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举的部首是什么么

煎的意思_煎字的笔顺|拼音_读音|部首|笔画_在线新华字典
> 煎字的意思解释
拼音:jiān
笔画数:13
五笔输入法:uejo
煎 jiān 熬:煎药。煎熬。 烹饪方法,把食物放在少量的热油里弄熟:煎鱼。 量词,指中药煎汁的次数:头煎。二煎。
笔画数:13; 部首:灬; 笔顺编号:4 笔顺:捺撇横竖折横横竖竖捺捺捺捺笔顺说明:提为横,点为捺,竖勾为竖,横折或竖提都为折。
煎 jiān 【动】 (形声。从火,前声。“火”字写在下面时常变形成为四点。本义:煎熬) 同本义〖decoct〗 煎,熬也。――《h文》 煎,火干也。凡有汁而干谓之煎。――《方言七》 帐下烹煎皆美人。――苏轼《豆粥》 又如:煎米(指熬粥);煎服(煎汁服下);煎盘(方言。平底锅);煎豆摘瓜(喻亲属相残) 比喻折磨;使其痛苦〖torture〗 渐见愁煎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逆以煎我怀。 又如:煎熬(比喻折磨);煎情(焦舻男那) 一种烹饪方法。锅里放油加热后,把食物放进去,使表面变成焦黄〖fryinshallowoil〗 手团作饼,膏油煎。――《齐民要术?饼炙》 又如:煎点(油煎的糕点);煎鱼;煎鸡蛋 消熔〖melt〗 徒恨芳膏,煎灼灯明。――《后汉书?何传》 又如:煎蒸(燃烧而消熔);煎销(熔化) 闹〖noise〗。如:煎炒(吵闹;无理取闹);前聒(喧闹)
煎 jiān 【量】 中药煎汁的次数〖decoction〗。如:头煎;二煎
煎熬 jiān’áo 〖suffering〗比喻焦虑、痛苦;受折磨 受尽煎熬 煎 jiānbǐng 〖thinpancakemadeofmilletflour,etc.〗糊状的高梁、小麦等在鏊子上烙熟的饼 煎迫 jiānpò 〖drive〗紧紧逼迫 纠缠煎迫 煎心 jiānxīn 〖extremelyanxious〗心里痛苦如煎分别写出【颧,鬓稞,搪熬,唉,敛,疙,瘩,奄,噎,锈】的部首,余几画,和组词_百度知道
分别写出【颧,鬓稞,搪熬,唉,敛,疙,瘩,奄,噎,锈】的部首,余几画,和组词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颧:颧骨(只查的到这一个,不好意思)鬓:鬓发,鬓角,双鬓,两鬓斑白。稞:稞麦,青稞(只有这两个,对不起)搪:搪风,搪饥,搪瓷,搪塞。绣:绣花,绣球,绣像,绣鞋,刺绣。噎:因噎废食,噎着。(只有两个)奄:奄忽,奄然,奄奄,奄奄一息。疙:疙疤,疙瘩,疮疙。瘩:疙瘩,瘩背。(只有两个)敛:敛步,敛财,敛迹,敛衽,敛容。唉:不能组词,我无能为力。熬:煎熬,熬磨,熬刑,熬夜。
想都别想!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邱文华语文工作室
当前位置:&&&
常见偏旁部首含义
上传: 赖华健 &&&&更新时间: 11:37:39
常见偏旁部首含义 (1)口部之类   口部的字,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跟口有关的器官,如喉、吻(嘴边)、噣(zh&u,鸟嘴)、喙(hu&,兽嘴)等。   第二类是跟口有关的行为,如含(从口,今声)、嚼(据《说文》,嚼是噍的异体字)、吮、噬(sh&,咬)、啼(啼是嗁的异体字,《说文》有嗁,无啼)、叫等。   第三类是象声词,如呱(gū,小儿哭声)、啾(jiū,小儿声)等。第一类字上古较少,后代才多起来。   第四类是属於语言方面的事情,如命(从口从令,会意,令亦声)、问(从口,门声)、唯(答应)、咨(谘询)等。   舌部可以认为口部的分支。舌字本身就从口。   甘部可以认为口部的分支。甘字篆文作 ,表示嘴里有好吃的东西。旨尝二字值得讨论一下:   旨,《说文》:&旨,美也;从甘,匕声。&本义是味美。《礼记?学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尝,本义是辨别滋味(《说文》:&尝,口味之也&);从旨(味美),尚声。   《说文》旨尝都属旨部,现在一般字典把旨归入日部,把尝归入口部,看不出意符来了。   言部可以认为口部的分支。言字本身就从口。跟语言有关的意义,原则上从言从口都可以,例如谕喻、謼呼等;有时候甚至既从口又加言,例如谘(后起字)。   言部的字,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动词,如谏、谤、谗、诬、讳、谓、诺、谢、许等。在这一类中,有几个字值得讨论一下:   谋,本义是谘询。《说文》:&虑难曰谋。&《左传襄公四年》:&咨难为谋。&有困难的事提出来商量叫谋,所以从言。《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谋之。&访,本义也是谘询。《说文》:&泛谋曰访&(广泛地谘询)。《尔雅?释诂》:&访,谋也。&所以从言。《左传僖公三十二年》:&穆公访诸蹇叔。&   诛,本义是责。斥责是言语的事,所以从言。《论语?公冶长》:&於予与何诛?&识,本义是知(懂),是记住。《说文》忘字下注云,不识也。   忘,就是记不住。古人所谓识,指的是记住古人传下来的话,所以从言。《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第二类是名词,如诗、词等。《说文》词字在司部。朱骏声认为词字应属言部,从言,司声。   第三类是形容词。这一类字多与道德有关,如谨、诚、信、谅、诈等(信字《康熙字典》归入人部)。这些字值得讨论一下:   谨,本义是谨慎,特别是在言语上多加小心,所以从言。《论语?乡党》:&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诚,本义是诚实,特别是在言语上不虚伪,所以从言。《周易?文言》:&修辞其诚。&   信,本义也是诚实。《说文》:&信,诚也&。言语真实叫做信,所以从言。《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谅,本义也是诚实。《说文》:&谅,信也。&所以从言。《论语?季氏》:&友直,友谅,友多闻。&(跟忠直、诚实、学问渊博的人交朋友。)   诈,本义是不诚实,最初的意思是谎骗,所以从言。《说文》:&诈,欺也。&《左传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   言部和心部有相通之处,所以误又写作悞,悖又写作誖(现在一般只写作悖)。   欠部也和口部有关。欠字的篆文是 ,上半是气字(气的本字),下半是人字,表示人在呵气。现在我们说&打呵欠&正是这个欠字。因此,有关呵气的动作往往从欠。例如吹字从欠从口,因为吹就是&出气&(见《说文》)。(注:吹在《说文》中重见,口部有吹字,欠部也有吹字。)叹字从欠,因为叹是太息(据《文选》注引),太息就是呵长气。唏嘘(xīxū)多写作欷歔,是大哭后的抽息声,所以也从欠。欢欣都从欠,徐锴说:&喜动声气,故从欠。&歌字从欠,徐锴说:&歌者,长引其声以诵之也。&长引其声,也需要呵长气,所以从欠。此外,有关吸气的动作也往往从欠。歙(xī)是鼻子吸气,所以从欠。饮、歠(chu&)歃(sh&)都是喝,喝也需要吸气,所以也从欠。饮字篆文作 ( ),从欠,酓声,《说文》立有 部。歠字《说文》在 部。   欠部和口部、言部都有相通之处。因此,欢又写作叹(有些文字学家认为欢叹有分别,那是靠不住的),?br&   又写作啸(现在一般只写作啸),欧又写作呕(现在呕吐一般只写作呕),歌又写作謌,欢又写作讙。   (2)心部   心部字的偏旁共有三种写法:(一)写作心,放在字的下部或中部,例如意、念、恩、惠、爱、忧等。(惠字《说文》在 部。爱字《说文》作 ,从心,兂声,在心部;《说文》别有 (爱)字,从夂, 声,在夂部;先秦经典皆假爱为 。忧字《说文》作 ,在心部;《说文》别有忧字,在夂部;先秦经典皆假忧为 。)(二)写作忄,放在字的左边,如性、情、愤、恨等。(三)写作,放在字的下部,如恭、慕、忝等。心部的情况比较简单,一般都是关於心理的意义。有些是大的概念,如意、志、性、情等。主要是性和情两类的字。所谓性类的字,是关於人的德性和品质的,如忠、恭、悍、惰、怠、慈、懦、愚等;所谓情类的字,是关於人的心理活动的,如怨、怒、恨、恐、悔、惜、惕、悲、愁、惭、慰等。下面提出三个字来讨论:   惟,本义是思惟,所以从心。《诗经?大雅?生民》:&载谋载惟。&   息,本义是呼吸;从自,从心。自就是鼻字,呼吸是用鼻子的。段玉裁说:&心气必从鼻出,故从心自。&古代科学不发达,所以人们以为气是从心里呼出来的。引申则口里出气也叫息,所以长叹叫做太息。《楚辞?哀郢》:&望长楸而太息兮。&   慢,本义是怠慢,傲慢(不是缓慢),所以从心。《孟子?梁惠王下》:&是上慢而残下也。&《荀子?还丁罚骸熬?涌矶?宦?!甭???ㄗⅲ骸端滴摹酚新?郑?迌k字。)。   (3)目部之类   目部的字都是跟眼睛有关的意义(如瞻、睡等),但是有些字的本义已经不为一般人所了解了。下面提出几个字来讨论:   省(xǐng),本义是细看。省字应在目部,《说文》把省字归入眉部,那是错的;不过眉字也从目。引申为省察的意义。《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论语?为政》:&退而省其私。&   相,本义也是细看。《说文》:&相,省视也。从目,从木。&从木的意思不大好懂,但是目的意思十分明显。《诗经?鄘风?相鼠》:&相鼠有皮。&   眷,本义是回头看。《说文》:&眷,顾也。&《诗经?大雅?皇矣》:&乃眷西顾。&   见部可以认为目部的分支。见字篆文作 ,本身就从目,从人(儿即人字)。有些字从目从见都可以,例如睹字也可以写作覩。   见部指有关视觉的动作,如观、览等;又指有关会晤的行为,如觐(j&n,朝见)、觏(g&u,见面)、觌(d&,见面;《说文》新附字)等。下面提出两个字来讨论:   视,本义是看;从见,示声。注意:这个字在见部,不在示部,因为它的意符是见,不是示。(视和示在意义上也有关系,那是另一问题。)   觉,本义是睡醒;从见,学省声。觉字从见,和睡眠从目是一样的道理。睡眠和醒觉都和眼睛有关:睡着就闭上了眼睛,睡醒就张开了眼睛。《庄子?齐物论》:&觉而后知其梦也。&   (4)页部之类   页(xi&)就是头(不是书页的页),篆文作 ,从 (首),从儿(人),指的是人头。因此,从页的字都与头面的意义有关,如头、顶、颊、颈等。有些从页的字,现在看来,本义不大明显。举例讨论如下:   颜,本义是额,所以从页。   颠,本义是头顶,所以从页。《诗经?秦风?车邻》:&有马白颠。&引申为山顶,写作巅。   题,本义是额;从页,是声。《诗经?周南?麟之趾》:&麟之定,振振公姓。&毛传:&定,题也。&《楚辞?招魂》:&雕题黑齿。&注:&题,頟(额)也。&《战国策?赵策》:&黑齿雕题。&鲍云:&刻其额&。   领,本义是脖子(颈),所以从页。《孟子?梁惠王上》:&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项,本义是脖子的后部,所以从页。《广韵》:&颈在前,项在后。&《后汉书?左雄传》:&项背相望。&   颁,本义是大头;形容词。《诗经?小雅?鱼藻》:&有颁其首。&   颇pō,本义是头偏,所以从页。引申为一般的偏。《尚书?洪范》:&无偏无颇&(今本颇作陂)。   顾,本义是回头看。因为回头,所以从页。《庄子?秋水》:&庄子持竿不顾。&顾和眷本义都是回头看,是同义词;但是二者词义上有细微的差别,《说文》眷字下段玉裁注:&凡顾眷并言者,顾者,还视也;眷者,顾之深也。顾止於侧而已,眷则至於反,故毛云反顾;许浑言之,故言顾也。&   顿,本义是顿首(磕头),所以从页。《战国策?燕策》:&太子避席顿首。&   首部可以认为页部的分支。有人说,页字就是首字。   面部也可以认为页部的分支。面字篆文作 ,里边是个页,即首字。   附带谈谈耳部、鼻部、齿部。下面只挑几个值得特别注意的字来谈一谈。   圣,本义为通达事理。通达事理从多闻得来,所以从耳。   聪,本义是耳朶好,听觉敏锐,所以从耳。《孟子?离娄上》:&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闻,本义是听见;从耳,门声。   齅(嗅),《说文》:&以鼻就臭也;从鼻,从臭,臭亦声。&臭,气味。拿鼻子去闻有香味(或臭味)的东西,叫做齅(嗅)。   鼾(hān),熟睡时的鼻息声,所以从鼻。龄,年龄;从齿,令声。这是《说文》新附字。齿字有年龄的意义,所以从齿。《孟子?公孙丑下》:&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   (5)肉部之类   肉部字的偏旁有两种写法:(一)写作肉,一般放在字的下部,如腐(这类字很少);(二)写作 ,放在字的左边或下部,如腹、背(这类字占极大部分)。依照现代的写法,肉部的偏旁和日月的月,字形上不容易分辨。但是从意义上还可以辨别,例如朝朔等字和天文时令有关,自然是从日月的月,不是从肉。 肉部的字,就它们的意义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名词,指身体的部分,特别是除头部以外的部分及各种内脏。例如肩、肘、股、肱(《说文》作厷,《肱》是厷的异体字)、腋(腋,《说文》作亦)、胁、腹、背、脚、胫、肝、胆、肺、肠等。   第二类是形容词,指有关身体的某些性状,如肥、腯(t&,也是肥)、腴(y&,也是肥)、肿、胀(《说文》无胀字,《左传成公十年》:&将食,张,如厕,陷而卒。&《玉篇》引作胀)、腻,臞(q&,瘦)、腥(注:据《说文》,腥本指长有绦虫的幼虫的猪肉;腥臊的腥,本字作胜,《说文》:&胜,犬膏臭也,从肉生声,一曰不孰也&。但先秦经典中腥臊的腥不用胜,而用腥。)、臊等。   下面提出几个字来讨论:   肯,本义是紧紧附著在骨上的骨间肉,所以从肉。篆文作 ,从肉,从 省。《庄子?养生主》:&技经肯綮之未尝。&   膏,本义是脂肪,所以从肉。   腊,本义是岁终祭,祭神用肉,所以从肉。《左传僖公五年》:&虞不腊矣!&(虞国等不到岁终祭神就要被灭亡了!)   膳,本义是备办伙食,一般指上等的餐,即肉食,所以从肉。《左传闵公二年》:&以朝夕视君膳者也。&   胡,本义是牛脖子下垂的肉,引申为兽类脖子的垂肉,所以从肉。《诗经?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跋b&,践踏。)   修,本义是乾肉,所以从肉。   肉部和口部有相通之处,所以脣又写作唇。   骨部可以认为肉部的分支。骨字本身就是从 (guǎ剐),从肉。段玉裁说去肉为 (《说文》:& ,剔人肉置其骨也。&),在肉中为骨。凡跟骨头有关的意义都从骨,如骸(h&i),骼(g&),髑髅(d& l&u死人头骨)等。体字丛骨,因为整个身体都是有骨的。   附带谈谈血部。血部有蔑(mi&)字,是以血涂污的意思。从血的衅字,《说文》作衅,意思是血祭(杀牲用血涂器物)。《孟子?梁惠王上》:&将以衅钟。&   身部也可以认为肉部的分支。身部除部首外,常用词只有身的同义词躬和躯,这里无需详细讨论。   (6)手部之类   手部字的偏旁有两种写法:在字的下部写作手(少数),如拳、掌等;在字的左边写作扌(多数),如指、挥等。   手部的字,除极少数名词如手、指、拳、掌、技等,以及极少数形容词如拙以外,绝大多数都是动词,表示与手有关的动作。下面提出一些字来讨论。   抑,本义是用手按低。《老子》:&高者抑之,下者举之。&《说文》抑在印部,是 字的俗体。   扬,本义是用手举起。《礼记?檀弓下》,&杜篑洗而扬觯。&郑注:&举爵於君也。&后代所谓扬鞭,也是这个意义。   承,本义是双手捧着或接受。篆文作 ,从手,从卪(ji&),从 (gǒng)。《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承饮而进献。&(杜注:&承饮,奉觞。&)   把,本义是拿着。《史记?刺客列传》:&左手把秦王之袖。&   探,本义是把手深深地伸进去拿东西。《庄子?胠箧》:&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   捷,本义是获得战利品。大捷,是获得许多战利品。引申为战胜的意义。   援,本义是攀引。《尔雅?释兽》:&猱猿善援。&又拽过来,拿过来,《左传成公二年》:&右援桴而鼓。&《楚辞?九歌?国殇》:&援玉桴兮击鸣鼓。&   抚(fǔ),本义是用手轻轻地按着或拍着,对人是表示爱意。抚爱、抚慰、安抚都是这个意义。对物则是按。《孟子?梁惠王下》:&抚剑疾视。&   操,本义是拿着。《史记?项羽本纪》:&大王来何操?&   拥,本义是抱。《史记?项羽本纪》&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又部可以认为手部的分支。又的本义是右手,篆文作 ,象形。从又的字例如:   叔,本义是拾。《诗经?豳风?七月》:&九月叔苴。&   取,本义是拿,拿来用。《论语?阳货》:&取瑟而歌。&《孟子?告子上》:&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受,本义是接过来。《史记?项羽本纪》:&亚父受玉斗。&按,受字《说文》入 (bi&o)部,甲骨文受作 ,这是一人的手拿着东西交给另一人的手,中间是舟字,舟不是船,而是盛物器。   攴(pū)部也可以认为手部的分支。《说文》:&攴,小击也;从又,卜声。&按:攴就是扑字(扑字《说文》未收),攴扑都以卜为声符,从又等於从手,所以知道是扑字。攴在字的右边,多数写成攵。政教等字都从攴,可能是由於奴隶社会初期的政教是和鞭子分不开的,奴隶主靠鞭子来施行他们的所谓政教。(尚书?舜典》:&扑作教刑。&可见教是要扑的。)攴既是击的意义,所以从攴的字有敲,有敂。敂字今写作扣或叩,叩也是敲,所以敲门说成叩门,敲钟说成叩钟。(《说文》无叩字;扣的本义是牵马。)从攴的字不都是打击的意义;有些字只表示某种动作或行为,例如收、赦、改、 (更)、变、救、启等。   放字本义是逐,最初也可能与鞭打有关。《说文》另立放部。   下面再谈几个与手有关的字:   戒,本义是警戒(防敌人来袭)。篆文作 ,从两手持戈。廾(gǒng)是 的简化。后代说戒严就是这个意义。戒,《说文》在廾部。   兵,本义是武器。篆文作 ,从双手持斤,斤是斧子。 是 的简化。兵,《说文》在廾部。   要(yāo),本义是腰,《说文》在臼(jǔ)部(臼,叉手也)。篆文作 ,像两手叉腰。《墨子?兼爱中》:&楚灵王好士细要。&   执,本义是拘捕罪人,《说文》在 (ni&)部,从 (jǐ,后来写成丸),从 (后来写成幸)。 是拿的意思; ,《说文》说&所以惊人也。&《孟子?尽心上》:&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舜父)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   埶(艺),本义是种植,《说文》在 部,从 ,从坴(l&)。坴是土块。《诗经?唐风?鸨羽》:&不能蓺黍稷。&   (7)足部之类   足部的字,意义都与脚有关。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名词,如蹏(蹄)(注:《说文》有蹏字,无蹄字,经典多作蹄。)、迹(《说文》以为迹字的异体字,收在辵部迹字下)等;第二类是动词,如跨、逾、跻、跪、跽、跣、践、蹴等。此外有极少数形容词,如跛。下面提出两个字来讨论:   路,本义是道路。因为路是人走出来的,所以从足。   距,本义是鸡距(雄鸡脚后突出像脚趾的部分。)《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季氏介其鸡,郈氏为之金距。&(介其鸡,给鸡穿上盔甲;为之金距,给鸡加上金距,以便斗鸡。)   止部可以认为足部的分支。止的本义是脚(依朱骏声说)。脚趾的趾就是这个止,由脚的意义转到趾的意义,这是意义缩小了。后人给止加足成趾,弄得意符重复了。从止的字都表示和脚有关的意义。下面提出三个字来讨论:   历,本义是经过,引申为经历,阅历。   归,本义是女子出嫁,从止,从妇省, (堆)声。《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   步,本义是步行。甲骨文作 ,象两脚走路。《说文》有步部。   走部也可以认为足部的分支。走字金文作 ,象人奔跑,两手摆动,下面画一只脚。《孟子?梁惠王上》:&弃甲曳兵而走。&走部都是一些与行走有关的字,如趋、赴等。下面提出三个字来讨论:   趣,本义是疾走(快跑),和趋差不多;又解作催促(本是催人快走),和促差不多。《诗经?大雅?棫朴》:&左右趣之。&毛传:&趋也。&《史记?项羽本纪》:&数使使趣齐兵。&(项梁屡次派遣使者催促齐国出兵。)   越,本义是越过。《左传宣公二年》:&惜也,越竟乃免。&   超,本义是跳过。《孟子?梁惠王上》:&挟太山以超北海。&   辵(chu&)部也可以认为足部的分支。《说文》:&辵,乍行乍止也;从彳(ch&)从止。&其实&辵&和&行&同义(依王筠说)。《说文》说&彳,小步也。&其实彳是&行&字的左半,止就是脚。辵部偏旁,后代都写作& &。凡从辵的字都和行走的意义有关。少数是名词,如迹(跡)、道(道路)等;绝大多数都是动词,如巡、过、进、退(《说文》彳部 字的古文)、逝、逾、迎、遇、逃、追等。这一部的字很多,下面提出一些常用字来讨论:   迈,本义是行。《诗经?王风?黍离》:&行迈靡靡。&   徒,本义是步行(徒步);从辵,土声,本该写成 。后代的人把辵的上半写在左边,辵的下半写在土字下面。(从字从辵,从从,徙字从辵,止声,也是同样的情形。)现在徒字在一般字典中改入彳部。   遵,本义是顺着走。《诗经?豳风?七月》:&遵彼微行。&   适,本义是往。《庄子?逍遥游》:&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造,本义是至(从朱骏声说)。《仪礼?士丧礼》:&造於西阶下。&造诣、深造都是这个意义。   逆,本义是迎。《左传成公十四年》:&宣伯如齐逆女。&   通,本义是通过(穷的反面,穷是走不通)。《周易?系辞》:&往来不穷谓之通。&   违,本义是离去。《诗经?小雅?节南山》:&恶怒是违。&   迷,本义是迷了路。《楚辞?离骚》:&及行迷之未远。&   关於远近的意义,如远、辽、遥、遐(遥、遐是《说文》新附字)、近、迩、迫(近也)等,因为最初是就行路说的,所及从辵。关於迟速的意义,如迟、迅、速等,最初也是就行路说的。如果从古文字说,辵是由 变来的( 是 的左半),则远近似乎是就路途说的。   彳部也可以认为足部的分支。《说文》:&彳,小步也。&彳部的字,择要讨论如下:   径,本义是小路。《论语?雍也》:&行不由径。&   复,本义是往而复来。《周易?泰卦》:&无往不复。&   往,来的反面。   循,本义是顺着走,与遵同义。《左传僖公四年》:&循海而归。&《左传昭公七年》:&循墙而走。&《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循山而南。&   徐,本义是慢走,《战国策?赵策》:&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引申为慢。   待,本义是等待。   徧(遍),本义是周匝,引申为普遍。《诗经?邶风?北门》:&室人交遍谪我。&   后,本义是迟到,后到,最后走。《论语?雍也》:&非敢后也,马不进也。&《论语?先进》:&曾晰后。&《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   足,止,走,辵,彳,这五个部原则上是相通的。例如迹又作跡,踰又作逾。有些写法,后代与《说文》有分歧。例如征,《说文》作跱,踟,《说文》作跱。有些字,《说文》有或体,如后又作 。这些都可以证明相通的道理。   行部也可以认为足部的分支。《说文》:&行,人之步趋也。&甲骨文作 ,显然是道路。《说文》所说的只是行的引申义。因此,从行的字都与道路的意义有关。行部的字,声符夹在中间。下面提出几个字来讨论:   行,本义是路。《诗经?豳风?七月》:&遵彼微行。&《诗经?周南?卷耳》:&置彼周行。&   术,本义为邑中道(据《说文》)。《汉书?刑法志》:&园囿术路。&引申为抽象的道或法。《孟子?梁惠王上》:&是乃仁术也。&   街,本义是四通道;从行,圭声。   衢,本义也是四通道。《说文》:&四达谓之衢;从行,瞿声。&《荀子?劝学》:&行衢道者不至。&   冲,本义是通道,即交叉路口。《左传昭公元年》:&及冲,击之以戈。&(赶到了交叉路口,用戈打他。)&冲要&,&首当其冲&,都是这个意义的引申。   (8)人部之类   人部绝大多数的字都是在字的左边加上一个亻旁,亻就是人。人部的情况很复杂,区别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类:   (a)名词,表示人的类别,如俊、杰、儒、侠、仇等。这一类的字不多。   (b)形容词,表示人的德性,如倨、傲、俭、侈、仁等。这一类的字也不多。   (c)动词,表示人的行为。这一类的字很多。如企、仰、伏、侍、依、倚、伸、僵、偃、仆、借、付、偿、仕、使、侵、伐、俘、侮等。   下面提出一些字来讨论:   伦,本义是类(指人的种类)。《礼记?典礼》:&儗人必於其伦。&(儗,同拟,比较。同类的人才好比较。)引申为&人伦&的&伦&。   偶,本义是偶象(就是俑),所以从人。《史记?孟尝君列传》:&见木偶人与土偶人相与语。&   伯,本义是兄弟当中年长者。   仲,本义是兄弟当中排行第二的。   伍,本义是五人组成的集体,特指军队编制中的&伍&。《史记?项羽本纪》:&愿赐骸骨归卒伍。&又户籍五家为伍。   什,本义是十人组成的集体。贾谊《过秦论上》:&而倔起什伯之中。&   负,本义是背(bēi)在背上(依徐灏说);从人,从贝。《说文》入贝部,其实该入人部。《孟子?梁惠王上》:&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儋(担),本义是挑在肩上。《国语?齐语》:&负任儋何(荷)。&   何(荷,h&),本义是扛在肩上。例见上。   作,本义是起来。《论语?先进》:&舍瑟而作。&   俱,本义是偕同,在一起。《史记?项羽本纪》:&梁与籍俱观。&   仍,本义是依旧,照旧(不改动)。《论语?先进》:&仍旧贯。&(贯,事。)   代,本义是更递(一个接替一个)。《孟子?滕文公下》:&暴君代作。&(作,起来,出来。)   伤,本义是受伤,所以从人。《史记?项羽本纪》:&汉王伤。&   係,本义是缚;从人,从系(繫),系亦声。《孟子?梁惠王下》:&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累,缚。)   儿(r&n)部实际上也就是人部,因为把人字写在字的下面,才变成 ,隶书变成儿。下面提出几个从儿的字来讨论:   儿,本义是婴孩。引申为儿子。《史记?项羽本纪》:&外黄令舍人儿年十三。&(外黄县令的门客的儿子才十三岁。)   兄,本义是哥哥。《说文》另立兄部。   皃,就是貌字,本义是容貌。《说文》另立皃部。   先,本义是走在前面。甲骨文作 ,金文作 ,从人,从止(脚)。《论语?先进》:&先进於礼乐。&《说文》另立先部。   元,本义是人头(依孙诒让说)。《孟子?滕文公下:&勇士不忘丧其元。&《说文》元字在一部。   (9)大部之类   大字篆文作 ,象人的正面形。所以大字在最初是人的意义,可能是大人的意义。从大等於从人,从大的字的意义往往和人类或人事有关。从大的字有少数和大小的大有关,例如夸、奢等。《说文》另立奢部。下面提出几个从大的字来讨论:   夷,本义是东方之人(依段玉裁说)。《论语?子路》:&虽之夷狄,不可弃也。&(之,往。)   亦,篆文作 ,即古腋字(依《说文》)。《说文》另立亦部。   奔,篆文作 ,《说文》从夭,贲省声;金文作 ,从夭,从三止,象人奔走。从夭也等於从大,曲其上笔。《说文》在夭部。   交,篆文作 ,从大,象交形。《说文》另立交部。   夫,篆文作 ;甲骨文作 ;金文作 。本义是男人。上加一画,只是要跟大字的音义区别开来(依孙诒让说)。《诗经?豳风?七月》:&食我农夫。&《说文》另立夫部。   天,篆文作 ;金文作 。天应是颠的本字,颠就是头顶。《周易?暌卦》:&其人天且劓。&马注:&剠(黥)凿其额曰天。&头上有青天,故引申为天地的天。《说文》天字在一部。   立部可以认为大部的分支。立,篆文作 ,甲骨文作 ,象人站在地上。这个人也就是大字。一般字典里的某些立部字在《说文》里并不属於立部,例如竟、章都在音部。音乐完了叫竟,音十为章。下面提出几个从立的字来讨论:   竝(并),本义是两人并肩而立。《庄子?马蹄》:&族与万物并。&《说文》另立竝部。   端,本义是直立(端正地站着)。《庄子?山木》:&颜回端拱还目而窥。&成玄英疏:&颜生既见孔子击木而歌,於是正身回目而视。&   竦(sǒng),从立,束声;本义是企待。《汉书?韩信传》:&竦而望归。&注:&谓引领举足也。&   竢,同俟,本义是等待。《论语?乡党》:&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sī),站着等待。《汉书?翟方进传》:&下车立 。&通作须。《诗经?邶风?匏有苦叶》:&卬须我友。&(卬音&ng,我。)   (10)士部、女部、子部、男部   就原则上说,士部的字和男子有关;女部的字和妇女有关;子部的字和小孩有关。例如:   士部:壻(从士,胥声,又作婿;本义是丈夫)。   女部:妻、妇、妃、母(母字《说文》在女部)、妪(y&,老太婆)、媪(ǎo,义同妪)、姑、姊、妹、妣(母亲,后来指死去的母亲)、嫂、姨、婢、妊(怀孕)、娠(shēn,义同妊)。   子部:孺(孩子)、孟(长子)、季(幼子)、孤(幼而无父)、孕。   由於上古曾经有过一个时代是女权社会,上古的姓氏多数加上女旁,如姜、姚、姬、嬴、妫(guī)、姒(s&,《说文》无姒字)等。连&姓&字本身也是女部字。关於婚姻的字也是女部字,例如嫁、娶、姻、媵(y&ng,陪嫁。《说文》无媵字)、媒、妁(shu&,与媒同义)等。奴字兼指男女两性,但是也入女部。   古人也根据男女两性的特点,造了一些字。例如壮字从士,因为健壮、丁壮和战争有关,那是男子的事;姝、娈( 字的籀文)等字从女,因为这些形容词常常应用在女子方面。   到了男权社会的时代,从文字上可以看见许多侮辱女性的痕迹,例如姦、奸、嬖、妄、妬、婪、嫉、嫌、妨等都是女部字。其中有些字已经被后人改成另一写法,例如媮改成偷,嬾改成懒。   士部的字,常用的只有三个(士、壮、壻);现在一般字典中的士部字,有许多在《说文》里并不属於士部。下面提出几个女部和子部的字来讨论:   好,本义是美,特指女子的美。《战国策?赵策》:&鬼侯有子而好。&古诗《陌上桑》:&秦氏有好女。&   佞,从女,仁声(依徐锴说);本义是有才,《左传成公十三年》:&寡人不佞。&特指有口才,《论语?雍也》:&不有祝?之佞。&引申为伪善,口是心非,强辩。《论语?卫灵公》:&远佞人。&《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因此,佞字有褒义,也有贬义。   字,本义是生子,所以从子。《论衡?气寿篇》:&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妇女生子不密的,所生的小孩就活,生子密的,所生的小孩就死。《论衡》这句话说得太绝对了,但是节制生育对母子都有好处却是对的。)引申为抚育的意义。任昉《奏弹刘整》:&汜毓字孤。&(汜毓,人名;字孤,抚养孤儿。)   孩,本义是小儿笑(《说文》以为孩是咳字的古文,收在口部咳字下)。《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赵注:&孩提,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可提抱者也。&引申为孩儿的意义。   附带谈谈《说文》男部。男字从田,从力,表示在农业社会中,男子是主要劳动力。男部有舅甥二字。舅从男,臼声;甥从男,生声。舅与甥是相对待的名词,都是男性,所以从男。   (11)鬼部之类   鬼部的字很少。下面讨论魂、魄、丑三个字:   魂,从鬼,云声。古人迷信,以为人死后灵魂可以脱离躯壳而存在,所以从鬼。《楚辞?九歌?国殇》:&魂魄毅兮为鬼雄。&   魄,从鬼,白声。从鬼的理由与魂字同。   丑,本义为貌丑;从鬼,酉声。现在一般字典归入酉部。丑从鬼,因为古人以为鬼的相貌是丑恶的。引申为恶的意义。《诗经?鄘风?墙有茨》:&言之丑也!&   《说文》有一个巫部,在这里附带谈一谈。巫部有觋(x&)字。觋是男巫;从巫,从见,因为古人迷信,以为巫能见鬼。《荀子?正论》:&出户而巫觋有事。&巫部有灵字。灵,从巫,霝(零)声,是灵字的异体字。楚人谓巫为灵。《楚辞?九歌?东皇太一》:&灵偃蹇兮姣服。&(偃蹇,舞蹈的样子。姣,美。女巫穿着美丽的服装舞蹈着。)一般字典灵字归入雨部。   (12)示部   示是古祇字(依徐锴说)。祇(q&)是地神,神是天神。《周礼?春官》:&大宗伯掌天神、人鬼、地示之礼。&(大宗伯,官名。)因此,凡从示的字都和神祇有关。古书上常见的示字表示视的使动用法,示是给人看(使视),所以视字常作示字用,《史记?项羽本纪》:&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汉书》作&视&。使视的示和地神的示在意义上不一定有联系。《说文》:&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二即上字),三垂,日月星也。&那是牵强附会的说法。甲骨文示常常写作丅,既不从二(上),也不从三垂。   示部的字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关於神的类别,如神(天神)、衹(地神)、社(土神)等;第二类是关於祭祀的类别,如祭、祀、祠(春祭)、礿(夏祭)、禘(五年大祭)、禅(祭天,据《说文》)、祝(祷告)、祈(求福)、祷(告事求福)、祓(f&,除恶祭)、禳(祭求免灾)等;第三类是关於宗庙的,如祖(祖庙)、祏(sh&,宗庙中藏神主的石屋)等;第四类是关於祸福之事的,如福、禄(福)、祥、祯(福)、祜(福)、祉(福)、祸(害)、祟(神祸)等。   下面提出两个字来讨论:   礼,从示,从豊(lǐ),豊亦声。据《说文》,礼的本义是&所以事神致福&,豊则是&行礼之器&。古人对於祭祀,礼节最重,所以礼字从示。依王国维的说法,醴、礼在甲骨文里都只写作 , 表示两串玉放在器皿中。古人行礼以玉,所以豊是行礼之器。从 繁化为豊,再从豊繁化为礼。但是,尽管这个示旁是后加的,也显示了古人把礼节和祭祀联系起来。   禁,本义是禁忌。《说文》:&禁,吉凶之忌也;从示,林声。&上古时代,迷信观念很重,巫觋代表鬼神说话,禁止人做某些事情。引申为禁令的意义。《孟子?梁惠王下》:&臣始至於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   (13)疒部   疒(chu&ng)部,俗名疾扇儿。疒字古书中未见,我们只要知道它表示疾病就行了。疒部的字,最常见的有疾、病、痛、疽、痔、痹(麻痹)、疫、疟等。   疲和瘦都入疒部,古人把疲劳和瘦弱都看成病状。癡(痴)被看成疾病,因为上古所谓癡不是傻,而是白癡(依桂馥说)。   瘥(差)和瘉(癒、愈)都是病好了的意思。病好了也与疾病有关,所以从疒(但最初只写作差和愈)。   痕,本义是瘢痕(伤痕或疮疤),所以从疒。《通俗文》:&创瘢曰痕。&引申为痕迹的意义。   疚,本义是病,引申为心中难过。《论语?颜渊》:&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此字《说文》未收。   疒部和肉部有相通之处,如肿又作瘇,膌又作瘠、 、 。   (14)天文方面   关於天文的部首,有日、月、风、雨等部。日部有名词旻(秋曰旻天)、星、晨、时等字,形容词明(《说文》有 部,以明为 字的古文)、暗、昭、昧、晚等字,动词有升(《说文》新附字)、晒等字;月部有朗字;雨部有云、雪、露、霜、雷等字;风部有飘、扬等字。下面提出几个字来讨论:   景,本义为日光。引申为日影,再引申为一切影子。贾谊《过秦论上》:&赢粮而景从。&   暴,本义为晒太阳。后代写作曝,从两日,重复了。《孟子?滕文公上》:&秋阳以暴之。&现代还有成语&一暴十寒&(也出自《孟子》)。   朔,本义为阴历每月初一。《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   望,《说文》朔望的望作 (在壬部),观望的望作望(在亡部),古书一律写作望。甲骨文作 ,金文作 ,又作 ,象人望月。   朝,本义为早晨。篆文作 ,《说文》在倝(g&n)部,从倝,舟声。倝从旦, (yǎn)声。(《说文》解释倝字说:&日始出,光倝倝也。&)金文朝字作 , ,字从日。甲骨文有一个 字,有人认为是朝字,像日出草丛中而月亮还没有下去;也有人认为是萌字。   震,本义为响雷。《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烨烨震电。&(烨烨音y&y&,光盛的样子。)引申为闻雷而惊。《诗经?大雅?常武》:&如雷如霆,徐方震惊。&(霆,急雷,又当电讲。徐,国名。)   零,本义为余雨(依《说文》)。引申为落雨。《诗经?鄘风?定之方中》:&灵雨既零。&(灵雨,好雨。)又引申为凝结起来的。《诗经?郑风?野有蔓草》:&零露溥兮。&   附带讲一讲气部。气,包括人所呼出的气和空气,古书一般写作气。《荀子?王制》:&水火有气而无生......人有气,有生,有知,亦有义。&《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   气字从米,气声,《说文》入米部,本义是送给人米粟刍薪之类。后人借气为气,又另造饩字以代替气字。现在气字简化为气,回到古本字,反而合理了。   (15)地理方面   关於地理的部首,有土部、邑部、山部、厂(h&n)部、石部、阜部等。   土部有名词,表示关於土的名词,如地、壤、埃等,又表示疆界的名称,如疆(《说文》田部畺的异体字)、境等(注:&境&是说文新附字。),又表示关於建筑物的名称(因上古建筑以筑土为主),如城、墉、垣、堵、堂、垒等。有形容词,表示土的性质,如坦、坚(《说文》入卧部)等。有动词,表示土的变化,如坼(ch&,地裂,《说文》 字),又表示对土或用土的动作,如埽(扫)、填、涂(用泥,《说文》新附字)等。下面提出几个字来讨论:   基,本义为墙根。《诗经?周颂?丝衣》:&自堂徂基。&(从堂上走到堂下庙门外的墙根。)   塞,本义为边塞,因为是要害之地,所以从土。《汉书?李广传》:&使陵将五校兵随后行,至塞。&   块,《说文》 的异体字,本义为土块。《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乞食於野人,野人与之块。&   坏,本义为建筑物遭到破坏。因为建筑物的字往往从土,所以坏字也从土。《韩非子?说难》:&天雨墙坏。&   邑部,在字的右边,写作阝。邑部的字,有些是国名和邑名,如郑、邶、鄘、鄶(桧)、邓、邲、邯郸等;有些是有关国邑和行政区域的名称,如邦、郡、都、郊等。现在提出几个字来讨论:   鄙,本义为五百家(户口单位)。引申为边邑。《左传隐公元年》:&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於己。&   邻,本义为五家(户口单位)。《论语?雍也》:&以与尔邻里乡党乎!&(拿来给你的邻里乡党的人吧!郑注:&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万二千五百家为乡,五百家为党。&)引申为邻近的人或邻居的人。   邮,本义为传递文书的驿舍。《孟子?公孙丑上》:&德之流行,速於置邮而传命。&   郎,本义为鲁邑名。《礼记?檀弓下》:&战於郎。&   山部字有名词,表示山名,如嵩(《说文》新附字)、岱(泰山)、 ;又表示山的种类,如岳,岑(山小而高)、峦(山小而锐);又表示关於山的部分,如冈、岩、岫(xi&,山穴)等。有形容词,表示山的形状,如峻( 的异体字)、巍(《说文》入嵬部)、崔嵬、嵯峨、峥(崝)嵘(注:《说文》有崝字,无峥字,峥是后起字。)等。有动词,表示山的变化,如崩。岛字从山,因为古人以为岛是水中的小山。岸字从山,因为岸的本义是山边(依徐灏说)。   关於山部,下面只讨论一个崇字。   崇,本义为山高;从山,宗声。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   厂(h&n)部,俗名叫&打厦儿&。厂字是山崖的意义,所以从厂的字多与山崖的意义有关。下面提出几个字来讨论:   厚,本义为山陵之厚(依《说文》)。《左传隐公元年》:&厚将崩&。(崩是山崩,厚也是山厚,以山喻人。)《说文》厚字入 部, 、厚是古今字(依徐灏说)。   原,篆文作 (厡),本义是水源,从泉出厂下。《孟子?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这个意义,后代加水旁作源,而以原字作为原野的原。《说文》原字入灥(x&n)部。   厉,本义是磨刀石。因为与岩石有关,所以从厂。《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使河如带,泰山若厉。&今字加石作砺。   石部是一些与石有关的字,如碑、磬、磨、硎(磨、硎二字不见於《说文》)等。现在提出几个字来讨论:   碎,本义是把石碾碎,所以从石。   破,本义是石碎,所以从石。引申为击败敌人。   研,本义是磨。后代的砚字,实际上应该是研字。   础,本义为柱下石(《说文》新附字)。《淮南子?说林》:&山云蒸,柱础润。&   阜部,在字的左边,写作阝。阜部的字一般都是与山有关的。阜字的本义是无石之山。依《说文》,有石之山为山,无石之山为阜。《诗经?小雅?天保》:&如山如阜。&下面提出几个字来讨论:   陵,本义为大阜。《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淆有二陵焉。&引申为陵墓。   阿(ē),本义为大陵。《诗经?小雅?菁菁者莪》:&在彼中阿。&   陆,本义为高平地(依《说文》)。《说文》:&阜,大陆,山无石者。&可见陆是高而上平的土山。《国语?齐语》:&陆阜陵墐。&(墐,沟上道。)引申为陆地,跟水相对。   阳,本义是山南,所以从阜。《诗经?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阳。&   阴,本义是山北,所以从阜。华阴(地名)因在华山之北,故称华阴。   隅,本义是山角。《诗经?小雅?绵蛮》:&绵蛮黄鸟,止於丘隅。&(绵蛮,鸟声。)   阻,本义是山路难行。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指险阻之处。   险,与阻同义。《孟子?公孙丑下》:&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限,与阻同义。《战国策?秦策》:&南有巫山黔中之限。&   与高下有关的动词也多从阜,因为阜表示高处。例如陟(登)、降(走下来)、隤(即颓,坠下)、陨(从高处落下来)、陷(自高而陷入於下)等。队字的本义是从高处掉下来。《墨子?七患》:&今有负其子而汲者,队其子於井中。&(汲,打水。)后人加土作坠(注:坠是《说文》新附字。)。   阜是土山。因此,从阜的字多与高的意思有关。例如:   阶,本义为台阶,与现代义同。   除,本义为殿阶。《汉书?李广传》:&扶辇下除。&   陛,本义为自卑登高的殿阶。旧说天子之陛九级。陛下作为对天子的尊称,这是因为群臣对天子不敢直接称呼,呼陛下的人转告天子。   际,本义为两墙相合之缝,墙高,所以从阜。引申为接界处,中间。《史记》有《秦楚之际月表》。   隙,本义为壁际孔,壁高,所以从阜。《汉书?魏豹传》:&如白驹过隙。&   防,本义为堤坝,堤坝须高起,才能防水,所以从阜。《周礼?稻人》:&以防止水。&   土部与阜部有相通之处,如阶又作堦;又与石部相通,塙是确的本字(塙的本义是土坚不可拔,引申为坚定不移)。   山部与厂部有相通之处,如崖又作厓(厓、崖是古今字,《说文》分为二字,误)。   (16)宫室方面   关於宫室的部首,主要是五个:宀(mi&n)部,广(yǎn)部,尸部,门部,户部。   宀部俗名&宝盖儿&,表示居住的所在。家、宅、室、宫(《说文》另立宫部)等字都明白地表示了这种意义。下面提出几个字来讨论:   宗,本义是祖庙。《左传成公三年》:&首其请於寡君而以戮於宗。&   宇,本义是屋檐。《诗经?豳风?七月》:&八月在宇。&   安,定,? ,(《说文》以宁为宁愿字,入丂部,丂音k&o;以? 为安宁字,入宀部。经典都作宁。)本义都是平安。上古人民生活条件不好,所以能住在房子里就算平安。   宴,本义也是平安,引申为安乐。《左传闵公元年》:&宴安酖毒,不可怀也。&   官,本义是官府,所以从宀。《说文》入 (duī)部。   宿,本义是住宿。住宿必在房子里,所以从宀。寄,本义为寄宿,从宀也是这个道理。   寝(注:《说文》寝卧之寝作寑。经典多作寝。),本义是睡觉,睡觉在房子里,所以从宀。寐、寤从宀,也是这个道理。   宽,本义是屋宽大,所以从宀。   客,本义是宾客。宾客寄宿在主人家里,所以从宀。   广部和宀部一样,都是表示房屋的。府、庐、庭、库、庖、厩、厕、廛、庙都明显地表示了这种意义。下面讨论几个广部字:   序,本义是东西墙。《尚书?顾命》:&西序东向。&   廉,本义是堂的边。《仪礼?乡饮酒礼》:&设席於堂廉东上。&   废,本义是房子倾倒,没有用处了。引申为废弃,废止。   尸部的字分为性质很不相同的两大类。第一类等於人部的分支。尸字金文作 ,像人形。从尸的字有居(踞、蹲)、展(转身,辗转)、尻(kāo,屁股)、尾等。这一类和宫室无关,这里不详细讨论。第二类是宀部的分支,从尸等於从屋省,表示与宫室有关的事物。例如:   屋,本义为帷幕,后代写作幄。《诗经?大雅?抑》:&尚不愧於屋漏。&郑笺:&屋,小帐也。&   屏,本义为照壁。上古又称&萧墙&(见《论语?季氏》)。   层,本义为重屋(楼房)。引申为楼房的各层。   门部的字,意义都与门户有关,如门、闾(里门)、开、闭等。下面提出几个字来讨论:   闺,本义为小门,上圆下方,其状如圭。《公羊传宣公六年》:&有人荷畚自闺而出者。&   阙,宫门(或庙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楼观),又名观,中间是道路。   辟,本义是开门。《左传宣公二年》:&晨往,寝门辟矣。&   阔,本义为宽广。阔字从门,宽字从宀,广字从广,都表示宽广的概念起源於房屋的宽广。   閒(jiān),本义为门隙;从门月,会意。段玉裁说:&门开而月入,门有缝而月光可入,皆其意也。&这个意义后来又写作间。引申为閒暇的閒,读xi&n,这个意义后来又写作闲。   闲(xi&n),本义为栅栏;从门中有木,会意。《论语?子张》:&大德不逾闲。&这是用於抽象的意义。引申为防闲(防备禁止)。   关,本义为门闩(shuān)。《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臧纥斩鹿门之关以出。&   户部的字,意义也与门户有关。两户曰门,半门曰户。户是单扇的门。从户的字一般表示与单扇的门有关的事物。例如:   扉,本义是门扇。《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子尾抽桷击扉三。&王维诗:&日暮掩柴扉。&   扇,本义也是门扉。木做的叫扉,竹或苇做的叫扇。《礼记?月令》:&乃修阖扇。&(阖即扉。)   扃(jiōng),本义是门闩。   房,本义是在旁之室。堂之内为室,室之左右为房。王筠说:&古之房室皆用户,庙门大门始用门。&《诗经?王风?君子阳阳》:&右招我由房。&朱注:&由,从也;房,东房也。&   (17)衣服器用方面   关於服饰器用方面,有衣部、巾部、黹(zhǐ)部、革部、韦部、糸(m&)部、网部、 (yǎn)部、弓部、矢部、戈部、矛部、刀部、斤部、皿部、缶(fǒu)部、瓦部等。   衣部,在字的左边写作衤。这一部是关於衣服的字,如衣、袂、襟(《说文》作 )等。也有少数动词,如袒、裸(《说文》认为嬴的异体字)、裁等。有些字,衣服的意义已经不再能显示出来了,例如初字的本义是裁衣之始(初字《说文》入刀部),裕字的本义是衣物充裕,只是根据《说文》才知道的。   从巾的字大部分表示与布有关的意义。如布、帛(《说文》立帛部)、帷、幄、幕、帜(《说文》新附字)等。币字的本义是帛(用来送礼的?_?_),所以从巾。常字的本义是旗子(从朱骏声说),韩愈诗:&天兵四罗,旗常婀娜。&巾部与衣部相通,所以裙以裙又写又写作帬。   黹部的字很少。黹是刺绣品,所以古代古代古以古代的刺绣工绣比较常用的字只有连绵字黼黻(fǔf&),意义是礼服上的绣饰。   革部和韦部相近。革和韦都是兽皮,因此,从革从韦的字差不多都表示皮革的制成品。鞵(鞋)字之所以从革,正由於它的原始意义是革履(与履有别);鞭字从革也由於它的本义是皮鞭。韤(袜、袜)字之所以从韦,因为它在最初是皮做的,而且是长统的。顾炎武说:&古人之韤,大抵以皮为之。&下面提出两个字来讨论:   勒,本义是马络头。用皮做的,所以从革。后代引申为马衔。杜甫诗:&白马嚼啮黄金勒。&   韬(? ),本义是弓或剑的套子。引申为韬藏的意义。   革韦两部常常相通,如韤又作韈。   糸部表示与丝麻有关的意义。绢、绡、绳、茧、絮、纺、织等的本义都非常明显。维是维系的维(《说文》说是车盖维),绩是绩麻的绩,绝是丝断,继是丝续,细是丝微,结是结绳,也都无可怀疑。纸字从糸,也由於纸是麻絮做的。下面提出几个字来讨论:   经,本义是经纬的经,即织时的直行丝。《论衡?量知》:&纺绩织经。&   绥,本义为车中索(人们扳着它上车的)。《论语?乡党》:&升车必正立执绥。&   绪,本义是丝的头绪。张衡《南都赋》:&白鹤飞兮茧曳绪。&   统,本义是总束众丝的绪。《淮南子?泰族训》:&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女工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则不能成丝。&   有一件事值得注意,就是关於颜色的字,一般都从糸,如红、绀(g&n,天青,红青)、紫、绛(大赤)、绿等。这因为颜色是抽象的概念,必须依附於具体的事物。古人对於颜色,印象最深刻的是染丝,所以有关颜色的字多数从糸。还有素字更是有趣。素字用作名词时,表示生帛。古乐府《上山采蘼芜》:&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用作形容词时,表示白色。《诗经?召南?羔羊》:&素丝五紽。&(紽音tu&,量词。)因为生帛还没有染过,所以是白色。   網字古又作罔,而网则是罔、網的本字,《说文》立网部。现在網字简化为网,是采用了古本字。网的变形是罒,所以罒头(俗名&偏四儿&)的字一般都等於从网。罗字从网,因为罗的本义是網。现在我们还说&天罗地網&。    部是《说文》的部首,《康熙字典》把 部字都归了方部,其实 部和方部没有关系。 部的字,多数和旗帜有关系,如旂、旗、旄、旌、幡等。   弓部,矢部,戈部,矛部,这四部的字,一般都和兵器有关。例如:   彊(强),本指弓强(有力)。杜甫诗:&挽弓当挽强,&用的是本义。但是《说文》彊、强分为二字,强从虫,弘声,在虫部,本义是蚚(q&,米谷中的小黑虫)。   引,本义是拉弓。   张,弛,本义是弓弦的紧张和松弛。   弯是动词,表示弯弓。   弹,本义是发射弹丸。《左传宣公二年》:&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矫,本义是&揉箭箝&(用来把箭杆揉直的一种器具),引申为矫枉,矫正。   戚,本义是大斧。《说文》入戉部,戉字从戈。   矜,本义是矛柄。贾谊《过秦论上》:&鉏耰棘矜。&   刀部,斤部,这两部多数是动词,表示刀斧(斤)的动作。刀部有切、刻、剖、剥等;斤都有斫、斲、断等。注意:形容词利字从刀,因为它的本义是锐利。《孟子?公孙丑下》:&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皿部,缶部,瓦部,这三部都和陶器有关。皿部有盆、盂、碗等;缶部有缾、缸等;瓦部有甓、甑等。注意:缺字从缶,因为缺的本义是器破(依《说文》)。缶部和瓦部常常相通,如瓶又作缾,罂又作甖等。   (18)金玉财宝方面   金和玉在古代都被认为宝贵的东西。金部有金属的名称,如铜、银、铁、锡等。有金属工具的名称,如釜(《说文》鬴的异体字)镬、锄(即《说文》鉏字)等。有冶金手工业的动作,如铸、锻、炼等。有利用金属工具的动作,如镂(本义是刚铁)、钓等。有金属品的性质,如锐、钝、銛等。玉在字的左边写作 。玉部有玉的名称,如琼、玖、球等。有玉制物品的名称,如璧、环、玦、珩、璜等。有治玉手工业的动作,如琱(琢),琢等。下面提出几个字来讨论:   镜,在古代是用铜制成的,所以从金。   鑑(鉴),铜制的承水器,鑑里有水,可以照人,所以鑑有镜子的作用。《诗经?邶风?柏舟》:&我心匪鉴。&毛传:&鉴所以察形也。&后世镜子也就叫鑑,《唐书?魏徵传》:&以铜为鑑,可正衣冠。&又动词,察看。《国语?吴语》:&王盍亦鑑於人,无鑑於水。&字又作监。   镇,本义是镇压,即以金或玉压在他物上,所以从金。《楚辞?九歌?湘夫人》:&白玉兮为镇。&王注:&以白玉镇坐席也。&   理,本义是治玉,所以从玉。   瑞,本义是玉制的符信,所以从玉。引申为祥瑞。   贝部一般表示与财物有关的意义,因为古人曾经用贝壳作为货币。有名词,如财、货、资、贿等。有形容词,如贵、贱等,因为贵贱的本义是财物价值的贵贱。有动词,如买、购、赏、赐、赠等。下面提出几个字来讨论:   贪,本义是贪财物,所以从贝。   费,本义是耗费财物,所以从贝。《老子》:&甚爱必大费&(太吝啬了一定会破财)。   贺,本义是以礼物相庆贺,所以从贝。   贾(gǔ),本义是把财物买来又卖去,所以从贝。引申为商贾。   赋,本义是赋税,赋税是财物,所以从贝。《论语?公冶长》:&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   质,本义是以财物抵押,所以从贝。引申为人质。《左传隐公三年》:&周郑交质&(互相以人为抵押)。   (19)水部、火部   水部和火部关系不很密切,应该分开来谈。   水在字的左边写作氵。水部有名词,表示江河的名称,如江、河、淮、汉、泾、渭、洛等;又表示水利的名称,如沟、渠、渎等。有关於水的形容词,如深、浅、清、浊(《说文》深、浊又是河流名)等。有动词,表示水的动作,如流(古文作 ,入沝zhuǐ部)、涌(《说文》作涌)、溃等。下面提出几个字来讨论:   决,本义是江河打开缺口,所以从水。   没,本义是沉没在水里。   注,本义是灌进,所以从水。   测,本义是测量水的深浅。   渴,本义是乾涸,古书上常用为饥渴的渴字。《孟子?公孙丑上》:&渴者易为饮。&饥渴的渴《说文》作 。   淫,本义为浸润,所以从水。又当久雨讲,后代写作霪。   激,本义是水流急。&激烈&的本义是水急火烈。   准,本义是水准(水平),所以从水。   火在字的左边写作火,在字的下边写作灬。火部有名词,表示与火有关的东西,如烟、炭、灰、烛等。有关於火(特别是火光)的形容词,如炳、灿(《说文》新附字)。有动词,表示火(特别是火光)的动作,如照、燿(耀)等。又表示用火的动作,如焚、熬、煎、煣等。下面提出两个字来讨论:   熲(jiǒng),本义是火光,从火顷声。   然,本义是燃烧。后代加火作燃,意符重复了。《孟子?公孙丑上》:&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光,本义是明,篆文作 ,《说文》说:&从火在人上,光明意也。&   附带说一说:乌、无、燕等字本来都不属於火部,后代字典才归入火部,所以不要拿火的意义去说明这些字。   火部和日部有相通之处,如耀又写作耀、曜,辉又写作辉、晖等。   (20)植物之类   《说文》关於植物的部首,主要有草、木、竹、禾等部。草部主要是有关草本植物的一些概念;木部除了木名之外,还有木器名;竹部主要是竹器名;禾部主要是农作物。下面提出一些字来讨论:   苦,本义是&大苦&(药草名),所以从草,其味极苦,引申为一切的苦。   落,本义是落叶。   华(依《说文》当作 ),本义是花。《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葺,以茅盖屋,引申为修葺,仍由补充一些茅草而来。   薄,本义为林薄的薄。本丛生为林,草丛生为薄。   蒋(jiāng),菰蒋,即茭白。   苏,本义是紫苏(药名)。   藉,本义是以茅藉地(垫在地上)。   盖,本义是盖屋的茅草。引申为掩盖。   析,本义是破木;从木,从斤,会意。斤是斧子。《诗经?齐风?南山》:&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   构,本义是以木架屋,所以从木。   朴,本义是未经雕饰的木。引申为朴实,朴素。   楚,本义是丛木。《诗经?周南?汉广》:&言刈其楚。&一名荆(依段玉裁说)。   权,本义为黄华(花)木,所以从木。   梁,本义是桥梁,所以从木。   检,《说文》:&书署也。&古人在木版上写信或写短文,上面再加一版,写收信人和寄信人的姓名(然后捆扎起来加封),类似后世的信封和书的封面,这叫做&检&。引申为检查。   杯(依《说文》当作桮),本来是用木制的、所以从木。但因杯是器皿,所以又写作杯。碗、碗亦同。   节,本义是竹节,所以从竹。   符,本义是符信,符信是竹做的。   篇,本义是书篇,上古书用竹简,所以篇字从竹。   简,写字的竹简,所以从竹。   策(策),马鞭,用竹做的,所以从竹。《庄子?马蹄》:&而后有鞭策之威。&   箸,本义是筷子。后人写作箸。   算,古人计算用竹筹,所以从竹。   秀,本义是禾吐穗,所以从禾。《论语?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   秋,本义是禾谷熟。《尚书?盘庚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   秉,本义是手持一把禾(《说文》入又部)。《诗经?小雅?大田》:&彼有遗秉。&   租,本义是地租,地租收的是谷物。   税,赋税收的也是谷物。   积,本义是积聚禾谷。《诗经?周颂?良耜》:&获之挃挃,积之栗栗。&(挃挃zh&zh&,收获的声音;栗栗,众多的样子。)   草、木、竹、禾四部互有相通之处。薪虽从草,但《诗经》说析薪,可见薪是木柴。荆、楚本是一物(楚国又称荆),但荆字从草而楚字从木。藩、篱本是一物,但藩字从草而篱字从竹。苗字从草,而秀字从禾。   附带讨论米部、食部、酉部。   米部可以认为禾部的分支,因为米部有粱有粟。但是米部有它的特点,主要表示与米粮有关的概念。例如:   粒,本义是米粒。绝粮又说成绝粒。   精,本义是米经过选择。《论语?乡党》:&食不厌精。&   粗,本义是米粗。   粲,本义是舂得最白的米。引申为上好的餐饭。《诗经?郑风?缁衣》:&还予授子之粲兮。&   食部和米部有些关系。饵(《说文》 部 字的异体字, 音ěr)、饴(古以芽米熬之,类似后世的麦芽糖)、饧(糖酱)都从食,不从米。饘(zhān)就是粥(厚者曰饘,稀者曰粥),但粥从米而饘从食。糕字(《说文》新附字)或从米作糕。下面提出几个字来讨论:   馀,本义是谷米丰足吃不完,引申为富馀,多馀。《孟子?滕文公下》:&则农有余粟,女有馀布。&   馆,本义是招待所,供膳食,所以从食。《诗经?郑风?缁衣》:&适子之馆兮。&《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乃筑诸侯之馆。&(招待诸侯的。)   饷,本义是送东西给人吃。《孟子?滕文公下》:&有童子以黍肉饷。&   酉部字主要是关於酒的意义。酉字甲骨文作 、 ,金文作 、 ,像酒尊,并假借为酒字。尊字甲骨文作 ,金文作 ,像双手捧着酒尊;后人加木作樽,或加缶作樽。酉部有关於酒的名词,如醴(lǐ)、醯(xī),醋,《说文》入皿部)等。有关於酒的形容词,如醇(ch&n)、醨(l&)等。有关於酒的动词,如酿、酌、酬(劝酒,《说文》酬的异体字)、酹(l&i,以酒沃地)、酣、醉、醒(《说文》新附字)等。   (21)动物之类   动物方面,有马部、牛部、羊部、豕部、鹿部、犬部(犬在字的左边写成犭)、乌部、隹(zhuī)部(隹也是鸟)、虫(huǐ)部、鱼部、黾(mǐn)部(黾,蛙)、鼠部等。这些部的字,多数是很明显地属於跟部首所举的动物同一类的或是有关的,不必一一说明。下面只举出一些较特殊的例子加以解释:   驳,本义是马色不纯。引申为一般的不纯。后来有双音词&斑驳&&驳杂&等。   骇,本义是马惊。惊,本义也是马惊。   驱,本义是赶马。《诗经?鄘风?载驰》:&载驰载驱,归唁卫侯。&   骤,本义是马快跑。《诗经?小雅?四牡》:&驾彼四骆,载骤駸駸。&(骆,白色黑鬣尾的马;駸駸音qīn qīn,马快跑的样子。)   牢,本义是牛栏。   物,本义是杂色牛(依罗振玉说)。   特,本义是公牛。   牵,本义是牵牛。   美,本义是味美;从羊,从大,会意,羊大则味美。上古时代,羊为主要的肉食,所以从羊。   群,本义为羊群。《诗经?小雅?无羊》:&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   豪,本义是箭猪,引申为毫毛。《汉书?高帝纪》:&秋豪无所犯。&秋豪即秋毫,《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丽,本义是两鹿并行,所以从鹿。   尘,鹿行扬土为尘,本作 ,从群鹿。   状,本义为犬形,引申为一切形状。   狂,本义为狂犬,引申为一般的狂。   独,《说文》:&羊为群,犬为独。&犬好斗,所以常常是孤独的。   鸣,本义为乌鸣,所以从鸟,从口,会意。引申为凡出声皆曰鸣。   只,本义为鸟一只,《说文》说:&从又(手)持隹,持一隹曰只,持二隹曰双。&   双,本义是两鸟,从又(手)持两隹。《说文》在雠(ch&u)部。   集,本义是鸟停在树上;从隹,从木,会意。集字本作雧,从三隹(群鸟),故引申为集合的意义。《说文》入雥(z&)部。   离,是鹂的本字。   虹,又名螮蝀(d&d&ng),状似虫,所以从虫(据《说文》)。   鲜,本义是鱼名。引申为一般的鱼。《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再引申为肉食新鲜的鲜。有人认为新鲜的鲜是鱻字的假借字。   窜,本义为逃藏;从鼠在穴中,会意。此字在穴部,但也从鼠,故附於此。   犬部与豸部相通,所以猫又写作猫,狸又写作狸。豺狼同类,但是豺从豸而狼从犬。   鹿部与犬部相通,所以獐又写成獐。   鸟部与隹部相通,所以雁又写作雁,鸡又写作鸡,难又写作难,雅又写作鸦,离又写作鹂。   虫部与鱼部相通,所以虾又写作暇。   黾部与虫部相通,所以 又写作蛙,蜘蛛又写作鼅鼄。   黾部与鱼部相通,所以鳖又写作鳖,鳌又写作鳌。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举的部首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