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的运动形成,( ),线的运动形成( ),生活中面动成体的动物的奇异现象及原因有很多,请你举出一个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总复习 3.长方体和正方体(一)
  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复习,第十单元第20-24题及第30题。
  教学设想:
  组 织学生根据提供的表格,自己整理、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关知识,掌握长、正方体的基本特征;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棱长总和、底面积、表面积、不完全 表面积和体积、容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联系,会用底面积乘高计算体积,认识侧面积,会用侧面积加底面积计算表面积, 并适当延伸推广到常见的圆柱体、多面柱体等。通过媒体演示,让学生感受点的运动形成线、线的运动形成面、面的运动形成体,初步感知点线面体等几何要素之间 的联系,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目标:
  1.学生应用表格法整理长方体正方体相关知识,掌握长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正确进行长正方体的有关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3.沟通长正方体之间的联系,适当延伸推广到各种柱体。
  4.初步感知点线面体等几何要素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整理掌握长正方体的特征,正确应用。
  教学难点:
  沟通长正方体的联系及推广延伸。
  课前准备:
  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1. 出示:& &?& &一个点,& 问:同学们猜猜,这个&点&运动以后会留下什么?
  2.动画演示:点运动的过程和留下的痕迹。(直线、曲线、折线等)点运动成线。想象生活中点动成线的例子。(看到的喷气式飞机飞过留下的痕迹,流星、礼炮等的痕迹。)
  3. 问:点运动成线,线运动成什么呢?请看动画演示:线运动的过程和留下的痕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形等)线运动成面。想象生活中线动成 面的例子。(用粉笔擦擦黑板就是线运动形成面、甩动竹杆、甩动系着球的短线)小球这个点运动得到一条曲线&圆周,这条短线运动得到一个面--圆面。(动画演示)
  问:面的运动又该成什么呢?猜猜看。
  生猜,师说,(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动画演示:面运动的过程和留下的痕迹。面运动成体。想象生活中面动成体的例子。(一枚硬币在桌子上竖起旋转形成一个球等)
  4. 师: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这就是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我们要善于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融会贯通地学习掌握知识。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长方体、正 方体的有关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板书:长方体正方体的复习)。希望大家能把这部分知识和前面学习过的相关知识联系,也能和我们虽然没学过但生 活中见到过的现象联系起来,梳理知识,把握联系,解决实际问题。
  二、梳理知识
  师:前面大家学的都不错,你能按照下面的表格把长方体正方体的知识梳理一下吗?(出示表格)
  学生可独立完成或者分组完成,小组交流,核对答案。
  指名汇报,自由订正。
  师:看得出来,同学们掌握的很好,我想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应用也一定是小菜一碟吧。
  三、解决问题
  第一层次:练习课本第117页第20-22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出算式。核对答案。有错订正。
  第二层次:讨论
  提问:刚才这2个同学做得非常好,你能告诉大家在计算表面积和体积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吗?可以结合我们当时学习时的具体题目对大家说说。
  讨论1:分清楚是计算表面积还是体积。
  提问:你认为怎么分清楚?根据题目意思或者问题单位来分清楚。(举例见前面第二单元中第32页第8、9题和第34页第5-7题。)
  讨论2:是计算底面积还是计算表面积。
  讨论3:如果是计算表面积还要注意是算几个面及计算哪几个面。
  教师小结:是的,计算表面积有时是算6个面的,我们通常称为计算表面积;对于没有6个面的,我们通常说不完全表面积,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是哪几个面,分别该怎样算。(第二单元第17 页第6题和第P18页第7、8题。)
  第三层次:分析
  谈话:看来很多同学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掌握得不错,对下面这个实际问题你准备怎么解决呢?第118页第23、24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写出方案或者算式,组内交流。
  加强联系。
  提问:现在再回头看这张表格,从这份表格你还能发现长方体正方体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学生交流: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增加一行,填写在特征栏目)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写在体积栏目)
  四、拓展练习
  1.出示第120页第30题。
  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找一张硬纸照题中的要求做一做,然后思考:剪去的每个正方形的边长应该是几厘米?做成的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2.一根长方体木料,它的长、宽、高分别是8分米、5分米和4分米。如果把它加工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木块,木料的利用率是多少?
  引导学生思考并理解&利用率&后再解答。
  3.把8个棱长都相等的正方体木块黏合到一起,成为一个大正方体木块。这个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96平方厘米,原来每个小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引导学生分析要求小正方体的体积必须先求出它的棱长,要求小正方体的棱长又可以根据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来求。
  4.一个正方体玻璃缸,棱长6分米,用它装满水再把它倒入一个底面积为30平方分米的长方体水槽中。水槽里的水面高多少分米?
  引导学生分析根据正方体的棱长可以先求出水的体积,再求水面的高度。
  五、布置作业
  1.课内作业:第117、118页第23、24题、第120页第30题。
  2.课外作业:补充相关练习
Copyright ©
手机站: |用运动的观点来理解点、线、面、体.点动成______,线动成______,面动成______.拿一枚硬币,将其立在桌面上用力一转,它形成的是一个______体,由此说明______.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用运动的观点来理解点、线、面、体.点动成______,线动成______,面动成______.拿一枚硬币,将其立在桌面上用力一转,它形成的是一个______体,由此说明______.
用运动的观点来理解点、线、面、体.点动成______,线动成______,面动成______.拿一枚硬币,将其立在桌面上用力一转,它形成的是一个______体,由此说明______.
用运动的观点来理解点、线、面、体.点动成 线,线动成 面,面动成 体.拿一枚硬币,将其立在桌面上用力一转,它形成的是一个 球体,由此说明 面动成体.故答案为:线、面、体. 球,面动成体.
本题考点:
点、线、面、体.
问题解析:
根据点、线、面、体的关系填空即可.“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如图,
轴上有一条单位长度的线段
,沿着与其垂直的
轴方向平移一个单位长度,线段扫过的区域形成一个二维方体(正方形
),再把正方形沿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如图,
轴上有一条单位长度的线段
,沿着与其垂直的
轴方向平移一个单位长度,线段扫过的区域形成一个二维方体(正方形
),再把正方形沿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如图,
轴上有一条单位长度的线段
,沿着与其垂直的
轴方向平移一个单位长度,线段扫过的区域形成一个二维方体(正方形
),再把正方形沿着与其所在的平面垂直的
轴方向平移一个单位长度,则正方形扫过的区域形成一个三维方体(正方体
)。请你设想存在四维空间,将正方体向第四个维度平移得到四维方体,若一个四维方体有
的值分别为& (&&&&& )
本题考点:
问题解析:
依题意,线段AB平移到CD位置后,可形成正方形,它有四个顶点、四条棱(边)、一个面;正方形平移到正方形位置后,可形成正方体,它有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 把正方体沿着与x轴、y轴、z轴都垂直的第四维方向进行平移得到四维方体后, 原来的8个顶点在平移后形成新的8个顶点,所以四维方体就共有8+8=16个顶点; 原先的8个顶点在平移的过程又形成新的8条棱,所以四维方体就共有12+12+8=32条棱; 正方体的12条棱在平移的过程都会形成一个新的面,所以四维方体就共有6+6+12=24个面;正方体的6个面在平移的过程中又各会形成一个正方体,所以四维方体中就包含有1+1+6=8个正方体。生活中我们见到的自行车的轴条运动形成的几何图形可解释为(A)点动成线,(B)线动成面,(C)面动成体,(D)以上答案都不对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生活中我们见到的自行车的轴条运动形成的几何图形可解释为(A)点动成线,(B)线动成面,(C)面动成体,(D)以上答案都不对
生活中我们见到的自行车的轴条运动形成的几何图形可解释为(A)点动成线,(B)线动成面,(C)面动成体,(D)以上答案都不对
A 很明显是点动成线用钢笔写字是一个生活中的实例,用数学原理分析,它所属于的现象是(  )A.点动成线B.线动成面C.线_百度知道
用钢笔写字是一个生活中的实例,用数学原理分析,它所属于的现象是(  )A.点动成线B.线动成面C.线
用钢笔写字是一个生活中的实例,用数学原理分析,它所属于的现象是(  )A.点动成线B.线动成面C.线线相交D.面面相交
提问者采纳
用钢笔写字是点动成线,故选:A.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动物的奇异现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