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213-2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2015高二语文期末试卷质量检测 语文题目

宁德市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二质量检测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共用
下载地址::
资料下载说明::
1、本网站完全免费,后即可以下载。每天登陆还送下载点数哦^_^
2、资料一般为压缩文件,请下载后解压使用。建议使用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浏览本站,不建议使用傲游浏览器。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视频及打包资料为收费会员专用(20元包年,超值!),网站大概需要6万/年维护费。
文件简介::
宁德市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二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整理录入:青峰弦月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4分,每小题2分,请用2B铅笔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强聒(guō)汩没(gǔ)饕餮(tāotiè)玄裳缟衣(gǎo)B.惴栗(zhuì)黜陟(zhì)纨绔(wánkù)攒蹙累积(cù)C.戕贼(qiāng)熨帖(yùn)氤氲(yīnwēn)酩酊大醉(tīng)D.阴霾(mái)鸟瞰(kàn)蹊跷(qīqiāo)酉阳杂俎(yǒu)2.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斑驳装帧雷霆万钧百无聊赖莞尔一笑B.阴翳禁锢名传暇迩摩顶放踵精神矍烁C.苍穹编纂矫揉造作层峦叠嶂懵懵懂懂D.歆羡拜谒云蒸霞蔚断垣残壁熠熠闪光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①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尤:怨恨)②扫叶席草,酌酒相劳(席:以……为坐席)B.①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被:覆盖)②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致:取得,得到)C.①时日何丧,予及汝偕亡(时:通“是”,这个)②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劳:使……疲劳)D.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速:加速,加快)②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举:列举)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①意适而返,往往留宿于山上②高翔下览兮择所适B.①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②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C.①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②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D.①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②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5.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A.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译文:盘庚迁都的时候,怨恨他的人是老百姓,而不是朝廷上的官员们。B.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译文:倘若凭借这么大的天下,却跟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连六国也不如了。C.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译文:我并不能使树木活得长久而且结的果实多,只是能够顺应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来让它按照自己的习性成长罢了。D.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街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译文:试想当今天下不像狗那样狂叫的能有几个人呢?因而谁又敢在众人面前炫耀被人见怪的事,以致招惹他们的吵闹和恼怒呢?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专家论坛总结会上,陈丹青先生夸夸其谈,认为民国电影处在草创期,难免幼稚,但一开始就是对的,这值得现在的电影人思考。B.随着综艺节目的火爆,明星成了炙手可热的嘉宾资源。在一些电视台看来,能够争取到一位大牌做嘉宾,节目已经成功了一半。C.这些人平和知足,安之若素,既有道家的“清静无为、顺应自然”的旷达和超脱,又有儒家的“一箪食、一瓢饮”也“不改其乐”的执著和坚定。D.讽刺小说是我国小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的一泓清流,是姹紫嫣红、美不胜收的小说艺术园地中的一朵带刺的玫瑰。7.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那些新芽,条播的行列整齐,撒播的万头攒动,点播的傲然不群,带着笑,发着光,充满了无限生机。一棵新芽简直就是一颗闪亮的珍珠。(《菜园小记》)赏析:综合运用排比、拟人和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描绘出新芽的美丽姿态,画面充满了动态美,充溢着劳动的乐趣,蕴涵着对新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B.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塘月色》)赏析:运用通感手法,用诉之于听觉的“渺茫歌声”来状写“清香”,形象地描绘出了荷香的时断时续、若有若无和轻淡幽微的特点。C.“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听听那冷雨》)赏析:运用拟人手法,将雨当作“温柔的灰美人”来写,将下雨转化成一场美妙的钢琴演奏,这场演奏从晌午一直持续到黄昏。D.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几分钟或者几天的快乐赚我们活了一世,忍受着许多痛苦。(《论快乐》)赏析:运用比喻手法,将人生的快乐比作方糖和电兔子,形象鲜明地道出了快乐对人生的诱惑作用,体现出作者对世事的洞悉达观,意蕴深刻。二、古诗文阅读(29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5分,请用2B铅笔将8-10题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复清容轩记[明]王世贞吴兴水至多,割地几十之五,其城西南隅为胜。西南隅枕水而宫者至多,慈感寺为胜。慈感寺之景至多,清容轩为最胜。轩故旁寮然,其地据寺左而独南向,前枕通塘,有莲、芡、木芙蓉之属,桡吹容与,筝答散布①。轩中碧浪诸山凌睥睨而上,其外碧浪诸水穿睥睨而下,以故其景最胜。考志所以名,则故元学士袁先生桷号清容者,微时客吴兴,读书其中,因取其号轩之。赵文敏公孟\为题字,而文敏亦时往来流憩若舍馆,以故甚名称益著。轩业以属寺,然寺僧不得而有之,而以供邦君大夫、乡荐绅豪贤之游目者,二百余年于今矣。少时,不戒于火。予来吴兴,过慈感寺,问轩于范太史,而得其故意。微欲复之,以属守黄君、丞蓝君、司理孙君,则有郡士严姓者慨然出而应募,发其帑,而竹木墁瓦至,不逾月而轩复。虽其宏壮侈丽不逮前,而山林之观争出于睥睨之上下者如故也。始予未为吴兴,则读吴兴诸书,称文敏公第环三面而水,胜甲一郡。及余至而访求其故址,所谓水晶宫者,盖陆沉于a_④祝⑤之间,想象于暮烟春波而不可得,为之忾叹。而其旁一轩独以伯长之所偶游、文敏之所偶题,二百余年而不隳,一隳而辄复之若新,抑何说也?物吾自有之,则吾为主;吾有尽,而代吾而主者亦有尽。物吾不自有之,不得已而付之天地;天地无尽,而为天地之人者亦无尽。故骊山之阳,翠微玉华,更而为禅室佛庐,而后能有永者,恒也。人见夫王、周颐之徒舍其宅而寺之,诮以为媚佛。及余游虎丘,望而知其为千年之宫,且因以知有也。则夫世之君子,阴利其有而阳文之曰庐,其居一转而泯其主,再转而泯其迹者,几希也。作《复清容轩记》。(选自《王世贞文选》)[注]①桡(ráo)吹容与,(língxīng)散布:船歌悠扬,渔具遍布。②睥睨:城墙上锯齿形的短墙。⑨袁桷:字伯长,号清容居士,元代学官,以能文著名。④a_(huánhuì):街市,街道。⑤(xī)祝:祭祀鬼神之人。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割地几十之五几:接近。B.考志所以名志:志向。C.虽其宏壮侈丽不逮前逮:及,比得上。D.二百余年而不隳隳:毁坏。9.下列四组中,全都表明清容轩得以保存和修复的原因的一组是()(3分)①慈感寺之景至多,清容轩为最胜②轩故旁寮然,其地据寺左而独南向③微时客吴兴,读书其中,因取其号轩之④供邦君大夫、乡荐绅豪贤之游目⑤山林之观争出于睥睨之上下者如故也⑥伯长之所偶游,文敏之所偶题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从“吴兴”至“城西南隅”,至“慈感寺”,至“清容轩”,层层衬托,逐层递进,以“最胜”引领全篇。B.作者将名气更大、建筑更精美的赵孟\私宅“水晶宫”与清容轩作对比,说明对精美屋舍的最好的保护是捐为公用。C.清容轩曾遭焚毁,后由太守黄君、县丞蓝君、司理孙君等出资在一个月内就修复了,作者对此抒发了由衷的感慨。D.人们讥讽王、周颐一类的人捐献出自己的住宅作为寺庙是谄媚佛祖,而作者却从存世的千年之宫而知道有王这个人。11.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文敏亦时往来流憩若舍馆,以故其名称益著。(3分)(2)问轩于范太史,而得其故意。(3分)(二)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8分)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1)总角之宴,。(《氓》)(2)亦余心之所善兮,。(《离骚》(节选))(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故木受绳则直,。(《劝学》节选)(5),彩彻区明。(《滕王阁序》)(6),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7)丰草绿缛而争茂,。(《秋声赋》)(8)山高月小,。(《后赤壁赋》)(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1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雨中[明]张以宁历历愁心乱,迢迢客梦长。春帆江上雨,晓镜鬓边霜。啼乌云山静,落花溪水香。家人亦念我,与尔黯相望。(选自《翠屏集?张以宁诗文集》)(1)请联系全诗,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赏析颈联“啼乌云山静,落花溪水香”。(3分)答:(2)此诗曾被后人误认为戴叔伦的诗作编入《全唐诗》,诗题为“雨”。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为什么以“雨中”为题更恰切。(3分)三、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14.下列各项中,对《复活》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5分)A.涅赫柳多夫进入军队后开始腐化堕落,对卡秋莎始乱终弃。但在法庭上再遇到她时,他良心深受谴责,尽力为她奔走申冤。B.卡秋莎怀孕后曾连夜冒雨到火车站去见涅赫柳多夫,但他没有发现她,她想到了死。从那天起,她的精神发生了很大变化。C.涅赫柳多夫认为土地私有制是不合理的,他放弃姑妈家的土地所有权,把土地交给农民,只要求分到土地的农民按地价付钱给村社使用。D.涅赫柳多夫到监狱医院看望卡秋莎,将装着从巴诺伏带来的照片的信封交给她。她向他道歉,但还是拒绝了他的求婚。E.在流放途中,卡秋莎向涅赫柳多夫明确表示她已经爱上西蒙松,要与西蒙松结婚,而不再爱他了,希望他不要再来打扰她。15.简答题。(5分)阅读下面的《子夜》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咳!众叛亲离!我,吴荪甫,有什么地方对不起人的!”只是这一个意思在吴荪甫心上猛捶。(第十九章)吴荪甫为什么慨叹自己“众叛亲离”?“众叛亲离”的吴荪甫最终结局又如何?请简述相关情节。答:(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16.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①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①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尽心上》)②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下》)③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尽心上》)[注]①财:通“材”。②私淑艾:不是直接作为学生,而是自己仰慕而私下自学的。③彀率:拉开弓的标准。(1)孟子为什么说“不屑之教诲”也是一种教育方法?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2分)答:(2)根据以上三个选段,简要概括孟子的教育思想。(4分)四、现代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5分)悼念田间孙犁①昨天是星期日,心情烦乱,吃罢晚饭,院子里安静些了,开门到台阶上站立。紧邻李夫,从屋里出来,告诉我:“田间逝世了。”②“你从哪里得来的消息?”我大吃一惊。③李夫回屋,取来一张当天的《今晚报》,他是这家报纸的总编辑。④消息是不会错的,田间确是不在了。我回到屋里,开灯看了这段消息。我一夜辗转不安,我还能为他做些什么呢?前一个月,张学新来,说他害病,我写了一张明信片给葛文,没得到回复,我还以为他忙。⑤一九四零年,我在晋察冀通讯社,认识田间,他虽然比我小几岁,已经是很有名的诗人,我很尊重他。他对我们这些文学爱好者,如邓康、康濯、曼晴,也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主动把我们写的东西,介绍到大后方去。我的稿子并没有得到发表,但记得他那认真的,诚挚的情谊。不久,他调到晋察冀文协,把我和邓康带去,作为他的助手。我们一同工作了不算短的时间。一九四二年整风以后,他到孟县下乡,我也调动了工作。⑥一九四四年春天,我随大队去延安,经过孟县,他在道路旁边等候我作别。是个有霜雪的早晨,天气很冷,我身上披着,原是他坚壁起来的一件日本军用皮大衣,他当记者时的胜利品,羊皮上有一大片血迹。取这件衣服,我并没告诉他,他看见后,也没说什么。这件衣服,我带到延安,被一次山洪冲走了。⑦在文协工作时,他见我弄不到御寒的衣物,还给过我一件衣服。是他在大后方带来的驼色呢子大衣,我曾穿回冀中,因为颜色和形式,在当时实在不伦不类,妻子给我加了黑粗布面子,做成了一件短夹袄。⑧那时,吃不上好东西,他用大后方寄来的稿费,请我们在滹沱河畔的一家小饭馆,吃过鱼。又有一次他卖掉一条毛毯,请我们吃了一顿包子。⑨这些事,我在什么文章里记过了。⑩田间的足迹,留在晋察冀的艰难的山路上。他行军时的一往无前的姿态,一直留在我的心中。他总是走在我们的前面。他的诗,也留在晋察冀的各个村落和山头上。抗战八年,田间在诗人中,是一个勇敢的,真诚的,日以继夜,战斗不息的战士。近年来,可能有人对他陌生,甚至忘怀。但是,他那遍布山野村庄,像子弹一样呼啸的诗,不会沉寂。田间是一个诗人,他成名很早,好像还没有领会人情世故,就出名了,他一直像个孩子。在山里,他要去结婚了,棉裤后面那块一尺见方的大补钉,翻了下来,一走一忽闪,像个小门帘。房东大娘把他叫了回来,给他缝上。他也不说什么,只是天真地笑了笑,就走了。后来,他当了孟县县委宣传部长,后来又当了雁北地委秘书长,我都很奇怪,他能做行政工作吗?但听说都干得不错。他天真,他对人真诚。解放后,我每次到北京,他总到我住的地方看我。我到他那里去,他总是拉我到街上,吃点什么。那几年,他兴致很好,穿着、住处,都很讲究。一九五六年以后,因为我闹病,很少见到他。一九七五年,我和别人去逛八达岭,到他家看了看,他披着一件油垢不堪的大棉袄,住在原来是厨房的小屋里。因为人多,说了几句话,我向他要了两盒烟,就出来了。一九七八年,我到北京开了一个星期的会,他虽然有家,却和我在旅馆里同住。除去在山里,这算是我们相处时间最长的一次了。但也没有多少话好说了。坦诚地说,我并不喜欢他这些年写的那些诗。我觉得他只在重复那些表面光彩的词句或形象。比如花呀,果呀,山呀,海呀,鹰呀,剑呀。我觉得他的诗,已经没有了《给战斗者》那种力量。但我没有和他谈过这些,我觉得那是没有用处的,也没有必要。时代产生自己的诗人,但时代也允许诗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走完自己的道路。我不自量,我觉得我是田间的一个战友。抗日战争,敌后文艺工作,不只别人,连我自己,也渐渐淡漠了。但现在,我和田间,是生离死别,不能不想到一些往事。我早晨四点钟起来,写这篇零乱颠倒的文童,眼里饱含泪水。日(选自《孙犁文集(珍藏本)》)17.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两项是()()(4分)A.第①段画线句中写“心情烦乱”,为下文写突然获知“田间逝世”的消息而“大吃一惊”的心理作铺垫。B.第⑤至⑧段通过追叙战争年代田间对作者真诚提携与帮助的往事,抒发了作者对田间的感激与怀念之情。C.第12段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旨在表明作者对田间行政工作能力的怀疑,因为他认为田间是个不懂人情世故的人。D.第15段“但也没有多少话好说了”暗示了作者与田间之间的隔膜,引出下文对田间近年诗歌创作的评论。E.第16段画线语句一方面表明作者对友人的包容,另一方面也从侧面突出田间对诗歌艺术的执著追求。18.第16段写道:“时代产生自己的诗人,但时代也允许诗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走完自己的道路。”请根据文本简要阐释这句话的含义。(3分)答:19.请概括田间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并加以简要分析。(4分)答:20.文章结尾段画线语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五、语言文字运用(6分)21.用一句话简要概括下列语段的主要意思,不超过25字。(2分)散文的艺术构思犹如绘画和艺术摄影一样,高明的画家和摄影师总是善于抓画面、抢镜头,抓住一个有利时机,把最能集中表现人物性格的“一瞬间”描绘出来,或摄入镜头。散文家应该像画家和摄影师那样,具有捕捉形象的艺术才能,善于抓住“一瞬间”的独特感受,摄取下来,久久不忘,长久思之,就能打开艺术构思的“闸门”。事实也正是如此。当一个散文家被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感动的时候,他就会产生或喜、或悲、或怒的思想感情,以至坐卧不安,总想提笔书写,直到最后写成作品之后才稍感安慰。可见,这“一瞬间”的感受是散文家的感情燃烧最旺的时候,是最动情的时候,这时的感受对艺术构思来说是最珍贵的。22.依据下列语句仿写,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和。如果说……那么……”的句式,不超过40字。(2分)如果说瞿塘峡像一道闸门,那么巫峡简直像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23.下列语句中画线部分表达欠通顺,请予以调整。(2分)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旅行,车窗外几乎是纯自然的景色:①山冈低平,广阔的牧场,蓊郁的树林,②还有云彩时散时聚,时歇时鸣的禽鸟。①②六、写作(70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楚国有个人挑着一只野鸡,有个路人问:“这是什么鸟呀?”挑着野鸡的人哄他说:“是只凤凰。”那位路人说:“我早就听说有凤凰了,今天恰好见到。你卖吗?”他说:“是的。”那位路人给他十金,他不卖;又加了一倍价钱,他才卖。路人想把这只野鸡献给楚王,但过了一夜,野鸡却死了。路人不爱惜买野鸡所花的钱,只是遗憾不能把它献给楚王。楚国人很快就把这件事传开了,都以为这个人买的是只真凤凰,并赞赏他特意买凤凰献给楚王的心意。楚王知道了这件事,被他的心意感动,便派人把他找来,重赏了他。赏金超过了他买野鸡所花的钱的十倍。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语文试题(A卷)参考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14分,每小题2分)1.C(解析:熨帖(yùtiē),氤氲(yīnyūn),酩酊(mǐngdǐng)大醉。)2.B(解析:名传遐迩,精神矍铄。)3.D(解析:①速:招致;②举:施行。)4.C(解析:A.适:①满足,畅快;②适合,适宜,“择所适”即选择适合自己的地方。B.省:①知道;②探望,这里为“凭吊”之意。C.称:均为“与……相称”之意。D.壮:①推崇,赞许;②自大,骄傲。)5.A(解析:应译为“盘庚迁都的时候,连老百姓都怨恨他,不只是朝廷上的官员们”。)6.D(解析:A.夸夸其谈:形容说话写文章时浮夸,不切实际而又滔滔不绝。含贬义。此处可用“侃侃而谈”,意为: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B.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含贬义。不能望文生义成某人很红或某物很抢手。C.安之若素:表示对反常现象或不顺利的情况视若平常,毫不在意。现也指对错误言论或事物不闻不问,听之任之。此处应为“随遇而安”,意为:处在任何环境都能适应并感到满足。这两个成语是有区别的:“安之若素”的“之”是有所指的,即不如意的境况等,而本选项并没有写出具体的境况;“随遇而安”表示能适应任何环境,不一定有所指。D.姹紫嫣红:形容各种颜色的花朵娇艳、绚丽、好看。也比喻事物繁荣兴旺、丰富多彩。)7.C(解析:原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不是拟人而是比喻。同时,对“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的理解也是错误的。比喻和比拟的区别为:凡比喻,喻体都一定出现;凡比拟,拟体一定都不能出现,拟体一旦出现,即变为比喻。例如“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这句话,显然运用了拟物修辞,其拟体是狗之类的能够夹着尾巴跑的动物,而这在原句中是没有出现的,一旦出现,原句就变成“帝国主...
亲!请或新用户?
栏目导航(搜索资料请进)
本站声明:书利华教育网资料为本站收集、购买整理或网友上传,不能保证版权问题,如有侵犯,请发邮件联系无条件删除,谢谢。
CopyRight&书利华教育网
------E-mail:(#改为@即可) QQ:
旺旺:lisi355
联系: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第一中学 侯剑东
欢迎合作与交流!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二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B卷)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00
&&¥1.00
&&¥1.00
&&¥1.00
&&¥2.00
&&¥2.00
&&¥1.00
&&¥2.00
&&¥2.00
&&¥1.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二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B卷)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宁德市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二质量检测数学(理科)试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00
&&¥2.00
&&¥2.00
&&¥2.00
&&¥2.00
&&¥1.00
宁德市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二质量检测数学(理科)试题
宁​德​市03​-0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二​质​量​检​测​数​学​(​理​科​)​试​题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宁德市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二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有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购买后可评价
&&¥2.00
&&¥2.00
&&¥2.00
&&¥2.00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宁德市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二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有答案
有​答​案​。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高一必读:
各科辅导: |
高二必读: |
各科辅导: |
高三必读: |
各科辅导: |
单元作文: | | | | |
体裁作文: |
教学资源: |
各科复习: |
知识考点: |
您当前所在位置: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高中时期的期末考试是对一个学期学习成绩的检测,所以精品学习网的编辑为大家带来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套试题进一步贯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 紧扣新颁布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又顺应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潮流和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有创新和发展,既有助于对语文学科教与学的进一步感悟、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又有助于发挥对学生语文素质的测查功能。
从整卷看,有如下亮点:
一、试卷&新&,重课改。&新&指这套试卷体现了新理念,重视了教改精神。《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描述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要求&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这套试卷正是体现了这些新理念,无论是阅读理解题的选文,还是作文题的命题,甚至是语言综合运用题等等几乎每道题都是如此。特别是注意到了乡土文化,乡土文化对学生来说,是一份宝贵的财富,能够激发学生知我家乡爱我家乡。本试卷22小题,以天子山金鞭溪为题补写对联,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另外,试卷注重语文的工具性,重视学生的知识积累,古诗文所占比例明显增加,这套试卷古诗文考查共占23分,包括文言文翻译9分,简答题3分,古诗鉴赏6分,名句默写6分。在对古诗文的考查中又注意人文性,注重对学生的熏陶作用。
二、重基础,重教材。从最近几年的高考来看,命题内容越来越来回归书本,重视基础,语文试卷中的字音、字形、同义词比较、成语的取材几乎直接来自教材。默写、文言文阅读更是直接以从书本中摘录下来的句子和词语作题目。看来学会对语文教材的学习,是能否发挥语文教材价值的关键。也是适应考试的重要保证。本试卷从第1题到第6小题以及文言翻译、名句默写,都是直接来自教材,文言阅读题选文也与课本所学文言文有联系。
三、重素质,重能力。这套试卷坚持遵循课程标准,坚持&以能力立意为主&,注重解题所需能力的培养和积累,以促进中学的素质教育。且不说阅读理解题是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就说21题猜字谜、22题补写对联、23题推理题、24题仿写题,更是吹来一阵考查学生能力的清新之风。
四、试题注重基础,难度适中。全卷突出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试题80%以上由基础题组成,无&怪题&、&偏题&和&似是而非的难题&。即使是语言综合运用题,猜字谜补写对联推理题仿写题,题型新颖,轻松活泼,对学生来说,又不是很难,属于学生&跳一跳,够得着&的题。既让大部分学生体验到考试成功的喜悦,又让部分学有所长的学生有充分发挥自己才华的机会。难度适中,有一定区分度。
五、作文题有时代色彩,对学生有教育意义。&为生命着色&极富时代气息。首先,它体现了我国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治国理念。此题可以鼓舞中学生奋发有为,让生命之花绽放得更灿烂。其次,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两件举世瞩目的大事件的背景下,关注生命,努力拼搏,让生命更有意义,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体现命题者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的命题意图,很有时代感。同时,&为生命着色&又是一个极具教育意义的作文命题。时下不少青年学生,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他们挥霍生命,坐享其成,不思进取,难有作为,令人忧虑。此题对唤醒学生良知,教育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奋发有为有着深远的影响。
建议与反思:
一、以后考试出题尽量如本次紧扣教材,以期激发学生对教材的兴趣,从而推动学生重视教材,从而&以本为本,以纲为纲&。
二、语言综合运用题要稳中求新,继续注重人文性,带有乡土气息。第24题在&新&上做的不够好,一些资料中有现成答案。
三、对教师而言,作文教学中注意文体的规范训练及培养学生的良好文风。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就为大家整理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二数学期末试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