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士兵伏地听形容马蹄声声,并判断敌人兵马的多少和距离的远近

四年级上册科学作业
第一单元& 天气
1我们关心天气
1.判断题。
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它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2)天气带来的变化,我们并不能每天都感觉得到。&&&&&&&&
(3)天气预报图中的不同符号表示不同的天气。&&&&&&&&&&&&
(4)为了更好地认识天气,我们要把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联系起
来考虑。&&&&&&&&&&&&&&&&&&&&&&&&&&&&&&&&&&&&&&&&&&
2.我知道的天气现象。
要用雨伞的天气
阵雨、小雨、(&&&
适合野餐的天气
多云、微风、(&&&
感觉寒冷的天气
冰冻、有霜、(&&&
3.描述今天的天气。今天的天气怎么样?
4.用气泡图表示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1.选择题。
(1)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我们常叫做(&&&
A.天气表&&&
B.气温表&&&
C.天气日历
(2)天气符号“&&&&
”表示的天气是(&&&
A.晴&&&&&&
B.阴&&&&&&&
(3)在观察记录一个月的气温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尽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进行观察记录
B.遇到周末和假期,应该停止观察记录
C.尽量在同一个地点进行观察记
3温度与气温
1.判断题。
(1)温度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2)每天教室里的温度和教室外的温度是一样的。&&&&&&&&&
(3)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4)一般情况下,同一天中午的气温比早上的气温高。&&&&&
(5)某小组测得的温度与其他组不一样,肯定是温度计坏了。(&&
4风向和风速
1.判断题。
(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2)从西北方吹向东南方的风是东南风。&&&&&&&&&&&&&&&&&&&&&&&
(3)我们一般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4)只有用旗子才可以帮助我们估计风速。&&&&&&&&&&&&&&&&&&&&&
(5)风向和风速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2.选择题。
(1)风向可以用(&&&
A.风速仪&&&
B、风向标&&& C
(2)风每秒钟行进的距离称为(&&&
)。 A.风速&&&
B.风向&&&&&
(3)当风向标的箭头指向东时,风向是(& )
A.东风&&&
B.西风&&& C南风
(4)气象学家常把风速分成(&&&
)个等级。 A.9&&& B.1
1&&& C.13
4.小资料。
我国东汉时的科学家张衡,在公元132年发明了一种候风仪,又叫“相风铜鸟”。这种仪器制作简单,即在空旷的地上立一根五丈高的长&
杆,杆上装一只可以转动的铜鸟。人们可以根据铜鸟随风转动的方向判&
断风向。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风向计。西方国家所使用的风向计直到12世纪才开始出现,比张衡的“相风铜鸟”晚了约1000年。
5.降水量的测量
1.判断题。
(1)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
(2)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升。&&&
(3)无论什么形状的透明杯子,都可以用做雨量器的刻度杯。&
.(4)在模拟降雨的实验中,喷壶要离开雨量器一定的距离。(&&&
& (5)我们利用降水量柱形图是无法了解不同日期的降水变化的。
2.选择题。
(1)下面的天气现象中,(&&&
)不是降水的形式。
A.暴雨&&&
B.大雪‘&&&
)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A.雨量器&&&
B.,集水漏斗&&&
C.测量试管
(3)自制雨量器的刻度纸条是用来(&&&
A.模拟降雨&&&
B.测量降水量& C.一收集雨水
(4)一天中的降水量是指(&&&
、,j、时的降水总量。
B.12&&& C.24
(5)今天下了暴雨,我知道降水量在(&&&
)毫米之间。
A.10~25&&&
B.25~50&&&
C.50~100
1.判断题。
(1)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
(2)晴天的时候,天空中一定是没有云的。&&&&&&&&&&&&&&&&&&&&&&&
(3)云可以看做是天上的雾。&&&&&&&&&&&&&&&&&&&&&&&&&&&&&&&&&&&
(4)积云可能会发展成积雨云,并形成雷阵雨的天气。&&&&&&&&&&&&&
(5)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就是卷云。&&&&&&&&&&&&&&&&&&&
(1)当所有的天空都被云覆盖,这时的天气称为(&&&
A.晴天&&&
B.多云&&& C.阴天
(2)纤细的雨状云是(&&&
),它由微小的冰晶组成。
A.积云&&&
B.层云&&&
(3)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眄云叫做(&&&
A.积云&&&
B.层云&&& C.卷云
3.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总结出了许多根据云的特点来判断天
& 气的谚语。请你收集几条谚语,写在框中。
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1、判断题。
(1)对天气观察记录的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2)从“日期—气温”表中,我们无法计算出这段时间的平均气温。(&&
(3)从我的观察记录来看,这一个月的晴天天数要比雨天天数多。(&&&
(4)从我的观察记录看,这一个月的降水形式主要以雷阵雨为主。(&&&
(5)利用降水量变化柱形图,我们可以了解一段时间的降水情况。(&&&
2、下表是小明所作某月的降水量记录,请你帮助他完成降水量的数据整理和分析。
某月的降水量记录(单位:毫米)&&&&
记录人:陈小明
我的数据整理和分析 :
本月中,下雨天共(&&&&&
)天,其中小雨(&&&&&
)天,中雨(&&&&&
)天,大雨(&&&&&
)天,暴雨(&&&&&
)天,大暴雨和特大暴雨(&&&&&
(2)本月中,每周的降水量统计如下:
降水量(毫米)
(1)利用一些探测仪器和卫星技术可以准确地观测天气。(&&&&&
(2)在天气情况的记录中,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天气。(&&&&&
(3)利用天气日历,我们可以方便地分析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
(4)从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中我们可以推测一年的气候变化。(&&&&&
(5)温度、风向、降水量、云量都是天气日历中生根的记录数据。(&&&&&
(6)同一时间,阳光下和背阴外的温度一定是相同的。(&&&&&
(7)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8)风速的等级只能用风速仪来测定。(&&&&&
(9)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为积云、层云、卷云三类。(&&&&&
(10)黑压压的乌云实际上就是卷云。(&&&&&
2、选择题。
(1)在我们记录风力的时候,数字“1”表示(&&&&&
A、无风B、微风C、大风
(2)27℃读作(&&&&&
A、摄氏二十七度B、二十七度C、二十七摄氏度
(3)当红旗朝东飘扬时,风向是(&&&&&
A、东风B、西风C、南风
)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A、雨量器B、风向标C、温度计
(5)“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这句谚语中的“城堡云”就是(&&&&&
A、积云B、层云C、卷云
3、画一画。
4.根据小明提供的某一天的天气信息,在下表的相应位置打“√”。
上学时——能见度1O米;需要穿毛衣;许多人外出时都带了雨伞。
中午时——汽车开过时,许多地方都溅起水花;大树被吹得直摇摆。
& 放学时——天空阴沉沉的;炊烟往东飘去。
口阴天&& 口雨天
口有冰&& 口有露
口凉爽&& 口寒冷
口层云&& 口卷云
口西风&& 口北风
口微风&& 口大风
5.根据下表,画出某地区一年的降水量柱形图。
某地区一年的降水量情况记录表(单位:毫米)
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1.选择题。
(1)我观察到(&&&
)的现象,说明食盐在水中溶解了。
A.食盐沉到了杯子底部&&&
B.杯子里的水面升高了
C.在水中看不到食盐了&&&
D.在滤纸上留下了食盐
(2)我观察到(&&&
)的现象,说明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A.沙沉到了杯子底部&&&
B.在滤纸上没有看到沙
C.杯子里的水面升高了&&&
D.杯子里的水变浑浊了
(3)我观察到(&&&
)的现象,说明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
A.水变白色了&&&
B.面粉没有沉到杯子底部
C.面粉看不见了&&&
D.在滤纸上留下了面粉
(4)在过滤面粉与水的混合液体的过程中,(&&&
)的方法是错误的。
A.为了过滤更多的液体,漏斗里的液体要超过滤纸的边缘
B.在往漏斗里倒液体的时候,我们应该通过玻璃棒引流
C.在过滤过程中,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2、写出过滤实验中使用的各种实验器材的名称。
2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1、请写出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高锰酸钾进入&&&&&&
轻轻摇晃杯子&&&&&&&
搅拌后高锰酸
水中时的状态后&&&&
的高锰酸钾&&&&&&&&&
2.选择题。
(1)下列关于“沙不能溶解”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水中有沙颗粒的沉淀
B.沙能被过滤出来
C.沙均匀地分布在水中
(2)在高锰酸钾刚刚放入水中的时候,(&&&
)的地方高锰酸钾最多。
A.透明&&&
B.深紫色&&&
&&&)在水中搅拌后,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沉淀下来。
B.食盐&&&&&
(4)食盐在水中充分溶解后,(&&&
)的说法是正确的。
A.水面最咸&&&
B.中间最咸&&&
C.各个地方都一样咸
(5)把少量的(&&&
)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我们还能看到颗粒。
B.食盐&&&
C.高锰酸钾
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1、画一画胶水和食用油在水中的分布情况。
2.选择题。
)放入水中后,会漂浮在水面上。
A.胶水&&&
B.酒精&&&
)放入水中后,会沉到水底。
A.胶水&&&
B.酒精&&&
(3)酒精在水中溶解后,会分布在水的(&&&
A.上部&&&
B.下部&&&
C.各个地方
3.小资料。
漂浮在海面上的石油,严重时会杀死许多动植物。清除海洋石油污染是非常困难的。英国一位农场主发明了一种用机编禾草排治理石油污染的方法,不仅能防止石油在海洋中扩散,而且能吸收比自身重15倍的石油,禾草中又以大麦秸秆治理污染的效果最好。1992年,一艘油轮在设得兰群岛附近失事后,有关部门在海上放置了22千米长的禾草排,从而保护了海滨浴场和渔场免遭污染。
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填空题。
(1)50毫升的水大约能够溶解(&&&
)克的食盐。
(2)50毫升的水大约能够溶解(&&&
)克的小苏打。
(3)比较食盐与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的溶解能力更强。
2.轻轻地打开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约三分之一管的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或用手指堵住)注射器管口。
& (1)观察注射器里的液体。
&&& 我发现:
(2)慢慢地往外拉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液体。
(3)再慢慢地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液体。
3.有些液体中溶解有大量的气体,打开瓶盖时会冒出许多气泡。请在方框中用打“√”的方法找出这些液体。
口矿泉水&&&
口可乐&&& 口牛奶
口酱油&&& 口白酒
5溶解的快与慢
1.哪块水果糖溶解得快?
(1)把大小、形状相同的两块水果糖同时放入装有半杯水的两个杯子中。
用筷子搅拌的这一杯,,水果糖的溶解速度(&&&
没有用筷子搅拌的那一杯,水果糖的溶解速度(&&&
实验证明,(&&&
)可以加快溶解。
(2)大小、形状相同的两块水果糖,把其中一块切碎,然后同时放入装有半杯水的两个杯子中。
切碎的水果糖溶解速度(&&&
没有切碎的水果糖溶解速度(&&&
实验证明,(&&&
)可以加快溶解。
(3)把大小、形状相同的两块水果糖同时放入同样多的热水与冷水中。
放在热水中的水果糖溶解速度(&&&
放在冷水中的水果糖溶解速度(&&&
实验证明,(&&&
)可以加快溶解。
2.判断题。
(1)在“搅拌是否可以加快食盐的溶解”实验中,两个杯子中的食盐可以不一样多。&&&
(2)在“比较水的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实验中,我们可以在其中一个杯子中搅拌。&&&
(3)把两份同样多的食盐放入同样多的水中,放在热水中搅拌要比放在冷水中搅拌溶解得快。&&&
(4)在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各种因素中,温度对物质溶解快慢的影响要比搅拌对物质溶解快慢的影响大得多。&&&
6.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1.选择题。
(1)在“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实验中,我选择(&&&
)的方法加食盐。
A.一份一份地加& B.2克2克地加& C.一次性全部倒入
(2)我估计一杯100毫升的水能溶解(& )的食盐。
A.50克以下&&&
B.50~100克&&&
C.100克以上
2.“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研究计划。
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一小袋食盐、筷子、(&&&&&&&&&&&&&&&&&&&&&&
&&&&&&&&&&&&&&&&&)
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1.一杯浓盐水的底部还有一些未溶解的食盐,用什么方法能使这些食盐溶解?&&&
我的方法:&&
&我的解释:
2.把一杯盐水放在窗台上,让杯子里的水蒸发,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会怎样?
我的预测:&&&
我的解释:
3.选择题。
)的方法是不能分离食盐与水的。& 、
A.给杯子中的盐水加热& B.把盐水放在太阳下& C.过滤
(2)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
A.让蒸发皿均匀受热&&&
B.不让蒸发皿底部变黑
&&& C.加热得更快
(3)我们通常利用酒精灯火焰的(&&&
)给物体加热。
A.焰心&&&
B.内焰&&& C.外焰
(4)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方法,正确的是(&&&
A.用一个酒精灯为另一个酒精灯点火
B.用嘴把酒精灯火焰吹灭
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然后再重盖一次
4.比较食盐颗粒和浓盐水的结晶颗粒。
浓盐水的结晶颗粒
1.选择题。
(1)白糖能溶解于水中,所以白糖(&&&
A.能被过滤出来&&&
B.不会沉淀
C.在水中是不均匀分布的
)的液体可能溶解了。
A.沉在水底&&&
B.漂浮在水面& C.均匀地分布在水中
)的方法可使水果糖在水中溶解得更快。
A.把水果糖放入冷水中搅拌
B.把水果糖放入热水中搅拌
C.把水果糖切碎后放入热水中搅拌
(4)下列问题中,我们可以直接研究的是(&&&
A.一杯水中能溶解多少高锰酸钾
B.一杯水中能溶解多少克高锰酸钾
C.50毫升的水中能溶解多少克高锰酸钾
)的方法不能将海水中的食盐提取出来。
A.把海水放在一个容器中加热
B.把海水放在一个容器中剧烈摇晃
C.把海水围在一个地方,然后在太阳下暴晒
(6)100毫升的水大约能溶解(&&&
A.20克&&&
B.35克&&&
(7)我们常喝的饮料“可乐”中溶解了大量的(&&&
A.氧气&&&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2.判断题。
(1)在过滤时,漏斗中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2)利用高锰酸钾,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它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 (3)所有的液体都可以溶解在水中。
& (4)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 (5)搅拌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
& (6)将浓盐水放在窗台上,食盐和水会一起被蒸发。
& (7)酒精灯的火焰分三层,其中温度最高的是焰心部分。
3.将下列物品分别填入相应的方框中。
食盐石头& 面粉& 白糖&
塑料肥皂& 高锰酸钾
酒精& 菜油& 蜂蜜&
洗手液&& 洗发水
能溶解于水&&&&&&&&&&&&&&&&&&&&&
不能溶解于水
4.写出酒精灯各部分的名称。&
第三单元声音
1.我们听到过许多声音,请写出6种不同的声音。
我听到过的声音:
这些声音在(&&&
)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
2.判断题。
(1)敲击大小不同的两支音叉,小的音叉发出的声音高。&
(2)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支音叉,声音的高低会发生变化。&
& (3)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支音叉,轻轻地敲时发出的声音弱。
3.选择题。
(1)“哆”、“唻”、“咪”三个音阶中,(&&&
)的音最高。
A.“哆”&&&
B.“唻”&&&
)是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的一种发声仪器。
A.钢琴&&&
B.音叉&&&
(3)用相同的力击打长短不同的三枚钉子,(&&&
)发出的声音最高。
A.最长的钉子&&&
B.最短的钉子& C.长度居中的钉子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使物体发出声音的方法有许多,请把这些发声的方法记录下来。
使物体发声的方法
通过实验,我得出的结论是: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2.选择题。
(1)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
A没有变化&&&
B产生波纹&&&
(2)用力弯曲钢尺,钢尺不会发声,这是因为钢尺没有(&&&
A受到力&&&
B断裂&&& c振动
(3)人说话的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
B喉咙&&& c声带
3.判断题。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流水的声音是由水的振动产生的。&&&&&&&&&&&&&&&&&&&&&&&&&&&&&&&
(3)橡皮筋没有发出声音,说明橡皮筋没有发生变化。&&&&&&&&&&&&&&&&&
(4)物体的振动实际上就是物体在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
&&&&&&&&&&&&(&&
(5)敲一下锣,在一段时间里我们还能听到锣的响声,是因为锣还没有停止振动。&
3声音的变化
l.判断题。
(I)说话声的高低与声带振动的快慢有关系。&&&&&&&&&&&&&&&&&&
(2)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
(3)声音的高低与声音的强弱是同一回事。&&&&&&&&&&&&&&&&&&&&
(4)声音的强弱用音量来描述,声音的高低用音高来描述。&&&&&&
2.根据下面每幅图所提供的从“1”到“8”的顺序,用“高&&&&
低”或“低&&&&&
高”来表示声音的变化规律。
&(1)按顺序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声音高低的变化规律是:&&&&&&&&&&&&&&&&&&
(2)按顺序敲击长短不同的金属片,声音高低的变化规律是:&&&&&&&&&&&&&&&&&&&
(3)按顺序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声音高低的变化规律是:&&&&&&&&&&&&&
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1、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的实验
(1)我的问题: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振动发出的声音会改变吗?
我的预测:
我的理由:
&&&&&&&&&&&&&&&&&&&&&&&&&&&&&&&&&&&&&&&&&&&&&&&&&&&&&&&&&&&
(2)我的宾验记录(声音的变化用“高”、“较高”、“较低”、“低”来表示):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
听到的声音变化
(3)我的结论:
(1)与声音的高低有关系的是(&&&
A物体振动的快慢&&&&
B物体的颜色&&&&&
C物体的气味
&(2)塑料尺、钢尺、木尺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其中钢尺发出的声音(&
A低而闷&&&
B高而亮&&& c十而轻
(3)音量与物体振动之目的关系是(&&&
A精体振动幅度大,音量强
B物体振动幅度十,音量强
c物体振动速度性,音量强
5声音的传播
1、选择题。
(I)利用棉线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 )从话筒传到听筒的。
B棉线&&& c纸杯
(2)声音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
B气流&&& C直线
(3)当我们把玻璃钟罩里的空气逐渐抽掉,钟罩里的闹钟铃声(&&&
A越来越轻&&&
B越来越响&&& C不变
(4)月球上由于没有传播声音的(&&&
),所以不能直接听到对方的声音。
A无线电设备&&&
B任何物质&&&&&
(5)写字的声音可以通过(&&&
)传播到紧贴在桌面上的耳朵里。
B笔&&& c桌面
2、在古代的战争中,由于通讯设备落后,士兵们时常利用伏地听声的简单方法听到几里外传来的马蹄声,并判断出敌人骑兵的多少和远近。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声音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或音速。不同种类的物质以及不同的温度下,声音的传播速度都不同。0℃时空气中的声速约是331.
45米/秒,温度每升高l℃,声速约增加0.6米/秒,15℃时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40米/秒。
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请把耳朵的结构和它的功能用线连接起来。
耳道&&&&&&&&&&&&&&
传递振动到内耳
&&&&&&&&&&&&
传递声波到中耳
听小骨&&&&&&&&&&&&
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听觉神经&&&
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2、观察比较鼓膜振动的实验。
橡皮膜的振动情况
实际的情况
声音的制造点到橡出膜的距离相等
橡皮膜上方制造的声音较强
橡皮膜上方制造的声音较弱
制造的声音强弱相同
接受的声音距离橡皮膜较近
接受的声音距离橡皮膜较远
7保护我们的听力
1、判断题。
(I)人只有老的时候,才有可能丧失听力.&&&&&&&&&&&&&&&&&&&&&&&&
(2)长期生活在噪音的环境里,会影响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
(3)避到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时,我们可以用手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4)我们要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收听厂播和音乐。&&&&&&&&&&&&&&&&&&
&(5)物体发出的声音的大小是可以控制的.&&&&&&&&&&&&&&&&&&&&&&&&
2、在塑料罐里放几粒豆子,做成一个发声罐,用什么方法可使发声罐发出的声音变轻?将你的方法填写在下图中。
使发声灌的声音变轻的方法
3、小资料。
&噪声易使人烦恼、疲劳、紧张和分散注意力,影响人们的学习、工作、休息以及睡眠,严重时会引起疾病(如耳聋、心脏病等)和事故。国际上规定90分贝为听力保护的最高限度。噪声是目前污染环境的三大公害(污水、废气和噪声)之一,控制噪声是环境保护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1.填空题。
(1)在枝园里,我听到一些比较轻的声音,它们主要是由(&&&
)等物体发出的;我也听到一些比较响的声音,它们主要是由(&&&
)等物体发出的
(2)人们说话时发出的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蚊子发出的“嗡嗡”声是由(&&&
)振动产生的。
(3)物体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
),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 )。
(4)物体的振动速度越快.声音越(&&
);振动速度越慢,声音越(&&&
(5)声音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
2.判断题。
(1)不同的物体传播声音的本领是不同的。&&&
(2)当锣停止振动后,它还能发出声音。&&&
(3)在学校每个角落都能听到铃声,说明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4)雷声是通过雨水的振动传到我们耳朵里的。&&
& (5)当我们潜到水里时,就不会听到水面上的声音了。
&3.选择题。
(1)“咪”、“发”、“索”三个音阶中,(& )的音最低。
B“发”&&& c“索”
(2)收音机里传来的钢琴声是由(&&&
)振动产生的。
B琴弦&&& C喇叭
(3)用力敲击音又,我们听到的声音(&&&
B弱&&& c强
& (4)在耳朵的各部分中,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
B鼓膜&&& c听觉神经
拨动拉得较紧的橡皮筋
拨动拉得较松的橡皮筋&&&&&&&&&&&&&&&&&&&&&&&
听到的声音高&
用力敲击锣
轻轻敲击锣&&&&&&&&&&&&&&&&&&&&&&&&&&&&&&&&&
听到的声音低
鼓皮振动得健
鼓皮振动得慢&&&&&&&&&&&&&&&&&&&&&&&&&&&&&&&&&&&&&&&&&&&&&&&&&&&&&&&&&&&&&&&
听到的声音强
弹拨伸出桌自距离长的足子&&&
弹拨伸出集自距离短的足子&&&&&&&&&&&&&&&&&&&&&&&&&&&&&&&&&&&&&&&
听到的声音弱
5.在一支试管中加一些水,轻轻敲击试管,试管会发出清脆的声音,这是由试管玻
璃振动产生的。对着试管口朝水平方向轻轻吹气,试管会发出“嗡嗡”的声音,
这是由试管中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如果再往试管中加一些水,你认为声音会怎样变化?在图中用“高&&&&
高”来表示声音的变化,并写出你的理由。(课外可以用酒瓶来验证)
我的理由:
我们的身体
1身体的机构
1、& 写出人体各部分的名称。
2、判断题。
(1)人体的特点都是可以直接看到的。&&&&&&&&&&&&&&&&&&&&&&&&&&
&(2)我们可以用耳听、触摸、手捏等方法观察我们的身体内部。&&&&&&
&(3)身体工作时,总是有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
&(4)对残疾人,我们应该关心并尽力帮助他们。&&&&&&&&&&&&&&&&&&&&
3、小资料。
&几乎所有的动物从体形构造来看都是对称的,都可以沿着脊椎(zhuī)剖开,分成形体和重量相等的两半。人也一样,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一双手、两条腿。鼻子虽然只有一个,却有两个并列的鼻孔。
那么,人体完全对称吗?答案是否定的。躯干和四肢的肌肉,一般是右侧较发达,脊柱在胸部多弯向右侧,而在腰部常向左侧弯曲,因此左肩往往较高、较宽;只有18%的人两只手长度相等;手指的指纹不一样,右脸往往比左脸大,所以面部中线常偏向左侧.鼻尖也常歪向左方,嘴巴的两角往往右高左低.右眼一般比左眼大……
2骨骼、关节和肌肉
(1)骨骼可以独立运动&&&
(2)保持正确的姿势、减少碰撞等,可以避免骨骼受到伤害。(&&
(3)伸腿、屈腿时.骨骼、关节和肌肉的运动情况是一样的。(&&
(4)经常参加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灵活。(& )
2把下列物体和与它相似的结构及功能用线连接起来。
(I)T列功能中,不属于人体骨骼作用的是(&&&
&&& A支撑我们的身体
&&& B保护内脏器官
c传输人体需要的营养
(2)我们使劲举哑铃时,前臂上的肌肉(&&&
B没有变化&&&
3运动起来会怎样(一)
1.填空题。
&(1)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
)减少了,(&&&
)和水蒸气增加了,(&&&&&&
(2)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
),使(&&& )进入血液,
同时排出(&&& )。
&(3)在平静状态下,我每分钟呼吸(&&&
)次、心跳(&&&
2.判断题。
&(1)我们呼出来的气体都是二氧化碳。&&&
&(2)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增大身体的肺活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3)运动后,每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都增加了。(&&&
3.写出人体各呼吸器官的名称。
4.请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为什么我们运动过后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会增加?
4& 运动起来会怎样(二)
1.填空题。
(1)人体需要的氧气由(&&&
)吸入后进入(&&&
),再由(&&&
)通过血管输送到全身各处,同时收集(&&&
)等废物并排出体外。
(2)我平静时每分钟心跳(&&&
)次,我的心脏一天至少要跳(&&&
)次。如果每次心跳时,心脏向人体输送70毫升血液,那么我的心脏一天至少输送(&&&
)毫升血液。
(3)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
)心脏;心肌舒张,血液(&
&&)心脏(填“离开”或“回到")。
2.判断题。
&(1)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
&(2)心脏每次跳动后都会有短暂的休息,因此心脏不会疲劳。(&&&
&(3)与喜爱运动的同学相比,不爱运动的同学在运动后恢复正常
心跳所需的时间更短。&&&
(4)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心脏的力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5)合理的休息与良好的睡眠,都有利于身体健康。&&&
3.下面物品或动作在心脏工作的模拟实验中分别代表了什么?请用线连接起来。
洗耳球&&&&&&&&&&&&&&&&&&
手一捏一松&&&&&&&&&&&&&&
塑料管&&&&&&&&&&&&&&&&&
血管(动脉、静脉)
4.请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为什么我们运动过后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会增加?
5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1.判断题。
(1)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我们每天所吃的食物。&
(2)人体的每个消化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都需要我们爱护。(&&&
(3)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不会影响消化,而且能节约时间。(&&&
&(4)吃得太多会增加胃的负担,但饿肚子却不会影响胃的健康。(&&&
& (1)写出人体各消化器官的名称。
(2)请根据上图,按先后顺序写出食物进入人体后所经过的消化
&&& 器官。
口腔&&&&&&&&&&&&&&&&
把食物运输到胃里&&&
胃&&&&&&&&&&&&&&&&&
暂时贮存食物,初步消化蛋白质
食管&&&&&&&&&&&&&&&
使食物破碎,并消化少量淀粉
大肠&&&&&&&&&&&&&&&
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最主要的地方
小肠&&&&&&&&&&&&&&&
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
6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牙齿&&&&&&&
舌头&&&&&&&
唾液&&&&&&&
湿润食物,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2.我们的牙齿按形状可分为三种:(&&&
)齿,我有(&&&
)齿,我有(&&&
)齿,我有(&&&
3.判断题。
(1)口腔对食物的初步消化,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
(2)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3)咀嚼米饭时我们会感觉到有甜味,这是因为唾液中的淀粉酶把米饭中的淀粉变成了糖类。&&&&&&&&&&&&&&&&&&&&&&&&&&&&&&&&&&&&&&&&&&&&&&&&&
(4)胃也能把食物变成食糜(m&),所以食物在口腔里不需要用牙齿多咀嚼。&&&
4.下列行为中,哪些能保护口腔?请在括号里打“ √”。
)不吃很烫的食物&&&&&&
)用正确的方法刷牙
)经常咬硬的东西&&&&&&
)吃了热的东西马上吃冷的东西
)饭后漱口&&&&&&&&&&&&
)经常用牙签挑牙缝
5.小资料。
&正常人每天分泌的唾液约为毫升。唾液的作用非常多:可以防止口腔干燥,润滑食物;可以清洁口腔,冲洗残留在口腔里的食物残屑;当有害物质进入口腔时,唾液可起到冲淡与中和的作用,并将它们从口腔黏膜上洗掉;可以使口腔湿润,便于说话;唾液中的淀粉酶可以使食物中的淀粉分解为糖类;唾液中的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唾液中的黏蛋白不仅有润滑作用,进入胃后,还可以中和胃酸,并在胃酸作用下,附着于胃黏膜上,对抗胃酸对胃黏膜的腐蚀……
7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
1.判断题。
(1)我们身体的各部分器官看似没有关系,实际上关系密切。(&&&
(2)人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依靠身体各个器官的协同工作才能完成。(&&&
(3)我们完成肢体运动,需要骨骼、关节和肌肉协同工作。
(4)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要消耗大量氧气。(&&&&
(5)运动时,心脏需要向全身输送更多的血液。(&&&&&
(6)运动量增加时,我们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和心跳次数都会增加。(&&&
(7)食物在体内消化得好,我们就能吸收更多的营养,为骨骼、肌肉的生长提供养料。&&&&&&&&&&&&&&&&&&&&&&&&&&&&&&&&&&&&&&&&&&&&
&(8)牙齿不好,消化就会受到影响,还会影响整个身体的运动。(&&&&
&(9)食物在消化过程中不需要消耗氧气。&&&
2.你有哪些呵护自己身体的好行为?把它记录在图中。
&(1)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用(&&&
)等方法了解和记录我们的身体结构,主要器官的运动情况。
(2)人体的呼吸器官有鼻腔、(&&&
)、(&&& )等。
(3)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
)进入血液.使(& )排出体外。
(4)食物从口腔进入后,依次经过(&
)等消化器官。
(I)我们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有它特殊的功能。&&&
(2)人体在活动过程中,各个部分是互相密切配舍、协同工作的。(&&&
(3)人体在运动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也就会增加。(&&&
(4)我们呼出来的气体都是二氧化碳。&&&
(5)经常锻炼、合理休息、良好的睡眠,都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6)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7)在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中,口腔所起的作用不大。&
(8)如果我们的心跳加快了,说明我们的身体正在运动。&
&(1)我们的身体可“分为(&&&
&A头、颈、躯干、四肢
B头、颈、躯干、四肢、
C.头、胸、腹、脚
(2)下列说法中,(&&&
)是不正确的。
&A.身体的肢体运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
&B.在进行不同的运动时,骨骼、关节和肌肉的运动情况也会不同
& C.骨骼外部有肌肉、皮肤保护,因此我们不用再小心保护
(3)人体需要的氧气由(&&&
)进入血液,再由(&&&
)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A.肺部&&&
B.心脏&&& C.胃
(4)口腔中起着消化淀粉作用的是(&&&
A.牙齿&&&
B.舌头&&& C.唾液
(5)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最主要的消化器官是(&&&
A.大肠&&&
B.胃&&& C.小肠
4.简答题。
(1)请对下面的测量数据做出合理的解释。
心跳和呼吸次数记录表
(2)请写出运动对我们身体的一些好处。
(3)人体各部分器官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缺一不可。请举例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的联系。&&&
1.选择题。
(1)通常情况下,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A.9:00&&&
B.12:00&&&
(2)小明用雨量器测得24小时内的降水量是13毫米,说明这天下了(&&&
A.小雨&&&
B.中雨&&& C.大雨
&(3)小明看到旗杆上的红旗飘向东南方,这时的风向是(&&&
A.西北风&&&
B.东南风&&&
&(4)我们的身体可以分为(&&&
A.头、躯干、四肢
B.头、躯干、上肢、下肢
C.头、颈、躯干、四肢
&(5)食物中的养分是在(&&&
)中被吸收的。
B.小肠&&& C.大肠
(6)在呼吸器官中,(&&&
)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A.鼻腔&&&
B.气管&&& c.肺
(7)空气(&&&
)溶解在水中。
B.不能&&&
C.不一定能
(8)观测风向用(&&&
A.雨量器&&&
B.风向标&&&
(9)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声音越高。
A.物体振动越快& B.物体振动越慢C.物体振幅越大
&(10)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方法,正确的是(&&&
A.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
& B.用嘴吹灭酒精灯
& 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2.判断题。&&& 。
&(1)在月球上即使两个人相隔不远说话,也不能直接听到说话声。&
(2)发出声音的物体一定在振动。&&&
(3)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4)气象学家把风速分为13个等级。&&&
(5)溶解在水里的物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6)酒精灯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的温度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
(7)合理的休息与良好的睡眠会让心脏更好地工作,有利于健康。(&&&
(8)人体进行呼吸时,吸入的是空气,呼出的全是二氧化碳。(&&&
(9)不同形状的牙齿在咀嚼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一样的。(&&&
3.写出风向的八个方位。
4·编钟是一种乐器,由一组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金属片按一定顺序
排列而成。请根据所学知识,用“高。低’’或“低_高’’来表示编钟的
& 音高变化。
5.简答题。
& (1)分别写出三种能溶解于水的物质和不能溶解于水的物质。
(2)写出几种能加快糖在水里溶解的方法。
(3)医生经常用听诊器给病人检查身体。想一想,听诊器是怎样把声音传到医生的耳朵里的?
6.下表是小明所作的气温记录,请你帮助他完成气温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一天的气温记录表&&&&&&&&&&&&&
&&&&&&&&&&&日
气温(℃)
(1)根据“一天的气温记录表”画出一天的气温变化柱形图。
(2)你从气温变化柱图形足获得了什么信息?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谁的江山 马蹄声狂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