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电力大学就业网龙舟队队员毕业后好就业吗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一年阳气最盛的是五月五月阳气盛极的是端午
浙大龙舟队三周前组建和北大清华复旦南大上交大六名校端午五常赛龙舟
  蒲剑艾旗忙半日,
  分来香袋与香球。
  雄黄额上书王字,
  喜听人称老虎头。
  周作人(诗)
  丰子恺(画)
&&记者 何欣 &&端午&&中国传统中夏季最重要节日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中国传统文化中,这是夏季最重要的节日。&&在古人眼里,一年中阳气最盛的五月,被视为最“恶毒”之月,往往瘟毒横生,让人极易生病。&&端午又是五月里阳气盛极的一天,所以过去的讲究很多,人们格外注重的行事准则是“用阳”和“养阴”。&&“取天地纯阳之气”称为“用阳”,比如铸剑、采药等等。而阴气宜养,因此不能造屋,不要染布晒布……同时古人又深信“天地交合,化生万物”,因此这一天又产生了许多“争”与“斗”的习俗。&&当历史跨越千年来到今天,科技一日千里,观念日新月异,许多陈旧迷信被时间渐渐摒弃,而丰富多彩的民俗,却顽强地保留了下来:人们依然热热闹闹地包粽子、悬艾草、吃五黄、挂香袋、赛龙舟……&&端午是个什么节日?&&首先是个爱国的节日。尽管关于它来历的说法有很多,不少专家也不赞成端午源自纪念屈原,但中国老百姓几乎众口一词认定,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端午还是个体育的节日。中国历史上参与人数最多、群众基础最广的体育运动是什么?答案应该是赛龙舟。每年五月初五,哪里的龙舟竞渡不是万人空巷,排山倒海?&&端午还是个健康的节日。它的诸般礼俗,采药、缠丝、饮雄黄、悬艾草……归根到底还是为了驱逐瘟疫,保证健康、平安。&&对现代都市人来说,端午节大家参与最多的活动可分两种:从个人和家庭的角度看,挂香袋悬艾草吃五黄包粽子。从群体性活动看,那就是赛龙舟了。 &&初步确定了六男四女10名划手。他们是:李宝玉、张夫清、冯俊、刘阳、刘仁和、李运泽、康青凌、王倩、陆田园、郭雨丝。&&从专业看,有外语、管理、生物、教育等,校篮球队的刘仁和、李运哲身高都有一米九几,女排队员王倩身高一米八,女生康青凌本来专长是打网球。&&而更多的选手都不是体育特长生,他们凭着一腔热情和良好的身体条件加入了龙舟队。&&比如,应用生物专业的李宝玉同学,当初在报名申请表里写道:&&我是来自山东农村的孩子,我可以在12分钟跑拿到满分后继续激烈地打上两个小时篮球,我绝对相信自己的体力和爆发力……&&结果几次下水实践后,李宝玉就凭着优秀的体能和吃苦耐劳,牢牢占住了一条船上最重要的位置——头桨。&&高占文,身高1米七,体重60公斤,是身材最瘦小的一个,当划手条件不够,但却是当鼓手的好材料。&&钱良荣来自水乡绍兴,傅教练看他水性奇好,让他“改行”去掌舵,钱同学刚开始一心只想当划手,后来也愉快地接受了舵手的新角色。&&这些天,在浙大紫金港校区启真湖平静的水面上,经常驶过一艘龙舟,伴随着高占文同学甩开臂膀擂出的“咚咚”鼓声,岸上经过的同学都知道是浙大自己的龙舟队在训练,纷纷驻足观看,有的朝着湖面高声加油呐喊。&&组建至今只有两周多的浙大龙舟队,虽然全部下水时间不到30小时,但先后克服了打转、摇摆、频率不齐等技术难关,划得有模有样、有板有眼了。&&下周一,五月初五,西溪五常,他们将迎战远道而来的各个名校对手。&&“对手”一词,对这次五常龙舟赛来说显然并不准确。&&“我们五常龙舟的精髓,不是赛龙舟,而是闹龙舟,是一次热闹、开心的民俗文化聚会,”西溪管委会经营管理科毛科长说。&&“比赛和名次肯定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以龙舟交朋友,让我们的民俗文化传统,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我可以在12分钟跑拿到满分后&&继续激烈地打上两个小时篮球&&北大、清华、复旦、浙大……&&六所名校端午五常赛龙舟&&中国的端午龙舟传统已有两千多年,而说到杭州龙舟,必提西溪。&&西溪五常乡赛龙舟历史已有五百多年,从古至今,从来都是当地农民自己组队竞赛。&&今年,五常龙舟竞赛却有了一项新内容:邀请国内六所著名大学组队参赛,它们是:北大、清华、复旦、南京大学、上海交大和浙江大学。&&这些学校虽然都没有自己的龙舟队,但北大清华的赛艇对抗赛已经办过10届,为此还特招过一批平均身高将近一米九的高水平赛艇专业学生。&&所以,三个星期前,浙大校领导找到傅老师,让他担任未来龙舟队教练时,傅老师顿感责任重大,尽管领导一再声明,“不要担心,成绩不是最重要的。”&&傅老师45岁,是浙大田径队短跑项目教练,自己从没划过龙舟,依稀记得上一次划船大约是在十多年前,单位组织大家在西湖上搞了个划船比赛。&&5月10日,浙大组建龙舟队的告示在网上向全校公布,同学们热烈响应。进入初选的30多个学生来自各个学院年级专业,博士硕士本科都有,最大的1985年生,最小的1992年生。&&从报名的学生中,傅老师发现了一宝:曾庆蛟,体育专业研究生,这个来自山东的壮小伙,本科就读于东北电力大学龙舟专业,多次参加过国内大型龙舟赛事,拿过不少团体第一。&&于是,曾庆蛟马上成了傅老师的得力助手。&&如果按照龙舟专业的标准,对选手身体条件要求非常严格,比如,手臂伸展长度要大于身高(当年打乒乓球的曾庆蛟身材瘦小,但就是因为这一条才被教练看上),对体能的要求也非常高。&&但快速组建的浙大龙舟队完全顾不上那么多,对30多名报名者讲了些技术动作要领后,就直接上船,“在战斗中学会战斗”。&&一边实践,一边选拔,看谁力量大,看谁水性好,看谁动作做得规范……&&浙大首支龙舟队队员合影(少数队员因故缺席)
&&停泊在浙大紫金港校区启真湖边的两艘训练用龙舟
[] [] []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东北学生坐40小时火车参赛龙舟大赛 获得第八名
  编者按
  一提起龙舟,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南方运动,中国北方特别是东北,难觅踪影。
  不过,在刚刚结束的中华龙舟大赛福建漳州站比赛中,一支来自东北的龙舟队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东北电力大学龙舟队。尽管最终该队只获得了第八名,但对于这支完全由大学生组成的东北龙舟队而言,已经是个奇迹。
  队员心声
  “喜欢上集体奋斗的感觉”
  龙舟运动是一项集体配合运动。在从业者看来,这项运动最大的魅力就在于需要依靠众多“划手”。李兵说:“虽然都是水上运动,但龙舟的参与人数比赛艇、皮划艇更多,这就要求队员的配合要更好,舟上的22个人必须保持一致。”
  杨光是队里的老将,2004年刚进大学就加入了龙舟队,并且得到了鼓手的位置。他对记者说,吸引自己的是龙舟比赛时的那种集体奋斗的感觉。“刚到学校的时候就看到龙舟队招人,在此之前我根本没见过龙舟,但觉得参加这个运动能交到朋友,就报名参加了。”之后的7年,杨光一直是队伍的鼓手,如今他已经读到了研究生二年级,“从事龙舟这么多年,我非常享受和队友一起奋斗的感觉,为了一个目标,大家一起努力,没有什么能比这个更有意义了。”
  “我们有实力,只不过现在东北没办法下水训练,所以没状态,对这个成绩不太满意。”
  说这话的人名叫杨光,是队内的鼓手。他介绍说,东北电力大学队是长江以北水平最高的龙舟队,被称为“北方龙”。在另一项全国龙舟大赛中,该队曾获得过第七名,而近几年在国内外大学生比赛中,“北方龙”连续夺冠,实力确实不俗。
  零基础组队发起人是足球裁判
  龙舟在我国历史悠久,为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起源于公元前278年。两千多年来,受地域等因素的影响,北方尤其是东北地区一直是龙舟运动的荒漠。
  2002年,吉林市举办了冬季龙舟赛,作为东道主的吉林必须派一支队参赛,东北电力大学承担起了这个任务,组建了东北地区的第一支龙舟队,而负责组建这支队伍的竟然是一名足球裁判。
  李兵原来是国家级足球裁判,2002年他开始组建这支龙舟队。提起最初的日子,李兵感慨万千:“那时候我对龙舟什么都不懂,只能查资料、看录像,有机会就去南方学习,就这么一点一点地积累。”让李兵欣慰的是,招收队员并没有太大困难,“大学生们还是比较愿意尝试新事物的,看到龙舟队招人,很多学生来报名,队员比较充裕。”
  在东北,龙舟队只有三四支,而东北电力大学龙舟队是惟一的男队。为了发展,李兵在招收队员时只能放宽条件。“按照龙舟比赛的要求,运动员必须得会游泳,但我们的队员大都是北方人,基本上都是旱鸭子,要是只挑会游泳的,肯定招不到好队员。没办法,只能先招进来,然后再教他们游泳。”
  气候不配合龙舟变成室内训练
  龙舟在东北一直没开展起来,主要原因就是气候。
  李兵说:“东北适合练习龙舟的水域不少,而且东北人普遍力量大,划龙舟有优势。但受气候影响,训练的时间很短,每年就五六个月。”每年“五一”到“十一”期间,东北电力大学龙舟队就会在松花江上训练,宽阔的江面上,这群为了梦想拼搏的年轻人显得格外孤独。
  无法下水的时间,队员们会在“龙舟教学训练馆”里训练,龙舟是固定的,水是流动的。虽然这个训练馆被称为国内惟一一个龙舟训练馆,但这个“惟一”却透着些许无奈。“每年进入5月份,各地的龙舟赛事便热闹起来。但这个时候我们才刚刚下水,摸桨没几天就要出外比赛,动作生疏,自然要影响成绩。我们在这个馆里可以练练技术,不至于太吃亏。”李兵说。
  条件很艰苦坐40个小时火车参赛
  这次到福建漳州参加比赛,队伍坐了40个小时的火车。“很辛苦,但没办法,经费紧张。”李兵说,这支队伍没有商业赞助,每年五六十万的费用全部由学校想办法,“学校非常重视,但毕竟财力有限,所以每年只能选择性地参加比赛。好在龙舟比赛是由主办方提供船只,要是像赛艇那样自己运船只,我们根本玩不起。”
  据了解,为了鼓励学生参加龙舟队,东北电力大学还给出了不少优惠。鼓手杨光介绍说:“龙舟队员经常比赛,一般在评比、考试上都会有一些照顾。学校还会有经济上的补助,饭卡里打点钱,再加上奖金什么的,一般一个学期也能有2000块钱。”
  你知道吗?
  龙舟也有职业选手最多一个月能挣四五万
  龙舟运动最初只是一种祭祀文化活动,1984年,它第一次被列为了体育比赛项目,当年,中国举办了“屈原杯”龙舟赛。
  后来,龙舟传入国外,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1991年,国际龙联在香港成立,迄今该组织的成员已遍及到欧、美、澳、亚、非五大洲近60个国家与地区。
  “目前龙舟已经是亚运会比赛项目了,说不定过些年就会成为奥运会项目呢。”李兵畅想着。
  在这次中华龙舟大赛福建漳州站的比赛中,获得冠军的佛山顺德俱乐部是不折不扣的职业队,队员除了3000多元的基本工资,还有奖金收入,每个月能拿到六七千元。李兵介绍说,南方很多地方都有职业龙舟队,这些队伍有赞助,除了参加国家举办的比赛,还参加商业比赛,队员的收入很高。东北电力大学的不少队员毕业之后,都走上了职业龙舟的道路。杨光说:“我算是队里比较老的队员了,我的很多队友都去南方搞职业龙舟,每年5月份他们会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一个月的时间就能挣四五万元,收入非常可观。”如今,杨光马上就要毕业了,未来他也想从事职业龙舟,“毕业以后我想和学校申请留在队里,继续当队员或者当教练啥的,争取未来能有一个好的发展。”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刘竞超采写
  分享到:
辽一网-华商晨报
热点新闻排行榜
天津民生资讯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 | 举报邮箱:jubao@ |
(C) 2000-.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网站推荐:
七月网 当前位置:
十年磨一剑 宝剑出鞘时--记东北电力大学龙舟队
  华奥星空讯中国龙舟协会消息,2012年中华龙舟大赛2月22日在海南万宁举行,在这次16支参赛队中,唯一一支北方的队伍,也是唯一一支大学生代表队——东北电力大学龙舟队备受关注。  2月19号晚上,由李兵教练带队的东北电力大学龙舟男女队,抵达海口,虽然长途火车劳顿,虽有气候不适,但教练以及队员们的精神状态都很好。  20号清晨,记者到电力大学队下榻的酒店参访时,很多队员都已经拿出划桨来做准备工作了。李教练在接受采访时兴致很高,对自己的队员充满信心,言语间也流露出李教练与这个自己一手带出来的龙舟队相伴十年的深厚情谊。  今年正好是东北电力大学龙舟队建队十周年,又恰逢壬辰龙年,古语“十年磨一剑”,东北电力大学队正如一把锋利的宝剑,势不可挡。除了包揽大学生龙舟赛的冠军,电力大学队在与职业队的较量中也表现不俗。  宝剑锋自苦寒来  气候极严寒,冬季冰期长,这些严苛的自然条件,都不太适合龙舟比赛,所以在2002年吉林市举办冬季龙舟赛时,吉林市并没有龙舟队。李兵教练临危受命,迅速组队,从一个国家级足球裁判变身为龙舟队教练。据李教练描述,当时是一边查阅资料,一边教队员,在严冬集训三个月,最后竟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这大大出乎市领导的意料,因为当时的任务只是迈进前八。  存、废,一念间  因为当时吉林市并没有长期建龙舟队的打算,所以比赛结束后,东北电力大学龙舟队面临着没有资金支持的尴尬局面。龙舟队无人过问,继续存在还是解散,成了最紧迫的问题。李教练再次挺身而出,各队员也积极配合,在没有酬劳的情况下继续坚持训练,直到04年,三次国内龙舟比赛都获得了季军,使东北电力大学龙舟队名声大噪。他们不仅艰难的挺了过来,还绽放的异常鲜艳。当被问及龙舟队目前的资金状况时,李兵教练轻松的说,现在学校和市领导都大力支持龙舟队,单就本次比赛来说,仅往来交通费就10万元便可见一斑。  众人拾柴火焰高  龙舟是一种集体项目,讲究集体作战、团队配合,所以一个队的队风很重要。李兵教练平时很注意队风的形成,今天的东北电力大学龙舟队行动一致,亲如一家。谈到队员管理,李兵教练有自己的感触,他觉得教练只能起到指导的作用,其他都交由学生自我管理。队员有自己的队长,负责各项事务;训练时,采取集训制,开辟了全国龙舟队的先例;队员选拔上,优胜劣汰制,增强队员的积极性。李教练自豪地告诉记者,别的队的队员都得督促着训练,而我们却是要担心队员训练得太辛苦而劝他们别练了。这样不断磨砺的东北电力大学龙舟队员们。显得超出同龄人的稳重。  龙舟队最受女生欢迎  作为大学生龙舟队,队员不仅年轻,而且存在老队员毕业离开,新队员刚刚进入的局面。李兵教练称此为“老牌队,新队员”。东北电力大学龙舟队历来不愁招人,很多大学生都是慕名加入龙舟队的。李教练开玩笑说,因为学生都觉得加入龙舟队有好处,会因为加入龙舟队而感到自豪,一些女生自己加入不了龙舟队就想找一个龙舟队的男朋友。为了让新手快速上道,在选拔新队员的时候,李兵教练也有自己的一套。据李教练介绍,在新生军训时,就会进行目测,挑出符合标准的,李教练也给出了一般的标准:男生大概175cm—182cm,70公斤以内,臂展长;女生168cm—172cm。李教练更愿意选择来自农村的学生,他觉得农村学生能吃苦,毕竟龙舟是一项体能消耗大且单调的运动。之后又会进行一系列实测、集训、基础训练和专项训练,其间通过加练的方式,是一些不能适应训练的人自动淘汰,最后筛选出30多个男生和20多个女生。  两支标杆不倒  谈到这次参赛,李教练强调说,这次是应龙舟协会邀请参赛的。因为东北电力大学队不仅代表东北 电力大学,更是代表整个北方。“我们是北方第一!”李教练说。这句话不是吹嘘,东北电力大学龙舟队一直以来受到各方支持,拥有松花江和松花湖两个训练基地,10多条龙舟,整个硬件设施在北方其他龙舟队无法相比的。如今的电力大学龙舟队是文化传承的一个标杆,始终如一的坚持着龙舟这一项中国传统体育;同时队员团结一致的精神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同舟共济,激流勇进”的精神的写照。同样东北电力大学队还是一个竞技的标杆。李教练说很多大学龙舟队甚至都挂着这样的横幅“刻苦训练,打倒东电”。  对于为什么龙舟赛越来越吸引现在的年轻人。李教练说,龙舟赛首先是竞技体育,比拼力量和速度,规则也很简单,能够激起年轻人的热血。因此对于龙舟赛的发扬和传承,李教练很乐观,他觉得龙舟赛一定能够走向世界。  在结束采访时,记者看见一些队员正在为各自的划桨缠上胶布,用于防滑。记者便过去从队员手中拿过一支划桨,很轻。比划了两下动作,记者还真觉得这支轻轻的船桨在自己手中特别无所适从。队员们都笑了起来,还纷纷当起了动作指导。正是这些欢快的学生们,牺牲着自己的假期,稚嫩的肩膀上默默的担负起传统的传承。那些被他们高高举起的很轻却很坚硬的船桨像一支支树立在他们精神中的标杆,此刻正熠熠生辉!(杜鑫)
相关信息整理:七月网
资讯排行美食娱乐中华龙舟大赛漳州站参赛队之东北电力大学队_综合体育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中华龙舟大赛漳州站参赛队之东北电力大学队
  东北电力大学坐落在依山傍水、景色宜人的我国著名旅游城市吉林市。学校1949年与共和国同年诞生,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学科覆盖了工学、管理学、文学、理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等7个学科门类,在校生18000多人。
  东北电力大学龙舟队成立于2002年,队员全部由在校大学生组成,他们在完成大学学业的同时,常年坚持业余训练。队员的特点是文化素质高、集体观念强,不怕苦、不怕累、勇于拼搏。东北电力大学龙舟队先后参加过多次国际、国内大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队伍由在校大学生组成,队员文化水平高,综合素质强,集体荣誉感强,发扬同舟共济、团结拼搏的龙舟精神,展现东北电力大学的“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校风采。
  历年成绩:
  首届世界国际大学生龙舟锦标赛&& 冠军
  天津国际大学生龙舟邀请赛&&&&& 五连冠
  澳门国际大学生龙舟邀请赛&&&&& 六连冠
  第十五届全国龙舟锦标赛大学生组 冠军
  联系方式:
  联系人: 李兵 、 杨光& &&手机号码: /
  传& 真:2
  E--mail:
相关专题:专题 东北电力大学龙舟队勇创佳绩
 来源:吉林日报 
来源:吉林日报作者:责任编辑:yfs001
本报讯(记者毛东风通讯员陶士云)日前,在海南陵水举行的中华龙舟大赛2014年度总决赛上,东北电力大学龙舟队奋力拼搏,一举取得大学生组三金一银的骄人战绩。中华龙舟大赛是由国家体育总局、中国龙舟协会、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等单位主办的全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龙舟赛事。赛期为12月6日至7日两天。经过激烈角逐,东北电力大学女子龙舟队在大学生组200米直道竞速和500米直道竞速的比赛中以绝对优势力压群芳,一举夺得这两个比赛项目的双料冠军;该校男子龙舟队在大学生组200米直道竞速赛中拔得头筹,在500米直道竞速中仅以0.4秒之差屈居亚军。
[责任编辑:yfs001]
一周图片排行榜
收废品的竟然收到东风15导弹残骸
光明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龙舟协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