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塔上的实验的描写人物动作的句子和议论的句子

《斜塔上的实验》语段精读  本文档属于精品文档、课件类技术资料,转载请联系作者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斜塔上的实验》语段精读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斜塔上的实验》上课记(2)
2012年9月18日星期二
下午,在娄江上了《斜塔上的实验》。
这次试上,总体感觉不是满意,我认为,主要问题表现在两个问题,一是教学环节安排欠妥,课堂时间仓促;第一部分“跟着老刘做‘批注’”用的时间太多,以至于后面几个环节时间仓促,匆匆而过。二是学生气氛不很活跃,学生的思维没有活跃起来,处于被动的状态。但是,我觉得“研读一句话,理解整篇文”
“品读一个字,走近整个人”以及“为你打开一扇门”的环节还是不错的。
听课的老师们都提出了一些意见。说得都很好。综合起来,我觉得“读课文并批注”的环节过于冗长是主要问题。关于“批注”这个问题,可以单独成为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不能太多。所以,我觉得,批注的内容要么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删去“研读一句话,理解整篇文”“品读一个字,走近整个人”的环节,要么删去批注的内容,只保留“研读一句话,理解整篇文”“品读一个字,走近整个人”的内容。
从总的策略上看,我要在简化、入微与透当上下功夫。周末,我要根据这个思路重新修改教案。
我对《斜塔上的实验》的朗读尚觉粗糙。一个普通话不过硬的人朗读课文是要做好读前的充分准备的。
这次上课,我有两点感受,我的课还没有到一定的程度,还处在“初级阶段”的层面上,也正是如此,也必须虚心地听取老师们的意见与建议,从善如流。
2012年9月19日星期三
&感谢宋老师,感谢我们这个团队。
宋老师在今天又通过QQ给了我很多建议。
&《斜塔上的实验》教学流程
市教研室& 宋静娴
一、学生通读全文,理出主要内容。
人物:伽利略&&&
事件:实验&&
目的:证明理论
点出重要句子:伽利略用实验证明了他的理论。
二、品读一句话,理解整篇文(解决写了什么问题)
“伽利略用实验证明了他的理论”
1、句中的“实验”和“理论”具体指什么?
&&&2、选文叙述两次“实验”,在选材上有什么不同?(第一次,详细记录了发现规律的过程;第二次,先写了教授们的反对、责骂和威胁,学生们的嘲笑,实验当日人们的表现,实验的过程写的比较简略)作者这样选材有什么妙处?
&&3、除了两次“实验”以外,选文还写了伽利略“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的事情,这一部分有什么作用?(结构上,联系上下文,巧妙地将两次实验联结在一起;内容上,表明伽利略从小就“不轻易相信权威”,有“觉得以科学为终身事业”的决心,这是他能有如此成就的保证。)
&&&4、读一读这个句子,你能从中读出哪些意思和情感?
三、品读一个字,走近一个人。(解决为什么写的问题)
“又是伽利略一个发疯的念头”
1、说这个“疯”的人是谁?
2、为什么说伽利略“疯”?
3、哪些语句能具体表现伽利略的“疯”?
4、你如何看待伽利略的“疯”?
通过上面两个环节,学会质疑与解惑,并做好批注,其中也解决了怎样写的问题。
四、品读一段文,做好批注(将批注落实得更细,如果上面的批注是整体把握的话,这里就是细致品味)
示例第一小节。
比萨城一个年轻的医科大学生(点明年龄与身份),正在大教堂里跪着祈祷。除了一条链条扰人的擦碰声,大厅里一片寂静。(用除了……,以声写静,突出寂静的环境,为下文伽利略在嘀嗒声中的发现做铺垫,)一个教堂司事,刚注满一盏从教堂顶上悬挂下来的油灯,漫不经心(与伽利略形成鲜明的对比,别人看来是极为寻常的事情,在伽利略看来却是暗藏玄机)地让它在空中来回摆动。摆动着的挂灯链条的嘀嗒声惊扰了这个学生,引起他一连串的思考(与“漫不经心”照应起来,“一连串”写出了思考的周密与细致)。
五、小结,总结本课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宋老师还给了我QQ上讨论的一些记录:
1、“伽利略用实验证明了他的理论”,读一读这个句子,你能从中读出哪些意思和情感?
周庄王晓婷()&&10:18:18读出了他的严谨的科学精神,是用实验,这是第一点.其次,可是读出来作
者对伽利略的尊敬.
宋静娴回答问题一层层来,表层的,浅层的,深层的,这样确保不遗漏
花桥刘秀娟“实验”一词赞扬他严谨的实验精神。“证明”一词有对他追求真理,坚持
不懈的歌颂。
周庄王晓婷还有一点扬眉吐气的感觉,有木有?
顾红梅可以读出伽利略在追求科学真理过程中的艰难&&可以读出作者对伽利略
尊敬和钦佩
宋静娴太好了,继续继续
顾红梅读的时候,“用实验”三字要重读,这既是对伽利略的科学严谨、不轻信
威的褒赞,更是对反对派们的有力嘲讽“证明”一词强劲有力
顾红梅这句话放在斜塔上的实验的场面描写之后,干脆利索的呈现出来,犹如两个
铁球那样掷地有声,收束有力。
周庄王晓婷对大家对于他的嘲笑唏嘘的强力反击,将别人对他的“倔强”“狂妄”“荒
唐”还有威胁的有力反驳.
所以,它的作用还是应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去思考,也不是简单的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就能解决的。
我们在讲这些问题的时候常常会简单的以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来结论,其实还是要带着学生细细品读
这是个精细活哦
老师还是放不开的顾虑很多的
周庄王晓婷
值得不断学习
2、“当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时,大家都嘘他。他一只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铅球,另一只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铅球。时间到了,伽利略让两个铅球从塔顶同时落下。大家先是一阵嘲弄的哄笑--然后随之是大吃一惊的窃窃私语。难以相信的事情真的发生了!两个重量不同的铅球,同时从塔顶下落,同时越过空中,同时落到地上。”
如果让你们给这段文字写批注,你们怎么写呢?
周庄王晓婷
“先是”,“然后”
周庄王晓婷
“嘲弄的哄笑”,“窃窃私语”。
为什么哄笑?后来有为什么窃窃私语?
窃窃私语,语些什么呢?
周庄王晓婷
还有开头的一步一步蕴含了什么?
周庄王晓婷
为什么不直接省掉,或者换成一些其他的形容词
此处可以比较,当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时,大家都嘘他。伽利略爬上斜塔时,大家都嘘他。
周庄王晓婷
哄笑前面的嘲弄对哄笑有了限定,窃窃私语前面的大吃一惊对“语“的内容又有了限制。
周庄王晓婷
也就是当伽利略在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时可以揣摩伽利略在想什么,与旁人的唏嘘可以比较一下
玉峰陈小晶
三个“同时“
陆家朱丽娟
还有一个感叹号
3、选文叙述两次“实验”,在选材上有什么不同?这样问是不是指向不太明确啊?大家有何看法?
老刘问的好像是叙述上有什么不同。
我觉得不如直接问:课题为斜塔上的实验,为什么要写开头的实验?放在开头有什么作用?
因为不管 选材还是叙述& 初一学生还是不太明了
这个问法跟我的意图是不一样的。
我是想要学生能体会到,两次描写,是有详略的,在描写的角度来看,也是有区别的。
第一次着重的是正面的描写,只有发现规律的那一段时间,第二次是正面和侧面相结合的,既有本人,又要旁人,略写实验过程,详写实验之前的种种曲折。
可不可以这样:同是写实验,作者在记叙过程和刻画人物时,侧重点有什么不一样?在交流的基础上,再归纳选材的特点。
是不是对于初一学生来讲,还是比较专业啊?
嗯,即便老师曾讲过,他们也不能系统掌握。
当然,少数拔尖的学生还是没有问题的啦
这个问题比较麻烦
玉峰陈小晶
那是不是应该改成,两次实验,在描写上有什么不同?
2012年9月23日星期日
这几天,虽然没有着手修改《斜塔上的实验》的教学设计,但是,我的脑子里总是在琢磨着。
我也有点“疯”了。
周五晚上,与一位物理老师一起吃饭,于是便与他谈钟摆实验与自由落地实验。今天,他发了30多个关于单摆与自由落体运动的课件给我,让我眼花缭乱。我从中各选择了一个与我们文章所说的内容一致的备用。
我把这几天琢磨的结果再整理如下:
&&&&&&&&&&&&
&&《斜塔上的实验》教学设计(二稿)
&&&&&&&&&&&&&&&&&&&&&&&&&&&&[2012年9月23日市二中上课版]&&
1、感受伽利略勇于创新与实践的精神。
2、理解本文巧妙的构思以及记叙与描写将结合的写法。
3、学习批注式阅读的方法与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
&&&从斜塔导入。
二、朗读课文
&&&&&&&1、指名学生按段落读课文。(1-7);(8-9);(10-12);(13-18);(19)
2、提醒学生在听读中注意划下自己认为重点的词语或句子。
3、纠正学生朗读中问题;让学生说说划了哪些词句(不说为什么)。
&&&三、重点解读“伽利略用实验证明了他的理论”。
1、解析“理论”
&&&&&&&&&&&&
A、这个“理论”具体指什么?
&&&&&&&&&&&&
B、展示动画,帮助学生理解这个理论。
C、第一个理论在文章概括为什么名称?那么第二个呢?
2、解析“实验”。(一个一个问题追问)
&&&&&&&&&&&&
A、“实验”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各叫什么名称?
&&&&&&&&&&&&
B、文章写了两个实验,题目为什么只写“斜塔上的实验”?
&&&&&&&&&&&&
C、文章开头为什么直接写伽利略在大学学医时的“教堂里的实验”,然后再写他童年、少年爱科学爱实验的情况呢?
&&&&&&&&&&&&
D、作者为什么要写伽利略童年、少年的情况呢?
F、文章中多次写到伽利略爱实验,这些句子你划了吗?
&&&E、作者在写这两个实验的时候,有什么异同吗?
3、解析“伽利略”。
&&&&&&&&&&&&
A、文章中哪个字最能表现伽利略的特点呢?
&&&&&&&&&&&&
B、伽利略的“疯”表现在哪里呢?
&&&&&&&&&&&&
C、“用实验证明理论”是要有疯的精神的。那么,这“疯”的精神指哪些精神呢?
&&&&&&&&&&&&
1、“伽利略用实验证明了他的理论”这句话在结构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
2、你从这句话里读到了什么意思与情感呢?
&&&&&&&&&&&&
3、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阅读方法吗?
&&&&&&&&&&&&&&&
(以追问的方式读透一句话)
&&&四、伽利略真的在斜塔上证明了他的自由落体理论吗?
请看下面三段资料:
&&■斜塔为什么斜?
&&&&&&&&比萨斜塔为什么会倾斜,专家们曾为此争论不休。尤其是在14世纪,人们在两种论调中徘徊,比萨斜塔究竟是建造过程中无法预料和避免的地面积效应的结果,还是建筑师有意而为之?
  &&&&&&&
■伽利略真的做过斜塔实验吗?
&&&&&&&&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自由落体实验的故事,记载在他的学生维维安尼(伽利略的学生)在1654年写的《伽利略生平的历史故事》一书中,但伽利略、比萨大学和同时代的其他人都没有关于这次实验的的记载。对于伽利略是否在比萨斜塔做过自由落体实验,历史上一直存在着支持和反对两种不同的看法。
  &&&&&&&
■斜塔实验中的两个球真的会同时着地吗?
&&&&&&&&1612年有一个人在比萨斜塔上做过这样的实验,但他是为了反驳伽利略而作这个实验的,结果是两球并没有同时到达地面。
○比萨斜塔& &&&&&&&○伽利略&&&&
○自由落体运动&
○亨利·托马斯/
达纳·李·托马斯&&&
○《中国学生必读文库·科学卷》
&&五、下课
2012年9月24日星期一
&昨天,把新的设计发给教研室宋老师看看,今早她在QQ里提出两个问题:
&&1、划了哪些词句,有何意图?
2、最后的那些拓展与本课目标是否有关?
于是,便有了下面一段对话:
leqksis&8:50:55&
1、划了哪些词句,有何意图?意在培养读书时动笔的习惯。
2、最后的那些拓展与本课目标是否有关?这个拓展一个目的是作为本课的
结束,另一个目的是让学生带着疑问,把本节课作为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这个环节不占时间时间的,就是打开“一扇窗”而已。
宋静娴&8:51:24&但是给人的感觉会不会没有目的?
leqksis&8:52:49&关键看,这样安排是否有道理。如果有道理,别人看不到也没关系。如果没
道理,那就要再简化。宋静娴&8:53:52&最后的那个环节,不知道时间怎样?而且,字小,那天时间也来不及,一带
而过。没多大意思。
leqksis&8:54:58&最后的环节,我估计占时也就三两分钟,有时间多说说,没时间也可省略,
作为一种机动也可以。宋静娴&8:55:42&我觉得,凡是投影上显示的东西,都是要有效的。leqksis&8:56:17&应该是这样的。这个环节作为机动吧,怎么样?宋静娴&8:56:51&好,那你要另外准备一个结束语。
&下午,我请曾在我校工作现在苏州新区工作的一位老师帮我整理单摆与自由
落体运动的课件。
晚,制作好明天在二中试上的课件。
2012年9月25日星期二
下午在市二中试上了。感觉是,学生有了些积极主动的发言,有了许多主动
生成的问题,我也有了些兴奋感。但是,课还是不够简洁,有拉杂感,结果课堂时间还是不够。评课时,老师们觉得内容有些多有些乱,教师要教什么,不是清晰。我的看法是,内容有些多是问题,但是,课上我要教什么我还是清楚的,问题是,这个“教什么”是不是合适。
就在评课中,我的脑子里闪过一个思路:以“!”“?”“——”为引领,打破我现在的繁琐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自由表达。“!”就是让学生说读了本文后的发现(读懂的、读到的等),“?”让学生提出读了本文的疑问,“——”是让学生由此文想开去。
我忽然觉得,我的课堂还是要回到我自己的语文课的特点上来,这就是“我大胆地放——学生自由的表达——我贴紧学生表达的点拨”。
晚上,与山东朋友通电话40分钟,与他讨论“原课堂”的问题,因为,我还是要坚持我的理念且要有所推进。在交流中,我们的共识一是课堂一定要相信学生把时空放给学生,二是《斜塔上的实验》的教学中,“斜塔实验的精神”要大于“斜塔实验的写法”。
2012年9月26日星期三
从市二中上课后,我的想法是一定要推翻以往的设计,但是,新的设计究
竟是“全放”,还是“半放”我一直纠结着。“全放”有两个问题,一是作为公
开课,担心老师们不理解,二是担心学生的状态跟不上。“半放”,问题在于以
什么为突破口呢?
周五就要上课了,我的设计还未定。但我的心里并不急。我的把握是,对
课文我已经读过不知多少遍了,我很熟悉。
今天,我开始有意识地想了解一下上课的那所学生学校以及学生的情况。
为了验证一下我的“全放”的想法,上午第三节,我在我的班上上了一下。
学生只是在课堂上听我读一遍课文,然后,自由谈。我感觉谈得很不错。让学生自由谈完全胜过充分的设计。这个尝试,让我的心里定当了许多了。
斜塔、伽利略、钟摆实验、自由落体运动、文章构思、记叙与描写……连日来,我的心里都是“她”。
晚上,睡觉前,我又把《斜塔上的实验》朗读了一遍。然后是在思索中入梦的。
我也像伽利略一样了,近乎“疯”了。
2012年9月27日星期四
明天就要去张家港上课了。我要做出最后的决定,是“全放”,还是“半
放”?最终,我搁下的“全放”的思路,原因是,一节课要上这么长的文章,我怕需要较长的“放”的时间,然后,就来不及“收”了,因而,使得听课的老师不理解我的意图。如果是两节课,是完全可以“放”的。
我决定采取“半放”的策略。但,“半放”的抓手是什么?今天,我一直在想。我一致在琢磨宋老师的一个建议:给“伽利略用实验证明了他的理论”扩句。&&&
昨天,与宋老师就这个问题与我有段QQ研讨:
宋静娴 9:30:52
我的意思就是以扩句为线,然后解决这些问题。你总得有一个切入口吧
扩句我也认真想过。我来扩一句:
“坚持真理的伽利略终于用伟大的实验清楚地证明了他的自然节奏理论”。 宋老师,你再来扩一句。我们来演练一下。
不迷信权威的伽利略,用斜塔上的实验,有力地证明了他的理论
不迷信权威的伽利略在一生里用许多实验证明了他的很多伟大的理论。
为科学献身的伽利略从小到大都用实验很好地证明了他的斜塔实验理论。
以科学为终身事业的伽利略,用一次又一次的实验,证明了很多科学理论
这些,也许不合规范,但学生更会出现。
第一,伽利略的精神肯定能完成。
第二,关于实验,可以是具体落实到某一个实验,可以是一生中无数的实验
第三,关于理论,与实验是一样的
仔细研究“终于”一词,体会形成理论的艰难,进一步理解人物的精神品质
那还不如,抓伽利略、实验、理论三个词来展开呢。
哈哈,昨晚今晨,我的脑子里给伽利略搅翻了。啊哈哈
然后为什么不写很多很多的实验,而只选了其中的两个,这两个实验的先后顺序怎样,以此了解构思的问题
其实抓三个词跟扩句意图是一样的
扩句也只能从这个三个词上去完成。
宋老师,我马上进教室了哦。好课多磨!!
我非常感谢宋老师,她不仅给我深入研课的机会,更与我一起深入研课。
但是,我一直认为,以最后一句扩句的形式作为本节课的主问题,学生
可发挥的空间不是很大,因而,也许在实际操作中不甚顺当。
我在继续思索中。
晚八点,我坐定书房,开始了教案书写与课件制作。连日的研讨与思索,我终于把本文的教学设计凝结在一个“疯”字上。夜十一点半。我终于在研讨与思索中得到了新的教学设计。
&&&&&&&&&&&&&&&&&&&
&《斜塔上的实验》(三稿)
&&&&&&&&&&&&&&&&&&&&&&&&&&&&&&&
&&&【2012年9月27日张家港上课版】
二、静听朗读(教师朗读),动笔圈划,边听边想。
三、补充资料,利于理解
1、介绍伽利略。
伽利略(1564年---1642)1564年2月15日生于意大利比萨城,他
既是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又是发明家。他是为维护真理而
不屈不挠的科学战士。恩格斯称他是“不管有什么障碍,都能不顾一
切而打破旧说,创立新说的巨人之一”。他反对教会的陈规旧俗,由
此,他晚年受到教会迫害,并被终身监禁。他以系统的实验和观察推
翻了亚里士多德诸多观点。因此,他被称为“近代实验科学之父”“现
代观测天文学之父” 、“现代物理学之父”。
2、介绍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3、动画演示钟摆实验与自由落体实验。
【钟摆实验】两条绳索的起点虽大不相同,但在同样时间内到达同样点上。
【自由落体实验】两个重量不同的物体,同时从同一高处落下,同时越过空中,同时落到地上。
四、文中哪一个字最能表现伽利略的特点呢?
五、说“疯”。
1、伽利略有哪些“疯”的表现?
2、伽利略“疯”的表现,其实体现了什么精神?
3、打开“思”野,谈谈你对“疯”的理解。
“疯”字的义项很多,比如,它通常指精神病,患者神经错乱,精神失常,有时也指农作物生长旺盛而不结果实,还有作“言行狂妄”来讲。
但,我们所说的“疯”是一个褒义词,它是一种精神,它敢于摆脱束缚,勇于挑战权威,乐于书写自由,勤于表达执着。
疯,与痴迷、执着、挑战、理性是同义词,疯者即追梦者,它能够毫无畏惧地一直朝着自己的梦想,向前!
伽利略因为“疯”,所以才成为“近代实验科学之父”。
世间凡大成功者,无不是疯者。
追梦路上的疯者,是世间最最清醒的人!
制作完PPt,已是深夜近12点。
定夺了!我有些许兴奋感,也有些许轻松感,更有些许期待感。
2012年9月28日星期五
早起,对课件再修。
在从昆山到张家港的路上,我又把课文与思路梳理了一遍。然后闭目养神。
张家港暨阳湖实验学校。9:35—10:20。我在初一(3)班上《斜塔上的实验》。
走下课堂,我对自己的课,自我感觉也是比较满意的,尽管我还是觉得在课
堂现场中我还有不少疏漏。
在评课中,张家港的蔡明主任说:刘老师的课堂上里里外外坐了很多很多的
老师,昆山的课很精彩。
吴江市教研室的徐雪明主任说:这是一堂有理念、有特点、有智慧的课;主抓“疯”字,从表现到内涵;学生思维活跃。让我们坚信,给学生一点机会,学生会给你一片惊喜。相信学生,我们才有未来。
宋静娴老师提醒我:又有些拖堂吧?
&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能够听到更多的老师的意见,听到的只是溢美之言,没有能够听到对我的课的质疑,很遗憾。
我知道,这不是说我的课没有问题,只是评课没能得到展开而已。我真的希望得到更多的深度的研讨。
我在期待着这样更多的深度的研讨!
我觉得,上完一节课不是磨课结束,而是研讨的开始。
2012年9月29日星期六
今天,我与几位朋友说了,希望他们能给我的课能提些意见与建议。
我也给吴江市的徐雪明主任留言:
徐老师,谢谢您昨天听了我的课,且给我了很多溢美点评。谢谢您的勉励。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还请徐主任能对我的课提些意见,以便
徐主任回复:
你客气了。有一点其他的想法,今天恐怕来不及交流,等有空,我再跟你交换意见。非常钦佩你对语文的热爱!
确实如此,因为热爱语文,我才这样近“疯”。因为热爱,我才更希望等到研讨、帮助与指点。不知徐主任说的“其他的想法”具体是什么。唯有等候!
今天,张家港一位老师在QQ里留言:
刘老师,我是张家港梁丰初中的老师,很想结识你。
我一直沉醉在你的课堂教学中。 我想你应该是一本书,值得我去阅读的。
感谢老师们的勉励,这些勉励同样给了我信心,给了我勇气,给了我力量!
2012年9月30日星期日
&今天是9月份的最后一天,是国庆长假的第一天。我想及时回顾与反思一
下9月份的这次上《斜塔上的实验》的经历与收获,就以《影响课堂优劣的若干
因素》为题吧。
&&&&&&&&&&&&&&&&&&
&&&&影响课堂优劣的若干因素
&&如何上好一堂课?上好一节课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这真的是个复杂的问
题,它受制于很多因素。结合《斜塔上的实验》的备课上课经历,我谈谈一些感
对教材研读的程度,是影响课堂优劣的主要因素之一。
要想教学设计顺当,课堂教学过程自然,教师首先必须对课文认真地研读,
做到读顺、读懂、读透、读化。对课文研究不深不透,是无法有好的课堂教学的。
这似乎是常识。对课文研究深透了,也许,切入点也好,教学方法也好,过程设
计也好,都会迎刃而解。对《斜塔上的实验》的研读起始于对文章的多次的朗读
与批注。我对《斜塔上的实验》的朗读不亚于10次,而且认真地做过一次系统
的批注以及不断地补充,以致我对课文是十分地熟悉。
研读教材,有两个层面的研读,一是对教材原生价值的研读。所谓原生价值,
指的是作品作为社会阅读客体而存在的价值。《斜塔上的实验》选自《中国学生
科学卷》,这篇文章的本来的价值指向应该是向孩子们介绍伽利略,
以期让孩子们从小对科学产生兴趣。二是对教材的教学价值的研读。选入教材的
《斜塔上的实验》,其意义,一方面仍然具有对孩子进行科学思维引导的意义,
另一方面,它还要让孩子了解文章的写法妙处等。
对教材的研读除了上面所说的对课文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的理解外,我还注
意从如下两个角度来研读,一是宏观与微观结合的角度,就是从主题领悟、结构
特点、语言风格等宏观着眼,从字词句乃至标点等微观着手。二是教材内与教材
外结合的角度。所谓教材外的角度,就是大量查阅与课文相关的但在文章中不曾
体现的那些内容。比如,研读《斜塔上的实验》时,我就去了解亚里士多德,了
解钟摆实验与自由落体实验,了解斜塔,了解《中国学生必读文库》这部书等等。
基于这样的研读,所以,我将《斜塔上的实验》的教学目标定位在:1、感
受伽利略的科学精神;2、学习本文结构上的巧妙构思与叙述上的记叙与描写结合。
可以这样说,每一次教学设计的产生或推倒再来,我都是要去反复地阅读课文,在再读中寻找教学设计的灵感。就连在去张家港的车上,我都不忘再把课文好好地熟悉一下。
研读课文这是个“点”,你就要去了解与课文相关的“线”、“面”乃至“体”。就“点”看“点”是不够的,而必须是由“点”而看“线”、“面”、“体”。这才是研读教材的基本策略。
&谈到学情把握,我主要想说的是,我们要有积极的学生观。
我在前两次试上中为什么会出现不满意的情况,我觉得主要问题出在教学内
容的选择与对学生的“漠视”上。关于教学内容的确定,下文专谈,这里不赘述。
前两次的教学设计有明显的特点,就是路径感特强,具体表现为教学设计环
节多,问题密,学生的自由度小,因而造成学生被框束的情形多,这样也就造成
课堂局促不舒展,学生的思维也就局促而不畅通。
我之所以推翻前两个设计,一个重要出发点就是要解放学生的思维空间。其
实,这也是我课堂教学的一贯主张。但是,这次《斜塔上的实验》的上课经历,
对我以往的放得太开的现象又有了一些修正。我觉得,课堂一定要放,但放到什
么程度,这是需要拿捏的。
我的三稿设计仍是坚持放的主张,但是,在“疯”字的研读上放,我觉得,
就是一个较为妥当的策略。
徐雪明主任在评课时说的“给学生一点机会,学生就会给你一片惊喜”“相信学生,我们才有未来”,我觉得他是看到了我的课的骨子的。
我一直主张,“语文课堂”首先要弄清楚“课堂”是怎么回事,然后,再来研究如何在“课堂”上教与学“语文”。语文课堂首先要研究“课堂艺术”,然后再研究“语文教学艺术”。
很显然,我的前两个设计是把教学内容确定在“巧妙的构思”与“记叙与描
写结合”上的。而三稿设计是定位在对“疯”字的研读上的。比较起来,我发现,
前面两稿是为教文章技法而教技法,为了语文味而语文味的,其价值指向就是怎
样写的。而三稿的价值指向是写了什么,且在感受“写了什么”的同时顺其自然
水到渠成地学习“怎么写”。
三稿的核心环节是“说‘疯’”:
五、说“疯”。
1、伽利略有哪些“疯”的表现?
2、伽利略“疯”的表现,其实体现了什么精神?
3、打开“思”野,谈谈你对“疯”的理解。
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学生是要深入课文,然后又要走出课文的,也是从表象走向本质的过程。尤其是“伽利略有哪些‘疯’的表现”这个问题,在说说伽利略的“疯”的表现的时候,自然引导学生感受文章是如何写他的“疯”的,这样的技法学习更是自然而亲切的,因而也是有效的。
在学生自由表达对这三个问题的看法之后,我集中而明确地讲如下一段话:
“疯”字的义项很多,比如,它通常指精神病,患者神经错乱,精神失常,有时也指农作物生长旺盛而不结果实,还有作“言行狂妄”来讲。
但,我们所说的“疯”是一个褒义词,它是一种精神,它敢于摆脱束缚,勇于挑战权威,乐于书写自由,勤于表达执着。
疯,与痴迷、执着、挑战、理性是同义词,疯者即追梦者,它能够毫无畏惧地一直朝着自己的梦想,向前!
伽利略因为“疯”,所以才成为“近代实验科学之父”。
世间凡大成功者,无不是疯者。
追梦路上的疯者,是世间最最清醒的人!
这段话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学生而言,这是引导他们对“疯”的精神有着提升性的认识的关键。一节课的教学,要有这样的立意,关乎人的精神发展的立意。按照袁爱国在《境界语文:语文教学品格的价值追求》(《语文教学通讯》2012年第9期)中的观点来看,这就是追求“境界语文”的一种实践。
  纵观《斜塔上的实验》的教学实践,选择以“疯”字为突破口,是一个不错
的选择,它不仅没有落入“泛语文”的误区,而且把“语文味”调出来了。
我一直坚持课堂的环节要简单,不要密不透风,不能环节繁琐。
我们不妨再梳理并点评一下三稿的设计环节:
二、静听朗读(教师朗读),动笔圈划,边听边想。
【为什么选择教师读课文?不是不让学生读课文,一是学生在课前已经有了阅读实践,我并没有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二是我一直主张,教师的合适的朗读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指导)。教师读课文的这个环节,一是为了学生再深入理解课文,二是为下面环节中学生的充分表达做好充分的铺垫。】
三、补充资料,利于理解
1、介绍伽利略。
2、介绍亚里士多德。
3、动画演示钟摆实验与自由落体实验。
【为什么要补充这些资料?原因很简单,为学生理解课文提供背景支架。我一直不主张,教师对学生积郁在心头的明显的知识性的问题不顾,而急于去做所谓的引导点拨。提供伽利略、亚里士多德以及两个实验的动画演示,就是消解学生心头的明显疑惑,让他们的心头不“堵”。】
四、文中哪一个字最能表现伽利略的特点呢?
【为学生搭建自由表达的平台。】
五、说“疯”。
1、伽利略有哪些“疯”的表现?
2、伽利略“疯”的表现,其实体现了什么精神?
3、打开“思”野,谈谈你对“疯”的理解。
【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既贴紧课文,又抓住语言文字这个缰绳,更学习由表象到实质的思维方式,最主要的是真切感受伽利略的科学精神的。大而言之,是以人文的指向来带起工具的目的。小而言之,让语言感受与训练建立在有意义的学习的层面上。】
【这个环节很重要,这是画龙点睛的环节。这个“睛”由老师来点是否合适呢?我觉得,这是教师发挥其主导作用的重要体现。其实,学生的点睛是有的,那就是上面的第三个问题:打开“思”野,谈谈你对“疯”的理解】
我们再回过来看以上的这些环节,明显感觉是疏朗、清晰、简约,这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原则。唯有疏朗、清晰、简约,再加上得体,那么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就能被激活。
作为上课者的我来说,我在现场的真切感受是,在众目睽睽的课堂上,我的
现场调控还是存在不足。有的是事先有设想的引导因为心理的因素而忽略,有的对学生回答本还可以引导得更好些。也就是说,我的课堂现场调控还不是从容与随心所欲的,还存在着局促感。
我能感受到这些,我就能够改进。只是,需要这样的舞台,这样的历练,让我的心理更平更稳。
关于这次《斜塔上的实验》从备课到上课再到自我反思,我只能写这些了。而所写的这些也只是“只在此山(课)中”的我的自我感受。
古人云: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写下的这些只是迷者迷语,我真的期待有“旁观者”给我识破“庐山真面目”
我期待着!唯有期待!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描写瀑布的句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