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平行光通过热透镜效应应如何判断

某物理学习小组,选择如图1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其中A、B和C、D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小组同学应选择图中的哪两个凸透镜做实验?答:____(选填字母序号);器材确定后,接着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1甲、乙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____;(2)如果选择A、B两个透镜,他们还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____的关系”.(3)人的眼睛在结构上和照相机非常相似,晶状体相当于一个____透镜,能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在如图2的甲、乙示意图中,属近视眼的是____,矫正时配戴的眼镜镜片应选用____(选填“丙”或“丁”).-乐乐题库
&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知识点 & “某物理学习小组,选择如图1所示的四个透镜...”习题详情
205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0.9%
某物理学习小组,选择如图1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其中A、B和C、D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小组同学应选择图中的哪两个凸透镜做实验?答:A、C&(选填字母序号);器材确定后,接着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1甲、乙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小&;(2)如果选择A、B两个透镜,他们还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材料&的关系”.(3)人的眼睛在结构上和照相机非常相似,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在如图2的甲、乙示意图中,属近视眼的是甲&,矫正时配戴的眼镜镜片应选用丁&&(选填“丙”或“丁”).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某物理学习小组,选择如图1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其中A、B和C、D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小组同学应选...”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根据实验目的,按照控制变量法的要求,要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需使凸透镜的材料相同,弯曲程度不同;并结合甲、乙两图,根据焦距的概念进行分析;(2)根据给出的几种透镜,还可以控制凸透镜的曲度相同,材料不同来探究焦距与材料的关系;(3)掌握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的曲度太大,折光能力太强造成的,因此需要佩戴凹透镜;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的曲度太小,折光能力太弱造成的,因此需要佩戴凸透镜.
解:(1)要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应选择材料相同而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不同的透镜做实验,由图1可知,应选A、C;由图2可知,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短.(2)由图1可知,A、B两个凸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相同,而材料不同,因此可以用它们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材料的关系.(3)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甲图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强,使光线会聚到视网膜前,属于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丁;乙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弱,使光线会聚到视网膜后,属于远视眼,应佩戴凸透镜丙.故答案为:(1)A、C;小;(2)材料;(3)凸;甲;丁.
本题是一道实验探究题,应用了控制变量法,掌握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同时考查了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某物理学习小组,选择如图1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其中A、B和C、D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小...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某物理学习小组,选择如图1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其中A、B和C、D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小组同学应选...”主要考察你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知识点的认识】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指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虚像越小.(一)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像的大小、正倒、虚实跟物距有什么关系?设计并进行实验:(二) 实验器材:带刻度的光具座、蜡烛、光屏、透镜(焦距在10~20 cm之间)、刻度尺.见实验装置图.(三) 实验步骤:(1)先测出透镜的焦距;(2)实验探讨像的大小、正倒、虚实跟物距的关系.(1)先测出透镜的焦距:让凸透镜在阳光下来回移动,找着最小、最亮的点,用刻度尺量出亮点与凸透镜的距离,这就是这个凸透镜的焦距.(2)实验探讨像的大小、正倒、虚实跟物距的关系:[方案]①把透镜放在光具座标尺中央,从透镜的位置开始在左右两边的标尺上用粉笔标出等于焦距和2倍焦距的位置.②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③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出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间的距离.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④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观察像的变化是放大还是缩小,是正立还是倒立,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测出,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⑤当蜡烛到一定位置上时,光屏没有像,用眼睛直接对着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把蜡烛与凸透镜、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像的正倒,填入表格中.【命题方向】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是中考命题的热点.【解题方法点拨】识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探究中注意物理学方法.
与“某物理学习小组,选择如图1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其中A、B和C、D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小组同学应选...”相似的题目: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1)小红进行了以下操作①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②将蜡烛放在透镜2f之外,在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并记录像的性质:倒立、&&&&的实像,记录物距和像距.③将蜡烛移至透镜2f与f之间,观察透镜另一侧的光屏,记录像的性质、物距和像距.④将蜡烛移至透镜f以内,在透镜的&&&&侧(选填“左”或“右”)观察蜡烛的像,并记录像的性质.以上部分操作有缺陷,请指出并给予改正,操作&&&&有缺陷(填序号),应改为:&&&&.(2)实验时,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选填“上”或“下”)移动.
有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要使它成一个缩小的像,则应把物体放在离凸透镜&&&&位置上.
当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时,说明蜡烛在凸透镜&&&&;若想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蜡烛应向&&&&方向移动,同时光屏应向&&&&方向移动.像的大小是逐渐&&&&,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说明蜡烛处于&&&&的范围了.
“某物理学习小组,选择如图1所示的四个透镜...”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2013o株洲)如图所示是物体AB经照相机镜头成像原理示意图,当AB沿主光轴远离镜头时,则物体上A点的像A′会沿(  )移动.
2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2013o威海)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凸透镜和蜡烛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可以在光屏上得到(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2013o鄂州)如图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某位置(图中未标出),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a点,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缩小倒立的像;将蜡烛从a点滑到b点后,再移动光屏,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变小.则(  )
2(2005o辽宁)如图蜡烛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选填“倒立”或“正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这三种光学仪器正常使用时,与上述成像情况一致的是&&&&.如果在前面的实验中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只移动中间的凸透镜,要使光屏上再次出现一个明亮清晰的像,则应向&&&&移动凸透镜(选填“左”“右”).
3(2011o河北)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某物理学习小组,选择如图1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其中A、B和C、D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小组同学应选择图中的哪两个凸透镜做实验?答:____(选填字母序号);器材确定后,接着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1甲、乙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____;(2)如果选择A、B两个透镜,他们还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____的关系”.(3)人的眼睛在结构上和照相机非常相似,晶状体相当于一个____透镜,能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在如图2的甲、乙示意图中,属近视眼的是____,矫正时配戴的眼镜镜片应选用____(选填“丙”或“丁”).”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某物理学习小组,选择如图1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其中A、B和C、D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小组同学应选择图中的哪两个凸透镜做实验?答:____(选填字母序号);器材确定后,接着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1甲、乙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____;(2)如果选择A、B两个透镜,他们还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____的关系”.(3)人的眼睛在结构上和照相机非常相似,晶状体相当于一个____透镜,能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在如图2的甲、乙示意图中,属近视眼的是____,矫正时配戴的眼镜镜片应选用____(选填“丙”或“丁”).”相似的习题。焦距的位置如何确定?焦距和物距像距有什么区别?
初中老师讲了,可是不懂……还有那个投影机,不是平行光穿过的凸透镜啊,它有没有焦点?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焦距的位置如何确定?焦距和物距像距有什么区别?
初中老师讲了,可是不懂……还有那个投影机,不是平行光穿过的凸透镜啊,它有没有焦点?
焦距的位置如何确定?焦距和物距像距有什么区别?
初中老师讲了,可是不懂……还有那个投影机,不是平行光穿过的凸透镜啊,它有没有焦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越大,像距越大,虚像越大.   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汇聚成的像,称为实像,能用光屏承接;反之,则称为虚像,只能由眼睛感觉.有经验的物理老师,在讲述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时,往往会提到这样一种区分方法:“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所谓“正立”和“倒立”,当然是相对于原物体而言.   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透镜所成的三种虚像,都是正立的;而凹面镜和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以及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实像,无一例外都是倒立的.当然,凹面镜和凸透镜也可以成虚像,而它们所成的两种虚像,同样是正立的状态.   那么人类的眼睛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呢?我们知道,人眼的结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那么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根据上面的经验规律,视网膜上的物像似乎应该是倒立的.可是我们平常看见的任何物体,明明是正立的啊?这个与“经验规律”发生冲突的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大脑皮层的调整作用以及生活经验的影响.   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透镜的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当物体从较远处向透镜靠近时,像逐渐变大,像到透镜的距离也逐渐变大;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放大的像,这个像不是实际折射光线的会聚点,而是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用光屏接收不到,是虚像.可与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对比(不能用光屏接收到,只能用眼睛看到).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这个像是蜡烛射向凸透镜的光经过凸透镜会聚而成的,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能用光屏承接,是实像.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正立的虚像.   与凸透镜的区别   一.结构不同   凸透镜是由两面磨成球面的透明镜体组成   凹面镜是由两面都是磨成凹球面透明镜体组成   二.对光线的作用不同   凸透镜主要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凹面镜主要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三.成像性质不同   凸透镜是折射成像   凹面镜是折射成像凸透镜是折射成像 成的像可以是 正、倒;虚、实;放、缩.起聚光作用   凹面镜是折射成像只能成缩小的正立像.起散光作用透镜(包括凸透镜)是使光线透过,使用光线折后成像的仪器,光线遵守折射定律.面镜(包括凸面镜)不是使光线透过,而是反射回去成像的仪器,光线遵守反射定律.   凸透镜可以成倒立放大、等大、缩小的实像或正立放大的虚像.可把平行光会聚于焦点,也可把焦点发出的光线折射成平行光.凸面镜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主要用扩大视野.  (1)二倍焦距以外,倒立缩小实像;   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倒立放大实像;   一倍焦距以内,正立放大虚像;   成实像物和像在凸透镜异侧,成虚像在凸透镜同侧.  (2)  一倍焦距分虚实   两倍焦距分大小   凸透镜成像规律表格  物体到透镜的距离u 像的大小 像的正倒 像的虚实 像到透镜的距离v 应用实例   u>2f, 缩小 倒立 实像 2f>v>f 照相机  u=2f, 等大 倒立 实像 v=2f   2f>u>f 放大 倒立 实像 v>2f 放映机,幻灯机,投影机  u=f 无 无 无 平行光源:探照灯  u2f 倒立缩小 实像异侧 f小华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桌上备有带支架的蜡烛、光屏、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A和凸透镜B、平行光光源(接通电源后可发出平行光)、光具座等器材.(1)小华首先测量凸透镜A的焦距: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平行光光源发出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平行光照射到凸透镜A上,在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的光斑最小,如图甲所示,凸透镜A的焦距f1=____cm;(2)保持凸透镜A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如图乙所示,此成像规律常应用在____(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幻灯机”)上;(3)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小华用焦距为f2的凸透镜B替换凸透镜A,将凸透镜B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像.由此现象可以判断:凸透镜A和凸透镜B的焦距大小关系为f1____f2(选填“>”或“<”).小华在移动光屏时,是向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的.-乐乐题库
&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知识点 & “小华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习题详情
152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72.3%
小华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桌上备有带支架的蜡烛、光屏、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A和凸透镜B、平行光光源(接通电源后可发出平行光)、光具座等器材.(1)小华首先测量凸透镜A的焦距: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平行光光源发出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平行光照射到凸透镜A上,在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的光斑最小,如图甲所示,凸透镜A的焦距f1=10.0&cm;(2)保持凸透镜A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如图乙所示,此成像规律常应用在幻灯机&(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幻灯机”)上;(3)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小华用焦距为f&2的凸透镜B替换凸透镜A,将凸透镜B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像.由此现象可以判断:凸透镜A和凸透镜B的焦距大小关系为f1>&f2(选填“>”或“<”).小华在移动光屏时,是向靠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的.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2013-海淀区一模
分析与解答
习题“小华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桌上备有带支架的蜡烛、光屏、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A和凸透镜B、平行光光源(接通电源后可发出平行光)、光具座等器材.(1)小华首先测量凸透镜A的焦距:将凸透镜A...”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根据凸透镜焦点和焦距的定义进行判断.光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焦距.(2)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知道幻灯机、投影仪都是根据当物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倒立实像的原理制成的.(3)首先根据成缩小的实像确定物距与焦距的关系,根据物距的大小关系判断焦距之间的大小关系.掌握像距与成像大小的关系,像增大,像距也会增大.
解:(1)由图知,光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0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2)在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此时物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幻灯机、投影仪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放大镜是根据凸透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的原理制成;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缩小倒立的实像制成的.(3)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凸透镜A成放大的实像,说明此时物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凸透镜B成缩小的实像,说明物距大于2倍焦距.因此凸透镜B的焦距小于凸透镜A的焦距.因为成的像减小,说明像距减小,光屏应靠近透镜.故答案为:(1)10.0;(2)幻灯机;(3)>;靠近.
此题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3)问是此题的难点,解决的关键是判断出物距与焦距之间的关系.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小华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桌上备有带支架的蜡烛、光屏、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A和凸透镜B、平行光光源(接通电源后可发出平行光)、光具座等器材.(1)小华首先测量凸透镜A的焦距:...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小华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桌上备有带支架的蜡烛、光屏、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A和凸透镜B、平行光光源(接通电源后可发出平行光)、光具座等器材.(1)小华首先测量凸透镜A的焦距:将凸透镜A...”主要考察你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知识点的认识】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指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虚像越小.(一)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像的大小、正倒、虚实跟物距有什么关系?设计并进行实验:(二) 实验器材:带刻度的光具座、蜡烛、光屏、透镜(焦距在10~20 cm之间)、刻度尺.见实验装置图.(三) 实验步骤:(1)先测出透镜的焦距;(2)实验探讨像的大小、正倒、虚实跟物距的关系.(1)先测出透镜的焦距:让凸透镜在阳光下来回移动,找着最小、最亮的点,用刻度尺量出亮点与凸透镜的距离,这就是这个凸透镜的焦距.(2)实验探讨像的大小、正倒、虚实跟物距的关系:[方案]①把透镜放在光具座标尺中央,从透镜的位置开始在左右两边的标尺上用粉笔标出等于焦距和2倍焦距的位置.②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③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出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间的距离.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④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观察像的变化是放大还是缩小,是正立还是倒立,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测出,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⑤当蜡烛到一定位置上时,光屏没有像,用眼睛直接对着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把蜡烛与凸透镜、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像的正倒,填入表格中.【命题方向】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是中考命题的热点.【解题方法点拨】识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探究中注意物理学方法.
与“小华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桌上备有带支架的蜡烛、光屏、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A和凸透镜B、平行光光源(接通电源后可发出平行光)、光具座等器材.(1)小华首先测量凸透镜A的焦距:将凸透镜A...”相似的题目:
下面是对凸透镜成像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凸透镜只能成实像凸透镜只能成虚像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凸透镜既能成实像,又能成虚像
小豪用焦距12cm的凸透镜做成像实验,他把蜡烛和光屏分别置于凸透镜两侧,移动蜡烛与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记下蜡烛和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cm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cm烛焰像的大小/烛焰的大小130200.7224241318362415604从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1)当物体向焦点移动时,物距变小,像距逐渐&&&&,像的大小逐渐&&&&(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2)四次实验中,像与物之间的最短距离是&&&&cm.
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使用的是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他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如图1).(1)小明移动光屏,当光屏上的像清晰时,情况如图2所示,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填序号).A、光屏安装的位置偏高B、蜡烛位置偏高(蜡烛太长)C、蜡烛距离透镜太远D、烛焰、透镜、光屏不在同一高度(2)在不同位置都能看到光屏上的像,是因为光线在光屏上发生&&&&反射.(3)重新调整器材后,他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30cm处,通过移动光屏使像清晰,此时光屏上出现的是一个&&&&、&&&&的实像.(4)小明发现,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把凸透镜向左或向右移动少许,光屏上的像就不清晰了,但当他将凸透镜继续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光屏上的像再次变得清晰,那么,这时的像应该是&&&&、&&&&的实像.
“小华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2013o株洲)如图所示是物体AB经照相机镜头成像原理示意图,当AB沿主光轴远离镜头时,则物体上A点的像A′会沿(  )移动.
2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2013o威海)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凸透镜和蜡烛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可以在光屏上得到(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2013o鄂州)如图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某位置(图中未标出),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a点,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缩小倒立的像;将蜡烛从a点滑到b点后,再移动光屏,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变小.则(  )
2(2005o辽宁)如图蜡烛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选填“倒立”或“正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这三种光学仪器正常使用时,与上述成像情况一致的是&&&&.如果在前面的实验中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只移动中间的凸透镜,要使光屏上再次出现一个明亮清晰的像,则应向&&&&移动凸透镜(选填“左”“右”).
3(2011o河北)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小华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桌上备有带支架的蜡烛、光屏、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A和凸透镜B、平行光光源(接通电源后可发出平行光)、光具座等器材.(1)小华首先测量凸透镜A的焦距: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平行光光源发出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平行光照射到凸透镜A上,在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的光斑最小,如图甲所示,凸透镜A的焦距f1=____cm;(2)保持凸透镜A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如图乙所示,此成像规律常应用在____(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幻灯机”)上;(3)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小华用焦距为f2的凸透镜B替换凸透镜A,将凸透镜B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像.由此现象可以判断:凸透镜A和凸透镜B的焦距大小关系为f1____f2(选填“>”或“<”).小华在移动光屏时,是向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的.”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小华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桌上备有带支架的蜡烛、光屏、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A和凸透镜B、平行光光源(接通电源后可发出平行光)、光具座等器材.(1)小华首先测量凸透镜A的焦距: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平行光光源发出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平行光照射到凸透镜A上,在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的光斑最小,如图甲所示,凸透镜A的焦距f1=____cm;(2)保持凸透镜A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如图乙所示,此成像规律常应用在____(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幻灯机”)上;(3)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小华用焦距为f2的凸透镜B替换凸透镜A,将凸透镜B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像.由此现象可以判断:凸透镜A和凸透镜B的焦距大小关系为f1____f2(选填“>”或“<”).小华在移动光屏时,是向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的.”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外感应透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