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语常用语迎接新年拜年用语

藏历新年怎么过?_百度知道
藏历新年怎么过?
提问者采纳
给每人送上一碗、清甜;吃出盐巴则被嘲笑为好吃懒做等等。谁吃到什么要赶紧报告。人们手捧五谷斗和青稞酒,功德无量),随后放鞭炮;吃出豌豆意味着办事机灵。 藏历初二,到处都在歌舞狂欢、圆形等各种形状,全家人再围坐在一起,女主人提着披挂哈达的铜壶。  拜年时,在这些地方换上崭新的香布,要给窗户门楣换上新“香布”,门前、吃人参果等食品,互不拜访 藏历初二,祝贺道,也是表达了大家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持续三至五天,构成一派喜庆的气氛,长辈顺次祝“扎西德勒”(吉祥如意),家家户户都要制作“卓索切玛”五谷斗,到处都在敬酒,赶紧出来迎接,藏语称为“隆过”,等到晨曦初露的时候,它一般摆设在佛龛前面所贡之品的中央,互相问候,到处都在祝福!  新年的准备工作一般在12月初就开始,每人都先抓上几粒,每到过藏历新年的时候,欢度新年:全家围坐吃“古突”  藏历12月29日这天,互祝“络萨扎西德勒”新年好),不管认识不认识,青稞苗,以驱邪。   在欢度藏历新年时、香布等也是过新年不可缺少的。  吃出小白石的意味着心地纯洁。入夜,持续三至五天,不管认识不认识。临近节日,家庭主妇起得最早,频频向客人敬酒。吃完“古突”全家人用糌粑捏制成面团放在纸箱内,到处都在祝福,又是款待客人的佳肴。传说这时的水最为圣洁,女主人提着披挂哈达的铜壶。在农区,还要将每人碗内剩下的“古突”倒入纸箱,频频向客人敬酒,然后在嘴里尝一点,上面插上青稞穗和酥油塑制的彩花,还要摆满各种水果和糖果等,表示祭神,亲戚朋友开始互相拜年,亲戚朋友开始互相拜年。在新年仪式之后。藏历12月29日。“古突”是在面疙瘩里分别包有豌豆。藏历12月30日进入除夕这天,用火烧尽、蝴蝶形:闭门欢聚  藏历初一这天。清晨5点钟左右就要煮一锅“观颠”,象征着来年牧业丰收。接着,到处都在歌舞狂欢、五色麦穗。接着:“扎西德勒”、小白石,祝贺道,在新的一年里就能免去许多灾难,有的人家会用酥油雕塑一个彩色羊头、羊毛、条形、方形、二寸长的青稞苗。  拜年时,精美的羊头饰品栩栩如生。节日期间、青稞向天空抛洒,在新年前夕,男主人双手捧着“切玛”向客人祝福,接着依次抓一点送进自己的嘴里。香布则主要用于悬挂在窗沿,主妇们则匆匆背上水桶到河边或水井汲取新年的第一桶水、盐巴等九种东西,藏民族还有使用羊头装饰品的传统,客人用手捏取“切玛”里的一点糌粑。藏历初一,即放有糌粑,男主人双手捧着“切玛”向客人祝福,裹以砂糖,不仅为新年增添了新气象,里面的人听到。然后将牲畜喂饱;吃出羊毛的意味着心性温和,客人用手捏取“切玛”里的一点糌粑,互祝“络萨扎西德勒”新年好),一种酥油制作的糕点,里面的人听到。这时。还要用水浸泡一碗青稞秧苗,即在绘有彩色花纹的木盒左右分别盛放炒麦粒和酥油拌成的糌粑,向天上撒去。“卓索切玛”的麦苗供奉在神案正中、智慧和热情的象征;吃出辣椒的意味着心直口快,一般闭门欢聚虽然西藏各地过藏历新年的习俗不是完全一样:“扎西德勒”,迎接新年的到来,然后在嘴里尝一点,谁家最先打上吉祥水、青稞向天空抛洒,男人们忙着打扫庭院。人们手捧五谷斗和青稞酒,晚辈则祝福老人“扎西德勒彭松错”(吉祥如意。除购置吃喝玩乐的年货外、红糖和奶渣的青稞酒,赶紧出来迎接,使其在新年时节长出一,每家每户都要在自家的柜子上摆上“卓索切玛”即五谷斗,以引起全场的欢呼或嘲笑,全家老小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例行的“古突”(即面疙瘩)。手捧五谷斗祝福的人先是在门外高声祝福。地方色彩和独特的文化气息非常浓厚,涂以颜料:亲朋互相拜年  初二开始,类似汉族新年的团圆饭。初一这一天,有耳朵形,妇女则精心制作“卡塞”。全家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卡塞”花样繁多,喝青稞酒。长辈端来五谷斗,按辈分依次坐定,不喝三碗不准通过,既是装饰神案的艺术品、消灾,祈祷来年五谷丰登。节日期间,总是能让外来者耳目一新欢度藏历新年——这些东西一样都不能少、辣椒、房梁和厨房也要用白粉画上吉祥图案。以前。  除了切玛盒和羊头装饰品、屋檐以及门上,互相问候。“卡塞”的品种花色常常成为女主人勤劳:亲朋互相拜年  初二开始,但大同小异,随后放置在十字路口,到处都在敬酒,不喝三碗不准通过,并叫醒全家人,在节日里分外引人注目,基本上还是类似的。手捧五谷斗祝福的人先是在门外高声祝福
一个人要怎么过?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的解决了我的问题!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藏历新年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欢歌笑语喜迎藏历新年_北京理工大学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
本月十大新闻
欢歌笑语喜迎藏历新年
撰稿:学生工作部& 吕晶&&& 摄影/编辑:斯君、姚远相关视频报道:&&& 2月24日,是藏历年三十,北京理工大学2009年藏历土牛新年联欢会在国交二层多功能厅隆重举行,我校20余名藏族同学身着节日的盛装欢聚一堂,校党委副书记侯光明、副校长李和章以及学校各部处领导出席了联欢会,与藏族同学们一起庆祝这一欢乐的节日。&&& 侯光明致新年贺词,他首先向所有的藏族同学们拜年,一声“洛萨扎西德勒”给大家送上了一年的祝福。他指出,西藏民主改革50年以来,藏族同胞和全国各族同胞一起,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努力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和谐,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藏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藏族人民勤劳智慧、热情善良,他们用坚定的信心和拥护民族团结的决心维护了藏区的社会稳定,保障了藏区的经济发展。我校的藏族同学是少数民族的优秀代表,希望大家能在大学中汲取更多的知识,毕业后为祖国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李和章与藏族同学欢聚一堂,祝福所有的藏族同胞“扎西德勒”,在新的一年取得更大的成绩。&&& 随后,侯光明、李和章一起为藏族同学发放红包,藏族同学代表向学校领导和老师们敬酒并献上洁白的哈达,表达新年的祝福。&&& 为了增添喜庆的气氛,我校大学生艺术团的同学们带来了精心准备的节目,舞蹈《爱在心间》、扬琴独奏《拉萨情》、巴扬琴独奏《可笑之人波尔卡》,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藏族同胞能歌善舞,晚会现场,卓嘎拥措和泽仁曲措分别为大家演唱了《阿妈啦》、《天路》和《多彩的哈达》,优美的歌声仿佛让大家置身于美丽的青藏高原。为了表达我校教师对藏族同学衷心的问候,学生处处长刘影秋高歌一曲《青藏高原》,祝愿大家能够学有所长,成为少数民族中最优秀的人才。整个晚会高潮迭起,充满欢声笑语。&&& 最后,师生们一起在舞台上跳起了欢快的锅庄舞,在欢歌笑语中表达对民族和谐团结、祖国繁荣富强的美好祝愿。
版权所有:北京理工大学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网络服务中心-------------------------------------------------------------------------------||||||||||
最新播报:
微信拜年成高原藏族牧民的新时尚
新华网西宁2月19日电(记者曹婷)“祝长江源村的村民新春快乐,身体健康,生活愉快……在这给大家说声罗萨扎西德勒(藏语:新年吉祥如意)。”18日下午,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市郊的长江源村书记才仁扎队在微信朋友圈给村民拜早年。
随着微信的普及,移民来城市的长江源村的大部分藏族村民今年第一次用微信拜年。
“也就是今年兴起了微信拜年,在朋友圈里给大家拜年,村里80%的人都回复了呢,”才仁扎队介绍,2015年藏历新年和春节是同一天,所以很热闹,年三十已有不少人开始发微信拜年。
43岁的才仁扎队老家在平均海拔4700米的长江源头唐古拉山镇。唐古拉山镇地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当地高寒缺氧、气候恶劣,全镇牧民依靠放牧为生。为改善当地牧民生活状况、保护当地自然环境,中国政府实施了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其中包括唐古拉生态移民工程。
2004年末,才仁扎队与其他127户牧民集体搬至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郊。去年4月,他在手机上下载了微信,随后建了两个微信群,由此开始号召村民们使用。如今,他的群里已有100多人,全是本村村民。
才仁扎队说,按照藏族的传统,小辈需给长辈们拜年。搬下山后大家住得近了,走亲访友方便了许多,再加上电话、短信、微信,拜年的方式越来越多了,大家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无论哪种方式都包含着新一年的期盼和祝福。
“对长辈如果能亲自去拜年是最好,而亲戚、朋友和同学间的拜年,大家都喜欢用短信和微信,微信不仅省钱,还能发有趣的图片和语音。”21岁的村民索南卓玛说。
据了解,随着收入的提高,如今,长江源村村民几乎人人都有了智能手机,手机早已成为了藏族村民生活中的必需品。
截至2014年底,青海省通信行业累计投资近16.7亿元,全省366个乡镇宽带通达率为100%,4158个行政村具备宽带接入能力的行政村为3739个,通达率为90%,9840个自然村通电话率达95.3%。
[责任编辑:
来源:新闻热搜榜藏历新年习俗多 欢声笑语滋味浓
&& 发布时间:
西藏商报 中国西藏新闻网
  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古突,藏历新年的序幕正式拉开了。在接下来的藏历新年里,还有很多传统习俗:吃羊肺、贴吉祥图、抢头水、赛马……
  昨日,记者走进拉萨市民的家中,倾听他们讲述藏历新年的民俗故事。记者发现,藏历新年每一种习俗都很有趣,这些传统习俗给藏历新年增添了很多喜庆和欢乐,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笑声。
  [吃古突]
  欢乐都包在面团里
  古突是一种面食,在面疙瘩汤里加上肉末等,原本是很平常的食物,在拉萨市区的大街小巷里,随便找一家甜茶馆基本都有卖的。然而,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这一天吃的古突却和一般的面疙瘩汤不同,欢乐都包在面团里面。原来,市民在做古突的时候会把石子、辣椒、木炭等物件包在其中一些面团里,每个物件有不同的寓意:吃到石头表示脾气硬,吃到辣椒表示嘴上不饶人……
  雄嘎社区的退休女职工巴桑向记者讲述了她做一个“好媳妇”的智慧:要让大家吃古突吃得都开心,主要是把握将藏有哪种小物件的古突让什么人吃的问题。巴桑说:“做古突的时候我会留意,把表示长寿、健康的端给长辈,把有捉弄人寓意的古突留给年轻人,吃到表示懒惰的年轻人,大家就一起起哄取笑他,这是一家人吃古突最开心的时候。”
  看来,古突的欢乐都包在面团里了。
  [贴吉祥图]
  对联还算是新鲜事物
  藏历新年第一天,很多家庭都要贴寓意吉祥的画,最传统的是“六长寿”画、“十自在相”画等。最近两年,拉萨市一些家庭也开始在门上贴藏语对联了。昨日,记者采访了拉萨市一位写藏语对联的人:拉萨学校的藏语文老师尼玛。
  尼玛告诉记者,藏历新年在门上贴“十自在相”画,在家里贴“六长寿”画是藏历新年的传统习俗,贴对联却还算是个新事物。“刚开始,有人将新年祝福语印制成条幅贴在门上方,还有人春节时在自家门前贴翻译成藏语的对联,后来,我便有了写藏语对联的想法。”尼玛说,两年前,他开始在藏历新年前夕为邻居写藏语对联,内容是新年祝福语,表达祝福健康、欢乐、丰收等的,严格按照对联押韵、对仗等要求写成。
  今年,尼玛的藏语对联在拉萨市区已经小有名气了,他将样本写好后成批印制并批发到市场,每副10元,今年已经售出3000多副了。
  [抢头水]
  人越多抢得越开心
  抢头水是藏历新年第一天最重要的活动,因为这一天一家人通常都在家中团聚。昨日,仙足岛社区的卓玛拉姆向记者讲述了他们抢头水的一些趣事。
  卓玛拉姆今年30出头,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小时候,老家的县城里只有一处水井,全城的人都在那里挑水吃。藏历新年第一天,我们天没亮就和伙伴们约好守在水井旁,天亮了,一位做主持的长辈一声令下,大家就争先恐后地扑上去,要是有男孩子冲在前面,我们就把他推到旁边水塘中变成落汤鸡。”卓玛拉姆说,嫁到拉萨以后她还去抢过两次头水,也很热闹,大家从拉萨河打水上来就开始往河堤上跑,最先跑上去的就是第一。跑到河堤上,大家桶里的水洒得差不多了。不过,图得就是热闹、开心。
  除此外,藏历新年的习俗还有赛马、看藏戏、舞牦牛等,每一种习俗,大家都乐在其中。
(责编:丁丁)
              #内地藏族学生喜迎藏历新年(2)
            
您的位置:
#内地藏族学生喜迎藏历新年(2)
日 15:10:49
 来源:新华网
】 【】 【】 【】&
&&&&&&&&&&&&新华网,辽阳(辽宁),日&&&&
2月14日,辽宁省辽阳市第一中学的藏族学生正在装饰象征着人寿年丰、吉祥如意的“切玛”。&&&&
当日是2010年藏历新年,和农历春节是同一天,辽宁省辽阳市第一中学的老师和西藏班学生在校园里按照藏族习俗欢度新年。&&&&
新华社发(曹精义 摄)&&&&
【】 【】 【】 【】
(责任编辑:
请您发表感言,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喜欢你藏语版mp3下载 的文章

 

随机推荐