量
gV——体积
cm3♥: 密度公式:ρ=m/v公式变形:
v=m/ρ混合物的密度:ρ=m总/v总例:取质量相等的两种已知密度ρ1,ρ2的物质混合,混合物的密度为:(设质量为m,则)ρ=M总/V总=(M1+M2)/(V1+V2)=2M/(M/ρ1+M/ρ2)=2ρ1ρ2/(ρ1+ρ2)例:取体积相等的两种已知密度ρ1 ,ρ2的物质混物理量
单位F浮:浮力
N G :物体的重力
N F:物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N合,混合物的密度为:(设体积为V ,则)ρ=M总/V总=(M1+M2)/( V1+V2)=(ρ1V+ρ2V)/2V=(ρ1+ρ2)/2物理量
单位F浮:浮力
N ρ液:液体的密度
kg/m3V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m3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 g=10N/kg♥: 浮力公式:① 称量法:
F浮=G – F
② 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排gV排物理量
单位F浮:浮力
N G物:物体的重力
N ③二力的平衡: F浮=G物
(漂浮或悬浮)物理量
单位p——压强
Pa;N/m2 F——压力
NS——受力面积
m2④浮力的实质: F浮=F向上―F向下♥:压强公式:P=F/S 变形公式:
S=F/P♥:液体压强公式:p=ρgh 提示:①固体产生的压力压强的计算:先压力F=G,后压强P=F/S.②液体产生的压力压强的计算:物理量
单位F1——动力
N L1——动力臂
m F2——阻力
L2——阻力臂
m先压强P=ρgh,后压力P=F/S
③. 柱状液体(F=G)产生压力压强的计算,两种思路都可以。♥: 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或写成:F1/F2=L2/L1
注:L1,L2的单位相同即可♥:斜面:FL=GH ♥:轮轴:F1R=F2r♥:滑轮组:
F=(G+G动)/n
VF=nVG对于定滑轮而言:F = G
VF=VG对于动滑轮而言:F = G/2
F=(G+G动)/2s =2 h
提示: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做功:W=Gh克服摩擦力做功或摩擦力做功:W=fS物理量
单位W:动力做的功
NS: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m♥:机械功公式:W =F s变形公式:
S=W/F物理量
单位P:功率
kwht:时间
m/s♥:功率公式:P=W/t
P=FV变形公式:W=Pt
V=P/F物理量
单位η——机械效率W有——有用功
JW总——总功
J♥:机械效率η=W有/W总滑轮组机械效率η=W有/W总=GH/(GH+GOH)=G/(G+GO)=1/(1+G0/G)斜面的机械效率η=W有/W总提示:当物体吸热后,终温t高于初温t0,△t = t – t0 当物体放热后,终温t2低于初温t1。△t = t0- t =GH/FL=G/nF
♥:热量计算公式: 物体吸热或放热Q = c m △tQ吸 =cm(t-t0)物理量
单位Q放:放出的热量
燃料的质量
燃料的体积
燃料的热值
J/m3Q放 =cm(t0-t)Q吸=Q放
不计散热损失
(保证 △t &0)♥: 燃料燃烧时放热:Q放= mq
Q放=Vq 炉子效率: η=Q有效利用/Q完全燃烧
η=W有/Q完全燃烧提示:电流等于1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电流定义式:I=Q/tQ=ne同一性:I、U、R三量必须对应同一导体(同一段电路);同时性:I、U、R三量对应的是同一时刻。♥:欧姆定律:
I=U/RU=IRR=U/I物理量
单位W:电功
At:通电时间
s提示:(1) I、U、t 必须对同一段电路、同一时刻而言。(2) 式中各量必须采用国际单位;1度=1 kWh = 3.6×10 6 J。 (3)普遍适用公式,对任何类型用电器都适用;♥:电功公式:W =UIt=Pt电热公式:Q=I2Rt
WW=UIt结合U=I R→W= I 2Rt W= UIt 结合I=U/R→W=U2t/R 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
PW=PQ。物理量
单位P:电功率
Vt:通电时间
h♥:电功率公式:PW=W/t=IU
(所有电路)热功率: PQ=Q/t=I2R
(所有电路)P=W/t=IU结合I=U/RP=U2/R
(只能用于纯电阻电路)♥:串联电路的特点:
分压规律: U1/U2=R1/R2
) 电功之比: W1:W2=R2:R1
(W=U2t/R )功率之比: P1:P2=R1:R2
(P=I2R ) 计算总功
公式 W=W1+W 2=UIt=PtW=I2Rt=U2t/R (纯电阻电路)计算总功率
公式 P= P1+P2=W/t=UIP=I2R=U2/R
(纯电阻电路)♥: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
1/R=1/R1+1/R2分流规律: I1:I2=R2:R1 (I=U/R
)电功之比: W1:W2=R1:R2
(W=I2Rt )功率之比: P1:P2=R2:R1 (P= U2/R )计算总功:
公式 W= W1+W2=UIt=PtW=I2Rt=U3t/R(纯电阻电路)计算总功率: 公式 P=P1+P2=W/t=UI P=I2R=U2/R (纯电阻电路)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物理量(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m/V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 (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总功W总 W有=G物h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 η= ×100% 功率P (w) P= W:功 t:时间 压强p (Pa) P=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 (Pa) P=ρgh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 的竖直距离) 热量Q (J) 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 △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 的热量Q(J) Q=mq m:质量 q:热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 一.物理公式 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串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串联电路起 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 电阻R(Ω) R=R1+R2+…… 并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 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并联电路 电阻R(Ω) = + +…… 欧姆定律 I=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 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 I= Q:电荷量(库仑) t:时间(S) 电功W (J) W=UIt=Pt U:电压 I:电流 t:时间 P:电功率 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 R:电阻 电磁波波速与波 长、频率的关系 C=λν C: 物理量 单位 公式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质量 m 千克 kg m=pv 温度 t 摄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³ kg/m³ p=m/v 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 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电流 I 安培(安) A I=U/R 电压 U 伏特(伏) V U=IR 电阻 R 欧姆(欧) R=U/I 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 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热量 Q 焦耳(焦) J Q=cm(t-t°) 比热 c 焦/(千克°C) J/(kg°C) 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g 9.8牛顿/千克 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 初中物理公式汇编 【力 学 部 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 (压力差)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 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热 学 部 分】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电 学 部 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 (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 (普适公式) (2)、P=I2R=U2/R (纯电阻公式) 【常 用 物 理 量】 1、光速:C=3×108m/s (真空中) 2、声速:V=340m/s (15℃) 3、人耳区分回声:≥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 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点:0℃ 8、水的沸点:100℃ 9、水的比热容: C=4.2×103J/(kg•℃) 10、元电荷:e=1.6×10-19C 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 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5、家庭电路电压:220V 16、单位换算: (1)、1m/s=3.6km/h (2)、1g/cm3 =103kg/m3 (3)、1kw•h=3.6×106J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 m=ρV 国际单位:千克/米3 ,常用单位:克/厘米3,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公式: F=PS S: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米2 公式:P=ρgh h:单位:米; ρ:千克/米3; g=9.8牛/千克浮力计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压力差 4.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悬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上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下沉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初中物理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5-3稳定裕度和稳定性能、动态性能分析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4页
文本预览:
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第三节 稳定裕度
5-3 稳定裕度
项目 内 容
教 学 目 的 和相角裕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掌握幅值裕度和相角裕度的概念,明确幅值裕度
教 学 重 点 幅值裕度和相角裕度的概念。
教 学 难 点 幅值裕度和相角裕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讲授技巧及注 注重图形和公式推导的结合。 意事项
控制系统的稳定与否是绝对稳定性的概 念,稳定系统的稳定程度是相对稳定性(稳定 裕度)的概念,一般说来,G(jw)H(jw)越接近 于(-1,j0)点,系统的相对稳定性越差。下面 以典型三阶系统为例进行说明。
G( s) ? K s ( s ? 1)( s ? 2)
Imaginary Axis
Nyquist Diagram 0.5 0 -0.5 -1 -1.5 -2 -2.5 -4
Step Response 15
-2 0 Real Axis 2 4
15 Time (sec)
Nyquist Diagram 0.5 0 -0.5 1.5 2 Step Response
Imaginary Axis
-1 -1.5 -2 -2.5 -3 -3
-2 -1 0 Real Axis 1 2 3
Time (sec)
Imaginary Axis
Nyquist Diagram 1 2
Step Response
-2 -1 0 Real Axis 1 2
30 Time (sec)
Imaginary Axis
Nyquist Diagram 1 1.4 1.2 1
Step Response
-1 0 Real Axis 1 2
0.8 0.6 0.4
-3 0.2 -4 -2 0
10 Time (sec)
Nyquist Diagram
Step Response 1.4 1.2
Imaginary Axis
-1 0 Real Axis 1 2 -1
0.8 0.6 0.4
5 Time (sec)
由以上可以看出:极坐标图离开(-1,j0) 点的远近程度是系统的相对稳定性的一种度量, 这种度量常用相角裕量(度)和幅值裕量(度) 来描述。
一.稳定裕度的定义
稳定裕度包括相角裕度和幅值裕度两个概念 系统的开环幅相曲线如图: a点:
| A (w c ) |? 1
wc为截止频率,定义相角裕度
? ? ? (w c ) ? ( ? 180 ) ? 180 ? ? (w c )
b点: ? (w x ) ? ? 180
wx为交界频率,定义幅值裕度
二.稳定裕度和系统稳定性的关系
最小相位系统临界稳定时 G(jw)曲线过(-1,j0)点,该点:
? A (w ) ? 1 ? ? 0 ? (w ) ? ? 1 8 0 ? ?
相角裕度的含义:保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开环 频率特性的相角允许增加的滞后角度。 幅值裕度的含义:保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开环 频率特性的幅值允许增加到的倍数。
对于Z=0,P=0的最小相位系统,如果要稳定,须 使奈氏曲线在GH平面内围绕(-1,j0)的圈数为0。
1/h -1 w x b
?? ? 0 ? ? ?h ?1 ?w ? w x ? c ?
?? ? 0 ? ? 不稳定系统 ? h ? 1 ?w ? w x ? c ?
第1页/共4页
寻找更多 ""cos(wt+a)与H(jw)卷积的结果是什么,各位大神求教,急用,说明一下过程,感激不尽_百度知道
cos(wt+a)与H(jw)卷积的结果是什么,各位大神求教,急用,说明一下过程,感激不尽
提问者采纳
对于非数学系学生来说,甫法颠盒郯谷奠贪订楷只要懂怎么用卷积就可以了,研究什么是卷积其实意义不大,它就是一种微元相乘累加的极限形式。卷积本身不过就是一种数学运算而已。就跟“蝶形运算”一样,怎么证明,这是数学系的人的工作。在信号与系统里,f(t)的零状态响应y(t)可用f(t)与其单位冲激响应h(t)的卷积积分求解得,即y(t)=f(t)*h(t)。学过信号与系统的都应该知道,时域的卷积等于频域的乘积,即有Y(s)=F(s)×H(s)。(s=jw,拉氏变换后等到的函数其实就是信号的频域表达式)有一点你必须明白,在通信系统里,我们关心的以及要研究的是信号的频域,不是时域,原因是因为信号的频率是携带有信息的量。所以,我们需要的是Y(s)这个表达式,但是实际上,我们往往不能很容易的得到F(s)和H(s)这两个表达式,但是能直接的很容易的得到f(t)和h(t),所以为了找到Y(s)和y(t)的对应关系,就要用到卷积运算。复频域。s=jw,当中的j是复数单位,所以使用的是复频域。通俗的解释方法是,因为系统中有电感X=jwL、电容X=1/jwC,物理意义是,系统H(s)对不同的频率分量有不同的衰减,即这种衰减是发生在频域的,所以为了与时域区别,引入复数的运算。但是在复频域计算的形式仍然满足欧姆定理、KCL、KVL、叠加法。负的频率。之所以会出现负的频率,这只是数学运算的结果,只存在于数学运算中,实际中不会有负的频率。最后提一点建议,对于工程师而言,数学是一种工具,只管用,别管怎么来的。一些科学家,毕其一生研究出来的定理方法,有很多我们都在应用,但是如果我们去研究它的话,显然是不合适的。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卷积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当前的位置:&>&&>&
二阶有源滤波器的传输函数公式
在有源滤波器的设计中,高阶滤波器的传输函数都可以分解成一阶和多个二阶传输函数的乘积。一阶传输函数比较简单,二阶函数分析如下。
1、低通滤波器
2、高通滤波器
式中,HO为传输增益双称通频带增益:A为阻尼系数,WO为滤波器的固有频率,S=JW。
幅频特性H(W)、相频特性&(W)和延迟特性T(W)表示了低、高通滤波器的全部特性。H(S)是传输函数。
由图5.4-47可以看出,A取值不同,曲线的形状可以有很大不同,也就是对滤波器的滤波性能有很大影响。当A=&2时,幅频响应有最大平坦区,是巴特沃斯滤波器;A&2时,在WO附近有凸峰;通带内有等值波动。A值越小,阻尼越小,凸峰越明显,通带内幅度等值波动越大,选择性越好。是切比雪夫滤波器。A值越大,阻尼越大,曲线变化趋于缓慢。当A=&3时,幅频响应平坦区较小,具有线性相移的特性,是贝塞尔滤波器。
图5.4-47 幅频特性曲线
A)低通滤波器具& B)高通滤波器
3、带通滤波器
经过反复的比较和遴选,《今日电子》和21ic中国电子网举办的2013年度产品奖正式揭晓…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向心力公式推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