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学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TOP热门关键词
专题页面精选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自打创立以来,就遇到了不同的“对待”。100多年过去了,依然在于“怎样对待”。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旦大学洪远朋:19:57 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自打创立以来,就遇到了不同的“对待”。100多年过去了,依然在于“怎样对待”。
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复旦大学 洪远朋
10:19:57  
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关系到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方向、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前途的大问题。
  一、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要坚持,二要澄清,三要发展
  1.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必须坚持
  在人类全部思想史上,没有哪一种学说像马克思主义这样具有巨大的生命力。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也证明,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指导社会主义革命的锐利武器,而且也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路明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都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本来是不成问题的,但是,还有杂音。比如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只能破坏旧世界,不能建设新世界,言下之意,马克思主义不能指导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完整的思想体系,它永远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指南。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建设,当然也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经过艰苦的努力,创立了同以前一切政治经济学根本对立的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在政治经济学上实现了伟大的革命,人们把他们的著作称为“工人阶级的圣经”。
  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普遍适用的经济理论,关于生产力、生产关系、流通分配、消费的一般论述,任何社会都适用,必须坚持,特别是马克思指出的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必须坚持。
  马克思揭示的一切商品经济都适用的经济理论,例如,关于商品内在因素的理论,关于价值、货币、市场、信用、竞争的理论,也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特别是劳动价值论,为解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奠定了基础,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必须坚持。
  马克思揭示的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规律,为无产阶级指明了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前进方向,必须坚持。特别是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创立了完整的剩余价值理论,指出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规律,完成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必须坚持。
  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预见,例如,社会主义必须高度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必须不断改革,社会主义必然向共产主义发展等等,必须坚持。但是,马克思没有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没有也不可能穷尽社会主义的所有问题,我们必须根据新情况研究新问题,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2. 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某些误解和讹传,必须加以澄清
  我们应该完整地准确地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并且正确地加以运用,来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如果把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理解得不全面、不准确,甚至把误解加以讹传就会造成危害。误解必须消除,讹传必须澄清。
  例如,马克思和恩格斯都认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有两种可能性:暴力革命和和平过渡,是正传,暴力是唯一道路和和平过渡是唯一道路都是讹传。生产力应该是三因素: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源泉是:劳动力、科学力、自然力,是正传,生产力二因素论是讹传。生产关系是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四环节是正传,生产关系三方面:所有制,相互关系,分配是讹传。积累应该是扩大再生产的主要源泉是正传,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是讹传。生产资料生产应该是较快增长规律是正传,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讹传;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有可能产生社会主义经济因素是正传,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不可能产生社会主义的经济因素是误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正传,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是误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是正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阶级斗争是误传;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是正传,社会主义按要素分配是误传等。这些都要拨乱反正,正本清源。
  由上可见,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有一些曾经被曲解和误传,给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了损失,现在必须正本清源,加以澄清。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与社会主义实际相结合,加以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主要著作———《资本论》的出版距今已有100多年。马克思不是算命先生,他没有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当然不可能解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所有问题。而且,马克思当时对社会主义的预见与现在的情况也不尽一致。例如,马克思原来设想的社会主义是单一的社会所有制,不存在商品经济。但是,现在的社会主义国家,不管属于什么类型,事实上都有不同的所有制,都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此外,这100 多年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经济生活出现了马克思年代不可思议的巨变,大量新的经济现象出现了。这些问题,要想从《资本论》中找到现成的答案,当然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还必须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现实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实际,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例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新型工业化道路,科学发展观,等等。
  这些新理论、新发展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充分反映。
【未完待续】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站推荐的文章
本文标题:
本文链接网址: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怎么才能学好政治经济学?
怎么才能学好政治经济学?
不会做关于经济学的题…
要对学习一门科学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要了解该学科的性质、内容及学习的必要性。 政治经济学,不是政治学加经济学,也不是政治加经济,而是一门经济学科。“经济学”一词,原由希腊文“家庭”和“管理”两词组成。由于该词出现时,古希腊的社会生产是以奴隶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所以,这种家庭管理学所涉及的是奴隶制下的各种经济问题。17世纪初,法国人首先使用“政治经济学”一词,本意是研究整个国家和社会经济问题的学问。此后,法国、英国许多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都把自己的著作称为“政治经济学”。后来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沿用了这一名称,创立了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所以,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和阐述商品经济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主要经济规律,揭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探讨解决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矛盾的途径。学习政治经济学,主要是了解经济方面最基本的知识,并认识社会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和分析问题,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分析和研究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和趋势;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认识个分析市场经济社会中出现的经济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从而,为学习其它理论奠定基础。 政治经济学理论博大精深,内容多、概念多、规律多,较之其它课程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习政治经济学应当采用的一个首要的基本的方法,就是要每一章、每一节,每一个问题的内容归纳、概括、总结,理清知识体系的脉络,然后将其每一章、每一节,每一个问题的内容提炼出来,加以理解和记忆。如,导言的主要内容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对生产关系的研究是从物质资料生产开始;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就离不开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构成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在此基础上得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即经济规律。学习本章应掌握各个范畴之间的辨证关系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者之间关系;社会生产过程(生产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环节的相互关系;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与生产力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学习本章必须把各类原理加以区分: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任务加以区分;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类型的特点加以区分。通过对内容的归纳,即掌握了知识体系脉络,又对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掌握基本理论和知识就比较容易了。 学习这门课应当采取的第二个方法,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的知识联系和研究实际问题。经济知识本来就原于经济实践,是在实践中总结归纳出来的,用学习的理论知识去联系实际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如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及价值规律作用问题,只要看一下市场上商品供过于求时怎样使价格下降,供不应求时怎样使价格上升;或者反过来,价格上升时怎样使供给增加,价格下降时又怎样使商品的供求关系减少,就容易理解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是受商品的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这一原理了。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只要观察一下厂家和商家怎样为追逐利益而行动,并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就很清楚了,所以,学习时联系社会经济实际思考问题,不仅是进行有效学习的良好方法,而且也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个捷径。
可怎么做才能对它感兴趣呢?
(包括宏观和微观)《政治经济学》(关于有很多争论了,看你自己对它感不感兴趣)、《说史》(经济学的发展以及各种学说流派,这本书必看)《计量经济学》(有难度,我们专业的人比较头疼的科目,挂了十几个。当然对数学好同学的除外)《》(介于宏观与微观之间所谓的经济学)《国际贸易》《》《经济法概论》《》《》《》《与收购》《企业战略发展》==================================大概就是这些了,你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就可以了。如果是对金融感兴趣就多看看货银和国金,对纯粹的经济学感兴趣就看西经。参考书的话我建议你尽量看国外的,比如西经看萨缪尔森的。我在学习经济学的时候就跟着老师在课堂上学,考试之前看一下重点知识,背诵一下,其实本科经济学是学不到多少经济学本身的知识的。从我们开设的课程就可以看出来,似乎有关财经类的科目我们都有学,但是学得不专。说得好听一点就是学到了一种,不过不同的人的这种思维方式有很大差别的。不过这也没什么,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某方面专研。阅读相关的报纸杂志,查阅论文(这很关键,局限于教科书完全不行,就某个现象要多看多了解多跟人讨论)。经济学本来是一门社会学科,可以增强你对社会现象的理解(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之父还是之母我忘了,呵呵)。有助于你在其他领域拥有经济学思维,比如历史、政治、心理等等。跨专业学习经济学非常好,甚至我认为经济学本科阶段就应该跨专业来学习。就这些了。多说一句,的学生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
可能是你没有透彻的去理解经济学,其实经济学并不难读,首先你应该对这一个科目有比较好的兴趣,对吧?在有兴趣的基础上去读经济学就可以比较容易的懂的。再就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是一门理论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学习它的过程中,是有一些规律、有一些窍门可以遵循的。比如。全书十章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从第一章到第六章是它的基础理论部分;第七。八、九三章是其基础理论在现实中的运用和体现;第十章则是经典作家依据对资本主义的理论分析而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的一些设想和观点,是理论与实践的一种过渡转折。再比如,在前六章的基础理论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生帮国农的理论推导而抓住其理论要点和理论线索。
&
根据我的体会,这类应试课程的学习,其基本要领有四:1.通过读大纲全书,认真领会其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因为该课作为应试课程。自考大纲及其统编指定教材是考试出题的最基本依据,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决不能舍近求远,舍本求末,只顾被一些五花八门的参考书所迷惑。而应该扎扎实实地研究大纲,通读教材,领悟政治经济学的内在逻辑和理论要点及其它在实践中的作用和意义。2.抓住理论线索,掌握理论框框架。该课程有严密的逻辑体系,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只要能把握其理论脉搏,掌握其理论框架。是会很快掌握并深刻理解和记住其内容的。而该课程的理论体系可从三个方面或三个角度去把握:(l)理论推导式或图表式;如前面我们分析的三张图表。(2)目录框架式。即通过通读全书,再回头看前面的目录和每一章节的大小标题即可宏观地把握全书的主要内容,并可把全书由厚变薄,起到点石成金、穿针引线、提纲挚领的作用。(3)定义修辞式或概念开发式。因为汉字是象形文字或近义文字。通过研究该名字的字面含义,即可给出其一般的解释。如“商品”,“商品”意为“交换”、“买卖”,“品”意为“产品”,“用品”、“物品”。所以“商品”的字面含义即为: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再比如“资本循环”,“循”意为“沿着”、“跟着”,“环”为“圆圈”“圆周”的意思。因此,“资本循环”的简单字面意思即为“资本沿着圆圈运动一周”,进一步扩展为“产业资本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并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带来剩余价值并回到原点的运动过程”。很多经济学的概念都可通过这种方法来理解和记忆,这样,学习就变成了一种游戏,变得很有乐趣。3.明确学习五点,以点带面,掌握全局。本书共有十章,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即第一至六章为其基础理论部分;第七、八、九三章为理论应用或理论延伸部分;第十章为理论总结和理论转折(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理论部分向社会主义理论部分的转折)部分。在这三大部分中,第一部分是重点,二、三部分是非重点。而在第一部分中,又可分为三个部分即资的直接生产过程(第一至第三章),资本的流通过程(第四章),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或资本与剩余价值的分配、分割过程(第五、六两章)。在这三部分内容中,第一部分是重点,后两部分是非重点(但第二部分中的第四章第三节即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和第三部分中的第五章即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等内容则是全书的理论难点)。而在第一部分(即第一至第三章)中,第一、第二两章又是重点中的重点。因为第一章要回答政治经济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史和概貌,要回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般研究起点(质资料生产)和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与研究任务(揭示经济规律)。而第二章则要回答政治经济学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具体研究起点(商品)并要全面解剖商品这个包含有资本主义全部矛盾的细胞体,而后面所有的概念都可以通过对商品及其二因素的逻辑推导而引伸出来。如“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的剩余劳动创造的由农业资本家交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超额剩余价值”。这个概念的定义告诉我们,地租还是剩余价值,不过是超额剩余价值而已,而剩余价值则是价值的一种特殊形式,因而是商品二因素的一种具体外化形式而已。所以说,这一章的学习是相当重要的。如果每位考生能够明确全书及各部分的学习重点,那么,以点带面,掌握全书内容,就会变得比较容易和轻松。4、不断重复与复习。对于应试课程来讲,重复是相当重要的学习方法。通过重复可以加深记忆,加深理解,所以,古人云“温故而知新”、在重复与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来取排除法,即凡认为并确实是已经牢牢掌握的知识点,就有意识地从记忆中排除或遗忘,这样,整个复习过程就变成了一个把书本不断地从厚变薄的记忆过程。然后,通过章、节、目等主要知识点又把全书由而变厚,恢复或再现其原貌,不断地重复这一过程,直到把该课程的全部内容牢牢掌握,铭刻在大脑中,烂熟于心。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经济学领域专家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商品评价
商品名称:
评价得分: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此评价对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