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友和李旺伦谁才是真正的歌神张学友?

张学友:不止是歌神_华大桂声
张学友:不止是歌神
作者: 陈荃&&
  很久没在大银幕上再见过张学友,前几天才知道他要演《赤道》,本来无感的片子也因此多了一份期待。
  张学友,这名字在口中默念一遍,脑袋里恐怕要空白个三秒。然后一些词汇才陆陆续续出现:歌神,人尽皆知;四大天王;世界杰青&&还有什么?
  他跟八卦和负面新闻仿佛绝缘,一个绯闻对象罗美薇最后成了他的妻,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坏习惯酗酒听说还戒了。他就是这样,用&一身正气&来形容也不为过。据说他的人生目标是&做一个好人&。
  做好人很闷,没有大起大伏,也没有大悲大喜。不挑战这个世界的任意一条底线,也不让自己站在风口浪尖。安安静静地做自己最喜欢得事业&&唱歌,闲来无事赚赚外快&&演戏,然后回家带仔&&这个好人的生活逻辑。
  记得小时候读琼瑶的《一帘幽梦》,紫菱对费云帆说&你真是一个好人。&他显然不喜欢这个评价,摇摇头说&我可不想当一个好人,好人听起来和蠢蛋好像是亲戚&。而张学友追求做一个好人,似乎也做到了:口碑好,地位高,为人仗义,替哥哥还过债,甚至替梅艳芳垫付过医药费,因为她是罗美薇的干姐姐&&歌唱得好,戏演得好,人好。你写他,除了赞美,还有什么?
  唱歌不必再多言,谁都知道四大天王里唱功最好,成就最高的当属他。今天谈谈电影,四大天王中唯一没有拿过影帝的是他,但他着实是我心中不折不扣的影帝。
  印象中张学友在电影中总是处在配角的地位,拍《江湖》的时候也自嘲自己在电影中永远是个二号人物,连黑社会都只能做到老二。但说来奇怪,那些有他出演的电影,男主是谁可能忘了,他的一些镜头却历历在目挥散不去。
  譬如《喋血街头》,这部当年并不卖座的电影,却被吴宇森多次提及是他本人最为喜欢和满意的作品,也是后来人们怀念香港电影的那个黄金时代,不能忘怀的一部作品。
  就情节来说,处理的有些简单粗暴,简单来说就是贫民窟里一起长大的三兄弟,李子雄重金钱,梁朝伟重女人,张学友重义气,三个人去越南&捞钱&的故事。李子雄饰演的反面角色坏的有些&莫名其妙&,梁朝伟当时正处于从早期夸张的港式演法到后来深沉内敛演法的形象转变过程中,演的有些&用力过猛&,据说tony对自己第一次跟吴导演合作的表现不甚满意,看完首映后自闭反省了很长时间。而此时的张学友,三十不到,简单青涩的演技和夸张的表演方式和片中的辉仔气质十分贴切。
  在香港做混混的时候为钱玩命的鲁莽,在北越被逼杀人和饱受头中子弹折磨的戏份尤其令人动容,吴宇森对于头部中枪之后的辉仔身处地狱般的生活也着力表现,在诡异恐怖的蓝绿灯光下,辉仔在癫狂状态下杀人赚钱,和痛苦不堪无法自制的场面令人不自觉想起片头为梁朝伟的婚宴借债被抢之后,还是微笑着掩饰自己受伤的头部来。最后他成了个每天只能拿枪抢钱买毒品减轻疼痛的废人,直到梁朝伟开枪结束他的痛苦时候会心一笑,把辉仔终于能摆脱折磨解脱,又是开心的死在最铁的兄弟手上那种带点喜悦却又不舍离开兄弟的复杂情绪,演绎的淋漓尽致。回想当时看到此段,几乎与梁朝伟同时声泪俱下,而此镜头,也堪称港影悲剧经典。
  与此类似的还有王家卫的早期作品《旺角卡门》,这大概是王家卫作品中台词最多的一部了,但因为是王家卫的作品,还是被冠上了&文艺黑道片&的名号。有人说太帅的演员会让人忽略他的演技,或许吧。这部电影正是刘德华颜值最巅峰的时期,相较之下张学友的演技就显得出彩许多。
  又是大哥的小跟班,又是无所事事眼高手低的小痞子,连名字都叫&苍蝇&,最后还因自己心高气傲把重情重义的大哥刘德华害死。就是这样一个从哪个角度看都是讨人厌的角色,却因为张学友真实而细微的演技让人恨不起来&&他无非是想创出个名堂,向老妈证明自己,为大哥长脸。
  以前看过一个帖子,说早年的张歌神基本属于:
  导演要我痞我就痞。
  要我狠我就狠。
  要我浪我就浪。
  虽然是简单的大白话,但总结的很到位。的确如此,当年的张学友,也许正是因为没受过专业的演员训练,演戏全凭内心感受,毫无章法的&真实派&路线,才让人这般印象深刻。
  《笑傲江湖》中的奸人欧阳全,眼神流转间把一个小人的狡诈毒辣演的活灵活现;《阿飞正传》里痴痴恋着刘嘉玲的小混混,那个夜晚幽暗楼道里的青涩动心,最后那句迟疑吞吐的&找不到他,回来找我&,很多年后,耳边再回想起这句话,也觉温情;还有《月满轩尼诗》,还是《男人四十》里醇厚的港式演技,张学友举重若轻地把一个41岁宅男那种不负责任与百无聊赖演的入木三分&&
  奇怪,演戏演的这么好的男人,居然一点也不以演戏出名?
  对了,他也在电影上拿过奖,最佳男配角,也算实至名归。毕竟演的主角并不多。
  王小波说真正的高手在文坛之外,那么影坛之外,或许也有真正的演员。譬如歌神张学友。唱歌是他一生的事业,他完成的很好,甚至难以超越;演戏用他的话说是&接点外快&,同样为我们带来欢笑和泪水。
  突然觉得这样也很好。去KTV,一首接一首点他的歌,似乎每种情绪都可以在他的歌里找到,借以宣泄自己。为着一个别的演员或者什么原因去看一部电影,因为他别有一番收获和惊喜。
  歌神同时也是影帝张学友,一个好人。他的存在,似乎有一部分是在向这个世界说明着:除了轰轰烈烈妖艳放纵特立独行之外,平和静好低调负责这些听起来&无聊无趣&的词语,也有立足之地。
[责任编辑:陈荃]
源自华中大学迁西版校报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会员媒体
教育部第五届全国高校百佳网站谁才是歌神_百度知道
谁才是歌神
提问者采纳
自己喜欢就是歌神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解决了我的问题!
采纳率100%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歌神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第一代 许冠杰
第二代 张学友 被誉为新一代歌神的 陈奕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歌神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歌神
歌神是公众用来赞扬歌唱技巧特别出色,对乐坛发展具有贡献和在社会具有广泛歌手的一种称号。最早的“歌神”一词出现在1970年代末期的香港,的奠基人获得“香港歌神”称号。[1]直至1993年《》唱片打破多地唱片历史最高销量记录,因此获称“歌神”接班人。[2]而1995年后随着张学友的音乐开始被国际市场重视,香港的媒体同口呼喊他为“亚洲歌神”,随后这一称呼被新加坡、中国大陆等华语地区广泛被使用。2011年上位的现在也被某些媒体称为第三代“歌神”。[3]职&&&&业歌手代表人物许冠杰 &张学友
1992年初,许冠杰“急流勇退”,宣布要退休,这一年的2月23日,TVB为许冠杰在丽晶酒店置办致敬晚会,并为他举办了“光荣引退汇群星”的演出。嘉宾尊称许冠杰为“歌神”,这个称呼随即被整个歌坛沿用,香港歌坛的第一个歌神,就这样正式被确立了。
直至1993年张学友成功的举办了他的世界巡回演唱会,并且《》等唱片的大卖轰动一时,“歌神”一词被再次使用,至此张学友一直被称作歌神至今。而1995年后随着张学友在香港出品的音乐开始被国际市场重视,香港的媒体同口呼喊他为“亚洲歌神”,随后这一称呼在台湾、新加坡、中国大陆等华语地区广泛被传媒、同行业以及乐迷使用。(-)现代粤语流行歌曲的开山鼻祖,他创造的香港口语演绎法开创了香港本地歌曲的新纪元,对粤语歌的推行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同时他也是香港乐坛自作自唱的先驱。许冠杰1974年推出的专辑《》揭开了香港当代流行乐坛的序幕,1976年的经典大碟《》则标志香港粤语流行歌的市场正式形成。许冠杰是缔造当代香港流行歌曲的最大功臣。他与兄弟、和合称“”,2007年,签约国际娱乐唱片公司,推出大碟《》,日至9月7日,许冠杰再度于举行4场难忘往日情演唱会,并罕有地演绎已逝世的歌手朋友作品作为致敬,日至4月16日再次举行个人演唱会。
(Jacky Hok Yau Cheung,日-),生于香港,祖籍天津。1990年代中期为张学友事业巅峰时期,当年(1995年)他的年唱片销量曾名列世界第二位,仅排在如日中天的美国传奇歌手之后,远高于第三位的,因他的唱片高销量而进入了美国总公司在2000年选出的1990年代巨星名人堂。 当时他亦曾被美国《》周刊杂志列入亚洲最有影响力的50位人物之一。截至2000年,他的唱片累计总销量已经突破60,000,000张。 张学友擅长演绎多种音乐风格,大胆尝试乐风和,甚至以歌剧唱法来诠释乐曲,同样受到乐迷认同。电影演出方面,张学友在其演艺生涯早期的大多数电影中多为配角或扮演小角色,但其饰演的人物不少可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多次获香港电影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提名,并在1989年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男配角奖以及1990年的台湾电影的最佳男配角奖。2002年更是凭借电影《》一举摘得的影帝称号。
(Eason Chan,日—),1996年推出首张个人同名大碟《》,其后《》和《》推出后,渐受大众认识及注视。《》获得首个叱吒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的“叱吒乐坛至尊唱片大奖”。在2003年度凭国语专辑《Special Thanks To...》夺得“最佳国语男演唱人”和“最佳专辑”,成为了继后首位夺得这个大奖的香港男歌手。2011年迅速上位。[3]所谓的歌神陈奕迅(Eason)日前突然在台湾一个电台访问中发表暂别歌坛宣言,即时引起巨大回响。今日陈太徐濠萦在Instagram贴了三张一家三口草地享受悠闲时光的照片,其中一张系全家福,写上:“Eason happy birthday 727”原来今日是Eason40岁生日,相中见徐濠萦同Eason都躺在草地,乖女陈康堤就坐在妈咪身边,老窦Eason一副萌样望住爱女,父爱满满,网友纷纷留言送上祝福,希望他以后都可以好似相中这样开心![4]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学友为什么是歌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