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成键电子数?什么是反键电子数?化学键与化学反应求解。

结构化学-授课教案2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结构化学-授课教案2
结​构​化​学​-​授​课​教​案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结构化学复习提纲
下载积分:400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7:53:12|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结构化学复习提纲.DOC
官方公共微信化学问题:派电子数怎么算啊?_百度知道
化学问题:派电子数怎么算啊?
提问者采纳
各轨道电子分配π2p轨道分子轨道中电子的排布(这里不介绍σ轨道)要先满足成键轨道,后满足反键轨道π2p轨道为4个电子,π2pz轨道中2个电子,其中π2py轨道中2个电子,π*2p轨道也为4个电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化学问题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查看话题
【求助】单电子近似与原子轨道线性组合(LCAO)有什么矛盾之处吗?
单电子近似中假定粒子(原子或分子)体系的波函数ψ是各个单电子波函数ψi的乘积,而LCAO却假定波函数ψ是原子轨道的线性组合,这两者是矛盾的吗?如果是,那怎么理解它们之间的矛盾呢?谢谢各位指点啊:)
应该是从不同的角度考虑的吧? 没有矛盾,两个概念是不同的。
单电子近似(或者更为广义的平均场近似)在固体理论和量子化学中被广泛应用。我们知道,直接处理多体相互作用体系是不可能的,因此需要各种近似。粗糙的说,单电子近似是把其他粒子(包括离子和其他电子)对“所研究”电子的作用用一个势场代替(例如固体中是晶格的周期势,分子中是具有分子骨架对称性的势场,原子中是中心势场,等等),然后把这个近似的势场带入薛定谔方程求解。可以解出体系的本征值和本征矢(具体的说,例如对固体是布洛赫波和能带,对分子是分子轨道和分子能级,等等)。
但是,即使是采用了单电子近似,求解单电子的波函数和本征值仍然是不容易的。这个时候一般的做法,是找一组完备(或近完备)的基组对体系的波函数展开(这一点其实就是应用了量子力学的态叠加原理。)。比如,对于布洛赫波,我们可以采取平面波,正交平面波,缀加平面波等等。而对于分子,一般我们就采用原子轨道对分子进行展开,这就是所谓的LCAO方法(当然,这个方法也可以在固体中应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yzcluster at
没有矛盾,两个概念是不同的。
单电子近似(或者更为广义的平均场近似)在固体理论和量子化学中被广泛应用。我们知道,直接处理多体相互作用体系是不可能的,因此需要各种近似。粗糙的说,单电子近似是把其他粒子 ... 谢谢yzcluster的解释,但我还有疑问:你的意思是说LCAO是在求解单电子的波函数和本征值时的一种数学方法吗?我看到一些书上是说LCAO是把整个波函数对原子轨道集线性展开,而不是把单电子波函数对原子轨道展开,是我理解错了吗? 可以认为LCAO方法是求解单电子波函数的一种手段,但这种“手段”是以量子力学的态叠加原理为基础的,因此不能简单的看做一种数学处理方法,因为它是有物理思想的。
可以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求解氢分子的时候,我们把两个氢原子的1S波函数线性叠加起来,例如,系数为C1和C2,并带入薛定谔方程求解。结果可以求出两个解,即所谓的成键态和反键态的分子轨道。然后在把两个电子(注意是两个)以某种方式(比如,对基态,遵从费米规则,最低能量,洪特规则)排布到分子轨道上。
这个例子就意味着,我可以把体系的波函数对基组展开并带入方程后,可以一次性求出体系所有的波函数(分子轨道)。这恐怕就是你所说的“LCAO是把整个波函数对原子轨道集线性展开”。
关键在于,由于电子是全同粒子,所以我们只要解一次薛定谔方程,再把多电子(如果体系的电子个数不止一个,例如上例是两个电子。)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布到轨道上就行了。我觉得这也是单电子近似处理多体问题很重要的一点。要注意的是,你所谓的整个波函数,其实在单电子近似下就是单电子波函数。 Originally posted by yzcluster at
可以认为LCAO方法是求解单电子波函数的一种手段,但这种“手段”是以量子力学的态叠加原理为基础的,因此不能简单的看做一种数学处理方法,因为它是有物理思想的。
可以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求解氢分子的时候,我们 ... 我倒觉得LCAO只是一种数学方法。
首先,理论上可以证明,即便是氢原子,LCAO得到的本征值也不是真实波函数的本征值(严格可解),可见“真实”的分子轨道并非LCAO,而可能是NCAO-非线性组合原子轨道,这方面的理论(NCAO)研究也在进行。
再者,态叠加原理,我一直觉得它是一个不完备的基本假设(在量子力学中有很大的争论),或者只是某种真理的近似吧。
一家之言,如有错漏,敬请给位见谅 楼主的提问应该有代表意义,是学量化的人都可能遇到的困惑。说一点个人理解:
1、按MO理论,分子的总波函数近似为分子中各单电子波函数(自旋轨道,即MO)的乘积,但为求解得到各单电子的波函数,就需另做一些近似,其中之一便是LCAO。注意,这里的AO实际上是原子体系中的单电子波函数。
2、单电子近似实际上也用于求解原子体系的S-方程,即原子的总波函数近似为原子中各单电子波函数(AO)的乘积。
以上解释若有错误,敬请指正,谢谢!希望共同进步:P:P:P
var cpro_id = 'u1216994';
欢迎监督和反馈:本帖内容由
提供,小木虫仅提供交流平台,不对该内容负责。欢迎协助我们监督管理,共同维护互联网健康,如果您对该内容有异议,请立即发邮件到
联系通知管理员,也可以通过QQ周知,我们的QQ号为:8835100
我们保证在1个工作日内给予处理和答复,谢谢您的监督。
小木虫,学术科研第一站,为中国学术科研研究提供免费动力
广告投放请联系QQ: &
违规贴举报删除请联系邮箱: 或者 QQ:8835100
Copyright &
eMuch.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木虫 版权所有“在有机物中化学键数等于不成对电子数之和除以二”这句话要怎么理解???_百度知道
提问者采纳
个CH3CH2OH分子中、1个氧氢键,可以这样记:1个碳4个未成对电子,含有5个碳氢键。要说有机物中每个原子的不成对电子数、1个碳碳键,所以有你说的结论、1个氢有1个、1个氮为3个。形成共价键就是将未成对电子变成共用电子对,一个共用电子对为2个电子即一个共价键、1个碳氧键,共8个共价键、1个氧有2个
很想问一下什么是不成对电子啊?
不成对电子,如果学了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理解得就很深刻了。如果没学,可以联想电子式的书写,一般老师会说各种原子电子式应该如何书写。原子的内层电子都是成对的,最外层可能有未成对的电子,如碳最外层有4个电子,一般认为都是不成对的,氮最外层5个电子,一般认为是一对加3个未成对电子,氧有2对、2个成单(就是不成对)电子,氟有1个不成对电子。
很详细,谢谢你啦!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非常感谢!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不成对电子指在分子轨道中只以单个存在的电子,而不形成电子对。
太高级了没看懂啊,我高二。
那就不好说了,有关轨道的理论高三会专门上一本选修书的。选修3
化学键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化学反应工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