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翻译~如果要说起来有点可笑 豆瓣出国交流这件事,其实我很挣扎。

来自子话题:
小李要移民到美国,领导问他:“你对你的工资不满意吗?” &br&小李说:“满意。” “对你的住房不满意?” “满意” “那是上网环境不满意?” “也满意” “对医疗,孩子上学都不满意?” “都满意!” “既然你都满意为什么还要移民?” “因为那里允许有不满意!”
小李要移民到美国,领导问他:“你对你的工资不满意吗?” 小李说:“满意。” “对你的住房不满意?” “满意” “那是上网环境不满意?” “也满意” “对医疗,孩子上学都不满意?” “都满意!” “既然你都满意为什么还要移民?” “因为那里允许有不…
来自子话题:
会造成中国人隐藏的种族歧视态度迅速暴露出来。
会造成中国人隐藏的种族歧视态度迅速暴露出来。
来自子话题:
被若干人邀请答这个问题,前前后后想了有一个星期,关于工作2-3年的经验,对回国到底有没有帮助的问题,这牵涉到俩个非常严肃的标准:&br&&br&&b&1. 你的行业经验是否具有可转移性?&br&2. 你是否打算更换行业/职位?&/b&&br&&br&我们对国内一些雇主做过一个调查,包括外企HR,国企HR和民企的HR,最后发现这个问题还是要分类来看:&br&&br&&b&对于计算机和工程类专业人才,海外2-3年的工作经验是最具有转移性的,技能时效性较稳定。&/b&&br&毕竟无论是代码还是工程标准,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是明显的,但是在更换行业(Career Shift)这块,延展性并不高,举个身边一个例子:纽约最负盛名的公立高中毕业,加州S校四年本硕念完,之后在谷歌总部和中国区工作,现跳槽去某美资投行做VP,负责IT Support。你可以看到,这种Career Shift是有价值的,但局限性在于,你可能在谷歌这样一个工程师文化至上的地方,做一个相对来说Front Office的工作,而现在你去投行,需要去Back Office。&br&&br&&b&对于金融和商科类专业人才,海外2-3年的工作经验转移性一般,技能时效性不稳定。&/b&&br&估计看到这里很多人要来拍我:&b&你有什么资格!要贬低我的海外工作经验呢!我做的这么辛苦,难道回国一夜要回到解放前了吗?&/b&&br&&br&这儿引用我们一个给客户的咨询报告里的一页PPT来解释这个问题:&br&&img src=&/d65f0c5cf56f9ceddb18b95e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4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d65f0c5cf56f9ceddb18b95e_r.jpg&&&br&&b&如你所见,Path A, B, C, D基本上就是我们根据不同场景和预设条件为客户做出的一个基本预测,因客户信息无法披露,所以只能举几个例子来解释每一种Path,以下皆基于真实案例进行模糊化处理,如有雷同,实属巧合,更多个例的咨询和评估,请私信:&/b&&br&&br&&blockquote&Path A:小明美国某TOP 20大学毕业,在华尔街一家投行做了两年IBD Analyst,结束后跳入Buy-side,加入某顶级PE位于香港的Office,之前的经验和技能都派上了用场,进入Buy-side也可以帮助他接触更多的行业和人脉,这是风险最低,但接触面又是最广的一条路,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是稳妥的。&br&Path B:
小军美国某TOP 50大学毕业,在芝加哥的Big Four里的一家的transfer pricing岗位工作了4年,获得了晋升的机会,选择去了公司位于上海的Office,做advisory,该选择风险很低,但因为仍然停留在原公司,所接触的面依然较为狭窄,可幸的是advisory工作可以带来一定程度的exposure。&br&Path C: 小红毕业于英国某大学统计专业,毕业后在伦敦一家小公司打杂干了一年,因工签问题和上升通道有限,决定回国发展。回国后发现无对口其专业的公司,遂更换行业,加入了一家教育咨询公司做起了留学顾问,之前的专业经验没有派上用场。&br&Path D: 小娜毕业于新西兰一所名校的金融专业,但因气质优秀,毕业加入了TV Newzealand成为了一名华语主持人,工作了几年之后,决定回国发展,多年在媒体圈的人脉让她成功转型,加入了一家外资银行,做起了自己的老本行金融业务,因业务能力优秀,被领导选拔参与组建该行的私人银行部门,成为了部门高级经理之一。&/blockquote&&br&&b&(注:这里没有将回国创业这一块纳入考量,但回国创业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人才发展趋势)&/b&&br&&br&其实我们每天和客户打交道,讨论的最多的是就:毕业回国工作好还是留下来工作好,抛开工作签证等一系列客观因素来看,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客户是渴望回来发展的。&br&&br&&blockquote&&b&客户Y&/b&&br&美国TOP30名校金融+传媒本科在读,今年通过我们的培训和辅导后,拿到了LV中国区总部的实习Offer。这是个特别有意思的姑娘,为了这个梦寐以求的实习,还选择了Gap一个学期。我跟她讨论过毕业是否回来的问题,她说父母不想让她回来,上一辈人觉得中国太复杂,做生意也困难,让她留在美国发展,挣多少钱无所谓,关键有个安定的生活。我问你是怎么想的,她说我一定要回来,我觉得还是中国机会更多一些,发展更有前景。&/blockquote&&br&这是让我非常惊讶的答案,本以为像她这样跟真实的中国脱节很久,英语表达能力比中文表达能力强的,已经半香蕉化的白富美,可能会毫不犹豫的说我还是留在美国发展,相反,她选择回来发展。我同时咨询了另一个类似背景的朋友。&br&&br&&blockquote&&b&好友J&/b&&br&美国两年高中+四年大学,现在某IVY学校念研究生二年级,暑假在一家美国科技公司做Marketing的实习,在谈及这个回国与否问题的时候,她的回答更有意思:“我在美国已经读了俩年高中,再加四年本科,俩年研究生,实在待不下去了,美国是个如此土的地方,我要回去!”&b&我问及薪资差距的问题,她想了想,告诉我可以慢慢来,一开始求那么高的或者说找个global pay的也不现实。&/b&&/blockquote&&br&&br&&b&我觉得这一代的海归,很多人没有上一代老留学生那么多包袱,换之更多的是抱负,思考的不是立马我能拿个年薪百万,而是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想,我的上升空间在哪里?我需要在什么时刻转型?我能不能在这每一步的成长里学到东西?&br&&/b&&br&&br&&b&【关于社交关系网络】&/b&&br&我觉得这个话题主观性过强,简单来说:人际关系能力强的人,不管迁徙到哪里,失去的社交网络都可以很快重新筑起,归根结底是一个适应性的问题。&br&&br&&b&【关于生活方式】&/b&&br&我觉得国内真心潮爆了,90%我之前以为回国买不到的东西,上海基本都买到了。&br&&ul&&li&在美国你大部分美国同学可能都没有出过国,甚至连华盛顿都没去过,在上海,你随便问个年轻人,可能今年去过泰国马来西亚,明年准备去土耳其。&br&&/li&&li&在美国你出门基本无公共交通,自己不开车的话很多地方都抓瞎,而中国有可怕的高铁网络,像我第一次到高铁南京南站的时候都看傻了,15个站台,全美国都找不到这么大的火车站,噢,不对,人家连高铁都没有,这方面看中国的基础设施比美国更全面。&/li&&li&在美国用的Lyft和Uber的年轻人比例和中国用“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的年轻人比例,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同理,美国年轻人的生活里也没有类似支付宝和微信钱包这俩个东西。&/li&&/ul&&b&==========================================&/b&&br&另外看到上面的答案,有几个明显的错误我还是要指出来:&br&&br&&b&1. 普华永道招的海归还真的没有税前8000的,人大硕士起薪都是税前7000+的;&/b&&br&&b&2. 俩年高薪也不见得可以回国供套房的首付,哪怕是做投行咨询,交完税的钱能需要社交,需要吃饭,还有NYC吓死人的房租,倒是CS码农可以,前几天听说有哥们本科毕业在硅谷干了俩年,存了18W美金,真令人发指 &.&&/b&&br&&br&&br&&b&==========================================&/b&&br&&b&【&/b&&b&最后发个寻人启示:准备申请Summer 2015 香港投行实习的大二/三同学请私信我!!!】&/b&
被若干人邀请答这个问题,前前后后想了有一个星期,关于工作2-3年的经验,对回国到底有没有帮助的问题,这牵涉到俩个非常严肃的标准:1. 你的行业经验是否具有可转移性?2. 你是否打算更换行业/职位?我们对国内一些雇主做过一个调查,包括外企HR,国企HR和…
来自子话题:
不知道为什么提问者会得出:“我南部边界各小国就对我们一直不敬” 这种想法,那么预设来说就是小国就应该尊重大国,特别是中国周边的小国,就应该把中国人当老爷看待?这个不是我说的,五项原则里就提出:无论国家大小都应该平等对待。&br&------在越南看来,中国在侵占他们的传统渔场,如果看历史,越南还能举出实际管辖西沙的历史证据,中国近代的海禁根本没将南海视为自己的领土;在菲律宾看来更委曲了:黄岩岛就在自己家门口,为啥就成了中国的呢?&br& 南海诸岛不就是因为中国二战站对了队伍,接收了日本的遗产,国军海军将领林遵绕着南海各国跑了个圈就把地圈下来了嘛,50-60年代那些国家要不还是殖民地,要不就还在打仗,谁能抗议?&br&所以,南海问题是领土争议,我国认为,南海诸国是“侵占”了我国主张的岛礁,而不是侵略了中国。&br&------“连朝鲜也敢劫持我国渔民了. ”&br&朝鲜不抢中国的才奇怪呢,就像墨西哥毒贩照样抢美国人啊。&br&-----“另外还有在世界上其他国家, 中国人也成为了欺负的首选对象, 如中国留学生频繁在海外被抢、被打被杀害. ”两个方面:一、中国留学生越来越多,二、不懂保护自己:轻信、露富。每年这么多美国人在日本失踪,就是日本欺负美国?&br&----“最近事态更为严重, 外国人开始来中国的地盘上为非作歹了, 如英国男子在北京街头猥亵少女等”,中国人在国外耍流氓也不少呢,前段时间刚有个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强奸了房东,父母还想贿赂受害者,本是重罪,美国检方不也以国情不同把嫌疑人的父母无罪释放了嘛。是不是咱中国人牛逼了,出国欺负美国人去了?&br&&br&&br&&br&&br&
不知道为什么提问者会得出:“我南部边界各小国就对我们一直不敬” 这种想法,那么预设来说就是小国就应该尊重大国,特别是中国周边的小国,就应该把中国人当老爷看待?这个不是我说的,五项原则里就提出:无论国家大小都应该平等对待。------在越南看来,…
来自子话题:
这个国家已经坏到骨子里。
&br& 资源牢牢掌控在权贵手中。
&br& 除非暴力革命,他们不会舍得交出手中的特权及其他资源。 &br&&br& 这个国家的成功者注定远离真善美。
&br& 换言之,在乎真善美,在这个国家注定无法成功。 &br&&br& 你改变不了它,只能选择离开。 &br& 老子不陪你们玩了! &br&&br& 我们这代也就算了。 &br& 为了下一代有选择的自由。
&br& 抓紧移民!&br& 或者抓紧准备移民!
这个国家已经坏到骨子里。 资源牢牢掌控在权贵手中。 除非暴力革命,他们不会舍得交出手中的特权及其他资源。 这个国家的成功者注定远离真善美。 换言之,在乎真善美,在这个国家注定无法成功。 你改变不了它,只能选择离开。 老子不陪你们玩了! 我们这代…
来自子话题:
题主虽然有点天真,但是这种认真努力的精神棒棒哒,给你讲个我们同学的故事好啦。&br&&br&我现在在Yale Law School读JD,第一年是在georgetown读的然后第二年转学到了yale,有个和我一起转学过来的同学是个今年28岁的漂亮妹子,之前曾经是一个professional dancer-在弗罗里达的某个舞蹈团跳了七年的芭蕾舞。但是她现在在美国最好的法学院读书,已经拿到了毕业后vault 10某firm的offer,明年毕业就是年薪16万刀。在学校也是超级受欢迎那种,因为实在是太美了气质太好了,一起去pub玩的时候妹子一开始跳舞全场的眼睛都只盯着她了。尤其是法学院的妹子大部分要么就是精明干练的女强人风格,要么就是认真严谨的学霸属性,偶尔来这么一个又会跳舞又超级聪明的妹子,可以想到她有多受欢迎啦~&br&&br&然后姑娘的奋斗历程是这样的-12岁离开家开始整天整天的练跳舞,17岁进了专业级的舞蹈团,22岁成为solo dancer,然后在此期间一直没放弃文化课,自己没事在网上自学college的课程,24岁进了fordham开始读本科,political science。 27岁开始在fordham读law school,然后读了一年后成绩爆好转学到了yale,法学院第一年暑假就拿到了好几家大律所的offer,所以人家根本都没跟我们一起参加on campus interview - 就是法学院版校园招聘,在我们都热火朝天找工作的时候人家跟老公去阿拉斯加玩了……&br&&br&然后有一次跟姑娘聊天的时候,她说过一句话:I never regretted all those years I spent on dancing, because my best years are ahead of me. &br&&br&共勉啦。加油喵Y(^_^)Y
题主虽然有点天真,但是这种认真努力的精神棒棒哒,给你讲个我们同学的故事好啦。我现在在Yale Law School读JD,第一年是在georgetown读的然后第二年转学到了yale,有个和我一起转学过来的同学是个今年28岁的漂亮妹子,之前曾经是一个professional dancer-…
来自子话题:
灰松鼠是坏松鼠,可以吃掉,红松鼠不可以吃!&br&&br&——————————07/01/2015——————————&br&&br&鉴于你们提出了这么多松鼠的吃法,在这里有必要提醒大家要区分各种松鼠,以免误食!&br&以下是可爱的红松鼠,体毛呈红色,白色的肚子,体重很轻,很温柔,从来不发脾气。&br&&img src=&/f3e406c5564b3faad7d2d_b.jpg& data-rawwidth=&493& data-rawheight=&6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3& data-original=&/f3e406c5564b3faad7d2d_r.jpg&&&img src=&/3b01460dad429e70eea44ed92ae43f2a_b.jpg& data-rawwidth=&560& data-rawheight=&3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0& data-original=&/3b01460dad429e70eea44ed92ae43f2a_r.jpg&&另外红松鼠最好的朋友是花栗鼠,背部和头部有黑白相间的花纹。花栗鼠只有100克重,尺寸还不到一个成年人手掌大小,大家要保护花栗鼠!&br&&img src=&/5d9d58c8c793fdb9d8ebfd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3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5d9d58c8c793fdb9d8ebfd_r.jpg&&至于灰松鼠,呵呵。&br&&img src=&/ef049869eebd5514add658b89efad568_b.jpg& data-rawwidth=&475& data-rawheight=&5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5& data-original=&/ef049869eebd5514add658b89efad568_r.jpg&&这个看脸的世界。。。
灰松鼠是坏松鼠,可以吃掉,红松鼠不可以吃!——————————07/01/2015——————————鉴于你们提出了这么多松鼠的吃法,在这里有必要提醒大家要区分各种松鼠,以免误食!以下是可爱的红松鼠,体毛呈红色,白色的肚子,体重很轻,很温柔,从来不…
来自子话题:
&blockquote&那邻居飞奔到集上,一地里寻不见;直寻到集东头,见范进抱着鸡,手里插个草标,一步一踱的,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邻居道:“范相公,快些回去!你恭喜中了举人,报喜人挤了一屋里。”范进道是哄他,只装不听见,低着头往前走。邻居见他不理,走上来,就要夺他手里的。范进道:“你夺我的鸡怎的?你又不买。”邻居道:“你中了举了,叫你家去打发报子哩。”范进道:“高邻,你晓得我今日没有米,要卖这鸡去救命,为甚么拿这话来混我?我又不同你顽,你自回去罢,莫误了我卖鸡。”邻居见他不信,劈手把鸡夺了,掼在地下,一把拉了回来。报录人见了道:“好了,新贵人回来了。”正要拥着他说话,范进三两步走进屋里来,见中间报帖已经升挂起来,上写道:“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br&&b&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b&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blockquote&
那邻居飞奔到集上,一地里寻不见;直寻到集东头,见范进抱着鸡,手里插个草标,一步一踱的,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邻居道:“范相公,快些回去!你恭喜中了举人,报喜人挤了一屋里。”范进道是哄他,只装不听见,低着头往前走。邻居见他不理,走上来,就…
来自子话题:
只能说你继母想太多。&br&你晚上12点后去香港街头看看,有多少老人家腰都快直不起来了,还在逐个垃圾桶逐个垃圾桶翻找东西,只是为了找一些纸板箱卖钱而已。&br&又有多少老人家路都走不稳了,还在街头卖报纸或当保安之类的?我最早住过的一栋老楼里,那位保安我给他起名叫“小光”,大概快80岁了吧,至少跟我爷爷同级别的,有时候还得上夜班,有天突然注意到好几天没看到他了,以为他调休。大概过了3、4天的样子,就看到公告栏里贴出换了保安的告示,说“小光”已经去世了,请了一个新保安,还欠他本月工资多少多少请业主先凑一下。他几乎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天!&br&而大陆城市中有多少老人家到这种地步还出门拼命“揾食”的?他们可能都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他们老年的境况都是如此,你继母还想着那么多。&br&&br&做底层,别呆在香港,那种精神和生活上的负担足够把人逼疯。我在好几个海滨城市生活过,那些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加总近3000公里,香港是我遇见过最多精神病人的城市,无一例外,全是上了年纪的底层,在街上自言自语或突然大喊大叫的(请参考搜索&u&蓝洁瑛&/u&)。不过要是对香港朋友说的话,我会跟他们讲内地的精神病人都被自己家属掐死了,所以在街头遇不到。&br&&br&下面分列楼主关心的房子和医疗情况&br&食品:这个确实是放心的,没啥好说的。&br&住房:等抽签啊。我觉得你等抽到房子和买彩票没太多区别。&br&医疗:除非你快死了,公立医院是不太会管你的,因为前面还有那么多要比你先死的人排着队呢。&br&&br&总之,有钱在香港是很舒服的,法制健全,没人欺负你;底层人民又那么老实守规矩,没人讹你;医生素质好且水平高,当然前提是你付得起价钱(大陆动个一般的外科手术可能7、8千,香港是7、8万)。没钱,在香港做底层?那国内任何一个二线城市的幸福度都能秒香港好几个太平洋。
只能说你继母想太多。你晚上12点后去香港街头看看,有多少老人家腰都快直不起来了,还在逐个垃圾桶逐个垃圾桶翻找东西,只是为了找一些纸板箱卖钱而已。又有多少老人家路都走不稳了,还在街头卖报纸或当保安之类的?我最早住过的一栋老楼里,那位保安我给他…
来自子话题:
补充 &a data-hash=&455e07f5bc4ea2a0eff14f7f3fd1718e& href=&/people/455e07f5bc4ea2a0eff14f7f3fd1718e&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Chinito超强& data-tip=&p$b$455e07f5bc4ea2a0eff14f7f3fd1718e&&@Chinito超强&/a&&br&讽刺的是,我在google搜&&b&Why are XXX&/b&(国籍)&的时候,我输入&Why are Chinese...&得到的前四条建议搜索是&Why are Chinese people so rude,& &Why are Chinese so smart,& &Why are Chinese parents so strict,& &Why are Ch& 而输入&Why are Mexicans& 得到的&u&第一条&/u&就是“&b&Why are Mexicans so short&/b&”&br&&br&嗯 用谷歌搜索的建议搜索是一个很好的工具……&br&搜&b&Chinese&/b&得到前五条“rude, smart, strict parents, rich, loud” (粗鲁,聪明,虎爸虎妈,富,吵)&br&搜&b&Korean&/b&得到前五条&mean mom, tall, rude, flat chopsticks, popular drama& (刻薄的妈妈(谢谢评论翻译!),高,粗鲁,筷子是扁的,韩剧很流行)&br&搜&b&Japanese&/b&得到前五条 “really bad teeth, smart, reliable cars, healthy, good cars” (牙不齐,聪明,可靠的车,健康,好车)&br&搜&b&Vietnamese&/b&得到前五条 &rude, thin, restaurants closed on Tuesdays, restaurants closed on Mondays, good at nails& (粗鲁,瘦,饭店周二周一不开门,擅长做指甲)&br&搜&b&Thai&/b&得到前五条 ”long names, restaurants closed on Mondays, good commercials, officials afraid of salute, sad commercials.“ (名字长,饭店周一不开门,广告好,官员怕敬礼(?)伤感的广告)&br&===============大家like我我就多写几个吧~谢谢:)======================&br&搜&b&North Korean&/b&得到前五条 &Stupid, enemies with South Korea, separated with South Korea, empty street, ally with China& (蠢,和南韩为敌,和南韩分裂,街道空空,和中国勾结【中国又躺枪】)&br&搜&b&Mongolians(蒙古人)&/b&得到前五条 &tall, strong, dark, nomad, ugly& (高,壮,皮肤黑,游牧,丑)&br&
一时兴起搜了“Are Mongolians....” 挺有意思的……难怪是游牧民族,他们是什么人大家都傻傻分不清。这是前五条 &Asian? tall? Chinese? Turkic? Russian?& (是亚洲人?高吗?是中国人?是突厥人?俄国人?)&br&&br&等会上课接着打 :3&br&============更一更~============&br&哎不说网上了 说现实吧&br&实际上还不能笼统地说亚洲人到底是什么印象,因为无论哪里都有数学不好的亚洲人,都有上课睡觉作业不好好写的亚洲人【不忍吐槽有些在国外混日子的富二代……新闻本来就喜欢拿这个说事现实生活中看到更恶心】长着黑眼睛黑头发却不是Kim(金)也不是Lee(李)的亚洲人&br&不过我切身体会到的是 &b&亚洲人英语也许说不好但是英语课的分数都能比美国人高,基本上是中国人。&/b&我高中四年的英语课无一例外中国人英语课的分数是全班最高……也许正是因为这样 老师上课的时候极少叫亚洲孩子回答问题:既不需要吸引注意力,又完全肯定亚洲孩子是知道答案的,而且蛮多的老师自己也想赶快把要讲的讲完完了就算了懒得听亚洲孩子的磕磕巴巴的英语墨迹半天,还有可能让那孩子感觉being picked on 刁难(谢谢翻译!)...&br&就跑个题吧&br&其实美国人对待diversity(多样性)还是比中国成熟很多的。刻板印象不可否认地存在,但是他们会刻意地不用有色眼镜来看待自己身边不一样的人。政治正确还是很重要的:3 当然 亚洲人给人家留下的印象又是另一回事了……&br&其实吧,不说种族主义,连刻板印象在美国社会都是很敏感的……上次拍集体毕业照
有个男生对另一个韩国孩子说“Hey Kim (或者是Lee记不太清了……) open your eyes” 其实只是开玩笑但是马上旁边的同学就开始来说他了……&br&&br&对了 据说亚洲人家里一定会有一瓶是拉查(Sriracha, 就是红红的越南辣椒酱)然后冰箱里一定会有瓶子和瓶内的东西对不上号的瓶瓶罐罐。&br&&br&对了,大家还记不记得大概三四年前有古筝版的Rolling in the Deep被上传到油管上。还记得一条评论: when you think you can do something pretty well, there's always an Asian who can do that one thousand times better than you. (你觉得你做得够好了的时候,总有亚洲人能够把那件事做得比你好一千倍)&br&是的——这就联系到了另一个刻板印象:总有拿手的一件事,除了数学。最普遍的就是会一门乐器/音乐好。就我们学校来说,体育活动亚洲人占的比例比较小,而音乐则都是亚洲人:合唱团里一半的亚洲人,管弦乐队百分百亚洲人,爵士乐队也能见到几个亚洲人的身影。&br&&br&想到什么再接着写……&br&====================再来一发======================&br&说道亚洲!!怎么能忘了我们的阿三兄弟呢!&br&Why are &b&Indians...&/b&&br&- so rude&br&- so smart&br&- (indian) gods blue (2333333很好的观察嘛
真的印度教里的神明怎么都是蓝蓝的)
补充 讽刺的是,我在google搜"Why are XXX(国籍)"的时候,我输入"Why are Chinese..."得到的前四条建议搜索是"Why are Chinese people so rude," "Why are Chinese so smart," "Why are Chinese parents so strict," "Why are Chinese people s…
来自子话题:
【写在前面】题目问的是高质量回答,也就是回答,不是问题。所以我整理的具体是答案。&br&这个答案:1.不一定是最高票答案
2.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3.大家也可以看看列出问题的其他答案,也还是不错的。&br&&b& 更新&/b&&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对即将在美国读JD的学生,你有什么建议?&/a&&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在美国生活,有哪些省钱的技巧?&/a&&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刚上美国本科如何主动交一些本地的朋友?日常的口语在去之前如何提高?&/a&&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出国留学,如何既能保证学业,也能玩的好?&/a&&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美国人心目中的美国大学排名是怎样的?&/a&&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出国后,原本用国内的手机注册的账号要怎么办?&/a&&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在澳洲和欧美国家留学最大的不同是什么?&/a&&br&&br&&b& 更新&/b&&br&1.&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有工作经验的人出国留学是为了什么?中间会遇到哪些不一样的阻碍?&/a&&br&2.&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留学海外,如何进入本地人圈子?&/a&&br&3.&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去英国留学,要注意什么?&/a&&br&4.&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哪些因素阻碍了中国留学生融入当地人的社交圈?&/a&&br&5.&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去美国留学,要注意什么?&/a&&br&&br&&b& 更新&/b&&br&&ol&&li&&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有的中国学生在留学后,选择投身于中国这个很多规则都还没有完善的国家?&/a&&br&&/li&&li&&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哪些因素阻碍了中国留学生融入当地人的社交圈?&/a&&br&&/li&&li&&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2010年代很多海外留学的中国人已经拿到了绿卡了却又纷纷回中国发展?&/a&&br&&/li&&li&&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哪些有用的知识与常识以及在西方发达社会的通识性、共识性的观念是中国的大环境与中国的教育不会教给你的?&/a&&br&&/li&&li&&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对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有哪些好建议?&/a&&br&&/li&&li&&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留学申请通过中介还是靠自己?各自的利弊是什么?&/a&&br&&/li&&li&&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作为从发达国家回来的「海归」,回国的最不适应的有哪些方面?&/a&&br&&/li&&/ol&&br&&b& 更新&/b&&br&&br&&br&&b&关于海归:&/b&&br&&ol&&li&&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作为「海归」,回国的最不适应的有哪些方面?&/a&&br&&/li&&li&&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知乎上的海归对自己曾留学的国家怎么看?&/a&&br&&/li&&/ol&------------------------------------------------------------------------------------------------&br&&b&关于留学的目的:&/b&&br&&ol&&li&&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出国留学意义何在?&/a&&br&&/li&&li&&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出国留学,你学到了什么?&/a&&br&&/li&&li&&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大家出国留学的目的是什么呢?&/a&&br&&/li&&li&&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中国出现留学热,相关的人是否被洗脑了?&/a&&br&&/li&&/ol&&b&关于留学的准备:&/b&&br&&ol&&li&&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怎样判断自己是否应该出国留学?&/a&&br&&/li&&li&&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出国留学,GPA 越高越好吗?&/a&&br&&/li&&li&&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近几年出国留学的前景怎么样?&/a&&br&&/li&&li&&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出国留学是否需要中介机构?理由是什么?&/a&&br&&/li&&li&&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中国有这么多黑留学中介?&/a&&br&&/li&&li&&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国内知名留学中介和升学顾问机构有哪些?&/a&&br&&/li&&/ol&&b&关于留学的方&/b&&b&式和途径:&/b&&br&&ol&&li&&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三线城市的大学生想要出国留学有什么途径?&/a&&br&&/li&&li&&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已经工作的人想要出国留学需要怎么做?&/a&&br&&/li&&/ol&&b&关于留学的利弊:&/b&&br&&ol&&li&&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对于普通家庭来说,送子女出国留学有何利弊?&/a&&br&&/li&&li&&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出国留学的选择,你后悔了吗?&/a&&br&&/li&&/ol&&br&另外大家可以关注我的收藏夹:&a href=&/collection/& class=&internal&&留学 - 收藏夹&/a&
这一方面的精华回答不是特别多,也因为针对性比较强,所以回答起来部分根据题主自身的情况,本人筛选了对大部分人都有帮助的回答。
【写在前面】题目问的是高质量回答,也就是回答,不是问题。所以我整理的具体是答案。这个答案:1.不一定是最高票答案 2.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3.大家也可以看看列出问题的其他答案,也还是不错的。 更新
来自子话题:
首先要给歧视下一个定义。歧视就是在两个学生的能力相同或者极为近似的情况下,由于种族因素,优先录取两人中的某一位。那么就有以下几个问题:&br&&br&1. 某族人口在总人口中占10%,而在大学录取中只占5%,这能说明存在歧视吗?&br&答案是不能。因为首先这10%总人口比例,不等同于申请大学的人数比例。如果申请大学的人数比例里面,某族人口只有5%,那录取5%可能是合理的。&br&&br&2. 某族学生在总申请人中占10%,而在录取中只占5%,这能说明存在歧视吗?&br&答案也是不能。10%的申请人中,可能只有5%的人达到录取标准,所以也未必能说明存在歧视。如果只有2%的人达到录取标准,而录取了5%,这是对该种族的优待,但也成为对其他种族的歧视。&br&&br&3. 某族学生在总申请人中占5%,而在录取中占10%,这能说明存在歧视吗?&br&答案还是不能。5%的申请人中,可能就有10%的人达到录取标准。所以这还是不能说明存在歧视。&br&&br&4. 某族学生包揽物理化学数学等大奖,这能说明某族学生平均水平高吗?&br&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统计问题。你能用top 0.1%的平均值说明整体平均值吗?&br&&br&看到这里是不是有很多人已经出离愤怒了?但是我的观点恰恰是,美国大学录取的的确确存在歧视,这一点都没有错。Affirmative Action本身就是按种族分配录取名额的制度。&br&&br&我们必须注意的是,&b&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很重要,但是以一个正确的方法得出正确的结论更重要。&/b&拿一个种族比例和入学比例一比较,立即得出存在歧视,这是很多傻逼美国人爱干的事。咱不能干这事。&br&&br&【注意了,很多傻逼美国人爱干这事,这不等于说美国人很多是傻逼,也不等于说中国人就没有傻逼,看懂了吗?恶意解读本文一律拉黑】
首先要给歧视下一个定义。歧视就是在两个学生的能力相同或者极为近似的情况下,由于种族因素,优先录取两人中的某一位。那么就有以下几个问题:1. 某族人口在总人口中占10%,而在大学录取中只占5%,这能说明存在歧视吗?答案是不能。因为首先这10%总人口比…
来自子话题:
这个问题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我想从我痛定思痛的反省中给提问者一些建议。我是一个准备出国的高中生,所以需要考托福。但是我的水平就是非常一般的高一水平。&br&从2012年09月我是高二年级,开始备考托福到2013年8月我一共考了5次托福。&br&&img src=&/1fab3a0a1dda5cf772f4_b.jpg& data-rawwidth=&591& data-rawheight=&2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1& data-original=&/1fab3a0a1dda5cf772f4_r.jpg&&成绩也是从日的59分,&br&
到日的53分,&img src=&/ad360a94f02b_b.jpg& data-rawwidth=&539& data-rawheight=&1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9& data-original=&/ad360a94f02b_r.jpg&&&br&
到日的79分,&br&
再到2013年的7月21日的79分,&br&
最后日的93分。&img src=&/a01eb834f7c30f84a941b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1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a01eb834f7c30f84a941b_r.jpg&&好啦,下面是干货:&br&&br&在考试初期,我一直关注于考试本身:我在用&strong&备考中国考试的思路&/strong&来备考美国的托福考试:重复大量的做模拟题,背单词时只关注与单词的中英释义而不关注此单词具体的用法。所以我的分数一直难以前进,就是我忽略了托福考试最本质的东西,即英语语言测试, 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考的是学生的&strong&英语实力&/strong&而不是考试能力和应试能力。在无数次的碰壁过程中,我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法。&br&&br&那么到底如何才能提高英语实力?&br&&br&&p&&strong&听说读写每天都要扎扎实实的进行,而不是简单做几套模拟题。&/strong&&/p&&p&&strong&A.&/strong&在练习阅读与写作能力的部分,我是在 上面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如谷歌演讲,苹果ios系统,安卓系统等。然后将网站上面的英文文章翻译成中文,第二天再将自己翻译的中文版本翻译成英文,然后查看自己的英文与原网站的英文表达有何不同,看自己能从中学到什么。在日复一日的英翻中,中翻英,找不同的过程中,我的阅读和写作实力得到了稳步的提高。终于将当初的阅读5分升到了最后的25分,写作也是从当初的18分,升到了24分。&/p&&p&&strong&B.&/strong&在练习自己听音和辨音的能力的时候,我同样是遵循练习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原则,找到与自己兴趣点相关的材料再做练习,因为我发现当我练习的材料是跟我自己的兴趣有关的时候,我丝毫没有感觉到我是在练习英语,相反我感觉到我是在发展自己的课余爱好,我没有感到丝毫的疲倦,我可以静静的坐在那里连听英文讲座长达几个小时。我最喜欢的一篇讲座是Purpose inspired brand building by Marc S. Pritchar,宝洁全球市场营销及品牌建设执行官。我深深被里面的每一个想法所吸引了,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们还可以这样看世界。我觉得销售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我认为,世界上有两件事是最难办到的:改变别人的想法和赚别人口袋里面的钱。而销售刚好就是做得这两件事情,所以我认为销售是非常伟大的。 &/p&&p&&strong&C.&/strong&在练习自己的口语能力的时候,我深知口语能力是中国学生的软肋,因为我们在学校并没有太多的来练习口语。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了一个软件,叫做YY语音,这本来说一个游戏团队语音通信平台,但是在市场竞争中,游戏团队的市场定位未免太过小众,于是YY语音官方添加了更多的公益课堂和教育频道,同时YY语音的4038频道是英语角教学频道,这里面全部都是自愿的志愿者给愿意练习口语的学生提供服务。我们每天晚上7.30我们准时相约4038,频道,主持人会给我们每天一个Topic然后让我们练习。之所以在一个在线语音软件上面练习是因为我可以得到很多的反馈和互动,我不像是对着镜子自己在说。&/p&&br&&br&&strong&另外,附上一篇我的老师给我的邮件(关于口语提高的问题)。&/strong&&br&Q:感觉口语一直是一个瓶颈,老师我下个星期即将要考托福了,请问短期之内如何提高口语分数?抛开考试本身不谈,请问如何长期提高口语水平?&br&A:&br&格雷,你好!
&br&&br&应该说,很多中国学生的托福障碍来自口语。这跟中国人不怎么讲英语有关系。平常不练习听力和口语,只是为了考试临时抓口语的确是有难度的。&br&&br&鉴于你离下次考试只有10多天的时间了,我想你所能做的就是把过去的真题拿出来每天练练。多讲讲,让嘴灵活一点。可以自己跟自己说话,保持状态。考试的时候不要紧张,以坦然的心态对待。既要注意力高度集中,进行所谓的头脑风暴般地猛烈思考,也不要忙乱。设想自己在跟人对话,尽量把自己表达清楚。万一说不出来什么,就用点模板,帮助打开自己的思维。第1、2题类似于写篇小短文,大概说个7至8句话就可以了。首先要采取一个立场,然后给出理由或举个例子,配合例子进行简短的推理。最后总结一下。&br&&br&比如,开头你可以用这样的句式,In my opinion,......., I believe that ......;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 I would like to say that ........; .........
首段最后一句开启下文,可以这么说:The reasons why I believe ...... are as follows. &br&
First of all, ........ (阐述你的第一条理由)。Here's an example. .......
(如果你能举个例子,那么就举个例子。)&br&&br&Secondly, ...... (阐述你的第二条理由)。&br&&br&讲理由和举例子要具体清楚,两三句话就可以了,不用讲太多,太多了时间来不及。&br&&br&最后一段,可以说:Therefore (or In conclusion), I believe that ......
(把你的论点或立场重述一遍。当然在时间来得及的情况下。如果没时间了,就没有必要总结了)&br&&br&由于时间短,说7至8句就可以了。发音要清楚,句子要尽量完整。 &br&&br&对于后面的几道题目,需要阅读和听力。要做点笔记,抓主要意思,用自己的话总结或重复出来。当然这不是个简单的事情,同样需要练习。英语好的人也要练习,不然一下子不适应做题;英语不好的人更要多多练习,练习做笔记,练习做总结,说出主要意思来。其实,你只要听懂了,把主要意思说出来就可以了。比如,在这个讲座里,教授主要介绍了某个现象,并解释了这个现象。或教授主要阐述了某个理论,然后举例说明了一下。比如,你可以说,In
this lecture, the professor talked about ...... (把教授谈论的某个理论、或现象、或假说尽量复述一下。)然后,
To illustrate his point, he cited (or used) an example.
然后把这个例子简要说一下。最后说明这个例子说明了那个理论,或现象,或假说。&br&&br&从长期的角度来看,要提高口语,首先,要有标准清晰的发音。发音可以通过听录音,看原版电影,进行模仿来练习。音标一定要掌握。可以上网找到英语音标表,把每种发音要掌握,然后根据单词后面的注音来发音,并多听英语录音,看原版电影,多模仿。第二要多背诵一些好的文章和优美的句子,要大声朗读或背诵,而不是默读。第三就是要大胆,不要怕犯语法错误,尽量用英语来表达自己。最好能跟英语比较流利的人经常说英语。或在自己的房间里经常听英语,让自己沉浸在英语的环境里。&br&&br&希望这些对你有所启发。总之,要学好英语,一定要持续连贯地下点功夫。入门之后就不会觉得那么难了。在国外,英语是个强大的工具,必须要说好英语,不然表达不了自己,对学习和找工作都有影响。&br&&br&来北京后有什么问题继续问,我尽力解答。也希望你在这段时间里好好准备,考出好成绩来。要努力,但不要慌张。因为没必要慌张。&br&&br&&strong&最后,自己对于托福考试的吐槽。&/strong&&br&&br&&strong&A.现在才明白托福是语言能力测试,不是考试能力测试。&/strong&的确时间才是走出托福考试阴影的良药。我在高中一共哭过4次,1次是因为与父母的关系,另外3次全部都是因为自己努力学习但是在托福成绩上面没有任何提高。原来我一直在用备考高考或者其他中国考试的思路(短期突破提高)来备考一个美式的托福考试。&br&&br&&strong&B.跟自己比就可以了。&/strong&不要看那些网上或者培训班里面出的大神,都是一些标题党。什么:零基础一战托福110,经验分享;非大牛复习方法,3周之内搞定托福。这些不然是哪个培训机构出来搞生源,不然是那个大神秀优越。&strong&一个备考托福的考生,不可能什么基础都没有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拿到一个高分&/strong&(就算买答案,也只能是阅读和听力,口语和阅读还是会露馅。)我自己前面4次考试,全部都是当交学费了。只要自己下回考的比上回考得好就可以了。&br&&br&&strong&C.&/strong&关注出分的时候,ETS给的关于你&strong&哪部分米有做好的反馈。&/strong&&br&&blockquote&有的人说这些反馈有什么好看的?全部都是千篇一律的程序写上去的而已。诚然,我自己并不了解ETS内部关于考生评价的算法系统。而且,经过多次考试之后可以发现一大部分都是在重复。&/blockquote&&br&但是,ETS出考题的人岂能不知道这个道理,那为什么还要继续写这个反馈呢?其实能说出上面这番话的人还好,因为你至少还看了自己的反馈。可怕的是有的考生看都不看这些反馈。&img src=&/e99cae89f_b.jpg& data-rawwidth=&508& data-rawheight=&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8& data-original=&/e99cae89f_r.jpg&&&br&&blockquote&下面附上我对于我日托福考试后ETS给的反馈的一些分析&img src=&/4cee81bf7b7bb06f1ae74b1d25ebe8d6_b.jpg& data-rawwidth=&585& data-rawheight=&3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5& data-original=&/4cee81bf7b7bb06f1ae74b1d25ebe8d6_r.jpg&&&br&这回的阅读其实还可以,22分。反馈说我的阅读到了一个高水平区间。说我有大量的词汇量还有比较好的语法功底。能够理解和组合信息(读懂文章大意,了解段落关系),能够适当的推测一些信息,能够从文章中抽象出一个观点(能够概括文章每段的观点)。&br&好了,这些都是里面反馈里面说的,那么反馈里面没说什么呢?(或者说我8分是扣在哪里了呢?)&br&A.当问题涉及到基于文章的几个自然段给出的信息做推理或则联系的时候,出了问题;对于信息多于一个自然段的时候,出了问题。&br&B.一些难度较大的词汇题。&br&C.可能是最后一道总结全文的题。&/blockquote&&br&&blockquote&&img src=&/c6cedb80c3a04be10371a_b.jpg& data-rawwidth=&583& data-rawheight=&5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3& data-original=&/c6cedb80c3a04be10371a_r.jpg&&听力这回是15。反馈说:&br&1.理解了&strong&明显的&/strong&信息和观点,但是当观点很隐含或者很模糊的时候,听不出来。(没有听清作者的观点。)&br&2.偶尔会理解说话者提这个信息的目的。(说明错了几道目的题)&br&3.理解文章信息是如何提出的。(其实就是有时候问作者如何证明了XX,或者用什么东西证明了。其实应该要做到在听完听力的情况下,可以将文章再复述一遍。)&br&4.能够提取连续的片段信息,并作出合理地推测。但是无法整合几个不相邻的信息。(没有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blockquote&&br&&br&&br&&blockquote&&img src=&/fda3a20bf82a80ced842a82bff04b0f0_b.jpg& data-rawwidth=&579& data-rawheight=&5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9& data-original=&/fda3a20bf82a80ced842a82bff04b0f0_r.jpg&&&br&口语是18分,非常一般的分数。&br&反馈说:&br&1,2题:会有小的语法错误或者发音不清楚。但是不会影响理解。(这个其实是我的老师给我的反馈:1,2题的例子展开要生动,具体。When,what where,how,why都要说到)&br&3,5题:在整合阅读和听力的时候,缺点了或者漏了一些点了。(看我听力和阅读的分数,可以分析出:我听懂了,也看懂了,但是没有很好的整合好听力和阅读的信息。所以下来就对着信息开始练习整合。)&br&4,6题:最难得一道,也是我得分最低的一道。没听好,也没有读好,也没整合好。&/blockquote&&br&&br&&blockquote&&img src=&/a28bb078_b.jpg& data-rawwidth=&581& data-rawheight=&4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1& data-original=&/a28bb078_r.jpg&&&br&写作的话,小作文已经拿到了接近满分的分数。大作文给的反馈显得非常重要。&br&反馈说:&br&1.细节给的不够具体。when where what how why&br&2.不是人能给出的理由。囧。&br&3.语法错误,拼写错误。&/blockquote&
这个问题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我想从我痛定思痛的反省中给提问者一些建议。我是一个准备出国的高中生,所以需要考托福。但是我的水平就是非常一般的高一水平。从2012年09月我是高二年级,开始备考托福到2013年8月我一共考了5次托福。成绩也是从2012年…
来自子话题:
1. 语言问题。&br&&br&作为中国人你可能因为说话风趣幽默等等人格魅力受欢迎有一大票朋友,可是到了国外不要说用当地语言讲出一个有笑点的笑话了,连听懂别人说的冷笑话都很困难,怎么展现你的人格魅力?如果只能进行学术或者工作上的对话,那么很可能你们的关系就只限于学术交流或者同事,难有进一步发展。&br&&br&2. 娱乐方式不同。&br&&br&不同地区主流年轻人有不同的娱乐方式,比如clubbing算是非常主流的美国大学生娱乐活动,和几个外国朋友出去玩过几次,人家都是晚上8,9点问你出不出去,喝酒喝到12点还觉得太早还要再续摊的。而中国虽然有很多年轻人喜欢泡夜店,但这绝对不算是特别主流的夜生活。像我这种痛恨club的人,人家叫几次你不去以后就不会再约了,难融入很正常。&br&&br&3. 兴趣爱好不同。&br&&br&在我读书的美国,大部分人对于棒球和橄榄球都有异乎寻常的热情,如果你了解或者有兴趣了解其中一样,就会和大部分美国人有话聊,不失为一种融入当地社交圈的好方法。可惜我见过的大部分留学生都没兴趣,也不怎么想培养兴趣(比如我...)。另外,擅长一项体育运动也是融入的捷径,我就认识一个女孩子因为乒乓球打得好在美国成为他们学校的明星人物的。&br&&br&4. 年龄/学制问题。&br&&br&现在留学生去美国读的还是以硕士和博士为主,一来年龄比较大了三观什么的都比较成熟也比较独立了,不太会单纯为了融入某个圈子而改变自身,二来选课比较自由没什么班级概念,和同班同学相对难培养友谊,这在中国也适用吧。年纪小的、出国读高中或者本科的留学生其实都融入得挺好的。&br&&br&当然啦,我从来不觉得不能融入主流圈子是什么不好的事情(只要缺乏语言锻炼这个问题不会影响你在工作上的表现)。活着,最重要的是开心嘛,与其仅仅为了融入所谓“主流圈子“就强迫自己去做自己讨厌的事情,还不如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管他是不是被主流承认呢?!我在国外的朋友都不能算是主流圈子,国籍和背景经历也都各种各样,可是大家都因为同一个爱好而走到一起,在一起玩也一直有话聊,我讲的笑话他们听得懂他们的囧事我也可以吐槽,这样多好~&br&&br&P.S. 最后吐槽一下,明明在中国大家都争着强调自己小众独特,为毛到了评价留学生就老在意他们能不能融入主流圈子呢= =+?
1. 语言问题。作为中国人你可能因为说话风趣幽默等等人格魅力受欢迎有一大票朋友,可是到了国外不要说用当地语言讲出一个有笑点的笑话了,连听懂别人说的冷笑话都很困难,怎么展现你的人格魅力?如果只能进行学术或者工作上的对话,那么很可能你们的关系就…
来自子话题:
我同意 “出国该学点不一样的东西“&br&但是不支持只凭兴趣读一门养不活自己的专业,完全不考虑生计。&br&&br&&b&&u&为什么出国该学点不一样的东西:&/u&&/b&&br&从文学到经济到历史,从绘画到电影到动画,从生物到物理到人体解剖,从计算机到EE到数学,只要是感兴趣的课,我在本科里都涉猎过。&br&这些课对职业发展有帮助吗?我从来都不期待。学了与自己专业无关、却饶有兴趣的课程之过程,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一点——学习是很有乐趣的!&br&熬夜做project,写自己感兴趣话题的paper,或者做自己想做的app,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一点都没错,这种学习生活,充实到到我愿意自己掏腰包学到我学不动为止。&br&&br&也可以说,美国本科这种提供大量entry level学习资源的环境,是你可以探索你真正想学东西的地方。这是你人生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br&只是,你别给自己的文史专业加太多的功利心的砝码。抱着功利心去学习这种专业,不仅会丧失学习的乐趣,而且一旦付出没有及时兑现,会容易放弃。&br&&br&&u&&b&为什么不能仅仅只读一门养不活自己的专业:&/b&&/u&&br&诚然,理想是伟大的,但现实的枷锁,没有人可以完全挣脱。我想,题主这个问题,潜台词就是:“文史专业不好找工作,学了会不会养不活自己”&br&&br&你的担忧完全没错,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的人,说理想、兴趣高于一切物质基础,就是耍流氓。&br&物质基础,就是决定上层建筑,&br&生存压力,就是高于兴趣爱好。&br&&br&在快乐的享受文史、艺术、给你带来的学习乐趣之余,请一定,先培养好自己的生存技能。&br&你&b&可以&/b&多注意如何从自己专业里挖掘职业方向(比如文史可以留意法律相关的机会);也可以double一门容易找工作的技术型专业。&br&在学习之余,更加重视实践,多做相关实习,工作,part-time,research,去接一接地气。&br&&br&真正想学好,并爱上一门专业,你必须报以“不计回报”的心态去学。只要你有一点生存上的后顾之忧,你就很难在一个领域上放心大胆的走到底。为了保证“不计回报的学习”,你必须得先给自己足够的资金储备。&br&在本科时代,稍微曲线救国,放下身段学一些能及时养活自己的手艺,没有什么丢人的。这是一种为了让兴趣可以健康持续下去的经营。&br&&br&只有在可以解决温饱的底气下,&br&才能有资本、资源、自信,去学点“不一样的东西”。
我同意 “出国该学点不一样的东西“但是不支持只凭兴趣读一门养不活自己的专业,完全不考虑生计。为什么出国该学点不一样的东西:从文学到经济到历史,从绘画到电影到动画,从生物到物理到人体解剖,从计算机到EE到数学,只要是感兴趣的课,我在本科里都涉…
我小时候也常常苦恼长大了以后到底是上清华还是上北大。&br&———————————————分割线—————————————————————————&br&首先,我觉得楼主是来群嘲的。&br&其次,我觉得最高票也是来群嘲的。&br&当然我觉得二位都不是故意,最高票说的挺有道理,但我估计二位天生自带群嘲属性,如果生活中也是这样,那么的确是不太适合在中国这样的文化氛围下生活。&br&我也在国外待过,有法国、波兰、新加坡等不错的地方,也有非洲这些不太富裕的地方。现在也还是在非洲混日子,算是开过眼界的人了,我来谈谈我的想法,反正现在没事干。&br&我先说一个笑话,有天两个人去打猎,看到一群大雁飞过,甲说哎呀那么多!打两只下来烤了吃就爽了!乙说明明是炖汤才够味!!两人你一句烤我一句汤,三下两下就打起来了!打完了,雁也跑了,两人只好回家啃树皮。&br&传说中的流行病选择困难症是一种错觉,这种错觉在于好多人以为自己有选择,这些人小时候苦恼于长大是读清华还是北大,毕业时苦恼于考剑桥的研还是找个四大的工作,工作了苦恼于鉴于当今社会婆媳关系那么紧张到底要不要跟吴彦祖结婚,结婚了苦恼于文章都出轨了到底要不要离婚。&br&为什么说这些人没得选择,因为他们要么因为没有选择的能力,要么是根本承受不了选择带来的后果。&br&我不是给楼主泼冷水啊,我相信通过你的努力,你要么能顺利买到房子结婚生子搞外遇,要么能顺利出国一路向自由民主幸福的奔跑着,但问题在于目前为止你似乎还没有努力到那种程度。&br&告诉题主一个事,在我们公司,外语技能水平对于薪酬的影响分别为以下:英语 100% 法语和西班牙语200%。这三个语种基本上能覆盖整个北美和3/4个西欧了,所以基本上语言能力能够上出国留学工作的人在我们单位的话,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买上一套房子了。我的同事们选择了留在中国,我相信他们就算是选择了出国,应该也会生活的很好。&br&所以你应该看到,当人们具备能力的时候,他们才会有选择,你手上都没有鸭子,你怎么去选择到底是烤还是炖一锅老鸭汤;那么如果你手上有两只鸭子,你怎么会有选择困难,各做一样不就行了。&br&综上,题主你想太多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戒网。&br&~~~~~~~~~~~~~~~~~~~~~~~分割线~~~~~~~~~~~~~~~~~~~~~~~~~~~~~~~~~~~~~~~~~&br&刚刚看到这个问题的后续相关问题了,很有意思,大家可以去看看&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question/2313&/span&&span class=&invisible&&4695&/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我小时候也常常苦恼长大了以后到底是上清华还是上北大。———————————————分割线—————————————————————————首先,我觉得楼主是来群嘲的。其次,我觉得最高票也是来群嘲的。当然我觉得二位都不是故意,最高票说的挺有…
来自子话题:
自身决定一切。&br&&br&留学生打工的话,日语当然是最重要的能力,但从小到大养成的习惯和人品——是否诚实、是否吃苦耐劳也很重要。你从小在家就劳动,到了餐厅里端盘子收拾餐具自然会比别人利索,你也就不会觉得那么累;你从小被培养得谦和而外向,加上能说一口不错的日语,那么你就会交到朋友,得到更多的理解,而不是成为被欺负的对象。&br&&br&打工(アルバイト)其实是有很多形式的。它在本质上只是描述了“非正式员工兼职”这种雇佣形态,所以其实并不局限于端盘子、卖手机、忙厨房、工厂搬运、便当场流水线这些最常见的种类。&br&&br&教中文可能是最轻松的一种工作,但是需求非常有限,没有人介绍或者除非你的简历就能写得特别好看,基本上还是很难找到的。&br&&br&如果你是学霸,又已经考上了不错的大学,那么可以去一些面向中国人的私塾(培训班)教课,帮助还在语言学校的留学生考大学或者帮助大学生考大学院(研究生)。&br&我认识一堆东大一桥早庆上的高材生,在同一家塾里,打工的内容就是备课上课,而且每年学生如愿考上大学后他们都非常有成就感。这种工作收入也很不错,时间占用也不是很大,而且这家私塾连营业人士IT财务等职位也都大多由留学生兼职来担任(我就在这些职位之一干过一阵),总体环境非常舒适,年末还有免费的河口湖温泉加富士急旅行——总之这是我见到的最理想的且最符合留学生身份的打工的例子。&br&&br&如果你有创业精神,又有些运气能遇上人脉,你甚至可以和别人合伙——当然雇佣形态仍然是アルバイト。创业的人招不起正式员工但又需要人干活,其实这种需求还是很大的。我曾跟着一个在大企业干了几十年的工程师做一个app项目,他负责谈合作、搞开发,我则做策划、界面设计、发news release等等,平时就在家里做,忙的时候两个人跑到咖啡厅呆着。薪水和端盘子无异,但是每天坐在电脑前喝咖啡,有时还能蹭老板的饭,简直不能再轻松。只可惜后来这个项目流产了,我也到公司正式上班了。&br&但是类似的例子我身边还有。这个人的位子就在我公司位子的隔座,MARCH某校的大二留学生,也是跟着一个中年创业的大叔做app,而且也是做界面设计,结果这个APP连同大叔的公司一起被我们公司收购了,现在他没课的时候就到我们公司来工作,有自己的座位,再也不用去之前的share office之类的地方。这个活也要比端盘子能赚能学知识,而且还能和我们公司的一块去伊豆的年会。&br&&br&我自己在正式入职之前也短暂地体验过在正儿八经的公司里打工,一次是在大阪的某EC,名义是实习,实际是拿工资的朝9晚6,处理各种国际客户的应对和发货等杂用——英语技能人生头一回可以拿来变现,之前在国内做汉化组都是志愿的。&br&另一次是4月进现在的公司之前闲着没事,纯靠Townwork上(没错就是一般用来找端盘子工作的求人杂志)的招人广告找到一家做软件测试的公司,就在东京塔边上的楼里。面试的时候因为日语已经足够好了,所以很顺利就过了,回家的路上就被告知第二天可以去上班。工作的内容就是测试各种网站、app、游戏,每个项目大概一到两周,可以认识公司里很多不同的有意思的人,还可以玩各种没有发布的游戏或者现有游戏里的新人物新装备(装备啥的金币啥的随便给自己加。。)&br&当时的感想就是自己为什么到快要上班了才找到这么好的工,那家公司的人也老是吐槽我干一个来月就要走。更让我受到冲击的是这家公司后来很快就上市了。。唉不说了都是泪。&br&&br&日语好的话还有一些有意思的翻译活。有个同乡每周去某监狱做里面关押的中国人犯罪者的翻译,我也做过临时性的学术会议的参展企业方的翻译,在奈良举行的,3天8万日元,当时就当旅游了。&br&&br&所以你看日本打工是不是很轻松?&br&但是就像上面我说的,你的性格和能力决定一切。&br&&br&我刚来日本的时候,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各种通宵夜工,各种工厂仓库。&br&硕大一个仓库白天被折腾得乱七八糟,我和另外两个人花一通宵时间把它收拾干净;&br&便当厂蛋糕厂算是工厂里最轻松的了,我还干过做鲜鱼的工厂,在不到5度的环境下,也没有大衣,只能穿武装到牙齿的工作服,一连站10个小时,出来后全身都是鱼腥味(已经透过衣服站到身体上了)都不敢上电车;&br&亚马逊的物流中心做出货,一晚上从仓库这头跑到那头,上上下下来来回回加起来累计走10几公里,而且还是得不停地以很快的速度推车走,遇到家电大件就得搬,而且大小件都按一个标准算数字,为了确保工作机会,8个小时800件的基准,我8个小时干1300多件;&br&便利店倒是看起来轻松,但是便利店除了卖东西摆货你知道还有多少乱七八糟的事情吗?算账、清洗油炸机、给油炸机换油、清洗各种陈列贵、蒸包子、做关东煮、洗咖啡机、教啥都不懂的大爷用复印机、洗厕所(我所在的店是国道边可以进卡车的,边上还有情趣酒店,可想而知晚上的厕所里会变成什么样子)。薪水还低得吓人,恨不得每天都吃饭团才能活下去。&br&&br&所以你看日本打工是不是累得要死?&br&但是你不试一下怎么知道?&br&&br&其实我想说,如果你有钱,不用自己解决生活或学费,真的没有必要打工。顶多体验一下生活,端个盘子就好了。剩下的时间你去学习、去参加学校的社团、去实习、去party, 都可以。打工学得到的日语还不如你去和日本人天天玩呢。&br&&br&也像楼上说的:&br&&blockquote&当时拿着奖学金和家里给的生活费,要说经济压力其实一点没有,又苦又累还要受领班的气,我这是图个啥。&br&从第一天开始就在想:明天一定要辞职!&/blockquote&&br&很多留学生都会这么想。&b&这无可厚非&/b&。&br&而真正需要讨生活的、攒学费的,也包括那些为了自己的兴趣一定要攒钱买个什么东西的,他们才不会考虑累不累。我在711扫厕所的时候绝对不会想“干这活1个小时才800多块钱”,只会庆幸自己还有这么一个工作机会,这个月还能继续活下去;&br&我一个哥们几年前喜欢超时打工,不上课的时候每天在餐厅厨房从早上10点干到晚上11点,中间就休息个半个多小时,那种生活持续了3年,因为他不但要交学费,还要攒出相当一部分补贴家用,你问他累不累是没有任何意义的。&br&&br&相比之下,养尊处优惯了的人,明明自己日语不好犯了错误,被店长说两句回到家就在朋友圈哭爹喊娘的公主病我也见过不少。对这些人,我真的不希望他们打工,于自己于社会于中国人的形象都没有任何好处。&br&而自己没有经济条件,父母也非常吃力才能送出来留学,成绩也不怎么样拿不到奖学金,又属于上面这种人的范围之内的,真的,请不要来日本留学。
自身决定一切。留学生打工的话,日语当然是最重要的能力,但从小到大养成的习惯和人品——是否诚实、是否吃苦耐劳也很重要。你从小在家就劳动,到了餐厅里端盘子收拾餐具自然会比别人利索,你也就不会觉得那么累;你从小被培养得谦和而外向,加上能说一口不…
来自子话题:
&p&谢邀。&/p&&p&题主是想申请Master还是PhD?两者在对申请者的要求上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大部分Master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职业技能,因此一般对申请者的科研技能没有太多要求,主要看你是否达到了上这些课程的最低要求。一般来说满足这个要求的申请者很多,所以也就看看这么多人里面谁GPA比较高之类的硬指标了。&/p&&br&&p&我在这里想分享一下申请PhD的经验。我申请时对自己并没有什么自信,因此海申了US News排名前20的14所学校(横扫四大的就不要嘲笑了)。最后拿到了CMU (Computer Science Department),Columbia和UT Austin的Offer。作为第三年的PhD,我这几年也看到不少事情,还是有资格在这里说一说的。&/p&&br&&p&首先, 申请好的PhD项目,掌握一项或多项较少人掌握的能力是最为重要的。个人实力并不一定需要通过论文来体现。关于对本科生做科研的讨论,请参考&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是否应当鼓励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积极参与科研? - Yan Gu 的回答&/a& 。事实上,我在申请的时候并没有任何已发表的论文。但我在MSRA实习的时候,一个人负责了整个项目中的所有编译器工作,写了几万行代码搞定了一个LINQ编译器+运行时库。另外还写了很多分布式系统的可视化调试工具和部署工具。至少在我们的项目组里面还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最终这个项目经历帮助我获得了很好的推荐信,极大地帮助了我的申请。&/p&&br&&p&我的老板在招人的时候,并不会看你的GRE,也不太看GPA或者论文发表情况。而是从一个人的经历看他是否掌握了我们的科研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因此如果你同时具备编译器和系统的实践经验,且还对图形学感兴趣,那么请你联系我,你申请到PhD的可能性几乎是100%。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地方需要这样能力的人,他们可以去牛逼公司工作,也可以去四大读PhD,甚至还可以加入创业公司;无论选择什么都会受到欢迎。因此我认为我老板想招到这样理想的学生的难度极大。作为有志于申请一流PhD项目的学生,应当首先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优秀独特的人才,而不是去优化所谓的“申请指标”。&/p&&br&&p&其次,在你已经具备上述实力的情况下,我来讲讲如何在最后一年显著提高自己的录取几率。我当时只有MSRA的强力推荐信,所以这不足以让我横扫四大。所有横扫四大的人都有多于一次的实习经历,同时具有多份知名研究机构的推荐信。另外,如果你很早就对某所学校某个老师特别感兴趣,那么你应当提前与该教授取得联系。比如可以像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d98ecd8da62f5a3e663ead141e308df9& data-tip=&p$b$d98ecd8da62f5a3e663ead141e308df9& data-hash=&d98ecd8da62f5a3e663ead141e308df9&&@Yan Gu&/a& 学习,先来要申请的学校访问,顺便让学长帮忙安排一下与教授见面。你们可能会问教授凭什么会见你。如果你做到了我说的第一点,那么我保证教授一定是迫不及待地想见你。一旦你认识了教授,那么申请的难度基本直降为0.&/p&&br&&p&最后,我还想强调一定要认真对待申请。不要拖到最后关头才写个人陈述。所有优秀的申请者都会准备一个全面的个人网站,以让感兴趣的人可以进一步了解你做过的所有事情。各个学校的deadline和具体要求都要认真阅读,在细节上不能马虎。GRE成绩不要低得离谱。托福要达到基本的要求。&/p&&br&&p&做到以上几点,申请CS牛校基本没有难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p&
谢邀。题主是想申请Master还是PhD?两者在对申请者的要求上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大部分Master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职业技能,因此一般对申请者的科研技能没有太多要求,主要看你是否达到了上这些课程的最低要求。一般来说满足这个要求的申请者很多,所以也就看看…
来自子话题:
谢谢邀请。&br&&br&其实这方面我实在没有发言权。我自己时间浪费就很多啊……我就抛砖引玉一下吧。&br&&br&首先,作息要规律,睡眠要足。这虽然是老生常谈,但是我当初并没有注意,因此浪费了很多的时间。我困倦的时候,自制能力就会大幅度下降,这时候无论是做什么都容易拖长时间,比如如果在玩游戏,就玩得误了正事,如果在看书就忘记时间等等。这种自制能力下降,就导致更晚睡,第二天睡眠不足,自制能力更低。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犯困的时候,实际工作也往往做不好,或者更想刷网页而不是做工作。越困越容易犯拖延症。所以作息一定要规律,睡眠一定要够。不要追求什么“XX大学图书馆凌晨四点还座无虚席”,那是非常愚蠢的风气。计划做好,正常作息,正常工作,一般是不需要熬夜的。熬夜,那是时间规划失败的体现,不是努力的体现。&br&&br&第二,看书要有目的性。拿着一张别人开的书单,基本上看完以后感觉就是事倍功半。这个世界上书籍实在是太多了,无论你关心哪个领域,书籍的数量都远远超过你阅读能力。因此,书籍需要根据你的目的来选择阅读。你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呢?如果仅仅是拿一个书单来读,那么最后你可能仅仅是了解了一些观点,增加了一些谈资而已,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并不深入。阅读就要从问题着手。书籍的选择是基于你的疑问而定的。比方说,我对欧洲大学的起源有一些疑问,我的一些观点往往缺乏事实的支持。为了加强自己对这方面的了解,专门买了几本书来看,这才发现我原来的观点有一些是错的。比如我原来认为欧洲最早的大学都只有神学院,结果一读书,发现最早的博洛尼亚大学是从法学起家的,而对后来欧洲大学体制影响极深的巴黎,则有神学、法学、医学和艺术四个方面的学院(尽管一开始是从教会学校起家的)。这就是个非常有趣的发现,那么我就产生了新的疑问,“为什么博洛尼亚会形成一个法学的教学集中地?” “中世纪欧洲为什么对法学有这样的需求?”,我当然有我自己的假说,但还没有事实支持。我把目前买的书看完以后,会再寻找书来解答自己的这些问题。所以我觉得,看书要有自己的目的性,带着疑问去读,而不要泛泛地阅读。专业上的问题也是类似。&br&&br&第三要扩大交友范围,尽量和不同的人交流。大家吃吃饭,聊聊天,轻松愉快地就能了解其他专业的信息,这比你自己去看书快得多。很多时候,对于其他专业的信息,其重点并不是你能融会贯通,而是要知道有这么回事。一旦你知道有这么一种方法,当你需要用到的时候,查找资料就很容易了。寻找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时候,最难的不是学习一个特定方法,而是搞清楚有哪些方法可用。这就好像在网上搜索一个东西的时候,最关键的不是去在搜索结果里找到有用的,而是找到合适的关键词。广泛交流,能够让你提前就做好了这些方面的科普,需要用到的时候,你就知道该找哪些资料来看了,这就事半功倍。
谢谢邀请。其实这方面我实在没有发言权。我自己时间浪费就很多啊……我就抛砖引玉一下吧。首先,作息要规律,睡眠要足。这虽然是老生常谈,但是我当初并没有注意,因此浪费了很多的时间。我困倦的时候,自制能力就会大幅度下降,这时候无论是做什么都容易拖…
来自子话题:
就我的经验来看,如果我说 “美国有多么多么好”,某些人又会在背地里说我 “装逼” “出个国就连妈都不认识了”。&br&我只是想接地气一点,不想一不小心又戳了谁的玻璃心。&br&但我觉得如果你是摆出一副非常想听故事的聊天模式,我相信很多人还是会很认真的跟你聊的。
就我的经验来看,如果我说 “美国有多么多么好”,某些人又会在背地里说我 “装逼” “出个国就连妈都不认识了”。我只是想接地气一点,不想一不小心又戳了谁的玻璃心。但我觉得如果你是摆出一副非常想听故事的聊天模式,我相信很多人还是会很认真的跟你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语翻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