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现状学生可以来中国上大学吗?

您所在的位置:
探访果敢:学生用中国教材“祖国首都是北京”
来源:凤凰网
探访果敢:学生用中国教材“祖国首都是北京”
一位20多岁的妇女坐在赌桌前,手里攥着一沓10元、20元皱巴巴的人民币,焦急地等待着发牌员掷骰子。背上2岁多的孩子突然哭闹起来。
妇女解下包袱,把孩子放在了地上,抓起发牌员用牙刷拨过来的5张扑克,紧张地搓开。
这样的场面在果敢首府老街连绵相依的大小赌场里,很常见。
2月9日这天,曾经的“果敢王”——85岁的彭家声率领的“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在缅北其它民族武装组织的配合下,对他的老家发动了突袭,平静了5年的果敢,再次陷入战火,繁华的老街重现了2009年八八事件时的情形——空城了。
2015年2月初到2月8日,凤凰网记者在一周的时间里,遍访果敢地区的赌场、商店、夜市、学校、乡镇、口岸,拾掇了果敢战火重燃前夕的一些历史碎片。
北缅“小中国”
果敢地区尽管属于缅甸联邦,但更像是一块中国的“飞地”。
这里的20多万人,95%以上是汉族血统。明朝以降,各种势力先后控制过这一地区,各种中央政府,如中、缅、印、英等对果敢均“统而不治”。同化不了,消灭不得,造就了果敢大乱大治的历史轮回。
凤凰网记者坐车从北缅的腊戍,经由清水河口岸进入果敢自治区后,iPhone手机上的缅甸电讯信号突然切换成了“中国移动”,时钟也从缅甸时间变为了北京时间(缅甸与中国有1个半小时的时差)。
到了果敢首府——老街,中国移动提供的4G上网信号甚至比内地大部分地方还要通畅。在老街的闹市,到处都有手机店,卖着华为、中兴、小米、金立等大陆品牌,这里的座机号码,区号和云南临沧市一样。
无论是赌场还是其它商户,果敢的通用的货币是人民币,记者在仰光换的缅元,在这里几乎花不出去。
顺丰、圆通、国美这些大陆人熟悉的品牌,在老街也能见到,果敢最大的医院叫“人民医院”,走街串巷,能碰到好几家“沙县小吃”。
商家的招牌基本都标注简体中文,行走在老街,跟走在中国内地的小县城里,并无二致。
赌场除外。
博彩业是果敢的经济支柱
“现在博彩业的财政收入占政府总收入的70%,彭家声时代能占到80%,”2月8日,果敢自治区新闻局副局长何峰告诉凤凰网。
生于1967年的何峰,2000年的时候就在果敢的政府部门工作了,他也曾在果敢的同盟军军校担任政治教官。
目前果敢的博彩业以及其他商业,90%以上的经营者来自中国大陆。
以博彩业为例,规矩是经营者从实际控制果敢政权的当地豪门家族(之前是彭家、目前是白家)那里获得许可,以部分经营收入“上供”为条件。
果敢大部分宾馆旅社入住都不需要任何证件,赌场也一样。拿着人民币现金,最低10块钱就能下注,童叟无欺。
“这里是中国大陆那些想隐姓埋名者的天堂,”何峰说。
此外,还有内地官员的代理人在这面搞博彩、开公司,内地的黑钱、赃钱,在果敢转悠一圈,白了。
在果敢的街头,能看到所谓“反洗钱”的警示牌,但这种警告,同果敢“环保与森林局”的“禁止贩卖野生动物”告示差不多,没有多少实际约束力。
果敢的赌场,最常见的玩儿法是所谓牛牛台和百家乐。发牌员和服务员几乎是清一色的小姑娘。
“12、3岁的孩子经过简单培训就到赌场上班,很普遍,家里人甚至还挺支持,这些孩子的工作甚至成为家里的经济支柱。”果敢的一位老师说。
与其它行业不同,在赌场上班的女孩,绝大部分都来自果敢,尤其是偏远山区。
 责任编辑:王家良  
相关新闻:
· · · ·
版权和免责声明:果敢人到国内非法生小孩入户办手续吗?_百度宝宝知道跳“农门”:大学毕业生黄强洋果敢回乡创业
时间: 23:02:21&&作者:创业网&&来源:&&查看:&&评论:
内容摘要:  大学生创业网讯很多年轻人想方设法跳出&农门&。但是,大学毕业生黄强洋寒窗苦读十几年后,却选择跳进&农门&。创业网  坚持高薪回乡村创业网  &这两个西瓜13斤7...
  大网讯很多年轻人想方设法跳出&农门&。但是,大学毕业生黄强洋寒窗苦读十几年后,却选择跳进&农门&。
网   坚持高薪回乡村
网   &这两个西瓜13斤7两,总共18元钱&&&7月1日下午3点过,在资中县兴隆街镇双桥村2组无公害西瓜指定批发点,大学毕业生黄强洋热情地为顾客称西瓜。
网   黄强洋的老家在双桥村4组。2008年大学毕业后,敢闯敢干的他在城里开过租车行、干洗店,跑过销售,推销过保险。那时,他每月能挣四五千元钱。  2009年底,双桥村组建农民专业协作社,预备鼎力开展种植业、养殖业。谁也没想到,黄强洋得知这一消息后居然作出一个令人震惊的决议&&回乡!  黄强洋是家里的独子。事先,父母很担忧,希望他慎重思索。黄强洋却认定:随着经济的开展,更多好政策会向乡村倾斜,农民专业协作社开展前景一定会很好!  在农民专业协作社里,黄强洋担任办公室的任务,刚末尾时每月工资只要1000元。  &后来没有资料,连筹划书都没有!&黄强洋说,他随村干部、村民到外地调查,增长了见识,然后仔细起草各种资料。  再苦再累不吭声  在做好本职任务的同时,黄强洋积极参与各种突击举动。  2010年夏天,农民专业协作社种植的玉米歉收了。黄强洋顶着烈日挑玉米,100多斤压在肩上时,他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压力&!  第一天上去,黄强洋的右肩肿了,疼痛难忍。但是,他没有对他人说,第二天、第三天依然坚持挑,后来右肩竟脱了一层皮!  每次买小牛,都要半夜才干回到村里,于是黄强洋和其他管理人员一起在村口等候,然后一头一头地将小牛从村口牵进牛圈。  当年下半年,农民专业协作社买回一台旋耕机。事先,大家都不会用旋耕机挖土。黄强洋心想,自己年轻,知识多一些,学起来更快,于是自告奋勇试着用旋耕机挖土,花了3天时间就学会了。虽然挖土没有工钱,但是他干得相当仔细。  2011年夏天又要挖土,这个重担自然又落到了黄强洋身上。  每天清晨,黄强洋6点就起床,反省完旋耕机后便去挖土。白昼骄阳似火,旋耕机没有遮阳棚,黄强洋总是累得汗流浃背。  就在那时,黄强洋有了&打退堂鼓&的念头,由于他觉得要完成理想真实太难了!&不过,那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黄强洋对记者说。  黄强洋冷静思索:假设他当&逃兵&,其他人的思想也会松散,农民专业协作社的开展将遭到影响!于是他积极调整心态,坚强地挺了过去。  100多亩土挖完后,黄强洋累瘦了,皮肤晒黑了。  干坏事业很用心  &在父母的布置下,我先后两次到资中县城相亲。&黄强洋回想,&那两个女孩一见到我就说皮肤太黑,问我是干什么的,我说是种庄稼的,为此她们都不愿与我交往!&  &她们没想到,我是&农民专家&!&黄强洋笑着对记者说。  蔬菜瓜果收获后,销售是一个大效果。后来,黄强洋和其他管理人员早晨用机动三轮车运蔬菜瓜果到县农贸市场去卖,回家休息两三个小时又投入第二天的任务。  渐渐地,黄强洋发扬自己懂电脑的优势,在网上查询销售信息,打通了销路,重庆、绵阳、自贡等地的客商纷繁开车到村里收买蔬菜瓜果。  为了方便左近群众买蔬菜瓜果,农民专业协作社特意在村里设了批发点。每次收钱时,黄强洋都会把所卖蔬菜瓜果的重量、价钱、支出等详细地记载在本子上。  如今,黄强洋除做办公室的任务外,还分管会计、人员统筹等任务,工资也涨了。他坚信,农民专业协作社将会越来越弱小,他和其他干部群众的支出也会越来越高 。  记者手记:  在接受采访进程中,黄强洋给记者留下的印象是自信、果敢。  黄强洋坚持高薪跳进&农门&,不怕苦、不怕累,为乡村经济开展贡献青春和智慧,令人敬仰!乡村天地广,路子多。记者希望我市有更多青年像黄强洋一样,在乡村扎根成&材&。
标签:&&&&&
QQ交流群: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创业网-中国第一致富门户网站&
&&&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中国最具公信力的创业媒体。
网站向创业者提供创业新闻、政策法律、商机分析、项目点评、风险投资、创业故事等资讯、展示优秀招商&加盟项目;同时致力于搭建一个联结创业者,创业资金,创业项目,创业专家以及各类创业服务机构的创业资源平台。
&-&&-&&-&&-&
版权所有:创业网-中国第一致富门户网站&&群1: 在线QQ咨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缅甸果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