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影频现亚洲元素对我们如何面对死亡不同的文化有哪些启示

刘亚洲谈伊拉克战争对中国启示:我们必须当强者
& 伊拉克战争已成为昨天。仗是打完了。环顾战场,我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凄凉感。我不禁想起历史上法国莫莱特元帅发给拿破仑的一封电报:&陛下,战斗已成为过去。这里已是片甲不留。&战场上可能片甲不留,但战场之外的东西却有许多。我在思考。军队在思考。国家在思考。&&&刘亚洲(空军副政治委员,中将)
 伊拉克战争之初,我们有些军事专家说看不懂。专家有这样的困惑,是因为他们还停留在传统的战争观念里。我在看电视时也听到他们说&包饺子&啊,&扎口袋&啊,&埋地雷&啊,&地道战&啊等等,差点把我带到《平原游击队》的电影里去。
&《纽约时报》当时发表了一篇名为&萨达姆的中国参谋&的文章,说&在这些专家的头脑中,仍然顽固地残存着&人民战争&的陈旧思维&。并说,有这样的专家,中国军队也许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可怕。这种说法只能代表西方政界和军界的某些观点,不足为凭,但是,用半个世纪前的战争观念看今天的战争,的确是刻舟求剑。伊拉克战争不是一场新得让人看不懂的战争。十二年前的海湾战争,四年前的科索沃战争,两年前的阿富汗战争,大同小异嘛。二十年前的马岛之战、格林纳达之战,也有很多类似的地方。我军实现现代化有太多的瓶颈,但观念束缚是最大的制约。  
 改变军事观念
 观念的改变是最大的改变,也是最根本的改变。
 和美军同处一个时代,既是我们的不幸,又是我们的大幸。不幸是因为其强大,大幸也是因为其强大。相比较我军,美军反而有些不幸。我认为,美国空军有一个重大缺陷,就是飞机越来越先进,而战术却越来越呆板。因为相当长时间以来,美国空军缺少一个真正的对手让他们来检验自己的飞机到底有多么强,更谈不上战术上的较量了。所以美国空军现在的发展,实际上也是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策略。举个例子:美国一所军校在射击训练课程中,从不使用我们军队常见的那种人像平面靶。他们把木靶穿上敌军制服,在里面塞满干草,然后把番茄酱倒入塑料袋中并戴上帽子,作为靶头。学校的教程中写道:你可曾在战场上看过敌人在胸部挂着一块白色木板,上面还画着圈圈,标出数字的呢?敌人不会直挺挺地站在那里摆好姿势让你射击,他们只会像老鼠一样从掩体内伸出头来窥视四周。我要你打的就是这颗老鼠头。要你平时就熟悉脑壳破裂时迸出像番茄酱一样的血浆的血腥镜头。这才是贴近实战。
 美国人并不把解放思想成天挂在嘴头上,但思维始终是开放的。自1865年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本土130多年没有战争。这样一个从未遭受过外敌入侵的国家,他的军队的报纸却天天聚焦于各种国际冲突的热点,天天讨论美国应该应付怎样的挑战。只看那些文章的题目,你一定会以为有人已经逼到了他家门口,他已濒临战争的边缘。另一方面,全球唯有美国在世界各地不断地进行战争。其战斗力已锤炼得炉火纯青。美军对世界军队来说,已不仅仅是一支军队,而是一种符号,代表着一种价值体系。它不停地在高起点上启动。它开风气却都不为师。
 美军不强调变革,是因为它天天都在变革。我军知道规则,美军知道例外。最不好玩的游戏是&&轮到你上场时却改变了规则。人生往往如此,战争又何尝不如此?对一支现代化的军队而言,观念就是战斗力,就是素质,也就是说它是最本质的东西。武器装备的差别可以通过采购得到弥补,军人素质的差别却用钱买不来。
 我们军事评论家为什么会判断失误?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他们的观念落伍了。譬如,我们的专家谈&诱敌深入&,谈&空城计&,但美军根本就没有同你周旋的企图。
 一定要注重军事战略
 伊拉克战争给我们的第二个启示是:一定要注重战略。我这里指的是军队发展的战略。军事战略也是国家战略。迄今为止,美国军事战略已经历了九次大的调整。我认为,中国军队的改革,只有战略问题没有战术问题(或者说暂时没有),只有决心问题没有能力问题。面对美军咄咄逼人的态势,我军必须有所准备。
 在制定战略上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是避免失误。我举个例子。在这次伊拉克战争前后,法国就存在着战略失误。从民族感情上讲,恢复昔日大国荣光一直是法国政府和民众追求的目标。法国辉煌历史始终是激励法国人民为之奋斗的精神动力。但是,法国对恢复世界大国地位的强烈愿望,总是使其对自身实力的影响力做出不切实际的估计,以致战略目标与战略资源脱节,经常陷入尴尬境地。回顾战后法国外交史,可用一句话概括:以二流国力充当一流大国角色。在&低位政治&上,法国的确为世人瞩目;但在&高位政治&上,法国总是铩羽而归。进攻越南是这样,出兵阿尔及利亚也是这样,第二次中东战争中武力入侵西奈半岛也是这样。此次伊拉克战争,面对美国的坚定决心、强硬姿态和惩罚威胁,法国不得不再次低下高贵的头颅。在一般性事件上当&出头鸟&,结果很多为他人所乘。
 战略的贫困是一个国家不能发展的大忌,也是军队不能发展的大忌。伊拉克之战后,国防大学副校长高金佃说:&战争变小了,战略变大了。&他以睿智的头脑触到了问题的实质。我军目前的战略主要是战争准备问题。有一种现象很耐人寻味;我军要么思考军事哲学,思考得特别抽象;要么思考军事斗争,思考得特别具体。高金佃说:&我们不应总是翱翔于军事哲学的天空下不来,也不应总是沉湎于具体战法的低层而不上来。&我一直记着毛泽东的一句话:&要抓住战略枢纽去部署战役,要抓住战役枢纽去部署战术。&
 中国军队必须走自己的路
 伊拉克战争给我们的第三个启示是:中国军队必须走自己的路。美军不怕中国军队现代化。因为在这方面我们很难赶上他们。美军怕的是中国军队的毛泽东化。当然,&毛泽东化&只是一种提法,我使用它无非是想给人以深刻印象,其实质就是发扬我军自身的特点。
 对任何战争,不能做简单的类比。如果谁真的把我们当成伊拉克,把美军想像成未来入侵我国的敌军,只能说这是一种弱智。
 传统的人民战争理论本质上是一种守土卫家的理论。任何国家、任何时代的军事思想的精髓都是作战思想,其核心内容又称为总战法。信息作战,是当今最时髦的军事术语。它首先是作战思想,其次才是一种作战方法。美军总强调不对称作战,其实,人民战争的作战指导思想,恰恰是不对称作战,我们才是不对称战争的老祖宗。遏制美军的杠杆不在战场之内,而在战场之外。我们对美国的战略威慑越是切实可信,美国就越是不敢强度介入。在今天的情况下人民战争怎么打?需要研究。如果我们还以传统的看家护院式的人民战争作为根本的战略指导,实际上相当于我们的敌人不费一枪一弹就达到了它们的目的&&&把中国死死地压在那片黄土上。
 我一直在研究美国,我发现美国有一个大战略&&&它总是造成一种态势,让你感到你的本土受到威胁,迫使你把人力和物力全部投到陆地上,从而把海上和天空的通道给它闪开,而它决不会从陆地上到你那里去,它从天上去。我们的战争观念不能再困在领土上了。国家利益的边界在扩大,军事战略要体现出这一时代特征。
 我们的地面观念根深蒂固。战争从来遵循扬长避短、避实击虚,我们懂这个道理,敌人也懂。比如我军历来的传统是擅长近战、夜战,集中优势兵力,进行地面的歼灭战。美军在朝鲜战争期间和越南战争中得出的最大的教训是,大规模机械化兵团的地面作战,弊病太多。首先是在国家层面上动员复杂,投送战场耗资太大。更主要的,地面大兵团在山岭、丛林地区无法展开,笨重迟缓,因此无法对付分散持久的游击战。这两场战争后,美国进行了痛苦的反思,从理论到实践都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造。它再也不动用大量的地面部队进行大规模作战了,而主要以空中力量为主。地面则是让搜集情报和指示目标的特种部队唱主角。它的主要战略目标都要求通过空中打击实现,地面缠斗和机械化决战被禁止。我们也许还会对未来地面战争的消失感到将信将疑,但美国人却是用血的教训换来的。
 看看世界军事的发展潮流,高技术战争不仅在改变着战争样式,也在改变着战争的伦理观念。在精确战争时代,不仅要强调自己低伤亡、少伤亡甚至零伤亡,也不喜欢多杀伤敌人。毕竟战争的目的不是杀人比赛。从这一点说,美国花买路钱瓦解伊军高官也好,用空中力量斩首和震慑也好,有它值得研究的地方。而使用陆军或主张攻坚战,主要以人力对抗而不是技术和智慧对抗,只能是将更多的生命变成尸体。这本身就是违反军事发展规律和战争本质的。
 我们必须当强者
 有人问,我军未来发展应当把握的重心是什么?我认为有这样几点:第一,我军一定要具备&大赢&的精神。面对新的时代新的战争,我们应当培养和确立一种进攻意识,就是在总体防御战略前提下首先要有强大的反击能力,而不是防御能力,以攻对攻,才能以战止战。以前机械化时代,是防&线&,还可以在边界屯兵,加大纵深节节抵抗。现在是防&面&,怎么防?防不胜防。就像一个只拿着盾牌上战场的士兵不会打赢战斗一样,一支只注重防御的军队既不能得到胜利也不会带来安全。中国的核武器之所以有威慑力,就是因为可以打出去。如果换成防空导弹就没有这么大的威力。
 我们几千年的军事思维就是守和防。中国的地势西北西南是高山,东边南边是大海,冷兵器时代都是天然屏障。惟北部可做通道,但我们的祖宗却搞了个万里长城,没有挡住别人,却把自己永远地挡住了。到了清朝后期,世界进入热兵器时代,大海不仅不是屏障,反成坦途。可惜清廷不知权变,还是防,在海边架起炮台。从虎门到吴淞口到大沽口再到旅顺口,炮台如林。那简直可称作海上长城。结果怎么样?到现在我们还在还历史的欠账。我们有些人继承了老祖宗那种保守固守的基因,不能守就考虑防,试图把自己武装成一个刺猬以自保,就是没有想过,为什么不可以武装几颗牙齿和利爪扑退敌人?
 我们必须当强者。西方所尊重的强者包含三重意思:第一,你必须有实力;第二,你必须证明你有实力;第三,你必须让别人明白,你有勇气和决心在必要时使用你的实力。三者缺一就不够格。
 刚才我说,第一是&大赢&,现在说第二:以人为本。这里也包含着三层意思:1.人文意识与现代精神。我曾对一些企业家说过:&单凭你模仿大人物的举止、言语这一点,我就知道你是个小人物。他们总是把金钱放在首位,把人放在末位。军队中也有类似的问题。2.人才战略。征战天下的战略就是重用人才的战略。今后的战争已焕然一新,需要军队拥有一大批专业人才。我军中高级干部的文化程度不要说与美军相比了,就是与地方干部相比,也有很大差距。这次,我军许多专家学者预测伊拉克战争都不准确,原因就在于不熟悉研究现代化战争所应坚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3.容忍不同思维的精神。我们的干部不尊重人的另一种表现是思维求同,这种心态使得我们爱重用那些表面上听话的所谓老实人。天才是稀缺资源,但比天才更稀缺的是让天才茁壮成长的土壤。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基本特征之一是它的社会取向,即个体服从整体,淹没于整体,很多有个性的人才都被无情地扼杀。
 我们不能不看到,和我们国家其他领域的改革进程相比,军事领域的改革步伐还不够大,思想还不够解放。军队改革滞后于国家改革是历史造成的。滞后一点尚可,滞后太多就有问题了。
 一位美国军事专家说:面对未来战争,如果我们必须去打,就应该从脖子以上准备好,而不是脖子以下。人类进入21世纪才几年,已经连续经历两场大规模战争。两次战争都证明空军&&空中力量已到达战争的顶点,但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空间时代空军已呈现出这样一种趋势:从空中力量过渡到空&天力量,并继续朝天&空力量前进。就像空中战场是地面战场的延伸,太空战场也必然是空中战场的延伸。五角大楼说我们不得不停止想明天,而去想后天。我在想,后天的战争是什么样呢?
■(文/刘亚洲)
  摘自《战略演讲录》郭树勇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电影电视艺术论文-反思与重构:跨文化视域中的中国电影与亚洲电影——“全球..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电影电视艺术论文-反思与重构:跨文化视域中的中国电影与亚洲电影——“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电影与亚洲电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综艺报社官方网站—传媒与娱乐的智胜之道
当前位置: >
史上成本最高亚洲电影:《赤壁》启示录
  《赤壁》启示录
《赤壁》为电影产业带来了什么?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又会产生什么影响
■文/ 马巍
&&& 从2004年前后首次对外曝光算起,《赤壁》进入我们的视野已有5年的时间。在此期间,这套华语电影空前的大制作引发了无数的关注与话题,也获得了国内外观众与业界的无限期待。而时至今日,随着影片下集在中国以及主要华语市场的上映已接近尾声,我们似乎也需要再次回过头思考一下《赤壁》到底给我们的电影产业带来了什么,其对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 2年前在筹备戛纳特刊时,需要为《赤壁》想一句宣传语,当时我脑海里出现的第一个标题就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华语制作”。事实上,不仅仅是在华语电影界,《赤壁》也是迄今为止成本最高的亚洲电影。相比此前的华语大片,《赤壁》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融资基本依靠的是亚洲范围内的4个主要电影市场,来自中国内地的中影集团、台湾的中环娱乐(CMC)、日本的艾回(Avex)与韩国的Showbox为影片提供了绝大部分的投资。《赤壁》所达到的投资规模也显示了近年来亚洲电影投资的发展,后者钱包的容量也让以好莱坞为代表的海外业界颇感惊讶。
&&& 同样,从《赤壁》的市场回收情况来看,亚洲也占据着最为重要的位置。这一点与本世纪初的华语古装片也形成了明显的对比,《英雄》等片的商业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其在欧美市场的战绩所挂钩的。例如目前仍保持华语片全球卖座纪录的《卧虎藏龙》,其最终的票房是2.1亿美元,其中有将近1.3亿是来自北美。而《赤壁》目前取得的成功则完全要归功于亚洲,其上集的票房约为1.2亿美元,下集的数字则接近6000万,考虑到后者要等到4月中旬才会在日本推出,因此两部影片在亚洲的总票房超过2亿美元应无太大问题。假如《赤壁》能在西方市场也取得不错成绩的话,那么其最终票房也有可能超越2.75亿美元——8年前由日本电影《千与千寻》所创造的亚洲电影卖座纪录。
&&& 无论是融资还是票房,《赤壁》都在很大程度上探索了目前亚洲电影的整体规模和各地市场的最高深度,并借此巩固了华语电影在该区域内的领先地位。其实,经过前几年区域合拍的积极摸索后,近来华语大片已经隐隐浮现了一个大亚洲市场的概念。2007年,李安的《色,戒》在除日本以往的亚洲各地均创造了高票房,该片6600美元的全球票房中有5000余万都是来自亚洲。去年由中方主创、韩国投资的合拍片《三国之见龙卸甲》在两地市场也都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而规模前所未有的《赤壁》则代表了亚洲合拍当前的某种最高形态。对于此类大型合拍片来说,理想的运作方式是多国共同参与投资,并支持影片在各主要市场同步推出。不难看出《赤壁》的运作情况已经非常接近这一目标,而影片取得的成功也将极大地促进亚洲电影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 另一方面,虽然在亚洲已接近圆满收官,但《赤壁》目前仍未在主要的西方市场上推出。根据影片制片人张家振的介绍,在亚洲以外影片将以一部 2 个半小时的单集版本发行。其中最快推出《赤壁》的是法国,时间是3 月25 号。此后德国与澳大利亚将在4 月初上片,5月份则是新西兰。不过影片在全球其他地区的上映计划都还没有最终敲定。尤其是最为重要的北美市场。在当地由CAA(Creative Artists Agency)代理的《赤壁》也一直在寻求与好莱坞主要的电影公司合作。但是由于华语古装片此前在北美的市场行情一路走低,再加之目前经济危机日趋严重,当地片商对外语片的热情也大大降低,因此备受关注的《赤壁》在北美的前景目前还是未知数。对此,张家振表示狮岩公司也将在短期内做出最终的决定。
&&& 作为国际A级大片,《赤壁》的发行经历也又一次证明:较之欧美的阴晴不定,华语片在亚洲的市场要稳定得多。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赤壁》之后,狮岩公司自己就加强了华语片的开发和制作。张家振表示公司目前有多个计划。其中吴宇森导演的新片《1949》(暂名)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在天津和上海开拍。此外,狮岩近期的华语项目还包括金钟学导演的《唤天铃》、苏照彬导演的《剑雨江湖》、李巨源导演的《窈窕绅仕》以及梁柏坚导演的《皇帝赎金》等等。
国际A级制作
&&& 更多的预算与资源一定也意味着更高的要求与管理难度。《赤壁》是中国内地首次尝试国际A级规模的电影制作,其挑战与难度可想而知。身经百战的导演吴宇森也多次说过本片是他职业生涯中拍的最艰难的一部电影。而无论是从拍摄期间传出的辞演、超支、延期、事故等种种新闻,还是影片上映后最正面宣传形态播出的各类幕后素材中,都不难看到影片制作的巨大困难。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从中亲眼见证了中国电影从传统的生产模式逐渐尝试与国际接轨的过程。这个过程必然是异常艰难的,其间各种弯路与学费自然也是再所难免。
&&& 对于这种制作模式上的适应过程,一个最好的例子是影片特效的制作。对于大片来说,特效无疑是最为重要,同时也是技术含量最高的部门。《赤壁》特效的难度在华语片中是空前的,上下集加起来总共有1500多个特效镜头,可谓工程浩大。影片特效的制作队伍也是不折不扣的国际纵队,其总包公司是北美知名的Orphanage。该公司在亚洲电影领域较有经验,此前也曾参与过张艺谋的《英雄》和韩国的《汉江怪物》等片的特效制作。具体的负责人Craig Hayes也是一位海外业界的资深人士,他此前也曾担任过《黑客帝国》(Matrix)等好莱坞大片的特效总监。《赤壁》特效的庞杂与细致要求使其制作在具体作业中也需要层层的细化分工。例如美国公司yU+Co就专门负责其所擅长的字幕设计。最后总共有来自北美、韩国等地的10多家专业公司参与了《赤壁》的特效制作,其中也包括来自中国内地的水晶石与万方幸星。
&&& 另一方面,层层分工的制作模式也是因为实际情况的需要而逐渐形成的。对此,制片人张家振曾谈到过一个具体的例子。影片的现场特效工作最初选择的是一家美国的团队来做,但对方来到拍摄现场后所提出的方案却由于设备、成本等方面的原因无法在国内实现。因此片方后来又邀请了了韩国的公司加盟,然而彼此之间依然存在很多差距需要磨合。例如火景部分的拍摄,韩国特效公司的工作习惯是只管放火不管灭火,于是剧组又只有临时找来了国内的八一厂帮忙。在影片的拍摄过程中,此类磨合与妥协的例子很多,这也极大地增加了影片制片管理的难度。而在这样的过程中,影片的面貌也逐渐发生着改变。在开拍之初,主创对影片视觉风格的描述其实是《300》式的。但是最终出现在我们眼前的《赤壁》,其视觉场面却更类似于《特洛依》(Troy)等相对主流的好莱坞电影。
&&& 就与国际制作模式的接轨而言,国内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专业人才与相关经验方面的欠缺。张家振认为目前国内的电影人才在一些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的领域还是存在比较严重的不足,例如演员的辅导,特效等技术部门,以及能够驾驭国际项目的专业制片人。而通过制作《赤壁》这样级别的电影,内地电影人则无疑有机会接近这一目标。导演吴宇森说为中国的年轻电影人提供一个锻炼机会,也是他拍摄《赤壁》的初衷之一。他表示内地年轻的电影人有活力也有才华,但是却缺少机会参加一些需要特殊技能的技术性运作。而通过《赤壁》这样的电影项目,他们也有机会能够亲身接触到好莱坞式的先进技术与制作模式,这对于他们以及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也是很有意义的。& 商业娱乐的方向
&&& 相比以往的同类作品,《赤壁》另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是其相对纯粹的商业娱乐性。2000年的《卧虎藏龙》引领了近十年来的华语古装片风潮,同时也开创了此类大片在本土易受非议的传统。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与此前的华语古装大片放不下其“文化身段”有关。相比之下,《赤壁》的商业属性要鲜明得多,因此影片在某种程度上也要更显流畅。
&&& 作为一部改编传统素材的现代商业片,《赤壁》的剧本也是在中国内地与港台的多位编剧手中进行了一番流转,但从最终的成品来看,影片的创作还是略微地倾向了某种香港式的举重若轻。对于影片的创作方针,吴宇森一方面表示他绝不会以西方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中国的历史故事,但在另一方面,他也从一开始就在强调影片将与《三国演义》保持距离。对于小说内容的选择,吴宇森的标准是“保留故事的趣味性”。同样,对于传统历史,吴宇森的态度也是拿来主义的。在他看来,虽然是根据历史改编,但也不必有沉重的历史负担——“只要不是乱改就行”。导演对主题的描述也很有现代感,在吴宇森眼中,他的电影是“一个关于团结和奋斗的故事”。
&&& 如此的创作方针反映在影片中,表现出的是传统历史等背景知识所占分量的下降,而故事、人物以及影片的娱乐元素则得到了强化。对于海外观众而言,这无疑降低了影片的进入门槛。而从《赤壁》在华语地区以外的亚洲市场以及西方媒体中获得的广泛认可来看,似乎编导这样的处理也的确起了作用。另一方面,《赤壁》在内地上映后虽然也受到了一些批评,但其力度却明显较以往为轻,更没有像《英雄》等片一样被上升到各种高度进行批判。究其原因,除了内地的观众对此已“百炼成钢”了之外,更重要的恐怕还是影片明确的商业娱乐定位在起作用。此外,影片作者吴宇森身为德高望重的华人名导,也始终在观众面前保持着谦虚的态度与很低的身段,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在提醒国内的电影人商业电影应有的位置。
运作领域的创新探索
&&& 作为国内首次尝试如此规模的大型制作,《赤壁》在商业运作过程中的很多开创性的尝试,也为华语电影的长远发展贡献了宝贵经验。其中最突出的一个例子是影片中途的一分为二。
&&& 不同于好莱坞续集电影的严密计划,《赤壁》是在2007年初开机之前才决定将在亚洲分成两部上映。对此,导演吴宇森的解释是主要是出于创作上的考虑,影片的素材实在太多,难以在1部电影的时长里得到充分表现。除此以外,影片成本的上升恐怕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赤壁》的投资组合在2006年底就已经基本确立,但随着预算此后的不断攀升,主要投资公司背负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因此,一分为二也就成为了最直接的商业选择。
&&& 不过将一部大片分成两集,且在半年内相继推出,这在亚洲影坛固然是史无前例,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少见的大胆运作。这一方面说明了目前亚洲电影的制作管理的确尚未达到好莱坞式的精细程度,另一方面也显示了本地制作更大的灵活性。而从事后的结果来看,一分为二的商业决定也最终收到了良好的结果。在内地,两集《赤壁》加起来票房超过了5亿。假如是一部电影的话,在目前内地的影院数量与市场空间下,这个数字无疑是难以达到的。
&&& 而在内地进行营销推广时,《赤壁》还是基本延续了国产大片既有的运作模式,只不过在规模化的方向上走得更远。以中影集团牵头,内地共有十多家公司参与了《赤壁》的投资与运营,其中的很多企业也发挥了其在各自领域的资源优势。比如紫禁城影业背后的北京台,以及中央六套对影片所做的大规模直播节目。在发行上,中影集团也充分发挥了其对市场终端的影响力。《赤壁》上集推出时,片方也是首次要求院线同时保证订购拷贝的数量与单个拷贝的效益。而在衍生产品开发方面,影片也发行了相关的电影书籍。此外,中影还与国内知名的网游公司完美时空合作,同步推出了一款《赤壁》的网络游戏。据悉这款网游后来还发行到了韩国和马来西亚等地。事实上,几乎在既有的所有营销推广环节里,《赤壁》都做到了目前所能做到的极致。
&&& 《赤壁》标志着华语电影迄今为止的一个巅峰产品,此外影片也堪称是亚洲区域内电影合作一个阶段性的代表成果。与此同时,影片在各方面的登峰造极似乎也预示着某种转型。有意思的是,在《赤壁》上下集之间,成本更低、且更趋本土化的《非诚勿扰》也再一次地刷新了前者刚刚创造的国产、合拍片票房纪录。而随着目前海内外电影市场与经济形势的转变,《赤壁》这样的鸿篇巨制恐怕在短期内不会再出现了,不过影片曾走过的征途依然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为华语电影的后继者带来启示。
《赤壁》大事记:最初导演吴宇森筹备《赤壁》项目多年的,2004年8月,《赤壁之战》正式对外公布。吴宇森与张家振的狮岩公司(Lion Rock)当时在内地的合作伙伴是保利华亿。当时宣布将参与该项目的还有台湾的中环娱乐(CMC Entertainment)、日本的Rentrak以及哥伦比亚(Columbia)在亚洲的制片分公司。影片最初的预算为3600万美元。
星光2006年8月,《赤壁》初定的明星阵容对外曝光,其中包括吴宇森的老搭档周润发、梁朝伟,以及来自日本的演技明星渡边谦(Ken Watanabe)和台湾的林志玲。此时狮岩在内地的主要制片伙伴已经变成了中影集团,华亿则转而制作赤壁题材的电视剧。影片也定下了北京奥运会期间的上映时间,对外宣布的成本也上升到了5000万美元。
融资2006年12月,Showbox公司成为了《赤壁》在韩国的投资与发行伙伴。而在日本,狮岩与艾回集团(Avex)的谈判也已接近尾声,这也是影片获得的最大一笔投资。至此,《赤壁》的融资工作基本完成,其在亚洲的4个主要市场均获得了投资,而负责影片海外发行代理的尖峰娱乐(Summit Entertainment)也开始了在欧美市场的宣传推广工作。
一分为二2007年2月,《赤壁》在这一年柏林电影节的欧洲电影市场(European Film Market)上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并售出了大多数国家与地区的发行版权。与此同时,在中影董事长韩三平的建议下,《赤壁》决定在亚洲分成两集上映。影片对外宣称的预算总额也随之攀升至7500万美元,渣打银行负责影片的差额担保(Gap finance)。
辞演号,在《赤壁》正式开机的前3天,影片的头号明星周润发以一封电邮的方式表示辞演。片方对外公布的理由是影片的完片保证公司CineFinance不能接受这位华人巨星的拍片条件。几周前,影片的另一位大明星梁朝伟也刚刚因身体原因宣布退出。
接替号,周润发辞演风波有了戏剧性的解决方式。几周前刚宣布退出的梁朝伟重新返回了《赤壁》剧组,并将接替周润发扮演周瑜这一主要角色。
延期恶劣的天气与暴雨给《赤壁》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影片的杀青日期也一路延后。直到2007年12月,影片才终于完成了主要的拍摄,不过后续的补拍工作却还要一直持续到2008年年中。张家振也表示《赤壁》的最终成本在8000万美元左右。
戛纳号,《赤壁》在法国戛纳电影节举办新闻发布会,当晚又在当地著名的卡尔顿宾馆高调举办酒会,并放映了影片长约10分钟的首款片花。
事故号,《赤壁》还在进行最后的补拍工作,然而在拍摄一场“火烧赤壁”的战船戏中却发生了意外,导致一名23岁的替身演员不幸身亡,另外6人受伤。这在海内外引起了极大关注,凤凰卫视率先报道了此次事故,当时身在香港的导演吴宇森也当即返回了位于河北的外景地。
首映号,《赤壁》上集终于在主要的华语市场以及韩国同步首映,结果首周末就有2300多万美元进账,其中在中国内地更是4天票房即突破1亿元人民币,其总票房则达到了3.1亿元。
日本作为08年东京电影节的开幕电影,《赤壁》上集于11月1号在日本全面上映,结果影片稳坐了5周的票房冠军,最终的票房则接近5000万美元,名列年度票房榜第4,并刷新了华语片在日本的卖座纪录。
续曲号,《赤壁》下集在中国内地率先上映,并再次于首周取得了过亿的票房成绩。目前,影片已在除日本以外的亚洲主要地区上映,也均取得了堪比前集的市场成功。
综艺报社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面对丈夫出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