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碣石澳龙机车行投资600元,每天分红15元是真的吗?

  本人31岁,在一家全球知名德国企业供职,key account manager(负责销售),汽车及机加工行业,相关工作经验8年,同济本科  老婆大我两岁,全球500强美国公司的supply chain manager,化工行业,工作10年,复旦本科  家庭年收入税后60W左右,儿子刚满8个月,敢问如何移民澳洲比较合适?移民后和国内的生活是否会有很大落差?心里没底,望各位前辈指教,谢谢!
楼主发言:4次 发图:0张
  主要看你看中的是什么?  如果从自身的职业发展,也许移民后澳洲的职业发展没有在国内这么好?但也并非不可能。  如果你在乎生活的质量,热爱大自然,每天都能看到清澈的蓝天,呼吸到洁净的空气,轻轻松松最多一个小时来到海边,享受大自然。那我建议你来澳洲。  如果你更加看中的是未来孩子的教育和未来的职业发展,我建议移民澳洲。我在澳洲游历了大半年,深有感触。中国的应试教育和澳洲的素质教育,是根本不能比的。那边的孩子学得相当开心!有个13岁的法国小女孩对我说她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学校。还有一次,我到药店买blackmore,帮国内怀孕的朋友买孕妇吃的维生素,我是对那个东西压根不懂,一个在澳洲读过高中的孩子自告奋勇地帮我选哪种看,因为他们高中的生物课已经学习过这些药品的配方。再反观看看国内的应试教育,光上小学做作业都要做到深夜!
  我是下定决心要移民了,在澳洲待了大半年,回来上海十几天,都没有见到蓝天,心里真的是添堵。  目前已经提交了职业评估,在等待结果中。祝福自己一切都能顺利!  希望移民路上有同行人互相沟通!
  转帖发布一下这篇文章:  澳、新、加、美四个主流移民国国情解析   如果计划移民,面对澳新加美四个传统移民国,选择去哪个移民国家,又成了一个关键问题,经常能在网上看到这样反反复复的讨论,诸如:加拿大和澳洲哪个好? 澳洲和新西兰哪个好哪个经济强?福利怎么样?失业率如何?犯罪率是不是很高?会不会歧视啊?等等等。  在讨论的过程中往往会引发口角之争,可谓刀光剑影、硝烟弥漫。
  如果通过本文中以下数据的几番对比后,仍然找不到自己合适的定居,套用一个网络词汇"杯具了……",那说明您的需求可能需要考虑向地球以外的未知区域拓展或考虑寻求银河系以外的星外文明。  事实上,你必须明白自己追求的是什么,在这四大移民国中,随便跻身其间一个国家,都相当于领跑于40几亿人之前,这个跨度已经飞跃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取得了在某些地区需要通过几代人努力才能换来的生活前景。没有哪个国家是十全十美的,十全九美足矣。  一、选择移民美国的人
  恭喜你选择的是一个在综合国力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如果您是一位有着远大抱负的有志之士,为了荣誉的光环,美国是适合你的。
  美国是全世界重工业、高科技、技术革新等领域的孵化园和发源地,在经济、政治、科技、军事、娱乐等众多领域有着巨大影响力且领先全球。
  经济指数:4颗星  无论美国经济衰退与否,做为杰出技术人才,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具有绝对的发展空间。如果是中低端劳动者将处于劣势,美国有着四大移民国中最高的失业率与最低的法定最低收入标准,中低端技术劳动者移民美国需谨慎考虑。
  就业指数:3颗星  美国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各地气候差异较大,即有四季如春的地区,也有长年炎热与寒冷的地区。
  气候指数:3颗星  美国几乎是世界上物价最低的国家,其普通消费品价格在四大移民国中处于最低水平。
  物价指数:5颗星  美国并非福利国家,美国政府将众多的社会保障责任推给社会承担,而承担方基本为本土各大保险公司,追逐利益是保险公司做为商人的本质,相比其他国家社会保障由政府直接承担,其有效性、适应性、广泛性存在着巨大的本质差异。虽然美国联邦政府及各洲政府也有少量福利提供,但均存在诸多申请门槛。现在美国在福利保障上最突出的问题是缺乏全民医疗制度,这意味着仍然有相当多的人口处于缺乏医疗保障的状态,而且药品价格昂贵进一步加重了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负担。最为极端的案例是,如果一位美国穷人发现自己患有癌症,假设其未买保险或理赔遭到保险公司的拒绝(有些人干脆就不符合买保险的条件),在这场与生命斗争的时间赛跑中结局将是悲剧性的。现实中,有不少患有重病的美国人只有想办法嫁(娶)给一个邻国的加拿大人获以得加拿大政府的免费医疗照顾。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总统奥巴马自2010年起全面推动医疗改革,试图将美国变为一个福利国家。
  福利指数:1颗星  脱离英国殖民,并经历南北战争,让自由民主意志成为美国政府的执政理念,对于新移民,美国政府有着比较好的亲和力。"自由民主意志"让美国成为了世界上拥有最高难民配额的移民国;同时,其"自由民主意志"执政理念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美国极度追求"美国主义"体制的纯结性,极力排斥"沦为共产主义社会国家"(美国是头号反苏国家),于是美国成为了发达国家中,唯一一个没有全民免费医疗制度的国家,因为美国政府认为——全民医疗属于"共产主义化"下的恐怖产物。  政府指数:4颗星  美国人民较为友好,歧视度较低。虽然美国在历史上曾大规模排华,但美国政府多年来对于消除种族歧视做出了不少努力。
  友好指数:4颗星
  二、选择移民加拿大的人
  恭喜你选择是一个综合性指标颇具优势的国家。  加拿大华人数量众多,受宜于双边协议,在加拿大你可以随意进出美国(北美)。如果能适应偏寒气候且无意移居美国,这里是适合你的。
  加拿大是西方七大工业国之一。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发达,同时也是最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但是由于加拿大与美国接壤,文化上、政冶上、经济上都较重依赖美国,所以如果美国遭遇经济衰退,加拿大很难独善其身,最直接的体现是美国的失业率高,加拿大的就高,反之亦然。
  经济指数:4颗星  虽然加拿大是世界的重工业集中地,产业也非常齐全,但是就业率一直偏低,人才流失严重(多伦多到美国只要几分钟)。如果您有非常好的语言能力,并拥有一定的技能,在这里你可以顺利就业并赚取良好的薪金。如果是中低技能劳动者,则处于劣势。如果是做为一个创业者,加拿大拥有较强优势,只要你有想法,政府会极积支持你的创业计划,给予丰厚的贷款。
  就业指数:3颗星  加拿大幅员辽阔,是世界第二大国土面积国家。红彤金灿,摇曳在树上,随风飘落于眼前的枫叶,即是枫叶之国加拿大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浪漫气息。加拿大共有六个气候区,绝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平洋沿岸地区与东南部地区气候温和宜人,这部分区域也为人口密集区,此外的北方包括北极地区气候寒冷。
  气候指数:3颗星  加拿大的物价偏高、赋税偏重,很多消费品比相邻的美国贵几倍,所以经常有人驾车去美国购物,节省消费品开支。
  物价指数:3颗星  加拿大做为英联邦成员国,同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一样,拥有比较好的福利政策。全民免费医疗是加拿大人的骄傲,但除急诊外,候医时间较长(事实上,福利国家候医时间都比较长),注意,加拿大的免费医疗只包含医疗服务、诊费和住院费,药费需自理。失业救济和养老金与澳新相比处于劣势,失业救济需证明非自己主动离职且此前至少有过910小时的打税工作,并且不可无限期领取失业救济,有时间长度限制;养老金需居住满10年且需此前工作时按月缴纳养老保险费用,所领取的养老金金额取决于此前按月缴纳的时间长度与额度正比浮动。
  福利指数:4颗星  常年受到美国与欧洲政冶风气的影响,加拿大拥有非常负责的政府,长期致力于消除种族歧视,对待新移民友好程度佳。
  政府指数:4颗星  加拿大人国民素质高,热情度相比澳新欠佳。近些年加拿大华人地位不断上升,社会影响力持续增强,很多华人精英,不仅成为商业巨头且跻身政坛。加拿大华人随处可见,在温哥华与多伦多等地区,实际上基本已被华人占领,几乎有一半人口都是华人(列治文市拥有43.6%的华裔居民)。在加拿大,华人不仅不被欺负,反而倒过来欺负本地洋人(严重时有洋人被杀),这让不少较高素质的华人,生活在加拿大,会有赎罪感。加拿大的前身是法国和英国的殖民地,不少地区有大量法裔居民,所以技术移民类别如会法语有加分;由于加拿大担心人才流失,所以在技术移民评分时,专科学历加分比本科加分还要高出2分。
  友好指数:5颗星
  三、选择移民澳大利亚的人
  恭喜你选择了一个低失业率、高收入国家。澳大利亚无论综合国力还是社会福利均靠前;追求收入、环境、大国光环,这将是一个比较平衡的选择。受宜于TTMRA双边政策,作为澳大利亚公民,可以前往新西兰无限期工作与居住。
  澳大利亚国土辽阔,资源丰富,在经济、科技、军事、体育等众多领域全面发展,成为南半球当之无愧的霸主。澳大利亚拥有强大的经济体,经济的相对独立性是澳大利亚保持强势的重要原因,也让澳大利亚在150年中,属于最富有的国家之一,HDI、YBLI指数全球第一、人均GDP全球第二,在四大移民国中完全获胜。农业和矿业是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注,农业和矿业的防御性特性也是其在全球金融危机中保持巍然屹立的重要原因(不用担心卖不出去,特别是铁矿,每年都有中国这个冤大头花世界上最高的价格大量购买澳大利亚的铁矿石)。
  经济指数:5颗星  经济上的强劲可以让澳大利亚称得上是中低技能劳动者的天堂(详见上表四),澳大利亚拥有最高标准的最低起薪,其在发达国家中一直保持极低的失业率,也让澳大利亚成为世界上最容易就业的地区(最近有美国人跑到澳大利亚找工作的趋势)。作为中低技能劳动者,同样的工作如果是在美国或加拿大大,工资仅有澳大利亚的50%左右;即使是工程师等专业人才,澳大利亚仍然有薪金优势;但高级技术人才,不如加拿大或美国。由于澳大利亚与美国的距离遥远,所以澳大利亚不用像加拿大一样担心人才流失。
  就业指数:5颗星  澳大利亚四面环海,沿海地区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是世界上著名的旅游胜地,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拥有众多其它地区没有的物种,袋鼠是澳洲的国宝。但澳大利亚中部拥有大量呈"沙漠化"半干旱地区,这部分区域气候干燥闷热。
  气候指数:4颗星  澳大利亚的物价比加拿大、新西兰、美国都要高。  物价指数:2颗星  政府认为在澳就业容易,拿到PR的两年内不允许申请福利。澳大利亚的孕妇、牛奶金补贴丰厚,母亲多生一个孩子有额外奖励;全民免费医疗;失业救济金申请时有较严条件且申请时可能有面试;其次是政府免费公房申请需排队较长时间。  福利指数:5颗星  澳大利亚政府重视经济胜于一切,且观点无法改变。澳前身为英国殖民地,曾是英国人用来流放囚犯的"荒蛮之地",作为囚犯的后裔,在情感上,历史上的澳洲人民极具自尊,多年来通过实力赢得尊重。经济上的巨大成功让澳大利亚足以藐视欧美所有的发达国家。重视经济胜于一切的执政理念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过分追求低失业率,进而波及移民政策。
  政府指数:3颗星  澳大利亚人普遍待人热情,拥有较高的素养。同美国,澳大利亚历史上曾大规模排华(事实上,有部分崇尚“白澳至上”的澳洲人,现在连祖宗都不想认,多年来脱离英联邦的呼声一直很强烈)。如上文提及,澳大利亚政府是经济胜于一切的执政理念,极其重视失业率,所以当经济出现困难时,对于移民政策是强硬收紧姿态,这种强势的态度虽然不一定是民意的体现,但确实可以向民众传达这里暂时不需要技术移民的信息。往往在经济困难时,也的确会出现歧视华人现象(媒体舆论导向火上烧油),相比在四大移民国中,澳大利亚对于亚裔友好程度总体来说很好。  友好指数:4颗星
  @慧慧M 1楼
17:10:00  主要看你看中的是什么?  如果从自身的职业发展,也许移民后澳洲的职业发展没有在国内这么好?但也并非不可能。  如果你在乎生活的质量,热爱大自然,每天都能看到清澈的蓝天,呼吸到洁净的空气,轻轻松松最多一个小时来到海边,享受大自然。那我建议你来澳洲。  如果你更加看中的是未来孩子的教育和未来的职业发展,我建议移民澳洲。我在澳洲游历了大半年,深有感触。中国的应试教育和澳洲的素质教育,是根本不能......  -----------------------------  谢谢~~我最看重的是上面提到的第三点,为了孩子,我和老婆可以放弃这里的事业;二是这里的环境,所以我们也是基本下定决心了!  有个问题请教下,我是销售,我老婆搞供应链的,貌似都不在SOL里,但有一个州政府担保的职业清单里有这些职业,那个是要去二线城市的吗?
  楼上的,你看到的不错的孩子,很可能在上私校,2w多起  或者在上不错的公校,房价100多w起  其他的公校…算了吧。
  貌似要考4个7的。。
  你的汽车销售可以申请堪培拉州的州担保,190签证,可以直接拿PR。你可以做为主申请人,你太太作为副申请人。先要在堪培拉州工作生活两年,之后可以随意到澳洲任何一个州工作。  Foroverseasresidents:  ? IELTS result with a minimum score of 7   堪培拉州的技术移民要雅思4个7的。  我也准备申请190州担保的,目前在等职业评估结果。  欢迎一起探讨交流。  QQ/微信:
  @猫猫吃吨 6楼
11:22:00  楼上的,你看到的不错的孩子,很可能在上私校,2w多起  或者在上不错的公校,房价100多w起  其他的公校…算了吧。  -----------------------------  澳洲买房比在国内轻松多了。买期房首付就一成,交房再付一成,那个时候才开始贷款,可以最大程度利用金融杠杆。在新南威尔士州,对于PR和公民,买65万以下的房子,政府都补贴1万5,印花税还减免。即使是海外居民来投资,65w也减5000。  澳洲的好学校多了。学区房当然贵点,还不是中国人买得太多给抬高了房价。
  亲,作为在悉尼买房了的人,我来说下。  第一,你没有工作,很难“合法”地贷款。你可以打擦边球,比如通过假的收入做海外贷款,这个风险你自己承担。当然,如果你真有海外收入,那是另外一说。  甚至,你没有perm工,银行都不一定贷给你。这里的很多人都是contractor,不像国内大部分都是perm工。  第二,买期房首付就一成,交房再付一成,那个时候才开始贷款。这个没错,但是你知道交房的时候房子要做valuation吗?就是比如你买的100w的房子,你自己准备首付20w,贷款80w,这个时候银行说,你的房子只值90w,只会贷给你72w,差的这8w你就自己解决吧。这种valuation比售价低的情况比较集中的出现在期房中。如果到了settle的时候你拿不出钱,每迟一天按照房价的差额的一个年率折算-我签的合同是年率10%  第三,还是期房。你发现你凑不到这8w了,准备退房了,开发商有权要求你补差价。比如你100w签的合同,现在你不要了,开发商90w卖出去,他可以要求你补10w的差价。  第四,还是期房,一般价格都比周边的同等条件的二手房贵出一截。澳洲的房子的寿命比中国的要长,二手房的折旧不如中国厉害,所以期房是预先把几年后的“涨价”给算进去的。这个划算不划算我就不知道了,因为我不是炒房的,就自住房。我分析下来是不划算,不排除我分析错误。  第五,对于PR和公民,买65万以下的房子,政府都补贴1万5,印花税还减免==这不是所有的房子,是65w以下的新房。亲你要找找看悉尼65w以下的新房是什么样的吗?请去.au/buy和.au/去看看。NSW的话邮编都是2xxx的四位数,2000是悉尼CBD,数字越大离CBD越远。你查了售价,再去查这个对应的区的surburb profile看看,犯罪率,收入什么的。  另外我没有记错的话从以后政府补贴就是1w了。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取消。  第六,澳洲的好学校多了。不知道你何出此言。这里的“私校”和中国的“私校”不是一个概念。这里基本上除了私校和好点的公校,剩下的都是比较垃圾的。所谓的垃圾,不是说孩子的成绩问题-而是你的孩子在里面可能会跟一堆吸毒、13、4岁的小姑娘就怀孕之类的人在一起。  第七,学区房当然贵点,还不是中国人买得太多给抬高了房价。 摊手,中国的移民真的只占了澳洲人口的百分之几。你相信就只有中国人抬高房价吗? Ku-ring-gai什么的房价和中国人比率你查查?  另外,不管什么原因造成的,学区房贵就贵了,作为移民来说,想要小孩子有好的教育环境,就只能接受它,审视原因,分析得再透彻,都无法回避这个问题。  啊,请别误解,我支持任何有能力做选择的人做自己的选择。目前能移民的这拨人,整体而言,在各方面都是不错的。但是我看看亲贴的那些,还真是对澳洲了解不够深。移民没有绝对的好和坏,只有相对个人、一个家庭的好坏。如果你有已经在澳几年的朋友,出去之前跟你境况差不多,你尽可以找人家打听打听。我相信人家是不会跟你谈经济指数:5颗星以及福利指数:5颗星之类的。同样对lz,我也是建议找跟他现在的收入、家庭组成结构比较类似的已经移民的朋友谈谈。
  @猫猫吃吨 10楼
14:25:00  亲,作为在悉尼买房了的人,我来说下。  第一,你没有工作,很难“合法”地贷款。你可以打擦边球,比如通过假的收入做海外贷款,这个风险你自己承担。当然,如果你真有海外收入,那是另外一说。  甚至,你没有perm工,银行都不一定贷给你。这里的很多人都是contractor,不像国内大部分都是perm工。  第二,买期房首付就一成,交房再付一成,那个时候才开始贷款。这个没错,但是你知道交房的时候房子要做valuation吗......  -----------------------------  亲,既然谈到了这么多的问题,不妨探讨一下。  第一,跟国内对比,谈到贷款,哪里的银行都一样要审核工作、收入。  第二,交房的时候银行当然要做评估。银行的评估也是主要根据这一地段的历史成交价格为依据的。那么既然是历史成交价格,绝大部分卖的也都是有了一定年限的二手房,那么新房的估价自然也会拉低很多。这个是银行出于自身降低贷款风险的角度来考虑的,并不是说你买的新房就值银行估价的这么多。  差价自然要多准备一些现金作为首付。这个我理解。在相同的地段,期房和二手房存在8-10万的价格差距应该是比较合理的。  我们以同样地段的期房和二手房来做比较,假设期房价格为60万,二手房价格为50万,然后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买期房比二手房更划算。  首先,期房首付仅为10%,但二手房首付为20%。买期房首付仅需10%,则首笔支出为6万。  但是买二手房首付为20%,50万的房子,首付为10万,加上印花税大约4%约2万,首笔支出要12万。  再者,买新房有补贴和印花税减免的优惠。根据新洲政策,到2013年年底,购房在65万以下的购房者有1.5万的补贴,如果是首次置业,更可享受到印花税的部分减免。60万的房子,大概只需交印花税1.5万。假设此60万的期房是一年后交房,则交房时的支出为:6万减去1.5万的补贴,再加上约1.5万的印花税,则交房时支出为6万。  但是购买二手房就没有这方面的优惠政策了。看起来比新房便宜10万,但是在首付上面基本是差不多的。  我们来分别计算一下买期房和二手房在交房后的收支:  期房:  还款利息:$442/周 (按当前利率4.75%来计算)  物业管理费、杂费、水电费:$100/周  每周支出:$542/周  全年支出:$28184  另外,在澳洲有收入的纳税投资者,购买投资房,经营房产的亏损可以累加到当年工资收入中抵税。由于还款利息和租金收入通常情况下正负抵消。投资房,特别是新房最大的账面亏损来自新房折旧。第一年新房账面折旧约为$12000,可以全部用来抵消收入, 节省纳税总金额$12000x30%(税率)=$4000。  物业增值: $48,000 /年 (按照8%的年升值率计算,此升值率仅为悉尼平均水平)  房价增值是投资者最大的收益来源,这部分钱虽然不可能每周兑现,一般建议每2-3年通过重新估价贷款从银行提现出来。  二手房:  还款利息:368/周  物业管理费、杂费、水电费:$60/周  每周总支出:$428/周  全年总支出:$22256  二手房的折旧就差远了,尤其是对于年代比较久的老房子,在退税方面几乎是没有多少。  总之,作为首次置业者,买期房还是比买二手房划算,哪怕是总房价相差了10万,我第一套房肯定是买65万一下期房。  第三,对于政府的首次置业的补贴,那是政府给予的福利。你并不一定第一套房就买在好的学区房旁边啊。  我想对于新移民,政府给的首次置业补贴先拿来享用了买了第一套房之后,第二套再买学区房也不迟啊。  第四,对于你说的学校的问题,我并不认为会有这么多相当大数量的垃圾学校。吸毒在西方国家可能是比社会主义国家普遍一些,但也没有那么普及到大多数的中小学吧。这个问题我跟一个来自苏格兰的朋友探讨过,吸毒在他们国家也是合法的,他大学三年级也接触过大麻,一度上瘾,但是从此成绩下滑,人也比较颓废,最终在大四的时候凭借自己的毅力戒掉了。吸毒在西方国家是合法的,有可能问题比较普遍一些。但毕竟贩毒是非法的。相信大多数有判断力、自制力和健康意识的人是不会轻易触碰这些东西的。比较一下西方国家和中国吸烟的人数和不就清楚了。就像吸毒在中国是非法的,也有不少吸毒的人存在。这个问题主要还是看对这方面的教育和环境,如果到位了,基本上说,吸毒合不合法对自己都无关紧要。  再谈到早孕的问题,我想这在哪个国家都会存在吧。但不管怎么样,西方的性教育和性安全意识至少更超前吧。  第五,至于是不是只有中国人推高了房价,当然不是。我碰到一个从英国移民过来的澳洲老头半开玩笑地对我说,不要以为只有你们中国人才投资房产,我们英国的房地产投资已经有200多年的经验了,你们中国人只有几十年的经验而已。这里只是就我了解到的数据,总体在澳洲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房产是中国人所有。不一定是已经移民到了澳洲的中国人,还有海外的中国人也有不是投资澳洲房产的。这跟中国人有储蓄观念、投资观念是分不开的,还有移民到澳洲的中国人总体条件都是不错的,至少也都是有文化的人或者有钱人,还有我们中国人也更勤快啊,一个人打两三份工也很常见,有钱了当然要买房,不像鬼佬收入的大部分都娱乐消费掉享受生活了。  总之,有选择就会有得与失。关键是看有多少得,多少失,再衡量得是否大于失。
  @猫猫吃吨
14:25:00  亲,作为在悉尼买房了的人,我来说下。  第一,你没有工作,很难“合法”地贷款。你可以打擦边球,比如通过假的收入做海外贷款,这个风险你自己承担。当然,如果你真有海外收入,那是另外一说。  甚至,你没有perm工,银行都不一定贷给你。这里的很多人都是contractor,不像国内大部分都是perm工。  第二,买期房首付就一成,交房再付一成,那个时候才开始贷款。这个没错,但是你知道交房的时候房子要做valuation吗......  -----------------------------  @慧慧M 11楼
15:57:00  亲,既然谈到了这么多的问题,不妨探讨一下。  第一,跟国内对比,谈到贷款,哪里的银行都一样要审核工作、收入。  第二,交房的时候银行当然要做评估。银行的评估也是主要根据这一地段的
成交价格为依据的。那么既然是
成交价格,绝大部分卖的也都是有了一定年限的二手房,那么新房的估价自然也会拉低很多。这个是银行出于自身降低贷款风险的角度来考虑的,并不是说你买的新房就值银行估价......  -----------------------------  第一个,其实我是想说,找到国内的perm工那样的工作的难度比国内大。至于大多少,这个跟每个人的行业和自身的能力、运气都有关系。所以国内贷款的难度比这里小。  第二个,期房跟二手房那个10%的首付差,其实就差在建房的那段时间啊。可能就一年左右吧。也就是10%的首付推迟一年交。我不知道为什么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当然,从投资的角度来说是不一样的,从自住的角度差别很小。  你说的那个是negative geering付扣税。但是这是对投资房而言,而投资房是不能获得你提到的印花税减免+首次购房补贴的。而且NG的钱,在你将来要卖出房子的时候,是需要算到CG里面扣除的。  NG只对高收入者有减少缴税的作用。而任何人靠NG都不能变成富翁。况且,NG也不能一直做下去啊。这个我建议找个澳洲的会计师计算,毕竟大家都不是专业人士,很多隐藏的东西想不到。  我引用一个人家的例子吧  .au/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53961&extra=&page=1  再次申明,我个人不做房产投资,我这方面的看法可能有误。但是那种一套又一套房子买下去,所谓拥有很多资产的人,我建议你用谨慎的眼光看。澳洲的利息曾经有达到过超过1x%的时期。目前这种宽松的利率是否会持续?这跟经济大气候息息相关。但是会有不少的房子Mortgage sale。正如那句话说的,退潮的适合才知道谁在裸泳。另外亲爱的,要投资房产,真不如在国内。CG杠杠的,房子持有成本还低。  第三点,你说的新移民一套房又一套房,呵呵,亲,你要有相当雄厚的资本才行。也就是靠国内积蓄。是不是每个新移民都有这种资本?另外60w在悉尼能买啥样的房子,这个问题你考虑了吗?我是认为这个价格的房子不适合有小孩的家庭居住。  第四点,请不要“你想”。在悉尼你搭上liverpool-bankstown-auburn一线的火车,每个站下去看看,感受下,这很直观。跟苏格兰人的讨论,我认为于澳洲的参考意义不是很大。  第五点我还真不知道哪里来的统计数据,50%的房产属于中国人。我不记得是SMH还是哪里看的,他们的分析是因为SMSF之类的大量资本进入-但是还是我说的,讨论原因没有意义。因为作为中国的新移民-尤其是楼主这样打算走技术移民的人,无论房价上涨的原因是什么,他都无法抗拒这个趋势,只能被动接受,因此分析这种原因毫无意义。  人为自己的选择是要付出代价的,任何一个选择都是有得有失,就看得失各是多少。而对所谓的“得”,不能只建立在看一些中介软文、或者来游玩的时候走马观花的印象上。  大部分人来的时候是被所谓的“福利”,和“蓝天白云”和“让孩子没有学业负担”这些动机鼓动的。而,福利,跟正当工作纳税的人是基本没有交集的。蓝天白云,请正确估计找工作的难度和荷包的厚度以后再考虑享受。孩子在这里的学业并不轻松,按照大多数华人家长的期望。  楼主来的话我大胆预测下:  1.基本只能有一个人全职工作,另外一个人做多part time。因为这里没有爷爷奶奶辈的可以接送小孩。  2.如果语言不是特别好,运气不是有加持,找专业工作得按照半年-一年的时间起步计算。  3.不太清楚楼主极其太太的行业。如果不在SOL里面说明不是这里比较紧缺的行业。可以自行上.au搜索职位和薪水。请注意这里面有很多是中介发了重复的。另外这里的工作极其变态地需要local experience,楼主的工作经验不能直接折算成这里的等价时间。  4.最关键的,楼主现在的分数够多少了?一般来说按照楼主的年龄和工作经验需要雅思四个七分,而且楼主还绕不开州担保。州担保在这个财年是否已经满额?下个财年是否依然能有同样的专业开放?这都是未知数。  所以楼主,还是先把雅思考出来吧。我知道的励志故事是,一个小留,从5.5/5的起步,考了差不多20次,考到了7*4,拿到了PR。
  亲,你说的找工作的难度肯定是有的。这里毕竟是洋人的国家,作为中国人,一下子就能找到对口的工作肯定是有难度的。  负扣税确实是针对投资房。首次置业是针对自住房的。不管怎样,既然有补贴,肯定要用上才划算。  还有在技术移民的时间安排上,我建议是先准备职业评估,再考雅思。因为只有职业评估通过了,才有资格递交包括雅思在内的其他移民资料。  4个7是比较难考,既然下定决心,就多考几次争取考到4个7。我认识的好多朋友也是考了十几次才考到4个7的。
  @慧慧M 13楼
18:07:00  亲,你说的找工作的难度肯定是有的。这里毕竟是洋人的国家,作为中国人,一下子就能找到对口的工作肯定是有难度的。  负扣税确实是针对投资房。首次置业是针对自住房的。不管怎样,既然有补贴,肯定要用上才划算。  还有在技术移民的时间安排上,我建议是先准备职业评估,再考雅思。因为只有职业评估通过了,才有资格递交包括雅思在内的其他移民资料。  4个7是比较难考,既然下定决心,就多考几次争取考到4个7。我......  -----------------------------  还真不是“一下子”就能找到。我知道的最热门的IT,算是很好找工作了,都有人两年、三年才找到专业工,快点的是半年、一年。  考雅思看看起步水平吧。如果起步在5分档,打算考十几次,一个月一次,也得一年多了。这个考试强度不是学生很难继续。  一年多以后,移民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很难说。  所以楼主要想好,自己现在的情况,自己对将来的期望,以及打算投入多少时间精力来完成移民这个过程。切忌来之前期望过高,来之后才发现种种与期望不符合。  楼主好运。
  @慧慧M
18:07:00  亲,你说的找工作的难度肯定是有的。这里毕竟是洋人的国家,作为中国人,一下子就能找到对口的工作肯定是有难度的。  负扣税确实是针对投资房。首次置业是针对自住房的。不管怎样,既然有补贴,肯定要用上才划算。  还有在技术移民的时间安排上,我建议是先准备职业评估,再考雅思。因为只有职业评估通过了,才有资格递交包括雅思在内的其他移民资料。  4个7是比较难考,既然下定决心,就多考几次争取考到4个7。我......  -----------------------------  @猫猫吃吨 14楼
18:44:00  还真不是“一下子”就能找到。我知道的最热门的IT,算是很好找工作了,都有人两年、三年才找到专业工,快点的是半年、一年。  考雅思看看起步水平吧。如果起步在5分档,打算考十几次,一个月一次,也得一年多了。这个考试强度不是学生很难继续。  一年多以后,移民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很难说。  所以楼主要想好,自己现在的情况,自己对将来的期望,以及打算投入多少时间精力来完成移民这个过程。......  -----------------------------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在如何水深火热的地方都能经受得住考验,更何况是在地大物博的澳大利亚。生存不是大问题,主要是发展的机遇和平台。鬼佬一下班就在自家院子里休息或者在酒吧喝酒了,中国人一个人打两三份不是很常见吗?
  @慧慧M
13:24:00  @慧慧M
18:07:00  亲,你说的找工作的难度肯定是有的。这里毕竟是洋人的国家,作为中国人,一下子就能找到对口的工作肯定是有难度的。...  -----------------------  很常见?我不认识这样的中国人,也许我孤陋寡闻了。  我还听说有人七天无休,早上五点干到晚上九点做清洁,买个大house分隔成小房间,自己住GF甚至车库-我想一个在中国税后六十万的家庭不会想要这种生活。你说呢?
  我有听说啊。这说明中国人吃苦耐劳、勤劳致富。
  @慧慧M 18楼
16:51:00  我有听说啊。这说明中国人吃苦耐劳、勤劳致富。  -----------------------------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是每个中国人对同一个变化都持有同样的态度。  就楼主这种情况来说,夫妻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事业有小成,收入不错,移民过来先不论经济的落差-按照现在的汇率,税后60wrmb相当于11waud,税后要达到这个水准如果只有一个人工作的话,税前要拿到15waud多一点。而且这个收入基本就没有任何的“福利”可以享受了。而60w rmb在中国与在澳洲生活的经济压力是不一样的-而更重要的是,事业是否能否回到之前的高度,这个心理落差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工薪族而言,一天中与同事相处的时间甚至超过了与自己家人相处的时间。对工作喜欢不喜欢,与同事相处融洽不融洽,是否有成就感,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新移民由于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能回到以前职位的比较少。  也有少数人两边都如鱼得水-如果语言能力出色,少说裸考4*7吧,还要喜欢social-不要以为澳洲这里的人际关系不重要,看看《当幸福来敲门》,你就知道networking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我的判断是基于我的朋友圈基本都跟楼主夫妇家庭收入相当,我认为我有一定的了解。由于行业差异和对楼主的背景缺乏了解,我也不敢断言,也说不准楼主对你描述的,不停买房-refinance-买房或者是两三份兼职工作的生活甘之如饴?
  @慧慧M
13:24:00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在如何水深火热的地方都能经受得住考验,更何况是在地大物博的澳大利亚。生存不是大问题,主要是发展的机遇和平台。鬼佬一下班就在自家院子里休息或者在酒吧喝酒了,中国人一个人打两三份不是很常见吗?  —————————————————  除了学生(留学生,包括本地学生)外,没见过这样的中国人。一个同事,本地人,除了全职工作外,还有一份摄影的兼职  
  其实我也想找些兼职工,有需要的请联系我,7点以后或者周末:木工,水管工,电工,院墙维修,信箱维修,机场接送,冲浪教练等  
  @hitsoysauce
20:05:00  其实我也想找些兼职工,有需要的请联系我,7点以后或者周末:木工,水管工,电工,院墙维修,信箱维修,机场接送,冲浪教练等  ns|rejoinopti...  -----------------------  酱油君在哪里学的冲浪?难吗?  我有点想去拿个潜水的证呢。
  @猫猫吃吨
03:37:00  酱油君在哪里学的冲浪?难吗?   我有点想去拿个潜水的证呢。  —————————————————  在torquay学的,冲浪本身其实不难学,体力是关键,浪大游出去就很耗体力,有本地女汉子玩得好的。  潜水很好玩,有证后便宜很多,但常玩当心潜水病哦  
  最好先落实工作再登陆,,,,楼主两口子背景不错,可以考虑先投简历看看。登陆以后再找工作如猫猫所说,,,,以楼主现有条件来看,过来的前几年整个生活水平会有明显下降,至于以后要看个人能力和运气了。受得了就来吧
  @慧慧M 18楼
16:51:00  我有听说啊。这说明中国人吃苦耐劳、勤劳致富。  -----------------------------  这个话真蛋痛,,,,,因为不吃苦就会没饭吃啊。怎么不说被逼无奈呢,亲?移民前都是冲着传说中的蓝天白云,清新空气,自由自在吧!!结果呢?哈哈哈,打两份工的苦B,,,,天不亮出门,天黑回家,,,蓝天白云关我屁事,,,当初移民可不是为了来澳洲吃苦耐劳的吧?亲。只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才变成这样的吧?至于勤劳是不是能致富,还真说不好,致富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运气,勤劳只是其中一点,如果你在错误的路线上越勤劳只会亏损越多,哈哈
  @慧慧M 18楼
16:51:00  我有听说啊。这说明中国人吃苦耐劳、勤劳致富。  -----------------------------  你这话让我想起去年刚登陆的时候,第一份工,第一次拿到薪水时,有个广东老移民看看我手里的钱,很有优越感的自说自话:怎么样?还是澳洲好吧,干一周当你在国内干一个月。我只能苦笑,懒得辩驳,心里话是:你妹的好,我在国内坐着办公室,喝喝茶,看看报也比这个数高!!  算了,不说了,过都过来了,开弓没有回头箭。楼主多保重。过来以后,以你们的条件最难受的就是心理落差,能受就来吧
  @hitsoysauce 20楼
19:59:00  @慧慧M
13:24:00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在如何水深火热的地方都能经受得住考验,更何况是在地大物博的澳大利亚。生存不是大问题,主要是发展的机遇和平台。鬼佬一下班就在自家院子里休息或者在酒吧喝酒了,中国人一个人打两三份不是很常见吗?  —————————————————  除了学生(留学生,包括本地学生)外,没见过这样的中国人。一个同事,本地人,除了全职工作外,还有一份摄影的兼职  -----------------------------  慧慧妹,你觉得中国人不想一下班就在自家院子里休息或者去酒吧喝酒啊??只是没那个闲心!!当初的移民梦都成了刨食梦了,还休息呢?
  @hitsoysauce 21楼
20:05:00  其实我也想找些兼职工,有需要的请联系我,7点以后或者周末:木工,水管工,电工,院墙维修,信箱维修,机场接送,冲浪教练等  -----------------------------  正好想翻新院墙,你在悉尼吗?在的话给报个价啊
  反正如果是问我的话,我的意见以楼主的情况,好好留在中国发展吧,澳洲不来也罢了。喜欢的话,旅游度假都行,真的在这里生活下去那是另一回事了。得先养活自己的前提下那些所谓梦想才有意义,至于怎么样养活自己养活家人,养活到什么程度,猫猫那个帐算得很具体了已经,就不多说了。能赚到这个数的华人,在澳洲真不多,别说华人,鬼佬都算高收入人群了。其他自己掂量着办吧
  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我自己打算等孩子到学龄前送回国读书,完成基础教育再接回澳洲,如果孩子成绩真的好,去美国,德国读大学更好,实在成绩不好再接回澳洲读,其中的道理个人看法不同,没有可比性,呵呵。
  @crcr-18 06:09:00  正好想翻新院墙,你在悉尼吗?在的话给报个价啊  —————————————————  谢谢老板,我在墨尔本,太遗憾了  
  @hitsoysauce
05:32:00  @猫猫吃吨
03:37:00  酱油君在哪里学的冲浪?难吗?   我有点想去拿个潜水的证呢。  —————————————————  在torquay学的,...  -----------------------  你浇灭了我想冲浪的心。跟本地女汉子比起来我太弱小了。
  @crcr-18 06:29:00  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我自己打算等孩子到学龄前送回国读书,完成基础教育再接回澳洲,如果孩子成绩真的好,去美国,德国读大学更好,实在成绩不好再接回澳洲读,其中的道理个人看法不同,没有...  -----------------------  孩子留在澳洲,会不会上大学还难说。  这里教育投入以后,金钱的回报并不高。很多孩子十五六就不肯再读了。
  一大早看到两条新闻,心情沉重:  【武汉:20万吨危险废弃物处置不当 其毒性是砒霜的900倍】  /a/174.htm  垃圾焚烧场这样需要严格监控的环保项目,竟然没有通过环保部门的环评审批,而且常年处于违法生产和违规排污的状态,这样的事情,竟然发生在武汉这个省会城市的市中心,而更让人无奈的,是当地各级环保部门的态度:对于出现的问题,区环保局说,这个问题归市环保局管,市环保局说,这是省里的项目,而省环保厅和国家环保部则都对这家企业下发过停产整改通知,事情调查到这里,我们清楚的看到,对于问题,四级环保部门都清楚,但没有一个部门真正伸出执法之手,这家企业至今也还在违法生产和排污。  “空姐代购”判三年冤不冤  http://view./original/intouchtoday/n2646.html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是,排在代购前三位的为化妆品、奶粉、箱包。其实,化妆品、奢侈品价格不光高在税费上。以化妆品为例,上海一家进出口贸易公司代理了不少美国和欧洲二线品牌化妆品的进口报关等业务,该公司首席物流分析师表示,假设进口价为100元的化妆品,一般贸易的清关各种费用占比约为28.5%,再加上物流的费用,成本价为130元左右,但是摆上柜台的销售价格通常是这个成本价的300%~500%。可见中国市场的价格高,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定价策略”所致,税费并不起决定性作用。  平均工资仅仅是国外的几分之一,很多商品却是物价却是国外的好几倍,老百姓都没有幸福感。  移民到海外在这个前提下,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回复第34楼(作者:@猫猫吃吨 于
08:34)  @crcr-18 06:29:00  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我自己打算等……  哈哈哈,说实话.看着前赴后继到澳洲留学的流血生们、真心替他们的父母蛋疼……  ==========  
  @慧慧M
11:24:00  一大早看到两条新闻,心情沉重:  【武汉:20万吨危险废弃物处置不当 其毒性是砒霜的900倍】  /a/174.htm...  -----------------------  国外是个很宽广的范围。美国物价是低啊,澳洲可是知名的高。  再说,化妆品、汽车这类国外比较便宜,平常的东西可未必。在悉尼再怎么节约,全部自己动手,光食物上一项的消耗至少50刀每周,你在中国全部自己做要300块rmb吗?
  @crcr-18 11:26:00  回复第34楼(作者:@猫猫吃吨 于
08:34)  @crcr-18 06:29:00  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我自己打算等……  哈...  -----------------------  留学生是另个话题了。太远了,呵呵。
  @慧慧M
11:24:00  -----------------------  对了,你应该看过前不久报导的,澳洲青少年边玩手机边开车,撞伤人被警告,然后不久之后故态复萌,又撞死了一个台湾来的持whv的妹子,最后就这么walk away的报导吧?  你觉得撞死一个白人的话她能不付出任何代价吗?
  @慧慧M
11:24:00  -----------------------  @猫猫吃吨 39楼
12:16:00  对了,你应该看过前不久报导的,澳洲青少年边玩手机边开车,撞伤人被警告,然后不久之后故态复萌,又撞死了一个台湾来的持whv的妹子,最后就这么walk away的报导吧?  你觉得撞死一个白人的话她能不付出任何代价吗?  -----------------------------  这个问题,您觉得是公民、PR和海外居民的区别对待呢?还是人种的区别对待呢?还是法律的宽松?
  @慧慧M
11:24:00  一大早看到两条新闻,心情沉重:  【武汉:20万吨危险废弃物处置不当 其毒性是砒霜的900倍】  /a/174.htm...  -----------------------  @猫猫吃吨 37楼
12:04:00  国外是个很宽广的范围。美国物价是低啊,澳洲可是知名的高。  再说,化妆品、汽车这类国外比较便宜,平常的东西可未必。在悉尼再怎么节约,全部自己动手,光食物上一项的消耗至少50刀每周,你在中国全部自己做要300块rmb吗?  -----------------------------  您大概很久没有回国了吧,北上广甚至二线城市的很多食物的价格也赶上澳洲了,但是收入水平却是人家的几分之一。
  @慧慧M
13:14:00  -----------------------  我认为是人种和身份的区别,还有文化的微妙区别在里面。比如那青少年的亲友造成的舆论氛围,“xx是个好孩子”,“xx我们爱你”,“xx我们永远支持你”。  引用原文:Barrister Michael Byrne QC, for Hopper, said the incident had "changed her life for ever" and tendered numerous character references to the court. He said Hopper had strong family support.   Judge Botting said it was "in the community's interests" not to send a young offender with limited criminal history to prison when rehabilitation was an option  哦我记错了,她不是没有受到处罚,她被停驾照三年呢,撞得人家一死一重伤。如果死者和伤者的家人有能力请律师造势,你觉得会是这结果吗?把这里面的受害者换成移民,有什么不同的结果吗?  又扯远了。中国有挺多问题没错,中国人在中国政府面前就是弱势群体,不过移民到国外似乎没有解决这问题啊?  中国物价不如你晒晒油米柴盐?我相信对楼主这家庭收入,在中国日常消费不成问题,烦恼的是买什么车、住什么房子、去哪里旅游、用什么化妆品这类。在澳洲他的物质上的烦恼恐怕到不了这层面  我还真没有见过在澳洲的人说物价便宜。事实上大家都在亚马逊和淘宝。  事实上你提到的什么打两三份工就很说明问题了。在中国没见过楼主这样背景的人打两三份工,在澳洲如果有,只能说明这里生活经济压力太大。
  @慧慧M
13:16:00  @慧慧M
11:24:00  一大早看到两条新闻,心情沉重:  【武汉:20万吨危险废弃物处置不当 其毒性是砒霜的900倍】  http://hb.q...  -----------------------  哦?我今天买的大白菜 5aud/颗,冻虾22aud/kg-这不是什么澳龙,就是普通的虾而已,连活的都不是。最便宜的鱼basa 10aud/kg 最一般的鸡肉大概10 aud/kg 这不是什么走地鸡哦 走地鸡得跟organic去比了  你是说中国30块一颗大白菜 66块一斤冻虾 最便宜的鱼要30块一斤?
  @猫猫吃吨
14:21:00  @慧慧M
13:16:00  @慧慧M
11:24:00  一大早看到两条新闻,心情沉重:  【武汉:20万吨危险废弃物处置不当...  -----------------------  再说到收入。平均收入这玩意儿,对特定的家庭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比如楼主家庭税后60wrmb,绝对超过了澳洲家庭收入中位数。什么收入是人家几分之一要看对谁来说。  如果在中国月入1k,比如之前报导的井底人之类,如果移民,或者通过其他任何方式在澳洲取得合法身份,那绝对是无需犹豫的选择。  对楼主来说,未必。
  @crcr1013
06:29:00  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我自己打算等孩子到学龄前送回国读书,完成基础教育再接回澳洲,如果孩子成绩真的好,去美国,德国读大学更好,实在成绩不好再接回澳洲读,其中的道理个人看法不同,没有...  -----------------------  @猫猫吃吨 34楼
08:34:00  孩子留在澳洲,会不会上大学还难说。  这里教育投入以后,金钱的回报并不高。很多孩子十五六就不肯再读了。  -----------------------------  嗯,所以啊,我的教育计划才会这样定,中国的老话,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啊!我家对面的老外,孩子读完中学说句不想读书了,说不去就不去了。唉,我真是接受不能,,,
  @hitsoysauce 32楼
07:53:00  @crcr1013
06:09:00  正好想翻新院墙,你在悉尼吗?在的话给报个价啊  —————————————————  谢谢老板,我在墨尔本,太遗憾了  -----------------------------  哦,那以后墨尔本的房子要修理的时候联系你,哈哈
  我只说两句,好山好水好无聊。 珍爱生命,远离楼花。特别是针对楼主这种工作之后移民的。  
  @crcr-19 04:05:00  嗯,所以啊,我的教育计划才会这样定,中国的老话,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啊!我家对面的老外,孩子读完中学说句不想读书了,说不去就不去了。唉,我真是接受不能,,,  —————————————————  教育仅仅是人身的一个阶段,学习是终身的;澳洲教育的门是很容易敲开的,我有50来岁同事还在读本科学位的。澳洲Tafe,本科,硕士都被归为tertiary education,这是绝大多数招聘需要的学历。并且我在招聘面试培训时,关于反歧视法规其中一项,反对教育歧视,面试官是不能问应聘者是从那个学校毕业的。何必那么认真,孩子开心就好。  
  @shar1983 47楼
04:16:00  我只说两句,好山好水好无聊。 珍爱生命,远离楼花。特别是针对楼主这种工作之后移民的。  -----------------------------  “好山好水好无聊”这句话是让我无法理解的,从古到今,“好山好水”都是世人追求的非常高的境界之一,陶冶性情,心旷神怡,烦恼忧愁都抛掉九霄云外,怎么会无聊呢?  还有,楼花跟生命有什么联系呢?买房也是品质生活的前提之一,而且澳洲政府对买新房还有补贴。
  中国到澳大利亚海运到门,(悉尼、墨尔本、阿德莱德、布里斯班、弗里曼特尔)1000人民币每立方,海运到门,家具海运、私人物品海运、移民搬家海运、机械海运等  海运散货/整柜双清关,门到门海运专线一方限重500公斤,门到门全包价,操作简单、方便,门对门服务;  联系人:舒先生  电话:7 5048  QQ:  ?MSN/Email:steve.  东南亚海运专线:新加坡SINGAPORE、印尼-雅加达JAKARTA、马来西亚MALAYSIA、菲律宾马尼拉PHILIPPINES,MANILA、泰国THAILAND客户只需要提供货物明细和收发人资料即可  我司广州出口海运一站式贴心服务:出口,报关,清关,派送等,全部都由我公司来操作,安全便捷,使您的货物早日达到客户手中!
  @hitsoysauce 48楼
07:33:00  @crcr1013
04:05:00  嗯,所以啊,我的教育计划才会这样定,中国的老话,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啊!我家对面的老外,孩子读完中学说句不想读书了,说不去就不去了。唉,我真是接受不能,,,  —————————————————  教育仅仅是人身的一个阶段,学习是终身的;澳洲教育的门是很容易敲开的,我有50来岁同事还在读本科学位的。澳洲Tafe,本科,硕士都被归为tertiary education,这是绝......  -----------------------------  你说的是教育理念的问题,但是就教育质量来说-学校排名、发论文数量与质量,被引用次数等、创新、学生毕业以后薪酬等等综合,澳洲是落后于欧洲发达国家与美国的。  而澳洲的风气是不向学的,不像中国,十来岁的孩子,除了家里供不起的,读大学是一种社会信仰。  至于教育理念,只有最适合每个人、每个家庭,而没有优劣之分。我还没有孩子,但是将来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在他喜欢的领域最少获得学士学位,在他还年轻的时候,创作力、学习能力最强的时候。
  @shar1983
04:16:00  我只说两句,好山好水好无聊。 珍爱生命,远离楼花。特别是针对楼主这种工作之后移民的。  -----------------------------  @慧慧M 49楼
09:12:00  “好山好水好无聊”这句话是让我无法理解的,从古到今,“好山好水”都是世人追求的非常高的境界之一,陶冶性情,心旷神怡,烦恼忧愁都抛掉九霄云外,怎么会无聊呢?  还有,楼花跟生命有什么联系呢?买房也是品质生活的前提之一,而且澳洲政府对买新房还有补贴。  -----------------------------  亲,鉴于你的补贴什么的都是基于NSW算的,不如你找找在悉尼能买到有补贴的是什么房子,得贷款多少,每个月还款多少?  我全部按照自住算:  你前面说的:  物业管理费、杂费、水电费:$100/周 全年5200 这个在悉尼好像很难控制在这个水平诶。物业管理费是指strata吗?悉尼 apartment strata基本是$1000/每季度起步,带点游泳池、草坪什么的直冲2000,杂费是说council吗?这个起码500每季度,水电费三口之家,水费apartment就不用了,电+煤气每季度少说600吧,这样算起来已经是()*4=8400了   你不会以为这样就没有其他费用了吧?要是房子漏个水、需要刷个墙之类的 special levy交死人。这里的apartment很多质量很差的,尤其是近十年来的房子。神马?你说有builder insurance?你不知道builder可以破产的吗?然后你要付出一堆的律师费然后special levy又要上升好多了,律师和body corp都要笑死了好吗。  你说的每年平均上升8%之类我已经无力吐槽了。首先不知道你的数据哪里来的,就算是真的,房屋估价上升和你能赚到钱是两回事好不好?极端点,你50w的房子贷款40w,每年上升8%相当于4w,如果房贷利息达到15%你这个40w每年就要付6w的利息。哦我知道现在利息不是15%我只是举个例子。而你不要忽略这个利息可不是我编的:.au/historical-rates.html 在澳洲投资房子都要长期持有,现在的利息算是近几十年来最低了,用现在这个最低利率去推测将来合理吗?  OK你买60w的房子,贷款48w,P+I,4.75的利率,也要481AUD/周,interest only 438。亲你不会以为银行永远会保持这么低息,以及将来本金不用还的吧?这种支出按最低的算,增值按最高的算的方法我只见过房产中介在忽悠客户的时候用,神马七年房价翻一倍,留学生四年五套房之类的。这么好做还当神马中介啊,自己全职炒房好了呀。  最简单的事实你看看好了,现在多少澳洲的楼花在中国销售,如果真的像你说的这么简单,稳定增值,澳洲本土的人都是白痴吗白白放过这么好的投资机会。你见过北京上海的房子大批量去国外卖吗?本地人抢房子都抢不过来了。
    忘了这个,贷款计算结果。
  @猫猫吃吨
18:11:00  你说的是教育理念的问题,但是就教育质量来说-学校排名、发论文数量与质量,被引用次数等、创新、学生毕业以后薪酬等等综合,澳洲是落后于欧洲发达国家与美国的。   而澳洲的风气是不向学的,不像中国,十来岁的孩子,除了家里供不起的,读大学是一种社会信仰。   至于教育理念,只有最适合每个人、每个家庭,而没有优劣之分。我还没有孩子,但是将来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在他喜欢的领域最少获得学士学位,在他还年轻的时候,创作力、学习能力最强的时候。  —————————————————  你说得很有道理,见仁见智的话题,孩子还小,没想那么多,只想在他成长的路上陪他好好玩,打球冲浪下棋种菜做点家具,将来能干啥他自己选择,我可能能给一点建议如果他愿意请教的话,再给予作为家人的支持。最好做个builder,跟儿子一起DIY个房子,是个梦想  
  @hitsoysauce
19:16:00  @猫猫吃吨
18:11:00  你说的是教育理念的问题,但是就教育质量来说-学校排名、发论文数量与质量,被引用次数等、创新、学生毕业以后薪酬等等综合,澳洲是...  -----------------------  我这一辈的,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是博士,我是小硕,一个弟弟小时候摔坏了头只拿个学士就跑去考公务员了,另个弟弟在硕博连读。男朋友家那边也差不多。在这样的氛围里面,应该读个大学是多么天经地义的事情。  冲浪做木工下棋,这些和读书不冲突啊。读书其实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之一。  至于孩子接受完大学教育以后,爱做builder也好,爱做banker也好,则是他自己的选择。能站到一个高度见过一种可能性之后才有选择权。
  @猫猫吃吨 17楼
15:41:00  很常见?我不认识这样的中国人,也许我孤陋寡闻了。  我还听说有人七天无休,早上五点干到晚上九点做清洁,买个大house分隔成小房间,自己住GF甚至车库-我想一个在中国税后六十万的家庭不会想要这种生活。你说呢?  -----------------------------  七天无休朝5晚9,敢问移民澳洲的华人里有多少人过的这么辛苦?是刚毕业的学生,还是积蓄有限盲目移民后的苦果?  最近一直在和一些移民澳洲的朋友讨教,他们告诉我,在墨尔本,一个月准备澳币的生活费,应该够一家三口开销了。HOUSE60W左右,4个卧室。留一些备用金,做好吃1年白饭的准备。可以一个人先找工作,一个人照顾家里。  不知道这么说准确吗?各位前辈可否帮忙看看,多谢了!
  @猫猫吃吨
14:21:00  @慧慧M
11:24:00  一大早看到两条新闻,心情沉重:  【武汉:20万吨危险废弃物处置不当...  -----------------------  @猫猫吃吨 44楼
14:29:00  再说到收入。平均收入这玩意儿,对特定的家庭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比如楼主家庭税后60wrmb,绝对超过了澳洲家庭收入中位数。什么收入是人家几分之一要看对谁来说。  如果在中国月入1k,比如之前报导的井底人之类,如果移民,或者通过其他任何方式在澳洲取得合法身份,那绝对是无需犹豫的选择。  对楼主来说,未必。  -----------------------------  可能不应该这样比较,应该在澳洲挣的是澳币而不是人民币。所以要拿物品单价占个人收入的百分比来看。如自己做饭,一周花50澳币,占他周薪的百分比
  在国内,一周花50元,不知能吃些啥?
  @猫猫吃吨
15:41:00  很常见?我不认识这样的中国人,也许我孤陋寡闻了。  我还听说有人七天无休,早上五点干到晚上九点做清洁,买个大house分隔成小房间,自己住GF甚至车库-我想一个在中国税后六十万的家庭不会想要这种生活。你说呢?  -----------------------------  @dodream520 56楼
10:56:00  七天无休朝5晚9,敢问移民澳洲的华人里有多少人过的这么辛苦?是刚毕业的学生,还是积蓄有限盲目移民后的苦果?  最近一直在和一些移民澳洲的朋友讨教,他们告诉我,在墨尔本,一个月准备澳币的生活费,应该够一家三口开销了。HOUSE60W左右,4个卧室。留一些备用金,做好吃1年白饭的准备。可以一个人先找工作,一个人照顾家里。  不知道这么说准确吗?各位前辈可否帮忙看看,多谢了!  -----------------------------  lz我比你还小几岁呢怎么就成了前辈了……女人的年龄很重要的你造吗???  回答你的问题:  1)七天无休朝5晚9  ···这是我听说的…有时候华人活动聚聚会有一些来了很多年(&10)的人提到。我认识的人没有一个是这样的。  ···这些人主要是观念不同吧。似乎都是老移民来了二三十年的,靠着做清洁刷盘子什么的不停买房-分隔-出租攒钱。就如同前面的慧慧妹提到的。我不认为这是80年以后出生的人的常态。  ···我认识的人基本是找到专业工作就留下来了,找不到的就回去了。大家都是教育背景类似、收入相当,找不到的没有必要留在这里吃苦,回去重新开始就是。  2)在墨尔本,一个月准备澳币的生活费,应该够一家三口开销了。HOUSE60W左右,4个卧室。  ···回答不了墨尔本的生活费,指向酱油君  ···house什么价格的肯定都有,你上.au看看墨尔本60w的house都在哪些区,再去查surburb profile,看看治安、交通、学校等等情况。  3)留一些备用金,做好吃1年白饭的准备。  ···一年打底是需要的,也可能你超级幸运一下飞机就找到工作。  ···你考虑的应该不是去哪个城市的问题。因为你的专业限制你必须要州担保。然后你前两年就只能待在那个州。你应该以那个州的生活费用、工作状况为基准而不是以墨尔本为基准。  4)可以一个人先找工作,一个人照顾家里。  ···有孩子的基本都得一人全职在家,最多有一个人全职一个人兼职。兼职的大部分不是专业工作。
  @猫猫吃吨
14:21:00  @慧慧M
11:24:00  一大早看到两条新闻,心情沉重:  【武汉:20万吨危险废弃物处置不当...  -----------------------  @猫猫吃吨
14:29:00  再说到收入。平均收入这玩意儿,对特定的家庭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比如楼主家庭税后60wrmb,绝对超过了澳洲家庭收入中位数。什么收入是人家几分之一要看对谁来说。  如果在中国月入1k,比如之前报导的井底人之类,如果移民,或者通过其他任何方式在澳洲取得合法身份,那绝对是无需犹豫的选择。  对楼主来说,未必。  -----------------------------  @云房一仙 57楼
12:34:00  可能不应该这样比较,应该在澳洲挣的是澳币而不是人民币。所以要拿物品单价占个人收入的百分比来看。如自己做饭,一周花50澳币,占他周薪的百分比  -----------------------------  亲,食物支出占收入百分比是恩格尔系数,是用来衡量富裕程度的,不是用来衡量物价的。  衡量物价是大家都换成同一种货币比较的。  举个例子,如果澳洲一个月的生活费只要100rmb,其中食物支出占80,达到80%的比例,这个国家是非常不富裕的。但是对于移民到这里没有找到工作的人来说,花的都是自己的积蓄,当然是这种情况经济压力小。
  @云房一仙 58楼
12:35:00  在国内,一周花50元,不知能吃些啥?  -----------------------------  你觉得楼主一家在澳洲能赚税后60w澳元一年?
  @猫猫吃吨 59楼
16:26:00  lz我比你还小几岁呢怎么就成了前辈了……女人的年龄很重要的你造吗???  回答你的问题:  1)七天无休朝5晚9  ···这是我听说的…有时候华人活动聚聚会有一些来了很多年(&10)的人提到。我认识的人没有一个是这样的。  ···这些人主要是观念不同吧。似乎都是老移民来了二三十年的,靠着做清洁刷盘子什么的不停买房-分隔-出租攒钱。就如同前面的慧慧妹提到的。我不认为这是80年以后出生的人的常态。  ......  -----------------------------  俺错了。。。妹纸你真好~~~ :)
  @猫猫吃吨
16:26:00  lz我比你还小几岁呢怎么就成了前辈了……女人的年龄很重要的你造吗???   回答你的问题:   1)七天无休朝5晚9   ···这是我听说的…有时候华人活动聚聚会有一些来了很多年(&10)的人提到。我认识的人没有一个是这样的。   ···这些人主要是观念不同吧。似乎都是老移民来了二三十年的,靠着做清洁刷盘子什么的不停买房-分隔-出租攒钱。就如同前面的慧慧妹提到的。我不认为这是80年以后出生的人的常态。   ···我认识的人基本是找到专业工作就留下来了,找不到的就回去了。大家都是教育背景类似、收入相当,找不到的没有必要留在这里吃苦,回去重新开始就是。   2)在墨尔本,一个月准备澳币的生活费,应该够一家三口开销了。HOUSE60W左右,4个卧室。   ···回答不了墨尔本的生活费,指向酱油君   ···house什么价格的肯定都有,你上.au看看墨尔本60w的house都在哪些区,再去查surburb profile,看看治安、交通、学校等等情况。   3)留一些备用金,做好吃1年白饭的准备。   ···一年打底是需要的,也可能你超级幸运一下飞机就找到工作。   ···你考虑的应该不是去哪个城市的问题。因为你的专业限制你必须要州担保。然后你前两年就只能待在那个州。你应该以那个州的生活费用、工作状况为基准而不是以墨尔本为基准。   4)可以一个人先找工作,一个人照顾家里。   ···有孩子的基本都得一人全职在家,最多有一个人全职一个人兼职。兼职的大部分不是专业工作。  —————————————————  统计局维州家庭平均周指出1400左右吧。有钱多花点,没钱少花点啰  
  楼主夫妇在国内已经是属于知名企业的中层经理。说实话如果移民澳洲,根本就不可能在澳洲找到相同档次的工作。  假如楼主仍象十几年前那样认为走出国门就是胜利,来澳洲后找到一个普通的办公室工作就是“幸运”,找不到干“累伯(Labour)”工也不觉得失落;或者已经在国内通过投资积累了足够的财富,移民澳洲后无需赚钱谋生,那尽可移民澳洲,否则在辞去当前工作移民澳洲前应该好好考虑一下利弊得失。  其实楼主可以通过网络尝试一下在澳洲申请工作,同时申请移民。等移民批准后,还能以度假的方式来澳洲作一番考察,看看能否找到合适的、自己能接受的工作,然后再作决定。现在不必过于纠结。
  @dodream520
16:41:00  @猫猫吃吨 59楼
16:26:00  lz我比你还小几岁呢怎么就成了前辈了……女人的年龄很重要的你造吗???  回答你的问题:  1)七天无休朝5晚9...  -----------------------  Ps楼主千万别听那好望角乱说,随便去网投什么的。  澳洲就业市场小,大部分职位都掌握在中介手中,你投过的简历会被存档,在没有比较大的把握的情况下乱投是自寻死路,尤其有些不热门的岗位。  如果你要在这里找工作,建议先在这里上个找工培训班,悉尼叫skill max ,其他城市不知道叫神马,一般免费,好好武装下你的简历,发展下networking再投。国内简历跟这里包装很不一样。这里还有那种专门给你改简历的收费服务,据说几百到几千澳元不等,可见简历包装何等重要。
  @dodream520
16:41:00  @猫猫吃吨
16:26:00  lz我比你还小几岁呢怎么就成了前辈了……女人的年龄很重要的你造吗???  回答你的问题:  1)七天无休朝5晚9...  -----------------------  @猫猫吃吨 65楼
05:11:00  Ps楼主千万别听那好望角乱说,随便去网投什么的。  澳洲就业市场小,大部分职位都掌握在中介手中,你投过的简历会被存档,在没有比较大的把握的情况下乱投是自寻死路,尤其有些不热门的岗位。  如果你要在这里找工作,建议先在这里上个找工培训班,悉尼叫skill max ,其他城市不知道叫神马,一般免费,好好武装下你的简历,发展下networking再投。国内简历跟这里包装很不一样。这里还有那种专门给你改简......  -----------------------------  我乱说?即使在澳洲找工作,除了熟人介绍,大部分还不是通过网上投简历,顶多再打个电话咨询一番?不错,楼主人在国内,网上申请澳洲工作,尤其是与楼主现在的职位相对应的工作,成功的可能性极低,但这不会影响楼主现在的工作,不会对楼主造成任何不利。  别忘了,楼主夫妇现在已经是知名企业的中层经理,让人家辞去工作或者特意请假来澳洲上什么找工培训班,这才是胡说!  其实,在澳洲的中国移民和留学生想尽各种办法,包括上这种所谓的招工培训班后仍找不到办公室工作的多了去了。就算能找到所谓的专业工作,几乎也不可能是楼主夫妇现在那样的知名企业中层经理。
  @好望角-21 13:05:00  @dodream520
16:41:00  @猫猫吃吨
16:26:00  lz我比你还小几岁呢怎么就成了前辈了...  -----------------------  亲,求你有点理解能力好不好?  我叫人家请假辞工来上skillmax啦?你不如看看神马人才能免费上skillmax?  我说的是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贸然申请,对楼主在澳洲申请的职位造成的影响,你怎么给歪成对楼主现有职位的影响?  求解你的脑回路,回答一下以上两问题,多谢。
  @好望角1998
13:05:00  我乱说?即使在澳洲找工作,除了熟人介绍,大部分还不是通过网上投简历,顶多再打个电话咨询一番?不错,楼主人在国内,网上申请澳洲工作,尤其是与楼主现在的职位相对应的工作,成功的可能性极低,但这不会影响楼主现在的工作,不会对楼主造成任何不利。  别忘了,楼主夫妇现在已经是知名企业的中层经理,让人家辞去工作或者特意请假来澳洲上什么找工培训班,这才是胡说!  其实,在澳洲的中国移民和留学生想尽各种办法,包括上这种所谓的招工培训班后仍找不到办公室工作的多了去了。就算能找到所谓的专业工作,几乎也不可能是楼主夫妇现在那样的知名企业中层经理。  -----------------------  @猫猫吃吨 67楼
15:05:00  亲,求你有点理解能力好不好?  我叫人家请假辞工来上skillmax啦?你不如看看神马人才能免费上skillmax?  我说的是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贸然申请,对楼主在澳洲申请的职位造成的影响,你怎么给歪成对楼主现有职位的影响?  求解你的脑回路,回答一下以上两问题,多谢。  -----------------------------  理解力?明知所谓的skillmax适用于哪类人,明知楼主现在在国内当中层经理,居然还“建议先在这里上个找工培训班”,也只有猪脑子才会想出这种“建议”。是不是想用“正面言论”维楼搞得脑子短路了?
  @猫猫吃吨
15:05:00  亲,求你有点理解能力好不好?   我叫人家请假辞工来上skillmax啦?你不如看看神马人才能免费上skillmax?   我说的是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贸然申请,对楼主在澳洲申请的职位造成的影响,你怎么给歪成对楼主现有职位的影响?   求解你的脑回路,回答一下以上两问题,多谢。  —————————————————  你跟复读机讲逻辑?  
  @hitsoysauce 69楼
07:09:00  @猫猫吃吨
15:05:00  亲,求你有点理解能力好不好?  我叫人家请假辞工来上skillmax啦?你不如看看神马人才能免费上skillmax?  我说的是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贸然申请,对楼主在澳洲申请的职位造成的影响,你怎么给歪成对楼主现有职位的影响?  求解你的脑回路,回答一下以上两问题,多谢。  —————————————————  你跟复读机讲逻辑?  -----------------------------  哈哈,我错了。  @dodream520,68楼总结就是:他不知道。  我总结下我的观点:  1.楼主过来经济水平和事业水平可能会有比较大的下降。夫妻中至少有半个人会需要扑在孩子的身上,并且持续好些年。请做好心理准备。  2.楼主的英文程度,是楼主能否顺利移民和找到什么样工作的关键  3.因为是在需要州政府担保的名单上,说明专业不是太热门,工作职位不是太多。如果顺利移民,务必珍惜每次投简历和面试的机会,所谓狮子搏兔须用全力  4.因为技术移民成本很低,我建议lz先想法把签证拿到手再说,然后再休个假过来看看你已经移民的朋友的生活。不是让你来旅游,是过来看看生活中的柴米油盐  5.因为lz已经31岁,还在技术移民打分的最高年龄段,33岁生日那天就要减分了,如果有心动就尽快行动。ps根据现在的政策似乎是要从EOI发了邀请给你的那天算起的,不是递交申请的时候  6.同5,如果lz不打算花很多时间去琢磨各种条款的话就找中介,一般来说费用1w多到2w多RMB。中介基本上只会指导你填表和告诉你要准备哪些材料,但是可以为你争取时间避免走弯路。  7.千万别听逗比的话。相信你有判断能力。
  @hitsoysauce
07:09:00  @猫猫吃吨
15:05:00  亲,求你有点理解能力好不好?  我叫人家请假辞工来上skillmax啦?你不如看看神马人才能免费上skillmax?  我说的是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贸然申请,对楼主在澳洲申请的职位造成的影响,你怎么给歪成对楼主现有职位的影响?  求解你的脑回路,回答一下以上两问题,多谢。  —————————————————  你跟复读机讲逻辑?  -----------------------------  @猫猫吃吨 70楼
15:38:00  哈哈,我错了。  @dodream520
,68楼总结就是:他不知道。  我总结下我的观点:  1.楼主过来经济水平和事业水平可能会有比较大的下降。夫妻中至少有半个人会需要扑在孩子的身上,并且持续好些年。请做好心理准备。  2.楼主的英文程度,是楼主能否顺利移民和找到什么样工作的关键  3.因为是在需要州政府担保的名单上,说明专业不是太热门,工作职位不是太多。如果顺利移民,......  -----------------------------  网上当托的写手可以找出千万个理由来忽悠人,但这些人永远都不可能把澳洲第一代中国移民的艰辛无奈变成隐形,更不可能让大家相信象楼主那样的国内中层经理放弃一切来澳洲,结果不得不当小职员甚至打苦工干“累伯”也值得。
  @hitsoysauce 69楼
07:09:00  @猫猫吃吨
15:05:00  亲,求你有点理解能力好不好?  我叫人家请假辞工来上skillmax啦?你不如看看神马人才能免费上skillmax?  我说的是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贸然申请,对楼主在澳洲申请的职位造成的影响,你怎么给歪成对楼主现有职位的影响?  求解你的脑回路,回答一下以上两问题,多谢。  —————————————————  你跟复读机讲逻辑?  ......  -----------------------------  对于你这种早就暴露的弱智托,还是“孤雁南飞之1979”说得好:你爹给你的耳刮子少了。
  @好望角-23 00:04:00  对于你这种早就暴露的弱智托,还是“孤雁南飞之1979”说得好:你爹给你的耳刮子少了。  —————————————————  你的主人给你录的句子太少了,翻来覆去不超过10句,做鹰犬也要专业一点,对得起老百姓的纳税才好  
  @hitsoysauce
05:13:00  @好望角-23 00:04:00  对于你这种早就暴露的弱智托,还是“孤雁南飞之1979”说得好:你爹给你的耳刮子少了。  ——————————————...  -----------------------  对逗比就应该一击脱离啊,认真你就输了酱油君。  “大家都看不见的人”这游戏玩起来很有乐趣的,不信你试试。
  税后60万,怎么会想移民呢?还是在中国当大爷吧!  
  哪都没那么好混。。。。
  @好望角1998 64楼
22:02:00  楼主夫妇在国内已经是属于知名企业的中层经理。说实话如果移民澳洲,根本就不可能在澳洲找到相同档次的工作。  假如楼主仍象十几年前那样认为走出国门就是胜利,来澳洲后找到一个普通的办公室工作就是“幸运”,找不到干“累伯(Labour)”工也不觉得失落;或者已经在国内通过投资积累了足够的财富,移民澳洲后无需赚钱谋生,那尽可移民澳洲,否则在辞去当前工作移民澳洲前应该好好考虑一下利弊得失。  其实楼主可以通......  -----------------------------  说的对,lz的情况在国内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其实主要是克服自身的心理落差,其实移民只是为了子女教育我觉得宁愿在国内赚钱然后给孩子出国留学来的可行,澳洲教育在发达国家并不算好,到了那边其实更多的是享受一份先进国家的福利,环境。对于第一代移民,事业我觉得基本上是要放弃了,即使要达到国内现在的水平也是要付出很多努力的。  我想问一下,如果技术移民到澳洲,新移民在澳洲2年内没有任何福利吗?我记得只有失业金没有,其他都是一登陆就有的啊。我打算如果真的在国内申请技术移民成功,到了那边如果找不到工作,先读书和生孩子,把2年耗过去。如果刚登陆2年没有任何福利,那就意味着我读书的学费和生孩子的各种免费医疗都无法享受吗?
  @hitsoysauce 73楼
05:13:00  @好望角1998
00:04:00  对于你这种早就暴露的弱智托,还是“孤雁南飞之1979”说得好:你爹给你的耳刮子少了。  —————————————————  你的主人给你录的句子太少了,翻来覆去不超过10句,做鹰犬也要专业一点,对得起老百姓的纳税才好  -----------------------------  一个在靠在网上发表留学移民“正面言论”忽悠自己同胞,一个连人话都说不溜的白痴托,还提什么“鹰犬”?  把你那些“正面言论”汇集起来,大家就知道弱智的确切定义!
  @hitsoysauce
05:13:00  @好望角1998
00:04:00  对于你这种早就暴露的弱智托,还是“孤雁南飞之1979”说得好:你爹给你的耳刮子少了。  ——————————————...  -----------------------  @猫猫吃吨 74楼
08:43:00  对逗比就应该一击脱离啊,认真你就输了酱油君。  “大家都看不见的人”这游戏玩起来很有乐趣的,不信你试试。  -----------------------------  别玩什么别的游戏了,那些想尽办法为留学移民维面子的弱智托的表演就能给人带来最大的乐趣。
  @好望角1998
22:02:00  楼主夫妇在国内已经是属于知名企业的中层经理。说实话如果移民澳洲,根本就不可能在澳洲找到相同档次的工作。  假如楼主仍象十几年前那样认为走出国门就是胜利,来澳洲后找到一个普通的办公室工作就是“幸运”,找不到干“累伯(Labour)”工也不觉得失落;或者已经在国内通过投资积累了足够的财富,移民澳洲后无需赚钱谋生,那尽可移民澳洲,否则在辞去当前工作移民澳洲前应该好好考虑一下利弊得失。  其实楼主可以通......  -----------------------------  @yuebee123 77楼
11:31:00  说的对,lz的情况在国内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其实主要是克服自身的心理落差,其实移民只是为了子女教育我觉得宁愿在国内赚钱然后给孩子出国留学来的可行,澳洲教育在发达国家并不算好,到了那边其实更多的是享受一份先进国家的福利,环境。对于第一代移民,事业我觉得基本上是要放弃了,即使要达到国内现在的水平也是要付出很多努力的。  我想问一下,如果技术移民到澳洲,新移民在澳洲2年内没有任何福利吗?我记......  -----------------------------  作为新移民,如果想去澳洲的大学接受再教育,学费仍能向澳洲政府贷款,生孩子的免费医疗也能享受,不必等两年。具体怎样你应当再打听一下。不过两年内,生活津贴(如学生津贴或失业津贴)等是没有的。  阁下是个明白人,知道第一代移民在事业上基本上是要放弃了。其实能移民澳洲的通常在国内都属中产以上,可来澳洲后能进入先前在国内时的层次却是大多数第一代移民一辈子难圆的梦,很多时候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放弃国内的事业来澳洲当个一心向往福利的弱势群体,这个还是应当慎重考虑。
  我发现现在国人一说到移民普遍都失去理智,总感觉国外一切都好,其实我没有楼主家庭收入高,但也差不了很多,我11年就想移民了,考虑了2年多了,还没下定决心。  1,老人怎么办  2,有了落差怎么办  3,孩子怎么办  其实最可怕的是,当梦想破灭的时候怎么办?
  澳大利亚现在移民基本已经不可能了。政策收紧了。移民的人太多了,经济又萧条,根本找不到工作。现在基本上一万个人也就一个能移民成功的,99.99%移民失败,钱最后花光,不得不回国。澳洲的移民中介很黑的,不停滴敲诈新移民。担保人也不停滴敲诈新移民。直到吸光你的血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澳龙十八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