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例尺为1比8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ab两地相距56千米6cm,一架飞机6时从a地起飞,11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精品】研究上面两幅图片的不同,看看什么叫做地图
下载积分:
内容提示:研究上面两幅图片的不同,看看什么叫做地图研究上面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3|
上传日期: 00:05:02|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官方公共微信
下载文档:【精品】研究上面两幅图片的不同,看看什么叫做地图.PDF&&评论 & 纠错 &&
同类试题1:一年中北半球白昼最长的是(  )解: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故C符合题意.故选:C.
同类试题2:在中国政区图上,量得北京至广州的图上距离约为11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约为1100千米,则该图的比例尺应为(  )解:根据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计算该图的比例尺是:=,即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的100千米.故选:A.1.在一幅地图上3cm表示实际距离180km,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甲 乙两地相距720km,_百度知道
1.在一幅地图上3cm表示实际距离180km,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甲 乙两地相距720km,
在这幅地图上的距离是(
)cm。2.一只布袋中装有大小相同,黑、红、蓝、白色四种颜色手套。最少要摸出(
)只手套。3.把一个底面直径是4dm,高10dm的圆柱形容器装满水,把水倒入一个长8dm、宽5dm、高1dm的长方体容器中。水面高几分米?4.一辆汽车从A到B地,前3小时行了18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还有行1.5小时才能到达。A、B两地相距多远?5.在比例尺为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5.4cm。一辆汽车以平均每小时60km的速度从甲地驶向乙地,经过几小时到达乙地?
提问者采纳
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3:180*:6000000设甲 乙两地在这幅地图上的距离是xcm,
1:6000000=x / 720* , x =12cm2.问题不清晰3.水的体积为3.14*(4/2)^2 *10=125.6 dm^3
长方体容器的体积为8*5*1=40 dm^3
因为125.6&40,所以水会溢出长方体容器4. 汽车速度为180/3=60千米/时,后1.5小时走的路程为60*1.5=90千米
所以A、B两地距离为180+90=270千米5.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5.4*00000cm=270km所以汽车从甲地驶向乙地需要的时间为270/60=4.5小时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比例尺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1、 12cm2、不知3、不知4、270km5、4.5小时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新高考地理必备系列(十六):经典热点专题之《地球地图
一、经纬网
1、经线与纬线
2、经度:国际上统一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为0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从00经线算起,向东属于东经(E),越向东,经度值越大;以西属于西经(W),越向西,经度值越大。以西经200和东经1600的经线圈,把地球平分为东、西两半球。经度立体概念为二面角,即某经线平面与0度经线所在平面组成的两个平面的夹角。
3、纬度:以赤道为基准,北半球向北极纬度增加,南半球向南极纬度增加。以赤道、纬度30°、纬度60°和极点划分低、中、高纬度。纬度立体概念为线面角,即地表某点和地心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4、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经过两点的大圆(经过两点和地球球心)的劣弧的长度。同一纬线上的两点最短的行进路径,一般是先向高纬度方向,再向低纬度方向。
5、定向:东西方向依据劣弧(两地经度差小于180度之间)原则确定,南北方向依据两点纬度高低确定。
6、定位:地球表面上任一点都对应一组确定的经纬度,故经纬度是区域定位的依据。
例题1:读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 飞机由②地飞往⑤地的最短航线是:
A.一直沿正东方向&&&&
B.先向正南再向正北方向
C.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D.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点拨:经过A、B之间的大圆不经过纬线圈,可以表示为经过A、B之间的直线。从A到B,先向高纬度方向,然后转向低纬度方向,都是向东。
例题2:某航空大队搞模拟飞行,计划从B地飞往A地,此时的昼夜状况如图所示,图中ACB为晨昏线,飞机从B地起飞时,太阳正位于当地东方地平线上。从B地到A地飞行最近的路线,应该沿:
A.BMA线&B.BDA线&&
C.BEA线& D.BCA线
点拨:晨昏线为经过地心的大圆,故BCA线是从B地到A地飞行最近的路线。例题3:我国自长江口以南至北部湾西端的海岸线近似于一条圆弧,此圆弧的半径是
A.500km&B.800km&&
C.1000km& D.1300km
点拨:从东经110度到东经120度之间的纬度距离为111千米*COS30*10=1000km。例题4:读下图,完成以下要求:
A点在D点的&&&&&&&
方向,B点在C点的&&&&&&&
方向,C点位于D点&&&&
答案:正北&
东南练习一:读经纬线图,完成
(1)图中四点,不在大洋上的是&&&&&&&
;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2)纬线③、④之间最丰富的能源资源是&&&&&&&&&&
和&&&&&&&&&&&
(3)纬线在①、②之间肯定穿过的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是&&&&&&&&&
答案:(1)③&&
热带沙漠气候(2) 石油(天然气)&&
太阳辐射能(3)马六甲海峡练习二:读经纬网图,L1、L2代表洋流,假若L1、L2流向相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
B.北京昼长夜短
C.夏威夷高压强盛&&&&&&&&&
D.非洲开普敦为雨季
点拨:图中海域为印度洋,包括北印度洋和南印度洋,南印度洋为全年稳定的系统,其中L2是位于东南信风带的南赤道暖流,方向永远自东向西,北印度洋为季风洋流,L1为沿岸洋流,取决于季风风向,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方向自东向西,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方向自西向东。若L1、L2流向相同,北半球为冬季,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北京昼短夜长,北太平洋为阿留申低压,而不是夏威夷高压,非洲开普敦属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此时处于夏季干旱季节。
练习三:下图为局部经纬网图,甲、乙区域所跨的纬度相等,MN的实际距离约为QR的一半。
下列有关甲、乙两区域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的实际范围是乙的四分之一
B.在乙区域,正午太阳高度增大时,白昼时间增长
C.甲区域陆地自然带为亚寒带针叶林带
D.乙区域的气温年较差比甲区域大
点拨:QR位于赤道上,MN的实际距离约为QR的一半,说明其纬度为北纬60度,由于所有经线长度相同,所以甲区域的实际范围是乙的二分之一;甲区域位于东经120度到东经130度,北纬60度到北纬65度之间,位于亚欧大陆东北部,自然带为亚寒带针叶林带;甲区域位于中高纬度大陆上,季节变化大,气温年变化大,而乙位于赤道附近,常年高温,气温年变化小;在乙区域,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纬5度以南,且向北运动时,其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白昼时间增长,当太阳直射点到北纬5度以北地区时,随着直射点北移,正午太阳高度开始减小,但白昼时间仍然增长,直到夏至为止,故B说法错误。
练习四:下图是地球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判断(1)~(2)题。
(1)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A.③④&&&&&&&&&
B.①②&&&&&&&&&&
C.⑤⑥&&&&&&&&&
D.③⑦
点拨: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左图逆时针自转为北半球,右图为南半球,东半球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从西经20度到东经160度,图中经线间隔为20度,③④位于东半球,①②位于西半球。
(2)图中④点位于⑧点的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点拨:④位于北半球,大约东经10度左右,⑧点位于南半球,大约西经10度左右,所以,④点位于⑧点的东北方向。练习五:某人面北而立,左为东半球,右为西半球,前为热带地区,后为温带地区,则其位置是:
点拨:西经20度对面经线为东经160度,两条经线是划分东西半球界线,划分热带和温带界线是南北回归线。根据经度分布可以判断南北半球,东经区数值增大方向为自转方向,西经区数值减小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A图为北半球,面北而立是面向北极点方向,左为东半球,右为西半球,前为温带地区,后为热带地区。D图为南半球,面北而立是顺着经线面向赤道方向,符合左为东半球,右为西半球,前为热带地区,后为温带地区。
练习六:如下图所示,飞机由甲城飞往乙城,再从乙城返回甲城,其最短航线方向是
A.一直往东飞&&&&&&&&
B.一直往西飞
C.甲到乙先往西北飞,再往东南飞;乙至甲先往东南飞,再往西北飞
D.甲至乙与乙至甲都先往北飞,再往南飞
点拨:两地都位于北极圈附近,且位于两条正对面经线上,最短距离是经过北极的大圆,不论从甲至乙,还是从乙至甲,都必须先向正北飞行,到北极后再向南飞行。
练习七:某科学家从北京(图中B点处)乘飞机沿图中航线(虚线)到北极考察站(A点),走最短距离,则飞机飞行的方向是&
A、先向北后向南&&&&&&&&&&&&&&
B、一直向西北方向飞行
C、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D、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点拨:北半球地球地球自转方向是从A所在的经线到B点所在经线,A点位于B点西侧,行进过程中按照大圆最短原则,运动路线应先向北,然后再向南,即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练习八:读下图回答(1)~(2)题。
(1)从A经极点到B,方向是:
A、先正北再正南&&
C、先正南再正北& D、先东北再东南
点拨:经过极点的线为经线,从A经北极点到B,先向正北,到北极点后再变为向正南。(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和C同位于东半球&&&&
B、B和D同位于西半球
C、A和D同位于东半球&&&&
D、A和C同位于西半球
点拨:根据自转方向确定0°经线位置,东半球范围是顺着自转方向,从西经20°到东经160°经线。
二、地图上的方向
在地图上有三种确定方向的方法,一是根据经纬网,二是根据指向标,三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原则。
例题1:下面四幅图中,A点在B点的方向排列正确的是
A.西北、东北、西南、西北B.西北、西北、西南、西南
C.西南、东北、西北、西北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
点拨:根据地球自转方向,甲为北半球,顺着自转方向为东的方向,远离极点方向为向南的方向,所以故A在B的西北方向;乙经度向左增大,为西半球,纬度向北增大,为北半球,故A在B的西北方向;丙图为指向标图,可以用平移法判断,A在B的西南方向;丁图为南半球,顺时针自转,故A在B的西南方向。
例题2:下面是一幅“公路平面略图”,读后回答。
(1)图中公路走向的变化是:由AB的&&&&&&&&
走向,转为BC&&&&&&&&
(2)图中河流流向的总趋势是从&&&&&&&&
流向&&&&&&&&
(3)村庄b在村庄a的&&&&&
方;村庄c分别在村庄a、b的&&&&&&&&
方和&&&&&&&&
解析:此题是一个有指向标的地图,只要将书本旋转至指向标箭头垂直背向自己,就可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
答案:(1)东西 西南-东北(2)北 南(3)东北 东南 正南
点拨:本图是带有指向标的地图,需要用平移法,将指向标中心平移到参照物中心即可得出结论。例题3:四图中P点的位置同时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和我国境内四个条件的是
点拨:A、B、C图中的P点位于南半球,只有D图位于北半球,且符合东半球、低纬度和我国境内。例题4:一架飞机从M点出发,以每小时1100千米的速度向北飞越北极点后继续沿经线圈飞行,8小时后到达地点的地理坐标是(    )
&A.无法确定&&
B.50°N,120°E&&
C.40°N,120°E&D.50°N,120°W
点拨:沿着经线飞行,每小时飞行1100千米,则每小时跨越10个纬度,从北纬60°向北飞行总计80个纬度,到达北极点后在相对的经线上向南运动50个纬度,纬度为北纬40度,经度与西经60度相加为180度,经度为东经120度。
例题5: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表示洼地的是
点拨:(2)如果从山麓登山到E处,最容易登山的方向是
A.西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东北方向
点拨:先画出等高线稀疏线路,并用箭头表示方向,本图方向根据指向标为右侧正北。练习一:读“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经纬网的范围是&&&&&&
(南、北)半球,&&&&&&
(东、西)半球。
(2)图中B点的地理坐标是&&&&&&&&&&&&&&&&&
(3)B点位于A点的方向&&&&&&&&&&&&&&&&&&
答案:(1)北 西 (2)40°N,80°W (3)东北
练习二:根据下图经线网所示的内容,回答问题。
(1)给各条经线标注“E”或“W”。
(2)A、B、C三点位于&&&&&&
半球(东、西),D点位于&&&&&&
半球(南、北)。
(3)A点在C点的&&&&&&
方向,C点在D点的&&&&&&
(4)地方时相同的是&&&&&&
,均位于&&&&&&
时区的中央经线上,当C点是6月30日12时,D点是&&&&&&
答案:(1)见下图(2)西 北(3)正北 东南(4)A C 西十一区 7月1日9时
练习三:读下图判断,甲地在乙地的:
A.东南& &
C.正南& D.正北
点拨:甲点地理坐标为(西经45度,赤道),乙点地理坐标为(西经135度,北纬30度),西经区数字减小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即自西向东的方向,所以,甲位于乙的东南方向。
练习四:有关下图中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A到B点是向西南&&&&&&&&
B.从C点到D点是先东北后东南
C.A到B与C到D的方向相同&&
D.A到B与C到D的方向正好相反
点拨:地球顺时针方向运动,为南半球,从A到B为先向西南,再向西北,从C点到D点,也是先靠近南极点,然后远离南极点,经线方向也是逆地球自转方向。注意,经线为从南极点出发经过A、B、C、D点的放射线。
练习五:读《地球南北半球的极地俯视图》,图(1)阴影部分表示东半球,图(2)为极地东风带的位置示意图,那么甲地在乙地的(&&&
A.东南方向&&&
B.西南方向C.西北方向&&&
D.东北方向
点拨:(1)图中靠近0度经线处为西经20度,根据经度数值排列可知位于北半球,甲地经度大约为西经135度。(2)图中极地东风带为顺时针方向,判断为南半球,乙地经度为180度。根据经度排列可知,甲地位于乙地的东侧,根据半球不同可知甲地位于乙地的北侧。
三、地图上的比例尺
比例尺:也叫缩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
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
规律: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
2、比例尺的缩放:
①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
例如将1/20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10000,比例尺变大。
②比例尺缩小: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分数倍)。
例如将1/120000的比例尺缩小1/4,即比例尺缩小到(1-1/4)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3/4&1//160000,比例尺缩小。
3、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4倍。
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3,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9
例题1:将1:1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图比例尺为1:2000
B.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
C.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
D.在原图上淮河的长度为10厘米,在新图上长20厘米
点拨:将原图比例尺放大1倍,即将比例尺放大到原来的2倍,新图比例尺为1:500,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4倍,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详细了。
例题2:在1:比例尺的中国地形图上。用尺子量某条河流的长度为21厘米,这条河流是我国的_________。
答案:长江。点拨:河流实际长度为21*厘米=厘米=6300千米。我国长江长度为6300千米。
例题3:在比例尺为1:的世界地图上,量得北京至莫斯科的图上距离为4.4厘米,两地的实地距离是_______公里。把原图比例尺放大到2倍后,新图的比例尺为__________。在放大后的新图上,北京至莫斯科的图上距离是_________厘米。
答案: 6160千米
1:& 8.8厘米
点拨:实地距离=4.4厘米*6000000厘米=6160千米。把原图比例尺放大到2倍后,新图的比例尺为1/=1:。在放大后的新图上,北京至莫斯科的图上距离4.4厘米*2=8.8厘米。
练习1:读下列经纬网图,ab、bd、cd、ac四段经纬线的比例尺的大小关系是
A.ab&cd&ac=bd&
B.cd&ab&bd&ac&&&&
C.ac&bd&ab&cd&
D.bd=ac&ab=cd
点拨:图上距离相同,但实地距离不同,关系是:ac=bd=111千米*50=5550千米,cd&ab,且cd小于111千米*30,所以,各条线段表示的长度顺序是:ac=bd&cd&ab,比例尺关系正好相反,即ab&cd&ac=bd。
练习2:读下图,回答(1)~(2)题。
(1)上面四幅图中,表示实际范围最大的是(&&&
A.a图&&&&&&&
B.b图&&&&&&
C.c图&&&&&&
点拨:图上距离相同,根据比例尺含义,a图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米,b图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c图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d图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所以b图表示实际范围最大。
(2)上面四幅图中等高距相同,则a、b、c、d四处坡度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A.a=b=c=d&&&&&&&
B.a&c&d&b&&&&&
C.b&d&c&a&&&&&&&&
点拨:等高距是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实际高差,在高差相同情况下,水平距离越长,坡度越小,所以a、b、c、d四处坡度大小排列为:a&c&d&b。
练习3:读下列四幅经纬网图,完成(1)~(2)题。
(1)以上四幅经纬网图的四幅面积相等,其中实际面积最大的是(&&&
A.①区域& B.②区域&
C.③区域&& D.④区域
点拨:低纬度地区实际范围大,跨经纬度大的地区实际范围大,①区域分别跨60个经度和60个纬度,并且在赤道两侧。(2)四幅经纬网图中,分别绘有两条粗短线,符合两条粗短线实际距离相等的图是(&&&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④
点拨:①位于赤道和经线上,图上长度相同,实际长度也相同。②两条粗线位于北纬60度纬线和经线上,北纬60度纬线长度是赤道(经线圈)一半,图中纬线长度是经线段的2倍,所以实际长度相同。
练习4:白令海峡是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相距最近处,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铁路同原有铁路连通,可以为两大陆提供一条便捷的陆上交通通道。读下图,回答(1)~(2)题。
(1)从北京到洛杉矶铁路沿线,占绝对优势的自然景观是:
A.针叶林& B.阔叶林&
C.半荒漠& D.苔原
点拨:从北京到洛杉矶铁路沿线主要经过北纬60度以北地区,自然带为亚寒带针叶林带。(2)一列时速为189km的火车,北京时间3月8日20:00从北京直发洛杉矶(两城市图上铁路线长约12.6cm。不考虑途中停车时间),到达终点站时当地区时为3月:
A.11日16:00&&
B.12日8:00&&
C.12日16:00&&
D.13日8:00
点拨:列车运行距离为12.6*1500千米,运行时间为12.6*小时,为4天零4小时,列车刚出发时,洛杉矶时间为8日20:00点-(8+8)点=8日4点,到达时间为8日4点+4天零4小时=12日8点。
练习5:读下图,回答(1)~(2)题。
(1)甲地位于
A.大西洋&&&&&&
B.非洲大陆&&&&&&
C.印度洋&&&&&
D.南美大陆
点拨:通过纬度分布判断北部中心点为南极点,地球顺时针旋转,经度为西经区,甲地地理坐标为(西经20度,南纬30度),位于大西洋。
(2)已知乙处的昼长为6小时,伦敦的地方时可能是
A.18时&&&&&
B.16∶20&&&&&&
C.13∶40&&&&&
D.14∶20
点拨:乙处的昼长为6小时,日出为9点,日落为15点,乙所在的纬线的日落点位于西经20度,计算出0度经线地方时为16∶20。
我的更多文章:
( 22:22:29)( 00:17:21)( 00:13:19)( 00:05:13)( 23:50:41)( 23:42:53)( 23:40:52)( 23:38:48)( 23:37:03)( 23:34:43)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地图的阅读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暂无相关推荐文档
地图的阅读|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7.06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b两地相距56千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