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牍和缣帛 5个字的 拼音字母表

汉字与中华文化的继承和传播(董琨)_教育部门户网站_
汉字与中华文化的继承和传播
【浏览字体: 大 中 小】
文章来源:
&&& 汉字,可以说是作为中华文明的标志,已经具有四、五千年的历史,而且在高科技时代的今天依然使用,创造了世界上已有的全部文字中独一无二的奇迹。
&&& 由于汉字、尤其是早期汉字所具有的表意文字性质,古老的汉字承载了古代中华文化的丰富信息,以至于有前辈学者赞叹:“每一个汉字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史。”例如最早成熟的汉字体系——甲骨文中的“天”字,其形体就是一个正面直立的人形,头部较大,双手双足各自左右伸展,示意为“人的头顶上就是天”,但是同时也很自然地表达出“天就是人”的意思,中华文化一个最主要的理念“天人合一”,由此可以体现。再如,甲骨文中的“和”字,从口从禾,说明当时的先民已有农耕,口中食用禾类作物,进而用此字表示音节的调和乃至世间万物的和谐,因此“和”的追求及其维护,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质。这类体现中华文化特质的例子不胜枚举,所以我们说,汉字本身就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 但是,汉字更大的功劳在于它同时是中华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体现了可以使用书面语言表达的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
&&& 我们知道,文化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创造,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部分。无论是精神文化还是物质文化,到一定程度,就必须有文字记载的支撑,才能更好地持续发展。缺乏文字的文化,其发达程度是有限的。中华文化之所以持续五千年而依旧灿烂辉煌,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这与我们的先民创造与使用汉字是分不开的。
&&&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面符号系统,单个汉字具有独立的形、音、义,记录长期以来以单音节词为主的汉语,具有最大的适应性。汉字表达汉语的音、义,几千年来有不少变化,但是其变化都是逐渐的而不是突变的,同时基本上都随着汉语的发展而变化。汉字的字形则相对独立一些,其主要应用字体篆、隶、楷、行,虽然彼此异样,但是都遵循一定的演变规律,而且经过历代王朝政府的规范协调,能被广大知识分子和一般识字民众认知和使用。所以,汉字突破了古今几千年、纵横数万里的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发挥其超时空的书写和识读功能,最完整地记载与传承中华文化。
&&& 此外,世界上所有文字的流传,还有一个载质的问题。文字能否随着载质的变化而发展,这也是考验文字生命力的一个因素。汉字的载质,先后经历了龟甲兽骨、青铜玉石、竹简木牍直至缣帛纸张的变化,形体的演变也与此密切相关,但是使用不同的载质书写与表现汉字,总是得心应手。这就在一定的物质层面上,保证了汉字的生命力,保证了汉字记载中华文化的功能不受影响。尤其是质地轻薄、取材方便、价格低廉、经久耐用的纸张的发明,大大地推广与普及了汉字的使用,对于中华文化传承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 中华文化具有丰富的资源和相对的稳定性。数千年来,沧海桑田,王朝更迭,但是中华文化的主要部分——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风尚、文学艺术、人情习俗、衣食住行,等等,都是薪火相传,代代赓续。这首先是因为千百年来,中华文化具有从未间断的文字记载,主要以书籍的形式保存与流传下来。而书籍,无论是手写或印刷,毫无疑问都是使用汉字。因此可以说汉字对于中华文化的稳定传承发挥了最重大的作用。
&&&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据现在公认的说法,中国在公元7世纪左右的隋唐之际出现了雕版印刷,11世纪左右的北宋时期,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这是文字信息处理领域的一次全球性的革命,对中国、欧洲,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当然,印刷术的发明与应用,首先是使汉字在中华文化的继承与传播方面的作用更为突出,由此加速催生了数量极为庞大的中华古籍。
&&& 我国现存古籍的数量,因为统计的角度与范围的不同,有不同的说法,大致有10万种到15万种。如果加上流失海外的部分,就更加可观了。所谓“种”,并不等于“卷”或“册”(或是现在说的“本”),例如纂集于明代初年的《永乐大典》算古籍的“一种”,但它全书仅目录就有60卷,正文22877卷,装成11095册,约3.7亿字。这些古籍成为使用汉字记载与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体现。
&&& 由于中国历史悠久,长期以来是世界上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强国,早就对许多国家和地区产生巨大影响。汉字传播海外,在周边国家形成一个“汉字文化圈”,就是明显的例证。
&&& 首先是朝鲜半岛。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1世纪,朝鲜半岛就出现了用汉字记录的地名。到公元四世纪前后,更产生了主要以汉字转写来记录朝鲜语的规则,即“吏读”。有音译转写、意译转写、半意译半音译转写等规则。有些吏读词语难以从汉字字面上了解其意义,例如“孛缆”表示“风”、“白话”表示“申诉”之类。公元12世纪的北宋,有一位出使朝鲜的学者孙穆,编写了一部工具书《鸡林类事》,专门记录这类吏读词语,诸如“足曰泼,手曰逊”等等。到了公元15世纪,朝鲜才创制了自己的文字字母,后来称为“谚文”。谚文字母的外形,则是由拼音字母模仿汉字的笔画而构成的方块字。此后很长时间里都是谚文与汉字夹杂使用。
&&& 其次是日本。在公元3世纪的应神天皇时期,中华重要典籍《论语》等已传入日本。公元478年,日本倭王派遣使者来朝拜中国南朝的刘宋皇帝,奉交的国书完全使用汉字,文体也是当时中国盛行的骈体文。但是日本人利用汉字记录、书写日语词语,却有自己“本土化”的方式:或是借用汉字的字形和字音(音同或音近),而不管其字义,叫做“音读”;或是借用汉字的字形和字义,而不管其字音,叫做“训读”。后来发明“假名”,意思是借用汉字字形的整体或部分,作为记录日语的符号即音节字母。一种是“平假名”,使用的是整个汉字形体的草体;一种是“片假名”,只是利用汉字形体的部分。直到现代,日本人仍然使用汉字(音读字、训读字),加上平假名和片假名,共同记录日语。
&&& 汉字对外传播的另一个主要国家是越南。在越南的历史上,长期以来就是越语与汉语并行使用,汉字则是唯一的官方文字。越南的古代民族文化和历史资料,都是用汉字记录的。直到大约公元10世纪,越南人才创制出自己的文字——喃字。所谓“喃字”,是一种在汉字形体的基础上,借鉴汉字的造字方法,并且以汉越音为读音而创造的越南民族文字。因此我们不难想见它与汉字的亲密关系。公元19世纪中叶,越南沦为法国的殖民地,殖民主义的语言政策使喃字逐渐衰落、消亡,代之为拉丁化的“国语字”,汉字更是废弃不用。但是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发掘、继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越南国内许多学者都呼吁重新使用汉字。
&&& (董琨,男,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委员。)汉字的演变…(文化例图)
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
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 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
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
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点,那就是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
汉字的演变历史→附图
文字的誕生,是人類由蒙昧步入文明的標誌,中國的漢字充分展現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漢字具有獨特的方塊狀形體,既能表形、表意,更具有超越時空的大功能。她不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唯一仍在使用的最古老文字。數千年前漢字與甲結合,為人類留下珍貴的文化遺產,推動世界文明的發展進程;今日又與電腦連結,在現代文明中創造新的生命。
  一個闡述漢字的起源和演化的展覽由明日(十月二十五日)起至明年一月八日於香港歷史博物館舉行。展覽名為「漢字密碼
從甲骨文到電腦時代展」,展出七十多件展品,並配合文字、圖片、錄像及多媒體互動節目等,讓觀眾認識這種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還介紹漢字書寫的藝術、述說漢字對人類文明的貢獻,以及探究它在當今資訊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
  展覽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及國家文化部港澳台文化事務司合辦。
  開幕典禮於今日(十月二十四日)舉行。主禮嘉賓包括康文署副署長(文化)鍾嶺海、國家文化部港澳台文化事務司參贊劉東、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主任單周堯教授、教育統籌局首席助理秘書長(課程發展)陳嘉琪博士及歷史博物館總館長丁新豹博士。
  康文署副署長(文化)鍾嶺海在開幕典禮致辭時表示,漢字發明後,從甲骨文到電腦時代幾歷演變,但其體系始終不變,至今仍被使用,對促進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發揮重大的作用。
  鍾嶺海說:「希望香港市民在看過展覽後,都能加深對漢字歷史的認識,體驗祖先的智慧,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展覽分成九個部分,包括:「漢字的奧秘」、「密碼的破解」、「字體的演變」、「漢字的書寫」、「書寫的藝術」、「漢字的貢獻」、「漢字文化的影響」、「漢字的改革和簡化」及「信息時代的漢字」。
  「漢字的奧秘」將介紹中國最早的文字 -
甲骨文。據說在一八九九年的北京城內,中國學者王懿榮在中藥裡發現了距今三千多年前刻有漢字的甲骨,成為現時所知最早的漢字。在漢字產生前,中國先民是通過語言進行交流。但是,語言不能傳到外地,也無法留存後世。先民們於是利用圖畫來幫助記憶及傳遞信息,當圖畫的線條日益簡化,並能表示一定的意義和發音時,就成為圖畫文字。是次展覽將展出難得一見的商晚期(約公元前十四至前十二世紀)的五牛茲用卜骨刻辭、王其泌(毖)卜骨刻辭及納西文《東巴經》。
  「密碼的破解」將介紹漢字如何形成。傳統的漢字構造方法稱為六書,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假借及轉注。從造字法的演變可看出漢字的發展趨向是由單獨到合體,由象形到象徵,由表形、表意、表音到音意兼用,它是形、音、義兼備的文字。此部分的重點展品包括東漢人許慎(公元五十八至一四七年)所撰的《說文解字》(印刷本),對漢字的造字方法進行了總結。
  「字體的演變」將分析漢字在外觀上的轉變。由筆劃細緻、字形大小有變的甲骨文到筆劃粗壯、大小比較勻稱兼鑄刻在青銅器上的金文,以至秦代的統一文字小篆均會介紹。商晚期(約公元前十四至前十二世紀)的東莞鄧氏舊藏甲骨、春秋時期(公元前七七○至前四七六年)的鄧伯吉射盤,西周(約公元前十一世紀至前七七一年)的史牆盤、清末的八股文等均為這部分的重點展品。
  漢字在不同時期的書寫模式將在「漢字的書寫」中介紹。商代(約公元前十六世紀至前十一世紀)的漢字,主要刻寫在甲骨上;西周至春秋戰國(約公元前十一世紀至前二二一年)以來,文字是被刻鑄在青銅器上或刻寫在石、玉之上;從戰國(公元前四七五至前二二一年)起,中國大量使用絲織品又稱「縑帛」、竹簡、木牘作為書寫材料。當造紙術發明之後,紙便代替了竹、木簡,成為最具代表性的書寫材料。重點展品有春秋時期的侯馬盟書。該批盟書多達五千餘件,形狀各異,多書寫在玉、石片上。
  書法是借助書寫文字來陶冶性靈、抒發情感的藝術。「書寫的藝術」將介紹書法如何融於神、形於線和富有獨特的審美情趣,以及它為何能成為深受中國和世界人民喜愛的藝術。重點展品包括:清代(一六四四至一九一一年)左宗棠篆書八言聯立軸、康有為行書立軸進士(一八五八至一九二七年)、于右任草書詩(一八七九至一九六四年)等。
  公元一○五年,東漢的蔡倫總結了前人的造紙技術,造出了可以寫字的紙張。「漢字的貢獻」闡述造紙術發明後,隨中外文化的交流,傳播到世界各地,引起世界書寫材料的變革,及對世界文明發展作出的巨大貢獻。這部分的重點展品有晉(公元二六五至四二○年)的對書俑及十九世紀的《觀音救苦真經》木刻印版。
  第七部分「漢字文化的影響」說明漢字作為中國古代文化的代表,對於中國境內的少數民族以及境外許多國家和地區所產生的重大影響。此部分的重點展品包括刻有漢滿文字的一系列清代錢幣。
  「漢字的改革和簡化」闡明漢字是充滿生命力的文字。此部分會介紹歷代出現的各種字體,如篆書、隸書、楷書、行書及草書等如何體現漢字的簡化進程。十九世紀鴉片戰爭後,提倡使用簡體字及表音漢字,到五四運動(一九一九年)後,逐漸形成簡體字運動。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設立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並先後制定漢語拼音、推廣普通話及簡化漢字的改革。此部分的重點展品有一九四一年的復興常識教科書初小第三冊。
  最後一部分「信息時代的漢字」,說明在電腦問世的二十世紀中葉,世界迅速進入信息處理電腦化的時代。電腦的出現和普及,使漢字的學習和使用變得更加容易,只須操作鍵盤和滑鼠,便能「書寫」出各種漂亮的漢字。在網絡上,高速傳播多種漢字信息,為世界的文明和進步貢獻力量。這部分的重點展品有一九八○年代的安子介寫字機及一九八八年的手提電腦。
  為配合是次展覽,歷史博物館於地下演講廳將舉行專題講座,包括:於十月二十八日舉行、以「漢字‧六書‧中國文化」為主題的講座,由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系主任李雄溪博士主講;十二月三十日舉行以「中國文字趣談」為主題的講座,由資深傳媒人劉天賜主講;各講座均於下午三時至五時舉行,並以粵語進行,免費參加,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此外,於十一月至十二月期間還會舉行「故事時間」活動及工作坊,歡迎市民參加。查詢各項活動的詳情,請致電二七二四 九○八二。
  歷史博物館位於九龍尖沙咀漆咸道南100號(香港科學館旁),開放時間為每日上午十時至下午六時,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上午十時至晚上七時,逢星期二休息(公眾假期除外)。入場費十元,全日制學生、高齡人士及殘疾人士半價優惠,逢星期三免費入場。
至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隶书之后又演变为章草,而后今草,至唐朝有了抒发书者胸臆,寄情于笔端表现的狂草。随后,糅和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
(又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行。我们今天所用的印刷体,由楷书变化而来。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书,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传至今日,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
&&&&&&&&&&&&&
到了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汉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宋体印刷字体。印刷术发明后,刻字用的雕刻刀对汉字的形体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后世称为宋体。当时所刻的字体有肥瘦两种,肥的仿颜体、柳体,瘦的仿欧体、虞体。其中颜体和柳体的笔顿高耸,已经略具横细竖粗的一些特征。到了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又从宋体演变为笔画横细竖粗、字形方正的明体。原来那时民间流行一种横划很细而竖划特别粗壮、字形扁扁的洪武体,像职官的衔牌、灯笼、告示、私人的地界勒石、祠堂里的神主牌等都采用这种字体。以后,一些刻书工人在模仿洪武体刻书的过程中创造出一种非颜非欧的肤廓体。特别是由于这种字体的笔形横平竖直,雕刻起来的确感到容易,它与篆、隶、真、草四体有所不同,别创一格,读起来清新悦目,因此被日益广泛地使用,成为16世纪以来直到今天非常流行的主要印刷字体,仍称宋体,也叫铅字体。
制式文字体
在中国文字中,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
征。如篆书古朴典雅,隶书静中有动,富有装饰性,草书风驰电掣、结构
紧凑,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写,实用性强,且风格多样,个性各异。
汉字的演变是从象形的图画到线条的符号和适应毛笔书写的笔画以及便于雕刻的印刷字体,它的演进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灵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第四章 第一二节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17页免费44页免费20页免费68页免费16页免费67页免费17页免费15页免费10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页免费12页免费9页免费44页1下载券17页1下载券
第四章 第一二节|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1.36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东汉王朝(公元25年?公元220年)由汉光武帝建立,他推翻了所建立起的新王朝,重新恢复由刘氏统治的汉王朝,史家称此为东汉。 公元25年,刘秀在绿林军的协助下,以武力击败了篡位的王莽,夺得帝位。刘秀身为皇族,故仍定国号为汉,但建都,年号建武,是为汉光武帝。 建武二年,光武帝下令全面改革王莽所实施的旧政策,整顿吏治,设尚书六人分掌国家大事,以近一步削弱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权限;废除“官奴”;清查土地,使人民生活逐步稳定下来。 到公元一世纪中叶,经过光武帝、明帝(58?76年在位)、章帝(76?89年在位)三代的治理,已经逐渐恢复了往日汉朝的强盛,这一时期被后人称之为“”。 公元89年,汉章帝薨,由年仅十岁的和帝刘肇即位,年号永元。因和帝年幼,统治权利完全落于章帝皇后窦氏与其兄窦宪之手。窦氏的专权引起了上下官吏的不满,和帝于公元92年与宦官郑众等人合力诛灭窦氏, 郑众因功封侯。自此,宦官越来越甚地参与东汉的政治统治,加之自和帝刘肇以来历代汉帝都宠信宦官,及至桓帝(公元132?167年在位)、灵帝(公元168?189年在位)年间,宦官的权利已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形成东汉王朝后期的宦官与外戚专权的格局。 公元189年,灵帝驾崩,何太后临朝。当时皇宫内宦官专权,率兵入洛阳,废皇子刘辩,杀何太后,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事实上献帝即位后并无任何权利,董卓独揽大权,残暴专横,使得各地官吏纷纷举兵反抗,逐步形成了诸强割据的局面,统一的王朝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后,献帝又为曹操控制;公元220年,曹操次子曹丕逼迫献帝让位,东汉王朝宣布灭亡,继之而来的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长期分裂的时期??三国时期。 东汉王朝在统治上沿用了许多西汉的方针与政策,而且在一些方面做了调整与改革,使之更加适于当时的社会状况。在东汉前期,政权进一步加强与地方势力的融和,使国家趋于稳定,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都超过了西汉的水平。公元105年,蔡伦在前人的基础上改造了纸张的制造技术,使我国的文字记录方式脱离了使用竹简的时代,同时造纸术也作为我们熟悉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而流传至今。东汉对后世的另外一项贡献是的发展,它使中国彻底脱离了青铜时代的材料束缚,把一些以前为豪门贵族专有的用品带入了寻常百姓家。 在方面,以张衡为代表的东汉学术界,有着很高的成就;张衡则以高超的工艺制造了“浑天仪”、“地动仪”等科学仪器,制造这些仪器的原理至尽仍被广泛使用。另外,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是有记载以来第一位利用麻醉技术对病人进行手术治疗的外科医生,他创造的“五禽戏”是我国第一套体操性质的健身活动。 到东汉时期,书法、绘画已不单纯作为文字图形符号使用,它们的艺术地位逐渐显露出来,虽然今日东汉流传下来的艺术品数量不多,但从其中依然能窥得汉文化的风貌。东汉王朝前后历十二帝,共一百九十五年。
在王莽统治末年,西汉宗室后裔、刘秀兄弟参加了。刘?被刘玄杀死后,刘秀极力克制自己,避免了和刘玄的正面冲突。公元23年十月,派刘秀到以北招集农民军。刘秀到河北后,在地方官僚、豪强的支持下,消灭了当地的各支起义军。同时收编了部分农民军,壮大了自己的势力,队伍达几十万人。刘秀在河北站稳脚跟后,一面派邓禹率军西向关中,伺机向起义军进攻;一面派冯异等监视更始政权的关东重镇洛阳。公元25年六月,刘秀在?()称帝,不久移都洛阳。
刘秀称帝后,继续对农民起义军进行镇压。他派遣邓禹、冯异率大军入关,向赤眉军进攻。又在豫西设置重兵防线,利用赤眉军东归的时机,把赤眉军镇压下去。在河南、荆州地区,刘秀分派遣岑彭等人,围剿了这一带的起义军及更始政权余部。刘秀还派吴汉等率军镇压了河北的檀乡、五校、青犊等农民军。随后,刘秀派兵先后消灭了各地的割据者,到公元40年(建武十六年),才最终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
东汉自光武中兴到汉献帝被废,历12帝,凡196年而亡,其中未满16岁即位的皇帝竟多
刘秀建国后,鉴于时期权臣当政、外戚篡权以及地方权重等历史教训,极力加强皇权,强化中央集权制度。
刘秀着意防范功臣、宗室诸王及外戚专权。刘秀在位时,大多数功臣皆以列侯奉朝请,让他们享受优厚待遇,而不参与政治。当时功臣能够参议大政的仅邓禹、李通、贾复三人而已。这几个人亦深知刘秀心迹,“并剽(消除)甲兵,敦儒学”,以避猜忌。 刘秀对大臣更为警惕。建武时任大司徒者多遭打击,如伏湛因事罢官,因刚直去位,又被逼自杀,欧阳歙、戴涉皆因罪下狱而死,史称“自是大臣难居相任”。刘秀之所以如此,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皇帝的专制权力。
刘秀对宗室诸王及外戚的控制更严。公元48年(建武二十四年),刘秀重申西汉时代的阿附藩王法,严禁诸王交通宾客,结党营私。公元52年,他借故搜捕王侯宾客,“坐死者数千人”。汉明帝即位后,更是屡兴大狱,株连极广。&
扩大尚书台的权力
辎车画像砖(东汉)
刘秀通过扩大尚书台的权力,来削弱三公的权威。尚书台原系掌管皇帝秘书事务,负责发放公文的机构,官职资浅任轻,尚书令、尚书仅为千石、六百石的中下级官吏,尚书郎则多由令史久任者补之,为士大夫所轻视。尚书一职官卑品低,易于驱使,西汉后期已被重用。刘秀为进一步控制大权,又扩大了尚书台的组织,加强其职权。
于是,尚书台置尚书令、尚书仆射各一人,下设尚书六人,分管六曹事务。其中三公曹主管考课诸州郡事务;吏曹主管选举、祭祀;民曹主管修缮功作、盐池园苑事务;二千石曹主管诉讼;客曹主管少数民族及对外事务;中都官曹主管治安。此后一切政务不再经三公管理,所谓“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尚书台)”。(《后汉书?仲长统传》)从此,尚书台成了皇帝发号施令的执行机构,所有权力集中于皇帝一身。&
政权机构与军事
汉以来,地方政权机构为郡县二级制。刘秀把西汉时监察地方政情的刺史,固定为州一级的地方长官。刺史处理地方政务,不通过三公,可直接上奏皇帝,使地方郡县也直接置于皇帝的控制之下。
在军事制度上,刘秀也作了重大改革。东汉建立不久,就废除了执掌地方兵权的郡国都尉,以后又罢轻车、骑士、材官及楼船士等,实际上取消了地方军队。在和平时期,少量维持地方治安的郡县兵,由太守令长兼管,在某些沿边地区则复设都尉或属国都尉别领。总的来说,地方军队的力量比较弱小。
刘秀还逐步扩大中央军队,来加强中央的力量。东汉军制继承西汉,中央军以南北军为核心。南军由卫尉统率,掌宫城警卫,北军由北军中侯统领,掌京师卫戍。如有重大军事行动,南北军也可出征。另外,在重要的沿边地区,设置边防军,也属于中央军队的一部分,主要由乌桓校尉、度辽将军、匈奴中郎将、护羌校尉等统率。这样,不仅使中央集中掌握了镇压人民的武装力量,而且也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总之,通过以上措施,东汉中央有效地集中了权力,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察举和征辟
察举和征辟是东汉选拔的制度。所谓察举,是地方州郡以“贤良”、“孝廉”、“秀才”等名目,把有名望、有“德行”的人推荐上去,经过考核,任以官职。所谓征辟,是由朝廷、官府直接征召某人当官。
在名义上,被察举和征辟的人,必须有“高才重名”,为乡党舆论所推崇。因之,为了争取被察举和征辟,当时的士大夫颇注意修饰自己的品行,以激扬声名,抬高身价。有的人更是矫情造作,沽名钓誉,以便博取高官厚禄。在察举和征辟时,贿赂请托,特权横行,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选举乖实”的状况,甚至连最高统治者也不得不承认。汉明帝刚即位就说:“今选举不实,邪佞未去;权门请托,残吏放手。”(《后汉书?明帝纪》)就是在这种腐朽的选举制度下,豪强地主盘根错节地控制着各级政权部门,封建的等级关系日益凝固化,一批“世代为官”的豪门阀阅、“儒学世家”开始形成。如邓禹一家,凡公者2人,侯29人,大将军以下13人,中二千石14人,州郡长官48人,其余官职不可胜数。弘农杨氏四世为三公,汝南袁氏则四世五公。这些世家大族,以后就发展成为门阀士族。
三峡出土东汉生殖女神陶俑
灌溉工具、水利事业获得改进和发展。在各地发现的东汉墓葬里,经常可以看到水田和池塘组合的模型,有从池塘通向水田的自流水渠,有的还在出口处安置闸门。时,宦官毕岚总结劳动人民的实践经验,创作翻车和渴乌,使灌溉水平大大提高。 东汉时期,不仅修复和扩建了许多已堙废的陂塘,而且又新修了一批水利灌溉工程。如汝南地区的鸿隙陂,西汉时堙废。东汉初,邓晨任汝南太守,加以修复,可以灌溉几千顷良田。后来又不断加以扩建。汉和帝时,太守何敞又在那里修治渠道,开垦良田三万多顷。又如下邳徐县北的蒲阳陂、庐江的芍陂、会稽的镜湖等,都是当时著名的灌溉工程。 东汉前期,各地还开凿了许多灌溉渠道,三辅、河内、山阳、河东、上党、、赵、魏及河西、地区,也都“穿渠灌溉”,有的地区还开辟了很多稻田。 黄河的治理,更是当时一项巨大的水利工程。公元1世纪初,黄河在今河南、河北交界地区决堤,河道南移,改从千乘(山东高宛以北)入海。河水泛滥成灾,淹没了几十个县。汉明帝时,在著名水利专家王景、王吴的主持下,用“堰流法”修了浚仪渠,并从荥阳至千乘海口千余里间修渠筑堤,从而使河、汴分流。黄河受两堤约束,水势足以冲刷沙土,通流入海。经过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终于战胜了黄河水患。此后八百年间,黄河没有改道,水灾也减少了。
生产工具改进 生产工具的改进有显著的成就。东汉时,出现了短辕一牛挽犁,它操作灵活,便于在小块农田上耕作。这种短辕一牛挽犁的出现,是跟犁铧的改进结合在一起的。东汉时,已经大量使用全铁制犁铧,它比以往的V形犁,刃端角度已逐渐缩小,不但起土省力,而且可以深耕。此外,新型的全铁制的耕作工具也逐渐增多。在崖墓石刻画像中见到的曲柄锄,是便于铲除杂草的中耕工具;四川绵阳发现的铁制钩镰,全长35厘米,是专用于收割的小型农具,操作起来很方便。 据记载,汉献帝末年,雍州刺史张既曾令陇西、天水、南安三郡富人造屋宅水碓。可见水碓在当时已经普遍采用了。水碓是用水力带动石碓的舂米工具,它比以前用柱臼或脚踏石碓舂米,不但省力,而且效率要高得多。考古发掘还不断有陶风车、陶磨盘模型出土,都说明农产品加工工具有了显著进步。
牛耕技术在东汉时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当时,一些地方官吏注意推广牛耕技术,铁犁牛耕技术已从中原向北方高原和江南一带推广。绥德县东汉画像石上的牛耕图,和米脂县东汉牛耕图,证明的牛耕技术和中原地区已没有什么不同。任延做九真太守,在当地推广牛耕,田亩年年增辟。在西汉后期发明的精耕细作的区种法,到东汉时期得到了迅速推广。 在崔实的中,记述了地主田庄内精耕细作经营农业的一些情况。这种田庄的农业经营,十分注意时令节气,重视杀草施肥,根据不同土壤的性质,种植不同的作物,采用不同的种植密度。并能及时翻土晒田,双季轮作,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由于农田水利工程的兴建,农耕工具的改进,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以及精耕细作方法的推广,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东汉时期的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和帝元年(公元105年)的垦田数字达到732万多顷,人口达到5325万多人。这个数字略低于西汉,但如果把东汉豪强地主隐瞒的田亩和人口包括在内,实际的垦田面积和人口数字肯定要超过西汉。&
冶铁技术的改进 由于东汉铁制农具的普及,钢铁的需要量大大增加,从而推动了冶铁技术的改进。东汉初,南阳冶铁工人发明了鼓风炉(即水排),利用水力转动机械,使鼓风皮囊张缩,不断给高炉加氧。水力鼓风炉的发明,是冶炼技术史上的一大进步。在铁器铸造方面,东汉时已熟练地掌握了层叠铸造这一先进技术。在河南温县发现的一座烘范窑,出土了五百多套铸造车马器零件的叠铸泥范。把若干个泥范叠合起来,装配成套,一次就能铸造几个或几十个铸件。同时,叠铸技术有重大改进,由原来的双孔浇铸,改为单孔浇铸。叠铸技术的改进,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原料。考古发掘资料证明,东汉时铁制用具已普遍应用到生活的各方面。铁钉、铁锅、铁刀、铁剪、铁灯等的大量出土,就是有力的证据。 东汉时期,在冶铁手工业中已经使用煤(石炭)做燃料。在河南巩县的冶铁遗址中曾发现混杂了泥土、草茎制成的煤饼,说明煤已被用来炼铁。巴蜀地区还利用天然煤气煮盐。在纺织业方面,东汉初年已能用织花机织成色彩缤纷、花纹复杂的织锦。当时,蜀锦已驰名全国,襄邑(河南)和齐(山东)的丝织业特别发达。考古材料还证明,在边疆地区,丝织业也有很大的发展。新疆不少地方汉墓出土的红色杯纹罗,织造匀细,花纹规整,反映丝织工艺水平相当高。在同一地区出土了组织细密的织花毛织品,颜色鲜丽,显示出当时西北高度发展的毛纺织工艺技术。
造纸业与漆器业
蔡伦改进造纸术
东汉时期,取得了极大的成就。西汉时,造纸工艺还处在探索阶段。《后汉书》记载,汉和帝时,尚方令蔡伦总结劳动人民的经验,发明了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作原料造纸的技术。新的造纸工艺,主要是在纸浆的化学处理和漂白等关键工艺上有了重大突破。蔡伦的发明,使造纸原料多样化,还能化旧利废,取材方便,提高了纸的质量,便于普遍推广。蔡伦的功绩是不朽的,当时天下都称之为“蔡侯纸”。从此,纸张迅速代替了过去的竹简、木牍和缣帛,大大便利了科学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公元8世纪时,中国造纸术传入西亚,以后又传入,逐步在全世界得到推广。纸的发明使用,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其它如漆器业、陶瓷业等手工业部门,在东汉时也都有进一步的发展。当时的漆器以蜀郡、出产最为有名,两地工官主造的漆器,都是精美绝伦的手工艺品。当时,瓷器烧制的火候更高,器物的吸水性更弱。从出土的器物看,它已十分接近后来的青瓷。
经济先进区域 铁工具的普遍推广和牛耕技术的提高,大大增强了人们向自然界斗争的能力,特别是它使江南河网沼泽地区的大规模开发成为可能。加上当时各种社会原因,东汉时期的经济区域开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东汉以前,中国经济的先进区域主要在淮河以北,特别是包括关中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当时的人口分布,也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到了东汉后期,这种情况开始有了较大的变化。黄河流域的某些地区人口减少,出现了衰落的迹象。而南方出现了新的经济发展地区,人口在急剧上升。如西汉时,长安附近的京兆、左冯翊、右扶风一带,地处关中地区,人口特别稠密,共有240多万。到东汉时,关中战乱频仍,残破不堪,人口锐减至50余万。兖州也由780多万减至400万左右。相反,南方诸州,人口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人口从320多万增到430多万;人口从350多万增到620多万;益州人口也从470多万增到720多万。 随着人口的增加,南方不少地区的开发速度加快。如太湖和钱塘江流域,西汉时统由会稽郡管辖,东汉时分为吴、会稽二郡,这正是经济发展的直接结果。其他如鄱阳湖、洞庭湖周围地区及成都平原一带,都在不断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发达区域。不过,东汉时期,大部分人口仍然集中在黄河中下游一带。因之,黄河流域仍是当时的经济、政治中心。
田庄式的生产经营
东汉画像石-豪强田庄
东汉时期,豪强地主都占有大量土地,通常又采取田庄式的生产经营方式。在当时的田庄中,有农、林、牧、渔各业,还从事某些手工业的生产,或进行一定的商业和高利贷活动,具有极强的自给自足性质。例如刘秀母舅樊宏在湖阳经营的田庄,其中有数里面积的樊陂,田地达三百余顷。在这个田庄中,庐舍楼阁成片,“竹木成林,六畜放牧”,“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可见其规模很大,具有多种经营的特点。另外,樊宏还“好货殖”,从事商业和高利贷活动。(《后汉书?樊宏传》)在四川发现的画像砖上,也可以看到地主田庄的同样情景。 崔实所写的《四民月令》,对地主田庄的经营情况反映得很详尽。所谓:田庄里种植着小麦、大麦、春麦、粟、黍、粳稻、大豆、小豆等粮食作物,胡麻、牡麻、蓝靛等经济作物,瓜果等蔬菜;自己制作各种酱、酒、醋及饴糖等食物;又种植药用植物,以配药品。在这种大田庄里,还种植各种林木以及果树,饲养马牛等耕畜和家畜。在手工生产方面,自己养蚕,纺织各种麻布和丝织物,制作衣、鞋,制造农具和兵器等。此外,田庄中也有粮食及农副产品的买卖。可见,在地主田庄里,各类生活资料基本上都可以自给自足。&
剥削劳动者 东汉时,豪强地主大都利用宗族血缘关系作为剥削劳动者的手段,使地主和农奴的关系罩上了一层温情的面纱。当时,豪强地主常常聚族而居,特别是在西汉末年战乱中,他们往往纠集宗族,建筑坞堡以自守。东汉以后,随着封建隶属关系的强化,豪强地主的贫困宗族,大多成为田庄里的劳动者。在庄园里,劳动者主要有宗族、宾客、徒附和奴隶,他们对豪强地主有极强的依附性。其中庄园主的贫困宗族、宾客地位略高,徒附是典型的农奴,奴隶则最为卑贱。 豪强田庄里的劳动者所受的剥削都很沉重,地租剥削大概都在百分之五十以上。除实物地租外,他们还得无偿地为田庄主服劳役。不但如此,豪强地主还把他们编制起来,组成私人武装,平时看家护院、巡警守卫,战时则跟随主人打仗。这种豪强地主的私兵,史称“部曲”。由于剥削的沉重,宗族、宾客、徒附的生活都极其痛苦,“生有终身之勤,死有暴骨之忧。岁小不登,流离沟壑,嫁妻卖子。”(崔实《政论》) 为了消弭农民的反抗,豪强地主也有意识地利用宗亲关系,分化农民。据《四民月令》记载,每年春耕前后,庄园主就“赈赡穷乏,务施九族,自亲者始”。秋收前后,又“存问九族孤寡老病不能自存者”,对同宗贫困而死者,则纠合宗人,合族收葬。冬月腊日,还要“请召宗族、婚姻、宾旅、讲好和礼”,“休农息役”。于是,在封建庄园内部往往形成相对缓和的关系。所以,在东汉时期,封建田庄还能较好地组织生产。正因为如此,每当遇到战乱之际,常常出现豪强地主率领大群宗族宾客、徒附义从,或择地避乱,或筑坞自守,甚至合族开上战场,举宗进行叛乱的现象。在农民起义的年代里,豪强地主的庄园武装也成为镇压农民军的力量。
自耕农 东汉时期,封建政府虽在形式上实行呛箧薄赋的政策,但事实上农民受到多方面的盘剥。地主、官吏欺凌人民,转嫁负担,花样百出。如汉明帝时,政府下令推广区种法以增加产量。结果,有些地方通过多报农民耕地,把租税负担强加在农民头上。又如东汉初,禁止农民从事商业活动以妨碍农时,地方官吏及豪强地主遂据此对农民进行种种限制,规定有田者不得捕鱼,以便他们营私牟利。此外还在各种借口下任意征发,转输远戍等等,更使农民喘不过气来。总之,农民的赋税徭役负担非常沉重,加上豪强地主的欺压,使农民生活极其艰难,常常落得“饥饿流离”的结局。&
封建国家所有制 封建国家所有制经济是东汉时代另一种重要的经济形式。封建国家不仅掌握着大量土地及山林川泽,并且还直接经营许多生产事业。特别是手工业方面的经营,更多地集中在封建国家手里。 在东汉的政府机构中,大司农、少府、将作大匠、太仆所掌管的生产事业最多,也最重要。大司农除了经管国家赋税收入外,还主管屯田等事务。东汉时期的屯田,以军屯为主,在沿边地区,还有募民屯田及放免刑徒屯田。大司农所属的平准署和导官署,还分别进行各种丝麻纺织品的染色加工及粮食加工。东汉时,盐铁生产由郡国经营管理。少府实际上是皇帝的大管家,它除了管理山林川泽的各种税收外,也直接组织皇室需要的生活用品和各类奢侈品的生产。少府在各地著名的手工业中心,都设有工官组织生产,其规模都相当庞大。将作大匠直接主持宫室、都邑、园苑、陵墓等土木工程的营造。太仆则主造各种兵器器械,并管理各处牧苑。 在东汉国家经营的生产事业中,还较多地使用奴隶。同时,还有大量罚作苦役的罪犯、服徭役的农民和少数佣工人。大规模的土木工程,则更多依靠征发徭役来完成。
班超出使西域
公元46年(建武二十二年),贵族之间爆发了争立单于的斗争,互相猜忌,出现裂痕。加上草原上连年旱蝗,“人畜饥疫,死耗太半”,匈奴遂分裂为南北两部。刘秀接受了南匈奴的归附,令其入居云中,东汉政府每年供给南匈奴一定数量的粮食、牛马及丝帛等物资。南则遣侍子入朝,分置诸部于北地、朔方、五原、云中、定襄、雁门、代郡、西河等缘边八郡,协助东汉防御北匈奴的侵扰。北匈奴
南匈奴归附东汉王朝后,留在蒙古草原上的北匈奴,势力大大削弱,在南北交战中,数次被南匈奴击败。公元73年(永平十六年),东汉王朝大举反击,窦固等分兵四路,深入北匈奴腹地,取得很大的军事胜利,往北追至蒲类海(新疆巴里坤湖),并留屯于伊吾卢城(新疆哈密)。到汉章帝时,北匈奴日益衰弱,先后有数十万口入塞投降。 公元89年(永元元年),窦宪、耿秉等率领汉军会合南匈奴大举北进,与北单于交战,连战皆捷,降者前后二十余万人。在以后的二年内,北匈奴不断失败,向西迁移。以后,北匈奴的一部分越过中亚、西亚迁往。
公元46年,匈奴内部发生分裂,各部乘机摆脱了匈奴的控制。南匈奴归附东汉后,乌桓也向东汉政府表示臣服。刘秀封郝旦等大小酋长八十余人为侯王君长,使其居住于幽、并二州缘边十郡境内,招募乌桓族人内附,在上谷郡宁县(宣化县西北)设护乌桓校尉,监领乌桓各部。东汉王朝岁给乌桓人衣食,利用他们善于骑射的特点,让他们助守边防。乌桓各部世代为东汉守边,实际上成了一支世袭的雇佣军队,直到魏晋时期,乌桓铁骑仍名闻天下。
南匈奴和乌桓相继归附东汉后,各部也遣使通好。公元54年(建武三十年),鲜卑接受了东汉中央的封号,也受护乌桓校尉监护。东汉还收买鲜卑部落大人,使之专门对付北匈奴。
东汉中期,北匈奴残部西迁,鲜卑族乘机占领了匈奴故地,与散居在原地的十余万落匈奴人融合在一起,势力迅速强盛起来。从此以后,鲜卑族摆脱了对东汉王朝的依附,并成为东汉中后期在北方的一支威胁力量。
东汉初,刘秀在削平陇西割据势力后,复置护羌校尉,管理羌族诸部落,并陆续迁于陇西、天水、扶风诸郡(甘肃东部、西部一带)。公元58年,窦固等攻破境内未臣服的烧当诸部后,又把他们迁徙至关中一带。为了隔断徙居内地的羌族诸部与青海境内未臣服羌族的联系,防止他们联合反抗,东汉政府在今青海西宁、乐都一带建立屯田区,长期驻军屯垦。从汉安帝时起,羌族人民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起义,前后延续五六十年。羌族人民的斗争和各地的农民起义相呼应,给予东汉王朝以致命的打击。由于长期的残酷战争,使整个西北地区残破不堪,社会生产遭到巨大的破坏。
在西汉末年的社会大变动中,大量汉人流入湖南地区,与蛮族人民错居杂处。东汉建立后,当地郡县为了重新控制这些流亡人口,也与蛮族人民发生了冲突。公元47年(建武二十三年),武陵蛮首先起来反抗,攻击当地郡县。刘秀派万余军队前往镇压,结果全军覆没。第二年,李嵩、马成督军进剿,仍然不能获胜。第三年又派伏波将军马援带领四万多人前往镇压。汉军死耗大半,马援也因疫疾死亡。最后,者才被镇压下去。东汉中叶后,由于加重了对蛮族的控制和搜刮,结果引起了各地蛮族大起义。蛮族人民连绵不断的反抗斗争,一直延续到东汉王朝覆灭为止。
在东汉末年,朝鲜半岛北部先后兴起、、三个国家,三韩的发展水平虽略有不同,但都处在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阶段。他们在东汉的强烈影响下,并没有向奴隶社会发展,而是模仿汉朝的剥削方式和政治制度,从而走上了封建化的道路。
在岛上居住着倭人,东汉时倭人分为一百多个小国。早在西汉时,倭人就通过朝鲜半岛与汉朝有了交往。东汉时双方关系更为密切,公元57年(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派遣使臣与汉通好,刘秀遂以“汉委奴国王”金印相赠。这颗金印已在日本九州志贺岛崎村出土,成为中日友好的历史见证。
东汉时,北部设置交趾、九真、日南三郡。东汉初,锡光任交趾太守,任延任九真太守,教越民耕种技术,设立学校,传播先进文化,对改变当地落后状态起了很大促进作用。但后来苏充任交趾太守,对越人加重剥削,引起越人的强烈不满。公元40年(建武十六年),交趾征侧、征贰起兵反抗,得到九真、日南等地人的响应,很快攻占六十多座城池。征侧、征贰自立为王,这就是越南历史上著名的二征王。二征王不久就被伏波将军马援镇压。东汉在镇压二征之后,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如穿渠溉田,发展农业生产,废除残暴的“越律”十余条等。东汉先进的经济、文化给越南以深刻的影响。
中国第一古刹-洛阳白马寺(东汉明帝建)
自张骞出使西域之后,通过丝绸之路,汉朝与中亚、欧洲建立了经常的贸易关系。公元97年(永元九年),班超曾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国(),一直到达条支海()。甘英这次出使,虽然没有直接开辟与大秦通商的道路,但也反映出东汉要与欧洲建立关系的愿望。公元166年(延熹九年),大秦商人来到中国,以大秦王安敦的名义,赠送汉桓帝一些礼物。此后汉与罗马的贸易关系更为频繁。 东汉时期,、等国与中国的关系也更为密切。据记载:公元94年(永元六年),永昌境外的敦忍乙王莫延曾派遣使者来访,双方互赠礼物。公元97年,缅甸北部的掸国王雍由调派遣使者向汉王朝赠送珍宝。东汉政府则以金印回赠。公元120年(永宁元年),雍由调再次遣使来汉,并“献乐及幻人”,缅甸的和,在当时深受欢迎。
自从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汉与印度的联系就日趋密切。特别是汉明帝派人去印度取经以后,印度的僧侣大量来到中国,译佛经,传佛学,对中国的文化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
东汉时期,刘秀之后的皇帝除明帝、章帝外,几乎都在幼年继位。因而每一代开始时,总是由皇太后临朝称制。这些年轻的皇太后,要掌握封建国家的专制权力,只能依靠两种人,一种是她的父兄,即外戚;另一种是她身边的奴才,即宦官。而皇帝长大以后,有时也会与外戚、宦官发生利害冲突,甚至相互残杀。但是,一般说来它们是三位一体的,外戚与宦官,是专制主义皇权的左右手,是寄生在皇权肌体上的一对毒瘤。
章帝死后,和帝即位,年仅十岁,临朝,其兄弟窦宪、窦景等并居机要,掌握实权。当时,窦氏一门富贵,其子弟亲戚,飞黄腾达,所受赏赐,使东汉政府“仓帑为虚”。窦氏兄弟都骄纵不法,甚至其奴仆也“侵陵小人,强夺财货,篡取罪人,妻掠妇女。商贾闭塞,如避寇仇”。(《后汉书?窦宪传》)在击破匈奴后,窦宪任大将军,权势更盛。
窦氏权势的膨胀,和日益长大的皇帝终于发生了矛盾。公元92年(永元四年),汉和帝在宦官郑众等人的帮助下,诛灭了窦氏势力,郑众因功封侯,参与政事,宦官势力开始增长起来。
和帝死,邓太后为了把持大权,废和帝长子,改立仅百日的殇帝。殇帝死,她又立十三岁的安帝。邓太后之兄也开始辅政。不过,邓太后吸取了以往的教训,一方面注意压抑家人,另一方面更多地依靠宦官掌握专制权力。于是,宦官的权利继续膨胀。邓太后死后,因为争权夺利,安帝乳母王圣、宦官李闰等,诬告邓氏兄弟及宦官图谋废立,驱除了邓氏势力。安帝亲政后,阎皇后兄弟阎显等及帝舅耿宝并为卿校,典掌禁兵;宦官李闰、江京、樊丰等并掌机要,形成了外戚、宦官共同把持政权的局面。
安帝统治时期,政治败坏。外戚宦官更相勾结,胡作非为。安帝死后,阎显又依恃其妹皇太后的声势掌握大权。不久,另一派宦官孙程等十九人,又消灭了阎氏势力,迎立被废的皇太子刘保,是为顺帝。在外戚宦官的互相争斗中,皇帝已完全成了。
从公元135年(阳嘉四年)到公元159年(延熹二年)的二十多年里,大将军梁商、梁冀父子相继掌握政权,外戚势力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顺帝死后,梁太后临朝,梁冀的权力越来越重,年幼的质帝说了他一句“跋扈将军”,就被毒死。太尉李固等主张建立长君,以安定帝位,触犯了他的忌讳,都被诬陷下狱死。与宦官曹腾合谋,立尚未成年而又昏庸无能的桓帝,从而独揽大权。当时,百官升迁任免,都要先到他家谢恩,才能到尚书台办手续;地方郡县每年进献的贡品,要先把上等的送给梁冀,然后才把次一等的献给皇帝。专横暴虐,达到了极点。
梁冀一家穷奢极侈,为非作歹,大肆搜刮财富。其残忍贪暴,引起了公愤。梁冀的两个妹妹──皇太后和皇后死后,他失去了靠山。在一群宦官的策划下,桓帝消灭了梁氏势力,自公卿大臣至故吏宾客,因牵连而死、免者,有好几百人,一时“朝廷为空”。没收梁冀的家财,拍卖后值钱30多亿,等于当时东汉王朝半年的租税收入。
宦官单超、左?、徐璜、具瑗、唐衡等五人,因讨灭梁冀之功,同日封侯,世称“五侯”。单超任车骑将军,位等三公。宦官的淫威,使得“中外服从,上下屏气”。单超早死,四侯专横,他们作威作福,残害人民。中常侍侯览,大肆聚敛,贪赃以巨万计,前后夺取民田一百多顷,住宅381所,自己模仿皇宫修建大规模的住宅16区,都有楼阁、池塘、园囿。当时,宦官的兄弟姻戚,宰州临郡,到处为非作歹,残害群众,民不堪命,东汉统治异常黑暗。
桓帝死,窦太后临朝,立12岁的刘宏为帝(灵帝),其父窦武任大将军辅政。在宦官势力猖獗的情形下,窦武与官僚陈蕃等密议,图谋驱除宦官势力,但窦太后不肯。不久,机密泄露。宦官曹节等发动政变,幽太后于南宫,杀死窦武、陈蕃,独霸朝政。当时,灵帝常说:“张常侍()是我公,赵常侍(赵忠)是我母。”宦官成了皇帝的衣食父母,他们更为所欲为,肆无忌惮了。
外戚宦官的腐朽黑暗统治,使东汉王朝面临崩溃的边缘。在此深重的社会危机面前,统治阶级中有一部分人,开始对东汉政权的前途感到忧虑。他们反对外戚宦官专权,要求改革政治,修补樊篱,维系东汉王朝摇摇欲坠的统治。
反对外戚宦官擅权的营垒,以一部分开明的官僚为主体,还有一些和郡国生徒。他们反对外戚宦官,除了为挽救东汉政权危机的共同出发点外,一个直接的原因是外戚宦官专权堵塞了他们的政治出路。外戚的党羽,宦官的爪牙,控制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权机构,选举不实的情况更加严重。这就不能不引起社会舆论的抨击。时谚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抱朴子外篇》卷一五《审举》)选举制度混乱,太学生和郡国生徒不能按正常途径进入政治舞台,引起了他们的强烈不满,他们议论政治,品评人物,对外戚宦官进行猛烈的攻击。
国家级文保单位?民主东汉崖墓
官僚、学生与外戚宦官的斗争,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顺帝以前,第二阶段为桓灵时期。
在第一阶段,反对外戚宦官的斗争,一般只是个别或少数人的行动,还没有形成一股势力。早在和帝初年,窦宪兄弟专权,骄纵不法,激起了司徒袁安、司空任隗等人的反对,他们采取措施,打击窦氏的党羽爪牙。和帝死后,司空周章因反对邓太后废嫡立庶,反对外戚、宦官专权,企图发动政变,事泄后自杀。安帝末年,宦官与外戚阎显、耿宝相勾结,虚耗国库,竭民资财。太尉杨震等人反复上书,抗议外戚宦官浊乱朝政。结果杨震被罢官,愤而自杀。公元133年(阳嘉二年),李固对策,要求“权去外戚,政归国家”,禁绝宦官子弟“为吏察孝廉”。
公元142年(汉安元年),东汉政府派遣杜乔等八人分行州县,监察刺史二千石臧否,侍张纲埋其车轮于洛阳都亭,公开宣言:“豺狼当道,安问?”并劾奏梁冀兄弟专权纳贿,结党营私。张纲的行动,震动了整个洛阳。 桓、灵以后,朝政完全为外戚宦官势力所把持,连皇帝的废立都操纵在他们手里。政治更加败坏,人民的苦难也越发深重,面对这种黑暗的现实,有更多的官僚和地主知识分子联合起来投入反对外戚宦官腐朽势力的斗争,但遭到镇压,造成了历史上有名的“党锢之祸”。这是斗争的第二阶段。
第一次党锢
桓帝在位时,前期是梁冀专制,后期则五侯横暴,官僚和太学生与外戚、宦官的斗争,从一开始就非常激烈。顺帝死后,围绕立帝问题,进行了多次较量,最后梁冀杀了反对派首领李固、杜乔,拥立桓帝。梁冀失败后,桓帝又被宦官所挟制,这就进一步引起了一部分官僚、太学生的愤怒。李固、杜乔等人的斗争,得到了社会上的普遍同情,一时,李杜之名声满天下。桓帝后期,宦官集团独霸政权。在这种背景下,涌现出一大批以清高自守、敢于抨击宦官势力的反对派人物。在反对宦官集团的斗争中,李膺成为著名领袖。
李膺出身于衣冠望族,他任河南尹时,因打击宦党而被下狱,不久复为司隶校尉。宦官张让弟为野王令,贪残无道,畏罪躲在张让家中。李膺派人到张让家中搜出处死。许多宦官害怕李膺,不敢走出宫门。李膺敢于打击当权的宦官,名声越来越大。他与太尉陈蕃、南阳太守王畅都受到的敬重。以李膺、陈蕃等为首的反宦官斗争引起了宦官集团的嫉恨。公元166年(延熹九年),宦官派人诬告李膺与太学生朋比为奸,桓帝遂诏令全国,逮捕“党人”,收执李膺、陈实等二百余人。第二年,把党人赦归田里,禁锢终身,不得做官。这就是第一次党锢。
第二次党锢
桓帝死,灵帝继位,太后父窦武为大将军辅政。窦武嫉恶宦官专宠,遂与陈蕃合作,起用被禁锢的“党人”,打算消灭宦官势力。但因事机泄漏,宦官曹节等发动政变,窦武兵败自杀,陈蕃等遇害。公元169年(建宁二年),宦官侯览使人诬告张俭结党,曹节又乘机奏捕“党人”。李膺、杜密、虞放、范滂等百余人,皆死狱中;其他因仇怨陷害相牵连,以至于死、徒、废、禁者六七百人。人民群众同情和支持被宦官集团迫害的所谓党人,某些党人逃亡时,许多人“破家相容”。这说明反对宦官专权,客观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
公元172年(熹平元年),窦太后死,有人在洛阳朱雀阙上书写反对宦官专权的文字,宦官集团又一次四出搜捕“党人”及太学诸生千余人。公元176年,又下诏规定,凡是“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兄子弟及五服以内的亲属,都一律免官禁锢。这就是第二次“”。这次党锢继续了十几年,直到黄巾大起义后,东汉政府才宣布赦免“党人”。
徐州东汉画像石《牛耕图》]
东汉中期以后,各种社会矛盾开始大量积聚起来。随着豪强地主势力壮大,封建大土地所有制不断发展,土地兼并激烈进行,使大批农民失掉土地,沦为农奴,或流离失所。由于外戚宦官专权,政治黑暗,官吏贪残,横征暴敛,敲诈勒索,人民负担沉重,苦难日深。加上因多次镇压羌族人民的起义,造成了“兵役连年,死亡流离”的恶果,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到了桓帝、灵帝统治时期,统治阶级更加腐朽。桓帝、灵帝后宫彩女都有数千人,衣食之资日费数百金。封建国家财政枯竭,经常减百官俸禄,借王侯租税,以应付军国急需;桓帝还公开地卖官鬻爵,大肆聚敛。到了灵帝时期,更变本加厉,拼命搜刮。他公布卖官的价格,二千石二千万,四百石四百万。甚至不同的对象也可以有不同的议价。既然可以用钱买官,贪污就成了合法行为,官吏一到任,就尽量搜刮。政府为了多卖官,就经常调换官吏,甚至一个地方官,一个月内就调换几个人。为了刮钱,灵帝还规定,郡国向大司农、少府上交各种租税贡献时,都要先抽一分交入宫中,谓之“导行钱”。又在西园造万金堂,调发司农金帛充积其中,作为他的私藏。他还把钱寄存在小黄门、中常侍那里,各有数千万。&
破坏生产力
东汉王朝的腐朽统治,以及统治者对人民敲骨吸髓的压榨,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加上水旱蝗灾连年不断,人民更无法生活。公元153年(元年),全国有三分之一的郡县遭受水灾、蝗灾,有几十万户倾家荡产,流浪在外,冀州出现了人相食的惨剧。到灵帝时,“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妇”,人民在毫无生活出路的时候,只有起来反坑,争取生存。
东汉后期的七八十年间,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小规模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这些起义虽然都被镇压下去,但是人民并没有屈服。当时有一首民谣说:“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崔?《政论》)它生动地表现了农民誓死反抗东汉统治者的决心。
原始道教的传播在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农民大起义一触即发的时候,原始道教中的两个著名教派正在民间流行,这就是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早在西时,甘忠可造了一部《天官历包元太平经》,主张“易姓受命”,后被判处死刑。东汉顺帝时,琅邪人于吉又造了一部《太平清领书》。后来这部书落在张角手里,张角就根据这部书传道,故称太平道。张角宣称太平道是黄帝老子所创,所以太平道又叫“黄老道”。《太平经》说:“人无贵贱,皆天所生。”主张人人平等。这一思想反映了农民反对地主压迫、剥削的愿望。
五斗米道的教义与太平道相似,创始人是沛人张陵。顺帝时张陵作道书,并向群众传道。受道的人都要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东汉末年,五斗米道活动的地区主要在雍、益二州,根据地在汉中。张陵死后,其子张衡传其道,张衡死,其子张鲁又继之。
和在民间的传播,特别是它们朴素的平等观念和反对地主阶级剥削的思想,深受农民群众的拥护,成了农民群众进行斗争的武器。
黄巾大起义
黄巾起义领袖,巨鹿(河北平乡)人,是太平道的教主,自称“大贤良师”。他利用“符水”给人治病,吸收了很多弟子,派他们到各地去传教,十几年间,徒众发展到三十多万人,活动地区扩大到青、徐、幽、冀、荆、扬、兖、豫等八州。为了把人们更好地组织起来,他把徒众分为三十六方,大方有一万多人,小方六七千人,各有渠帅领导,统一归张角指挥。经过长期的酝酿之后,张角决定于公元184年(中平元年),即甲子年的三月五日在全国同时起义,并提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后汉书?皇甫嵩传》)的口号。
由于有人告密,张角下令提前起义,三十六方同时起义,“旬日之间,天下响应”。起义农民头裹黄巾,因此被称为黄巾军。黄巾军在各地杀官吏,烧官府,摧毁豪强地主的田庄,没收他们的土地和财物,开仓赈济贫民。张角自称“天公将军”,他的弟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
起义以后,黄巾军的主力集中在、、三个地区,进攻的矛头指向洛阳。东汉统治者非常惊慌,急忙派何进为大将军,调集大军防守洛阳周围。同时,派皇甫嵩、朱?率主力镇压对洛阳威胁最大的颍川黄巾军;卢植、董卓等率军镇压冀州黄巾军。东汉政府还下令解除党锢,动员力量来对付农民起义,各地豪强地主也纷纷起兵。
在东汉王朝有组织的镇压下,颍川黄巾起义军不断失利。正在决战的关键时刻,张角不幸病逝。黄巾军在张梁领导下和皇甫嵩展开了血战,阵亡,农民军惨败。十一月,在下曲阳(河北晋县西)的战斗中,起义军又失利,张宝战死。冀州的主力黄巾军失败了。与此同时,宛城陷落,南阳黄巾军也被镇压下去。&
河北等地的起义
公元185年(中平二年),河北、、山西一带的广大农民又举起了起义的旗帜。起义军的名号繁多,起义势力大的二三万人,小的六七千人,总计达百万人。他们在斗争中逐渐联合起来,统称“黑山军”。黑山军坚持了长期的斗争,后被袁绍、曹操等军阀所镇压。 青徐地区的黄巾军余部也再度起兵,发展至三十万人,最终被曹操打败,其精锐被曹操改编为“青州兵”。
公元191年(初平二年),发动五斗米道起义,在汉中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农民政权。这一政权维持了二十多年,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曹操向汉中进兵,张鲁投降,这个政权才在历史上消失。
黄巾起义是经过长期准备的有组织、有纲领的武装斗争,它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口号的提出,对儒家伦理纲常的正统说教,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它基本上摧垮了腐朽的东汉政权,使其名存实亡。农民军还扫荡了地主阶级中最腐朽的外戚、宦官势力,冲击了东汉后期土地兼并的严重局势。所有这些,对以后封建社会的发展都是有利的。&&
思想家王充
西汉末年,从开始的神学化的思想继续发展,谶纬开始广泛流传,毒化了整个思想学术领域的气氛。
谶纬是一种庸俗经学和封建迷信的混合物。谶是用诡秘的隐语、预言作为神的启示,向人们昭告吉凶祸福、治乱兴衰,往往有图有文,又称图谶。纬是用宗教迷信的观点对儒家经典所作的解释。纬书就是假托神意来解释经典。
刘秀当初为了称帝,就用符瑞图谶来证明他当皇帝是“天命”所归,是神的意志。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后,对谶纬崇信更甚。用人施政都要找谶纬作根据;各种重大问题的决策,也以谶纬来“决定嫌疑”;对于儒家经典的解释,都以谶纬为指归。 反谶纬学者
当谶纬迷信泛滥的时候,也出现了与其对立的思想家,其代表人物是(公元前40年~公元32年)。桓谭明确指出,谶记纬书是“奇怪虚诞之事”,应该而且必须抛弃。桓谭所阐发的唯物论和无神论观点,在哲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他对稍后的思想家,有直接的影响。佛教传入
西汉时,西域的某些城邦小国已经信奉佛教。西汉末,佛教开始传入中原地区。公元前2年(元寿元年),信奉佛教的大月氏派遣使臣伊存到达长安,博士弟子秦景宪从伊存学浮屠(佛的音译)经。从此以后,佛教就逐渐流传开来。
东汉时期,今文经学还是官方学术的主体,从洛阳的到州郡县所设立的官学,传授者都是今文经一些著名的经师,他们所著录的弟子,往往成千上万。但从发展趋势看,今文经由于其本身的弱点而日趋衰落。今文经学最大的弱点,一个是妖妄,一个是繁琐。今文经用谶纬说经,充斥着荒诞不经的迷信邪说,这些邪说曾经获宠于一时,但它的欺骗性逐渐被戳穿,也就逐渐被蔑视。
古文经学的一个特点是“通训诂”,“举大义”,“不为章句”。与今文经学比较,古文经学是一种简单明了、思想犀利的学术。由于这种特点,东汉时期古文经学发展很快,它虽然未立学官,却逐渐成了私学的主流。在学术方面,古文经学取得了很大成就。东汉一代,古文经学的大师辈出,如桓谭、班固、王充、贾逵、、许慎、马融、郑玄等人。在古文经学的训诂和注释方面,成就最大者是、、三人。 史学
东汉时期最重要的历史著作,是班固所著的《汉书》。《汉书》起自汉高祖刘邦,止于平帝、王莽,写了西汉王朝二
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班固的父亲班彪,继之后,作《后传》六十五篇。班彪死,班固继承父业,完成一百卷。班固死时,《汉书》的八表和《天文志》还没有完成,后来由班固妹班昭等人补写。
东汉时期的文学,较之前代,又有很大发展。东汉的文学作品,主要有辞赋和五言诗两种。其中在辞赋方面,东汉时作者很多,但大抵都是模仿之作。流传较广的有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等。东汉人王逸选编屈原、宋玉及部分汉人的辞赋,进行注释,称《楚辞章句》,使楚辞的音义句读,得以流传于后世。 五言诗是汉代新兴的文学体裁,西汉时只在民间流行,东汉时,一些文人开始作五言诗。古诗十九首是五言诗创作中的杰作,对以后的诗歌发展有巨大影响。五言诗比四言诗虽只多一个字,但在音律上却多一个音符,在句法上多一个词位,因而能表达更丰富的内容。
东汉时期的艺术创作,以绘画和雕刻最为著名。当时,贵族、地主们的宫殿、住宅、庙宇、陵墓的墙壁上,到处都有壁画,一般漆器、陶瓷器等工艺品上也有各种图画。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在四川、山东、河北、辽宁、河南等地的东汉墓里发现了很多壁画,其内容大多是描绘贵族官僚和豪强地主们的豪华生活,有宴会、狩猎、舞乐、角抵等各种场面。
现存东汉的石刻画,最著名的有山东嘉祥县的武梁祠石刻,肥城县的孝堂山祠石刻,沂南县的东汉墓石刻等等。武梁祠石刻用阳刻,是平面的浮雕;孝堂山石刻用阴刻,以线条来勾画形象。除石刻画外,东汉墓中还发现大量画像砖,成都等地出土的画像砖,表现了社会生活的各种场景,题材广泛,刻画精细,线条流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公元78年~139年),字平子,南阳人。他学识渊博,又十分精通数学,著有《算罔论》。但张衡最大的科学贡献,是在天文学方面。他总结前人在天文学上的成就,创制了、和。
浑天仪制成后,张衡又著《浑天仪图注》,解释浑天仪的制造原理和使用方法。他还写了一部专门的天文著作,叫作《灵宪》,讲述天体现象。他主张浑天说,认为天地都是圆的,天在外,像鸡蛋壳,地在内,像鸡蛋黄。这种说法虽不完全正确,但比当时流行的天圆地方的盖天说要进步。另外,《灵宪》还记载了和微星数量,并正确地解释了日蚀月蚀的原因。
张衡制作的候风仪不见著录,可能是一种预测大风的仪器。他所制作的地动仪,则是世界上第一台测定的仪器。地动仪用精铜制成,圆径八尺,状如酒樽;中有立柱,连着八个方向的机械;外面有八个龙头,口衔铜丸;下有八个蟾蜍,口向上张。当哪个方向出现了地震,那个方向的龙口就吐出铜丸,落在蟾蜍口内,发出清脆的声音,看守仪器的人就可以知道发生地震的方向,能推测出震源的距离。 医学
东汉时期,是中国传统医学创立的重要时期。东汉晚期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成为中医学的主要奠基人。
(公元150年~219年),名机,河南南阳人。他总结前代的医学经验,写成《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后代流传下来的,只有经过晋代名医王叔和改编过的和《金匮要略》两种。张仲景在中医学上的卓越贡献,主要是在诊断和治疗两方面。诊断方面,在辨明症状时,他先分析是阴症还是阳症,由阴阳而辨明表里,再辨明虚实、寒热,这就是中医诊断学上的八纲。在治疗方面,他用汗、吐、下、和概括了各种症状的疗法。这些都是以后中医的准绳,张仲景也被后代中医奉为“医圣”。
东汉时,另一位著名的医生是。华佗精于方药、针灸,特别精于外科手术。在施行手术前,他让病人服用他发明的麻沸散,进行麻醉。施行手术后把创口缝合,涂上膏药,就能逐渐痊愈。华伦能剖腹破背,剪截冲洗肠胃,还能做需要高度精确而复杂的脑科手术。华伦认为人要经常运动,促进血脉流通,饮食消化,就能减少疾病。他创作“五禽之戏”,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来锻练身体,这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 东汉时期,药物学方面也获得了出色成就,它集中反映在东汉初年编成的上。《神农本草经》是中国最古的一部药物学著作,记载了365种药物的性能和用途。[1]
东汉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陵园西汉时期寝殿一般建筑在陵园之中,庙建于陵园之外,大规模的祭祀典礼多在庙中进行。东汉把这一礼仪移置陵园中。东汉明帝时,把每年公卿百官会集贺皇帝的礼仪和八月举行的“酎祭”一并搬到陵园中。这样,宗庙的地位开始下降。为了适应陵园中举行祭祀的需要,陵园建筑也增添了新内容,开始在陵前建筑祭殿,还在陵旁建筑悬挂大钟,以便祭祀时鸣钟。东汉陵寝的这一变化,正是为了把公卿百官和地方官员团结在皇帝周围,以巩固东汉的统治。
东汉陵园四周的建筑也与西汉相异,不筑垣墙,改用“行马”。通往陵冢的神道两侧还列置成对。东汉开创了在神道两侧建置石雕生的先例,更进一步显示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这一建制为以后各朝所沿用并发展了。
东汉帝陵地下建筑改变了西汉以黄心为椁的制度,多用石头砌建椁室,称为“黄肠石”。东汉十二个帝陵,除献帝禅陵远在河内郡山阳以外,其他十一个帝陵都在洛阳故城附近。
&&&&&&&&&&&&&&&&&&&&&&&&&&&&&&&& 东汉时期君主与年号(25年?220年)
建武建武中元
25年?56年56年?57年
新莽末年起兵,
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
以皇太子嗣位
建初元和章和
76年?84年84年?87年87年?88年
以皇太子嗣位
穆宗(后除庙号)
88年?105年
89年?105年105年?105年
以皇太子嗣位
105年?106年
106年?106年
即位时,生仅三个月
,在位时间实际八个月
恭宗(后除庙号)
106年?125年
永初元初永宁建光延光
107年?113年114年?119年120年?121年121年?122年122年?125年
殇帝死,邓太后策迎
刘祜进宫,为和帝嗣
敬宗(后除庙号)
125年?144年
永建阳嘉永和汉安建康
126年?132年132年?135年136年?141年142年?144年144年?144年
原封太子,后被废为济阴王
,安帝死,宦官孙程立以为帝
144年?145年
145年?145年
在位时间实际五个月(以皇太子嗣位)
145年?146年
146年?146年
冲帝死,梁太后与大将军
梁冀密谋迎刘zan进宫,封建平侯,即位
威宗(后除庙号)
146年?167年
建和和平元嘉永兴永寿延熹永康
147年?149年150年?150年151年?152年153年?154年155年?158年158年?167年167年?167年
质帝死,&梁太后与
大将军梁冀密谋迎刘志,立为帝
168年?189年
建宁熹平光和中平
168年?172年172年?178年178年?184年184年?189年
桓帝死,无子,窦太后与
窦武迎刘宏即位,窦太后临朝
光熹昭宁永汉
189年?189年189年?189年189年?189年
189年九月,董卓废刘辩为
弘弄王,190年使郎中令立儒zhen杀之。
189年?220年
中平初平兴平建安延康
189年?189年190年?193年194年?195年196年?220年220年?220年
由董卓拥立即位,
220年十月,曹丕代汉称帝,
废献帝为山阳公
1. 在汉敬宗(汉顺帝)之前本来是阎太后(汉安帝太后)拥立的少帝刘懿,刘懿做了半年皇帝即死亡,敬宗趁机即位。现在史书和学者都没有把刘懿归于汉朝皇帝一类。 2. 献帝以前是少帝刘辩,当了四个月皇帝,而且还有许多时间都在避难之中。现在史书和学者都没有把刘辩归于汉朝皇帝一类。但董卓毒杀刘辩后,谥为弘农怀王。 3. 蜀汉昭烈皇帝所上谥为“孝愍皇帝”,但上谥时刘协并未去世。
州& 名(或都护府)
大& 致& 范& 围
所& 辖& 郡& 国
河南洛阳东北
陕西中部,河南西部、北部,山西西南部
京兆尹(12) 左冯翊(13) 右扶风(15)
弘农郡(9)& 河内郡(18) 河南郡(21)
河东郡(20)
河北柏乡县北
河北中南部
&魏郡(15)&& 钜鹿郡(15) 渤海郡(8)
&常山国(13) 中山国(13) 安平国(13)
&河间国(11) 清河国(11) 赵国(5)
河北北部,辽宁大部等地区
涿郡(7)&&& 代郡(11)&& 上谷尹(8)
渔阳郡(9)& 右北平郡(4) 辽西郡(5)
辽宁郡(11) 玄菟郡(6)& 乐浪郡(18)
广阳郡(5)& 辽东属国(6)
山西太原西南
山西中部、北部、陕西、宁夏蒙古的一部
太原郡(16) 上党郡(13) 西河郡(13)
五原郡(10) 云中郡(11) 定襄郡(5)
雁门郡(14) 朔方郡(6)& 上郡(10)
甘肃清水北
甘肃及宁夏大部
陇西郡(11) 汉阳郡(13) 武都郡(7)
金城郡(10) 安定郡(8)& 北地郡(6)
武威郡(14) 张掖郡(8)& 酒泉郡(9)
敦煌郡(6)& 张掖属国(5)居延属国(1)
四川、云南大部,广东、陕西一部分
汉中郡(9)& 巴郡(14)&& 广汉郡(11)
蜀郡(11)&& 犍为郡(9)& ??郡(16)
越?郡(14) 益州郡(17) 永昌郡(8)
广汉属国(3) 犍为属国(2)
越南河内东
广东、广西南部等地区
南海郡(7)& 郁林郡(11) 苍梧郡(11)
交?郡(12) 合浦郡(5)& 九真郡(5)
湖北、二省及陕西、河南、、广东的一部分
南阳郡(37) 南郡(17)&& 江夏郡(14)
零陵郡(13) 武陵郡(12) 桂阳郡(11)
长沙郡(13)
历& 阳& 寿& 春& 合& 肥
安徽和县寿县安徽合肥西北
江西、福建、浙江三省及江苏、安徽南部
九江郡(14) 丹阳郡(16) 豫章郡(21)
吴郡(13)&& 会稽郡(14) 庐江郡(14)
河南东部、安徽西部
颍川郡(17) 汝南郡(37) 梁国(8)
沛国(21)&& 陈国(9)&&& 鲁国(6)
江苏北部、山东东南部
东海郡(13) 广陵郡(11) 琅邪国(13)
彭城国(8)& 下邳国(17)
平原郡(9)& 东莱郡(13) 济南国(10)
乐安国(9)& 北海国(18) 齐国(6)
山东金乡西北
&山东西南部、河南东北部
陈留郡(17) 陈郡(15)&& 泰山郡(12)
山阳郡(10) 济阴郡(11) 东平国(7)
任城国(3)& 济北国(5)
西域都护府
新疆新和县境内
新疆鄯善县境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拼音字母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