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精英分子为什么选择如何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重视作为信仰的马克思主义
  来源: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双重任务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地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信仰拒绝空想,实践基础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出现与发展,实践性也成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科学性与崇高性之内在根据。立足于并指向于社会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发展之“原”。同时,作为成熟的信仰形态,马克思主义信仰也有完备的理论体系。经典作家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之“源”,在此基础上进行的阐释、论析、流变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之“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体系是“源”与“流”的统一,但理论之“源”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根基,同时理论之“源”必然受到实践之“原”的检验,并在“原”与“源”的互动中不断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实践之原和理论之源的统一,这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生命力之所在,也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出发点。
  一个半世纪以前,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由理论变为社会实践,虽然苏东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了严重的挫折,但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没有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以及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刚刚经历的有史以来破坏性最强的金融危机,都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合理性。但共产主义是一种制度、一种实践,需要千百万人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因此,社会发展的客观性和长期性决定了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践任务的艰巨性。
  在实践互动过程中,我们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我们要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等重大理论问题。与此同时,理论界也有针对性地对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及民主社会主义等错误思潮进行批判与回应。这些“源”与“流”组成的理论资源很好地回应了经典作家的理论与现代中国实践的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前后的实践发展、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与资本主义社会之间的关系等等问题。但是如果仅从学理上分析知而不信、信而不行,或者仅停留于精英分子中的头脑而没有“化大众”,这是不够的。因此,彻底的理论除需要切实地掌握群众,还需要经历由理论性知识转化为实践性知识、由精英信仰转化为大众信仰的认同过程。
  综上,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面对着实践发展和理论认同的双重任务,只有两者齐头并进,才有利于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并达于自觉且自愿的境界。
  信仰教育: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路径
  历史已经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选择,我们正坚定不移地推进这一历史任务,因此通过信仰教育促进价值认同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可依赖路径。
  第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过程是价值认同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崇高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过程也是价值认同的过程,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认同”是对立中的统一、冲突中的和谐,不等于“同化”,即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在承认两方或多方并存的前提下的主导与多样的有机统一。同时,价值认同又是过程和结果的统一,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既是主体实现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主体身上的一种稳定的状态。
  第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经历着社会信仰个体化和个体信仰社会化的交织过程。抽象主体高举马克思主义信仰,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形成不同的信念体系,如革命信念和建设信念的转换,但是不能保证价值体系的提出就一定被认同并践行。因此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需要将社会主导信仰个体化,实现“化大众”的目的。总之,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社会信仰个体化和个体信仰社会化的辩证,并在这种循环反复中不断发展。
  第三,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存在着意识形态信仰化和信仰意识形态化的两维对立。意识形态信仰化是指将作为国家软机器的意识形态上升为普遍性、超越性的存在并成为个体的灵魂、群体的群魂和国家的国魂,实现形式上是生成认同,是真实认同。相反,信仰意识形态化则将信仰完全矮化为斗争工具,这是一种强制认同,是虚假认同。马克思主义与我国政权结合以后,马克思主义信仰也同时成为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当下最恰当的做法,是在教育过程中保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与政治的合理张力。
  (练庆伟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责任编辑:刘冰雅]
相关报道:···
一周图片排行榜
收废品的竟然收到东风15导弹残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导:任建明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中美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所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李林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宋国友
光明网版权所有Duo&Zhou:马克思研究方法与科学的关系
已投稿到:新时期加强农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视野-&#..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新时期加强农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视野---优秀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可复制黏贴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寄送给好友:
在方框中输入电子邮件地址,多个邮件之间用半角逗号(,)分隔。
爱思想()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非经特别声明,本网不拥有文章版权。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深刻 payo0228
  1949年以后,一次又一次高度敌情化的政治运动把战时军队的群众模式推向全国。群众接受革命领袖指令,依赖他的决定,成为思想、行为的定式。久而久之,几乎完全丧失了自治自理的能力和信心。反过头来,这种情况又被用来当作中国群众天生无能、天生不懂自治自理,天生不配象其它国家的国民那样享有民主权利的借口。
  -----------入木六分!
善念何在? ailingg
  为什么在所有所谓的精英那里有的只有欺骗和斗争?
  善念真的只存在于宗教的经文里?
不如直奔主题 ailingg
你并没有超脱在“人群/群众”之外,你的大作语言组织的很混乱;同时你想阐述的观点带着明显的利益立场倾向,是利益立场不是政治立场,因为你还达不到那高度!
你的大作在抄袭拼凑的同时眼光也很短浅,并且看问题没有深度和广度,去看看中国几千年封建王朝的兴衰更替史,你就不会有如此的思想意识。伟大的思想总是独立思考出来的,靠抄袭是抄不来的。
写的好 山右散人
  一口气读完,觉得爽,过瘾。我回想起不久前看到过一篇报道,说共产党元老陆定一临终前曾写文章说:“为政治服务的新闻是混帐新闻!”
相同作者阅读
相同主题阅读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14号.共产主义问答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2页免费8页免费12页免费5页免费2页免费4页免费1页免费2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2页免费3页1下载券40页免费20页2下载券17页免费
共产主义问答|本​人​原​创​,​内​含​问​答6问​,​全​面​解​答​你​对​共​产​主​义​的​疑​问​。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