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勾齐长青,有认识他的吗?

句容市实验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年级临考保温质量检测&语文
句容市实验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年级临考保温质量检测
语文Ⅰ
1.本试题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凡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要做附加题40分,延时
2.答题前,请务必将县区、学校、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
3.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按题号在答题纸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命题人:侯红强&&&
&&&审核人:夏良兵&&&
蔡素华&&&&&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字形与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癖好(pǐ)& 诘屈聱牙(j& )&& 联袂&& 谈笑风声
B.脑髓(su&) 瑕瑜互见(xi&n)&& 撕打&& 察言观色
C.幽咽(y&)& 汗流浃背(jiā)&&&
涣散&& 人情世故
拉纤(qi&n) 间不容发(ji&n)&& 繁琐&& 理曲词穷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布里吉特·巴赫提出,智慧城市必须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而打造智慧城市必须有一个整合各方面的整体方案,需要将城镇规划、能源规划等统筹起来。
B.在新近发布的合同示范文本中,取消了购物、另行付费项目以及自由活动等行程安排,如果旅行社、导游或司机有此方面的安排,则要对游客进行相应的赔偿。
C.在全国重点监测的74个城市中,邯郸名列十大污染城市之中。因此,能否尽快治理雾霾,摘掉污染这顶沉重的帽子,让老百姓放心呼吸,应成为政府的重要目标。
D.张骞通西域不仅促进了中国和西方物质文化交流,而且丰富了中国人的地理知识,扩大了中国人的地理视野,中国的手工艺品传到西方,而西域的土产也传入中国。
2.(3分)A【解析】
B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另外,“如果”应放在“司机”之后。C两面对一面。D语序不当,“丰富了中国人的地理知识,扩大了中国人的地理视野”应在“促进了中国和西方物质文化交流”之前。
在下面横线处,仿照前面画浪线的句子,各补写两个例子。(4分)
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往哲先贤那里,人们学得他们的品格。从孔子学得仁爱的情怀,从鲁迅学得批判的精神,_______&&
,__________;从古今中外的著述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司马迁《史记》的严谨态度,文天祥《正气歌》的浩然正气,_______,_________。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参考答案】示例:从老子学得无欲的品行,从巴金学得博爱的胸怀;王维《观猎》的意气风发,陆游《书愤》的壮志未酬。(每点1分)
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5分)  如今地铁、公交车里很多人都作“低头看屏幕”状,有的看手机,有的掏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网、玩游戏、看视频,每个人都想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问镇满。这部分人群被称为“低头族”。“低头族”以年轻人为主,他们低着头是一种共同特征,他们的视线和智能手机相互交感,直至难解难分,即便聚会时也离不开数字终端,一个人时更是如此。扎克伯格的妻子普莉希拉&陈,也是个典型的低头族.自言“每五秒钟,就会查看手机”。
请根据上述材料为“低头族“下一个定义。(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低头族”你有何看法?
请简要阐述。(要求:语言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60字左右。)(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2分)低头族是一群以年轻人为主、利用零碎时间低头看屏幕的人。 (2)(3分)【示例一】低头族的行为不可取。长期低头看屏幕损害了身体健康,行走时低着头也不利于安全。零碎时间被电子产品所挤占,只顾自娱自乐,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减少,造成了自我的封闭,也冷淡了亲情和友情。专重于电子阅读,必然会疏远书本,这种获取信息的方式容易使心情浮躁。  【示例二】低头族的行为无可厚非。与世界沟通的方式多种多样,从电子产品和互联网中可以非常迅疾地获取信息,了解世界的变化。利用上下班的机会和其他的零碎时间低头看手机,或者玩游戏,可以打发无聊,愉悦心情,也可以通过微博或者微信等平台及时与他人交流,增进彼此的感情和信任。  (看法明确1分,语言简明、连贯1分。分析理由1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
邵宝,字国贤,无锡人。年十九,学于江浦庄昶。成化二十年举进士,授许州知州。月朔,会诸生于学宫,讲明义利公私之辨。巫言龙骨出地中为祸福,宝取骨,毁于庭,杖巫而遣之。躬课农桑,仿朱子社仓,立积散法,行计口浇田法,以备凶荒。
弘治七年,入为户部员外郎,历郎中,迁江西提学副使。修白鹿书院学舍,以处学者。江西俗好阴阳家言,有数十年不葬父母者。宝下令,士不葬亲者不得与试,于是相率举葬以千计。宁王宸濠[注]索诗文,峻却之。后宸濠败,有司校勘,独无宝迹。迁右布政使,与镇守太监勘处州银矿,宝曰:“费多获少,劳民伤财,虑生他变。”卒奏寝其事。进湖广布政使。
正德四年,擢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刘瑾擅政,宝至京,绝不与通。瑾怒漕帅平江伯陈熊,欲使宝劾之,遣校尉数辈要宝左顺门,危言恐之曰:“行逮汝。”张彩、曹元自内出,语宝曰君第劾平江无后患矣宝曰平江功臣后督漕未久无大过不知所劾二人默然出。越三日,给事中劾熊并及宝,勒致仕去。瑾诛,起巡抚贵州,寻迁户部右侍郎,进左侍郎。命兼左佥都御史,处置粮运。寻疏请终养归,乃拜南京礼部尚书,再疏辞免。世宗即位,起前官,复以母老恳辞。许之,命有司以礼存问。
宝三岁而孤,事母过氏至孝。甫十岁,母疾,为文告天,愿减己算延母年。及终养归,得疾,左手不仁,犹朝夕侍亲侧不懈。受知于李东阳,为诗文,典重和雅,以东阳为宗。博综群籍,有得则书之简,取程子“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之义,名之曰“日格子”。
(节选自《明史·儒林传》)
[注] 宁王宸濠:朱宸濠,明太祖朱元璋五世孙,袭封宁王,封于南昌。正德十四年起兵反叛,兵败被俘,被诛。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A.躬课农桑     &&& 课:&&&&&& &&B.卒奏寝其事& &&&&寝:&&& &&&&&&&&
C.寻迁户部右侍郎&&&&&&& 寻:&&& &&&&&D.命有司以礼存问& 存:&&&
6.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邵宝性格耿直、不附权奸的一组是(3分)(  )
①峻却之 ②独无宝迹 ③虑生他变 ④绝不与通 ⑤欲使宝劾之 ⑥勒致仕去
A.①③⑥& B.③⑤⑥C.②④⑤& D.①②④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邵宝重视教育,在许州知州任上,每月初一亲自到学校为众生员讲课;任江西提学副使时,在白鹿书院修建校舍,安置读书人。
B.邵宝关心民生,重视农事,采取“积散法”等一系列措施防备饥荒发生;他不主张开采处州银矿原因之一,是怕劳民伤财。
C.邵宝极其孝顺,多次请求辞官奉养父母,最后才得到皇上同意;回家之后,自己有病,左手麻痹,还是早晚侍奉在父母身边。
D.邵宝好学不倦,博览群书,每当学有所得就写在竹片上,用宋代理学家程颐“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的意思,取名“日格子”。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宝下令,士不葬亲者不得与试,于是相率举葬以千计。(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甫十岁,母疾,为文告天,愿减己算延母年。(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越三日,给事中劾熊并及宝,勒致仕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答案
5&&& A 督促&& B停止、搁置  C不久。D慰问
6.选D 表现邵宝不结交宁王宸濠,邵宝担心开矿产生变故,不结交刘瑾,刘瑾想要让邵宝弹劾官员,邵宝被弹劾辞官。
7.选C项,邵宝回家奉养的是母亲,他“三岁而孤”,父亲去世。
8 ① (邵宝)颁布法令,不把去世亲人下葬的读书人不能够参加科举考试,于是相继把亲人下葬的有上千人。
②邵宝刚十岁时,母亲生病,邵宝写文章祭告上天,希望减去自己的寿命来延长母亲的寿命。
③过了三天,给事中弹劾陈熊以及邵宝,强制他们辞官离开
【参考译文】
邵宝字国贤,无锡人。十九岁时,在江浦庄昶处学习。明宪宗成化二十年考中进士,授官许州知州。每月初一,邵宝在学宫召集众生员,宣讲明辨义利公私道理。有人在地里挖出龙骨,巫师就说会带来祸福,邵宝叫人拿来龙骨,在庭堂当场毁掉,将巫师痛打一番,赶走了。邵宝亲自督促老百姓耕种纺织,仿照朱子社仓,设立积散法,实行计口浇田法,来防备出现饥荒。
明孝宗弘治七年,邵宝进朝廷担任户部员外郎,历任郎中,升任江西提学副使。在白鹿书院修建校舍,来安置在里面学习的人。江西民间喜欢听信阴阳家的话,有的人父母去世几十年都不下葬。邵宝颁布法令,不把去世亲人下葬的读书人不能够参加科举考试,于是相继把亲人下葬有上千人。宁王宸濠向邵宝索取诗文,邵宝严正拒绝了。后来宸濠反叛兵败被诛,有关官员经过调查,唯独没有邵宝送给宸濠的手迹。邵宝升任右布政使,与镇守太监察看处州银矿,邵宝说:“费用多收获少,劳民伤财,恐怕会产生变故。”终于上奏章停止了这件事。晋升湖广布政使。
明武宗正德四年,邵宝被提升为右副都御史,总管监督水路运输。太监刘瑾独揽朝政,邵宝到了京城,完全不跟刘瑾来往。刘瑾不满原水运长官平江伯陈熊,要让邵宝弹劾他,于是派遣几名校尉在左顺门拦住邵宝,说吓人的话威胁邵宝说:“将要逮捕你。”吏部、兵部两位长官张彩、曹元从皇宫出来,告诉邵宝说:“你只管弹劾平江伯,以后就没有祸患了。”邵宝说:“平江伯是功臣的后人,管理水运不久,没有大过错,我不知道弹劾什么。”张、曹两人无话可说,走了。过了三天,给事中弹劾陈熊以及邵宝,强制他们辞官离开。刘瑾被处死,邵宝起用任贵州巡抚,不久调任户部右侍郎,晋升左侍郎,兼任左佥都御史,负责处理粮食运输事务。不久上奏章请求回家奉养老母亲,于是皇帝授予南京礼部尚书,邵宝两次上奏章辞去职务。明世宗即位,又要起用邵宝任以前官职,邵宝又因为母亲年老恳切推辞。皇帝准许了,命有关官员按照礼节对他看望慰问。
邵宝三岁就父亲去世,奉养母亲过氏非常孝顺。刚十岁时,母亲生病,邵宝写文章祭告上天,希望减去自己的寿命来延长母亲的寿命。等到回家奉养老母亲,自己生病,左手麻痹,依然早晚奉侍在母亲旁边不松懈。邵宝被李东阳赏识,写作的诗文,典范庄重平和高雅,把李东阳作为榜样。博览群书,有心得就写在竹片上,用程子“今天探究一种事物,明天探究一种事物”意思,命名叫“日格子”。
三、古诗歌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注】(1)全椒:今安徽全椒县,唐属滁州。时作者被贬滁州做刺史,与山中一道士成为好友。(2)白石:即白石英。道家餐饮中的食物。
(1)请简要说明首联中“冷”字的作用。(2分)
(2)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4分)
(3)这首看似平淡的诗蕴含着哪些情感?(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⑴暗示时令;奠定诗歌感情基调。(一点1分)
⑵本诗围绕“怀念老友”展开:先是由于郡斋的冷而想到山中的道士,再想到送酒去安慰忙碌的他,最后又因找不着他而无可奈何。(一点1分)
⑶①对朋友的真挚思念。②无法见到朋友的孤独寂寞。③政治上不得志的落寞感伤。(写出一点得1分,写出两点得2分,写出3点得4分。)
四、补写下列名句名篇重的空缺部分(8分)
10.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
,子无良媒。(《诗经·氓》)
(2)成事不说,遂事不谏,&&&&&&
▲&&&&&&&
。(《论语·八佾》)
(3)&&&&&&
▲&&&&&&&
,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孟子《鱼我所欲也》)
(4)朝菌不知晦朔,&&&&&&
▲&&&&&&&
。(庄子《逍遥游》)
(5)&&&&&&
▲&&&&&&&
,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6)蜂房水涡,&&&&&&
▲&&&&&&&
。(杜牧《阿房宫赋》)
(7)&&&&&&
▲&&&&&&&
,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8)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
&&&▲&&&&&&&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10.(8分)(1)匪我愆期 (2)既往不咎 (3)一箪食(4)蟪蛄不知春秋(5)连峰去天不盈尺(6)矗不知乎几千万落(7)寄蜉蝣于天地 (8)意踌躇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
杨汉光&&&&&&&&&&&&&&&&&&&&&&&&&&&&&
我小时多病,母亲迷信,就请算命先生给我算一算。先生说我命里缺木,得认一棵树做干娘。我家门前有棵大树,母亲挑个吉日,带我到树下,将写有我名字和生辰八字的红纸贴在树干上,让我烧香磕头,请干娘保佑我一生无病无灾。
自认了大树做干娘,我的病真的越来越少。村里十几个孩子也来认这棵大树做干娘。过年时,我们这些树儿树女们一字儿排开,给干娘烧香拜年。
干娘一身都是宝,树荫给人阴凉,树皮治疗腹泻,树上是孩子们的天堂。干娘年年结出满树黄豆大的果实,又香又脆,我们都叫它“炒豆”。
有一次,我爬到高高的树顶摘炒豆,不小心掉下来。幸好浓密的枝叶托住了我。母亲感叹:“是干娘救了你一命啊!”
没想到,不久,干娘的厄运却来了。我小学毕业那年暑假,一帮城里人来到村里,要将这棵大树挖走。我赶紧叫来树儿树女们,手拉手围住大树,不让城里人动我们的干娘。还有人搬来了村主任,请他赶走城里人。谁知村主任竟说把这棵树移进城,那是大树的福气。
我大声问:“这是我们的干娘啊,把她挖走,以后过年我们到哪去拜干娘?”
村主任笑了:“你们可以到城里去拜。如果你们的干娘有知,不用挖,她自己就跑进城了。你们想想,咱村的人如果有机会到城里去享福,哪个不是做梦都偷笑?”
听村主任这么一说,我们的人墙就瓦解了。城里人整整忙了一天,才把大树挖出,用大卡车运走。只留下了一个大坑和一堆树枝树叶。
第二天,我邀几个干兄弟到城里去看干娘。我们的干娘已经被栽在新建公园最显眼的地方。城里人给干娘浇水,还将一张黑色的遮阳网盖在她头上。看见城里人这么爱护大树,我们就放心了。
暑假结束,我到城里读初中。一办完入学手续,我就跑到公园看干娘。公园已经有人把守,得买两块钱的票才能进去。
干娘头上已经没有遮阳网,树叶几乎掉光了,烈日烤着枯枝,根部的泥土干裂。我心疼地问守门人:“为啥不给这棵大树盖遮阳网?”
守门人说:“它死了。” 
我再问:“为啥不给大树浇水?”
守门人不耐烦了:“树都死了,还浇什么水?”
我的心都碎了:“不,她没有死,树皮还没有干,她一定能活下来。”
我要给干娘浇水,可身边没有水,只有一个水龙头在大门外面。我跑到大门外,捡起一只塑料袋去接水。当我提着一袋水要进门时,守门人却拦住我,要我买门票。
我生气地说:“我是为公园的树浇水的,为啥还要买门票?”
守门人说:“我不管你干什么,只知道进一次门就要买一次票。”
没办法,我只好再买一张门票。
我就这样来来回回提水浇树,每进一次门就买一张票。买到第六张票时,我没钱了。我把水袋递给守门人,哀求他浇水。任我怎么哀求,守门人都无动于衷。
我跑回村里请人来救干娘,乡亲们却说,不就是一棵树吗,死就死吧。连那些曾经在大树下烧过香的人,也不肯跟我进城,他们准备认另外一棵大树做干娘。
我不得不回校上课,好不容易等到休息日,我奔到公园。可是,公园里已经不见了干娘的身影,另一棵大树取代了她。我问那棵大树哪去了,守门人说,被一家砖厂运走了。
那家砖厂在城外不远,我赶到那里,想再看一眼干娘。砖窑旁边的木堆上却不见我的干娘。我着急地问砖厂的人:“从公园运来的那棵大树呢?”
一个烧窑工说:“窑里烧着呢。”
我的干娘在窑里燃烧,窑顶冒出一股黑烟,那是干娘苦难的灵魂,随风飘回故乡。
11.请分析文章第二段的作用。(4分)
12.请分析文章画线句子的含义。(6分)
(1)母亲感叹:“是干娘救了你一命啊!”
(2)乡亲们却说,不就是一棵树吗,死就死吧。
13.请简要概括“干娘”的形象特点。(4分)
14.请探究本文的深刻意蕴。(6分)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11.(4分) 内容上点明干娘树的神奇;(2分)结构上引出下文护树的情节;(1分)与“准备认另外一棵大树做干娘”作对比(1分)。
12.(6分)(1)母亲对“干娘树”充满感激;(1分)(2)母亲希望我知恩图报。(2分)
(2)乡亲们对“干娘树”淡漠、薄情,(1分)作者对他们不满。(2分)
13.(4分) 枝叶浓密,佑护村民(童),奉献村人,命运悲惨。(每点1分)
14.(6分)知恩图报,不能薄情寡恩;不能见利忘义;敬畏尊重自然。(每点2分)
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新月张开一片帆
记得王世襄在世时,谈得最多的两个人,一个是张葱玉,一个是陈梦家。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如梦家还在的话,那明代家具研究的著作,就肯定轮不到我写了!”
  “梦家在中央大学学的是法律,但是他没有当过一天律师而是从十六岁便开始写诗,1931年便出版了他的第一册诗,并立即出了名,那时他还不到二十岁”。他的一举成名,离不开两位老师的器重与教导,一是闻一多,一是徐志摩。
  1931年1月20日,由徐志摩主编、陈梦家实际编辑的《诗刊》季刊在上海出版。撰稿人除闻一多、徐志摩、饶孟侃等前期新月诗人和南京诗人群成员外,还有林徽音、卞之琳、孙毓棠、曹葆华等新加入的北京青年诗人,这标志着“后期新月诗派”的形成。在这一过程中,陈梦家已成为新月诗派的一员主将。
  “作为诗人,梦家的创作生涯前后只七八年”。赵萝蕤(陈梦家夫人)说:“年,他在燕京大学攻读古文字学。从此以后他几乎把他的全部精力都倾注于古史与古文字的研究。”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陈梦家与赵萝蕤离开北平,辗转到了昆明西南联大。从1938年春到1944年秋,陈梦家除教书外,仍孜孜不倦致力于古史与古文字的研究。在西南联大时,他撰有《老子今释》、《西周年代考》等。
  随后,夫妇俩经哈佛大学费正清教授和清华大学金岳霖教授介绍,从昆明转印度去了美国。那时,国外学术界对他的研究成果均表示赞赏。当时,罗氏基金会的负责人希望陈梦家能永久留在美国工作。然而,他仍回到了清华,心中只希冀能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贡献给自己的祖国。赵萝蕤后来回忆说:“解放前夕,他曾经劝告许多欲去台湾的专家学者,他怀着十分欣喜的心情,迎接清华、燕京的解放。”
令他想不到的是,1951年即开始了对“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运动”。1957年,陈梦家被划为右派,是史学界著名五大右派之一。据谢蔚明回忆:“当年陈梦家发表《慎重一点‘改革’汉字》,其本意是在争鸣,符合‘双百’方针,但他做梦也想不到正和毛主席的宏文同一天见报。陈文于15日刊于《文汇报》,同一天毛泽东的《事情正在起变化》也在全国各大报纸见报,成了‘唱对台戏’,党组织于是就召开批判会。”
<span STYLE="mso-bidi-font-size:10.5font-family:楷体_GB2312;mso-hansi-font-family: 楷体_GB2312;mso-bidi-font-family:楷体_GB年8月,陈梦家在考古所被“批判”被“斗争”。他们的家被抄,住房被别人占用。8月24日那晚,陈梦家在被斗后写下遗书自杀,但终未遂。十天以后,陈梦家再次自杀,9月3日,死于非命,仅55岁。陈梦家虽歌唱过“小星点亮我的桅杆……新月张开一片风帆”,可那时,已没有了他理想中的新月,更没了小星去点亮人生的桅杆。这么一位大家,正是学术上最有成就之际,却过早地凋谢了。
15.请简要概括陈梦家的人生经历。(6分)
16.文中引用王世襄、赵萝蕤、谢蔚明等多人的评价或回忆,有何作用?(6分)
17.文章以“新月张开一片帆”为题,有何用意?(6分)
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18分)
15.(6分)(1)(16岁至24岁左右或16岁以后八年),作为新月派诗人创作及编辑《诗刊》;(2)(1934年到解放前夕)作为学者,对古史与古文字进行深入研究;(3)(1957年到去世)解放后,被迫害并最终自杀。(每点2分)
16.(6分)(1)侧面表现陈梦家学识渊博与个性单纯;(2)使得陈梦家的形象更为丰满、全面;(3)增强内容的真实性、可信度。(每点2分)
17.(6分)(1)点明陈梦家新月派诗人身份;(答“成就”亦可)(2)揭示陈梦家理想、浪漫的诗人气质;(3)呼应文末,表现作者的惋惜痛悼之情;(4)具有美感,贯穿全文。(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七、作文(70分)
&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原材料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审题方法:以果溯因。
枭搬到东边村里人照样讨厌原因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立意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治标不如治本
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还要找到完善自我的恰当的方法
赢得社会认同,在于完善自己
语文&#8545;(加试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尝谓文者,礼教治政云尔其书诸策而传之人大体归然而已而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云者徒谓辞之不可以已也非圣人作文之本意也。自孔子之死久,韩子作,望圣人于百千年中,卓然也。独子厚名与韩并,子厚非韩比也,然其文卒配韩以传,亦豪杰可畏者也。&&&&&&&&&&&&&&&&&&&&&&&&&&
(节选自王安石《上人书》)
20.文中“子厚”与“韩子”,分别指&&
、&& &#9650;&&
21.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的观点。(2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三国演义》中,周瑜巧设“苦肉计”,使蒋干中计,致使曹将蔡瑁、张允
被杀,为孙刘联军赢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B.《子夜》中,工人举行罢工时,吴荪甫一方面收买工贼,另一方面勾结反动
派以武装镇压工人,充分暴露了30年代反动工业资本家阶级本质。
C.《家》中,觉慧背着祖父参加学生运动,克安向高老太爷告发此事,致使觉
慧遭到高老太爷严厉训斥,但觉慧没有屈服,据理力争。
D.《飞鸟集》中,泰戈尔赋予自然万物“爱”的思想:夜对太阳说“在月亮中,
你送了你的情书给我”“我已在绿草上留下我的流着泪点的回答了”。
E.《哈姆雷特》中,哈姆莱特巧妙安排“戏中戏”的目的是试探国王克劳狄斯,
证实叔父杀父娶母、篡权夺位的罪行。
23.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娇杏赞》:“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作者为什么用这两句
话来赞娇杏?请简要分析。(6分)
(2)《茶馆》第二幕中,每一个情节的发展既是单一的,又为下一个情节做铺
垫。请简要说明。(4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6题。
纸面上的乡愁,似乎还停留在余光中的诗里,定格在浅浅的一湾海峡就能将人长远分开、必须靠一枚小小邮票才能联络的年代。而今,越来越多的人居住于城市而不是乡村,越来越多的乡村正在脱离它的传统风貌与精神,越来越便捷快速的交通与通讯方式允许我们“天涯共此时”,而我们心底的乡愁却渐行渐远!在向着现代化、国际化高速奔跑的同时,我们已快要将“乡愁”给弄丢了:美丽乡村的水污了、地荒了、人空了,新建的村舍成了城里楼房的简陋版,教人难生留恋;中心镇与县城仿白宫、造凯旋门,个个都配有一个不伦不类雕塑的中心广场和气派的政府高门楼,“千城一面”少有个性;一线大城更是仿英超美,只顾刷新高度,惟恐不够“先进”和奢华,而视传统街区为发展包袱,砍了百年大树也毫不心疼……有多少游子海外归来,感慨找不到那个牵动着自己情感记忆的城市或乡村了。即便是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也一样发现,周遭的世界已变得如此陌异。
近日,在中共中央出台的“推进城镇化建设”正式规划文件里,要求城市建设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的,我们不可能阻挡住现代中国的急速发展中的面貌之变,但我们至少可以在人为决策的层面上,减少一点好大喜功与人云亦云式的愚鲁盲动,多一点对民族文化传统与自然生态的自信和尊重,不将一代人的GDP成绩单建立在拆真建伪的无效重复建设上。
24.概括说明我们“已快要将‘乡愁’给弄丢了”的原因。(5分)
25.如何理解“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句话?(4分)
26.结合材料,说说未来我们应该如何“推进城镇化建设”。(6分)
语文&#8545;(加试题)参考答案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6分)礼教治政云尔/其书诸策而传之人/大体归然而已/而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云者/徒谓辞之不可以已也/非圣人作文之本意也。
20.(2分)柳宗元(柳子厚)、韩愈(韩退之)
21.(2分)文章应服务于礼教治政。
参考译文:我曾认为,文章不过是表现礼教政治罢了。那写在书本上传之于人的,大体上都可以归属于这些方面。所谓“言语若没有辞藻彩饰,流传就不会久远”的说法,只是说文辞是不可以不讲的,但这不是孔子关于文章的根本意见。孔子死后,过了很久,出了韩愈,仰望圣人于千百年后,继承圣人的道统,很是超卓不凡。只有柳宗元和韩愈齐名,柳宗元并不足以和韩愈相比,但他的文章终于能配同韩愈并传,也是位值得敬畏的文豪。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5分)A、C(A应为反间计;C应为陈姨太)
23.(10分)(1)(6分)&#9312;贾雨村被甄士隐邀至家中作客,甄家丫鬟娇杏因好奇,偶然回头看了贾雨村两眼,这是违背封建礼教的行为,所以说“错”(2分);&#9313;贾雨村误以为娇杏有意于他,讨来作了二房(2分);&#9314;后娇杏生了儿子,贾雨村嫡妻病故,她被扶作正室(2分)。
(2)(4分)&#9312;开场李三向王利发的妻子抱怨不长工钱,引发了王淑芬与王利发的口角;&#9313;李三抱怨要关城门了,可是菜还没买,又给常四爷出场做了铺垫。(每点2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24.(5分)&#9312;越来越多的人居于城市;&#9313;越来越多的乡村脱离传统风貌;&#9314;便捷快速的交通与通讯缩短了距离;&#9315;城市、乡村无法牵动游子的情感记忆。&#9316;周遭世界,变得陌异。(每点1分)
25.(4分)&#9312;城市建设不能一味追求高度和奢华;(1分)&#9313;城市建设要有个性,不能千城一面;(1分)&#9314;对民族文化传统与自然生态多一点自信和尊重。(2分)
26.(6分)&#9312;治理乡村污染,建设美丽乡村;&#9313;精心规划设计,建设个性城镇;&#9314;重视传统街区发展,建设都市人文环境;&#9315;注重高层决策,减少愚鲁盲动;&#9316;尊重自然生态,弘扬民族文化传统;&#9317;杜绝拆真建伪,注重长远发展。(每点1分)
已投稿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的世界勾玉有什么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