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0.16该naoh与fe2o3 h2so44进行中反应,当naoh与fe2o3 h2so44恰好完全中和时,需fe2o3 h2so44的

稀NaOH与浓H2SO4完全反应生成1molH2O时,反应热是中和热吗?_百度作业帮
稀NaOH与浓H2SO4完全反应生成1molH2O时,反应热是中和热吗?
稀NaOH与浓H2SO4完全反应生成1molH2O时,反应热是中和热吗?
不是,要都是稀溶液,无沉淀,无若电解质的酸和碱生成1mol水释放的热量才是反映热某研究学习小组对“NaOH溶液与稀H2SO4溶液是否恰好反应”进行实验探
练习题及答案
某研究学习小组对“NaOH溶液与稀H2SO4溶液是否恰好反应”进行实验探究.(1)如图是类似教材所示酸与碱反应的实验过程.①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②向A中加入10mLNaOH溶液,并滴入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慢慢滴入稀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______,使溶液混合均匀,直至溶液的颜色由红色恰好变成______色为止,表明两者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为探究上述酸碱反应后,硫酸是否过量.设计了如下两种方法:方法①:取少量反应的溶液,用pH试纸检验,测得pH<7,表明硫酸过量.方法②:取少量反应的溶液,向其中滴加适量的BaCl2溶液,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表明硫酸过量.上述两种方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方法______(选填“①”或“②”).请用文字说明另一种方法不合理的原因______.
所属题型:问答题
试题难度系数:中档
答案(找答案上)
(1)①图中的A仪器为烧杯.②图中给出的实验的第一步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了酚酞,所以滴入酚酞后的颜色变化是由无色变红色(酚酞遇碱变红).第二步是滴入适量的硫酸,慢慢滴入且不停搅拌,溶液会由红色变成无色,证明碱被慢慢消耗,从而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氢氧化钠和硫酸发生的是中和反应生成对应的硫酸钠和水,对应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 (2)对于硫酸是否过量的判断实际上是判断溶液中是否依然显酸性.
实验现象及反应方程式
 pH试纸
pH小于7证明溶液显酸性,即硫酸是过量的 
 BaCl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H2SO4+BaCl2=BaSO4↓+2HCl;Na2SO4+BaCl2=BaSO4↓+2NaCl
即使硫酸不过量,先前生成的硫酸钠也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或者:反应是通过生成沉淀来进行分析氢离子是否剩余的,而沉淀硫酸钡的生成与氢离子无关,所以不能确定是否硫酸过量)方法①正确.不正确的是方法②;错误的原因是即使硫酸不过量,先前生成的硫酸钠也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或者:反应是通过生成沉淀来进行分析氢离子是否剩余的,而沉淀硫酸钡的生成与氢离子无关,所以不能确定是否硫酸过量).其他的证明硫酸过量的方法可以使用氧化铜、氧化铁等不溶性金属氧化物或者不溶性氢氧化物氢氧化铜或者氢氧化铁等,观察是否能够溶解以及颜色变化.故答案为:(1)烧杯;②搅拌;无色; 2NaOH+H2SO4═Na2SO4+2H2O.(2)①; 即使硫酸不过量,先前生成的硫酸钠也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或者:反应是通过生成沉淀来进行分析氢离子是否剩余的,而沉淀硫酸钡的生成与氢离子无关,所以不能确定是否硫酸过量)
马上分享给同学
初中三年级化学试题“某研究学习小组对“NaOH溶液与稀H2SO4溶液是否恰好反应”进行实验探”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中和反应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文字表达式、
酸碱指示剂、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化学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
考点名称:
中和反应的定义:
中和反应(neutralization reaction)酸和碱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但是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中和热 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
酸碱滴定中三个重要的点:
当量点:酸的当量数=碱的当量数(二者正好完全反应)
终点:指示剂变色的点.
中和点:酸碱滴定过程中,容易恰成中性的点. 即pH=7
&注意:(当量点才是恰好完全反应的点)
当量点不一定等于终点.
当量点不一定等於中性.
当量点无法直接观察到,滴定时酸碱的强弱不同,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的酸碱性就不同,需选择适当指示剂使终点等于当量点,以作为判断标准.
中和反应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在土壤里,由于有机物在分解的过程中会生成有机酸,矿物的风化也可能产生酸性物质,空气污染造成酸雨,也会导致一些地方的土壤呈酸性,这些都不利于作物的生长。施用适量的碱,能中和土壤里的酸性物质,使土壤适合作物生长,并促进微生物的繁殖。土壤中的钙离子增加后,能促使土壤胶体凝结,有利于形成团粒,同时又可供给植物生长所需的钙元素。
&2.处理工厂的废水
工厂里的废水常呈现酸性或碱性,若直接排放将会造成水污染,所以需进行一系列的处理。碱性污水需用酸来中和,酸性污水需用碱来中和,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以用熟石灰来进行中和处理。生成硫酸钙沉淀和水。
3.用于医药卫生
(1) 人的胃液呈酸性,当胃液的PH值为0.8~1.5时,有助于食物消化.如果胃酸过多就会使人感到不适,这时医生就会让你口服一些碱性药物,使碱与胃酸反应生成无毒的中性物质.用含氢氧化铝 的药片治疗胃酸过多,生成氯化铝和水。
(2)被蚊虫叮咬后可在患处涂含有碱性物质(如NH3&H2O)的药水(蚊虫能分泌出蚁酸)
4.调节溶液酸碱性
在科学实验室里,经常要把溶液的PH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果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太强,就可以用适当的碱或酸调节溶液的PH.
5.厨房中的应用
松花蛋中含有碱性物质,人们在食用它时常加一些醋,以中和其碱性,使松花蛋美味可口:在蒸馒头时,人们在经过发酵的面粉里加一些纯碱,以中和发酵产生的酸,这样蒸出的馒头松软可口。
考点名称:
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语言,正确、熟练地书写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必需具备的重要基本功。
怎样书写化学方程式?
1.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化学方程式既然是化学反应的表达形式,显然,有某一反应存在,才能用化学方程式表达;没有这种反应存在,就不能随意写化学方程式。因此,掌握好反应事实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首要条件;
(2)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总质量是相等的,这是为实验事实所证实了的、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的基本定律,化学方程式必须科学地表达这一规律,这就要求化学方程式必须配平,即通过调整化学式前面的系数,使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2.要注意&四查&
一个完整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必需是各种物质的化学式正确、注明了必要的反应条件、配平、并标明了沉淀&&&或气体&&&符号。为此,写方程式时要注意从这四个方面进行检查。
(1)查化学式。化学式写错是写化学方程式时最常见的错误,这是根本性的错误。化学式是化学方程式的基础,化学式写错,就等于那个反应不存在,写出来的化学方程式还有什么意义呢?
(2)查配平。上面提到,化学反应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无疑是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的,这样的方程式当然是错的。化学方程式不配平,更能导致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发生错误。所以,写化学方程式时必须注意检查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要逐步掌握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技能技巧。
(3)查反应条件。不少化学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缺少了反应条件,有的反应是不能发生的,或进行得很慢。化学反应常有这样的情况:反应物相同,但由于反应条件不同,因而会得到不同的产物。也就是说,反应条件能影响某些反应进行的方式。所以,必要的反应条件是不可缺少的。举一个常见的例子:
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可以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反应,但是我们知道,在常温之下,水是十分稳定的化合物,根本不会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很明显,&直流电&这个反应条件非常重要,不能遗漏。
(4)查标号。即:要检查在生成物的化学式旁边是否正确标明了沉淀符号&&&或气体符号&&&。
坚持&四查&,可以有效地防止写化学方程式时可能出现的缺这少那的错误,确保用正确的、完整的化学方程式表达化学反应事实。
考点名称:
化学文字表达式:化学方程文字表达式即用文字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步骤:
(1)写:根据反应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
(2)注:注明反应条件,即点燃、加热、光照和通电等。
化学方程文字表达式书写常见错误
对于初学化学的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的书写,常常会犯一些错误,老师可以帮他们进行理解,切不可强调死记硬背。
错例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解析:氧气是一种物质,氧表示元素,只是组成氧气的成分;氧的化学符号为O,氧气的化学式为O2,氧和氧气有区别,两者不可以替换。
例2:硫在空气中燃烧
解析: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才是反应物,空气中有很多的成分诸如氮气、二氧化碳气体等并没有参加这个反应,支持硫燃烧的物质只是空气中的氧气,硫和氧气才是反应物。
错例3: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解析: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氧化反应),而不是反应条件,让蜡烛燃烧起来的反应条件通常是用火柴将其点燃,反应条件应为点然。
错例4: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反应
解析:一个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可以是多样的,硫酸铜溶液或者红砖粉末代替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二氧化锰并不是唯一的催化剂。一看到催化剂就条件反射似的想到二氧化锰,是对催化剂的定义理解有歧义。
考点名称:
酸碱指示剂:
用于酸碱滴定的指示剂,称为酸碱指示剂。
这是一类结构较复杂的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它们在溶液中能部分电离成指示剂的离子和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并且由于结构上的变化,它们的分子和离子具有不同的颜色,因而在pH不同的溶液中呈现不同的颜色。常用的酸碱指示剂主要有4类:硝基酸类、酚酞类、磺代酚酞类、偶氮化合物类。
酸碱指示剂的分类:
1、硝基酚类:这是一类酸性显著的指示剂,如对-硝基酚等。
2、酚酞类:有酚酞、百里酚酞和&-萘酚酞等,它们都是有机弱酸。
3、磺代酚酞类:有酚红、甲酚红、溴酚蓝、百里酚蓝等,它们都是有机弱酸。
4、偶氮化合物类:有甲基橙、中性红等,它们都是两性指示剂,既可作酸式离解,也可作碱式离解。
溶液的组成
变色pH范围
溶液配制方法
(第一变色范围)
1g&L-1或0.5g&L-1的水溶液
无色~黄色
1g&L-1水溶液
黄~绿~浅蓝
0.5g&L-1水溶液
(第一变色范围)
黄~浅蓝~绿
1g&L-1水溶液
(第一变色范围)
0.04g指示剂溶于100mL50%乙醇中
(第二变色范围)
1g&L-1水溶液
(麝香草酚蓝)
(第一变色范围)
0.1g指示剂溶于100mL20%乙醇中
(第三变色范围)
1g&L-1水溶液
(第一变色范围)
1g&L-1水溶液
0.1g 或0.01g 指示剂溶于100mL90%乙醇中
1g&L-1水溶液
0.1g指示剂溶于100mL20% 乙醇中
1g&L-1水溶液
(第一变色范围)
1g&L-1水溶液
0.1g指示剂溶于100mL20%乙醇中
0.1g或0.2g指示剂溶于100mL60%乙醇中
0.1g或0.04g指示剂溶于100mL20%乙醇中
0.1g指示剂溶于100mL20%乙醇中
溴百里酚蓝
0.05g指示剂溶于100mL20%乙醇中
0.1g指示剂溶于100mL60%乙醇中
0.1g指示剂溶于100mL20%乙醇中
亮黄~紫红
0.1g指示剂溶于100mL50%乙醇中
(麝香草酚蓝)
(第二变色范围)
参看第一变色范围
无色~紫红
(1)0.1g指示剂溶于100mL60%乙醇中 (2)1g酚酞溶于100mL90%乙醇中
0.1g指示剂溶于100mL90%乙醇中
(第二变色范围)
10.0~12.0
参看第一变色范围
(第二变色范围)
10.1~12.1
1g&L-1水溶液
(第二变色范围)
11.5~13.2
蓝绿~无色
参看第一变色范围
12.0~13.0
1g&L-1水溶液
相关练习题推荐
与“某研究学习小组对“NaOH溶液与稀H2SO4溶液是否恰好反应”进行实验探”相关的知识点试题(更多试题练习--)
微信沪江中考
CopyRight & 沪江网2015【答案】(1)Na2SO4、NaOH (2)10mL
(3)过量的稀硫酸起冷却作用或散热 (4)7.4
试题分析:(1) H2SO4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根据右上图可知,当加入10 mL稀硫酸时,
溶液的温度最高,表示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故当加入5 mL稀硫酸时,NaOH过量,故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既
考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判断,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的计算,中和反应放热
其他类似试题
13.下列关于溶液(溶质为固体、溶剂为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B.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变小
C.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时,一定会析出溶质
D.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更多类似试题
Copyright ? 2011-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17教育网站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站长:朱建新完全中和a克H2SO4需要b克NaOH,若改用含b克KOH的溶液中和a克H2SO4,反应后溶液的PH?A 大于7 B 等于7C 小于7 D 无法确定_百度作业帮
完全中和a克H2SO4需要b克NaOH,若改用含b克KOH的溶液中和a克H2SO4,反应后溶液的PH?A 大于7 B 等于7C 小于7 D 无法确定
A 大于7 B 等于7C 小于7 D 无法确定
小于7bgNaOH恰好中和这么多硫酸 因为40gNaOH含有17gOH- 而 56gKOH才含有同样多的(17g)OH-所以 相同质量的NaOH含有的OH-大于KOH含有的OH-一定质量的NaOH恰好中和 那同质量的KOH由于含OH-少 肯定不能完全中和所以 反应后 酸过量 PH小于7如果还有疑问 百度HI找我 详谈
因为氢氧化钠的分子量是,而氢氧化钾的分子量是,后者比前者大,因此用含克的溶液去中和克硫酸,溶液中还有硫酸未被中和,所以溶液的pH<7,即显酸性。答案是:C 。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