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创始人雷军和雷军什么关系

雷军自述:小米学到了这四家公司的精髓_商业频道_新闻频道_全景网
雷军自述:小米学到了这四家公司的精髓
  提要:在小米成立刚刚一年的时候,雷军接受《经理人》采访,当时他的原话是这样说的:“小米要做一家有粉丝的公司,能做成世界500强最好,做不成也没关系。“当时记者并未在意,谁会对一家成立只有1年的创业公司的豪言太当真呢,但现在看来,世界500强的目标挺靠谱的。
  视窗:五年之内,小米不谈超过苹果。当你了解的越多,敬畏的就越多,但这不意味着小米的市场份额不可能比苹果大。我们是电商,是实业,涉及到实业,我觉得还是效率致胜。
  日,小米再次成为焦点。这天,在国家会议中心,小米发布了定价3299元的小米Note,开始进军高端手机。这几年,围绕小米的各种故事、成功论,还有各种争议,满天飞。很多传统的巨无霸公司,从不屑提及小米,到开始暗地里讨论和学习小米。有时小米被人为的神话了,有时小米成为被黑被攻击的中心。不管怎样,这家创立只有四年的公司,越来越有世界级公司的范儿,尽管有些业务做得并不算成功,比如小米电视的销量很一般,小米空气净化机的设计被指抄袭,小米手机在印度被禁售。
  这家公司的野心,不断触碰各个领域既得利益者的防线,引来一轮又一轮的反击。但雷军一直坚持和坚信的东西没有改变――做一家牛逼的公司,打一开始他决定再次创业时,这个目标就很清楚。2012年5月,说起来已有两年多时间,在小米成立刚刚一年的时候,雷军接受《经理人》采访,当时他的原话是这样说的:“小米要做一家有粉丝的公司,能做成世界500强最好,做不成也没关系。”当时记者也只是听听而已,谁会对一家成立只有1年的创业公司的豪言太当真呢,但现在看来,世界500强的目标挺靠谱的。
  已故的世界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企业的成功并非取决于生产,而是取决于顾客,取决于保有顾客和吸引新顾客。在这点上,小米无疑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中国公司,米粉的规模之大,让很多做了几十年的巨头都羡慕嫉妒恨。做产品,也许很多人对小米不屑一顾,但经营用户,无人能及雷军。即便雷军经常四处散播小米的互联网思维和成功秘诀,但却很难学会,这是基因决定的,即便能学到八九成,但雷军和雷军引以为傲的团队,是复制不了。
  小米Note打响了2015年的第一枪,雷军是这样说的:“高价并不是高端的代名词,我们依然坚持高性价比,3299元依然是紧贴成本定价。”这话很多人可能不信,高价难道不会带来高利润?如果你看到以下雷军自述的这些思考,了解他从下面的四家公司学到了什么,你也许会相信,他说的这句话是带着诚意的。
  向同仁堂学习:做产品要真材实料,还要有信仰
  柳传志当年推荐过一本书,叫《基业长青》,是关于如何创办百年企业的。于是我就问自己,怎么办一个百年企业呢?我首先想的是,在中国,谁做到了百年。
  我第一个想到的是同仁堂。
  在研究同仁堂的时候,我发现同仁堂最重要的是司训:“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意即做产品,材料即便贵也要用最好的,过程虽繁琐也不能偷懒。换句话说,要真材实料。设想一下,假如大家都这么做,那我们的社会还会有毒大米、三聚氰胺、雾霾吗?
  但这个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是很难的。所以同仁堂的老祖宗又讲了第二句话:“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你做的一切,只有你自己的良心和老天知道。这一句话,是关于怎么保证第一句话被执行的。
  这让我很受震动。我就在想,为什么我们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在全球的观念里,就是生产劣质产品的地方呢?有时候大家开玩笑说,我们中国人太聪明。其实就是喜欢走捷径、喜欢偷工减料,才让大家有这样的印象。如果我们想基业长青,那就得真材实料,而要想坚持下去,就要把真材实料变成信仰。
  我认为要基业长青,就要做到两条:第一真材实料,第二对得起良心。
  当我想到这儿以后,我又问,有没有千年企业呢?其实有,宗教。宗教其实就是信仰。所以说不管是多少年,想办成一个持续永恒的事业,就得有理念,并且要把这种理念变成信仰。
  思考过这个以后,我干小米时就想走一条不同的路:我们做产品的材料,要全部用全球最好的。夸张地说,我们“只买贵的,不买对的”,贵的肯定是有道理的。对于一个从零创办的公司而言,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这意味着我们的成本比别人高了一大截。但我们还是这样做了,处理器用高通,屏幕是夏普,最后组装也找全球最大的平台――富士康。
  我发现我们中国人需要的,首先是好东西,而不仅仅是便宜的东西。
  做到这一点后,我们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谁愿意和一个初创企业合作呢?原来我以为做手机跟做PC一样买个元器件就行,后来发现不是,手机里面绝大部分都是电子件,这意味着我们的合作商需要投资研发资源,要承担巨大的风险。所以每一家供应商在选择合作伙伴的时候,都异常地小心。
  组装的事,我从第一名谈到第四名,都没有人理我,最后我说服了第五名的英华达,就是英业达集团的子公司。我跟他们南京的总经理谈了三次,他觉得我的想法是靠谱的,所以选择了跟我们赌一把。今天,我们的组装主要就两家供应商,英华达和富士康。
  我想说的是,一个创业公司从零开始的时候,很多人不相信你能做成。而找手机主要的供应商,我花了大概九个月的时间。想做一个好东西,是很不容易的。
  三年前,我们第一款产品做出来时,成本高达2000元人民币。当时国产手机都是五六百元,两千元的手机怎么卖?我们内部完全没信心。原本我们的定价是1499元,一部手机要赔500元,肯定是不行的。在产品发布的前一周,我想了一个通宵没睡,第二天晚上,和几个合伙人一起商量,决定定价1999元。我们要相信,是好的东西就值1999。一周后我们发布了,大获成功。
  我发现我们中国人需要的,首先是好东西,而不仅仅是便宜的东西。如今的中国已经是产品过剩的时代,如果不认认真真地把产品做好,那不就是忽悠吗?
  为了保证做到这一点,小米在创办初期的一年半里,没有市场部门,也没有发过一篇公关稿,并且要求全员保密,甚至不能说这个公司是雷军做的。
  刚开始,我们从擅长的软件入手,做了基于安卓的MIUI。日,我们创办了公司,8月16日发布了MIUI第一个版本。产品发布时只有一百个用户,但是第二周就变成了两百个,第三周四百个,每个星期翻一番。10月份,我们就被全球的开发者论坛XDA推荐,从国际上火起来,当年就获得了安卓最佳产品的提名。
  所以说,要认真做好产品,要相信口碑,而口碑就是信仰的一部分。
  我们的每一款手机,哪怕是只卖599元的红米4G,也都用国内顶尖的供应商。而且为了把手机做好,我们每年只出一两款手机。到今天为止,四年半只做了六款手机。并且我保证,每一款手机都是我自己用过半年一年的。我知道这个手机好在什么地方,我也知道我的产品不好在什么地方。
  我做了25年技术,如果这个东西我自己都没用过,我自己都不觉得好,我能够站在这里给大家推销吗?
  小米,是我40岁在财务自由以后创办的公司。这点最大的优势就是,我不会为了钱去做什么事情,这个事情是我喜欢的,我满意的。所以小米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货真价实。
  可能很多人,包括这里的绝大部分人,以前都是用苹果三星,但现在我相信,在座的已经有很多人用的是国产手机了。三年前,几乎没有用国产手机的,今天,在小米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国产手机越做越好。
  这就是我跟大家分享的第一个故事,同仁堂的故事。
  向海底捞学习:口碑源自超预期
  我想分享的第二个故事是海底捞。
  七八年前,我在机场的书店买了一本书,《海底捞你学不会》,可是看了三四个小时之后,我发现我学会了。我发现海底捞的秘诀其实只有两个字:口碑。
  怎么能把口碑做好呢?很多人很快就想到了口碑营销,可是你一旦想到营销,这件事情就死了,你首先要想,什么样的东西才有口碑。
  我看完这本书就去了海底捞。跟其他火锅店一样,海底捞的环境很嘈杂。但让我惊讶的是,海底捞的服务员有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其他的服务型行业,比如民航业,空姐们虽然比海底捞的服务员更漂亮,制服也更好,但是,她们常常是一种皮笑肉不笑的状态。相比之下,海底捞服务员的笑容真的能够打动人。
  我就问海底捞的服务员:“你当个服务员有啥好笑的呢?”她跟我说:“我40多岁下岗女工,一直找不到工作,结果海底捞录用了我,七八年前就给我每月四千元的工资,我睡觉做梦都会笑醒。”
  我对此很受触动,海底捞连员工都感动了。所以我决定,小米的客服,在北京首先能比同行平均工资高30%,四千块钱起,不惜代价,最高能到一万二。如果我不能对员工好,员工会怎么对我们的客户呢?
  几年前,微博上有个段子讲得特别好。有个客人在海底捞吃完饭后,想将餐后没吃完的西瓜打包带走,海底捞说不行。可是他结完帐时,服务员拎了一个没有切开的西瓜对他说:“您想打包,我们准备了一个完整的西瓜给您带走,切开的西瓜带回去不卫生。”
  哇,那一瞬间就把客户打动了。所以讲到这里,大家知道什么叫口碑了吗?
  其实后来我还去过帆船酒店,当时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去了迪拜。一进帆船酒店,感觉金碧辉煌,好像真的贴了金子,但现代人的审美不会觉得这是奢华,而是土。
  所以我就觉得很失望,这难道是全球最好的酒店吗?我想是因为我预期太高了。现在回想起来,帆船餐厅好得惊人,但是我的预期如此之高,以至于我真的失望了。
  口碑的核心是超越用户的预期。帆船酒店的服务肯定比海底捞的要好,但是他没有超越用户的预期,海底捞破破烂烂的,进去闹哄哄的,但是包括服务员的笑容在内,很多细节征服了每一个客户,所以海底捞的口碑是无敌的。
  有了这样无敌的口碑,还需要做广告吗?所以小米公司成立初期,我没有成立市场部,也没有做公关。刚开始MIUI只有一百个用户的时候,我要能hold住。
  我相信口碑,我认为最好的产品就是营销,最好的服务就是营销,好东西大家会心甘情愿地帮你推广。
  初期的时候大家不信,我们做MIUI实践了一把,大获成功。广告这东西,一半有效一半无效,但比广告更有效果的是口碑。
  我们为什么觉得保健品人见人烦,就是因为他们天天吹牛,广告多得让人心烦,消费者渐渐不愿意相信了。而没有广告以后,你会真心真意对待每一个用户,所做的每件事情都超预期。
  比如说,我看到一个用户在微博里投诉“电池用了两个星期以后充不进去电”,正当我打算回复时,却发现已经有同事回答了他的问题。第二天我发现这个用户贴了一条微博,说他“已经收到小米同事免费寄的一个新电池”。
  大量制造的工业品不可能不出一点差错,但用户投诉时,一般人只会建议返修,而我们的员工却给他寄了一个新的电池,最后那个用户是挺感激的。
  又比如双十一,凌晨一点多钟下的单,第二天早晨六点就送到了。用户说小米的物流丧心病狂,刚买完几个小时以后,货就已经送到了,这个就是一个能够打动用户的小细节。
  所以我想跟大家谈的第二个就是,口碑的核心是超预期,当你去经营口碑时,我相信你的口碑就一定会有提高。
  口碑不是新媒体营销,其本质是认真琢磨产品和服务怎么能够打动消费者,我觉得这是关键。这是我参考的第二家公司。
  向沃尔玛和Costco学习:怎么做低毛利率、高效率
  谈完同仁堂和海底捞,我要说的第三间公司是沃尔玛。
  52年前,老山姆在家乡创办了一个杂货店。他发现那时美国流通行业的平均毛利率是45%,这其实是很黑的。老山姆就想,我能不能只赚别人一半的钱,只做22%的毛利率呢?天天平价,销量可以是别人的好几倍,肯定能挣钱。
  所以他就把“天天平价”做成了沃尔玛创办的slogan。
  但是仔细想想,当别的连锁店赚45%的时候,只做22%,理论上肯定是不赚钱的,而且亏得很厉害,这是市场竞争的原则。
  老山姆琢磨了很久,心想只要便宜一百美元,美国人就会愿意开车到十英里以外。所以他就不在市中心办,而是找了一个旧仓库,把所有的成本降到最低,就算毛利率只有22%,他也还有几个点的净利润。
  结果,沃尔玛用了三十年就成为世界第一,这就是高效率。
  我们的商学院教了一堆错误的观念,包括我们这些投资者们,永远在问“可不可以有更高的毛利率”。当然可以,骗用户,要么偷工减料,要么就涨价,还有别的方式能提高毛利率吗?
  我现在投资,特不喜欢毛利率很高的。中国市场上什么东西都贵得离谱,稍微好一点的东西就很贵。
  三年前,我跟金山的一帮高管去美国。那时我们的CEO张宏江,是从美国回来的,原来微软的工程院院长。他一下飞机,就租了辆车直奔Costco――美国最大的连锁会员制仓储量贩店,后来同行的七八个人也去了,回来以后都很激动。
  我感到很奇怪,猎豹移动的傅盛就给我举例,两个新秀丽牌子的大箱子,平时在国内大概卖9000多元人民币,Costco只要150美元,合900元人民币。
  美国的房子、土地、人工什么的,都贵,但这两个箱子,价格只有国内的1/10。我们的人民拿着美国1/6、1/10的工资,却要付10倍的价钱,这是为什么?
  我后来研究Costco发现,这个公司确实厉害。他们的信条是:所有的东西,定价只有1%~14%的毛利率。
  任何东西的定价要超过14%的毛利率,就要经过CEO批准,还要再经过董事会批准,非常麻烦。我看了他们的财报,7%的平均毛利率,在美国做大型连锁零售,这是不挣钱的。所以他们通过会员费来盈利,要买东西的必须成为会员。
  2000多万的会员,每人一年100美元。Costco的店面大概只有沃尔玛的1/4,每种东西只有两三个品牌,都超级好,也超级便宜。结果我们都成了Costco的会员。
  所以我想探究的一个问题是,一个公司的毛利率越高,真的越好吗?毛利率高的公司,效率一定很低的。
  在低毛利的情况下,怎么高效率的工作才是厉害的地方。
  小米刚开始是零毛利的,依靠大规模的生产,大概能有百分之十几的毛利率。我们的关键在于,把小米的整体运作成本控制在5%以内。前年是4.1%,去年是4.3%,不谦虚地讲,我们是全球运作效率最高的公司。
  所以我们一定不能雇很多人,一定不能做很多事。我们的哲学是:少就是多,一定要专注。我们的模式太复杂了,简单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我们首先是复杂,然后再把复杂的事情做简单。
  沃尔玛跟Costco这些零售业给我的经验就是,低毛利是王道。只有低毛利,才能逼着你提高运作效率。而小米要接近成本来定价,高效率就是王道,没有高效率,这个公司会赔得一塌糊涂。
  我一直在想,做电子商务为什么损失那么大,要烧那么多钱呢?小米也是电子商务,我们还赚钱。我不记得在哪里看过一句话,说企业不赚钱就是犯罪,企业的社会使命就是要赚钱提高效率。但是类似于亚马逊的神话,只有贝佐斯做到了,一般人是做不到的。而我们既然不想坑用户,又要赚钱,就只能用所有的聪明才智来提高效率。
  提高效率不等于克扣员工。小米有7500人,5000人是服务部门,研发运作部门只有2500人,以我们今年预计750亿到800亿元的营业额来说,我觉得已经是天下无敌了,这需要什么样的运作效率呢?
  所以,我们雇每一个人的时候,都需要精挑细选。
  比如我们的虎哥Hugo&Barra,安卓的产品副总裁,谷歌的全球副总裁。我用了三年多的时间,说服他到小米工作。其实到小米工作容易,因为小米目前形势比人强,难的是说服他离开硅谷来北京工作。
  大家明白,虎哥在硅谷、在谷歌内部,都在一个很好的位置上。他也知道风险,如果小米干砸了,他可能就不能当安卓这个副总裁了,现在安卓已经占了智能手机全球百分之八九十的市场份额。他本人在硅谷也有
  巨大的影响力,加入小米时,所有的商业杂志都是整版的报道。
  2013年10月份他到北京,在这工作满一年时,我跟他聊天,他还是觉得,这是个激动人心的事业。这段时间,新浪的前总编辑陈彤也加入了小米。他离职的时候,火得一塌糊涂,而他加入小米的这件事,热度也相当于他离职消息的90%。
  所以,我们在不惜代价地吸引各方顶级的人才。人,对于我们这样一个高效率的公司来说,是我们最重要的资产。我们尽量少雇人,对这些人却有一个要求:前两三百人,全部十年以上经验。因为只有这样的经验,才能使一个公司高速发展而不翻车。
  最后整体总结,在创办小米之前,联想的东西就已经在我的DNA里了。做小米的时候,我真正学习的是这几家公司:同仁堂、海底捞、沃尔玛和Costco。
  我们像同仁堂一样做产品,货真价实,有信仰。每个东西都是我自己用过的好东西,如果做得不好,请大家原谅,因为我们也只干了三年,还需要时间。
  智能手机的竞争,是全球最激烈的竞争,这个难度是蛮高的。我们这个公司总被拿来跟苹果比,要我每一年都比苹果好。苹果6000亿美元的市值,假如我比苹果好,我应该值8000亿美元,所以我肯定不如苹果,就不要比了。
  我们五年之内,不谈超过苹果。当你了解的越多,你敬畏的就越多,但这不意味着我们的市场份额不可能比苹果大。我们是电商,是实业,涉及到实业,我觉得还是效率致胜。当然,提高效率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柳传志先生讲的拧毛巾,我也很认同,不过我用的是另外一种,模式优化――把中间渠道、零售店全部干掉,少做事,用最聪明的人简化流程。
  比如做手机,其实建立全国销售渠道、旗舰店这些都不需要,把产品做好,开个网站,等用户上门买,就是最好的模式。小米网,原来叫小米.com,后来国际化,又花了2000多万元建了MI.com,我觉得值。
  小米用了大量的模式创新来提高效率,只有这样,才能使成本大幅度降低。在消费电子行业,从制造成本到零售成本,定倍率基本上是两到三倍,再加上渠道、零售店利润,客户买到东西的价格是制造成本的两到三倍。
  为什么传统手机那么贵?或者说,为什么传统的所有服务都那么贵?效率不够。中国的电商之所以有这么快的增长率,主要是我们的传统商业落后。Costco也全是实体连锁店,但是高效率。京东的财报显示,京东自己就花了营业额的10%,如果Costco只要7%,你觉得Costco会受京东影响吗?我觉得有影响问题也不大。
  所以关键是怎么提高效率,电商的核心是效率。这个模式有先进性、优越性,但如果不管理好成本,就很难挣到钱。
  本文根据雷军的演讲进行整理
主办方欢迎投资者的广泛意见,但为了共同营造和谐的交流气氛,需提醒投资者的是,投资者提出的问题内容不得含有中伤他人的、辱骂性的、攻击性的、缺乏事实依据的和违反当前法律的语言信息,相关重复问题不再提交。
(请登录或输入用户名提问,并遵守相关规定)
正在努力加载...真是“雷军的小米公寓”?其实没小米什么事,跟雷军有N分之一关系_新浪广东城事_新浪广东
真是“雷军的小米公寓”?其实没小米什么事,跟雷军有N分之一关系
南方都市报评论
  yo u +国际青年公寓海珠店,你能找到铁门的门铃吗?瞧,在这里———消防栓。
  白云店的门禁卡设在红色邮筒里。
  怎么还有酒吧?这是公寓的大堂前台呢。
  前台后面是个厨房,古哥古嫂正在做饭。
  这里就是传说中的大堂,好多人在忙碌办公、开会。周末还可以跟邻居看电影哦。1
量贩式海鲜餐厅
探店:喜欢:评论:
全国最大的园林酒家
探店:喜欢:评论:
素有食在广州第一家美誉
探店:喜欢:评论:从连战获赠小米手机,谈雷军的公关策略?--百度百家
从连战获赠小米手机,谈雷军的公关策略?
摘要 : 近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两岸和平发展基金会董事长连战率团访问大陆。在其访问北京期间,连战与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进行了会面,郭金龙送给连战两部小米手机,手机背后印有“两岸联手赚世界的钱”9个字。很多网友评论,连战获赠小米手机真是为雷军做的最好营销。
近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两岸和平发展基金会董事长连战率团访问大陆。在其访问北京期间,连战与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进行了会面,郭金龙送给连战两部小米手机,手机背后印有“两岸联手赚世界的钱”9个字。很多网友评论,连战获赠小米手机真是为雷军做的最好营销。
今天上午,雷军又更新微博表示:“两岸联手赚世界的钱”,这句话是连战讲的。郭金龙书记送连战的礼品 @红米手机 是两岸携手的作品,就把这句话刻在手机后盖上了。随后,在雷军的微博上,@红米手机 的官微又做出回应,指出“红米手机”设计、品牌在北京,高端制造在宝岛:联发科的CPU,友达的屏幕,富士康等代工组装……『两岸联手赚世界的钱』,支持请转发!
在恰逢小米手机在登陆台湾市场的时间节点,连战获赠红米手机,有着很强的市场导向,让我们不得不佩服雷军和小米团队的营销。这充分说明,一个品牌的成功,除了产品本身过硬以外,还要有很强的媒体公关和政府公关能力,雷军无疑这方面的高手,这也是为什么小米手机能够在魅族、联想、华为等国产智能品牌中脱颖而出的原因。要是单算产量的话,2013年小米手机的销量不到2000万台,跟排在前两位的华为和联想差距还很大,甚至进不了前5名。但是小米手机在国产智能手机的曝光量却是极高,一方面是因为雷军的个人影响力强,一方面跟小米手机长期的媒体和政府策略有直接的关系。
雷军和小米手机,自创立之初,就非常注重和媒体以及政府的关系,这其中一方面是以为内雷军在金山多年积累的人脉和资源,一方面的确是通过几年的品牌运作,让小米手机成为国产品牌的标志性品牌。再加上,本身作为北京市人大代表的雷军,跟北京市政府的有着良好的关系,在恰逢小米手机开拓港台市场,再加上红米手机的CPU、屏幕都是台湾制造,富士康代工,那此时郭金龙赠送连战红米手机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从小米手机在近一年新闻媒体和重大场合的表现来看,雷军无疑是玩事件营销的高手,这得益于他与政府高层以及央视等主流媒体的关系。日,央视新闻联播头条报道到了小米手机用互联网思维改造手机行业的新闻,刹那间互联网思维作为热词妇孺皆知,小米手机也成了最大赢家。曾经作为媒体从业人员出身的黑马知道,央视作为媒体,其实做新闻选题的时候有时候也需要素材,如果能够把品牌植入到新闻选题中去,价值就非常大的。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小米手机跟央视主流媒体,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关系,这样导致一做选题就想到小米。原因很简单,小米手机定位符合新闻报道的调性,公关人员又比较积极配合,有相关新闻选题的时候自然会想到小米。
在去年12月12日,CCTV年度经济人物评选颁奖的时候,雷军又适时地抛出跟格力董明珠的10亿赌局,一时成为舆论的焦点。黑马哥看来,这件事应该是央视为了传播此次活动的策划,因为前几届经济人物颁奖就曾爆出马云和王健林的赌局,把两个代表着两种不同思路的企业领袖放到一起PK,此类活动一贯的伎俩。而雷军所做的,只要配合节目的安排就行了,又在无形中给小米手机获得成为话题焦点的机会。而就在不久,刚刚在刚刚落幕的北京两会上,雷军又故技重施,在北京两会上回应与董明珠的赌局,利用一切机会去消费热点话题,让品牌利益最大化。
黑马哥用三个”势”去解读雷军的公关策略:顺势、造势、借势。首先他创立小米手机品牌,是顺应了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发展的潮流,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在产品起步阶段,他开始利用互联网圈和米粉进行传播,不遗余力地去造势。当小米品牌发展起来以后,在熟悉央视以及政府的公关规则的情况下,他只要借势就可以获得不错的推广机会了。
大家可以关注黑马哥微信公众号socialmouths ,就本文就行交流和讨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阅读(4318)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7499)
习朱会宾主尽欢,也让外界得知习总生活中的种种趣闻
最新文章NEW
热门文章HOT NEWS
李香兰因“汉奸”罪被逮捕。关于李香兰的报道开始变得轻佻起来。《...
互联网新闻小米家装是冒牌?雷军辟谣与其无关系!
来源:泛家居网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导读:两会期间,雷军声明:“董明珠也问了我关于小米家装的事儿,其实小米没有做家装。我只是在其创业期给予了一些指导,顺为基金有一些投资。
猜你喜欢:
& All Rights Reserved.家具迷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雷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