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政策实施家家户户都知道通自来水工程,请问每户农家要拿出多少筹建?

让天然好水流进家家户户 ——记高虹镇长溪村党委作者:来源:【】添加日期:近日,记者来到高虹镇长溪村采访,谈起村里的水源,村党委成员的言语中无不透露着强烈的自豪感。村里的几座山塘水库水质极佳,据说还看到过桃花水母——一种对环境和水质要求极高的濒危物种。“这么好的水源,在别地可不一定有,这是我们村享受的天然福利。”村党委书记张银财笑着说。
长溪村下辖长青、大溪、上峰、下峰四个自然村,每个自然村都有作为饮用水源的山塘水库。因为大多是上世纪60年代建造的土坝,村里的山塘水库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病险问题,不仅存在防洪安全隐患,也会影响水质。这几年来,为了保护好这一天然福利,长溪村积极推进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原本破损的山塘水库展现出新面貌。
“我们村的饮用水源还是比较充足的,但去年发生几十年一见的大旱天气,我们村也出现了断水现象,村民饮水问题变得突出起来。除了旱情确实严重,我们也从自身找到了原因,那就是自来水工程不过硬,村民缺乏节水意识等。”张银财说,也正因为如此,村党委决定改造村里的自来水工程,做好保供水措施。
长青自然村是长溪村的中心,集中居住了280多户人家。十几年前就安装了自来水管网,可是长时间用下来,加上当时的建设标准比较低,管网都已老化损坏,自来水容易流失。去年,长溪村党委经村两委及村民代表同意,首先在长青自然村实施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并且还实行“一户一表”。用量在一定额度以下,村民可以免费用水,超过这个额度则要收费。
“饮用水是生活的基本保障,以前我们这里的自来水管网都老化了,水一下有一下停的,用水不方便。现在好了,没再出现过这种情况,每家每户还装了水表。我们也知道,这是叫我们节约用水呢!我们这里的水确实好,洗衣服都觉得可惜呢!”长溪村村民仇大姐在自家厨房里一边洗菜一边对记者说。
长溪村人口较多,共有700多户。接下来,其他自然村的自来水改造工程也将及时推进。张银财带头的村党委认为,在实施自来水改造过程中,不仅要让村民有水喝,还要让村民自觉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平时村里也会向村民宣传生活中的一些节水小窍门。如果每个村民都能节约用水,村里的水资源就能得到更好地保护,村民的生活方式才会发生转变。”
自来水改造等保供水工作还将继续,“治污水”各项任务也要抓紧完成。长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已进入招标阶段,河道清理保洁工作有序开展。仇溪是村里的主要河道,河道较长,河边青苔杂草众多,河床生活垃圾较多。长溪村每月的“党员清洁日”,党员干部以清理河道、水库、沟渠等为主。另外还建立了党员义务巡逻队,每两天巡逻一次。“在治水工作中,村党委班子就应该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应该起先锋模范作用。”张银财说。     记者 王蓓蓓 信息发布:袁国建
高虹镇总面积113.3平方公里,下辖9个行政村。全镇总人口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315人。有外来人口2.5余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57‰。山林面积15万亩,耕地面积9318亩,其中水田8192亩。[]
临安高虹网 中国节能电光源制造基地 高虹镇党委政府、临安新闻网制作维护
浙新办[2004]42号 浙ICP备号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广东启动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时政--人民网
广东启动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
到2020年建成覆盖全省农村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来源:&&&&&
曲江白土镇大村每家每户都用上洁净自来水,图为村民李伟泉用自来水洗菜。
  人民网佛山10月20日电 记者日前来到广东韶关市曲江区白土镇大村,在村民李伟泉家地院子里看到一口大水缸,水缸上方的自来水龙头正哗啦啦流出洁净的自来水。水缸旁边,李伟泉正蹲在清洗青菜。“在你们城里是平常事,在我们这里可是大喜事!”他口中的“大喜事”,就是村里的自来水厂终于建成投产了,“家家户户都喝上了自来水,饮水、做饭、洗菜、洗衣、洗澡,都比以前方便多了。”  李伟泉所在的白土镇大村,是广东省推进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的试点。从今年起,广东在全省全面启动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力争到2020年行政村自来水覆盖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均达到90%以上,基本建成覆盖全省的农村供水安全保障体系。这是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广东水利系统领导干部务虚会上获悉的。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经历了由解决饮水困难(解决有无水饮用问题),到饮水安全(解决饮用清洁卫生水问题),再到普及自来水(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三级跳”的发展过程。据广东省水利厅农水处调研员张伟民介绍,2002年至2006年,广东累计投入资金40亿元,解决了760万农村群众的饮水困难问题。为进一步改善农村群众饮水质量,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从2008年起,广东正式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至2010年底,全省已累计投入51.47亿元,解决1040.93万农村居民和18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等6市实现了农村饮水安全全面达标和城乡一体化供水。到2013年,该省将实现农村群众饮水安全目标。  根据日前广东省政府批准的《广东省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方案》(下称《方案》),从2011年起,广东将用10年时间在全省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让农村群众喝上干净自来水。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是指在现有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工程的基础上,通过扩网、改造、联通、整合和新建等措施,把符合国家水质标准的自来水接引到行政村和有条件的自然村,在县域内形成具有高保证率和统一供水标准的农村供水网络,基本形成覆盖全省农村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实现农村供水由点到面、由小型分散供水到适度集中供水、由解决水量及常规水质到水量、水质、水压达标等方面的提升。  张伟民介绍,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涉及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等6市以外的15个地级市所辖93个县(市、区)县城城关镇以外的农村地区。工程建设一改过去“一村一乡一工程”的做法,实行“大水源、大工程、大管理、大保障”的建设格局,在县域范围内制定高起点、高标准供水规划,形成城乡统筹、规模供水的新格局,达到高效配置水资源、严格管理水资源、高效利用水资源的目的。  根据部署,2010年,广东先行选定韶关市曲江区白土镇大村、茂名市茂南区公馆镇造腾村、汕头市潮阳区海门镇北新社区,作为推进&“村村通”自来水工程试点,分别以新建、改造和扩网的方式实现通自来水。经过试点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3个试点都按时于2010年底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共有39个自然村,3197户共18962农村群众用上自来水。  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全面启动后,将分两个阶段建设。第一阶段(2011年-2015年):2011年启动实施3个示范县(市、区),然后逐年扩大实施范围,到2015年累计完成30个县(市、区)建设任务。第二阶段(2016年-2020年):实施其余63个县(市、区)工程建设,到2020年全部完成93个县(市、区)建设任务。每一个县(市、区)的工程建设,都要求整县推进,由各任务县包干完成建设任务。  《方案》对工程建设资金补助作了明确规定。广东省级财政结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情况,原则上按照核定人数给予定额补助,省级以上补助额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80%。对已纳入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建设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通过改造升级成为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的,省级以上资金按核定人数给予每人120元的补助;对未纳入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但纳入《广东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体规划》,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的,省级以上资金按核定人数给予每人450元的补助。  除省级以上补助资金以外,《方案》强调用好用足水利规费政策,加大市、县两级公共财政投入。要求广泛吸纳企业、个人及社会团体投入公益性资金用于工程建设。引导受益群众投工投劳兴建、维修、管护入村、入户供水管网;引入市场机制,鼓励社会各界采用独资、合资、股份合作等方式投资达到一定经济规模的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  为了使工程建得起,长受益,《方案》对建后管理有严格规定,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先建机制、再建工程”的原则,组建工程管理实体,明确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管理的负责机构和行业管理职责。结合农村水利设施管护要求,完善县、乡(镇)、村三级管理网络。明确村村通自来水工程设施的公益性质和产权归属,根据工程性质和受益范围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全面加强工程资产管理、经营管理,水厂生产管理等工作。同时把工程管护机制的建立列入省考察各县参加示范县竞争的主要条件之一。  为有效推进工程建设,《方案》提出工程建设将采用示范县建设和面上推进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在示范县建设取得经验后,全面铺开面上工程建设。3个示范县建设采取以公开竞标确定名单,以整县推进的方式实施,省按规定给予补助;而面上推进采取由省按规定的标准给予补助,各任务县包干完成的方式实施。  链接:农村饮水、饮水安全、自来水和村村通自来水等名词解释  农村饮水困难:主要是依据取水距离为标准,国家规定饮水困难标准是:至取水点单程1000米以上的,或至取水点垂直高度100米以上的,或100天不下雨没水喝的缺水村(寨)。  农村饮水不安全:主要依据是国家水利部、卫生部联合颁发的《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标准,水质不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要求的为不安全;每人每天可获得的水量低于20―40升为不安全;人力取水往返时间超过20分钟为不安全;供水保证率低于90%为不安全。  自来水:由给水系统把取自水源的水经过净化、消毒后,通过管道供应给居民、工业生产等方面的用水。自来水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水质要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水压要满足《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中关于最小服务水头的要求;水量要满足供水范围内最高日、最高时的需水要求;保证率要满足24小时供水要求。  村村通自来水:是指通过工程措施把符合国家水质标准的自来水接引到行政村和有条件的自然村。  村村通自来水工程:覆盖到全省行政村一级自来水工程的总称。一般指日供水规模大于20吨,且满足自来水工程基本要求的供水工程。  分散式供水人口:是指农户以手压泵、大口井、山溪水、河水等为水源,未经净化、消毒等处理而直接饮用的农村人口。(贺林平、粤水轩)
(责任编辑:付龙)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
发短信上手机人民网蒋沙移民家家户户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来源:
&&&&作者:长根 &&&&发布时间: 10:36:04
&&& 近日,对于蒋沙移民新村的群众来说,个个都非常高兴,他们不但住上了具有庐陵风格的小洋楼,而且家家户户通了自来水,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 为支援峡江赣江水利枢纽建设,蒋沙村186户村民实行整体搬迁,搬迁到该村地势较高的地方,组成一个移民新村。喝水成了移民生产生活一大困难,打井抽水供应不了移民生活用水,而且水质不干净卫生,建水厂成本太高,供水问题阻碍了移民搬迁进度一大难题。该县在征得广大移民同意的情况下,投入150余万元,从离该村近10公里的巴邱镇自来水厂接管线到移民点,并投资20余万元增加一个加压房,确保移民正常供水。该饮水工程从日动工,由于工程线路长、管网落差大,时间紧、任务重,县自来水公司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倒排工期,并抽调公司技术骨干组成工程突击队,日夜奋战在施工现场,到10月底就完成了8600米的主管网铺设任务,10000米的进户分管网在11月底就全部入户,12月初,入户管线埋设到了各家各户。由于村民房子建设进度不一,到目前为止,全村有164户移民用上了自来水。如今,蒋沙移民新村的村民们一进家门,打开水龙头,就可以用清凉干净的自来水来洗手、洗脸、洗衣做饭,非常方便。
&&& 蒋沙移民新村村民毛财根说:“自来水很方便,又干净又卫生,每家每户都装了,都满意,大家都说好。”
&&&为&&做好蒋沙移民的供水工作,巴邱自来水厂派出了专人负责蒋沙移民新村供水服务工作,定期巡查管网线路,发现故障及时维修,并上门上户为移民群众解决用水中存在的各种困难,确保移民用水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 巴邱自来水厂负责人胡生保对记者说:“今后对蒋沙移民新村的供水工作,我们主要加强维护工作,由于蒋沙移民新村管网比较长,难度很大,我们今后要派人定期检查,加强维修,发现问题及时排除,确保蒋沙移民新村供水正常,用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您现在的位置:
村里通了自来水家家户户乐开怀
14:24:41 来源:
& & “一拧开水龙头,自来水就直接流到了缸里,我以后再也不用拄着拐去挑水喝了。”说起村里刚刚打通的自来水,唐家泊镇东宋庄村73岁的刘世亭老人比过大年还要高兴。
&&&&在“惠民生、促满意”大走访活动中,东宋庄村村民反映吃水难问题,全村人就靠村两头的浅井来吃水。山上有甘甜的山泉水,村民需跑远路拉回家。了解这一情况后,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东宋庄村自来水工程列为今年新增办实事计划,并利用冬闲时间筹措资金36万元,在市水务局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打井、开沟、铺管、回填、试水各个环节近一个半月的紧张施工,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共铺设管道2000米,挖水池2个,安装水表140个,彻底解决了该村祖祖辈辈最头疼的吃水难问题,村民们再也不用为吃水犯愁了,一个个喜笑颜开。
&&&&据了解,唐家泊镇机关干部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中,真正做到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与群众打成一片,消除干群之间的隔阂,听到了真话,办成了实事。目前,全镇已发放便民联系卡8000余张,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00余条,落实新农村建设项目47个,为群众解难题133个,化解矛盾纠纷22起,结对帮扶困难户256个,发放慰问金及米面油等共计8万多元。
·····
·····
········
48小时排行榜
增值许可证:鲁B2-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鲁工商广字08-1685号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烟台星云信息传讯有限公司 本站官方网址 鲁ICP备020006号编辑:王佳
审核:孙华峰
手机随机报
大河客户端
version:3.2
大河报 - 社会89
大河健康报 - 中医47
大河网 - 第一时间47
河南法制报 - 社会与法45
河南日报 - 头版89
河南日报农村版 - 综合新闻38
河南商报 - 社会61
河南法制报
大河健康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家户户料理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